最适合人体健康的空气湿度是多少?医学

这种天最痛苦的是一睁眼,还要去上班,要知道下雨天和睡觉才最配哦!

多想在床上一直睡,一直睡,一直睡……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一到下雨天我们就想睡觉呢?

其实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快搬好小板凳,听我慢慢和你说。

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增加

下雨时,空气的湿度是增加的,同时,空气中负离子含量也是增加的。这是因为雷电可以产生大量的负离子,同时雨水和空气的摩擦也会产生负离子。

负离子的增加会明显改善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使人更为舒适,同时负离子还有镇静和催眠的作用,让人容易入睡。

下雨天的雨声是一个有节奏的滴答声,这种声音就好像是一种摇篮曲,可以促进人的睡眠。

有研究发现,当雨声进入大脑时,大脑会无意识地放松下来,产生α波,这样的状态很接近人体睡眠时大脑的状态。

下雨的沙沙声,其声频一般位于0~20千赫之间,人们常常对这个范围的声频是非常敏感的,这种声频我们称为“白噪音”,但这种噪音并不让人心烦,相反,这种声音是非常和谐的。

这种噪声在功率频谱上呈现出一种均匀分布的状态,使人们对这些和谐的“噪音”非常敏感,可以弱化那些令人烦躁的声音,这样就使得人的心情也就变得舒缓了,整个人就会呈现出一种放松的状态。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在缺氧的环境下,人的反应能力是下降的。这是因为氧气可以刺激大脑,让我们精神振奋。

天下雨时,空气中的水蒸汽比较多,平均分子量减少,导致气压降低,氧的含量相对减少,这样就会让我们的大脑出现懈怠,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而发生昏昏欲睡。

这时如果躺下来休息一会儿,以减少氧气的消耗量,也可以缓解下雨前胸闷的感觉。

人体的松果体分泌一种与睡眠有关的激素——褪黑素,它的特点是在黑夜或者光线暗的时候分泌。雨天由于乌云将阳光挡住,环境变得昏暗,这时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增加,让人体产生困倦。

同时,我们的眼睛也会产生一种与睡眠有关的蛋白质,有趣的是,光线越亮,这种蛋白质的合成就会越少。相反,光线越暗,这种蛋白质的合成就越多,伴随而来的是人的困意增加。

天下雨,很多户外的事情无法完成,让人无所事事,对于无事可做的人,睡觉或许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应该说,人都是由惰性的,舒适状态是人人都向往的,睡觉实际上是一种享受,没有人能够挡住这样的诱惑。

因此,下雨天想睡觉,是有着科学依据的,是符合人体生理的。遇到下雨天,遇到有困意的时候,只要不是太紧急的事,适当放一下,是有利于健康的。

}

变啦隶属于浙江卫健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快速有效的健康减脂服务,给减脂需求者和减脂服务者提供一个可远程监测、交流、服务的平台,将减肥者真正带入数字化减脂时代。

气温、湿度、气压、风、降水和日照是反映自然气候的六个最基本的气象要素。而传统中医依据人与自然统一的框架,把自然气候要素定为“六气”,也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同时还规定:如果自然气候因发生了反常地或急剧地变化,超出了人体所能适应的范围,则“六气”就可成为致病的“六淫”。> 从内容上说,中医的“六气”和气象学的六个基本气象要素是有密切联系的。例如,中医所说的“湿”、“燥”两气,与气象学中的湿度内容基本一致。试验表明,相对湿度为50%~60%时人体感觉最为舒适,也不容易引起疾病。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对人体健康不利。> 湿度过大时,人体中的松果激素量也较大,使得体内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素的浓度相对降低,细胞就会“偷懒”,人就会感到无精打采,萎靡不振。长时间在湿度较大的地方(如高山、海岛)工作、生活,还容易患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湿痹症。> 湿度过小时,蒸发加快,干燥的空气易夺走人体的水分,使人皮肤干裂,口腔、鼻腔黏膜受到刺激,出现口渴、干咳、声哑、喉痛等症状,所以在秋冬季干冷空气侵入时,极易诱发咽炎、气管炎、肺炎等病症。> 现代医学还证实,空气过于干燥或潮湿,有利于一些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科学家测定,当空气湿度高于65%或低于38%时,微生物繁殖滋生最快;当相对湿度在45%~55%时,病菌的死亡率较高。> 正是因为空气湿度影响着人体健康,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关注温度和晴雨,也要注意空气中的湿度变化。在掌握四季变化规律的前提下(一般是春夏湿度大,秋冬湿度小),善于调节居室内的空气湿度,例如夏季阴雨天或大雾天要少开窗户,避免使室内湿度过大;而当雨过天晴、气温升高后,则要注意通风采光,使居室湿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冬季室内取暖时,最好使用有加湿功能的增温设备,倘若没有,也可以自行加湿,比如,在室内地上洒点水或烤些潮湿的东西,以提高湿度。

当空气湿度低于45%时室内空气干燥,鼻腔和肺部呼吸道黏膜的水分会大量蒸发,黏液分泌减少;人体表皮细胞脱水,皮肤干燥甚至起皱。人体主观感觉皮肤和呼吸道干燥,咽喉发干甚至鼻腔黏膜充血。容易引发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以及其他呼吸道疾病。此外,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等也都和空气干燥有关。

湿度过高则会影响机体体温调节功能,机体散热困难将引起体温升高、血管舒张、脉搏加快甚至出现头晕等症状。如果室内环境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则空气潮湿,机体水分蒸发变慢,散热不畅,容易感到胸闷气短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加重。

最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空气相对湿度应为45%~60%;人体在室内感觉舒适的最佳相对湿度是49%~51%;屋内加湿时,最好配置一支湿度表,将室内湿度保持在50%左右。

1、人体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是40%—50%,因为在这个湿度范围内空气中的细菌寿命最短,人体皮肤会感到舒适,呼吸均匀正常。
2、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

3、在此意义下,常用绝对湿度、相对湿度、比较湿度、混合比、饱和差以及露点等物理量来表示;若表示在湿蒸汽中液态水分的重量占蒸汽总重量的百分比,则称之为蒸汽的湿度。

4、湿度对人体的影响,在室内舒适温度范围内不太明显。但在28℃、相对湿度达90%时,你就会有气温达34℃的感觉。这是因为湿度大时,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高,蒸发量少,人体排泄的大量汗液难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无法畅快地散发。

5、因此,你就会感到闷热。仅仅从相对湿度来讲,人体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是40%—50%,因为在这个湿度范围内空气中的细菌寿命最短,人体皮肤会感到舒适,呼吸均匀正常。

6、根据气象专家统计,当相对湿度达30%时,中暑的气温是38℃,当相对湿度达80%和气温在31℃,体质较弱的人有时也会引起中暑,如果冬天遇到低温高湿天气,人们就会感到阴湿寒冷。

 不宜长期待在湿度过高的地方,因为长期在此环境下易患关节炎等疾病。
  而长期湿度较低的环境会使皮肤变的粗糙、开裂,但不会有很严重的疾病。
  不过从人体的体感角度来说,与温度有关。那些以下这些可能会让你感觉舒适。
  ①0℃以下~8℃,大气湿度偏低较好,20%RH~50%RH为宜,会让你觉得不是太寒冷,但是皮肤容易失水。湿度高的话,会有有阴又冷的感觉。
  ②8℃~28℃,只要30%~80%,人体均可接受。50%RH左右比较适宜。湿度较小有干燥的感觉,湿度过大会感觉潮湿。
  ③28℃以上,湿度随气温升高减小,有利于人体排汗,发散热量。湿度过小会很干燥,快速让皮肤变的失水粗糙,湿度过大会让人有闷热的感觉,使排汗变的困难。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生活的最佳相对湿度为45%至60%,而在有暖气的室内相对湿度仅为10%至20%。当湿度小于40%时,鼻部和肺部呼吸粘膜上的纤毛运动减弱,病毒、细菌极易附在粘膜上,刺激咽喉部引发咳嗽等不适。湿度低时,流感病毒等诱发感染的病菌繁殖速度会加快,哮喘等过敏性疾病也易发生。 据生理学家研究,室内温度过高时,会影响人的体温调节功能,由于散热不良 而引起体温升高、血管舒张、脉搏加快、心率加速。冬季,如果室内温度经常 保持在25℃以上,人就会神疲力乏、头晕脑涨、思维迟钝、记忆力差。同时, 由于室内外温差悬殊,人体难以适应,容易患伤风感冒。如果室内温度过低, 则会使人体代谢功能下降,脉搏、呼吸减慢,皮下血管收缩,皮肤过度紧张, 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减弱,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因此,科学家们把人对“冷 耐受”的下限温度和“热耐受”的上限温度,分别定为11℃和3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体比较适宜的相对湿度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