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英证券在股权转让后债务承担和债务方面做得怎么样?

交通银行入股华英证券获批 银行业混改面纱首家落地
中国日报网
2015-07-01 14:41:32
中国日报网7月1日综合 交通银行午后逆市上涨,截至发稿时,涨近2%,报8.4元。
江苏省证监局6月29日发布《关于核准华英证券公司变更持有5%以上股权股东的批复》,核准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华英证券5%以上股权的股东资格,对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依法受让华英证券33.3%股权无异议。这意味着交通银行将借此拥有证券牌照。
资料显示,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是交通银行全资子公司,拥有券商牌照。交通银行在香港设立的国际投资银行和证券旗舰,其前身交通证券有限公司于1999年9月正式开业,2007年初重组为交银国际。交银国际为香港区域内规模最大、服务最广泛的中资投资银行与证券买卖机构之一。同时交银国际也是香港证监会批准的第一批主板上市保荐人,并拥有香港证监会收购兼并的独家财务顾问牌照。其母公司交通银行始建於1908年,是中国早期四大银行之一,中国银行业第一家百年老店,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也是中国早期的发钞行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华英证券是一家合资券商公司,成立于2011年4月,注册资本金8亿元,目前仅持有投行牌照,并无证券经纪业务。其中,国联证券出资比例为66.7%,苏格兰皇家银行持股33.3%。
在股权变更完成后,国联证券出资5.33亿元,持股66.7%,而交银国际出资2.66亿元,持股33.3%。
据悉,交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从去年7月份开始提出,今年6月份混改方案正式获国务院批准。日前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在股东大会上表示,“目前银行业混改只有交行一家获批,我们在深化改革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我们一直想收购一家证券公司,几年前就研究过,和上海证券也谈过。不过,目前交行直接投资一家证券公司还有政策限制,要经过最高层的审批,所以这件事情能不能做成,不由我们(确定)。”
据悉,除了交行有收购华英证券的计划,其他多家银行也正积极研究收购券商事宜。
}
一、基本财务数据情况2021年报2020年报本年比上年增减(%)2019年报基本每股收益(元)-0.28-1000.27每股股息(元)--0-净利润(万元)88864.0058787.1051.1652134.30营业额(万元)422771.60267743.7057.9211783.90每股现金流(元)--2.261000.65每股净资产(元)-4.45-1004.24数据四舍五入,查看更多财务数据>>二、分红送配方案情况每股0.1元人民币三、业务回顾与展望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总资产人民币659.39亿元,较2020年增长42.66%;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权益为人民币163.81亿元,较2020年增长54.62%;报告期内,本集团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9.67亿元,同比增长58.11%;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89亿元,同比增长51.16%。  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8.47亿元,同比增长24.86%;投资银行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5.56亿元,同比增长53.30%;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2.59亿元,同比增长165.48%;信用交易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3.15亿元,同比增长33.77%;证券投资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8.19亿元,同比增长74.22%。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本集团所属行业为证券行业,主要业务分为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信用交易业务及证券投资业务五大板块。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改变。  2021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证券行业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发展战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  市场环境  2021年,国内证券市场整体活跃度较去年同期提升,根据沪深交易所数据,全年沪深市场股票基金成交额人民币276.30万亿元,日均股基成交额人民币11,370.24亿元,同比增长25.33%。  经营举措及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大力加强客户资产引进,高净值客户和机构客户资产规模实现显著增长;基金投顾业务内外并举,内部夯实基础,外部建立基金投顾toB生态链,拓宽合作渠道;强化流程化管理,扎实推进产品销售,产品销量和收入实现双增长;持续引入高端优质产品,打造具备公司自身特色的高净值客户产品和服务体系,满足高净值客户配置需求;梳理整合公司资源,进一步完善私募服务链,探索私募基金业务新模式,提升公司私募基金业务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人员效能,优化收入结构,深化财富管理转型。  2021年,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为人民币4.94亿元,同比上涨5.27%;报告期内,公司股票、基金代理买卖证券交易额为人民币27,230.58亿元,市场占有率为0.49%,较2020年同比上涨2.08%。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客户总数138.56万户,较上年同期增长8.46%。  报告期内,公司金融产品销售额为人民币457.49亿元,同比增长5.84%。其中:自主研发资产管理产品销售额为人民币205.15亿元,同比下降26.50%;第三方基金产品销售额为人民币153.18亿元,同比增长27.59%;第三方信托产品销售额为人民币48.13亿元,同比增长207.54%;其他金融产品销售额为人民币51.03亿元,同比增长192.94%。  报告期内,公司基金投顾业务快速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基金投顾签约总户数15.03万户,签约资产规模人民币102.63亿元,继续保持行业前列。  2022年展望  2022年,公司将继续提高零售销售能力,推进服务模式转型,夯实零售业务基础;针对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摸索尝试基金投顾和股票投顾“千人千面”的资产配置服务模式,提升客户体验,增强客户粘性,推动员工从产品销售模式向资产配置服务模式转型;继续扩大基金投顾渠道覆盖,借助互联网理财整改和投顾业务规范监管的契机,进一步拓展业务规模;协同公司各业务线,整合资源打造更加专业化的机构业务体系;加强队伍建设和干部培育,促进财富管理业务持续发展。  (二)投资银行业务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华英证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具体主要包括股权融资业务、债券融资业务、财务顾问业务和新三板业务。  1、股权融资业务  市场环境  2021年,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深圳中小板和主板合并,北交所鸣钟开市,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形成多个市场板块协调发展的新格局。2021年沪深A股市场完成股权募资项目1,212个,融资总金额为人民币18,177.85亿元,融资规模达近五年新高。其中,全年完成IPO项目524个,较去年增加87个,融资金额达人民币5,426.54亿元,同比增长12.92%,IPO数量和融资金额均创历史记录;全年完成增发项目520个,较去年增加143个,融资金额为人民币9,082.58亿元,同比增长8.84%;其他方式募集发行项目168个,融资额达人民币3,668.73亿元,较去年基本持平。  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1年,华英证券秉承全方位服务核心客户理念,实施聚焦特定区域、特定行业、特定项目的业务策略,股权业务发展迅速,实现了华英证券IPO和再融资业务的“双突破”、北交所业务的“开门红”。华英证券股权业务行业排名创历史最佳,股权业务承销总金额排名第23;其中上市公司再融资承销金额排名第16,承销收入排名第6,作为再融资主流产品的定增承销金额排名第9,承销收入排名第4;核心指标全部进入行业前25位。  报告期内,华英证券完成股权承销保荐项目9单,其中IPO项目2单,再融资项目7单,另有IPO分销项目2单,再融资分销项目1单,合计承销金额人民币134.61亿元,同比增长300.15%。同时,股权业务保持良好的发展后劲,目前已有取得批文待发行项目2单,在审项目3单,申报辅导项目13单。  2022年展望  2022年,华英证券将持续做大IPO业务,全力将其打造为投行品牌业务;进一步深化与母公司的业务协同,通过“投行+投资”模式,推进投行业务转型;抢抓北交所业务机遇,推动更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不断加强承揽、承销能力建设,提升投行综合服务能力,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2、债券融资业务  市场环境  2021年,债券市场发行审核政策趋严,债券发行较往年增速趋缓。全年各类债券发行合计人民币61.75万亿元,同比增长8.54%。其中,公司债全年发行量为人民币3.45万亿元,同比增长2.46%;企业债全年发行量为人民币0.44万亿元,同比增长12.05%。  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1年,华英证券在债券政策面收紧的形势下,展示出较强的业务发展韧性,债券发行数量和规模较去年大幅上升,债券品种不断丰富。华英证券债券业务行业排名达历史最高,债券业务承销总金额排名第36,较去年提升19名;其中企业债、公司债及非政策性金融债承销总金额排名第30,较去年提升18名;公司债承销金额排名第29,较去年提升24名;核心指标全部进入行业前36位。  2021年,华英证券累计完成债券承销项目86单(主承销及联合主承销)、政府债分销55单,合计承销金额人民币431.38亿元,承销金额同比增幅49.70%。此外,华英证券还有取得批文待发行债券项目43单,合计待发行规模超千亿元,申报在审债券项目25单。  2022年展望  2022年,华英证券将继续发挥整体业务优势,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及综合化的债券融资服务;继续巩固和提高无锡地区债券承销业务优势,切实服务无锡本地实体经济发展;加强与政府、银行、园区的合作,加大优质客户的开发和服务力度;加深投资机构维护力度,扩大债券销售网络,提升债券销售能力。  3、财务顾问业务  市场环境  2021年,并购重组市场持续低迷,全年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共审核了45笔交易,整体上会企业数量较2020年近乎腰斩。  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1年,华英证券完成财务顾问项目(不含新三板)48单,其中上市公司财务顾问项目1单,其他顾问项目47单,项目数量和业务创收实现了较快增长。  2022年展望  2022年,随着注册制全面推行及IPO的常态化发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需求逐步积累,华英证券将时刻保持对并购交易政策的敏感性,深入对产业和行业的研究分析,培育并购业务,提升并购综合服务能力。  4、新三板业务  市场环境  2021年末,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共6,932家,总市值人民币19,574.94亿元。全年新三板市场总成交金额人民币819.99亿元,完成股票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313.25亿元,市场成交金额及发行融资总额较去年略微下降。截至报告期末,新三板成指收于1,138.22点,较2020年末上升12.61%;新三板做市指数收于1,455.68点,较2020年末上升35.64%。  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1年,华英证券新三板业务继续坚持以客户拓展覆盖为基础,以价值发现和价值实现为核心,备战北交所上市业务、推进挂牌业务、完成日常督导工作。同时,高度重视质量控制工作,有效控制业务风险。报告期内,华英证券完成新三板定增7单,持续督导企业数量94家。  2022年展望  2022年,华英证券将持续完善新三板业务管理体系和市场开发体系,以价值发现和价值实现为核心,带动其他相关业务的发展,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新三板综合服务,力争创造良好效益。  (三)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  1、资产管理  市场环境  2021年是“资管新规”即将完成过渡期的“新资管元年”,资产管理业务进入回归主动管理、深化净值化转型的新时代,大集合公募化改造步伐加快,公募REITs启动发行,数字化变革加速业务升级与生态重塑,产品创新持续展现活力。各资产管理机构持续构建差异化核心竞争优势,不断强化综合管理能力,切实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根据中证协数据,截至2021年12月末,证券公司受托资产管理总规模达人民币10.88万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3.53%,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达人民币317.86亿元,同比增长6.10%。  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1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聚焦客户需求,不断加强主动管理能力,加速推进大集合转公募工作,持续提升投研水平、产品创设能力、渠道营销能力及合规风控效能,结合自身的牌照优势,有效提供专业化资产配置和底层资产评价服务,形成核心策略输出,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业务链条的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截至报告期末,根据中证协数据,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受托规模排名第23,净收入排名第34,行业排名显著提升。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共计238个,资产管理业务受托资金人民币1,024.12亿元,同比增长169.28%;其中,资产证券化业务规模人民币371.19亿元,同比增长2,262.76%。  2022年展望  2022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将持续打造资产配置能力、产品覆盖及评价能力、产品风险控制能力三大核心能力,深耕资产配置与泛FOF平台构建,围绕公司大方向50体系,搭建集公募、私募一体的多策略产品池,提供长期稳健的产品配置服务,推动灵活资产配置+“大方向”产品配置双轮驱动。  公司将集聚整合内外部渠道和客户资源优势,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投资业绩、强化销售服务体系等方法推动受托资金管理规模的稳步增长,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和收益。同时,加快推动资产管理业务数字化建设,加强合规内控、机构服务、投研一体化等系统平台建设,保障业务稳健运行。  2、私募股权投资业务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国联通宝下设的股权投资基金开展私募股权投资业务。  市场环境  在全球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私募股权基金市场逐步回暖。根据投中数据统计,2021年私募股权市场总计9,350支基金完成新一轮的募集,同比增长70.53%;投资规模增长至2,330亿美元,投资案例数量同比增长17%。从行业方面看,能源、金融、建筑建材、电信、VR/AR、汽车等领域投资规模骤增,芯片、医药等行业仍是主要吸金赛道,时下热门的“元宇宙”等概念也在资本市场反应迅速。政策方面,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频见新进展,QDLP、QFLP试点政策在各地陆续落地,北交所成立及上海区域性股权市场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获批等,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或将持续受益。  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1年,国联通宝一方面在做好存量基金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同时,积极推进现有基金旗下项目退出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内部合规管理,强化业务协同,全力开拓增量股权投资业务。截至报告期末,国联通宝累计注册完成12支基金产品,累计备案完成10支基金,其中,2021年度新增3支基金产品,规模为人民币3.27亿元。  2022年展望  2022年,国联通宝将持续推动业务发展与团队建设。充分发挥金融资源聚合职能,做大做强基金管理规模;做好已设基金的投资管理服务工作,定期跟踪回访,持续关注已投公司业绩情况和潜在投资风险事项;保持与监管机构的良好沟通,根据政策导向和窗口指导推进QDLP及QFLP资质申请及基金设立工作;根据中证协最新政策和业务发展要求对各项制度进行完善,覆盖好募、投、管、退全过程,强化系统支撑。  (四)信用交易业务  1、融资融券  市场环境  2021年,A股市场融资融券余额呈现震荡小幅上升趋势。截至报告期末,融资融券总余额达到人民币18,321.91亿元,同比上涨13.17%,其中融资余额为人民币17,120.51亿元,融券余额为人民币1,201.40亿元。  经营举措及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以公募合作为抓手,建设融券产业链体系,大力拓展融券券源,并采取动态化股指期货对冲策略,主动增加自营ETF的券源供给。在市场信用业务风险频发的形势下,公司通过加强合规风控管理,强化事前风险预警,拟定两融业务担保证券及标的证券折算率模型方案,降低发生业务风险的概率,全年未发生任何风险事项。  截至报告期末,客户信用账户开户总数为24,219户,同比增长5.57%;客户融资融券总授信额度为人民币663.72亿元,同比增长16.03%;融资融券期末余额为人民币104.07亿元,同比增长20.65%;融资融券业务实现息费收入人民币6.13亿元,同比增长41.24%。  2022年展望  2022年,公司两融业务将以融券作为发展重点,紧抓市场业务发展动向,积极探寻展业新思路,促进业务规模提升。着力开发国有法人等企业机构、战略配售方面的券源;通过加强公募代销、提前布局保险公司等方式继续做好特殊金融机构的券源铺垫工作,加强与友商的合作,以需定量,扩大公司自营融券券池;细化担保证券风险分类模型,及时调整担保品范围和折算率,严控业务风险;积极组建策略研究团队,强化业务策略研究,持续对分支机构进行业务培训与经验交流,提升其业务专业度与客户服务能力。  2、股票质押式回购  市场环境  当前沪深交易所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运行较为稳健,监管部门要求持续推进股票质押风险防范工作,存量风险得到基本控制,市场整体业务规模维持逐步下降态势,但风险防范及化解的压力仍存在。目前市场两级分化明显,新增业务已集中于盈利能力较好的优质公司。然而,股票质押业务风险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防范化解股票质押风险具有一定长期性和复杂性,自有资金股票质押业务仍需维持谨慎态度,持续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经营举措及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市场情况进一步明确了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发展策略,在严控、化解业务风险的前提下审慎、稳健展业;公司股质业务风险项目规模有序压缩,风险已得到大幅度化解;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融资业务顺利开展,业务规模持续扩大,该品种融资工具已成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主要资金来源。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本金余额为人民币38.15亿元,较2020年底规模人民币30.83亿元增长23.74%。其中,投资类(表内)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余额人民币22.89亿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376.70%;管理类(表外)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余额人民币15.26亿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405.53%。此外,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行权融资业务融资金额为人民币4.8亿元,较2020年底规模人民币1.56亿元增长207.69%。  2022年展望  2022年,公司将持续强化股票质押项目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及模型建设,加强存量业务风险管控,对增量部分提前进行风险预判,同时在自有资金股票质押业务的传统模式基础上,加强行权融资业务市场拓展,全面围绕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等客户的实际需求,定制综合投融资方案,拓展多维服务业务。  (五)证券投资业务  市场环境  2021年全球经济开始复苏,但疫情的不确定性和全球供应链的冲击仍严重影响全球经济。从国内情况来看,受地产调控、疫情反复等多因素影响,202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此同时,A股市场呈现风格转换、分化加剧,指数、行业和个股的波动均明显加大。中证500指数较上年末上涨15.6%,而沪深300指数较上年末下跌5.2%。  随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货币政策从7月份以后边际放松,央行先后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计1个百分点,同时1年期LPR利率于12月下调5BP。在上述经济和政策背景下,2021年债券收益率先上后下,10年期国债估值收益率一季度一度走高至3.30%附近,二季度波动中枢降至3.10%附近,随后逐步走低,年末收在2.78%的全年低点水平。  经营举措及业绩  权益类证券投资业务方面,公司始终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以绝对收益为导向,以基本面研究为抓手,聚焦低估值、成长性好的行业和公司,在兼顾风险和收益的同时稳健开展业务。2021年,权益投资业务加强对市场方向和节奏的研判,积极布局周期性行业板块,深入研究和挖掘高成长新兴产业投资机会,全年投资收益率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和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位数水平,实现了较好的投资收益。  固定收益业务方面,公司立足客户需求、积极参与业务创新,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实现稳健的投资收益,进一步提升市场影响力。2021年,公司作为投资人积极参与券商短融报价发行、iDea系统债券承分销等创新业务,并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评选的2021年银行间本币市场优秀会员机构中获得市场创新奖。公司深入研究并成功发布“中债-国联证券(601456)长三角精选短期债券平衡指数”,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  股权衍生品业务方面,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持续发展创新,业务交易模式不断丰富,交易服务和产品设计能力不断增强,交易量快速增长,基本实现了对市场主流业务品种和交易结构的全覆盖。根据中证协2021年公布的证券公司基于柜台与机构客户对手方交易业务收入情况,公司首次进入行业前20位。2021年度全年累计签约场外期权和收益互换名义本金同比增长241%。  2022年展望  权益类证券投资业务方面,公司将不断加大研究力量投入,扩大基本面研究广度和深度,提升投资体系建设,加强市场研判,稳健开展股票投资业务。国内A股市场在宏观稳增长的大背景下仍具备较好的结构性机会,但行业估值分化明显,市场预期的一致性较强,对机会的选择和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2年,公司权益投资业务将继续以获取合理的绝对收益为目标,从估值和增长匹配的角度精选个股,并灵活运用仓位调节、期货等方式来对冲阶段性系统性风险,并继续探索发展定增投资、可转债投资等多策略投资系统,以应对不同的市场环境。  固定收益业务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强投研能力,加强大类资产轮动研究,加强敞口暴露小、波动低的对冲套利策略开发,加强量化策略及固收+策略开发,强化信用风险筛查,通过策略的多样性及管理的精细化实现低收益率环境下盈利的稳步提升。公司将继续秉承“卖方”固收业务理念,立足服务客户,继续做大做强资本中介业务,为客户提供特色产品及综合性的需求解决方案。  股权衍生品业务方面,公司将继续完善产品供给和交易服务,逐步扩大交易服务规模,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交易服务能力和产品创设能力。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独特的区位优势  无锡、苏南和长三角区域是国内经济总量最大、最具活力、发展质量最高、上市公司和高净值人群最多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区域GDP总量在全国占比近四分之一,江苏省GDP总量超10万亿元,无锡市GDP总量超万亿元,证券公司客户、市场极为广阔。无锡作为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发祥地,制造业基础雄厚,作为国家创新试点城市、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城市之一,在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物联网等战略新兴产业上建立了产业集群,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这些产业都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公司作为区域券商,在服务区域企业上具备天然优势。无锡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战略支点,具备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的独特区位优势,未来在对接区域一体化、省域一体化和苏锡常一体化上大有可为,公司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2、A+H股两地上市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公司H股于2015年7月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A股于2020年7月31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是国内证券行业第13家A+H两地上市公司。公司通过A+H两地上市,有效提升了资本实力,为业务规模的扩张和抵御市场风险夯实了基础,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打开了两地资本市场的长期融资渠道,有利于未来进一步引进战略投资者和降低公司综合融资成本。  3、行业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  公司的高级管理团队在证券和金融服务行业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卓越的管理能力和前瞻性的战略思考能力,能够深刻理解行业和市场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商业判断,及时捕捉商机,并审慎科学地调整业务策略。特别是管理团队在境外和跨境业务领域的经历将有助于公司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开辟新的业务增长领域。在团队的带领下,公司将对照市场最佳实践,打造业内领先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流程,加速成为一家具有现代化管理机制的投资银行。  4、稳健、高效的经营管理和审慎的风险管控  公司多年来坚持稳健发展的经营理念,稳步推动经营模式转型升级,优化公司收入结构和利润来源,实现了连续多年盈利,是目前我国证券公司中成立以来(1999年至今)连续盈利的少数券商之一。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健全和完善合规管理和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公司规范经营和稳健发展。  公司严守合规底线,认真落实监管部门各项要求。持续修订完善公司合规管理制度,落实各项控制措施,加强合规考核,确保合规管理责任落实到位;借鉴行业最佳实践经验,积极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内部信评体系和风险管理系统,及时防范化解业务风险;同时,强化对合规风控人员的履职保障。公司坚持“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的原则,审慎开展创新业务,严格限定高风险类型业务的风险敞口,并加强风险监测。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1年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但疫情的不确定性和全球供应链的冲击仍严重影响全球经济,进入2022年,全球复苏势头有所减弱,且呈现结构分化特征。根据IMF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预测全球经济2022年将增长4.4%,比之前的预测值低0.5个百分点,发达经济体的产出预计将在今年恢复至疫情前的趋势水平,但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实现经济的修复。复苏的分化导致政策的分化,随着通胀抬升,2022年美联储加息预期进一步明确。美联储加息或将对全球的风险偏好、各国货币政策以及全球资产定价造成较大影响。  2021年下半年以来,受地产调控、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显著。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短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  高质量发展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在此背景下,以半导体芯片、生物制药和人工智能等行业为主导的高端制造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随着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和发展模式转型,股权资产有望迎来黄金时期。居民的财富配置将更多投向资本市场,泛财富管理的发展趋势已经确立。在此大背景下,证券行业也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证券公司主要持牌业务已基本形成转型共识:从通道型投行向产业型投行转变,用产业思维去推动企业资本运作;从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变,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投资和财富传承需求;从通道资管向主动管理转变,发挥价值发现功能;从自营模式向交易中介转变,成为市场流动性和解决方案的供给方。  从证券行业竞争格局看,受商业模式同质化影响,中国证券行业目前较发达市场还相对分散,2020年TOP3合计实现利润在全行业占比是25%,但行业集中度正在逐年提升。由于头部券商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坚实的客户基础、专业的人力队伍,其相对竞争优势是愈来愈明显,整个业态已显现头部公司强者愈强的寡头态势,中小券商的竞争压力或进一步加大。  但作为区域型券商,注册制改革有望带来更多业务机会。注册制下IPO审核速度加快,资本市场规模扩容加速,投行业务整体增长;同时也给证券公司带来更多直投和跟投业务机会。注册制改革为中小新兴券商带来了更多机会。注册制以来很大比例的增量项目来源于中小型科技企业,而这类项目通常为区域型特色中小券商承接。与此同时,长三角一体化已晋级国家顶级战略,在参与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本地券商有望获得更多的业务良机。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未来的战略定位是进一步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成为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提供全面金融解决方案的领先投资银行,成为地方区域市场乃至全国市场(某些领域)中最重要的投融资安排者、交易组织者、财富管理者和流动性提供者,为无锡及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经营计划  2022年,公司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融入无锡市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顺应“碳达峰、碳中和”和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大势,把握产业变革和行业转型机遇,力争竞争实力和市场地位迈上新台阶。公司将加快补齐业务短板,提升专业能力,在部分细分领域打造自身特色;持续提升中后台管理,借鉴国内外最佳实践,建设专业高效的业务支持平台;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善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公司文化。  (四)资金需求  公司各项业务持续稳健开展,整体融资规模有所上升。报告期内,通过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50.9亿元;通过债务融资(不含银行间拆借交易和发行的浮动收益型收益凭证)累计融入人民币145.55亿元,累计偿还到期债务本金人民币100.75亿元,债务融资余额较上年末净增人民币44.8亿元。  未来公司将继续提升资金总体配置效率,并不断探索新的融资品种、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保证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科学安排负债规模和结构,保持合理稳健的杠杆水平,加强风险意识防范流动性风险,保障流动性安全。  (五)可能面对的风险(包括落实全面风险管理以及合规风控、信息技术投入情况)  1、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2022年,中国经济可望进一步恢复,但受全球疫情影响,宏观经济及证券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对公司经营继续带来一定压力。公司可能面对的主要风险包括:股票、债券市场的波动给公司投资组合带来市场风险;融资类业务中融资人还款能力不足或作为担保品(质押物)的股票价格异常下跌给公司带来信用风险,债券市场整体违约案例增多,发行人再融资压力增大,给公司债券投资组合带来信用风险。此外,公司还面临合规风险、声誉风险等。  2、公司落实全面风险管理情况  公司在多年合法合规、稳健经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各项风险管理制度,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初步构建风险量化指标体系,并在风险管理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团队的风险管控和应对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1)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方面,公司建立了董事会及风险控制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及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及其他风险管理部门、部门内设的风险管理组织四个层级管理架构,保障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公司已将子公司华英证券、国联通宝、国联证券(香港)、国联创新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2)在风险管理制度方面,公司以《国联证券全面风险管理基本制度》为基础,针对不同风险类型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办法,规范了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应对和报告的方法和流程,以保证公司实现风险全覆盖及“可测、可控、可承受”管理目标。  (3)在风险管理控制措施方面,公司建立了风险控制指标体系,通过风险管理系统实现对各类业务风险指标、监管指标的动态监控与预警。公司不断完善风险信息沟通机制和风险报告机制,确保相关信息传递与反馈及时、准确、完整。公司根据风险类别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触发条件、风险处置的组织体系、措施、方法和程序,并通过压力测试、应急演练等机制进行持续改进。  3、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和净资本补足机制建立情况  根据《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要求,公司已建立风险控制指标的动态监控机制,风险管理部对各项风险控制指标进行动态监控,风险控制指标监控系统运行状态良好。报告期内,公司净资本、风险控制指标、流动性指标均符合监管规定。公司严格按照《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要求,及时向监管部门书面报告风险控制指标数据及达标情况。针对指标变动达到一定幅度的情况,及时向当地证监局报告。公司合理运用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等手段,确保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在任一时点均符合监管规定。  公司已建立净资本补足机制,当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接近或触及监管预警时,公司将及时采取压缩自营投资规模、募集资本金、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发行次级债等方式补充净资本。  4、公司合规风控及信息技术投入情况  公司高度重视合规风控管理能力建设,持续健全风险控制管理体系、提高合规风控管理水平,保障各项业务平稳有序发展。2021年本集团在合规风控方面投入人民币8,047.60万元,占上一年度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29%;公司高度重视对信息技术的持续投入,不断进行基础设施改造、设备更新及其它技术升级,2021年本集团在信息技术方面投入人民币17,187.32万元,占上一年度营业收入的比重为9.16%。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push({
id: '5877108',
container: s,
size: '660,80',
display: 'inlay-fix'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权转让后债务承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