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气氛]我这里的冬天不下雪mv现在正在下雪,什么水平…

对外国人来说,什么叫英语好?相应地,怎样提升英文水平?
现在英语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可是中国人说英文的目的肯定不是为了和中国人交流。那么对于受众来说,英语好的定义是什么?发音好?词汇地道?能在会议上滔滔不绝?
按投票排序
我实习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加拿大女人对我说,“你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你看楼下的Ben, 还有Ian,他们都是Asian,但是他们的英文都很好。”她所说的那两个人是来自English-speaking Singapore,英语对他们来说本来就是母语,只不过就像印度人一样,他们还是有口音罢了。可是辩解却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改变他人的看法是很难的。就算辩解,也不会让我的英语突飞猛进。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倍努力,达到或者超出同事老板的期望。这些一辈子都不必努力学外语的人可能还是无法理解语言的不容易,但是他们却会把属于我的机会给我。这就够了。现在距离那时又过了半年多,虽然英文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期望的目标,但自我感觉还是在不断地进步。至少也可以写出唬人的email,被人问是不是真的才出国两年了。出国以前觉得只要在英文环境里面带一年,英文很快就会和native speaker一样好。现在回想起来发觉那是多么天真的想法啊。这种事情,真的是要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的。就算天天和native speakers打交道,还是需要强大的自我察觉和自我督促去使英语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什么叫做英文好?在我看来不是发音不是听力甚至不是写作,而是懂得如何根据场合而变化说话的方式。比如你可以在会议里用business English做report,可以和隔壁邻居聊他们新修的草坪,可以和你的朋友开重口味笑话。这就叫英语好。有很多non-native speakers的英文让人感到费解,不是因为他们词汇不够,而是他们的词汇选择都很awkward,也就是和语境不和,所以让人感觉不舒服。要积累预感,我的方法是看TV shows。很奇怪的,有时候就是会记得某个场景里某个人物说的某一句话,再也忘不掉,生活中也可以自然地再说出类似的句子。所以我觉得这是对我有用得方法,对别人来说,有可能就是听歌,听广播,浏览网页。可是就像之前所说,要注意语境的不同,如果把看Washington Herald学来的句子用在生活里,应该会很奇怪。还有就是,如果听不懂的话就倒回去听,还听不懂就打开英文字幕,自己一个人看TV shows的好处就是可以放慢速度,囫囵吞枣的话收效甚微。我喜欢上的网站有netflix(一个月7刀其实不贵,因为你可以看纸牌屋,而且它家都有英文字幕,听不懂的时候可以打开来看),huffington post(有时候可以碰到好像很厉害的词,虽然都不会刻意去记啦),quora,reddit(居然有这个。。。有时候评论好好笑)。另外flipboard也有不错的内容,可是它的UI太丑了实在忍不了。和英语为母语的人说话,主要是练习输出,也就是怎么把意思表达出来。相信很多不习惯说英语的人都有先把句子在脑子里翻译好再说出来的习惯,这样自然是很妨碍效率的。所以还不如破罐子破摔,先把句子开个头,接下来的慢慢想。要做到这个的前提是对句型的熟悉,然后是对词汇的熟悉。如果框架就在那里的话,只要不断地从脑海里把词汇调出来就行。当然会有卡壳的情况(还很多),但是至少已经没有在翻译了。有很多人发现和外国人没办法聊得很深,可是有时候只是我们没有去试而已。其实人和人没什么不同。就算在中国,我们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碰到能聊得深得人,对吧?这种想法的存在,说不定是我们自己就在脑海里划了一道线呢?关于发音,这个并不是评定英文好坏的标准(其实只是虚荣心德产物而已!),但是说得好的话确实对沟通有帮助。要提升发音,恐怕必需经由别人的纠正。因为很多时候错误的发音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了,就算我们整天听别人说正确的发音,也未必能意识到自己一直说的是错的。就我自己来说,我的pain point是/ein/这个音,我总是吞掉/i/这个音节,但是自己却浑然不知。后来才明白为什么有些很简单的词别人都听不懂。对于我来说,no pain no gain这句话简直是噩梦!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和中国的英文教育方法有关,俗称哑巴英语,光会拼写就好了,发音什么的自己想象一个也八九不离十啦。所以在接触到新词的时候,最好把发音听10遍,就不会发错啦。
(Thank you
for this awesome translation!)博君一笑,LV1:与母语为英语的人能进行简单的沟通,互相明白意思LV2:你可以阅读并且撰写英文书信或者商业电邮LV3:你明白英文里的缩写,惯用语和俚语 (欢迎通过Urban Dictionary学习)LV4:你能明白英文笑话里面的梗(需要一些背景的文化知识)LV5: 你能很自如地通过一些日常问候来打开话题并进一步地继续与对方交谈LV6: 你可以阅读一部小说并且写一篇1000字的内容简介LV7: 使用英文思维LV8: 你可以说英文笑话,做演讲,写诗或者研究论文。LV9: 几乎没有口音而且很少犯语法错误(笔误可以不算,几乎每个人都会做笔误,这也是检查拼写的必要)LV10: 你说话的方式已经和“外国人”几乎没有区别了,即使有也可以忽略不计。- - - - -Just for fun,Level 1: You can understand me. I can understand you.Level 2: You can read and write a letter or a business email.Level 3: You can understand contractions, idioms and slang.Level 4: You can understand jokes (this requires a lot of cultural knowledge).Level 5: You can comfortably handle the "Hi! How're you?" / "Great! How're you?" greeting and continue chatting.Level 6: You can read a novel and write an 1000 word synopsis.Level 7: You can think in English.Level 8: You can tell jokes, gives speeches, and write poems or research papers.Level 9: You hardly have an accent and rarely make grammatical mistakes. (Typos don't count, everybody makes typos. That's what spell check is for.)Level 1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you and a native speaker is so insignificant that most people won't even notice.
一个在英国留学的姐姐跟我说有一次一个英国人跟她说:“你英语真好。”她特别高兴,紧接着那个人又说:“你的英语就想我想象中的中国人说的那么好。”顿时她就高兴不起来了。如果一个外国人说你英语好,一般是因为你说的像一个外国人说的英语。除非是当你说“I am Chinese。”以后,一般要是你说了这句他特别讶异的说你英语好那是因为你口语好到了他没听出你是外国人。不过口音并不是问题。你要真说起发音来我深刻觉得Chinglish听起来比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地道多了好吗。当年在新加坡时候经常被出租车司机用singlish纠正发音(我们学校老师介是欧美人,所以我们学的大多是美音“。”你的发音不标准,你在新加坡就要说singlish!singlish才是真正的english!“然后我跟室友就在车上默默翻白眼。至于词汇量,什么叫做词汇量大?高中时候人手一本TOFEL单词书,Mr.Richard一把抢过一本说道:“不要一直背单词,你背了也不一定能考过TOFEL,这里面的大部分单词你除了考试以后都不会用到。”上ESL时候美国老师抓过各种GRE、TOFEL单词书一翻顿时头就大了,里面单词一大半不认识。语法你更不用纠结了,美国人写出来的论文还被要求去writing center改语法呢,我去writing center改语法时候还遇到过某些tutor给我改的面目全非依旧一大堆错呢。谁说会英语就得会写论文了?你说中文就一定会写作文吗?作文写得跟流水账一样的还不是一抓一大把,中文作文都写不好的一!定!写!不!好!英!文!论!文!我经常觉得自己英语不好各种没自信,说话特别怕别人问我第二遍,我总觉得是因为我说错了别人没听懂。后来发现妈蛋不是我说错了,是我没自信说话声音太小了别人压根没听清。我美国朋友劝告我的话就是:“不要觉得你英语不好,美国人的英语也只是比你好一点而已,美国人中文还没你好呢,你还比他们多会一门语言呢,所以不要觉得没信心。”至于会议上滔滔不绝什么的,私以为这是性格问题,跟英语没太大关系。我见过太多人英语说得没我好但是美国朋友比我多多了。我以前死了摆列想回国总觉得我英语不好所以不合群,后来想通了发现其实我似乎从小到大都不太合群……不合群就是不合群,回了国我还是不合群。所以事实证明这东西是性格关系,跟语言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英语好”这三个字定义太广,基本上每个人多这三个字不同的想法。照我说,能够把“英语”作为一项工具熟练应用就是英语好。
我在美国读高中,发现一个现象,成绩较好的中国人(sat2250+)的写作会比大部分美国人强。但美国人毕竟在说母语,扎根在文化背景里与生俱来的机灵和幽默是很难模仿的。像美国人在我们学校的weekly assembly时可以很自然地开各种玩笑,中国人上去的话除非说错话很难引发笑场。
但假以时日,必定会有更多像黄西这样的non-native speaker打动美国。因为幽默是不分国界,不分语言的,好好留意美剧中的笑点,平时多见缝插针地耍机灵,总有一天会人见人爱的。
用英语阅读来评价的话,sat2400其实都未必能说明什么,更不用提托福阅读了。 真正的学霸就是把James Joyce的Ulysses ,Nabokov的Speak,Memory之类的书看得翻来覆去。我认识一个今年去哥大读literature和history的大神,他大概从高一开始,每个星期从这个list里看一本书。他是我见过英文最好的青少年(\(^o^)/),兼很帅,兼182,男神。
俺刚来美帝的时候,有老美对我说,你英语真好把俺美的直冒鼻涕泡后来一想,不对啊,一个北京人会对另一个北京人说,你北京话说的真好?老美说这话就表明你在外国人里面英语还行啥时候老美不说这种话,英语就是真的好了另外,只见过老美对老中说,你英语真好从来没见老美对印度人说过这种话
我的感觉是这样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英语在应用较多的领域会说的很好,很流利,但在其他方面(比如日常对话)可能会比较生涩,懂的词汇也不多。所以外国人说英语一般是看他主要在什么地方用英语用的最多,比如经常进行学术探讨,在自己学术领域内的对话可能会非常流利。但是如果让这个人去开日常的玩笑,可能就不行了。而且很奇怪的是,在学术领域内对话的时候可能会激发更多的想象并说出很好的玩笑,但是平常却不行。我觉得语言的魅力远非我们可以想象。我的经验来看,所谓level(得票第一的答案)是勉强存在的,但是不完全。有的人在level中间可以跳跃,导致这种跳跃的原因就是经常练习英语的领域的不同。而且,英语口语似乎是一片又一片的纽带群,这些纽带群互相有一些纽带是互相连着的,所以纽带群和纽带群之间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纽带群代表着不同的领域的词汇、句法、甚至发音。当你在自己熟悉的纽带群中找词汇和句法说话的时候,大脑可能会相对活跃,因为练习较多,说的可能相对流利,纽带群中的点联系更紧密。而且会激发其他的纽带群,并带动其他纽带群中点的联系,然后有可能就会连带着说其他的领域的话也变得流利。但是,如果一上来对话就是自己不熟悉的纽带群,那么就会发生反作用,越说越不得劲,总感觉每句话都有很多不知道如何描绘的词语,语法也变差了。其实,美国人也有纽带群的差异。有的美国人日常说话很快,一旦开始学术演讲好像反映还没有某些外国学生快。同理,这种现象也产生在像我这样的外国学生身上。另外,英语说得好本身的评判标准比较主观,发音和连贯性占得比重很大。发音不好而说话流利的印度人也常需要重考语言考试才可以成为TA。但是很多中国学生发音尚可,但连贯性差,我就有这个毛病。发音被认为很标准,词汇和词组的运用也被认为比较强,但是语法无法做到很连贯,每次说一个复杂的句子说到一半就要想想以后要说什么。来美国进步很大,但是与流利仍有差距。不过我考TA还是考过了,虽然我在描绘故事的时候描绘的不好,但是在描述会议议程修改方案和一些学术的图表的时候,却很流利。在我看来,语言天赋与掌握俚语、俗语等的程度无关。比如一个中国人天天跟你说“图样图森破”或者“亲”的话,你也不会觉得他语言说得好。英语一样。语言天赋主要有几种:第一就是极强的语言逻辑(奇怪的是这种人很多writing的逻辑不太好),就是在说话的时候可以将事情讲的非常清楚,不拖泥带水,有层次感,而且没有废话;第二种就是Jon Stewart这种语言创造力很强的人,他说话的时候会一个想法接着一个想法,创意而新奇,描绘中多带各种各样自然发挥的隐喻、讽刺等,感觉非常犀利,Jon Stewart是ENTP,也就是发明家型性格;第三种和第二种有些相似,就是在说话的时候会突然产生非常耐人寻味的语言表达,在语音和语调的掌握上登峰造极,会用语言营造气氛,是非常好的story teller,多以年龄较大的白人教授为主。
当初学过一门课叫语言测试,讲课老师是该领域大牛,聪明绝顶还还是个gay(这个和主题无关),专门研究怎么测别人的外语水平。此老师最爱讲两个故事:1. 某次他去开语言测试大会,会上某人做了个轰动性研究,顿时成为当次大会明星(我觉得他说到这里对他自己的星光被盖过有点不爽的感觉,这个也和主题无关),此人的研究就是,找一众母语非英语的人说英语录音,然后找专门培训过的测试专家给听录音这些人打分,打分四个标准,语法、单词、流利度、语音,先分别打分,再合计总分。打完分之后此人把接受测试的人每四项的得分和最后总分做了个关联测试,发现语音得分和最后总分惊人相关,其他三项不相关。意思就是你的语音得分高,最后口语总分就高,语音得分低,口语总分就低。语法单词流利什么的是浮云。事隔久远此人测试在哪搞的我忘了,肯定不是中国,是不是东南亚印度或者欧洲国家就不知道了。打分标准也不清楚,比如什么样的发音就算语音好,一定要像英美加澳,还是新加坡印度这些口音也可以接受。这些都先不考虑的话,可见语音的重要性。我觉得语调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不过当时似乎没有单独列出来研究。2. 大家都知道雅思的打分标准,我这里就不抄了,9分的标准是达到母语人士的水平。于是这个变态老师搞了个研究,找一众英文母语人士来做雅思阅读题,最后一改,发现大家均分7.5。对此项研究他老人家非常得意,每次都拿来炮轰雅思,后来我们才发现他之所以不鸟雅思,是因为他自己在搞托福机考题目。说了半天,中心思想就是,对别人的语言评估,其实是很难做的一件事,到底应该以什么方式什么标准评,专家们也在掐啊。对题主自己来说,主要看要用英语干什么事,能达到这个目的就算英语好了。
额,说个有点唬人的好了前面的答案都是和母语是英语的外国人交流,我呢,有一次在广交会上,因为抽烟借个火的契机和一个蒙古人闲聊瞎扯了半个下午用英语的他说他英语不怎么好,我说我英语也很破天南地北的说了那么多话,居然感觉不出什么交流障碍,也算是趣事一桩了对了,这件事情让我发觉了一件事,当然我没资格说对不对:就是外语烂不可怕,只要和你交流的那个人外语和你破到一样的程度就“唔晒惊”了。。。
我之前问一个外教 怎么才能改掉口音 说出正宗的英语。他说:we all have accent.i have american accent you have chinese accent. that's all.
想到了生活当中的几个例子,在中国来说。假设这个人普通话很不好的人,有着某地明显的口音,但是正常交流是没问题的,在饭桌上,恐怕大家不会说,「你汉语/中文真好啊!」,因为大家都是以中文为母语的人,只是这个语言当中有不同的方言,虽然语法和发音都有差异,但是整体的语言架构是没变的。同样如果是一个外国人来说的话,只要不是黄种人,白人或者黑人,如果说汉语,并且带有明显的外语口音,但是交流表达不成问题,恐怕大家都会惊叹「嗯,汉语说得不错啊」。但是我们真的觉得他的中文好吗?恐怕不是,发音不标准,很多句子的表达不连贯,词汇选择不准确,但是因为我们是汉语的超熟练使用者,所以我们都能听明白。比如这个外国人说「尼痴反?」,他是想问你吃没吃饭,恐怕我们不会回答「刚吃完特别撑」「还没呢要不一块儿?」这类的回答,而是笑笑说「吃了!在中国我们会说你吃了没这样,记住了吧?」同样的句子,这个夸赞你一门语言说得好不好的标准,更多的是一种在于你「入不入门」了的表现。以某门语言作为母语的使用者一旦发现你「入门」了,那么自然觉得你说的不错,这其实可以作为「没话找话」,想来除了说「谢谢」以外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之前在国外遇见了一个白人传教士,说比较流利的普通话。但是他的汉语学习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不靠汉字,而是靠拼音,但是凭借大量的使用,他对圣经之类的传教资料的汉字段落,都能比较熟悉和流畅的认下来,但是阅读速度和朗读速度都很慢,如果你告诉他一句普通话的地道说法,比如「这件衣服很漂亮」,他是用拼音记下来这句话。但是这样学习的缺点显而易见,因为汉语当中同音不同义的现象是很多的,所以很多词汇他会记混,也说得不甚准确。同样对于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来说,如果你问他们一句英文该如何地道的表达的时候,他们会明确的或者很习惯的告诉你。但是倘若你在国外生活,周围的本地人虽然认为你是个外国人,移民之类的,但是他们也会默认你说他们的语言,所以有时候你在问他们某句话该怎么表达的时候他们会感觉很奇怪,因为那就像教小孩子说话一样。所以我认为对英语为母语的英语使用者来说,英语说得好是那种可以讨论「这个游戏好不好玩,这个新闻你怎么看」这类问题的。依旧记得有一个判断你的外语是不是自然到了某种程度的标准,「数硬币的时候闹钟的数字」和深夜睡醒上厕所却撞到门框上说得那句类似「我操」的语气词。事实上无论任何语言的学习都十分困难。这有点类似郭德纲描述的相声,门槛在门里,你进了门很简单,但是开始往山上走的时候才发现每一步都能给你拨层皮。事实上题主这个问题的前半部分我认为是个好问题,但是对于后半部分这个「提高英语水平」的问题就有些随波逐流。每个人学英语的目的不同,显然无法一概而论。但是我个人仍然坚持词汇是根本,而这之前每个字母的历史和来源都是要搞清楚的。这就好比你学汉语不能不学汉字,学汉字的都知道日是太阳,因为像太阳,水是水,因为像河里面流动的水的样子。以及后来形声会意的造字方法之类的。发音的重要性在于你身处在那个地方是不是地道,这绝非一日之功。而认字显然最基本,对应到一门外语比如英语来说,那就是词汇。即便你的发音有浓重的地方特色,但是所有的词汇你都认识并且都理解,那你的生活显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困难。
什么叫中文好呢。口音?普通话各种口音的教授可以算是中文不好么。词汇地道?各种梗满天飞的小混混算是中文有文学或学术功底么。我刚去加拿大跟本地华人cbc交流,人家说的可顺了,但是他们有些常识也不知道,我就用结巴的英文告诉他们,他们倒觉得我是个文化人。
至于英文思维,人的本性是一样的。所谓思维差异只是文化影响。提高英文,我跟你讲,找个外国情人提高的最快。当然这是玩笑话。楼上什么的最讨厌那个类似雅思等级标准的过来糊弄。说问题不说本质的
学英语专业,但一直对口语不自信,觉得自己英语不好。最近每天跟一个英国人工作,各种没底气,可是她觉得我英语很好,当然也可能是出于客气。基本交流都没问题,遇到不懂的词她就解释给我听,还有生动的肢体语言。所以,个人觉得,语言真的只是交流的工具而已,能够听懂,也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就算是英语好。
每个人对好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反过来想,一个外国人问你怎样才算汉语说得好?这个问题的答案也适用于你的问题。
英语和汉语一样是语言,那么同样的我们怎么评论说中文比较好,其实对于外国人来说,我们作为一个非母语为英语国家的人,可以做到保证交流基本没有障碍,也就是听得懂并且答的也差不多,别说让人误解的话,人家就会觉得你的英语好。如果作为语言来说,如果要论它到底好不好,其实可能是不说这门语言的人才会评判的,就好像外国人说中文,我们会说他说的好不好表不标准,我们自己说中文也不会去评判。如果不纠结与提问者的好不好这个字,其实我们说英语好不好,如果作为语言交流而言,太多学英语的人会去估计语法,用词,口音,再加之我们从小就是以一门学科来学习英语的,能说的人很少了,所以我觉得如果从这方面来看,你能说出来,不管对错,外国人能明白你的意思,且你能明白他的意思就算是可以了。如果论语法,词汇应该是我们用的可能很多学生比外国人都好,但是很答一部分是书面语非生活中的用语吧~所以觉得是否应该先转变一下思想,不要非得强调多对多好,先按照听说读写的顺序学,或者把听说补上再说。
对受众者来说,我想英语最好的表现是能够交流,能够get到他们笑点和各种梗的有效交流。但这恰恰是最难的。而另一个虽然不是难得要命,但也是非常虐心的。在适当的场所讲适当的话,语法错误没关系,口语严重也没所谓,但有时候单词用错场合了才是惨反对第一名的答案作为海外的预科生,现在作业都是需要演讲和写作文写读后感什么的。但明白俚语和梗?差太远咯 初来乍到一年,和他们说些简单的日常问候是没问题的,但是一深入就不行了只要你和外国人说话多了,甚至只是听多了英文的节目看多(并且懂)无字幕电影电视,英语思维早已悄然而至。只要有足够的有效输入和输出,基本沟通不是问题,有了沟通那么英语思维也不会是个问题而在某些被动的情况下甚至兴趣的驱使下,写内容简介,写信,看懂小说,做演讲,都不是太难的事(留学狗哭着说)当然各种语法错误肯定难免但最难的,是在顺畅交流的情况下get到他们的梗和文化笑点啊= =了解一个国家,一个种族的文化语言内涵所需要的功夫和时间绝对比其他几种都要难因为所谓了解不代表死记硬背,而是要通透地明白并浸入环境中化为己用,国内的英文学习者除非是专业需要或者浓烈的兴趣,这点是非常困难的。这可不是靠微薄上每日一句地道xxx能教会的
跟外国男友交流基本上没有障碍,这叫英语好。除了衣食住行这些基本话题,你们还需要聊人生聊理想聊过去的经历,其实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能潜移默化地帮助你形成英语思维。具体要怎么提高,借用前几天对别人说的那句话,“多说,多错,多改”,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其实要看你遇见的老外他本身的教育水准,如同中国一样,就算普通话讲得非常标准,写出来和说出来的东西也不见得都有值得思考的意味,而正如有些略带口音的人反而说话更有道理;如果这个老外本身教育水准不高,而你使用的措辞不是他能有的水平,你的英文评价反而很低,因为他未必能懂,他只懂得玩笑与所谓的幽默,也就没必要担心自己的词汇问题了。所以英文水平好主要在于,正如楼上所说,你能自如运用英文让人理解你,无论是工作上或者生活上,那就够了,有些老外连自己国家的语言都掌握不好,本身名著经典没读过几本,如果你能说出富有文学气息的句子,估计鲜有人不赞叹,到前提是注意场合,还是那句话,遇到大学以下水准,或者听着说话方式不对劲的老外,咱就别指望他给咱的英文提建议了,到时不是进步的愉悦,而是掉坑里的后悔。我想给我女朋友过个有下雪气氛的生日。请大家帮帮忙!_百度知道
我想给我女朋友过个有下雪气氛的生日。请大家帮帮忙!
为我女朋友特别喜欢雪,给她一个有下雪气氛的生日,还有我答应她了。请大家支支招
提问者采纳
很有气氛的那个,其他的场景自己布置吧.,你们那里有没有喷雪卖....,有的话就可以买几瓶,会玩的很疯啊,而且
提问者评价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其他5条回答
呵呵,你跟你女朋友商量下生日留到下雪在过吧。或者去室内滑冰场呵呵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你是哪里的?预算是多少?一般的话我还是建议自己动手,用白色的泡沫塑料把家里布置成雪天的小场景,最好是晚上,装一些蓝色的彩灯,效果应该不错,要是楼房的话就到对楼的人家那里商量借一下对着的窗户或阳台,定做一块有祝福或告白语的彩幅
在雪地里插蜡烛,摆心形,虽老套,但有用。
这个真不知道 祝福你们
能旅游吗? 去玉龙雪山吧。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在下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