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如复事

彩电ABL电路的控制原理及检修(
  在CRT彩电中,均设有ABL(自动亮度限制)或ACL(自动对比度限制)电路,对束电流进行限制。该电路并不复杂,但在电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检修时如果不得要领的话,易事倍功半,甚至造成误判,下面详细分析ABL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的故障判断方法,并重点介绍开环检修方法。一、束电流控制电路原理ABL或ACL束电流控制电路是一个负反馈电路,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对显像管的电流进行限制调整,当屏幕过亮使束电流超出额定值时,该电路动作,用取得的束流误差电压去控制亮度通道的直流电平,使显像管的三枪阴极电位上升,则束电流下降到正常的范围内。当束电流超过ABL电路限制范围时,往往会进一步启动保护电路实现过流保护。显然,当这部分电路器件不良引起错误控制时,就有可能导致显像管的三枪阴极电位升高,从而出现无光栅、图像暗或者亮度过高甚至自动关机的现象。早期彩电的束电流控制一般采用将取样得到的束电流误差电压与亮度控制端电压相比较,若后者低于前者时,则电路起控,该电路称为ABL电路:若束电流误差电压与对比度控制端电压比较,则称为ACL控制。长虹C2165(TA机芯)彩电的ABL电路如图1所示,TA7698④脚为亮度控制端,低亮度时,束电流较小,图中C点的电压较高,VD241截止,束电流电路不动作。当束电流增大时,R425、R420、R421上的电压增大,导致B点的电位下降,当B点的电位低于A点电位0.7V时,VD241导通,则TA7698④脚电位下降,IC内部的黑电平钳位电路改变(23)脚Y信号的直流电平,即通过提高显像管的阴极电位使束电流得以降低,完成自动亮度控制的目的。许多彩电的信号处理芯片均设有专门的引脚作为束电流控制脚,控制原理基本相同。长虹62536型彩电(CN-9机芯)束电流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TB1238N (21)脚为束电流控制脚,与外部的电路共同构成束电流控制电路,其控制原理如下:当束电流在正常范围内时,(21)脚的电压约为5.9V,D204正端电压也为5.9V,而其负端电压随图像内容变化,正常时D204截止,束电流电路不动作。当某种原因使CRT束电流增大并超过其额定值时,R515上的压降增大,D204负端电位下降,当负端电压低于5.2V时,D204导通,束电流控制电路起控。显像管束电流变化引起的误差电压经过D204、R209送入TB1238AN(21)脚,经内部速率变换电路处理后分别得到ABL、ACL控制电压。其中,ABL控制电压被送去自动跟踪调整图像信号的直流动态范围,改变亮度信号的直流传输特性;ACL控制电压则去控制调整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的交流传输特性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使显像管三阴极电压上升,则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下降,从而限制束电流的增大。二、束电流控制电路的检修1.检修思路ABL电路异常后,常见的故障现象有:黑屏,图像暗或对比度太弱,亮度过高引起自动关机。例如:当TB1238AN(21)脚外接的束电流电路不良,引起(21)脚电压过低时,将会产生无光栅故障。由于束电流控制电路是一个负反馈环路,很难从某一点电位的高低来判断故障的范围,所以可采用开环法来缩小故障范围。2检修步骤(1)首先检查ABL的接地端电阻和束电流取样电阻通常,行输出变压器的ABL端(中高压的公共端)是通过电阻和+B电压相接,这个电阻要完成束电流取样的作用,若该电阻开路或阻值变大,不但使ABL电路无法正工作,还会引起加速极电压大幅降低直至为零,从而引起图像暗(黑屏)。此时,由于聚焦极和加速极电阻的接地作用,高压仍能形成回路,对高压的影响作用比较小。【提示】行输出变压器,ABL端是中高压的公共端,ABL电阻开路后还易高压打火放电,从而损坏其他元器件,所以代换时应选择质量好的电阻并焊接牢固。(2)断开ABL控制,对故障范围进行分割在实际检修中,可断开ABL控制二极管,即切断束电流反馈环。如果断开后,故障现象有变化,比如亮度能恢复正常,那就要检查二极管及其负极所接的这部分电路。如果断开后,故障现象基本不变化,或者ABL控制脚的电压与正常值仍相差太大,则要检查二极管正极所接的电路,重点检查ABL控制脚的外围元件。【提示】ABL电路故障引起束电流过大时部分机会自动关机,这时可降低亮度进行观察和测量(反馈环切断后,亮度太高,容易引起过流),或直接检查集成块ABL控制脚的外围元件。以上是检修ABL电路的一般维修思路,其中关键是开环的思路。遇到疑难故障时,可按上述方法分析,在实际维修中,还要灵活应用,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检修思路和方法。( 三、检修实例例1:一台松日2129D彩电(小信号IC为TDA8839),声音正常,黑屏,有时还能出现较暗的图像。分析检修:开盖检查,发现集成块TDA8838及视放块TDA6107已被换过,其附近外围元件也有明显检查过的痕迹。测三枪阴极电位偏高,怀疑ABL电路有问题,相关电路如图3所示。查ABL电阻R467正常;断开二极管V462后,故障消失,确定故障范围VD462负极之后的电路中。对这部分ABL电路进行重点检查,发现VD461漏电。事后实验证实,当VD461短路时,出现黑屏;当VD461漏电电阻约为200Ω时,屏上能出现较暗的图像。例2:一台长虹2lK32彩电(CN-12机芯),出现光栅很慢,且图像发暗。分析检修:该机故障现象是开机模糊,图像昏暗,更换管座后,情况大有改善,但图像不够鲜明,对比度弱,而且时好时坏。该彩电的故障由来已久,用户在不能收看的情况下才送来修理。怀疑电路板有脱焊现象,补焊后故障依旧。故障时测得灯丝电压正常,但阴极电位偏高,怀疑ABL电路有故障。如图4所示,断开R426试机故障不变;脱开N101(13)脚后,图像正常。检查N101外围元仵,发现二极管VD403漏电,换新后故障排除。例3:一台长虹G2536彩电(CN-9机芯,小信号IC为TB1238),声音正常,图像暗。分析检修:检查灯丝和加速极电压正常,因而怀疑ABL电路有故障。参见图2,测ABL端电压偏低,断开二极管VD204后,图像正常,(21)脚电压升高,证明故障在二极管VD204负极所接的电路中,经查电容C218漏电。换新后故障排除。例4:一台SF2539彩电(CN-16机芯),声音正常,光栅暗,有极暗的彩色图像。分析检修:开机后有极暗的彩色图像,将亮度和对比度调到最大,图像也很暗。根据故障现象检查,首先测量加速极电压为320V,正常;接着对视放电路进行检查,未发现异常;测量N100(CH05T1611)黑电流检测输入端(50)脚电压为5.7V,正常;行逆程脉冲输入端(34)脚电压为0.6V,也正常;自动亮度控制端ABL(49)脚电压为1.5V,比正常值低。断开(49)脚开机,图像亮度正常,此时(49)脚电压上升为3.4V,由此判定故障在ABL电路中,如图5所示。用电阻挡检查R481、R482、R485,发现R482由5.1KΩ变为50kΩ,换新后故障排除。例5:一台嘉华21W3彩电(小信号单片为AN5195K,IC301),在观看过程中自动关机。分析检修:该机有时能下作数小时,有时仅置作几分钟,故障出现无任何规律。自动关机后,测得+B电源输出正常,行电路停止工作,检查行部分有关电路,未发现有接触不良现象。自动关机后,AN5195K保护输人端(55)脚的电压大于1V(其保护启动阈值为0.7V),确定关机是由保护电路动作引起的。该机保护电路如图6所示。测过流取样电阻R439两端电压,发现其两端压降随图像内容约在200mV~350mV之问变化,当压降较大时,则会出现自动关机现象:从行电流情况来看并不太大,怀疑保护电路本身有问题,检查并代换保护电路各元件后故障故障依旧,代换行管、行输出变压器等元件后,故障仍未排除,维修陷人僵局。再次将正常机与故障机仔细对照,发现重要线索:在同样模拟量标准下收看电视节目,故障机图像亮度变化范围较大,特别是收看亮度变化大的节目时,当画面由暗突然变亮时,极易发生关机故障;收看亮度比较高的频道节目,更易停机,而收看亮度较低的几个频道,一般不停机,由此怀疑保护停机是由于束电流过大引起的。受此启发,将图像亮度、对比度减小,长时间观察,果然再无自动停机现象发生。由以上分析基本确定故障范围在自动亮度控制ABL电路中,重点检查ABL电路有关元件,最后查出R306电阻变值,换新后故障排除。例6:金星C542彩电(夏普NT-2T机芯),收看中经常出现自动关机故障,几乎没有什么规律,有时偶尔停机,有时会频繁停机,无法收看。分析检修:本机曾经他人多次维修均未找到故障原因。测量发现,自动关机时N801(TA7698)(30)脚电压大于1V,说明保护电路动作。该机保护电路如图7所示,其保护输入端有多路输入。先将模拟量减小,并降低加速极电压,使画面变得很暗,长时间观察不再出现自动关机现象,接下来集中检查ABL电路,发现R421已由原来的120kΩ增加到150kΩ,且阻值不稳定,换新后故障彻底排除。【提示】以上两例均是由于ABL电路电阻变值引起束电流临界保护,从而导致自动关机,其故障发生与图像亮度有关,可通过降低加速极电压及降低亮度的方法来判断。例7:长虹B2116彩电(小信号IC为LA7680),声音正常,黑屏。分析检修:黑屏、无字符显示,关机瞬间也未见屏上有闪光现象,似乎是行扫描电路没有工作。通电检修,主电源电压正常,显像管灯丝点亮,说明行电路工作正常;有正常伴音,说明通道部分及微处理器工作也基本正常。测量二只视放管集电极电压均在正常范围内,围绕显像管的发光条件,测得加速极电压为0v奇怪的是,用电表测量加速极电压时关机,屏上有光斑,这说明高压存在,加之在测量瞬间机械表表针反偏,说明负压存在。根据L述测试结果,怀疑高压公共地舡比脚不正常。经查ABL电阻R233开路,如图8所示。换新后开机,一切正常。电阻R233完全开路后,就会使加速极对地的回路切断,不仅加速极电压消失,而且高压也不能正常建立,所以会出现黑屏而且关机的时候也无光斑(-般情况下,如果仅是加速极电压消失,关机有亮光)。当用电表测量加速极电压时,电表的内阻以及加速极和聚焦极组件的分压电阻就变成了接通高压回路的接地电阻,从而建立起高压,这时关机的话就会有亮光出现,表针瞬间的反偏转就是高压电容的充电过程,显而易见。电流方向是由下向上的,因而加速极电压是负的,表针反偏转。以上分析是ABL电阻完全开路的情况。若ABL电阻阻值大幅变大,其加速极电压也会大幅下降,降至几伏或十几伏。总之,当出现灯丝电压正常而加速电压很低情况时,不要忽略检查ABL电阻或者该脚和电路板的接通情况。应当指出,ABL脚完全开路以后,该脚会感应有很高的负压,很可能对电路板或其他元件打火放电,因此是危险的。检修该机时,发现行输出的ABL脚在开机瞬间有明显的火花和轻微的“咔咔”放电声,因而修复后,没有再贸然断开电阻R233长时间观察,以免节外生枝。实验证明,当R233增至100kΩ时,图见, 像基本正常,可见电子束流很小。同时,行变ABL端的负压用电表是很难测到的,因为测量时电表的内阻会将ABL端接地,将 能量泄放掉。很明显,对这类加速极分压电 阻接ABL的高压包,测量加速极电压时,可以直接将表笔的负极接行输出ABL脚。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电路中,还有一类行输出的加速极分压电阻不是接ABL 的,而是直接接地的,参见图6。当这类行 输出变压器出现ABL脚开路时,开机后加 速极电压消失而高压仅仅是有所降低,这 是因为此时加速极和聚焦极组件的分压电 阻变成了高压回路的接地电阻。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小题1:C小题2:C小题3:D小题4:A小题5:(1)对人恭敬而合乎礼,这样就不致遭受耻辱;依靠自己亲近的人,那样才可靠。(2)这和我听到的不一样:君子尊重贤人,也能够容纳普通人;赞美好人,也同情平庸的人。小题1: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C项,“敏”均为聪明、聪敏的意思。A项,“省”,前者为“观察”;后者为“反省”。B项,“固”前者为“巩固”;后者为“鄙陋寒酸”。D项,“复”前者为“实践诺言”;后者为“恢复”。所以选C。小题2: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C项,前者表示疑问。后者表示反问。A项,“者”都是“……的人”。B项,“所”字都是和后面的动词短语组成“所字结构”。D项,“则”都是“就”的意思。所以选C。小题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善”和“贤”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A项,“友”名词作动词,交朋友。B项,“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远离”。C项,“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所以选D。小题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的句式与用法,常见的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A项,介宾结构后置,“乎吾所闻异”。其他几项都是宾语前置句。如B项“一以”;C项“何以”,D项“我知”。所以选A。小题5: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远”、“因”、“宗” “众”、“嘉”、“矜”。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王缙,字夏卿,本太原祁人,后客河中。少好学,与兄维俱以名闻。举草泽、文辞清丽科上第,历侍御史、武部员外郎。禄山乱,擢太原少尹,佐李光弼,以功加刑部侍郎,迁兵部。太原将王无纵、张奉璋恃功,以缙儒者易之,不如律令,缙斩以徇,诸将股栗。再岁还,以本官复知政事。时元载专朝,天子拱手,缙曲意附离,无敢忤。又恃才多所狎侮,虽载亦疾其凌靳也。京兆尹黎干论事执,载恶之,缙折干曰:“尹,鄙贱之人,安晓朝廷事?”缙素奉佛,不茹荤食肉,晚节尤谨。妻死,以道政里第为佛祠,诸道节度、观察使来朝,必邀至其所,讽令出财佐营作。初,代宗喜祠祀,而未重浮屠法,每从容问所以然,缙与元载盛陈福业报应,帝意向之。由是禁中祀佛,讽呗斋薰,号“内道场”,引内沙门日百馀,馔供珍滋,出入乘厩马,度支具禀给。或夷狄入寇,必合众沙门诵《护国仁王经》为禳厌,幸其去,则横加赐与,不知纪极。京戡上田美产,多归浮屠。虽藏奸宿乱踵相逮,而帝终不悟,诏天下官司不得棰辱僧尼。初,五台山祠铸铜为瓦,金涂之,费亿万计。缙给中书符,遣浮屠数十辈行州县,敛丐赀货。缙为上言:“国家庆祚灵长,福报所冯,虽时多难,无足道者。禄山、思明毒乱方煽,而皆有子祸,西戎内寇,未及击辄去,非人事也。”故帝信愈笃。群臣承风,皆言生死报应,故人事置而不修。大历政刑,日以堙陵,由缙与元载倡之也。性贫冒,纵亲戚僧尼招纳财贿,锱铢相较,若市贾然。及败,刘晏等鞫其罪,同载论死,晏曰:“重刑再覆,有国常典,况大臣乎!法有首从,不容俱死。”于是以闻,上悯其耄,不加刑,乃贬括州刺史。建中二年死,年八十二。(节选自《新唐书·王缙传》)【注释】①凌靳:línglìn冒犯戏弄;②堙陵:yīnlíng犹度置,败落。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太原祁人,后客河中客:客居。B.举草泽、文辞清丽科上第举:推选。C.历侍御史、武部员外郎历:历任。D.以缙儒者易之易:轻视。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王缙“性贪冒”的一组是(3分)①讽令出财佐营作②馔供珍滋,出入乘厩马③京畿上田美产④五台山祠铸铜为瓦,金涂之,费亿万计⑤遣浮屠数十辈行州县,敛丐赀货⑥锱铢相较A.①⑤⑥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⑤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缙自幼好学,和兄长王维都很有名声。“安史之乱”时,王缙协助李光弼守太原,颇有功绩,加任刑部侍郎。B.在太原少尹任上,王缙整肃纪律,将恃功自居不受约束的太原将王无纵、张奉璋等以军法处斩,全军将校再不敢居功自傲或玩忽职守。C.王缙是虔诚的佛教徒,不吃肉食荤。妻子死后,他把宅邸改为佛寺。他和朝臣大谈福业报应,使原先喜好立祠祭神的皇帝都有意向佛了。D.王缙使代宗笃信佛教,并深信只要如此,唐朝即便一时遭受什么灾难也能免于覆亡。群臣顺奉这种风气,都不理人事而大谈生死报应,政令刑罚日益废置。小题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元载专朝,天子拱手,缙曲意附离,无敢忤。(5分)(2)重刑再覆,有国常典,况大臣乎!法有首从,不容俱死。(5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灵壁张氏园亭记苏轼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龟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 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余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余年矣。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①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注】①狃:贪。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阳:水的北面B.处者安于故而难出故:故旧C.舟车冠盖之冲冲:要塞D.盖其先君子之泽也泽:施恩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与“硕求余文以记之”中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B.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C.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D.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小题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A.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B.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C.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D.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小题4:有人说,苏轼是集儒道思想于一体的文学家。结合本文苏轼的“仕”之思想,谈谈你的看法。(3分)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3分)(2)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4分)(3)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3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古文观止检测(每题2分,共10分)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小题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大王加惠,以大易小易:改变B.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广:扩大C.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抢:撞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道歉小题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活用现象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A.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C.大将军邓骘奇其才D.左右欲刃相如小题3:下列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长跪而谢之曰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C.虽千里不敢易也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小题4:下列选项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C.古之人不余欺也D.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小题5: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人物性格鲜明是本文的一大特点。秦王先胁迫威逼安陵君、唐雎,当唐雎以死相搏时又长跪而谢, 恃强凌弱又色厉内荏的性格跃然纸上。B.情节波澜起伏是本文的另一特点。唐雎寸步不让,据理力争,既驳斥了秦王的无理要求,也表示了对秦王的蔑视。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C.作者运用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段来烘托气氛,同时对秦王和唐雎的情态举止的变化略加点染,精心营造了戏剧性的惊心动魄的场面。D.本文用大量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重点突出,层次清晰;作者剪裁材料的眼光和胆识值得我们学习。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19分)徐的,字公准,建州建安人。擢进士第,补钦州军事推官。钦土烦郁,人多死瘴疠。的见转运使郑天监,请曰:“徙州濒水可无患,请转而上闻。”从之,天监因奏留的使办役。的短衣持梃,与役夫同劳苦,筑城郭,立楼橹,以备战守。画地居军民,为府舍、仓库、沟渠、廛肆之类,民皆便之。迁大理寺丞、知吴县,移梁山军,通判常州。属岁饥,出米为糜粥以食饿者。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知临江军,擢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安化州蛮攻杀将吏,所部卒畏诛,谋欲叛。的驰至宜州,慰晓之曰:“尔曹亡惧,能出力讨贼,犹可立功以自赎。若朝叛则夕死,非计也。”众皆敛手听命。奏复澄海、忠敢军,后皆获其用。改知舒州,徙荆湖北路转运使。辰州蛮彭士义为寇,的开示恩信,蛮党悔过自归。 摄江陵府事,城中多恶少年,欲为盗,辄夜纵火,火一夜十数发。的籍其恶少年姓名,使相保任,曰:“尔辈递相察,不然,皆尔罪也。”火遂息。太子冼马欧阳景猾横不法,为里人害,的发其奸,窜之岭外。以兵部员外郎为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奏通泰州海安、如皋县漕河,诏未下,的以便宜调兵夫浚治之,出滞盐三百万。军贼王伦起山东,转掠淮南,的团兵待之。会青州改遣裨将傅永吉追杀入历阳,的与赏,迁工部郎中。复治泰州西溪河,发积盐。区希范、蒙赶寇衡湘,命的招抚之。既至,再宿,会蛮酋相继出降。三司以郊祠近,宜召还计事,既还,蛮复叛。除度支副使、荆湖南路安抚使,至桂阳,降者复众。其钦景、石硋、华阴、水头诸洞不降者,的皆讨平之,斩其酋熊可清等千余级。卒于桂阳。(选自《宋史·徐的传》,有删改)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徙州濒水可无患濒:靠近B.属岁饥,出米为糜粥以食饿者属:恰逢C.的发其奸,窜之岭外窜:逃窜D.军贼王伦起山东,转掠淮南,的团兵待之。团:集合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 全部表明徐的“能于文治”的一组是(&&& ) (3分)①的短衣持梃,与役夫同劳苦&②属岁饥,出米为糜粥以食饿者&③辰州蛮彭士义为寇,的开示恩信&④的籍其恶少年姓名,使相保任&⑤的以便宜调兵夫浚治之&&&⑥三司以郊祠近,宜召还计事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④⑤D.②③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徐的心系百姓。他任钦州军事推官时,百姓因为环境恶劣,病死了很多,他想办法解决,并和民众一起劳动。B.徐的善于宣抚。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时,安化蛮人叛乱,官府士兵担心被杀而叛变,他前去安抚,晓之以理,化解了危机。C.徐的措施得力。代理江陵府政事时,城中许多恶少年想盗窃,就在晚上放火,一夜中起火十几处,他采取措施,并警告恶少年,平息了这一事件。D.徐的能于治乱。王伦作乱,徐的积极备战,受到奖赏;区希范、蒙赶侵犯衡湘,徐的奉命前往招安并迫使蛮人投降。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尔曹亡惧,能出力讨贼,犹可立功以自赎。若朝叛则夕死,非计也。译文:&&&&&&&&&&&&&&&&&&&&&&&&&&&&&&&&&&&&&&&&&&&&&&&&&&&&&&&&&&&&&&&&&&&&&&&&&&&&&&&&(2)的籍其恶少年姓名,使相保任,曰:“尔辈递相察,不然,皆尔罪也。”译文:&&&&&&&&&&&&&&&&&&&&&&&&&&&&&&&&&&&&&&&&&&&&&&&&&&&&&&&&&&&&&&&&&&&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宗泽字汝霖,婺州义鸟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佑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宦恶直,置未甲。调大名馆陶尉.吕惠卿师鄜延,檄泽与邑令视河埽,檄至,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惠卿闻之,曰:& “可谓国而忘家者.”适朝廷大开御河,时方隆冬,役夫僵仆于道,中使督之急,泽曰浚河细事,乃上书其帅曰:& “时方凝寒,徒苦民而功未易集,少需之,至初春,可不扰而办。”率用其言上闻,从之.惠卿辟为属,辞.靖康元年,中丞陈过庭等列荐,充和议使,泽曰:& “是行不生还矣.”或问之,泽曰:“敌能悔过退师固善,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上不遣,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之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赢卒十余人。泽至,缮城壁,浚隍池,治器械,募义勇,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金人破真定,引兵南取庆源,自李固渡渡河,恐泽兵蹑其后.遣数千骑直扣磁州城,泽擐甲登城,令壮士以神臂弓射走之,开门纵击斩首数百级。所获羊马金帛,悉以赏军士。二年正月,泽至开德。以孤军进,都统陈淬言敌方炽,未可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淬,使得效死。泽命淬进兵,遇金人,败之。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泽出其不意,遣兵过大河袭击,败之。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十九》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恐泽兵蹑其后放轻脚步B.诸将乞贷淬推卸(责任)C.从赢卒十余人使……跟从D.惠卿辟为属通“避”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少需之惠卿闻之B.徒苦民而功未易集食禄而避难C.令壮士以神臂弓射走之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D.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役夫僵仆于道小题3:下列各句组,全都表现宗泽“热爱国家、英勇抗金”的一组是(3分)①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②是行不生还矣③始为固守不移之计&&&&&&&&&&&&&④遣数千骑直扣磁州城⑤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⑥泽挥众直前与战A.①④⑤B.②③⑥C.②③④D.①⑤⑥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靖康元年,宗泽被推荐担任和议使。他抱定不生还的信念决心不向金人屈节。参与商议的大臣们怕他妨害和议之事,不同意派他前往。B.太原失守,宗泽认为不能食国家俸禄却躲避国难,毅然前往积极备战,战时披甲登城楼亲自指挥作战,大获全胜。C.宗泽审时度势,以寡兵孤将深入敌人军营,置之死地而后生。士卒以一当百,奋勇杀敌大败金兵。D.隆冬时节,朝廷疏浚御河。不久,宗泽不顾长子刚丧,奉檄即行。看到役夫因天寒僵于道,上书其帅要求工程推至初春进行。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转 战 而 东 敌 益 生 兵 至 王 孝忠 战 死 前 后 皆 敌 垒泽下令 曰 今 日进退 等 死 不 可 不 从死中 求 生 士 卒 知 必 死 无 不 一 当 百 斩 首 数千 级金 人大 败退 却数十 余 里(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官之两河者率托故不行(3分)答:&&&&&&&&&&&&&&&&&&&&&&&&&&&&&&&&&&&&&&&&&&&&&&&&&&&&&&&&&&&&&&&&&&&&&&&&&②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直,置末甲。&(3分)答:&&&&&&&&&&&&&&&&&&&&&&&&&&&&&&&&&&&&&&&&&&&&&&&&&&&&&&&&&&&&&&&&&&&&&&&&&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12分)大命①(清)唐甄岁饥,唐子之妻曰:“食无粟矣,如之何?”唐子曰:“以粞。②”他日,不能具粞,曰:“三糠而七粞。”他日,犹不能具。其妻曰:“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曰:“然则七糠而三粞。”邻有见之者,蹙额而吊之曰:“子非仕者与?何其贫若此也?意者其无资身之能乎?”唐子曰:“不然。鱼在江河,则忘其所为生;其在涸泽之中,则不得其所为生。以江河之水广,涸泽之水浅也。今吾与予在涸泽之中,无所资以为生也。子曷③以吊我者吊天下乎?”唐子行于野,见妇人祭于墓而哭者。比其反也,犹哭。问:“何哭之哀也?”曰:“是吾夫之墓也。昔也吾舅织席,终身有余帛;今也吾夫织帛,终身无完席。业过其父,命则不如,是以哭之哀也。”唐子慨然而叹曰:“是天下之大命也夫!昔之时,人无寝敝席者也;今之时,人鲜衣新帛者也。”唐子曰:“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及其不平也,此厚则彼薄,此乐则彼忧。为高台者必有洿池,为安乘者必有茧足。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费上农一岁之获,犹食之而不甘;吴西之民,非凶岁为舰粥,杂以莜秆之灰;无食者见之,以为天下之美味也。人之生也,无不同也。今若此,不平甚矣!提衡者权重于物则坠,负担者前重于后则倾,不平故也。是以舜禹之有天下也,恶衣菲食,不敢自恣。岂所嗜之异于人哉?惧其不平以倾天下也!”唐子之父死三十一年而不能葬。乃游于江西,乞于故人之宦者。家有一石一斗三升粟,惧妻及女子之饿死也。至于绣谷之山而病眩,童子问疾,不答。登楼而望,慨然而叹曰:“容容其山,旅旅其石,与地终也!吁嗟人乎!病之蚀气也,如水浸火。吾闻老聃多寿,尝读其书曰:‘吾惟无身,是以无患。’盖欲窃之而未能也。”&(选自《潜书》)【注释】 ①大命:指天下的命脉&&②粞:碎米。 ③曷:通“盍”,何不。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者其无资身之能乎资:供给B.比其反也,犹哭比:及C.犹食之而不甘甘:美味D.恶衣菲食,不敢自恣 恣:恣意,放纵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以江河之水广皆以美于徐公B.平则万物各得其所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C.权重于物则坠夷以近,则游者众D.盖欲窃之而未能也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小题3:下列句中补出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吾与予在涸泽之中,(故)无所资以为生也B.(此)是吾夫之墓也C.以(之)为天下之美味也D.(唐子)乃游于江西,乞于故人之宦者小题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本文作者提出“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的观点,指出社会分配公平是治理天下的要害所在。B.第①段中,唐子用鱼水关系回应了邻人的关心:自己如同身处干涸水塘中的鱼,纵有本领也无法生存,并建议邻人用慰问自己的态度去慰问天下人,暗含讽刺。C.第②段中,唐子知道了妇人哀哭的原因后不禁感叹百姓的生活今不如昔。过去的人没有睡破席子的,如今的人连件新衣也穿不了。D.唐子认为天下有人快乐有人忧愁,有人富裕有人贫穷,有人安乐地坐车,有人走路走得脚上都长出了茧子,都是因为社会分配不公平,才造成了贫富差距。小题5:将下列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②惧其不平以倾天下也!小题6:唐甄在《大命》一文中说:“鱼在江河,则忘其所为生。”意为“鱼在江河里,就忘记用来生存的本领。”请结合文本,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试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谈谈你的感受。(200字以上)(12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一)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节选自《鸿门宴》)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跟随B.至鸿门,谢曰谢:道歉C.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D.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如:往、到……去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B.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因人之力而弊之,不仁 C.樊哙侧其盾以撞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顷之未发,太子迟之(二)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饟。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间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与乃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用张良计,于是韩信、彭越皆往。及刘贾入楚地,围寿春,汉王败固陵,乃使使者召大司马周殷举九江兵而迎武王,行屠城父,随刘贾、齐梁诸侯皆大会垓下。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穀城。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小题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王数项羽曰数:数落B.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矫:假传C.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期:约定D.淮阴侯复乘之乘:趁着小题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B.为政不平,主约不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起行劳军,以安士卒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乃进兵追项羽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5分)(《鸿门宴》)&&&&&&&&&&&&&&&&&&&&&&&&&&&&&&&&&&&&&&&&&&&&&&&&&&&&&&&&&&&&&&&&&&&&&&&&&&&&&&&(2)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与乃公挑战!(5分)(《高祖本纪》)&&&&&&&&&&&&&&&&&&&&&&&&&&&&&&&&&&&&&&&&&&&&&&&&&&&&&&&&&&&&&&&&&&&&&&&&&&&&&&&&&&&&&&(3)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5分)(《高祖本纪》)小题6:刘邦能成功击败项羽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本文简要概括。(4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9分)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桓公患之患:为……而生病B.吾甚恶紫之臭恶:讨厌,厌恶C.少却!吾恶紫臭 少:稍微,略微D.其明日,国中莫衣紫明日:第二天小题2:下列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译文:在那时,五匹生绢也换不到一匹紫色的布。B.寡人好服紫,紫贵甚译文:我喜欢穿紫色的衣服,紫色的衣料昂贵的厉害C.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译文:在这时,侍从中恰好有穿着紫色衣服来进见您的人D.于是日,郎中莫衣紫译文:在当天,宫中的御医就没有人穿紫色衣服了小题3:这则寓言故事意在说明的道理是(&&&)(3分)A.地位在上的人喜欢穿什么衣服,下面的人就喜欢穿什么衣服,有地位的人往往领导服装新潮流。B.地位在上的人喜欢什么,下面的人就仿效什么;在上者讨厌什么,下面的人就讨厌什么。批判了那些讨好媚上的人。C.在上者的一言一行都对下面的人有很大影响,所以在上者应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D.在上者的一言一行都对下面的人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在上者一定要注意衣着朴素,保持良好的风度仪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下事有难易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