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投资

创业者获得第一笔天使投资/风投的经历是怎样的?
不管你已经成为巨头,或是在黑暗中得到一点火苗艰辛前行,不如记下分享这个值得纪念的经历。
当夜无眠。 团队自筹的钱快烧干的时候,收到Cyril的eMail,让告知银行账号,心中感慨万千,久久不能平复。在国内为钱奔波了半年一无所获,去了一趟深圳,给Zach Smith 做了一下yeelight原型机的demo,第二天便收到了Cyril和Zach的邀请加入孵化器的邮件,确实是很激动的。对很多帝都魔都和寨都的朋友,拿到孵化器和天使投资不难,但是在青岛这个创业沙漠上,做硬件创业,早期的确是心力交瘁,还好有团队和Haxlr8r的支持,我们度过了当时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剩下的时间里面,让我们给世界更美丽的光吧。
一年前,自己志气昂扬地离职出来创业!接触了数不清的投资人,可就是不开窍,我对他们说,我不知道拿钱做什么。因为我是兴趣创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当兴趣做很轻松,但是要把他往商业上靠,玩法完全不是一个路数。于是,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需要花钱的地方也就越来越多了。靠自己筹的费用,显然不能完成使命!所以,现在要开始筹备拿钱的事情了,那些被我得罪的投资人,会不会记仇?希望自己好运!也希望大家在创业之初,就提前想好后面的困难,能先拿到的,别等到最后一刻!
开始创业是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四周几乎什么都没有,团队只有十多个人和几件工具,兜里只有两万多的天使投资。依靠这些钱,努力地进行投资和再生产,团队得到飞速发展,干掉了一个又一个国家。说我吹?哥玩红警2经常打8个。
记得那是下午,前往DB集团总部,在一个明亮的大房间里完成最后的融资会签,近六个月的激烈谈判最终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公司有了可观的估值,获得了一笔丰厚的资本注入,未来几年内公司将快速发展。当所有人鼓掌表示祝贺时,心里却突然涌起想要落泪的悲观。在总计1000多页的合同里,盖下章,签下名字,朝思暮想的这一刻真的发生时,没有兴奋,最后一个名字签完时,早已精疲力尽。脑海里全是凌晨四五点奔向公司,和员工要求加薪,我却无言以对的场景。突然清醒的意识到,“一切只是续篇,真正的章节尚未开始”这句话的真实含义。经历了合伙人叛逃,同路人放弃;经历了冷眼旁观,很多人说你不行。创业的小公司,就这样磕磕绊绊的继续前行,一路走过来,发现,原来一切都可以看淡。才明白,有梦不等于看见光亮。走出DB总部的时候,坐地铁回公司,脑袋短路一般的萌生一个想法,我要逃票,第一次的在保安的看守和众目睽睽之下,迈开步子跳进车站里,那一刻的快感告诉我,我似乎就应该是这样的人,这样做也是像我这样的人该做的天经地义的事。一个低俗的人,和低俗者的,游戏。
我:我想好了,打算加入你们公司朋友: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适合你的位置了。我:啊?朋友:听说你在U77干的不错,我们聊聊吧。我:巴拉巴拉半小时…朋友:要不你创业吧,我投你,你考虑下。第二天自己银行账户上多了一大笔钱…
亲妈的爱,只会迟到,不会缺席——一只在日留学创业狗。
从中国古话“三十而立”这个成家立业的角度,一直在创业。而按照百度百科,“创业就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那完全没有创业过。游戏行业中真正算“创业”的算少数,很多时候是全外包的一种表现。有没有拿过别人的钱?每一天拿的都是别人的钱。自己当老板别人给钱这一种,就一次,钱送上门的,没有感觉。经历最深的不是拿到钱,反而是拿不到钱的时候。人生唯一一次三天没有睡着觉。现在回忆太幼稚了。团队散就散了嘛,本来都没搞明白自己做的是什么、是不是有前途、是不是意义。单纯为“创业”而创业是没意义的。其实,每天的生活,要过好,都是创业。有梦想、有资源、肯努力,并且坚信能“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才是改变人生的创业。
我奶奶给我拿了3000,我自己有500,借女朋友姐姐的信用卡套现。两年后变成了50万。
创业难,可是最难的,也许就是在刚开始的时候被质疑:如何证明你妈是你妈……我这次创业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我应该是不缺人投资的,是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我认为我应该很容易地被众多投资人追捧者抢项目,争着给我潜规则,然后我再跑上知乎炫耀,引起一阵阵羡慕嫉妒恨……谁知道我的天使融资竟是如此不顺,如……此……不顺……我差不多有聊了30多家,聊前5家的时候我发现了第一个困难——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如实说:屌丝一枚,懂点技术,擅长商务和市场……说到这里对方就给出反馈了:1. 我最近比较忙,要不下个月我们找个时间再碰面吧。答:好的,到时约。 (再也没约到)2. 对不起,我们做早期的,早期投资主要是投人,你这个项目可能我们暂时无法合作。答:没事,不好意思打扰你了。3. (这是最雷的)我觉得你可能没有想清楚,我发你一份创业者需要做好的准备,你仔细看一看,再回复我。答:好的,我一定去研读之后我就开始改说法了: 科技自媒体大V,安全圈名人,神一样的存在,我站在哪里,哪里就是风口!这时候对方的反馈是:1. 你说你是大V,我怎么没听过你?答: 你又不懂互联网,当然没听过我。2. 你是安全圈的,创业为什么不做安全?答: 马云是教英语的,创业一样做了互联网啊。3. 很多有名的人不见得就一定能力就强。答: 是的,比如您就很有名气。再后面我总结了一下,觉得没有一个参照物是不行的。于是后来别人再让我介绍,我就说:我在BAT都有一些朋友,我自认为自己大概是阿里P7或者是腾讯T3.2的水平吧。改了这个说法后,除了一些不知道rank是啥还需要我再解释的之外, 大多都没有太多的疑问了。 下面的问题就是对项目难以理解,这个是比较麻烦的,因为以我的表述能力,瓶颈基本不在我这了。后来碰到
,我才觉得总算碰到一个对味的投资人了。不过能理解我的项目的投资人,有时也会长有奇葩的说法:我们保持联系,反正你的项目前景足够大,我们C轮再投你也行……我们就这样一路艰难爬行过去, 直到某次我去见一个好朋友——蒋涛,他当时在一个会场上主持大局,西装笔挺显得特别正式,在休息室和他聊了大约十分钟,说了一下我的项目,又说了一下我到北京是来找投资人的。 蒋涛说:好啊,做呗, 我投你吧。我当时傻了:纳尼?这就投了?
蒋涛:是啊,你公司注册了没有? 我:还没。
蒋涛:明天把ts签了,后天给我个你的个人银行账号,我打钱过去。于是峰回路转,就这么结束了。
后来我进了极客帮基金的群,才直到好多牛逼项目都是极客帮的两个GP 蒋涛和王峰投的。 我这个方向的项目蒋涛聊了连我在内一共4家,但是他只投了我们, 也算是缘分吧。PS: 拿到极客帮基金的天使之后, 就再也没缺过投资人,而且都是投资人主动上门想要送钱,我们成了选择方……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信天创投合伙人 张俊熹
互联网金融1.0是以P2P众筹为代表的,进展到2.0,所谓的场景化金融,就是将冷冰冰的金融有温度的融入到日常生活和生产之中,金融即服务也许贴切表达了2.0状态的内涵,这种场景化金融形式,具备随时可以连接、开放、按需提供等特征。
比较典型的有三类玩家:第一,流量巨头的场景化金融。以阿里为代表,它以电商起家,通过收购培育出更多的场景,包括出行、医疗、理疗等,包括众安保险,通过调用不同场景的API,搭建各种金融服务,包括形成用户记录的芝麻信用,是非常典型的SaaS化概念,已经广泛应用到阿里以外的场景,形成非常好的按需提供服务的生态。第二,传统金融机构场景化的延伸。以平安为代表,它开发过国内最多银行发起的APP,包括平安的好房、好车,陆金所等场景化平台,通过场景获取用户和数据,为平安银行、保险、理财等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决策使用。第三,创新型公司的场景化金融。线下有很多场景的金融需求非常分散和多元,比如购物、出行、医疗、旅游等,如果由这些场景方直接对接传统金融机构,效率非常低下;如果金融即服务的居间公司,部署到场景里面,调用场景已有的API,或者部署再调用API的方式采集数据,形成画像,再输出前端能力和前端风控能力,这就连接了两端,通过双向开放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按需的金融服务。
以保险行业为例。传统保险行业很大,线上化车险发展非常好,但人身险,保险线上化率相对偏低,主要原因是保单相对复杂,晦涩难懂,以前是代理人佣金推动,不太喜欢卖佣金低的保险,另外保险公司这种销售方式占比较高,而且基本都是不适合网上销售的产品。但保险需求角度,我认为包括80后,不太相信保险代理人的推销,有自己的判断,有非常多的保险需求,但没有机会去获得这样的信息,创新金融公司恰恰是能连接两端的创新业态。
我认为,互联网要打造一个品牌化平台,必须相对聚焦。比如我们投资的小雨伞保险,现在核心的产品是人身健康险和体育运动险,同时针对这些保险开发了许多周边服务,使得这个保险不再是个单一产品,而是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个人看好互联网保险的原因:其一,互联网保险正在快速增长。2011年-2015年间,互联网保费规模增长了70.9倍,预计2020年互联网保费规模将近万亿。其二,传统保险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需求。全球而言,在购买阶段后,保险公司提供的在线服务消费者满意度呈现下降趋势,尤其理赔和续保问题更是有很多吐槽。其三,互联网保险,倾向于提供简单、分众的产品、更优质的用户体验,可以形成良好的口碑及品牌。这以上一切的前提是有强大的贯穿业务始终的数据搜集、分析及洞察力。
目前都在说资本寒冬,互联网保险是否也遭遇寒冬?我认为,长期来看,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的创业项目也都是从不同的路径对传统保险的改良甚至改革。“革命”刚刚开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资本整体是聪明且敏感的,而创业必须是坚定的、有信仰的。
作为投资人,在投资互联网保险创业公司时主要会考虑两个方面:项目切入点可行性论证及核心团队构成。从赛道考虑,保险链条上从创新产品开发、营销销售、承保保单、理赔管理、数据服务等的创业公司,都可以关注;在类似细分领域里,要选择团队构成最有可能成事的、具备核心资源获得能力与优秀的互联网、大数据运用能力的模式。
我认为互联网保险未来发展趋势有:第一,保险业务全面数据化,大数据能力贯穿产品创新、风险定价,交叉销售、防止客户流失、理赔欺诈检测、理赔预防及缓解等;第二,保险业务全面场景化、分众化、购买理赔流程扁平化。
市场不断变化,信息技术快速迭代,身处创业和投资领域,我比较看好未来六大创投“风口”:第一,供应链金融。相对于面向消费者的消费金融过于依赖于场景、流量竞争激烈的问题,供应链金融模式清晰、稳健、市场空间大、模式多样、竞争相对宽松,专业的投资机构相对有限。第二,2B金融服务。企业服务+互联网金融我认为是现在行之有效而且有巨大空间的一种模式。第三,人工智能。除了机器人领域,人工智能还能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进行人脑的替代。第四,医疗健康。未来随着传统医疗市场化,将会广泛出现医疗行业从业者的创业热潮,趋势将是医疗领域的垂直化、社区化、分级化以及科技化。在细分领域,生物技术、移动医疗、医疗保险、私人医院等都值得关注。第五,文化娱乐。中国文化娱乐产业并不成熟,在垄断、资源型行业向成熟的市场化模式转型的过程中,整个产业链存在大量行业分工、重组所带来的机会。第六,区块链。作为比特币核心底层技术的区块链发展非常快,从创业公司到传统金融企业都在进行尝试,区块链作为基础技术潜力巨大。作为一个刚开始创业的大学生怎么样才能获得天使投资_百度知道关于创业者如何能拿到投资
> 关于创业者如何能拿到投资
关于创业者如何能拿到投资
编辑:梁雅
  蔡文胜连续举办三届中国互联网站长大会,被广大站长尊称为个人网站教父。蔡文胜是位成功的商人,他的成功也是域名界和互联网的经典,是创业者们学习的榜样。下面蔡文胜告诉你创业者如何能拿到投资。
  &喜欢草根和千万用户,有用户就有一切。&这是蔡文胜的名言。在今天举办的2016 ASIA BEAT XIAMEN亚洲创业大赛上他为我们分享了对创业和用户的一些看法,也表达了对创业者的期许。
  中国创业者可以做什么
  现在的中国处在投资浪潮中,东部沿海几个创新创业基地迅速成长起来,同时四线五线的城市的市场容量巨大。比如,&推特&在美国已经开始没落,但是中国的微博在2015用户还是增加了一倍。也许大城市的人们都不在稀罕微博了,但是那些三四线城市的人也许刚开始喜欢上微博,这就是中国市场的不同,也正是创业的机会所在。
  同时,中国拥有全球最多最努力的创业者。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创业者一天不是干8个小时,而是几乎16个小时,哪怕是在喝咖啡也在讨论跟创业相关的东西。这个情况你在其他国家是看不到的,这种努力是非常值得投资人们去关注去支持的。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资本力量开始活跃。
  对于中国创业者来讲有两个方面是可以做的,一方面可以把中国原来成功的一些东西可以输出到国外。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进入到当地的国家,比如印尼、印度或者其他的国家去创业。
  怎么拿到投资呢
  第一,创业方向与市场趋势相符。
  第二,能力与资源匹配 。
  第三,具备优秀的创业品质。
  蔡文胜认为:在双创的浪潮下,谁都想创业,但是最终成功的注定是少数。首先,我认同所有人都可以创业,但这个创业的方向是有很多方面,开淘宝店、做网红都是一种创业的形式。但是,如果你想要做出一个几千万用户的公司,要具备几个特征:一是必须非常好的学习能力。二是要有管理组织能力,必须能够吸引不同方面的优秀人才能提高团队的能力。三是你要有&忽悠&投资人的能力,如果你能让投资人不断给你投钱,这也是一个能力的体现。在快速发展的阶段,资本会决定很多的东西。我们知道电子商务在2002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大家几乎都拿不到钱,只有马云非常有能力,当时竟然可以融到8200万美金,成为今天的霸主。
  中国创业现有优势
  未来的创业方向
  第一是把闲置的资源重新优化,这个模式在方方面面都可以得到体现,最开始是Uber和airbnb,这两个领域需求比较大,第二他们是相对标准化的服务。在未来可能更多个性化的服务都会出现。
  第二是把复杂的事情简易化,功能单一明确。比如美图秀秀就是一个简单版的PS软件,但是把简单做到一键生成,就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
  第三是能够改造传统流程颠覆固有模式。小米就是典型,让用户先交定金,确定准确的生产数量,没有库存也不需要铺渠道。手机从工厂直接送到用户手里,几乎把传统的中间流程都改了。
下页更精彩:1
关于创业者如何能拿到投资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