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痛风的药处方

经方治痛风一例(请同道处方,答案近期公布)
查看: 3021|
评论: |原作者: 水中火
摘要: 经方治消瘦心慌胸闷一例(答案已公布)
/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5941fromuid=103751
上面链接是患者以前的就诊记录 日期: 患者7:06:36水先生:早上好!去年给您调 ...
治一例(答案已公布)
上面链接是患者以前的就诊记录 日期: 患者7:06:36水先生:早上好!去年给您调理过后,至今几个月未曾,虽然体重增加不多,但心慌胸闷和快的现象已基本好了。今天又麻烦您给我诊治一下:前天友人喜宴喝多了,回家一倒下就睡,开空调睡竹席,脚没盖被子,半夜三四点就感觉左脚外脚腕开始痛,昨天晚上吃了一次秋水碱,今天起床感觉更严重了,僵,微肿,走路痛。患者7:18:13我前几年也有好多次类似情况。有时是左脚踝,有时是右脚踝,更多的是右脚趾头根部。水先生7:50:22这个是。患者7:55:37是的患者8:03:10麻烦先生了水先生8:04:44经方(请同道处方,答案近期公布)水先生8:05:09每日2剂,连服3天反馈。水先生8:14:01清楚了没有?患者/5,258:48:08明白了,水先生。刚才有事走开日期: 患者15:02:30水先生:前两天连续服药三剂,昨天和今天因为工作没服药,脚踝已经好了。水先生15:03:35完全好了吗?患者15:03:55好了水先生15:04:05可以停药了患者15:04:18好的。谢谢您!
上一篇:下一篇:使用合作账号一键登录:
中医治疗消化不良 5个中医处方治疗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疾病是一类在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针对这一疾病的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以及调理措施大家都知道哪些呢?接下来小编将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些有关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方法。希望这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具体内容请看下文的详细介绍。  中医治疗消化不良  一、中医药方  1.陈茶胡椒方  陈一撮,胡椒10粒(捣烂),盐适量。沸水冲服,每日1~2次。可温中散寒,主治虚寒性消化不良。  2.干姜茱萸方  干姜、吴茱萸各30克。共研细末,每次6克,温开水送下。主治消化不良,伤食吐酸水。  3.干橘方  蜜橘1个,绿茶10克。橘挖孔,塞入茶叶,晒干后食用。成人每次1个,小儿酌减。可理气解郁,主治肝气不舒所致的消化不良。  4.砂仁酒  砂仁30克、黄酒500毫升。砂仁研为细末,袋装泡酒中4日。每次饮30~40毫升,每日3次。可化湿行气,主治消化不良。  5.气丸  处方:300g ,牵牛子(炒)400g ,陈皮100g ,木香75g,厚朴(姜制)100g ,三棱(醋制)100g ,莪术(醋制)100g, 猪牙皂50g。  方解:本方由8味药组成。方中以槟榔、厚朴消积化滞,行气利水为君药。牵牛子泻下消积,逐水导滞;三棱、莪术行气消积止痛,共为臣药。  木香、陈皮理气和中;猪牙皂祛痰顺气,共为佐药。诸药配伍,具有消积导滞,行气止痛之功效。
相关阅读推荐:
我要点评(0人参与,0条评论)
10天内自动登录
使用合作账号一键登录: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他们不知道知己是否缺血。
鞋子,对于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每天都要穿的东西。
众所周知,头发是人体生长最旺盛的毛发,有些毛拔不得。第11版:民间妙方
往期回顾 &
川牛膝甘草治痛风(名中医的小药方)
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前年夏天,我坐诊时来了一位40岁左右的男士。我看他眼圈发黑、双眼无神,就问他是不是没睡好。他说:“是啊!昨晚我跟朋友去喝啤酒、吃火锅。没想到后半夜左脚的大脚趾疼得跟刀割一样,一下把我疼醒了,并一直疼到现在。我这痛风找医生看过几次了,但效果都不好。您这有没有啥好办法?”  中医认为“祛风先活血,活血风自灭”。因此,治疗痛风就应当选用具有祛风、凉血、止痛、强筋作用的药物。于是,我给他开了个方子:川牛膝30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赤芍15克,早晚熬服,熬药时先用水把药泡半小时,再加300毫升水,放在火上煎40分钟左右,最后把火调小再煎15分钟。  痛风多是由于热血遇冷导致了经络瘀阻。方子中的赤芍可以凉血、活血,白芍和甘草可以止痛,而川牛膝可以补肝肾、强筋骨。因此,用该方治痛风效果很好,但由于痛风属于顽疾,不易治愈,所以药一定要坚持服用一段时间。这个朋友坚持吃了近两个月,疼痛才有明显改善。  此外,痛风患者应少吃肉或不吃。实在嘴馋想吃了,可先将肉用水煮一遍,把汤倒掉,再烹调食用。▲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名中医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处方挖掘及临床验证--《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名中医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处方挖掘及临床验证
【摘要】:
利用方剂数据挖掘技术对黄春林教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经验进行挖掘分析,并提取基本方,对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存在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为中药干预本病提供临床依据。
收集整理黄春林教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医案,并解析输入医案库,利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任廷革教授等研发的“方剂数据挖掘分析平台”,对输入的药物组成、症状、归类功效等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对挖掘结果进行正确理解和解释,总结黄春林教授治疗本病的经验,提取基本方用作临床研究。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确定来诊的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别嘌呤醇组及中药组,进行至少15周的治疗及随访,观察主要终点及次要指标、尿酸排泄指标、痛风发作情况、肾脏损伤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
一、医案处方挖掘分析结果
通过对50份病历及处方的分析,发现病位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脾(23%),肾(17%),肝(15%),肺(13%),胃(10%);用药范围结果表明,共使用78味药,704味次,平均每方14.08味次。使用最多的前十位药物依次为:海螵蛸、藿香、丹参、秦皮、决明子、杜仲、黄芪、淫羊藿、菟丝子、茯苓,占总味次的33.24%。结合用药权重考虑,50条处方中权重最大的前十位药物依次为:黄芪、丹参、决明子、海螵蛸、藿香、杜仲、茯苓、淫羊藿、菟丝子、秦皮;药性分析发现,平性药物所占权重最大(29.40%),其次为温(22.44%)、微温(12.64%)、凉(12.22%)、寒(13.64%)。功效分析结果表明,祛湿占总体权重最大,其次为清热、益肾、活血、补脾、益气等。根据分析结果并结合黄教授个人体会总结出以太子参、菟丝子、海螵蛸、丹参、秦皮为主要药物的基本方。
二、临床观察结果
两组最后三次随访达到主要终点指标的人数(19%~23%)及连续三次随访达到主要终点指标的人数(32%~36%)均相似。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酐及GFR值比较,在第一次、第二次以及第六次随访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一次随访两组的血清肌酐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中药组GFR值较别嘌呤醇组高(P=0.01)。两组的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的人数相差不大,中药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较别嘌呤醇组小(P0.05)。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客观的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名老中医医案与方剂进行分析,能够得出较客观的、对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的结论。临床研究发现中药复方治疗肾脏病患者中的高尿酸血症有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减少不良反应并有一定的肾功能保护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R259【目录】:
中文摘要3-5
Abstract5-9
第一章 文献研究11-22
一、高尿酸血症及高尿酸血症肾病的机理研究11-13
二、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肾病及痛风的流行病学研究13-14
三、高尿酸血症及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14-21
(一) 高尿酸血症及高尿酸血症肾病的西医治疗研究14-15
(二) 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肾病及痛风的中医文献研究15-21
四、总结与展望21-22
第二章 名中医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处方挖掘分析22-31
一、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22-23
(一) 研究目标22
(二) 研究内容22
(三) 研究方法22-23
二、研究结果23-27
(一) 收录研究医案及处方的一般情况23
(二) 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经验及处方挖掘23-27
三、分析与讨论27-31
(一) 对肾脏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基本认识27
(二) 关于在方剂分析中引入数据挖掘技术的讨论27-29
(三) 对高尿酸血症方剂挖掘结果的分析和讨论29-31
第三章 临床病例的随机对照研究31-43
一、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31-33
(一) 研究目标31
(二) 研究内容31
(三) 研究方法31-33
二、研究结果33-40
(一) 观察对象的一般情况33-36
(二) 疗效36-39
(三) 不良反应39-40
三、分析与讨论40-43
(一) 临床研究中观察对象的构成及分布40
(二) 临床研究中的疗效分析40-43
一、结论43-44
二、不足之处与展望44-45
参考文献45-5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红权;;[J];新中医;2012年04期
胡晓璇;张腊;黎志彬;郭新峰;邹川;刘旭生;;[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年05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博;胡秋侠;何伟珍;郭粉莲;汪迅;张丽君;李剑松;叶志中;庄俊汉;;[J];广东医学;2009年10期
伍军;阳晓;余学清;;[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7年08期
孙瑞霞,李长贵
,苗志敏;[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5年02期
方卫纲;黄晓明;王玉;陈伟;朱卫国;陈嘉林;曾学军;;[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6年07期
黄天伦,夏明珠,任开明,吴凡;[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年01期
肖昌庆;[J];辽宁中医杂志;2001年08期
朱丽臻;邱联群;;[J];新中医;2007年10期
胡海翔;[J];新中医;1998年07期
,吕淑琴;[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年03期
杜兰屏,张春崧,王琳;[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霞;艾启俊;孙宝忠;哈斯格根;;[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潘明;徐轶婷;王世宽;许艳丽;;[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刘焱;李丽;高智席;曾启华;张素英;;[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4期
陈瑞;刘卫;黄兆龙;易中周;闵勇;;[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于玲;刘影;阎婷;温梦;;[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2期
陈光亮,徐叔云;[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程皖;;[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朱克克;陈光亮;马泽彬;;[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程芳;戴敏;胡翠云;宣自华;;[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薛璟;汪维云;陈建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段黎黎;王芳;赵余庆;;[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魏绍斌;黄金燕;;[A];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战美玲;杨艺飞;万丽艳;;[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刘伟;任慧霞;;[A];2007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周军辉;刘国宇;张蕾;王答祺;;[A];中国植物园(第十四期)[C];2011年
沈维增;吕红梅;谢峥伟;钟琳;陈晓烽;;[A];第10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赵怡蕊;张进珍;;[A];第10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王毅兴;高建东;何立群;;[A];第10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宋恩峰;丁庆余;;[A];第10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杨仓良;;[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风湿病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付伟;[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孙晓芳;[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李志炜;[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李荣华;[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肖艳;[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施之琪;[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李燕;[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陈伟宏;[D];福建中医学院;2002年
哈斯苏荣;[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农一兵;[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忠伟;[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胡鹏;[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谷丽华;[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谢梁震;[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孙阳;[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杜爱芬;[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韩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辛超;[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朱云霞;[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朱容慧;[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谢志军;温成平;鲍海军;孙静;;[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6期
卢富华;;[J];福建中医药;2008年03期
黄德光;;[J];湖南中医杂志;2007年02期
郭静;王少杰;;[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谭春梅;梁积英;高岩;刘文伟;罗振梅;;[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0年04期
陈晓红;赵志刚;魏丽荣;;[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年02期
段淑香;韩玉生;李宝龙;刘旭;周忠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林穗芳;[J];新中医;2004年10期
薄敏敏;曹克光;;[J];新中医;2008年05期
黄庆仪;周新华;吕天越;吴芷兴;吴小秋;;[J];新中医;2010年06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雅;杨文明;;[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施彤欣;[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维骞;[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王涛,金戈,王淑梅,董子明;[J];癌症;2000年08期
江润祥,高锦明,叶大同,曹世华;[J];动物学报;1987年04期
唐旭东,姜建青,赁常文,刘宝玉,姜大春,顾大勇;[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薛仪芬,翟姝娴,王建新;[J];日用化学工业;2005年02期
陈乃富,张莉;[J];中国林副特产;2005年05期
李和平;[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龙在云,伍亚民,曾琳,陈恒胜;[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张荣华;李景怡;陈如泉;盛国光;艾国平;闫国和;粟永萍;肖桃元;;[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24期
,朱遵平;[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冯兴泗;[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洪天启;[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张咸才;;[J];中医杂志;1987年06期
王豪;[J];中华养生保健;2002年02期
杨慧峰;;[J];现代医药卫生;2007年14期
;[J];中医杂志;1959年11期
沙从桂;張右孚;;[J];中医杂志;1960年03期
高蕊娟;楊光宇;;[J];中医杂志;1960年03期
周东生;柳增荣;;[J];福建中医药;1959年12期
;[J];辽宁中医杂志;195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闫和美;吕婵;赵丽娟;武文英;;[A];疗养康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1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毕礼明;朱冬云;马济佩;;[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关明;;[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李跃成;;[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林代富;白瑞霞;;[A];中医肛肠理论与实践——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暨二零一零年中医肛肠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王晓燕;;[A];第28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2011年名老中医治疗(儿科)疑难病临床经验高级专修班论文汇编[C];2011年
李瑶;仝小林;;[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丁义江;吴崑岚;;[A];中医肛肠理论与实践——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暨二零一零年中医肛肠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苗青;张燕萍;冯德华;张文江;王书臣;;[A];华北五省市区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防治SAR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李喜枝;王维;冯蕊;崔若玫;;[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风湿病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山西省太原市
范爱萍;[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武维屏;[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云冬花;[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秦秋;[N];人民日报;2007年
《民族医药报》特约医生
张廉方;[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胡献国;[N];民族医药报;2002年
曹元成;[N];民族医药报;2003年
胡献国;[N];医药经济报;2002年
楼观;[N];上海中医药报;2006年
彭果然;[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黎创;[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兆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陈金宜;[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张廷坚;[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陈雅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于玫;[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邱剑锋;[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邓鑫;[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李永州;[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邓鑫;[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秀杰;[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陈英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于洪莲;[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刘琳琳;[D];郑州大学;2012年
吴淑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舒亮辉;[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邱承真;[D];扬州大学;2012年
乐文君;[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陈美南;[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刘华;[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疗痛风的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