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征途2子午谷谷计划啊

如果诸葛亮采用了子午谷偷袭长安计划会怎么样?_百度知道
如果诸葛亮采用了子午谷偷袭长安计划会怎么样?
提问者采纳
最好的结果成功了,还是没办法有太大成效,如果他坚持守城历史没办法假设,也可能会吴国来拖后腿。而且虽然三国演义中说夏侯楙是个庸才,但是否是真的无能到弃城逃跑还不好说。很有可能魏延的军队在山谷中真的被堵住饿死
1, 难以完成的子午谷之计。完成子午之计必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同时满足,一个不能少)第一:魏延率军从褒中出发,循秦岭东行进入子午谷,循子午谷到长安,完成这个行程必须用10天的工夫。第二:曹魏长安守将夏侯楙得知魏延军突然到来时必须要弃城逃跑,不作抵抗。第三:夏侯楙逃跑时,必须留下大批可供蜀军食用的粮草辎重。第四:魏军的增援部队必须要在...
其他类似问题
子午谷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所以说是很容易成功的,再与东吴决战,那么长安就会轻而易举的攻下,说不定东吴反目,势力可以和东吴相抗衡了?或诸葛亮打下中原,又来偷袭呢。但之后什么事就无法预料了,如果成功、一个旧都就夺回了,也就是西凉,因为上个守将根本没有设防据说是司马懿曾经提心吊胆的
千年之后,有一个叫高迎祥的闯王采取了魏延子午谷的决定,被一个叫孙延庭的人以非常少的兵力击败了,原因是子午谷狭窄,虽为偷袭要道,但是一旦被发现,再多的人在狭窄的条件下也发挥不出优势,易守难攻。
魏延上帐献策曰:“夏侯□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干,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安长。夏侯□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魏延又曰:“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虽然演义中是说很有可能一举攻下长安,但是从孔明的话也可以看出这是有一定风险的,以诸葛亮的谨慎性格是断然不会采纳的。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帖子主题:诸葛亮否定魏延“子午谷奇谋”浅议
共&5070&个阅读者&
军号:2022441 工分:160535
/ 排名:611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诸葛亮否定魏延“子午谷奇谋”浅议
文章提交者:小河柳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否定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浅议太保山武侯祠是诸葛亮足智多谋、事主保国、平南开边,扬威抚夷事迹常传常新,融入保山文化的见证。我常游于斯,总为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忠贞和执着而感动,也以自己的方式,为他身后留下的“不用魏延奇谋”争议进行过探索和思考。总觉得凭诸葛亮的卓越智慧,既然能欣然采纳马谡平定南中“攻心为上”的良谋,魏延“兵出子午”若属有利于北伐灭贼的善策,应该不至于被故(恶)意否定。禁不住想以自己的愚见,为诸葛亮私辩几句。公元223年去世后,蜀汉势力集团在诸葛亮主导下,经过平定南中、稳定后方和多年休养生息、积聚国力,于公元228八年,趁着死去不久、年轻的曹睿刚刚即位,曹魏势力集团主少国疑这一有利时机,计划向曹魏发动大规模,以完成刘备的遗愿:北灭曹贼,光复汉室!这时在蜀军的智囊机构里,有两个作战计划:一个是诸葛亮自己拟定的:派一支疑兵出斜谷吸引魏军注意力于关中地区,然后自己率主力部队从岐山坦道穿插而出,攻取魏军守备空虚的陇右地区,切断曹魏关中与河西地区的联系,为进一步攻取河西与凉州打下基础。后世的和史学家在分析这个作战计划的时候,都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比较保险稳妥的方案。另一个,就是魏延的从子午谷出奇兵偷袭关中的计划。上诸葛亮最终是采取了自己的第一个计划,舍弃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而这么做的结果如果,大家都知道了。为此,魏延生前一直耿耿于怀;一千多年来,层次不同的历史爱好者们也对诸葛亮的选择不乏议论。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计划到底是怎样的?两个计划本身的优劣是什么?魏延计划的关键因素是什么?魏延计划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少?历史上是否有类似的战例的可以参考比较?先说说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大致是用一万人左右(其中五千、负粮运输的后勤部队五千)轻装部队高速行军出子午谷,用闪电战的方式突袭关中。突袭部队进入关中平原后,可以有两项选择:或是直接夺占长安,待诸葛亮主力从斜谷出来会合,目标就是一举拿下咸阳以西的关中地区;或是攻击目标不锁定长安,而是效仿当年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抢占潼关、武关等天险关隘,将曹魏从中原调来的援军拒于关外,切断潼关内外的联系,由诸葛亮的主力部队扫清驻扎于关中的曹魏军主力,进而占领整个关中地区。按照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如果真的能够实施成功,则整个关中地区将全部落入蜀汉之手,其战略意义和价值当然远远超过诸葛亮的先取陇右再夺凉州。问题是,“子午谷奇谋”的风险不小,既然没有实施,这里也不好断言其成败,只是历史上先后有过几个与魏延子午谷奇谋非常类似的战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可以作为参考。历史上最成功的汉中偷袭关中的战例,就是魏延要模仿的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了。我们知道,这个战役的成功,使刘邦完全占有了关中地区。当然,韩信之所以能够成功,项羽对关中增援迟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魏延如果要学韩信偷袭潼关,曹魏的增援速度绝对要比项羽快得多。因为当年的项羽野战主力远在齐地(今山东一带)镇压叛乱,腾不出手来,而此时曹魏在今河南的许昌一带即有重兵养精蓄锐,闻警即可及时支援,路线也比项羽支援关中近得多。再看看现代的,1950年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第38军所担负的就是类似魏延在子午谷计划中的任务(魏延军任务还带有些战略性),其目的就是要突然、秘密的抢占敌后方的三所里、龙原里,切断联合国军退路,阻击南面敌军增援,玩了一个漂亮的关门捉贼。穿插成功的38军,被彭德怀情不自禁地称为“万岁军”。再来看看失败的战例,也是汉中,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高迎祥从四川进攻陕西,走的就是子午谷,明朝将领孙传庭以新招募4个月的新兵(2万多人)伏击高迎祥主力(5万人)。战斗结果,高迎祥部基本被歼灭,其本人受伤被俘。回头再说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这里先不说其实施风险,只说如果实施完全成功会产生的影响。一是肯定不至于一战改变曹魏和西蜀的实力强弱对比大局,当年曹操经历赤壁大败后,仍然在三股势力中最牛,就是铁的证明。二是可能引起曹魏、孙吴两家的连锁反应,西蜀一方不一定能占便宜。当时的政治军事局面是三足鼎立的战略平衡,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诸葛亮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得手,曹魏在关中、陇右等地即使完全失守,被迫退出潼关、武关等要隘,但因诸葛亮总兵力有限,没有实力一举扫平中原,曹魏政权根基尚难根本动摇,只是统治中枢许昌一带对于来自西蜀方面的军事压力会更加敏感。曹魏为了应对危局,必定全力组织反击,保障中枢安全。军事是政治的继续,曹魏还可能从扭转形势考虑,通过政治手段与与老对手孙吴修好,解除后顾之忧,再从多年重点防守(孙吴)的东线合肥等战略要地调集重兵西进(此时,与张辽、徐晃等勇将年岁和名望相当的勇将张郃还于不久后的街亭争夺战中击败马谡)救急。甚至通过订立攻守同盟,讨价还价,鼓动孙吴沿前几年蜀吴夷陵之战中陆逊火烧连营(公元222年)战败刘备的三峡方向进兵威胁成都。孙吴方面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也不会乐见诸葛亮得势后打破战略平衡,进一步威慑自己,倾向于对曹魏做顺水人情,出兵配合的可能性很大。如此,就会让西蜀两面受敌,成都危急。届时,国小力微的西蜀会难于招架,野战主力都随诸葛亮远征关中去了,刘禅靠谁却敌?当然,凭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也不至于亡国,他要保国救主,自然得放弃“子午谷奇谋”取得的成果回兵。这样,夺下的关中等地保不了,反而多一番折腾。当年(公元219年),关羽从荆州出兵北上攻击曹魏得胜,引起连锁反应,孙吴为制约关羽势力,暗中政治转身,背盟毁约,与曹魏联手夹击而使关羽势力迅速瓦解,就是前车之鉴!可见,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从战将的角度看,应该是略地建功的好计谋,但从统帅的全方位战略层面考虑,却难说万全。诸葛亮谓之“悬危”,是从大处着眼,深思熟虑啊!诸葛亮不用魏延之计,那么,他要完成刘备的遗愿“北灭曹贼,光复汉室”何以谈起呢,难道是存心修正甚至放弃吗?非也!以当时的情势看,曹魏势力仍维持着稳定,而且魏强蜀弱,实力悬殊,曹魏即使遭受局部军事挫折,双方实力对比也不会逆转。但从长远看,曹操后人已“一代不如一代”,军事政治方面后继乏人,这一点,刘备在世时就有所察觉。而以司马懿(公元228年前尚在荆州方向与孙吴对峙,公元229年奉调防蜀,与诸葛亮军对峙)父子为代表的士族势力及其控制下的军事集团乘势崛起,发展成了曹魏政权的重要支柱,只要设法消灭于前线,曹魏政权的大厦就会失去支柱!即使一时不能消灭,只要自己一方稳扎稳打,不出大的闪失,让曹魏长期处于军事重压之下,司马父子就得在前线效命,从而被控制权力中枢的曹氏代表人物猜疑、挟制甚至清除。司马失势,曹家也后继无人,曹魏势力根基动摇,北灭曹贼才会出现转机。诸葛亮不遗余力六出祈山,却不搞头脑发热的军事冒险,目的正在于此。只是天不假年,诸葛亮于公元234年病死军中,他为司马懿(比诸葛亮大1岁,诸葛亮死后还活了17年)父子精心设计的归宿也化为泡影。诸葛亮去世后,曹魏势力在西线的军事压力骤然减轻,早受猜忌的司马父子便被解除兵权,入朝受困。司马懿为了释嫌自保,不得不装瘫卖傻,韬光养晦。后来又瞅准时机,咸鱼翻身。施展各种手段打压曹氏集团中猜忌而又糊涂的实权人物曹爽等,一个个赶尽杀绝,株连灭族。连夏侯焉(早在刘备攻取汉中时战死)的儿子夏侯霸也被司马懿的政治追杀逼得走投无路,投了蜀将姜维。还有那个可能影响司马懿夺权的曹操在世时的爱将张郃,也被司马懿在前线时寻了个机会,用军令把他逼进蜀军的伏击圈中送命。司马父子一步步夺权谋位,把曹操苦心创下的基业变成了自家的天下,“三国归晋”就明朗起来了。司马氏篡魏,“曹贼”也算灭了,虽然不是灭于诸葛亮之兵,但与他不遗余力六出祈山,致使曹魏集团权力核心顾不上曹操有过不可重用司马懿的警示,反而饮鸩止渴,对司马懿父子过度依赖,军权逐步落入司马懿之手,使之拥兵坐大,最后造成曹氏(夏侯氏)家族头面人物一个个任之宰割的局面密不可分。这与近代史上的太平天国起义虽没能摧毁清庭,但造成大清军权从满人手里落入汉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及后起之秀袁世凯等人之手,造成大清没落,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减少了阻力同理。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诸葛亮否定魏延“子午谷奇谋”浅议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22441 工分:160535
/ 排名:6113
左箭头-小图标
7楼& 千百年来,无数人一直对魏延偷袭长安成不成功吵来吵去,却没几个聪明人讨论下偷袭长安成功后是否也改变诸葛亮北代的战局?大家都知道靠攻下敌人首要城市获得胜利是有条件的:1、军力上占有绝对优势。2、民心所向。3、敌人主要领导投降。4、会战中歼灭敌人主力。以上四个条蜀国一条都没有,请问下偷袭长安成功后,蜀国白送一员大将几千士兵后一无所获。这些,就是诸葛亮所虑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289464 工分:2448
左箭头-小图标
千百年来,无数人一直对魏延偷袭长安成不成功吵来吵去,却没几个聪明人讨论下偷袭长安成功后是否也改变诸葛亮北代的战局?大家都知道靠攻下敌人首要城市获得胜利是有条件的:1、军力上占有绝对优势。2、民心所向。3、敌人主要领导投降。4、会战中歼灭敌人主力。以上四个条蜀国一条都没有,请问下偷袭长安成功后,蜀国白送一员大将几千士兵后一无所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413204 工分:44
左箭头-小图标
m谋之深远!非常人能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95418 工分:357128
/ 排名:1665
左箭头-小图标
所以说魏延只是个将才而做不了统帅。可惜他认识不到这一点,自视太高,终惹来杀身之祸。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57660 工分:396900
/ 排名:1356
左箭头-小图标
子午谷的计谋在《中国军事史》上有过评论,结论是不可行,即便如魏延所料顺利夺取了长安,蜀汉也无能力守住长安,巨大的长安城需要六七万兵才能守住,也就是说,想保住长安,诸葛亮必须把自己的主力全部投进长安这个大瓮中,等魏国大军赶到,诸葛亮就成瓮中之鳖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45398 工分:24310
左箭头-小图标
子午谷南北两个口,分别为蜀国和魏国占据,而且是商旅往来的要道。怎么就假定魏国在子午谷出口不设防?连税务关卡也没有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49944 工分:69511
左箭头-小图标
因为诸葛亮的北伐的真实目的不过是“以攻为守”,替蜀汉苟延喘息而已,并不指望能够打败曹魏、恢复汉室。对于魏延,诸葛亮不敢暴露出自己的对天下局势的真实看法,只要以“太冒险”而否定魏延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8条记录]&分页:
&对诸葛亮否定魏延“子午谷奇谋”浅议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回复:子午谷计划的一些难点_三国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5,696贴子:
回复:子午谷计划的一些难点
《棠溪书舍记》:“夫人有美才难矣,以美才而得师,又难也。”《新唐书·文艺传序》:“ 大历 、 贞元 间,美才辈出。” 拜托,美才与容貌有什么关系?
啊,还有,不是说‘郎’是帅哥吗?那‘江郎才尽’当时年纪已经大了,而且未闻江淹容貌出众。记得在一个人家,某人妻子说慕容郎贵人。某人忘记是谁了。。。那慕容农真不是一般的帅啊。
这贴怎么又扯到了?
郭淮怎么垃圾了~多次击败蜀军是假?什么临阵脱逃,形势对于自己不利当然要逃,然后再寻找机会击破敌人这很正常,老(和谐) 毛曾经被薛岳追的到处跑又有什么?难道让你击败不成?一个将领的功绩史书上写的很清楚,不错郭淮的功绩郭淮传里写的很清楚~你怎么黑都黑不掉,魏延击败郭淮也是事实,汉中太守也是事实~张飞守的地方没有汉中重要,这些都是事实,魏延没有表现出自己强于张飞的地方,刘备为什么要提升他为汉中太守?魏延击破郭淮后假节了~假节是谁不谁都能假节的,假节是随随便便都能假节的?同理子龙就一个破城的记录就被你吹到天上了~同样是击败郭淮,影响不一样,魏延击败郭淮就官职大升,其他人击败郭淮就没这么大的效果,影响不一样,曹操败于吕布,张绣能和曹操败于周瑜相比吗?曹操逃跑的次数不少,大耳逃跑的次数 更多,你能说大耳曹操都是垃圾?
回复:921楼这个很简单,你没看明白,根本没有明白人认为魏延的1万人就是经典,什么叫奇正相合、互相转化?既然以攻略长安为战略目标,为什么还要死抱住魏延的“一万精锐”说不放?若果围绕攻略长安这个目标来制定策略,那么多少人子午谷突袭,多少人斜谷“扬声”,多少人箕谷侵掠陇右诸郡的兵力安排就是另一回事了。这还关魏延说的几句不可证实的话什么关系呢?而且正如你所说,有了潼关尚且还要考虑防御的艰难性,那么没有潼关那不更......当然有困难,没有困难以武侯之能怎么会北伐未能成功呢?咱们讨论的意义何在呢?现在的讨论、现在的战术推演不就是要总结怎么解决这些东西么?不然你以为我们在讨论什么?魏延出子午谷是先迈左脚还是右脚?呵呵~
ls,需要他是强人的时候他就是强人,需要他是是二流的时候他就是二流。
而且我认为最后一次北伐武侯坚定地来到五丈原,就是他对以前的反思和调整。睡个午觉,拜拜~
回复:930楼有一个否子午谷的把山上可能掉下一块石头把魏延砸死都作为了子午谷一定失败的依据了,那先迈左脚还是右脚能不考虑清楚吗,万一踩到香蕉皮摔死呢?
《太平广记.酷暴》:北齐高洋,以光武中兴为诛刘氏不尽,于是大诛诸元,死者千余,弃之漳水。有捕鱼者得爪甲,为之元郎鱼。人不忍食之。唯元峦、元长春、元景安,三家免诛。峦以其女为常山王妃,春、安等以其多力善射故也。景安兄景皓曰:“宁为玉碎,不作瓦全。”景安奏其言,帝复杀之。自是元氏子孙,老幼贵贱无遗矣。” 恩,拓跋鲜卑的儿郎个个如元怿那样体貌娴雅,玉树临风~~连死后被鱼吃掉都被称为元郎鱼晋朝的阮咸被人称呼为阮郎,但阿咸的容貌恐怕还不如他那仪表瑰杰的叔父阮籍。
再说李严是死在诸葛病卒后。又不是诸葛杀了他。我没说诸葛杀他,但是排挤他是事实~还有杀刘封,迫害彭廖李又何解?不知道你为什么极力想证明周瑜不帅,也难怪周瑜这样打胜仗,夫人漂亮,长得也不赖,将领,君主都喜欢他的人,招人嫉妒是正常的,除非能穿越到三国,否则周瑜帅不帅永远都是迷~不过民间有美周郎的称呼,苏轼也说他雄姿英发,三国志也说周瑜,长壮有姿貌,可见周瑜还是很帅的~美才的美字不是说好看~诸葛恪被称为是蓝田生玉的天才,说他长得帅有啥错?江郎才尽那是那人年轻的时候长得帅~慕容郎贵人这是为了拍他马屁,才说他帅~其实三国里最帅的,个人以为是袁尚~不过帅有毛用?还有小乔和月英……不说了~
回复:931楼应该说陈雪瑞说谁强谁就强,不强也强,说谁弱谁就弱,不弱也弱~说郭淮是二流末,也拿不出啥证据,笑而不语~
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注意英俊~
长相就算了~不过从长壮有姿貌可以看出很不赖,陈寿向来惜墨如金~就算不是超级大帅哥,也是很不错的~喜欢周瑜是喜欢他的军事才干,精通音乐,心胸宽广,举贤任能,我是男的怎么会喜欢帅哥……只不过因为喜欢他的才能所以才爱屋及乌……
回复:935楼你没看我925楼的话?魏晋时代称呼人为X郎与称呼人阿X一样常用。看来我对牛弹琴了。没有证据证明江淹年轻时是帅哥。我嫉妒周瑜做什么?我有必要吗?如果我是男的你这么说我还算正常英俊异才主要是指杰出的人才。怎么又扯上容貌了?贾谊 《新书·道术》:“英俊在位则主尊,羽翼胜任则民显。”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使南海》诗:“上云天下乱,宜与英俊厚。”--阁下也注意英俊。 李严自己做了些什么?兄台怎么都无视?杀刘封主要是刘备想杀刘封。位极人臣怎可能没有政敌?不知你为什么极力想证明诸葛亮是个专门迫害别人的人。
《梁书·武帝纪上》:迁卫将军王检东阁祭酒,俭一见,深相器异,谓卢江何宪曰:“此萧郎三十内当作侍中,出此则贵不可言。” 萧衍被人唤作萧郎,苻坚被人唤作苻郎,在正史都有记载。六朝时称呼男子喜用郎字已经被证实。我不是想说周瑜不帅,只是想说明‘郎’字不能证明一个人的美貌。称呼年轻男子为某郎,就像晋朝王导小名阿龙,孙绰顽劣的女儿小名阿恒,晋朝长辈称晚辈阿奴一样普遍。
两天没上,赶上直播了
回复:941楼刚看了阁下的I贴。惊世骇俗啊!人身攻击都出来了 亮迷盛产BC和PF我就想着 153位粉丝 1楼亮迷盛产BC和PF
13:41 回复
这算什么人身攻击~叫做网络习语懂不?
回复:938楼兄台在别的帖子里说我是瑜黑?我只说郎字不能代表美貌就是瑜黑?你这样理解真是难为你了。
回复:945楼贴吧没有争议就没有人气
为1000L努力
我好像为这个贴贡献了几十层水楼
回复:935楼阿兄,法正的‘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你不追究,专门追究令蜀中‘风化肃然’的诸葛亮做什么?那曹操对毛玠,崔琰等人又情何以堪?甚至许多人怀疑荀彧的死与曹操关系重大呢。
将心比心吧~!
回复:944楼兄台在别的帖子里说我是瑜黑?我只说郎字不能代表美貌就是瑜黑?你这样理解真是难为你了。-------------------------------------------------------大姐在别的帖子里说我是亮黑?我只说诸葛军事能力很一般就是亮黑?你这样理解真是难为你了。 现在喜欢逗逗你,你真蛮有意思的。哈哈哈哈哈哈,狂笑。
回复:951楼 你和海洋的情书是一个人?
回复:952楼别费劲了,黑就是黑,以损人为乐,生活中这种人很多,小心就是了。岂不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比如你很出色,一些小人就会诽谤、中伤(。。。此处省略128字)你。看一个人怎样,观其言行呗。
回复:888楼我实在不想单纯的挑对方的错,毕竟有笔误或者思虑不周很正常,但真正跟我好好说话的没几个。不过你这楼所说也太欠考虑了,如果魏延因为“数战有功”就能被认为有一流将才,那子龙独自率军克江阳平犍为,不就更能体现他的帅才吗?而且“数战有功”也是入川的事,魏延被封为牙门将军,和平汉中无关。子龙的确不能算是上将,但魏延差的就更远。你问子龙懂兵法吗?那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魏延都懂兵法吗? -------------------------------------------------------------不是我欠考虑 而是我一直避免和你谈论赵云的问题谁比较有才能 不是看谁拿下的地盘大 谁就有能力入蜀战役 等到赵云入川 刘备已经是全面主动 根本不是同一个水平线的战争
战局是控制在刘备手里的 给你赵云 就像长安拿下以后 让你去拿陇右一样江阳犍为这两郡 是刘璋这个姑娘被放倒了 大家上去按个手 按个脚这体现了你的战斗力了么?拿不下来 估计就是弱智了魏延是刘备带进川的 数有战功 是在刘备眼皮底下 得到了意料之外的收获才会记上这么一笔 这说明 魏延在入川的战役中 有亮点 是不是符合1流将领的素质 我是按照刘备日后对他的委以重任 猜测的 但是至少 他在战争中的收获 是值得赏识的 这跟子龙拿江阳犍为是截然不同的战功有时候可以代表能力 但有时候不能 那取决于什么样的战功就好比 周泰帮孙权挡枪 赵云单骑救主 是战功 但不是能力的体现同样 拿江阳犍为 我认为 这根本不是一场公平的战役 何来能力之有?虽然 魏延是以部曲跟随刘备入川 虽然这个“数有战功”没能大到拿下一个郡但是折射出来的东西有很多 只是你不愿意去承认
回复:889楼魏延在五虎死前,可曾独立带兵打过仗?如果魏延的水平真厉害,疑兵这种又要声望又要能力的事,要子龙去做?我是不是完全可以说,因为五虎都死了,矬子里拔将军,选的魏延去羌中破郭淮?-----------------------------------------------------------究竟是疑兵需要能力 还是守汉中需要能力?阁下一直口口声声 说疑兵需要声望 又要能力虽然我也不太懂 但是我可以料定 阁下对疑兵没概念疑兵是佯动 在战略要点安营 闭门不出 让对方摸不清虚实 叫疑兵需要的只是军事常识 因为根本就不会打 需要什么样的作战能力?况且 有邓辅佐 任何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老兵 校尉都也可以出谋划策能力究竟从何而来?最后一句 足以显示阁下以成败论英雄 以虚名判断实力倘若不是魏延最后没有落得善终 赵云是不是5虎还说不定呢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魏延的子午谷计划可行吗?_名战与名将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0贴子:
魏延的子午谷计划可行吗?
中对这个计划说得比较详细,且以《三国演义》为基础来讨论一下的计划到底怎么样?原文上说魏延上帐献策曰:“夏侯茂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夏侯茂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以西,一举可定也。”这就是备受争议子午谷偷袭计划。魏延提出这个计划又几个条件,第一是“夏侯茂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说白了就是欺负夏侯茂这个人是一路的无勇无谋的人;第二是他的五千精兵偷偷穿过子午谷不被敌人发觉;第三是能够通过奇袭一举夺下长安并与的主力部队东西对进对长安以西的部队进行合围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相关的贴子754515249
而不同意这计划的理由也很简单,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就是这五千人一旦像一样被敌人伏击,那就损失太大了。其实还应该有更多不同意的理由,下面我试着解释一下。首先,要想偷袭那么这个军事行动一定要秘密进行,人多了肯定不行,容易被敌人发现,就按说的五千人算,那么这五千人一定是蜀军中最精锐的部队,否则难以完成这么大的战略目的。第二该派什么样的人去领导这支奇兵,名气小了不行,因为不是名将即便这五千人到了长安也吓不跑夏侯琳。当时蜀军第一号的军事人物就是魏延(年纪老了)。那么假使魏延带了这么五千人的精兵去偷袭长安,一路上没遇到伏兵,顺利到达了长安城下,夏侯琳是不是会被吓跑很难说。夏侯琳虽然是纨绔子弟,但毕竟是将门之后,胆量还是有的,起码后来还有过想跟赵云动动手的想法。即使夏侯琳胆小想跑,但他手下的那些参谋,大将们的胆量不一定小,真的有人像当初被围在的满宠说:“今若弃城而去,长安以西,非国家之有矣。愿将军固守此城,以为保障。”那么夏侯琳还会跑吗?魏延的五千人虽然是精兵能够以一当十,但是由于是奇袭,部队不会带大型工程器具,也不会带太多的粮草。一支被关在城外,没有后援,没有粮草的孤军,会是什么结果?即便夏侯琳真的像魏延所说一样跑了,那么五千人占领了长安,怎么守城都是个问题,哪里还有余力向西进攻?当时关西的魏军仍然有着自己的地盘和军事实力可以继续抵抗诸葛亮的进攻,诸葛亮的主力部队仍旧不会很轻松的到达长安,跟奇袭前没有什么两样。而这时魏军就会从中原调集重兵重新夺取长安。魏延只有五千人,就地征兵和使用投降的魏军都有很大的风险,能抵抗魏军进攻多长时间?前面我说了魏延是当时蜀军的第一号军事将领,他的孤军如果失败了,魏延被杀或是被擒,对蜀军的影响应该不啻于当初兵败,这是蜀军无论如何也承受不住的打击。 所以说的偷袭计划的可行性低,风险极大,当时不采用是极其正确的。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征途2子午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