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衍慈法师师

當前位置:
正慈法師升座黃梅五祖寺
日 12:10:10
&新華社武漢12月6日電(記者王賢 皮曙初)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湖北省佛教協會會長正慈法師6日升座湖北黃梅五祖寺,成為千年古剎五祖寺方丈。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傳印長老等百餘位諸山長老、專家學者,港澳臺、新加坡、日本、南韓、美國等地佛教團體代表,以及來自中國各地的近萬名僧俗信眾等一同到場祝賀。
&&&&記者在現場看到,數千名信眾列隊夾道迎候,諸山長老為正慈法師加持衣珠缽、拂塵、禪杖、如意、錫杖等法器,經過山門、天王殿、大殿、真身殿後,到達法堂升座說法。
&&&&正慈法師表示,要依照五祖弘忍大師&守本真心&的開示,以報恩心,度眾心,荷擔祖庭命脈,舉揚東山宗風,服務大眾需求。
&&&&黃梅五祖寺係中國佛教禪宗第五代祖師&&弘忍大師創建於唐永徽五年(西元654年),是弘忍的弘法道場,在此開創東山&法門&;又是六祖慧能大師求法得衣缽之地,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正慈法師係湖北大冶人,生於1971年,12歲出家於黃石東方山弘化禪寺,是中國佛學院1980年恢復以來最早培養的19名碩士研究生之一。1997年成為東方山弘化禪寺方丈,創建藥師道場。(完)
相關評論信息
您尚未登錄,暫時無法發表評論,現在
國際日報版權所有 提醒:國際日報業者若未經許可,擅自引用本網內容將面對法律行動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國際日報網站宣傳他們的產品或服務。不過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與國際日報網站無關,國際日報
將不會對可能引起的任何損失負責佛法讲座专区
      
佛教导航子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正慈法师:如何照顾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
       
发布时间:日
来源:正慈法师&& 作者:人关注&&&&&&
低头便见水中天
& & 修行最重要是四个字:&信、解、行、证&。为什么会信得不深、信得不真呢?是因为我们理解得不够。有的人不注重形式,觉得形式不重要。烧香、拜佛就信佛了,不需要皈依,不需要受五戒,不需要受在家菩萨戒。甚至不需要烧香拜佛,哪里有困难布施些钱财就够了。这样的理解是不够的。从一个方面来说这样比较超脱,学佛就是要超脱、解脱。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们在没有超脱、解脱之前,是需要这种形式的。
& & 拜佛,&头面接足归命礼&,头是身体中尊贵的部位,匍匐在佛的脚下,观想佛的脚在我们的手上。布袋和尚有首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越拜越觉得心里踏实。祈求诸佛菩萨加持我们,给我们福报智慧。不要总觉得自己吃亏了,吃亏是福。吃小亏,得到的是大福报。当然也应该保护自己,不能一味地隐忍,就像寺庙中有菩萨,还有威严的四大天王,他们就像是公检法司,护持菩萨,护持寺庙的清净。
& &&把身体当客人
& & 我们把身体当作自己的客人一样,平时把它招呼好,疾病就减少了。武汉有个居士打电话说生病了,我说平时你不把自己身体当回事,生病了才知道要照顾它。所以,修行也是这样,你经常去照看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你就会健康,心态就好。改变平时养成的不好的习惯、思考问题的方式,这就是修行。
& & 修行修什么呢,行什么呢?好比一瓶酒,酒喝光了之后,没有酒了,气味还在。我们的习气也是这样,虽然看不见,可是还是存在。修行就是要把习气、毛病改正过来。
& & 修行好多人入不了门,只是在跑庙,在烧香,在礼佛,但是为了什么,却不是很清楚。大多数人是求平安,求财,求全家幸福。我们在拜佛、求佛的同时,还应该照顾好自己。把自己照顾好,才会有平安,才会有幸福,才会有财。
& & 凡夫就是迷而不觉,我们有许多习气毛病自己不知道。有些人为什么会做不好的事情呢,如果他懂因果就不会去做。为什么有佛珠呀,为什么要上香呀,为什么要有佛像呀。其实这些都像是一面镜子,在提醒自己。大家共修也是这样,一个人容易忘记,大家在一起互相激励,互相提高。
& &&发心容易,发长远心很难
& & 你们的念佛小组才1岁,要好好呵护。坚持下来不容易。我们的文艺队一岁的时候我去了,两岁的时候就没去了,因为已经解散了。发心容易,发长远心很难。你们一岁的时候我来了,希望到5岁、10岁还能再过来,那是我们最高兴的。
& & 建设困难,管理更困难。整个佛教界都缺人才,修行、管理、弘法的人才。而且安排也要合理,一时兴起24小时都在念,念一段时间大家都念不下去了。要结合实际,哪怕一天念一个小时,只要坚持就好了。
& & 还有就是把唱念学会,在唱念的时候会感动自己,是在与诸佛菩萨交流。唱念是龙天的耳目,诸佛菩萨路过这里都会驻足。你在念经,会恭敬你,诸佛菩萨会加持你。
& & 敲法器敲不好,护法龙天都不开心。以前我们不会敲,老和尚都不让我们敲。80年代刚出家师父是不让我们摸法器的,我们就在桌子上拍,使劲地拍,拍疼了才会记得。引罄、木鱼他都一个人敲。后来我第一次敲,错了一个地方,至今还记得。法器要如法,如法的功德最大。有这样的敬畏之心,才不会敲错,你的心就很静。一千个人、一万个人,是一个声音。
&&& 把吵嘴的劲头拿来学佛
& & 信仰的生起需要有人来引导,你们的念佛小组就像是星星之火。佛教的存在有两千多年,现在有这么多人来信仰它。佛教讲的都是真实不虚的。佛教是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到中国,皇帝派人到印度取经,一直延续到今天。第一个寺庙是白马寺,传过来的第一部经是《四十二章经》。还有《八大人觉经》、《佛说吉祥经》,大家都可以来组织学习。在念佛之前或之后都可以读经,这些佛经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就像一盏灯,让我们不会迷失方向。学佛要从读经学起。不读佛经,很难坚固自己的信念。
&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就像自己是在外地的小孩,想念家中的父母,归心似箭。为什么心很乱,无心念佛?我们吵起嘴来,什么都忘记了,什么都听不进去,如果把这个劲头来学佛,就有大成。
& &&家里那个蓬头垢面、鞋子倒穿的那个人就是你的菩萨
& & 有位居士到五台山拜访一位师父,他在家不是很孝顺父母,却很虔诚地拜菩萨。这位师父说其实菩萨就在你家里,你回家看到一个蓬头垢面、鞋子倒穿的那个人就是菩萨。居士回到了家里,他的妈妈在睡觉,着急给儿子开门。这位居士一看自己的母亲,蓬头垢面、倒穿鞋子,恍然大悟。原来父母就是菩萨呀。
& & 我们学佛也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父母就是活菩萨,要孝敬父母,要给孩子做榜样。
& & 永远不要怨天尤人,种好因,就会有好的结果
& &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要懂因果。因果就像自己的影子,因果报应,如影随形。有的人总是觉得自己命运不好,很倒霉。永远不要怨天尤人,种好因,就会有好的结果。
& & 有一个打铁的人,他每天叮叮当当地打铁,每打一下,就念一句阿弥陀佛,在他走的时候,念了四句话:&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
& &&给自己的心找一个家
& & 有位朋友,他的老师是知名的学者,他说他的老师开始是研究佛教,现在怎么开始信仰佛教了呢?他不理解。我说中国有句老话,&英雄老来都归佛&。人都要给自己的心找一个归宿,给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找一个安顿的地方。
& & 烧香拜佛的人一年比一年多,越来越年轻,信众的文化层次也越来越高。我接触的很多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士,学佛都学得非常好。(正慈法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
QQ: &  &&&&&&&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还没有任何项目!
佛教导航@1999-查看: 12867|回复: 66
中国佛协副主席、省佛协会长释正慈法师及省佛协教务委员会领导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
签到天数: 45 天[LV.5]常住居民I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塔山清元寺.jpg (106.64 KB, 下载次数: 0)
15:09 上传
&&&&&&&&&&&&&&&&&&&&&&&&&&&&&&&&&&&&&&&&&&&&&&&&&& 如需转载此帖,敬请注明来自罗田论坛!
帖子永久地址:&<button type="submit" class="pn" onclick="setCopy('中国佛协副主席、省佛协会长释正慈法师及省佛协教务委员会领导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n/thread-.html', '帖子地址已经复制到剪贴板您可以用快捷键 Ctrl + V 粘贴到 QQ、MSN 里。')">推荐给好友罗田论坛,罗田焦点论坛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签到天数: 45 天[LV.5]常住居民I
nEO_IMG_IMG_4226.jpg (99.92 KB, 下载次数: 0)
15:09 上传
签到天数: 45 天[LV.5]常住居民I
nEO_IMG_IMG_4245.jpg (126.74 KB, 下载次数: 0)
15:10 上传
签到天数: 45 天[LV.5]常住居民I
IMG_4247.jpg (170.82 KB, 下载次数: 0)
15:10 上传
签到天数: 45 天[LV.5]常住居民I
nEO_IMG_IMG_4240.jpg (77.17 KB, 下载次数: 0)
15:11 上传
签到天数: 45 天[LV.5]常住居民I
nEO_IMG_IMG_4250.jpg (63.07 KB, 下载次数: 0)
15:11 上传
中国佛教协会副主席、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释正慈法师
签到天数: 45 天[LV.5]常住居民I
nEO_IMG_IMG_4253.jpg (120.82 KB, 下载次数: 0)
15:12 上传
签到天数: 45 天[LV.5]常住居民I
nEO_IMG_IMG_4259.jpg (83.34 KB, 下载次数: 0)
15:12 上传
签到天数: 45 天[LV.5]常住居民I
nEO_IMG_IMG_4255.jpg (44.29 KB, 下载次数: 0)
15:12 上传
签到天数: 45 天[LV.5]常住居民I
nEO_IMG_IMG_4266.jpg (148.5 KB, 下载次数: 0)
15:13 上传
Powered by正慈方丈: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人物简介:
正慈法师,湖北省黄石市东方山弘化禅寺方丈。生于1971年,12岁出家到东方山弘化禅寺,师承常乐法师,1988年考入中国佛学院南京栖霞山分院,1990年以湖北省佛教界“状元”之资,考取了中国佛学院本科班,1994年考上研究生,是中国佛学院1980年恢复以来培养的19名硕士研究生之一。
年,26岁的正慈法师放弃留京任教机会,应黄石佛教协会邀请,住持弘化禅寺。其“捧着电脑上山,揣着文凭升座”,佳话一时。正慈法师曾带团代表中国出访柬埔寨,亦受邀到全国各地讲经弘法,在佛教界具有崇高的威望。正慈法师出版有《茶禅的味道》、《出家人的样子》、《心安住的地方》、《禅就是这样》、《慈悲的温暖》五本文集,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三十多篇,被称为“学者和尚”。为了帮助民众树立正信,解除病痛与疾苦,正慈法师发愿在东方山启建药师佛道场,目前,药师道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光精舍正在积极建设中。
正慈方丈: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翻开中国佛教史,为佛法奉献毕生的高僧不计其数,他们舍弃了世俗的灯红酒绿,沉浸在明心见性的世界中。黄石市东方山弘化禅寺第七十三代传人、方丈——正慈大和尚,以
“学者和尚”著称,被誉为当代中国佛教界的领军人物之一。自他担任方丈16年以来,弘化禅寺从庙宇环境到内在管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了香火旺盛、远近闻名的清净道场。作为一位典型的现代僧人,作为担负着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的要职的法师,他生活在红尘,而所思所想,无非是佛法与众生。
&&&&&&&&&&&&&&&&&&&&&&&&&&&&&&&&&&
只因邻居慧眼
正慈法师生于1971年,俗名董善承,是湖北大冶刘仁八镇大董村人。12岁时,他便来到了东方山弘化禅寺皈依佛门,而促使他与佛结缘的契机竟是邻居的一句话。
一天,一位40多岁的女邻居路过董家门口,看见正是贪玩年纪的小善承正独自坐在门前看书,胖乎乎的脸面十分慈和可爱,眉眼间颇具“佛缘”,这位虔诚的佛教徒便找到善承的父亲董相遂,劝说把善承送到庙里出家。家境动荡、兄弟姊妹一共五个儿女,父亲也常常他们的生活和教育发愁,担心没有能力供他们读书,经这位邻居提醒,董相遂思前想后也就同意了送善承去庙里。
不久,得知此事的东林寺慧莲法师特意来到董家,将善承送到东方山弘化禅寺。寺中70高龄的住持常乐和尚见小善承慈眉善目、天资聪颖,十分欢喜,答应亲自收他为徒并赐法号正慈,随侍左右。从此,这位上过四年半小学的少年,便开始了他潜心向佛的人生道路。
&&&&&&&&&&&&&&&&&&&&&&&&&&&&苦心求学&
带着文凭升座
&常乐法师也是上个世纪40年代读过佛学院的高僧,对俗世万象似乎都不以为意,独对重视文化深以为要。他看见这幼小弟子慧根可培,便鼓励他努力学习,对他进行严格引导,亲授经文。正慈也十分热爱学习,常于烛光灯影下连篇累读,通读了《佛教常识问答》、《金刚经》、《法华经》等佛教专著,不但能背诵,而且能释文。
五个春秋的苦读,正慈法师已打下了坚实的佛学文化基础。1988年夏,17岁的正慈奉师命到中国佛学院南京栖霞山分院进修,常乐师父也集庙中积蓄,助正慈在南京完成学业。1990年,正慈以湖北省佛教界“状元”之资考取了中国佛学院本科班,四年后又考上了研究生。5年拼搏、9年深造,一幅高度的近视眼镜成了正慈刻苦钻研的永久纪念,而恩师常乐法师对他的栽培和支持更使他终身感念。
1996年,学成毕业的正慈获得了硕士学位,成为中国佛学院1980年恢复以来,培养的首批19名硕士研究生之一,时年26岁。
由于学业优异,佛学院有意留正慈驻校任教,闻讯的一些黄石市、区领导与学者也专程赴北京,表示希望正慈回黄,挑起弘化禅寺传承的担子。面对人生的抉择,正慈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哺育他成长的东方山弘化禅寺,为光大弘化禅寺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期望弟子能有更广阔前程的常乐和尚并不赞成正慈回到东方山,气得半年没和他讲过一句话,后来见徒弟心意已决才转而帮助正慈。1997年,正慈法师正式接过师傅的衣钵,接掌弘化禅寺第73代方丈。
佛学活用&&
古寺焕发新容
正慈方丈提出过两个理念,一是弘扬佛教文化,强调以文化结缘众生;二是弘扬佛法应走进基层,强调向大众普及佛教知识。他也一步一步地践行着自己的观点,以文化立寺、文化兴寺,使弘化禅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他在寺里兴建了禅堂、念佛堂、大斋堂等修习场所,办起了古汉语、古文学、历史、书法、电脑学习班,聘请黄石知名专家和学者授课,提高僧众的文化知识,还分批选送一些年轻僧人到全国各地佛学院深造。
之后,方丈又在1999年把宽带互联网接到了寺里,在全省佛教界率先开办了“三楚佛教网”,创建了“湖北佛教在线”;2001年创刊《觉有情》,2002年创建“三楚书画院”;2004年担任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后,又主持了当年太虚大师创办的《正信》杂志(现为湖北省佛教协会会刊)的恢复出刊工作。一系列的举措拓宽了弘化禅寺与其他寺庙交流的途径,也增多了在信徒中宣传佛法和传统文化的手段,受到了信徒们的欢迎。  正慈的“第三把火”,是与全国知名高校、知名学者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佛教文化的学术研讨,建立教学基地。现在,弘化禅寺已成为湖北佛教书画院和武汉大学哲学院宗教学习基地,东方山和千年古刹弘化禅寺一跃而为全省乃到全国有影响的佛教名山、名寺。短短几年的时间,弘化禅寺不仅殿堂洁净庄严,而且道风严肃,行为规范,无不显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弘扬佛学精髓
释迦牟尼佛在人间出生、在人间成道、在六道各地为六道众生说法、在人间涅槃。这一佛教历史让正慈领悟到了一个禅理:“佛离不开人间。以佛教的观点来说,佛是已经开悟的凡夫、凡夫是未开悟的佛。佛教并不是让人们出家、避世,而恰恰要注重入世、提倡自觉、重视利他。”正慈方丈强调“人间佛教”的观点,他认为佛教是理性化的信仰,应从人本出发,将佛教思想推广入世,解决广大民众的心灵问题。
身为禅宗的传承者,正慈方丈对禅也有着自己的注解。他认为,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许多人感觉精神匮乏,他们需要信仰。信仰就是找一个安身安心的地方,让身心有所寄托和安顿,所以说: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每个人都在忙碌,不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吗!参禅也能让我们过得更好,禅是让人去发现美好的事物的过程,通过参禅让自己生活在一种简单、充实、活泼、安详的状态。
从1997年回到东方山至今,正慈方丈一直努力参究禅法,并致力佛学研究和弘法利生。他提交佛学论文四十余万字,在各大寺庙讲经说法不下千余场次,广利有情,声名远播。
东方拜佛&&&
启建药师道场
正慈方丈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也谈起了许多有关弘化禅寺今后发展的远景。
在佛教里,释迦牟尼的世界叫做“娑婆世界”,解决人们过去的问题;阿弥陀佛的世界是“西方极乐世界",帮助世人解决来世的问题;而药师佛掌管着“东方世界”,解决人们今生问题。“药师如来琉璃光,人间佛教在东方”,弘化禅寺所在的山名也叫东方山,这冥冥中的暗合让正慈找到了东方山弘化禅寺的发展方向。
“鄂西有武当山道教道场,鄂东有禅宗文化,地处鄂东南的黄石该如何定位自己的宗教道场呢?”正慈方丈已经找到了这一问题的答案。“国内的佛教道场里,目前还没有一个药师佛道场,我们要征求政府的同意和支持,填补此项空白,把东方山建成全国最大的药师佛道场。所以,我们提出了‘武当问道,东方拜佛’的口号”
正慈法师向记者介绍说,弘化禅寺准备和东方山风景区管理处一起努力,在山上建成一座世界最高的药师佛佛像塔,并围绕整座东方山进行整体规划,使东方山呈现出“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佛,山是一座庙,庙是一座山”的盛景。现在,山下在建的慈光精舍进展顺利,它将成为一个佛教文化的研究中心,它将展示药师文化,给民众提供一个了解佛教的平台,为僧众提供一个参修佛学的场所。
向善方得自在
“弘法是根本,利生是事业”,弘法利生是正慈法师的平生之志。正慈法师曾在《有情菩提》书中这样说:“慈悲救世,光大佛门,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我们任重道远。”
2007年,在正慈方丈的倡导下,弘化禅寺联系部分社会爱心人士,成立了慈云助学机构,资助贫困家庭、困难学生和孤寡老人。六年来,助学活动为300多名贫困家庭大学生,200余名贫困高中生捐资近200万元。从数字上来看,慈云资助的学生并不很多,资助的金额也并不很大,但慈云助学摸索出了一种普通人皆可参与的“草根慈善模式”。
“关于慈云其实是很随缘的,不求做得很大,但是要做得开心。我们有三心:做得开心,出钱的人放心,大家省心。”慈云助学机构没有任何财务制度,它要做的只是牵线。“入户调查,双方见面,有限帮助,不求回报”,慈云用完善的制度设计得到了资助者的最大的信任。同时,有效扎实的管理工作,又让义工们及时找到最需要帮助的人,让资助者的善意得到落实。
正慈法师介绍说,2012年慈云捐助了41个大学生,但仍好多人的善款没有捐出去。现在社会上关注贫困大学生的机构和好人多了,慈云开始转向资助贫困高中生。在阳新一中,慈云出资开设了办了慈云班,为那些家庭贫成绩突出的孩子提供一个学习的平。2012年,第二个慈云班也开班了。
说到开办“慈云助学”的初衷,正慈方丈介绍说:“当初是希望引导一些有财力的爱心人士举心从善,帮助一些困难的孩子,没想到得到了那么多的人支持和响应。现在,很多企业家、生意人都捐款助人,有的还带着小孩做义工,大家十分开心。现在,慈云在上海、咸宁、恩施都有机构,我们希望将它做成一个可复制的慈善事业”。
方丈用平静的语气对我们说:“‘慈云助学’其实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从善其实很简单,也很开心,人们通过慈善获得了内心的满足,内心的快乐便会使人真正的开心。没有了利益和私心的得失计较,心无挂碍,人便可得大自在。”
&&&&&&&&&&&&&&&&&&&&&&&&&&&&&&&&&&&&&&&&&&&&&&&&&
(转载自《新黄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衍慈法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