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夏该死的好奇心心 谢谢

教育时报第三届最具成长力教师推荐--有梦才有快乐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教育时报第三届最具成长力教师推荐
教育时报社
永威杯“第三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评选办法
关注成长中的青年教师(定位在0岁以下),发现有成长潜力的教师,把他们推到前台,并期待着他们走得更远。
评委构成(共40人)
1.专家评委(10人)。
2.前两届“最具成长力教师”评委(20人)。
3.热心读者评委(10人)。
每位评委从20个候选人中投票选出10位“最具成长力的教师”(列出名单即可),并对其中5位老师各写出100字左右的评语(在报纸上刊发)。投票根据参选者的专业成就、教育思想、教育情怀、教学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
20位候选人具体材料地址:
请各位评委于5月8日前将投票名单和5个评语发至邮箱:
评选组委会联系电话:1&&&
&&&&&&&&&&&&&&&&&&&&&&&&&&&&&&&&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评选组委会
胡军:实践自己的师道
□本报记者吴松超/文图
近几年,每当临近教师节,给教师送礼就会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今年尤烈。《中国青年报》8月31日发布的一项调查称,“61.7%的人支持出台规定禁止教师接受学生或家长的礼物”;紧接着,《扬子晚报》又对教师节送礼现象进行了“详尽揭秘”。
一时间舆论沸腾,教师节成了“教师劫”。“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成为“共识”――有人喊出:“取消教师节。”
“被放大了。”胡军说,“教师节老师收礼绝对有,但只是极少数人。多数学生、家长还是通情达理的,大部分老师都是尽心尽职的,至少我所遇到的是这样的。不能单一放大某件事,就说师道尊严沦丧了。”
胡军是郑州市优胜路小学的数学教师,8年的教学经历让他对教师职业的酸甜苦辣有了深切的体验。他认为,尽管情况非媒体所呈现的那样“严重”,但教师面临的挑战的确越来越大,建立新的师道很有必要。
学科教学是育人的一种途径
一位名师提出,当教师站到讲台上的时候就意味着又获得了一个新的生命――教师的职业生命。教师职业生命成长的“痕迹”和树木的年轮一样,是需要用生命力量来刻画的。从2002年8月大学毕业登上郑州市优胜路小学的讲台,胡军职业生命成长的“年轮”可谓清晰、深刻:
从2003年起,每年他不是教学论文在省、市、区获奖,就是在各级各类教学素养评比中摘金挂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他夺得金水区希望杯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第一名,获得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2009年,参加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获得一等奖,还被评为“河南省教学标兵”。
“经历各种比赛,最大的收获是自信心的建立。”胡军说。他所说的“自信心”就是课堂上的“处变不惊,灵活应对”。面对各种来自学生的、突破教学预设的“课堂变故”,他总能在不露痕迹地一一化解的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豁然贯通,课堂也会因此出彩。他的“秘诀”就在于坚持育人之师道:数学课程的出发点是服务每一个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课堂上,教师不能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就压制学生的思维,或忽视任何一个教学契机,要敢于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舍得花时间去做更有教育意义的事。
在前不久的一次单元小测验中,胡军发现,新接手的这班学生普遍没有养成检查试卷的习惯,也不具备相应的能力。试题不难,20多分钟后大部分学生都做完了,但都是把试卷往桌子上一放,只是两眼瞪着看。“光是这样看,怎么能发现错误?”在接下来的一节课上,胡军没有上新课,而是给学生讲学习方法和习惯,指导学生掌握预习、复习和检查作业的方法。
胡军认为,小学是人生打基础的阶段,习惯、思维方式以及人格品质的养成要比知识重要得多。数学学习,最忌讳死记硬背定理公式。每个定理公式背后都蕴涵着逻辑思维品质、想象能力的训练和养成,挖掘到这些才是好的教学。
他教学有一个常规环节,每讲完一个概念、定理等知识点,都要让学生放开了提问题、质疑。有了问题,就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这一招很灵,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学习兴趣也不断被调动起来。“学生提的好多问题其实都是下一节课要讲的,他们自己发现了,提出来了,探究的欲望是非常强的。”胡军说。
胡军说他现在很想系统地把初中甚至高中的数学课本学习一下,目的就是建立一个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体系。“教小学数学肯定用不上那些知识,但是从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角度看,这绝对是必要的,一些思维方法、思想说不定啥时候就用上了。”
没有“读懂”学生之前,不要去教育他
登上讲台的前两年,胡军最害怕的事情是在公共场合遇到自己的学生。学生一见到他,就会行礼、问好,有时声音还非常响亮,引得路人都看他,这让胡军非常不自在。“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总觉得男人当个小学老师在人前抬不起头。”胡军说,“现在不会再有那种感觉了,因为在工作中感受到与日俱增的教育乐趣。”
胡军的乐趣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中体验到快乐。每备一节课,胡军都会参考很多资料,而且能通过独立思考融入自己独特的东西。“琢磨课时,突然有了灵感,就会非常高兴。一节课上得非常顺利,学生学得很快、热情很高,自己就非常有成就感。”另一个就是从学生身上发现乐趣。“走进教室,眼前黑压压的一片,有时确实会烦,但是当与一个个学生真正交流时,就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神奇的世界,都很有意思,都非常可爱,都有值得你呵护、赞赏的地方。看到这一点,便会感到乐趣无穷。”
胡军认为,教师多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天地,是上好课、教育学生的基础,在没有“读懂”一个学生之前,最好不要去教育他。
几年前的一天,胡军在课堂上发现一个学生不专心,时不时地低头在课桌底下玩一样东西。他走过去发现,学生在玩一个四轮驱动的模型车。学生很紧张,但胡军并没有训斥他,也没有没收玩具,只是轻声提醒他,然后继续上课。课后,胡军让学生拿着模型车来到办公室谈话。这个模型车胡军还是第一次见,也很新奇,就让学生给他讲讲怎么玩。胡军没有料到的是,学生非常“专业”,马达、轮胎以及如何组装,怎么选赛道,讲得头头是道。学生还透露了个信息:班上的很多学生,包括一些女生都在玩这种模型车。
后来,胡军利用数学实践课的机会,组织学生搞了一次模型车大赛。这件事使胡军赢得了学生更大的喜爱和信赖,同时胡军也受到很大的触动――学生其实是巨大的课程资源蕴藏地。
胡军认为,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启发与促进的新型关系,是新时期师道的基础。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不能再高高在上地去依照自己的一套标准去“塑造”学生,特别是对所谓的后进生。“不是所有的花都在春天开。学生在个性、天赋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在生命的意义上是完全平等的,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他们都能基于自身基础获得最优化发展,所以,一定要‘读懂’学生,知道他们行为背后的故事,发现他们的个性、特长以及兴趣。”
“专业”的生活造就专业的教师
今年教师节,胡军收到了不少学生的贺卡、手机短信以及一束束康乃馨,里面饱含着学生对他的喜爱、感谢和祝福。“更让我高兴的是已经毕业的学生,他们还专门来学校看我。”胡军提高了音量,声音里满是喜悦。
学生和胡军谈了很多,但中心议题还是回忆过去的快乐的、“闪亮的”日子――胡老师为他们的学生时代留下了温馨美好的底色。
学生校园生活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状态,教师是否幸福、快乐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其心态或生活态度。
“教师要有享受生活的心态。”胡军不赞成教师为了学生就牺牲自己――不顾家庭,不敢休闲,没有时间做想做的事。他很懂得在一定时候让自己慢下来、停下来,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与学生一起打篮球,与家人一起看电影、旅游,与朋友小聚、到歌厅唱歌,上网聊天、玩游戏,他都不耽误;从足球世界杯到美国篮球职业联赛,从世界军事到一级方程式赛车,从布鲁斯?威利斯到周杰伦,他都关注――一方面愉悦了身心,调剂了教学生活;另一方面,也使自己与时代、世界有着通畅的联系,不被学校的小圈子事务缠绕、封闭,更易于与学生交流对话,更易于跳出教育看教育。
他非常推崇一则广告语:“生活就像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他把它视为“人生指南”,甚至认为这种“专注于过程”的态度是教师应具备的一种“专业态度”――有这种态度,才不会急功近利,教育品质才会有改善的空间。
他时常在课堂上向学生“推销”这一观念,提醒学生时刻注意“过程”――发现定理公式的推演过程,享受学习的过程。已经毕业的学生杜博涵给胡军来信说:推导圆面积公式那一课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把圆转换成长方形,从长方形面积入手,那个过程真像是在寻找宝藏一样,让人激动……
工作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胡军因此还提出“享受工作”。如何享受工作?“去发现每一件事的乐趣所在,享受体验乐趣的过程,备课如此,批改作业如此,迎接每一次比赛也如此。”
尽管提出了“享受生活”“享受工作”,但对于教师来说,工作、生活并不是割裂的,甚至可以说工作、生活是完全交融在一起,根本找不到边界的。
这是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胡军也不例外。能将生活经历、观察到的生活现象随即映射到教育教学中,获得相应的启迪,或者发现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是优秀教师的职业习惯,更是教师的一种专业生活方式。
成长小档案:姓名:胡军性别:男学段:小学学科:数学教龄:8年学校:郑州市优胜路小学成长感言:脚踏实地地做好当下每一件小事: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相信自己,事在人为。
付以华:“童画”世界的追梦人
□本报记者李世超/文图
日,对南阳市油田第二小学美术老师付以华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天,是他38岁生日;这一天,南阳市油田教育中心组织了由他执教的现场教学观摩会,多名小学校长、同行观摩了特色鲜明的《品味蔬果》的课堂教学。会后,有位老师感慨地说:“付以华老师所展示的不单单是学生那精美、富有创意的作品,更让我们看到了他对美术教育的执著和热爱。他的美术教学研究已经走到了本学科的前列,对其他学科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付以华更是体会到了一种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和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成就感。这种价值的认同是付以华20年美术教学不懈追求的结果。在这条路上,他以自己无限的执著和热爱搭建出了一个梦幻般的“童画”王国。
“一个人一生中能坚持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一直以一种激情去为之追求奋斗,这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付以华教学日记
带着困惑出发
1990年,付以华师范毕业,走上了教学岗位。那时,在他的头脑中美术课就是按照教材教孩子们画画而已。几年之后,他逐渐发觉自己的教学就像学生的画一样,单调没有一点新意。难道这就是自己向往的教育生活?
一个偶然的机会,付以华听了魏书生的学术报告,他终于明白困扰自己的是什么,那就是教师成长的动力与方向。从那天起,他开始思考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思考什么是一个好教师。当一个教师开始自觉思考的时候也就开启了成长的密码。这种思考一直伴随着他以后的教学生涯。
&想法有了,但付诸教学实践,他才感到自己所掌握知识的贫乏。“带着问题去读书”,这是促使他读书的动力。他订阅了《中国中小学美术》《少儿美术》《中国校外美术》《少年儿童研究》等几十种专业杂志。每到一个地方,他最大的兴趣就是到当地的书店淘书。家中的阳台、沙发上都堆满了书,随时随地拿起一本书来读已成为他生活的一种方式。有时候为了某一个教学上的疑惑,他会找出两三年杂志刊登的相关问题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比较,从而使他对问题的研究、思考更加深入。教育理论的书籍读起来枯燥乏味,一遍读不懂再读一遍,每一次阅读他都有不同的体会。每年假期,他还自费到北京、西安、广州、徐州等地参加美术教学研讨会。对他来说,和教育教学专家近距离交流接触、面对面对话,受益匪浅。看着记录本上写下的听课感受和交流体会,那种成长的收获使他领略到教育的幸福。
付以华认为,现代美术教育的多元化对美术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必须具有完整的教育理论与专业的技能水平,那种会讲不会画或会画不会讲的教师都是“残缺”的。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2008年,付以华如愿考上了中国美术学院高级研修班。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懂得了用一种更专业的课程意识与更高的发展视野去关注孩子一生的发展方向。后来,这些努力换来了省、市教学大赛特等奖以及教育名师等各项荣誉。
“美术重要的是建立在一种多元文化背景的学习,有效促进文化学科的提升,否则这种美术教育是单薄的。”
――付以华教学日记
寻找合适的激发点
从美院回来,付以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并将新理念逐步贯穿到教学实践中。传统的美术教育总是以教师的“教”来决定学生的“学”,以“像”与“不像”来作为评价标准,以技术的高低来考核学生,忽视了美术教育对学生独特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个世界不缺少聪明人而是缺少有想法的聪明人。”伴随着一个个疑问,他在寻找一个更合适的切入点。
带着这种思路,一张撕破的废纸激发了他的灵感。地上扔了一张撕破的残纸,无意中捡了起来,看看像什么呢?突然感到某一个地方像一只鸟的特征,对了,飞翔的鸟。再换个角度:一只憨憨的野猪、神秘的古堡……越来越多的图像一下在他的头脑中产生。于是,他利用图像的模糊性开始上下左右的观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创造形象,成为训练学生创意思维的方法。通过反复实践,他逐渐探索出盲人摸象、一心十意、照猫画虎等多种创意联想的方法,开启了学生创意思维的灵性,课堂教学呈现令人欣喜的效果。后来,付以华把它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并多次在南阳市油田教育中心进行交流、示范。
这种探索使他最终建立了一种“多元美术文化”课堂教学体系,主要包括教学环境的多元、课题设计的多元、教学材料的多元、教学表现的多元、教学方式的多元、教学评价的多元,将美术教学置于一种多元文化的学习氛围中,形成以文化为主线的“主题性”美术学习思路。在教学上,他不断创新:将每一个年级的上下册教材放在一起统一备课,在把握基本的大纲要求上将经典的课题保留,并根据地域文化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自编的教材,这样教学内容灵活,教材地域性强,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他还向学校建议,将美术课合并成两堂大课连起来上,解决了课堂教学时间短、知识多的问题,并且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将课堂作业作为完整的作品去做。
每堂课下来,他都会随手记下这节课的优点与困惑,写下教学感悟。靠着这种零打碎敲的方法,他记下了许多教学思索与经验,编写了《多元美术教学》《儿童水墨教学》等校本教材,并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2009年,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研讨会上,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杨景芝在看了他的研究资料后赞不绝口,并对他下一步的研究发展提出了建议。
“只有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才能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良性的情感,才能用激情感染孩子,才能用美启发孩子的审美,所以享受生活才能享受改变。”
――付以华教学日记
用热爱点燃激情
付以华的课堂总是呈现给孩子最美的一面,无论课件设计,还是教学动态。每每听过他的课之后,听课教师感触最深的就是他的课潇洒、自然、富有激情,形成了一种轻松、敏锐、独特的课堂教学风格。在他看来,艺术教育不能是俯视的感觉,而应是一种平视的交流状态。付以华更愿意将课堂形成一种茶馆似的氛围,一种与学生的有目的的启发交流。
每学期,付以华都会根据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的教学环境。美术教学中的课堂经常是“东奔西走”,不断地变换教学环境。春天他带着孩子去看飘香的油菜花,夏天的沙滩成为孩子沙雕的乐园,冬天的雪地里他和孩子们一起撒欢……每一个角落都成为他和孩子们的课堂,“生活即教育”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没有体验就没有知识的获得,没有体验的教育就是空洞的教育。
这些活动的结果会以日记画、儿童故事画创作、写生文字、童谣诗歌等形式展现出来,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孩子学会发现问题的方法。以至于很多年后,那些长大的孩子无论定居美国、加拿大还是在国内发展,都会通过一张贺卡、一条短信,传递着同样的话语:付老师,我真怀念那时写生的感觉……付老师,小时候的美术课让我懂得了我就是不同的一片树叶……每每看到这些质朴的语言,付以华深切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
20年来,“童画王国”的营造是人生诗意的演变,更是一种对美的追寻。在他的引导下,学生幼小的心灵打开了一扇扇发现美的窗,并用一幅幅新颖的“童画”展现着。
“三十而立”,立什么?就是在内心建立心灵的自我价值体系,把一切学习用于自我成长。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对自己的人生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和设计,不断确定新的目标,不断保持着一种奋斗的激情,从而一次次地超越自己、完善自我价值。在“童画”世界,付以华找到了人生的起点,并将这个“童画”王国一点点建造起来,让这个王国充满梦幻的色彩。这些,对于付以华来说是最大的自豪和幸福。
姚俊松:日臻成熟的理想主义者
□本报记者杨亚丽/文图
对许多教师来讲,从“教书”到“育人”,往往是一个很难突破的成长瓶颈,有些教师甚至一生都没能“跳出学科看教育”,在教书匠的层次上止步不前。然而,对于濮阳市第四中学的姚俊松老师来讲,其成长经历则略显不同。
姚俊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带着初恋般的炽热情感开启了教育人生,致力于给学生平等的爱和尊重。在理想遭遇现实打击后,姚老师开始注意提高教学技艺,并不断坚定自己“努力成长为教育家”的教育理想。
爱的教育纯真而稚嫩
“返校的前一天,我来到自家苹果园,挑了整整一下午,把园中最大的6个苹果摘了下来。告别父母,结束‘漫长’的中秋假期,我带着礼物回到了课堂。又红又大的苹果,一班一个,洗得干干净净,每个同学一口。就这样,6个苹果的甘甜传到了近300个孩子心中。多年后,一位学生回忆说,那是他有生以来吃过的最甜、最大,也最特殊的一个苹果。这件事现在来看虽然有些幼稚,但它绝不是作秀,而是发自内心的对孩子真挚的爱。”
这是姚俊松教育日记中的一段话。姚老师说,那是2000年刚刚走出师专校门,到濮阳市第四中学做一名物理教师。虽然初登讲台,但师专时读到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了他很大的影响。他坚定地认为,教育就是要给予孩子平等的爱和尊重,和学生一起经历成长。
第一年,姚俊松就带6个班的物理课。他的课堂教学像“玩”一样,常常带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很少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课余和学生的交往,也像个大哥哥般亲切,丝毫没有老师的威严。因此,很受学生喜爱。第一学期的冬天,教室外下起了大雪。姚老师刚刚走上讲台,学生就起哄道:“姚老师,别上课了,去外面玩雪吧。”姚老师把手一挥,说:“走!”他把学生分成两组,开展了打雪仗比赛,孩子王的天性得到充分展现。课堂结束时,学生脸上都温漉漉的,分不清是雪水还是汗水,运动后的脸蛋红扑扑的,透着喜悦和兴奋。
姚老师更不会以分数的高低来看待学生。有同行指导他,要抓优秀学生的成绩,落后的学生该放弃就放弃,否则会影响整个班级的成绩。姚老师不以为然,依然尽心尽力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正是这份超乎寻常的投入,越来越多的学生与他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晚自习时,姚老师从教室前经过,总有几个班的学生在门口守着,强拉姚老师去给他们辅导。元旦举行全校联欢晚会时,报幕员刚刚报出他的节目,他所带的6个班的学生全体起立,持续的欢呼声和掌声,几乎令场面失控。
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期末考试在平行班与平行学校的对比中,姚俊松输得一塌糊涂。校长找他谈完话后,给了一张《试聘通知书》,这就意味着明年一年降为试用期,如果仍不理想,就要面临解聘。“你非常有潜质,也很受学生喜爱,但教师不是孩子王,只有爱而没有智慧的教育是无力的。”校长的这番话,姚俊松至今都记忆犹新。
技能优化中羽翼渐丰
2002年,濮阳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2004年,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2005年,全国物理教学观摩课大赛一等奖;2006年,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08年,河南省自制教具大赛一等奖……近几年,姚俊松共夺得各类优质课比赛一等奖10多次,有多节课例被制作成光盘全国发行,被评为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名师,同时完成了安阳师范学院的本科和河南师范大学的硕士教育。今年,姚俊松刚刚32岁。
10年前,接到那份《试聘通知书》后,姚俊松便决定通过“钻研教材――观摩光碟――反复磨课――参加比赛”这一途径来不断优化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在不搞题海战术的情况下,让学生轻松快乐地提高学习成绩。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这也就奠定了实验教学在这门学科教学中不可动摇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因实验器材的制约,很多教师将学生分组实验简化为教师演示实验,将探究实验简化成验证性实验,导致实验激发不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于是,我就大胆打破实验室器材配备和统一使用的要求限制,将不同功用的分组实验器材优化组合,将不同学科的实验器材进行合理搭配,同时也利用身边的废物、边角料来开发实验器材。”姚俊松向记者介绍说。
在参加全国物理教学观摩课大赛上,姚俊松作的是《光的反射》一课。对于“光的入射角和反射角是相同的”这一知识,如果仅靠在黑板上画示意图,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那么,如何将这一知识点直观地显示给学生看呢?姚俊松就在这一环节增加了一个小实验。实验的器材是三根铁丝、一块硬纸板。虽然简单、粗糙,但把抽象的东西变得更加直观,学生一看就明白了。
做“浮力”实验时,他四处向邻里借牙膏皮;做“光的反射”实验时,他发动学生找塑料的可乐瓶。他总是想尽办法,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目前,姚老师与他人合著的《实验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已经出版,并多次受邀到周口、许昌、鹤壁、安阳等地作关于“实验教学与教具开发”的报告。
在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上,姚俊松作的是《家庭电路》一课。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他设计了一个传统的电闸刀,然后请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更换保险丝”。“很多老师担心带电实验会危及学生安全,其实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在课堂上,我只提示了一遍,要用胶布把线头包好,结果学生都做到了。当然,我还发明了一个简单的漏电保护器,它也会保护学生的安全。”姚俊松说,“物理教学就是要生活化,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有趣、有用,而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死的知识。”
当然,教学成绩也有显著提升。不管在本校,还是在整个濮阳市,姚老师所带班级的成绩总是位居前列。
教育理想明晰而坚定
理想主义者喜欢将一切人和事理想化,早早就在心中形成自己所希望的理想图景,并不断为之付出努力。教师就应该像理想主义者那样,用心地构思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并且试图将自己的构思转换成现实,最终达到幸福生活的理想境地。
姚俊松目前的教育理想是什么呢?那就是成长为具有饱满的教育热情、深厚的教育理论和较高的教学实践修养,并用心灵去感触教育的真正的教育家。
回顾走过的路,姚俊松认为,于教师而言,“教书”是基础,而“育人”则是关键。一个教师如果要提高“教书”的能力,捷径是优质课比赛;如果要提高“育人”的能力,则最好从事班主任工作。因为班主任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它逼迫你不断地提高教育理论和实践修养。这也是姚俊松从2005年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深切体会。由于班主任工作出色,2006年,姚俊松开始担任学校团委书记一职,与学生的心灵成长贴得更近了。
当班主任以后,姚老师坚持每天写一篇教育日记,记录学生成长的点滴,目前已写下近30万字。在教育类书籍的阅读上,他也从不曾懈怠,如阅读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蔡元培、魏书生、王金战的著作以及畅销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周国平论教育》《我的教师梦》等书籍。接下来,他准备加入新教育实验的团队,与更多优秀教师一同前行,继续教育理论以及教育心理学著作的深度阅读,在形成属于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将日常教育写作提升到理论反思的高度。
理想主义者还有一个特质,就是本能地喜欢帮助别人进步和成长。对姚俊松而言,这份乐于助人不仅体现在学生那里,还体现在对同行成长的帮助上。
今年5月份,姚俊松牵头,和市里的其他6位老师组建了一个“物理教师成长工作室”。工作室的主要作用是在实现自身成长的基础上,带领全市物理教师一起成长,共同追求更有魅力、更具价值的教育生活。目前,已经启动的工作有两项:一是成立课题《生活物理大课堂》,进行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持续研究;二是建立“物理实验教学资料库”,搭建一个更好的交流平台,以实现资源共享。
“读书、反思、写作,不断地追求更优秀的自己,努力向教育家的境界靠近。有梦想,不彷徨,有爱在心间;心在飞,路还长,坚持在路上。”姚老师教育日记中的这段话给人无限的暇想。
成长小档案:
姓名:姚俊松
学段:初中
学科:物理
教龄:10年
学校:濮阳市第四中学
成长感言:理想是人生追求的目标,幸福是心灵归属的方向,为此付出的体验与坚持就是成长,而成长的魅力则源于如何将现实、理想和幸福重合在同一条直线上。
李梅:课改演绎美丽人生
□本报记者李世超/文图
“我愿坚守教育的土地,采撷生命的春光,和学生一起成长!不为浮云遮望眼,化作春泥更护花,因着那一声声老师,我要做一个优秀的教育人!”2008年,信阳市首届教师风采电视大赛的总决赛上,一段浸润着教育真情的演讲,诠释了一个年轻女教师的坚守与执著。让每一节课都幸福,让平凡的教育美丽自己的人生,这就是信阳市第六高中教师李梅坚守教育阵地的原动力。
初冬季节,见到李梅,她正准备来郑州参加“河南省高中新课程高考复习研讨会”。会前,她忙着整理和搜集新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以便能在会议期间和专家、同行交流,然后再把新的信息和理念带回课堂。
牵手教育:延长自己的生命线
在学校读书时,李梅一有时间就泡在图书馆里,研究于漪等教育名家的教学案例,阅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同时苦练普通话和书法。毕业时,她的普通话达到国家语委测定的一级乙等,书法也多次在学校比赛中获奖。当她收获了河南省优秀毕业生、信阳市十佳特长毕业生、学校教育实习汇报课第一名、信阳市首届教师基本功大赛亚军后,走上讲台,她更笃定了一份对教育的执著和信心。
为了让自己更快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她开始涉猎大量的教育教学论著,从《静悄悄的革命》中汲取营养,让成长的新叶在年轻的心中一次次泛绿;从《教学勇气》中感受一种阳光和开放的心态,滋养心灵。“读好书,还要拜访名师。”为此,她访专家,听讲座,珍惜一切学习交流的机会。每一次外出学习交流,每一次参加高考阅卷,她都会留下各地同行的联系方式,以便于交流教学心得。
女人都有爱美的天性,但李梅每年都省下买衣服的钱,购买大量的专业书籍,也会自费到各地参加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为了搭建学习平台,她开通教育博客,和全国各地的老师互动、交流,大大开阔了眼界。
对于年轻教师来说,精神营养的汲取和知识营养的汲取一样重要。李梅说,她尤其不能忘记的是,2009年赴陕西师范大学参加信阳市优秀教师培训一事。本来,会议日程上并没有安排珠海市教研中心王卫国主任的报告,但两节观摩课后,王主任主动作了精彩的讲评。那是一次真正意义的评课,高屋建瓴,客观实际。陕西师范大学的一位中文教授在报告快结束时说:“请允许我再讲15分钟,大家来一趟实在太不容易了。”专业、严谨的老人,主动争取的15分钟,这些都使李梅懂得了如何延长教育者的生命线。&
相约成长:让每一节课都幸福
“真正的好课是一种艺术,对于执教者和聆听者来说,都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和美的享受。上世纪80年代,上海于漪老师的课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老师前去观摩,我想那是一个教育者最大的幸福。”李梅在自己的教育博客中这样写道。
课堂是彰显师生生命成长的舞台,也是师生共同经历生命成长的历程。那么,如何才能让课堂中的师生都拥有幸福感呢?
和学生在博客里交流写作心得,和学生交换好的书籍,交流对时事热点的看法,分享生活的感悟和经历,这些都是她和学生共同经历成长的宝贵财富。她利用每个周三的晚自习,开设“语文时事小论坛”,让学生自选话题进行表达和交流;在每节课前请学生全体起立,然后集体诵读一篇美文,让站立和朗读成为和谐的风景;用相机拍下学生作文研讨课上的表现,并予以生动形象的点评。为了在教学中少走弯路,和学生一起成长,李梅坚持记“我的课堂剪影”,用文字记录课堂的喜悦和失意。
2008年秋季,我省高中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暑假,虽然参加了一个月的远程网络培训,对于新课改,李梅的感觉仍然是“雾里看花”。当遇到新问题时,她从不气馁,经常会打上十几个电话,倾听专家和同行的不同看法,然后认真撰写教学反思。同年,李梅主持了《建构高中语文生命化课堂,提升师生幸福指数》这一省级课题。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浸润,使她开始以更加专业的目光来审视自己,观察教育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内涵。
2009年,在信阳市新课程校本培训会上,李梅以《你是快乐的,我就是幸福的》为题,和全体教师分享了对语文课堂幸福的理解。“幸福的课堂应该是一涧春水,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就像是水和水之间的关系,平等互融,接纳包容,幸福共享,这样才会有泉水叮咚、碧波荡漾。像水一样的交融,像水一样的流动,自由如梦,飘飞如花,语文课堂才会因它的不凝固而生动飞扬,而永远拥有灵动的色彩!”报告结束后,很多年轻老师找她述说自己的教学感悟,这让她意识到许多年轻教师内心的孤独,于是建立了QQ群,并命名为“相约成长”。他们相约一起阅读,一起分享得失,一起解决困难。
守望教育:收获平凡的美丽
李梅说,她不喜欢有人用蜡烛来赞美教师,觉得过于伤感。怎么能说教师的教育生活只有奉献呢?为什么不能延长教师的生命线,在奉献的同时让自己更加枝繁叶茂?
喜欢朗诵的她,经常和学生举办诗词朗诵会,一起沉浸在诗词的韵律中,感受诗词的清雅。喜欢写作的她,会记下一些心灵的感悟,亲情、友情、师生情都是她摄入笔端的美好。她觉得,教师首先应该是个温暖的生命个体,有人格魅力才会赢得学生尊重。
2008年,信阳市首届教师风采电视大赛上,李梅不仅在演讲和答辩中有突出表现,更以精彩的配乐朗诵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好评。她所朗诵的《被春天放逐的腊梅》,将陆游和唐婉的深情以及陆游的爱国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最终,她以良好的综合素养被评为“十佳风采教师”。她个人先后在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两万余字,其中《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一文,以关注贫困学生的主题感动了许多读者,并被众多网站、论坛转载,使该生得到了网友的大力赞助。
留一方心灵的净土,给学生以真与美的启迪,让学生在以后面对生活压力和诱惑时,能够拥有坚定的力量。李梅说,教师应当坚持做教育的守望者,努力给学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正是因为这样的坚守,她也收获了许多平凡的幸福。她多次获得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多次在市区语文教研交流会上执教观摩课、示范课,并深受专家评委的好评;先后被评为国家优秀辅导教师、省学科技术带头人、市爱国主义活动先进个人等;2008年,因课改成绩突出,被信阳市平桥区政府和教体局评为“十佳课改能手”。
谈到教师的成长,李梅说,要想看到更广阔的教育风景,教师需要自我摆渡。只有先渡己,方可再渡人。只有教师自身充盈幸福感,才能心存美好的教育情愫,才可以将自己和学生从幸福的此岸摆渡到幸福的彼岸。
成长小档案:
姓名:李梅&
学段:高中
学科:语文
学校:信阳市第六高中
成长感言:幸福的课堂应该是一涧春水,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就像是水和水之间的关系,平等互融,接纳包容,幸福共享,这样才会有泉水叮咚、碧波荡漾。
刘艳利:教育就是读懂孩子的心灵
□本报记者杨亚丽/文杨颖/图
刘艳利是鲁山县琴台第一小学的数学教师。前不久,因为不给学生留作业,遭到家长质疑。她召开家长会,将自己的教育理想娓娓道来。会议过后,有家长发来短信:“非常感谢您精彩的演讲,感谢您给我上了难忘的一课。孩子在您班里,我很放心。谢谢!”
刘艳利从教19年了。如今的她,对教育有着独特的理解:教师应该是儿童研究者,要能够读懂孩子的心灵,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赢得课堂就是赢得人生
1991年,刘艳利汝州师范毕业,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看着孩子那一双双纯真的眼睛,她深知自己肩头的责任,暗下决心要站稳讲台。
1993年,刘艳利参加镇里的优质课比赛,获得一等奖。1996年,首届鲁山县青年教师大奖赛一等奖。1996年,平顶山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1997年,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在课堂教学上,她用了六年的时间,完成了镇、县、市、省四级优质课比赛的跨越。
刘艳利说,每次优质课比赛都是一次难得的打磨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一路走来,受益匪浅。但是,在教学上实现真正的“顿悟”,从技术层面的打磨到教育理念的深入思考,还是缘于2004年参加的省级骨干教师培训。
培训在郑州举行,主办方请来了吴正宪和窦桂梅。“我到现在还记得,吴老师讲的两节课,《平均数》和《可能性》。在他的课堂上,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自主学习,领教了课堂语言的艺术,感受到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也和学生一起沉醉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窦桂梅老师的课,激情而富有活力,处处彰显着语言的生动和美妙。名师的课为什么上得这么好?回来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其实,教学展现的是教师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那是长期的积淀,决非一招一式的模仿就能学来的。”刘艳利说,从那以后,她不再仅仅关注教学案例,开始沉下心来修炼内功。
苏霍姆林斯基、阿莫纳什维利、杜威、皮亚杰、陶行知、魏书生、李镇西、薛瑞萍、华应龙、黄爱华等,刘艳利一头扎进大家和名师的著作中汲取营养,并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最终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阳光课堂”。
为什么叫“阳光课堂”呢?刘艳利说,课堂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不感到恐惧和紧张,笑容自信、灿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能真正地自主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享受学习。哪怕这个孩子学习非常困难,也不能让他感到备受冷落或歧视,这是教育应有的善意和人性。阳光普照的课堂才能培养出阳光、健康、乐观的孩子。
从2006年,刘艳利老师开始担任学校教导主任,定期主持学校的教学研讨会。她常常对新任教师说,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师生共同经历生命成长的一段历程,教师赢得课堂就是赢得人生。“学习人家的课例之前,首先要爱上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提升自己的课堂内容。一句话,课堂是值得我们好好经营的地方,是我们人生修炼的道场。”名师窦桂梅的这段话,她反复在业务研讨会上提起。
打通学科间的壁垒
前几年,刘艳利很重视观摩省级、国家级的优质课比赛。每次出去学习不容易,她格外珍惜,不仅听数学课,语文课也认真观摩。刘艳利说:“语文老师往往有较好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语言生动,富有激情和感染力,这是很多数学老师缺乏的。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体现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学生一定理解能力的基础上的。这也是要向语文教学借鉴的。”现在有了网络,她也经常下载一些语文名师的教学案例。
语文课琢磨得多了,刘老师的课堂语言越来越生动、优美,起到了传递情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时不时,她也会试着在数学课中教朗读的技巧。在讲《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刘艳利让学生大声朗读分数的基本性质。结果发现,学生的朗读没有激情、不带任何情绪。她引导孩子:“谁能读出自己的思考?重点词能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在你的朗读中听出来啊?”学生顿时进入很好的阅读状态,像读语文课文一样抑扬顿挫。不用老师点拨、强调,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就都在朗读中了。
刚毕业时,刘艳利在一所镇里偏僻的小学教书。由于老师少,她还要带一门所谓的“副科”。七八年时间里,她先后教过科学、自然、历史、品德与社会等。这些特殊的经历和积淀,为刘老师以后实施学科整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她对学科整合的认识更加明晰了:学科整合就是要通过多种学科的知识互动,把知识作为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学生在学习比、分数、百分数这些知识点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把5克糖放进2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几比几、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等糖与糖水质量之间的关系,或者是药与药水、盐与盐水质量之间的关系。教学中,刘老师发现,学生常常把水的质量当做糖水的质量参与计算,对糖水、药水与盐水的配制流程不清楚。因此,她特设一节课《物质的混合》。学生看到课题,眼睛一下子亮了,大声问道:“刘老师,你讲科学课啊?”学生坐得直直的,满是期待的神情。等到溶质与溶液的关系明晰后,数学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大自然神奇现象的展示、历史典故的引用、良好品德的培养,刘艳利尝试着打通学科壁垒,渗透其他学科的优势,使教学在不失数学韵味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灵动和丰富。
教师应是儿童研究者
日前,记者到学校采访时,听了刘老师一节课,在课堂上发现这样一个细节:当小组到黑板前展示时,刘老师走下讲台查看,无意间听到一个小姑娘嘟嘟囔囔地说:“每次小组展示都不让我去。”她搂着这个小姑娘,和颜悦色地对小组内其他学生说:“下次展示,我们让她去好不好,我们要给每一个同学机会。组长,你可要注意了。”再次课堂展示时,很多孩子都急匆匆地往黑板前跑,刘老师微笑着提醒大家:“同学们慢一点,我们要懂得谦让。”
整节课,学生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都十分积极,课堂犹如情趣盎然的磁场,吸引着每个孩子的注意力。这对于一个大班额的班级来讲,实属不易。刘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呢?她说:“真正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首先必须从研究学生入手。教师要读懂孩子的思维,知道孩子会在哪里卡壳,让孩子的思维和情绪,紧紧跟着教学活动走。”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许多家长送孩子时碰到刘老师都会说:“孩子回家,经常说起刘老师,说您很亲切、很温和,对我们家孩子特别好。”而刘艳利则说:“每次听家长这么说,我都感到很惭愧。班里学生多,一节课下来,再怎么尽力也可能会有一些孩子没有被关注到。”在课堂上,如果目光触及到某个孩子,感受到他的游离、不安和情绪低落,刘老师都会尽量走到他面前,给他一些积极的暗示,可能是一个拥抱,或者一个微笑。
刘老师班里的子怡,是个内向而且自尊心很强的孩子。一次小组展示时,前面几个小组的学生,作品设计很有创意,讲解也很精彩,台下一片掌声。看到这种情形,可能出于对自己作品的不满,子怡悄悄回到了座位上。刘老师并没有把她叫回来,而是暗自记在心里。在学生自测环节,她走到子怡身边,说:“为什么不给大家展示了,老师特想看看你的作品。”耐心倾听了子怡并不流利的讲解后,刘老师提出一些建议,并给予了鼓励。
“陶行知说,老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其实,学的问题终究是学生的问题。关注学,必须关注学生;研究学,必须研究学生心理。忘掉学生,轻视学生,教学生学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刘艳利的教育日志中记着这样一段话。
最近两年,刘艳利开始教育心理学的阅读,也逐渐意识到,研究学生、读懂学生的心灵,对于一个小学教师来讲尤其重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知识的根基打得不牢没有关系,但孩子如果害怕学习、丧失了自信心,将会影响终生。
成长小档案:
姓名:刘艳利&
学段:小学
学科:数学
教龄:19年
学校:鲁山县琴台第一小学
成长感言:追梦,在教育的路上,一处处怡人的风景让我流连忘返,同时也滋养我的心灵,提升我的教育智慧。
宋秉玉:让学生爱上物理、爱上学习
□本报记者杨磊/文图
上课铃响了,老师一踏上讲台就指着自己贴紧身体的右臂对学生说:“注意看我的这条胳膊!看清楚了!”然后就夸张地迈着大步并大幅度摆动左臂,从讲台的一侧走向另一侧。“大家说,这条胳膊动了没有?”“没动!”学生齐声回答。“没动?如果没动,我的这条胳膊刚才在讲台的那一侧,现在怎么就到了这一侧呢?”“动了!”“没动!”学生的意见开始不一致了。在这种争论中,“相对运动”这个概念就被引入了课堂……
这是新乡市第十中学物理教师宋秉玉的一节常态课。类似这样的情境设置,是宋老师每节课备课时重点设计的内容之一。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打通知识与生活的通道,让学习经由教师的引领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成为学生喜欢做的事,是宋老师从教以来一直追寻的教学理想。
初为人师:把课上好
1991年,宋秉玉从新乡师专毕业后直接来到了新乡市有名的第十中学。从教之初,他就明确和坚定了自己的职业定位:一辈子做一个受人尊重的老师!
初涉教坛,为了给孩子们留一个好的印象,宋秉玉首先要求自己着装整洁得体,要求自己认真准备每一节课,包括知识技能、各环节之间的衔接,甚至说话的语气和语调,在课堂上有激情,尽量不漏讲、不错讲。“当时还不理解学生参与度的事情,只是要求自己把课上好。”两年后,初中物理课程就讲完了。这一轮下来,宋老师当然很注意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经过调查,领导和老师们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我知道,大家想鼓励我,但是没有能拿到桌面上让我脸上生光的事实作依据,但都还在给我进步的机会。我知道,自己应该再努力。”宋老师说。
1993年,从教两年的宋老师主动要求做班主任工作,动机很朴素:做班主任有利于了解学生心理,有利于把课教好。“我发现,组织教学对提高课堂效率太重要了。班级工作让我初步学会了和学生沟通、和家长交流,学会了做‘思想工作’,这些事做好了,学生把你当朋友、当亲人,那么,想把课上好就容易多了。”这一年,宋老师参加了市优质课比赛,执教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获大赛第一名。“这次获奖对我自信心的确立太重要了。这节课,使我体验到打磨一节好课的艰辛和美妙。”从此,宋老师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锻炼自己的机会,读杂志、写文章,参加更大范围的听评课活动,在更多人面前上公开课。1995年,宋老师先是在学校首届目标教学研讨会上作研讨课受到好评,下半年又主动争取代表新乡市参加全国目标教学研讨会,第一次面对全国物理老师上“大课”。“做这些事,是有思想斗争的:一边是巨大的精力付出和失败的压力;一边是安逸的教学生活,平淡中也不乏乐趣。但是,最终,我抓住了这些机会。后来我才知道,做事情,无论成败,增长的都是经验。”
陶醉课堂:让学生爱上物理
“宋老师讲课有激情、有耐心,很风趣,我们上物理课不会走神儿,很轻松就学会了。”学生如是说。
“那次我无意中在教室窗外听到宋老师讲物理,听着听着,就被吸引住了。他讲得太好了。”学生家长如是说。
“那时候,我每天设计课堂教学的时间都在三个小时以上,一个个自以为得意的课堂设计大都在凌晨完成。备完课后不是累,而是轻松和愉悦:明天我又可以在课堂上陶醉,在课堂上展示和吸引学生了!”宋老师如是说。
宋老师所说的“那时候”是指2000年后的几年时间。虽然已经对物理教学轻车熟路,虽然自己执教的《功》《力》《声音的产生》等多节课获省、市优质课奖,但他对自己的要求却没有降低。那几年,他没有再做班主任,而是“停下来”专门研究物理课堂教学,研究如何改善学生厌学的问题,研究如何让学习经由教师的引领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成为学生喜欢做的事。“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什么样的课堂?”这是宋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换位思考的一个问题。
“我上课很少讲,只是给他们安排事情做。”著名特级物理教师汪延茂的这句话深刻影响了宋老师的教学观。正是这句话让他对“三让”(让学生说、让学生想、让学生做),对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2000年,他在教案本上非常郑重地写下这句话:“上好每一节课,把每一节课当成创优课来备。尽量安排学生做事情,提高上课效率,让孩子们感到轻松,产生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宋秉玉把研究复习课的课堂教学作为改造传统课堂的突破口。复习课,对学生太重要了,但是,传统的老师总结后讲给学生的教学方式效率太低。宋老师和教研组里几位老师商量改进方案,不断研讨、总结,最终形成“构、记、练、评、测”五环节复习策略,颠覆了传统的复习模式,实现了复习课的高效。
学生对物理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宋老师的焦虑并没有减少:这门课没有问题了,但其他一些科目作业很多,一些学生厌学情绪并不是通过单一科目的改进就能解决的。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这个一直困扰着宋老师的难题,在他2006年年底接了一个“双差班”之后就更为突出了。“与其让学生厌学、乱下去,不如给他们安排事情做。”
2007年杜郎口中学之行,也让宋老师受到启发:学生在大大方方地说,学生在灵活并交融性地想,学生在创造性地做,这些无不让学生体会着学习的乐趣。学生不仅在做事情,而且是不断体验着成功的快乐。这才有可能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我意识到,这就是我今后教改努力的方向。”
这个“双差班”在宋老师的带班理念下,在科任老师的配合下,原来形如一盘散沙的班集体,只一年的时间,几乎所有的课堂,同学们都积极发言,气氛热烈,全班成绩大幅度提高。在毕业座谈会上,同学们的话题不是暑假怎么休闲、怎么玩,而是在一起商讨如何进行高中课程的预习……这是令宋老师最高兴的事:学生不仅仅考上了理想的高中,更重要的是,他们把学习当成了自己的事情,并且喜欢上了这件事情,太难得了。宋老师觉得,有必要从初中一年级开始这样的教改实验。于是,他申请了做初一的班主任,虽然初一还没有开物理课。
教改实验:让学生爱上学习
2008年,学校为支持宋秉玉的教改实验,破例让他从初一做班主任,同时担任学校《学习杜郎口精神,打造十中高效课堂》课题组组长,带领十几个老师在七年级的四个班开展这项教改实验。
实验组的老师们历时两年多,边学习实践,边探索创新、磨合改进,时至今日,具有鲜明特色的“一四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已具雏形。“一四三”模式,即一个中心(课堂教学以学生展示为中心)、四个环节(1.创设情境&确定目标;2.任务分解&小组准备;3.开放展示&互动生成;4.小结反馈&矫正提升)、&三种学习(学案引导自主学、任务分解合作学、主题拓展探究学)。在这些探索的基础上,近年来,宋老师在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会、新乡市有效教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中作课。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互帮互助、大胆质疑的学习状态让听课者赞叹不已。无论是学生代表小组发言,还是个人发言,都充满了“我认为……”“你的看法有道理,但不够完善”“我认为他有一个小小的失误……我来帮他修正一下”之类的平等对话。
“现在的课堂基本上没有了教师的自我陶醉,取而代之的是由学生的精彩表现而带来的感动和欣慰,真正陶醉于课堂的应该是那些孩子……”宋老师为教学改革给课堂、给学生带来的变化而自豪。
这一届学生再有一个学期就毕业了。“这一轮实验做完,还会有第二轮第三轮吗?”不少领导、老师这样问宋老师。“这轮实验历时三年,我们尽可能地尊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与感受,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这一轮的实验,只是验证了这条路的方向是正确的,我期待着我们的学生,人人热爱自己的课堂,人人学会学习、热爱学习。现在,这个目标离我还远,我一定会继续做下去。”
成长小档案:
姓名:宋秉玉
学段:初中
学科:物理
教龄:19年
学校:新乡市第十中学
成长感言:在追求教育理想的每个阶段,我总是给自己选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会让自己在平淡中兴奋起来,能够让自己感到充实,感到每一天都那么美好。
张小娟:和学生共嗅书香同成长
□&本报记者&杨亚丽/文图&&
日,济源市召开“名师培养对象”2011年度个人发展规划交流会。第一个发言的是济源市柿槟小学教师张小娟:
“在开展三年师生共读活动后,我感到,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着这样一个‘伟大的事物’。它带着独特而神奇的魅力氤氲于课堂,吸引着每一个人倾听、争论、探索。它悄悄地营造了一个班级和谐共振的‘场’,使师生拥有了能达到彼此心灵深处的共同语言。它默默地把一颗‘想做个好人’的种子种植在师生的心田,他们怀揣着这颗种子在求真的理想中憧憬、在求知的路途上跋涉……接下来的两年,我将继续通过共读活动,拉着孩子的手,一起向前走。”
张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和学生共读“哈利?波特”的故事,并畅谈了近几年的成长规划。这位“80后”教师饱蘸情感的发言,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师生共读:给孩子一根“魔杖”
济源市柿槟小学位于城乡接合部。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2007年前后,许多家长攀比着把孩子送到市区就读,学校生源流失严重。
面对这一状况,张老师开始思考:学生“弃我而去”的原因是什么?是市区学校有多么大的吸引力?不是的,而是我们的教育生活过于呆板:除了上课、做作业、死抠课本,我们之间再没有其他联系的事物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自我教育和个人的精神生活是从书本开始的。那么,我能不能通过书本建立我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呢?2008年9月,张小娟开始尝试开展师生共读活动。
读什么?“国学经典”第一个闪现在张小娟的脑海。《论语》《弟子规》《三字经》,认真阅读后,她心里仍不踏实:且不说文言文对孩子理解能力是很大的挑战,传统文化的糟粕会不会毒害思想不成熟、没有辨别力的孩童呢?《木偶奇遇记》《淘气包马小跳》一类的书籍可能更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智水平,但这些作品似乎又不够厚重,甚至有的说教味太浓,激发不了孩子的阅读期待。
犹豫不决时,雷夫?艾斯奎斯的一句话使她茅塞顿开:“帮孩子挑选好书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办法是分享你自己爱读的书,继续享受这份阅读的乐趣。”张老师说:“‘哈利?波特’系列是我阅读多遍的一套书,故事新奇有趣且传递了关乎情感、生死、人性等理念,我相信能以自己的热情点燃孩子的阅读热情。”
张老师将“哈利?波特”系列的七本书进行反复甄选,剔除掉不适合学生阅读的后三部――它们的表述逻辑、谋篇布局已大大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然后以每学期一本的进度,引导学生在四、五年级阅读完前四本。在这期间,她不主张家长给孩子买书,而是由她带领学生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地读。
出人意料的是,第一节阅读课就非常失败,竟然有两名学生睡着了。张老师心情十分沮丧,静下心来分析原因:第一,大量的外国人名、陌生信息阻塞了学生的思维;第二,书中有些议论过于深奥,学生理解不了;第三,小说是缓缓铺开的,有别于学生之前读过的一些“一看开头就知结尾”的儿童读物,对学生的阅读习惯也是一个挑战。
为了吸引孩子读下去,张小娟变照本宣科为“百家讲坛”式的解读,恰当增删故事情节,适时加入解释或点评,通过设置听读兴趣点来制造悬念,展示情节推动的魅力。比如,哈利被亲人忽视、受到责骂、经常被长辈拿来和哥哥对比而产生自卑感等,这些故事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情节,走进哈利以及他们自己的心灵世界。
到五年级下学期,学生的阅读激情慢慢被点燃了。他们在阅读“哈利?波特”的同时,开始自主“啃”读:卢跃行把剩下的三部读完了,刘涛、黄永旭“研究”起鲁迅的《呐喊》《彷徨》,几名女生自主结合共同阅读《窗边的小豆豆》。课堂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采访中,记者随机听了张老师的一节阅读课。一份4000字的阅读材料,学生10分钟就读完了,不仅完成了相关的阅读任务,还提出了很多引人深思的问题。
前年,发生这样一件事:一位学生家长说,想让孩子转到市区上学,结果孩子怎么都不同意,说要在这里读完小学,听完“哈利?波特”的故事再走。
谁知道一本优秀的儿童读物魅力有多大呢?谁能预料一本优秀的儿童读物会给孩子的童年带来什么呢?张老师说,“哈利?波特”系列丛书就像一根“魔杖”,不仅给孩子带来一个新奇的充满幻想的世界,也给她的教育以力量,学生不再流失,原先转走的也回来几个,这让她自己都惊叹书籍的魅力。
专业阅读:如饥似渴与细嚼慢咽
张小娟是个学营销的中专生。干起教师这个行当,可谓阴差阳错。
1998年,张小娟毕业于济源市工业中专。快毕业时,突然得知“我们班集体转为师范”的消息。这突如其来的“包分配”,并没有给她增添丝毫的欣喜,因为,她的梦想并不是做一名教师。
既然做了,就要做好。起初的勤奋只是一个年轻人骨子里的不服输。工作伊始,张小娟参加了自学考试,于2004年拿到了汉语言本科学历。在学校,她一有时间就听老教师的课,主动申请做班主任,组织美术、竖笛、阅读等兴趣小组……凭着一股子钻劲,半路出家的她课堂教学活泼生动,成绩也位居前列。
2003年,张小娟被调到有着良好教研氛围的柿槟小学工作。每次集体评课,张小娟都不敢发言,因为自己“不会听课、不会评课、不会写反思”。她说:“以前阅读的书虽多,但大都是文学方面的,教育理论的书籍接触较少,再加上不是师范院校毕业的,越往前走,理论素养的欠缺越明显。”
2006年,成都大学师范学院的陈大伟教授到柿槟小学指导观课议课。与陈教授的交流,使她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系统的专业阅读。
看看张小娟最近三年的部分阅读书目吧:
教育类: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公民的诞生》,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过得好吗》《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以及余映潮、窦桂梅等语文名师的著作。
心理类: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自卑与超越》《走出困境的十五堂心理课》,弗洛姆《爱的艺术》,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文学类:《论语》,《老子》,《庄子》,《鲁迅全集》,《史记》,《说文解字》,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爱伦?坡短篇小说集》,吉姆《朗读手册》。
“如饥似渴,还要细嚼慢咽”,张小娟老师如此形容自己最近几年的阅读状态。
成长期待:更加关注孩子的明天
读得多了,自然有所悟、有所思。2009年,陈大伟教授出版的《观课议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一书,收录了张老师的一篇课堂教学反思,并称其为“短小而一针见血”。另外,她所撰写的教育论文、教学反思有50多篇在国家、省、市级评比中获奖,有30多篇发表在《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小学教学》等专业报刊。
读写也促进了她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张小娟说:“小学语文课堂不能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华丽,要更多地关注内容,关注语文教学究竟要传递给学生什么?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但对这些基本目标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思维能力。小学教师要注重想象力的开发、情感的熏陶,但也要培养孩子理性思维的能力。在人文的想象中,保持一种理性的平衡,让诗意的浪漫与理性的思维相结合,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目前,张老师已经是省级骨干教师,去年又被推荐为“国家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也曾经在济源市“学生最喜欢的教师”评选中光荣入选。
“做学生喜爱的教师,和学生共同经历成长”是张小娟对自己专业成长的期待。
去年6月10日,张小娟利用多媒体教室给学生放映电影《哈利?波特与火焰杯》。“那天,学生都精心打扮了一番。平时,一些手脸都洗得不怎么干净的孩子也格外利落,穿上色彩鲜艳的漂亮衣服,早早来到大教室,像参加一场盛大的聚会。农村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处于劣势,我们教师更要心中装着他们的明天和未来,更加关注他们精神和生命的健康成长。”讲述这些细节时,温婉的女教师声音哽咽。
成长小档案:
姓名:张小娟&
学段:小学
学科:语文
教龄:13年
学校:济源市柿槟小学
成长感言:成长的路上,没有人会把一切准备充分。想和学生共读书,发现几乎没有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共读活动刚刚开始,几名学生的眼中已流露出厌烦与疲惫……但不管怎样,先去做,先上场。
胡静:我要成为最佳的我
□&本报记者&李世超/文图&&
从教20年,先后数十次上县级、市级、省级观摩课,多次获得省、市优质课一等奖……
“我没有什么秘密,无非是勤奋、努力、细致。我从小就非常喜欢当老师,不知道是职业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职业。”一见面,胡静就这样平静地告诉记者。
勤奋:可以走得更远
“在同龄人中,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勤奋,所以一直很幸运。”胡静老师说。刚参加工作时,为了开阔自己的视野,她就想到了要多看书。那时候,乡村小学教师普遍没有自费订阅报刊的意识,胡静是全校第一个自费订阅《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的老师。她常把刊物上的优秀教案、教学经验甚至一段好的开头、一句精彩的表扬语,都记下来认真琢磨,然后消化吸收,再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去。
胡静拿出她当年的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当时的读书心得、教学体会、文章摘录等。看着一摞摞有些年头的记录资料,记者不禁感慨:一位期望自己快速成长的教师,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胡静因为勤奋,所以走得更远。
阅读,记录本密密麻麻的;外出听课,记录本也是密密麻麻的。胡静说:“也正是这些密密麻麻的经验,使得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游刃有余。”
参加工作20多年来,胡静始终很重视学校举行的轮流试教活动,每次都精心准备。“记得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年的轮流试教活动正好赶上我父亲在郑州做手术。平时,家人都知道我忙,不指望我。手术后的周末,我去郑州探望父亲。为了能在周一上好这节轮流试教课,我随身带着教学参考书、教材。手术后,父亲难以入眠,我就等后半夜父亲休息后,在病房的卫生间借着微弱的灯光,开始翻阅资料、设计教案……”谈起往事,胡静颇多感慨。
成功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1999年,为了参加9月份河南省优质课大赛,暑假里,胡静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看书、研究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她把每册教材都进行精心研究、细致揣摩,还写出两本备课详案。她说:“所有这些努力都为自己日后的游刃有余奠定了基础。”
走进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胡静进一步认识到了走专业化道路的必要。她在思考:自己如何发展,如何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她逼迫自己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每一次教学反思、每一份案例分析、每一篇教学札记,让每一项工作做之前做之后都带上理性的思考和真诚的研究。“虽然写出来的东西还很稚嫩,但我坚信,如此坚持下去,我也能在数学老师的岗位上越走越踏实。”
成长:站在巨人肩上
2005年,胡静来到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这个因主体教育而闻名全国的小学,到处洋溢着主体教育的气息。“在这里,我深刻地感受到学校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里的每个教师都那么积极向上,这里的每个孩子都那么自信阳光。”胡静回顾道。
多年的积淀,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有着像呼吸一样自如的研究氛围:每学期的轮流试教,每周六的“大道论坛”,每学期的“主题策略研讨会”“读书分享会”“主题漫谈”“头脑风暴会”……每次活动,老师们都畅所欲言、充分交流、激活思维、碰撞思想、产生智慧。
“身处其中,我怎能不变得活力四射?也正是这些研究活动,使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与活力,学生的差异在我的眼里开始变成巨大的财富,我开始转变我的学生观――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着优点和不足,我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他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胡静真正体会到学校那句教师寄语“因为有了你,我才喜欢当老师”的分量。她不停地反思自己、超越自己,要求自己不仅要专心于日常的教学活动,细心观察与思考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认真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专著,还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与同事探讨。
这里还是亲近大师的地方。到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的几年间,教育专家王策三、陈锁明、刘坚、孙笑天、张天晓、姚文俊、王文湛、刘可钦、钱志亮、武琼、陶继新等相继来学校听课、评课、作报告,带来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每一次亲近专家,胡静都有独特的收获:听张天晓教授的报告,我感受到治学必须严谨;听刘可钦老师的讲座,我感受到的则是教育的幸福、教育的智慧,并激起了自己力争做研究型教师的欲望;姚文俊校长的讲话,使人浑身散发出一种动力,他那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使人振奋;武琼老师的评课、上课会使人从另一个视角感受到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以及怎样去听、评课,整个学校掀起了细化课程标准的热潮;听陶继新老师的报告,我真正体会到了读书的魅力,并激发起读书的热情……
正是这种学习文化、研究文化使胡静的专业发展目标愈加清晰,在这种氛围中,她努力地、悄无声息地成长着。在学校开展的“向开放的课堂要效率,向高效的课堂要质量”的教学研究活动中,她结合自己所教的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探索出适合三年级学生的“预习六步法”并付诸实践,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眼界的开放,胡静在教学上方法更多了,点子也更活了。在“预习六步法”的基础上,胡静又推出了“解决问题五步法”“自学路线图”等适合孩子们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孩子们的学习有“法”可循,为“向开放有效的课堂要效率”打好了基础。接着,她又在“名师、学科带头人引领课”“市骨干教师观摩课”“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第二十届策略研讨课”“北京校长参观汇报课”等一系列活动中,成功地完成了多节有研究价值的公开课,为自己的教学之路开辟了一条阳光大道。
胡静介绍说:“在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学习、研究氛围的熏陶下,我也学会了智慧地进行工作。面对一年级的小不点时,我以训练课堂听课习惯为主,一句‘铃声一响,快进课堂,腰板挺直,眼看前方,两手放平,手放桌上’,使得孩子们在课堂上振奋而目标明确地进入学习状态;对中年级以后的孩子,我又提出这样的口号:‘我要发出响亮而干脆的声音,我要亮出明亮的眼神,我给腰杆向上的力量,我给自己向上的信念。’这口号激励孩子们自信地表达,使教学更有效。”
历练:处处都是起点
身处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这所全国名校,总会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校长马丽娜说:“不进步就要挨打,不学习就要退化,不智慧工作就要被淘汰。”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所有这些压力又变成了巨大的动力,特别是作为安阳市名师、安阳市学科技术带头人,胡静每天都在潜心探索。她说:“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会静下心来阅读一些教育名家的教育专著,到书中寻找答案。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他理论联系实际的精辟论述,使我受益匪浅;读覃川老师的《今天怎样做老师》,他的旁征博引、精到点拨,使我懂得了什么是教育的智慧;读阿莫纳什维利的“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使我学到了把儿童吸引到教学和教育过程中来的各种方式、方法;读《刘可钦与主体教育》《黄爱华与智慧课堂》《吴正宪与小学数学》,使我真实地感受到做教师的幸福;读薛瑞评的《心平气和一年级》,使我觉得教育的契机无处不在……”
这两年,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开展师徒结对帮学活动,对善于研究教学的胡静来说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她看到本学期师徒结对的名单,并从师傅的行列中找到“胡静”这两个字时,心就“下沉”了很多。她深深地知道“师傅”这个称谓沉甸甸的分量。它是一份责任、一份期待,更是一份重托。青年教师刘凤敏要参加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了,胡静帮她一遍遍地试课、更改方案,最终刘老师获得了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青年教师李建娜、杨梅林要做公开课了,胡静帮她们搜集资料、树立信心、一遍遍听她们试教、辅导,最终她们都获得了安阳市优质课大赛的一等奖。王晓娟要参加区优质课比赛了,于是,选课、听课、评课又开始了……
成长小档案:
姓名:胡静&
学段:小学
学科:语文
教龄:21年
学校: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
成长感言:成长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只要不停下前行的脚步,我们就永远会有收获的快乐。只要开始行动,就会有成功的可能。“我要成为最佳的我”是我永远的追求。
张力伟:时刻丰富自己
□&本报记者&代修鹏/文图&&
日,刚放寒假的郑州市金水区纬三路小学教师张力伟坐在记者面前,娓娓道来她对课程、学生以及自我成长的思考。
和很多青年教师一样,从教6年来,张力伟从关注课堂内涵、关注学生和关注自我心灵成长着力,踏踏实实地钻进去,再时不时地走出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然后再出发。她时刻牢记“要不断丰富自己”的自我告诫。
丰富课堂:明白课程的内涵
最初接触综合实践活动,张力伟和很多老师一样对它一窍不通。到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一小学听课,看到老师在课堂上只讲了几句,其他时间都交给学生去活动,张力伟最后也没弄明白这是什么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要将课程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来,与其他课程相比,更能引起学生兴趣。其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开展活动之前,教师要树立自己的教育理念――符合教育规律、与孩子成长需要相吻合的,我们就去做。”如今,谈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张力伟体会很多。
“张力伟是一个非常善于用脑子做事情的教师,这是她能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原因。”郑州市金水区教体局教研员肖陶然这样评价她。
张力伟认为,教这门课的教师一定要重返学习状态、重构课程意识、重建合作关系。重返学习状态,就是“同学生一起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有助于指导学生形成一种认知模式,从而理解一个知识丰富、充满好奇心的老师是如何思考、感知并处理信息的,而不仅仅传递那些他们自己很久以前就遇到并理解了的内容”。
一次教研活动时,张力伟听见这样一句话“老师们常年做相同的事情,时间长了,不愿意接受新东西,改变自己的方式”,她对此深有感触,觉得自己应该重构课程意识、重建合作关系。“综合实践活动目前来说只是一门课程,但对于各个学科来说,它的意义更在于转变学习和教学方式,在目前我们对应试教育还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希望我们能尽己所能,帮助孩子们成长。”
在教育教学中,张力伟不断摸索,钻研教材,认真书写教案,争取上好每一节课,在每一节课中寻找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她积极参与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积极听课,参与课后研讨,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断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张力伟在业余时间阅读相关书籍。在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李镇西、肖川、万玮、王晓春的书后,她书写阅读笔记,并将这些教育专著所提到的教育理论适当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指导自己进步。
2005年,刚踏上讲台,校长对张力伟说:“姑娘,你必须卓越,才能胜任你所从事的工作,否则,你只能成为一个教书匠,甚至是一个临时看护学生的人。”这句话警醒着张力伟,让她记住教育这条道不是一条普通的路,必须时刻用尽全力去走好每一步。
丰富心灵:实现师生共成长
教育是面向心灵成长的活动。“在大爱中培养学生,在培养中成长自己”是郑州市金水区纬三路小学的校训。从教以来,张力伟努力做到这点,在感受学生成长的同时感受着自己的成长。
张力伟很欣赏老子的一句名言:“上善若水。”她说:“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班主任,我应该达到这样的境界,对万事万物都有利。”对待学生,张力伟也时刻本着这种思想,把爱心带在身边。在讲桌里,她总是准备一些创可贴、体温计、手纸、香皂、蓝色墨水,以备学生不时之需。这学期,班上有个学生因为腿部肌肉严重拉伤而不能来上课,心情十分不好。张力伟每个星期都与其通一次电话,对其进行安慰,还安排学生时常与其沟通,到她家中进行看望,每天坚持把教学重点和作业都通过短信的方式发给她的家长,以保证不耽误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张力伟和学生心灵呼应、共同成长提供了极佳的场景。课程的丰富性吸引她不断前行,在感受别样魅力的同时,也经历着困惑与艰辛、豁然与愉悦。
在《飞舞的银球,跃动的童年》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张力伟找到与学生共成长的契合点。这是一个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目的是对学校的乒乓球传统项目进行全面的了解与调查。在一次阶段性展示活动中,资料收集小组的学生向大家展示了曾在学校练球的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的相关信息,并提出想给邓亚萍写封信、邀她回学校参观的想法。问题一经抛出,就必须得到解决。此时学生遇到的困难极有可能对其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解决不恰当,学生会对今后的探究失去信心和兴趣。
针对这些问题,张立伟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讨论。一切准备妥当后,信寄往北京。张力伟担心石沉大海,不断教育学生,就算不能收到回信,也毫无遗憾可言,因为努力过、争取过,这才是最终目的。值得庆幸的是,一个月后,学生竟然收到了奥组委的信件,信中邓亚萍的亲笔签名让全班沸腾了,所有的同学都激动不已。而最令张力伟感到欣慰的是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解决困难的金钥匙在学生手中,老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发挥所长,所有人都能够提升自我。
张力伟属于严师类型,但是学生却喜欢与她分享成长。对于班主任工作,张力伟的理解是:要善用年轻教师的优势,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动态,了解班级风气,就会具有亲和力和威信。
丰富自我:做幸福的教育者
张力伟认为,是孩子给予了自己做教师的幸福,自己也想把幸福带给更多的学生。2010年秋,张力伟走进了一所农村学校开始支教,开始了新的教育生活。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的视野相对狭窄,很多城市孩子不点都透的知识,在这里都要需要重点讲解。
城乡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有着很大的区别,这需要教师针对客观实际,进行有操作意义的实践。如何在农村学校实施这一课程,是目前需要下大力气研究的话题。张力伟说,好在孩子们都很聪明,当她对知识点进行详尽分析后,学生很快就学会了。这种从无到有的成功体验,几乎每个学生都曾感受过,并从中收获幸福感与成就感。在农村学校,师生有着别样的幸福。
2010年的教师节,早上的升旗仪式上,全校学生共同为老师演唱了一首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看着学生望着自己很努力地唱歌的样子,张力伟忽然有种莫名的感动。学生给张力伟一张卡片上写着:“老师,我爱你。”简单的字,加之熟悉的旋律让她感到“爱”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涌动。
对于职业认知,张力伟最欣赏一句话:德高为师、学高为师、技高为师、身正为师。她说:“简单的十六个字,概括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准则。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
张力伟在一篇教育随笔中写道:“教师如能把教育作为自己的信仰,或许对于教育的看法会发生质的改变。孩子有孩子的信仰,如果老师把教育作为一种信仰,可能面对孩子的信仰时就会更加尊重孩子。”
年轻的张力伟,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填充着自己的教育构想,收获着来自各方的认可:撰写的论文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组、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举办的“第六次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论文评比的一等奖,执教的《飞舞的银球,跃动的童年》获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并参与了河南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材的编写。2011年,张力伟将参与“河南省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纲要”的编写。
张力伟说:“我会永远记住陈淑萍校长‘无论教育环境怎么变化,永远做一个踏踏实实干活的人’的告诫。我希望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对理想的追求。”
与张力伟的谈话是轻松和愉快的,她让记者感知了她的职业幸福感和对于未来的美好期望。“当我用真诚而又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中出现的种种情况时,往日的迷惘与惆怅竟丝毫不见踪影,这就是教育生活的神奇。”这,也许就是张力伟的成长内核吧。 
成长小档案:
姓名:张力伟&
学段:小学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郑州市金水区纬三路小学
成长感言: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做一个用思想教书的人,做一个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教书的人,做一个时时刻刻用智慧丰富自己生命的人。 
李进友:名校里的“牛师”
□&本报记者&李若/文图
在开封市求实中学,数学教师李进友是学生们公认的“牛师”。
日前,记者走访了这位在参加工作的第三年就被评为“开封市青年教师新秀”,拥有“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国家级辅导员、优秀辅导员”、开封市数学优质课一等奖等众多光环的“牛师”……
“牛”在专业
谈起数学教学,很多教师认为就是讲题、做题、评卷、订错。李进友却特别重视数学思想,在他看来,数学课堂上真正起到纲举目张作用的是数学思想,只有用数学思想去指导行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的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等等。思想不是讲的,而是渗透的。数学课,离开做题不成为课堂,但实际上关键要看我们为什么要做这道题,如何解这道题,攻克这道题后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在什么思想方法指导下完成的。”李进友说。
记者走进李进友所教的三(7)班,听了一节随堂课。上课伊始,李老师跟学生复习了自己用顺口溜编成的“圆中辅助线添加方法总结”:圆中辅助线,千万莫乱添。弦与弦心距,径加Rt线。见直径想直角,顶点就在圆上边。见切线找切点,切点圆心连。直角对直角,四点能共圆。两圆相交切,弦切图上添。若有题目行不通,圆幂定理记心中。
这节课教的是一题多解、多题归一。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等方式,短短40分钟,学生竟然找出了10种解题思路。这节课给记者的突出印象有三点:课上得张弛有度,学生思考充分;多数时间李进友不是站在讲台上而是站在教室中间,而且非常注重学生间的交流;李进友授课语言风趣幽默,课堂气氛热烈。
长期深入研究数学名师孙维刚,是李进友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研究孙维刚使李进友的教学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不再按教材的编排顺序教学,而是按知识体系将教学内容分成几个模块,采用分类指导、强化常规、重点突击、做题抓点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方式因在中招考试中收到奇效而在学校被广泛使用。
不仅如此,求实中学的奥赛教学改革也发端于李进友。2002年,当时李进友刚进入求实中学一年,学校让他和其他4位老师教初二年级的数学奥赛班。此前学校一直都是每个老师负责教一个班。但李进友认为,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相比单兵作战,团队的战斗力更强,所谓术业有专攻,合作就成了强强结合。他提议同组教师共同合作,每个人负责一块儿教学内容,广泛且深入地研究,然后采用流水作业的方式共同完成5个班的教学辅导任务。这不仅能减轻每个教师的负担,还能使5个班的学生享有5位教师的教研成果。这个想法很快得到同组其他4位老师的认同。说干就干,大家背着校长分工合作,一年后一举拿下2003年河南省数学奥赛中全市14个满分中的12个;2004年又拿下全国数学奥赛一等奖全市6个中的5个。2003年起,求实中学其他学科奥赛开始采取相同的教学辅导方式,均成绩卓著。后来,这种教学合作方式还被用于初中一、二年级语文学科的常规教学班,并获得很好的效果。
“牛”在魅力
三(7)班的学生都当面称李进友为“老李”,这并无不敬之意,而是昵称。学生为老李总结了十大经典语录:
1.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一种幸福和快乐,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是一种义务和责任。2.只要实现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3.上帝给了我们黑色的心情,我们用它来寻找生活中的美景。4.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节分解。5.说话,上课别弄得恁沉重。6.这招儿有点复杂,有第三者,抓住第三者把他剔除就可以了。7.下面这招儿简单得很,魔术师都是这么玩儿的,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8.学生都是做题做死的。9.这道题你是蒙出来的还是猜出来的?10.这个可以有(辅助线),这个真的有。
不仅语录经典,老李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学生杨航告诉记者:“二年级期末的时候,有天班主任忽然告诉我们,老李可能下学期教不了我们了,张校长想让他专心处理学校的事务。大家一听就急了,纷纷跑去找到老李,恳求他继续教我们。老李笑着对我们说:‘咋会不教呢?要把你们教到毕业呢!当老师不讲课还有啥意思啊!’大家这才放了心。我们很幸运遇见了老李这样尽职尽责的好老师,也一定会跟着老李好好干,好好学。”
“老李也叫他小吴呢。”一个学生指着吴少恒同学笑着说。吴少恒说自己跟老李是哥们儿,是那种不打不相识的哥们儿。记者问是怎么打起来然后又怎么成朋友的。吴少恒挠挠头――记不清是哪天了,老李来到班里,脱下外套就开始讲课。讲到了证全等的时候,老李说:“会证吧?会证就不讲了。”我说:“说说吧!”老李就开始讲起证全等。我问:“有这种证法吗?”老李说:“小吴啊,咱总不能连证全等都不会吧?”后来课讲完了,老李下来检查作业,看到我写的很糟很差,就开始教导我。我顶了两三句嘴之后,老李急了,说:“你是真不会,还是装的?”我看他急了就没吭声。老李见我不吭声,就更急了,一巴掌拍在我的头上。虽然不是很疼,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对这件事有些耿耿于怀。没想到第二天老李过来上课时,对我面带笑容。上课铃响过之后他没有开始讲课,而是一本正经地当着全班同学向我道歉,为昨天的冲动而道歉。我心里所有的怨恨在那会儿都烟消云散了。那之后我们就成了朋友,没事我就会去找他聊天。
记者问其他几位同学遇到事是否也会去找老李,回答说班上同学都会去,没事也会去,有时就是闲聊,因为从老李身上他们能学到很多数学之外的东西,比如做人的责任感、乐观的心态、认真做事的态度、幽默的语言等等。
“牛”在幸福
“每天早上睡醒了――首先想的是我还活着,这是一种幸福;想到活着还能有事干,就又加了点幸福;想到干的事还能得到同事和校长的认可,就更多了点幸福;想到干的事不仅得到领导和同事认可,自身价值还得到了实现,就觉得自己真是幸福啊!”这是李进友自创的快乐增值法。
李进友是个快乐的人,脸上总是挂着微笑,说话时往往笑声不断。他很享受教学,享受帮学生拨开迷雾时的得意一笑――“看懂了吧?”他很享受下面林立举起的手――“又看懂了?都会啊!”他很享受自己学生又想出了一种解题的思路――每逢此时他都会大呼:“此处应该有掌声!”
他很享受同事和领导的认可。李进友说自己是因祸得福进入了求实中学,遇到了张建平这个非同一般的校长,她让每个求实人都觉得自己受到重视,让每个人的优势都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李进友是那种爱思考常有新想法的人,由最初的怀疑到几次验证后的信服,他的想法通常很容易为同事接受并得到张校长的认可,这让他在工作中如鱼得水般惬意。
他很享受良好的师生关系。虽然不是班主任,但李进友却赢得了学生超乎寻常的喜爱和信任。有事例为证:听课结束时,记者让李老师找几个学生座谈,当时几乎全班同学都高举手,他当即点所有学号尾数为2的同学去参加座谈。记者心中暗自称奇:如此自信!难道他有把握所有的学生都不会对自己有非议?座谈的结果印证了李老师的自信。可李进友是如何跟学生建立起这种信任的呢?在他的博客中记者找到了答案:
在一篇题为《爱的盲区》的博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教育的前提是什么?是关注、是无私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经常说我们老师是公平的。公平吗?我们的爱是有盲区的!
首先,我们的爱是有偏向的,是局部的。我们每天的工作重点是如何培养尖子生和如何转变差生。我们对差生的爱是变形的爱、是严格的爱。对那些盲区的中等生呢?我们对这个群体的爱是有限的。其次,我们的爱是单一的,是单向的。我们爱学生应该是全方位的、立体的,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成长。只要是学生的成长所需的,我们都应该关注。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有减少爱的盲区,才能最大限度地做到。
李进友对学生称呼通常有三种:孩子们、同学们、朋友们。学生对老李的感觉也有三种:父亲、牛师、朋友。
李进友说:遇到张建平这样的校长,是我的幸运;李进友的学生说:遇到老李这样的老师,是我们的幸运!
成长小档案:
姓名:李进友&
学段:初中
学科:数学
教龄:17年
学校:开封市求实中学
成长感言:教育是一门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是一门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凡、实在的事情。在教育前行的道路上,只有孜孜以求的进取,才能无愧于教师神圣的使命!
胡军、付以华、姚俊松、李&&梅、刘艳利
宋秉玉、张小娟、胡静、张力伟、李进友。
胡&军:追求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读懂学生,读懂教材,以德育提升学科质量,以学科渗透德育,静待“花”开,静听“花”开的声音,成就专业成长的幸福。
付以华:“童画”王国因诗意而有意境,因激情而活力,因文化而有内涵。经历了专业成长的困惑,继而构建“多元美术文化”课堂教学体系,这是自我的超越,也使自己的美术教育更加丰满。
姚俊松:在成长中,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前进的动力。拥有教育理想,富于教育情怀,正是你进步的不竭动力。读书、反思、写作、实践、创新,一定会因理想更美。
刘艳利:“教育就是研究儿童、读懂儿童的心灵”、“打通学科间的壁垒”,给了我最大的启发。你把“育人”与“教书”演绎得很独特,走下去,前面的风景更美。
李进友:“牛”是褒义,还是贬义,要靠自己解读。钻研专业,富有见解,是一种幸福;师生和谐,亦师亦友,是一种幸福。成长路上,理应在“专业”、“魅力”、“幸福”方面好好地“牛”一把,成就自己的专业人生。
袁琳 发表于
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该死的好奇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