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厦门夜生活活?

7896当我们聊起日本时_NO.7
夜生活篇_磨铁
  夜晚,剧目开始的地方
  在语言学校的时候虽然每天都要去上下学,但是因为没有什么心理压力,新鲜感也强,所以玩的工夫也很多。大家又都年纪轻轻,精力旺盛,就几乎玩遍了很多东西。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囧~大多数都是健康的啦~在这里一一介绍。
  其实夜生活我想在哪里都是很丰富的,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在我小时候,每天晚上吃完饭看看《小神龙俱乐部》,或者和爷爷一起听听《说岳全传》,那也是很温馨美好的夜生活回忆。随着慢慢长大,夜生活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而接触得越多反而在精彩的夜生活之后,剩下的不免多了一些空虚了。
  对于绝大多数日本人来说,最大的夜生活首先就是吃饭。大家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组织各种各样的饭局,在欢声笑语中打发漫漫长夜。但是这种晚上的饭局一般不叫吃饭,他们管它叫nomikayi,写成汉字是“饮会”,就是喝酒的会,以喝酒为主,吃饭为辅。
  在日本人的开销记录本里通常会有一个条目叫nomidai,汉字是“饮代”,就是酒钱。一般白领们下班后都会去喝一小杯,多半会选择不大的居酒屋,聊聊工作、抱怨抱怨上司、交换一下猎艳绝招等。
  年轻人们会经常组织聚餐。一般都在比较大的居酒屋或者酒吧餐厅里。他们的聚餐有个名词叫conpa。这是个外来语,词源应该是英文中的comparator。出席人的关系大多是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或者根本都不认识,来自网上。
  这里介绍一下,日本有个全国性的交友社区网站叫mixi,网址是mixi.jp,其实就是日本本土化的face book或者说是中国的开心网、豆瓣。大家在那里写博客,交换心情,参加各种小组,成为朋友,然后也组织网友间的各种活动。读者们有兴趣的话可以链接来看一看。
  大家参加这种conpa的目的当然最主要的是为了找对象了。我们研究室里的助手就号称conpa女王,每个星期必参加一次这种聚餐,寻找白马王子,然后就在研究室里把大家的照片晒出来一个一个地讲这个还不错,那个有点啥毛病,让大家出谋划策,到底和谁小发展一下比较有戏,接着两天后又宣布第nn次conpa寻恋以失败告终,完了马不停蹄地继续conpa……其实中国也有好多这样的以找对象为目的的聚餐。其实我倒觉得如果是为了增加朋友确实挺好的,但是为的就是找对象的话就会永远对下一次conpa出现的人产生幻想,迷失在conpa人群中。
  说到喝酒,再多说一下日本人的酒量。也许很多人觉得日本人不能喝酒,这绝对是误解!很多日本人是嗜酒如命的。
  好多日本男人晚上不需要吃饭,只要啤酒加小菜就可以了。日本女人也很能喝酒,她们喝啤酒、烧酒、日本酒(传统的日本女人都是能喝日本酒的)、各种鸡尾酒、梅子酒,总之不比中国的女人酒量差。
  每天到深夜都会有大叔或者女青年们喝得不省人事,倒在马路上、店铺旁呼呼大睡。我就见过一个大叔连喝了四大杯四十度的烧酒,用时不到五秒钟,威震全场。
  我顿时惊为天人!他和我说去中国的时候曾经在酒桌上一口气吹了两瓶绍兴老酒,不输中国专业陪酒员,豪气干云。
  不过好在日本人喝酒都很有礼貌,不会劝酒,能喝就自己多喝点,所以一般喝挂的都属于自伤。但是也有例外的地方,特别是酒文化比较根深蒂固的产酒地,比如鹿儿岛等地方。在那里,和中国很多地方一样,一切由酒做主。
  和平,跳舞,酒吧
  我最常去的酒吧是一间以色列酒吧。囧~开始是阿拉伯朋友们带我去的,之后就发展成我们那一伙人的长期据点。那里有各种各样的酒,也有些中东地区特色的食物。但是我要重点介绍的是一种水烟!
  这种水烟叫xisha,无比华丽的瓶子里装了水,然后用炭火来烤特殊的香料,有水蜜桃味、巧克力味、哈密瓜味,等等。汗~通过一根管子来抽,真的很好抽,柔和不呛人,可以满满地吸上一口,充满肺部。
  那个感觉,啊,我爱xisha!我想这个在上海或者北京的酒吧里或许会有,如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尝试一下!当然我最觉得奇怪纳闷,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也许大家也发现了,阿拉伯人去以色列酒吧!
  啊,啊,很囧吧。这又回到了学校篇里说的事情。这次是很敌对的国家人反而感觉很友好。好到我们每个月都会有一次小型的烧烤宴会,大跳阿拉伯舞!你能想象以色列人跳阿拉伯舞么?电视里的人肉炸弹和以色列军警们反而在这里称兄道弟,亲密无间没有道了。
  可见世界人民的关系是多么地奇妙变幻啊。还有个阿拉伯朋友到现在还处着一个以色列女朋友,虽然一个是伊斯兰教一个是犹太教,貌似在结局上可能会比较催人泪下、让人肝肠寸断,但还是祝他们幸福。
  其实我想当他们都远离了喧嚣纷乱的故乡来到陌生的国家,在他们的生活中最重要的就已经不是那些抽象的仇恨了。他们的饮食习惯那么接近,都吃一种像稀粑粑一样的豆酱,还都抽水烟。他们是作为一个个体相遇相识,成为朋友。
  如果命运够残酷的话,也许他们以后又会在战场上相遇,重新成为敌人,但至少现在,他们还是真正的朋友,一起喝酒一起跳舞(也许我看的是比较片面的情况,说不定在另一个酒吧里他们就是互相仇视的)。
  在这里我想说一个小小的现象。比如说一个中国人在哪里能容易交到一个日本朋友?可能不是在中国也不是在日本,而是在第三个国家。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人们或许更能抛开成见共同面对生活吧。
  酒吧家族
  说说其他酒吧的情况。除了通常比较常见的各类酒吧以外,日本有种比较受白领或者大叔们欢迎的酒吧,叫girlsbar,通常有女孩在大街上拉路过的行人去喝酒。
  一般是时间制的,比如一个小时三千日元,随便喝那种。女孩子都特别地能说会道,誓死拉你进店。而且还会当街讨价还价(不要以为日本人不还价,世上就没有不还价的人),两千行不行?唉呀,大哥,两千我们就没得赚啦。那两千五吧,要给拉手的。好吧,两千五不给拉手怎么样?那三千给拉手么?这样吧一千块二十分钟,不给拉手……当然,如果进店了的话一个小时自然是不会放过你啦,就看大家意志的坚定程度了。
  这样的店一般比较随意,女孩子穿的都是自己的衣服,顶多围一个小围裙。也有很多有特点的girlsbar,比如兔女郎吧、女仆制服吧,但整体来说都是差不多的,价格也不算很贵。
  说到兔女郎吧,日本有一种文化叫看板娘文化,就是作为店里的招牌会放女孩在店门口招揽客人(招财猫?)。我就见过一个女孩子大冬天穿着薄薄的兔女郎装站在凛冽的寒风中……发手机短信,囧。看来这碗饭也不是好吃的哎。
  还有些很有创意的小酒吧,介绍一个我很喜欢的。一个可以和猫咪玩耍的吧。大概吧主是个猫迷,养了很多的可爱的猫猫。客人就可以点杯东西,然后在房间里和猫猫们一起玩耍。绝对的超强约会型酒吧!不过海明威先生好像说过就他所知,猫是唯一一种完全按照自己脾气来办事的动物,所以很多时候是你找猫玩,猫懒得和你玩~嗯,郁闷了吧~来~喝酒。
  大阪的酒吧一般分南北两个中心,北部以梅田为中心,南部以难波为中心,又叫kita和minami,就是北和南。我的活动区域一般是在minami了,而普通的酒吧就多在minami的叫美国村(America mura)的周围,而girlsbar则多分布在道顿掘周围。
  学生、年轻人多半会去普通的酒吧,而去girlsbar的大多都是白领上班族(越大叔越喜欢和年轻女孩子瞎搭)。和中国一样,日本的普通酒吧里外国人倒是占了一大半。日本人对于这些外国人感情又是很复杂的(这个放在下面介绍club的文里再说),所以日本男青年一般都会避开外国人聚集的酒吧啦。
  至于消费~普通酒吧价格很适中,不管什么酒水一杯在三十五块人民币左右。所以有时候真的觉得中国的酒吧很贵很贵,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
  黑暗中的缤纷
  接着说,kurabu,也就是club,就是中国的迪吧、夜店。大家去夜店是为了享受什么呢?酒精?艳遇?音乐?我是音乐啦~夜店里听音乐的感觉有现场感,还有人拉动气氛,和自己在家里放着听感觉很不一样。
  和很多80后一样,我喜欢的是摇滚、流行、说唱这样的音乐(当然了,1880后们也许比较喜欢古典,好冷。那时候是什么夜店?烛光古典club?)。这里的夜店很会做活动,每晚每周的主题都会不同,有电子之夜、说唱之夜、流行之夜。
  我们一般都会挑放说唱或者流行音乐的晚上去。也有些主题很固定的夜店,日本人就比较爱去放J-POP(日本流行)音乐的地方。
  这种夜店入场在一千日元到三千日元之间,也就是七十人民币到两百人民币之间。三千日元的地方通常都是随便喝的,不需要另买饮料。
  但是如果是在周末,要想在人山人海中冲杀出去要一杯饮料,嗯,多半不是你被挤傻掉战死在途中,就是饮料被挤洒掉战死在途中。不是随便喝的地方也都会送一到两杯免费饮料,如果追加就通常都是all 五百日元,也就是三十五人民币。
  有一个我很不能理解的地方是,只有红牛居然要七百日元~也就是五十块人民币!而且免费票不能换红牛!我这种不喝酒的人居然要比喝酒的人还要贵,这是为什么?而且redbull这个发音还经常被听成redeye!什么耳朵!很气愤。
  不过也不能怪人家,那么吵的环境里,人家还要耳听八方,大概听到了red手就先动起来了吧。我经常去的夜店的名字叫dave&sam和实pure(纯净夜店,好囧的名字)。dave是一家称为被外国人攻占的夜店,所以去那里的日本人就越来越少。
  亚洲男孩和欧洲女孩
  日本人对外国人的态度很微妙。他们通常对外国人是很有兴趣的,但内心深处又是比较抵触的,包括美国人。
  这里说两个小故事。
  一个美国人去一家温泉泡澡,结果被拒绝了,非日本人不得入内(这种地方现在比较少了,一些比较高级的温泉或山里的温泉会有这样的情况……怎么又是美国人谢绝入内?我绝对不是有意的)。
  那个美国人就不爽了,因为他已经入了日本籍,但是没用。黄头发白皮肤身上有味儿的就是不让进。可见日本人还是很排外的,他们总说这叫岛国情节。
  我们研究室有一个加拿大人,很搞的一个人,他千里迢迢地跑来日本为了什么?居然是为了来学落语(rakugo,一种单口相声,属于日本传统艺能)。
  他居然还知道在中国混的大山,老是说要做日本的大山。但是学校里的落语老师们却不待见他,还总说一个加拿大人怎么可能学会日本的传统艺术!气愤,那日本每年那么多去德国学歌剧、去法国学芭蕾的学生不是更不招待见?其实我倒觉得他说的相声很搞笑的。祝他能早日赶超大山同学。
  日本人在外国人、尤其欧美人面前有些自卑,如果你在他们面前说英语的话,能把他们紧张死,然后再囧死。他们又想去说英文,又怕说不好。
  有一个美国朋友和我抱怨过他最不喜欢的就是日本人和他说英文,因为他是来日本学习日语的,希望能用日语交流,而不是整天听蹩脚的英文。(我想如果大家的学校里有些外国人,多和他们用汉语对话,他们是会很开心的。)
  拿到夜店范围来说,日本男孩当然是不愿意去很多外国人的地方,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外国人有魅力。这个也许是我们全体亚洲男孩都有的体验。
  欧美、拉丁人要想泡亚洲女孩是很有机会的,但是亚洲男孩要想泡欧美女孩却会觉得很难成功。我想这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危机心理,会很羡慕嫉妒恨。既嫉恨抢了我们妞的外国男孩,又会嫉恨找了外国男孩的我们妞,同时嫉恨看不上我们的他们妞。
  亚洲男孩好辛苦。囧~但其实,我觉得亚洲男孩泡不到他们的妞,主要还是性格方面的问题。有一个澳大利亚女孩就告诉过我她很喜欢亚洲男孩子。而且这样的心理不止男孩子有,有很多欧洲女孩的地方,日本女孩也是不愿意多去的。
  所以,男性读者朋友们,要是有喜欢的外国女孩子,不要害怕太多,约会她们,她们会很开心的。总之,这就造成了有些夜店满是外国年轻人,而有些夜店则全是日本人,外国人感受到敌视也就不愿多去了。
  另一个江湖
  继续说夜店。夜店其实感觉像江湖,里面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我见过一个美国人在眼睛下文着两滴眼泪,为人很随和。
  但是特洛伊(就是前文的加拿大情圣同学,顺便插播一件他的夜店事迹。有次在夜店里有个不知道哪个国家的醉汉跳舞的时候想占我们一个女同学的便宜,通常情况下要是女孩子不愿意,别人是不会强行非礼的~但是那个醉汉却不依不饶。我们刚想上去拉开他的时候,眼前人影闪过,没想到特洛伊已经健步上前,一个拐肘直接把那人撂晕了。他平时是那么的内向,内向聚集的力量果然是爆发式的)告诉我,在眼睛下文眼泪在美国是“我杀过人,不要来惹我”的意思。两滴就是两个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还见过一个英国黑人,几乎每次去都能看见他向每个美女介绍自己是音乐制作人。还有一个中国女孩被大家戏称为俱乐部女王,夜晚的她和白天的她判若两人。还有些人偶尔出现一下,却会有无数的人上前和他打招呼,非常神秘。
  如果你是常去夜店的话,会发现常去的总是这么些人,既熟悉又陌生,各自心照不宣。大家聚集在夜店中,或一个人听歌狂欢,或和很多人一起跳舞寂寞。等到早晨散场又都相忘于江湖,回到自己的世界去。
  不知道常去夜店的读者朋友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这样的地方会让人上瘾,每到周末,每到那个时间都会烦躁不安心向往之,虽然不知道到底向往些什么。等到凌晨走出那片昏暗又热闹的世界后又无比失落空虚,就像灰姑娘的故事里敲过了十二点的钟声,狂欢过后什么也没剩下。
  再来说一说日本人聚集的夜店。说实话,在这一方面我很质疑日本人的品位。我去过一个夜店,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无聊,全场激光闪烁,一个大屏幕上放着类似Windows Media Player放歌时候出现的那种激光波纹,音乐全都是像我们小时候玩的发音激光枪的超级加快版。
  啾啾啾,嚓嚓嚓,噼噼噼的,说电子也不像电子,迪斯科不像迪斯科,说不上来的味道,难道是模仿未来感,外星人夜店?不可思议的是全场挤得满满的日本人都在玩命地摇头蹦跳,实在不理解。
  不过这种酒吧据说又是最前卫的,属于电子毒品之类的范畴,看来我这个长江前浪就即将死在沙滩上了。
  还去过一个夜店。夜店的招牌是会有很多host(说简单点就是陪酒男)来。就有很多日本女孩趋之若鹜,真是另类明星效应。日本常去夜店的女孩一般被称作garu,不知道词源是不是girl,就是大家常能看到的皮肤晒得很黑、头发漂得很黄、眼影抹得很重、全身配得很多水钻、闪闪亮亮的那种女孩子。
  和她们的打扮对应的男孩就是被称作yanki~词源难道是英文的yankee?实在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叫。不过日本的夜店很少会出现大叔,西服系的更是绝无仅有,基本都是年轻人。我在国内的夜店就有两件事情很震惊,一是有很多正装大叔大婶(都不知道奔四奔五的前辈高人干吗来夜店,虽然说有颗年轻的心是件好事情)。
  还有一次是我夜里一点钟左右去,居然大家基本都回家了(日本的夜店一般十一点或者十二点开场一直到早上四五点才逐渐散场),是不是我去的地方不对,其他夜店不是这样的呢?
  两件夜店小记
  1.有一次我和很多朋友一起去一家夜店。在店里我和一个女孩子刚说了一句话,突然被一群日本人围住,说我碰了他们朋友的女人。其实都是一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但是装得很凶恶的样子。我就道歉啊,但是他们却不依不饶(日本人有个特点,很啰唆,喜欢装得很凶恶,却很少有直接动手的)。就在他们啰唆之际我的朋友们—一群阿拉伯人,还有些白人黑人都冲了上来。凑巧的是那天大家都约了穿黑衬衫(我们喜欢去玩的时候统一着装风格,有时候是hiphop),黑压压的一群黑衬衫黑墨镜的外国人围着那些被震晕了的日本孩子(什么叫人多就是力量?浩南哥说过,出来混就要靠人多!我要说,去夜店也得靠人多)。我那个爽啊,简直就是电影里的教父级别嘛。哈哈,轮到我教训他们啦,我很帅地引用了《无间道》里的一句名言:不要太嚣张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2.日本夜店圣诞节和万圣节都是很好玩的,尤其是万圣节,大家真的会变装参加。前年万圣节去夜店的时候我扮的是杰克船长,就是《加勒比海盗》里的杰克·史派萝(Jack sparrow),自己觉得一定会很闪亮。结果进了店里震撼地发现居然全场一半人都是杰克船长,而且都比我高大威猛。那天晚上的最佳扮演者得主是一个胖子化装的史莱克。而我记得的最搞笑的化装是一个男人扮的头套内裤的春丽。去年万圣节就没有去夜店了,今年还是比较想去的,期待满场的蓝色潘多拉星土著们。
  总的来说,日本夜店还是很安全的,至少我是没有看到过什么危险事情发生的。而且就我去夜店的经验还是大家一起去,而且约好不要泡妞,这样才比较好玩。不然总有得意的总有失望的,气氛就没那么好啦。
  说了这么多夜店的事情,其实我觉得夜店还是不要去的好,或者说小去怡情大去伤身啦。
  王和夜王
  前文介绍的夜生活是全球同步,内容如雷同绝非巧合的,可以说在现代都市里哪里都有,大差不差。下面说到的内容可能就比较当地特色、本土文化一些了,也可能是日本夜生活的精华所在。
  这种夜生活项目不知道在中国是怎么称呼的,高级俱乐部还是高级会所?反正大家知道我要说的是什么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电视剧叫《孃王》,就是介绍这个行业的生活的。在日本被称作夜里的游玩(夜里的娱乐)。
  这种工作就被称为夜里的工作,有点当代艺妓的感觉,花销相当的贵,客人也就是大公司的老总、部长以及医生、律师等高收入人群了。下面我就来说一说。
  一般这种会所根据店面大小、特色不同,划分得很细致。大体来说分为四种店,最大的叫kurabu(和之前的夜店club发音一样,就是语调不同),然后是rangji(不知道词源是不是langch),接着是kyabakura,最小的叫sunaku(snack?甜点时光?)。
  sunaku一般只有一个妈妈桑、一两个女孩子,小本经营,巨利寡销,隐蔽在大厦森林中不起眼的角角落落,主要就是喝些酒,吃点花生饼,最大特色好像就是可以唱卡拉OK,经常三更半夜地从不起眼的小楼里爆发出开天辟地一声吼~昭告天下,大叔我正在此逍遥……汗~这里的大多数客人都是妈妈桑关系的熟客,but客人们很多都不是冲着妈妈桑们的风韵妖娆,让你揩油去的,很多妈妈桑长得和客人们的歌声一样很惊天地泣鬼神(看过《银魂》的读者们一定知道那个otose桑,我相信她一定是有原型的)。
  我认识的一个日本大叔每晚吃过晚饭都要去这种小sunaku喝一杯,理由是男人苦衷的口水怎么能吐在老婆身上?哀悼。
  kyabakura和rangji可以理解为升级版的sunaku,有更多的女孩子坐班。她们会陪客人聊天、喝酒、划拳、掷骰子,说说黄色笑话,被揩揩油。
  而kurabu则是这类会所里的最高级别了,店面很大,装修豪华,女孩子们也端庄美丽,修养不凡,惹得无数大叔竞折腰,掏腰包。
  从事这类工作的女孩子在日本被称做mizusyoubai,写成汉字是“水商卖”(高级kurabu里的女孩则被叫做hostess)。因为她们的工作就是卖酒水的(她们的工资直接和卖出去的酒水挂钩)或者被称为kyabakura孃(kyabakura小姐)。
  日本的小姐(汉字写作孃)还不具备中国小姐那层引申义,大家要是在中国被喊做小姐,一定会骂回去:你才是小姐,你们全家都是小姐。
  但是在日本,小姐这个词的意思还是比较古典的,就是有教养、家庭条件好的女孩子。大概就是千金的那个意思吧。不过现在中国的有些夜店里也管女孩子叫公主了,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避免小姐这个词的不良影响。
  总之在日本,小姐这个词不是贬义的。这种卖酒水生意利润简直高到直接能化水成金,一本万利。一个稍微努力些的普通水商卖女孩一个月可以收入四五十万日元,也就是三万人民币上下。
  她们坐班一个小时大概一百五十块人民币上下,还有各种额外提成。如果是顶级的水商卖女孩,No.1之类,那就月收十几、几十甚至上百万人民币了,大头都是酒水类的提成,可谓女性超高收入职业。
  所以最近报纸的调查说这种女商卖的工作很受欢迎,好像在最受女孩向往的工作中排前三位哎。而这种工作比较正式的称呼应该叫做公关。
  这份特殊的工作虽然收入很高,却不是轻松的工作。几乎我认识的女孩,不论中国人日本人都没有人享受工作。别人看到的是她们每天坐几个小时,说说话喝喝酒就能买名牌、住好房,但是我想所有做过和客户打交道的工作的人都应该有体会,顺着别人是件多委屈自己的事情。
  转述一段水商卖女孩的话:要忍受有的客人的疯言疯语,没有分寸的黄色笑话,甚至玩命地揩油,有泪水往肚子里咽,有笑脸往客人面前送。平常的业余时间也会被寂寞大叔们电话骚扰,简直就是心理折磨(可见男人对女人的折磨最多的还是心理啊)!所以有个日本女孩甚至说,宁愿去拍AV也不要陪人喝酒~至少拍AV自己还有爽到(当然事实上她也没有去拍AV啦……)。
  头上的“-”光标
  就我所去过的地方来说说这些店里的消费情况吧。一般来说这样的店进店就要收人头费,大概就是属于服务费之类的。
  普通的地方,只要跨入门槛,你就自动消费一万块了,也就是七百人民币!(囧死!我当时跨进店里的感觉就是在玩大富翁,当的一声我的头顶就飘出了-1万的小光标。)当然按照店的等级,还有2万、3万的地方。然后你坐下来要一瓶酒,当的一声,头上又飘出了-1万的小光标了。
  一般酒都是按瓶算的,有烧酒、威士忌、白兰地、葡萄酒、香槟之类,都是一万好几起步,贵的一些,比如号称夜店会所之王的dongpeli系列(不知道中文怎么叫,很少有人会开这样的酒,我也没有喝过,应该是香槟酒)就要十几、几十万了。
  这是什么概念(一瓶会所里的酒在超市只要一两百块人民币,进了会所就涨价十倍了!这根本喝的不是酒是寂寞嘛)!普通的饮料、小吃倒是不贵,和普通的酒吧差不多。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指名费、陪同费之类。
  所谓陪同费就是女孩子上班之前先陪客人吃个饭再来,一般陪同费要两百块人民币起步,这笔收入店里是不拿的,都会划到女孩子的工资里。
  当客人们头上当当当地闪完这些小光标后,就可以在店里坐下来了。一般营业时间是从晚上八点到夜里一点,不过很少人会一直坐到人家下班时间,因为他会逐渐发现,啊呀,周围一双双传情妙目都在用各种斜视、凝视,乃至呆视来提醒他:大叔,你坐太久了吧?可能读者们知道六本木和银座,那都是东京这类会所比较聚集的地方,而在大阪就聚集在kita(北)和minami(南),kita有个地方叫北新地,算最高级的会所聚集地了。
  所以当一个大阪大叔说,我一般去北新地会所的~他的潜台词就是,大叔我有钱又有品。
  我为什么会知道这些事情?在此特作说明,我自己是没有能力去这样的地方啦,也没有这个爱好(故作一脸清白无辜状,囧)。
  其实都是朋友、长辈带着我去的。所以我也有机会看到很多会所里的情况,认识很多在那里工作的人们。个人意见,觉得会所是极其无聊的,也许是我还没有成长到大叔们的境界。我很不明白,完全不明白!花那么多钱坐在那里和女孩子们聊聊天喝喝酒,开心在哪里呀,开心在哪里?就算能揩到两次油也太不划算了吧!真是一摸值千金哎!
  有一次我和一个日本长辈(其实就是家里长辈的朋友)去一家中国店,因为语言相通,女孩子都来和我聊天,而大叔却被冷落在一旁,偶尔听到几个自己明白的单词,比如上海之类就抓住机会,紧急插入,聊两句发现话题已经从上海变成喜羊羊了,就又自顾自地去喝酒,感觉很是可怜。但到结账的时候他又变得很开心,说下次还来。(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花钱癖?)
  说到花钱,又有一个好笑的。我发现,很多日本大叔去会所都是不带钱包的!很有点中国古代潇洒仙人大款的意境,腰缠十万贯,打车去会所(因为要喝酒,不会有人开车去)。在西服口袋里揣大把、成沓儿的现金,有多少?都有我们中学语文书那么厚。
  有次一个日本朋友去完会所后出来晃晃手中厚厚的一沓儿钞票,这次才花了二十万,真便宜(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耍帅)。这个事情让我好奇了很久,后来一个做水商卖的朋友告诉了我极其搞笑的真相。切,那都是进会所前去银行取来装面子的,第二天还得存回银行去,真正的大主顾都是月结的(男人的死要面子就是女人的钱袋子啊)。
  很多日本人其实还是很节省的,他们出了会所后打车都会多走两个街角,为了省下点车费。只是在会所里,那是生死事小、面子事大的!
  刚才说到中国店,紧急插叙一段。日本的会所,大致就是日本店、中国店、韩国店。大型的kurabu大多是日本店,中国大陆、韩国的店就小一些。当然还有一些中国台湾店,或者有马来、菲利宾,以及俄罗斯女孩子的店。
  日本人好像挺喜欢去中国店的样子。也许他们很多人都和中国有生意的往来吧,要不实在想不通他们的乐趣到底在哪里,因为很多中国店里的女孩日语都不是很好的。
  比起中国店,韩国店的消费就要高出不少,因为平心而论他们接待客人的态度确实是很殷勤周到,不像很多中国店里的女孩把客人当透明哎。
  但是,我要爆料!他们如此先人后己的内幕!有次我和韩国水商卖吃饭的时候就夸她每次吃饭喝酒都热情地给人家夹菜倒酒哎~结果她很腹黑地说,靠~那些人一来就坐下聊天,不动筷子不开酒,难道要把我活活饿死吗?淑女气质顿时烟消云散……
  公关女孩,行走在无间中
  再说说为什么这么无聊的地方居然有那么多日本人愿意花大把的钱去傻坐着。第一个原因我想是为了工作上的需要。日本很多大企业的合同都是在高级的会所里签订的,有些高级的会所也是会员制,只接待特定的客人,新客人必须有旧客人的介绍关系。
  嗯,只要是有钱就能去的地方,那就不是太好的地方。公司认为要给自己客户最好的环境、最好的接待,哪里可以提供呢?当然是这些有专业接待技巧的女孩们最合适不过了。
  然后,我想还有就是别看有钱大叔们风光无限,其实工作很辛苦,压力也很大,很难接触到年轻女孩,而在这里则有漂亮、年轻的女孩们奉承自己,排解压力,绝对千金难求的。
  还有大概就是身份问题吧,就像上文提到的大叔一样~大叔我去北新地,有钱又有品。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男人天生爱女人,这个就像天赋人权一样不证自明、不言而喻的真理之上的。
  最后,我想这种工作给人们太多不好的印象了吧。其实,有很多不是读者们想的那个样子的。首先,这种工作只是陪坐、陪聊、陪喝,没有更多的服务内容了(如果是为了那方面的服务,会又有专门的风俗店)。至少在店里是绝对不允许有的。
  理论上客人也不能对水商卖女孩动手动脚(当然,有很多男人都管不好自己的手脚)。当然,私下里如果客人提出什么要求,那是私人之间的事情,不能怪罪到工作上,工作最多只是相识相知的契机吧。
  事实上我认识的很多女孩子做这样的工作都能把工作和个人生活分得很开。当然为了留住客人,很多人都会花心思给客人发短信、送生日小礼物,做得很贴心。
  但聪明的女孩都会知道,想留住客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相敬如宾,而不是付出身体,只要自己尊重自己,那对方的不尊重也就只是自我羞辱而已了。
  对于聪明的客人而言,也是心知肚明,这不过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而已。和我很熟的一个中国女孩子(我相信她说的是实话),她做这个工作五六年,没有和一位客人有过过分亲密的关系。
  她很搞笑地和我说,哎哟,我昨天又拒绝他来,第三十五次了啊。我想这个时候客人说开房之类也不过是当了例行的笑话而已了。她就像香而不腻的淡淡脂粉,让人闻得舒心,不会忘记,却不会成为你的收藏,总有一天闻到鼻子过敏(这一点几乎都被收入职业教材了!后面的牛郎篇再说)。
  我想这才是聪明的女人。当然也有些女孩做了客人的长期小三,不过我想小三军团里的所谓正经职业的女孩,一定不比这些风月场的女孩子少。
  所以我想,对于做这类工作的女孩,我们是不是戴了太深的有色眼镜来猜测呢?如果我们能更了解一些她们,或许看法就会不一样了。
  有很多日本的单亲妈妈为了有更多的收入抚养孩子,天天用笑脸去迎接也许心里极度厌恶的男人们,还要面对更多男人们的戳戳点点,她们是不是应该得到更多的理解与尊重呢?会所公关女孩,真的是行走在无间中的一份职业。
  Cow boy
  最后再来说说比较特殊的牛郎。
  首先,我要对痴心遥盼一年跨越鹊桥会织女的牛郎同学表示一下由衷的同情!对织女同学表示一下深情的慰问。
  然后,我要代淡定的他们投诉!为什么牛郎这么淳朴得掉小渣渣的名字居然也能被恶搞到!这让人家织女同学怎么活嘛。
  人家神仙姐妹问,织女哎,你这是要去会谁啊?织女难以启齿,嗯,去会牛郎……
  言归正文,牛郎这个词似乎已经被定义成小姐的男生版了。以前看过一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电影叫《午夜牛郎》,原名是Midnight Cowboy,说的就是两个出卖身体的男人的故事。
  其中一个是叫巴克的小伙子,他觉得穿成西部牛仔状可能会对贵妇人们更有吸引力,生意更好(可见包装是不分职业的),所以整部电影就看到一个牛仔状的男人到处拉客啦。
  不知道这个Cow boy是不是当今牛郎的典故,如果是的话,哀悼一下我们憨厚老实的本土牛郎同学吧,厚土啊,因为名字取得重了就被千古杯具了。所以,以后各位读者们喜得贵子,一定要慎重取名。
  回过头来说日本的牛郎。大家了解的日本牛郎,我想可能是和《午夜牛郎》里的牛郎同学们有些不同的。
  我们大家有个习惯,就是把服务对象都是异性,并稍微有那么些隐晦的职业都笼统划分了,其实之间还是很有差别的。就像日本的host们,他们原则上是不能进行身体服务的哎,虽然也许他们很乐意。
  日本牛郎们在晚上六点钟以后几乎在繁华的街道上遍地都是,穿着也很容易辨认。当然啦,他们不会穿成牛仔模样。最典型的打扮是尖头上翘的皮鞋(这点!这点我非常不能理解!日本有很多人爱穿这样的皮鞋,真的很不理解这种审美),紧到只有超人蜘蛛侠才能媲美的紧身裤紧身小西服,然后就是一头染得淡黄的菠萝头。
  这个时候的他们游荡在街头巷尾,主要任务就是去搭讪女孩子,当然也不是见谁都扑的。怎么选目标呢?不是看脸蛋身材,而是看女孩子们挎的包包,只有名牌包包才会让他们一往无前(原来名牌包包是男女通杀的)。
  因为年轻女孩子用得起巨贵的包,才能有能力去消费他们的服务。于是乎,牛郎们就会凑上去在众目睽睽之下穷追不舍,死缠烂打数百米都不灰心。
  如果他们不是牛郎,这是多少女孩子们幻想过的当街献爱男啊。不过,这种还在街上苦苦奋斗着的牛郎们其实是牛郎阶层里面比较后辈新进的,类似大庙里的迎客小沙弥。真正的boss明星级的host们都是坐在店里,等到深夜一点客人们自动上门的。
  为什么是深夜一点?
  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记得上面说过的会所工作时间是八点到一点,嗯,女孩子下班,男孩子们就上班来。因为他们的工作就是要去治愈因为夜晚工作而身心受伤的女孩子们(这么恶心的职业介绍!申明不是我说的,是他们的职业手册写的!下文再说)。
  为什么这个我都知道?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但是!事情是有真相的!大家愿意听我解释一下其中的机缘巧合么?
  事情是这样的。我的研究室要在季度学习发表上出一台戏。经过多方审核、多层淘汰、暗无天日、危机四伏的勾心斗角后,我提的改编电影《浪荡子》被拒,有人提的《火鸟》被拒,《狮子王》被拒,《奥赛罗》被拒,剩下一个开始谁都没瞧上眼的剧本《白雪公主夜店版》……
  剧情是这样的:美丽的白雪小姐,因为遭受人格逐渐母亲化的父亲嫉妒被赶出家门,在饥寒交迫之际沦落到了由七个侏儒姑娘所经营的夜店会所,又在会所里结识了牛郎会所里的No.1 host王子,嗯,牛郎王子。(这里插播一下想说的一个小事情。大家为了写剧本找白雪公主童话资料的时候,居然发现古版的白雪公主的剧情和现在大家知道的有点不一样。大家有想过那个王子为什么要没事满世界溜达,又突然出现在了假死的白雪公主旁边么?现在的版本被严重阉割了!真相毛骨悚然!世上哪儿来那么多正好路过,童话里也是如此的。古版里的真相是—大家一定要有承受力啊,真相是,王子是个变态的尸体收藏爱好者!他听说有具美尸才巴巴地赶来,看到美尸激动不已,按捺不住,狠亲一口,谁知道人家白雪公主活了。宝贝尸体亲没了,不知道王子心里到底是喜是恨。很囧吧,我当时看得脊背直发凉。其实话说回来,如果读者们注意一下,很多童话故事都是很阴森恐怖的。我也一直认为小孩子比较残忍。)嗯,继续说。本来我是编剧的,但是,我们研究室里女子如云,而男子凋零,快乐并痛着的就只有我一个人。于是乎我就众望所归地成了牛郎王子(白雪爸爸是女孩子反串)。接着,接着更悲惨的事情发生了!研究室助手(就是前文的conpa女王)美其名曰得体验生活,于是拨通了一家牛郎会所的电话:我们这里有一个男孩子很想去应聘牛郎……
  什么叫为艺术献身?!为职业捐躯?!谢特安德法克!
  很多事情就是这么戏剧化,所以我要说戏剧不死!当天晚上一点钟我就嘴里不停嘀咕着戏剧该死,来到了那家牛郎店。首先我被领去换衣服,店里统一着装都要是西服,于是就带我去挑衣服。
  我震惊了,衣服不是DG就是dior,整整一大溜。我被随便拣了一件衣服套上,又在胸口被叮叮当当挂了些铁链挂饰以后就去见牛郎面试官了。牛郎面试官拿出了他们的职业手册来一一给我解释!看到这个职业手册的第一页,我又彻底被囧倒了!大大地用书法楷体字写了几个大字—牛郎之路(日文写的是“host的道”)!因为时间有些久了,很多不记得,拣几个印象比较深的来说一下。
  比如就有刚才提到的牛郎的工作就是要去治愈因为夜晚工作而身心受伤的女孩子,还有像不能抢其他牛郎工友的客源,不能和其他牛郎店斗殴,不能和客人发生身体关系(当然遵守者寥寥无几)等。
  然后牛郎面试官开始大说做牛郎的好处,大概有两点:第一他很自豪可以去安慰女孩子们受伤的身心;第二收入很好。牛郎的收入一般是在一个月两万人民币到三五万人民币之间吧,当然,头牌们的就没有上限了,几十万 人民币都是有可能的。
  他们好像很满意自己的工作,因为在日本讲究按辈分算收入,一般二十岁就是二十万日元,三十岁就是三十万日元,而他们小小年纪就可以跨辈收入了,很自豪。其实我仔细听了他的介绍以后觉得牛郎的工作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首先作息时间太恐怖,晚上一点到早上九点,你要干这个基本就什么事也别干了。
  另外几乎没有基本工资(我记得是一个月五千日元,不知道有没有记错),全靠卖酒提成。卖酒靠什么?靠自己的客人(客人第一次来店,就是一个牛郎服务,以后不可以换牛郎的)。所以那些后辈牛郎们就要用课余时间拼命去拉客啦。而且还有各种罚款制度,比如没有客人的新人牛郎迟到一次,工资就基本被罚成负数了。
  在学习了基本的陪客人喝酒的礼仪(很有一套的,现在记不怎么清楚了,总之餐巾纸的摆法、酒瓶的方向都很有讲究)之后,就去见学了,看着两个牛郎陪一位女孩子喝酒。
  来牛郎店的女孩子不是阔太太就是一些从事夜晚工作的女孩,听说很多人心理都扭曲。
  我那天碰到的还好,挺正常的一个女孩子。两个牛郎左一句右一句地逗她开心,我想这就是他们所谓的治愈女孩身心的方法吧。
  其实就是把女孩子晚上做给男人们的事情再做还给她们而已。不过让我比较惊讶的是,那两位长得一个龅牙,一个小眼,真的很抱歉。
  后来才听从业者说,牛郎其实是不靠脸蛋的,靠的是脸皮!还有一颗炙热到可以融化女孩子的心(OMG!读者们有没有想到那种头发一甩、牙齿一闪的扮酷样,说到底还是要脸皮厚)。
  在见学完终于可以回家,起身去换衣服的时候,我无意看到比较靠里的座位上一个很帅的牛郎貌似相当开心地陪一个,怎么说呢,嗯,励志哥的女孩版在聊天。当时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画面就是《喜剧之王》里的学生妹陪那个法国皮埃尔八两金(现在八两金境遇好像很不好,想想以前他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笑声,上天却让喜剧演员摊上最悲惨的事,有点难过)玩蟑螂,只不过男女互换一下而已。可见这份职业也不是一般人能适应得下来的啊。
  牛郎们的出路可能有两条,一个是做到No.1,收入巨多,名气巨大,然后另立山头,自己弄会所。
  还有大概就只能三十好几,人老色衰以后金盆洗手了。我以前暑假在一家搬运公司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前辈高人。
  传说自己在大阪做牛郎做到No.2,后来为了爱情远赴韩国,却总和韩国男人们酒后打架,最后又回到日本,终于在搬运公司体会到了人生真谛。
  养活自己还得靠汗水,汗水,汗水。希望他以后都好。最后,我听说过有牛郎店的看板用中国的春哥。我没有看到过,不过牛郎们的超大广告牌倒是经常看见的,经常和羽毛、翅膀、白床单之类的PS在一起,很帅很诱惑。
  还有就是很多便利店里也有专门介绍他们的杂志。我也看到很多女孩子买过,很困惑他们的独特审美真的符合女孩子们的要求么?至今很疑惑。
  PS:虽然没有觉得体验生活有什么用,但是这个《白雪公主夜店版》还是顺利地拍完了。在发表前一天我剪掉了长头发,结果得到了这样的评价:哎呀~我们打算来看山治的来~怎么看到冰山大叔哎(海贼在研究室超有人气的!囧)……
  上文说了一些夜晚的服务类娱乐场所,大家一定会觉得尺度不够啊!但是,真的很抱歉,我接触的尺度真的就到此为止了。什么?这个可以有?哎,这个真没有!至于传说中的各种××店、××店、××店(大家随意带入××),虽然在很多隐蔽的深巷楼洞里也路经过、看到过(偶尔在看板上还会看到S.H.E),但是无缘一窥。
  无料案内
  不过有一种和风俗挂钩的店铺,很有意思,我想介绍一下。
  假设,只是假设,各位广大读者男女看客同学们~突然有一天想要去基层考察,参观访问一下这个行业,最担心的是什么呢?我想绝大多数人,正常人,都会面对遍布街角小巷,名目繁多,花样百变,价格未知的隐秘诱惑感到无从下手吧。
  现代商业讲究的是明码标价,见货选货,你这么神秘,万一我被横宰一刀该去找谁啊~就算有消协~那也不能启齿啊。所以,在日本就出现了专门针对广大迷茫的特殊消费者们的特殊服务店铺—无料案内所。
  无料案内所,这个名字太笼统了吧!到底无料案内些什么呢?我以前也是相当困惑的,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他们的门帘上有个小小的十八禁标志,才大概猜到一点点。
  这种店铺一般店面不大,大概就十几个平方米,从外面看很难看出和风俗行业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店面实在太喜感了!在大阪分店最多的无料案内所叫“俗武者”,店的马克是一个Q版的,貌似武田信玄……难道说风林火山在这种另类战场也管用?
  当然啦,也有其他吉祥物的,比如奥特曼(隐身大战小怪兽),或者反面超人。这种店面门口必站一拉客男,嗯,是男人!大概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男人更懂男人心吧。
  多数情况下,或者说是在大阪,这个拉客男是很搞笑的,他会对路人敬礼,摆造型,千方百计吸引路人的目光,极具表演天赋。
  我看到过他们对我放射奥特曼必杀光线,对中国旅游团模仿李小龙式下巴脱臼左右晃,啊打打打打……对美国游客摆奥巴马造型,change。至于拉到客人后的服务内容,听朋友说就是帮助介绍在他们店铺登陆的各种风俗娱乐场所了。
  明码标价,讨价还价,最后敲定实价,然后还负责带路。当然,无料无料,案内的钱是不用付的,他们把顾客介绍去风俗店,拿的是风俗店的提成。
点击获取下一章节
女人之间的斗争,永远是最残酷的斗争。而后宫,是残酷的密集地。
世界羽毛球比赛排名第一的运动员林丹,首次出书述说自己的成长之路。
本书挑选了从上古传说到明清小说中35则最经典的中国古代爱情故事进行唯美重述.
这种单向的权威,无疑是滋生腐败的最佳温床。
何葆国近年来创作发表的土楼题材的中短篇小说22篇。
《悄悄走进你的梦》这部诗集是李吉顺的第二部诗歌专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厦门夜生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