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传统赛龙舟在哪里举行之乡是哪里?

-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
扒龙舟 各地龙舟竞渡 传统节味浓
&&&&①9日,端午节一大早,一艘龙舟正在广州猎德涌内劈波斩浪。&&&&南方日报记者&&&&王良珏&刘力勤&摄
&&&&②9日,粤剧艺术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市民争相在具有岭南传统特色的建筑前拍照留念。&&&&南方日报记者&&&&肖雄&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卢真伟&昌道励)9日上午,素有“龙舟之乡”美誉的东莞望牛墩镇在寮厦南北桥河段上举行一年一度的端阳节龙舟竞渡活动,吸引过万群众到现场观看,场面甚是热闹。&&&&“初一万江舟、初二西头尾、初三初四大汾流涌尾、初五望牛墩河边尾”,这是流传在东莞水乡片区的一句顺口溜。每年端阳节龙舟竞渡正是望牛墩镇的三大文化品牌活动之一。从9日上午10时开始,望牛墩寮厦河一河两岸便人头涌涌。据了解,今年望牛墩镇共有17个村的17支龙舟队参加竞渡活动。中午12时,竞渡活动正式开始,各条龙舟在水道上齐飞共舞。由于今年望牛墩举行的是竞渡比赛,各参赛队伍此前均进行了超过1个月的训练和准备,因此都表现出不俗的实力,现场比赛颇为激烈,让不少爱好龙舟运动的观众大呼过瘾。&&&&而在广州泮塘和佛山盐步两地,流传着一段龙舟“认父子”的佳话。每年五月初五,盐步老龙都会巡游来此探“契仔”。9时15分左右,在一阵锣鼓鞭炮声中,盛装打扮的“契爷”盐步老龙在泮塘龙舟的陪伴下,徐徐划进荔枝湾涌道。当“契爷”到达泮塘村口,泮塘村选出的数名几代同堂、高寿康健、有福气、有威望的父老早已站在岸上不停拱手作揖,并为盐步老龙“簪花挂红”。所谓“簪花挂红”,就是将代表吉祥如意和真诚祝福的布质红花挂在老龙龙头上。据泮塘村的老人们说,每年盐步老龙“探契”之后,“契仔”也会在次日去盐步看“契爷”,并参加盐步龙舟节。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传统龙舟之乡”龙舟不能失传
15:47:58&&&来源:微碧江&&&
摘要:近年来,碧江区年年举办大型赛龙舟活动,2009年,该区被授予“中国传统龙舟之乡”称号,2011年,“铜仁赛龙舟”作为传统体育项目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碧江是一座与山相依托、与水相融合的山水城市,自古以来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传统习俗。
近年来,碧江区年年举办大型赛龙舟活动,2009年,该区被授予&中国传统龙舟之乡&称号,2011年,&铜仁赛龙舟&作为传统体育项目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赛龙舟的盛行,更加凸显了龙舟制作这项民间技艺的重要。碧江区河西办事处新庄村村民张绍堂就是一位制作龙舟的手艺人。
龙头、龙尾是龙舟的灵魂。15岁那年,张绍堂拜师学艺,专门学习龙头龙尾传统制作,48年来,他对每一道制作工序不敢怠慢,雕刻、打磨、上色&&几十道工序都是靠手工完成。因为他制作的龙头活灵活现,在当地小有名气。
&从小我就喜欢看划龙舟,那种气势让人精神振奋。后来我参加过几次比赛,更是对制作龙舟产生了兴趣。&说到龙舟,不善言谈的张绍堂话多了起来,他翻出曾经参赛的龙舟照片,一张一张介绍着。&这几条龙舟,龙头和龙尾都是我制作的。每次看到我的作品,展现在观众面前,我就无比兴奋和激动。&回忆过去,张绍堂说:&和龙舟结下这份情缘,要从15岁那年说起。&当年,从小酷爱龙舟赛的他,对制作龙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主动提出要跟着大哥学习制作龙头龙尾,刚开始学习时,师傅要求非常严格,只要有一道工序出错,就要他重做。转眼间张绍堂已经跟木头打了48年的交道。
&端午节在我们村就是狂欢节,每年村里组织龙舟队,人人都争着报名。自2002年起,村里的龙舟队已连续三年在区里夺冠。&张绍堂脸上流露出喜不自禁的神色。
&要制作好龙头龙尾,选材很讲究,这些年为了寻找木材,我不知道穿越了多少山林。&张绍堂说,制作龙头必须是柳木,从尺寸、形状到质量上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而且至少要有10年以上的树龄。
拿出雕刻好的龙头,张绍堂一边修复、上色,一边告诉记者,学这门手艺不光要有灵性,而且还要有耐心。一件作品的完成并不容易,龙头至少需要1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而龙尾相对简单一些。
在制作中,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马虎,不容有失,否则就会破坏龙的气势,或是造成木材报废。制造龙头工艺相当复杂,从龙嘴、龙须至龙角,有几十道工序,开料、放样、雕刻、成型、打磨、上色装饰等都是手工完成,而制作龙头最难的是雕刻龙嘴、龙眼,一旦失手,将前功尽弃。
&张绍堂制作的龙头活灵活现,在当地小有名气,每年端午前夕,周边慕名而来的客人甚多。
&有时候接的活太多了,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今年已经63岁的张绍堂最大的遗憾是,至今他还门下无徒。&
张绍堂坦言,这门手艺学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行,现在大多数年轻人既不愿意学,也没这么好的耐心,所以直到现在,他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传承这门手艺。
&我的年纪大了,希望尽快找到人接班,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不要在我这里失传。&说到收徒一事,张绍堂愁眉不展。(记者&冉景红&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
精彩图片推荐
行摄醉美江口"><>行摄醉美江口[组图]探访贵州省中国传统龙舟大赛-宜宾新闻网
> 高清组图
[组图]探访贵州省中国传统龙舟大赛
  13:14:39 来源:宜宾新闻网
发源于梵净山的锦江河,与多元的民族文化孕育了铜仁独具特色的赛龙舟习俗。(张金荣 摄)
吃粽子、划龙舟、祭屈原、挂艾草……6月20日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作为“中国传统龙舟之乡”,其“碧江赛龙舟”于2011年作为传统体育项目,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唯一一个国家级的龙舟竞技项目。铜仁市各街道和近水的山寨大多自发组织龙舟队伍,而百姓们则“倾城围观”,形成“画船齐逐万人看”的壮观场面。
20日早上9时许,在碧江区大明边城龙舟基地,2015“好彩头杯”中国传统龙舟大赛举行,来自贵州及湖南、湖北、重庆等地共59支男女传统龙舟队,共2500余名运动员竞逐锦江,吸引约15万名群众观赛。本次大赛为期两天,19日举行预赛,20日上午举行开幕式、半决赛、名次赛和决赛。比赛项目分为男子组、女子组500米直道竞速。
宜宾每年也会举行龙舟赛,读者们不妨跟随宜宾新闻网记者的镜头,感受“中国传统龙舟之乡”的独特魅力和风俗民情。 (宜宾新闻网记者 张莉 摄影报道)
CopyRight,,Inc.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您当前的位置:
记者热线:&QQ:&编辑热线:&投稿邮箱:&
南宁市西乡塘区荣获“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称号
&&日 11:04&&字号:大 中 小
河中龙舟如箭般逆水而行。 龙下水&&祭祀仪式结束,准备比赛。 &屈原游江&&&缅怀爱国忠魂 左江畔,下楞村,逆水行舟,奋勇争先。 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专家听取汇报。 冠军队伍巡游&&自豪、兴奋、最大的褒奖。 百家宴&&庆功祝贺、戚友联谊。   近日,一个好消息传到邕城&&西乡塘区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称号!   玉粽袭香千舸竞,云龙争渡话风流!每年端午节,西乡塘区便会呈现浩大的龙舟竞渡场面,河面上龙舟竞发、劈波斩浪,河岸上人头攒动、呐喊助威。西乡塘的大小江流,年复一年见证着这经久不衰的传统民俗。   西乡塘区龙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民俗味浓,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与鲜明的龙舟精神,是南宁市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   此次摘回&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的&金字牌匾&,将提升城区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成为推动城区打造宜商宜居、科教文化强区的新动力,成为奋力提升南宁首位度的强劲精神力量。   追溯历史   西乡塘区   龙舟文化源远流长   西乡塘区龙舟文化可追溯到公元1053年北宋皇v年间,距今近千年。   1053狄青率军南来,如今西乡塘区平话人聚居区居民即为平南军人后裔,每当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相聚看龙舟赛,唱平话歌。&正月元宵妹不睇,留心五月睇龙船,五月龙船真好睇,龙船好睇满江边。&这些唱词在西乡塘辖区沿江两岸延续了近千年,妇孺老幼耳熟能详。   在坛洛、金陵、石埠等地,龙舟比赛代代相传,源远流长。最具龙舟文化代表的下楞村有许多小巷,几乎是一巷一码头,一巷一个龙舟队,全村一街八巷九码头,大多都在巷口立了牌坊,牌坊上写着碑文,如&正宁码头&背面雕有&福水长流&字样,码头前还立有集资建码头榜。村民傍水而居,房子多是清末民初的风格,屋檐下大多有花纹、壁画,当中不少是有关龙舟的典故,处处流露出下楞人对龙舟文化的重视和对划龙舟活动的喜爱。早在200多年前重修村中码头的时候,挖出的残缺的石碑上就记载了包括现在的隆安县、大新等县都有人前来观看龙舟赛事。龙舟节庆,家家户户包粽子、做糍粑,杀猪宰羊招待八方宾客,而获得冠军的龙舟队员要吃&龙头大餐&,形成了独特的龙舟饮食文化,一到晚上每家每户都要拿出一张凳,集合在一起扎起高高的&架福桥&,燃起篝火,点鞭炮,放烟花,全村男女老少欢声雷动跨越福桥,祈求风调雨顺、福禄寿吉祥,然后还一起到河边放龙灯祈愿好运连年。   发展至今日,西乡塘区的龙舟文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龙舟队众多。祥吉巷龙舟队、祥集巷龙舟队、罗巷男女龙舟队、&的哥&龙舟队、金陵流江网箱鱼龙舟队、金陵镇公鸡13队等都是西乡塘区赫赫有名的龙舟队,而且各具特色。如&的哥&龙舟队成员是清一色出租车司机,人数达到200多人;金陵流江网箱鱼龙舟队队员清一色都是网箱养鱼的养殖户。   西乡塘区自1979年恢复组织参加龙舟赛至今,城区常年参加赛事的龙舟队有70多支,龙舟总数达60多条,龙舟队员多达数千人,曾参加南宁国际龙舟赛、东盟国际龙舟邀请赛、中国首届龙舟文化展演、中国水城&中国联通杯&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等赛事,取得金、银、铜奖200多个,龙舟文化在西乡塘区的传承、保护、弘扬得到加强。
编辑:王文英&
&作者:杨静&&来源: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打印】&&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新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南水乡在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