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药1 525攻略,采药1 525攻略?

当前位置: && 查询 贵州草药 结果
总计显示小于30条,更多内容请搜索。
八楞木
(《饮片新参》)
【别名】八棱麻(《药材学》),青竹标(《贵州植药调查》),八面风、三棱草(《贵州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风毛菊的全草。
...大白顶草
(《贵州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大白顶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大白顶草
...大苞叶千斤拔
(《贵州草药》)
【异名】麒麟尾、山萝卜。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苞叶千斤拔的根。
...大苞叶千斤拔叶
(《贵州草药》)
【来源】豆科植物大苞叶千斤拔的叶片,详"大苞叶千斤拨"条。
【功用主治】治外伤,煎水洗.使伤口不易化脓,促进生肌收口。
...大巢菜
(《纲目》)
【异名】薇(《诗经》),垂水(《尔雅》),薇莱、巢菜、野豌豆(《品汇精要》),野麻豌(《草木便方》),箭舌豌豆(《植物学大辞典》),救荒野豌豆、春巢菜、普通苕子、野菜豆、黄藤子(《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苕子(《广州植物志》),肥田草(《贵州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巢菜的全草。
...大丁草
(《纲目》)
【异名】烧金草(《纲目》),豹子药、苦马菜、米汤菜、鸡毛蒿、白小米菜(《贵州民间药物》),踏地香(《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龙根草、翻白叶(《贵州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大丁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大肺筋草
(《四川中药志》)
【异名】肺经草、半边钱(《天宝本草》),脐风草(《修订增补天宝本草》),反背红、血经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乌兜(《贵州植药调查》),乌豆草、一支箭(《贵州草药》)。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薄片变豆菜的全草。
...大虎耳草
(《贵州草药》)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虎耳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大虎耳草
...大接骨丹
(《云南中草药》)
【异名】水东瓜、水五加(《贵州民间方药集》),水冬瓜、接骨草树(《云南中草药》),清明花(《贵州草药》)。
【来源】为山茱萸种植物齿叶叨里木的根、花、叶。
...大金刀
(《湖南药物志》)
【异名】青卷莲,肺经草(《湖南药物志》),青竹标(《贵阳民间药草》),梳子草(《贵州草药》)。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盾蕨的全草。
...大金发藓
(《中国药植志》)
【异名】独根草(《中国药植志》),小松柏、岩上小草、眼丹药、一口血(《贵州草药》),矮松树、万年杉(《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金发藓科植物大金发藓的全草。
...大铜钱菜
(《贵州草药》)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中华天胡荽的全草。
【植物形态】中华天胡荽,又名:地弹花。
...大乌泡
(《贵州草药》)
【异名】倒生根、黄水泡、无刺乌泡、糖泡叶、马莓叶(《贵州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大乌泡的根。
...大香附子
(《贵州草药》)
【异名】三棱草。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砖子苗的全草或根。
...大叶花椒
(《湖南药物志》)
【异名】见血飞(《湖南药物志》),山批杷、铁杆椒、岩花椒(《贵州草药》),蚌壳花椒、单面针、钻山虎(《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大叶花椒的果实或种子。
...大叶狼豆柴
(《贵州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梯氏木蓝的根。
【植物形态】梯氏木蓝
...大叶狼豆柴叶
(《贵州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梯氏木蓝的叶。植物形态详"大叶狼豆柴"条。
【性味】性凉,味甘苦。
...大叶云实
(《贵州草药》)
【异名】铁藤;刺藤。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叶云实的枝、果、根。
...大夜关门
(《贵州草药》)
【异名】关门草、羊蹄风、猪腰藤。
【来源】为豆科植物多脉叶羊蹄甲的叶.
...大夜关门根
(《贵州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多脉叶羊蹄甲的根。植物形态详"大夜关门"条。
【采集】夏、秋采收。
...地锦草
(《嘉v本草》)
【异名】地联、夜光、承夜(《吴普本草》),地噤、地锦(《本草拾遗》),酱瓣草(《庚辛玉册》),草血竭、血见愁、血风草、马草、雀儿卧单、猢狲头草(《纲目》),扑地锦(《本草原始》),奶花草(《植物名实图考》),奶草、奶汁草、铺地锦、铺地红、红莲草(《福建民间草药》),斑鸠窝、天瓜叶、三月黄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地蓬草、铁线马齿苋、蜈蚣草(《江西民间草药》),奶疳草、红茎草(《浙江民间草药》),红斑鸠窝、地马桑,红沙草、凉帽草、小苍蝇翅草(《四川中药志》),红丝草、小红筋草(《杭州药植志》),仙境草(《湖南药物志》),莲子草、软骨莲子草、九龙吐珠草(《闽东本草》),地瓣草(《贵州草药》),粪脚草,粪触脚。花被单、血经基(《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地锦草的全草。
...瓜子金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金锁匙、神砂草、地藤草(《植物名实图考》),远志草(《分类草药性》),小远志(《中国药植志》),辰砂草、惊风草、瓜米细辛、鱼胆草(《贵州民间方药集》),蓝花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产后草(《江苏植药志》),山黄连、瓜子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银不换(《南宁市药物志》),拦路枝、小金盆、鸡拍翅(《重庆草药》),竹叶地丁(《浙江中药手册》),铁线风、瓜子莲、女儿红(《湖南药物志》),歼疟草、小英雄、散血丹(《江西民间草药验方》),通性草、黄瓜仁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接骨红、二月花、地风消、铁箭风(《贵州草药》),小叶地丁草、小叶瓜子草、柳叶紫花、高脚瓜子草、铁洗帚(《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远志科植物瓜子金的全草或根。
...九节茶
(《生草药性备要》)
【别名】草珊瑚(《汝南圃史》),观音茶(《生草药性备要》),接骨木《植物名实图考》),九节风(《分类草药性》),驳节茶(《岭南采药录》),嫩头子(《峨嵋药植》),草珠兰(《修订增补天宝本草》),山石兰、按骨兰(《广西中兽医药植》),山鸡茶、鸡膝风、山胡椒(《陆川本草》),骨风消(《南宁市药物志》),大威灵仙、九节兰、青甲子、满山香(《湖南药物志》),隔年红、九节红、十月红、九节蒲(《闽东本草》),鸡骨香(《广西中草药》),接骨茶(《贵州草药》),鱼子兰(《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按骨金粟兰的枝叶。
头风:葶苈子,研末,以汤淋汁,沐头3―4次即愈。(肘后方)
偏正头痛:细辛、雄黄各等分,研细末,用纸捻蘸药搐鼻,左痛
...石韦图谱 【药名】:石韦&【拼 音】:SHIWEI【英文名】:Pyrrosia Leaf【来源】:为蕨类植物药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庐山石韦、毡毛石韦、有柄石韦、北京石韦或西南石韦的叶。【功 效】:利水通淋,清肺泄热。【主治】: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性味归经】:苦甘,凉。①《本经》:“味苦,平。”②《别录》“甘,无毒。”③《药性论》:“微寒。”④《贵州草药》:“味辛,性平。”入肺、膀胱经。①《滇南本草》:“入小肠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膀胱二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亦可加大剂量。【用药忌宜】:阴虚及无湿热者忌服。①《本草从新》“无湿热者勿与。”②《得配本草》:“真阴虚者禁用。”【药物配伍】:①《本草经集注》:“滑石、杏仁为之使,得昌蒲良。”配伍应用:配蒲黄,清热利尿;配地榆,清热凉血;配槟榔,清热止咳。 【别名】:石ZHE(《本经》)、石皮(《别录》)、石苇(《滇南本草》)、金星草、石兰(《纲目》)、生扯拢(《分类草药性》)、虹霓剑草、石剑、潭剑(《福建民间草药》)、金汤匙、石背柳(《中药材手册》)。①石韦,又名:飞刀剑(《植物名实图考》)、肺心草、蜈蚣七、铺地蜈蚣七、七星剑、大号七星剑、一枝箭、山柴刀、木上蜈蚣、肺筋草、蛇舌风。②庐山石韦,又名:肺金草、大连天草、箭戟蕨。③毡毛石韦④有柄石韦又名:长柄石韦、石茶。⑤北京石韦⑥西南石韦【处方名】:石韦、石苇、石尾【商品名】:大石韦:又名大叶石韦。为植物石韦、庐山石韦和毡毛石韦Pyrrosiadrakeana(Franch.)Ching的叶片。以叶大、质厚、背面有毛者为佳。小石韦:又名小叶石韦。为有柄石韦(长柄石韦、石茶)、北京石韦Pyrrosiadavidii(Gies.)Ching和西南石韦Pyrrosia gralla(Gies.)Ching的叶片。以叶厚、整齐、洁净为佳。【药用部位】:以上几种植物的根茎(石韦根)、叶上的毛茸(石韦毛)亦供药用,各详专条。【动植物资源分布】:①石韦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②庐山石韦分布安徽、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③毡毛石韦分布湖北、四川、陕西、云南、西藏等地。④有柄石韦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⑤北京石韦分布河北、山东、湖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⑥西南石韦分布云南、四川、湖北等地。【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春、夏、秋均可采收,除去根茎及须根,晒干。【拉丁名】:药材Folium Pyrrosiae 原植物①石韦Pyrrosia&lingua& (Thunb.)Farw.,②庐山石韦Pyrrosia&sheareri(Bak.)& Ching,③毡毛石韦Pyrrosia&drakeana(Franch.)&& Ching④有柄石韦Pyrrosiapetiolosa(Christ)Ching,⑤北京石韦Pyrrosia&davidii (Gies.)& Ching⑥西南石韦Pyrrosia&gralla& (Gies.)& Ching【炮制方法】:拣净杂质,洗去泥沙,刷净茸毛,切段晒干。①《别录》:“用之须去黄毛。”②《日华子本草》:“入药去梗,须微炙用。一法以羊脂炒干用。”【考 证】:出自《名医别录》:“石韦,生华阴山谷石上。二月采叶,阴干。”②《本草图经》:“石韦,今晋、绛、滁、海、福州、江宁府皆有之。丛生石上,叶如柳,背有毛,而斑点如皮,故以名。二月、七月采叶,阴干用。石韦一名石皮。而福州自有一种石皮,三月有花,其月采叶煎浴汤,主风。”③《纲目》:“石韦,柔皮曰韦,ZHE亦皮也。”“多生阴崖险罅处。其叶长者近尺,阔寸余,柔韧如皮,背有黄毛,亦有金星者名金星草,叶凌冬不雕。又有一种如杏叶者,亦生石上,其性相同。”【生药材鉴定】:①大叶石韦一、石韦:叶柄近圆柱形,棕色或棕黑色,长6~15厘米,有纵沟,无毛或疏被星状毛;叶片扭曲皱卷,平展后呈披针形,长7~2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叶基楔形至圆形,全缘,叶面棕色或灰棕色,无毛或疏具星状毛,布有黑色圆形小凹点,背面密被中心具红色圆点的粉棕色星状毛,毛的分枝较粗短,有的叶表面几乎全部布有孢子囊群。叶片革质,稍脆易折。气无,味淡。二、庐山石韦:与石韦相似,惟叶柄较长,无毛;叶片皱缩,较大,长圆状披针形,叶基阔楔形、圆形、近心形或稍呈耳形,显著不对称,背面星状毛的分枝较粗,有的叶片具棕色圆形孢子囊群,与中脉约成60”角斜出平行排列,分布近乎整个叶面,其内常见红色光泽的孢子囊环带。厚革质,坚硬而脆。气无,味微苦。三、毡毛石韦:叶柄有数条纵槽,有毛;叶片扭曲卷皱,披针形,基部楔形至阔楔形,对称,背面密布灰棕色星状毛,毛的分枝细长,有的叶上半部布有孢子囊群。革质,稍硬。气无,味淡。②小叶石韦一、有柄石韦:柄被棕色星状毛,有1纵浅槽,内密生毛;叶片卷曲成筒状,广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3~9厘米,先端钝,叶基楔形,全缘,叶面灰棕色,无毛或疏被星状毛,散布黑色圆形小凹点,背面密生粉棕色的中心有红点的星状毛,毛的分枝较短粗,中脉明显,侧细脉均不显。薄革质。气无,味微苦。二、北京石韦:叶柄扁平,细长扭曲,有毛;叶片扭曲卷皱,线状披针形或近线形,叶基窄楔形下延成叶柄边缘;叶面浅黄绿色,无毛,背面密被较薄的灰棕色星状毛,毛的分枝细长,叶片背面几乎全部或大部生有孢子囊群。薄革质。气无,味微苦。三、西南石韦:与北京石韦相似,惟叶的背面被较厚而松的星状毛,毛的分枝较长,呈长针状,深褐色,略有光泽。上述两类药材,大叶石韦以叶大、质厚、背面有毛为佳;小叶石韦以叶厚、整齐、洁净为佳。主产浙江、湖北、河南、河北、江苏等地。此外,山东、辽宁、广西、江西、福建、云南、贵州、四川、陕西、山西、安徽等地亦产。其中以浙江、湖北、江苏所产的大叶石韦质量为佳。【中药化学成分】:石韦、有柄石韦、庐山石韦的全草均含黄酮类。石韦全草尚含皂甙、蒽醌类、鞣质、禾烯-b(Diplopte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有柄石韦全草尚含酚性物质、树脂、皂甙。庐山石韦全草尚含果糖、葡萄糖、蔗糖、有机酸及酚性化合物。此外,还分离出结晶成分延胡索酸、咖啡酸和异芒果甙(Isomangiferin)等。庐山石韦含x果甙(mangiferin)、异x果甙(isomangiferin)、延胡索酸(fumaricacid )、咖啡酸(caffeic acid)、β-谷甾醇及里白烯(diploptene)。此外,有蒽醌、鞣质反应。又谓含皂甙。石韦叶中分得β-谷甾醇、山柰酚、槲皮素、异槲皮甙、三叶豆甙、绿原酸及蔗糖。有柄石韦叶中分得里白烯、木犀草素、棉皮素、山柰酚和蔗糖。【中药化学鉴定】:取上述石韦粉末5g,置索氏提取器中,用甲醇回流提取,提取液2ml置试管中,加镁粉少许,再加浓盐酸1-2滴,除有柄石韦外,庐山石韦和石韦提取液沿管壁显粉红色。(检查黄酮类)
...铁苋菜图谱
【药 名】:铁苋菜
【拼 音】:TIEXIANCAI【英文名】:Copperleaf Herb【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大戟科植物铁苋菜的全草。【功 效】:清热,利水,杀虫,凉血止血。【主治】:治痢疾,腹泻,咳嗽吐血,便血,子宫出血,疳积,腹胀,皮炎,湿疹,创伤出血。【性味归经】:苦、涩,平。①《草木便方》:&“辛。”②《福建民间草药》:& “微苦涩,平。”③《广西中药志》:& “味淡涩,性平。”④《河北中药手册》:&“性凉,微甘苦。”《泉州本草》:& “入心,肺,大、小肠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用药忌宜】:《泉州本草》:“孕妇忌用,老弱气虚者少用。”【药物配伍】:1、配茅根,上清下泄,清泄兼施,利水通淋,治血尿最佳。2、配贝母,一善清里祛痰,一善走表宣肺气,里清表散,热嗽可愈。3、配丹皮,气血两清,温病气血两燔者,每多用之。4、配当归,治月经过多。5、配地丁,二药皆清热解毒,治皮肤湿疹。【别 名】:人苋、海蚌含珠、撮斗撮金珠(《植物名实图考》)、六合草、半边珠(《草木便方》)、野黄麻(《天宝本草》)、玉碗捧真珠、粪斗草(《福建民间草药》)、血见愁(《安徽药村》)、凤眼草(《药材资料汇编》)、肉草、喷水草(《广西中兽医药植》)、小耳朵草、大青草(《江苏植药志》)、猫眼草、蚬草(《南宁市药物志》)、叶里藏珠、痢疾草(《江西民间草药》)、野麻草(《闽南民间草药》)、蚌壳草、铁灯碗、筒筒草(《四川中药志》)、七盏灯(《重庆草药》)、血布袋、布袋口(《中国药植图鉴》)、皮撮珍珠、珍珠草、瓢里珍珠、田螺草、海底藏珍珠(《湖南药物志》)、藏珠草(《广东中药》Ⅱ)、野六麻、野苦麻(《闽东本草》)、猫眼菜(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撮斗珍珠(《江西草药》)、萤火虫草、野棉花、寒热草(《上海常用中草药》)、叶下双桃、叶里仙桃、金畚斗、野络麻、老鼠耳朵草、金盘野苋菜(《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含珠草(《广西中草药》)、沙罐草(《陕西中草药》)、灯盏窝、草蚌含珠(《贵州草药》)、山黄麻(《福建中草药》)、麻子草[广东《医药科技动态》(8):3,1971]【处方名】:铁苋、铁苋菜、血见愁、人苋【商品名】:铁苋,铁苋菜。以肥壮、植株完整、干燥无泥土者为佳。【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黄河流域中下游及长江以南各地。药材主产江苏。【药材的采收与储藏】:5~7月间采收,除去泥土,晒干。【拉丁名】:药材Herba Acalyphae原植物铁苋菜Acalyphaaustralis L.【考 证】:出自《植物名实图考》。【生药材鉴定】:干燥的带根全草,根自根茎处作须状分出,茎表面灰紫色或灰棕色,长约30厘米,密被白色毛。质坚易折断,断面裂片状,黄白色,中心有疏松的白色髓部或已成空洞。茎上部残留叶片,多破碎皱缩。气微芳香,味淡。主产江苏。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江西、安徽等地亦产。显微鉴定: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少数呈连珠状增厚,均有气孔、非腺毛。气孔常数个成群,多为平轴式,副卫细胞2个,较小,或其中1个明显小于表皮细胞。非腺毛单细胞,大多平直,有的先端稍偏弯或基部拐曲,长56~1119μm,中部直径11~42μm,壁厚者层纹明显,有的壁具疣状突起,有的胞腔具1~8分隔。叶肉组织有众多草酸钙簇晶,直径15~64μm,常有数个宽大的棱角,先端锐尖,主脉部位的簇晶纵列成行,直径8~43μm,棱角较多而细小。本品以叶多、色绿、无花者为佳。【中药化学成分】:可能含有生物碱、甙类、还原性糖类或其他还原性物质、鞣质、淀粉、油脂或蜡等。经含水丙酮提取,分得没食子酸、咖啡酰苹果酸,以及脚6兀teraniin)等。
...草珊瑚图谱【药 名】:草珊瑚【拼 音】:CAOSHUANHU【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金粟兰科植物接骨金粟兰的枝叶。【功 效】:抗菌消炎、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治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菌痢、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
【性味归经】:辛,平。 入肺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用药忌宜】:阴虚火旺及孕妇忌服。【别名】:观音茶(《生草药性备要》)、接骨木(《植物名实图考》)、九节风(《分类草药性》)、驳节茶(《岭南采药录》)、嫩头子(《峨嵋药植》)、草珠兰(《修订增补天宝本草》)、山石兰、接骨兰(《广西中兽医药植》)、山鸡茶、鸡膝风、山胡椒(《陆川本草》)、骨风消(《南宁市药物志》)、大威灵仙、九节兰、青甲子、满山香(《湖南药物志》)、隔年红、九节红、十月红、九节蒲(《闽东本草》)、鸡骨香(《广西中草药》)、接骨茶(《贵州草药》)、鱼子兰(《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处方名】:草珊瑚、九节茶、肿节风等。【商品名】:草珊瑚、九节茶、肿节风。以枝叶肥壮、带有花者为佳。【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地。【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季采收。【拉丁名】:原植物接骨金粟兰Sarcandra&glabra& (Thunb.) Nakai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 Makai[Chloranthus (Thunb.)Makino【考 证】: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生药材鉴定】:干燥的嫩枝叶,茎枝有明显的节,圆形,棕色;叶对生,薄革质,卵状长圆形或披针状长圆形,棕色或绿褐色,边缘除基部外有粗锯齿,齿尖有硬骨质;气微味淡。产四川、湖南、广东、广西等地。性状:全草长50-120CM,根茎较粗大,密生细根;茎圆柱形,节膨大,有分枝;表面暗绿色或暗褐色,有纵纹,并散有纵向皮孔,质脆,易折断,断面有髓或中空;叶对生,近革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约5-15CM,宽3-6CM,叶缘有粗锯齿,叶柄长约1CM;穗状花序顶生,常分枝;气微香,味微辛。【中药化学成分】:叶含香豆酮、内酯、黄酮甙、氰甙、挥发油及鞣酸。果实含蹄纹天竺素鼠李葡糖甙(Pelargonidin3-rhamnosylglucoside)。经预试分析,含挥发油、黄酮甙、鞣质以及甾萜类等多种成分。且黄酮甙类为抗肿瘤有效成分。另含延胡索酸(富马酸,fumaricacid )、琥珀酸、愈创木基木质素(guaicyl lignin)、香豆精类成分异榛皮定(isofraxidin)。鲜叶含挥发油0.2%-0.3%,油中成分为芳樟醇乙酯(linaloolacetate)22.2%-26.8%。本品含金粟兰内酯A、B(chloranthalactoneA、B)
...蜘蛛果的功效蜘蛛果的功效蜘蛛果
(《贵州草药》)
【异名】沙参(《广西药植名录》),红果参(《贵州草药》)。&&&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披针叶金钱豹的根。&&&
【植物形态】披针叶金钱豹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米左右。&&&叶对生,有短柄;叶片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长尖,基部圆形,边缘有锯齿。&&&花单生叶腋;萼筒短,先端6裂,裂片线形,有齿,果时宿存;花冠宽钟状,5~6裂,白色或带紫色。&&&浆果球形,熟时红褐色。&&&种子多数。&&&
生于山野路旁。&&&分布长江以南地区及台湾。&&&
【采集】秋季采收。&&&
【性味】《贵州草药》:甘微苦,平。&&&
【功用主治-蜘蛛果的功效】①《广西药植名录》:润肺,止咳,滋补。&&&
②《贵州草药》:理气,补虚,祛瘀止痛。&&&
【选方】①治气虚:蜘蛛果一两,炖肉吃;或研末一钱。&&&盐开水送服。&&&
②治跌打损伤:蜘蛛果五钱至一两,九节莲五钱。&&&捣绒敷伤处。&&&
③治肠绞痛:蜘蛛果五钱。&&&泡酒一斤,每次服药酒一钱。&&&(选方出《贵州草药》)
...水杨梅根1的功效水杨梅根1的功效水杨梅根
(《贵州草药》)
【异名】头晕药根(《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日本水杨梅的根茎及根。&&&植物形态详水杨梅条。&&&
【采集】夏、秋采挖多年老植株的根茎及根,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含水杨梅甙。&&&
【性味】《贵阳民间药草》:辛,香,温,无毒。&&&
【功用主治-水杨梅根1的功效】治风寒感冒,腹痛泻痢,肾虚头晕。&&&
【选方】①治痢疾腹痛:头晕药根五钱。&&&炒红糖,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风寒感冒:头晕药根三个。&&&煎水内服。&&&(《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肾阳虚,头眩晕:头晕药根一两。&&&炖肉吃。&&&(《贵州草药》)
...大香附子的功效大香附子的功效大香附子
(《贵州草药》)
【异名】三棱草。&&&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砖子苗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态】砖子苗
根状茎短,秆疏丛生,高10~50厘米,锐三棱形。&&&叶短于秆或与秆等长,宽3~6毫米;叶鞘褐色或红棕色。&&&叶状苞片5~8枚,长于花序;伞形花序具6~12个辐射枝,辐射枝长短不等,最长达8厘米;穗状花序圆筒形或长圆形,具多数密生的小穗;小穗平展或稍俯垂,线状披针形,具1~2个小坚果;小穗轴具宽翅,白色,透明;鳞片膜质,边缘常内卷,淡黄色或绿白色,下面具多数脉,中间3条脉明显;雄蕊3枚,花药线形;花柱短,柱头3个,细长。&&&小坚果狭长圆形、三棱形,褐色,表面具微突起的细点。&&&花果期4~10月。&&&
生于山坡阳处、路旁草地、溪边及林下。&&&分布陕西、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味,辛微苦甘,性平。&&&
【功用主治-大香附子的功效】祛风止痒,解郁调经。&&&治皮肤瘙痒,月经不调,血崩。&&&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鸭舌头的功效鸭舌头的功效鸭舌头
(《贵州草药》)
【异名】瓜皮草(《种子植物名称?补编》),鸭舌草、鸭舌子(《贵阳民间药草》),水充草(《贵州草药》)。&&&
【来源】为泽泻科植物矮慈姑的全草。&&&
【植物形态】矮慈姑
多年生草本。&&&须根白色有丝光,中空,有密节,不分枝,杂有横行的根茎,形与根相同,但略大,特别长,在另一端萌发新株。&&&单叶丛生基出;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18厘米,宽3~8毫米,全缘,质柔软而厚,上面绿色,近根部呈白色。&&&花梗自叶丛中抽出。&&&高约15~20厘米;花单性,雌雄同株;雌花无柄,多聚于花序下层,形成轮状;雄花有长柄,具椭圆形苞叶3~5个,轮生于花茎上,多为2轮;萼3片,绿色;花瓣3片,形较大,白色;雄蕊12个,花药黄色,花丝短而肥大;心皮多数,扁平。&&&果实广倒卵形,扁平,具鳞片状翅,聚合成球状。&&&花期夏秋。&&&
野生于水田及沼泽浅水中。&&&分布长江流域,南到广东,西南至四川、云南等地。&&&
【采集】夏、秋采。&&&
【性味】①《贵阳民间药草》:甘苦,微寒。&&&
②《贵州草药》:性平,味淡。&&&
【功用主治-鸭舌头的功效】《贵阳民间药草》:清热解毒。&&&治喉痛,外敷痈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鲜者0.5~1两。&&&外用:捣敷。&&&
【选方】①清喉火:鲜鸭舌草一两。&&&煎水服;同时另取一部分捣敷颌下。&&&(《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无名肿毒:鲜鸭舌草捣烂外敷。&&&(《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湿疮:鸭舌头、水慈姑、猪鼻孔叶各等分。&&&搓烂,搽患处,最后用清水洗净。&&&(《贵州草药》)
...山扁豆的功效山扁豆的功效山扁豆
(《救荒本草》)
【异名】含羞草决明、黄瓜香、梦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挞地沙、细杠木、砂子草(《南宁市药物志》),地柏草(《广东中药》),水皂角(《贵州草药》),假牛柑(《广西中草药》),望江南、疳草、下通草,鱼骨折、红霜石(《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来源】为豆科植物山扁豆的全株。&&&
【植物形态】山扁豆
亚灌木状草本,高30~45厘米。&&&茎多分枝,分枝瘦长,斜升或四散,多少被有短柔毛。&&&双数羽状复叶,互生,长7.5~10厘米;托叶线形,长尖;小叶25~60对,镰刀状钱形,长3~5毫米,少有8毫米,先端短尖。&&&花梗腋生,。&&&单一或数朵排成短总状花序;萼片5,披针形,先端急尖;花瓣5,黄色,少有长于萼片者;雄蕊10,5长5短,相间而生;雌蕊1,子房线形而扁,花柱内弯,柱头截形。&&&荚果条形,扁平,长2.5~5厘米;宽约5毫米,疏被毛。&&&种子16~25粒,深褐色,平滑、光泽。&&&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于林下山坡间及田野、路旁。&&&分布华北,南延至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种子(山扁豆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秋采收全株,晒干或焙干。&&&
【药材】干燥的全株。&&&根细长,须根发达,外表棕褐色,质硬,不易折断。&&&茎多分枝,呈黄褐色或棕褐色,被短柔毛。&&&叶卷曲,下部的叶多脱落,黄棕色至灰绿色,质脆易碎;托叶锥尖。&&&气微,味淡。&&&以叶多者为佳。&&&
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甘,平。&&&
①《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②《广西中草药》:甘淡,平。&&&
【功用主治-山扁豆的功效】清肝利湿,散瘀化积。&&&治湿热黄疸,暑热吐泻,水肿,劳伤积瘀,小儿疳积,疗疮痈肿。&&&
①《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消食,生津。&&&治疳积,止烦渴。&&&
②《广东中药》:治劳伤积瘀,内伤咳嗽。&&&
③《贵州草药,:清热消肿,利水通淋。&&&
④《广东中草药,:清热解毒,消积。&&&治毒蛇咬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大剂量1~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黄疸病:水皂角二两,地星宿五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②治暑热叶泻:山扁豆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水肿和淋症:水皂角、q蓄各一两,煨水服。&&&
④治小儿疳积:水皂角、水杨梅、菜油各五钱,红牛膝二钱,蒸小母鸡一只吃。&&&
⑤治夜盲:水皂角二两、菊花三钱,炖猪蹄一对吃。&&&
⑥治肩疮:水皂角叶、水冬瓜叶各适量,捣绒,外敷患处。&&&(③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⑦治疔疮:山扁豆鲜叶适量,捣烂,加盐少许,拌和外敷。&&&
⑧治痈肿:山扁豆叶,研细末,用蜂蜜或鸡蛋白调敷。&&&
⑨治肺痈(吐臭痰):山扁豆鲜全草四两,用瘦猪肉四两煮汤,以汤煎药服。&&&
⑩治漆疮:山扁豆全草适量,水煎洗。&&&(⑦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虫牙药的功效虫牙药的功效虫牙药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三叉金、三托艾、伤寒头、大箭根(《广西药植名录》),三姐妹(《广西中草药》),牛尾草、三叶扫把、马鹿尾(《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三叶香茶菜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态】三叶香茶菜,又名:细叶香茶菜。&&&
多年生草本,高约60厘米。&&&茎直立,有四钝棱,密被白色粗毛。&&&3叶轮生,有极短的柄,叶片长椭圆形,长4~9厘米,宽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粗锯齿,上面绿色,被疏散短白毛,下面密被白色柔毛。&&&轮伞花序,有小花10朵,集成圆锥花序式,顶生及对生于叶腋;萼钟状,5齿裂,密被白色绒毛;花冠紫色,外面有白毛,冠筒基部收缩,收缩处的上部有一浅囊,上唇4裂,裂片反折,下唇船形;雄蕊4,2强,花药丁字着生;花柱2裂。&&&
生于山野草坡。&&&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辛微苦,温。&&&
①《贵州民间药物》:性温,味辛,有小毒。&&&
②《广西中草药》:味微苦,性温。&&&
【功用主治-虫牙药的功效】祛风散寒,化痰理湿。&&&治感冒,咳嗽,黄疸,风湿肿痛,齿痛,刀伤出血。&&&
①《贵州民间药物》:止痛止血。&&&治牙痛,刀伤。&&&
②《广西药植名录》:化痰止咳,消水肿。&&&治伤寒,黄疸,咳嗽,鹤膝风,小儿疳积,风湿。&&&
③《广西中草药》:发散风寒,解毒消肿,止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煎洗。&&&
【选方】①治牙痛:虫牙药少许,加食盐共捣,放于患处;或用虫牙药根捣烂,放于患处。&&&(《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流行性感冒:细叶香茶菜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③治毒蛇咬伤,肿胀疼痛:细叶香茶菜一至二两,水煎冲酒服;外用鲜草适量,水煎洗患处。&&&(《广西中草药》)
④治刀伤:虫牙药叶适量,捣烂敷伤口。&&&(《贵州草药》)
...蔓胡颓子根的功效蔓胡颓子根的功效蔓胡颓子根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态详蔓胡颓子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贵州草药》:味酸微涩,性凉。&&&
【功用主治-蔓胡颓子根的功效】清热,利湿,消肿,止血。&&&治痢疾,水泻,风湿痹痛,肝炎,胃病,吐血,痔血,血崩,跌打肿痛。&&&
①《广西药植名录》:根皮:接骨,治疮疥。&&&
②《贵州草药》:清热,利湿,止血。&&&
③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活络,行气止痛,消肿解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8钱。&&&
【选方】①治水泻或痢疾:牛奶子根一两,煎水服。&&&
②治吐血:牛奶子根五钱,煎水服。&&&
③治血痢或痔疮出血:牛奶子根五钱至一两。&&&煮甜酒水服。&&&
④治血崩:牛奶子根四两,赤芍三钱。&&&熬甜酒吃。&&&(①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⑤治跌打瘀积肿痛,吐血:蔓胡颓子干根五至八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⑥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睾丸炎,慢性肝炎,胃病,河豚中毒,狗咬伤:蔓胡颓子根三至六钱。&&&水煎服。&&&(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马比木的功效马比木的功效马比木
(《贵州草药》)
【异名】公黄珠子、追风伞。&&&
【来源】为茶茱萸科植物海桐假柴龙树的根皮。&&&
【植物形态】海桐假柴龙树
灌木,嫩枝有毛,后变平滑。&&&叶互生,叶片长椭圆形,长6~11厘米,宽1.5~3.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平滑或在中脉上有疏生粗毛,下面在侧脉上有疏生粗毛,具短柄。&&&聚伞花序顶生,以多花合成,具有短总梗;萼片5齿裂,外面被疏生粗毛;花瓣5片,基部连合,淡黄色,外面有粗毛,内面有柔毛;有臭气;子房密生粗毛。&&&核果椭圆状,先端有钝状突起。&&&
生于土坡。&&&分布贵州、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性温,味辛。&&&
【功用主治-马比木的功效】祛风除湿,理气散寒。&&&
【选方】①治浮肿;公黄珠子、折耳根、苦蒜果各五钱。&&&煨水服。&&&
②治小儿疝气:公黄珠子三钱。&&&煨水服。&&&
③治关节疼痛:公黄珠子适量。&&&煨水熏洗患处。&&&
...黄脚鸡的功效黄脚鸡的功效黄脚鸡
(《贵州草药》)
【异名】玉竹、十样错(《贵州草药》),竹节参(《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剑叶假万寿竹的根茎。&&&
【植物形态】剑叶假万寿竹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茎横走,圆柱形略扁,有环节及茎基痕迹,肉质,外皮黄色,须根多数。&&&茎直立或稍倾斜,绿色,具细纵棱,叶互生,卵状披针形,长6~10厘米,宽1.8~2.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形,全缘,3出脉。&&&花腋生,单一或成对,花梗长1~1.5厘米;花被基部筒状,先端6裂,白色,副花冠6片,每片复2裂;子房上位。&&&浆果球形,直径6~7毫米。&&&
生于山林阴地及庭园宅旁,分布贵州等地。&&&
【采集】秋、冬采收。&&&
【性味】《贵州草药》:甘,平。&&&
【功用主治-黄脚鸡的功效】①《贵州草药》:养阴润肺,生津止渴。&&&
②《贵州药植目录》:治月经不调。&&&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选方】①治劳伤风湿疼痛:黄脚鸡、黄精、白尾笋各五钱。&&&泡酒服。&&&
②治虚咳多扦:黄脚鸡、红姨妈菜各五钱。&&&炖肉吃。&&&
③治产后虚弱:黄脚鸡一两。&&&炖子鸡一只吃。&&&
④治夜间多尿或遗精腰痛:黄脚鸡、丹参、仙茅各五钱。&&&煨水或泡酒服。&&&(选方出《贵州草药》)
...红果楠的功效红果楠的功效红果楠
(《贵州草药》)
【异名】凉药、小楠木。&&&
【来源】为樟科植物红果黄肉楠的根、叶。&&&
【植物形态】红果黄肉楠
灌木,高2~3米。&&&小枝细,灰褐色。&&&叶轮生,革质,矩圆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6~10厘米,宽1.5~2.7厘米,两端渐尖,上面绿色稍有光泽,下面稍苍白色,有微柔毛,后渐脱落,具羽状咏,中脉上面常凹下,中、侧脉下面隆起;叶柄长5~8毫米。&&&花于枝上簇生;苞片于开花时脱落;雄花花梗密生褐色长柔毛;花被片6,卵形,几相等,长3毫米,花被管短于花被片;能育雄蕊9,成3轮,花药椭圆形,4室,均内向瓣裂,花丝长约4毫米,退化雄蕊细小。&&&果实卵形,红色,生于杯状花被上。&&&
生于丛林中。&&&分布广西、贵州、四川、湖北、陕西,河南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辛,凉。&&&
【功用主治-红果楠的功效】清热解毒。&&&
【选方】①治烫伤:凉药根适量,泡水搽。&&&
②治脚癣:凉药根和叶适量,煨水洗患处。&&&
③治痔疮:凉药根一两,煨水洗患处。&&&
...乔木刺桐的功效乔木刺桐的功效乔木刺桐
(《贵州草药》)
【异名】鹦哥叶(《贵州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木通的根、叶、果。&&&
【植物形态】刺木通
落叶乔木,高7~8米。&&&茎、枝上有短硬刺。&&&3出复叶,有柄;小叶片近肾形,长10~20厘米,宽8~19厘米,先端突尖,基部近截形。&&&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于总花梗上部;萼短,2唇形;花冠蝶形,红色,长达4厘米;雄蕊10,5长5短;子房具柄,有黄色毛。&&&荚果梭状而弯,顶端有喙,基部有柄,长约10厘米。&&&种子黑色,肾形,光亮。&&&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于山坡或山沟中。&&&分布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
【化学成分】种子含生物碱:刺桐定碱,刺桐碱和刺桐平碱。&&&
【药理作用】本属植物中约有半数含多种箭毒样生物碱,研究较多者为β-刺桐若定碱。&&&本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皆有竞争型神经肌肉阻滞剂的作用特点;对神经节亦有阻断作用。&&&与箭毒不同,本类药为叔胺型而对运动终极有强大作用,如转变为季胺型(碘甲基化)后,则神经肌肉之阻断作用反而削弱,而对神经节之作用转而增强。&&&本类药口服有效,但作用时间很短,并能引起心跳显著变慢,血压下降,故未能推广至临床应用。&&&对平滑肌无作用,对清醒动物可引起惊厥。&&&
【性味】苦辛,平。&&&
【功用主治-乔木刺桐的功效】清热驱风,健脾利湿。&&&
【选方】①治头胀痛:鹦哥叶的叶适量,捣绒,在火上烤热,包两太阳穴。&&&
②治痢疾:鹦哥叶根二至三钱,鹦哥叶果一钱。&&&煨水服。&&&(性味以下出《贵州草药》)
...猕猴桃的功效 猕猴桃又叫藤梨、阳桃、猕猴梨。其性味甘酸而寒,有解热、止渴、通淋、健胃的功效。可以治疗烦热、消渴、黄疸、呕吐、腹泻、石淋、关节痛等疾病,而且还有抗衰老的作用。唐代医药学家陈藏器介绍猕猴桃的功效为“调中下气、主骨节风、瘫缓不随、长年白发”。现代医学研究分析,猕猴桃果实含有糖类,蛋白质中氨基酸丰富,蛋白酶十二种,维生素B1、C、胡萝卜素以& 及钙、磷、铁、钠、钾、镁、氯、色素等多种成分。其维生素C含量是等量柑橘中的五至六倍。近年来有报道称:猕猴桃能阻断致癌物质――亚硝胺合成的活性成分,阻断率达98%,有抑制癌细胞的作用。所以,猕猴桃是滋补强身的上等果品。此外,其枝叶、根、藤都是很好的中药材。   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取猕猴桃干果60至100克,水煎服,每日早晚分服。患尿路结石者,每日食用猕猴桃6至10枚,分二次或三次服完。高热烦渴,胸腹胀闷者,每次食猕猴桃2至3枚,日服三、四次。常食猕猴桃还可对半身不遂、肌肉麻木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同时,猕猴桃有滑泄之性,大便秘结者可多食之,而脾胃虚寒、尿频、月经过多和先兆流产病人则应忌食。   猕猴桃既可用于治疗内、外、妇科疾病,又可用于保健抗衰老,它就像一座奉献给人类的天然药库,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教授曾呼吁大力开发猕猴桃资源,为人们的保健益寿做出贡献。【中文名】猕猴桃(《开宝本草》) 【类别】果实类 【异名】藤梨、木子,猕猴梨(《开宝本草》),羊桃(《医心方》),阳桃(《日用本草》),毛叶猕猴桃(《经济植物手册》),大红袍(《贵州民间方药集》),大零核、猴仔梨(《福建民间草药》),杨桃(《江西草药》),绳梨、金梨、野梨(《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山洋桃(《贵州草药》),狐狸桃(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果实。&&& 【植物形态】猕猴桃藤本。&&&幼枝及叶柄密被褐色毛或刺毛;老枝红褐色,光滑无毛;髓大,白色,片状。&&&叶互生,营养枝上的阔卵圆形至椭圆形,先端极短,渐尖至突尖;花枝上的近圆形,长6~17厘米,宽5~13厘米,先端短突尖,圆或截形,基部圆形至多少心形,边缘有纤毛状细尖,上面常仅叶脉上被疏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星状绒毛;叶柄长3~7.5厘米。&&&花杂性,通常3~6朵成腋生聚伞花序,少为单生,初开时乳白色,后变为橙黄色,芳香;萼片5,外被黄色绒毛;花瓣5,先端凹成缺刻,光滑无毛;雄蕊多数,花丝长短不等;子房上位,花柱丝状,多数。&&&浆果卵状或近球形,密生棕黄色长硬毛,果皮黄褐绿色。&&&种子细小多数,黑色。&&&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生长于山坡、林缘或灌木丛中。&&&分布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湖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贵州、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本植物的根(猕猴桃根)、枝叶(猕猴桃枝叶)、茎中液汁(猕猴桃藤中汁)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化学成分】猕猴桃果实含糖、维生素、有机酸、色素。&&&每100克可食部分含糖11克,蛋白1.6克,类脂0.3克,抗坏血酸300毫克,硫胺素0.007毫克,硫25.5毫克,磷42.2毫克,氯26.1毫克,钠3.3毫克,钾320毫克,镁19.7毫克,钙56.1毫克,铁1.6毫克及类胡萝卜素0.085毫克。&&&又含猕猴桃碱。&&& 同属植物狗枣猕猴桃之未成熟果实中含抗坏血酸461~521毫克%,成熟果实中含532~930毫克%。&&& 【性味】甘酸,寒。&&& ①崔禹锡《食经》:味甘,冷。&&& ②《福建民间草药》:甘,寒,滑,无毒。&&& 【归经】《得配本草》:入足少阴、阳明经。&&& 【功用主治】解热,止渴,通淋。&&&治烦热,消渴,黄疸,石淋,痔疮。&&& ①崔禹锡《食经》:和中安肝。&&&主黄疸,消渴。&&& ②《食疗本草》:取瓤和蜜煎,去烦热,止消渴。&&& ③《本草拾遗》:主骨节风,瘫缓不随,长年变白,痔病,调中下气。&&& ④《开宝本草》:止暴渴,解烦热,下石淋。&&&热壅反胃者,取汁和生姜汁服之。&&&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 【宜忌】脾胃虚寒者慎服。&&& 《开宝本草》:冷脾胃,动泄荨&&& 【选方】①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猕猴桃干果二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偏坠:猕猴桃一两,金柑根三钱。&&&水煎去渣,冲入烧酒二两,分两次内服。&&&(《闽东本草》)
...刺果卫矛的功效刺果卫矛的功效刺果卫矛
(《贵州草药》)
【异名】扣子花、岩风。&&&
【来源】为卫矛科植物长刺卫矛的根。&&&
【植物形态】长刺卫矛
攀援状灌木,高达6米。&&&树皮灰褐色,小枝具四棱。&&&叶对生,薄革质,披针形,长8~15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浅锯齿,侧脉在叶基3出状,在叶面下陷;具短柄。&&&聚伞花序3~4回分枝,总花梗长2~4厘米,花梗长4~5毫米;花白绿色,直径约7毫米,4数;雄蕊具锥形花丝。&&&蒴果球形,淡黄色,密生淡黄色细长软刺。&&&种子有橙黄色假种皮。&&&花期6月。&&&果熟期10月。&&&
生于密林潮湿岩缝中。&&&分布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辛,温。&&&
【功用主治-刺果卫矛的功效】驱风除湿,止痛。&&&治风湿疼痛,劳伤。&&&
【选方】①治风湿疼痛:扣子花一两,煨水服;或煨水洗患处。&&&
②治劳伤:扣子花一两,泡酒服。&&&
...鹅掌金星草的功效鹅掌金星草的功效鹅掌金星草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辟瘟草、鸭脚金星草(《百草镜》),独脚金鸡(《纲目拾遗》),猪蹄叉、鸡脚叉、乌毛丁(《贵州民间方药集》),鸭脚珠、鸭脚掌、三叉剑(《江西民间草药》),三角风、双风尾草(《四川中药志》),七星箭(《陕西植药调查》),鹅脚伸筋、三叉风、盐挑草(《湖南药物志》),鸭掌香、鸭掌星、鸭胶掌、鸭胶草(《闽东本草》),二叉曲、三叉虎、三滴血(《广西药植名录》),鸭脚草(《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金鸡脚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金鸡脚
附生草本,高8~35厘米。&&&根状茎细长而横走,密生鳞片;鳞片线状披钎形,基部盾形,淡棕色,膜质;根群发达,须根周围的小根短而密生。&&&叶疏生,叶柄长4~17厘米,稻秆色,无毛;叶片长6~10厘米,常为3裂,极少有2裂或单叶,基部圆形或稍下延;叶片或裂片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软骨质,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每裂片有主脉1条,侧脉近对生。&&&约20~30对,直达叶缘,形成菱形网眼,每对侧脉间有1缺刻。&&&孢子囊群圆形,单生于网眼中部,稍近主脉。&&&
生于阴湿山沟旁或树林下。&&&分布我国西南、中南、华东,北至陕西南部、山东半岛及旅顺等地。&&&
【采集】秋季采收。&&&晒干。&&&
【药材】干燥全草,根茎上面密生黄棕色鳞片,有光泽,下面有细长的棕褐色须根。&&&叶根生,叶柄细长;叶片皱缩灰黄绿色,展开的叶片为3裂或2裂,也有不裂的,裂片呈披针形,薄纸质,柔软,叶背沿中脉左右各具1列赤褐色、圆形的孢子囊群。&&&微臭,味淡。&&&以叶片大、孢子囊群多者为佳。&&&
产江苏、四川、福建、江西、陕西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香豆精0.2%。&&&
【性味】苦,凉。&&&
①《纲目拾遗》:性平,味苦,气香。&&&
②《四川中药志》:味淡辛,性平,无毒。&&&
【功用主治-鹅掌金星草的功效】清热。&&&凉血,利尿,解毒。&&&治伤寒热病,烦渴,惊风,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慢性肝炎,血淋,便血,痈肿疔疮。&&&
①《纲目拾遗》:治伤寒疟痢,风气肿毒,时气恶气,散邪风,乳痈,热疮,小儿痘眼疳;喉闭生蛾,同金锁匙汁,醋漱。&&&
②《福州草药》:治伤风。&&&解毒,治鼠疫。&&&
③《峨嵋药植》:治跌打伤。&&&
④《四川中药志》:除湿利尿,治小儿急慢惊风,咳嗽,吐乳,痈肿流注,刀伤,冷骨风筋骨疼痛。&&&
⑤《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凉血,通淋。&&&
⑥《陕西植药调查》:消炎,消食。&&&
⑦《闽东本草》:治热病心烦,肺热咳嗽,口渴音哑,泄泻痢疾,小便不通。&&&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鲜者1~2两);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风热感冒:鲜鹅掌金星三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小儿惊风:鹅掌金星草、虎耳草各五钱。&&&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
③治小儿呕吐或吐乳:鹅掌金星草五钱。&&&煨水,和砂仁粉三分,吞服。&&&(《贵州草药》)
④治扁桃体炎,白喉,咽喉肿痛,吐血,痢疾,中暑腹痛:鲜鹅掌金星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⑤治慢性肝炎:鹅掌金星一两,金荞麦一两,阴行草一两,车前草五钱(均鲜品)。&&&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⑥治小便淋痛:鲜鹅掌金星草二两(干的减半),冰糖一两。&&&酌加水煎,饭前服,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⑦治热毒下血:鹅掌金星草、陈干姜各二两。&&&为末,每服一钱,新汲水下。&&&(《闽东本草》)
⑧治大便出血(粪后血):鲜鹅掌金星草二至三两。&&&水煎,泡红糖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⑨治热痢:鲜鹅掌金星草二至三两,车前草一两。&&&酌加水煎成半碗,饭前服,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⑩治细菌性痢疾:金鸡脚一两。&&&水煎服,或加红糖、鸡蛋同煮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⑾治痧胀:鸭脚金星草,晒干为末,取少许。&&&搐鼻中,或煎服亦可。&&&(《百草镜》)
⑿治肿毒疮疡:鲜鹅掌金星草一至二两。&&&酌加水煎成半碗,温服,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⒀治疔肿:鸭脚金星草,煎酒服。&&&(《纲目拾遗》)
⒁治蛇咬伤:鹅掌金星草五钱至一两。&&&甜米酒煎服,以渣杵烂涂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一身是药说胡桃&&& 胡桃,为胡桃科落叶乔木植物,其花、实等皆可入药。  胡桃花,为胡桃科落叶乔木植物胡桃的花卉。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平,有消赘除疣之功,适用于瘰疬痰核,疣目等。  胡桃叶,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叶片。《贵州草药》言其&治白带,疥疮,象皮腿。杀虫解毒。& 《中草药手册》言其&治白带过多:胡桃树叶十片,加鸡蛋二只,煎服。&  胡桃仁,又名核桃仁、核桃肉、胡桃肉,为胡桃科落叶乔木植物胡桃果实的核仁,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中医认为,胡桃仁性味甘、温,入肺、肾、大肠经,有补肾助阳、补肺敛肺、润肠通便之功。早在《本经》中,已将其列为&上品&药材,言其&食之令人肥健,润肌,黑须发。&营养分析表明,核桃仁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炭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钙、磷、铁、锰、铬等,据测定,每500克核桃相当于2500克鸡蛋或4500克牛奶的营养价值,核桃所含的微量元素对维持大脑神经的兴奋,维持心脑血管的健康、内分泌功能的正常及抗衰老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核桃所含的维生素E有助于益寿延年,所含的饱和脂肪酸,可聪脑益智,因此人们又将核桃称为&长寿益智&食物。临床观察发现,本品有溶石之功,因而对各种结石也有治疗作用。  胡桃油,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榨取之脂肪油。《本草纲目拾遗》言其&补火。&《现代实用中药》言其为&缓下剂,能驱绦虫;外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胡桃青皮,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未成熟果实的外果皮。秋季采收未成熟的果实,晒至外皮裂开时,拣取外果皮,再晒干。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涩、平,有小毒,入脾、胃、大肠经,有清热解毒,行气止痛之功,适用于脘腹腹痛,水痢,痈肿疮毒等。  胡桃壳,为胡桃科植物胡桃成熟果实的内果皮。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涩、平,入脾、肺、肾经,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之功,适用于血崩,乳痈,疥癣。  分心木,又名胡桃衣、胡桃夹、胡桃隔,为胡桃科植物胡桃果核内的木质隔膜。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涩、平,入脾、肾经,有固肾涩精之功,适用于遗精滑泄,淋病,尿血,遗溺,崩中,带下,泻痢等。  胡桃枝,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嫩枝。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温,入肺、脾经,有祛风止痒、消肿止痛之功,适用于咳嗽,瘰疬,疥疮等。  胡桃树皮,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树皮,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涩,有小毒,入脾、肺经,有健脾利湿、祛风止痒之功,适用于水痢,肾囊风,麻风结节,全身发痒等。  胡桃根,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根或根皮。《重庆草药》言其&杀虫,攻毒。治老年牙痛,兼能补气。&药理研究表明,胡桃根皮制剂可作温和泻剂,似大黄而较差,可用于治疗慢性便秘。(胡献国)&&
...对节叶的功效对节叶的功效对节叶
(《贵州草药》))
【异名】阿上格(苗名)。&&&
【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对节叶的叶。&&&
【植物形态】对节叶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茎方形,下部红褐色,被淡褐色细柔毛。&&&叶对生,有长柄;叶片卵状椭圆形,长7~12厘米,宽3~4.5厘米,先端长尖,基部楔形,偏斜,下延,边缘有浅锯齿,上面散生短毛。&&&花序梗腋生,苞片大,卵形;萼5深裂,裂片线形,长1~1.2厘米;花冠紫蓝色,内面有深色斑纹。&&&
生于水边或阴湿草地。&&&
本植物的根(对节叶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季采收。&&&
【性味】辛咸,寒。&&&
【功用主治-对节叶的功效】清热解毒。&&&治无名种毒,以叶捣绒外敷;亦可以叶3~5钱煨水服。&&&
...附地菜的功效附地菜的功效附地菜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鸡肠(《本草经集注》),鸡肠草(《别录》),地胡椒(《贵州草药》)。&&&
【来源】为紫草科植物附地菜的全草。&&&
【植物形态】附地菜
一年生草本,高5~30厘米。&&&茎通常白基部分枝,纤细,直立,或丛生,具平伏细毛。&&&叶互生,匙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3厘米,宽5~20毫米,先端圆钝或尖锐,基部狭窄,两面均具平伏粗毛;下部叶具短柄,上部叶无柄。&&&总状花序顶生,细长,不具苞片;花通常生于花序的一侧,有柄,长3~6毫米;花萼长1~2.5毫米,5裂,裂片长圆形,先端尖锐;花冠蓝色,长约1.5毫米,5裂,裂片卵圆形,先端圆钝;雄蕊5;子房深4裂,花柱线形,柱头头状。&&&小坚果三角状四边形,具细毛,少有光滑,有小柄。&&&花期5~6月。&&&
生长于原野路旁。&&&我国西南至东北均有分布。&&&
【采集】初夏采收。&&&
【性味】辛苦,凉。&&&
①《别录》:微寒。&&&
②《药性论》:苫。&&&
③孟诜:温。&&&
④《纲目》:微辛苦,平,无毒。&&&
【功用主治-附地菜的功效】治遗尿,赤白痢,发背,热肿,手脚麻木。&&&
①《别录》:主毒肿,止小便利。&&&
②陶弘景:疗蠼螋溺。&&&
③《药性论》:洗手足水烂,主遗尿。&&&
④孟诜:作灰和盐,疗一切疮,及风丹遍身如枣大痒痛者,捣封上,日五、六易之;亦可生食,煮作菜食益人,去脂膏毒气;又烧敷疳匿;亦疗小儿赤白痢,可取汁一合,和蜜服之甚良。&&&
⑤《贵州草药》:驱风,镇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捣汁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研末擦患处。&&&
【选方】①止小便利:鸡肠草一斤,于豆豉汁中煮,调和什羹食之,作粥亦得。&&&(《食医心镜》)
②治气淋,小腹胀,满闷:石韦(去毛)一两,鸡肠草一两。&&&上件药,捣碎,煎取一盏半,去滓,食前分为三服。&&&(《圣惠方》)
③治热肿:鸡肠草敷。&&&(《补缺肘后方》)
④治漆疮瘙痒:鸡肠草捣涂之。&&&(《肘后方》)
⑤治手脚麻木:地胡椒二两。&&&泡酒服。&&&(《贵州草药》)
⑥治胸肋骨痛:地胡椒一两。&&&煎水服。&&&(《贵州草药》)
⑦治反花恶疮:鸡肠草研汁拂之。&&&或为末,猪脂调搽。&&&(《医林正宗》)
⑧治风热牙痛,浮肿发歇,元脏气虚,小儿疳蚀:鸡肠草、旱莲草、细辛等分。&&&为末,每日擦三次。&&&(《普济方》祛痛散)
...短柄菝葜的功效短柄菝葜的功效短柄菝葜
(《贵州草药》)
【异名】土茯苓、金刚豆藤。&&&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短柄菝葜的根茎。&&&
【植物形态】短柄菝葜
落叶攀援灌木。&&&地下茎块状,茎疏生小倒钩刺或无刺。&&&叶革质,互生,狭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7厘米,宽1.5~3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基出脉5条;叶柄鞘状,红褐色;托叶呈阔垂耳形。&&&伞形花序腋生,总花梗着生小花2朵;花被裂片6,分离。&&&浆果球形,蓝黑色。&&&花期5月。&&&
生于向阳山坡。&&&分布贵州、四川、云南、湖北、陕西等地。&&&
本植物的根茎,在陕西地区有时作萆Z使用。&&&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淡微涩,平。&&&
【功用主治-短柄菝葜的功效】清热利湿,补虚益损,活血止血。&&&
【选方】①治痨弱干瘦:土茯苓、饿蚂蟥根各一两,阎王树根五分。&&&炖鸡或炖鳖一个吃。&&&
②治风湿:土茯苓、海金沙根各五钱,龙须草五分,铁筷子三分,松树根三钱,泡酒服。&&&
③治血崩:土茯苓、大夜关门、算盘子根。&&&朱砂莲根各五钱,煨水服。&&&
...牛泷草的功效牛泷草的功效牛泷草
(《贵州草药》)
【异名】夜抹光(《贵州草药》),三角叶(《贵州药植目录》),都格里巴(苗名)。&&&
【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牛泷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牛泷草
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茎绿色,密被短柔毛,叶对生,卵形,长5~9厘米,宽4~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浅心形,边缘疏生锯齿,两面均被短柔毛;叶柄长4~8厘米,被毛。&&&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密被短柔毛;苞片小;花两性,白色;萼筒卵形,裂片2;花瓣2,宽倒卵形,短于萼裂片,顶端凹缺;雄蕊2;子房下位,2室。&&&果实坚果状,倒卵状球形,外被浅棕色钩状毛;果柄被毛,稍短于果实或近等长。&&&
生于山坡路边、林下阴湿处。&&&分布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及陕西等地。&&&
【性味】辛,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牛泷草的功效】清热解毒,生肌。&&&
【选方】①治疥疮,脓庖:夜抹光烘干研末,配硫黄,雄黄粉适量,用菜油调撩或干扑于溃烂处。&&&
②治刀伤:夜抹光捣绒敷伤处。&&&(性味以下出《贵州草药》)
...鞭打绣球的功效鞭打绣球的功效鞭打绣球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红顶珠(《贵州草药》),地草果、红豆草、头顶一颗珠、地胡椒(《云南中草药》),连钱草(《西藏常用中草药》),地红参、活血丹、四季草、小铜锤、金线草、月月换叶(《云南中草药选》),区茹程丹(藏名)。&&&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羊膜草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态】羊膜草
匍匐状小草本。&&&茎下部纤细,横走,皮黄褐色,有多数短枝及不定根;茎上部黄绿色,有绒毛。&&&叶两型,茎上部的叶对生,圆心形或肾形,长1~1.5厘米,宽1.5~2厘米,边缘有钝齿,两面均疏生白色柔毛;簇生于短枝顶端的叶呈针状,长2~5毫米。&&&花单生于针状叶的叶腋,玫瑰红色;萼5深裂,被毛;花冠管短;子房上位。&&&果肉质,卵状,亮红色,熟后膜裂;内有种子多数,椭圆形,有网纹。&&&
生于山谷阴湿处及草丛中。&&&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晒干。&&&
【性味】微甘,温。&&&
①《植物名实图考》:性温,味微甘。&&&
②《贵州草药》:性平,味微甘。&&&
③《西藏常用中草药》:性温,味淡。&&&
【功用主治-鞭打绣球的功效】益气止痛,去瘀止血,除湿祛风。&&&治咳嗽吐血,神经衰弱,风湿腰疼,经闭腹痛,瘰疬,疮肿湿毒,跌打损伤,破伤风。&&&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一切齿痛,煎汤含口,吐之。&&&
②《贵州草药》:理气,止痛,止血祛痰。&&&
③《云南中草药》:舒筋活血,祛风止痛,清热解毒。&&&治风湿,跌打损伤,闭经,淋巴结结核,砂淋,疮疡,黄水疮,口腔炎。&&&
④《西藏常用中草药》:强壮滋补,祛风除湿。&&&治月经不调,风湿腰痛,神经衰弱,破伤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汤含漱或捣敷。&&&
【选方】①治小腹隐痛:红顶珠三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②治咳血:红顶珠一两,煨水服。&&&(《贵州草药》)
③治风湿,跌打损伤,经闭,淋巴结结核,砂淋,疮疡:鞭打绣球三钱至一两,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④治风湿腰痛,破伤风:鞭打绣球五钱至一两,泡酒服。&&&
⑤治神经衰弱:鞭打绣球五钱至一两,研末,蒸鸡蛋吃。&&&
⑥治经闭,月经不调:鞭打绣球三钱,白酒为引,煎服。&&&(④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药选》)
⑦治黄水疮,疮疡:鲜鞭打绣球捣烂敷患处。&&&(《云南中草药》)
⑧治口腔炎:鞭打绣球根加红糖捣烂,口含十五分钟。&&&(《云南中草药》)
...马蹄叶的功效马蹄叶的功效马蹄叶
(《四川中药志》)
【异名】小马蹄当归、水葫芦、水八角(《贵州草药》)。&&&
【来源】为毛莨科植物驴蹄草或花葶驴蹄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①驴蹄草,又名:驴蹄菜。&&&
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茎粗壮,匍匐。&&&茎紫色,中空,常分枝。&&&基生叶卵圆形或心形,直径5~12厘米,边缘具粗锯齿,基部深心脏形,两面无毛;叶柄长6~15厘米,紫绿色;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具托叶,下部的叶具柄,上部叶无柄。&&&单歧聚伞花序生于茎或分枝顶端,花黄色,直径1.6~3.2厘米;萼片5,花瓣状,卵状椭圆形,长约1~1.8厘米;无花瓣;雄蕊多数,花药黄色;心皮数枚离生。&&&u果长椭圆形,长约1厘米,先端成钩状,绿色。&&&种子多数,肾状长椭圆形,表面有纵纹,褐色有光泽。&&&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于林下阴处。&&&分布四川、贵州、云南、湖北、甘肃、新疆以及东北等地。&&&
②花葶驴蹄草
多年生草本,茎高3.5~18(~24)厘米。&&&基生叶具长柄;叶片心状卵形,长1~3.5厘米,宽1.2~2.8(~4)厘米,先端圆,基部深心形,全缘或边缘浅波状;茎生叶小,长在1.2厘米以下。&&&花单生或2朵排成单歧聚伞花序;萼片5(~7),黄色,长0.9~1.5(~1.9)厘米;心皮数枚,具短柄。&&&u果,长约1~1.6厘米。&&&
生于湿草地或山谷沟边。&&&分布在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等地。&&&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辛,无毒。&&&
【功用主治-马蹄叶的功效】《四川中药志》:除风散寒。&&&治头目昏眩及周身疼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4~6钱;或泡酒。&&&
...小叶柳的功效小叶柳的功效小叶柳
(《贵州草药》)
【异名】山杨柳、红梅蜡。&&&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小叶柳的根、叶。&&&
【植物形态】小叶柳
灌木,高达3米。&&&根红褐色。&&&树皮黄褐色;小枝紫色或黑棕色,初有疏柔毛,后脱落。&&&叶互生,狭椭圆形,长3.5~6.5厘米,宽1~2厘米。&&&先端短尖,基部阔楔形或圆形,边缘有腺质小锯齿,两面叶脉上初有白色丝状毛,后脱落;柄长5~10毫米。&&&|荑花序;雄花序长2.4~4.5厘米,雄花疏生;苞片倒卵形,腹面腺体1,卵形;雄蕊2;雌花序长达5厘米,雌花密生,有短梗;苞片宽卵形。&&&蒴果卵状圆锥形,无毛。&&&
生于山坡灌丛中或山野草坡上。&&&分布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性温,味辛涩。&&&
【功用主治-小叶柳的功效】驱风除湿,活血化瘀。&&&
【选方】①治风湿、劳伤:山杨柳根、柳树根皮各一两。&&&泡酒,早晚温服。&&&
②治冷骨风(风湿冷痛):鲜山杨柳根、鲜三角枫各三两。&&&煎水,洗四肢骨节痛处。&&&
③治鱼鳅头(蛇头疔):山杨柳叶少许,捣烂外敷,至消肿为止。&&&
...豆瓣绿的功效豆瓣绿的功效豆瓣绿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豆瓣鹿衔草(《植物名实图考》),岩筋草(《峨嵋药植》),豆瓣如意草(《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瓜子鹿衔、瓜子细辛(《贵州草药》),石上开花、四块瓦、客阶、岩花、石上瓦浆(《云南中草药》),一柱香、三年草(《文山中草药》)。&&&
【来源】为胡椒科植物豆瓣绿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态】豆瓣绿
一年生肉质草本,高10~25厘米。&&&茎基部匍匐,下部几节常生不定根,节间有粗纵条纹,多分枝。&&&叶4或3片轮生,带肉质,有透明腺点,椭圆形或近圆形,长9~12毫米,宽5~9毫米,两端钝圆,无毛或幼叶被疏柔毛,干后变淡黄色,并显皱纹;叶柄短,被短柔毛。&&&穗状花序长2~4.5厘米;总花梗与花序轴均被毛:苞片近圆形,盾状;雄蕊2,花丝短;子房1室,卵形,顶端尖,柱头头状,被短柔毛。&&&浆果卵状球形,顶端尖,长近1毫米。&&&花期2~4月及9~10月。&&&
生于岩石上或石隙阴湿处。&&&分布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
【性味】淡,微寒。&&&
①《植物名实图考》:性寒。&&&
②《云南中草药》:淡,微寒。&&&
【功用主治-豆瓣绿的功效】治劳伤咳嗽,哮喘,风湿痹痛,痢疾,中暑,腹泻,疳积,跌打损伤。&&&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
②《贵州草药》:止咳,健脾。&&&
③《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舒筋活络。&&&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水泻:豆瓣如意草三钱(捣细),胡椒三分,红糖一钱。&&&水煨服。&&&(《云南中医验方》)
②治劳伤咳嗽:㈠瓜子鹿衔二两。&&&泡酒服。&&&㈡瓜子鹿衔,十二槐花各三钱。&&&煎水服。&&&(《贵州草药》)
③治小儿疳积:瓜子鹿衔三钱。&&&蒸瘦肉吃。&&&(《贵州草药》)
④治风湿筋骨疼痛:豆瓣如意根五钱。&&&泡酒服。&&&
⑤治跌打损伤:豆瓣如意三钱。&&&水煎服或泡酒服。&&&
⑥治痢疾、中暑、乳腺炎:豆瓣如意三钱。&&&水煎服。&&&
⑦治中耳炎:豆瓣绿鲜草捣汁漓耳。&&&(④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⑧治哮喘、百日咳:一柱香干根三钱。&&&水煎服,日服二次。&&&
⑨治神经衰弱、失眠:一柱香三钱。&&&调鸡蛋蒸服,日服二次。&&&
⑩治睑缘炎:一柱香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患处,每日二至三次。&&&(⑧方以下出《文山中草药》)
...水苦荬的功效水苦荬的功效水苦荬
(《本草图经》)
【异名】半边山,谢婆菜(《本草图经》),水莴苣,水菠菜(《救荒本草》),大仙桃草(《南京民间药草》),水仙桃草(《贵州民间方药集》),仙桃草、鸭儿草、虫虫草(《四川中药志》),仙人对座草(《中国药植图鉴》),水对叶莲、水泽兰(《贵州草药》),蚊子草、蚧蛙草、接骨桃、水上浮萍、水波浪、水窝窝、芒种草、二代草(《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水苦荬的全草。&&&
【植物形态】水苦荬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体无毛,或于花柄及苞片上稍有细小腺状毛。&&&茎直立,高25~90厘米,富肉质,中空,有时基部略倾斜。&&&叶对生;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圆形,长4~7厘米,宽8~15毫米,先端圆钝或尖锐,全缘或具波状齿,基部呈耳廓状微抱茎上;无柄。&&&总状花序腋生,长5~15厘米;苞片椭圆形,细小,互生;花有柄;花萼4裂,裂片狭长椭圆形,先端钝;花冠淡紫色或白色,具淡紫色的线条;雄蕊2,突出;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1枚,柱头头状。&&&蒴果近圆形,先端微凹,长度略大于宽度,常有小虫寄生,寄生后果实常膨大成圆球形。&&&果实内藏多数细小的种子,长圆形,扁平;无毛。&&&花期4~6月。&&&
生长于水田或溪边。&&&分布河北、江苏、安徽、浙江、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等地。&&&
本植物的根(水苦荬根)、果实或带有虫瘿的果实(水苦荬果实)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春、夏采收。&&&
【性味】苦,凉。&&&
①《救荒本草》:叶:味微苦,性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无毒。&&&
③《贵州草药》:性平,味甘。&&&
【功用主治-水苦荬的功效】清热利湿,止血化瘀。&&&治感冒,喉痛,劳伤咳血,痢疾,血淋,月经不调,疝气,疔疮,跌打损伤。&&&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
②《四川中药志》:治跌打损伤,劳伤咳血,咳嗽,虚弱及疝气。&&&
③《贵州草药》:和血止痛,通经止血。&&&治吐血,经闭,跌打红肿。&&&
④《陕西中草药》:止血,止痛,活血消肿,清热利尿,降血压。&&&治咯血,风湿痛,胃痛,跌打损伤,骨折,疖痈,无名肿毒,痛经,月经不调,咽喉肿痛,高血压。&&&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冲服。&&&外用:捣敷或研末吹喉。&&&
【选方】①治妇女产后感冒:水苦荬煎水,加红糖服。&&&(《南京民间药草》)
②治闭经:水仙桃草一两,血巴木根一两。&&&泡酒温服。&&&(《贵州草药》)
③治小儿疝气(睡后能自行收进者):仙桃草五钱,双肾草、八月瓜根、小茴香根各一钱。&&&煎水,煮耢糟服。&&&(《重庆草药》)
④治喉蛾:水莴苣菜,阴干,研成细末,吹入喉内。&&&(《贵州民间方药集》)
⑤治跌打损伤,痨伤咳嗽,腰痛,下部出汗(俗称烧档):仙桃草,磨粉,兑酒,每次一至二钱。&&&(《四川中药志》)
⑥治痈肿、无名肿毒:水仙桃草、蒲公英各适量共捣烂外敷;或本品配独角莲、生地,加鸡蛋清捣如泥状,外敷患处。&&&(《陕西中草药》)
...三叶委陵菜根的功效三叶委陵菜根的功效三叶委陵菜根
(《浙江即常用草药》)
【别名】山峰子根(《贵州草药》)。&&&
【来源】为蕾薇科植物三叶委陵菜的根。&&&植物形态详三叶委陵菜条。&&&
【采集】4~10月采挖。&&&
【性味】①《贵州草药》:性凉,味涩微苦。&&&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苦,微寒。&&&
【功用主治-三叶委陵菜根的功效】①《贵州草药》:清热,利湿,止痛,补虚。&&&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敛疮止血。&&&治骨髓炎,外伤出血,蝮蛇咬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选方】①治骨髓炎:三叶委陵菜根(捣碎)、大蓟根各五钱。&&&用水或烧酒炖服,严重者连服三个月。&&&另外用半边莲二份,榔榆根皮八份,捣烂外敷,每天换药一次。&&&最后可用三叶委陵莱全草或根捣烂外敷收口,至痊愈为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蝮蛇咬伤:三叶委陵菜根三至五钱。&&&水煎服或研粉吞服。&&&另取根加醋磨汁,外搽伤处周围。&&&(《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廉姜的功效廉姜的功效廉姜
(《本草拾遗》)
【异名】(《广雅》),姜汇(《吴都赋》),山姜(《广州植物志》),姜活,见秆风(《中国经济植物志》),座杆、剑杆、大杆、姜叶淫羊霍(《贵州草药》)。&&&
【来源】为姜科植物华良姜的根茎。&&&
【植物形态】华良姜
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肉质。&&&茎细长,连花序高不及1米。&&&叶2列,披针形,长15~25厘米,宽3.5~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长楔形;具短柄;舌片极短,截头状或2裂,先端常有小毛:叶柄鞘状抱茎。&&&总状圆锥花序顶生,长10~15厘米,分枝极短,下部的有花2~3朵;最下部的苞片矩圆形,白色,开花时不明显;萼管状,长3~4毫米;花无柄,白色,有红色小斑点,管长约5毫米,裂片矩圆形,唇瓣阔卵形,无柄,先端凹入;雄蕊1,退化雄蕊小,呈花瓣状;子房1,下位。&&&蒴果球形,大如豌豆,有种子数颗。&&&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于山谷、溪边、疏林下等潮湿的地方。&&&分布四川、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
【采集】秋季采收。&&&
【化学成分】种子含油0.6%,中含0.5%棕榈酸和一种酚类物质,油的低温馏出部分含1,8-桉叶素7%,高温馏出部分含30%α-石竹烯和一种倍半萜烯醇。&&&尚含良姜素及山姜素。&&&
【性味】辛,温。&&&
①《本草拾遗》:热。&&&
②《纲目》:辛,热,无毒。&&&
③《贵州草药》:辛,温。&&&
【功用主治-廉姜的功效】温胃散寒,消食止痛。&&&治胃痛胀闷,噎膈吐逆,腹痛泄泻,风湿关节冷疼。&&&
①《本草拾遗》:主胃中冷,吐水,不下食。&&&
②《纲目》:温中下气,消食益智。&&&
③《植物名实图考》:治胃痛。&&&
④《贵州草药》:散寒止痛,定喘。&&&
⑤《广西药植名录》:治胃寒冷痛,噎膈呕吐,腹痛泄泻,消化不良。&&&
【选方】①治肺痨咳嗽:山姜、干姜、核桃仁各五钱。&&&蒸蜂蜜一两服。&&&
②治胃气痛:山姜一两。&&&煨水服。&&&
③治喘咳:山姜适量。&&&泡童便三天,取出晒干。&&&用一两泡酒半斤。&&&每日早晚各服五钱。&&&
④治风湿关节冷痛:山姜、石南藤、香樟根、红禾麻各一两。&&&煨水服。&&&(选方出《贵州草药》)
总计显示小于30条,更多内容请搜索。
好草网为你提供中草药资讯和药方大全,全力打造最权威的中草药资讯网站
Copyright ?
好草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魔兽世界采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