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dt50 n114级 想知道一直5L加 应...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双氟磺草胺防除小麦田杂草的应用的研究.pdf5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山东农业人学硕I:学位论文 摘要 双氟磺草胺为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为了明确其在我国北方麦阳的应用前景
和研制更为高效、安全的新型麦田除草混剂,本研究采用室内生测法、平皿法、酶活力
测定法、温室翁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双氟磺草胺的杀草谱、除草活性、对
不同小麦品种安全性差异及造成这种差异的机理、双氟磺草胺和2甲4氯异辛酯混用的联
合作用。研究结果如下: 1.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双氟磺草胺对麦田常见阔叶杂草活性高,对麦田恶性杂
草播娘蒿、麦瓶草、田紫草 麦家公 、拉拉藤 猪殃殃 和荠 荠菜 的除草活性均
的选择性指数为11.16-49.32,远优于对比药剂苯磺隆的2.0610.20。 2.作物安全性结果表明,双氟磺草胺对小麦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表现为对小麦株高
及鲜重的抑制,且对不同小麦品种影响差异显著,其中对临麦2号、济宁13及济南17的
株高和鲜重抑制率相对最高,潍麦8号、山农6号及泰山9818等相对最低。平皿法得出的
结论与盆栽法结论一致,不同小麦品种根对双氟磺草胺的耐药性差异较大,其中济宁13
当,泰山9818、山农6号和潍麦8号耐药性较强,耐药性倍数为10.33~13.92。 3.耐药型品种潍麦8号和敏感型品种济南17的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虽然二者对双
氟磺草胺的耐药性差异显著,但其靶标酶乙酰乳酸合成酶 ALS 在离体条件下对双氟
磺草胺的敏感性差异却并不明显;在活体条件下,小麦可以很快恢复ALS活力,且耐药
型品种的恢复能力较强,潍麦8号ALS活力恢复只需2d,济南17需2.5d。代谢酶谷胱甘
化幅度较大且反应时间较短,在第2d就可达到峰值1.460,而济南17在第3d才达到峰值
1.398。研究表明,2个小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氟咯草酮活性评价及在大蒜田应用技术初步研究.pdf5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关于学位论文原创性和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所
取得的成果。对在论文研究期间给予指导、帮助和做出重要贡献的个
人或集体,均在文中明确说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农业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
意学校保留和按要求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纸质本和电子
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农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
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向社
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上鹋
期:超业厶JJ
付符 号丐 现说 明明
中文摘要……………………………………………………………………………………….I
Abstract...…...….……..……...…..……..…..…………......…..………..….......….…..........……...………….III
1.引言………………………………………………………………………………………………………………………1
1.1杂草危害…………………………………………………………………………………一1
1.2大蒜……………………………………………………………………………………………………………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古巴穷得要死 百姓住房至少落后中国30年_网易家居
古巴穷得要死 百姓住房至少落后中国30年
提起古巴,大多数人会想到卡斯特罗和美洲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首都哈瓦那则被称为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城市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有“加勒比海的明珠”之称。凭借78.3岁的预期寿命和99.9%的识字率,古巴的人类发展指数多年来一直维持在高水平。古巴是全球唯一已实现社会、环境、经济多方永续发展的国家,政府保障民众享有较平等的收入、教育和医疗的权利。但是古巴真实的百姓住房是怎么样的呢?
计划经济使得古巴民众之间的差异化并不是很大。
http://img5./photo/-15/600x450_BKN3QOSN50CB0010.jpg
http://img6./photo/-15/t_BKN3QOSN50CB0010.jpg
但是人们的生活水平、经济收入仍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http://img2./photo/-19/600x450_BL0JNR5S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19/t_BL0JNR5S50CB0010.jpg
城市的居民住宅虽然外观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但走入其中仍然能够发现十分明显的差异。
http://img5./photo/-19/600x450_BL0JJVO2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19/t_BL0JJVO250CB0010.jpg
这样的客房在私人旅馆里,当地人叫CASA。一共有两间客房,房东老太太自己睡在客厅里。
http://img3./photo/-15/600x450_BKN3QPEH50CB0010.jpg
http://img4./photo/-15/t_BKN3QPEH50CB0010.jpg
客厅里的长沙发就是老太太的寝榻。
http://img3./photo/-15/600x450_BKN3QQ.jpg
http://img6./photo/-15/t_BKN3QQ.jpg
厨房里竟然看到中国家庭里不多见的煤气烤箱。图中的高压锅是中国产的双喜牌。实际上在古巴不难见到中国品牌。
http://img2./photo/-15/600x450_BKN3QQF350CB0010.jpg
http://img2./photo/-15/t_BKN3QQF350CB0010.jpg
这台老冰箱产自苏联时代的俄罗斯,至今仍然很好用,关键是噪音并不明显。
http://img3./photo/-15/600x450_BKN3QR.jpg
http://img5./photo/-15/t_BKN3QR.jpg
浴室也是干湿分开的,不过经常遇到停水。
http://img4./photo/-15/600x450_BKN3QR5E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15/t_BKN3QR5E50CB0010.jpg
大多数哈瓦那民众的住宅都是这种西班牙风格的多层建筑。
http://img3./photo/-15/600x450_BKN3QR.jpg
http://img5./photo/-15/t_BKN3QR.jpg
如果每栋房屋都能得到修缮的话,整个哈瓦那将是十分优雅而浪漫的。
http://img2./photo/-19/600x450_BL0K1CTF50CB0010.jpg
http://img2./photo/-19/t_BL0K1CTF50CB0010.jpg
可惜因为年久失修,许多原本很好的房子都呈现出破败之态。
http://img4./photo/-19/600x450_BL0K1DNQ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19/t_BL0K1DNQ50CB0010.jpg
海边的灯塔,已经成为哈瓦那标志性的建筑。因为拍摄灯塔而遇到了一位黑人兄弟,并有幸走进了他那勉强可以算做房子的家。
http://img3./photo/-15/600x450_BKN3QRDO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15/t_BKN3QRDO50CB0010.jpg
此兄名叫保罗,我因为请他帮忙拍一张与灯塔的合影而闲聊了起来。尽管哈瓦那大街上会讲英语的人不多,但保罗恰好可以讲一点儿英语。他告诉我,自己学过德语,德语的流利程度要远远好于对英文的掌握。
http://img4./photo/-15/600x450_BKN3QRG150CB0010.jpg
http://img2./photo/-15/t_BKN3QRG150CB0010.jpg
保罗告诉我,他的家就在离哈瓦那几公里的乡下。
http://img5./photo/-15/600x450_BKN3QRO0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15/t_BKN3QRO050CB0010.jpg
我很想看一看古巴的农村,就冒昧地提出能否到他的家去看看。保罗稍微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了。
http://img3./photo/-19/600x450_BL0K6HN650CB0010.jpg
http://img4./photo/-19/t_BL0K6HN650CB0010.jpg
只走出了大约三四公里的样子,出租车便把我们带到了哈瓦那的城乡结合部。
http://img5./photo/-19/600x450_BL11IL8H50CB0010.jpg
http://img4./photo/-19/t_BL11IL8H50CB0010.jpg
走了大约两三百米之后,来到了一个铁皮棚子前,保罗告诉我这就是他的家,带着将信将疑的心理我走进了这个被称为家的地方。
http://img2./photo/-15/600x450_BKN3QRS5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15/t_BKN3QRS550CB0010.jpg
尽管已经从外面看到这是一个铁皮棚子搭建的家,但走进去之后仍然有种难言的震惊。
http://img6./photo/-15/600x450_BKN3QS4E50CB0010.jpg
http://img6./photo/-15/t_BKN3QS4E50CB0010.jpg
棚子里最显眼的就是正对面的鸡笼,里面养着十几只小鸡,而地面是一堆沙石子。保罗的全部衣服都搭在一条铁丝上,除了鸡笼子之外,棚子里最值钱的恐怕就是那个破汽油桶了。
http://img4./photo/-15/600x450_BKN3QSAH50CB0010.jpg
http://img4./photo/-15/t_BKN3QSAH50CB0010.jpg
保罗走出棚子,指了指地上放着的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破弹簧垫子说,晚上就睡在这里。此时我仍不敢相信这就是用来睡觉的地方。
http://img2./photo/-15/600x450_BKN3QSE7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15/t_BKN3QSE750CB0010.jpg
保罗从棚子里找出一块已接近烂掉的硬纸板和一个破毯子铺在了弹簧垫子上,边演示边告诉我说他晚上就这么睡觉。我问他遇到下雨怎么办,他憨厚地笑了笑说,下雨的时候就只好躲到棚子里去避雨了。
http://img3./photo/-15/600x450_BKN3QSN8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15/t_BKN3QSN850CB0010.jpg
保罗想招待我喝点什么,可是家徒四壁的他也没有什么可用来招待客人的,于是就拾起精心保存的几个空塑料瓶子前去井边打水。离棚子大约一百多米的密林深处有一个简易的自来水,这里同时也是保罗洗澡冲凉的地方。
http://img5./photo/-15/600x450_BKN3QSQ1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15/t_BKN3QSQ150CB0010.jpg
棚子里没有电,晚上照明用的煤油灯似乎在年代久远的电影里见过。
http://img2./photo/-15/600x450_BKN3QT.jpg
http://img4./photo/-15/t_BKN3QT.jpg
保罗养了一条小狗用来看家护院——尽管这样贫穷的家未必会有人前来行窃。
http://img3./photo/-15/600x450_BKN3QT.jpg
http://img5./photo/-15/t_BKN3QT.jpg
在古巴,我们既能看到驾驶豪华汽车的哈瓦那人,也不难窥见衣衫褴褛的街头行乞者。而城市的居民住宅虽然外观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但走入其中仍然能够发现十分明显的差异。
http://img3./photo/-15/600x450_BKN3QTCA50CB0010.jpg
http://img2./photo/-15/t_BKN3QTCA50CB0010.jpg
在古巴两代人、三代人挤在一套住房里的状况仍然比较常见。
http://img3./photo/-15/600x450_BKN3QTIQ50CB0010.png
http://img3./photo/-15/t_BKN3QTIQ50CB0010.png
一组数据显示:1995年至2000年古巴每年新建住房在4万到6万套之间。
http://img5./photo/-19/600x450_BL0S9US2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19/t_BL0S9US250CB0010.jpg
1999年古巴全国新建住房4.2万套,其中国家建造的占到一半,约1.9万套,其余的是集体集资建房和居民自建房。
http://img6./photo/-15/600x450_BKN3QTN250CB0010.png
http://img4./photo/-15/t_BKN3QTN250CB0010.png
不过这些自建房多半都比较简陋,而新 增住房数量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http://img3./photo/-15/600x450_BKN3QUA450CB0010.png
http://img4./photo/-15/t_BKN3QUA450CB0010.png
为应对住房问题,劳尔·卡斯特罗曾几次表示,政府非常重视住房紧张的状况,并将增加每年新建房屋的数量。
http://img5./photo/-15/600x450_BKN3QUN350CB0010.png
http://img3./photo/-15/t_BKN3QUN350CB0010.png
2013年,古巴的GDP总量约771.50亿美元,还不及中国的一个省。
http://img3./photo/-15/600x450_BKN3QV7P50CB0010.png
http://img2./photo/-15/t_BKN3QV7P50CB0010.png
但古巴对老百姓却很大方,全民免费医疗,全民免费教育,古巴政府预算的50%以上都实打实的用在了教育和医疗上。
http://img6./photo/-19/600x450_BL11T7L8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19/t_BL11T7L850CB0010.jpg
古巴被美国人制裁及封锁长达半个多世纪,给全世界的印象是古巴穷得快死了。
http://img3./photo/-15/600x450_BKN3QVLO50CB0010.png
http://img4./photo/-15/t_BKN3QVLO50CB0010.png
最近美国总统大张旗鼓地去了古巴,古巴顿时成为了全世界牛国的榜样,连奥巴马都赞不绝口地夸奖了古巴的医疗和教育制度,这事有点儿峰回路转,让人实在颇感意外。
http://img3./photo/-15/600x450_BKN3R08J50CB0010.png
http://img3./photo/-15/t_BKN3R08J50CB0010.png
连奥巴马都赞不绝口地夸奖了古巴的医疗和教育制度,这事有点儿峰回路转,让人实在颇感意外。
http://img3./photo/-19/600x450_BL10.jpg
http://img5./photo/-19/t_BL10.jpg
中国前驻古巴大使徐贻聪曾亲身体验过古巴的免费医疗。
http://img6./photo/-15/600x450_BKN3R0R050CB0010.png
http://img3./photo/-15/t_BKN3R0R050CB0010.png
他说,自己曾经在古巴住过医院。
http://img2./photo/-19/600x450_BL0SDSM2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19/t_BL0SDSM250CB0010.jpg
当时不仅住院费用全免,还有自己在医院里吃饭,包括使馆陪同人员在医院里的餐饮费用都是由古巴方面解决。
http://img5./photo/-15/600x450_BKN3R1.png
http://img2./photo/-15/t_BKN3R1.png
在古巴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哈瓦那大剧院面向古巴人民发表演讲。
http://img3./photo/-15/600x450_BKN3R1R850CB0010.png
http://img3./photo/-15/t_BKN3R1R850CB0010.png
演讲中,奥巴马特别提及称赞了古巴的医疗教育,并有意加强合作。
http://img2./photo/-19/600x450_BL10.jpg
http://img5./photo/-19/t_BL10.jpg
古巴人均寿命是比较高的,目前全国人均寿命达到了约80岁,这与国家实行免费医疗有很大关系。
http://img6./photo/-15/600x450_BKN3R29N50CB0010.png
http://img3./photo/-15/t_BKN3R29N50CB0010.png
在古巴国内,医疗受到普遍重视,都是免费的。
http://img3./photo/-19/600x450_BL0SJ8.jpg
http://img2./photo/-19/t_BL0SJ8.jpg
怀孕时,医院医生开始追踪胎儿健康状况,如果发现胎儿发育不健全或是有问题,特别是心脑方面存在问题的话,医院会和孕妇说明情况,商量是不是引产。
http://img3./photo/-15/600x450_BKN3R2TH50CB0010.png
http://img4./photo/-15/t_BKN3R2TH50CB0010.png
古巴的免费医疗是从怀孕开始,婴儿还未出生就开始覆盖。
http://img4./photo/-19/600x450_BL0SNU6B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19/t_BL0SNU6B50CB0010.jpg
所以生下来的小孩一般都是比较健康的。
http://img3./photo/-19/600x450_BL0SMQTV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19/t_BL0SMQTV50CB0010.jpg
古巴的医疗体系是比较完善和有效的。
http://img2./photo/-15/600x450_BKN3R47S50CB0010.png
http://img3./photo/-15/t_BKN3R47S50CB0010.png
古巴每个乡村里面都有家庭医生。而每个家庭医生负责230户居民的健康。
http://img3./photo/-19/600x450_BL12F1VG50CB0010.jpg
http://img2./photo/-19/t_BL12F1VG50CB0010.jpg
大学毕业生需要到农村当三年家庭医生,才能根据情况被派到省市级或是国家级的医院。
http://img5./photo/-19/600x450_BL12F1GR50CB0010.jpg
http://img2./photo/-19/t_BL12F1GR50CB0010.jpg
此外,古巴还实行全国免费教育,居民从幼儿园到大学都不需要交纳学费,甚至住校生在学校里面的课本、文具等都是由国家发放。
http://img3./photo/-15/600x450_BKN3R58E50CB0010.png
http://img4./photo/-15/t_BKN3R58E50CB0010.pn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来源:和讯房产、和讯博客)那么,在古巴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推荐阅读:实拍古巴日常:房子阔大 多人偷渡去美国
离开古巴几年了,现在回想起来忍不住想谈谈对古巴的印象。
http://img2./photo/-12/600x450_BD4DV41D50CB0010.jpg
http://img4./photo/-12/t_BD4DV41D50CB0010.jpg
我不是学西班牙语的,我的西语是现学的,从你好开始在古巴一句一句学的,到我西语最好的时候,也不过只能简单的一般性交流而已,但我眼中的古巴应该是真实的。
http://img3./photo/-12/600x450_BD4DV4HO50CB0010.jpg
http://img6./photo/-12/t_BD4DV4HO50CB0010.jpg
先说明的是,我谈的是三四年前的古巴,现在的古巴应该比那时要好多了,因为劳尔上台后,改变了很多,比如手机可以用了,古巴人也可以去古巴的高档宾馆了,等等。
http://img3./photo/-12/600x450_BD4DV5CG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12/t_BD4DV5CG50CB0010.jpg
古巴,音乐舞蹈的故乡,是我一生难忘的地方,我一个人生活在古巴生活两年,刚去的时候不懂他们的语言,没有一个朋友。而等我要走的时候,那里已经有了我很多的朋友,也有了我可爱的novia,一个美丽的古巴少女。
http://img2./photo/-12/600x450_BD4DV68O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12/t_BD4DV68O50CB0010.jpg
虽然很快的3年过去了,但那里的生活却时常浮现在我脑海里,有时仿佛昨天,有时又恍若隔世。到古巴下飞机的第一印象就是古巴风景真美,风景如画,绿化的很好,空气清新,一尘不染,置身其中,非常舒畅。再就是感觉古巴穷,房屋大多很破也不高,没有什么店面,有点我们七八十年代的感觉。
http://img3./photo/-12/600x450_BD4DV6O8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12/t_BD4DV6O850CB0010.jpg
两年的生活我与他们朝夕相处,住在古巴人家,觉的自己很懂古巴了。在古巴我唯一遗憾的一件事,就是我住在切格瓦拉的警卫员家里,却忘了搞些切格瓦拉的亲笔信照片等之类的纪念品,终身为之遗憾。
http://img3./photo/-12/600x450_BD4DV7HC50CB0010.jpg
http://img4./photo/-12/t_BD4DV7HC50CB0010.jpg
古巴比较穷,所以穿着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平时跟我们差不多,天热男人们也是裤衩背心拖鞋。
http://img5./photo/-12/600x450_BD4DV8.jpg
http://img6./photo/-12/t_BD4DV8.jpg
女人们就比较暴露了,因为古巴女人很性感,越是身材好的越敢暴露。上班就不一样了,很正规,比我们正规多了,短裤上班绝对是不穿的,制服干干净净的,女人上班也很正规,绝不会太性感,也不会化太浓的妆。
http://img3./photo/-12/600x450_BD4DV96T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12/t_BD4DV96T50CB0010.jpg
这点,让我们前去的中国人惭愧,中国人早期在那施工的上班都穿个大裤衩子,出汗了还那衬衣抹两下,在人家整齐的制服衬托下,显的我们素质很低,古巴人穷素质却高。
http://img4./photo/-12/600x450_BD4DV9RA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12/t_BD4DV9RA50CB0010.jpg
记得初到海边我晒太阳,我躺在海边的躺椅上,带着墨镜感受着阳光感受海风,旁边来了个身材极好的老外年轻美女,解开了胸罩,躺在我旁边的躺椅上也晒太阳,第一次我经历这种事,真想看两下,但想想不能给中国人丢脸,装着好像见多识广的无所谓的样子继续躺着,倒是旁边的古巴朋友对我使使眼色,我笑了……
http://img2./photo/-12/600x450_BD4DVB0A50CB0010.jpg
http://img4./photo/-12/t_BD4DVB0A50CB0010.jpg
普通古巴人主要吃米饭和面包。蒸米饭的时候要放些油再放些黑豆,刚开始吃不惯,慢慢的也习惯了。古巴的面包做工很差,也不太好吃,我很少吃。
http://img5./photo/-12/600x450_BD4DVC.jpg
http://img3./photo/-12/t_BD4DVC.jpg
他们还吃批萨,很油,刚出锅的时候,油浓浓的往下滴,没有国内的批萨好吃,5比索一个,美元店要贵,一个要一美元,现在古巴不让用美元了,是兑换券。
http://img3./photo/-12/600x450_BD4DVDC750CB0010.jpg
http://img2./photo/-12/t_BD4DVDC750CB0010.jpg
古巴的菜也很愁人,没什么像样的菜,包菜,洋葱,黄瓜,大蒜,土豆,好像其他也没有了,都非常小,样子也难看的那种。
http://img4./photo/-12/600x450_BD4DVEGG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12/t_BD4DVEGG50CB0010.jpg
我就佩服古巴人的讲究,就几根破黄瓜烂西红柿,也要切成片片,摆成拼盘,再拿叉子叉着吃,好像真是什么美味似的,真费劲!
http://img3./photo/-12/600x450_BD4DVFOO50CB0010.jpg
http://img2./photo/-12/t_BD4DVFOO50CB0010.jpg
古巴的香蕉很好吃,也很便宜,几比索能买一堆,在古巴香蕉是当成菜的,切成片,用油炸,我是吃不惯了。
http://img3./photo/-12/600x450_BD4DVGKT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12/t_BD4DVGKT50CB0010.jpg
古巴的鱼很多也很便宜,但他们不会做鱼,我的房东给我做鱼吃,好好一条鱼,她一刀下来,先把鱼头剁掉给扔了。
http://img3./photo/-12/600x450_BD4DVHLR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12/t_BD4DVHLR50CB0010.jpg
我看真心疼,这么好的鱼头整点豆腐熬成汤喝,该多美!他们做鱼就是炸或者煮,完后撒点盐,反正不好吃也没有味,我的水平到那里可真要算上烹饪大师了。
http://img3./photo/-12/600x450_BD4DVI9V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12/t_BD4DVI9V50CB0010.jpg
古巴的排骨做法跟中国大同小异,也很好吃,唯有吃起排骨我才找到中国饭的感觉。
http://img5./photo/-12/600x450_BD4DVJ4H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12/t_BD4DVJ4H50CB0010.jpg
在古巴两年,吃了几次古巴的特产烤乳猪,那真是不错的。
http://img3./photo/-12/600x450_BD4DVKAT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12/t_BD4DVKAT50CB0010.jpg
蘸着古巴特有的作料,喝着朗姆酒兑可乐,欣赏着古巴奔放热情的舞蹈,感觉很异域也很爽。
http://img5./photo/-12/600x450_BD4DVL.jpg
http://img3./photo/-12/t_BD4DVL.jpg
平常的小吃实在太少,只有小油条还能吃吃,吃是比不上中国的,中国才是吃的故乡。
http://img3./photo/-12/600x450_BD4DVLT7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12/t_BD4DVLT750CB0010.jpg
直到快要走的几个月,才在比索店里发现了古巴火腿,几美元就能买很多,放在冰箱里,没事划两刀,真香真解馋,再喝上两口朗姆酒,真爽!
http://img6./photo/-12/600x450_BD4DVMJ4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12/t_BD4DVMJ450CB0010.jpg
古巴的大虾也很便宜,到海边的黑市上,一美金就可以买到一只,到了国内,不晓得要多少钱才可以吃上。
http://img6./photo/-12/600x450_BD4DVNAT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12/t_BD4DVNAT50CB0010.jpg
那些好吃的,包括排骨大虾朗姆酒,普通古巴人基本是吃不起的或是很少吃的。
http://img3./photo/-12/600x450_BD4DVO.jpg
http://img2./photo/-12/t_BD4DVO.jpg
就是抽烟,古巴一般人也是买不起的,他们平常的抽的烟,是不带烟嘴的,而且买的时候一般买个三五根,抽完了再买。
http://img6./photo/-12/600x450_BD4DVOJJ50CB0010.jpg
http://img4./photo/-12/t_BD4DVOJJ50CB0010.jpg
普通古巴人家住的还是很宽敞的,大都百平米以上,不过外面看起来比较破,可里面很多都是上下层的。
http://img3./photo/-12/600x450_BD4DVPU350CB0010.jpg
http://img6./photo/-12/t_BD4DVPU350CB0010.jpg
因为离美国近,大多都有美国亲戚,所以不少人家其实也是很富有的,家里也是富丽堂皇的,最起码我的看到的住平均水平是很不错的,比我想象的好的多。
http://img4./photo/-12/600x450_BD4DVR.jpg
http://img4./photo/-12/t_BD4DVR.jpg
我住的几家,就是放到国内,要算很漂亮的,不过古巴的电器几乎全是落后的。
http://img6./photo/-12/600x450_BD4DVS.jpg
http://img4./photo/-12/t_BD4DVS.jpg
电视基本都是中国产的熊猫电视,还是90年代的球面电视,条件好点的家庭大都日本电器,但也是球面的,很老的那种电器。
http://img3./photo/-12/600x450_BD4DVT4T50CB0010.jpg
http://img6./photo/-12/t_BD4DVT4T50CB0010.jpg
古巴普通人家就是再穷,也要干净,经常可以看到古巴人在拖地,她们经常拖地,一天可能要托上几次地。
http://img4./photo/-12/600x450_BD4DVU6E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12/t_BD4DVU6E50CB0010.jpg
而且有点钱就要用在家里的装修上,爱美之心甚于中国多多。
http://img3./photo/-12/600x450_BD4DVV9H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12/t_BD4DVV9H50CB0010.jpg
古巴的交通很不方便,主要是车少,就公路而言,其实也是不错的。
http://img5./photo/-12/600x450_BD4DVVUL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12/t_BD4DVVUL50CB0010.jpg
市内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车,马车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在国内见过了,在古巴却是最普通的交通工具,很便宜,上车1比索。
http://img2./photo/-12/600x450_BD4E00U3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12/t_BD4E00U350CB0010.jpg
古巴人穷是穷,可偏偏穷讲究,路不长,也要上马车。
http://img3./photo/-12/600x450_BD4E10.jpg
http://img6./photo/-12/t_BD4E10.jpg
经常见到古巴的公路上,卡车上装满了人,也经常可以见到古巴专门拦车的政府人员,古巴的车出门前是要登记的,到哪是要说清楚的,否则有可能被处罚。
http://img4./photo/-12/600x450_BD4E031R50CB0010.jpg
http://img6./photo/-12/t_BD4E031R50CB0010.jpg
单位的车到路上,是要拉人的。
http://img4./photo/-12/600x450_BD4E03KJ50CB0010.jpg
http://img6./photo/-12/t_BD4E03KJ50CB0010.jpg
我的朋友们,他们住的虽然离著名的巴拉德罗海滩很近,只有三四个小时的车程,但很多人已经十几年没有去过了。
http://img3./photo/-12/600x450_BD4E04HP50CB0010.jpg
http://img6./photo/-12/t_BD4E04HP50CB0010.jpg
总之,交通是很愁人的。
http://img4./photo/-12/600x450_BD4E051E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12/t_BD4E051E50CB0010.jpg
不过在几年前的古巴,生活也并不是都令人向往的。有数据统计,古巴人均月收入不到20美元。
http://img4./photo/-12/600x450_BD4E05OO50CB0010.jpg
http://img4./photo/-12/t_BD4E05OO50CB0010.jpg
古巴市民平均月收入不过300比索左右,约为11美元;工资高些的企业职工也超不过400比索,按美元与古巴比索1:26的比例换算,仅相当于12到15美元。
http://img3./photo/-12/600x450_BD4E06IG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12/t_BD4E06IG50CB0010.jpg
政府高级官员、大学教授相当于20美元,最高领导卡斯特罗也只有30美元。 人们的日常食品和日用消费品,都实行供给制。大米、面包、糖、盐、食用油、鸡蛋、鸡肉,还有牙膏、香皂、洗衣粉、洗发水、火柴等,一律定量凭票到指定商店购买。价格极其便宜,但数量也极其有限。比如鸡蛋每人每月只供应6-8个。
http://img5./photo/-12/600x450_BD4E07AH50CB0010.jpg
http://img2./photo/-12/t_BD4E07AH50CB0010.jpg
由此,古巴每年都有一些难民偷渡去美国……
http://img3./photo/-12/600x450_BD4E08G850CB0010.jpg
http://img6./photo/-12/t_BD4E08G850CB0010.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说到落后,在葡萄牙的华人也吐槽这古老海上帝国的所见所闻。推荐阅读:华人说葡萄牙生活 比倒退30年的中国还落后
来葡萄牙有一段时间了,借这篇文章分享一下我在这古老海上帝国的所见所闻吧。我喜欢上这里要从我来里斯本一个月后开始吧,最初的一个月忙碌着找房子、熟悉环境、不会做饭饿肚子,等一切安顿好后,这座城市的魅力随着大西洋的海风飘进了我的内心。
http://img3./photo/-01/600x450_B9OU4R5O50CB0010.jpg
http://img2./photo/-01/t_B9OU4R5O50CB0010.jpg
这是一个让灵魂自由的城市,没有时间观念,它古旧,不时髦,没有亮眼的新建筑和现代化,破碎的石子路,顺势而建矮房子让人不必高雅,不必奢华,它本身就是一个没落的却经历过风雨辉煌的老人,在一个这样的老人面前,让人如何去高贵去严肃去奢华。
http://img4./photo/-01/600x450_B9OU4RV9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01/t_B9OU4RV950CB0010.jpg
在这里,一切都显得似乎很随意,这似乎是葡萄牙人的性格,随意的时间观念,笔者亲身经历,约好晚上8点见面吃饭,结果对方9点半了才到,葡萄牙的时间观念真的不敢恭维。
http://img4./photo/-01/600x450_B9OU4SP5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01/t_B9OU4SP550CB0010.jpg
谈到葡萄牙就得说说这里的足球,这真的是一个浸透着足球文化的国度,经常会看到祖孙三代一起去看球的场景,爷爷和孙子在谈足球,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一番场景啊。
http://img2./photo/-01/600x450_B9OU4TH4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01/t_B9OU4TH450CB0010.jpg
大街上,只要有大草坪的地方,一般都会有人在踢足球。餐馆里、商场中,只要是有公众电视的地方,放的绝对是球赛,常常一小戳人围在电视旁,驻足观看,看着他们,楼主觉得很有意思。
http://img5./photo/-01/600x450_B9OU4U9N50CB0010.jpg
http://img2./photo/-01/t_B9OU4U9N50CB0010.jpg
如果是有球赛,那小小的里斯本可称得上是倾巢出动,平时空空荡荡的地铁,这个时候绝对是爆满。
http://img5./photo/-01/600x450_B9OU4V4J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01/t_B9OU4V4J50CB0010.jpg
楼主跟着看过几次,有一次是世界杯预选赛葡萄牙对阵瑞典,C罗上场,整条地铁线都是赶去看比赛的人,就像北京早高峰,葡萄牙人本来就少,这种人挤人的盛况只有球赛的时候有,没有之一。
http://img5./photo/-01/600x450_B9OU4VMC50CB0010.jpg
http://img2./photo/-01/t_B9OU4VMC50CB0010.jpg
有人经常会问我,对这里什么感觉,我常常会回答,适合养老。一来这样回答最为简单,不用多解释,二来这个回答也最概括,阳光沙滩,慢吞吞的步调,温馨友善,这不就是给老人设计的城市吗,也多么想让自己老爸老妈来这里养老。
http://img3./photo/-01/600x450_B9OU50DT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01/t_B9OU50DT50CB0010.jpg
这几天去里斯本一个海军学校做训练,就像国内项目培训那种,不过是在军营,身着葡萄牙军装,一张中国人的脸,别有一番感受。这几天让我彻底的感受到了葡萄牙人的随意和时间观念,竟然连军营里都是如此。第一天早晨7点集合出发去军营,硬是等了半个小时人才陆续到齐,几个军人倒也不急,就那样等着。
http://img3./photo/-01/600x450_B9OU516C50CB0010.jpg
http://img4./photo/-01/t_B9OU516C50CB0010.jpg
吃饭,一顿简简单单的早餐,可以吃一个多小时,要是在中国军队,三分钟搞不定就喝西北风吧。
http://img3./photo/-01/600x450_B9OU51V3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01/t_B9OU51V350CB0010.jpg
训练一直从早晨7点持续到半夜3点,怎么会这么久呢,其实我想如果中间不用等人,不用吃饭那么久,说几点就是几点,晚上12点之前完全可以睡觉去了,可惜他们不讲时间观念。
http://img4./photo/-01/600x450_B9OU52LO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01/t_B9OU52LO50CB0010.jpg
贴几张我在路上随意遇到的老车型,欧洲是机动车的发源地,经历了各种车型的改朝换代,一些古老的车型依然保留至今,行驶在大街小巷,很养眼。
http://img3./photo/-01/600x450_B9OU53CI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01/t_B9OU53CI50CB0010.jpg
由于车多地少,车一般都停在马路边,所以很多街道都是单行道,这里人一代一代也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停车会很靠边,会很贴近前面或者后面的车以便让出更多的位置给其他车。
http://img4./photo/-01/600x450_B9OU546O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01/t_B9OU546O50CB0010.jpg
另外,像其他西方国家一样,车是让人的,这里过马路比在国内都随便。
http://img3./photo/-01/600x450_B9OU54R650CB0010.jpg
http://img2./photo/-01/t_B9OU54R6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01/600x450_B9OU55J0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01/t_B9OU55J0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01/600x450_B9OU56AO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01/t_B9OU56AO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01/600x450_B9OU10.jpg
http://img3./photo/-01/t_B9OU10.jpg
聊聊在里斯本的罢工吧。
http://img4./photo/-01/600x450_B9OU58GM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01/t_B9OU58GM50CB0010.jpg
西方的民主根植于他们每个人的内心,罢工游行是他们争取权利的一种方式。
http://img6./photo/-01/600x450_B9OU598N50CB0010.jpg
http://img6./photo/-01/t_B9OU598N50CB0010.jpg
去年地铁几乎每两周就有一次罢工,地铁罢工的时候人们就去坐公交了,有时候坐公交人太多,公交司机也就不管刷不刷卡了,前后门一起开,哪里上了算哪里。
http://img5./photo/-01/600x450_B9OU5A4I50CB0010.jpg
http://img2./photo/-01/t_B9OU5A4I50CB0010.jpg
地铁罢工在中国是不可以想象的,那是件多么恐怖的事情···
http://img4./photo/-01/600x450_B9OU5AMD50CB0010.jpg
http://img4./photo/-01/t_B9OU5AMD50CB0010.jpg
之前遇到了退休人员因为养老金问题而引发的游行,楼主就跟着进了人群凑了凑热闹。
http://img5./photo/-01/600x450_B9OU5BEQ50CB0010.jpg
http://img2./photo/-01/t_B9OU5BEQ50CB0010.jpg
欧洲的经济危机使得政府没钱给他们发养老金,而这些享受惯了高福利的欧洲人又接受不了,索性游行算了。
http://img3./photo/-01/600x450_B9OU5C.jpg
http://img3./photo/-01/t_B9OU5C.jpg
前面一辆车领队,第一排是一些比较有干劲激进的老人,后面跟着一个个衣着不同的团体,应该是不同单位的,中间还有好多打酱油的。
http://img3./photo/-01/600x450_B9OU5D.jpg
http://img4./photo/-01/t_B9OU5D.jpg
各个媒体长枪短炮在采访。
http://img6./photo/-01/600x450_B9OU5DTV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01/t_B9OU5DTV50CB0010.jpg
还有像我一样看热闹的,有个中国姑娘站在栏杆边上,把手机举得高高拍人群。
http://img3./photo/-01/600x450_B9OU5F.jpg
http://img4./photo/-01/t_B9OU5F.jpg
聊一下葡萄牙的葡萄酒吧。个人感觉,葡萄牙的葡萄酒在品质上绝对不输法国的,只是这个民族没有好好的把自己的品牌打出去,按部就班不温不火的走自己的路,不过近几年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也在积极的开拓中国市场了。
http://img5./photo/-01/600x450_B9OU5FUL50CB0010.jpg
http://img2./photo/-01/t_B9OU5FUL50CB0010.jpg
葡萄牙总面积91985平方公里,相当于重庆(82400平方公里)那么大,却是全世界十大葡萄酒生产国之一,可想而知这个国家葡萄酒的实力了吧,几乎全境从南到北、西到东,都在种葡萄、产葡萄酒。
http://img2./photo/-01/600x450_B9OU5GJO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01/t_B9OU5GJO50CB0010.jpg
葡萄牙人爱喝酒,餐前有餐前酒,一般是白葡萄酒,开胃的,酸味比较重。进餐期间有餐中酒。吃完了还有餐后酒,每种都不同,很有讲究。想要感受葡萄牙的夜生活,那就去酒吧。
http://img4./photo/-01/600x450_B9OU5HAF50CB0010.jpg
http://img6./photo/-01/t_B9OU5HAF50CB0010.jpg
看过了这里的酒,总感觉在国内喝葡萄酒好吃亏,又贵又喝不到好酒。这里2欧左右的酒到处都是,品质也不差,要是在中国,2欧相当于20元人民币左右,这种酒哪敢在国内买,一定是有问题的。真觉得有点悲伤。
http://img5./photo/-01/600x450_B9OU5I.jpg
http://img3./photo/-01/t_B9OU5I.jpg
深入的聊一下葡萄牙Port波特葡萄酒吧。这种酒楼主甚是喜爱,专门为了它去波尔图拜访了几乎所有的波特酒酒窖。
http://img6./photo/-01/600x450_B9OU5ILT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01/t_B9OU5ILT50CB0010.jpg
这是一座感觉非常古老的城市,散发着静谧安详的气息。夜晚伴随着海鸥嘎嘎的叫声,小城的感觉让我似乎回到了老家的村庄。
http://img6./photo/-01/600x450_B9OU5JEJ50CB0010.jpg
http://img6./photo/-01/t_B9OU5JEJ50CB0010.jpg
大西洋的日落。杜罗河南岸就是一排排大大小小各种品牌波特酒的酒窖,从岸边一直延伸到半山坡上。酒窖供游客参观品尝,有免费的,也有收费的,各个酒窖有着其独特的性格,每个品牌有它的营销之道。
http://img3./photo/-01/600x450_B9OU5K5R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01/t_B9OU5K5R50CB0010.jpg
波尔图的风光。这已经是一座不在发展的城市,整个欧洲都是这样的情况吧,他们满足于现在的生活状态,不追求改变。
http://img6./photo/-01/600x450_B9OU5KR850CB0010.jpg
http://img4./photo/-01/t_B9OU5KR850CB0010.jpg
其实,我也渐渐的发觉,这正是葡萄牙的魅力所在,不去追随光鲜的大都市,没有现代化留下的印记,任时光流逝,故事沉淀。
http://img6./photo/-01/600x450_B9OU5LMF50CB0010.jpg
http://img6./photo/-01/t_B9OU5LMF50CB0010.jpg
葡萄牙是一个老牌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都里斯本更是座富有魅力的城市……
http://img4./photo/-02/600x450_B9R7VJE7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02/t_B9R7VJE750CB0010.jpg
在火车进入里斯本市中心的铁路沿线,某些地段呈现出许多城市都有的景象-破烂的房屋,糟糕的环境……在火车一闪而过的时候我突然萌发了这样一个想法,这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首都民众究竟居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呢?
http://img2./photo/-02/600x450_B9R7VLJN50CB0010.jpg
http://img4./photo/-02/t_B9R7VLJN50CB0010.jpg
其实心里并没有期许所谓的“豪华”,但仍然不时有朴素乃至于某些人意识中的所谓“凋败”晃过眼前。
http://img3./photo/-02/600x450_B9R7VNIT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02/t_B9R7VNIT50CB0010.jpg
如果非要按照某些标准来衡量的话这里绝对不属于奢华
http://img2./photo/-02/600x450_B9R7VP0H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02/t_B9R7VP0H50CB0010.jpg
而经常是满眼的朴素
http://img3./photo/-02/600x450_B9R7VQTS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02/t_B9R7VQTS50CB0010.jpg
里斯本的地铁线路已经建成了好几条
http://img2./photo/-02/600x450_B9R7VT0M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02/t_B9R7VT0M50CB0010.jpg
我乘坐地铁时而地下时而地上漫无目的地让列车带我走向未知的区域
http://img2./photo/-02/600x450_B9R7VU.jpg
http://img4./photo/-02/t_B9R7VU.jpg
从某种程度上说里斯本的居民建筑与广州的三元里颇为神似
http://img2./photo/-02/600x450_B9R7VVCQ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02/t_B9R7VVCQ50CB0010.jpg
橱窗里的招贴画却提醒着自己这里不是广州而是里斯本
http://img2./photo/-02/600x450_B9R800OD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02/t_B9R800OD50CB0010.jpg
而蓝色的楼宇则体现着浓浓的南欧风格
http://img5./photo/-02/600x450_B9R10.jpg
http://img5./photo/-02/t_B9R10.jpg
如果不是看到满眼的洋面孔,很可能会误以为此时身在上下九。
http://img3./photo/-02/600x450_B9R10.jpg
http://img2./photo/-02/t_B9R10.jpg
南欧国家的城市基本上都是这种密致的建筑格局,这样的格局既充满生活更让人放松。
http://img3./photo/-02/600x450_B9R10.jpg
http://img5./photo/-02/t_B9R10.jpg
看到阳台上的晾晒品,我一下子想到了已经禁止晾晒的上海-很显然上海更“高档”。
http://img2./photo/-02/600x450_B9R807SJ50CB0010.jpg
http://img6./photo/-02/t_B9R807SJ50CB0010.jpg
还有那些错综复杂的小巷,多么的亲切而有人情味
http://img5./photo/-02/600x450_B9R809LU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02/t_B9R809LU50CB0010.jpg
街边的广告招贴,作为外来客的我不明其意
http://img6./photo/-02/600x450_B9R80B0F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02/t_B9R80B0F50CB0010.jpg
僻静的小巷有种隐隐的神秘
http://img5./photo/-02/600x450_B9R80CIL50CB0010.jpg
http://img2./photo/-02/t_B9R80CIL50CB0010.jpg
斑驳的老墙上似乎写着两个字:沧桑
http://img6./photo/-02/600x450_B9R80E1N50CB0010.jpg
http://img6./photo/-02/t_B9R80E1N50CB0010.jpg
没有停车位、没有多余的护栏,私家车就停在街上
http://img2./photo/-02/600x450_B9R80FF5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02/t_B9R80FF550CB0010.jpg
里斯本的色系丰富多彩
http://img2./photo/-02/600x450_B9R80GUJ50CB0010.jpg
http://img4./photo/-02/t_B9R80GUJ50CB0010.jpg
尤其是小巷中的房屋,时常令人“惊艳”
http://img4./photo/-02/600x450_B9R80II550CB0010.jpg
http://img2./photo/-02/t_B9R80II550CB0010.jpg
由于建在海边丘陵之上,里斯本的路多崎岖
http://img5./photo/-02/600x450_B9R80KE3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02/t_B9R80KE350CB0010.jpg
所以里斯本人每天都要被迫进行爬山的训练
http://img2./photo/-02/600x450_B9R80M8J50CB0010.jpg
http://img4./photo/-02/t_B9R80M8J50CB0010.jpg
也因为道路崎岖,所以雨后的里斯本很难见到积水
http://img4./photo/-02/600x450_B9R80NOK50CB0010.jpg
http://img4./photo/-02/t_B9R80NOK50CB0010.jpg
在市中心的某处,见到这个似曾相识的院落
http://img3./photo/-02/600x450_B9R80OUB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02/t_B9R80OUB50CB0010.jpg
而拥挤的街道则有着浓浓的葡萄(牙)味
http://img2./photo/-02/600x450_B9R80QHD50CB0010.jpg
http://img6./photo/-02/t_B9R80QHD50CB0010.jpg
一条陡峭的斜坡
http://img2./photo/-02/600x450_B9R80SAM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02/t_B9R80SAM50CB0010.jpg
斜坡的路两侧停满了小汽车-这里的汽车也多朴素,很少见到北京上海街头常见的那些豪车
http://img3./photo/-02/600x450_B9R80TGC50CB0010.jpg
http://img4./photo/-02/t_B9R80TGC50CB0010.jpg
尽管里斯本的路比较狭窄,但奇怪的是在那里的几天却几乎没见到塞车
http://img6./photo/-02/600x450_B9R80V.jpg
http://img3./photo/-02/t_B9R80V.jpg
有些路段更是连车影都少见
http://img2./photo/-02/600x450_B9R810JU50CB0010.jpg
http://img4./photo/-02/t_B9R810JU50CB0010.jpg
总体上感觉这是一个极为安静的城市-这里的加油站几乎都很小,也见不到负责加油的工作人员。所以想出国自驾的人务必在国内学习一下如何自己加油自己付款吧~~
http://img2./photo/-02/600x450_B9R811SB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02/t_B9R811SB50CB0010.jpg
本已相当安静,再加上汽车很少鸣笛,所以只有有轨电车的叮铃声成为了里斯本特有的音效
http://img4./photo/-02/600x450_B9R813D250CB0010.jpg
http://img3./photo/-02/t_B9R813D250CB0010.jpg
有时候,看到凌乱的建筑恍如时光倒流一般。
http://img6./photo/-02/600x450_B9R814US50CB0010.jpg
http://img2./photo/-02/t_B9R814US50CB0010.jpg
不过步行街的潮人还是提醒着你的眼睛,这里毕竟是欧洲、毕竟已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http://img6./photo/-02/600x450_B9R10.jpg
http://img3./photo/-02/t_B9R10.jpg
当然要怀旧的话在里斯本还是很容易的,即便是相当老旧的居民区依然完好地保存着
http://img4./photo/-02/600x450_B9R817K450CB0010.jpg
http://img2./photo/-02/t_B9R817K450CB0010.jpg
街边也涌现出了很多类似北京前三门式的高层建筑
http://img4./photo/-02/600x450_B9R819AI50CB0010.jpg
http://img2./photo/-02/t_B9R819AI50CB0010.jpg
不过,里斯本的民居大体上仍是充满怀旧色彩
http://img3./photo/-02/600x450_B9R81AM4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02/t_B9R81AM450CB0010.jpg
如果除去这些汽车,与上个世纪初的感觉似乎也没有很大的不同
http://img2./photo/-02/600x450_B9R81C5T50CB0010.jpg
http://img4./photo/-02/t_B9R81C5T50CB0010.jpg
客观地说,充满怀旧气息的城市不仅不觉得破败反而给人以厚重之感-而目前国内的许多城市正在渐渐远离这种厚重而变得日新月异起来……
http://img3./photo/-02/600x450_B9R81D5D50CB0010.jpg
http://img5./photo/-02/t_B9R81D5D50CB0010.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本文来源:网易家居综合
责任编辑:兼职三号_NO4325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t50 n114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