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火车票一把加5的国殇 25Q币 要的给我...

孤傲的堅守:段生馗25年踽踽“抗戰”路
  注本稿已于12曰11日刊发,略有改动。刊载地址:
&& 一条至今质地尚好却满是弹洞的日酋呢子军裤,记录了腾冲人狙杀侵略者的光荣;一把刺刀,锈迹斑斑,背后却是一位腾冲妇女被奸杀后遭到脔割的惨绝人寰的往事;一件生产于70年前,至今还能穿著的飞虎队员皮夹克,告诉我们那个远在大洋彼岸的国家,有多少英雄儿女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怎样流血牺牲——段生馗迄今收集的20多万件二战时期敌我战争实物,每一件后面,都有一个值得书写记录的历史片段。
  段生馗收集的战争实物是比文本所载更真实、更客观、更触目惊心的物化的历史。
法国“年鉴学派”大师费尔南·布罗代尔在其煌煌巨著《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认真记述研究欧洲家具——诸如椅子等坐具——的发展史后,明确地说:“家具,或者更精确地说,整个室内设施的演变,是把欧洲推向进步的一场波澜壮阔的经济和文化运动,即所谓‘启蒙’运动。”
  一把椅子后面竟然包藏着启蒙运动的历史!
  同样,段生馗收集的战争实物中,一张日军发行的“军票”,何尝不是抗战经济史中日寇掠夺我资源压榨我民众的缩影!
  其实历史不妨析分为:史料所构成的“史实”、由价值观所生成的“史观”以及综合这二者而形成的“文本”,即成型的史书。
  不难看出,这其中,最客观的莫过于史料。
  段生馗所收集的20多万件滇缅抗战实物,就是具有历史真实价值的史料。而如果从史料价值这个角度看,段生馗个人的定位,与其说是一名抗战文物的收藏家,毋宁说是一位历史学家。他的这些实物史料比任何教科书都真实,都具有颠覆性,足令改窜历史、否认历史的言行无处藏身。
  比如,它告诉后人,1944年5月11日,我20集团军5个师在美军空军掩护下,强渡怒江,开始反攻滇西,收复腾冲之战,经过127天鏖战,在合计伤亡18309名官兵后,于同年9月14日光复腾冲,毙敌酋藏重康美联队长以下军官100余员,士兵6000余人。
  段生馗的收藏和著名的松山战场以及“国殇墓园”一道,以实物实体的形式,证实了滇缅抗战作为东亚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而这段历史,曾经“被不存在过”。
  段生馗25年的抗战遗物收藏史,是一段堪称环堵萧然的贫困史,充满了艰涩、辛酸、孤寂、痛苦乃至屈辱——与70年前那场抗战不同的是,他所“抗战”的,是一堵堵无形而厚实无比的“墙”…
&&&&&&&&&&&&&
&&&&&&&&&&&
&孤傲的堅守:段生馗25年踽踽“抗戰”路
         &&為記錄歷史而“傾家蕩產”
&&& 和段生馗约定见面的地点是在腾冲县农业银行院子里。
  进得大院,只见院子南边几间矮屋下孤零零地站着一个中年男子,他的眼神随着记者的车在移动。
  车停稳了,他迎了上来:“我是段生馗。”
  然后是沿步行梯一直爬到7楼,再左转,一直走到走廊尽头,一间狭小的屋子是这位县农行副行长的办公室。
  “从哪儿说起呢?”落座后,段生馗看着记者。
  “现在最难的就是钱,我每年这时候的日子很难过,很多贷款到期了,拆东墙补西墙,年底是我最难过的关。”
  他还说了个具体的日子,12月20日,“这天之前必须把银行贷款和利息结清了。每年这段时间,朋友最怕接我的电话,担心我向他们借钱。”
  迄今为止,段生馗因为20多年连续不断收购滇缅抗战实物,已经负债近100万元,其中贷款有86万,欠私人的有十几万,还有利息要还,而他收集的抗战文物,据他给记者粗略框算,按现在的市价,大约值得400多万元。
  “我家一直没有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这些家庭必备电器,直到去年老婆攒了点钱,才购置了一些。结婚以后最大的开支就是花了4万元买了现在居住的大约有120平方米的一套旧房子。”他说,“前几年,中央电视台‘面对面’主持人王志来采访我,播出的节目我自己都没有看到,那时,我家还没有电视机。”
  他的家,如果没有那些乱糟糟堆放的“破铜烂铁”,的确是只剩四壁,记者小心翼翼地问他:“能否用‘倾家荡产’来形容你这20多年罄尽所有来收集抗战文物的后果?”段生馗略微沉吟后,说了四个字:
  “就是这样。”
  采访到中午,该吃饭了,段生馗以“做东”的架势点了菜,然后接着聊。
  记者趁他谈得兴致勃勃时,悄悄掏出钱夹请陪同的朋友去买了单,记者此时的心态,觉得让他“做东”实在不忍心。
  “他们把茶叶、扎染都当作文化产业而给予资金支持,唯独我这个博物馆他们不认为是文化产业,一毛不拔。那茶叶、扎染是做生意啊,怎么能算文化产业?”段生馗愤愤不平。
  他求助过一些有实力的老板,有的人一晚上赌钱可以输掉几十万,但不愿意帮助他,“人家说,你是银行副行长,我的钱都是你贷的,把你的那些东西随便卖几件,不就有几百万了吗?你的馆建在柏联,找他们啊。”
  他曾经向23家海内外企业求助,无人假以援手。
  他说,现在最大的遗憾就是,因为没钱,错过了不少佳品、绝品,“我几次去缅甸,在深山丛林中寻觅到了三辆英军坦克,当地人售价倒不贵,才要人民币几百元,但运费不得了,从缅甸密支那运到中缅边境要40万元人民币,我没这个钱啊。前不久,人家通知我,如果要那些坦克,就赶紧带钱去弄,不然,可能就要被拆散了。我着急啊。”
  “我现在很俗,成天想钱。”
  段生馗现在出任博物馆馆长,合作方给他年薪5万元,他自己在农行的收入,一年有7万元,“我去年收购文物,花了50多万,今年可能要到60万元。我这点收入全部贴进去,还差将近50万。”
  博物馆展出的展品,有两件值得一提。
  一件是花了16万人民币从缅甸购回的一把日军将级军官的军刀,一件是日军海军元帅军服。
  军服的原主人是位华侨,看到段生馗三番五次来“光顾”这件军服,他有些感动,说,衣服送你了,但衣服上的金质饰物,如肩章、钮扣等,必须用秤称了后按克论价卖,“结果这件衣服我花了人民币近10万元才买回来。”
  他很感激农行发行的那张可以适当透支的“贷记卡”,有了这张卡,他可以在遇到无法割舍又能接受价位的情况下,刷卡买文物,“只是必须在60天内还钱。”
  维持家庭生计以及儿子读书的费用,全靠妻子微薄的工资。
           
          三次遭遇“缅甸之厄”
  为了“记录”这些“物化的历史”,段生馗付出的还不仅仅是经济和精神,他曾两次被缅方抓捕关押暴打,一次差点因飞机故障而殒命。
  滇西的战争遗物基本被收光了,后来,段生馗都是到缅甸去收购,1992年和1996年,他两度被缅方抓捕,第二次缅方甚至以“偷越国境罪”判了他3年的刑,身陷囹圄达45天后,花了不少钱,经华侨朋友多方营救才得以脱身回国。
  其间苦不堪言。
  1997年3月27日,他和朋友张和两人乘坐缅甸老式破旧的飞机从密支那到仰光,途中遭遇发动机停机,飞机即将坠毁的危险,
  “密支那飞机的机票只有当飞机降落下时才能购买,两张机票从密支那到仰光折合人民币不到30元钱,太便宜了。”段生馗决定在缅甸充一次“大款”,坐头等舱,也是,两张头等舱的机票又不到60元。
  登机的信号不是悦耳的女声,而是用铁锤敲打钢管,发出“当当”声。
  当两人来到十分简陋的登机口时,眼前的场景令他吃惊不小——只见几十个缅甸男女,有的头上顶着筐箩,有的腋下挟着小猪,叫叫嚷嚷挤在入口处,宛如国内挤乘赶集农用车一般,“得知这些人是我们同机的乘客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头等舱的座位总共4个,段生馗与张和占了两个。
  其他的人全挤在后面的机舱里,或站或蹲,随身物品乱放,就坐在上面,吵嚷声不绝于耳,各种臭气扑鼻。
  段生馗仔细打量着飞机,后来发现这客机是二战时苏联的军用运输机改装的。几分钟后,一名看似空姐的人上来了,手里托着盘子,盘子里装着几只看似棉花团的东西,还没弄清楚干什么用的,空姐就急急下机,只听哐噹一声,舱门关上了。
  他与张和仔细研究那玩意儿到底是糖还是什么食物,最后觉得就是两块棉花,而且只有头等舱的4名乘客才有。“我偷看了一下侧面的两个乘客,看到他俩正闭目养神,手里捏着刚才发的两块棉花,我和张和感觉到没有什么用,随手就扔了,反正地下全是脏兮兮的废纸。”
  2分钟后,听到“砰砰”宛若打炮的声音,整架飞机激烈的抖动起来,发动机启动后,声音撕心裂肺,实在受不了,“只见张和站起来使劲抱着头,我把他拉下了座位,看到边上两个头等舱的乘客用两块棉花团塞在耳上,此时才恍然大悟,赶紧用随身带的卫生纸拧成两团塞在耳上。”
  他回头看到后面的乘客有的用围巾死死的缠住头,有的干脆用“笼裾”(一种男女都穿的裙子——记者注)套在头上,“飞机不断的在激烈跳抖,咆哮着,撕扯着,象一头愤怒的笨公牛在跑道上跌跌撞撞,勉强冲出跑道,颤颤微微的飞了起来。”
  离开密支那上空才几分钟,张和靠窗的舱壁下方,有一股冷风,直灌而入,初以为是空调,不久刺骨的寒风吹得他们裤管、头发都飘了起来,才发现机体有个很大的缝隙,段生馗只好拿出两块洗脸毛巾,用矿泉水淋湿,堵住缝隙,“我俩交叉着象黄继光堵机枪口一样,侧着身子才能堵住。”
  将近30分钟航程后,段生馗精疲力竭,闭上眼睛眯了一会儿,突然张和使劲的用肘顶他,“我睁开眼睛,看到他脸色惨白,全身抽搐,用颤抖的右手指了指窗外——天啊!左翼的发动机螺旋桨不转了,飞机在向左边不断的倾斜下降…”
  “我唰地一下站了起来,身后30个人已经乱成一团,站在左边的人呲着牙叫唤着,使着劲顶住从右边压倒过来的人群,我无奈地拍了拍张和的肩膀,算是最后的告别,又立即从提包里拿出笔记本,给妻子写下了几段话,就此永别吧!”
  极度恐惧中他给妻子写了份“遗书”,这“遗书”实际上是《债务确认书》:
  这次缅甸乘坐密支那到仰光的飞机由于引擎故障,在30分钟航程出事···&&
  现负债:
  农业银行贷款36万元,房地产用途。
  信用社贷款27万元, 装修·····
  房改中心贷款9万元, 新购房···
  向哥借款10万元
  向刘杰借款5万元
  向妹借款1万元
  没有人欠我钱,密支那的货到腾后,照单付款···&&
把儿子带大成人,传承我未完成的事业···&&&
  切切!
      北京时间1997年3月27日15时17分绝笔于机上
另:在可能的情况下,多给张和一家帮助。
  中国云南腾冲农业银行段生馗遗笔
  后来是“一个穿着笼裾的男人从驾驶舱里跑了出来,拨开人群,从右侧机舱顶端抽出一根1米多长的竹竿,打开机舱门,一股强大的汽流几乎把所有的人抬了起来,只见他左手抓住机舱外面的铁把手,右手握着的竹竿使劲往螺旋桨上捅,‘哐哐哐’连捅了六七下,才使发动机重新工作,捡回一条命。”
         &“我決不做現在的漢奸”
&段生馗的收藏史正式始于25年前,而非正式的收藏史实则始于儿童时期。
  他的家乡芒棒曾经就是战场,他的大伯段曰仁曾任当年腾冲著名的三支抗日游击队之一的龙江游击队的队长,带领战友伏击捕杀了不少日本兵和汉奸,是龙江游击队打响腾冲民众抗击日寇的第一枪。
  那些战争遗物,“开始只是顽皮少年用来玩战争游戏的各种道具,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参加银行工作以后,个人兴趣爱好不断向收藏保护、传承历史的高度上认识,利用在乡下营业所工作的便利,逐渐由原来的200多件物件充实到拥有23000多件全面反映滇缅抗战的遗物。”他说。
  而强烈促使他开办博物馆的念头起源于几件“小事”。
  首先是对日寇残暴的仇恨和家族先辈、家乡民众抗击日寇的历史记忆所产生的影响。
  段生馗的家族以耕读传家,曾祖父是前清的贡生,祖父毕业于县立师范学校的乡村教书先生,懂英语。
  某次他们收留了一名患病留下的抗日士兵,结果被日寇发现了,全家八口人,加上那名战士,即将要被杀戮,“这时祖父看见日寇军官戴着眼镜,看上去好像有文化,就用英语说,这是自己的儿子,由于种田,白色衬衣被黄土和汗水浸渍成黄色,他穿的衬衣不是军服,鬼子将信将疑,日寇军官用英语问祖父,如果看到‘重庆军’后向不向皇军报告?祖父回答皇军本事大,‘重庆军’来我们还不知道,你们就统统知道了,本是一句讽刺的话,说得日寇沾沾自喜。”
  这时段生馗的父亲虽然才7岁,却很机灵,见气氛有所缓和,赶紧跑去抓了三只母鸡和两个南瓜,递给鬼子,鬼子大叫:“小孩大大好,良民大大的”,扬长而去。
  “此后我们家族好长一段时间不杀鸡,不吃鸡,不吃南瓜。”
  段生馗家族所在的龙江乡,几个村庄的老百姓基本被鬼子杀光。“1942年8月9日,驻腾日军向腾北扫荡,日寇兵至马站双山,遭到腾北游击队伏击,三井大队长以下百余人被击毙,为了报复,三天后,城里的日寇疯狂报复,向手无寸铁的中国老百姓开刀,血洗茶子园、碗窑、杨家坡。8月20日冲进村里杀人、放火、奸淫妇女,一时间村庄变成人间地狱,大火连续七日不灭,有370多人惨遭杀害,妇女被强奸186人,日寇连70岁的老奶奶及13岁的小女孩都不放过…那个惨啊。”
  再一件是,“有日本人在国殇墓园留言簿上留下‘武运长久’和‘中日再战’之类的文字,当年战死在腾冲的一个日军小队长的女儿居然跑到腾冲来要‘讨还血债’。”腾冲人质问她:“你父亲是怎么死在这里的?如果他是背着旅行袋来这里死了,我们有责任;你父亲带着军人来杀我们,谁欠谁的血债?”
  虽然这个女人被痛斥走了,但段生馗觉得,鬼子的后代也不知道他们的长辈在腾冲干过什么,腾冲人需要拿出铁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的父辈不是善类。
  不堪忍受的刺激还来自作为同胞的同行。
  “1991年,我在财院读书,和我同宿舍的三个人都是银行的基层领导干部,当我告诉他们,说我收集了不少日军侵略腾冲的遗物时,他们嘲笑我说,你吹牛也过分了,日本人连昆明都没有到过,怎么会到过腾冲?不要你们腾冲有点名气,就把什么事儿都揽过去。”
  段生馗心情很沉重:“你想,这些人都是有文化的银行基层领导干部,连他们都不知道这段历史,我觉得问题太严重了。”
  于是,利用自己的藏品开办博物馆,以物证方式证明日寇在滇西烧杀抢掠所犯罪行和我国军民奋勇抗敌,就成了他必须完成的心愿。
  段生馗一再强调,在他眼中,这些战争遗物,不仅仅是在客观地反映那场战火,而是物化的历史,具有无比宝贵又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在段生馗的情感中,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叫他出卖文物,在他看来,出卖文物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有涉民族气节的政治问题,“我如果现在因为经济拮据而出卖这些文物,我就是现代的汉奸,对不起牺牲的官兵和同胞。别说卖掉,就是带出腾冲去设馆去展览,我都无法接受。”
  在腾冲,段生馗的行为并不像在外边那样令人钦敬和理喻,他曾经被人认定为“精神病人”,直到今天,他的行为仍然是那样的令人费解,“能理解我的人不多。”
  段生馗“孤傲的坚守”其实也曾动摇过。
  1986年和1999年,他曾两度想放弃收藏,“第一次是因为工作关系,无法成天干这个,想放弃,是父亲劝阻了我。第二次是一个老板愿意出资300万买我的藏品,11年前的300万在腾冲可以建一座星级宾馆了,好诱人。”后来得知哪个老板买去也是要建一个博物馆,段生馗不干了。
  没有丝毫盈利或者靠这些遗物盈利的想法,段生馗只想把它作为见证那个时代和历史的实物,给后人留下一个永远的警醒,时时提醒人们和平是怎样的来之不易,又是怎样的宝贵。“建这个馆最直接的起因是仇恨,后来受儒家文化影响,知道仇恨解决不了问题,最终想到和平,记录战争只是想警醒世人。”
  &&&&&&&&&&&&&&&&&&&&&&&&&&&&&&&&&&&&&&&&&&&&&&&&&&
開館的“萬般無奈”  
2005年7月7日,选择抗战爆发68周年纪念日,段生馗的博物馆在腾冲和顺古镇开馆了,时任云南省委副书记的丹增前来出席开馆仪式。
  博物馆的手续早在2003年就办妥了,但腾冲之大,却一直找不到一个小小的地点作展馆。
  “开馆是万般无奈。”他说。
  段生馗用“万般无奈”四个字来形容他当时的窘况,“我倾家荡产来收集这些东西,一辈子的最大愿望就是要建立一个博物馆。”
  本来应该是2004年开馆最好,因为这年的6月6日是盟军诺曼底登陆纪念日,7月7日是抗战爆发67周年纪念日,9月14日是我军克复腾冲60周年的纪念日,可惜被错过了。
 & 在段生馗看来,他博物馆所以能够开馆,必须要感谢三个人,一位是丹增,一位是时任保山市委书记的黄毅,一位是昆明柏联集团董事长刘湘云。
  “没有丹增书记的大力支持,我连开馆手续都办不下来。”他说,“没有黄毅牵线,我不能结缘柏联集团老总刘湘云,没有刘湘云的支持,我也开不了馆。”
  段生馗介绍,按照国际惯例,开办一个博物馆需要有26万件展(藏)品,否则就不能叫博物馆,而他现在展出的只有23000多件,“但是,”他说,“这个数量标准我是具备的。实际上,按照件数,我怎么也有20多万件,比如日军的军票一捆就是100张,一张就是一件啊,而军票我有得是。”
  记者实地参观了他位于农行车库的“仓库”和他家里的“仓库”,全部是满坑满谷的各种战争遗物,只是堆放得极为杂乱,称之为“垃圾堆”一点也不过分。段生馗告诉记者,这样的“仓库”他有八九处,“亲戚朋友但凡有点空间,都被我借用了,好些大件实在找不到地方,就搁在露天,任凭风吹日晒雨淋,我好心痛。”
  在腾冲,段生馗理想的馆址选点有三个:首选是位于县城边的“国殇墓园”,其次是原英国领事馆旧址,第三就是位于和顺的原20集团军司令部遗址,即现在的馆址。
  段生馗向有关部门提出借用当时“国殇墓园”里两个空着的展厅展出他的文物,他甚至还自己设计了图纸,“墓园、展馆和广场三位一体。”条件只有两个,“一个是要给我提供4个保安保护我的文物,另一个是在展厅标出我作为文物所有者的名字。”
  在这两个条件被拒绝后,在“国殇墓园”展出的计划流产。
  “国内有3000多个博物管,基本都不赚钱,很少有人愿意投资这个方面。我曾经在海内外寻求过多达23家企业,请他们帮助我,没有人愿意干。”他说,“此外政治上也很敏感,当时没有2005年后这么开放,用实物证据证实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有不少阻力。”
  后来段生馗把目光转移到原英国领事馆旧址,当时是县粮食局仓库所在地,他甚至还设法投入了一些资金进行改造,但最终被县里给否定了。
  2003年11月1日,柏联集团与腾冲县政府签订了开发知名古镇和顺景区的协议,并组建了云南柏联和顺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在“文化”的交集点上,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视为“文化产业”的段生馗和柏联集团董事长刘湘云联系到了一起。
  本来要改造为高档休闲茶饮的原20集团军司令部旧址,被游说改建为“滇缅抗战博物馆”,段生馗的23000多件抗战实物得以重见天日。
  作为商业行为,柏联集团取得了这些文物40年的使用权,段生馗则出任“柏联滇缅抗战博物馆”馆长,年薪5万元。
  柏联的“到来”,使得焦头烂额的段生馗开启了一条坦途,“无论如何,都要感谢刘湘云,没有她的支持,我的东西不能让国内外游客看到,而腾冲也就缺乏一种厚重的历史积淀。”
  在段生馗看来,60多年前腾冲军民抗战的优异表现固然是客观历史,可是历史如果不被后人认知,等于没有这段历史;历史如果被歪曲割裂,甚至比没有历史更恶劣。
  博物馆依旧是简陋的。
  2010年6月2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来到博物馆,看完后,觉得很简陋,“消防、安保设施都没有。”
  在博物馆,段生馗指着展柜里与家居无异的灯光说,“本来应该是用冷光源,使用热光源对文物保护不利。有的展柜,缝隙大到虫子都可以钻进去。”
  有专家问他:“你这个馆几不像,到底是博物馆、展览馆还是收藏室?”
  段生馗不知道如何回答。 &
  “你的收集何时是尽头?”记者问。
  “目标是把现存的二战滇缅抗战遗物收回80%。”他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售火车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