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宠物西游囧记攻略无极模式打多久才能获得3本经书...

十二牧·时间的灰_天涯博客
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度鹊桥吉日良辰当欢笑为什么鲛珠化泪抛此时却又明白了世上何尝尽富豪也有饥寒悲怀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轿内的人儿弹别调必有隐情在心潮
今日访问:
总访问量: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第16016位
(1)(3)(1)(5)(8)(3)(1)(6)(3)(2)(1)(2)(8)(4)(5)(11)(22)
郭德纲对相声发了许多令人深思的感慨,给了萎靡不振的相声界当头一棒。这些个感慨,前人其实早已说过,只不过很多东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八十年代初,侯宝林先生写了一系列关于自己从艺生涯的回忆,先是发表在北京政协主编的《文史资料选编》上,后来集结成《侯宝林自传》,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说了很多和郭德纲同学今天感慨相似的话语。这些个感慨集中到一点上,其实就是说好相声,要下苦功夫,而想下苦功夫,就要找对门径,就要知道相声的基本功是什么。在八十年代初,侯宝林先生就看到了相声界提倡无师自通的弊病,所以结合自己的学艺经验,总结了相声的十二项基本功。但是,后来的各路英豪却把这些相声的基本功看的忒简单了,一味的求新求变,渐渐得忘记了这十二门功课。所以郭德纲出来,让人眼前一亮,其原因不是说他玩出了什么新的变化,而是他剥去了很多和相声无关的东西,展示出了相声的基本功,把相声的专业特性显现了出来。侯老先生说的十二项基本功,包括开场诗、会说“门流儿”、白沙撒字、会唱太平歌词、会说一个人的、会捧、会逗、会说三人相声、会要钱、双簧、口技、数来宝。说得非常贴切,而且每一项都很有讲头。拿开场诗来说,这里面就有很多门道。开场诗也叫“定场诗”、“垫场诗”,顾名思义,就是在撂地说相声时的开场白,就是要拿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把观众吸引过来。结合相声自身的特点,这开场诗也得有“笑果”。开场诗中有一些是打油诗,比如“雪景诗”,“天上天上一阵黑咕咚,好像白面往下扔;倒比棉花来的冲,如柳栽花一般同;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坟头倒比馒头大,井是一个(一拍醒木)大窟窿。”写雪,一个雪字没有,而且极俗,和文人雅客关于诗境的描述形成极鲜明的对比。这种反效果,正是开场诗的妙处所在。再比如说“大瞎话”,“腊月三十月光明,树梢不动刮大风;只刮得碌碡满街跑,碌碡让鸡蛋撞了一个大窟窿;鸡蛋坏了用钉子钉,碌碡破了用线缝;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新鲜事儿,臭虫坐月子,养活一个(一拍醒木)大狗熊!”这些完全和人们生活常识不搭界的话语,营造出了一种幽默的氛围。“颠倒诗”也是按照这个原理去制造的,“南北大道东西走,十字街前人咬狗;捡起狗来砍砖头,倒叫砖头咬了手;有个老头才十九,嘴里喝藕就着酒,从小没见过这宗事,三轮拉着(一拍醒木)火车走”。我对这首颠倒诗很有印象,是因为小时候看过一本叫《365夜儿歌》的书,对其中的一首倒背如流,“东西街,南北走,出门看见人咬狗,拿起狗来打砖头,又怕砖头咬了手”,这可以说是上面那首的少儿版。还有比较常见的就是那首《西江月》了,“远看忽忽悠悠,近看飘飘摇摇;不是葫芦不是瓢,水中一冲一冒;那个说是鱼肚,这个说是尿脬(sui pao);二人打赌江边瞧,原来和尚(一拍醒木)洗澡。”这段说的时候,根据个人语言上的喜好,可以些微的加字填词,不过大体上都没什么区别。郭德纲用这段时,把“和尚”换成了“王文林”,王文林老先生是“德云社”的老班底,又剃一大光头,所以这一换又多了一层喜感出来。这个《西江月》也有比较严肃的版本,说的是江湖艺人的生活状态,这来自于评书艺人(单口相声里的中长篇节,俗称八大棍儿,是来源于评书的),“一块醒木为业,扇子一把生涯,江河湖海便为家,万丈波涛不怕。醒木能人制造,未嵌野草闲花,文官武将亦凭它,入在三臣门下。”二者比较来看,就可以看出相声和评书艺术取向的不同。开场诗其实数不胜数,可现在却没有多少人去仔细琢磨了,以至于大家伙翻来覆去听到的就那么几句,让人很厌烦。郭德纲说出了不少,有很多很有意境,不过我喜欢的却是他最简单的两首。一首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我叫郭德纲”,一股子说不出的傲气显现在话语中,可以看出此人在自己艺术上的一种自信,有着对自己以及自己所从事行当的尊敬;另一首就俗到家了,“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骑马定乾坤。上炕认识娘们,下炕认识鞋”,让人喷饭,也很有效果。小时候听单口相声,还记得一首“开场诗”,是这样,“二月春风似剪刀,张飞喝断当阳桥。虽说天气不太热,一日夫妻(一拍醒木)百日恩”。不合辙、不押韵,四句也没什么关系,可听起来却很有意思,说的深刻一点,是很有语言上的张力。只是不太记得是哪位先生使的,也没再见人用过……分类: |
| 耶稣在登山宝训中有一段话,今天读来颇为有趣。这段话是这样的(太5:33-37)“你们又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背誓,所起的誓,总要向主谨守。’只是我告诉你们,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 神的座位;不可指着地起誓,因为地是他的脚凳;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又不可指着你的头起誓,因为你不能使一根头发变黑变白了;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或作‘是从恶里出来的’)”。分类: |
| 前两天去大讲堂听中国爱乐乐团为纪念肖斯塔科维奇诞辰一百周年举行的音乐会,听完之后,很有些话想说说。想说的和音乐演奏方面的关系不大,这方面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大的冲击,因为在这个时代,人们的耳朵已经被盗版cd与网络资源惯坏了,很容易听出一些毛病。我感兴趣的和演奏无关,而是和所谓的音乐会礼仪有关。那天晚上的音乐会,大提琴协奏曲和交响乐的乐章比较多,所以剧场专门提醒演奏曲目有几个乐章,并且特地打出“乐章之间请不要鼓掌”的字样。对于演奏者来说,这当然是好事,可以在乐章转换间保持一定的心情,而且可以调调弦。但这种对鼓掌的强行压制,得来的并不是安静,而是一片咳嗽之声。这样在每个乐章间,是吱吱呀呀的调弦声和咳嗽声的此起彼伏。在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听西方古典音乐可能不是一种享受,而是活受罪。西方音乐会的礼仪何以会演变成今天的局面,我没有看太多的书和资料。但我觉得欣赏任何一种艺术,起码的尊重当然是必需的,但过度的尊重往往会成为一种负担。郭德刚说相声时,对听古典音乐的人群很是揶揄了一番,这揶揄换来了很大的掌声。掌声是一种情绪的反映,是对装模作样,硬“端着”自个儿去听古典乐的族群表达一种同情和反感。中国历来是个热闹的民族,无论是戏曲、曲艺还是民族声乐、器乐,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互动是很寻常的事,这种互动非但不会干扰演出的进行,反而会成就现场演出的辉煌与不可再现的特质。比如郭德刚的相声,若没有那帮爱听相声又懂行的观众的适时喧闹,其魅力也会大打折扣;也比如听京剧的“叫好”习俗,叫的到位的好,不仅振奋演员的精气神,也能充分的调动起整个戏园子的欣赏气氛……在中国,很难想象一个演员大段的贯口活使用以后剧场里的安静,很难想象一个漂亮的行腔之后观众的冷静。所以,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去听一段古典音乐的时候,当他的按照所谓的剧场文明观众礼仪的条条框框正襟危坐的时候,他得到的艺术享受,想来是会大大的打折扣的。上面说得好象有些民族保守主义的意思,但换个角度思考,一个普通的西方人欣赏西方音乐想来也不会像中国人这样“端着”。就拿鼓掌这事来说,其实也不是大讲堂打出的那几行字那么简单。辛丰年在他那本《乐迷闲话》里涉及了这方面的内容,谈了一些历史上的问题。原来,十九世纪的西方听众是鼓掌的高手,甚至也会叫好,比如对演奏手叫好,像“真棒,中提琴”之类的。乐章之间的鼓掌,在以往是常见的,只不过今天好像不时兴了。有时,在乐曲进行间,也是可以鼓掌,当年莫扎特还特意在作曲时构想这种效果,并在演出时加以验证。其实现在欣赏大型作品,如交响乐的时候,在第一乐章结束时,鼓掌也是可以的,这种鼓掌往往是因为乐章结束时体现的辉煌与精彩引起听众共鸣所至。而现在国内的音乐欣赏,连这些也被无形中禁止了。鼓掌不鼓掌的,只是西方人在听音乐中慢慢养成的一种习惯而已,我们其实不用过分的拘束。当然,这里面也有音乐行进和演奏者上面的考虑,这需要注意,我想如果能和演出者充分沟通,如果能把演奏者对观众反应的想法更直接更具体的写在节目单上,可能会更好一些,也能慢慢培养起听众和演奏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像那天晚上的音乐会,在乐章转换所需时间比较长的时刻,我觉得适当的鼓掌听起来的效果要比那些压抑不住的咳嗽会更好,也能拉近听众和演奏者之间的距离。还有一些也和鼓掌有关的是喝倒彩的问题。当然,这多少有些对演奏者的努力不尊重了。但是当一段演奏不能够感动你,不足以传达作品的魅力时,我们的掌声可能也不需要那么热烈。音乐,听不听得懂很难有一个标准,但自己的感受想来还是容易把握的,掌声有时候该吝啬一点。中国的交响乐团是被无论什么时候也热烈的掌声惯坏了的,所以,它有时过于瞧不起观众的欣赏能力,拉错了音,吹破了音好像也能糊弄过去。我当然不太想看到喝倒彩的场面,但掌声稀疏的场面到很希望看到几回,这也是我们听众的一项权利和义务吧!比如那天晚上秦立巍和他的大提琴的组合,可算是名人名琴,但实际上效果却不大好。说不上是他演奏的问题,还是那把名琴本身的特点,还是剧场音响效果的问题。反正,肖斯塔科维奇的降E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的效果完全没有出来,听起来还觉得有些费劲。考虑剧场效果,好像对演奏者有些苛刻,但如果尊重剧场观众的话,这种考虑应该是包括在内的吧!所以后来热烈的掌声,在我看来,相对于秦的演奏是太奢侈了一些。欣赏古典音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在目前阶段,还只能算是学习,而不能称作欣赏。而且,在我看来,可能永远是学习状态。中国人听中国的东西,可能根本不需要专门的学习,什么时候表达什么样的态度,那是骨子里带来的。这种天生的习惯有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改变。有专家说,不鼓掌的习惯来自于英国人,听起来有些道理,这压抑情怀的、谨慎而安静的欣赏态度正是那些古板的英国绅士日常生活的一个体现。这种古板的情调能慢慢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吗?这很难说。也或者,我们的欣赏习惯会慢慢的改变西方音乐的欣赏模式,也许到那时,当规则和我们内在的习惯相吻合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的欣赏而不是学习西方的古典音乐。分类: |
| 新一季的日剧系列如火如荼的在网上传播,可我却突然没有了兴致。众多的品种里,只有《护士小葵》这个系列还勉强看得动。无聊之际,在网上翻来翻去,翻出了当年极为欣赏的《沙滩小子》。读硕士的时候,由于酷爱看日剧,所以到处搜集相关的资源。有一天,同专业的一个韩国同学借给我一套电视剧vcd,就是《沙滩小子》。在这之前,我已经看过《悠长假期》和《GTO》了,《沙滩小子》的主演反町隆史、竹野内丰、广末凉子、稻森泉都已经在那两部片子里亮过相了,所以对这几个人还是蛮熟悉的。片子里,反町隆史依然神采奕奕,竹野内丰变得比较正经,稻森泉开始装成熟,这些都没什么,让我讶异的是广末凉子的表现。在《悠长假期》里出现的广末凉子是一个很内向、很执拗的钢琴学生,没有什么让人眼前发亮的演出;而在《沙滩小子》里,广末凉子却十分抢眼,完全盖过了其他三位主演。剧中,广末凉子和爷爷住在一起,爷爷经营着海边旅馆。广末总盼望着夏天,因为每到夏天,就会有许多新鲜有趣的游人来到这里。这一年的夏天,来了反町隆史、竹野内丰二位,一个是运动受伤的游泳健将,一个是事业失败的白领人士。剧中的每个人都有烦恼,但在互相的激荡之中,在大海的陪伴下,这些烦恼一点一点的消失了。广末懒洋洋的姿态,突然灿烂如阳光般的笑容,稚嫩而不做作的表情,在蔚蓝大海背景中显得格外的动人。正是从这部片子开始,我迷上了广末凉子。后来,又看了广末很多的电视和电影,可《沙滩小子》里的那种感觉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在后来的那些作品中,广末长大了,虽然还是一样的漂亮,一样的可爱,但缺少了一些青涩的味道。那种味道是无法用演技和化装来弥补的。再次找到广末的感觉是看台湾的《蓝色大门》,片中桂纶美扮演的孟克柔就如同当年的广末。还有一部,是日本的《激浪青春》,其中的田中丽奈所扮演的梦想划艇的高中女生也是广末的翻版。蓝色的水永远是这些故事的背景,那些青春的主角永远是那些自以为长大了的高中女生。这些电视剧和电影,画面都出奇的清晰,也许是年轻的缘故吧,连天空都显得格外的明亮。我不会游泳,所以水对于我是很危险的,从小到大有两次差点溺毙在水中,都是在外旅游时一时兴起的结果。可即便这样,每次看到蓝色的水面,却从来不恐惧,反而感到异常的平静和快乐。有一年,去青海湖,水面和天空都极纯净,根本看不出水天的界限,我激动得不知如何形容,只会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蓝的蓝”。上本科时,去青岛哥哥那里,哥哥没下班,让我等等他,我一个人跑到一处海滩,把行李包当成枕头,看着夕阳和海鸥,听着自己带的音乐,就那样躺了一下午,那一次很舒服,仿佛忘记了一切。后来,每次去青岛,我都会独自去海滩躺上一个下午。在那些蓝色水边的时候,我在想什么,都忘记了。不过听到《沙滩小子》暖洋洋的电子音乐时,我想我那时候是在想广末凉子的夏天吧!是在想那些青涩的,不一定愉快的,却没有办法拽得住,拉得回来的青春吧!分类: |
| 1997年,大卫•林奇拍了Lost Highway这一影片,引起了轰动,可以说是“惊悚”、“神秘”类型片的最好范例。2005年底,一个电影学院的朋友和我聊天,对此片推崇备至,因此她决心拍一部类似的毕业作品。2006年的第一次淘碟活动中,我终于把这部电影纳入了囊中。说起来,以前认真看过大卫•林奇的片子不过两部,一部是大名鼎鼎的“蓝丝绒”,当时买的还是纸袋装的vcd,但实在看不出什么门道;后来就看了“我心狂野”,这一部倒还不错,尼古拉斯•凯奇的表演也算到位。此后,就在有意无意间收集起此人的作品。先是一部《沙丘魔堡》,这后来成为电子游戏界的一个著名系列;然后是《穆赫兰道》,这是他作品中最为人称道的一部;后来又收集了《橡皮头》、《象人》,这是现今cult片的经典范例。2005年最后一次淘碟中,拿了一盘The Straight Story,中译名为“史崔特先生的故事/路直路弯”,看剧情介绍是部很温馨的片子,当时没太在意,最后发现这也是大卫•林奇的作品。这次淘碟是和小j一起去的,其间说到了大卫•林奇的另一部作品《双峰镇》,有电视版和电影版,据说电视版更好看一些。回来和小j一起欣赏了Lost Highway,片子的气氛很诡异,有些恐怖的感觉,但没大看懂。小j同学以前看过此片以及相关的评论,提供了一个解释,还算不错。这次买的碟,还附了一张采访导演和演员的纪录片,可能会有一些与情节相关的解释。这种智力上的游戏,可能就是Lost Highway的魅力所在。Lost Highway可直译为“迷失公路”,但它更常见的译名是“妖夜荒踪”,这是根据情节特点译出来的,很有味道。但我买的盗版碟,封面上赫然印着“最后的公路”,这分明是把“lost”看作“last”了。从这个细节上,也许可以看出盗版市场的艰难与江河日下,越来越多有眼光的人从这个危险的领域撤出了,而留下的愿意铤而走险的,也因为时间、环境的压力,在做碟的过程上显得愈来愈仓促。现在有很多碟不想买,其原因无非是因为他们的封面做得太差了。在法律的严厉打击下,电影盗版市场的繁荣时期已经过去了;但在这同时,人民群众的经济状况却仍然维持原状,电影院的票价也居高不下,文化的普及与教育仍然被无情的忽视。这是个很滑稽、很矛盾的状态,这是经济与文化都不求上进,也没有能力求上进的时代。买碟的时候,看见一个穿着时髦的青年妇女,买了800多元的碟片,按7元一张算的话,这是100多张影碟,是我这几年收藏的4分之1。所以,收藏这东西实在不值得骄傲,拿这位女同志来说,再来个四次就会在数量上远远超过我了,这也算是一种饕餮吧!也许,她和我的想法一样,想在盗版市场灭绝之前,尽量多的留下一些以后可以慢慢欣赏的电影资料……分类: |
| 7、《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美 施密特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005年2印这书是北大版《基督教文化译丛》中的一本,这套丛书我已经买了几本。我对宗教有那么一点爱好,其实就是想看看宗教这种事物到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多大的地位和影响,《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恰恰符合我对宗教的兴趣所在。著名的经济学家杨小凯同志就专门研究过基督教的社会功能,正是通过这个过程,他才真正体会到宗教的意义所在,最终信了基督教。我以前的一个哥们很喜欢新鲜的花样,于是,前不久开始参加一个基督教的家庭聚会,但他说,没有得到任何人生的新见解和新启示,于是退出了那个聚会。他吃亏在一开始接受就是形式化的宣教,这很容易让人乏味。我想,如果不从仪式性的信仰开始,而从生活价值认识的角度开始,会更好的认识基督教吧!8、《基督教的礼仪节日》康志杰 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0年版 2003年2印
-《基督教文化丛书》卓新平 主编从形式化的宣教开始会使人厌倦宗教,但一定要知道一些基本的礼仪节日,才能进入基督教文化的圈子。这本书是《基督教文化丛书》的一本,它的感觉很像《文史知识文库》,也是小知识的传播。尽管在宗教中,知识的获取不是让人最享受的乐趣,但多知道一些东西的感觉总是让我这个凡人感到很舒服。上次在教堂听了一会宣教,说知识分子,尤其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是宗教大敌,心里很不舒服,总觉得中国传教的方式是不是有点问题?9、《宗教学是什么》张志刚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004年5印这套《是什么》的丛书,我还买过《经济学是什么》,后来送了人。至于今天买这一本,无非是种纪念。曾经有一个学期,每个深夜都会去往四院的“基督教与宗教学原理教研室”听张志刚老师讲“宗教学关键词”,听课的人不多,大家共同阅读和翻译一本刚从国外发现的此方面的代表性著作,象哲学系的其他课一样,这门课很扎实,但寡然无味。我很尊敬张老师专业内的认真,但却实在受不了张老师天南海北,没有任何逻辑线索的胡扯,于是在最后几节课消失了,后来他还派人来问我要不要学分,弄得我很不好意思。相同的书籍,北大还出过一本,是“十五讲”系列的,《宗教学基础十五讲》,是清华的王晓朝写的,我也买了。宗教学的创始人缪勒(),是学富五车的大才,他对宗教学有一句概括——“只知其一,一无所知”,这句话深得我心,所以莫名其妙的喜欢上了这门学问。10、《罗马史随想》林国荣 著 上海三联书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海国图志系列》这套书实在没什么好说的,只是听一个哥们说,《海国图志系列》是林国华、林国荣、林国基三兄弟的家庭作坊式的学术丛书系列,这听起来蛮有意思的。忘了那个哥们买的是哪一本了,据说是最值得看的一本。我只是翻这本林国荣的这本《罗马史随想》时,感觉文风上还不错,于是买了下来。也算附庸风雅一回,不过,看哪一本书能不算附庸风雅呢?读书本来就是这么回事吧!11、《现代人及其敌人-公法学家施密特引论》刘小枫 著 华夏出版社
2005年版 2006年印-《政治哲学文库》原来看《诗化哲学-德国浪漫美学传统》时,对小枫同学简直崇拜的五体投地;后来看到《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又感到这家伙文笔实在不错。所以,那时候决定,小枫同学的书出一本,咱就买一本,但很快就买不动了,这家伙路子太野了,什么民主政治啊、宗教神学啊,都好像满精通的。对于我这个没有半点知识背景的人来说,理解起来实在困难。后来听了一回他的讲座,见了这只下蛋的母鸡,觉得口才实在一般,于是就萌生了告别小枫时代的念头。可此人能量太强,写书虽然不像以前那么猛了,编书却越来越牛逼,把“政治哲学”这个概念弄得沸沸扬扬,于是我耳边老传来“施米特”同志的名字,这家伙是谁啊,怎么这么多人在激动地讨论。恰恰在这个时候,小枫同学又写了这个引论,价钱合理,设计精当,我只能再续前缘,买一本扫扫盲,启蒙启蒙……不过,这套《政治哲学文库》里,我更想看到甘阳同学的《政治哲学书简》,该同学比小枫同学可爱多了,不喜欢拐弯抹角,有什么说什么,写的东西读起来很痛快。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本文库里列在第一位的书,迟迟没有在“博雅堂”上架。12、《古典传统与自由教育》刘小枫 陈少明 主编 华夏出版社 2005年版《柏拉图的〈会饮〉》刘小枫等译 华夏出版社 2003年版《巨人与侏儒-布鲁姆文集》张辉 选编 华夏出版社 2003年版这是今天最过瘾的收获。每次去“博雅堂”,都要把刘小枫编的这套《经典与解释》系列丛书抚摸一遍,但却因为种种原因,一本都没有买过,那些作为展示的书籍,估计都让我摸旧了,老板估计也很烦。今天痛下决心买了三本,算是了结一个心事。第一本是他来这里讲过的内容,虽然讲得比较枯燥,但感觉很反动,很有现实意义,是我喜欢的路数;第二本,是因为一个学美学的哥们说过,这是这套书里最值得买的一本,我对这个哥们的一些言论很赞赏,所以言听计从买了下来;第三本纯粹是觉得在小枫同学过于严肃的丛书氛围中,这本书是比较轻松有趣的,为了维护读书的乐趣,也就把它纳入到采购的行列中。买完书,才发现已经大大超过自己的预算,可自己现在买书的观点是不再把选好的书放回去,以免牵挂。提着两袋书,没敢去“野草书屋”溜达,只在“汉学书店”的宗教类图书前矗立了一会儿,就落荒而逃。这一次和无数次离开书店的感觉一样,略微的有些后悔,又是一批不知道何时才能细细阅读的书籍上了自己的书架了!再一次的下定决心,下一个月不再逛书店了,我也要闭关了……分类: |
| 利用寒假的时间,向某某同志学习,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书单。到今天,除了和专业论文相关的一二百本书,各种杂书已经整理完毕。虽然不是什么大事,总觉得该奖励自己一下,于是想去超市买两罐啤酒,再买点零食,回来好好看看电影。去之前下定决心,绝不买书,不能再让这些书籍吸取自己活泼泼的生命力了。可是一走入“物美”,整个人就像中了魔似的,直接进到“博雅堂书店”中,心里大感不妙。于是说服自己,只是看看……可是,看到很早就想买的书,实在忍不住,于是安慰自己,尽量买少一点……可是到结账时,发现已经堆了一摞,而且不知道该把哪一本舍弃,于是破罐子破摔,任由银子从口袋里流出。结果,账目就成了305.63元,连个响都没听见,三百大元就没了。这一批购进的书,并无什么新鲜的、珍奇的货色,无非是些常见的书目,和我的专业更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这次所买的每本书,好像都能说上两句话。1、《博尔赫斯小说集》王永年 陈泉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印 《博尔赫斯谈艺录》王永年 徐鹤林 黄锦炎等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印博尔赫斯的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出版过全集,在质量上,这是国内出版博尔赫斯著作最好的译本,但我总下不了决心去买全集,因为觉得还没有崇拜此人到如此地步。此后,还见过其它的一些译本,但总不如那套全集的感觉好,有时甚至仅仅是封面的设计就让我感到不舒服。这次,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的这两本书算是满足了我矛盾的心态(喜爱而不狂热)。这两本书属于《巨擘书库》,称作《博尔赫斯核心文集》。受到此等关爱的还有两位作家:奈保尔、库切,这个组合比较滑稽,因为这两位都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而博尔赫斯恰恰是证明诺贝尔文学奖没有眼光的一个经典范例。2、《苦雨斋识小》止庵 著 东方出版社 印周作人先生这些年声名显赫,我也因此藏了他的一些书籍,可实在苦于金钱有限,没能买套全集过过瘾,于是买了这本小书,假装一下见过全集的样子。这样的事,自己以前也干过。因为实在买不起钟叔河先生编的《走向世界丛书》,所以买了钟叔河先生写的《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来过瘾。惭愧、惭愧……3、《经书浅谈》文史知识编辑部 编 中华书局 印 《古人称谓漫谈》袁庭栋 著 中华书局 1994年版 2004年3印 《中国古代民族志》文史知识编辑部 编 中华书局 1993年版 2004年2印这三本书是属于《文史知识文库》的,是中华书局很有意思的一个丛书系列,也是《文史知识》杂志的副产品。第一本书,原来就见过,最早的版本是1984年,算是大家小书的模式,由专家来写介绍性的小文章,不知道新版本有些什么变化。这几本书基本都算是重印的,可见在《文史知识文库》中它们算是畅销书了。我自己呢,很喜欢买这样的“小册子”(“册”字我读不好,常读为“che”),携带方便,翻阅自由,最符合我对读书状态的理解。4、《湘行散记》(插图本)沈从文 著 黄永玉 卓雅 插图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 2004年4印说来不好意思,虽然喜欢沈从文的文风,手头却只有一本薄薄的《边城》。这次下定决心再买一本放在案头。这个集子是沈虎雏编选的,还有黄老爷子的插图,很值,而且内容上还比我见过的其他集子多了个《新湘行记》,不错不错。况且,是我家乡的出版社,当然更要支持一下了。5、《英国名诗详注》胡家峦 编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年版我一直认为诗歌是没有办法翻译的。原来看王佐良所著《英诗的境界》就是这种感觉,但是那本书没有注释,不太适合我这种程度的读者。后来买过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是商务印书馆出的《英国文学名篇选注》,由王佐良、李赋宁、周珏良、刘承沛主编,可以说是名篇名注,极其详尽,是很扎实的一本书,但是诗歌太少,而且现代作品也太少,而我对诗歌是文学的精华所在这种看法很支持,所以对商务的这本书多少有些不满。很早以前在书店见到胡家峦编著的这本书时,就很想买,但一直没下定决心。这本书原来叫《英语诗歌精品》,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不记得在谁那里看到过,觉得不错,自己也想买一本。现在的这本,在《英语诗歌精品》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扩充,更加丰富了。该书的旁边还有一本卞之琳先生独立编译的英语诗歌,虽然是被称为“丰碑”的大作,可自己看来看去,还是买了胡家峦这本看起来比较全也比较厚的本子,这种买书的态度有点求饱不求精的感觉。6、《西欧戏剧史》(上下)廖可兑 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3版 2005年5印这当然是业内的经典名著了。以前自己还傻乎乎的复印过,复印的质量极差,又难于翻阅。后来,那个叫“中国出版集团”的单位出了一套莫名其妙,内容超全,名家奇多的丛书-《中国文库》,其中也收录了这套书,虽然价钱上比较合理,但我对封面设计千篇一律的图书向来不能接受,所以也没有购买。今天,看到这套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本家出版的图书,当然是毫不犹豫买下来了。西方的电影,若没有戏剧的滋养,绝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同样的道理,中国的电影若不接受戏曲的帮助,也绝不会走出今天的困境),所以喜爱电影的人,也当多读戏剧方面的书籍。分类: |
| 1、先说说《无极》:这部片子倒也不是一无是处。 陈凯歌只是想往美国大片的方向努力而已,想为国争光, 不管这部片子成不成功, 他的努力还是值得赞赏的 。只不过在我看来中国人的文化自有它的魅力,东方的“大”与西方的“大”实在是“大大的”不同,中国电影 不需要跟着美国人的方向走。 像他以前的《霸王别姬》那也是响当当的大片, 看得人荡气回肠。 今天的《无极》则在特技上烂得可以, 台词上也让人是忍俊不禁, 诸如馒头阿 、陈红的头发、 放风筝啊, 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演员的演技也真是怎一个烂字了得。唯一可以赞叹的是谢霆锋的演技,如果从无厘头的角度来看的话!此片不可不看,因为实在是大导演的一个尝试;不可再看,因为这个尝试实在是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近一段,听说陈大老板要开拍《利玛窦》,这实在是个创举,可以说是中西文化对撞的最佳题材,处理得好的话,说不定又是一部《霸王别姬》,但是千万千万不要成为《无极》……期待中……2、再说说《千里走单骑》。这是我今年在电影院里看到的最满意的一部作品,年大陆这帮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推出的种种电影中,这一部算是一部比较平衡的作品。首先是图像上的感觉,老谋子靠摄影起家,所以在图像上常常让人无法挑剔,只是他以前的作品大概是压抑太久的缘故,那些个大红、大黄、大绿的色彩都像油画一样快要流出画面,什么红高粱、黄土地、大红灯笼啊,都是这样,《菊豆》一片干脆把背景放在了染坊中。但这一部,有点返璞归真的味道,色彩极简洁,镜头也用得很简单,但无论是静止的构图还是运动的画面,都让人感到很舒服,恰到好处。在摄影上,是一部可以作为教材的作品。第二点是题材上的回归。在《英雄》《十面埋伏》之后,张艺谋又回到了他最熟悉的乡村题材,这家伙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拍起来得心应手,真是处处到位,滴水不漏。其中邱林因为陪高仓健去找李加民孩子,和村长的一顿争吵,实在是妙不可言,令人回味无穷;村民送孩子时,摆开的一字长蛇的饭局,也体现了这个惯造“乡村奇景”导演的独特能力。情节上的巧妙也是很独特的。其中失去翻译的这个情节障碍设置,十分到位,故事的精彩也全从这点上生发出来,所谓戏剧的紧张度和张力正是这样体现出来。还有一个可能会令世界人民感兴趣的,就是一个外国人如何进入到中国的监狱去探访一个毫不相关的人,张艺谋小小的试探了一下中国的现实,当然还是很“正面”的。片中的傩戏也是很有意思的设置,尽管出演时间不多,但很有分量。第五代最棒两个电影,《活着》包容了秦腔,《霸王别姬》则采用了京剧。传统戏曲的味道在影片中的这些点染,为情节的发展铺了很漂亮的一层底,在让人感到亲切有趣的同时,又加重了影片的厚重感。本片的噱头老牌明星高仓健其实并不抢眼,演得不温不火,不过这样可能也符合影片需要,要的是“不动声色”;而最抢眼的就是导游“邱林”,这不能不佩服张艺谋选取本色演员的眼光,而且他能把影片需要的东西完完全全的从这个非职业演员身上挖掘出来。张艺谋今年是干倒了陈凯歌了。不过听说他又在拍《满城尽带黄金甲》,故事原型来源于曹禺的《雷雨》,只是时代变了,要讲唐朝的故事,让周润发来出演,看来他对拍古装片还是不死心啊。尽管我们知道,也希望张同志拍自己擅长的片子,可一个人始终会不满自己的局限,始终要去上下求索,所以只能默默的祝他成功一次吧!
页码:2/11
暂无更新博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宠物西游囧记攻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