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是怎么看台湾人 大陆?

原创文学·台海时评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台湾人,你是否也该了解下现如今的大陆人?
  听许多台湾政论节目评说他们印象中的大陆人,我不得不对这些政论节目的座上客说声:你们是否也该了解下大陆人?老是用两蒋时代仇恨中国的印象看大陆人,亦或老是用民进党污名中国窥一斑而知全貌地评说大陆人……说真的,我真为你们汗颜,替你们害臊。                   先说大陆人是否了解台湾。其实台湾人有所不知,现许多大陆人(特别是年轻人)对台湾是了解的,知道台湾现分蓝绿,民进党搞台独,国民党跟大陆比较好……你要问大陆人怎么看台湾,多数大陆人都知道台湾近况,八九不离十都能实事求是地评说台湾时政、经济、两岸关系;而台湾人(即便是台湾的政客),说真的,对大陆人的认知还停留在上个世纪,话说得很可笑!  说到大陆人的陋习,我不否认大陆人是有许多外人看着可笑、愚昧、不文明的陋习,但这不正是大陆人与众不同的“特性”吗?与之过去相比,大陆人的文明程度是不是大有改观,正逐步改陋习,跻身文明礼仪之邦呢?台湾人鄙视这样的大陆人,敢问:你们自己的待客之道(推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围堵陈云林、污名ECFA、视中国大陆为敌)是不是更丑陋、荒唐、无知?你们台湾人然到就没陋习,十全十美?  还有是敌是友的问题。说句实在话,大陆人在这点上还是宽宏大量的,一直把台湾人当自己人,不怎么理会台湾人正把自己当敌人(或贼)来防。台湾政客以为大陆客不去高雄是大陆政府背后怂恿;以为大陆人还被意识形态左右,是可以被台湾感化及受教育;以为大陆人欣赏台湾的自由民主,心向民主……说句大不敬的话,这真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些自以为是能说明的,是你们不了解大陆人,而非大陆人不了解你们。像你们现在搞的意识形态,其实上世纪大陆的文化大革命应该就是你们的鼻祖。                   写至此,我想说的是一个总是想沾别人便宜,啥都只想获取而不想给予的人,它最终所能得到的,一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引申到台湾人对大陆人而言,当你台湾人不是用真心对待大陆客,心若只是想着如何得到,如何鄙视你、仇恨你、提防你……一旦十三亿大陆人都知道了台湾政客这种狭隘地、小鸡肚肠、极端利己主义之时,一旦十三亿大陆人的民主主义不包括你台湾之时,我不知总是好在媒体上夸夸其谈两岸关系的台湾政客,你们知后果吗?知历史会怎么书写你们吗?                   所以说,台湾的政客及那些并不了解现在大陆人的台湾人,你们还是补补课先了解下眼前的中国及改革开放后的大陆人,了解下现如今的中国对台政策及大陆人对台湾人的那颗坦诚之心……只有当台湾人真的了解了大陆人,两岸关系才不至于被民进党扭曲(和而不同和而求同)、被国民党搁置(不统不独不武)、被台湾政客鬼扯(所有大陆客来台都是想统一台湾的)……?                   单福山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凤凰博报用户登录
支持更多帐号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亲,您在凤凰博报的用户名为
绑定凤凰帐号
台海时评,常驻新加坡联合早报网《读者来信讨论区》台海课题、人民网《强国社区》两岸论坛、中国台湾网《评论》网友热谈、环球网台海风云论坛;情感小说写手,自由撰稿人。笔名“潍坊”,常驻《中国作家网》、《小小说网》等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编辑推荐 13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廖信忠:大陆人失去了敦厚的传统美德
廖信忠:所谓“台湾将传统文化保存得更完好”是真的,却也是许多大陆文化人对台湾的文化想象,是那种知识分子自以为浪漫的念旧情怀。你要知道所谓“台湾将传统文化保存得更完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那时候大陆在搞“文革”,蒋介石为了显示自己才是中国文化的正统……
我就是要写有影响力的书,这影响力当然要反映在销售量上「促进两岸交流」这帽子太大了,那是出版商加的,我可戴不起.
“不得不承认,我跟芸芸众生一样,一点都不特别。”台湾新晋杰出青年廖信忠说。他过了30岁,还没立起来又趴了下去。虽然他是受“拯救水深火热的大陆同胞”的教育长大,但让他“水深火热”的却是个上海女人。他“为爱走天涯”,屈居在上海青年旅馆里。
他记得淮海路上的女孩子打扮颇精致,他也知道全中国没几个地方的女孩子是那样精致的。当然成都的导游女孩也还满漂亮的,遗憾的是她光顾着和同车的老美说话。后来,让他水深火热的人和他分开了。那年12月31日,他又去青年旅馆和过去的朋友“跨年聊天”。没多久,那旅馆居然拆了。
廖信忠 图/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姜晓明
老实说,廖信忠最初是因为失业,灰溜溜地回到台湾,闲着没事才开始写作的,也算自娱娱人。但这一系列关于台湾的文章还在脑子里构想时,他已经预知它们肯定会“火爆”。
他毕竟在天涯社区混了好几年,知道怎么用轻松俏皮的语气吸引人。但直到文章上了天涯头条,他才意识到这有可能改变他的人生。就算他是再懒的人,也不能不写得越来越认真。
写到第二个月,开始有出版社找上门来,之后陆陆续续竟有30家左右跟他接洽。“一层层送上去审读几乎花了一年时间,很折腾人。最后是国台办拍板的,”他不免觉得好笑,“这也太看得起本人了。”
我的书写给一般大陆民众看
不但大陆这些年在“转型”,台湾也在“转型”。
《我们台湾这些年》以年份为顺序,谈到了台湾许多政治大事,自然免不了蒋介石、蒋经国、李登辉、美丽岛、民主萌芽等关键词,但这本书本质上更是一段段草根个人成长史。
民主萌芽时期他只记得当时烤香肠的小贩支持党外运动,每次党外人士的场子移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卖“民主香肠”。他写到了他们那代台湾小朋友在幼稚园里“拿爆竹炸大便、掀女生裙子”的趣闻,也提到了“蒋公看小鱼逆流而上”的课文。无意中,他解构了政治。
至于某年某月的爆炸、刺杀、绑架等耸人听闻的大案件,综艺节目、流行音乐、电影明星等小话题,这本书里没有一个深入下去,有浮光掠影的嫌疑。但廖信忠认为他只需点到为止,“再深入就变成写给知识分子看的书了,虽然我也不是写不出那样的文章。”
他认为自己的书目标读者是一般大陆民众。“现在很多人都有种误解,好像只有知识分子才有话语权,搞得这些人在台湾问题的认识上产生许多骄傲。有些对台湾了解一点的知识分子对这本书有些抵触的情绪,这是我意料中的事,毕竟他们过去对台湾问题有话语权,今天一个号称台湾普通百姓的年轻人写这么一本讲述台湾草根史的书出来,并且火了,好像他们的话语权就有被消解、减弱的危机。”
有人批评他“文笔过差”,结构过于“松散”,廖信忠说,“其实,要写一本文笔好的书对我来说是件很容易的事。”但他就是要“家长里短”的感觉,“好比很久不见的朋友或是离家多年的兄弟,回来之后跟你聊聊这几十年的见闻”。
廖信忠至今还不敢认为自己是一个“作家”。最近有人喊他“老师”,他感到很心虚,自谦只是一个“二流写手”。
他无论在哪里照“观光照”都嬉皮笑脸,可能因为毕业于东吴大学(周杰伦校友),又经常戴一副眼镜冒充斯文,还引用了苏珊·桑塔格的一句话,“任何一个对世界有兴趣的人都会对中国有兴趣。”至少对他来说,大陆到现在都还是个谜,参不透。“中国可能是全世界最难预测未来的地方,作为平民百姓,只好认真地把握现在。”
“在大陆跟在台湾一样,我一直在零售业工作。现在很多台湾人想到大陆来工作,是体会到了在台湾的局限性。毕竟大陆光内需市场就很大了,对一般打工者来说,做同样的工作,在大陆视野能更上一层,薪水增加的幅度也比台湾更大,还不如到大陆来。但大陆的工作竞争非常激烈,压力很大,台籍员工只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不断创造出被利用的价值。我好像也是差点被取代的那群人之一。出版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人生一个非常大的赌注,我在半年前就把工作辞了。”
传说首印是30万。廖信忠确实发了笔小财,不工作了,坐飞机到处上电视节目——“只是出版商还没给我发钱而已。”
“我觉得现在出版界有个怪现象,大家以卖烂书为荣,一本书读过的人越少越能被拿来吹嘘,好像读这样的书人的品味就出众。”廖信忠说,“我就是要写有影响力的书,这影响力当然要反映在销售量上。”但他又立刻为自己撇清:“‘促进两岸交流’这帽子太大了,那是出版商自己加的宣传词。我可戴不起。”
大陆人失去了敦厚的传统美德
人物周刊:普通台湾人对大陆有多少了解?
廖信忠:大陆对台湾好奇,台湾也对大陆好奇。但毕竟分隔了几十年,彼此都有一定程度“理所当然”的想象,认为对方就是那个样子的。
台湾对大陆的消息是选择性接受的,有时还说大陆满大街都是自行车和蓝衣服,或者是黑心食品,完全无视这几年大陆的进步和努力;另一些人则对大陆充满了幻想,认为大陆进步得不得了,台湾完全比不上。
人物周刊:现在台湾人还想反攻大陆吗?
廖信忠:别开玩笑了,谁吃饱撑着会干这种事?我当兵的时候特别害怕大陆那段时间来“解放”台湾,因为一旦有战事我就要上战场。等当完兵,好像又跟我不相干了。不管什么国家、地区,政治宣传常常借大义号召人民,反正宣传者自己家一定没事,“别人家的孩子死不完”。
人物周刊:在大陆的台湾人对人十分礼貌客气,是不是因为在陌生的土地上淘金有些害怕,所以才这样?
廖信忠:台湾人来到大陆,还有些政治顾忌,自然会低调一些,有些客套话听听就好。很多台湾人包括我,很不喜欢大陆朋友才刚认识没多久,就兴高采烈地聊政治,非要跟着他们一起指点江山他们才爽。这对台湾人来说是很没礼貌的事,在台湾大家聊天时对政治性话题越来越克制,免得因立场不同聊着聊着吵起来。这也算是20多年来不断学习包容与尊重对方的结果。
人物周刊:不少人说,台湾将传统文化保存得更完好,大陆则因为历次政治运动,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你觉得呢?
廖信忠:所谓“台湾将传统文化保存得更完好”是真的,却也是许多大陆文化人对台湾的文化想象,是那种知识分子自以为浪漫的念旧情怀。你要知道所谓“台湾将传统文化保存得更完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那时候大陆在搞“文革”,蒋介石为了显示自己才是中国文化的正统,继承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一脉的中华道统,才开始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所以一开始就是带有政治意味的。
不过虽然起初另有企图,却也真使整整两三代台湾人受到一些儒家文化的影响。相较之下,大陆经历“文革”那代人,常常给我一种阴沉、不信任人的感觉。大陆一整代人甚至是这代人教育出的下一代,都失去了中国传统上那种敦厚的美德。当然作为外来者,我没有什么发言权啦!
人物周刊:金庸的武侠小说一度在台湾被禁,什么原因?
廖信忠:就拿《射雕英雄传》来说好了。这部书当初在台湾叫《大漠英雄传》,原因是“射雕”二字在毛泽东诗词中出现过。另外,这部书里不是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嘛,问题就在“东邪”住在东方的桃花岛上,被怀疑有暗喻台湾的意思。
周杰伦的歌词一点灵魂都没有
人物周刊:你对台湾的流行文化,比如音乐和电影怎么看?
廖信忠:台湾相对来说只是一个海岛移民社会,没有什么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文化产业不是走创意型就是走精致型,你可以看到台湾艺人都特别会包装,偶像明星一大堆,却没有几个真材实料的。娱乐就是一种“产业”,与高度发达的商业运作机制相结合。现在周杰伦够红吧!很多人赞赏他所谓的“中国风”歌词。这些歌词很惟美没错,可老实说这些歌词有意义吗?我觉得一点灵魂都没有,只是古典符号的堆砌组合而已——抱歉啦,校友!
而大陆呢?我常常看到大陆某些地方要办什么创意文化基地,就想,“没有开放的气氛,创意个屁!”但是中国文化这个矿脉本身是挖掘不尽的,如果哪天有些领域更加开放,必定会产生更多元的想法。如果说这一代大陆人没文化,可能是这20年间疯狂追逐经济成长造成的。
人物周刊:你觉得族群政治在今天的台湾还是一个突出问题吗?《海角七号》里,为什么台湾人对日本殖民那一段历史抱那样的态度?
廖信忠:日本殖民那段历史当然是台湾历史的一部分,无法视而不见,对老一辈的人来说,那是他们的集体回忆。我在书里也提到了,在这50年之间出生的人,老实说对大陆没有什么感情;可能有一些比较有背景或文化的家庭会让小孩接受汉学,这些人对大陆、中国有归属感,但一般民众对此是完全陌生的。
很多人无法接受《海角七号》里最后一幕台湾人在港口欢送日本人的画面,但这就是当时的真实情况。日本统治台湾的时候,不仅有官方、军方人员在台,也有各层面的平民百姓与台湾人一起生活,许多日本人一出生就是在台湾。那些年里台湾人一出生也理所当然地就是日本国国民,自然会亲近日本。
国军来台时,台湾人真的是万人空巷在欢迎,大家欢欣鼓舞,庆祝终于回到祖国怀抱。但国军一下船大家就吓了一跳:怎么他们衣冠不整,穿着草鞋,背着锅碗瓢盆,跟乞丐一样;反倒是日本军,哪怕是投降时也个个仪容整洁精神抖擞。加上来台官员、军队之后的恶行恶状,台湾人的失落感和恐惧感可想而知。
至于族群,过去我一直认为我们家毫无疑问是闽南人。但这几年台湾历史的研究慢慢成为显学后,许多人赫然发现,其实大部分闽南人都多多少少混杂少数民族血统。
这可能让许多所谓“汉人沙文主义者”有点沮丧,但其实这就跟台湾的族群一样,不断有新的族群移入,不断在融合。很多人跟我一样,本来对自我的身份意识一直很明确,但现在越来越模糊,不再坚持。现在在台湾,身份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就是“我是台湾人”,但不要上纲上线到政治层面,这只是一种基于土地情感与认同的说法而已。
人物周刊:台湾的政治娱乐化倾向是不是很严重?
廖信忠:台湾的政治娱乐化,是因为大家都想争取上新闻的机会以表明自己好像在做什么事,而电视媒体越来越为争收视率而娱乐化,双方一拍即合。所以有时你会看到一些很夸张、戏剧性的景象。不过现在还好,这种方法越来越引起一般百姓的反感,所以也越来越收敛。其实这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吧,毕竟台湾走民主路线也才20年而已。
(本文来源:
作者:吴虹飞)
跟贴读取中...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读书48小时评论排行
网易读书图片推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文明上网,理性发声。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台湾人,你们应该好好了解下现今天的中国大陆人
  听许多台湾政论节目评说他们印象中的大陆人,我不得不对这些政论节目的座上客说声:你们是否也该了解下大陆人?老是用两蒋时代仇恨中国的印象看大陆人,亦或老是用民进党污名中国窥一斑而知全貌地评说大陆人&&说真的,我真为你们汗颜,替你们害臊。
  先说大陆人是否了解台湾。其实台湾人有所不知,现许多大陆人(特别是年轻人)对台湾是了解的,知道台湾现分蓝绿,民进党搞台独,国民党跟大陆比较好&&你要问大陆人怎么看台湾,多数大陆人都知道台湾近况,八九不离十都能实事求是地评说台湾时政、经济、两岸关系;而台湾人(即便是台湾的政客),说真的,对大陆人的认知还停留在上个世纪,话说得很可笑!
  说到大陆人的陋习,我不否认大陆人是有许多外人看着可笑、愚昧、不文明的陋习,但这不正是大陆人与众不同的&特性&吗?与之过去相比,大陆人的文明程度是不是大有改观,正逐步改陋习,跻身文明礼仪之邦呢?台湾人鄙视这样的大陆人,敢问:你们自己的待客之道(推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围堵陈云林、污名ECFA、视中国大陆为敌)是不是更丑陋、荒唐、无知?你们台湾人然到就没陋习,十全十美?
  还有是敌是友的问题。说句实在话,大陆人在这点上还是宽宏大量的,一直把台湾人当自己人,不怎么理会台湾人正把自己当敌人(或贼)来防。台湾政客以为大陆客不去高雄是大陆政府背后怂恿;以为大陆人还被意识形态左右,是可以被台湾感化及受教育;以为大陆人欣赏台湾的自由民主,心向民主&&说句大不敬的话,这真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些自以为是能说明的,是你们不了解大陆人,而非大陆人不了解你们。像你们现在搞的意识形态,其实上世纪大陆的文化大革命应该就是你们的鼻祖。
  写至此,我想说的是一个总是想沾别人便宜,啥都只想获取而不想给予的人,它最终所能得到的,一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引申到台湾人对大陆人而言,当你台湾人不是用真心对待大陆客,心若只是想着如何得到,如何鄙视你、仇恨你、提防你&&一旦十三亿大陆人都知道了台湾政客这种狭隘地、小鸡肚肠、极端利己主义之时,一旦十三亿大陆人的民主主义不包括你台湾之时,我不知总是好在媒体上夸夸其谈两岸关系的台湾政客,你们知后果吗?知历史会怎么书写你们吗?
  所以说,台湾的政客及那些并不了解现在大陆人的台湾人,你们还是补补课先了解下眼前的中国及改革开放后的大陆人,了解下现如今的中国对台政策及大陆人对台湾人的那颗坦诚之心&&只有当台湾人真的了解了大陆人,两岸关系才不至于被民进党扭曲(和而不同和而求同)、被国民党搁置(不统不独不武)、被台湾政客鬼扯(所有大陆客来台都是想统一台湾的)&&?
  作者:单福山
更多关于 中国大陆 的热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人 大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