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asa高画质mod补丁加油补丁

我要gtasa下载 十字雷达 和 F-14A 和F-14D 还有里面的火光补丁,、谢谢了
A3&第31弾&米国海軍&戦術歩行戦闘機&F-14D
◇A3 第31弾
米国海軍 戦術歩行戦闘機
F-14D トムキャット
ノンスケール
A3メカアクションフィギュアシリーズ
原型製作:平井興治(造形村)
受注:日(土)開始
2010年春お渡し予定
価格:\6,500(税込\6,825)
■セット内容:
F-14D トムキャット本体、手首&1組
跳躍(ジャンプ)ユニット&1組
ガンマウント&1組
ガンマウント(空)&1組
フェニックスランチャー&1組
フェニックスミサイル&6
F-14 トムキャットは、1982年より配備が開始されたノースロック?グラナン社製の第二世代戦術機である。
上陸支援や制圧攻撃用の大型長距離誘導弾システム「フェニックス」の運用を前提に設計開発され、戦術機母艦を中核とした洋上展開部隊に配備されている。匍匐飛行による部隊単位の高速一撃離脱戦術などの多様な任務に対応するため、コクピット管制ユニットは複座式が標準仕様である。
配備より十数年が経過した2001年の段階にあっても、跳躍ユニット補助翼の可変機構などの革新技術が惜しみなく投入された本機は未だ屈指の運動性を誇っている。
また、大型機ゆえに多くの設計的余剰を担保しており、改修を重ねる事によって総合性能は向上しており、最終拡張型であるD型はレーダーや火器管制能力が強化されている。
スカル&クロスボーンのマーキングは、第103戦術歩行戦闘隊&ジョリーロジャース&の部隊章である。
最新图片文章实验室要做一些板子,需要以下芯片,希望能得到相关报价!谢谢!顺祝商祺! 芯片名称 报价
1 XC6VLX240T-1FFG1156
2 Micron512MB MT4JSF6464HY-1G1
3 Xilinx XCF128X-FTG64C
4 Numonyx JS28F256P30T95
5 Xilinx XCCACE-TQ144I
6 USB JTAG download circuit
7 200 MHz OSC, oscillator socket, SMAconnectors
a. SiTime 200 MHz 2.5V LVDS OSC
b. MMD Components 66 MHz 2.5V
c. SMA pair
11 Marvell M88E1111 EPHY
12 Silicon Labs CP2103GM bridge
13 Cypress CY7CAXIcontroller
14 Chrontel CH7301C-TF Video codec
15 ST Microelectronics M24C08-WDW6TP
f. Displaytech S162D BA BC
c. 4-pole DIP switch (active-High)
d. 6-pole DIP switch (active-High)
19 Samtec ASP-
20 Samtec ASP-
a. 2 x TI UCD9240PFC
b.2 x PTD08A020W, 3 x PTD08A010W
c. 6-pin Molex mini-fit connector
d. pin ATX disk type connector
21 2x6 DIP male pin header
芯片名称 报价 1 ANALOGDEVICES
AD6645 ASVZ-105
4 ATCH ELECTRONICS
ZA05-24-5D
5 Tx DAC 9772AAST #AD
7 CHRONTEL CH7310C-TF GUC E1111-RCJ1 G2P Z808H
11 A25 0D07
12 M24.000 Q1014D6L
13 OJB12 MXH6D DKK9
14 M66.000 AN1014L X2NAH
15 25.000M E 6KBTA
16 78252 ST2378 PHL 020
17 4944 AL T64B
18 06A1HZTG4 UCD 5 -2YM N03S HAM009
21 32N03S HAF020
22 4197-U27A
24 MT4JSF646HY-1G1B1 MB 1RX16 PC3--C1 BZAEPSL001
25 PTD08A020 WAD 07G2589
26 PTD08A010 WAD 05G0843
27 CY7C 6AXC 1019
34 85 4104AL 6
36 UCD 7230 TI 95K CZP1
37 CY7CAXI 1013
08K G4 DKDJ
39 HJ ZYRK
41 XILINX XCCACF-TQG144I F
(842天前) 22:24
采购型号:
竞争强度:
&&&&地区:辽宁 沈阳
&&&&来源:
&&联系人:
&&&&电话:
&&&&&&QQ:
广东 深圳3小时前广东 深圳4小时前4小时前浙江 杭州4小时前浙江 杭州4小时前浙江 杭州4小时前河南 鹤壁4小时前广东 东莞4小时前广东 东莞5小时前广东 深圳5小时前5小时前广东 深圳5小时前5小时前5小时前5小时前5小时前5小时前5小时前5小时前5小时前5小时前5小时前6小时前6小时前6小时前6小时前 广东 深圳
6小时前贵州 遵义6小时前6小时前上海6小时前
最新采购型号超级战斗机之争―――F-14D“超级雄猫”与 F/A-18E/F“超级大黄蜂”的比较
超级战斗机之争
―――F-14D“超级雄猫”与 F/A-18E/F“超级大黄蜂”的比较
作者:保罗 盖尔科瑞斯特
鲍伯 克里斯
原载:美国《飞行月刊 Flight Journal》2002 年 2 月号
编译:纽卡
译文载于《较量》第 7 期
特许转载自
  编者按:几乎所有投入服役的美国军用飞机都会遭受非议并引起争论,F/A-18E/F
“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更是如此。这次我们的两位专家会来说明为何他们认为超级大黄蜂并不是海军未来所需的战机,而他们的个人背景将会加重论点的分量。
  美国海军少将保罗.盖尔科瑞斯特在 1985 年退役之前,有 33
年的舰载机飞行经历,超过 6,000 小时的飞行记录,飞过 75 种不同飞机,在 16 艘航母上着舰 962 次。越南战争期间,保罗曾驾驶 F-8
“十字军”战斗机在东京湾执行过 167 次战斗任务,并获得了 17 次战斗奖章。他不但指挥过舰载机中队、航空联队,还曾统帅过整个太平洋舰队的空中力量。
  鲍伯.克里斯则是一位专业的航空工程师,于 1951
年进入格鲁曼公司工作,先后参与设计制造 F9F-6、XF10F-1 和 F11F-1
等飞机,以及停留在计划中的垂直起降反潜水上飞机、陆军的摩霍克战场观测机,另外还包括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和 TFX。同时鲍伯还主管了登月舱的地面模拟测试,以及导航和控制实验。从
F-14“雄猫”战斗机研制计划开始直到 1971 年,他都是项目工程主管,此后继续担任 F-14 的发展项目主管。
  在本文中,保罗.盖尔科瑞斯特和鲍伯.克里斯都认为
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并不能算是“超级”战斗机,用它来取代
F-14D“超级雄猫”战斗机是错误的。在当前反恐的大环境下,这两位“重量级”专家的分析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长久以来,美国海军航空兵内部就一种实用的“深入阻断战斗轰炸机”的需求争论不休,焦点便是
F-14“雄猫”战斗机与
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不过,关于“深入阻断”的定义本身往往随论证的需要而被改变,人们仅仅只是拿它来支持自己所支持的战机而已,真实战场所给出的需求定义反而被忽略了。
经历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迫使我们不得不去好好的定义什么才是“能深入敌方境内进行攻击作战的战机”。现在美国的许多作战对象的周边国家往往因为政治上的原因,使得我们的战机必须绕道执行任务,在性能发挥到极限的情况下作战。而美国向来依赖航母作为基地,那么就拿打击阿富汗的目标来说,哪一种舰载战机会更有优势呢?显然,久经考验的
F-14 雄猫把 F/A-18 大黄蜂甩在了身后。
这个特殊的对比令我们正视有关海军航空兵是否买对了装备的问题,以及未来作战可能飞越的的战场环境。阿富汗作战证明,舰载攻击飞机最好应该符合以下 4
个条件:航程保证能飞抵目标;不被敌人的防空导弹或战斗机击落;圆满完成对地攻击任务;有足够的燃料飞回航母。
这四条看似简单的要求,实际上描绘出了这样一种战机:能够携带充足的弹药,飞上相当远的距离,给目标狠狠地打击,然后从防空导弹和敌机的威胁下安然返回。
阿富汗猜想
首先声明,因为美国政府不会告诉我们其行动的机密,所以我们拿阿富汗战争来举例的时候可能需要一些合理的假设。首先,飞抵目标上空就是第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避开诸如蚕式反舰导弹的威胁,航母战斗群不会冒险越过(阿曼)马斯奎德和(巴基斯坦)阿默达巴德一线以北,差不多部署在卡拉奇以西一些,这样飞一趟喀布尔单程就需要大约
1,327 公里。假设有 S-3 加油机的支援,F-14 在(巴基斯坦)基达和苏库尔之间某处加一次油,那么就算打击阿富汗最北的目标也没有问题。不过要是换成
F/A-18E/F,在同一地点加油,它也飞不到喀布尔。F-14 携带常规攻击装备:4 枚 2,000 磅级的激光制导炸弹,2 枚 HARM 导弹(原文如此,但实际上现在的雄猫不能携带
HARM 或其他对地攻击导弹,因为海军未批准对其进行改造升级。)及两枚 AIM-9“响尾蛇”导弹,外加 675 发 20 毫米炮弹和 2 个
280 加仑副油箱,不加油的活动半径至少有 805 公里。相比而言,超级大黄蜂只能携带只及前者一半的炸弹,在 563
公里的半径内活动。所以要完成一次“大黄蜂攻击”,S-3
加油机在第一次喂饱“虫子”之后,必须风风火火地赶回航母给自己加满油,然后再回去跟完成任务的机队会合,给大黄蜂再来点儿 JP-4 鸡尾酒,否则它们肯定飞不回巢穴。
阿富汗上空一架“雄鹰武士”中队的 F/A-18C 全副武装,正在做左急转
为何我们如此深究任务细节呢?原因很简单,刚准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还以为阿富汗战役将完全是美国空军的表演而已,舰载机到底能派上什么用场呢?不过研究一下地图后可以发现,地理环境上的限制反而令舰载机,尤其是
F-14 变成了美军仅有的选择,而且后来的事实证明也是如此。
  当然,F-14 不是第一波打击阿富汗目标的战机,而是携带 16 枚 2,000 磅重 GPS
制导炸弹的 B-2 隐身轰炸机,从美国本土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完成任务往返飞行需要 33 小时,随后跟上的是上一辈的战略轰炸机——B-52 和 B-1。
显然,美国空军的战术轰炸机没有被用在阿富汗。我们发现在没有一个中东地区空军基地可使用的情况下,即便提供无限次空中加油保障,空军 F-15、F-16
也没能够投入使用。土耳其的基地显然太过遥远,空中加油点将出现在危险区域。使用土库曼斯坦或者乌兹别克斯坦的基地也许可以,但是这样也不能覆盖阿富汗全境。
现在核心问题来了,将来一段时期美国海军有没有合适的飞机来完成类似任务呢?或者说,至少有没有一个合适的装备计划呢?说的更实际一点,这个问题的本质仍然是:新的超级大黄蜂是否合格,否则就将证明海军走错了方向,在未来的战场上要吃苦头。
海军航空兵的历史遗留问题
  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国防部长取消了 A-12 攻击机计划之后(原文如此,可能是指取消计划的酝酿时间。当时的国防部长理查德.切尼(现在的美国副总统)是在
1991 年 1 月 7 日正式下令取消该计划。另,此人如何当上国防部长不得而知,因他曾扬言反对 V-22、M1、F-16、F-14
等一系列军备改造计划。1991 年的晚些时候,正是切尼下令销毁了 F-14 生产线。),我们便对海军的“逐渐衰败”感到愤怒。而且那个决定造成了此后一系列其它错误决定,类似的管理错误在五角大楼近
多年的时间里也不曾出现!回想当年,层出不穷的海军舰载机掀起了它们的盖头,造海军机简直是一种时尚。这里要声明一下,我们反对那些错误决策,但并不象某些海军高官那样,认为在那个历史时期发展
A-12 计划是适宜的,实际上我们不支持 A-12(译注:他们也许想要更适合的战机,不要跟随空军一起发展类似
F-117 的作战飞机)!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本来我们都不想写这篇文章,这大概只是给五角大楼和国会隔靴搔痒而已。但是阿富汗战争的现状,令我们不得重新考虑讨论这样的话题。海军正处在困难时期,就象站在悬崖边上一样危险,可能即使写出了这篇文章也象螳臂挡车一样无济于事。毫不掩饰的说,我们曾经读过那些“权威材料”,来证明海军现在最中意的项目——F/A-18E/F
超级大黄蜂——进展如何如何顺利,可是这些看似无懈可击的报告却与飞行员们的意见截然相反。那些飞过 F/A-18E/F
的年轻飞行员们形容它象只“不堪重负的狗”,还不如“生活在高级军官和政客们主宰的食物链底层的士兵”。而此时出现的一位海军高官的特别报告,可以说是压死海军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份报告出自《华盛顿内幕》一书,该书主要内容便是炫耀超级大黄蜂的第一次操作评估相当“圆满”,并且在各处都引用海军操作测试主管的话说,“超级大黄蜂相比其早期型号简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提高”...除了三个章节以外:加速性、最大时速和稳定转向性。看到这里我们非常困惑,因为那三个特性都是决定一种战术攻击机存亡的关键能力要素。为了解决读者的这个困惑,那位作者还引用了海军的其他声明称,牺牲速度是为了满足其他性能,而且“疯狂的追求速度不是第一要素,除非我们仍然要面对类似前苏联那样的威胁”。多么完满的说辞,现在没有苏联了!很显然这位作者对现代空战本身,以及在能量转换综合方程中总能量的重要性一无所知。并且他看起来也完全不知道世界各地的第三世界国家,正在大量使用俄国建造的最先进战机,中国和印度还购买了生产线并自行制造。所以俄国的空中威胁依然存在,只不过飞行员不全是俄国人罢了。
我们的国家始终在想方设法来保卫我们的全球利益以及盟国的利益。而航母战斗群可以迅速又隐蔽地布置到世界各地。一旦发生危机,总统最常问的一句就是“航母在哪儿?”当目前发生的一切,让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在未来的日子里必定会大幅度的下降。
F-14 重拳出击
航母战斗群的防卫圈是由防空战斗机、区域防空巡洋舰、护卫舰,以及水下的潜艇组成,航母应该是相当安全的。在尼米兹级航母上,我们可以见到远程战斗机
F-14,以及相对轻型的 F/A-18。远程攻击机 A-6 已经退役,但是其派生产物 EA-6B 电子战机仍然活跃于战场上,因为海军和空军都需要这种飞机。现在
F-14 可以负担起 A-6 的攻击任务,因为设计之初就有这方面的准备,在科索沃的表现,证明了雄猫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攻击机,同时具备打击指引能力——利用
LANTIRN、夜视仪、合成孔径空地雷达——不但可以令雄猫本身携带的 4 枚 2,000
磅激光制导炸弹准确击中目标,也能为随行的大黄蜂进行目标照射,因为后者没有类似的装备。
一架携带了低空导航和夜视红外目标指示器(LANTIRN)吊舱的 F-14 进入降落程序,该机隶属于第 102 舰载战斗机中队(VF-102 钻石印章),随
CV-67 肯尼迪号航母参与“南方守望行动”
  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个有趣的比对,来量化一下雄猫的具体作战效率:一架 F-14 和一架 B-2
同样执行在科索沃的“两晚任务”,效果会是怎样呢?
执行一次“两晚任务”的打击效率对比表
一架次携带2000磅激光制导炸弹的数量
执行一次攻击任务需要的时间
每“两个夜晚”的出动次数
一次“两晚任务”可携带的炸弹总数
从起飞到第一枚炸弹落地时间
至少 16.5 小时
少于 2 小时
由于缺乏海外基地,B-2 要从密苏里州的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
** F-14的数据按照“沙漠之狐”行动计算
  根据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很轻易地证明航母战斗群的作战效率。一艘尼米兹级航母(理论上)可以部署多达
24 架 F-14,按照上表计算,超过一个中队16 架 B-2 的武器投放量。不过很不幸,F-14 的数量已经急剧减少,现在一艘航母上只有一个 F-14
中队,10-12 架飞机。剩下的 F-14 也将在 2007 年左右全部退役,到时候谁来取代它们呢?
  答案是 F/A-18 超级大黄蜂。它有现代化的座舱,在航展上也频出风头,不过有效载荷/航程比只有
F-14 的 36%。即便是经过改进的量产型,最多这个数值也只能提升到
50%。这就意味着在大黄蜂全面替代雄猫的那一天,航母战斗群的空中打击半径也只有现在的一半,覆盖面积则只有
23%。所以海军现在抓紧研究超级大黄蜂的“伙伴加油”技术也有了正当理由。
  顺便说一下,由于 KA-6
加油机也已经退役,那么超级大黄蜂改成加油机是否合适?与官方的宣传相反,我们发现“KF-18”之类并不是一个圆满的解决方案。为了满足常规作战时的超音速性能,超级大黄蜂的主翼带有锯齿,展弦比也低,这对亚音速飞行是十分不利的。与
KA-6 加油机相比,起飞的有效载荷也少。同样愚蠢的主意还有电子战大黄蜂
EF-18,它同样具有上述的空气动力学矛盾(加油机和电子战机基本上都飞在亚音速范围,当然逃跑时可以利用一下超音速性能),外加一个负载能力问题:它的挂架到底是用来携带电子对抗吊舱,还是支撑足够作战半径的副油箱?大肚子的
EA-6B 就没有这些烦恼,海军是否应该考虑再升级 EA-6,甚至用它们作为加油机?又或者重新制造“超级入侵者”呢?
  本文之初就已经说过,打击阿富汗的恐怖主义有许多办法,空军的重型轰炸机狂轰滥炸但收效一般,而
F-14 和 F/A-18 组成的舰载攻击部队执行战术轰炸看上去更为灵活和有效。再配合巴基斯坦上空部署的 S-3
加油机,作战范围可以更广。与此同时,空军的战术飞机却没有阿富汗附近的基地可用,甚至找不到合适的空中加油地点(加油必须绝对保证在“友好的领空”)。当然,印刷成出版物的时候,事实有时候会被扭曲,一般人会被误导。
超级大黄蜂的已知问题
  在第一次操作评估后,海军正尽力解决 F/A-18E/F 的问题。首先,生产型 F/A-18E/F
比预定超重 1,361 千克以上,大大超过之前的 A/B/C/D 型(它们的空重仅 10 吨,而E/F型却预定将达到 13.4
吨)。客观的说,这已经是一种新飞机了:全新设计的主翼、机身和平尾。不过国会和国防部当年居然被海军蒙混过关,让这种全新飞机以“改型”的名号获得了拨款。
斯坦尼斯号航母上的一架
F/A-18C(VMFA-314 黑骑士中队)正携带 2,000 磅 MK.86 JDAM 准备起飞
  另外在空战机动(尤其是高攻角飞行)中,该机存在严重的“机翼下坠”问题,尝试了各种气动分析工具都没有解决。最后一名试飞员发现,通过打开边条翼和前缘襟翼交界处的排气门吸取机翼上表面气流,让具有高动能的气流由此流至机翼机身混合处,可以防止一边的机翼比另一边早失速。这样机翼要么不失速,要么就一起失速,要出现的话比反而以前还快。这样的做法还使得飞机震颤,接着增加机翼阻力。最后海军认为,这样的解决办法仍然可以接受(经过反复飞行测试后,发现排气门仍未有预期的功效,因此在量产型超级大黄蜂上将会被删除。原有问题可能还是通过飞控软件来解决。),因为阻力和震颤都在“可接受”的范围里,但有试飞员称有时候飞机震的连平显都看不清楚。
  托高阻力和超重(可能还有其他毛病)的福,F/A-18E 的加速性能弱于早期的 A
型。飞行高度也大大降低,而跨音速阻力很高。我们从海军测试中心的一些试飞员那里收集到如下反馈:
  有一次利用 F/A-18A 作为“追踪机”观察 F-14D 的测试飞行,F-14D 携带了 4 枚
2,000 磅炸弹,2 个 280 加仑副油箱,外加 HARM 和响尾蛇导弹各 2
枚,追踪机只携带了一个机腹副油箱。然而每次飞行,追踪机都被观测目标甩在几英里远的身后,直到用尽燃料掉头返回。而当 F/A-18E
超级大黄蜂投入测试后,还是用那架 A 型的大黄蜂追踪,配置情况基本相似,这一次追踪机甚至不用开满发动机推力就可轻松的伴飞。
  还有一份测试结果表明,超级大黄蜂不带任何外挂,开足加力也不能在约 3,000
米以下的空域内的平飞速度超过马赫 1。而 F-14D 可以在这个高度达到马赫 1.6。另外再引用一位大黄蜂飞行员的原话:“F/A-18E 比 60
年代以后的其它战斗机飞的都慢!”
  最讽刺的评语来自一位驾驶旧型号大黄蜂的飞行员,他曾多次伴随超级大黄蜂进行飞行试验:“我们飞的比它还快,飞的比它还高,直飞到它没油!我都为它感到丢脸!”
F-14 的升级计划
  1991 年 1 月号的《海军航空》杂志上,有这么一篇文章:“自从 1930
年代俯冲轰炸机成为海军攻击主力以后,战斗机基本上只设计成空战平台。但是 F4U 和 F6F
本身的优异性能和潜力使得它们也能被改造成攻击机。它们都能携带火箭弹,2 枚 1,000 磅炸弹或副油箱。分配到快速航母上的战斗机比例,从1942 年的 25%
上升到了 1944 年的 50%,到 1945 年更达到了 70%。双重任务战斗机的使用,使得航母在专用攻击机数量减少的同时也不会削弱对地打击能力。”
执行“南方守望行动”的
VF-2 捕快中队 F-14D 雄猫,正飞越阿拉伯湾里的星座号航母,它被阳光染成了金黄色
  所以现在重新打造地狱猫 II 吧!说错了,雄猫
II!首先,尽量收集所有退役封存的雄猫战机;第二,重新点齐所有现役雄猫,如果可能,把伊朗买去的也弄回来(当初卖去 80 架,现在大约仍有 30
架可用);第三,将它们全部改造成 D 型。这听起来有些疯狂,但是格鲁曼公司完全有能力做到。80 年代他们就曾把马来西亚老旧的 A4D
修得焕然一新,要知道这些飞机并不是他们生产的!之前在格鲁曼的佛罗里达圣奥古斯丁工厂也做过 A-6
的升级,设备都是现成的。只要海军或者国防部给出经费,可以有一批最好的技术人员来完成这一改造。改造后估计可以得到现役额外的 200
多架新雄猫。当初用钛金属制造的翼盒很结实,根本没有到寿限,不放心的话用真空电子焊接法可以补强。不过真的要打造“雄猫 II”,这些措施还不够。
  这些改造进行的同时,海军航空兵可以组织专业人马,甚至包括麻省理工学院以及其他大学帮助设计新的
F-14 及提出预算。以下是我们设想的新 F-14 设计标准,以及日后可能的改进批次计划:
  1.强化高价值武器的带回能力。如果那些昂贵又沉重的高价值弹药必须带回母舰,现有的 F-14
降落速度还是太快了,因此需要加大机翼尺寸,配备增加升力的新襟翼-副翼结构。而电传操纵系统可以帮助更精确地控制翼面。
  2.当副翼放下时,现有的 F-14
需要调整气动重心以消除副翼产生的机头下沉力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用电传操纵系统,配合改进的翼套小翼产生升力,抵消下沉力矩。
VF-41 黑色王牌中队的
F-14A 正等待 KC-10 的加油。它与其他的 F/A-18 都是从企业号航母上起飞参加战斗任务
  3.前两项改进使得 F-14 可多携带 4,500 磅(约 2,041
千克)的弹药返航,并且着舰速度降低 12 节;而消除机头下沉力矩后,做机动时机尾沉重感减轻,空战机动性提高约
19%,转向灵活性同时有所提高。而这些改进不涉及飞机主体结构,可以很轻易完成。而后续的改进批次可考虑增加内部燃料容量。
  4.由于拥有成熟的变后掠翼系统设计,F-14 这样的大型双引擎喷气机的着舰速度可以低至 130
节,而以前的 F-4 鬼怪则是 145 节。相对地,变翼也带来高速:5,000 英尺(约 1,500 米)的高度可以达到马赫 1.35,高空则可以达到马赫
2.51 的极速,不要忘记此时还能携带 4 枚麻雀导弹。
  5.为进一步提高静不稳定性,需要重新设计飞行控制软件。当然改进范围要尽量控制在 F-14
现有的配重系统容许范围内,格鲁曼在 X-29 上的一些成功经验可以很方便的借用过来。
  6.F-14
还必须进行有效的隐身改进,我们称为“探知隐身”,主要还是指减少雷达反射信号方面,同时尽量避免牺牲载重和机动性。其实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一些相关的测试工作已经在现役
F-14 上开展了,雷达信号专家知道如何去做。虽然 F-14
本身体形庞大,但是机腹半埋的挂弹设计,以及旋转的主翼下不用携带额外油箱(机内载油量较高),使得其基本的雷达反射面积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定义完了以上基本的 F-14D 改进指标后,下面再来看看具体的改进细节:
  1.换装 ATF 计划的 F-119 或 F-120 发动机。测试证明,安装 F-119
已经被证明可行,而再升级 GE 的 F-120 也未尝不可。总之目标是使用推力达 4 万磅(约 18,144 千克)级别的涡扇发动机。
  2.使用矢量控制喷嘴,赋予飞机超强的俯仰、横滚和转向控制力。
  3.超高频天线植入增加弦展的前缘襟翼中,增强对敌方隐身飞机的探测和追踪能力。而低频雷达对于捕捉雷达反射面小的目标很有效,格鲁曼公司在 1990
年左右就测试过类似的天线阵列。
  格鲁曼 10 多年前便设想过多种 F-14D
可能的改进型号,有些方案在隐身方面有突破,也能实现上述的大部分要求,而对结构上的变动以及气动性能影响不大。绝大多数的改进都不需要对雄猫“伤筋动骨”。
对于飞机设计的看法
  与普通商业客机一样,战斗机的设计也是在一定性能指标的框架内,与基本的物理学、空气动力学原理作斗争。只不过战斗机还需要考虑更多的指标,比如必须事先确定对于某种型号来说,是超音速性能更重要,还是亚音速下的格斗能力,或者长时间的巡航距离优先。现在的时代更要考虑隐身与反隐身,电子对抗等问题。只有明确哪些性能是主要目标,才能设计出具有特长的达标产品。如果想要短距/垂直起降飞机,没问题,可以造出来,但是别指望它成为一流的战斗轰炸机。
  而想要一种耐用的远程战斗轰炸机,可以按照任务需求全新绘制草图,也可以对现有型号进行改进。我们更支持后者的想法。可以为现役飞机改装符合时代的先进武器、探测设备、通讯设备和电子对抗装置,帮助飞行员掌握战场动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但这终究还是需要飞行平台本身具有称职的实力。
一架 VFA-43
蓝色炸药中队(隶属华盛顿号航母)的 F/A-18 正在俯冲,气流从它的机翼上划过
有朝一日不再出现在美国航母的甲板上,那个时候应该都是超级大黄蜂的天下,而海军的作战实力也会相应地下降,无法再同 80
年代的全球扩张时期相提并论。到那一天,航母不再是我们现在所敬畏的航母,总统需要的时候它们也可能力不从心。
海军航空兵的未来
  1975 年,一架 A-7“海盗
II”攻击机被安装在佛罗里达州塞西尔海军机场门口的支架上作为象征物,支架底座上有一块铜牌如此描述这个象征物:舰队的力量源泉。当年的舰载机联队装备着海盗 II
和入侵者飞机,它们曾经都是真正能征善战的攻击武器,而这样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复返了。历史曾带给我们教训,希望海军和政客们不要白交了学费。
  总统先生,在问航母能为你做什么之前,请先考虑一下你能为航母做些什么吧。
  译者后记:F-14
爱好者可能都会觉得超级大黄蜂没有资格取代雄猫。但也许这并非一个取代的问题,而是一种转变,战略思想的转变带来的体制转变,生存环境使得雄猫没有必要继续存在下去。F-14
数量的逐步减少,很直观的结果就是,美国航母舰载机中队不再有单纯防空的 VF 中队,而全部变成由大黄蜂组成的 VFA 战斗攻击中队,从后勤保养和任务弹性上来说,4
个 VFA 中队比现有的 1 个 VF 加 3 个 VFA
体制来的更有效率。尽管如译文所说,大黄蜂腿短了,攻击范围缩小了,不过必须承认,在现有的单级世界下,美国海军(航空兵)对其他国家的优势地位并不会因此有明显动摇,实际上变的更精简、更实用。
  F/A-18E/F
超级大黄蜂也是一个过渡装备,为了在现有航母编制下站好 JSF 之前的最后一班岗。未来的航母概念本身都是一个不确定因素,现阶段用超级大黄蜂来填补雄猫和 JSF
之间的空白还是合格的。虽然它有前文所说的不足,但是一些不可抹杀的优点却正符合特定时期政客和军人的需要,最实际的便是成本控制。从它还是草图开始,精简成本就是最优先的指导思想,这恰好跟后来的
计划如出一辙。冷战结束之后,务实的心态占据了主导地位。制造成本的降低,使得美国海军可以采购相当的数量来弥补使用上的一些不足,同时也令海外用户可以买的起。另外就使用成本来说,超级大黄蜂只有雄猫的三分之一不到,想当年成本问题就是令
F-14 生产线被销毁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样受限于成本,现役的 F-14(包括 D
型)最终都没有再次升级到正统攻击机的地位,无法携带精确指导炸弹以外的任何对地/反辐射导弹,甚至因为退役将临,也没有改装发射 AIM-120 导弹的能力。
  综合多种因素来看,冷战后世界格局、作战思想和战争环境的变化,军费开支的限制,以及本身机体的老化,F-14
这一代的飞机开始步入夕阳时代。作为第三代战机中最早投入实用的雄猫,第一个走下历史舞台也没有什么可丢脸的,相反它象一个武林高手,闯荡江湖多年却最终孤独求败。跟前几代战机相比,性能上的不足反而并不是其退役的最主要因素,直到现在也没有多少竞争对手敢说对
F-14 占有明显优势。
  无论是反对还是支持超级大黄蜂的人,相信都不会否认雄猫可能是最好的舰载战斗机。拥有雄猫的时代,美国航母战斗群可能是最望而生畏的。
VF-31“雄猫人”中队的 F-14D 正飞过林肯号航空母舰上的着陆信号指挥官平台准备降落,当时林肯号正在执行“南方守望行动”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5 www.51yue.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tasa高画质mod补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