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满级多少还是挖以前的地方?

看了盗墓相关,为什么秦始皇陵没有人挖的进去?国家也不准开挖么?还是怕伤了中国千年龙脉不吉利?
―― 晋江文学城网友交流区
主题:看了盗墓相关,为什么秦始皇陵没有人挖的进去?国家也不准开挖么?还是怕伤了中国千年龙脉不吉利?[617]
我记得是不知道从何下手
№1&☆☆☆= =于 23:07:13留言☆☆☆ 
技术还不够
№2&☆☆☆= =于 23:07:15留言☆☆☆ 
有生之年想看看里面有多少宝贝
№3&☆☆☆= =于 23:07:29留言☆☆☆ 
考古原则上不主动挖墓,我记得好像是这样的
№4&☆☆☆==于 23:08:22留言☆☆☆ 
不开挖啊,不是科普过是保护性挖掘么,只有墓被盗被破坏才开挖,不然就一直放那儿不懂。
№5&☆☆☆= =于 23:08:32留言☆☆☆ 
据说秦始皇陵里面都是水银……
№6&☆☆☆= =于 23:08:44留言☆☆☆ 
挖一个定陵都毁成那样子(非指尸骨的遭遇),哪里有技术去开秦始皇陵?
№7&☆☆☆= =于 23:08:49留言☆☆☆ 
技术不够,兵马俑坑因为色彩保存问题都不敢动了
№8&☆☆☆= =于 23:09:03留言☆☆☆ 
我记得天涯还是哪里看到说是技术不到位,挖开了保护不了
№9&☆☆☆= =于 23:09:14留言☆☆☆ 
有大量水银能毒死人
№10&☆☆☆= =于 23:09:43留言☆☆☆ 
技术不够,担心开挖不当导致里面的文物被破坏,就现在那些兵马俑,一想到颜色被氧化都没了都觉得很可惜
№11&☆☆☆= =于 23:09:47留言☆☆☆ 
技术还不够№2 ☆☆☆= =于 23:07:15留言☆☆☆考古原则上不主动挖墓,我记得好像是这样的№4 ☆☆☆==于 23:08:22留言☆☆☆其他皇陵不都有保护和文物保管的么。这么多皇帝的墓葬都挖过了啊。
№12&☆☆☆= =于 23:09:47留言☆☆☆ 
因为要完好的保存所有文物的技术条件不成熟
№13&☆☆☆= =于 23:10:02留言☆☆☆ 
不是说兵马俑本来是彩色的,挖出来没法保养就慢慢褪色了吗
№14&☆☆☆= =于 23:10:11留言☆☆☆ 
探测过了,地下的确埋有大量的水银。所以,附近出产的石榴虽然是特产,大家还是不要吃的好。
№15&☆☆☆= =于 23:10:21留言☆☆☆ 
秦始皇不是还没找到他真正的墓吗?
№16&☆☆☆= =于 23:10:25留言☆☆☆ 
前两年去西安看了秦皇陵还说,这是要纳入有生之年系列的
№17&☆☆☆= =于 23:10:26留言☆☆☆ 
保护技术不够发达吧,就跟兵马俑一样,彩的多好看
№18&☆☆☆= =于 23:10:35留言☆☆☆ 
技术不够,挖了反而会破坏墓葬现在考古的原则都是不主动开挖,基本都是抢救保护性挖掘不然就跟兵马俑一样,彩色的挖出来没几分钟全部氧化破坏了
№19&☆☆☆= =于 23:10:44留言☆☆☆ 
我觉得马王堆汉墓就已经很震撼了,还只是一个长沙侯的夫人墓葬,秦始皇陵不知道是怎样的格局
№20&☆☆☆= =于 23:11:23留言☆☆☆ 
本来要挖永乐长陵,然后决定先开定陵练练手,谁知挖了定陵才知道技术很Low,很多文物保存不了。永乐大帝逃过一劫啊
№21&☆☆☆= =于 23:11:32留言☆☆☆ 
我国由于技术问题,大部分的古墓都是抢救性发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说,每年全国近千项考古发掘,大约只有不到十分之一为学术性的主动发掘,其他均为被动的抢救性发掘。“一些保存好的遗址,我们不主张进行大规模发掘,因为还是以保护为主。”
№22&☆☆☆= =于 23:11:37留言☆☆☆ 
现在好像都是抢救性挖掘
№23&☆☆☆= =于 23:11:40留言☆☆☆ 
很多东西一挖出来就直接氧化了,还是技术不成熟保存不了,而且身为陕西人我也不太喜欢开挖始皇陵………
№24&☆☆☆= =于 23:12:08留言☆☆☆ 
技术不够,怕破坏。还有以前有人跟我说的,说是不知道内室构造,古书上都是说有水银机关的,暂时还不知道从何下手
№25&☆☆☆= =于 23:12:26留言☆☆☆ 
考古的路过,22哥说的对
№26&☆☆☆= =于 23:12:40留言☆☆☆ 
不遭破坏的话,不主动挖掘只有保存不住的,才会动
№27&☆☆☆= =于 23:12:42留言☆☆☆ 
保护性挖掘,没事不挖新的
№28&☆☆☆= =于 23:12:51留言☆☆☆ 
不鼓励挖墓吧,我家这边的古墓一般都是工地发现,或者发现盗洞了后才会抢救性挖掘。
№29&☆☆☆= =于 23:13:40留言☆☆☆ 
除非古墓被破坏,否则现在是不主动开挖的,以前有几个人知道其实兵马俑刚挖出来时是彩色的呢,没几分钟就氧化褪色了,真的很可惜
№30&☆☆☆= =于 23:13:48留言☆☆☆ 
技术不够,况且老想着挖祖宗坟是干嘛呢
№31&☆☆☆= =于 23:14:29留言☆☆☆ 
挖个铲铲陕西人从来不想着挖秦始皇帝陵和乾陵现有所有开发出来的墓也都是抢救性挖掘的
№32&☆☆☆= =于 23:16:06留言☆☆☆ 
考古的路过,22哥说的对№26 ☆☆☆= =于 23:12:40留言☆☆☆ 天惹另一只考古的路过,不会是我同学吧= =
№33&☆☆☆= =于 23:16:30留言☆☆☆ 
№34&☆☆☆= =于 23:17:52留言☆☆☆ 
其他皇陵不都有保护和文物保管的么。这么多皇帝的墓葬都挖过了啊。 №12 ☆☆☆= =于 23:09:47留言☆☆☆ 没被盗主动挖的就一个,哪有“这么多“
№35&☆☆☆= =于 23:17:58留言☆☆☆ 
几十年后会挖,希望我能活到那时候
№36&☆☆☆= =于 23:18:06留言☆☆☆ 
技术不够,挖了就是毁了
№37&☆☆☆= =于 23:19:05留言☆☆☆ 
那些古墓开始挖是保护性开挖的,如果能不动就不动,当初好像就是郭沫若还是谁一直撺掇着让挖乾墓来着,周爷爷拒绝了,么么哒~
№38&☆☆☆= =于 23:20:03留言☆☆☆ 
有水银蒸汽,挖开了环境污染严重
№39&☆☆☆= =于 23:20:14留言☆☆☆ 
没事不刨祖坟
№40&☆☆☆?????于 23:20:24留言☆☆☆ 
屏蔽考古的路过,22哥说的对 №26 ☆☆☆= =于 23:12:40留言☆☆☆  天惹另一只考古的路过,不会是我同学吧= =№33 ☆☆☆= =于 23:16:30留言☆☆☆ 还真有可能,好多同学最起码混小粉红,兔区就不造了
№41&☆☆☆= =于 23:20:37留言☆☆☆ 
干嘛都想着挖皇陵……
№42&☆☆☆= =于 23:21:47留言☆☆☆ 
如果我没记错是因为墓里有大量水银吧,这要死人的啊,以为不想挖啊,是挖不了
№43&☆☆☆= =于 23:22:20留言☆☆☆ 
想我华夏大地上地下太多墓穴了,盖房子挖地铁都能挖到墓(′?_?`)
№44&☆☆☆= =于 23:22:45留言☆☆☆ 
还有武则天的乾陵,有生之年想看兰亭集序的真迹!啊啊啊!
№45&☆☆☆==于 23:23:56留言☆☆☆ 
盗墓贼也不敢挖啊
№46&☆☆☆= =于 23:24:09留言☆☆☆ 
话说,真有水银吗?那周围土地这么多年为什么没被大面积污染?要是真能有条水银河那水银的量该多大啊,古代有那么叼的密封性几千年都不会流失吗……
№47&☆☆☆= =于 23:24:32留言☆☆☆ 
额,比秦始皇陵,我更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成吉思汗墓在哪里。。。。。。。。。。。。。。。。。。
№48&☆☆☆= =于 23:24:44留言☆☆☆ 
成吉思汗就算了吧,那真是没人能找到了
№49&☆☆☆= =于 23:25:58留言☆☆☆ 
记得当年是发现乾陵墓道的时候中央指示要留到以后技术水平达到的时候再发掘?不知道记错没因此乾陵成为唐朝帝陵里唯一保存玩好的陵墓吧
№50&☆☆☆= =于 23:26:16留言☆☆☆ 
如果我没记错是因为墓里有大量水银吧,这要死人的啊,以为不想挖啊,是挖不了№43 ☆☆☆= =于 23:22:20留言☆☆☆  不啊,上面解释了为什么不挖,说真的做考古的本来就不支持主动挖的,不动维持原样才是最好的保护
№51&☆☆☆= =于 23:26:20留言☆☆☆ 
始皇陵啊。据说日月天河星辰啊。各种啊。想看啊,也就想想啊还是算了吧。。。。。。。。。活着的时候估计看不到了。
№52&☆☆☆= =于 23:26:40留言☆☆☆ 
想我华夏大地上地下太多墓穴了,盖房子挖地铁都能挖到墓(′?_?`)№44 ☆☆☆= =于 23:22:45留言☆☆☆  西安修地铁的时候挖出了多少古墓都回填了
№53&☆☆☆= =于 23:27:40留言☆☆☆ 
没事挖自己祖坟真的好吗0.0
№54&☆☆☆= =于 23:27:56留言☆☆☆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57501|回复: 8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50积分1256精华0UID帖子金钱2134 威望0
Lv.5, 积分 12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44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①原始方法,在卡里姆多考古,把4个点都刷到奥丹姆去,然后去奥丹姆挖。
②利用游学者崇拜买的 无限螳螂妖 的道具,无限在螳螂高地和恐惧之土2个地图挖螳螂妖,然后用合出来拆解成【修复的遗物】去换托维尔碎片,一个可换7-10个碎片。
& &①的方法比较靠运气,挖来挖去新的点死活不刷在奥丹姆就郁闷。②的方法不靠运气,平均一个点出1.2个【修复的遗物】。
&&不知道各位大爷怎么考,求告知。
&当然是挖螳螂和恐惧废土效率高了,卡利姆多挖?开玩笑呢,你还不如去买彩票,2个小时奥丹姆不刷一个点太正常了,不过托维尔符文值钱的很。&
Lv.4, 积分 7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2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祥和之灵 直接换
&祥和早换完了,这个方法不靠谱,10个微粒才能合成一个祥和,才换一个箱子。 我考古螳螂妖的物品拆解成箱子,2小时也有30个。祥和2小时能刷30个吗&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60积分3318精华0UID帖子金钱6099 威望0
Lv.6, 积分 33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82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都可以,反正都是蛋疼得很
&版本末期了,总要找点蛋疼的事来玩。&
我有哮喘病,云南空气太差了,我要去北京
夜如何其夜未央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60积分4346精华0UID帖子金钱20789 威望0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论坛本就是磨嘴皮子的地方。
Lv.6, 积分 43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654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50 草
借楼同求。。。。我现在考古是1点,也想考个大剑和虫子。。有几组祥和。。我该怎么办???求高手给个最效率的解答。跪求!!!
阿库纳玛塔塔
杰拉尔丶北风
Lv.5, 积分 17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8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看样子还是潘达利亚考古比较靠谱
正经的水军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60积分4772精华0UID帖子金钱10049 威望0
比素质高我比你更高,比素质低我比你更低。
Lv.6, 积分 47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8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10 草
古托维尔是谁家的妹子?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20积分30精华0UID帖子金钱176 威望0
Lv.2, 积分 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去卡里多姆让你考得想死,考古1点的其实最好考出来
该页无法显示
Lv.6, 积分 35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95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用合出来拆解成【修复的遗物】去换托维尔碎片,一个可换7-10个碎片”
你确定可以换7-10个,为啥我经常遇见5个的和6个的。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30积分121精华0UID帖子金钱292 威望0
Lv.3, 积分 1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楼主请务必回复我,为什么我是3个祥和之灵换一个箱子,也就是30个祥和碎片
马年新春勋章
手机APP马年迎春,马上有钱!
需要金钱:1100
手机盒子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Powered by秦始皇的墓到底有多大,为什么现在还不敢挖?
秦始皇的墓到底有多大,为什么现在还不敢挖?
& & &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皇帝,可谓是千古第一帝。他的陵墓自然也是极其浩大奢华的,但你知道到底有多大吗?为什么现在已经知道位置却没人敢挖?这其中又有什么秘密呢?70多万人修建了39年,这肯定是一个超级超级大的工程,那么有多大呢?相当于78个故宫,经考古勘探,秦始皇陵可分为陵园区和从葬区两大部分。陵墓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个。整体面积相当于78个故宫大小。秦始皇陵在1974时被发现,历经几十年的探测和考古,目前已经基本掌握了秦始皇陵的大体结构。那么这座历史第一帝的陵墓两千年来为什么一直没有被挖呢?这要分两种情况:官方的和民间的。官方版:中国的考古发掘都是抢救性发掘,也就是被盗墓的活着地理变化而破坏的陵墓官方才会组织考古挖掘。而目前秦始皇陵保存完好,里面的地质变化也不明显,所以按照中国考古惯例,是不会去主动挖秦始皇的墓。民间版:秦始皇陵建成之后,将所有工匠都封在了墓里作为陪葬,并杀了最后做善后工作的所有人,所以除了当时几个人,压根就没人知道秦始皇陵墓的具体位置,所以也就无从盗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人类并不孤单,我们一起探索!
作者最新文章中外帝陵考古现状:挖到之后为何要回填_藏趣逸闻_新浪收藏_新浪网
中外帝陵考古现状:挖到之后为何要回填
  有一次上海图书馆邀请我去做讲座,讲座题目是“考古不是挖宝”,他们还在大门口张贴了海报。我去做讲座时路过,正巧一个老师傅模样的人在看那海报,只听他自言自语道:“考古不是挖宝?――那考古就是挖墓!”站在一旁的我只听得“噗”地一声笑了。
  可见,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考古挖墓是个常事。然而实际上,考古在很多情况下是不挖墓的,甚至有时即便挖到了墓,还要把墓回埋起来。这是何道理呢?
  位于陕西乾县的乾陵合葬了唐高宗和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一座下葬了两位皇帝的陵墓。这两位皇帝当朝时唐朝正逢全盛时期,墓葬规模宏大,去世后的随葬也都丰富异常。相传唐高宗临死前留下遗言,要把生前所喜爱的字画埋进墓内,包括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郭沫若曾说墓中可能还有武则天的画像和诗集手迹,如果打开它,那一定会发现“石破天惊”的奇珍异宝。千百年来,乾陵对人间的诱惑巨大,引得无数盗墓者对它垂涎欲滴。可不论他们怎么满山遍地、开山炸石地寻找,就是找不到墓道口。哪知到了1958年,几位农民炸石修路,却意外发现了乾陵入口。考古学家闻讯而来,进行了勘探,发现墓道入口保存较好,推测陵墓没有被盗过。
  千百年来找不到的墓葬入口,一朝现世,挖还是不挖?这一问题摆在了考古学家们面前。最初,陕西省有关方面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拟择机打开乾陵地宫大门。可开启帝王陵墓毕竟是个大事,省里有没有决定的权力?于是陕西省派各文化部门负责人等组成5人小组,到北京向文化部请示汇报。文化部又上报到国务院周恩来总理处。周恩来总理没有直接表态,而是请陕西来的同志先去看看正在挖掘整理的明十三陵的定陵。
  定陵是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1956年起,考古人员也是从找到的墓道口进去,打开了封墓的金刚墙进入定陵地宫的。可发掘的结果非常不尽如人意,大批的绝世珍品,因科技保护水平有限,变质的变质,变色的变色,结果令人扼腕痛惜。显然,周恩来总理让陕西来京报批的同志去参观定陵是有用意的!陕西的同志看到这一幕,心中也都明白了周总理的用意。于是乾陵挖掘工作暂时中止,墓道口也都回填起来。就这样,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迄今再未挖过乾陵。
  像中国这样明明挖到了陵墓却不再续挖,而是保护起来的例子,在国外也有,比如日本的仁德天皇陵。仁德天皇据说是日本历史上颇有作为的一位天皇,公元四五世纪之交前后在位。有日本正史之称的《日本书纪》上说,这座陵墓于仁德天皇六十七年开始修建,20年后仁德天皇去世用于下葬,随葬用的明器不下2万件。陵墓前方后圆,由3条围壕相绕,占地面积约达令人吃惊的46万平方米,不但是约25万平方米的秦始皇陵的一倍,更是远大于5万多平方米的埃及胡夫金字塔。于是成为与胡夫金字塔、秦始皇陵并称的世界三大陵墓之一。
  天皇陵寝作为不可亵渎的禁地,从1850年前后开始,100多年来一直得到日本各级政府的严格保护,不但学术性的考察现场不被允许,就是考古人员也不能随便到里面做调查和发掘工作。像1872年坟丘的方形部分坍塌,露出了横穴式石室,内有石棺,棺外有鎏金铜甲胄、刀、玻璃器等,但为了保护皇家圣物,只是绘制了一些器物图后,马上又把它们都回埋了进去。
  不仅帝王陵墓回埋,一般墓葬也有回埋的案例。2006年上海修建9号线地铁,施工中在沿线发现了一个明代双人墓穴。但上海考古部门初步清理后未进一步挖掘,反将尸体棺木等再次回埋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一是上海明墓数量很多。从上世纪50年代起,同类墓葬已发掘清理了400多个,不足为奇。这次工程施工偶然挖到的明墓,实属一般性的普通墓葬,与以前发掘的墓葬相比,最多是又增加了数量,对目前的研究并无特殊价值。
  二是遗体保护难于遗物保存。其一,尸体类文物的收藏成本不但高于一般的玉石文物,还远高于医学院的人体教学标本。其二,更重要的是遗体是有机质文物,不像无机质的金银珠宝,保护难度相当大。当年北京定陵挖出的帝王遗骨和长沙的马王堆女尸,都有过苦于收藏和难以保护的教训,即便像秦俑坑那样的土质遗址还出过48种霉菌。上海明墓出土女尸在没开棺前脸呈白色,开棺后脸色迅速变黑,又是一个人为导致变质的实例,说明以现有的保护能力,我们实在还做不到让出土文物不发生变化。与其不能完全原样保护,还不如还原于地下环境,留待未来保护技术实现突破时再挖,才是最有远见的保护,这早已成为国内外不主动挖帝王陵墓,甚至普通墓葬的“潜规则”了。
  三是要为子孙而考古。长期以来,在不少人印象中,一直以为上海是无古可考的地方,甚至还说上海市区是从一个近代小渔村发展起来的近现代殖民地城市。其实考古发现早已推翻了这个旧有的思维定势,这次挖出的明墓,就是一个实证。但是因此就要把上海地下的重要文物古迹都挖出来,还是把重要的发掘留给未来的考古学家呢?这不仅是现有保护技术存在不足的问题,还有我们的研究能力也存在局限性的缘故。像上海发现的明墓,既无墓碑,又无墓志铭,身份也无法确定,两具并排女尸的相互关系也不是一时能解。这都令考古学家越来越感到,墓葬中的古代信息不是我们挖出来后便能一一破解的。所以,相信后人的解读能力超过先人,不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客观规律,还是对我们能否正确认知自己时代局限性的严格考量。
  四是为子孙保留现在,为未来保存过去。上海成陆历史是逐步由西向东的过程,在浦东和虹口等沪东沪北区域,虽也曾出土过唐宋时代的遗物,但总的看上海古代遗存分布,是西南部早而多,东北部晚而少。这次发现明墓的肇家浜路和徐家汇路沿线一带,虽说属于市区西南部,并且常见古墓甚至墓群,但若比起青浦和松江等更西部的可早至汉代和史前的文物藏量,毕竟是小巫见大巫,小马配大车了。上海市区考古资源有限,上海文博部门回埋普通明墓,看似小事,却实在是珍惜市区有限考古资源的重要举措。
  无论是从文物保护的角度,还是从考古伦理所涉及到的文化世俗传统方面,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古墓不再被一味地发掘,哪怕是以科学考古的名义。挖到古墓要回埋,挖到遗迹也要回埋,也不仅是上面提到的几例。比如,就在上海明墓回埋之后,上海还先后回埋过上海北外滩建筑工地发现的明代古墓群,上海世博会浦西展馆建设工地发现的清代古墓葬等;北京也曾将拓印完毕的辽金石经,重新归藏地穴。浙江宁波1995年在象山滩涂上发现的一艘近700年的明初海船,不但是宁波目前发现的最大古船,在国内也少见。当时负责这项工作的宁波文物考古所所长、现任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长的褚晓波说:“大型古船在水里埋藏了几百年,出土后含水量极高,一旦与空气接触或经太阳暴晒,水分蒸发后很容易造成木质开裂。这艘古船长23米,修复后可达26米,但由于当时保护手段、存放条件都非常有限,所以只好把它重新回埋到水下。”
  挖墓回埋,这个过去我们很少听说过的考古新名词,正在成为考古人员运用越来越多的作业方式。不愧对祖先,不留憾子孙,能不挖尽量不挖,能保护就不断保护,无不展示着考古学家的公共职责、文化追求和历史情怀。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古满级多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