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精灵多少钱的颜色为什么有黄有蓝而价钱也不...

第二章 魔幻七十二变_自然谍中谍_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_天翼阅读
第二章 魔幻七十二变
  颜色能传递信息。但有些视觉语言只有某个物种使用,只有它们才能明白其中的含义,只有它们的眼睛才能解开这些信息密码。有一些动物可以和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只要它们潜伏不动,根本没有人能发现它们的行踪。不引人注意当然是一种再好不过的武器。人类通过观察也掌握了这种武器……  通体发绿的东方铃蛙偏偏喜欢把肚皮涂成红色;身材娇俏的蝴蝶不管飞到哪儿都要穿着大花的衣服;长相丑陋的变色龙居然在一天一夜之间可以让肤色发生多种变幻……颜色在自然界可能是一个警告信号,可能是求偶的一种表示,也可能是一场生死决斗的开始,抑或躲避追杀的伪装……就在动物们的色彩变幻之间,聪明的人类居然窥到了颜色更为神奇的作用。  沙漠中的调色板  纳米布沙漠是非洲最古老的沙漠,广袤无垠,气温通常高达40摄氏度。就在这荒凉寂静的地方却生活着人类一直以来都自叹不如的“民间艺术家”——变色龙。  顾名思义,变色龙最拿手的本事一定在“变色”二字之上。的确,一天之中让肤色变换数十次,对于这些“调色大师”来说实在是小事一桩。它们不仅通过改变肤色来躲避敌人的袭击,更重要的是利用这种方式相互交流。颜色在人类看来也许只是个装饰,而在变色龙的眼中,却变成了可以读懂的语言。  变色龙能够轻而易举地改变肤色,还得归功于色素体的作用。色素体是它们皮肤上的特殊细胞,拥有微小的色素袋。色素体能够根据体内分泌的荷尔蒙的指示改变每个色素袋的大小,从而通过扩大或减少某种颜色来调和成新的颜色。在它们的概念中,每一种新颜色都是词汇表中的一个新单词,都有着它特殊的意义。  埃盆塔是一只青春十足的雌性纳马夸变色龙,天生一副匀称的身材。在当地赫雷罗人的语言里,“埃盆塔”即是“勇士”的意思。不过现在它可“勇”不起来了,对于它来说,到哪找个安全的地方下蛋才是当前最紧迫的事。  埃盆塔在沙丘周围苦苦地探索着,最终在一个迎风的斜坡上选定了一簇灌木丛作为根据地。它迅速清除了多余的沙土,紧接着把第一批蛋轻轻产在那个刚刚挖好的20厘米深的洞穴。出于本能,埃盆塔把刚下的蛋小心地埋在沙层下面。纳马夸变色龙每年可产两到三窝蛋,每窝可达30个。它们下的蛋自然越多越好,因为孵化出来的后代必须经过严酷的生存环境的考验,能够存活下来的毕竟是少数。  忙完这一切,埃盆塔真是精疲力竭。但它还不能马上休息。纳马夸变色龙在生蛋的时候必须保持空腹,这使得它已经连续好几天没有进食了。现在,它要开始弥补逝去的捕食时光。  沙漠提供的食物往往少之又少。好在埃盆塔从不挑食,领地内的灌木丛中常常能找到可口的食物。然而今天看起来运气不佳,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它只是吃到了一些沙蝇,这些充其量只能算作开胃菜而已。其实,埃盆塔最爱吃的食物是沙丘甲虫,如果条件允许,它每天可以吃掉200只。现在,这只是个美梦而已。  埃盆塔静静地趴在沙子上,索性来个守株待兔,等待猎物上钩。纳马夸变色龙没有外耳,所以听力不佳,但它的两只眼睛相互独立,可以任意旋转,视力极其敏锐,只要被这双眼睛锁定,猎物必死无疑,加之那锯齿般的牙齿和有力的颌骨,使它捕起食来更是易如反掌。无奈英雄无用武之地,现在它的视线之内,除了干巴巴的沙子,什么都没有。  虽然纳马夸变色龙对爬行动物情有独钟,但也有例外,那就是千足虫。无论埃盆塔多么饥饿,也不会碰它们一下。这种虫子可以说是全副武装,除了多手多脚之外,它们浑身都是腺体,这些腺体能够分泌出一种刺鼻而难吃的化学物质——由氢氰酸、碘和醌构成的活性混合剂。埃盆塔每次碰到这种动物的反应都足以表明它曾经领教过千足虫的化学武器,相信那肯定不是一次愉快的经历。  快到中午了,气温在不断升高,许多动物被迫寻找着栖身之所,埃盆塔却毫不理会,依然在苦苦地寻找食物。耐得住高温,这当然得归功于它非凡的变色能力了。  像所有的爬行动物一样,变色龙是冷血动物,依靠环境温度生存。通常刚刚热起来的时候,变色龙的皮肤是晦暗而斑驳的,暗淡的斑纹能够反射热量,使它保持凉爽。等到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变色龙就几乎完全变成了白色,白色的皮肤更可以反射大部分热量,所以炎热对它根本不能构成威胁。待到日落之际,炎热从埃盆塔的身上散去。它就静静地躺在灌木丛下,缓缓进入梦乡。到第二天一觉醒来时便会全身冰凉,行动迟缓。这时浅黑色的皮肤有助于吸收清晨的微热。所以变色龙的一天总是从一身黑色开始。  埃盆塔深知自己皮肤的精妙之用,所以平时很是注意精心保养,以便随时保持良好状态。在这方面,它几乎算得上奢侈了,竟然有自己的美容师集团——沙蚁。每当白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埃盆塔总会和这些好心的沙漠伙伴相聚。它会站着一动不动,任由沙蚁细心地给它做全身检查,寻找寄生虫和死皮屑。双方好像对这道程序习以为常。尽管埃盆塔食量惊人,但大家心知肚明——埃盆塔是不会吃掉自己的“保健医生”的。  在烈日下趴了将近两个小时,埃盆塔还是什么也没有吃到。正当它饿得头晕眼花的时候,一只在热风中饱受煎熬的蝗虫突然一个跟头掉进了它的领地。埃盆塔是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个进食机会的,尤其是这份从天而降的意外之食。就在它欣喜若狂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只个头、体重都比它略小一些的变色龙从对面先它一步朝着美味奔去。  在自己的领地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埃盆塔真是又气又急。原本还是白色的皮肤一下子变得黝黑。这是变色龙家族表示愤怒的反应。当它们情绪有变化,体色也会随之而变化。生气或者发怒时,肤色发黑;感到恐惧时,则会变成白色。  抢夺食物的入侵者显然看见了埃盆塔的反应,可它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依然勇往直前,这简直是对埃盆塔的侮辱。可埃盆塔并没有任何动作,反倒没有了刚开始的激动。皮肤的颜色也随着情绪的稳定而逐渐变浅。难道它会怕一个实力不如自己的对手?其实不然。就在埃盆塔生气的时候,它突然从对方皮肤的颜色看出来这是一只怀孕的变色龙,并且正在饥饿中。于是善良的埃盆塔决定把这份美食拱手相送。  对于颜色的正确解读,轻松地化解了一场争斗。难怪这些调色大师每天都把自己的皮肤搞得像个调色板,原来是有如此的妙用。  狡猾的演员  变色龙喜欢把自己皮肤的颜色变来变去,其实无非是为了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要不就是天热的时候,通过改变颜色少吸收一点热量,让自己凉快凉快,此外好像就没起过什么太大的作用。变色龙在变色的功夫上是一流高手,这自然无可厚非,可这颜色之中隐藏的妙处它却远远没能发挥。  其实,在动物们看来,什么功夫能在逃命的时候派上用场,那才叫真本事。如果展示一种颜色只是为了表达“我今天好烦呀”或者“我饿了”之类的情绪,实在是没什么意思。于是,那些真正懂得生命诚可贵者,成为真正的用色高手。  海底隐身术  模仿周围环境的颜色不过是一门普通的功夫罢了,很多动物深谙此道,尤其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更是如此。比如说大菱鲆和笼鳎鱼,从表面上看,它们的颜色和海底沙床的颜色完全一样,当它们静止不动的时候,简直就和沙地浑然一体,即使是最敏锐的食肉动物也无法辨别真伪。而锯鲉的表面颜色和被海藻覆盖的岩石完全一致,这样,它们就能轻松地逃过敌人的眼睛。  但这样的伪装也有缺点,就是只能保证在静止的时候不被发现,而一旦行动起来,就会暴露身份。在这方面有些动物的本领要巧妙得多,它们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改变肤色。明虾和红鱼便是其中翘楚。  明虾根据射入眼中的光线的强弱,来使色彩细胞作出反应,最终改变身体颜色,使自己随时随地和周围的颜色保持一致,以此来保护自己。明虾都是成双成对地生活在毛头海星的触手间,过着“雁过拔毛”的日子。如果有哪个不识趣的家伙想要夺取明虾夫妇的领地,就难免有一场决斗。明虾会像武士般举起巨大的螯,并且发出“咯哒”的声音,把对方吓得不敢恋战、仓皇逃离,有时由此产生的冲击波甚至能把对方震聋。  红鱼生活在大海深处,它们可以借助深海的光影,使自身的红色变成灰蒙蒙的颜色,看上去和海底珊瑚丛的阴影一模一样,这样它们就不用担心在行动时被发现了。不仅如此,红鱼还可以隐藏在沙中,呼吸时用一个通气孔吸水,再用鳃把水排出而留下水中的氧气。这种呼吸方式可以使它不至于在沙中窒息。  石鱼在这方面更为出色--它们无论到了哪里,都能迅速地模仿周围环境,从颜色到形状全部改变,惟妙惟肖,即便是游荡在它身边的动物也根本无从察觉。石鱼可能自知长相丑陋,不敢四处张扬,所以就经常躲起来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像块石头一样一直呆在那里。有时,会有饥饿的大鱼在“石头”间游来游去,寻找食物,其实它们有所不知,很可能其中的一块石头就是石鱼。石鱼就是这样利用巧妙的伪装躲过一劫。有时候,石鱼也会伪装成一簇飘摇的水草,以此来吸引猎物。当有小鱼欢快地朝“水草”游来时,“水草”就会突然变成一张嘴,闪电般地向它扑来,可怜的小鱼至死也不可能明白自己死在了谁的手下。石鱼这样闪电般的袭击只须用千分之十五秒,真正做到了迅雷不及掩耳!所以任何靠近者都难逃厄运。  行骗的“美人”  海龙在海洋成千上万种的生物中是当之无愧的“美人”。它们有着所有鱼类最基本的特征——鳍和鳃,但却没有一般动物用来支撑身体的脊椎。海龙的骨骼一反常态地长在了身体的外面。“柔弱无骨”用在它们身上似乎是再合适不过了。千万别小看这一点,这恰恰成了它们行骗的优势。  海龙科有200种鱼,海马和细管铅笔鱼等都属于这一科,而其中最为耀眼夺目的则要属叶状海龙了。叶状海龙有着稀奇古怪的外表和艳丽多彩的肤色,特别是遍布全身的舒展开的叶片状模样好似天生尤物一般,让人感到意外和着迷。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海龙总是被一种孤独而神秘的光环笼罩着。现在,原本稀少的它们更是渐渐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自古红颜多薄命,不寻常的海龙更是如此。因为奇特的外表和脆弱的美丽导致了人们对它们疯狂的占有欲,于是一些海龙被迫离开了大海,被送到人类精心设计的透明的玻璃鱼缸里,任由各种目光在它们身上流连而无处可藏。人们只顾满足自己的好奇和贪婪,却全然不顾被禁锢在弹丸之地的它们,有着怎样一颗流泪的心。如今,人们只能在澳大利亚南部的海域寻到它们的芳踪。倘若谁有幸遇上了它,这一定会成为他终生引以为豪的经历。  海龙性格腼腆,安静时犹如一尊静止的蜡像,而快跑时用力摇动的身体,又会让你联想到奔驰的骏马。  这是一个夜晚,在神秘的澳大利亚南海域,一条身披绚丽枝叶状外衣的叶状海龙小姐摸着黑出门了。每天,它都会选择在这时候出门去吃晚餐,宁静温馨,说不定还会有一段美丽的邂逅。此刻,它正在一片绿油油的海藻林之上舒展而优雅地前行着。甲壳类动物是它菜单上首选的佳肴,今天不知能不能大快朵颐。  它保持着自己的优美姿势慢慢地行走着,它很高贵,时不时抬起高傲的头向四周巡视一下,但从不主动去追赶那些甲壳动物,而是等它们乖乖送上门来,拜倒在自己脚下。这一点它很自信,因为它自有高招,单凭这一招,那些可怜的家伙就得乖乖地束手就擒。更何况,它那由棱骨组成的坚硬外骨骼代替了脊骨,上面还长有一排尖利的硬刺,就算自己的小伎俩被识破,也可以免遭对方的袭击。  它的高招究竟是什么呢?别急,马上就可以看到。  猎物来了,虽然静悄悄的,可还是马上被叶状海龙小姐锐利的目光发现了。它立刻停止了优雅的行走,好像突然间患上了软骨病,失去了全部力气,一任海水托着它随波浮动。可怜的不知情的小猎物还以为是一丛可以当作美餐的海藻,顿时兴冲冲地跑了过去。就在小猎物马上要靠近它的时候,突然,“海藻”活了,它用力晃动了一下身子猛地逮住了到嘴边的小猎物。这一切只发生在转瞬之间,得逞后的叶状海龙片刻便由海藻状又变成了自己原来的样子,优雅而安静,谁也不曾想到刚刚它还当了一次“绝命杀手”。这一招确实令人叫绝,只可惜这样的机会并不多见,很多时候,它都食不果腹。  结束了晚餐,叶状海龙小姐在归家的路上踽踽独行。它喜欢这种独来独往、与世隔绝的日子。  海龙是多么精致完美的小生命,它们美丽而脆弱,老海龙的附肢还常常丢失或损坏。叶状海龙也仅仅因为工艺品般完美的外表,便招来了许多人费尽心思的捕捉。美,只可欣赏,不可掠夺。人类只有好好地去保护它们,让它们得以优雅自在地活着,才可能永远与美共存。  谁是老大我装谁  海洋动物功夫如此了得,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也毫不逊色。在伪装方面,最善者恐怕就是竹节虫了,它把自己上上下下都变成了绿色,无论是活动的还是静止的,别人都看不出它到底是昆虫还是枝条。更神奇的是,它还常常模仿风中摇摆的枝条,把一条腿伸向半空,以此来达到与竹枝浑然天成的效果。  许多动物借助颜色的巧妙运用,还成功地扮演了其他动物的形象,比如苍蝇就特别擅长模仿蜜蜂。它们从颜色到形态,把蜜蜂的形象模仿得惟妙惟肖,别的动物见了只能避让三分,还以为它们也有毒刺呢。当然,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这冒牌货的真伪。不过只要敌人来了,能暂时蒙骗过关就足够了。  与苍蝇模仿蜜蜂一样,螳螂幼虫在躲避危险的时候,同样也不怎么光彩。它们会在捕食者面前模仿某种蜘蛛或其他有毒的生物,并全身颤抖,开始狂舞。一般情况下,有毒的动物总能让其他动物退避三舍,而一个正在发疯的毒物就更没有谁敢招惹了。披着这样一种假面具,螳螂幼虫真可以称得上是模仿与恐吓的典范了。  毒具有强大的杀伤力,所以有毒的动物就经常成为别人模仿的对象。危险的银环蛇就有许多模仿者,它们身上红色、黑色和黄色的条纹意味着致命的毒素,所以那些本身没有太大威慑力的蛇类就乐于在体色上模仿一下,装扮起来保护自己。据说当初人们在设计可口可乐的外包装时,也是从银环蛇那儿得来的灵感。不过这纯粹是从美学的角度考虑的,和毒可没什么关系。另外一种具有杰出模仿才能的鳞翅目家族成员是透翅蛾。这种无毒的蛾能模仿有毒的膜翅目昆虫的色彩及形态,它们翅膀上的图案和带刺大黄蜂的翅膀图案几乎完全一样——不管像不像,又有谁敢去验证呢?  苍蝇每天飞来飞去,携带很多病菌,非常招人讨厌。可在科学家的眼里,它们的地位就不一样了。美国科学家通过对苍蝇的观察,正在研制一种微型机械苍蝇,希望它们能够在将来成为发挥重要作用的侦察员或军事间谍。  主持这项研究工作的是美国加州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罗恩·费林博士。研究人员利用最先进的仿生学原理,制造出了这个重量只有100毫克、身长不到3厘米的苍蝇模型。在这个“微型苍蝇”上研究人员还安装了许多传感器和微型摄像机,因此它能够完成很多事情。尽管和那些大的间谍飞机比起来,它只是个“小家伙”,却早己被人们冠上未来世界“超级间谍”的美名。如果把这样大小的“微型苍蝇”放出去数百只、甚至数千只,那就能帮助人们轻而易举地完成寻找灾难幸存者的任务。这不仅会大大提高被困者的生还机率,同时还保证了营救人员的安全。  尽管对“微型苍蝇”的功能设想很好,但是要真正让它飞起来却很困难。在苍蝇的翅膀上,分布着20块功能不同的肌肉、如何模仿肌肉运动,实现飞行成为研究的重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用了4年近2000个小时进行研究,就是为了弄清苍蝇翅膀是如何工作的。最终,研究人员利用一种类似玻璃纸的原料制造出了只有10毫米长、3毫米宽、5微米厚的仿生翅膀,它能够每秒钟扇动150下。可即便这样,也只是勉强完成绑附在一根细线上的半自主飞行。因为普通的苍蝇飞行时的动作十分精妙,它们并不是单纯地拍动翅膀,同时还有翅膀卷动的配合。科学家希望在未来两年内完成这一目标。  美国五角大楼对“微型苍蝇”的研究非常重视,自1998年这项研究刚刚开始时就一直进行资助。他们希望尽快实现“微型苍蝇”不用细线绑附的飞行。那就意味着,人们能够自由控制它们完成起飞、空中飞行、着陆等动作。到那时候,这个“超级间谍”就可以在军事侦察上大显神威了。  动物从颜色到形象的伪装,着实为它们赢得很多次的逃生机会。在它们的启发下,人类发明了迷彩服。这是一种利用颜色色块使士兵形体融会于背景色的伪装性军服。  最早使用伪装色军服的是英国军队。1864年12月,英军在为驻扎在巴基斯坦地区的军队制作侦察队军服时,就针对当地黄土地裸露多、风沙大的特点,选定了便于伪装的土黄色军服。在后来的作战行动中,这种军服果然起到了较好的伪装效果。  1899年,英军入侵南非,与当地的荷兰人后裔“布尔人”进行了持续3年的“英布战争”。布尔人发现,英军穿红色军服,在南非的森林和热带草原的绿色中格外醒目,极易暴露。布尔人从中受到启发,立即将自己的服装和枪炮改为草绿色,以便在密草丛林中隐藏。他们常常神不知鬼不觉地靠近英军,突然发动袭击,打得英军措手不及,而英军想打却难以发现目标。这场战争使欧洲各国认识到在现代战场上进行伪装的重要性,纷纷将鲜艳的军服颜色改为绿色或黄色,以达到隐蔽的目的。  1929年,意大利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套真正意义上的迷彩服,它有棕、黄、绿和黄褐四种颜色。1943年,德国为部分士兵装备了三色迷彩军服。这种迷彩服遍布形状不规则的三色斑块,一方面这些斑块可歪曲人体的线条轮廓,另一方面其中部分斑块颜色与背景色近似一体,部分斑块又与背景色差别明显,从视觉效果上分割了人体外形,从而达到伪装变形的效果。德军的迷彩服在实战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后来各国军队纷纷仿效,并对迷彩的颜色和斑块的形状进行研究改进。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是“六色迷彩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现代战争的需要,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在积极开发迷彩服的新功效,争取符合一服多用的战服发展趋势。中国台湾地区陆军近年来开发的新式野战迷彩服,选用材料是将人造纤维的比例降低,棉质成分增加到60%以上,使其不易着火燃烧;在色彩上采用了黑、褐、深绿和翠绿四种颜色混合而成的迷彩色。同时,其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后,还具有夜间防红外线侦察的功能。日本最新研制的迷彩服,春、夏和秋季通用型的采取细线条四色迷彩、两种色调,分别采用与各季节的环境植物红外辐射相等的布料,提高了对红外线、紫外线等夜间侦察的防护,增加了保暖、透湿、防水和不易燃的性能。冬用型则在秋季迷彩服的表面套上紫外线反射率与雪相等的单层布料制作的白色罩衫,里面配有木棉汗衫、毛衣和棉衣,增加了吸湿、保暖功能,即使在零下30℃气候条件下也可以发挥防水御寒的超高性能。为了提高迷彩服的通用性,美军专门制成了一种可以两面印染多种颜色的布料,一面印有标准森林陆地图案,另一面印有三色沙漠图案。  目前,世界上已有国家研制出一种叫做“变色龙”的新型迷彩服。它采用一种光色性染料染色,可随着周围环境的光色变化而自动改变颜色。一般情况下,如果周围环境不变,染料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彩色不发生变化。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光色性染料受到新的光线和环境主色调的反射,就会变成与新的环境大致相适应的彩色。看来,这种名为“变色龙”的迷彩服对于颜色的轻松掌握还真有几分变色龙的味道。  东方铃蛙的红肚皮  颜色除了可以用来躲避敌人的追击,还有另外的功能——警示。  在动物界,大多数情况下红色都带有警告的意思,红色就像我们十字路口的红灯,表示:该停止了,不然就没你好果子吃。  东方铃蛙的绿色皮肤有助于它藏身于植物中而不被发现,对它而言,绿色就是最好的保护色。不过,这种青蛙非常奇特,它的皮肤含有剧毒。一般情况下,它不会轻易显露这一特征,只有当危险临近时,它才会毫不犹豫地利用毒性警示对方、保护自己。  当毒蛇慢慢靠近东方铃蛙时,它们就会马上警觉到自己的危险处境——要活命,就必须趁蛇还在左右打探的时候迅速采取行动,使用最强有力的武器,先发制人。东方铃蛙的杀手锏就是它的红肚皮:瞧!我有毒,要是你咬我,我们就同归于尽!纵是凶猛的毒蛇看到它的红肚皮,也会马上乖乖离开。东方铃蛙就是靠着这一手,躲过了许多劫难。  一些昆虫也用红色向它们的敌人发出警告,瓢虫身上的红色就是这样一种警告,它们相信自己可以用这种颜色的服饰赶走敌人。虽然它们还能产生一种有毒的液体,可以让敌人在吃掉它们的时候也饱受痛苦,可一旦进入敌人的嘴里,任何反抗都无济于事了。看来,要预防侵略,警告信号还是必不可少的,至少可以吓退一些胆小鬼。  地榆虫蛾是一种小而有毒的鳞翅目昆虫。相比起来,它在使用红色作为警告颜色时,就更注重美学的概念了。它不是单纯地把某一处皮肤搞成红色,而是别有用心地将身上那些圆形、条纹、斑点等不同形状的图案都变成红色。这样既醒目又漂亮。而且,无论它以什么姿势呆着,都会有红色露在外面,随时对它的进攻者发出警告。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动物身着红色不仅仅是为了装扮自己,更主要的是为了吓退它们的敌人。当然,也有一些昆虫没有毒,它们身上的红色仅仅是虚张声势,真要是碰到了勇敢者,露馅丢丑倒是没什么,送了命可就划不来了。  长时间以来,红色成为自然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警告颜色。最近的研究表明,其实,在昆虫中,黄色也是一种通用的警告色。如果昆虫本身拥有同鲜花一样的黄色,那么,请注意,这就已经成为一种危险的标志了。有毒刺的蜜蜂、大黄蜂和小黄蜂的腹部都是黄色,背部也有着黄黑相间的环状条纹。即便是最具侵略性的动物见了这样的颜色,也会望而生畏,绝不冒险去捕捉这些黄色的昆虫。  这个眼神有阴谋  像眼睛一样的斑点是动物身上十分常见的图案。在蝴蝶的翅膀上,鳞翅目毛虫的皮肤上,甚至鱼类身体的表面都可以见到这种斑纹。它们是偏爱这样另类的装束,还是别有什么目的?这种在动物“时装界”经久不衰的流行款式,引起了科学家的好奇。  1957年,北美科学家布莱斯特在一次偶然的野外考察中发现,蝴蝶在遇到食虫鸟类的攻击时,第一反应不是迅速逃跑,而是紧缩前翼,由此在身体上展现出一个大大的假眼图案。当鸟类看到这一幕以后,通常都会逃之夭夭。  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一现象,布莱斯特捉来食虫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每当这些鸟准备吞食幼虫时,他就向它们的旁边投射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他发现,鸟儿们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倒像在一边欣赏着奇形怪状的图案,一边继续享受它们的美餐。但当布莱斯特把图案换成类似脊椎动物眼睛的同心环影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刚才还悠哉游哉的鸟儿立刻箭一般地飞走了。  鸟儿们这样的反应,让布莱斯特恍然大悟。原来,蝴蝶翅膀上的眼状图案能让食虫鸟类产生害怕而逃走,完全是因为这些图案无论从颜色还是形状上看,都和食肉动物的眼睛太像了,以至于鸟儿们错误地以为它们的敌人来了。  但并不是蝴蝶翅膀上的所有假眼都具有这种防御功能。例如,在蝴蝶翅膀外部的边缘上常有一排排的小眼状图案,它们的作用不是吓走敌人,而是要在被敌人发现时,转移进攻者的注意力。如果敌人被这些图案吸引了,肯定会朝着那儿扑过去,趁此机会,蝴蝶就很有可能得以脱身。因为这边缘部位非常脆弱,并且不是特别重要,蝴蝶可以在挣扎中扯断它后飞走。为了活命,这点儿损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其实,蝴蝶的翅膀除了长有可以用来逃命的假眼图案外,还有另外一些鲜为人知的特点。就是这些特点居然让它们和当今世界代表高科技的人造卫星、防伪纸币联系起来。  蝴蝶翅膀会和防伪放在一起来说,似乎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可这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硬是让英国的科学家找到了共同点。  英国埃克赛特大学薄膜光子实验室的物理学家乌维西克和两名同事,在研究一种名叫大凤蝶的蝴蝶翅膀时意外地发现,这种蝴蝶的翅膀颜色本来有黄有蓝,可为什么人们通常看到的都是闪闪发光的绿色呢?借助显微镜的观察,研究人员找到了答案。原来在这种蝴蝶的翅膀上布满了下凹的小坑,这些小坑尺寸只有大约万分之四厘米,坑底是黄色,而坑的斜坡是蓝色的。当光线照射到坑底时,它被反射而呈黄色,而照射到小坑一个斜坡的光线也被反射,但此反射光线又入射到另一斜坡再被反射。此时,由于小坑太小,人眼无法将从坑底发射的黄色光与周围两次反射的蓝色光区分开来,从而感觉到的只是复合的绿色。  这个发现让乌维西克等人茅塞顿开。如果能够仿照大凤蝶翅膀的结构,在纸币或信用卡上也布满小坑,这样无论制造伪钞者将假币印制得与真币外表多么相似,也绝没有一种技术让假币上也布满大小都与真币一样的凹坑。只要在验钞机下一照,就会真假立现。  没想到吧,蝴蝶翅膀的颜色,却为人们研制无法伪造的防伪纸币打开了新的思路。那蝴蝶翅膀还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能让它们与人造卫星相提并论呢?  遨游太空的人造卫星,当受到阳光强烈辐射时,温度会高达2000℃;而在阴影区域,温度就会下降为摄氏零下200℃左右。这种剧烈的温度变化很容易损坏卫星上的精密仪器仪表。虽然在设计上人们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可仍然收效甚微。航天科学家们为此大伤脑筋。可谁也没想到,这个堪称高新技术的难题,竟然在蝴蝶的帮助下得以攻克。  原来,蝴蝶身体表面长着一层细小的鳞片,这些鳞片有调节体温的作用。每当气温上升、阳光直射时,鳞片会自动张开,以减小阳光的辐射角度,从而减少对阳光热能的吸收;当外界气温下降时,鳞片自动闭合,紧贴体表,让阳光直射鳞片,从而把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科学家们经过研究,为人造地球卫星设计了一种犹如蝴蝶鳞片般的控温系统。这样就可以不用担心那些精密仪器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受损了。  假眼现象不光在陆地上盛行,在水中也是如此。很多种鱼类的脊鳍上都有类似于鱼类眼睛的图案,而它们真正的眼睛则隐藏在黑色皮肤的中央。因此,敌人常常被引诱去攻击长有假眼的假头,并且会在它们认定的鱼头方向进行堵截。令这些猎手想不到的是,就在它们费尽心机布下天罗地网之时,鱼儿们早就出其不意地从相反的方向溜走了,因为那边才长着它们真正的眼睛和真正的脑袋。  由此可见,动物身上的颜色和图案都有着特殊的含义和用途,这些为了生存和相互交流而特有的颜色图案,无形中构成了自然界中亮丽的独特景观。同时,动物身上的颜色和图案所具有的特殊用途,也为人类解决一系列科学和技术难题提供了启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子精灵多少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