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第六版中级宏观经济学学书内提到的“20...

扫一扫下载手机客户端
扫描我,关注团购信息,享更多优惠
||网络安全
| | | | | | | | | | | | | | | |
||电子电工
汽车交通| | | | | | | | | |
||投资理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外语考试
| | | | | | | | |
| 视频教程|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5版).宏观经济学分册(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美国600余所大学用作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迄今为止它以被翻译成20种语言在全世界销售100多万册)
定价:¥42.00
原书名:Principles of Economics
原出版社:
ISBN:0上架时间:出版日期:2009 年4月开本:16页码:636版次:5-1
所属分类:
  本书英文原版已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美国600余所大学用作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  
迄今为止它以被翻译成20种语言在全世界销售100多万册。..  
本书的中译本也是国内选用最多、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教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院校均采用其作为教材!....
  本书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经济学教材!其英文原版现已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美国600余所大学用作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迄今为止它已被翻译成20种语言在全世界销售100多万册!本书前四版的中译本自1999年出版以来也一直是国内选用最多,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教材!在继续保持条理清晰、易于理解的写作风格基础上,曼昆教授在第5版中对全书36章都做了精心修订;同时也更新了大部分“新闻摘录”和部分“案例研究”;此外,为帮助教师进行课堂设计和课堂讲解,本版还极大地丰富了教辅资源。...
作者:(美国)n.格里高利?曼昆(n.gregory mankiw) 译者:梁小民 梁砾
  n.格里高利?曼昆(n.gregory
mankiw)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学。他讲授过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和经济学原理等课程。曼昆教授还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合作研究人员、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和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顾问,他还供职于ets考试研发委员会下设的经济学高阶水平考试委员会,年,他曾担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主席。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一国收入的衡量
经济的收入与支出
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
gdp的组成部分
真实gdp与名义gdp
gdp是衡量经济福利的好指标吗
问题与应用
生活费用的衡量
消费物价指数
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经济变量
问题与应用
同类热销商品¥30.00¥19.50
订单处理配送
北京奥维博世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china-pub,All Rights Reserved永合二手藏书阁
正版】宏观经济学(第6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全新
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
正版】宏观经济学(第6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全新(图1)
书名:宏观经济学(第6版)
原价: 58.00元
作者:戴维·柯兰德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日
版次: 第1版
商品标识:
《宏观经济学(第6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译者前言写给老师的话写给学生的话Ⅰ简介: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第l章 经济学和经济学论证经济学是什么经济学论证指南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经济学与人情机会成本经济力量与市场力量经济学术语经济洞察力看不见的手的理论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学故事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经济机制各种经济政策的选择政策分析的客观性政策和社会及政治力量小结第2章 贸易、权衡和政府政策生产可能性模型个人生产可能性曲线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边际机会成本递增高效率分配与生产效率生产可能性曲线变化实例贸易与比较优势市场、专业化与增长贸易的好处比较优势与联合生产可能性曲线美国的纺织品生产和贸易外包、贸易与比较优势对贸易的管制:机制、政府与贸易政府在市场上扮演的角色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国际市场的管制生产可能性模型与政府政策小结附录A图形化:图形语言第3章 美国经济演变的回顾与展望美国经济的历史回顾市场如何运作市场有什么好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演变中的经济制度美国经济企业家庭政府美国经济与全球化全球化企业全球化市场在全球化经济中生存全球化消灭了工作机会吗全球化与单一价格法则应对全球化小结附录A经济制度的历史第4章 供给和需求需求需求定律需求曲线需求的平行移动以及沿需求曲线的移需求的平行移动因素复习需求表从需求表到需求曲线个人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供给供给定律供给曲线供给的平行移动以及沿供给曲线的移供给的平行移动因素供给的平行移动与供给量变化复习供给表从供给表到供给曲线个人供给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供给与需求的互动均衡均衡不是什么供给过剩超额需求价格调整供给与需求图形上的互动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与均衡供求的平行移动供求分析的局限性小结第5章 供给和需求的应用现实世界中供给和需求的应用广告市场外国货币的价格现实世界三例复习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最高限价最低限价消费税数量限制第三方付款市场小结附录A供给、需求和均衡的代数计算Ⅱ宏观经济学第1部分 宏观经济问题第6章 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第7章 国民收入会计第2部分 宏观经济框架第8章 增长、生产力和国家财富第9章 总需求、总供给和现代宏观经济学第10章 乘数模型第3部分 货币、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第11章 货币、银行和金融部门第12章 货币政策和关于宏观政策的辩论第13章 通货膨胀及其与失业和增长的关系第4部分 宏观政策前景第14章 曾需求政策前景第15章 政治、赤字和债务第16章 发展中国家的宏观政策第5部分 国际政策问题第17章 国际贸易政策、比较优势和外包第18章 国际金融政策第19章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宏观政策
作者:(美国)戴维·柯兰德 译者:胡修浩戴维·柯兰德是米德尔伯里学院'克里斯蒂安·A·约翰逊'杰出教授,曾独立撰写、合作撰写或编辑过四十余本著作和一百五十余篇论文,其研究范围覆盖经济学领域的众多课题。 柯兰德是哥伦比亚学院学士,后又于哥伦亚大学获授哲学大雨和博士学位,此外还曾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和德国威廉港高级中学学习。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瓦萨学院和迈阿密大学任教,并担任过时代-生活电影公司顾问、国会顾问、布鲁金斯研究所政策研究员,以及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访问学者。年间,当选为普林斯顿大学'斯坦利·凯利'杰出教授。 柯兰德是多家专业协会的成员,兼任美国经济思想史协会和东部经济学协会主席。他同时还是Journal of Economics Perspective、The Jou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The Jounal of Economic Methodology、Th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和The Eastern Economic Journal等刊物的编委会成员,美国电子协会电子出版委员会主席,以及美国电子协会经济学教育委员会成员。
插图:Ⅰ简介: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第1章经济学和经济学论证读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对经济学下定义,并列出经济体必须解决的三大协调问题。●解释如何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而进行决策。●对机会成本下定义,并解释它跟经济学论证的关系。●从经济力量、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着手,解释真实世界中发生的事件。●说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不同。●区分实证经济学(PositiveEconomics)、规范经济学(。NormativeEconomics)和经济学的艺术。“假期里,我走访了好几座城市最贫困的地区,在一条又一条的街道上漫步,看着那些最贫困的人们的脸庞。然后,我痛下决心,尽我所能,对政治经济学进行彻底的研究。”一——艾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面对我们的这个世界,画家看到的是色彩,音乐家听到的是音乐,经济学家心目中的世界可能没有其他人看到的那么色彩斑斓、那么悦耳动听,但更加真实。如果你希望了解世界上发生的真实事件,就需要懂得经济学。如果你一直很关心新闻,大概就无需多做说服工作了,你会听到,失业率下降、油价上升、利率下降、企业破产,诸如此类,无休无止。因此,可以这么说,你一定也认为经济学非常重要。但那仍然没能证明它值得学习研究。这样的话,真正的问题就在于:应该学习多少?你学到多少取决于你自己,部分也取决于教师,另外还取决于教科书。在这两方面,你都很幸运,如果你的教师选择本书为教科书,他一定非常棒。经济学是什么经济学(economics)是对人类在现有社会的决策机制、社会习俗和政治现实的条件下,如何协调他们的愿望和欲望的一种研究。对“经济学”所下定义中的关键词是“协调”。协调具有多种意义,在经济学研究中,协调指任何经济体都面临的三大中心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三大中心问题为: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做出这三大决策的难度有多大?不妨设想一下家庭生活中会碰到的问题,出现的那些争斗、争论和问题:“我必须洗碗吗?”“我为什么不能学钢琴?”“鲍勃穿了件运动衫,我为什么没有?”“妈妈怎么最喜欢你。”现在,请把家庭规模乘以几百万,同样的争斗,同样的争论,同样的问题,只是对于社会而言,问题会复杂几百万倍。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经济学发现,无可避免的,以人们愿意干多少活为前提,个人的愿望总是超过目前他所能获得的。那就意味着,在我们的经济体中,存在着稀缺(scarcity)问题:可获得的商品不足以满足个人的欲望。稀缺具有两大要素:我们的愿望以及满足愿望的手段。两者密切相关,因为愿望多变,部分又取决于社会。满足愿望的方法反过来又影响着愿望。例如,如果你在华尔街工作,可能的愿望是身穿高档时髦的服装。而我身在北方的佛蒙特(Vermont),穿着利维牛仔裤(Levi’s)和法兰绒外套已经颇感愉快。稀缺程度一直在发生变化,商品、服务和可使用资源的数量取决于技术和人类行动,这些又都是生产的基础。个人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是否愿意从事社会需要的工作,可以大大增加可获取的商品和资源。谁都无法预言未来的技术,也许会发明纳米或微型机器,把原子变成我们向往的任何玩意儿,从而消灭我们当前正在消费的商品的稀缺,但也不可能完全消灭稀缺,因为总会不断产生新的愿望。在所有已知的经济体中,协调包括某种程度的强迫性,限制人们的愿望,增加人们为满足愿望而愿意付出的劳动的数量。社会现实是:不少人宁可优哉游哉,终日无所事事,也不愿帮助解决社会存在的问题。因此,一个基本经济问题就是激励人们从事其他人希望他们干的事,不从事其他人不希望他们干的事。这样,经济学的是一种定义是:经济学研究如何使人们从事他们并不热衷的事(比如学习),同时,如何使人们不从事他们热衷的事(比如把喜欢吃的龙虾统统吃个精光),这样,就能使某些人希望干的事跟其他人希望干的事并行不悖。为了了解某一经济体,需要懂得:1.经济学论证。2.经济学术语。3.经济学家看问题时所具有的经济洞察力,以及导出这样的洞察力的各种理论。4.各种经济机制信息。5.有关今日社会所面临的各种经济政策选择的信息。下面让我们一一道来。受过经济学培训的人具有独特的思考方式,他们用批判性观点分析一切事物,对一切问题都进行成本一效益比较,而且以此为基础做出决策。例如,假定你正在试图确定制止恐怖主义分子袭击民航的某一政策是否明智,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会按照职业要求,把感情因素放置一旁,提出这样的问题:该项政策的成本为多少?效益为多少?这样,他们甚至可以接受下面的想法:保安措施,如使用能够查出爆炸的装置对所有旅客搜身或扫描所有行李,可能并不合适,因为这么做的成本可能超过效益。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意味着在解决任何问题时都使用成本一效益分析。经济学论证指的是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以成本一效益为决策基础,它是你将从本书学到的最重要课程。一旦学到经济学论证,它将具有传染性,如果你比较容易受影响,接触经济学将改变你的生活,它会影响你对一切事物的分析,包括人们一般认为经济学范围之外的问题。例如,你会使用经济学论证来确定周六晚上跟异性约会的可能性,甚至确定进餐由谁付账。你大概还会使用经济学论证来决定是否阅读本书、是否去听课、跟谁结婚、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等。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学论证将提供所有的答案。就如你将在全书中看到的,真实世界的问题无可避免地会非常复杂,经济学论证仅仅提供解决问题的框架。从经济学思考的角度来看,每种选择都会发生成本和效益,决策正是来自对各种方案的成本一效益的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经济学论证的相关成本和相关收益,指某项决策引起的预期增量(或额外)成本和预期增量收益。在提到额外或增量时,经济学家使用边际一词。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都是经济学的最重要概念。边际成本(marginaIcost)指已经发生的成本乏外的成本,那就意味在制定相关成本的决策时不把沉没成本(sunkcost)包括在内,沉没成本指已经发生但不可能收回的成本。请不妨考虑一下听课的例子,你已经付清了学费,那是一种沉没成本,因此,去听课的边际(或额外)成本不包括学费。同理,边际收益(marginalbenefit)指你已经获取的收益之外的收益。阅读本章的边际收益指你阅读后获取的额外知识。如果拿起这本书时你已经熟知它的所有内容,阅读它的边际收益就是零。如果通过阅读本章,你证实你已经做好了学习本课程的准备,其边际收益就大于零,在那之前,你可能只是朦胧觉得自己已经一切就绪。把边际(额外)成本跟边际(额外)收益进行比较,常常能告诉你应该如何调整行动,以便尽可能表现良好。所需要的只不过是遵循经济决策法则:如果干某件事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赶快去干。如果干某件事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赶快别干。让我们看一个实例,假定某学生告诉我,她太忙了,不能来听我的课,我会这样跟她说:“想想你为上这门课付出的学费吧,计算下来,每听一次课约为30美元”。她回答说她为了听这门课已经事先阅读了我写的另一本书,我叙述得那么清楚明了,她已经弄懂了一切。她继续说:“我已经付清了所有的学费,一分钱都讨不回来了,因此,学费是一种沉没成本,我决策时无需加以考虑,对于我,边际成本是我不听这门课而去干的其他事情。我把我的时间的价值定为每小时75美元(懂得一切的人为自己的时间定的价值非常高),虽然我听说你的课讲得非常棒,但我估算,听你的课的边际收益仅为50美元。这样,边际成本为75美元,超过了50美元的边际收益,所以我不来听课。”我对她的外交手段和经济学论证表示祝贺,但告诉她,我每周对学生进行测验,不参加测验的学生视为不及格,所有的测验都不及格的学生整门课程将被视为不及格,该课程不及格的学生就不能毕业。总而言之,她低估了听课的边际收益。如果估算正确,来听课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因此,她应该来听我的课。了解工具把经济学知识概括为一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TANsTAAFL〔此人的名字为英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一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组合])很久很久以前,TANSTAAFL,成了全世界的国王,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把他的经济顾问叫来,让他们把社会拥有的全部经济学知识写下来。经过多年的工作,他们献上了他们里程碑式的努力成果,煌煌25卷巨著,每卷都足足有400多页。但在此期间,TANSTAAFL政务繁忙,他要管理的是整个世界。他看着眼前厚厚的巨著,吩咐他的顾问把所有的内容概括成1卷。沮丧而失望的经济学家们回到了他们的写字台前,不知道怎么才能把呕心沥血写成的东西归纳成1卷。经过更多年的艰辛,他们最终成功地把所有内容缩成1卷,并试图约见国王。遗憾的是,国王政务之繁忙比起从前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甚至没有时间见他们,他发话说,没有时间阅读那么长的篇幅,并命令他们,把全部内容简缩成一句话,否则就把他们统统处死(因为那时他已经成了暴君)。经济学家们在这样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前瑟瑟发抖,想到一旦任务完不成他们将面临的命运,他们决定定购最后一顿饭。不幸的是,当他们凑钱时发觉他们已经一文莫名了。送饭来的人悻悻然把饭送回餐馆,经济学家们惶惶然走向断头台。路上,那位送饭人的话仍然回响在他们的耳畔,他们面面相觑,突然的,他们发现了真理:“我们得救了!”他们大叫道:“有了,那正是经济学知识可以归纳成的一句话!”他们把那句话写下来,献给了国王,国王因此完全懂得了所有的经济学问题,他也让经济学家们美美地饱餐了一顿,那句话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经济学与人情认识到一切都有成本是很有道理的,但这种道理是许多人不喜欢的,它使生活少了人情味,使你会联想到以下可能性:●用肝移植来挽救人的生命可能不值得,所付出的额外成本并非物有所值。这笔钱可能最好用于营养项目,利用肝移植救活两个人的费用可以挽救20个营养不良的人的生命。●我们可能不应该试图消除所有的污染,因为额外的成本太高了。要消除所有的污染可能必须放弃太多其他很有价值的活动。●如果会减少经济体适应新技术的调整能力的话,保证所有愿意工作的人找到工作可能不是值得追求的政策目标。●汽车制造业不安装安全装置,为的是每辆车可以省下12美元,这么做可能很合理,虽然没有了安全装置会造成某些人的丧生。你一定已经看清了其中的含义,上面这种推理广受批评,被认为太没有人性。但是,并不令人惊奇的是,经济学家并不认同,他们的论据是,他们的推理将导致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更好的社会。经济学家的道理并没有受到众口一致的赞同,企业则很赞同这种推理的结果,其他人则觉得无所适从,几年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也说明了这一点,我那时的女朋友告诉我她准备跟我分手。“为什么?”我问道。“因为,”她回答说,“你是那么,那么的……理性。”我多年之后才弄懂了她当时就明白的道理:世界上存在多种多样的道理,并不是每个人都认为经济学家的道理是一种美德。我们以后再讨论这类问题。目前,我只想警告你,无论是好是坏,学习经济学将使你运用成本一效益的框架看问题。机会成本把经济学家的成本一效益法则应用到实践中去并非易事,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正确选择并量度成本和效益。经济学家发明了机会成本的概念,帮助你完成这一工作。从事某一活动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指为从事该项活动而放弃的收益。所放弃的收益即为你选择第二最佳方案所可能获取的收益。为了获得某项收益,你必须有所放弃,也即第二最佳方案。机会成本即第二最佳方案的价值,那是一种成本,因为在选中某一方案时,你事实上排除了另一方案。上面关于“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故事使机会成本的概念具体化,因为它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有成本,它就是所放弃的第二最佳选择。让我幻来看几个实例,外出跟全世界最风流倜傥的异性幽会,其机会成本等于跟朴实无;华、非常稳定的异性约会所能获得的效益。清洁环境的机会成本可能等于救助低收人群体金额的减少。养育孩子的机会成本可能相当于2条船、3辆汽车和连续5年每年两周的假期,如果没有孩子,你就可能享受到这些(养育孩子的代价确实就是这么昂贵)。可以举出无穷无尽的例子,不妨让我们看看跟你特别相关的两个实例:你的选课和你有关学习时间的决策。假定你是个全日制的学生,每学期开始,你都必须选修4门或5门课程,选定某一课程就意味着放弃另一门,选修经济学课程的机会成本很可能就是不选戏剧课程。同样,就学习而言,你学习经济学课程、学习其他课程、睡觉或参加聚会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某项活动上花费的时间越多,在另一项活动上花费的时间就越少,那就是机会成本。请注意,机会成本概念是多么简洁地把所有其他方案的成本和收益都考虑在内,而且还把其他方案的收益转换成了你做出的决策的成本。机会成本还不仅仅局限于跟个体决策相关,它还跟政府决策相关,政府决策影响着社会中的每个人。极为常见的例子就是枪支还是面包的辩论,任一社会拥有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做出把资源用于枪支的决策,就意味着减少面包(即减少消费品)。这样,当某一社会决定增加500亿美元用于改进医疗系统,该项决策的机会成本就是在帮助无家可归者、支付国债或国防上减少500亿美元。机会成本的概念具有无数言外之意,它甚至可以倒过来运用在自己身上。例如,思考各种方案需要时间,那就意味着推理也发生成本,因此,某种程度的不合理其实是合理的。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就了解了经济学的精髓。如果还没有入门,不用着急,目前只需记住机会成本概念,在本书的其余部分,我会感染你的。
店主昵称:
永合二手藏书阁
电&&&&&&话:
售&&&&&&价:20.30元
全部图片(1张)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购物车共有0件商品,合计:0.00元孔夫子旧书网
非常抱歉,您所浏览的商品找不到了!
1.该商品可能未通过审核或其它原因无法显示,您可以联系店主查找
2.在顶部搜索框重新输入关键词搜索
秒后自动为您跳转至
您可能感兴趣的商品
网站商品分类
|||||||||||||||||||
||||||||||
查找其他相似商品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立群图书有限公司
【正版】宏观经济学/祁华清
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
【正版】宏观经济学/祁华清(图1)
书名:宏观经济学
原价:28.00元
作者:祁华清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
本书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主线,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通过案例分析,把这些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与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经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引导读者思考;同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梳理。全书共十章,主要介绍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国民收入(GDP)核算、简单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AD-AS模型、宏观经济政策、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分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观点;论述了我国宏观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总之,本书既考虑到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完整性,又考虑到基本知识的应用,特别是在我国的应用;同时,每章设置了知识导入和总结、案例与点评、专业词汇、复习与思考等内容。本书体例新,注重实用性,难度适中,可供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教学使用。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变化趋势本章小结案例与点评复习与思考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及纠正本章小结案例与点评复习与思考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第二节 消费、储蓄和投资第三节 其他关于消费函数的理论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第五节 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第六节 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第七节 乘数理论本章小结案例与点评复习与思考第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一节 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第二节 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第三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分析第四节 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IS-LM-BP模型本章小结案例与点评复习与思考第五章 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决定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第二节 总供给函数第三节 AD-AS模型的运用本章小结案例与点评复习与思考第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 经济政策理论第二节 财政政策第三节 货币政策第四节 金融市场第五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第六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本章小结案例与点评复习与思考第七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第一节 失业第二节 通货膨胀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本章小结案例与点评复习与思考第八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第一节 经济增长一般理论第二节 经济增长模型第三节 经济周期理论本章小结案例与点评复习与思考第九章 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第一节 三个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节 货币主义的观点与政策主张第三节 供给学派的观点和政策主张第四节 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和政策主张本章小结案例与点评复习与思考第十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第一节 中国宏观经济的理论探讨第二节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演变本章小结案例与点评复习与思考参考文献
店主昵称:
立群图书有限公司
电&&&&&&话:1
售&&&&&&价:20.60元
全部图片(1张)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购物车共有0件商品,合计:0.00元曼昆版《宏观经济学》习题集
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
曼昆版《宏观经济学》习题集(图1)
书名:曼昆版《宏观经济学》习题集
原价:32.00元
作者:南希·A·加纳科波罗斯 (Nancy A.Jianakoplos)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日
版次:第1版
装帧:平装
重量:581 g
正文语种:
商品标识:asinB00GMD5F5E
《曼昆版习题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习题集》为配套No格里高利o曼昆的经典教材《宏观经济学》而设计。本书包括超过2100道精心设计的选择题、计算题及作图题,以加深读者对教材概念的理解。这些题型的介绍如下:
共有1800余道选择题,这些题目具有以下特点:
(1)难度级别:每道选择题按照整体难度划分为三个难度级别:
1级——识记题:考查学生对概念和定义的记忆。这些题目读者基本上可以直接参照教材中的句子回答,当然文字也可能略有不同。
2级——理解/分析题:这些题目需要读者区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概念,在某个具体的情形中应用某个概念,或者适用分析模型得出答案。
3级——综合分析/计算题:这些题目可能综合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相互作用,或者需要进行数学计算。
(2)问题和应用:本习题集针对教材每章结尾处的“问题与应用”安排了100余道选择题。这些题目更具有挑战性,可用于鼓励读者对教材中的知识做更深入的思考。
每一章都有多道计算题,这些计算题针对本章的知识点提供更加实际的应用。这些题目既可以用于家庭作业,也可用于考试。
3.简答/作图题
本习题集有200余道简答/作图题,要求学生使用教材中建立的模型说明政策决定和外生冲击对模型的影响。
第1篇 导言 第1章 宏观经济学科学 第2章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第2篇 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 第3章 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 第4章 货币与通货膨胀 第5章 开放的经济 第6章 失业 第3篇 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 第7章 经济增长Ⅰ 第8章 经济增长Ⅱ 第4篇 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 第9章 经济波动导论 第10章 总需求Ⅰ 第11章 总需求Ⅱ 第12章 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 第13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第14章 一个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模型 第5篇 宏观经济政策争论 第15章 稳定化政策 第16章 政府债务 第6篇 再论支撑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 第17章 消费 第18章 投资 第19章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银行体
南希oAo加纳科波罗斯(Nancy A. Jianakoplos),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俄亥俄州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等。
查尔斯oWo比肖夫(Charles W. Bischoff),美国纽约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分校荣誉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货币与财政政策和计量经济学。
店主昵称:
电&&&&&&话:
售&&&&&&价:24.20元
全部图片(1张)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购物车共有0件商品,合计:0.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级宏观经济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