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研究性学习实施步骤地图概括的步骤及其各步骤的主要...

新编地图学教程(附电子教案) - 蔡孟裔等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教材展示 - 教材中心 -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 Book Center
&&&教材信息相关精品课程
周明星天津工程师范 ...
赵军西北师范大学
刘然沈阳工程学院
庞学铨浙江大学
甄艳华哈尔滨理工大学
蒋承勇台州学院
沈旭慧湖州师范学院
陈华四川大学
付虹彩渤海船舶职业 ...
尚刚清华大学
高教社热门教材
书书名名:新编地图学教程(附电子教案)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作者者:蔡孟裔等适用学科:地质地矿书书号号:978-7-04-出版时间:定定价价:28.60元标标签签:内容简介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书计10章,主要内容包括地图学导论、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概括、地图符号、地图表示、地图图型、遥感制图、数字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地图复制。教材以现代地图学理论为主线,以建立地图学整体知识基础为目的,力图从思维过程和自学方法上启发学生。教材注重原理的讲述,而将部分实践性较强的技能性知识,安排在与本书配套的实习教材中。书中不但插图、实例丰富,还将为教材配以含大量地图作品样例的CAI光盘。适用于地理、测量、土地、矿业等专业作教材及相关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目
录目  录
第1章 导论
 §1 地图的基本概念
  1.1 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
  1.2 地图的构成要素
  1.3 地图的简要制作过程
 §2 地图学的定义及学科体系
  2.1 地图学的定义
  2.2 地图学的结构及学科分支
  2.3 地图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3 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
  3.1 地图学历史回顾
  3.2 现代地图学进展
 §4 现代地图的作用与类型
  4.1 地图的功能
  4.2 地图的应用
  4.3 地图的类型
 参考文献
第2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1 地球体
  1.1 地球的自然表面
  1.2 地球体的物理表面
  1.3 地球体的数学表面
 §2 地球坐标系与大地定位
  2.1 地理坐标
  2.2 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
  2.3 全球定位系统
 §3 地图投影
  3.1 地图投影的意义
  3.2 地图比例尺
  3.3 地图投影变形
  3.4 地图投影方法
  3.5 地图投影分类
  3.6 地图投影变换
 §4 地图投影的应用
  4.1 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
  4.2 地形图投影
  4.3 区域图投影
  4.4 世界地图投影
 参考文献
第3章 地图概括
 §1 地图概括概述
  1.1 地图概括的性质
  1.2 实施地图概括的四个步骤
  1.3 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
 §2 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
  2.1 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
  2.2 开方根规律的应用
 §3 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
  3.1 分类
  3.2 简化
  3.3 夸张
 §4 地图概括的现代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章 地图符号
 §1 作为地图语言的地图符号
  1.1 符号与地图符号
  1.2 地图符号的视觉感受与认知过程
  1.3 地图符号与地图模型
 §2 量表在符号设计中的应用
  2.1 地图符号的分类
  2.2 地图符号的量表
 §3 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
  3.1 视觉变量
  3.2 视觉变量的组合
 §4 彩  色
  4.1 彩色的量度
  4.2 色的表示
  4.3 彩色的感受效应
 §5 符号与图形的感受效果
  5.1 视觉变量的感受效果
  5.2 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
  5.3 视觉分辨的限度
 §6 注记
  6.1 地名及其在地图中的意义
  6.2 注记的作用与功能
  6.3 注记的定位
 参考文献
第5章 地图表示
 §1 地理数据的点状表示
  1.1 量表法在点状符号中的应用
  1.2 比例圆的视觉尺度
  1.3 点状符号的扩展
  1.4 点状制图的定位处理
  1.5 用点状符号表示数量的分布——点值图
 §2 线状符号的构成
  2.1 定位线表示图上连续的地物
  2.2 走向线的定向与量化
  2.3 用线状符号表示定量的分布——等值线、等密度线
 §3 定性信息的面状制图
  3.1 定性信息的特征
  3.2 适宜于表示定性信息的变量
  3.3 定性信息的处理程序
 §4 等值区域制图
  4.1 定量数据的特征
  4.2 数据的分级
  4.3 等值区域图的符号化
 §5 地理数据视觉化的进展
  5.1 地理数据视觉化的含义
  5.2 在视觉化中色彩的应用
  5.3 动态符号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6章 地图图型
 §1 普通地图的内容要素及其表示
  1.1 普通地图的类型及其内容
  1.2 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示
  1.3 社会人文要素的表示
 §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2.1 地形图的类型
  2.2 国家基本地形图的功用
 §3 地理图的设计与编制
  3.1 地理图的编制特点
  3.2 地理图编制过程
  3.3 地理图设计的主要内容
 §4 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
  4.1 基本特性
  4.2 类型
  4.3 专题地图的应用
 §5 专题地图的编制原理
  5.1 专题地图的编制过程
  5.2 专题地图的资料类型及处理
  5.3 地理底图的编制
 §6 专题地图设计
  6.1 表示方法的选择
  6.2 图例设计
  6.3 图面内容的安排
  6.4 色彩与网纹设计
 §7 地图集编制
  7.1 地图集的定义与特点
  7.2 地图集的分类
  7.3 地图集的编制方法
 参考文献
第7章 遥感制图
 §1 遥感概述
  1.1 遥感的概念与分类
  1.2 遥感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2 遥感信息的制图应用
  2.1 遥感制图的信息源
  2.2 遥感图像的处理方法
  2.3 遥感图像的专题信息提取
 §3 卫星影像图和卫星影像地图
  3.1 概念
  3.2 卫星影像图的产生和编制
 §4 从影像生成专题地图
  4.1 概述
  4.2 图像分类
  4.3 图斑的地图概括
  4.4 图斑边界的矢量化
 §5 遥感系列制图
  5.1 遥感系列地图与地理底图
  5.2 遥感系列制图的基本要求
  5.3 遥感系列制图的统一协调
 参考文献
第8章 数字地图制图
 §1 数字地图制图的技术基础
  1.1 信息科学与技术基础
  1.2 数字地图制图的硬件配置
  1.3 数字地图制图技术
 §2 数字地图的数据结构及其数据库
  2.1 空间数据结构
  2.2 非空间数据结构
  2.3 地图数据库数据组织
  2.4 地图数据库的管理与设计
 §3 数字地图的编辑与制印
  3.1 数字地图制图的基本流程
  3.2 地图投影与坐标系选择
  3.3 地图数字化与图形要素编辑
  3.4 地图分层
  3.5 专题地图设计
  3.6 图面配置与输出
 §4 电子地图
  4.1 电子地图的概念
  4.2 电子地图的优点
  4.3 电子地图的应用举例
  4.4 电子地图的图种举例
 参考文献
第9章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
 §1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1.1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1.2 地理信息系统类型
  1.3 数字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2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与软件产品
  2.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2.2 专业型GIS软件
  2.3 大众化桌面GIS软件
 §3 GIS的空间分析
  3.1 GIS二维分析
  3.2 GIS三维分析
  3.3 GIS四维分析
 §4 GIS应用与地图分析
  4.1 GIS应用对地图的作用
  4.2 GIS数学模型与地图表示
  4.3 GIS中的产品输出系统
 参考文献
第10章 地图复制
 §1 地图复制方法的发展
  1.1 传统复制方法
  1.2 电子出版印前系统
 §2 地图生产及出版的管理
  2.1 影响地图生产成本的几个主要因素
  2.2 地图审校
  2.3 地图著作权
 参考文献
 彩图4-1 太阳光谱
 彩图4-2 三原色及加色法
 彩图4-3 减色法
 彩图4-4 亮度的对比
 彩图4-5 亮度和彩度的量度
 彩图4-6 印刷用的色谱
 彩图5-1 双项变量的图解特征
 彩图5-2 某县大豆、油菜的生产指标
 彩图6-1 1∶1万地形图样图
 彩图6-2 地理图样图
 彩图6-3 北京市年风向频率及最大风速
 彩图6-4 1995上海对外贸易主要进、出口国家及地区
 彩图6-5 工程工地质图——块状图
 彩图6-6 北京市人口密度图(局部)
 彩图6-7 经济图
 彩图6-8 环境污染现状地图
 彩图6-9 分析图——北京冬季降水图
 彩图6-10 组合图(Ⅰ)——北京市工业区
 彩图6-11 组合图(Ⅱ)——北京市国营农场现状图(局部)
 彩图6-12 综合图——北京市地貌区划图
 彩图6-13 动态变化的表示
 彩图6-14 图面与图例符号一致(点状)
 彩图6-15 多指标的图例系统
 彩图6-16 色相差异表示光照现象的质量差异
 彩图7-1 基于知识分类的结果
 彩图7-2 按1∶5万成图进行图斑概括的结果
 彩图7-3 按1∶10万成图进行图斑概括的结果
 彩图7-4 经过细化的栅格转换为矢量的图斑界线
 彩图7-5 图像矢量化的结果
 彩图10-1 C、M、Y、B各单色样
您尚未登陆,请您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请先注册。确认要删除吗?确认要删除吗?地图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暂无相关推荐文档
地​图​学​复​习​资​料​提​纲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地图学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地图学[dì tú xué]
地图学是研究地图的理论、编制技术与应用方法的科学,是一门研究以地图图形反映与揭示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动态变化的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科学。 国家的疆域可以用地图、文字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其中,地图是表示最常用、最主要的形式。在地图上可以形象直观地表示出国家的疆域范围和边界、各级行政区域、、主要城市等。 现阶段对地图学的定义是:研究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学科。学&&&&科地理,测绘科学与技术
有将近4500年的历史,再接下来的文章里,我们会先后就地图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的介绍。地图的起源可追溯到4500年前,那时人们开始用各种方式,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进行空间图像的原始记述。当时,地图的制作材料有陶片、,铜版、椰枝、石块、兽皮等。现保存下来的最为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25~前23世纪巴比伦人绘制在陶片上的地图。
地图学相关书籍社会的发展、实践的需要,尤其是源于尼罗河季节泛滥和几何学的诞生;黄河下游的农田水利,与筑城工程对勾股弦定理和规矩等的应用,都推动了地图的发展。中国《管子·地图》篇,是最早论述地图内容的专篇。马王堆出土的地图表明中国古代学理论与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当时,东西方地图的编绘和地图学的发展,明显地反映出海洋与大陆两种不同的,以及与航海贸易两种不同的社会生产的需求。
公元前四世纪,论证了地球是球形。以后有人开始测量地球的周长,并出现了圆柱。公元二世纪,编著的《地理学指南》,附有27幅,翻印达50版,在西方影响达一千年之久。公元三世纪,中国的编制了《》和《地形方丈图》,提出了“”, 这是中国古代关于原理的最精辟论述,形成东方独特的地图技术途径,在中国也影响了近千年。
托勒密与裴秀两位古代地图学家,按照数学法则建立的描述地理位置的经纬线和,至今仍然是。通过16世纪东西方的交流,两种坐标体系同时出现在一幅地图上。的地形图上出现了上的方里网;中国的《》采用了西方地图上的经纬线。
年中国郑和七下西洋,反映下西洋情况的《》是中国现存最详尽的古代航海图,也在世界上开创了使用航海图的先河。此后,航海图也随着、西班牙、和英国等各国的航海探险和海上霸权的争夺而得到迅速发展。
1569年,设计,第一次把东、已知范围展现在一幅地图上。这种投影的地图能为航海者进行直线导航,为所普遍采用,被命名为“”,以后还出版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随着和航天的需要,多种横轴和斜轴的墨卡托投影相继出现。墨卡托的工作被誉为16世纪地图学的里程碑,他的地图集开创了世界全图的新投影,反映了当时欧洲地图发展的特点。
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地图集的先驱是中国的。他继承和发展了的舆地图,完成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地图集《》。图集采用划一的24种符号,以几何图案替代象形图案,这是地图集设计上的进步。罗洪先和墨卡托都以的形式,分别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东、西方地图的历史成就,承前启后,对后代地图发展产生的影响延续了数百年。
意大利传教士在沟通东、西方地图学知识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公元1600年以后,在中国学者的支持和合作下,他利用西方和东方的世界地理知识汇编成《》。该图标有当时新发现的大洋和大洲等区域概念,以及地中海、、古巴、等中译名;同时把浑天仪上使用的、北极、赤道等名词应用于地图。
17世纪以后,欧洲各国经历了工业革命,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为了探寻海上通商航路、扩大,既需要航海图,也需要实测的地形图,以满足开发工矿资源和,以及战争的需要。为此,各国所进行的大规模地形图,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
1791年,英国成立陆军测量局。之后,各国相继建立研究编制地图的国家机构,形成大规模的专业队伍和规范化的技术体系,并陆续完成了本土的,其中如的《都孚》地形图等就以精美细致而著称。
欧洲的地图测绘技术,传播到了中国后,清朝测绘了《》和《》,这些奠定了中国近代地图的。19世纪中叶,中国采用梯形投影,绘制了当时较完善的亚洲地图。
1909年,国际地理大会对、地形表示、城镇分级、地名拼音等作出了统一规定。以后,又对分层设色、等标准作了修订,并拟定了独特的地图投影和全球的统一分幅编号。这些措施对地图的国际化和标准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大部分国家也接受了地图统一的编号。图、、、森林图和的国际合作编制工作和分类,系统标准化的研究,都取得很大的进展。地图已进入和社会商品化的阶段。
随着的分化和探险的深入,的新领域不断得到开拓。19世纪末,再版的,包括了地质、海洋、、、植物、动物以及人种的分布图,反映出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中国的费时15年,在前人基础上编制了《历史舆地图》,集中反映了的丰富遗产,解决了许多有关水道变迁、州郡迁移的争论。
20世纪的地图学,一方面继承丰富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又出现新的发展,即向方向发展。地图的内容强调反映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相互作用,着重反映人地关系和环境。、卫星遥感及的问世,使综合制图得到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地图学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1932年第一次运用航空摄影制图,它使人类可以脱离地面利用高空平台来测绘地图,从根本上改变了近300年来形成的地形图测绘生产过程。几乎完全取代了经典的平板测绘,广泛应用于国家基本地形图以及城市、农田水利、森林矿山的各种大比例尺地图的测绘。
信息丰富,可利用红外、天然色、红外、等获取多谱段图像。通过判读或,用于编制地质、土壤、、森林资源等多种。航空摄影还超越地理环境的障碍,特别是人类难以活动的。、湖泊、高山和荒漠,从而获得了原来地形图尚未覆盖的空白地区的地理资料。
航空摄影作为的客观图像记录,为编制提供了统一的信息源,并反映了各种自然和要素在同一空间内的分布和相互联系。系列从根本上解决了部门专题制图统一协调的困难。如1969~ 1979年间,采用分区彩色航空摄影,完成了全国1:50万地形、地质、、土壤和的系列制图,建立了系统的国家。
1972年,世界上第一颗地球资源勘测卫星发射成功,人类得以从来观测整个地球。陆地卫星、和作为新型的地图信息源,具有快速、准同步和大面积覆盖的显著特点,可提供空前巨大的信息量,使地图学呈现新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的引进为标志,地图学进入信息时代,为适应计算机及信息传输工具的需要,便于输出、输入、处理、存储和更新,地图开始出现数字信息的新形式。理论和定量化研究,从本质上解决了和清晰度问题。借助的成果,为开辟了道路。计算机辅助制图的迅速发展,从试验阶段过渡到了应用阶段,它利用软件系统解决了、比例尺缩放和的选取与概括,实现了的自动化。许多国家陆续建立了地图数据库。
在地形图数据库基础上,欧美和等国又进一步发展了。这类系统具备多维功能,包括社会经济统计、地面观测站网记录、数据、多时相的、以及多种专业的数学分析模型或地图专家系统,具有进行数学模拟试验和预测预报的功能。至此,地图已不仅是描述和表达分布规律的,还是区域综合分析研究的成果,即地理信息系统输出的智能化产品。地理信息系统为地图学的区域性与综合性研究,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保证。地图学的内容非常丰富,要想研究透彻不是易事,在这里我们就地图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分支和应用进行相关介绍。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结构与特性的空间信息,包括宏观与微观、具体与抽象、现实与历史的所有空间信息。涉及、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的许多领域,而且随着人类认识范围的扩大,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正向和地壳深部延伸。地图学的研究方向是:探讨以地图作为空间信息的载体与传输工具,依据数学法则,按照比例建立空间模型,运用符号系统和最佳感受效果表达人类对地理环境的;综合分析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内在联系及其时间变化;研究地图编制与应用原理、方法与工艺、技术。在地图学的发展历史中,逐步形成了、地图投影学、地图美学以及等若干分支学科和领域。19世纪后,又区分为和两大领域,逐步发展为和。专题地图学则更进—步发展,分化为多层次的各分支学科和领域。按用途划分,则区分为通用地图和两大领域。由于地图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使地图分析与应用的研究更加深入。已成为研究的重要手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航空摄影、卫星遥感、计算机技术等的应用和进步,地图学出现了、遥感地图、机助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新的方法和形式。信息论、传输论、模式论、感受论等的引进,推动了地图学的理论研究。现代地图学逐渐从和测量学中脱颖而出,其研究手段兼收并容空间科学和信息科学的最新成就,研究内容跨越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范畴。它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横断科学的性质。
现代地图学是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研究地图,地图被认为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客观存在的地理环境的概念模型。地图作为一种信息载体,是指通过地图的制作和应用过程,聚集大量有关自然和经济现象的位置、形态、动态和内部联系的信息,进而加以浓缩、复制、存贮、传递,使读者能感受、量测、理解和利用。
地图学的任务,不能仅满足于对地理圈各种原始数据的粗加工;而是要注意开发高层次的知识密集型的产品设计。为宏观规划决策与工程设计、施工和效益评价,提供预测图或预报图。
进入21世纪后,现代地图学的研究对象仍将继续扩大。由于人类的认识正在从陆地表层向海洋、地壳深部和扩延。因此,今后则是建立适用于整个人类的统一的空间坐标体系,作为海、陆、空以至天文的动态信息载体。目前我们已能看到多维的曙光。
地图作为一种文化工具,在人类的知识宝库中,将与语言、艺术并存。从这个意义上说,对青少年加强地图学的教育,培养他们空间图像思维的能力,这对造就认识自然、改善环境的专业人材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增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树立正确的也将是受益不浅的。理论地图学(地图学的理论基础),包括:
地图学概论、理论、理论、理论、、、理论、理论、理论;
地图制图学(编图方法和技术),包括:
普通地图制图学、专题地图制图学、制图学、机助制图学、学;
应用(地图应用的原理和方法),包括:
地图的基本功能、地图的评价、地图的实际应用、的方法论、地图分析利用步骤、地图分析利用方法、地图信息的自动分析与处理。普通地图:、
:、、、、、、土壤图、、动物图、海洋地图
社会地图:、行政区划地图、、经济地图、、、交通运输地图、邮电通讯地图、财贸金融地图、第三产业地图、教育与科研地图、医疗保健地图、、
: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地图、自然保护地图、地图、疾病与医疗、图
:、、、宇航图、、公路交通图、水利地图、传媒地图、
:、立体地图、(盲文地图)、 塑料何丝绸地图、工艺品地图、发光地图、电子地图、互联网络地图
地图集与系列地图:地图集、系列地图
地图搜索:与普通搜索模式相比,地图搜索显得更加形象,像逛街一样,方便快捷[1]由于地图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艺术科学等有着交叉及关联关系,它们的研究成果为地图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并促进了地图学理论研究的进展。地图信息表现为图形几何特征、多种彩色的总和及其相互联系的差别,可以说地图信息是以图解形式表达制图客体和其性质构成的信息。地图信息论就是研究以地图图形表达、传递、贮存、转换、处理和利用空间信息的理论。该理论有助于认识地图的实质,并深化了对地图信息的方法的研究。是研究地图信息传输的原理,过程和方法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制图者——地图——用图者——再认识的客观环境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客观环境被者认知,形成知识概念,通过符号化变为地图,用图者通过符号识别,在头脑中形成对客观环境的认识。这个过程是一个地图信息流传输的过程,地图制作和使用都包括在这个传输过程中;能有效传输地理信息,但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噪声”干扰。该理论对于地图最佳制作和地图有效使用具有积极作用。是研究地图符号系统的构图基础,感受方式及其设计使用的科学。提出了六种:形状、、色彩、尺寸、密度和方向是系统的构图基础;四种感受方式:组合感受、选择感受、等级感受和数量感受是过程中的视觉特点,该理论对于地图符号设计和有较大影响。是研究如何建立再现的客观环境的地图模型,并以来表达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地图是客观世界的模拟横型。此模型是者的概念模型,并可用表达,经过抽象概括的制图对象的空间分布结构。该理论对于深入认识地图的实质,并对推动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研究人类认知地图获取信息的手段,原理和过程的理论。该研究有两项成果。一是“环”学说,认为用图者首先接受到图像地图客体,进而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处理, 获取,然后据已有知识对所获信息进行加工,从而产生头脑信息图;再进一步通过对实地地理现象进行研究,最后得到所认知的,完成一轮认知环。二是“多模式感知和认知理论”,是指在环境下,用多种认知手段(如视觉、听觉)分别获取知识,并将其加以比较和想象处理,进而形成各自的知识库(如视觉、听觉知识库),最后将各知识库融合,产生综合知识库。该理论对制图手段、、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使用有重要意义。是研究地图视觉感受过程的、生理学和心理学方法,探讨地图是如何被用图者有效感受的理论。研究内容有分级符号、网纹和等值灰度梯尺的视觉效果,色彩设计客观性、视觉感受与 图形构成的规律、特点等。该理论对于有重要意义。智能化:包括地图信息源信息获取,地图制作过程和地理信息表达的智能化等。
虚似化:地图学将来表达的制图对象不一定都是实体的客观存在,很多内容将是虚拟的、模拟的、多维仿真式的。
功能多极化:从表达地理客体规律特征,扩展到、、动态显示、综合评价、预警预报等。
主客体同一化:随着科技发展,促进地图制作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地图制作将越来越简单,故既是地图制作者又是地图使用者将渐趋普遍,使主客体同一化。
全球一体化:随着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将实现全球化的地图无缝拼接和万维网联通,使地图在表达地球和研究地球方面,都可以整体化,全球 一体化形式出现。
地图、RS、GIS和GPS 一体化:数据库是链接、RS、GIS、GPS技术的共有基础,随着这些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将使其在的范畴内不断融合并趋向一体化,为、数字地球的成熟发挥作用。地图学作为区域性学科,它的主要基础就是地学。所有这些如地理学、、生物学、等区域学科的野外实地勘测、调查都离不开地图。各用对象又是地图学的研究对象。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打开微信扫一扫
孔网客户端
安卓版苹果版扫描下载
新地图学教程(附电子教案)/蔡孟裔/高等教育出版社
(货号:1)
开&&&&&&本:16开
页&&&&&&数:331页
字&&&&&&数:400.000千字
I&&S&&B&&N:1
售&&&&&&价:7.00元
原书售价:28.60元
品&&&&&&相:
运&&&&&&费:北京市海淀区
快递:5.00元
上书时间:
购买数量:
(库存4件)
商品分类:
详细描述:
此书正版旧书&,85成新,笔记不多,请放心购买~!&
书名新地图学教程(附电子教案)
原价:28.60元
作者蔡孟裔 等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ISBN:1
字数:400000
页码:33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辑推荐
本书不再重印或换新版。  本书是高等学校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确定的“九五”地理学教材建设规划中,“面向课程教材之一。本书主要介绍了地图学导论、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概括、地图符号、地图表示、地图图型、遥感制图、数字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地图复制等十章内容。本书中不但插图、实例丰富,还为教材配以含大量地图作品样例的CAI光盘。
内容提要
本书是“高等教育面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课程教材。全书计10章,主要内容包括地图学导论、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概括、地图符号、地图表示、地图图型、遥感制图、数字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地图复制。教材以现代地图学理论为主线,以建立地图学整体知识基础为目的,力图从思维过程和自学方法上启发学生。教材注重原理的讲述,而将部分实践性较强的技能性知识,安排在与本书配套的实习教材中。书中不但插图、实例丰富,还将为教材配以含大量地图作品样例的CAI光盘。适用于地理、测量、土地、矿业等专业作教材及相关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导论&&§1&&地图的基本概念&&&&1.1&&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1.2&&地图的构成要素&&&&1.3&&地图的简要制作过程&&§2&&地图学的定义及学科体系&&&&2.1&&地图学的定义&&&&2.2&&地图学的结构及学科分支&&&&2.3&&地图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3.1&&地图学历史回顾&&&&3.2&&现代地图学进展&&§4&&现代地图的作用与类型&&&&4.1&&地图的功能&&&&4.2&&地图的应用&&&&4.3&&地图的类型&&参考文献第2章&&地图的数学基础&&§1&&地球体&&&&1.1&&地球的自然表面&&&&1.2&&地球体的物理表面&&&&1.3&&地球体的数学表面&&§2&&地球坐标系与大地定位&&&&2.1&&地理坐标&&&&2.2&&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2.3&&全球定位系统&&§3&&地图投影&&&&3.1&&地图投影的意义&&&&3.2&&地图比例尺&&&&3.3&&地图投影变形&&&&3.4&&地图投影方法&&&&3.5&&地图投影分类&&&&3.6&&地图投影变换&&§4&&地图投影的应用&&&&4.1&&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4.2&&地形图投影&&&&4.3&&区域图投影&&&&4.4&&世界地图投影&&参考文献第3章&&地图概括&&§1&&地图概括概述&&&&1.1&&地图概括的性质&&&&1.2&&实施地图概括的四个步骤&&&&1.3&&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2&&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2.1&&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2.2&&开方根规律的应用&&§3&&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3.1&&分类&&&&3.2&&简化 &&3.3&&夸张&&§4&&地图概括的现代发展&&参考文献第4章&&地图符号&&§1&&作为地图语言的地图符号&&&&1.1&&符号与地图符号&&&&1.2&&地图符号的视觉感受与认知过程&&&&1.3&&地图符号与地图模型&&§2&&量表在符号设计中的应用&&&&2.1&&地图符号的分类&&&&2.2&&地图符号的量表&&§3&&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3.1&&视觉变量&&&&3.2&&视觉变量的组合&&§4&&彩色&&&&4.1&&彩色的量度&&&&4.2&&色的表示&&&&4.3&&彩色的感受效应&&§5&&符号与图形的感受效果&&&&5.1&&视觉变量的感受效果&&&&5.2&&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5.3&&视觉分辨的限度&&§6&&注记&&&&6.1&&地名及其在地图中的意义&&&&6.2&&注记的作用与功能&&&&6.3&&注记的定位&&参考文献第5章&&地图表示&&§1&&地理数据的点状表示&&&&1.1&&量表法在点状符号中的应用&&&&1.2&&比例圆的视觉尺度&&&&1.3&&点状符号的扩展&&&&1.4&&点状制图的定位处理&&&&1.5&&用点状符号表示数量的分布——点值图&&§2&&线状符号的构成&&&&2.1&&定位线表示图上连续的地物&&&&2.2&&走向线的定向与量化&&&&2.3&&用线状符号表示定量的分布——等值线、等密度线&&§3&&定性信息的面状制图&&&&3.1&&定性信息的特征&&&&3.2&&适宜于表示定性信息的变量&&&&3.3&&定性信息的处理程序&&§4&&等值区域制图&&&&4.1&&定量数据的特征&&&&4.2&&数据的分级&&&&4.3&&等值区域图的符号化&&§5&&地理数据视觉化的进展&&&&5.1&&地理数据视觉化的含义&&&&5.2&&在视觉化中色彩的应用&&&&5.3&&动态符号的应用&&参考文献第6章&&地图图型&&§1&&普通地图的内容要素及其表示&&&&1.1&&普通地图的类型及其内容&&&&1.2&&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示&&&&1.3&&社会人文要素的表示&&§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2.1&&地形图的类型&&&&2.2&&国家基本地形图的功用&&§3&&地理图的设计与制&&&&3.1&&地理图的制特点&&&&3.2&&地理图制过程&&&&3.3&&地理图设计的主要内容&&§4&&专题地图的特性与类型&&&&4.1&&基本特性&&&&4.2&&类型&&&&4.3&&专题地图的应用&&§5&&专题地图的制原理&&&&5.1&&专题地图的制过程&&&&5.2&&专题地图的资料类型及处理&&&&5.3&&地理底图的制&&§6&&专题地图设计&&&&6.1&&表示方法的选择&&&&6.2&&图例设计&&&&6.3&&图面内容的安排&&&&6.4&&色彩与网纹设计&&§7&&地图集制&&&&7.1&&地图集的定义与特点&&&&7.2&&地图集的分类&&&&7.3&&地图集的制方法&&参考文献第7章&&遥感制图&&§1&&遥感概述&&&&1.1&&遥感的概念与分类&&&&1.2&&遥感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2&&遥感信息的制图应用&&&&2.1&&遥感制图的信息源&&&&2.2&&遥感图像的处理方法&&&&2.3&&遥感图像的专题信息提取&&§3&&卫星影像图和卫星影像地图&&&&3.1&&概念&&&&3.2&&卫星影像图的产生和制&&§4&&从影像生成专题地图&&&&4.1&&概述&&&&4.2&&图像分类&&&&4.3&&图斑的地图概括&&&&4.4&&图斑边界的矢量化&&§5&&遥感制图&&&&5.1&&遥感地图与地理底图&&&&5.2&&遥感制图的基本要求 &&5.3&&遥感制图的统一协调&&参考文献第8章&&数字地图制图&&§1&&数字地图制图的技术基础&&&&1.1&&信息科学与技术基础&&&&1.2&&数字地图制图的硬件配置&&&&1.3&&数字地图制图技术&&§2&&数字地图的数据结构及其数据库&&&&2.1&&空间数据结构&&&&2.2&&非空间数据结构&&&&2.3&&地图数据库数据组织&&&&2.4&&地图数据库的管理与设计&&§3&&数字地图的辑与制印&&&&3.1&&数字地图制图的基本流程&&&&3.2&&地图投影与坐标系选择&&&&3.3&&地图数字化与图形要素辑&&&&3.4&&地图分层&&&&3.5&&专题地图设计&&&&3.6&&图面配置与输出&&§4&&电子地图&&&&4.1&&电子地图的概念&&&&4.2&&电子地图的优点&&&&4.3&&电子地图的应用举例&&&&4.4&&电子地图的图种举例&&参考文献第9章&&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1&&地理信息系统概述&&&&1.1&&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与组成&&&&1.2&&地理信息系统类型&&&&1.3&&数字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关系&&§2&&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与软件产品&&&&2.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2.2&&专业型GIS软件&&&&2.3&&大众化桌面GIS软件&&§3&&GIS的空间分析&&&&3.1&&GIS二维分析&&&&3.2&&GIS三维分析&&&&3.3&&GIS四维分析&&§4&&GIS应用与地图分析&&&&4.1&&GIS应用对地图的作用&&&&4.2&&GIS数学模型与地图表示&&&&4.3&&GIS中的产品输出系统&&参考文献第10章&&地图复制&&§1&&地图复制方法的发展&&&&1.1&&传统复制方法&&&&1.2&&电子出版印前系统&&§2&&地图生产及出版的管理&&&&2.1&&影响地图生产成本的几个主要因素&&&&2.2&&地图审校 &&2.3&&地图作权&&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您可能感兴趣的商品
新年快乐,蛇年吉祥如意!正常营业中------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购物车共有0件商品,合计:0.00元
商品已成功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图概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