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斯底里进修成就怎么做做

10人NAXX歇斯底里成就怎么做(越具体越好)_百度知道
10人NAXX歇斯底里成就怎么做(越具体越好)
提问者采纳
一个T把所有追随者拖到旁边,女巫死之前,一个追随者都不可以死,另外一个T拉住黑女巫。先把黑女巫打掉一些血,然后停手,直到她施放了狂乱技能,在狂乱持续期间打死女巫就可以了。特别注意战士坦的盾猛可以驱散狂暴,千万不要有任何人去驱散女巫身上的狂暴,否则就失败了。还有追随者在女巫死之前也不可以死。先杀死女巫跳了成就再清理小怪就ok了。
提问者评价
答案来自:
其他类似问题
歇斯底里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现在的版本就是所有人都去打女巫 但是要打得慢点 ,她身边的小怪一个也不能打死,晾那就行。全程都要缓慢输出,到残血时候都停手,等女巫狂暴,然后弄死就行 必须等女巫死了在打她身边的小怪。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们何以变得歇斯底里
害怕既定的规律——歇斯底里人格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大人的权威不容孩子质疑。天堂第一个神话就与此相呼应,亚当和夏娃没来由地被禁食智慧之果,这恰好激发了人类天生的好奇,两人因此触犯了禁令。
“每一段开始都有一位魔术师…”——赫塞(HHesse)歇斯底里人格者追求离心力,她们才不把那股聚拢且集中的万有引力放在眼里,只是翘首期待新鲜感,不断追求新鲜、惊险和刺激,随时臣服于外在的引诱和内心的呼喊。
她们讨厌传统、束缚和既定的规律,害怕自由受到束缚,责任、义务和前后一致是她们最大的恐惧。
“歇斯底里人格”特征
追求改变与自由、好奇心强烈、追求刺激、喜欢冒险:热情洋溢、调情高手、花样百出、肯定所有新的事物:夸张、自吹自擂、装腔作势、爱慕虚荣;任性、口不择言、不想后果;及时行乐、不负责任、逃避束缚、自欺欺人、渴望被肯定;排拒最终的、既定的人串物,害怕自由受到约束:爱冲动、无力抗拒诱惑、没有原则、易怒、脆弱、不理性、不合逻辑…
&—既定即不定:歇斯底里人格诊断
她翘首以待新鲜感,不断追求刺激、新奇的印象与惊险,随时臣服于外在的引诱与内心的呼唤。
新的东西有魅力,认识新鲜玩意儿是一种刺激,喜欢冒险犯难属于我们天性的一部分,就像我们追求长久的关系,希望受到保护一样。
我们喜欢冒险,远方的国度魅力四射,新奇的印象与经历让我们跳脱熟悉的框架,充实、开启生命新的扉页,变化我们的气质。茫茫人海中寻觅新面孔,驱使我们彻头彻尾认识自己,尽量利用自己的特质,尽可能邂逅各种人,变得成熟又完美。
我们要讨论第四种,也是最后一种恐惧的原型:排拒最终的、既定的人、事、物,害怕自由受到约束。这种恐惧是强迫人格的倒影,强迫人格者对自由、改变以及冒险十分畏缩,这一章要介绍的歇斯底里人格恰恰相反。她们竭尽所能追求改变与自由,肯定所有新的事物,性喜冒险。对她们而言,未来表示大门敞开,大好机会等着她们。相对的,强迫人格认为有功效的束缚、传统以及既定的规律,最不讨她们欢喜。套一句俗语。她们的座右铭是“既定即不定”——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可以约束她,耍她负起责任,没有永久有效的东西。
所有的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应该富有生命力、有声有色——唯有当下与眼前才重要。及时行乐,也许机会永不再来:事情过了就过了,毋须追究;未来一片海阔天空。机会无穷;但不是那种先行计划好的未来——太—成不变了,重要的是对未来态度开放,随时准备摆脱过去。
这样的人不把那股聚拢且集中的万有引力放在眼里,只想依照反其道而行的离心力活在片刻之中,她抛开计划与明确的目标,只是翘首期待新鲜感,不断追求刺激、新奇的印象与惊险,随时臣服于外在的引诱与内心的呼喊。种种规定与律法都让她觉得透不过气来,自由无比重要,遵守规定会限制她的自由,所以她不把规定放在心上,或是转个弯我行我素。她拼命追求的自由比较像是要摆脱什么,而非自由地去做什么。
一个不打算接受大自然规律、生活规范,也不愿遵守人与人之间的游戏规则的人,会是什么样子呢?她如同生活在橡皮世界,这个世界表面看来随和、有弹性,朝令夕改,反正她也没有严格遵守,总是找得到脱身的法子。因果关系存在于自然界——我并未认可,此时此地刚好起不了作用哩。
这么一来,义务、有约束性的东西她当然敬而远之:生物方面如男女有别、年老与死亡,风俗习惯与游戏规则,规范与法律。总而言之,这不以我们意志决定的、称之为“真实”的东西,例如事物的真相,最让她感到害怕;但是法律不可或缺,所以她只好努力适应并且多方容忍。
她对待这个称作真实的东西很抗拒:质疑、比较、轻视或者视若无睹,她试图将之强行驱散,逃之夭夭,要不然就尽量避开,不承认它的存在。于是,她获得了假自由,活在虚幻的世界中,做着春秋大梦,不识人间的真相,随着时间的流转,假自由越变越危险。她跟中的实情裹着谎言的糖衣,没有真实性,越是远离事实,越要为不知民间疾苦的假自由付出代价。她将发觉自己懂得太少,事情的发展经常不如她意,失望之余,益加蜷缩在自己幻想的国度,虚幻国度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裂缝越来越大,造成了歇斯底里人格的恶性循环。
&向诱惑俯首称臣
让我们看清楚虚幻世界的面目,前文曾提及,因果关系、事情的发生与造成的结果,是我们存在的一个实相,这迫使我们遵守法律,藐视者将受到处罚。歇斯底里的人却觉得这些让她动弹不得,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时,她就靠着驼鸟策略混过去,假装根本没有这些因果。如果她心中的渴望搔得她无法自处,她就不理会将引起什么后果,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她天真地奢望自己的所做所为不受常理人情的制约,至少这一次不会应验。她整个人被当下的愿望盘踞住,只能罔顾常规:跳过因果,向诱惑俯首称臣。举一个例子说明:
有一个班级举行慈善义卖徽章的活动,每个女学生都拿到一张纪录捐款金额的单子,而且必须推销一定数量的徽章。13岁的英格可爱大方,带着甜美的笑容走向人群,没有人忍心拒绝她。没有多久她就把徽章都推销了出去,她觉得应该犒赏一下自己,突然想吃甜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她这么辛苦,受之无愧。收到的钱在向她招手,可以拿来做不少事呢。她不去想钱怎么来的,目的为何——此时此刻是她的。她无法把甜食从脑海里赶出去,就拿了一些钱去买她最爱吃的糖果——怀抱着一个模糊的想法,认为事情会摆平的,而当务之急先满足她的饥渴。
这是很典型的歇斯底里人格:欲望有若骤然拉满的弓,装满了需求。每个冲动,每个愿望都得立刻获得满足,等待是不堪的;诱惑如此之大,而她无力抗拒。
学生们要在同一天交出单子和收到的钱,这位女学生怎么办呢?
她要求老师多给她一些徽章去卖,之后她再把钱交出来。她告诉老师原先收的钱放在家里(在事件发生的当儿杜撰借口也属于歇斯底里人格的特质,她将需要更多的借口与谎言来提高自己的可信度,于是理由越来越薄弱,离事实也越来越远)。她拿到了新的徽章——先争取到时间,希望这当中发生奇迹,让她脱困(先争取时间,再做出新的承诺来拖延时间,也是典型的特质)。到了该交出钱的傍晚时分,她忽然灵机一动:她告诉邻居妈妈出外访友,而她需要买几本作业簿,可否借她一点儿钱?邻人借钱给她,她再一次争取到时间,奇迹果然发生了;至少她现在有足够的钱交给学枝了。她忍不住盼望邻居忘了她借钱的事,她自己的策略是“不去想它”,但愿邻人不会记得那几块钱。
歇斯底里的人常常这样,天真地以为这事摆平了,“不知者无罪”,而且人是有忘性的。从这里可以观察到推拖的倾向,偷钱之事被忘得一下二净,只记得自己合情合理的向邻居借了一点儿钱,有朝一日当然会奉还(暂时不去想如何还,何时还的问题)。
如果哪一天邻居非她所愿提起这事,她将致歉;或许邻居真的忘了,才那么一点儿钱哪,何况我也帮过她忙;也许突然有人送我一大笔钱,或是我帮她做事抵偿——船到桥头自然直。
几天后邻居向英格的妈妈说起借钱的事,事情曝了光,如果她适时承认一切,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不好收拾了。当她的愿望浮现,挥也挥不去,必须及时予以实现时,骨牌一张张倒下,要为一时的满足付出高昂的代价。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歇斯底里人格典型的行为模式:心有所盼便鬼迷心窍,不立刻获得满足绝不罢休,别的事无法让她分心;不睁开眼睛审视自己的行为,不想后果;争取时间,盼望奇迹;所谓的急中生智,娄子越捅越大,挖东墙补西墙;按照自己意思捏造、篡改故事;自然而然忘却不愉快的事,尤其是自己的罪恶感;最后,愿望战胜一切,等待免谈。尼采的形容很适合这样的人:“记忆告诉我这件事是我做的,但我的自尊心却说不是我干的,它不容反驳。最后,记忆妥协了。
歇斯底里的人面对真相、时间的流逝、守时与否,也是这般宽宏大度,觉得时间压力之类的扰人清梦,毋须如此斤斤计较,经常带给别人很多麻烦。
&当不负责任的小孩
让我们探讨生物学上的事实,性别造成的异同、成长的过程以及衰老等问题。这些歇斯底里的人也不肯乖乖就范,她喜欢当不必担负责任的小孩,至少要让青春留步,因为这个世界对孩童总是比较宽容,不会要求她负起全责。负责任的定义是,她被法律绑得紧紧的,做事必须贯彻始终,这让她感到不快。
至于衰老,她可以想办法慢一点儿变老,心理年轻就好,用不着告诉每一个人她真实的年龄;只要看起来不老,就可以青春永驻。从衣饰着手,穿年轻一点儿的服装,使用化妆品,靠着美容整形支撑不老的传奇;千万不能忧虑或激动,告诉别人她受不了这些折损,躲不掉的时候宣称身体微恙,不必烦恼或生气。
她以同样的态度看待伦理与道德。既然不喜欢这些大道理,何必死守呢?一次也不行,谁能够分辨是非善恶,立场观点都是比较而来的。她的世界可塑性极高,柔顺随和,犯错都是有理由的。更何况,谁知道她现在做什么,以前又做过什么事呢?她的想法海阔天空,只要她能按照自己的版本说服自己,谁又能提出相反的论调?
逻辑也是个讨人厌的东西,不过她仍然有办法绕道而行,自己的逻辑也是逻辑的一种,虽说略有差异,却未必逊色。当她的想法大逆转、别人无法心领神会时,她认为别人不合逻辑,有问题的是对方,如此自已才站得住脚。说得俏皮一点儿,她潜入对方的阵营,赢得信赖之后再设法将死对方!她自行演练出一套假逻辑,有意无意地说谎,把别人耍得团团转。
她对自己的恐惧——责任、义务与前后一致——并不知觉。形诸于外,她害怕置身于广场上,害怕站在街道上,害怕停留在密闭的房间、电梯、火车厢里等等。她这是把真正的恐惧移转到旁的、无害的、她可以避开的东西上,例如怕搭电梯或怕过桥,避免做这些事情。也就不怕了。事实上她忧惧的是自由受限制,诱惑人的情境,她难以与之分庭抗礼,一方面弃之可惜,另一方面又没胆子尝试,内在的冲突转化到外因性的恐惧,以便消解无法拒绝诱惑的冲突。如果我不再,至少不再单独过马路的话,就不会与诱惑不期而遇了。当然这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无法完全免予恐惧,她还是需要与恐惧面对面,双方交战争锋;若她觉得山穷水尽,寻不着出路,将陷于惊惶失措之中,想“向外逃逸”,无法理智地考虑自身的情况。
以下要解说歇斯底里的人的性格以及错谬的行为是如何累积出来的,她们如何被带入死胡同中。
怎么样才能好整以暇地漠视责任与既定的规律呢?上上策就是活在当下,仿佛她是个没有过去,也没有明天的人。昨天别人识破我犯了一个错,做了——件蠢事——那么就没有昨天,生活从今天才算开始。
一刀把时间和因果截断,歇斯底里的人于是有很大的弹性空间;她既无个人历史,过去也付之阙如。虽然把可观的累赘给甩了,但生活中总有些细小、琐碎,看不透也不能持之久远的东西。歇斯底里的人就像变
192l直面内,0的恐-娶色龙,可以适应每一种新的情况,只是从中发展出自我的持续性,一般称之为个性,十分稀少。她莫测高深,总是根据当下的需求扮演某一个角色,比较像千变万化的某一个人,到后来连自己都认不得自己。她的个性不真实,没有连续性,欠缺清晰的轮廓和陶铸出来的性情。
另一种情况是,当她觉得进退维谷时,也有可能反守为攻,把过错都推到别人身上。自责对她而言是个外来语,她的反射动作和小孩一样:一个小孩说“笨蛋”,被骂的那个小孩反射似的回敬一句“你才是笨蛋”。遭人批评或谴责时,她立刻反唇相讥,有时候风马牛不相及,与主题根本无关;但足以卸下心头重担,而且不必有自己的看法。把内疚投影到别人身上,程度严重时她会被自己说服,错都在别人,做贼的喊捉贼。这样—来,她越来越虚伪,一开口就谎话连篇。
暗地里她其实欠缺安全感,惶惶不可终日,却不知所惧为何物:万不得已时她将寻求一个新的身份,使她远离束缚,不必面对真相,譬如借着生病来逃脱,起码多争取到一点儿时间。
天生情种:歇斯底里人格的感情世界
伴侣如同她的镜子,她喜欢在镜中看到自己有多么可爱,为她脆弱的自尊心增值。
歇斯底里的人热爱谈情说爱,所有能提升她自尊心的都深情以对。
意乱情迷、快感、热情,她喜欢攀升至高峰。强迫人格者渴望一成不变,歌斯底里的人却把自己献给生命,非要轰轰烈烈活一场不可,意欲打破界限,但不是如忧郁的人那样反躬自省,而是扩张自我,甚至神化自我。忧郁的人在自我的界限中奉献,寻求融为一体的共栖关系,超乎感官直觉:歇斯底里的人恰恰相反,所有感情经验的强度皆由她向外延伸。
歇斯底里的人谈情说爱时劲道十足、热情洋溢,要求也多,她在其中寻求自我肯定,陶醉在自己与伴侣的爱恋之中,翘首期待到达人生的巅峰。她懂得营造情欲高涨的气氛,花招百出,可说是性爱高手:她又是打情骂俏及调情的圣手,知道如何撩拨琴弦,勾引人时无往而不利。她有本事让伴侣觉得她值得宠爱,证明自己有迷人的风采,性的脾胃天下无双:她晓得眉目传情的力量,没有人能从她的勾魂摄魄中全身而退——她以为自己具有这些优势与吸引力,而别人理当深信不疑。
前文提及的渴望的力量在她的感情世界中尤其强烈。她酷似“大军甫至即获全胜”的西泽大帝,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攻下要塞,毋须长期围城。她深谙与异性的相处之道,谈起恋爱来绝无冷场,其实她爱的是恋爱本身,伴侣居次位,她好奇不已,像饥渴的人面对大餐,一定要领略爱情的各种面貌与花样。她对光彩与华美、庆典与宴会情有独钟,乐在其中,展现迷人、潇洒自如、坦率的风度,让自己成为派对上的焦点。如果有人不觉得她可爱,那简直犯下了滔天大罪,她将无法忍受,很难原谅对方。感性多情的生活她最爱,为此在所不惜,无聊可以杀死人。而她独处时动不动就感到无聊。歇斯底里的人作为情人。有趣又活泼,她出其不意的表达心中的感受,充分掌握当下生命的节拍:她尽情享受,幻想力丰富,还有点儿贪心。忠实——尤其是她自己是否忠实,并不重要,见光死的关系最让她心动,她浪漫的情怀才有挥洒的空间。
谈到性就比较麻烦了,挑逗、前戏都比满足性需求来得重要,歇斯底里的人巴不得说:“太美好了,让时间停下来吧”,她努力享受这片刻的沉醉,借此拖延,不希望结束。她也喜欢蜜月的时钟静止,不堪新婚燕尔褪色为平淡的柴米油盐。她喜爱变化多端,一旦自己和伴侣对性的态度不一致,双方都不甚幸福,她可能因此变得冷淡或性功能有障碍。歇斯底里的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把性当成提升自尊心以及操控伴侣的途径,不像强迫人格逼迫伴侣,歇斯底里的人在性活动中体验自己无穷的魅力。歇斯底里的女性会滥用性,答应形同施恩,拒绝有若惩罚,把性当成一种威胁的手段。
深入探讨歇斯底里人格,就会发觉这类人需索无度,以及强烈希望被肯定的态度。情爱关系是种用来肯定自我的设备,必须时常予以更新,以便证明她的确是第一把交椅。伴侣崇拜她,渴慕她,仰赖这些战绩她可以保住自尊。色衰则爱弛,外在的吸引力随着年长而褪色时,所以她的惊惶比谁都来得剧烈。
歇斯底里的人需要她的伴侣,倒不是像忧郁人格那样,没有伴侣就活不下去了,主要是伴侣如同她的镜子,她喜欢在镜中看到自己有多么可爱,为她脆弱的自尊心增值。水仙般自恋,爱自己,这都需要不断地被肯定,她因此爱极了阿谀奉承,深信不疑。她需要一个伴侣来为她的风采、美貌、重要性以及所有的优点大加赞赏。寻觅伴侣时,她也像一株水仙,分裂人格怕与自己南辕北辙的人,歇斯底里人士也不爱与自己大不相同的人,是因为她希望在相似的人的身上重新发现自己,然后爱上自己。
歇斯底里的人,男女皆同,也常常找貌不惊人的人当伴侣,以便凸显她的出众,同时让伴侣对她欣赏不已。这让人想到那则寓言,一只孔雀执意要和朴实无华的母鸡结婚,到了公证处,乌鸦讶异地问,美丽的它怎么会娶一只毫不出色的母鸡呢?孔雀正色答道:
“我和我的妻子都爱死了我自己。”
这种以希望获得肯定为基准的关系当然不够坚固,她的伴侣永远无法完全满足她的需求,她于是转向别人,玩一样的游戏。看到女人就流口水的男人,大量消耗男人的女人都属于这一类,如同割下敌人的头颅,收集的牺牲品越多,越表示她了不起,爱情不过是一场游戏,而她非赢不可。她对爱情的期望过于庞大,失望、不满、情绪化以及闷闷不乐与她长相左右,
迭有怨言,不断寻找新恋情,即使所费不赀,必须拼命赚钱,她也都能接受。唯有被爱她才有自尊,显得贪得无厌,逼迫伴侣爱她的手段与方法不胜枚举:别人的伴侣比自己的懂得爱:别人的伴侣都牺牲奉献:觉得伴侣不够爱她时,上演一出哭闹剧;伴侣如果冷落她,她便如丧考妣。总而言之,她是感情如谜和自私自利的混合体,连她的伴侣都猜不透她的所思所为。
如果一个人对爱情与婚姻抱持莫大的期望与幻梦,要求的却远远超过自己愿意付出的,势必一天到晚都很失望;只好马不停蹄寻觅“伟大的爱情”。歇斯底里性格的人经常与伴侣分道扬镰,重新出发:新的感情应该要补偿她昔日关系的损失,所以在一开始就设定更高的标准,再度埋下注定失败的种子。
父母的坏傍样
我们通常从父母以及兄弟姐妹那儿学习到与异性相处的经验,父母与手足之间的互动,塑造日后我们对两性关系、爱情与性所抱持的态度。我们的父母若彼此相爱,我们并来将之理想化,堪称幸运;假使我们为她们恶劣的关系感到遗憾,或者加以轻视,甚至痛恨不已,都是不幸。父母之间的局限性,她们的烦恼、问题和辛劳,包括她们快乐与否,是不是互相支持、
了解与信任,孩子们都可以感受得到;等到我们众里寻她千百度时,心中才比较清楚什么人适合我,同时也晓得自己作为别人的伴侣时应有的责任。处处让孩子相信她们优越、完美无缺,在孩子面前扮演模范夫妻,而事实上貌合神离的父母,她们的小孩会误以为这就是理想婚姻的模式,将来也要如法炮制。父亲与母亲没有做出榜样,成为儿女心中的英雄与女王。她们的子女会感到失望或受到惊吓,通常对于两性关系的看法很负面。
歇斯底里的人根据初始对异性关系人的观察,截取一个画面,从此这个印象定格,造成她感情生活极大的困扰。歇斯底里的人格成形于童年结束前的阶段,大约
4到 6岁,寻找典范,是为日后对待自己与异性态度的养成时期。一般来说大抵如下:
孩提时代我们心目中的父母或手足立下的典范,将重复施行于伴侣身上,把伴侣当成白马王子或美丽的公主。或者,童年时我们对关系人的失望、害怕与痛恨挥之不去,滞留在心中,负面的经验转化为对伴侣的期待,长大之后,与伴侣的关系先天不足,充满了偏见,以为男人或女人与我们童年时所经历的如出一辙。我们把父亲或母亲的形象投影到伴侣身上,这个原型不容改变,无论对伴侣或我们自己而言,剧本都不对,因为我们仍然停留在儿子或女儿的角色上。
对母亲失望的儿子会变得痛恨女人,意欲展开报复,像唐璜一样到处诱惑女人,再把人家甩掉,把妈妈施加在她身上的痛苦散播出去。
对父亲感到失望的女儿,用同样的手法报复,她恨男人,要不就变成走极端的独立女性,并非争取平等互重,只想反守为攻,基于报复心追求平等权利,甚至要争得女性霸权地位。另一种可能是,她不断委身鸡鸣狗盗之徒,借此打击父亲——“因为你不爱我,我没有价值,跟谁在一起都无所谓”——这些是某些娼妓的心理因素。或许她专门勾引男人上床,套一句奥德赛的话,视男人为猪猡,利用她们,贬抑她们,使男人在性事上屈服于她。与此相似的,是从身心或物质上苛求男人的女人,利用剥削,剥夺男人的权力,用降低男人气概的方式将之“阉割”。这一类令人不寒而栗的女性,斯特林堡的小说和舞台剧中俯拾即是。歇斯底里的男人和女人都对异性失望透顶,要不就害怕异性,变成同性恋。此处所提到的父亲与母亲,也可以是兄弟或姐妹。
与生命初始异性关系人的互动是你我皆有的奇特现象,法国人是这么说的:“爱上生命中的第一位异性。”
依赖着幼年时期的关系人,照着家庭剧本演出的歇斯底里的人,也常常是陷入三角关系的孩子。她不自觉地重复饰演夹在父母中间的角色,在独生子身上尤其常见。独生子不情愿地、宿命似的掉落三角关系的泥淖中,她们常说,喜欢的人都“使君有妇、罗敷有夫”,像下了咒一样。事实上,之所以会爱上非自由身的人,她们自己心知肚明,就是因为对方不是自由身,于是她们重蹈幼年不能爱上自己父亲或母亲的覆辙。着了魔似的,她们纠葛在别人的关系之中,与同性别的那位竞争,希望打倒她,让她因自惭形秽而退出。相反地,与自由之身的伴侣共筑爱巢令她却步,因为对方会把两人的关系看得很严肃,布下天罗地网约束她,要求她做这做那。
知道这些人的故事,才能理解她们的行为;她们大多把曾经受过的折磨施加在别人身上:小时候在家性别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百般依赖自己的家人;没有适当的人作为她性别发展的榜样,或许她们被模范人选拒绝;也许在她们尚未认清楚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尚未培养出正常的自尊心时,性别心理未臻成熟,发展过早或不恰当,所以缺乏男子气概,或不像个女人。
到底谁错了
要探讨歇斯底里的人的感情与两性关系,一定要观察她们对人生、爱情、婚姻以及异性错乱的期待。苛求与牺牲的态度很难经营出健康正常的关系,何况这还不断让她们感到失望,她们不知道自己的信念是一种错觉,无怪乎要失望不已。时时无限神往,要求颇多,却不去想自己的定位,是她们的问题所在。
她们选择伴侣时,把重点放在对方的经济能力与名声上,地位、财产、头衔等等,这些胜过一切,是否合得来倒在其次。找到伴侣之后,她们仍然乐得当小孩,容易被外在的东西牵着鼻子走,以为这样就能过美好的生活;一旦生活不如预期,习惯性地把过错推到伴侣身上。她们害怕面对无价值的感觉,于是上了瘾地寻求肯定,像任何一个瘾头一样,永远得不到满足,因为她们向外寻找的,其实都是自己该做的:有爱人的能力,她的自尊心才获得证明。
把自己欠缺的投影到伴侣身上的倾向,当然造成不少问题,不断与伴侣争执,究竟谁错了,怨声载道,歪曲事实到诽谤与装神弄鬼的程度。两个对立的人格,歇斯底里与强迫人格若结为连理,不啻一场灾难,每当强迫人格那一方义无反顾坚持己见,把问题摊开来,抽丝剥茧讨论,意欲证明她是对的,她歇斯底里的伴侣就越要把逻辑抛到一边,反扑过去。舒兹汉克(schultz—Hencke)以国际象棋中马的前进作为比喻:甲方很清楚乙方企图用她下错的棋步来封死她的出路,她当然要尽全力反击。
歇斯底里的人碰到分裂人格的人,直觉会叫她自动让开,分裂人格的人一眼就看穿歇斯底里的人,不打算肯定她、欣赏她。分裂人格的人喜欢与忧郁的人在一起,因为她可以予取予求,日子久了,通常忧郁的人要承担这种关系的不幸。两个歇斯底里的人在一起,假若双方的歇斯底里并不十分严重的话,倒也不错;否则,在竞技场上的这两个人,都恨不得把对方淘汰出局,处处撞上暗礁。
文学作品中不乏以歇斯底里女性为主角的例子,毛姆(S,Mauga) h
m的《露意丝》(Luise),或是米切尔(MargaretMit&、hell)的小说《飘》 (Gone
wind)当中的郝思嘉。普希金(E——uschkins)与冯塔纳(Fontane-)的妻子都具有歇斯底里人格,她们的书信中句句左右为难。童话《渔夫和她的妻子》亦同。
先下手为强:歇斯底里人格的侵略性
先下手为强,是最好的防御工程。
为虚荣心而战
小孩在 4到
6岁之间形成的特殊侵略模式,不外乎对抗与竞争,这两种模式如同每一个成长的烙印一样难以磨灭。追求与征服,是性别所造成的两个基本的侵略行为形态,更为普遍的是,为了要肯定自己而引发的大小争战,以及对抗所有对自己造成威胁的人、事、物。
比赛与希望证明自己的能力这两件事,最能显露歇斯底里的人的侵略性,她非常爱慕虚荣。
与强迫人格不同,歇斯底里的人的侵略性灵活、随性,显得并不十分在意,常常不假思索就出手,因此时间不会太久,也不会过于耿耿于怀。口不择言,任性,矛头对准人,而非事情本身。
越是歇斯底里,就越虚荣;极端者会厚着脸皮地赞美自己,乃至于设计骗人,对此,水仙自恋型的人物有一触即发的敏感。自吹自擂,无止无休追求外在,聚光灯要打在她身上,非居首位不可;异性对她而言都是潜在的对手,誓将对方比下去,让自己更亮眼。
歇斯底里的人有时装腔作势,巴不得大家都对她印象深刻,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人物,隐藏在其背后的往往是心里不踏实,分不清表相与实相,搞不清希望扮演的我与真实的我有什么不同。她不太自我批判,也无从克制自己,发动攻击时炮火很猛;不由自主地要发怒,场面不可收拾;夸张本来就是这种人格的特质之一。她也倾向于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与伴侣吵架时,会说出“男人都是胆小鬼”、“女人全是笨蛋”之类的话。
歇斯底里的人的侵略行为与古代的狂飙运动有几分相似,分裂人格的人因为自己的存在受到威胁而有所不满,歇斯底里的人却将之戏剧化,人人都忘不了她的演技。歇斯底里的人表达心中的愤恨不平时,往往是即兴式的表演,这比计划好的战术更令人措手不及,意味着她胜券在握,所以她很喜欢吓唬人。
对她来说,先下手为强,是最好的防御工程;称之为不合逻辑也无妨。试举一例:
一位女士在丈夫批评她粗心大意的当儿,情绪急转直下,大加挞伐丈夫的种种不是,与原先的主题完全无关,一味地反唇相讥,而且偏离事实。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歇斯底里的人易怒的个性与脆弱的自尊心,善意的批评与极轻微的抨击都会使她觉得备受委屈。她的自我建立在狭隘的基础上,像一个易爆物,自尊心稍微受点儿伤,就会引爆她的恨意,这都与她害怕自己不值得别人爱有关系。
耍手段是歇斯底里侵略行为中很特殊的一种,可从中观察到其成长过程中家庭是始作俑者:童年时她处于父母或手足之间的夹缝,穿梭挑拨、随机应变,试图收拾家中的烂摊子,长大后的她不自觉重复这些情境。她耍阴谋、贬低、恶意中伤别人,不惜玉石俱焚,睚眦必报,包括痛恨异性,用非常手段报复。歇斯底里的人倾向在“舞台上”发动攻击,运用她与生俱来的表演天赋,剧本则依照观众的脾胃撰写,高潮迭起。怒火中烧、激昂的手势与又哭又笑的抱怨,是她典型的表达方式,若是观众无动于衷,她的内在旋即崩溃。
举一个歇斯底里的女性痛恨男人,有强烈报复心的例子:她神经衰弱,身体又不好,最讨厌闻到丈夫抽的雪茄,为了顾及她的健康,即使寒冬时丈夫也只能在阳台上抽雪茄。每当丈夫观赏电视转播的足球赛,她就在孩子面前嘲笑她品味不佳,所有她没兴趣或自觉跟不上的活动,她都极尽讽刺之能事。
丈夫的教育程度比她高,推荐给她看的书她都觉得乏味透顶,因为她看不下去,也不愿试着去阅读。对于性生活她十分严苛,每次都提出不同的理由拒绝丈夫。她从各方面贬抑她的丈夫,却不懂得这是在下意识地报复自己的父亲,因为她偏怜比她聪明的姐姐。
再举一个耍手段的例子一位病人接受治疗一段时日之后告诉我,她同时也接受另一位医师的心理治疗。这么做是因为她想知道谁的方法对她比较有益。她对我说另一位医师糟透了,对另一位医师说我不好的话。我们这两个医师对她同时做两种治疗都不知情,因为她谈到另外一位医师时,佯作那是好久以前发生的事。她让我和另一位医师鹬蚌相争,坐享渔翁之利,如同以前在父母之间饰演的角色一样。她是在报复父母亲没有善待她:小时候她父母经常在她面前谩骂另一半,若争取到她的同情,就认为自己打胜了仗。她重复施展这个报复手腕,像小时候得到父母奖赏一样,不费吹灰之力;她并未因此放弃两个不同的心理医师,这情形也和小时候一样。
榜样的阴影:歇斯底里人格的成因
那些所谓“不成材”的小孩,往往就是这种严厉矫饰作态、权威封闭环境下的产物。
是什么造成一个人对既定的规律和待人处世前后一致感到戒慎恐惧,逼得她把内心的冲动变得离心脱轨?先从天生的因素探讨起,我们会发现活泼与有反应是人类天生的感觉之一,随性自在,想要倾诉,要把内心所感说出来:喜欢与人交往,有虚荣心。因此,别人欣赏与否,肯定与否,对我们十分重要。这些性情若得到正面的发展,会很活跃、开放、适应力强,应变能力也不错,这些特质足以使人魅力无穷——这样的人很有意思,她需要刺激,自己也像一帖兴奋剂。
她天生迷人,通常长得也好看,到处赢得好感;她也很容易就爱上一个人或一样东西,以至于习惯于讨人欢心,因为她就是她;别人觉得她可爱,而她很清楚这一点。成为万人迷却不需要做任何努力,有时候也会使她不受欢迎。她很早就晓得要运用自己外在的优势,以为自己所到之处理应受人爱戴。
榜样的缺失
心理分析研究指出,4到
6岁时最容易发展出歇斯底里人格。这个年纪的小孩逐渐脱离童稚,迈向成长,这时她比以前有能力,行动上也自由自主得多,接受新的挑战的时刻到来:她将慢慢踏进成人世界,学习大人的游戏规则;认知自己的性别角色,知道有个未来在等她,不但要证明白己的能力,同时也与众人较劲儿。这意味着原先那个轻松舒适的日子不再,她处于真实的生活中,愿望与能力都有一定的界限。
她的内心与外在的经历越来越丰富,可说与成人无异。别人期待她谨言慎行、有责任感以及冷静理智。总而言之,这个阶段的小孩正接受真实世界的各种考验,她将发现事情的真相,并且接受真相。
要通过这些考验,她需要模范和榜样,才会心向往之。她一心一意想走的路,应该先前有人走过了,而成人世界必须有吸引力,她才会心甘情愿遵守其中的规矩与形式。
此时父母所扮演的角色也改变了,孩子逐渐长大,她们不再至高无上:小孩用批判的眼光观察父母,求知欲一天比一天强,问东问西,希望知道为什么这个不能做,那个却可以做;小孩希望父母认可她是一个完整的个人,接纳她,疼爱她;她最希望父母看重她对她们的爱,而且证明她有能力付出。男女有别而形成的不同行为模式,追求或征服,在这个时期初具规模,她也希望别人严肃对待她。父母的人格是否成熟,是否有充裕的理解力,关系到小孩有没有一个健康的榜样,以便探索自己,培养恰到好处的自尊心,并且认同自我。
在这个最需要领导与模范的阶段,如果两者缺失,就会造成歌斯底里人格。一个小孩要长大,认识人生的真实面,脱离稚气,不再当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儿童,而是要负起责任,尊重约定俗成的规律——这个世界必须给孩子井然的秩序,她才能承揽这些新任务;父母也必须唤醒她勇于做自己的愿望。唯有万事俱全,孩子才能成长。孩子还需要具备与年龄相符的能力,异性的肯定,当她努力完成新任务时感受到喜悦,自豪于用正当的方式满足了自己的自尊心。
让我们想象一个五光十色或乱糟糟的环境,今天被罚了,到了明天好像没这同事。大人们认为孩子永远是孩子、无须严肃对待,不被要求什么,她太小也太笨,分量不够,不需要回答她的问题,不必认真作答。想想那些在孩子面前演出全武行,以为反正小孩不懂,用不着收敛,却又要求小孩行为端正的父母。如果她模仿父母亲的行为,不能问为什么父母可以如此,而她却被视为粗鲁无礼而挨骂,应和了“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那句话,尤其是那些混乱、充满矛盾、费解叉欠缺领导与模范的环境,孩子能获得的方向与立足点实在少之叉少,她宁愿当一个无忧无虑的儿童。
举一个例子(一位少女的日记):与众不同,别人才会注意到你;生病时妈妈会照顾你,太健康或太正常的话,别人会视为当然。所以,狡猾一点儿,演戏,一方面满足别人的需求——做阳光少女,上得了台面的孩子,魅力四射地拥抱别人,甜美怡人——另一方面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假若温和柔顺还不足以讨好所有人的话,那就让人为你操心,以便心想事成;病得越严重越惹人怜。青春期时问题陆续出现,尤其是我长大以后情况更糟。
有一次姑姑来我家做客,当时我大约十二三岁,我像往常一样冲下楼梯,紧紧搂着她的脖子:
“不要这样欣喜若狂”,妈妈警告我。“欣喜若狂是什么意思?”
我问道。“夸张、怪模怪样。
”我压根儿听不懂,为什么以往的“甜美”、“可爱”,忽然变成了怪模怪样?慢慢地我理解到,每种年龄都有不同的规范要守,大人会原谅小孩捣乱,对青少年就没有那么宽客,对成人则不。我学到新的伎俩,当一个天真无邪、涉世未深的女孩,睁大眼睛,那无助、感动的眼珠只看到这世界美好的一面。天啊,我真的天真极了,但如果哪位老朋友说我天真得可以,我就会变得有计划的天真。这使得花花公子有所顾忌,不敢越雷池一步。昨天我向妈妈问起我小时候的事,她说:“你在幼儿园的时候,有时候我会把你给忘了。我总想你在那儿好得很,写来的信都是开开心心的。”听得出小草抽长的声音,素来敏感的妈妈,居然会被我那些经过幼儿园审查的信给蒙了!难怪虽然我苦苦哀求,却还要待在幼儿园里,对付这个唯一的武器就是:生病。
另一位年轻女孩说:“为什么我在一个小丑世界中(说的是她的家庭)长大,还得保持理智?这太折腾人了。”
&惯坏了的不肖之徒
30开外的男子因为恐惧征候来就医,看电影时她只能坐在某一个角落,无法搭乘快车(“因为两站之间距离太远:如果我是火车驾驶的话还可以——害怕时可随时停车,然后下车”),无法兼坐电梯、开车过桥(她得下车走过去);她怕极了单独待在房间里,唯恐天花板会掉下来;她同时担忧自己被这些莫名其妙的恐惧给逼疯了。
这几年来她疯了似的担心有增无减(她的弟弟因精神病住进疗养院,死在那儿)。阅读她从小到大的故事,就会明白她的恐惧何来。她当独生子的日子很长,弟弟小她
8岁,妈妈比较宠爱她这个老大。她的爸爸是一个循规蹈矩、有严重强迫人格的公务员,每天都公事带回家,得等到吃晚餐时才露脸。妈妈背着爸爸娇宠她,偷偷地塞钱、买衣服给她,当她在学校里碰到难题,或遇上其她麻烦时,妈妈责无旁贷地担任她与这个世界之间的缓冲嚣。爸爸一概不知情,向来不过问,乐得耳根清静。她小时候经常生病,妈妈更是百般疼爱。
她的丈夫比她大得多,乏味无趣,这桩婚姻委实令人失望,儿子成了她最重要的人,为了要抓住儿子的心,她言听计从。十七八岁时,她和朋友搞起黑市买卖,收入颇丰,过着奢华的生活,女朋友多不胜数。
妈妈知道她靠黑市赚钱,以爸爸平日的态度以及社会地位来看,想必会严词谴责(爸爸一丝不苟,如果坐上一辆拥挤的巴士,没办法把车票交给驾驶的话,她会在第二天递上两张车票)。她常逃学,担心所从事的不法勾当哪一天东窗事发,她有双重面目——在爸爸面前是乖儿子,转脸又成了受母亲掩护的不肖之徒。
虽然日子多彩多姿,心脏却越来越弱,常常发作,伴随着头晕目眩。身体不适透露了她继续招摇撞骗的原因——在内心与周遭环境中都找不到真正的立足点。要她与父亲看齐,但父亲的世界里只有工作,不仅毫不吸引她,也因为父子之间联系甚少而难上加难。譬如她星期天走进爸爸平日谁也不准踏进去的书房,父子两人遥遥对坐,爸爸看报,她则看画报,没有人说话。她们根本无话可说,换言之,双方都为缺乏话题而尴尬万分。她觉得爸爸以及她的生活方式很滑稽,常在背后与妈妈一起嘲笑“老头儿”,说她是怪胎,吹毛求疵。妈妈很年轻的时候就嫁给年长她许多的爸爸,看上的是爸爸的地位:她始终没有长大,比较像是加入反对党的孩子,只有在儿子身上才找得到她渴望的“伟大的爱”,因此没有能力给儿子一个立足点,把她给惯坏了。
这位病患在茫茫人海中找不着方向,不识脚踏实地为何物,时时觉得大难临头,所有的东西都将瓦解(天花板掉下来),什么都承载不了她(怕过桥);其她的恐惧则视情况而定,譬如她不能如她所愿的“下车”;让她吃香喝辣的“招摇撞骗”,随时都有被揭穿的可能(伴随头晕目眩的心脏病)。担心自己会发疯当然与弟弟有关,另一方面表示幽暗的潜意识告诉她,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比这个好的环境,所谓的“黄金鸟笼”,也会造成歇斯底里人格。在这种环境里,人们重视外在,争取较高的社会地位比教养小孩重要,随便把小孩交给别人照料,以至于孩子对自己是何等人物、父母的分量,有很强烈的感受。同学们羡慕她们,因为她们应有尽有,而她们也配合演出幸运儿童的把戏,否则好像没良心。到后来,傲慢自大掩盖住她们内心的凄惨,没有人了解,甚至觉得这样家庭的小孩的确令人羡慕。
没有父母作为榜样的小孩,只有两种可能:仍然以父母以及她们表面的价值为师,此其一:不然就不把父母当一回事,孤立无援,此其二。等到她长大了,以前父母怎么做,她依样画葫芦;要不就与之对立,发誓绝对不要像父母一样,但良好的示范依旧缺失。
父母角色错位
另一重困扰是父母双方的性别角色错乱,妈妈独揽家中大权,爸爸惧内。这里说的不是社会上约定俗成的性别角色,而是阳刚与阴柔的气息倒置。惧内的男人被妻子削去了权力,因此怕老婆;趾高气昂的妻子因为痛恨男人,想与之一较长短,轻视自己的性别,因而变成男人婆。她们的小孩没有一个恰当的性别角色可以效法,成长过程也很崎岖,日后与异性相处时问题丛生。父母亲的男性与女性角色恰如其分,有关键的作用,如此一来,小孩才会认同父亲——男性、母亲——女性的形象。
我们的社会提供男女两性各种可能,让大家接收性别角色的讯息。
一方面,男人或女人应有的行为举止业经大家认可,这牵涉到从古至今,或者理想中的权力分配,而我们正开始扬弃这些既定的模式,要解开传统加诸男女两性身上的锁链。事实是,每一种文化的男子气概与女子气息都十分迥异,我们要明白性别角色的订定与时代有关系,而非大多数人以为的,是基于生物学上的条件。每个社会都男女有别,依照需要设定角色,从孩提时代就着手教育。米德(MargamtMead)在她的著作《男人与女人》中举了不少精彩的例子。
5岁的小孩,如果体验到父母亲婚姻的不幸,也有可能形成歇斯底里人格,那些作为父母一方替身的独生子和独生女属于高危险群。以她们的年纪而言,这个任务过于艰巨,她们还不够成熟,却已经要向无忧无虑童年告别,身心尚未完全成长,就变得十分早熟。做儿子的成为对父亲失望不已的母亲的安慰或盟友,放任她做与年龄不符的事情,造成她的负担:作为与她十分亲近也亲密的母亲的知音,她必须付出代价——母亲把她拉到与父亲敌对的阵营,用母亲的眼光来审视父亲,父子关系因此常遭破坏。敬爱父母双方,坦率地向她们表露倾慕之情,她无从有这种健康的体验。她少年老成又不脱稚气,与父亲的关系形同断层,以至于日后在成年男人世界中,她提不出印证:做女儿的情况亦同。无论儿子或女儿,与异性的良好关系都是从父母亲那儿来的。
一个孩子被安排一个超龄的角色,丧失完整性,没有安全感,只能发挥别人要求的功能。大部分时候,脱离了那个场景,她仍然被视为孩童,而有的时候就得当大人,错谬混乱,当她无从满足对方的期许时,自卑感随之而来。
对生活不满意,把自己做不到的事寄托在儿女身上,利用儿女完成自己的心愿的父母,也会造成孩子歇斯底里的人格。这种父母非但没有成为小孩的榜样,也没有好好引导,只会把自己热衷的东西强加在孩子肩上,这通常会造成歇斯底里忧郁人格。
如果小孩被迫扮演父亲或母亲的小太阳的话,也会产生相似的结果。这样的孩子必须时时保持开朗、开心,行为无懈可击,好让父母高兴;这样虽然赢得父母的爱和赞赏,但日后却难以认同自己。她所必须扮演的角色很可能会成为她的第二天性,本性却被遗忘了,如果长大以后这个角色被抽离、不再被需要,会引发严重忧郁症或者精神崩溃。
更为复杂的是,与一般人的生长环境有天壤之别,建立在特定的社会地位意识或少数人具共识的环境,孩子在家中学习到的观点和行为模式,虽然受到大人鼓励,但那只在家中有用,一离开家就变得不可理喻。通常要等到小孩进人学校,惊觉自己无法套用在家中学到的技巧,心理危机便应运而生。发现家里那一套到了外头一无是处,她苦闷而失望,举手投足都没有信心,尴尬极了,孩子往往会退回自己的家庭。这一类背景会形成歇斯底里一分裂人格。
歇斯底里人格的中心问题在于患者不认同自己的身份,她也许走不出童年时期当作模范人物的性格阴影,要不就极力驱赶这个阴影,也可能接收强加于她的那些角色。
除了以上这些环境类型之外,极端压迫、强制的环境,也是造成歇斯底里人格的温床。歇斯底里变成小孩抗议刻板、强迫、限制自由、压抑冲动的教育的手段。对峙之下,行为极端化,不分好坏一概予以否定,不仅拒之于千里之外,更要在有意无意中把大人禁止的东西通通体验一番。那些所谓“不成材”的小孩,往往就是这种严厉、矫饰作态或权威封闭环境下的产物;严格说来,这并非歇斯底里,而是一种反作用。
歇斯底里的起源
接下来要从历史着手,探讨为什么从前的人认为歇斯底里专属于女性,就连歇斯底里这个词也是阴性的,它源自希腊文“hvstera”,意指子宫。这让我们比较能够理解,为什么有歇斯底里人格的以女性居多。也许我们接收了前人未经证实的想法,许多与人有关的说法其实缺乏学术根据,只是随口说说而已;有的时候却是有意如此。
古代西方妇女的生活局限在妻子、家庭主妇与母亲的范围内,生命的意义以及社会期待她们扮演的角色,就是守着家庭[“这里头住着一位贞洁的主妇……”出自席勒(Schiller)的作品《钟》的对白];男人就大不相同了,可以尽情发展自我。因此,女人对伴侣关系的看法与男人少有交集。人们重视男人在社会上的表现,低估女人的成就,女人获得的报酬也远低于男人,法律上以及经济上都居劣势。什么都不利于她。发展限于家庭,被迫履行男人与社会为她们设定的目标,她的自我被压在集体的偏见之下。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女人先是被认为没有心灵,然后被剥夺了性自主权。父权之下女人的处境实在不值得向往。于是,不妨说歇斯底里变成她唯一的武器,与强势男人的世界对抗,趁机报复她们。我们几乎可以说歇斯底里的行为是女人“发明”的,再高明的医药也治不好,男人一碰到歇斯底里的女人就没辙,只有绝望的份儿。歇斯底里的行为不理性、不合逻辑、看不透、无人能懂,男人的理论与逻辑完全派不上用场:她怎么啦,生_『什么病,她不要什么,不能做什么?狂风暴雨般的场面,她身体上的症状。悲观到濒临崩溃的地步,甚且以死要挟。男人一头雾水,宣告投降,她可不希望用尼采的皮鞭来“驯服”这“倔强”的妇人,唯恐破坏了俩人的关系。性被贬为“婚姻义务”,使得女人“冷感”,男人于是再一次责备女人。拥有权力、占有财产的傲慢男人,小心掩饰对女人的畏惧,她害怕“另一种”生活,看起来是那么危险;越看重自己英雄气概的男人,心中的戒慎恐惧就越深。凭借天赋异秉的潜意识,女人发觉歇斯底里可以抗衡男人的不可一世,自我防卫与报复二者得兼。典型的歇斯底里现在渐渐销声匿迹,这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因为现代平等权利、不受压迫的女性,已经不需要它了。
由此町看出歇斯底里的起源:压迫、轻视、箝制、强迫以及不了解自己的伴侣和社会,歇斯底里变成一种反弹行为,与性别无关;其她会造成歇斯底里人格的环境也非关性别。
我们一一介绍了形成歇斯底里人格的背景,患者惧怕既定的规律、前后一致以及责任义务,未达父母期待而感到失望,那些期待来得太快也太早,以至于不满自己的无能;这些增加了她的虚荣心,长大后用微薄的力量打天下,造成歇斯底里似的恶性循环,导致崩溃。我们也因此理解何以歇斯底里的人有巨大的吸引力:她对自己和生活不满,
非常渴望刺激,不断地寻求变化,以为靠这个可以达到目的;老是想该改变的是别人,而不是她自己——认知这些对治愈有帮助。
对她也有帮助的认知是,不要对真实的世界敬而远之,反而要熟悉个中的游戏规则、规矩以及法律,理解并且接受这些规范。她需要真诚的勇气,做好与过去一刀两断的准备。唯有如此,她才看得清真实世界的正面意义,她将在真实的世界获得满足与实践的机会。
歇斯底里大多带着贬义,实在不可思议;大体而言,我们比较同情强迫、忧郁或分裂人格,知道她们的灵魂受者痛苦。当我们形容某人歇斯底里时,仿佛自己比较高尚。这大概与歇斯底里的人装病、瞬间变得冷静等有关,如果她“想要”的话;也可能是我们承袭了旧有的成见。歇斯底里是一种病症,过程历历可见,与其她的精神疾病一样,患者也深受其苦。说不定这反而加深了我们的偏见,因为单看表象的话,歇斯底里的人多半生活优越,我们不认为她们有生病的权利;这个看法有待修订。毕竟我们每个人的过往都有一个模糊地带,有些人对早年的坎坷心存感激,将之转化为助力,因此成就斐然,难道不该更同情且包容那些没有这么幸运的人吗?
&她们恐惧什么:歇斯底里人格的故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进修成就怎么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