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亲爱的你在那里里

亲爱的伙伴们,你们在哪?
&&&&& 他们是一群与共和国同龄的老人,从1964年到1978年,14年的时间里他们从城里来到了肥城的农村。与农民打成一片,认识农具、学习种地,经历过苦难、忍受过饥饿,他们把青春洒在了这片热土上,如今步入老年的他们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段知青岁月,更不会忘记这个&第二故乡&。
特别求助:寻找513名知青&&&&& 9月20日,济南的一位张阿姨给《小溪办事》打来电话,她说她今年已经68岁了,她请求我们帮她寻人。她寻找的可不是一个人,而是500多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青&。&&&&& 日,济南的513名知青下乡到肥城,分到了仪阳、安站、安庄、孙伯、王庄、桃园六个公社,当时年龄最小的只有15岁,最大的也就20多岁。他们在这里呆了十几年,时间最长的张阿姨1978年才回城,在那里他们付出了青春。张阿姨告诉我,她不敢回想那个时候的事情,可虽然不敢想但却总是忘不了,几乎每次想起都会流泪,这泪中除了心酸还有思念。今年是他们下乡50周年,所以他们几个人商量决定要举办一次&肥城下乡知青50年聚会&,可要想通知到这513名知青,大家都没办法了,所以想起我们《小溪办事》帮忙寻人。
重温知青岁月 重走知青路&&&&& 新闻播出后,很多当年的知青联系到我们,也联系到了张阿姨。张阿姨联合济南、肥城的知青成立了&肥城下乡知青50年聚会&筹备组。大家都说好久好久没到过之前下乡的地方了。于是,10月2日,几位知青决定重回肥城桃园镇,重走知青路。&&&&& 一大早来自济南、肥城的十几名知青赶到肥城市桃园镇龙阳村。龙阳村的村书记、村民早早的就在村口等着大家,几十年没见的他们一见面就抱在了一起,都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张阿姨说:&回来一趟太不容易了&。&&&&& 大家也纷纷感叹着龙阳村的变化,原来一走一脚泥的土路变成了柏油路,原来分割出来的菜地也变成了一栋栋新的楼房。村民们拉着知青的手,就像拉着自己亲人的手,即使几十年不见还是能清楚地叫出知青的名字。&&&&& 虽然有了新楼房,但村子里有一个叫&青年食堂&的地方一直没拆,这里就是知青们50年前的家。当年的院子如今还是那么大,12间房子坍塌的只剩了一间,但大家对这里的感情一点都没变。这里有着老知青们太多的回忆,大家兴奋的聊着过去,聊着在&青年食堂&里发生的趣事,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 在这些老知青的心中,肥城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回城之后的他们,没有忘记这里。张怀念阿姨回乡办起了养殖场,解决剩余劳动力;王永清大叔为了解决村民卖地瓜难的问题办起了淀粉厂。村民们说,有了今天的变化多亏了这些老知青们。
50年重聚首 回忆曾经的燃情岁月&&&&& 日,聚会在肥城如期举办。当天到场人数达到200多人,远远超出筹备组的预期。宴会厅里大家有50年后重逢的喜悦、有激动的泪水、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思念。65岁的姚阿姨,9日摔伤双腿,腿和脚都肿着还拄着拐杖坚持来到现场。她说,她是从电视上看到的聚会消息,虽然自己刚刚摔伤3天,儿女们不让出门,但她说什么也一定要来,只要有一口气就得见见自己的姊妹。&&&&& 大合唱、拉丁舞、豫剧、诗朗诵,大家笑在脸上乐在心里。筹备组的张怀念阿姨还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把聚会剩下的钱买树苗,让每一个公社种在自己的村口,让知青故事永存,这棵树就起名叫&知青树&。■小溪特派员 吉璐璐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
[责任编辑:杨凡、山东广播电视报]
手机安装浏览更多山东资讯
大家都在看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中国恩人,你们在哪儿
主页 & 京华时报 & 第五版 各地/热点·专题
中国恩人,你们在哪儿
?回国前跟朋友们挥手告别。
  日,时年27岁的日本登山运动员松田宏也和队友一同前往攀登贡嘎雪山,因天气急剧变化与大本营失去联系。此事迅即引起中日两国高度关注。几经努力搜寻,有关部门宣布其遇难。令人不可思议的是,19天后,松田奇迹般出现在距出事地点约3000多米的大本营,后被当时上山采药的四名彝族药农发现。一场涉及数百人的紧急大抢救就此展开,成就了一段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20年后,松田已成为日本著名的登山家,希望能寻找当年曾在贡嘎雪山救护他的中国好人,并希望“能在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的今天见到他们”。  勇士遭遇生死劫  1982年,来自日本市川山岳登山队的松田宏也与队友成功登至贡嘎雪山海拔7200米高度。5月1日,就在他们离顶峰只有50米的时候,在山下大本营里等候的人们收到了松田宏也的最后通话:“我们遇到强烈的天气变化,现在什么都看不见了……”随后两人失踪了!  各方立即组织强有力的营救,山下的队员和为登山队服务的汉、彝族民工也开始在雪山、冰川上进行拉网式搜寻。数天后,搜寻队终于作出了痛苦的选择:放弃搜索,撤离大本营!临下山前,队员们摘来了贡嘎雪山上的野花扎成花圈,在大本营举行了沉痛的悼念会。  19天后现奇迹  19天后,当地彝族药农倪明全、倪红军叔侄和毛光荣、毛绍钧父子前往海拔2900米的冰川舌城门洞地带采药。突然,18岁的毛绍钧看见在几十米外的斜坡上有一团红红的东西,他以为是考察队丢失的科学仪器,跑去看时才发现躺着一个人。此人身穿天蓝色尼龙登山服,红色登山裤,外套红色风衣,双眼深陷,满脸水泡,胡须丛生,一只脚的登山鞋已磨破,另一只脚只剩下破袜,身上的皮肤被雪风吹得变成深褐色,脚因冻伤、碰伤已腐烂,裸露部分已腐烂并发出阵阵臭气……  根据伤员身上的相关资料,四位彝族同胞证实:这就是那个叫松田宏也的日本登山队员!这人突然惊醒过来,吃力地转动着身躯,指着摄影机意思是让毛给他拍张“遗像”。“人还活着!”药农们惊喜地发现。从伤员口袋里笔记本上的中文,四位彝族同胞证实这个叫松田宏也的人是日本登山队员!在无粮、无水、严重缺氧的情况下,松田宏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居然从海拔7200米的高山爬回了海拔3600米处的大本营,这真是一个奇迹。但是松田不仅19天没有吃饭、喝水,而且全身已冻烂了,同时患有感染性休克,肺部感染、肺不张、胃穿孔、败血症等10余种并发症,而每一种并发症都可能致命。  在登山队员们留下的窝棚里,药农们撑起自带的塑料布搭成一个简易帐篷,脱下察尔瓦(彝族披毡)盖在了松田宏也身上,又做好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一点一点地喂进他的嘴里……20日一早,毛绍均和倪红军两个小伙子飞奔下山,直奔离贡嘎山有近百里之遥的摩西医院。随后,加急电话、电报迅速发往泸定县、甘孜州,发往四川省政府。消息惊动了全国……  全省动员紧急救护  松田宏也还活着!日本登山队员需要急救!  抢救的战斗开始了,以泸定县摩西皮防医院医生为主的22人自愿抢救队打着火把、手电,于当晚10时开始向深山中行进。一百多里的崎岖山路,林木茂密,农民们奋勇当先,采用各种办法救运松田。身体被树枝剐得浑身是血,但为了把松田早日送到,他们毫无怨言。走到最后几十里时,天突然下起大雨,农民们将衣服脱下来披在松田的身上。21日晚9时许,抬着松田宏也的担架经过10多个小时急行军后终于抵达了摩西医院。22日凌晨3时,松田病情突然恶化,不能送往成都治疗,同时,省政府曾请派出直升飞机,前往援接,因大雨不适航,中途返航。生命垂危,必须立即手术……松田被紧急送到甘孜州医院,修补了胃穿孔。26日晚10时45分,又转到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抢救。松田需要输血!皮防病医院的李先生要求电话通知全县干部都来验血。17个彝族人、汉族人的血慢慢输入了松田的血管里。随后,松田在数月的精心呵护后,又做了截除手指和脚趾的手术。松田又成功地站了起来!  特护床上写“友好”  刚下手术台的松田宏也身体十分虚弱,不能说话,不能动。医院特地指派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长和4名同事组成特别护理组,对松田宏也实行24小时护理。为防止褥疮出现,护士们每隔1小时便替他翻一次身;部分生理机能失控的松田一天20多次将污物拉在病床上,赶紧换上干净床单之后,5位护士细心地把沾上污物的松田擦洗干净。刷牙、洗脸、进食,病床上的松田就像一个幼儿一样,接受着四川护士们无微不至的照料。与此同时,19人的医师团对松田继续进行术后恢复治疗,松田渐渐远离死亡线。入院时,个头近1.80米的松田体重37公斤,形容枯槁,如今,已双下肢截肢的松田体重奇迹般增至47公斤,面色也逐渐红润起来。5月28日,劫后重生的松田对着病床前的中方医护人员喃喃蠕动嘴唇,说出了第一句话:阿里呷多(谢谢)!  日本友人获新生  然而松田的康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就在医护人员为逐渐好转的松田高兴的时候,令人担心的事出现了。并发症开始肆意攻击松田初愈的身体,意志坚毅的松田第一次感到了恐惧,他开始拒绝回答提问,表情焦虑,其生理反应也急剧恶化,脉搏竟突然增至120次/分钟。不能让小伙子这样消沉下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护士长通过翻译,不厌其烦地告诉松田,中国的残疾人是怎样工作的,怎样重新开始新生活的。“知道苏联的无脚飞将军吗?没了双腿的支撑,这名勇敢的苏联战士驾驶战机击落了数十架入侵的德国纳粹飞机。记住,有没有腿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意志!”然后逼着松田开始了机体功能锻炼。为了给予松田战胜自我的信心,护士长提议和他掰腕子,先是毫不留情地赢上一盘,赌气的松田硬要继续“比赛”,终于赢了一盘后,松田露出了久违的笑脸,再次振作起来了。  聪明的小伙子在护士们的帮助下,学会了用仅余小截的拇指关节握笔写字。40多天后,已康复的松田在离开医院时,含着热泪用汉字写下了:“中日友好万岁”!  渴望与恩人相见  回到日本后,松田一直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现在,从膝盖下全部截肢的他是日本一家上市公司———日本涂料株式会社的汽车部部长。装上假肢后不久他还独自登上了富士山,并于1995年远征希夏邦马峰。这个爱好一直保持至今。  20年后的今天,当他再次回忆起当年的这段难忘经历时,仍十分动情地说:“我永远不会忘记是中国人民给予了我第二次生命。虽然远隔千山万水,时隔20年之久,但我每时每刻都会想起当年那些无私救护我的中国朋友。”虽然他后来也曾回过一次四川,但因种种原因没能找到当年曾在雪山救护他的4个彝族药农、无私向他提供鲜血的“中国好人”以及曾帮助他的无数中国人。“真想见他们一面”,为此,松田决定于本月28日赴成都,与恩人们团聚。  找到无名英雄  为了满足松田这个愿望,当地的媒体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之后的几天里,不断有热心读者积极参与。随着一个接一个线索;4位彝族恩人找到了,第一个抢救医生找到了,组织抢救的“乡干部”找到了,参与救治的川医专家找到了,拍下抢救过程的摄影师也找到了……  本月15日,根据曾任甘孜州统战部部长的祝先生和读者李维提供的线索,记者找到了当年发现松田宏也的4名彝族人。毛绍钧告诉记者,因为当年参与营救有功,他和倪红军一同被破格招收入摩西镇林业保护站。得知松田宏也即将到来,他激动地说:“我们非常高兴,也希望能见到他。”  此前,松田曾给提供了一大摞当年他在医院里的相片,这些照片是谁拍的呢?  “是我完整地拍下了松田宏也的抢救过程”,前天第一个打来电话的郭家林说,“当年我刚好也在贡嘎雪山,刚听到这一消息便赶去参加救援,并拍摄了全部抢救过程”。据郭家林介绍,在松田宏也离开成都时,他曾将所拍摄的图片赠送了松田,后来松田宏也回到日本还寄来了感谢信和他在日本的生活照片。  同天,根据胡小姐的线索,记者找到了当年第一个前往贡嘎雪山抢救松田的泸定县皮防病医院医生屈维华。屈医生说,当年接到消息后,他和当时皮防病医院的护士蔡启华及体委人士一同爬上了3600余米的高山,并在山上为松田进行了前期的救护。第九人民医院院长的罗子光则打来电话称,自己当年在甘孜州医院工作时曾亲自参与过抢救。而现友谊医院负责人的肖启亨告诉记者说,他当年在华西医大附属医院工作曾参与抢救过松田。  前天早上,刚刚听到消息的青羊区苏坡派出所警官苍明勇向记者打来电话,称自己便是当年亲自率领干部上山进行抢救的“乡干部”。据苍明勇介绍,当年他在摩西公社任职,此前便参与了对松田宏也的寻找。当听到松田宏也获救的消息后,他便立即组织公社人员前往营救。  “今天你们登的那张照片上的护士,就是我们医院的钟维佳。”15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原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几位医护人员也向媒体提供了宝贵线索。据该医院外事科记载,当年松田宏也被人发现后,孔繁成、张慈忱医生立即赶往当地医院进行抢救,并护送松田宏也坐直升机到了成都。医院领导将各科室医术最强的医生及护理人员集中起来,组成了一个19人的救援小组,全力抢救松田宏也。  据当年主治医生之一的肖乾虎教授介绍,松田宏也回国后还跟该医院的医护人员保持着来往,每年都会寄贺年卡。10年前,他还专程来到成都看望救护他的医护人员们。&&&&■后续  得知恩人们的下落,松田无比欣慰,他说:“我的血管里流淌着的血液除了我的父母的,就是善良的四川人们的,我整个人都是中国人了,我没有理由不热爱他们。在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倍加思念在20年前的贡嘎雪山给我救命之恩的中国恩人,真想马上见到他们,以表达我源自内心的感谢。”&&&&《天府早报》《成都商报》供稿&&&&《京华时报》&(日第A10版)
?1995年远征希夏邦马峰。
?中方医护人员为他实施抢救。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福利院医生,你们在哪?·福建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第11版:零距离
全力以赴防抗“麦德姆”
&&&&&&&&&&
| &标题导航
福利院医生,你们在哪?
□本报驻三明记者 陈亮
□本报驻三明记者 陈亮
&&&&近日,记者在三明市儿童福利院、建宁县社会福利院采访时,发现三明的福利院几乎没有专业的医生,医护人员紧缺。&&&&三明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兼医生梁生亮告诉记者,从1&999年他从明溪县福利院调到市里到2010年,这十几年间,全市所有的福利院只有他一个专业医生。2010年后,个别县才有医生进入福利院,但也是屈指可数。在建宁县福利院,仅有四名护工,没有医生。&&&&2010年至2014年,三明市儿童福利院每年都设有医生的事业编制岗位对外招聘,条件是临床医学相关专业,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均可,大专学历以上,但连续5年都无人报名。&&&&提及此种现状,多家福利院负责人坦言,主要是由于福利院的医生待遇太低,按照事业单位的薪资水准,刚入职的医生在市儿童福利院的工资仅2000多元,比医院等相关机构相差太远。另一方面,福利院的工作环境相比医院较差,且很难有晋升的机会。&&&&“能来福利院工作的医生基本都是抱着奉献的精神。”三明市儿童福利院院长林彬说。&&&&但福利院确实非常需要医生。在福利院里,有许多重度残疾的孩子,生活无法自理,老人也有不少残障人士。林彬说:“近五六年来,院里每年接收的十几名儿童里,几乎没有一个是身体完全健康的,孩子一送来都要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这样的孩子,如果没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照顾,是很让人担忧的。”&&&&在福利院,诸如患有血友病、脆骨症的孩子时刻都有生命危险,如果给重症脑瘫的孩子喂食方式不当,就有可能发生窒息,一有疏忽,就可能发生意外。若院里有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妥善处理。另一方面,目前福利院的护工也亟须补充健康护理方面的知识。因为待遇低,现今的护理员年纪都偏大、文化程度低,很难给予孤老病残者有效的照顾。&&&&福利院的老人、孩子都应享有基本的生命权,只有医护人员紧缺问题解决了,才能更好地保障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命健康。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度设计时给予倾斜,从政策扶持到医护队伍建设等方向着手。例如,可定期组织、调配医院的医生到福利院义诊、提供健康检查、开设医疗讲座,对护理员进行培训等;组织医护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到福利院实习,应当同到卫生部门实习一样,给予认可;组建系统化、专业化、长效化的医疗护理志愿者服务团队。当然,最根本的还是提高待遇,设置专岗补贴等方式,引导专业医护人士进入社会福利院工作。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未经许可禁止做任何链接和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亲爱的你在那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