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圣殿里的种子的如何加工到有机玻璃加工工艺中...

您的位置:>>>>正文
智慧在“种子圣殿”闪烁
07:40来源:
世博园里,英国馆无疑是最受追捧的热门馆之一。
游客关注的热情,首先来自英国馆的外形。远远望去英国馆像一颗巨大的蒲公英种子,那毛茸茸的“触须”是由60686根亚克力杆组成。进入“种子圣殿”的参观者会发现,每一根亚克力杆里都含有形态各异的种子。白天,日光照亮圣殿的内部,将数万颗种子呈现在参观者面前。到了晚上,亚克力杆里包含着一个发光二极管,随着光泽和色彩的变幻,圣殿呈现出非凡的风采。
“种子圣殿的亚克力杆是由泰兴汤臣亚克力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是近年来不断推动企业掌握标准‘话语权’的成果。”泰兴质监局局长王坚说。
当初英国馆项目负责人慕名找到国家亚克力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汤臣公司时,董事长汤月生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亚克力,俗称‘经过特殊处理的有机玻璃’,常用于广告牌、礼品盒等行业,有‘塑胶水晶’之美誉。但是,要求长达7米的亚克力杆能经受住长期的日光照射、风吹雨淋,还要在顶端嵌入各种各样的种子,别说我们没有做过,就是国际上也没有先例,当时压力确实很大。”汤月生当时给员工下了一道“死命令”: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2009年4月,汤月生亲自率领研发团队全力攻关。“最难的是,每颗种子含水量、质量都不一样,把它们浇铸进亚克力杆时不能有气泡和黑点。”两个半月里,试验了8000多种种子,报废了6000多根亚克力杆,汤臣公司终于研制出完全达到设计要求的亚克力杆,而且性能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除了“种子圣殿”这个标志性建筑,汤臣公司还为世博园生产了550多套标识牌,分布在5.2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每个入口和交通节点。
“能拿下标识牌这份合同,作为国家亚克力标准的起草单位,这身份帮了大忙。”汤月生说。2009年11月,上海世博局邀请汤臣公司派代表参加“上海世博会园区标识系统制作施工服务研讨会”。这个研讨会其实就是“竞标会”。最终,汤臣公司成功击败日本、德国客商,一举中标。本报记者赵晓勇
本报通讯员马宏飞
张凤军 程飞
(编辑: crawl)我要评论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广州日报大洋网()
随时随地畅享资讯
订制《广州日报》手机报:发送AA到
订制《信息时报》手机报:发送AB到
一键分享: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用户名: 密码:
赞助商链接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为世博而设计》之八——英国馆“种子圣殿”
这两天,我的不少朋友都说去上海看世博了。原本也想陪妈妈去的,但最近忙着撰写新的电视脚本,每日奋笔疾书,也不及更新博客。从今天开始,我将陆续将自己给央视十套《人物》栏目写的专题片《为世博而设计》的台本发到网上,也许可供有去看世博会计划的朋友作参考。该片是日在央视开始播出的,每天一集,共播出十天。中国国际广播电视总公司已出版DVD光盘。
《为世博而设计》系列电视片——
第四集《诗意的建筑》台本(中)
撰稿:李海培
【画面】世博园 英国馆
【解说】在上海世博园中,不乏那些标新立异、造型奇特的建筑,而当人们看到英国国家馆时,这种标新立异可谓达到了极致,以至于人们觉得它不像是一个建筑。
【采访】顾英:00:02:16
因为我们常规的这种国家馆的设计,通常从它的建筑造型,它的立面材料,以及它的展示方式等等这些方面,有它自己比较独特的地方,或者是说通过它的设计来表现它自己国家的一些特色和风土人情等等这些方式,但是英国馆的第一印象看上去,它没有任何一个特征来表现出来说,它是英国馆。
【解说】在英国馆奇异的外墙上,甚至连窗户都没有。有人说它像海胆,有人说它像毛绒玩具,还有人说它像一个长满头发的大脑袋,但就是不像建筑。
【采访】曾群:100:08:32
&&&&英国馆,你可以看到,它不是一个建筑,它其实只是一种体验,所以它展示的可能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它展示一种新的人对社会,对城市的一种新的认识。
【采访】顾英:00:02:16
从它的整个建筑形式上来讲,它也是比较独特的,因为像是一个雕塑体而不像是一个建筑体。
【解说】这座完全超乎人们想象的建筑并不是什么前卫艺术家或者雕塑家的作品,而实实在在的出自建筑师之手。它的设计者似乎在用一种充满诗意的方式把人们带入一个陌生的未来世界。
【解说】其实,历届世博会都不乏畅想未来的内容。1939年美国纽约世博会就以“明天新世界”为主题,想象着21世纪人类的形象,还设计出“未来小姐”身上的“合成玻璃”沙滩服。当年人们勾勒着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到处都是以汽车、高速公路和摩天大楼构筑的超级城市。而今,这已成为现实。
【解说】此后的世博会上,人们更是少不了描摹那些被太空探索、磁悬浮、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运用所改变的未来世界。所以,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出现一个极度超前的未来建筑其实并不出奇。不过,英国馆显然不是为居住而设计的建筑,更没有体现什么高科技功能,就像上世纪的人们对21世纪的服装难以理解一样,这个英国馆似乎让人们越看越迷惑。
【画面】科幻电影图片
【解说】今天,对大部分人来讲,我们的未来已然被塑造成了这样,就像在许多科幻影片中所看到的。但是,科技真的可以支配一切吗?
【画面】今天,人们的答案已经不像十年前那样肯定了。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发现科技并不是万能的,它无法让污染的海洋立即还原纯净、也无法让消失的物种再次繁衍、并生生不息。在这些现实面前,科技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强大。
【解说】英国馆的设计者托马斯?赫斯维克突破了人们对未来想象的思维定势,他的设计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世界的未来。
【采访】设计师12 54
城市的未来从很大程度上讲依赖于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
【解说】托马斯认为,人类在科技上的不断进步和对自然的掠夺性开发会导致未来地球环境的改变,高温高热使地球上的生物不断单一化。如果说,过去世博会中对未来的畅想是基于当年人类工业革命的成果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话,那么托马斯今天所关注的未来也是基于当下人类面临的发展困境。
【解说】这位具有艺术家气质的建筑师,曾经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惊叹的建筑符号。曼彻斯特2002年英联邦运动会上的“钢穗”雕像;位于纽约苏荷区法国时尚品牌专卖店的“飘浮”楼梯,以及伦敦那座享誉全球的“可以卷起来的桥”,都是托马斯设计的作品。而且,它们都超出了当时人们对于建筑的理解范围。
【解说】2006年11月8日,年仅36岁的托马斯&赫斯维克获得了与电影界的“奥斯卡奖”有同样的分量的建筑界
“菲利普王子奖”。被许多人誉为新世纪的“莱昂纳多&达芬奇”。
【解说】2007年,托马斯参与了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的方案竞标,他这个奇特的
“种子圣殿”设计方案一经推出,就立刻成为了英国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大家纷纷猜测,这次托马斯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奇思妙想呢?
【采访】设计师12 54
我们的意图是让展馆本身成为展示内容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座建筑那么简单。
【解说】这一次为上海世博会而设计,托马斯将他的才华再次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将英国馆称为“活着”的建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解说】远远看去,英国馆的外表皮的确不像通常的建筑那么生硬冰冷。6万多根长达7.5米的透明亚克力杆覆盖在建筑表面,由于它们特殊的柔韧性,可以随风摆动,使整个建筑看上去充满了诗意和生命的活力。
【采访】设计师18 32
采用这种透明亚力克的原材料的原因是白天的时候,它们可以捕捉到阳光,而晚上它们可以释放出光线。这种材料的亮度比普通的玻璃要大,而且更美。我们希望它更像是一种人造的琥珀。更绝妙的是,当风吹过时,它们还能迎风摆动,摇曳多姿,我们非常希望这样的创意能够变成现实,展示给所有人。风吹过时的效果跟我们预先设想的一模一样。
【解说】这种亚克力材料其实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有机玻璃”,具有高透明度,透光率达92%,有“塑胶水晶”之称。韧性极佳,尤其适用于室外。
【解说】当有微风拂过这些7米长亚克力杆时,它们会随风轻轻摆动,整个建筑仿佛与自然融入一体,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随风飘舞。但是建筑师不仅要考虑这些动人画面,还要想到如果微风变成了飓风,英国馆是否也会像蒲公英一样被吹的四分五裂呢?
【采访】A02同济大学英国馆顾英采访00:00:15
尽管是临时建筑,但它要满足一定的抗震要求和抗台风的要求,而这些设计要求,因为它不是常规的梁柱结构的建筑,所以在它的计算模式上就非常复杂,也就是说它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要让它来符合国内的设计要求。
【解说】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台风和暴雨经常光顾,每次台风过境,整个城市都如临大敌。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来袭,致使上海浦东新区1.5万株杨树倾斜、倒伏和折断。
【解说】展期长达半年之久的世博会,正好经历夏秋两季。“种子圣殿”将不可避免的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那么,它怎么样才能抵御强风的袭击呢?
【采访】(A01 同济大学英国馆顾英采访1 00:16:35)
我们在亚克力杆外面套了双层的铝管。
【解说】双层铝管可以加强亚克力杆的强度,从而保持英国馆的外型不会弯曲。托马斯在同济大学的实验室里,参照英国馆的外型,按1:1的比例做了一个4米乘5米的局部模型,用来试验双层铝管适合亚克力杆的长度。
【解说】经过反复筛选和调试,他最终的选定的方案是将长约7.5米的亚克力杆安装在6米长的铝管内。
【采访】(A01 同济大学英国馆顾英采访1 00:16:35)
外露端的长度,原来是露了两米左右的长度,但是后来我们发现留两米长这个亚克力杆垂的有点厉害,影响它整个的造型,所以又把这个铝管的长度加长了,等于说外露端就减少到了一米左右这么一个长度。
【解说】亚克力杆的安装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托马斯所谓“活着”的建筑,难道仅仅就体现在这样一个可以随风摆动的建筑材料上吗?
【解说】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当人们走近英国馆,仔细观赏那些透明的亚克力杆时,就会惊奇的发现,原来每一个亚克力杆的顶端都被嵌入了一粒种子。也许,正是这样一种象征着生命的元素,才是令“活着”的建筑名副其实的真正原因。那么,托马斯在建筑中嵌入种子这样的想法是如何产生的呢?
【采访】设计师1254
还有什么比展示自然更好的方法呢?种子是别出心裁的设计亮点。美丽的花、可爱的树木,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了。每个人都知道大自然的美。但是没有什么人关注过平凡无奇的种子,它们太渺小,吹一口气就没有了。
【解说】其实,种子的创意,表达的是托马斯另一个重要的理念:种子既是生命力的象征,也是生命的源头,每一颗种子,都在述说着一个故事。他要用种子的形态给人们营造出一个思考未来的空间。
【采访】设计师1254
我觉得种子其实很美,很有力量的。比如说,你的祖母生命的延续可能就是由于种子。从它的身上提取出的物质入药之后,挽救了病人的生命。种子也可能会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它种植出的粮食是这个国家主要的经济作物。所以说,看似不重要的种子可能会发挥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能有六万颗种子的话,它们加在一起的力量是令人震撼的。
【解说】事实上,种子的灵感来源于建筑师对上海世博会主题更为深层的思考。当托马斯得知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时,他首先想到是,人们之所以提出这个主题,是因为现在的城市生活可能并不美好。那么我们的城市生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采访】带100:24:12顾英:
&&&&我觉得他更多的是从让人类关注一些生命的一些基本点,来引发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因为种子可能是在人类面临各种灾难的时候,一个很基本的要保护的一个东西,所以设计师没有简单地把这种种子摆在你面前,让你看,而是把它融合在亚克力里面,让你看到它在另外一个物体里面,被保护这样一个状态,是从这个角度来提示人们,对于一些生命或者环境保护这种东西,这些关注。
【解说】当今科技发展带来的问题使许多人相信,人类并不是无所不能,绝不是地球唯一的统治者。事实上,地球上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平均每小时就有3个物种彻底消失,但是人们却无力阻止,因为人类早已忽略了它们的存在。
【画面】欲望的不断增加,城市无止境的扩张,人类对地球无休止的索取,,生命的平衡被一再打破。难道未来就是像科幻片中所描述的,人类将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孤独生命吗?
【画面】托马斯给予了未来一个全新的定义:人们美好生活首先应当基于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他希望用他的建筑设计去影响人们对未来的态度和对当下的批判。
【采访】设计师0022
英国的建筑设计史中有将自然融入城市建设的审美取向和传统。仅仅宣传介绍英国的多元文化或者双层巴士是太老套的做法了,墨守陈规没有新意。研究表明,英国伦敦的绿化程度最高,世界近代史中最早的城市公园也出现在英国,世界上第一所植物研究所也是在英国诞生的。
【采访】采访总代表:正是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英国希望展示其在全球自然资源保护上所起的领先作用,同时也向公众展现生物多样性在人类生活各领域所带来的创意。
【解说】托马斯决定将英国的这种崇尚自然的理念融入他的建筑,那就是:将6万颗不同物种的种子嵌入亚克力杆的顶端。这6万颗种子,代表了世界上所有的生命。托马斯觉得在人们在这些象征生命的种子的陪伴下,未来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专家采访:6万的种子的深渊含义。
【解说】可现实的问题是,去哪里找6万颗不同种类的种子来完成这个与众不同的创意呢?托马斯想到了英国的了种子银行。
【解说】位于英格兰南部的威克赫斯特千年种子银行,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野生植物种子银行。它与很多国家和地区进行合作,派出成千上万经过严格培训的种子采集者,专门在各地寻找采集濒临灭绝、地方独有和有经济价值的植物种子。目前,这家种子银行已存放了大约3亿粒植物种子。
【采访】设计师:00 22
&从2000年开始,一个专家小组到世界各地采集种子,大概采集到世界上25%的植物种类的种子。我们觉得这个研究项目很有意思,没有多少人见过种子是什么样子的。
【解说】托马斯最初的想法是希望从种子银行借六万颗珍稀物种的种子。但是,他的这一请求立刻遭到了银行管理人员的拒绝。
【解说】因为这些珍稀物种的种子保存起来十分不易,要经过脱水、筛选、X光照射和发芽检查等多道工序,然后被分别装入大玻璃瓶中,送进零下20摄氏度、能抵御炸弹袭击和辐射侵害的地下储藏室内。如此珍贵的种子怎么能说借就借呢?
【解说】然而,托马斯并没有灰心,他联系到了种子银行的负责人,耐心地向他解释自己的创意。
【采访】12 54
我们希望能够给参观者一个与众不同又赏心悦目的全新体验。我们不希望只用到英国本土的东西,只有英国人才见到过的。这些种子都是连英国人也没有见到过的。我们希望我们设计出的东西是世界各地的人都没有见到过的,这样才有新奇感。
【解说】种子银行的负责人渐渐被托马斯的诚意打动,但是基于这些种子太过珍贵,托马斯必须签订一个协议,保证上海世博会结束后,每一颗种子不仅完好无损还必须存活。这就意味着托马斯设计的英国馆也必须提供像种子银行那样的储藏条件,对种子进行严密保护。
【解说】这个协议最终没有签成,因为一旦借走的这些珍稀种子在托马斯的英国馆中死亡,这不仅是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也有悖于建筑师爱惜生命、尊重其它物种的初衷。那么,人们在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看到的那些里的种子最后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解说】原来,千年种子银行在中国有一个合作伙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它们在云南创建了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子资源库。经过协商,种子银行决定通过中国的这个合作伙伴直接向托马斯提供6万颗种子。
【解说】2008年12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收到了英国皇家植物园的邀请,共同参与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建设,由它们提供890多种植物的种子。这就意味着英国馆的每一根触须里,都将包含至少一颗来自昆明的种子。
【解说】虽然昆明种子库所提供种子的并不全是珍稀物种,但全部都是鲜活的,它们被一次性的赠予了英国馆。这也是种子银行第一次破例给个人赞助数量如此之多的种子。
【采访】设计师0022
当“种子银行”项目答应给我们六万颗种子时,我们就把它取名为“种子大教堂”,当然了,这个跟宗教无关,我们用“大教堂”这个词是想表明,在我们的展厅中,没有什么现代化的电视机、投影仪、声效、动画、音响,因为那是人们熟知的,意料之中的设计元素。我们试图创造一种寂静。
【画面】寂静的英国馆内部
【解说】托马斯刻意要在喧闹欢腾的世博园内营造出一个安静的角落,让人们有机会细细的品味,静静的思考。而这样一个空间注定需要更为精细的安装过程。建筑师和工程师们是如何将这些好不容易找到的6万颗种子,安装到一座建筑中,并让它们存活下来的呢?
【采访】设计师23 24
英国馆包括一大片广场还有中间小小的“种子大教堂”,这是我们的主规划。而“种子大教堂”更加地精工细作,在我看来,更像是钟表匠在制作一块手表。每颗种子放置的位置都要百分之百地精确无误。每颗种子还要有一个小小的光源,这样夜晚的时候,它们才能光彩夺目。每颗种子还必须能够防水,否则的话,下雨天的时候,整个英国馆就会有六万个小窟窿在漏雨漏水。所以说,其中涉及到的制作工艺和制造系统是非常复杂而且要求非常高的。
【解说】对建筑的打造如同制作珠宝一样精致,这也许与托马斯从小生长在母亲经营的珠宝作坊里有关。为了考虑这些种子的观赏性,托马斯甚至亲自设定挑选种子的标准,不能太大也不能过小,最大的种子有小核桃那么大,最小的种子如绿豆般大小。
【解说】将这些珍贵的种子嵌入亚克力杆,这在托马斯看来就像制作一件精美的琥珀首饰,而英国馆整体看上去也酷似一件名贵而柔软的珠宝。
【采访】设计师21 00
这些种子都是被固定镶嵌在里面的,跟琥珀形成的原理是一样的。最初我们并不知道这些种子日后是否还能成活或者栽种,但是植物研究所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大部分的种子都可以存活,因为每颗种子都有一层外壳。理论上讲,你可以剥开它的表皮,再把它种到泥土里去,就可以长出鲜花和植物了,没有问题。
【解说】其实,托马斯在最初考虑选择亚克力杆时,就是为了让种子能够存活。因为亚克力杆是透明的,它可以在为种子提供密闭空间的同时,又能够导光、保温。
【解说】2010年3月15日,随着最后一根亚克力杆被英国外交大臣戴维·米利班德植入内墙,英国馆正式宣告竣工。
【解说】远远望去,英国馆就像是托马斯带给人们的一份礼物,在一张拆开的包装纸上,一只蓬大的蒲公英,伸展出6万只“触须”,随风而动,摇曳生姿,仿佛一首浪漫的抒情诗。
【采访】设计师36 05
我们追求的是一种诗意的浪漫,而且希望每座建筑都有不同的表情去供人们理解、欣赏。
【解说】白天,光线穿透英国馆的“触须”,照进“蒲公英”内部。夜晚,“触须”散发光彩,璀璨迷人。而人们可以近距离的接触那些亚克力杆根部的6万颗“活着的”种子。其中不乏濒临灭绝的珍惜物种。这样一份引发人们思考的礼物不正是这座建筑的诗意所在吗?
【字幕】敬请收看《诗意的建筑》下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英国外交大臣安装种子圣殿最后一根亚克力杆|压克力加工厂|有机玻璃加工厂――上海卓异展示用品有限公司
您所在的位置: >> >>英国外交大臣安装种子圣殿最后一根亚克力杆
英国外交大臣安装种子圣殿最后一根亚克力杆
时间: 23:33:20
英国外交大臣大卫•米利班德(David Miliband)在世博会英国馆落成仪式上
英国外交大臣大卫•米利班德(David Miliband)亲自安装种子圣殿最后一根亚克力杆
3月15日上午,英国外交大臣大卫•米利班德(David Miliband)一行视察了世博会英国馆,并亲自为种子圣殿植入最后一根,这标志着英国馆的建设接近尾声。
英国外交大臣大卫•米利班德对英国馆的建设进度和规划表示满意,并为自己能安装最后一根亚克力杆表示高兴,称英国馆是英国创意和创新的杰出体现。他告诉记者,‚上海世博会是介于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之间发生的规模最大的盛会。英国全力以赴、积极参加世博会,并希望借助世博会这一契机进一步加深两国在经济、商贸、气候变化及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英国外交大臣对下个月英国馆的试运营表示期待,相信参观者都会喜欢上极富创意的英国馆,‚英国馆围绕着 ‘传承经典,铸就未来’的主题,讲述了英国在城市规划中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故事。它的设计与众不同,将颠覆公众对英国的传统印象。英国馆的设计是一个没有屋顶的开放式城市公园,参观英国馆将是一个愉悦之旅。游客将通过‚绿色城市‛、‚开放城市‛、‚种子圣殿‛和‚活力城市‛的展示进入‚开放公园‛。在‚绿色城市‛,游客可以‚鸟瞰‛英国的四大首府DD贝尔法斯特、卡迪夫、伦敦和爱丁堡DD的街道和建筑被统统‚擦‛掉后的绿色地图。在‚户外城市‛,游客将看到头顶上一个‚倒垂‛着的缩小版的典型的英国城市,还将感受到‚光雨‛散落在身上的效果。‚种子圣殿‛是英国馆创意理念的核心,是英国长久以来‚铸就未来‛能力的一种夸张性表现,内部展示的种子代表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意味着创新和探索的无数可能。在‚活力城市‛游客将看到种类丰富的植物DD八个真实的植物生命故事以及八个在未来可能实现的植物故事,展示了植物与自然将如何共同铸就我们城市生活的未来。‚开放公园‛是对城市律动的鲜活展示,游客将有可能看到世界最伟大的表演艺术创新先驱人物莎士比亚的剧目演出,当然还有可能看到最时尚前卫的现代艺术表演。英国馆是坐落在上海世博园区里的城市公园,将成为园区里与众不同的建筑。英国馆满怀热情期待游客的到来,体验一段非凡的旅程。智慧在“种子圣殿”闪烁
世博园里,英国馆无疑是最受追捧的热门馆之一。
游客关注的热情,首先来自英国馆的外形。远远望去英国馆像一颗巨大的蒲公英种子,那毛茸茸的“触须”是由60686根亚克力杆组成。进入“种子圣殿”的参观者会发现,每一根亚克力杆里都含有形态各异的种子。白天,日光照亮圣殿的内部,将数万颗种子呈现在参观者面前。到了晚上,亚克力杆里包含着一个发光二极管,随着光泽和色彩的变幻,圣殿呈现出非凡的风采。
“种子圣殿的亚克力杆是由泰兴汤臣亚克力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是近年来不断推动企业掌握标准‘话语权’的成果。”泰兴质监局局长王坚说。
当初英国馆项目负责人慕名找到国家亚克力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汤臣公司时,董事长汤月生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亚克力,俗称‘经过特殊处理的有机玻璃’,常用于广告牌、礼品盒等行业,有‘塑胶水晶’之美誉。但是,要求长达7米的亚克力杆能经受住长期的日光照射、风吹雨淋,还要在顶端嵌入各种各样的种子,别说我们没有做过,就是国际上也没有先例,当时压力确实很大。”汤月生当时给员工下了一道“死命令”: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2009年4月,汤月生亲自率领研发团队全力攻关。“最难的是,每颗种子含水量、质量都不一样,把它们浇铸进亚克力杆时不能有气泡和黑点。”两个半月里,试验了8000多种种子,报废了6000多根亚克力杆,汤臣公司终于研制出完全达到设计要求的亚克力杆,而且性能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除了“种子圣殿”这个标志性建筑,汤臣公司还为世博园生产了550多套标识牌,分布在5.2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每个入口和交通节点。
“能拿下标识牌这份合同,作为国家亚克力标准的起草单位,这身份帮了大忙。”汤月生说。2009年11月,上海世博局邀请汤臣公司派代表参加“上海世博会园区标识系统制作施工服务研讨会”。这个研讨会其实就是“竞标会”。最终,汤臣公司成功击败日本、德国客商,一举中标。本报记者赵晓勇
本报通讯员马宏飞
张凤军 程飞
(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8491条
评论15585条
评论12843条
评论11480条
评论10665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机玻璃加工工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