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手机游戏是制作陶器制作过程,并且卖给系统赚...

  画上图案,涂上釉。釉是可以做出陶器独特的平滑表面的东西。⑦涂上釉以后,放在窑上加热使之干燥,再放人窑里用800~C的温度再烧,粗陶器就烧好了。...
幼儿园粘土教案:制作陶器的步骤的栏目内容
陶是只要有粘土和窑就可以轻松制作的陶器。不需要上釉,窑可以用陶炉代替,还可以用砖代替。首先从烧制素陶开始,体验烧陶的乐...
儿园音乐课程5-6岁教学提示:1.播放音乐磁带《Days of the Week》,引导小朋友一起跟着唱。2.启发根据歌词创编动作。3.指导小朋友随着音乐边唱边练习表演,要求动作合拍、优美。4.小朋...
标:1、能大胆设计自己创造发明的汽车,并能大胆选择所需要的材料。2、大胆向朋友介绍自己的设计。准备:背景图一张、纸、笔、青蛙手偶一个。过程:1、教...
标: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做各种动作,发展身体的韧性。材料:一个小球玩法:1.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说&小手小手拍拍,小脚...
、教学设计理念:器乐教学是小学生音乐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课口风琴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奏,合...
、活动目标:1.尝试装饰和彩绘袜子。2.感受用手跳舞的新奇感,体验手的灵活性。二、活动准...
动目标:1、学习8的分合,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答案。2、能够在7种不同中找出相像的两组,并想办法做出记录。3、尝试用较清楚的语言讲...
儿园音乐课程4-5岁教学提示:1.请小朋友听音乐,提问:你听了有什么样的感觉?2.谈话,妈妈哄宝宝睡觉是怎样唱歌的?学习歌曲最后两句...
过玩粘土,可以使手指、指尖变得灵活起来,并使孩子们学会自己处理生活中的基本事情。让孩子们尽情地玩粘土,使他们在喜欢上粘土的触感的同时,逐渐引发他们对造型的喜爱...
粘土根据加水量的多少,既可柔软,也可坚硬。如果多加水,还可以当作泥巴来玩。对于孩子们来说,玩泥巴时那种滑滑的、粘粘的触感,非常地令人愉悦。所以,多多地准备土粘土,让孩子们尽...
反复摆弄、捏、揉土粘土时,心中的印象逐渐清晰,并产生要做出某种有具体形状的东西的欲望。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把丸子叠加起来堆雪人,或是一个个堆起...
土活动的基础是捏丸子和蛇。做这些的时候需要很好地控制双手,用正确的姿势,并高度集中注意力。孩子们会在游戏中自然地...
反复的扣模游戏中,会产生用力扣下模子,把已定型的粘土块取出的动作。我们可以把粘土压平,用刀子把粘土切成各种形状...
粘土团放在粘土板上,把它压扁。这种动作能让孩子们学会怎样使粘土变平。如果使用擀棒就会更容易。如果...
需材料:泡沫、铁丝、易拉罐、蜡烛等。制作方法:1.在铁罐底部靠边外钻一小洞,装进一半热水。2.用铁丝把铁罐架在泡沫上。3.点上蜡烛,放在铁罐下面,一股蒸汽从小洞喷...
&更多关于 幼儿园粘土教案:制作陶器的步骤 的标签内容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制造陶器_制造陶器下载_制造陶器安卓版_制造陶器手机版_安卓Android大型手机游戏下载 当前位置:&&&游戏库 7.529人评分二维码扫描下载制造陶器游戏地主为36 人签到了制造陶器  《创造陶器》( Let's Create! Pottery)亲手体验到制作一件陶瓷的成就感,成为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陶器精品分享给朋友吧!把黏土放在陶工盘旋,释放你所有的艺术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数十种材料來创造你的花样。在游戏中让你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更多更好玩的安卓游戏和攻略尽在极游网,欢迎到极游网手机游戏论坛和游戏达人们一起讨论   或在新浪微博上一起找达人为您解答游戏问题并参与分享!| | 玩家评论我要评分:&&&&&帮助中心休闲游戏今日下载排行榜1122334455667788991010一起做瓷器 一款制作陶瓷器游戏安卓版玩不了怎么回事_百度知道
一起做瓷器 一款制作陶瓷器游戏安卓版玩不了怎么回事
点进去就是强制退出怎么回事啊?
提问者采纳
看看哪个游戏是否支持你的分辨率和你的CPU,安卓版本太多了。去S5830论坛看看吧 或者下个3D神器看看能否运行。有的游戏不支持某些手机,这很正常S5830的分辨率是480*320
其他类似问题
安卓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隆重推出,也借此处保存。
楼主发言:76次 发图:
  我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历史  陶器发展史。在上古时代,先民们就开始制作一些陶器。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最开始,陶器只是人们用泥土捏成型后,用火烧制而成的。以日用陶器为主,器型有:豆、盆、碗、钟、筒杯、勺、盘、缸、甑、釜、小壶、茧性壶、扁壶、钵、罐等。只具有使用价值,而不具有欣赏价值。
  在平地上烧制陶罐  笔者1970年8月分配到乐东县城工作,亲眼目睹了抱由村一黎族妇女在平地上烧制陶罐,如同古代制陶史的再现。因为抱由村就是乐东县城的城中村,我有事穿过村庄时,看到在一块空地上烧着熊熊大火,很多群众在围观。我也挤过去看,原来火中烧着好几个乌溜溜的泥盆子一类的东西。一打听,就是这家老人在烧陶罐。而且他们不是用泥捏造泥胎,而且先用野菠萝叶编筐子,再用陶土泥浆糊上去,凉干后才放在火中烧。令我大开眼界。  其实,笔者儿时也烧制过泥土玩具。我们就经常到砖窑上去取大人踩好的泥土,制自己喜欢的玩具,如手枪、小鸟、小盆、小碗,还有捏泥娃娃。然后,在村外挖一个土窑,将这些玩具放进去,自己捡柴火放进小窑里烧。  因为要上学,我们只是烧烧停停。下午放学后又烧起来,要烧几天几夜,玩具由黑色变白色才算成功。  一般我们都是自由组合,几个要好的小伙伴合作,共同行动。将玩具烧出来后,我们就拿出来比较,看谁捏的玩具逼真,烧成的颜色漂亮。也可以互通有无,进行交换。虽然我们在制作泥巴玩具时,常常弄得满脸、满身都是泥,捡柴火来烧制玩具时,又弄得满脸乌黑,但玩得很痛快。
      制陶技术从泥条盘筑进步到轮盘拉坯  后来,随着制陶业的发展,制陶技术从泥条盘筑进步到轮盘拉坯,结构简单的的横穴窑与竖穴窑已取代了落后的平地起烧,对窑的温度、气氛的控制已取得了一定经验,当时最高的烧成温度已经到达了1100℃,已接近陶与瓷的“临界”温度。那时出现的一些陶器,器型庄重,文饰精美,堪称艺术精品。  从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来看,陶器中的精品有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万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红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壳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还有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到了宋代,瓷器的生产迅猛发展,制陶业趋于没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种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如宋、辽三彩器和明、清至今的紫砂壶、琉璃、法花器及广东石湾的陶塑等,都是别具一格,倍受赞赏。
      秦陵兵马俑  其实,还有一种我们很熟悉很特殊的陶器,那就是陶俑。而且中国古俑在其盛行的从东周至宋代的约1500年中,弥补了同时期地面雕塑在种类及完整性上的重大缺憾,为我们勾勒出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脉络以及历代审美习尚变迁的轨迹,成为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不可或缺的珍贵实物资料。其中以秦兵马俑最为著名。西汉早期俑像性质和秦代兵马俑相似,多是用军阵来送葬的模拟物,但在规格上要比秦俑小得多。沿袭秦的风格,造型比较呆板,主要是用整齐的阵列向人们展示为死者送葬的森严军阵。除此之外也有彩绘女侍俑,模制烧成陶后敷涂色彩,轮廓线条流畅优美。艺术造型超出军阵陶俑,富有生活情趣。渐至东汉,这种侍仆舞乐俑成为主流,兵马俑不再出现。造型对象转为舞女,侍仆,农夫和市井等。造型艺术也由呆板变为生动。
  下沟村还有2户人家还在搞这泥巴做的陶器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唐三彩的色釉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的效果。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唐三彩用于随葬,做为明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与唐代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它的种类繁多,主要有人物、动物和日常生活用具。三彩人物和动物的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线条流畅,生动活泼。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目圆睁,剑拔弩张;女俑则高髻广袖,亭亭立玉,悠然娴雅,十分丰满。动物以马和骆驼为多。   中国陶器历史源远流长。从古朴中透着大气,庄重中不失美观。它从远古走来,带给我们的是美的享受。
  回复第5楼(作者:@appcth 于
07:30)  下沟村还有2户人家还在搞这泥巴做的陶器  ==========  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下沟村应办一个陶器博物馆。可以成立机构召商。
  新民村陶器制造业历史悠久  解放前以及解放后一段时间内,琼南地区老百姓使用的陶器用具,主要是由今黄流镇新民村制作的。那里的陶器制造业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琼南地区陶器皿之源吧!
    新民村的窑灶  海南古崖州窑陶器有许多器皿,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已被原海南自治州历史博物馆、海南历史博物馆收藏,而古崖州窑陶器源于新民村。几百年来,这种陶艺一直流传至今。1985年,自治州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亲临新民村陶器厂考察和采访,肯定了它的历史价值和工艺水平。  现今海南的陶器制品多用模具制作,手工制作多已失传,唯独新民村的手工制作保留至今,得以流传。自古以来,陶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如挑水、煮饭、酿酒、煎药、盛粮食、猪槽等。陶器制品种类繁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外区几个县如乐东、崖县、东方、白沙、昌江、琼中、陵水等市、县使用的陶器大部分都靠新民村的陶器厂供应。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的生活用具虽被铝制品及塑料制品取代,但如药灌、酒缸、茶缸等器皿还具有其实用价值而不可代之。
  新民村陶器的起源要追溯到300多年前  新民村陶器的起源要追溯到300多年前。詹氏族一世祖有富公(生于康熙壬子年1670年,卒于雍正辛亥年1731年),从海南琼山县西塘都龙塘村迁居上村园,娶妻黎氏,在此地繁衍生息制作陶器,是新民村陶器之先祖。有富公开始在本村传艺,招收徒弟建窑灶(称龙窑),地点在现在老窑灶。从此我村村民40%从事陶业,世代以陶业谋生,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陶器的手工制作,工艺复杂,难度较大。要成师傅必须要苦学一至二年。制作陶器的车是用木材和竹制成,后用泥土抹平车面。车的中间有一根顶心支撑车作圆周运转。陶器师傅用足蹬车,双手要平稳固定,随着车的运转像变魔术一样,靠双手的技巧把陶泥制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器皿。  制作陶器的泥土相当讲究,要经过浸、踏、过线等工序,使泥土粘性强、细、没有沙粒。器皿制成后要用釉土“上汤”,晒干以后才能入窑。窑的形状象龙,称为龙窑, 烧二天后就可成品。陶器制品,经久耐用,表面光亮,实用性强。
  急需传承人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民村懂得这门手工艺的师傅寥寥无几,至今只有三家经营陶业,承继先辈们流传下来的手工艺术。望这门技术得以弘扬和传承。  建国以前,新民村村民的副业收入很少,只有一小部分陶器师傅自己组建陶器厂,经营陶业;另一部分陶器师傅则被聘到崖城、南港等地当师傅。  二十世纪60年代后,新民村分为3个队,第二、三队办起了小规模的陶器厂,厂房是茅草房,每队七至八名员工,生产队组织社员到山上拉柴烧窑。那时建的窑灶直径约3米、高约3米、形状象吊灯,称“吊灯窑“。每窑只有几百件产品,六天可烧一窑,贷源主要供应给黄流供销社。陶器厂的收入归生产队,员工只记工分参加分配。  1971年,第二、三小队共同组建大型陶器厂,生产队组织社员到山上砍木料,盖起了两间厂房,员工二十多人,建起了“龙窑”,扩大生产规模,产品畅销乐东、东方、琼中等县。同时还购买“东方红”大型拖拉机一部跑运输,多种形式增加集体收入。1975年,陶器厂由三个队合办,成立新民村陶器联合厂,增加手扶拖拉机一部,由厂里统一核算,按各小队人员上缴给生产队。  1980年,农村体制改革以后,部分村民自发组织建起了八个陶器厂,一家大型砖厂,由于当时海水养殖需要的“螃蟹缸”用量多,供不应求,经济效益相当不错。  20世纪90年代后,个体民营企业突飞猛进。至2008年止,个体户办起了大型砖厂7家,陶器厂3家,建筑队3组。新民村成了砖厂村。(选自《新民村志》,略有删改)
  新民村的陶业应该可以申遗
  杨老师前面第一、第二张图片上的东西应该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宝贝,是新民村生产的吧。
  你说对了!一个是虾酱缸,一个是小孩煲吠重。
  好帖 期待杨老师挖掘更多家乡传统手工文化  
  侃侃琼南农村陶器皿使用情况  直至解放后一些年,琼南农村还普遍使用陶器用具。它们虽然又粗糙、笨重、易碎,但却伴随着琼南人,特别是乐东沿海地的人们,走过了非同一般的漫长历程。这里尽我所知,加以叙述。当然,这些陈芝麻烂西瓜之类的往事,既不关什么民生,也不关什么民死。只是一些陈腐的回忆,激进先生大可不看,也不必生厌。各行其实吧!  笔者10多岁时,家中的大部分用具、餐具,基本都是陶器,淋朗满目。煮饭的陶饭锅、吃饭的土碗、装菜的土盘、盛饭的陶盆、挑水的水瓮、装谷子番薯干的大瓦缸、装虾酱的钛、装咸菜的瓮、洗澡盆、筷子筒-------数不胜数。
  能读出历史。
  @杨老师12   跟着杨老师体验生活。
  1、陶饭罐  民以食为天。铁器早就发明,大铁锅早就广泛使用,大多数家庭也都备有铁锅,供煮饭用。但在铝锅普遍使用之前,不少家庭还是使用陶饭罐。最原始的陶饭罐是什么模样,人们连想也想不起来了,网上连图片也找不出来。  据我的记忆,是个圆柱形,罐底自然收圆。罐口厚度显得宽厚,两边各有一只捧罐的耳。罐内上釉防渗水,新的罐外面是白色的。罐盖做成锥状,顶上有个掀罐盖的扭,旁边有一个透气的小孔。  陶饭罐是烧柴的,因为罐底厚,比较难烧开。但开了比较容易熟,特别是煮干饭更是如此。因为比较齐气,陶饭罐煮饭,不论干饭、稀饭都很香。许多上了年纪的人,至今说起还津津乐道。  现在一些饭店推出的煲仔粥,煲仔饭,吸引顾客,就是抓住人们怀旧的心理。怀念过去,也可以从中找到商机,不是完全无用。  特别有一种小煲仔,形状修长,有个柄。是以往煲饭给小宝宝吃的。以前人们生活困难,没什么好东西喂断奶后的小孩,就是用这种小煲仔,煮饭后,抓两把米放进去,放进一块小剌的咸鱼,加水偎在灶中,让它自己煲干。这种喂子饭香味特别诱人。
      陶饭罐的形态多种
      土碗
  2、土碗  原来人们多数用黑灰色土碗吃饭,配自制竹筷子。我们这里也有人用椰子壳,俗称“吗头”。 说到没饭吃时,有人会说:你捧“吗头” 去乞饭,是指捧椰子売去讨饭。直至民国年间,我们到北海的水路通了以后,我们这里才有粗瓷碗细瓷碗出售。不过只是少数殷实人家的事,大多数农家还是用土碗。解放后,这个状况才改变。  土碗口径宽约10公分,高7-8公分,口宽慢慢收缩,无底托。制作方便售价也低。虽然解放后人们已不再用土碗,但据我的记忆,直至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土碗还有市场。主要是那些备碗筷锅灶等炊具,出租供人摆酒席的人买。那时土碗也不好管理,因为开始还没有塑料袋出现,人们喝酒后将饭菜端回家去,碗没有送回来。每次租来摆酒席,总会失见几十个土碗。
    高脚土盘
  3、土盘  土盘和土碗差不多,不过土盘根据需要,有高脚、低脚之分,而低脚又有深浅之分。浅肚土盘主要用来盛炒菜或白切鸡、肉类,深肚土盘是用来装菜汤之类的菜。有时也用来养狗,因此也叫作饲狗盘。  琼南地区的油料作物,有花生、芝麻之类,但产量也不高,很少榨油。只是用于炒花生米、煲花生仁,也只有招待客人时才有。有时男人要喝酒,没什么菜下酒,就抓两把花生放进热灰中煨半生半熟,就取出剥壳下酒。猪肉农家人也买不起,只是逢年过节,大家通过“坐分” 的方式,分一些肉。这时才有炒菜,因此浅肚土盘甚少用。  倒是深肚土盘经常用。那时煮菜,主要是加咸虾酱水煮,既免油免盐亦可口。这些汤水汤水的,只能用深肚土盘盛。吃惯大鱼大肉的今人,最近又突然怀念起咸虾酱水煮菜来。许多食店为了迎合这些肥头大耳大佬的口味,最近推出虾酱水煮空心菜、虾酱水煮地瓜苗、虾酱水煮葫芦瓜等农家菜,深受欢迎。  对笔者印象最深是那种高脚土盘。这种盘主要用于放进锅中蒸东西,脚比较高,并且有两个对称的小孔。那时人们的下饭菜,主要是虾酱、扁豆酱,有些地区还有松子酱、螃蟹酱,黎族地区还有“难刹”、“ 鱼茶” 等,只要挖一些盛进高脚土盘中,放进锅里蒸一会,就可以取出来下饭了。当时,人们每天吃两餐稀饭,外加番薯或番薯汤,大人只是用筷子沾点酱就解决问题了。  如果挑农产品到海边换回海鲜,也是拌上虾酱或扁豆,盛在高脚土盘中蒸。因此,高脚土盘也叫作“虾酱” 盘。
  小时候见过好多老东西,现在都不见了。社会前进得太快。
  4、陶饭盆  在我的印象中,陶饭盆一直沿用到文化大革命前,在铝锅大量出现以后,才退出饭桌。陶饭盆也是制成圆形,底和口都缩回一些。盆口有一圈圆滑的带子。它与瓦罐不同的是,在上秞时,内外都上釉,里面是为了防渗漏,外面是为了美观。陶饭盆外表颜色是浅绿色的,相当糅和。  在那困难的年代,人们衣食不足。只是一天两餐稀饭加番薯汤,上午10点钟一餐,下午5-6点钟一餐。因此,饭桌上什么时候都有两个陶盆,一个饭盆,一个番薯汤盆。许多老一辈人还保留一天两餐稀饭的习惯。我的邻居三堂兄,夫妇今年已80多岁,至今虽然衣食无忧了,但保留这个粗茶淡饭的习惯。还有一位堂婶,今年102岁,也是如此,多给也不吃。他们一辈子都粗茶淡饭,仍享长寿,真是奇迹。  那时候煮饭可是苦差使。笔者小时候,父母没空时也得煮饭,用铁锅煮,烧柴火。与现在做饭相比,真是苦不堪言。那时要煮稀饭,又要煮番薯汤,煮菜和煎咸鱼虾酱,还要煮猪食。  煮番薯汤是件麻烦事,如果是番薯块,那就得削皮,削番薯皮把手弄得乌黑,又不容易洗干净。如果是番薯干,我又不知道要拿多少番薯干来下锅才合适。拿少了,怕不够吃,拿多了父母又责怪不知多少。有时拿多了,只好自己多吃一点,或者倒进猪食缸里。  有陶饭盆,但没有陶饭勺,琼南地区饭勺是用椰子壳制作。笔者虽说是一介书生,但为了家用,还是亲自制作过椰子壳饭勺。找来老椰子,用锯子锯成两半,选用没有胚胎口的那块(不漏水)。小心内外磨光,在一边钻4个两两对称间隔1公分的小孔。为了保险,还是用火钻。所谓火钻,就是一支一头尖的粗铁丝,用火烧红后钻孔,不容易裂开而前功尽弃。选用一条老竹片,削成长短适用的样子,一头削有两个小凹槽,找来细藤片扎牢,就成了适用的椰子壳饭勺。  倒是有陶器汤匙,不过粗糙难看。也可以制作椰子壳汤匙,与椰子壳饭勺制作差不多,只是小一些。
    土碗
  5、陶器筷子筒  原来插筷子的筒也是陶器,由于比较重,都是置在碗柜上。筷子筒制作也比较简单,就是两个联在一起的圆筒,一高一低。高的有个盖子,可能是考虑防蟑螂的。低的则仅是高的一半,插进筷子,则露出一半,方便取筷子。  底部有许多小孔,供漏水用。筷子筒身上也有小孔,有利风干筷子,防止发霉。晚上经常有蟑螂出没,把筷子全部放进高筒内,盖上盖子,就不怕蟑螂了。  看来,这种筷子筒设计还是考虑得比较周到。普通家庭是没有的,只有比较讲究的殷实家庭才有。
  6、挑水陶罐  挑水陶罐的造型有点象纺纱绽,中间大,两头小。高约40公分,口径约20公分。罐口处加厚一些,有四个耳,主要用于系上绳索或藤片,方便挑水。在笔者的印象中,直至1960年农村还在广泛使用。当时,农村人畜饮水,主要靠水井。有些村庄,挖不了井,还是喝水沟里的水。人们就是用陶罐去挑水。  水井边备有井勾。原来我家大门外有眼水井,供应半边村人饮水。以前人们挑水主要用陶罐,是金鸡岭下的下沟村人制作的。用木桶、铁桶是后来的事。打水是用井钩,钩着陶罐耳直接伸进井中打水。  井钩的制作方法是:砍下一支不太大的竹子,在大头那里凿个孔,用一段方木穿过孔就成了。陶罐易碎,稍不注意就打破,特别是水井面。雨季,水井面生苔藓,很滑。如果不小心跌倒,一担陶罐就破了。因此,井边的碎陶片就比较多。  到井里挑水,当然主要是妇女的事。水挑回厨房,就倒进不太大的水缸里。当作水缸的陶缸,高约80公分,口径有30-40公分,造型比较漂亮。而从水缸里打水的工具,琼南地区主要是椰子壳或葫芦瓢。葫芦瓢的制作方法,就是将酒壸形的老葫芦瓜,等它干透后,锯开成两半,将里面的籽和杂物刮干净就成。
  杨老师博学
    7、脚盆  陶制的洗澡盆,人们不叫脸盆,而叫脚盆。在唐兹脸盆、塑料脸盆、铝制脸盆没有大量出现时,琼南广大农村还是用脚盆。当时有青铜制的脸盆,但太贵,人们用不起,只是少数有钱人家才有。也有木桶,是木工师傅用一块块木板扎起来,成圆筒形,并且不漏水,技术要求很高,也很少人使用。  脚盆高约30公分,口较大,口径达40公分,口两侧各有一个耳,方便端水。底要小一些,且是平的。海南气温高,天气热时男孩和青壮年男人都到村边水塘洗澡或井边打水洗,只有女人和老人在家用脚盆打水洗澡。  冬天,天气寒冷时,则烧一锅热水,用脚盆打出来,全家人用一条毛巾轮流擦,孩子主要是抹抹脸,洗洗脚。父母最多是拿着湿毛巾,到门后把阴部擦擦。现在想起脚盆的那些脏水,都有点恶心。但大家习惯了,也就这么过来了。  当然新媳妇则将水端到房间里和丈夫一起洗,稍文明一点。生了孩子后,也还是走着老人走过的老路。条件困难呀!
  我记得土器有好多叫名(均用海南话读)  “盐”:如“尿盐”,装尿用  “藤”:如“米藤”,装米用  “哥”:如“水缸”,装水用  “弟”:如“沾弟”,装酱料,沾料用  “踢”:如“熬踢”,酿酒用器具  “重”:如“煲吠重”、“肮公重”  “镗”:如“谷镗”,装谷子用  “醠”:挑水用  “瓮”、“盆”、“瓶”、“罐”、“碗”、“羹”……请杨老师上相关图片及解释
  “初”:煎干饭用器具,“初吠”,将米放在“初”里,再将“初”放到灶脚上的大铝罐或锅里,盖上罐头,旺火煎之,就可煎出香喷干硬的米饭。
  作者:海纳百川有容n大说的是,我这方面的知识还是不太熟。  学习!
      药煲
  8、药罐  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草”。  解放前琼南地区群众治病主要是靠吃中药。中医生一般住在圩镇上,村里人有病要到圩镇请医生,路远的要雇轿子抬他们,看了病开药方后,还得到圩镇上的中药店去捡中药回来煲服。  煲中药的药罐造型似一个球,切去上下底,开口制成稍开的环,有利于加盖,盖下凹,有一个提纽。一边有一个把柄,用于提药罐。离把柄不远有个出水口,供倒药液用。整个造型匀称,漂亮。也有制作粗糙一点的,基本造要相同,新时外壳不上釉,显白色。  考虑到煲药时太热,这种把柄不容易提起,也有从出水口搞一个圆形提环,携带方便,在倒药液时也不太烫手。药罐一直沿用至今,因此造型很多种,但基本零件就是这些。  以前农村老百姓煲中药是十分讲究的。药罐子要用陶器的,不能在厨房里煲,必须在外面墙角用两个新砖头搭个灶。药罐子要涮洗干净,以前中药铺卖的中药干净,一般不清洗,怕失味。第一次按医生的嘱咐,3碗水蒸剩一碗,倒出稍凉就给病人服下。下午再煮一次,可以不太严格。  煲药所用的柴也相当讲究。我们那里习惯,要选一种名叫“扫梳木” 的干柴来煲,多病人家常备用,如果自家没有可以找邻居。以前我为父亲煲中药时用过,主要是这种柴火烈焰,且没有异味。我以为这是符合药理的。  药渣人们习惯就倒在自家门口的大路上。据说,药渣让来往人践踏,病人的病就会好快一些。你到农村去看到有人把中药渣倒在大路上,那不是缺德,而是流传千百年的习惯。当然这是不良习惯,应该教育大家改变。
      老一辈人挑水的水瓮
      老一辈人用的谷堂
  9、大龙缸  老一辈人把装谷子或番薯干的大陶缸称为大龙缸。可能是有些大陶缸外面有龙的图案所致,但多数缸上没有龙的图案。据说,这些顶级大龙缸可以贮存一石二斗谷子,是从北海运过来的,本地下沟村的窑灶制不出这么大的陶缸。  我家原来有10个大龙缸,这种大龙缸进不了房门,只能放在厅堂里,我父亲常常引以自豪。1958年被强制运去装人造人粪尿,后来父亲去查回8个,他一直后悔不已。  大龙缸的造型和图片上的差不多,但没有这些花纹,颜色是浅青色的。口比较宽,口径有40-50公分,大的地方内径70-80公分,壳比较厚。高度一米。有一个陶盖,比较重。用这样的陶缸装谷子,老鼠是不容易吃到,也不容易长虫子。但装得太满,鬼灵精怪的老鼠还是用爪子或尾巴,爬出一些谷子来啃的。我以前常常看到装谷子的缸下面周围,有许多谷壳,觉得奇怪。后来问母亲,她说是老鼠挖出来的,我才知道。  据老人说,用大龙缸装番薯干,比较齐气,久存也不坏。并且久存的番薯干煮番薯汤,有一股浓郁的香味。虽然一个大龙缸可以放一石二斗的谷子,但也仅是120多斤。农家已嫌它太小,又笨重,占地方,盖起楼房的农民已嫌弃它,把它扔在院子里,有些人则当垃圾扔掉。现在大家都使用铁皮焊接的大谷围,一个可以装一千多斤谷子,就放在庭房子里。
      米缸
  10、米缸  同样,为了防老鼠,米缸也是陶缸。不过,没有专门设计的米缸,只要是有盖子的,什么样式的都可以。我们村老一辈有一个人,对米缸倒是比较讲究。他怕人家偷米,在米缸口和盖子上钻洞,安上锁链。平时米缸是用锁头锁住的。老婆要煮饭,必须叫他来开锁,取米后他又锁上。  据说,他还是个读书人,可能是食古不化,变得怪怪的。他种出来的东西,只供自己吃用,自己织布、染色、缝衣服,一般不上市场。人们给他起的外号是“不买不卖” 。
      虾酱缸
  11、虾酱缸  虾酱缸是陶制的,大多数是金鸡岭脚下的下沟村窑灶上烧制的。样子很古怪,口小,仅能伸进一只手,而肚子却很大,中间还有一道围裾。这道围裾的用途是盛满水,蚂蚁爬不到缸口,钻开泥封偷吃虾酱。  虾酱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可是琼南地区农民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救命的神物。那时候,人民公社农业生产提以粮为纲,但粮食仍无法满足供应。没有多余粮食喂猪,加上枝术落后,猪病无法控制,生猪饲养搞不上去,肉类缺乏,除了过年过节外可尝到猪肉外,平时农民未识肉味。  鸡、鹅、鸭也不准养,说是资本主义尾巴要割掉,连蔬菜也不准种植,食油更是奇缺。当时没有远洋捕捞船,海产品不多,价格昂贵,只有低贱而便宜的虾酱成了农民饭桌上包打天下的主菜。  虾酱蒸熟就是一道菜。如果自留地种出点瓜菜或采到野菜,没有花生油,就用虾酱煮。那时农村没有一样菜是少得了虾酱的,1959年我们煮稀饭还直接将虾酱放进去煮,不需菜也一样吃。妈妈说,虾酱至少有点腥味,吃了手脚才有力。真该感谢毛虾对这方农民的大恩大德。因此,农民十分重视虾酱的保存。  每当毛虾的捕捞季节,家家都有人到海边采购毛虾,制作虾酱。差不多每家每户都有几缸虾酱,用泥密封起来,吃完一缸才打开另一缸。吃完,新的毛虾捕捞季节就到了。
  一、虾酱的加工  虾酱是用中国毛虾加工的,加工方法极为简单。我小时候就亲眼看过妈妈加工,还当过她的帮手,因此印象比较深。当渔汛期到来时,妈妈挑着柴火或番薯干什么的到海边,卖给渔民后,买回毛虾。  如果是刚上岸的新鲜毛虾,晚上会发出茧光,和萤火虫的光差不多,堪是好看。我们还用木棒沾上一些,拿在手里玩,就和现在听歌星唱歌的歌迷们手中挥舞的闪光棒差不多。原来不知道毛虾为什么会发光,现在才懂得是毛虾含有较多磷质的缘故。  如果买回的毛虾是清一色的,则将毛虾放在簸箕中,均匀地拌上粗盐,然后装进一个干净的箩筐中滤干,用陶盆接着滤液。如果毛虾中还有其他小鱼小蟹,则要先将其择出来。然后才加盐滤干。  把水滤干后,将毛虾分批放进石臼中撞烂。妈妈干这些活时,我就在旁边帮她拿盐、拿盆、洗箩筐、择小鱼小蟹等。毛虾有一股很浓的腥味,但我和妹妹觉得有趣,抢着帮忙。有时帮倒忙,反而挨骂。  毛虾撞烂变成酱后,就装进特制的瓮中。这种瓮是陶制的,大多数是金鸡岭脚下的下沟村窑灶上烧制的。样子很古怪,口小,仅能伸进一只手,而肚子却很大,中间还有一道围裾。这道围裾的作用是放进水,防止蚂蚁钻开泥封偷吃虾酱。  装瓮前,要将它洗净用滚水烫过哂干备用。虾酱装瓮时,要先在瓮底放点盐,装满后又在面上撒点盐,然后用泥密封,虾酱加工就完成了。撒上盐是担心密封不好,虾酱会长虫子。有些人为了杀菌和增加香郁程度,还在虾酱中加入青姜和蒜头。  滤液也是宝,要加工保存起来,下饭或煮菜。将滤液中的杂质和泥土过滤掉后,放进锅中煮熟就得到“虾酱汁”。“虾酱汁”中有浓浓的和鸡蛋白差不多的东西,下稀饭味道很好。  虾酱中还有一种称为“网仔虾酱”的,更是虾酱中的珍品。它颜色粉红,揭开泥封,味鲜而香郁,爱好者闻之欲流口水。它是用在近港口的浅海捕捞到的毛虾制作的。如果碰到潮水,毛虾随流水到近海产卵,渔民用网仔捞上来,虾色粉红,个体均匀,个个有卵,但量不多,一网捞上来最多是一、二斤,经精心制作成“网仔虾酱”。盛“网仔虾酱”的都是小罐,多数用于馈亲赠友,市场上很难买到。  妈妈还加工蟹酱。我敢说,现在没多少人知道世界上还有“蟹酱”这种东西。在春夏之交,我们这里的港湾中会涌来一种小螃蟹,个子不大,扁扁的,渔民称它为“扁蟹”。适逢季节,量很大,爬满海边沙滩,周围村庄的人都去抓。现在倒是少见了。  “扁蟹”在清水中加点盐煮熟就很好吃,特别是母蟹,肚里有两块黄黄的膏,和鸡蛋黄差不多,那时家家都煮“扁蟹”,一家人围着剥吃,弄得满手满嘴都黄黄的。不过“扁蟹”不能吃得太多,多吃会拉肚子。  那时没有电冰箱,“扁蟹”多吃不完,只好加工蟹酱。将“扁蟹”洗净后,放到石臼中撞烂,撒上点盐,装进瓮中贮存起来。“蟹酱”煮熟了,有一股蟹味,下稀饭是佳品。但要小心,不要被蟹壳卡住。
  我们这一代对杨老师帖子里所说的还有记忆,小点的就没有印象了。  
  本帖就是一种忘却的记念!
      土法酿酒
  12、酒证  酒的发明,传说纷纭。有猿猴造酒说,杜康造酒说,仪狄造酒说,黄帝造酒说,神农造酒说等。目前学术界大致趋向一致的意见是:酒是从天然发酵到人工发酵酿制而成的,是集体发明,而不是某个人发明。考古资料表明,酒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前,大汶口遗址出土高柄陶酒杯,滤酒缸,仰韶遗址发掘了小口圆肩小底瓮、尖底瓶、细颈壶等酒具的出现都是证明。  夏代酿酒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两位酿酒大师,一是夏禹时期的仪狄,酿酒甘美,一是第七代君主少康,发明了秫酒。从考古发掘来看,二里头遗址随葬陶器中,占比例最大的是酒器,其次才是炊器和食器,可见酒在夏代人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商代酿酒业之发达,以致于在商代中晚期,掀起了我国第一个饮酒高潮,青铜礼器上业体现出重酒的组合,1973年,河北藁城台西村的商代遗址中,发现了商代酿酒作坊、酒器,而河南罗山天湖晚商息族墓葬出土了一密封良好的青铜卣,内装古酒,经专家测定,每百毫升内含8.239毫克的甲酸乙酯,果香气味。  从周秦时代,酒的品种来看,《周礼 酒正》提到饮料,有四饮,五齐,三酒;《礼记》中也有醴酒、澄酒、粢堤、清酌等等。  战国时代,楚国的酒风,随着巫风而越发炽热,最为昌盛。战国时代有名的“中山清酤”,于1974年在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中发掘出两壶,经专家化验,含有乙醇、脂肪、糖等十三种成份,距今约2200多年,也是当今世界上发现最古老的酒之一。  汉魏南北朝是我国酒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时期酒业迅速发展,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标志:一是用曲不用蘖;二是酿酒工艺大为改进,酒的度数大大提高了;三是名酒大量出现,酒的品种迅速增多,与此同时,酒的物质作用也大大丰富了,除了日常饮用外,药用价值养生价值也明确地为人所认识,如《汉书 食货志》王莽昭曰:“酒,白药之长,嘉会之好。”就反映了汉人的这种深刻认识。  唐宋酒业,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改进,制曲技术,酿造技术,在理论上和工艺上都有了很大突破,出现了《北山酒经》,是继《齐民要术》之后最有价值的酿酒著作。1975年12月,在河北省青龙县土门子乡,发掘了一套金代黄铜蒸馏器,俗称“烧酒锅”,敦煌壁画中也有西夏时期酿酒蒸馏图,这都反映了宋代已经掌握了蒸馏酒的技术。
  烧酒的推广是元酒的一大贡献,《本草纲目》第二五:“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但是越来越多的酒史专家认为,烧酒始自宋代,推广在元代。  明清酒业在制曲技术之高、酿酒技术之精、规模之大、品类之众、理论总结之全面而系统方面,大大超过了历代。明清时代,我国酿酒已经形成了南酒、北酒两大体系,各有特色和名酒。南酒是南方风味酒,尤以江、浙、皖一代最为有名,明清南酒主要以绍兴酒为首的黄酒系统,北酒以京、冀、晋、鲁、豫、陕等产地为佳,明清北酒虽然也有米酒,但以烧酒为盛为最。随着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外国酒特别是西洋酒也在这个时期大量进入我国,如葡萄酒、啤酒等,这些舶来酒对我国近现代酒业发展影响很大。  琼南农村土法酿酒所用的陶器,叫酒证。本地人把酿酒叫做熬酒,因此酒证也叫酒熬。它的形状就象两个倒圆锥的连体。上口比下口小,口径尺寸可根据酿酒规模大小而定。腰部有一块蜂有三个孔的隔板,每个孔的周围有高出平面约2公分的突起。隔板稍向一边倾斜,最低处有一个出酒孔,外面有长10公分的引酒陶管。蜂腰下部有四个耳,方便提起。  酿酒就是一个蒸馏过程。先在锅里放一定量的水,煮开后再放进一定量发酵好的料,本地人称为“酒吠”。 将酒熬盆置在锅上,将“酒吠” 盖住。在酒熬盆上口放罝一口的铝锅,锅中放进冷水,作为冷却蒸气用。水热了要换上冷水。酿酒器蜂腰部有一导出孔,将一段打通的竹筒接上,连接到一个瓦酒缸中。锅、酿酒器、竹筒等连接处,用湿的布条或毛巾加以密封。  经过加热,酒吠中的酒精华就随水蒸发上升,遇冷变成酒滴,积在腰部的隔板上,经引出孔,流进瓦酒缸中。基本装置如左图,酒熬盆是相同的,只是这里装冷却水用铝脸盆,导酒管是塑料管。对于这个土法酿酒的场面,我感到十分温馨。我青壮人时喜欢喝自酿的番薯酒或米酒。我的前夫人和继夫人都懂得土法酿酒。看到这个图景,我就会忆起那逝去的岁月。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我在乐东县委奉职。1972年乐东县二轻局在县城办了一个陶器厂,从黄流公社新民村召了一批制陶师傅,其中有我的老师邢福民老师,我经常去他们那里聊天。我买了一个当时最大尺寸的大铝锅,请他们替我定做了一个熬酒盆。从此,这套酿酒工具就随我走过了半生。可惜在海南二中时被一个同事借去酿酒,搞坏了。
      13、酒糟缸  装发酵酒糟的缸也是清一色陶缸。形式倒是不再分讲究,只要容易洗刷和消毒就行。酿酒十分讲究发酵缸的净化和消毒。因为本地酿酒,是靠土酒饼发酵产生酒的。而空气中到处是腐败菌,如果消毒和密封不好,混入腐败菌,酒就会变酸,甚至变臭而废弃。农村不可能有消毒,只是将酒糟缸打开,将酒糟倒出后,马上洗净控干。使用前烧滚水进行消毒。
      酒缸
  14、酒缸  酒缸有各种各样的造形,但主要是陶器制作的,后来有玻璃出现后,也采用玻璃瓶装酒。因为酒是利害的溶剂,用其他材料制酒具,容易出问题。琼南地区比较流行的式样如左图。  这种式样的肚大两头特别是口小,加盖后容易密封。口周围有四只耳,可以用山藤片系上,方便提或挑。其中两耳间还有一个酒出口,短小,不容易被砸坏,也易被塞紧。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及琼南黎族同胞的酒缸。他们平时饮用的是糯米酒,是不经过酿造的甜酒。他的酒不是倒出来,而是用吸管吸。因此酒缸是宽口,没有另设酒出口,但口周围有四只耳,可以用山藤片系上,方便提或挑。  黎族同胞有个农闲时节互防亲戚的习惯。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节日、婚娶、丧葬;入新屋、生育、社交和举行宗教仪式等活动,都要摆席设宴饮酒。平时迎宾会客也以饮酒为情礼。黎族热情好客,酒为俗礼,敬酒对歌常通宵达旦,形成自己的酒文化。在这种情况下,靠主人供酒是无法满足的。因此,黎族同胞探亲访友,总是随身挑着酒,参加集会。  将糯米酒缸加以密封,埋在房子周围的地下收藏,也是黎族同胞的一种良好风俗。久后再挖出来的糯米酒是稠糊的,只有原来的一半。据说,这些酒吸收了地的精华,喝之健身强体,增进性功能,是世上难得之仙品。可惜笔者无缘,无法尝到此酒中仙品。
  好贴,顶一下。
    15、磨薯面缸  将鲜番薯磨成浆,所用的工具是一个陶制的磨薯面盆。这种陶盆有80公分口径,底部小一些,高约40公分。内壁有一条条锋利的纵纹,可以将新鲜番薯磨成浆。  将新鲜番薯磨成浆后,其用途是制作番薯糕,特别是制作番薯淀粉也称为番薯面,简称“薯面” 。  首先安挑选好大块的新鲜番薯后,将表皮削去,特别要注意长虫的番薯。因为长虫的番薯又苦又臭,不能要。  去皮洗净后凉干,妇女们用手抓着番薯,在磨盆的内壁上擦来磨去,番薯就变成番薯桨。熟练的妇女可以双手同时左右开弓,磨得很快。如果不掌握要领的会擦到手,笔者小时候看到妈妈在磨,觉得有趣,也拿块番薯去试一试,结果将手磨去一层皮。  番薯糕可以制成咸、甜两种。甜糕只是在番薯浆中拌点黄沙糖,放进蒸盆中,放到锅里蒸个二十分钟,出笼就可以吃用,鲜甜鲜甜的,好吃又环保。咸糕则在番薯泥中撒点精盐,在面上撒点葱花,蒸熟后香气扑面,吃起来有点咸咸甜甜的味道,很刺激。
  番薯淀粉也称为番薯面,简称“薯面”,用番薯淀粉制成的糕,称为“薯面糕”。薯面糕黑褐色,水化时加入少量红糖,味道清甜可口。  现在制作番薯面,用打浆机将番薯打烂,经过过滤、沉淀、烘干就可以得到。以前制作番薯面工序可复杂了:首先要使用陶制的磨番薯盆,将番薯磨成浆;其次用粗麻袋将粗渣滤去;再用细布袋将滤液再过滤一遍,将滤液静放一天,下午将上层滤液去掉,缸底就有一层厚厚的湿粉,经过几天的日晒就可以得到干粉。笔者小时候曾经看过妇女制作番薯面,要用许多水缸,挑很多水,要将几大缸水过滤一遍,确实辛苦。
  制作薯面糕工序不复杂,但要在耐心,而且要火候掌握得好。先将番薯淀粉化成淀粉水浆,加进少量红糖。因为番薯淀粉比较细,如果淀粉浆太厚根本无法蒸熟,因此仅在蒸盆中倒入一层约半公分厚的淀粉浆,几分钟后再添一层,直至添满蒸盆为止。出锅凉后切成一块块,用塑料袋装好出售。  薯面糕细嫩滑,吃之觉得甜香滑口,有一股番薯淀粉特有的味道,而且多吃不厌。吃之和吃番薯具有同样的效用。如果你路过佛罗镇,不妨到小食摊买点尝尝,下次你还想再买呢!  还可以制作酸酸甜甜的凉粉条,更是清冷饮料中的佳品。
  好帖,顶一下。  
    6、土蒸锅  在电饭煲蒸架没有广泛使用之前,琼南地区农村普遍使用土蒸锅。本地人称为“初” 。土蒸锅的造形分两段,下段比较宽,高约15至20公分,是空的。  上半段比较长,高约30公分,从下往上逐步缩小,开口处口径15公分。腰部有一块多孔的隔板,口径30公分。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大。腰部左右各有一个提手,方便搬动。  土蒸锅主要是逢年过节蒸糯米饭、粟米饭等。比较常用的是冬节蒸黑豆糯米饭。作法是选用本地种的八月豆和当年糯米,各浸3-4个小时,捞起漏干。将土蒸锅洗净,在隔板上铺一些香蕉叶或竹叶、椰子叶,将混和的黑豆糯米饭放进土蒸锅中,记得要在米中放点盐。在锅口垫块干净的湿毛巾,盖上盖子。将其放到锅中,在锅里加水,烧火蒸1个钟头,闻到香味可以起锅。如果加腊肉或花生米、红杏等,可以煮出各种风味。
  农村盖房升梁,需要大糯米贡祭祀,小糯米贡用红纸包起来抛贡,所需糯米饭也是用这种蒸锅来蒸。不过,要大号蒸锅来蒸,而且需用多个同时蒸。制作糯米或粟米“甩粑”要用的饭也是用土蒸锅来蒸。  具体作法是,首先挑选新鲜的糯米或糯粟米6斤左右,用水泡两个时旬后捞起,不要滤得太干,放进蒸笼中蒸熟。因为要放进臼中撞烂,因此要蒸烂一些。  其次,将石臼和“撞手”(木桕)冼净消毒备用,准备一盆冷开水,等糯米蒸饭凉后,放进石臼中撞。一般是两人合作,甲妇女持木桕专门负责撞粑,乙妇女戴着消毒手套,负责甩粑。撞一阵后,乙妇女在粑中撒点冷开水,防止粘手,将糯米耙掏出来捏成一大块,然后提起来,用力在石臼中甩打,因为制作这种粑要反复甩打,所以叫“甩粑”。两人反复的撞和甩打,直至将糯米粒捣烂变成糊状为止。  再就是备有各种风味的粑馅。通常有炒花生拌红沙糖、芝麻粉拌白糖、椰子丝拌白糖等,由手戴无菌手套的姑娘为你现包现吃,也可以打包带走。虽然同是用糯米为原料,但普通的糯米粑,是先碾成米粉,然后混水制成粉块,包馅蒸熟。因制作法不同,风味也各异。
      12、酒证  酒的发明,传说纷纭。有猿猴造酒说,杜康造酒说,仪狄造酒说,黄帝造酒说,神农造酒说等。目前学术界大致趋向一致的意见是:酒是从天然发酵到人工发酵酿制而成的,是集体发明,而不是某个人发明。考古资料表明,酒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前,大汶口遗址出土高柄陶酒杯,滤酒缸,仰韶遗址发掘了小口圆肩小底瓮、尖底瓶、细颈壶等酒具的出现都是证明。  夏代酿酒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两位酿酒大师,一是夏禹时期的仪狄,酿酒甘美,一是第七代君主少康,发明了秫酒。从考古发掘来看,二里头遗址随葬陶器中,占比例最大的是酒器,其次才是炊器和食器,可见酒在夏代人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商代酿酒业之发达,以致于在商代中晚期,掀起了我国第一个饮酒高潮,青铜礼器上业体现出重酒的组合,1973年,河北藁城台西村的商代遗址中,发现了商代酿酒作坊、酒器,而河南罗山天湖晚商息族墓葬出土了一密封良好的青铜卣,内装古酒,经专家测定,每百毫升内含8.239毫克的甲酸乙酯,果香气味。  从周秦时代,酒的品种来看,《周礼 酒正》提到饮料,有四饮,五齐,三酒;《礼记》中也有醴酒、澄酒、粢堤、清酌等等。  战国时代,楚国的酒风,随着巫风而越发炽热,最为昌盛。战国时代有名的“中山清酤”,于1974年在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中发掘出两壶,经专家化验,含有乙醇、脂肪、糖等十三种成份,距今约2200多年,也是当今世界上发现最古老的酒之一。
  汉魏南北朝是我国酒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时期酒业迅速发展,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标志:一是用曲不用蘖;二是酿酒工艺大为改进,酒的度数大大提高了;三是名酒大量出现,酒的品种迅速增多,与此同时,酒的物质作用也大大丰富了,除了日常饮用外,药用价值养生价值也明确地为人所认识,如《汉书 食货志》王莽昭曰:“酒,白药之长,嘉会之好。”就反映了汉人的这种深刻认识。  唐宋酒业,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改进,制曲技术,酿造技术,在理论上和工艺上都有了很大突破,出现了《北山酒经》,是继《齐民要术》之后最有价值的酿酒著作。1975年12月,在河北省青龙县土门子乡,发掘了一套金代黄铜蒸馏器,俗称“烧酒锅”,敦煌壁画中也有西夏时期酿酒蒸馏图,这都反映了宋代已经掌握了蒸馏酒的技术。  烧酒的推广是元酒的一大贡献,《本草纲目》第二五:“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但是越来越多的酒史专家认为,烧酒始自宋代,推广在元代。  明清酒业在制曲技术之高、酿酒技术之精、规模之大、品类之众、理论总结之全面而系统方面,大大超过了历代。明清时代,我国酿酒已经形成了南酒、北酒两大体系,各有特色和名酒。南酒是南方风味酒,尤以江、浙、皖一代最为有名,明清南酒主要以绍兴酒为首的黄酒系统,北酒以京、冀、晋、鲁、豫、陕等产地为佳,明清北酒虽然也有米酒,但以烧酒为盛为最。随着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外国酒特别是西洋酒也在这个时期大量进入我国,如葡萄酒、啤酒等,这些舶来酒对我国近现代酒业发展影响很大。  琼南农村土法酿酒所用的陶器,叫酒证。本地人把酿酒叫做熬酒,因此酒证也叫酒熬。它的形状就象两个倒圆锥的连体。上口比下口小,口径尺寸可根据酿酒规模大小而定。腰部有一块蜂有三个孔的隔板,每个孔的周围有高出平面约2公分的突起。隔板稍向一边倾斜,最低处有一个出酒孔,外面有长10公分的引酒陶管。蜂腰下部有四个耳,方便提起。  酿酒就是一个蒸馏过程。先在锅里放一定量的水,煮开后再放进一定量发酵好的料,本地人称为“酒吠”。 将酒熬盆置在锅上,将“酒吠” 盖住。在酒熬盆上口放罝一口的铝锅,锅中放进冷水,作为冷却蒸气用。水热了要换上冷水。酿酒器蜂腰部有一导出孔,将一段打通的竹筒接上,连接到一个瓦酒缸中。锅、酿酒器、竹筒等连接处,用湿的布条或毛巾加以密封。  经过加热,酒吠中的酒精华就随水蒸发上升,遇冷变成酒滴,积在腰部的隔板上,经引出孔,流进瓦酒缸中。基本装置如左图,酒熬盆是相同的,只是这里装冷却水用铝脸盆,导酒管是塑料管。对于这个土法酿酒的场面,我感到十分温馨。我青壮人时喜欢喝自酿的番薯酒或米酒。我的前夫人和继夫人都懂得土法酿酒。看到这个图景,我就会忆起那逝去的岁月。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我在乐东县委奉职。1972年乐东县二轻局在县城办了一个陶器厂,从黄流公社新民村
  召了一批制陶师傅,其中有我的老师邢福民老师,我经常去他们那里聊天。我买了一个当时最大尺寸的大铝锅,请他们替我定做了一个熬酒盆。从此,这套酿酒工具就随我走过了半生。可惜在海南二中时被一个同事借去酿酒,搞坏了。
    13、酒糟缸  装发酵酒糟的缸也是清一色陶缸。形式倒是不再分讲究,只要容易洗刷和消毒就行。酿酒十分讲究发酵缸的净化和消毒。因为本地酿酒,是靠土酒饼发酵产生酒的。而空气中到处是腐败菌,如果消毒和密封不好,混入腐败菌,酒就会变酸,甚至变臭而废弃。农村不可能有消毒,只是将酒糟缸打开,将酒糟倒出后,马上洗净控干。使用前烧滚水进行消毒。
      酒缸
  14、酒缸  酒缸有各种各样的造形,但主要是陶器制作的,后来有玻璃出现后,也采用玻璃瓶装酒。因为酒是利害的溶剂,用其他材料制酒具,容易出问题。琼南地区比较流行的式样如左图。  这种式样的肚大两头特别是口小,加盖后容易密封。口周围有四只耳,可以用山藤片系上,方便提或挑。其中两耳间还有一个酒出口,短小,不容易被砸坏,也易被塞紧。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及琼南黎族同胞的酒缸。他们平时饮用的是糯米酒,是不经过酿造的甜酒。他的酒不是倒出来,而是用吸管吸。因此酒缸是宽口,没有另设酒出口,但口周围有四只耳,可以用山藤片系上,方便提或挑。  黎族同胞有个农闲时节互防亲戚的习惯。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节日、婚娶、丧葬;入新屋、生育、社交和举行宗教仪式等活动,都要摆席设宴饮酒。平时迎宾会客也以饮酒为情礼。黎族热情好客,酒为俗礼,敬酒对歌常通宵达旦,形成自己的酒文化。在这种情况下,靠主人供酒是无法满足的。因此,黎族同胞探亲访友,总是随身挑着酒,参加集会。  将糯米酒缸加以密封,埋在房子周围的地下收藏,也是黎族同胞的一种良好风俗。久后再挖出来的糯米酒是稠糊的,只有原来的一半。据说,这些酒吸收了地的精华,喝之健身强体,增进性功能,是世上难得之仙品。可惜笔者无缘,无法尝到此酒中仙品。
  酿酒。  俗话说:“酿酒饲猪,发家致富” 。民间酿酒是家传的,一代传一代。基本都掌握制酒饼和酿酒。  制酒饼。琼南汉人都十分看重自酿的米酒或番薯酒,特别是后者,分别被称为“乐东茅台酒” 、“三亚茅台酒” 或 “东方茅台酒” 。它们与其他白酒的区别在于酒媒,琼南民间酿酒不用酒曲,而是用自制的酒饼,完全用天然物制作,纯粹绿色食品。酒饼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民间许多妇女都懂制作。当然,每个村都有专业制作人员,需要可以跟他们买。据民间品酒师说,黎族同胞制作的大块酒饼更佳。  制作酒饼的原料主要是酒饼叶、狗桔(野桔)树叶和香蓼叶,其他则根据各家传下的秘方加减,这个加减将使因用不同的酒饼酿出的酒,有不同的特色。釆集好原料洗净涼干,用粳米适量用水泡过后,和原料拌在一起,撞烂过筛变成料粉。有条件的可以用机碾。  用适量的同类陈年酒饼捣烂,与料粉拌匀,加水捏成乒乓球大的状状,一般有直径有2厘米左右,大一些也可以,但小块容易发酵。  将半成品置在竹器笼中,加盖,用稻草盖住让它自然发酵,过三天就可以闻到香味。看当时气温高低,七天至十天可以打开,称为“开笼” 。可以看到表面长出一层厚厚的白毛。长出的白毛越多,质量越好。将长满白毛的饼拿去晒,晒时要注意不要弄掉那些白毛,干了就变成酒饼成品。
  土法酿酒。民间土法酿酒有几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煮料,酿米酒,则煮干饭,要硬一些,一般用老米。如果是番薯干,则要粗一点,同样煮成干的;如果是新鲜番薯,则刮去生虫点,如果不去尽虫点,蒸出来的酒有一股难闻的虫味,将新鲜番薯洗净蒸熟,如果蒸熟去皮更佳,蒸出来的酒没有番薯皮味。  第二道工序是拌上酒饼装缸。将米饭、番薯干、熟番薯等放进大箥箕中凉,料凉到可以用手操作后,搞散,熟番薯则捏碎,并将本地酒饼捣碎,按一定的拌进料中,将料装入专用的瓦缸中,加盖放在阴凉处。这些瓦缸每装过一次后,要煮滚水进行严格消毒,防止其他杂菌混入料中繁殖,造成变质或蒸出来的酒变酸。  第二道工序是煮料酿酒。酒料夏天经过三天就可以闻到香味,夏天经过7天,冬天经过10天左右发酵,就可以煮料酿酒。先在锅里放一定量的水,煮开后再放进一定量发酵好的料,在上面放上酿酒器(一个蜂腰形的瓦制酿酒器,现在也有用铁皮制作),在上方罝一小点的铝锅,放进冷水,作为冷却蒸气用。酿酒器蜂腰部有一导出孔,将一段打通的竹筒接上,连接到一个瓦酒缸中。锅、酿酒器、竹筒等连接处,用湿的布条或毛巾加以密封。  酿酒时要注意的事项,主要是注意火候,火要匀,不宜过大。如果过大,酒料会溢出渗入酒中,造成酒混浊,放久容易发酸。火过大造成焦锅,则酒有一股焦味。每过半个钟头要换一次冷却锅中的水,一般换过六、七次水,尝尝酒保持口感好,就要出糟,加料从头来。酒太稀薄容易发酸。如果要用米酒泡药,则取头轮酒,就冷却锅第一锅酿出的酒,约40度。  用本地酒饼土法酿酒,一般只是一斤料一斤酒,酒20度左右。如果要出多酒,可以加酒曲媒,但本地老百姓不喜欢喝,认为会头痛,可能是产生太多的甲醇,又不懂除去的原因。
  糯米酒。过春节时,条件好的人家也自制一些甜的糯米酒,称为甜酒。说到糯米酒,不能不说黎族同胞的山兰糯米酒,它是用黎族百姓种的旱糯米,配上黎胞制作的甜酒饼酿的,香甜可口。许多汉族人制糯米酒都是和黎族同胞买甜酒饼酿,效果比较好。
    15、磨薯面缸  将鲜番薯磨成浆,所用的工具是一个陶制的磨薯面盆。这种陶盆有80公分口径,底部小一些,高约40公分。内壁有一条条锋利的纵纹,可以将新鲜番薯磨成浆。  将新鲜番薯磨成浆后,其用途是制作番薯糕,特别是制作番薯淀粉也称为番薯面,简称“薯面” 。  首先安挑选好大块的新鲜番薯后,将表皮削去,特别要注意长虫的番薯。因为长虫的番薯又苦又臭,不能要。  去皮洗净后凉干,妇女们用手抓着番薯,在磨盆的内壁上擦来磨去,番薯就变成番薯桨。熟练的妇女可以双手同时左右开弓,磨得很快。如果不掌握要领的会擦到手,笔者小时候看到妈妈在磨,觉得有趣,也拿块番薯去试一试,结果将手磨去一层皮。  番薯糕可以制成咸、甜两种。甜糕只是在番薯浆中拌点黄沙糖,放进蒸盆中,放到锅里蒸个二十分钟,出笼就可以吃用,鲜甜鲜甜的,好吃又环保。咸糕则在番薯泥中撒点精盐,在面上撒点葱花,蒸熟后香气扑面,吃起来有点咸咸甜甜的味道,很刺激。
  番薯面  番薯淀粉也称为番薯面,简称“薯面”,用番薯淀粉制成的糕,称为“薯面糕”。薯面糕黑褐色,水化时加入少量红糖,味道清甜可口。  现在制作番薯面,用打浆机将番薯打烂,经过过滤、沉淀、烘干就可以得到。以前制作番薯面工序可复杂了:首先要使用陶制的磨番薯盆,将番薯磨成浆;其次用粗麻袋将粗渣滤去;再用细布袋将滤液再过滤一遍,将滤液静放一天,下午将上层滤液去掉,缸底就有一层厚厚的湿粉,经过几天的日晒就可以得到干粉。笔者小时候曾经看过妇女制作番薯面,要用许多水缸,挑很多水,要将几大缸水过滤一遍,确实辛苦。
  薯面糕
凉粉  制作薯面糕工序不复杂,但要在耐心,而且要火候掌握得好。先将番薯淀粉化成淀粉水浆,加进少量红糖。因为番薯淀粉比较细,如果淀粉浆太厚根本无法蒸熟,因此仅在蒸盆中倒入一层约半公分厚的淀粉浆,几分钟后再添一层,直至添满蒸盆为止。出锅凉后切成一块块,用塑料袋装好出售。  薯面糕细嫩滑,吃之觉得甜香滑口,有一股番薯淀粉特有的味道,而且多吃不厌。吃之和吃番薯具有同样的效用。如果你路过佛罗镇,不妨到小食摊买点尝尝,下次你还想再买呢!  还可以制作酸酸甜甜的凉粉条,更是清冷饮料中的佳品。
    16、土蒸锅  在电饭煲蒸架没有广泛使用之前,琼南地区农村普遍使用土蒸锅。本地人称为“初” 。土蒸锅的造形分两段,下段比较宽,高约15至20公分,是空的。  上半段比较长,高约30公分,从下往上逐步缩小,开口处口径15公分。腰部有一块多孔的隔板,口径30公分。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大。腰部左右各有一个提手,方便搬动。  土蒸锅主要是逢年过节蒸糯米饭、粟米饭等。比较常用的是冬节蒸黑豆糯米饭。作法是选用本地种的八月豆和当年糯米,各浸3-4个小时,捞起漏干。将土蒸锅洗净,在隔板上铺一些香蕉叶或竹叶、椰子叶,将混和的黑豆糯米饭放进土蒸锅中,记得要在米中放点盐。在锅口垫块干净的湿毛巾,盖上盖子。将其放到锅中,在锅里加水,烧火蒸1个钟头,闻到香味可以起锅。如果加腊肉或花生米、红杏等,可以煮出各种风味。
  农村盖房升梁,需要大糯米贡祭祀,小糯米贡用红纸包起来抛贡,所需糯米饭也是用这种蒸锅来蒸。不过,要大号蒸锅来蒸,而且需用多个同时蒸。制作糯米或粟米“甩粑”要用的饭也是用土蒸锅来蒸。  具体作法是,首先挑选新鲜的糯米或糯粟米6斤左右,用水泡两个时旬后捞起,不要滤得太干,放进蒸笼中蒸熟。因为要放进臼中撞烂,因此要蒸烂一些。  其次,将石臼和“撞手”(木桕)冼净消毒备用,准备一盆冷开水,等糯米蒸饭凉后,放进石臼中撞。一般是两人合作,甲妇女持木桕专门负责撞粑,乙妇女戴着消毒手套,负责甩粑。撞一阵后,乙妇女在粑中撒点冷开水,防止粘手,将糯米耙掏出来捏成一大块,然后提起来,用力在石臼中甩打,因为制作这种粑要反复甩打,所以叫“甩粑”。两人反复的撞和甩打,直至将糯米粒捣烂变成糊状为止。  再就是备有各种风味的粑馅。通常有炒花生拌红沙糖、芝麻粉拌白糖、椰子丝拌白糖等,由手戴无菌手套的姑娘为你现包现吃,也可以打包带走。虽然同是用糯米为原料,但普通的糯米粑,是先碾成米粉,然后混水制成粉块,包馅蒸熟。因制作法不同,风味也各异。
  华夏自古以来就有制陶技术,制成锅碗瓢盆形状作器之用。固谓陶器。
  15磨薯面缸,我小时候见过这东西,但忘记叫什么名字了,好像是叫“打生盆”,对吗?杨老师。
  应叫薯面盆,  磨薯面的
      担饭的“录子”  琼南农民去野外做工,路远一点的都是早上煮好饭,在家不吃,由老婆带下地,或放在牛车上带去,上午10点钟才吃。这些带饭的小陶罐叫做“录子” 或“宝盐” (琼南话音)。它们的形状不同,“录子” 显得清秀苗条,而“宝盐” 则矮矮圆圆。口有4个耳,系上麻绳或小藤条,便于携带。  那时人们生活困难,带的不外是咸鱼、虾酱和稀饭。罐里装稀饭,口上放个碗,咸鱼、虾酱装在碗里。有些还要另外带番薯汤。乐罗村农村把这种小陶罐叫做“腹子”。  人民公社也带饭下地。当时都是吃稀饭,也没什么菜,一般都是扁豆酱,因为它是黑色的,大家都称为“黑色炸药”。再就是隔水蒸熟的或用火烤熟的小咸鱼,个别人干脆将小咸鱼带到田头,要吃时才找些干树枝,烧起火烤咸鱼。  说与众不同的菜,不外是虾酱煮鲜鱼而已。改革开放之前,我们这里的农民,除了过年过节外,是很少吃猪肉的。这里群众也种花生,但很少榨油,很少吃到油炒菜。
  大家虽然艰苦,但中国的农民一向是乐天派,喜欢找乐子,打发艰难的岁月。他们在吃田头饭时,也常搞点小动作,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  张金妈是个寡妇,男人们都喜欢跟她开一些不伤大雅的玩笑,她也有气量,从不计较。一般男人收工时间比女的提早一点,老邢几个人一边抽水烟筒,一边议论如何跟她开玩笑。  老李走过去打开张金妈的饭盒,发现她今天的菜是黑色的豆酱煮“跳坡鱼”(即斗鱼,一种长在水沟或田边水中的小鱼)。他想出一个法子,到田边抓来几条“跳坡鱼”,用火把鱼尾巴稍微烤过一下,把它混进那盘黑豆酱中。  开饭时间到了,老李、老邢他们端着饭碗转来转去,等着看张金妈的笑话。她夹了一只生的“跳坡鱼”送进口中,嚼了好久,口里又腥又臭。一阵呕吐,将吃进去的东西都吐了出来。看到她的狼狈样子,大家哈哈大笑。  张金妈知道有人在她们扁豆酱中做了手脚,骂道:“那一个‘遭瘟病’的,这么缺德。我一边嚼一边感觉奇怪,我煮了那么久,这些小鱼为什么仍不熟呢!原来是把生鱼混进我的菜中!”  因为这个恶做戏,男人们乐了好几天。老邢向张金妈说:“那天你吐了,是不是有喜了?”她说:“有你的头,你偷我啦?”引来大家一阵哄笑。
    茶壶茶杯
    土火炉  陶器土火炉,用于煮饭、烤肉或烤其他食品,打边炉都极其方便,因此一直沿用至今,估计还会沿用下去。土火炉视其用途可以设计成各种形状。常见的土火炉的式样如图。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尺寸。  土火炉一般制成正六边形,下部尺寸自然缩小一些。火炉壁要厚一些,才不容易被烧裂。口上方有间隔的3个面突出10公分左右,用于放罐子煮东西。火炉分为两层,下层有个开口,就是出灰口。隔板有孔供火灰落下,且是活动的,可以取下来。出灰口上面那块做叩活动的,烧柴火时可以取下来,烧炭时装上去。  陶器土火炉不但煮饭、烤肉或烤其他食品,打边炉都极其方便,在困难时期,老百姓缺衣少吃,没有被子御寒。在寒冷的季节,人们就在客厅烧火炉,全家人围着火炉取暖。当时,有一首辛酸的崖州民歌唱道:  烘火恶烘全身烧,火烟烟人目肿亮;无衣穿又无被盖,寒风吹来身骏场。  北方还将制作小火炉,有提把。冬天抱在怀里取暖。陶制火炉陪着琼南百姓,走过了漫长的苦难历程,终于迎来太平盛世。
            手炉的起源。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诗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手炉,是在火炉的启示下演化而来的。手炉的起源,相传产生于隋代。隋炀帝南巡到江苏江都,时值深秋,天气寒冷。江都县官许伍为拍皇帝的马屁,叫铜匠做了一只小铜炉,放进火炭,献给炀帝取暖。炀帝十分高兴,捧在手上,便称之为“手炉”。  手炉是由火盆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由炉身、炉底、炉盖(炉罩)、提梁(提柄)组成,自唐朝始创,到明朝中后期,手炉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清末以后,手炉工艺开始衰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江浙一带仍有少量生产,随着社会的进步,手炉逐渐失去了使用价值,但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收藏爱好者喜爱的艺术品。  手炉有八角形、圆形、方形、腰形、花篮形、南瓜形等,大部分是由紫铜、黄铜、白铜制成,也有少量瓷器制品。在手炉制作工艺中,最吸引人的当数花纹纷繁的炉盖。作为散热区,镂空雕刻的炉盖有五蝶捧寿、梅兰竹菊、喜鹊绕梅等众多纹形,跟炉身的福禄寿喜、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等花纹相得益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19、陶制茶壸茶杯  茶壶在唐代以前就有了。明代茶道艺术越来越精,对泡茶、观茶色、酌盏、烫壶更有讲究,要达到这样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改革创新。比如明朝茶壶开始看重砂壶,就是一种新的茶艺追求。因为砂壶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损,所以砂壶被视为佳品。特别是宜兴制作的紫砂陶茶具,更是精品。宜兴的陶土黏力强而抗烧。用紫砂茶具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  琼南地区的寻常百姓家,根本用不上紫砂陶茶壸茶杯,只能是普通的陶制茶壸茶杯。同样,祭祀所用的也只能是普通的陶制茶壸茶杯。
      茶壸
      茶壶茶杯
      香炉
      20、陶制香炉烛台  说到我国的香炉文化那可要追溯到商周时代了。中国在古代时会用青铜铸鼎,并用其应烹煮肉食或祭祀。不过这时候的青铜鼎和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香炉还是两码事。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铜鼎渐渐得由烹煮肉食的作用演变成了焚香供佛和陈设熏衣的作用了。  自从印度佛家传入中国后,与本土文化发生关系,逐渐改变了自己的面貌,融入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儒佛道三位一体开成华夏文化的主流,并深为士大夫们所欣赏。  一般而言,由于陶土的塑性极强,造形特多变化,所以香炉烛台多以陶土制作,且以圆形为主;或雕镂花纹,或塑莲花衬为底座等,适于使用立香、盘香、香粉。也有陶瓷制卧香炉,造形与色泽变化较少。清代统治者入主中原后,以“孝”治天下,康熙时期祭祀风气盛行,陶制香炉烛台发展空前繁荣。  琼南地区的寻常百姓家,所用香炉烛台等祭器以陶土制作为主。
        21、陶砚  砚是中国传统的书写用具,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相适应的,在人类文明进步中曾起着重要的作用。据近年考古发现砚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一直可以上推至5500年前黄帝时。  砚的显著发展是在西汉时期。西汉砚大多为配置有精致木盒或彩绘漆盒的长方形石砚。从此,砚逐步从实用性的书写工具中脱胎,步入了工艺品的殿堂,玉砚、漆砚、陶砚应运而生,成为汉代人们社会地位和财富的标志。  隋唐时期,瓷砚更加盛行,除了圆形三足砚外,出现了多足砚。  唐代除瓷砚外,出现了端石、歙石等著名专用砚材,红丝石和澄泥也相继成为制砚的材料。此时,制砚工艺迅速发展,诞生了我国的四大名砚。  清代是砚石制作的辉煌时期,所用的砚材除延续前代著名砚材外,还出现了水晶、漆砂、翡翠、象牙、玻璃(旧称“料器”)等质料,其中一些是不能够研磨的。清代砚注重灵巧,又大又厚者非常少见。
  不管怎么说,作为农村穷书生只能用陶砚,实用又便宜。1958年我父亲托新民村亲戚给制作了陶砚,我一直存放在家里那个碗柜中,形状如图,中间可以磨墨,砚裙可以贮水。可惜找不到了。
  22、后记  本文是凭笔者记忆,介绍了21种人们日常使用的陶器。大家知道,人们虽然总是把陶瓷连在一起。其实,陶和瓷是不同的两样东西。先有陶器,后来瓷器才出现。人们日常使用的陶器,还不只这21种,盼大家加以补充。  天下文章一大抄。文中许多历史资料,都是从网上查出来,加以改写,利用了别人的成果。关于新民村窑灶的材料,选自《新民村志》。许多图片也取于网上,没有另外标明出处,请原谅。  鉴于笔者陶器知识缺乏,错漏肯定不少。望有兴趣阅读的朋友加以斧正,无限感谢!  笔者
日于美国圣地亚哥
  全文结束,隐居?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陶器制作过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