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全清除网络怎么删除负面帖子子?■■■迅速删...

富豪家族斥巨资删负面帖子 称不想后代看到污点|删帖_新浪新闻
&&&&&&正文
富豪家族斥巨资删负面帖子 称不想后代看到污点
  □东快记者 黄妍 通讯员 王光忠 欧阳硕&&
  因为家族内有人有犯罪前科,为了抹去“黑历史”,不让下一代看到,福建一富裕家族几经辗转,花巨资委托他人删除网络上的所有负面信息。
  这项业务被李峰(化名)创办的“颠覆传媒”工作室所承接。李峰伙同陈攀(化名)利用公关或技术手段,“收人钱财替人删帖”,涉案金额近百万元,日前,福州仓山检察院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对两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据了解,网络删帖市场方面存在明显的非法产业利益链,也因此,检察院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从根源上治理非法产业链。
  富豪家族为洗“黑历史”找人删帖
  福建一富豪家族,因为有家族成员此前曾有犯罪前科,为了不被下一代看到这些污点,该家族决定花费巨资,请人删去网络上的所有相关负面报道。
  经熟人介绍,该家族找到张宏(化名)帮忙联系此事。
  2011年2月,张宏找到了李峰所在的福州某网络公司。李峰和公司接了这个工作,并以网络服务协议的方式签订合同。然而第一次双方的合作并不顺利,因为效果不好合作暂停。
  2011年6月,李峰在未取得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的情况下,上网招聘了一些员工,成立“颠覆传媒”工作室,违法从事互联网信息有偿服务业务。
  工作室成立后,李峰很快又和张宏取得联系,想再尝试做一下删帖。
  期间,李峰在其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冬馨苑的住处内通过网络,找到陈攀(化名)等网络中介或“黑客”,帮其删除有关这个家族的负面信息帖共数百条。
  据陈攀事后交代,当时他在上海一家广告公司,通过QQ群认识李峰,为了赚钱,双方长期合作,“他发给我什么我就删什么”,之后通过支付宝收取利益。
  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间,李峰共向张宏收取删帖费80多万元,从中获利约6万元;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间,陈攀共向李峰收取删帖费63万余元,从中获利4万余元。
  据了解,日公布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数额达到前款规定的数额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据此,仓山检察院认定,犯罪嫌疑人李峰、陈攀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扰乱市场秩序,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均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揭秘黑色产业链
  名为“网络危机公关”实则收钱“灭火”
  经过对本案的审查,检方发现,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在网络删帖市场方面存在一个明显的非法产业利益链,删除网络负面信息已然是一个潜在的业务。
  昨日,记者在百度、谷歌搜索中输入关键词“网络危机公关公司”检索发现,提供“删除负面消息”服务的“网络危机公司”信息仍排在搜索结果前位,关于“网络水军”、“负面删帖”的QQ群也不在少数。
  在一家网络科技公司的网站首页上,记者看到,“将互联网上的负面信息和报道予以技术处理”被定义成“网络危机公关”和“品牌维护”。
  而通过该案件审查中提取的大量删帖公关报价表可以体现,网络删帖主要有两种方式,绝大部分的删帖是通过与网站的内部人员联系,公关有删帖权的负责人,收钱后予以非法删除,还有少部分则通过网络“黑客”入侵系统,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
  多通过网络联系按删帖进度结算
  李峰说,他是通过网络认识当时在上海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陈攀。此前,他大部分的帖子都是找陈攀删,删不了的,再找“黑客”来删帖。
  在价格方面,李峰一般会先问陈攀或黑客删这个帖子的价格,陈攀或黑客报一个价,随后他在这个价的基础上加10%左右报给张宏,张宏就直接按这个价打钱,而李峰留下加价的部分,其余的通过支付宝转给下家。
  双方的交易则根据删帖的进度结算,李峰先在网上找关于这个家族负面新闻的帖子,将地址传给张宏,双方谈好删除这些帖子的价格,收到钱后,李峰就开始删帖,之后给张宏确认。双方就按照这样的循环步骤进行,一次删除几个帖子,直到各个搜索网站都搜索不到该家族的负面信息。
  在作案时,李峰和陈攀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检方建议,在打击的同时要加大宣传普法力度,使人们知道有偿删帖以及收费发虚假宣传贴、网络造谣等行为的违法性和可受刑事处罚性,以确保震慑力度,洁净网络大环境。
  建议相关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网站一些编辑人员行为的监控管理,建议公安机关加大打击网络商业贿赂行为,才能从根源上治理该条非法产业链。
  ――仓山检察院
  “收费删帖、下沉负面信息在搜索引擎的排名,都超过了国家规定的经营范围,不在营业执照上显示,属于非法经营。企业可以表达正面舆论,进行解释,但删除负面信息则可能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
  ――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您好, []|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网络惊现删帖帝:删负面帖起价300 可包年包月
  一网友称,可帮助个人、单位删除负面帖,不同网站删帖价格不同
  帮助删除个人负面帖,每个收费300-700元,删除单位负面帖,每个收费1300元。个人帖先删帖后收钱,单位帖先交定金再删帖。在贴吧里,一位网友广告称自己能删除各大网站负面信息,承诺先删除后付费,不成功不收钱,并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固定电话和QQ号码。难道真如该网友所说吗?昨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调查。
  删帖起价300 包月包年可优惠
  昨天,记者通过百度贴吧里提供的QQ号码,加了名叫“诽谤内容删除”的网友。他介绍,删除个人帖收费300元-700元, 单位帖1300元,个人帖删除后付款,单位帖交定金后处理。
  记者试着发了一个某校校长的负面帖问他能否删掉。该网友说:“能,最低收费300元。”该网友称,删帖一般需要一天,如果急的话,数小时内可搞定,但收费至少要1000块。若跟他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删帖还可实行包月或包年。
  在百度贴吧里删帖,包月价4000块,包年价12000块。“那如果删不掉怎么办。”“分文不取,全额退款。”该网友信誓旦旦地称,还没客户上过当。为了证明其能力,他称可将记者发给他的那个负面帖子删掉。
  删个人负面帖 提供身份证更好处理
  10分钟过后,这个负面帖子果然被删掉。“现在相信我们的实力了吧。”该网友打来电话说,不同的网站删帖价格不同,在天涯论坛、论坛、腾讯博客删一个帖收费600。在新华网、人民网删帖收费在左右。在地方网站上删帖收费1500左右,而在凤凰网上删帖至少3000,有时还不一定能办得到。
  该网友称,删除个人负面帖,如能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他们就好处理得多,还可更便宜。他告诉记者,在大网站的个人负面信息都比较好处理,最难处理的是小网站,而且收费高,“大网站不愁生意,但小网站资源有限,收钱就贵。”
  随后,记者问在湖南长沙的网站上删负面帖需要多少钱。该网友称,如果是有名气的网站一条1500元,没名气则需更多钱,具体要看情况。
  介绍完以后,该男子就将一个户名为“赵清光”的农行账号发了过来,并告诉记者,以后要删除负面信息可联系他,删掉后将钱打到这个账号上即可。
  删帖收费 还存在监管盲区
  一位业内人士称,他们曾多次接到电话要求删帖,并承诺给予一定好处。但在他们网站,只有要求删帖人或单位确实遭到了诬陷和诽谤才能删帖。他介绍,能够帮助删帖的人背后都有公关公司,与一些网站联系密切。
  据了解,删除负面信息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挤压处理。当搜索引擎上出现负面信息时,马上撰写正面消息并发布上网,将负面信息挤压到搜索结果前10页以外,减少其在搜索引擎上的曝光率;第二是公关处理,利用网络人脉,与网站达成公关处理协议;第三是极端处理方式,利用黑客技术去处理负面信息。
  邵阳工商部门一位刘姓人士称,由于网络信息的流动性和地域性跨度比较大,监管方面管辖权不明确,还存在监管盲区。他建议,个人或者单位遭到毁谤,可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各大网站将该帖删除,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潇湘晨报 赵伟 通讯员刘波)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数码汽车科技财经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网络安全法》草案引入删除权和数据泄露通知制度
&&&&来源:&&&&
原标题:《网络安全法》草案引入删除权和数据泄露通知制度  再过几天,《网络安全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即将结束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程序。作为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一部重要法案,不少人将它的发布视作一个里程碑。7章68条中,涵盖了网络设备设施安全、网络运行安全、网络数据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多方面内容,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内容在草案中得到强调,个人信息安全有望获得更有力的法律保障。   因网络个人信息泄露一年损失超800亿元   公众对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视,源自一个个惨痛的教训。   2014年3月,众多媒体曝出携程网“信用卡泄密门”。漏洞报告平台乌云网发布消息称,携程将用于处理用户支付的服务接口开启了调试功能,使所有向银行验证持卡所有者接口传输的数据包均直接保存在本地服务器。但同时,因为保存支付日志的服务器未作较严格的基线安全配置,存在漏洞,导致所有支付过程中的调试信息可被骇客任意读取。   这些可能被窃取的信息包括持卡人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银行卡CVV码等,危害可想而知,这让不少用户心头一紧。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去年12月,中国铁路客服中心12306网站发生信息泄露,大量用户数据在互联网上疯传,包括用户账号、明文密码、身份证号码、电子邮箱等。而早在几年前,更有媒体曝出不少酒店开房记录被流出。著名的“3Q”大战更是引起国人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关注。   一些数据对这一担忧也有所印证。7月2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协会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发布了《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权益认知方面,网民普遍认为,在网络上,隐私权是最重要的权益,其次是选择权和知情权。近一年来,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现象导致的总体损失约805亿元。   此外,《报告》还指出,网民被泄露的个人信息涵盖的范围也非常广。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过,包括网民的姓名、学历、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及工作单位等;63.4%的网民个人网上活动信息被泄露过,包括通话记录、网购记录、网站浏览痕迹、IP地址、软件使用痕迹及地理位置等。   82.3%的网民表示亲身感受到了个人信息被泄露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   “像骚扰电话、垃圾短信、垃圾邮件……这样的东西太多了,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李欲晓说,“取证麻烦,维权又难,老百姓往往只能忍着。”   在李欲晓看来,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如此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一些机构、企业在采集个人信息时范围过宽,一旦发生泄露,情况就会比较严重。”此外,网络服务提供者在个人信息保护的技术方面也存在问题,如果系统达不到很强的保护能力,就会出现泄露问题。再者,用户个人也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对互联网传播信息的广泛性不够重视,在申请一些服务时缺少保护意识,留下一些个人信息成了后患。   针对泄露个人信息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李欲晓认为,处罚力度也不够,同时,相关立法和管理也还不完善。“尽管也出现过因贩卖个人信息触犯刑法而被处罚的情况,但整体来讲,打击的力度还比较弱。”李欲晓说,这就造成一些人为获得丰厚回报铤而走险,“我国互联网发展如此之快,立法必须跟上。”   互联网高速发展急需专门法护航   近年来,各国网络安全领域的立法也呈集中爆发之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刘多介绍说,形式上大致可分为“统一立法”和“分散立法”两种。   “一些国家虽然没有统一的网络安全法,但是有国家层级的网络安全战略,如韩国、英国。”刘多介绍,美国国会多年来也一直试图制定网络安全法,出台了多个相关法案。日本2014年11月出台的《网络安全基本法》是统一立法的典型代表,欧盟出台的《网络和信息安全指令》(草案)也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统一立法。   “从立法内容上看,各国除了继续对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提高安全标准、加强安全教育等常规选项进行法律修订之外,还对网络监控和反恐、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数据留存等相关议题进行专题立法,整体上呈现出‘攻防并举’的立法思路。”刘多说。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金锣集团涉嫌利用黑客疯狂删除网络负面信息
中国经济网   07:02:12 
         分享到:
  新华报业网电&
目前,网络商战可谓是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雇佣”网络“打手”用键盘和手指对竞争对手实施商业诽谤的蒙牛伊利事件尚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食品安全网上投诉中心竟又遭到了黑客的恶意攻击,关于金锣火腿的负面信息在同一时间遭疯狂删除。所不同的是,前者是在网络上发布负面信息诋毁别人,而后者则是把网络上不利于自已的负面信息强行删除,从而达到美化自己的目的。
  9条负面信息在同一时间遭疯狂删除
  日下午14点22分到25分之间,食品安全网上投诉中()共有9条关于金锣火腿肠的负面信息遭黑客恶意删除,手段近乎疯狂。这些被删信息标题分别为“消费者新华都买到腐烂发臭的金锣火腿肠”、&“金锣肉粒多火腿肠长蛆虫,厂家只拍照片不处理”、“金锣火腿肠短根缺两,厂家竟漠然置之”、“过期金锣火腿肠成地摊货”、“金锣火腿虫乱爬,商家仅愿赔三箱”、“金锣王中王火腿肠发霉遭投诉”、及“金锣火腿发臭腐烂,维权一直不回应”等等。这些信息有些是食品安全网上投诉中心从其它网站&转摘的,有些则为该中心接到的第一手消费者投诉信息,其中大部分尚能在百度快照里看到具体内容。
  金锣集团:正在调查
  针对网络信息遭疯狂删除一事,食品安全网上投诉中心于10月20日与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联系(),并向该司集团办公室传真了一份交涉专函,希望该司能及时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10月20日下午,一位自称是金锣集团公关部的杨女士(010-)与食品安全网上投诉中心联系,称函件已收到,金锣公司非常重视,对相关情况正在调查。杨女士强调她不是公关公司的,她代表的是金锣集团公关部,并解释说金锣集团的合作公关公司有好几家,一时还无法知道是哪家公关公司操作的这些负面信息,调查需要一定的时间。
  关于金锣火腿的负面信息已被删除上百条  编辑在百度里输入“金锣火腿”分别进行新闻搜索和网页搜索,发现很多与金锣火腿相关的负面信息均已遭删除,数 量达上百篇之多。点入标题后内容显示为无法找到网页,或者已经被其它内容进行了替换,只在百度快照里能显示。这些被删除的信息,包含了几十个网站,有中央级新闻网站和门户网站,也有地方门户和一些行业网站,甚至有些网站被删除的信息比食品安全网上投诉中心被删的还多。不知道这些被删除的信息里头又有多少是被黑客行为强行删除的?希望相关媒体能引起重视,做好内容监控,别让这些黑客行为得逞。&
  相关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删负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