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物价飞涨,像我们这些70后的人怎样应对社会现实,电视剧上有老老下有小,生意难做,找不到好工作?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70后80后是中国目前生存状态最差的两代人
拿什么拯救你,苦难深重的70后80后?
这篇文章或者说这个话题,我这几年来其实一直就想写,但竟然拖到了现在,是不得不要写的了。
标题套用了海岩的著名电视剧《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但两者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就是觉得这个名字还比较合适我的内容和话题而已,呵呵。
说起来,70后和80后是大不相同的两代人。一般的观点认为,70后是最后一代尚有中华或曰东方传统的中国人,80后则是第一代真正有现代思想的中国人。对于70后和80后的差别,我曾经写过多篇文章的,以后还会写,本文里就不想展开说得太多了。但不管怎么说,在当今中国现实社会生活里,70后与80后是生存状态最差、苦难深重的两代人。这大概是我们主要的共同点了。
当前的70后和80后,都是三四十岁或二三十岁的人,是人生的主要阶段,是干事业的“黄金时期”(换一句话说,就是一个人主要的做事的时期,是社会上主要的做事的人),是社会的主劳力,是占人口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是已经结婚成家、上有老下有小、挑起全家重担的家庭骨干,是起早贪黑、废寝忘食,日夜勤勉、上下奔波,委曲求全、顾全大局,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想着如何提高收入、改善处境,没有晚上、周末、假日、休息的“讨生活者”、“夹缝中求生存者”,是被房子、车子、票子、位子、老子、妻子、孩子“N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总感到自己入不敷出、黔驴技穷的“苦难一族”,是在没完没了的应酬、“人比人气死人”的攀比、明里暗里的争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爬升当中过早伤了身体、坏了情感、愁了心绪、白了头发的“可怜亦可悲分子”。
70后与80后的些微差别是:前者也许买了房子,可是每个月还房贷非常吃紧,只好尽量节省各种日常开支;后者也许还没买房,可是房租实在高得离谱,还得屡屡搬家,有限的银行存款不知何年才够买房的首付还有装修。前者也许买了车子,可是天天堵在路上,很窝心,而且养车也不容易;后者也许还没买车,可是上班、下班挤公交车、地铁,那也是够艰辛的。前者也许生了孩子,可孩子的生活费、上学费、培训费……那都是天文数字;后者也许还没生孩子,可一想到生个孩子的费用这么高便感到害怕,都在犹豫是否要当“丁克族”,但来自双方父母的催促又不得不考虑。
至少从现在来看,70后与80后确实远不如60后和90后幸福。前者是真正的成功人士、各行各业的高层和权贵,他们趁着改革开放的第一拨大潮而上,已经积累了丰厚的财富,正是惬意享受的时候,而且孩子已自立、房子无贷款,没有什么经济压力;后者年纪还小,或还在校园里或刚走出校园,没有成家立业,靠着父母的养育和庇护,无忧无虑,优哉游哉。
也许你以为,谁都要经过这么一段艰辛奋斗的过程,谁都有过“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对将来的情况我无法预测,可是,与之前的60后、50后、40后们相比,如今的70后与80后,面临的正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生存压力空前巨大,相对于收入,生活开支极度紧张的时期,我们实在是活得太苦难了!别看现在基本上实现了温饱、物质非常繁荣、社会稳定而发达、我们的工资数目也仿佛比较可观、家家都有房有车有各种电器有一定的存款,出门乘车、飞机,手里电脑、手机,想去公园、商场、饭店、老家就去,似乎非常方便,但那都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我们的收入远远赶不上开支,别看工资有那么多,可物价太高、生活成本太高、花钱项目太多、什么都要花钱,所以这点钱总感觉怎么也不够使,一到手就要支出,一下子就见底了,而下一笔收入不知哪天才能到来;房子、车子、机子,哪怕老子、妻子、孩子,好像是你的,可根本养不起,所以又好像并不是你的。也许情况并没用这么严重,你还是能支撑得起的,日子还是过得下去,可你得付出多大的努力,你是多么的艰难、痛苦!疲于奔命、煎熬折腾,倒落得个未老先衰、病入膏肓,这可不是我危言耸听。
那么该怎么办?如何拯救?不要跟我说“知足常乐、淡泊平和”,那太过空洞;不要跟我说“节省开支、降低标准”,那不大可能;不要跟我说“坚持就是胜利、熬过头就能享受了”,那实在渺茫,将来的事情谁知道?说不定下一个“2012”就快来了呢!
就以我本人为例吧,我都不知道这种拮据、劳碌、苦难、紧张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头,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撑得下去,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
我只是一个渺小无能的小人物,我也没有预见未来的本事,我只会提出问题,但无法解决问题,就连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找不到。
我的更多文章:
( 18:18:19)( 00:13:34)( 01:08:01)( 18:16:58)( 00:28:21)( 07:41:38)( 09:38:51)( 09:56:50)( 02:22:34)( 13:12:06)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有这几个方面的思考:离职或失业后的待遇,是否会有升职瓶颈?80后在50岁时,是否会成为中产阶级?其未来的职业轨迹是稳定且富有安全感的吗?这个题目比较泛,不必讲年收入较高的特例,仅泛指大多数现役的青年职人。今天下班挤在电梯里,身边是汹涌的白领大军,不禁有所想,问的不专业,海涵。-------------------------------感谢大家的回答,总体来看,悲观的多,乐观的少。我再细化一点,就简单来说,我们现在大多数所从事的工作,会安稳的坚持下去吗?目前我接触过的民营企业,很少有15年以上的。那么是否意味着将来还会出现不断的跳槽?那么我们的收入会不会在这种变动中,有所突破?因为我们了解到,一个企业进入管理层的永远是少数,剩下的人,30年时光过去,我们所能达到的薪资阶级,会有很大的改善吗?我们会不会卡在目前这个阶层,甚至下滑?
按照官方说法将进入百分百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高低。厕所都是金子的
现在是2014年,不过我想先从30年前说起,也就是1984年的时候。&br&&br&那时候几乎没什么“职场人”可言,有的只是公务员、国企工人、事业单位职工、当然,最多的是仍然被拴在土地上的9亿农民。&br&1984年时,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会想到接下来30年间发生的这些事情:&br&两年后,第一家国有企业破产;&br&五年后,一场动乱影响了此后二十多年的国内政治格局;&br&八年后,邓小平南巡导致改革开放的又一轮高速前进,几十万公务员下海,民营资本开始壮大;&br&十四年后,东南亚经济危机后,国内经济开始快速转型,国企改制、教改、医改、税改逐步影响着生活的每个方面;&br&十七年后,911事件给了中国十年宝贵的发展时间,这十年里,垄断国企、出口产业、制造业、能源、通信行业等以惊人的速度狂飙,一举把国家拉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br&二十八年后,城市化进程已经达到50%,被急速推升的不仅仅是房价,还有就业岗位的数量,以及带来的观念冲突、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埋下无数隐患。&br&三十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年轻人已经在退休边缘,尚且年轻的我们在想象下一个三十年。&br&&br&过去的三十年里,很多事情、很多职业、很多观念都彻底地变了:&br&公务员起初是铁饭碗,而后被鄙视为不上进不赚钱,仅仅过了十来年又变回了抢破头的金饭碗。&br&做小生意曾被视为不务正业,后来一个个穿金戴银地发了大财,但时过境迁,纯民营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傍政府才有甜头成了共识。&br&老人越来越多、生育率正在走低,出口行业的老板们焦虑地盯着人民币汇率,年轻人还在继续流向大城市,不在乎这里的空气和交通有多难熬……&br&&br&不是我不愿设想将来,而是三十年足够把一个行业从巅峰到谷底用力抛个两三次;或者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经过短暂辉煌之后再无后继。&br&过去三十年里,曾有无数人在剧变中被成批地抛下,如90年代的下岗工人、08年后东南沿海的加工企业、一身伤病回家养老的农民工、08年后才开始炒股的股民……&br&也成就了不少抓住机会的精明人,比如改革初期的倒爷、互联网泡沫时的大忽悠、做政府项目发家的小老板、几年前个个月入过万的北京房产中介销售、一上市能分到几百万的互联网公司前台……&br&忽然想起几年前房屋70年产权问题正热时,亲耳听到有位买房的中年人很豪气地说出这几句话:&br&“谁管它70年后的事?70年前有新中国吗?谁知道70年后共产党还在不在了?”&br&&br&我今年30岁整,有家室有车房有一技傍身,但依然常感到生存危机。身边有人发了财,有人当了领导,有人十年如一日,有人混得不如意。我自己野心不大,发大财的事想也没想过,理想仅限于职位和收入稳步上升而已。&br&但这也不是喝茶看报聊天能做到的,别说我不行,就连最稳定的公务员也不行。要知道,只有4%的公务员能在退休前升到处级,剩下的这辈子最多落个稳定,想一直向上可没那么简单,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br&金饭碗尚且如此,其他行业就更难说了。&br&如果是在一个缺乏变化的国度里,大部分人会原地踏步过着普通的日子,少数人会爬到比自己原本高一层甚至两层的阶级,更少数人会抓住机会一步登天,而一些懒惰不走运或投机失败者会掉到下层并且难以翻身。&br&但接下来三十年的中国里不是这么简单,有可能遇到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机遇和挑战。&br&同样聪明努力的两个人,可能一个青云直上,另一个原地踏步多年甚至因外界环境剧变而只能更换行业从头开始,然后平庸地度过后半生。&br&同样混日子的两个人,可能一个当上小主管然后安稳退休,另一个赶上失业裁员找不到原先档次工作只好干体力活、打零工,省吃俭用过晚年。&br&&br&这里没有什么成功学的建议和暖心的鸡汤,只是很实在地建议一下:&br&开拓眼界,能让你在海上发现风雨欲来的前兆;&br&努力上进,能让你有力气把小船划到风暴之外;&br&就这些,愿诸君三十年后能变成自己期望的样子。
现在是2014年,不过我想先从30年前说起,也就是1984年的时候。那时候几乎没什么“职场人”可言,有的只是公务员、国企工人、事业单位职工、当然,最多的是仍然被拴在土地上的9亿农民。1984年时,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会想到接下来30年间发生的这些事情:…
&p&&b&开宗明义:未来的&/b&&b&30&/b&&b&年里,大家仍然要经历&/b&&b&2-3&/b&&b&次的洗牌,&/b&&b&10&/b&&b&年一次。生逢盛世,每个年轻人都需要参加这场障碍马拉松,有进无退。&/b&&/p&&br&&p&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人运之上,还有国运。每个个体,如同在暴风骤雨中不懈前行的旅人,找到方向走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事。&/p&&br&&p&&b&首先,潜在的洗牌&/b&&/p&&p&A, 金融行业的低端服务将陆续被互联网服务取代。&/p&&p&B, 水、电、气等生活必需产品的价格将进一步提高。&/p&&p&C, 地方债再次展期,但危机始终存在&/p&&p&D, 机场、公路、铁路、地铁建设即将放缓,投资即将放缓。&/p&&p&E, 企业环保成本不断增加。&/p&&p&F,
失业潮。&/p&&br&&p&&b&其次,以我了解的三个行业(IT&/b&&b&、轨道交通、石油石化)为例,说几个残酷的真相&/b&&/p&&p&A, 40岁以上的平凡应聘者无法与25岁的未婚年轻人竞争同一个职位(平凡指在行业人脉、行业经验、行业威望上都毫无过人之处);业绩平平的中层经理也难以找到同样的管理岗位。不能持续提升的人,路会越走越窄。&/p&&p&B, 人到40,老人70,小孩10岁。标准上有老下有小,事情千头万绪,经济压力巨大。中年人不会有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时间。当中年人一成不变、按部就班的生活后,他就失去了适应变化的能力,失业对他来说就是灭顶之灾。&/p&&p&C, 28岁以上未婚未育女性的简历通过率非常低。(我不是说offer不好拿,我是说通过常规的招聘网站投简历,获得面试的机会少。建议资深女性通过朋友介绍,猎头招聘的方式找工作。28岁的女博士建议通过导师校友介绍工作。)&/p&&p&D, 十几个人的小型公司随时会因为资金链问题倒闭。&/p&&p&E,
轨道交通行业在08年之前,普普通通,没钱没待遇没影响力。08年之后有投资,有管理费,有招投标,有各种各样设备和建设的合同;但是10年后呢?当融资困难时,行业不需要这么多管理、工程、建设、设计、监理人员呢?市场不可能长期保持现在的规模。以地铁为例,目前建设一条40公里地铁约需要30个标,150亿投资,土建我不懂,仅机电项目大约需要采购30亿的机车通信等设备,需要1000人以上的施工队干2年;没有新建地铁线,这帮人干什么去?&/p&&p&F,
以石油石化行业上游板块为例,某石油局14万员工,年产量只有800万吨原油,日产量2-3吨的油井还在开采;担子重,盈利能力不足,明显在走下坡路,而当地政府还在盖居民住宅。&/p&&p&G, 我有那么多同学在石油局做基层的勘探、调度、开采工作;在当地有房有车,孩子老人带,月薪三千三。当石油局效益下滑时,他们怎么办?下岗职工就是血淋淋的例子。&/p&&br&&p&&b&最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未雨绸缪。&/b&&/p&&p&A, 做好语言准备、能力准备、人脉准备,应该每年问问自己:我今年学了什么东西,在市场上值多少钱,能做什么职位,有没有竞争力?&/p&&p&B, 资产混合配置,风险综合考虑。如果做孤注一掷的投资,赢了当然回报巨大,输了就难以翻身。&/p&&p&&u&C, 有三五个共同成长的小伙伴,互相保驾护航。&/u&&/p&&br&&p&&b&总结,前途光明,行路艰辛,当拼搏前行&/b&&/p&&p&从没有一个时代,知识的获得和分享会如此容易:庞大的文献资料库,各种顶尖名校的公开课,在线教育、TED、Coursera……声音、视频、图片、文字都成为知识的一部分。&/p&&p&从没有一个时代,寻找专业人士会变得如此容易:Wiki,Quora、知乎、果壳、松鼠会,跨专业的人士将越来越多,思想和创意会得到更多的碰撞。&/p&&p&从没有一个时代,资本和技术的距离会如此接近:众筹平台、网贷平台、天使投资、风险投资。。。&/p&&p&从没有一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结识会如此容易:基于LBS的各种交友(约_炮)应用,兴趣小组活动,对搭讪的高容忍度。&/p&&br&&p&80后已经在这个时代中获利了,别说人家70后工作轻松,毕竟70后上大学时还没有扩招,社会没那么开放,没有AV,没有日租,没有开房,没有手机,没有高速网络,没有丽江,没有酒吧搭讪,没有约炮。。。&/p&可是,好逸恶劳是人类的本性。&br&&p&&b&天才创造历史,聪明人顺势而为,普通人载沉载浮,傻B逆势而动&/b&&/p&&br&&p&======================================================&/p&&p&记录一下自己的学习历程,时刻警醒自己不要掉队。&/p&&p& 本科。打游戏和看小说好像不算学习。&/p&&p& 硕士。学了紫微斗数,手相,风水,Salsa,国标,日语,搭讪。&/p&&p& 外企销售。学了控标做单搞关系,红酒白酒威士忌,还有论语和易经&/p&&p& 国企项目工程师。学了项目管理PMP。&/p&&p&2013至今 国企项目经理。正在学在线课堂的课程&/p&&br&&p&角色加点思路:&/p&&p&市场稀缺技能点,每年增加一点,十几年后就能以此为副业:紫微 风水 相术 国学&/p&&p&人际关系技能点,不用增加了。30岁以后,手头如果没有资源,那就难以在事业上结交人脉了。&/p&&p&调剂生活技能点,每年增加一点,有助于生活丰富:Salsa,品酒,骑行,健身等&/p&&p&业务专家技能点,能加就加,核心竞争力:项目管理、行业解决方案、行业发展趋势&/p&&p&关键人脉技能点,需要逐年累计信任感:医生、公安、律师、投资人、领导&/p&&br&&p&====================================================&/p&&br&&a data-hash=&5c2f02ca72& href=&///people/5c2f02ca7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Shawn Xiong& data-tip=&p$b$5c2f02ca72&&@Shawn Xiong&/a& 同问楼主怎么不做销售了,怎么转管理的?&br&&br&&p&我不存在转行业。我一直都在信息化建设的圈子里面,&/p&&p&以前是在项目中做厂商解决方案销售,属于丙方;&/p&&p&然后跳出去做甲方业务部门项目工程师,负责项目全周期;&/p&&p&现在做IT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筹备沟通实施交付,属于乙方;&/p&&p&08年认识的合作伙伴,现在仍然可以合作。&/p&&br&&p&我的竞争优势,也正是在于我真正经历了项目所有环节,才能拿下更多的项目,从而能养更多的攻城狮和程序猿,继而能接更多的项目。&/p&&br&&p&=====================================================&/p&&br&&b&写一段暗黑的真相。我个人认为现在的职场人士,有前途的约10%-20%,混日子的约60%-70%,朝不保夕的约10%-30%。&/b&&br&&b&在 &a data-hash=&61cbbe747cfa52beac5f1& href=&///people/61cbbe747cfa52beac5f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猪铁& data-tip=&p$b$61cbbe747cfa52beac5f1&&@猪铁&/a&&a href=&///?target=http%3A//zhi.hu/Ziq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那些年入上百万的人是如何做到的?这一人群的平均年龄是多少?&i class=&icon-external&&&/i&&/a&提到的&/b&&br&广州地税局的记录如下:&br&高收入人群的年所得集中分布在12万元至30万元之间,共有145091人,占申报人数的76.87%(以此计算年所得12万元以上共有188748人);100万元至500万元的申报人数为5482人;500万元以上的申报人数为422人,年所得30万元-100万元的申报人数为共有37753人。&b&年所得在30万元以上占申报人数的23.13%&/b&,占广州总人口1800万的0.23%。&br&&br&我工作6年,电话本里增加了500多人,基本属于白领,年薪应该都在12W以上,其中NB的人约占&b&15%&/b&,理论上收入不菲,房子也不少。这个比例也是合理的,接近广州年所得30万元以上&b&23.13%&/b&的比例。(毕竟年所得还包括了资产收入)&br&&br&做销售时候认识人最多,同行、同事、客户、供应商加起来将近300人;&br&做甲方工程师时候大约认识60个同事,40个各行各业的销售、售前、老总;&br&做项目经理时认识30多个同事,20多个合作伙伴,30多个顾问;&br&在这些人中,能力强大见识广博战绩杰出的,随便数数:&br&&br&第一份工作中的领导:凡是一线经理以上,大部分都是人精,非常NB,合计14人&br&第二份工作中的领导:10人以内,公司中高层非常有水平;有两个科长也是人精&br&第三份工作中的领导:不含局级领导,水平高有实力的有5个。&br&&br&平级的同事中:&br&第一份工作:&br&NB的销售5人&br&NB的同事12人&br&&br&第二份工作:&br&乙方公司副总级别:6人&br&乙方公司销售人员:2人&br&同事:6人&br&项目实施人员:4人&br&&br&第三份工作:&br&出色的同事10人&br&&br&加起来,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来,人脉能力背景都NB的,共74人。约占我认识的总人数的15%。
开宗明义:未来的30年里,大家仍然要经历2-3次的洗牌,10年一次。生逢盛世,每个年轻人都需要参加这场障碍马拉松,有进无退。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人运之上,还有国运。每个个体,如同在暴风骤雨中不懈前行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日落西山,人约黄昏。有这几个方面的思考:离职或失业后的待遇,是否会有升职瓶颈?80后在50岁时,是否会成为中产阶级?其未来的职业轨迹是稳定且富有安全感的吗?这个题目比较泛,不必讲年收入较高的特例,仅泛指大多数现役的青年职人。今天下班挤在电梯里,身边是汹涌的白领大军,不禁有所想,问的不专业,海涵。-------------------------------感谢大家的回答,总体来看,悲观的多,乐观的少。我再细化一点,就简单来说,我们现在大多数所从事的工作,会安稳的坚持下去吗?目前我接触过的民营企业,很少有15年以上的。那么是否意味着将来还会出现不断的跳槽?那么我们的收入会不会在这种变动中,有所突破?因为我们了解到,一个企业进入管理层的永远是少数,剩下的人,30年时光过去,我们所能达到的薪资阶级,会有很大的改善吗?我们会不会卡在目前这个阶层,甚至下滑?
看到师兄一脱往日风流的外套,问起这么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也不禁哑然。师兄如此情怀的人,尚有此困惑,我等师弟其实也逃不过这些切实的难题。见周围人对未来迷茫的人不占少数,我也时常惆怅,我手机党简单谈谈自己浅薄的看法吧。1.首先同意楼上知友说的社会阶层固化的问题。的确,宏观来看,天朝是把蛋糕做大了,但是工薪阶层的普通百姓分到的百分比小了。一相乘,实际的结果是普通百姓的蛋糕趋向于越来越小。财富会出现极化。没根基的工薪阶层顶多温饱到小康吧。2.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但穷则思变这句话多数是总在个人身上用,天朝人民的思想平均水平真的不高,大部分都喜欢温水中泡澡。虽说多数家庭抗风险都不高,若有风浪,面临破产。但实际上,多数工薪家庭离破产水平也就是一层楼高,楼塌了也未必都摔死。但想想中上社会阶层的高度,可能是百八十层楼高,而且还在长,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即便事实很残酷,但没必要悲观,光脚不怕穿鞋的撒。3.体制。家里的哥哥姐姐们都是八零左右的人,他们都过的不错。有的挣了钱,有的当上要职。但归根结底,这些哥哥姐姐们靠的还是体制,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如果说,30年后是什么样子,不如估测体制的发展把,在天朝没几个人能脱离的了吧。我觉得吧,人们对体制的认同感高于对自我的。(可以扪心自问)悲观乐观都是主观,社会的发现规律还要社会去决定吧。
现在是2014年,不过我想先从30年前说起,也就是1984年的时候。&br&&br&那时候几乎没什么“职场人”可言,有的只是公务员、国企工人、事业单位职工、当然,最多的是仍然被拴在土地上的9亿农民。&br&1984年时,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会想到接下来30年间发生的这些事情:&br&两年后,第一家国有企业破产;&br&五年后,一场动乱影响了此后二十多年的国内政治格局;&br&八年后,邓小平南巡导致改革开放的又一轮高速前进,几十万公务员下海,民营资本开始壮大;&br&十四年后,东南亚经济危机后,国内经济开始快速转型,国企改制、教改、医改、税改逐步影响着生活的每个方面;&br&十七年后,911事件给了中国十年宝贵的发展时间,这十年里,垄断国企、出口产业、制造业、能源、通信行业等以惊人的速度狂飙,一举把国家拉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br&二十八年后,城市化进程已经达到50%,被急速推升的不仅仅是房价,还有就业岗位的数量,以及带来的观念冲突、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埋下无数隐患。&br&三十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年轻人已经在退休边缘,尚且年轻的我们在想象下一个三十年。&br&&br&过去的三十年里,很多事情、很多职业、很多观念都彻底地变了:&br&公务员起初是铁饭碗,而后被鄙视为不上进不赚钱,仅仅过了十来年又变回了抢破头的金饭碗。&br&做小生意曾被视为不务正业,后来一个个穿金戴银地发了大财,但时过境迁,纯民营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傍政府才有甜头成了共识。&br&老人越来越多、生育率正在走低,出口行业的老板们焦虑地盯着人民币汇率,年轻人还在继续流向大城市,不在乎这里的空气和交通有多难熬……&br&&br&不是我不愿设想将来,而是三十年足够把一个行业从巅峰到谷底用力抛个两三次;或者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经过短暂辉煌之后再无后继。&br&过去三十年里,曾有无数人在剧变中被成批地抛下,如90年代的下岗工人、08年后东南沿海的加工企业、一身伤病回家养老的农民工、08年后才开始炒股的股民……&br&也成就了不少抓住机会的精明人,比如改革初期的倒爷、互联网泡沫时的大忽悠、做政府项目发家的小老板、几年前个个月入过万的北京房产中介销售、一上市能分到几百万的互联网公司前台……&br&忽然想起几年前房屋70年产权问题正热时,亲耳听到有位买房的中年人很豪气地说出这几句话:&br&“谁管它70年后的事?70年前有新中国吗?谁知道70年后共产党还在不在了?”&br&&br&我今年30岁整,有家室有车房有一技傍身,但依然常感到生存危机。身边有人发了财,有人当了领导,有人十年如一日,有人混得不如意。我自己野心不大,发大财的事想也没想过,理想仅限于职位和收入稳步上升而已。&br&但这也不是喝茶看报聊天能做到的,别说我不行,就连最稳定的公务员也不行。要知道,只有4%的公务员能在退休前升到处级,剩下的这辈子最多落个稳定,想一直向上可没那么简单,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br&金饭碗尚且如此,其他行业就更难说了。&br&如果是在一个缺乏变化的国度里,大部分人会原地踏步过着普通的日子,少数人会爬到比自己原本高一层甚至两层的阶级,更少数人会抓住机会一步登天,而一些懒惰不走运或投机失败者会掉到下层并且难以翻身。&br&但接下来三十年的中国里不是这么简单,有可能遇到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机遇和挑战。&br&同样聪明努力的两个人,可能一个青云直上,另一个原地踏步多年甚至因外界环境剧变而只能更换行业从头开始,然后平庸地度过后半生。&br&同样混日子的两个人,可能一个当上小主管然后安稳退休,另一个赶上失业裁员找不到原先档次工作只好干体力活、打零工,省吃俭用过晚年。&br&&br&这里没有什么成功学的建议和暖心的鸡汤,只是很实在地建议一下:&br&开拓眼界,能让你在海上发现风雨欲来的前兆;&br&努力上进,能让你有力气把小船划到风暴之外;&br&就这些,愿诸君三十年后能变成自己期望的样子。
现在是2014年,不过我想先从30年前说起,也就是1984年的时候。那时候几乎没什么“职场人”可言,有的只是公务员、国企工人、事业单位职工、当然,最多的是仍然被拴在土地上的9亿农民。1984年时,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会想到接下来30年间发生的这些事情:…
&p&&b&开宗明义:未来的&/b&&b&30&/b&&b&年里,大家仍然要经历&/b&&b&2-3&/b&&b&次的洗牌,&/b&&b&10&/b&&b&年一次。生逢盛世,每个年轻人都需要参加这场障碍马拉松,有进无退。&/b&&/p&&br&&p&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人运之上,还有国运。每个个体,如同在暴风骤雨中不懈前行的旅人,找到方向走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事。&/p&&br&&p&&b&首先,潜在的洗牌&/b&&/p&&p&A, 金融行业的低端服务将陆续被互联网服务取代。&/p&&p&B, 水、电、气等生活必需产品的价格将进一步提高。&/p&&p&C, 地方债再次展期,但危机始终存在&/p&&p&D, 机场、公路、铁路、地铁建设即将放缓,投资即将放缓。&/p&&p&E, 企业环保成本不断增加。&/p&&p&F,
失业潮。&/p&&br&&p&&b&其次,以我了解的三个行业(IT&/b&&b&、轨道交通、石油石化)为例,说几个残酷的真相&/b&&/p&&p&A, 40岁以上的平凡应聘者无法与25岁的未婚年轻人竞争同一个职位(平凡指在行业人脉、行业经验、行业威望上都毫无过人之处);业绩平平的中层经理也难以找到同样的管理岗位。不能持续提升的人,路会越走越窄。&/p&&p&B, 人到40,老人70,小孩10岁。标准上有老下有小,事情千头万绪,经济压力巨大。中年人不会有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时间。当中年人一成不变、按部就班的生活后,他就失去了适应变化的能力,失业对他来说就是灭顶之灾。&/p&&p&C, 28岁以上未婚未育女性的简历通过率非常低。(我不是说offer不好拿,我是说通过常规的招聘网站投简历,获得面试的机会少。建议资深女性通过朋友介绍,猎头招聘的方式找工作。28岁的女博士建议通过导师校友介绍工作。)&/p&&p&D, 十几个人的小型公司随时会因为资金链问题倒闭。&/p&&p&E,
轨道交通行业在08年之前,普普通通,没钱没待遇没影响力。08年之后有投资,有管理费,有招投标,有各种各样设备和建设的合同;但是10年后呢?当融资困难时,行业不需要这么多管理、工程、建设、设计、监理人员呢?市场不可能长期保持现在的规模。以地铁为例,目前建设一条40公里地铁约需要30个标,150亿投资,土建我不懂,仅机电项目大约需要采购30亿的机车通信等设备,需要1000人以上的施工队干2年;没有新建地铁线,这帮人干什么去?&/p&&p&F,
以石油石化行业上游板块为例,某石油局14万员工,年产量只有800万吨原油,日产量2-3吨的油井还在开采;担子重,盈利能力不足,明显在走下坡路,而当地政府还在盖居民住宅。&/p&&p&G, 我有那么多同学在石油局做基层的勘探、调度、开采工作;在当地有房有车,孩子老人带,月薪三千三。当石油局效益下滑时,他们怎么办?下岗职工就是血淋淋的例子。&/p&&br&&p&&b&最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未雨绸缪。&/b&&/p&&p&A, 做好语言准备、能力准备、人脉准备,应该每年问问自己:我今年学了什么东西,在市场上值多少钱,能做什么职位,有没有竞争力?&/p&&p&B, 资产混合配置,风险综合考虑。如果做孤注一掷的投资,赢了当然回报巨大,输了就难以翻身。&/p&&p&&u&C, 有三五个共同成长的小伙伴,互相保驾护航。&/u&&/p&&br&&p&&b&总结,前途光明,行路艰辛,当拼搏前行&/b&&/p&&p&从没有一个时代,知识的获得和分享会如此容易:庞大的文献资料库,各种顶尖名校的公开课,在线教育、TED、Coursera……声音、视频、图片、文字都成为知识的一部分。&/p&&p&从没有一个时代,寻找专业人士会变得如此容易:Wiki,Quora、知乎、果壳、松鼠会,跨专业的人士将越来越多,思想和创意会得到更多的碰撞。&/p&&p&从没有一个时代,资本和技术的距离会如此接近:众筹平台、网贷平台、天使投资、风险投资。。。&/p&&p&从没有一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结识会如此容易:基于LBS的各种交友(约_炮)应用,兴趣小组活动,对搭讪的高容忍度。&/p&&br&&p&80后已经在这个时代中获利了,别说人家70后工作轻松,毕竟70后上大学时还没有扩招,社会没那么开放,没有AV,没有日租,没有开房,没有手机,没有高速网络,没有丽江,没有酒吧搭讪,没有约炮。。。&/p&可是,好逸恶劳是人类的本性。&br&&p&&b&天才创造历史,聪明人顺势而为,普通人载沉载浮,傻B逆势而动&/b&&/p&&br&&p&======================================================&/p&&p&记录一下自己的学习历程,时刻警醒自己不要掉队。&/p&&p& 本科。打游戏和看小说好像不算学习。&/p&&p& 硕士。学了紫微斗数,手相,风水,Salsa,国标,日语,搭讪。&/p&&p& 外企销售。学了控标做单搞关系,红酒白酒威士忌,还有论语和易经&/p&&p& 国企项目工程师。学了项目管理PMP。&/p&&p&2013至今 国企项目经理。正在学在线课堂的课程&/p&&br&&p&角色加点思路:&/p&&p&市场稀缺技能点,每年增加一点,十几年后就能以此为副业:紫微 风水 相术 国学&/p&&p&人际关系技能点,不用增加了。30岁以后,手头如果没有资源,那就难以在事业上结交人脉了。&/p&&p&调剂生活技能点,每年增加一点,有助于生活丰富:Salsa,品酒,骑行,健身等&/p&&p&业务专家技能点,能加就加,核心竞争力:项目管理、行业解决方案、行业发展趋势&/p&&p&关键人脉技能点,需要逐年累计信任感:医生、公安、律师、投资人、领导&/p&&br&&p&====================================================&/p&&br&&a data-hash=&5c2f02ca72& href=&///people/5c2f02ca7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Shawn Xiong& data-tip=&p$b$5c2f02ca72&&@Shawn Xiong&/a& 同问楼主怎么不做销售了,怎么转管理的?&br&&br&&p&我不存在转行业。我一直都在信息化建设的圈子里面,&/p&&p&以前是在项目中做厂商解决方案销售,属于丙方;&/p&&p&然后跳出去做甲方业务部门项目工程师,负责项目全周期;&/p&&p&现在做IT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筹备沟通实施交付,属于乙方;&/p&&p&08年认识的合作伙伴,现在仍然可以合作。&/p&&br&&p&我的竞争优势,也正是在于我真正经历了项目所有环节,才能拿下更多的项目,从而能养更多的攻城狮和程序猿,继而能接更多的项目。&/p&&br&&p&=====================================================&/p&&br&&b&写一段暗黑的真相。我个人认为现在的职场人士,有前途的约10%-20%,混日子的约60%-70%,朝不保夕的约10%-30%。&/b&&br&&b&在 &a data-hash=&61cbbe747cfa52beac5f1& href=&///people/61cbbe747cfa52beac5f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猪铁& data-tip=&p$b$61cbbe747cfa52beac5f1&&@猪铁&/a&&a href=&///?target=http%3A//zhi.hu/Ziq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那些年入上百万的人是如何做到的?这一人群的平均年龄是多少?&i class=&icon-external&&&/i&&/a&提到的&/b&&br&广州地税局的记录如下:&br&高收入人群的年所得集中分布在12万元至30万元之间,共有145091人,占申报人数的76.87%(以此计算年所得12万元以上共有188748人);100万元至500万元的申报人数为5482人;500万元以上的申报人数为422人,年所得30万元-100万元的申报人数为共有37753人。&b&年所得在30万元以上占申报人数的23.13%&/b&,占广州总人口1800万的0.23%。&br&&br&我工作6年,电话本里增加了500多人,基本属于白领,年薪应该都在12W以上,其中NB的人约占&b&15%&/b&,理论上收入不菲,房子也不少。这个比例也是合理的,接近广州年所得30万元以上&b&23.13%&/b&的比例。(毕竟年所得还包括了资产收入)&br&&br&做销售时候认识人最多,同行、同事、客户、供应商加起来将近300人;&br&做甲方工程师时候大约认识60个同事,40个各行各业的销售、售前、老总;&br&做项目经理时认识30多个同事,20多个合作伙伴,30多个顾问;&br&在这些人中,能力强大见识广博战绩杰出的,随便数数:&br&&br&第一份工作中的领导:凡是一线经理以上,大部分都是人精,非常NB,合计14人&br&第二份工作中的领导:10人以内,公司中高层非常有水平;有两个科长也是人精&br&第三份工作中的领导:不含局级领导,水平高有实力的有5个。&br&&br&平级的同事中:&br&第一份工作:&br&NB的销售5人&br&NB的同事12人&br&&br&第二份工作:&br&乙方公司副总级别:6人&br&乙方公司销售人员:2人&br&同事:6人&br&项目实施人员:4人&br&&br&第三份工作:&br&出色的同事10人&br&&br&加起来,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来,人脉能力背景都NB的,共74人。约占我认识的总人数的15%。
开宗明义:未来的30年里,大家仍然要经历2-3次的洗牌,10年一次。生逢盛世,每个年轻人都需要参加这场障碍马拉松,有进无退。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人运之上,还有国运。每个个体,如同在暴风骤雨中不懈前行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不想当医生的医学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视剧上有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