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土地1500亩 有合法手续 以前全部都缴纳过农业税和任务粮 但cba2009 2010赛程年-2010年当地政府 拒绝发放农业直补

搜狐社区域名转换-中文第一论坛-搜狐
您所访问的页面地址已经发生改变,
5秒后自动跳转新地址或手动点击新连接访问:
您还可以:
您可能对这些版块感兴趣:2010年_1月1日-7月30日最新人民日报社论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2010年_1月1日-7月30日最新人民日报社论1
资​料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以前承包土地上缴农业税现在有权领取粮食补贴吗? - 相关问题 - 110网法律咨询
父亲留下两亩田地,二儿子和大女儿不要就分给了大儿子和小女儿,当初承包土地要上缴农业税,小女儿一直上缴父亲所分给自己的田地的粮食税,现在国家补贴农民了,村里有没有权利在不通知小女儿的前提下将粮食补贴拿给小儿子?
我们家是国有农场的,承包了75亩土地,但自从国家推出农民享有粮食补贴的政策以来都没有得到粮补,粮食补贴的钱都被农场用了,请问我们有权享有国家发放的粮食补贴吗,我们能要回这些钱吗!谢谢
你好律师:我家在四川,没读过什么书。不懂法律。因为我们家很穷,爸爸欠下了一大笔农业税和提留款,到现在也没钱交。我们去公安局办了身份证,想去外地打工。可是没等身份证拿下来、已经被队长拿去了。我爸去问他拿,他说要我家交了农业税才给。可我们还在为生活发愁,现在那里拿得出钱交啊!我想请问律师,我们现在没交农业税,他们有权扣押我们的证件吗?真诚的期盼律师能帮我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在此表示万分的感谢!
你好律师:我是黑龙江省克山县向华乡的村民孙某,我家在早些年实行土地收税的时候欠下村委会4千元的农业税和提留款,由于没钱偿还,村委会便以3分钱的高额利息收钱。几年下来竟然达到几万元。2006年国家实行取消农业税的政策,可是村委会仍然要求补交以前欠下的农业税,并且将我家的责任田转包给他人来抵顶欠款。请问现在国家都已经取消了农业税,以前的农业欠款还需要补交么?还有欠款是否还要交纳如此高额的利息?如果这样我们老百姓真是没法活了。真诚的期盼律师能帮我解答一下...
你好律师:我是黑龙江省克山县向华乡的村民孙某,我家在早些年实行土地收税的时候欠下村委会4千元的农业税和提留款,由于没钱偿还,村委会便以3分钱的高额利息收钱。几年下来竟然达到几万元。2006年国家实行取消农业税的政策,可是村委会仍然要求补交以前欠下的农业税,并且将我家的责任田转包给他人来抵顶欠款。请问现在国家都已经取消了农业税,以前的农业欠款还需要补交么?还有欠款是否还要交纳如此高额的利息?如果这样我们老百姓真是没法活了。真诚的期盼律师能帮我解答一下...
我们这边有很多人在外地承包了很多农田,很感谢国家颁布的一些优农政策,但是,像这些承包户除了能享受到免农业税之外,其他的很多优惠政策都享受不到。虽然农业税免了, 但田租涨了,各种农药费都猛涨。碰上虫灾或天气灾害,农民全年的收入也随同消失了。这样农田承包户的压力越来越大。农田承包户到底享受那些国家实施的优惠政策呢?
我们是内蒙赤峰的
以前我家自己开荒了几亩土地
现在我们自己一直种着这个地呢
也就是说我们从生产队承包的
年限是20年
现在还没到期呢
要是开放商占了 他能给我们多少钱一亩啊
我是东西湖的农村户口,外嫁之后一直在外面居住打工,于2005年分户自己现在是户主,因为当初村委借出嫁为由拒绝了我签订土地合同,当时也是无知没有意识到对于目前的重要性,所以没有刻意争取,但是当拒绝我签合同合理吗?现在他们签了地的都在享受发补贴和其他等待遇,可是我什么都没有,请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补救吗?而且马上要拆迁了,我能凭户口享受分房的条件吗?
我和姥爷姥姥在三个人同一个农村户口上,随后姥爷姥姥迁到城市转为城镇户口,并享受低保,现在的土地是由我继续承包吗?舅舅三十年前参加工作户口迁出了农村,现在他想分我的土地,行吗?他有权分我的土地吗? 现在户口上只有我一个人。土地承包是不是随户口走?
我母亲已故三年,母亲在1999年村里调整田地时承包了村里的8分多的田,承包期是1999年至2028年,从承包之日起田一直由我们姐妹委托亲友打理.我们今年这里要开高速公路,田已经被征用,应该有赔偿费,村里其它人都按田亩数领取了赔偿金,可是村里把我母亲的这笔承包赔偿费扣住,理由是我母亲已故,子女户口都已经不在村里,不能享受这笔赔偿费.请问:我们子女能不能享受这笔赔偿费.
我爸爸承包了非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当时是村里领导要求种植苹果树,现在土地到期了,可果树还处在盛产期,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可否要求一定的补偿?静待指点,谢谢刘家山村志 6、经济
  刘家山从有村以后,直到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一直是一种自然经济的生产模式。土地私有制,生产力有限,技术落后,投资不足,产量不高。产品主要用来自己消费,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以后,土地实行了农民集体所有制。到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前,刘家山和全国农村一样,坚持了近30年的集体经济。这个期间,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尤其是农业生产技术大为提高,投资逐步加大,产量逐步增加。全村农民的收入逐步提高,生活有所改善,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一度时期,刘家山的社员收入超过了平川地区。但是,由于政策、体制的局限,生产力仍然受到束缚,经济仍然处于低水平的运行,人民仍然把温饱作为奋斗目标。改革开放后,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刘家山实行了家庭联产责任制,经济体制又一次发生重大改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生产力不断解放,收入不断翻番。刘家山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刘家山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全国农村一样,经历了自然经济时期、互助组时期、农业合作社时期、人民公社时期和农业生产责任制时期,在不同的时期,管理体制都有性质不同的变化。一、自然经济从明朝早期开始,刘家山的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的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营管理。其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下,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压迫与剥削下,农民承担了沉重的徭役。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二、互助组农业生产互助组织,在中国有较长的历史。是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困难的一种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积极领导和支持,农业生产互助组织有了更快的发展。1951年,刘家山成立了4个农业生产互助组。组长分别是刘书元、刘成双、张兰根、刘月红。互助组分临时互助组和长年互助组两种。 临时互助组由几户农民在农忙季节组织起来,进行“变工”,农忙过后,即行解散。常年互助组的规模比临时互助组大一些,一般有七八户或十几户,组员之间全年在主要农事活动上进行换工互助,组内有简单的生产计划和初步的分工分业。农业生产互助组是农民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为了解决劳力、耕畜、农具缺乏的困难,按照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劳动互助组织。实行共同劳动、分散经营。土地、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和收获的农产品,仍归私人所有。互助组在生产技术上没有什么变化,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产上劳力、畜力和农具不足的困难,协作产生了新的生产力,产量一般高于个体农户;但是,它没有改变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特别是土地私有制。经营管理体制依然是狭小的分散经营。三、合作社1955年,刘家山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初级社。社长刘书元,有32户农民参加,有牛驴10多头。初级社时期主要生产资料仍然实行私有。土地、耕畜与农具等生产资料归合作社统一使用;社员参加社内劳动。劳动报酬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采取劳动工分的形式。在初级社的总收入中,在扣除当年生产费用、税金、公积金和公益金以后,所余部分分给社员,作为社员的劳动报酬和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报酬。社员劳动报酬一般高于土地报酬。社员除参加社内劳动外,还可以耕种自留地和经营其他家庭副业。社员的生产工具、零星树木、家畜、家禽以及生活资料等归社员所有。初级社同农业生产互助组相比,有很大不同。虽然土地和其他主要生产资料仍是私有的,但由于实行统一经营,并且积累了公共财产,因此具有了半社会主义性质。1956年,刘家山成立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高级社。全村农民全部入社,社长刘书元。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就是后来的农业社,实现了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的公有和社员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社员私有的土地无代价地转为集体所有;社员私有的耕畜、农具则由合作社收买为集体财产。社员的生活资料和零星树木、家畜、家禽、小农具,仍属社员私有。高级社实行统一经营,即统一计划,统一使用生产资料,统一安排和使用劳动力,统一分配产品。高级社在扣除税金、生产费、公积金和公益金以后,剩余部分根据按劳分配原则给社员分配。由于高级社实现了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因此是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性的变革,个体经营变成了集体经营。四、农村人民公社1958年, 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三面红旗”运动中,成立了董村人民公社。刘家山原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成为人民公社的生产大队。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组织,是国家政权在农村中的基层单位。是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联合组成的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成立初期,生产资料实行过单一的公社所有制,在分配上实行过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并取消了自留地,压缩了社员家庭副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后经多次调整后,实行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将土地、劳力、牲畜、农具“四固定”到生产队,分配核算也以生产队为单位,形成分别以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为基本单位的社区性全员共同所有、共同经营的农村经济管理新格局。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制度。即把基层政权和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机构合为一体,统一管理全社的各种事务。刘家山原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成为刘家山生产大队。大队设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会计、保管、出纳等管理人员。生产大队的性质基本相同于公社,即基层政权机构和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机构合为一体,统一管理全村的各种事务。在大队之下分设5个生产小队。生产小队是基本生产管理核算单位,主要进行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活动,没有基础政权职能。1982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生产小队随即解体。1985年废除了人民公社,成立了镇政府,大队管委会改为村民委员会。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 1982年,刘家山实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简称大包干。大包干是以农户为单位承包生产任务。村集体为发包方,农户为承包方。农户的生产成果,在完成国家的税收和公粮任务、上交集体的各项提留之后,剩余部分全归承包户所得,不再由集体按工分分配。由于这种办法责任明确,利益直接,方法简便,深受农民的欢迎。在配置土地资源时,突出了公平为主,兼顾效率的原则。把集体的土地按地质地力的好坏分成分成四个类型,块块估产,共同承担总产量40万斤的指标数量。分配形式实行三田制:一是自留地,拿中等土地,按人头0.4亩分配到人。二是口粮田,按人均360斤分配到户,只承担农业税,没有其他负担。三是责任田,由劳力承包,按定产承担农业税集体提留和公粮任务。口粮田责任田均按好坏地搭配分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把土地经营权还给了农民。刘家山村委会与农户签订了30不变的承包合同,通过政策和法律的手段,确定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使农民有了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经营管理体制变成了集体统一经营与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的新体制,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合作化以前的经营管理,是完全以家庭进行的,农户自己安排计划自己的生产,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进行投资核算。成立高级合作社以后, 经营管理由合作社集体进行。人民公社时期,集体管理的职能更为强化。“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下,日常性的大量的管理工作由生产队进行,分配核算也以生产队进行。生产队设队长、副队长、会计、保管、出纳等管理人员。队长是生产队的主要负责人。1956年至1957年,刘家山设立5个生产小队,实行大队核算,生产队设统计,只记工不核算。一队队长先后由刘成双、刘润祥、刘福金担任。会计由刘润田担任。二队队长先后由刘全红、刘维科、刘成双、刘连栋担任。会计由刘万红、刘来祥担任。三队队长先后由刘成智、刘大马、刘铁苟、李富和、刘月红、刘计田担任。会计先后由刘银山、刘计田、刘变凤、刘文才担任。四队队长先后由刘兰田、刘成锁担任。会计先后由刘银山、刘光明担任。五队队长先后由刘计成、刘金锁、刘占林、刘来旺、贾三和担任。会计由刘福旺担任。1958年,5个生产队合并成2个生产队,仍然实行大队核算。一队队长先后由刘成双、刘润祥担任。会计由刘林祥担任。二队队长由刘兰田担任。会计由刘光明担任。1962年又分成5个生产队,改大队核算为生产小队核算。一队队长由刘润祥担任,会计由刘林祥担任。二队队长由刘连栋担任,会计由刘来祥担任。三队队长先后由刘月红、刘大马担任。会计由刘文才担任。四队队长先后由刘兰田、刘成锁担任。会计由刘光明担任。五队队长由刘计成、刘金锁担任,会计由刘福旺担任。1969年又合并为2个生产队。1969年至1971年,实行大队核算。从1972年开始实行小队核算。一队队长、会计及任职时间为:队长:刘润祥,1971年—1976年。& 刘润双,1977年—1978年。刘润祥,1979年—1980年。& 刘虎生,1981年—1983年。会计:刘林祥,1971年—1976年。刘连祥,1971年—1983年。二队队长、会计及任职时间:队长:刘天成,1970年—1978年6月。李连和,1978年7月—1978年。刘虎明(二),1979年—1983年。会计:刘光明,1971年—1978年6月。刘铁牛,1978年6月—1983年。1981年,刘家山党支部为了提高生产效益,曾经试行作业组核算的办法。就是在生产队的内部进一步划小核算单位,分成五个作业组,以作业组进行生产活动,按照作业组的投入产出计算劳动报酬,其效果优于生产队核算。1983年实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其生产经营管理由农民以户进行,产量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增加。一、农事管理在农事管理方面,一般性的活动由生产小队自主,但是,生产计划、经营项目、种植计划、农事环节都要受公社大队的领导和影响。比如一些推广性的新活动、新试验、新品种,无论是否适宜刘家山本地的客观实际,都必须进行。一些带有政治性的活动更是强制执行,所以背离科学规律,出现了“瞎指挥”的现象。在生产队,农事管理主要由生产队长决定。有的生产队队长责任心强、经验丰富、作风民主,经营管理的效果就好。有的就缺乏民主,不善管理,甚至盲目指挥,其经营效果就差。由于不重视调动全体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加上生产不发展,生活水平改善不明显,社员参与农事管理的积极性也不高。二、劳动管理在劳动管理方面,主要采取的办法是“工分制”。人民公社时期的20多年里,农业生产一般由生产队组织,社员以生产队为劳动单位进行劳动并取得报酬。但在最终产品分配之前,难以判断每一个劳动者的劳动量和劳动质量。所以,普遍采用了“工分制”作为劳动的计量和分配依据。 “工分制”的基本标准是一个男劳动力一天完成的劳动量。正常情况下,一个男劳力一天记10分,女劳力记7分。年底根据每个人的工分数进行分配。1964年以前,刘家山确定工分数量的主要方法是按件记工和小段包工。按件记工就是按社员完成的工作定额确定应得工分。包工是生产队把一定的生产任务,预先计算出一定数目的工分,包给劳动者或者作业组。1964年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以后, 推行“大寨记工法”。每个劳动力自报自己当天劳动应得的工分,再由大家根据劳动者的性别、年龄、身体强弱、技术高低、劳动态度评议评定每日应得的工分,可以加分、减分或按原定标准记分。事实上参杂了许多非劳动性的因素在里面。比如政治面貌、人缘好坏等都影响一个人的工分多少。由于这种记工法不能准确衡量一个劳动者的应得报酬,再加上实际操作困难, 在刘家山实行了一段时间后就不再使用。还有一种方法是“死分死记”,即按社员劳动力强弱和技术高低确定一个劳动者的日工分,乘以实际出勤天数。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只能反应劳动者的大概情况,不能根据劳动情况准确地确定报酬,所以群众称“大概工”。这种制度完全忽略了实际的劳动态度和工作质量,多劳不能多得,偷懒也不会受到惩罚,因此对社员的劳动积极性造成很大的伤害。这些方法在刘家山都实行过,有时同时存在。在生产队队长是工分的最终确定者,不仅可以确定一个劳动者一天、一月甚至一年的工分,也可以在农忙季节选择“定额记工”或者“小段包工”的记酬办法。由于刘家山相对偏远,公社的控制相对松散,在其他大队执行“大寨工”的年代里,刘家山还能“包工”记分,许多劳力通过包工,一天的工分可以赚到10分以上。生产队也通过“包工”,加快了农事作业的进度。工分制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起过积极作用,但是长期的实践表明,工分制是造成分配上平均主义的重要因素。并不能真正调动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三、财务管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以社为单位配备会计、出纳等财务人员,使用流水记帐法登帐。会计设农业收支、肥料分类、劳动工分、管理费用等5本帐,实行年终兑现的分配制度。1956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后,全村为一个社,以社为核算单位。以社配备会计、出纳、保管、统计等财务人员。以生产队为生产单位配备记工员。合作社使用复式借贷方记帐法,建立民主理财制度,规定生产性支出和日常办公用品等小额支出由社长审批,购置财产和非生产性支出由社员代表会讨论决定。收支帐目按月或按季度公布。财务设有总分类帐、明细分类帐、股金折价帐、固定财产登记簿、产品物资登记簿等“三帐六簿”。实行“统收统付”的财务管理制度。由于年初编制生产计划、收支计划、分配计划、劳动管理计划等,使生产和分配活动,基本上做到“一年早知道”。 1958年公社化后,规定现金分配须春节前兑现到户,预支超过分红者应还超支款;粮食按工分与人口相结合(一般是三七或者二八)的原则分配,秋完称粮分发。有时候还编制“一年早知道”财务收支与分配计划。从1963年开始了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核算体制,建立了以生产队为经济核算单位的新的经营体制。实行小队核算。生产队配备了会计、出纳、保管、记工员等财务人员。日,“四清”工作队进驻刘家山,开始“以清帐目、清财物、清仓库、清工分”为内容的“四清”活动。1969年生产队建立“四帐”(明细总帐、社员分户帐、粮食帐、现金帐)和“三簿”(财产登记簿、劳动工分簿、社员投肥登记簿)。改为单式记帐法(钱、物分开立帐),要求日清月结,做到帐、据、款、物、表5相符,按月或按季度公布接受社员监督。1979年又恢复复式记帐法。各队设置“六帐”(总帐、收支明细帐、暂收暂付明细帐、粮食物资明细帐、社员往来明细帐、现金存款明细帐)“三簿”(财产簿、社员投肥簿、出勤工分簿)“四表”(资金平衡表、收支明细表、往来明细表、收益分配表)等。大队和生产队会计记帐的方法和科目是,高级社采取复式收付记帐法,有17个会计科目;公社化初期采用借贷记帐法,有46个会计科目; 1964年采用现金单式收付记帐法,有27个科目;1966年采用现金、实物收付单式记帐法,有16个科目;1980年,采用钱物收付记帐法,有37个科目。无论是早期的合作社还是后来的生产大队,村集体始终设有会计、出纳、保管、统计等财务管理人员。合作社、大队、村委会会计及任职时间为:刘先红,1956年—1965年。刘银山,1966年—1986年6月。刘虎明(四),1986年7月—日。刘改青(女),日——今。一、投& 资旧社会,刘家山农业生产的特点之一,是投资少收入少。农民耕种的土地,一般仅投入极少量的农家肥和一定数量籽种、人工、畜力,其他投资基本没有。解建国后,逐步改变了过去那种舍不得投资,靠天吃饭的思想和做法。投资逐年增加。农业再生产的能力逐渐增强。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集体经济逐步壮大,农业投资也逐步增加。比如投资购置拖拉机等农业机械,提高了劳动效率;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增加了耕地面积;投资电力、水利设施,提高了生产效益。购买化学肥料、优良品种提高了粮食产量。1983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经营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实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模式。长远性的大的投资由村民委员会承担,当年性的投资由村民自己承担。1983年至2010年,村委会在发展林业、兴办水利、兴办企业等方面仍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群众的投资意识更为强烈。种植业方面每亩化肥投资由1983年的50元,增加到2010年的140元,良种投资由每亩8元增加到50元。农田作业由人畜费用20元,增加到机械作业费用100元。林业投资由每亩150元增加到300元。高峰时达到500元。全村各业投资由1980年的1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48万元。30年的时间投资增加了15倍。二、收益解放前,一直是土地私有制,占有土地较多的农民,收入较高。没有土地的农民只有出卖劳力换取收入。由于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全村收入及其微薄。若遇灾年,更是没有收成。建国后,由于农业生产不发达,又没有其它的经济收入, 所以收益不高。不过2-3万元。进入70年代后,随着农业投资增加,技术进步,林业、副业的补充,全村总收入成倍增加。1975年,全村收入达到15万元,相当于1949年的8.3倍。到1980年 ,全村总收入达到36万元,其中产粮食62万斤。种植业收入8.4万元,林业收入3.6万元。副业收入18万元。生产责任制以后,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收入增长速度加快,1985年达到72万元,其中其中产粮食100万斤。农业收入20万元, 林业收入10.5万元。副业收入42万元。 2000年,全村收入达到210万元,其中产粮食150万斤。农业收入71万元, 林业收入126万元。2010年总收入达到450万元。其中产粮食120万斤。农业收入135万元, 劳务业收入135万元。三、分配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消灭了土地私有制,也取消土地分红。建立了集体性质的农业合作社。由集体统一经营,统一分配。人民公社化以前,由生产小队单独核算,自主分配。人民公社化以后,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管理体制,分配由生产小队作出决算和分配方案,大队同意,公社批准,方可进行分配。分配的原则是:先国家,再集体,后个人。粮食分配是先缴足国家的征购粮,再留足集体的提留粮,然后按人分配口粮。如果还有剩余,可以作为“余粮”再卖给国家。国家分配给刘家山的粮食征购任务,最初是1万斤,1980年增加到8万斤。到1995年逐步增加到11万斤。集体提留主要是提留储备粮、饲料和种子。合作社初期集体提留每年约4万多斤,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和牲畜的增加,到1973年集体提留增加到了12万斤。其中,种子2斤,饲料7.2万斤,储备粮2斤。社员的口粮标准一般在每人360至380斤之间。其中包括薯类。(薯类按每5斤折合1斤粮食计算)在口粮标准内,还包含按劳分配的“工得粮”。一般是“人七劳三”,或者“人八劳二”。即按人口分配7至8成,按工分分配2至3成。就是说劳动力可以稍微多分点粮食。合作社初期,由于粮食产量低,人口留粮标准仅为300斤,全村社员人劳分配粮食约15万斤,大多数人家不够吃,到了第二年春天就得向生产队借粮食。1975年以后,随着集体工副业收入的增加和粮食产量的提高,人口留粮标准增加到400多斤。社员分配粮食的数量也大为增加。一个劳力一年可以做480个左右的工分,每个工可以分到0.4—0.5斤粮食。1982年,全村社员人劳分配粮食达到27万斤。现金分配也是本着先国家,再集体,后个人的原则进行。国家给刘家山的农业税任务最初是0.28万元,1985年增加到1万元, 到2000年增加到1.8万元。集体提留5%的公积金,2%的公益金。生产队每年必须先完成先农业税,然后留足集体提留的公积金和公益金,再减去当年的生产费用,剩余的利润按总工分平均分配,得出工分值,就是社员们叫“工钱”。 50、60年代刘家山的“工钱”在0.3至0.4元之间。70年开始烧石灰,有了副业,后来又有了林业,集体收入大幅度增加。“工钱”上到1元多,最高时达到1.2元。比周围村庄高出许多,算是好村子了。刘家山大队成为不欠国家,不欠社员、社员也不欠大队的“三不欠”先进大队,多次受到公社和县里的表彰,党支部书记张兰根还兼任着董村公社党委委员。建国初期,由于单一经营种植业,经济收入增加的速度较慢。1949年,人均收入只有60元,到20年后的1970年,只增加到80元。1973年,烧石灰的轮窑开始生产,,收入迅速增加,到1975年,人均收入就达到了190元。比1970年增加了2.4倍。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村里能够光明正大地经营工副业和林业,收入不断增加,到1980年,人均收入达到280元。五年时间里增加了进100元。1983年以后,实行包产到户,集体不再统一经营管理。由农民承包完成国家的征购粮、农业税,完成集体提留的公积金、公益金,剩余部分全部归农民自己所有。投资、收益分配由农民一家一户自己掌握。由于包干到户符合农民的心愿,农民发家致富的积极性及其高涨。农业投资不断增加,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工副业、林业、养殖业发展迅速,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不仅年年完成国家的征购粮和农业税,个人所得部分比集体时期翻了好几番。1997年,国家免除了征购粮任务,2006年,国家又免除了农业税和集体的提留,农民种地不再承担任何负担,收益全部归农民所有。2006年,国家又对种粮食的土地给于补贴,当年每亩土地补贴10元。以后逐年增加, 2010年增加到40元。改革开放以后的30多年里,刘家山的农业、林业、养殖业、和劳务业迅猛发展,农民的收入也不断增加,比大包干前成倍增长。人均收入由“大包干”前1980年的279元逐年增加到元。十年时间里收入翻了4.5倍。2000年,全村收入达到21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663元。2010年,全村收入达到450万元,人均收入也增加到5260元。比大包干前1980年增加了18.8倍。但是,2000年以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断增涨,加大了农业的投资和成本。同时,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种地投入大,收益少,实际收入增长的幅度不是很高。刘家山各时期经济状况表附表12:&&&&& &&&&&&&&&&&&&&&&&&&&&&&&&&&&&&&&&&&&&&&单位:万元时& 间总 产 值总 投 资总 收 入人 均收 入备&& 注1949年3.00.82.2621956年4.51.82.7681958年5.02.03.0621960年2.011.0201965年2.01.01.0181970年6.02.04.0.801972年3.41.42.0101975年17.4512.41901980年3610262791983年602535486.1985年7030405471990年150569412781995年1706510514192000年2108612416632005年2809522530572007年33411624234502009年43514432244832010年450148.53735260刘家山各时期投资、收益分配统计表附表13:& &&&&&&&&&&&&&&&&&&&&&&&&&&&&&&&&&&&&&&&&&&单位:元/斤时间粮 食 分 配 部 分现& 金&& 分& 配&& 部&&& 分总产量上缴国家集体提留社员分配人均口粮总收入总投资纳 税集体提留社员分配劳力收入工分值19563016153003.00.80.31200.31960150572000.3720.119652002003.80.81966481510.525.54506.22.00.30.654.50.561970501018203606.42.40.31300.4197217.6.1510.25.27719756220102843517.450.32.2410.24201.01980622010304451850.32.410.54201.01982672011354605001.2198510011703011.6199012711150561.61.6199513411170651.61.62000150210861.81.620051601.81.6在刘家山建村近700年的历史上,农业生产历来占主要地位。农业收入也是全村的主要收入,或者说是全部收入。农业生产中种植业又是最主要的产业。到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以烧石灰为主的工副业兴起,工副业占到总收入的60%,开始打破了以农为主的经济结构。种植业收入不达总收入的30%。在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的年期间,刘家山的林业收入再次占到总收入的60%,成为刘家山主要的支柱产业和经济项目。到2005年以后,果树老化,效益下降,面积减少,粮食生产开始缓慢上升,但与此同时,养殖业、劳务业、运输业的收入开始增加。特别是劳务业异军突起,收入逐步增加,到2009年占到了30%。成为林业之后的一项较大的产业。全村经济收入形成了一种新的格局。到2010年,全村各业的收入比例为:种植业占30%,劳务业占30%,林业、养殖业各占15%,运输业占10%。2009年,党支部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创新发展思路,根据刘家山的特点,提出“种植业小杂粮化,林果业干鲜化,养殖业规模化,劳务业集团化,四业并举,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种植业稳步上升,养殖业逐渐形成规模,林业开始调整结构,劳务业逐步做大做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党支部调整产业结构的推动,未来刘家山的劳务业、养殖业、林业会逐步增加比例,占到越来越多的份额。形成四业并举、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刘家山各时期经济结构比例表附表14:时& 间总收入(万元)其&&&&&&&&& 中种植业%林 业%养殖业%工副业%劳务业%运输业%商& 业1949年3.01001956年4.09821960年2.09821965年2.090101970年6.4755201975年152857601980年30161212601985年702015360111990年1501850620331995年17029606322000年21034603212005年280315010632009年43538101230102010年4503015153010刘家山地处丘陵,土地分散在南高北低的土坡上,没有灌溉条件,广种薄收。如果风调雨顺,还有些收获。一旦天旱,产量锐减,甚至颗粒无收。解放前,由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亩产粮食平均60斤左右,全村粮食总产约18万斤左右。解放初期,政策好,人心齐,刚刚组织起来的农民劳动生产的积极性很高,集体力量优于个体力量,使粮食产量有所提高。全村粮食总产达到30多万斤。收入达到3万元。但是,由于农业生产缺乏必要的投入和先进的技术,增幅不是很大。到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品种的改良和化肥的使用,粮食产量逐步提高。高梁亩产突破200斤。正常年份全村粮食总产量保持在50万斤左右,最高年份达到55万斤。种植业收入达到5万多元。“学大寨”时期,虽然高喊粮食亩产“达纲要、过黄河、跨长江”,但是全村平均亩产仍然在200斤左右徘徊,不达300斤。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劳动效率大幅度提高,生产投资逐步加大,新的科学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刘家山的粮食产量发生了历史性的飞跃,1983年,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一年,粮食总产就达到93万斤。比1980年增加了50%。平均亩产达到310斤。种植业收入达到14万元。1990年,粮食产量增加到127万斤,平均亩产达到423斤。种植业收入达到27万元。2000年,粮食产量增加到150万斤,平均亩产达到500斤,种植业收入达到70万元。2005年以后,由于果树面积逐步减少,玉米面积迅速扩大,达到2000多亩,加上玉米品种的改良和化肥的投入加大,玉米产量大幅度增加,亩产达到700多斤。全村粮食总产量迅速增加。2009年粮食大丰收,总产量达到190万斤,平均亩产达到640斤。种植业收入达到160万元。2011年,全年雨水充足,庄稼长势良好,粮食总产量315.8万斤,平均亩产达到1020斤。在刘家山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是旱灾,。建国后,刘家山遭受了几次较严重的自然灾害。1955年,1960年,天气干旱,粮食总产15万斤,亩产量50斤。1965年,春旱无雨,不能下种。五月初七下第一场雨,南胡大队派人畜帮助抢种庄稼。当年产量和1955年基本相同。最惨重的是1972年,一年无雨,庄稼全部枯死。全村粮食产量只有20万斤,比1970年的50万斤减产30万斤。人均粮食77斤。人们靠吃树叶、菜叶、大米糠、红薯渣度荒。2010年,冬雪充沛,春耕播种土地湿润,但是到了伏天持续无雨,庄稼枯黄,严重歉收,全村粮食产量从2009年的190万斤减少到120万斤,减产36.8%。雹灾对刘家山的农业生产也有破坏。1977年端午节中午,暴雨冰雹倾盆而泻。冰雹密集,大如核桃。庄稼叶子被全部打光。公社主任付万明发动全公社各大队支援刘家山,抢救庄稼。主要措施是重新锄地,提前追肥。当年粮食产量有所影响,但是没有造成大的损失。从建村以来,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 种植业是刘家山的主要产业,或者说是全部的产业。从上世纪70开始,由于石灰窑兴起,种植业的老大地位被打破。种植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比例从98%下降到了30%。石灰窑衰落后,林果业又兴起,种植业收入仍然在30%的份额上徘徊。2005年以后,林业收入虽然下降,粮食面积扩大,种植收入增加,但是其它产业也在发展,种植业的收入仍然没有突破40%的份额。刘家山地处丘陵,缺乏灌溉条件,靠天等雨,粮食生产单产低,收入少。加上土地有限、难以形成规模。所以,种植业已经处于一种基础性的保障性的产业地位,再也不可能成为主要产业了。一、种植品种从历史看,刘家山的种植业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粮食作物的主要品种是高梁、玉米、谷子、糜子。其中高粱是主要作物,高梁面积一直比玉米多。直到1990年以后,由于高梁产量不高,面积逐步减少。玉米产量高、面积大,成立了主要的粮食作物。1、高粱高粱,俗称茭子。历史上,无论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居第一,也是刘家山人民的主食。种植历史悠久。它具有抗旱、耐涝、耐瘠薄等特性,适宜在各种土壤中生长。所以,高粱播种面积约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50%以上,产量占粮食总产的比例则更高。建国初的20几年中,高梁种植面积一直保持种植在50%,产量由100斤左右增加到1970年的180左右。1980年,亩产230斤。“大包干”以后玉米面积逐年增加。高梁面积逐年减少,但是亩产量逐年增加。1990年,高梁面积降低到700亩。亩产达到420斤。2000年,高梁面积降低到400亩。亩产达到500斤。2009年,高梁面积300亩,亩产600斤。2011年平均亩产1000斤,最高亩产达到1500斤。建国前和五十年代初期,高梁的主要品种是大牛心、铁杆、狼尾、灯笼红、红壳、八叶青等老品种,亩产100斤左右。1957年引进多穗(九头鸟)高粱,在水肥充足的条件下,亩可产150斤。1964年,开始引进遗杂10号、晋杂5号等杂交高梁优种,高粱产量大幅度增长。1967年,刘家山村搞杂交高梁育种,制种田面积10余亩,七十年代初,老品种被全部淘汰,高粱生产已实现优种化。八十年代,使用的主要高粱优种有忻杂7号、忻杂52号、晋杂5号、和同杂2号。2000年以后,主要种植87-1,2010年开始种植湖高1号。2、玉米玉米,俗称玉茭。清朝年间引入刘家山。由于对水肥有特殊要求,解放前只限于水利条件好的湾子地种植,面积很少.杆低,穗小,早熟,农民多为煮嫩棒啃食。清末和民国时期.亩产不过50斤。1960年,玉米优种“金皇后”引入,产量较高。1960年,玉米种植面积为500亩,占到粮食面积的15%,亩产量和高粱相同。嗣后,基本稳定在500亩左右。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又引入“白马牙”玉米推广种植。1985年以后,玉米品种更新为黄单45号、黄单58号、中单2号等新杂交优种。播种面积增加到700亩,亩产亦提高到400多斤。1990年以后,由于种植玉米投工少,产量高,面积增加到1500亩,亩产达到500斤。2000年。玉米面积达到2000亩,亩产达到600斤。2009年,玉米面积2000亩,平均亩产达到700斤。最好的玉米亩产达到1000多斤。2011年平均亩产1280斤,最高亩产达到1500斤。3、谷子谷子,是刘家山普遍种植、历史悠久的粮食作物之一,谷草又是大牲畜的主要饲草,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春旱年份,在不能种高粱、玉米的情况,谷子、糜子的种植面积更大。解放后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高粱,居第二位。品种主要有大白谷、大铁索等,亩产80斤左右。1960年,谷子种植面积降为700亩,一直保持到1980年。这个阶段亩产达到180斤。之后,谷子播种面积逐年缩小,到1985年下降为500亩,但是由于引进白母鸡谷、承农2号和晋谷11号等新谷种,较老品种增产15-20%。1990年,亩产提高到230斤,总产12万斤。之后,谷子的面积一直保持在400亩左右。2000年以后,引进晋谷21号,产量提高,亩产达到350斤。2005年以后,谷子价格走高,面积增加到500亩。2009年亩产达到600斤。总产量达到25万斤。2010年,平均亩产700斤,最高亩产达到1000斤。4、小麦刘家山在上世纪70年代,曾经种植过春小麦,品种叫和尚头,播种面积约60亩,亩产100斤。由于产量太低,只种了几年就再没有种过。5、大豆群众通称为“黄豆”,是经济价值较高、食用范围较广的粮食。一般多与高杆作物间作、套种,亦专门播种。上世纪五十年代,大豆生产处于稳定增长趋势,种植面积在50左右亩,亩产50斤左右。70年代后期,在林地里套种大豆,种植面积逐步扩大。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林面积的增加,村民在树地里间作了不少的大豆。亩产100多斤。2000年,种植大豆800亩,亩产150斤,总产12万斤。2009年,种植大豆100亩,亩产200斤,总产42斤。6、糜子糜子是一种耐旱作物,其生长特点和谷子相似。刘家山的糜子在忻州非常出名。过去的地方性小学课本上曾经有“定兴寨的麦子刘家山的糜子”之说。就是说用刘家山的糜子做的粘糕色泽金黄,绵软筋道。解放初,糜子播种面积约500亩,亩产30斤左右。建国后,糜子的播种面积由最初的500亩,下降到1990年的200亩,亩产从50斤逐步提高到200斤。到2000年,糜子的播种面积仍然为200亩,亩产增加到了300斤。刘家山的糜子虽然在一定范围内有品牌效应,但是难以适应市场的竞争。走质优价高的路子也缺乏必要的市场运作,所以种植面积逐步缩小。2009年,糜子的播种面积下降到80亩,亩产达到380斤。2011年平均亩产600斤,最高亩产700斤。7、薯类薯类是刘家山的主要杂粮作物之一。主要有红薯、马铃薯(山药),也是人们的重要食品。解放前,刘家山的薯类种植只有马铃薯(山药),面积约200亩,亩产量400斤左右。到上世纪的70年代,开始种植红薯,薯类播种面积增加到300亩, 亩产红薯1000 斤。1985年以后,由于当地山药产量低,口感差,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红薯的播种面积逐步减少,薯类种植面积约200亩。以后,面积继续缩小,到2000年至2005年,基本没有人种植红薯山药了。2005年以后红薯市场看好,又开始种植红薯。但是面积只有30左右。亩产红薯1500斤。8、油料作物刘家山种植的油料作物主要是蓖麻。种植蓖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轮作倒茬。解放后,刘家山种植蓖麻的面积一直保持在100亩左右。亩产60斤。80年代初期,由于葵花价格高,种植面积达到300亩。亩产量为200斤。1985年以后油料作物逐步减少到150亩。2000年以后,只有50亩左右。9、其它刘家山植过的小杂粮还有荞麦、绿豆、黑豆、红小豆、小豆、豇豆、芝麻等。集体时期,还种植过棉花、甜菜、葵花等。瓜菜是喜水作物,但刘家山地处丘陵,缺乏水源,所以很少种植。集体时期种植过南瓜、西瓜、甜瓜,均面积不大。由于缺水,亩产不到1000斤。集体时期,曾经保持种植蔬菜5、6亩,主要种植菠菜、豆角、西胡芦、茴子白、韭菜、葱、蒜等,也在大田里种过胡萝卜,白萝卜。二、耕作制度1、倒茬(换茬)刘家山主要作物的倒茬方式一般是高梁(或者玉米)—豆类(或者蓖麻山药)—谷子(或者糜子)—高梁(玉米)。坡梁地一般是豆类(或者蓖麻山药)—谷子(或者糜子)倒茬,沟湾地一般是高梁(或者玉米)—豆类(或者蓖麻山药)倒茬。或者高粱—玉米—高粱倒茬。2、间作间作在刘家山早期较为普遍,主要是高梁、玉米、谷子等高杆禾本科作物间种豆类作物,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光能,又使作物之间互不影响.以达增产之目的,一般每亩可增收15—25公斤。3、套种集体时期刘家山曾经试行过玉米套种山药,但是效果不好。在刘家山间作套种主要是林粮间作套种。就是在梨树、苹果树没有大量挂果的时候,套种一些低杆粮食作物,比如豆类、谷子、糜子等。4、混种60年代以前,混种在刘家山也较广泛,方式多种多样。这是一种抗灾、保苗、保收的重要增产措施。以高杆作物为主混种低杆的豆类;一般可增产15—25公斤;在一般的旱地,采用谷子、高粱混种。也有谷子、豆子混种的,以保捉全苗,提高单位面积产量。5、复种刘家山因气候较冷,一般不复种。集体时期, 曾经种植小麦, 一般复播萝卜、白菜。也复播过油料作物“墨葵”。三、化肥施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刘家山开始施用氨水。七十年代,开始使用碳酸氢铵、硝酸铵、过磷酸钙等化学肥料。主要是作底肥和追肥,一般采用沟施方法,也有一些撒施。其后,化肥品种和亩施量逐渐增多。80年代后,施用的化肥主要有四类:一为氮肥,常用的有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尿素等品种;磷肥多为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等;钾肥,主要有硫酸钾、氯化钾等;复合肥,常用的有氮磷复合肥、磷酸二铵、磷钾复合肥及磷酸二氢钾等。2000年后,主要使用复合肥和复混肥,其中包括专用肥。化肥使用量,以氮肥最大,尤其是80、90年代,以碳酸氢铵为最多,硝酸铵和尿素次之;磷肥多用于底肥,90年代后开始普遍使用。钾肥很少使用。1983年以后,开始在果树地使用化肥。有的使用果树专用肥,也有使用一般化肥的。四、作物保护上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农药,主要品种有、滴滴涕,敌敌畏,乐果、速灭杀丁等。在梨树,苹果树上,主要使用水氨硫磷、戊氢曲脂、速灭杀丁等,后来改成使用阿维菌素等没有残毒的生物药剂。五、农具农机历史上刘家山农业生产长期依靠人力和畜力。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及其简单落后。耕作使用步犁、手摇耧、耙、耱、锹、镢、钯子等;运输使用铁木轮车、独轮车、箩头扁担等;锄草使用锄头;提水灌溉使用辘辘、柳罐;收割稼禾用镰刀;打场脱粒使用环锥(脱粒玉米的手动工具)、链枷、石滚、木锹、木钗、扇车等;加工农副产品则使用石碾、石磨等。1955年以后,刘家山开始购进使用新式步犁。60年代,相继使用的新式农具有双轮双铧犁、山地犁、小平车、胶轮大马车、手摇喷雾喷粉器等。1972年开始用电,逐步开始使用电动机、水泵、脱粒机、杨场机、铡草机、磨面机。原来小型化、简单化、单功能、手工操作的农具,逐步向机械化程度高的农机具方向发展。1977年购进30型拖拉机2辆,手扶拖拉机2辆,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拉运、碾场,农闲时也跑运输。1990年后,手扶拖拉机、四轮拖拉机、农用三轮车逐步增加。2000年以后,播种机、旋耕机这些新式农具的也大量使用,基本没有人力畜力耕种、拉运、脱粒的了。到2011年,全村有手扶拖拉机、四轮拖拉机40多台,三轮车100多辆,大农用车10多辆,50型80型拖拉机2台。新的农机具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生产。同时也使农具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的一些旧农具已逐步被新农机具所取代,在生产中很少使用了,甚至绝迹了。刘家山各时期种植业统计表附表15:&&&&&&& &&&&&&&&&&&&&&&&&&&&&&&&&&&&&&&&&&&&单位:亩/万斤/万元/斤时间总面积总产量总产值总投资总收入其中粮食作物其中经济作物总面积总产量平均亩产总面积总产量平均亩产1949年33003.03000301003001956年33004.03000451503001958年33006.03000581603001960年33002.0300024803001965年33001.8300020703001970年33004.02900501504001972年33001.6290020604001975年33004.42900601654001980年33005.02800652145001983年3300182800923105001985年33002028001003035001990年30002728501204001501995年30005028501434501502000年3000703000150500302005年30909030001605332009年30901603000190655902010年30901203000120413902011年30903000315.8102090刘家山各时期主要作物种植统计表附表16:&&&&&&&&&&&&&&&&&&&&&&&&&&&&&&&&&&&&& &&&&&&&&&&&&&&&&&&&&&&&&&&&&&&&&&&&&&&&&&&&&&&&&&&&&单位:亩/万斤/斤时间高&&&& 梁玉&&& 米谷&&& 子糜& 子油料作物薯 &&&类总面积总产量平均亩产总面积总产量平均亩产总面积总产量平均亩产总面积总产量平均亩产总面积总产量平均亩产总面积总产量平均亩产194915001812010009.0905003.0601000.55020084001956150022.51701000131305004.5901000.7702008400196015007.5505002507004.2603001.8601000.55020010500196515009.0605003.25657004.2603001.8601000.5502001155019701400251805009180700111603003.61201000.88030024800197214008.4605003.2657004.2603001.8601000.550300197514003122050010200700111603003.61201000.88030024800198014003223050011220700131803003.61201001.0100200.18900198314005640050020400500112202003.61601502.215025019851300524007003042050011.52302003.41703004.51502002010001990700304201500755004001230020042001002.02005061200199570035500150087580400143502004.42201002.3230507.51500200045020.7460180099550500173502005.4270501.32602005300155002000120600500183602006300200930018600200014271050025500803380802.4300507.51500201030013.846020008844050014280802240801.62005051000201130036.0010002000240128050035700804.8600刘家山村沟梁纵横,土地全部是旱坡地,生产粮食产量不高。所以,刘家山人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选择了发展林业的道路。一、经济林刘家山种植经济树的历史大约始于十八世纪。到1919年,村里的一户人家首先在书房垴栽种了几十株杏树。但是由于天气干旱,收效甚微。还有人在书房垴培育了一些梨树占木,也由于技术落后没有成功。1959年,村里开始发展经济林,在桃园栽植桃树20亩,同年成立了林业队。1965年,刘家山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庄稼出苗后,再没有下雨,当年严重歉收。残酷的现实促使刘家山人因地制宜,发展林业。1965年,村党支部首次引进梨树,栽梨树60亩。1968年,村里开始自己育苗。1970年,组织村民在中潍子梁、二四亩地、书房垴、坝嘴子梁、桃园栽植梨树、苹果树300亩。1975年,经济林面积达到700亩。收入达到到0.75万元,开始占到全村总收入的5%。1980年,林果产量达到6万多斤,收入达3.6万元。占到总收入的10 %。成了集体经济时期的重要收入。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的1985年,村委会将集体的林园700亩,树17500株,总价13.5万元,分地块抓阄卖给村民,村民发展经济林的积极性更加高涨。1988年,党支部村委会安排7亩土地育苗,1991年,栽种苹果树1400多亩。村委为了解决果树施水问题,在果园铺设暗管1500亩。新发展的果树三年挂果,五年亩产1500斤,亩收入近2000元。1990年,生产水果70万斤,收入75万元,占到全村总收入的50%,成为全村主要的收入,粮食生产成了次从产业。1995年,收入达到105万元。到2000年底,全村经济林面积达2100亩,占全部耕地的70%。人均经济林3.5亩。年产各种果品230万斤,收入123万元。2005年,林业收入达到140万元,是刘家山林业收入达到巅峰。1995年至2005年的十年里,是刘家山林业面积大、效益好、收入高的鼎盛时期。林业收入占到全村总收入的60%。成为石灰窑以后又一个经济份额占到60%的产业。大多数人家林果业收入上万元,有的上几万元。刘家山成了忻州闻名的水果村。林业大户刘文良,1995年借款3000元卖下集体的9亩多树地,第二年就收回本钱,还买了一台彩色电视机。1991年刘文良的果树面积发展到17亩。1995后,产量达到10多万斤,收入达到3万多元,一直保持了10年左右。有7、8株红元帅苹果树,每株产量上千斤。在刘家山有15%的农户可以达到刘文良这样的经营效益。有的还要更高,年收入可以达到5万元以上。林业收入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刘家山从旧村向新村搬迁的经济费用。1990年,每斤苹果的价格在2元左右,1995年在1.5元以上,以后水果价格持续下降,2000年每斤苹果只有0.8元,以后降到0.5元。2005年以后,由于水果市场行情疲软,效益下降,村民不再重视经济树的培养。加上天气干旱,树种老化,腐烂病严重,果树逐年减少。到2010年,地里的梨树、苹果树大多死亡,只有800亩了。刘家山林业队,是专门从事林业的生产管理的作业单位。1959年成立,初期有3名社员,以来增加到十多名社员。林业队是大队专门从事林业生产的单位,不是核算单位。其投资和收入最终纳入生产小队核算,林业队社员在生产队参加分配。生产责任制后,林业队解散。历任林业队长及任职时间为:刘二苟,1958年—1963年。刘成根,1963年—1970年。刘占林,1970年。刘福双,1971年—1978年。刘文良,1979年至1983年。刘家山在发展林业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果树的栽培技术。集体时期曾经组织人员外出学习技术,也请技术人员来村培训指导。村里大多数农民都掌握了栽培技术。有的还成为周围村庄的技术人才。集体时期有专门的苗圃,大包干后,村民在自己的地里育苗,其他地方还到刘家山购买苗种。育苗、嫁接,施肥、打药、修剪、储藏技术已被村民普遍掌握。到上世纪90年代,户户有果树,人人会修剪,家家都有储藏水果的大地窖。刘家山干部群众非常重视品种的更新换代,能够及时选育先进的优良品种。苹果的品种先后有国光、秦冠、元帅、红玉、红星、乔纳金、新红星、红富士等。梨的品种先后有鸭梨、雪花梨、酥梨、金盖酥等。在栽培技术上讲究科学,从粗放经营逐步转变到节约化经营,密植型、短枝型、矮化型被普遍应用。刘家山的梨和苹果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个大圆润,色鲜味美。曾经是馈赠亲友的上好礼品,在忻州市场上也深受消费者的青睐。1997年11月,董村镇政府举办了果品品尝鉴定会,刘家山的酥梨、雪花梨、富士苹果、金丰苹果均获得品质一等奖。苹果 是一种落叶乔木,有较强的极性,通常生长旺盛,树冠高大,树高可达15米,栽培条件下一般高3~5米左右。树干灰褐色,老皮有不规则的纵裂或片状剥落,小枝光滑。单叶互生,椭圆至卵圆形,叶缘有锯齿。伞房花序,花瓣白色,含苞时带粉红色,雄蕊20枚,花柱5枚。果实为仁果,颜色及大小因品种而异。喜光,喜微酸性到中性土壤。最适于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心土为通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繁殖栽培用嫁接繁殖。砧木有乔化砧和矮化砧。采用宽行密植,行向南北。秋冬土壤封冻前及春季解冻时栽植。花期4-5月;果期7-11月果熟。 苹果树栽后2~3年开始结果,经济寿命在一般管理条件下为15~50年,土壤瘠薄、管理粗放的只有20~30年。苹果果实圆形,径5厘米以上,两端均凹陷,端部常有棱脊。性味甘酸,是普通的水果。为世界四大水果之一。苹果通常为红色,不过也有黄色和绿色。果为略扁之球形。苹果还有食疗作用。一只苹果含5克膳食纤维,可满足一天膳食纤维需求的20%。苹果中的自然甜味剂也会进入血液,保持稳定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怀孕时多吃苹果,患百日咳或哮喘的机率小。苹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糖类、脂肪等,是构成大脑所必须的营养成分。苹果中的纤维,能促进生长及发育。苹果中的锌能增强儿童的记忆力。苹果还可以减少患上肺病、哮喘、肺癌等疾病。吃苹果可以促进乙酰胆碱的产生,有助于神经细胞相互传递信息。能帮老年人增强思维、促进记忆、降低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苹果中的维生素C是心脑血管的保护神。未成熟或半熟的苹果,具有防辐射的作用。多吃苹果可改善呼吸系统和肺功能,保护肺部免受空气中灰尘和烟尘的影响。苹果中的胶质和向量元素铬能保持血糖的稳定,还能有效地降低胆固醇。苹果还能防癌,防铅中毒。有减肥的作用。中医学认为苹果具有生津止渴、润肺除烦、健脾益胃、养心益气、润肠、止泻、解暑、醒酒等功效。梨 梨树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不论山地、丘陵、沙荒、洼地都能生长结果。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透水和保水性能好,地下水位低的沙质壤土最为适宜。在一般栽培管理条件下,可获得高产。喜温喜光,需水量较多。梨树寿命长,经济利用年限久,100年左右生的大树很多,且枝叶繁茂,结果累累,有的单株产量可达公斤以上。梨树有极强的抗寒能力,多数品种可耐-30℃的低温。耐涝性强,仅次于葡萄。梨树种植时间一般在11月下旬至次年3月。梨树结果早,有些品种2-3年即开始结果,盛果期可维持50年以上。多数品种先开花后展叶,少数品种花叶同时开放或先展叶后开花。梨的果实椭圆,味甜,水分大。富含营养物质,其中有多种维生素和钙、铁、磷等无机盐类,许多品种含糖量可达15%以上。其中主要是果糖、葡萄糖、蔗糖等可溶性糖,并含多种有机酸。梨的果实、果皮以及根、皮、枝、叶均可入药。性凉味甘微酸,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降火解暑。对患感冒、咳嗽、急慢性气管炎患者有效。还有降低血压、养阴清热、镇静的作用。梨中含有较多的配糖体和鞣酸成分以及多种维生素,故高血压、心肺病,肝炎、肝硬化病人吃梨有好处。刘家山经济树种还有杏、桃、李子、葡萄、山楂、红枣、核桃、香椿等。刘家山的土地虽然坡坡梁梁,没有灌溉条件,但是,人少地多,人均耕地面积达到4.3亩。加上荒山荒坡,地域面积更大,人均占有面积达到7.7亩。有较大的林业发展空间。刘家山地层深厚,昼夜温差较大,适宜林木生长。其产品有一定的知名度,群众也有丰富的林木栽培技术,发展林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林业是刘家山不能放弃的一项产业。特别是2000年以后,核桃、香椿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到2009年,全村有核桃树60亩,年产核桃0.5万斤,产值7.5万元。有香椿树80亩,年产香椿0.8万斤,产值4.8 万元。核桃树和香椿树在刘家山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管理粗放、投资投工少。核桃果实耐储存、好运输,营养价值高。香椿芽绿中泛红,风味独特。这是两种绿色环保产品,符合现代社会食物健康安全的需求,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市场上供不应求。2009年,刘家山村党支部书记刘虎林号召村民发挥地域优势,振兴林业经济,调整林业品种结构,突出干果品种。2010年、2011年两年为村民免费提供树苗,栽植核桃树1200多亩。为刘家山以后的林业发展奠定了长远的基础。二、木材林民国时期,刘家山村民就在房前屋后,荒滩荒坡大量地栽植杨树、柳树、榆树等木材树种。据县志记载:“1933年,村长刘金义、村副刘怀玉带领村民百余人,在桦林、草帽尖等山上种植油松。”建国后,刘家山党支部大搞植树造林运动,村里自己育苗,在荒沟荒滩成片造林,同时在“四旁”植树。1975年,在西沙沟造林80亩,在枣间梁植树500株。1978年,在西罗围造林80亩。1979年,在水沟子、罗围沟造林30亩。使木材林面积达到300亩左右。主要品种为杨树。1985年,忻州市(今忻府区)人民代表刘虎林向忻州市第七届人们代表大会提交题案,要求五峰山国营林场归还刘家山在系舟山上的集体林权,题案受到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大会闭幕之后,刘虎林收到市人大常委会的复函:“你的提案已经批转市林业局,请刘家山村委会与林业局协商办理有关手续。”之后,刘家山党支部村委会多次奔走有关部门,1985年收回桦林山上的松林284亩,松树约1000株。1990年,刘家山党支部组织村民抗着铁锹、背着干粮在系舟山上种植油松近3000亩。到2010年底,全村有木材林700亩,其中,松林284亩。刘家山各时期林果业统计表附表17:&&&&&&&&&&&&&&&&&&&&&&&&&&&&&&&&&& 单位:& 亩/万元/万斤/株时& 间总面积总产值总投资总收入其&& 中&& 经&& 济&& 林其 中 木 材 林总面积总产量总产值总投资总收入总面积株数总收入197510000.7570010.752000.2198010003.670063.42000.2198310006700105.63000.41985110010.5700209.14000.81990160075120070744001.01995180010514002001034001620002600126210023012350025200526001402100260135500502010130067.58001006050080苹果的主要营养成分  (每100克中含)附表18:成分名称含量成分名称含量成分名称含量可食部分86水分(克)85.8能量(千卡)50能量(千焦)209蛋白质(克)0.2脂肪(克)0.2碳水化合物(克)13.6膳食纤维(克)1.7胆固醇(毫克)0灰份(克)0.2维生素A(毫克)8胡萝卜素(毫克)50视黄醇(毫克)0硫胺素(微克)0核黄素(毫克)0.01尼克酸(毫克)0.2维生素C(毫克)1维生素E(T)(毫克)0a-E0(β-γ)-E0δ-E0钙(毫克)4磷(毫克)0钾(毫克)70钠(毫克)0.6镁(毫克)0铁(毫克)0.6锌(毫克)0硒(微克)0.03铜(毫克)0锰(毫克)0碘(毫克)0刘家山养殖大牲畜和猪、羊、鸡的历史,基本上从有村以来就开始了。但是养大牲畜不以增加自身的经济价值为主,也不作交易,而是以服务农业耕作为主。养猪、养羊、养鸡的收入也不是很高,一般只占总收入的2-3%。上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人们为了多领粮食, 养殖业有所发展,收入占到全村总收入的10%以上。1980年,全村养殖业收入达到3.6万元。80年代以后养殖业收入逐步增加,1990达到9万元,但是所占比例下降到6%。2005年,养殖业开始上升,收入达到28万元,所占比例达到10%。2010年,养殖业收入达到68万元,占到全村总收入的15%。一、大牲畜牛,是主要耕畜之一,适应性强.劳役持久,耐粗饲,易驯服,可成群放牧。9月至次年5月为舍饲期,其余时间转入放牧期。全年以放牧为主,只在严冬大雪封山的短暂时间舍饲。饲草以是谷草、高粱杆为主。精饲料以玉米、黑豆为主。劳役通常每犋日耕白茬地2~3亩;短途运输单牛载重400~500公斤。驴,驴的饲草以谷草为主。劳役一般与牛配套,也有全驴配套。每犋日耕地3亩左右。运输载重250~400公斤,拉大车主耍是搭稍子.驮运每头可驮75公斤。马,是运输主力之一。在大牲畜中,马的饲养管理要求最为严格,饲养管理不善会引起各种疾病。饲草以谷草为主。马的用途主要是与骡子配套拉胶轮大车跑运输,一辆四套马车可载重公斤。在春耕大忙季节,亦作耕畜使用。骡子,体型与马基本相同,饲养管理上也基本一样。劳役上与马同为运输主力,但比马力大,劳役持久。解放前,由于刘家山地处丘陵区,大多数人家都饲养大牲畜。富裕的人家饲养骡马,80%的农户也饲养牛、驴用于农田作业。大牲畜是除了土地以外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全村约有大牲畜100头。建国后至1995年,刘家山的田间作业和拉秋送粪主要依靠畜力进行。在平川地区开始使用拖拉机耕作的时候,刘家山由于坡大沟深土地不平,加上林业面积大,林园难以使用拖拉机耕作,仍然用大牲畜耕种了一段时间。刘家山饲养大牲畜最多的时期是从1975年到1990年。1973年,烧石灰的“轮窑”开始生产,两个生产队在5年时间里先后买了80头大牲畜,用于拉马车跑运输送石灰。其中多数是正当使役期的骡马。当时,一头骡马的价格在1000元至2000 元之间, 牛驴的价格在300元至1000元之间。1982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集体将90头大牲畜作价,通过抓阄的办法卖给村民,总价值为2 万多元。之后,由于生产的需要,大牲畜增加到120多头。1995年以后,村里的小型拖拉机逐步增多,代替了大牲畜的耕作作用,大牲畜逐步减少。2000年,全村有大牲畜70多头,到2011年,只有30头了。刘家山的大牲畜在农业、林业和运输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其产生的经济效益难以计算。二、家畜家禽猪,是主要家畜畜种之一。一般每只产肉70—100公斤左右。猪的饲养比较简单,饲料主要是粮食及粮食的副产品和青草野菜等。解放初,由于养猪饲料不足,饲养成本高,一般农户养猪较少,全村有猪约80头。人民公社时期,刘家山村基本上家家都养猪。当时,国家政策鼓励农民养猪,养猪给饲料粮食。每年10月1日登记家家户户的养猪数量,每一头肉猪留粮60斤,母猪留粮120斤,仔猪留粮5斤。在人口留粮仅360斤的年代,人们养猪不仅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为了多领粮食。所以在10月1日前尽可能的买小猪。每头仔猪的价格在2-6元之间。但是,由于饲料缺乏,一般在猪的体重达到120斤就要就出售。社员养的猪,不能自由屠宰自由上市,必须卖到国家在董村设立的食品站,由食品站分等级收购。每斤收购价在0.5元左右。由于人们舍不得在饲料上投资,养猪的成本并不高。但是饲养的时间较长,一头一般要养一年才能出售。一般一头猪的毛收入为60元,纯收入为30元。1970年,全村养猪300头,收入1.8万元。70年代,集体曾经办过养猪场,但是效益不高。 “大包干”以后, 全村养猪的数量大为增加。1995年前后,全村养猪数量达到400多头。收入10 万元, 1990年至2003年,每年的母猪存栏数在200头以上。每年产仔猪约3000头。仔猪价格从20元涨到400元。收入从攀升到11 万元。2003年,刘家山发生猪瘟,死亡严重,大多数人家不再养猪。但全村仍然保留了上百头母猪。2008年,仔猪价格达到500元。养猪仍然是刘家山村民一项不菲的收入。进入20世纪以后,刘家山养猪向规模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养猪发展。户数逐步减少,但是养猪大户逐步增加,村民刘常伟、刘润亮、刘明喜、刘福元、刘彦文等人的家庭猪场,养殖规模都在100头以上。建起了新式圈舍,采用先进的饲养方法,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强,都取的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0年,全村养猪600头。 2011年,全村养母猪140头,养肉猪500头。羊,也是主要家畜畜种。成年羊每只可产肉10-35公斤左右。羊的饲养方法主要是成群放牧,每年从清明至小雪,白天外出放牧,晚上集中卧地踩粪。大地封冻以后,白天放牧,晚上回圈,成羊一般不喂精料,以作物秸杆、杂草、树叶等为饲料。羔羊和商品羊在冬季加添一些精料。刘家山荒沟荒坡较多,又靠近大山。养羊投资不大,成本不高,所以养羊的户数较多。集体经济时期,户家一般都养1—5只羊,冬天屠宰出售。生产小队都有100只左右的羊群,以在地里踩粪为主,一般不出售。每年冬天杀几只,供应社员过年。1960年全村养羊500只。1980年全村养羊600只。“大包干”以后,养羊数量增加,1995年全村养羊700 只。2000年至2010年,养羊向规模化发展。养殖大户逐步增加到15户,有的常年养殖,以繁殖数量增加经济效益。有的是为了打时间差,搞季节性养殖,以贱买贵卖实现经济效益。每年养羊2000多只。养羊在50—300只的户有刘海先、刘德根、刘补根、刘文和、郝虎全、刘有根、张永录等。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集体时期,刘家山农户养鸡十分普遍,差不多每家都养3-5只鸡。全村养鸡有700只。以卖鸡蛋换取经济效益,收入微薄。1990年以后,养鸡的农户逐步减少,只有个别人家养鸡。基本不卖鸡蛋,只供自家食用。全村有鸡500只。2000年,全村有鸡300只,2010年,全村有鸡100只。刘家山各时期养殖业统计表附表19:&&&&&&&&&&&&&&&&&&&&&&&&&&&&&&&&&& 单位: 万元/头/只时 间总产值总投资总收入养大牲畜养 猪养 羊养 鸡19490.0341008040060019560.041008050060019600.061008050060019650.19510014050060019701.2811020060070019751.0511020060070019803.611020060070019852.112030060070019909120300600500199510.210040070050020006.3706008003002005285010002000100201067.5306001500100历史上,刘家山没有工副业,收入全靠种粮。1967年,开始烧石灰,集体开始有了副业。当时的灰窑是传统的老式窑,成本高,产量低,效益不大。1972年秋,二队队长刘天成、副队长刘福根、刘二马、会计刘光明开始创办轮窑。先去阳曲县北岗大队取经学习,之后借款40元投资兴建轮窑。当年冬天建成投产。次年,一队也建成一座轮窑。新轮窑上面添煤添石头,下面出石灰。一次点火,再不熄灭,可以连续生产。成本低,产量高,产品质量好。日产石灰15吨。每吨石灰可以卖28元。每年生产8个月,年产石灰3600吨,收入9万元。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从1975年至1985年, 一直占到全村总收入的60 %。因为有了烧石灰的收入,刘家山集体时期的“工钱”一下从原来的0.3元增加到1元钱,高峰时达到1.2元。两个生产队都有一名副队长专管石灰要的生产,有八、九辆大马车专门送石灰跑运输。产品主要在忻州城乡销售。每年从正月开始一直卖到腊月。那个年代,正是农村“学大寨”的时候,提倡“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实际上搞的是“以粮为纲,全面砍光”。除粮食生产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都被当做“资本主义”批判。烧石灰就是“资本主义的尾巴”了。刘家山的干部为此受了不少的批评。但是,刘家山地处偏远,形势相对宽松,所以石灰窑始终没有停产,一直坚持了下来。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政策鼓励农民发家致富。刘家山群众发挥资源优势,潘贵田、刘宝林、刘铁牛、刘润祥、刘林田、刘光明、刘福成、刘连祥、刘为和、刘银富等个人投资建设轮窑。到1986年,全村轮窑增加到8个,全村年产石灰14400吨,收入60万元。是刘家山烧石灰的鼎盛时期。群众称石灰窑为“8个聚宝盆(轮窑),30个咚咚咚(小拖拉机)”。到1990以后,水泥逐步替代石灰的用途,石灰市场疲软,销售困难,效益下降。石灰窑经营艰难,逐步停产,到1995年,全部停产歇业。1985年,刘家山党支部、村委会组织妇女20多人,到五寨县地毯厂学习技术。1986年,办起地毯厂。投资4万元。有机架20付,工人40人。由于地毯产品系手工编织,产量小、利润低,不适合集体经营,1989年关门停产。之后,村民刘兰香、刘福先在自己家里开办作坊,编织地毯。两家共有机架10付,年产地毯120块,产值16万元。2005年以后,停产歇业。刘家山个人办企业的先后有,1988年,刘虎生创办砖窑,1990年停产。1992年,郭金良创办木器厂,一年后停产。2002年,刘黄亮创办饮料厂,不久停产。2007年,刘贵明创办起2个木炭窑,年产木炭20吨。各时期集体工副业、企业、个体企业、作坊统计表附表20:&&&&&&&&&&&&&&&&&&&&&&&&&&&&&&&&&&&&&&&&&&& 单位: 万元时&& 间总投资总产值总收入其 中 集 体 工 副 业、村 办 企 业其 中 家 庭 作 坊、个 体 企 业总投 资总产 值总收 入总投 资总产 值总收 入197599198018181985424219903030历史上,运输、劳务在刘家山不是主要产业,只是一个的补充部分。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业务不固定,收入也不稳定。但是,每户农民的具体情况不同,侧重点不同,在农业、林业、养殖业收入不高的情况下,运输、劳务仍然但是刘家山经济活动的有力补充,甚至是一些农户的主要收入。尤其是林业生产萎缩,收入受挫以后,人们开始谋求新的增收措施和发展道路,劳务业、运输业就成了人们新的选择,逐步发展起来,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2000年,劳务收入有4.2万元,只占全村总收入的2%。运输收入2.1万元, 只占总收入的1%。2005年,劳务收入达到16.8万元,占到全村总收入的6%。运输收入8.4万元,占到全村总收入的3%。2010年,劳务收入增加到135万元,占到全村总收入的,30%。运输收入增加到45万元,占到全村总收入的10%。一、运输刘家山的运输业从集体时期就开始了。有了烧石灰的“轮窑”以后,石灰产量大幅度提高,运输业应运而生。生产队添置了80头大牲畜,栓起10辆大马车。同时有30型拖拉机1台,手扶拖拉机2台,也从事运输业务。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83年,先后保持了10年的时间。运输业在当时是一项较大的产业。1986年至1990年,个人兴建的石灰窑上到8座,运输工具也由大马车变成以拖拉机为主。小型拖拉机发展到40辆。这种情况持续了7年左右。2002年至2010年,刘家山有5、6辆农用车在水泥厂送水泥,平均年纯收入约50万元。2010年,又增加了2辆重型汽车从事运输,运输工具也不断的升级换代,运量逐步增大,收入也逐步增加。二、劳务1983年以后,刘家山有一部分农户,在不耽误农活的同时外出务工。有的在忻州境内,有的在外省市。有季节性的,也有常年性的。从业人数不固定,时多时少。有在企业打工的,也有个体从事装璜的。2000年以后,劳务从业人员逐年增加,收入逐步增多,到2005年劳务从业人员达到170人,收入17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6%。2009年、2010年,劳务从业人员达到270人。主要在忻州、太原从事装潢业务。年收入约135万元左右,占全村总收入的30%。各时期商业、运输业、劳务业统计表附表21:&&&&&&&&&&&&&&&&&&&&&&&&&&&&& &&&&&&&&&&&&&&&&单位:万元时间商&&& 业运&&&& 输&&&& 业劳&&&& 务&&&& 业总& 投& 资总营业额总收入总投资总营业额总收入总投资总营业额总收入19850.70.719904.54.519953.45.120002.14.220058.416.8200943.5130201045135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ba2009 2010赛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