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突击辅助PB模式,跪求视屏啊!!

  顶各位了,坐个翻页沙发.
  猪好久没出现了
  @TYHenry  10:21:57  借楼主的宝地我也来贴个东东——SR71,也许很多人觉的不稀奇了,但更深的了解下其实老美的有些东西也挺bt的(不是说老美的东西好,只是大家看看冷战时期的另一方):  首先我们来看看上图的机身(机翼上比较明显),那些明显的液体痕迹看到了吗,那些都是泄漏出来的燃料,这是为什么呢?因为SR-71机身是完全用钛合金制造的(不是这玩意儿耐不了400度以上的高温,MIG25的不锈钢列外^^),接缝处没任何...........  -----------------------------  SR-71是第一种成功突破“热障”的实用型喷气式飞机。“热障” 是指飞机速度快到一定程度时,与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威胁到飞机结构安全的问题。为此机身采用低重量、高强度的钛合金作为结构材料;机翼等重要部位采用了能适应受热膨胀的设计,因为SR-71在高速飞行时,机体长度会因为热胀伸长30多厘米;油箱管道设计巧妙,采用了弹性的箱体,并利用油料的流动来带走高温部位的热量。尽管采用了很多措施,但SR-71在降落地面后,油箱还是会因为机体热胀冷缩而发生一定程度的泄漏。实际上,SR-71起飞时通常只带少量油料,在爬高到巡航高度后再进行空中加油。
  多次差一点翻页沙发
  转载暴力兄比较过瘾的一篇文章 继续等猪有时间来讲课
  俄罗斯“终结者”-BMPT坦克支援战车
  1981年,震惊世界的“西方-81”大演习。当苏联滚滚坦克洪流略过东欧平原,大地为之颤抖,这极其震撼而壮观的场面给人以苏联坦克无坚不摧的深刻印象。然而,年的第一次车臣战争终结了苏联坦克的神话。  1994年12月,俄军兵分三路开进车臣境内,讨伐桀骜不驯的分裂势力。一开始,俄军把车臣叛军当成乌合之众,根本不放在眼里,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夸下海口:“只需一个空降营,几天即可拿下车臣首府格罗兹尼。”但俄军却付出了几千名官兵牺牲的惨痛代价,外加两万多平民丧生,到头来只得停战求和,黯然撤军。在强攻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的战斗中,第131坦克旅约50辆坦克和战车被车臣武装分子击毁,主要原因是装甲车辆在巷战中没有得到持续的火力掩护、没有空中支持,也没有可扫射高楼火力点的战斗支援保障。本来俄军装备的BMP-1/2型步兵战车和BTR-80轮式装甲车是用于配合坦克作战的,却由于自身装甲防护力脆弱而在车臣反政府武装火力频繁袭击下千疮百孔,车毁人亡。装甲车自身都难保了,无力压制、消灭车臣反政府武装的反坦克手。结果,俄军的T-72和T-80U坦克在格罗兹尼街道上、在偏僻山野荒路上屡遭暗算,大量战损。  
  被打痛了的俄罗斯不得不重新审视原来的设计,于是一种既能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消灭空地威胁且自身防护能力强的新概念装甲车应运而生——这就是BMPT坦克支援车。它具有良好的越野性能,防弹功能较强;更重要的是它拥有强大的火力,可以在5000米开外摧毁敌方坦克或者永久性防御工事,或者在直升机配合下能够彻底清除直径3公里之内的所有有生力量    
  所谓BMPT是俄文Боевая машина поддержки танков的首字母拉丁文缩写,意思就是“坦克支援战车”。其实,这种设计的概念早在阿富汗战争时期就提出来了,当时在阿富汗战场,苏联军队就发现轻型BMP-1、BMP-2装甲战车不能有效对付山地步兵的袭击,尤其是其武器射角太小,在崎岖的山地行军中遇到游击队从山上的伏击时根本无法还击,加上装甲薄弱,使得站车成为游击队反坦克武器的活靶,为此,苏联在80年代就开始委托车里雅宾斯克拖拉机厂(CTZ)进行新型坦克支援车辆的改进工作。  
  最早类似版本的装甲支援车概念是采用T-72坦克底盘,在炮塔上安装2门30毫米2A72机关炮,加上2具6管火箭弹发射器;另外一种设计是同样采用T-72A底盘和相同的2A72机关炮,但是安装2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和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其他的设计还有装甲加压舱、自密封油箱,以及一些支持系统,如核生化过滤器及新型电池等。全部乘员7人。  而另外版本的设计是在BMP-3基础上保留100毫米主炮和30毫米并列机关炮,同时安装2挺7.62毫米并列机枪,不过这些设计只是停留在设计阶段。  
  车臣战争的惨痛教训让装甲支援战车的概念再次被提出,这个任务交给了现在的乌拉尔运输工程设计局(UKTBM)。整个项目代号“工程-99Рамка”。俄军研制这种武器的初衷是利用其良好的防护力、机动力和车载的强大且多样火力伴随坦克作战,为主战坦克提供火力支援,消灭敌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固定火力点、集群步兵以及其它威胁坦克生存的武器,使坦克能心无旁骛执行歼灭敌方坦克和摧毁防御工事的任务。这型火力支援车的出现,明显提高了现役装甲分队的火力打击能力,对于消灭无处不在的反坦克手,有效防止格罗兹尼式的暗算大有帮助。人们对这种综合突击能力极强的兵器给予了高度关注。  俄罗斯乌拉尔运输工程设计局的视频介绍 暴力兄的珍贵视屏  /v_show/id_XMzExNTc1Njg0.html  /v_show/id_XMzExNjIzNjY4.html
  2000年,俄罗斯公开展出了Рамка的原型车,从这张图片可以看出采用了1门2A42 30毫米机关炮,4具“科涅特”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和7.62毫米机枪,安装在tometov AG - 17自动武器发射站上,包括5名成员:指挥官,炮手,两个武器射手和机械装置操作员。 但是这个设计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引起注意,直到2002年全新设计的BMPT出现,而新型BMPT被命名为“终结者ТЕРМИНАТОР”。  
  BMPT研制情况介绍 还是暴力兄的珍贵视频 详细的视频介绍   /v_show/id_XMzQ1Nzc5NzAw.html
  阿诺全身武装到牙齿的强大火力超酷形象让人对“终结者”一词有着深刻体会,难怪俄罗斯人也这样命名BMPT  
  BMPT火力支援车属于全新概念的战车类型,它的原始思路在于强化配合主战坦克作战的轻型装甲战斗车辆。BMPT以T-72/90坦克底盘为基础,按点面一体、远近一体的方式,以“2+4+2+1”的布局进行了武器混合配备,共装备有1座双管2A42型30毫米机关炮,4具9M133“短号”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发射管,2具AGS-17D型3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1挺PKTM型7.62毫米机枪,榴弹发射器和机枪配一套电动机械式操纵装置。这种布局的强大火力可在5000米距离上摧毁敌方坦克或者坚固防御工事,在直升机配合下能够彻底清除直径3千米之内的所有有生力量。  BMPT火力支援车的火力异常邪恶  
  BMPT坦克支援战车上的多通道武器装备,主要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为固定式武器装备,全部装配在炮塔上,由瞄准手和车长操纵,包括2门2A42型30毫米自动化火炮、1挺PKTM型7.62毫米机枪(带电子机械传动装置和PHK瞄准仪)、“冲锋-T”型超音速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系统(发射装置中有4枚导弹处于常备状态,能穿透装甲、巩固掩体和指挥所),最大射程6公里,导弹口径130毫米,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使用半自动化指挥系统和信息激光束引导,杀伤从装甲设施、有生力量到低空直升机在内的各种目标。    BMPT整体结构图    BMPT正面特写     冲锋-T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和“乌云”型弹幕发射器特写  
  第二种为随车军械,包括2套AG-17D型自动化反坦克火箭筒,分别位于前部两侧,方向射界在30度以内,由两名操纵员控制,利用纵向独立稳定的多通道瞄准具全方位探测点状目标并实施打击,可以单独射击,互不影响,能够有效杀伤1700米之内的近距离目标,也可沿曲射轨迹开火,摧毁躲避在天然和人工掩体内的敌方目标。由榴弹炮、导弹、机枪3类系统组成的多通道武器装备,各有独立的指挥系统,每分钟可发射900发30毫米炮弹、600发30毫米榴弹炮、毫米机枪子弹,可同时压制和消灭敌方大量目标。  各个部位的装甲防护结构图  
  为实施全天候动静结合的火力打击,BMPT装备有计算机火控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其组件包括PNK测距仪、光学系统、热像仪和Agat-MR光电成像系统。为加强乘员之间及同坦克和上级保持畅通联络,BMPT坦克支援车还安装了2部R-168型甚高频无线电台。为加强全系统的指挥自动化建设,BMPT安装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卫星定位系统配备了战术数据显示器和专用处理机,可大大增加BMPT的战斗力。  BMPT实弹射击
还是暴力兄的视频 暴力兄优酷里有大量的珍贵视屏资料 大部分都是国内第一次公布的异常的珍贵  /v_show/id_XMzQ1Nzg5NjI4.html  BMPT的火控系统  
  BMPT坦克支援战车是在T-72坦克基础上研制而成的,其车体、底架、发动机、传输装置、履带等与T-72坦克完全相同,BMPT坦克支援战车防护性能较好,车体采用全方位防护,其车体前方的防护与主战坦克水平相当,且炮塔上不存在易受攻击的薄弱部位。车体两侧的防护主要依靠车体和炮塔安装的常规装甲板、固定在履带翼子板上的装备(包括自动榴弹发射器及其弹药、油箱、空气滤清器、柴油发电机和蓄电池等)和外挂的爆炸反应装甲。车辆后部安装了可拆卸的格栅状反聚合装甲档板,用于抵御空心装药火箭增程榴弹,而902A型“乌云”烟幕弹发射系统还能有效对抗激光制导精确打击武器。整个首上装甲当具有900-1000毫米钢装甲的抗弹能力。车体的侧面配置特制的反应式装甲,并有登车脚蹬。车体装甲的内表面加装“凯夫拉”防崩落衬层。车体底部的装甲也得到加强。    
  在动力系统方面,采用车里雅宾斯克机械制造厂生产的最新型V-92S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000马力。匹配自动变速箱,最大速度达到6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550千米。传动装置有7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具有变速和转向双重功能。能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跨越3米深的沟壕和1.5米高的墙体。这样的机动性足以与主战坦克并驾齐驱,协同作战。可直接在坦克战斗队列中使用,能执行一系列任务,能单独作战,也能与坦克、装甲运输车、步兵战车、步兵协同,有效压制使用榴弹发射器、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系统、轻武器的敌方步兵,摧毁坦克和步兵战车,击退敌方直升机和低飞战机的攻击。乘员共有5人:车长、瞄准手、机械师兼司机、2名榴弹发射器操纵员。  V-92S发动机    
  另外,BMPT坦克支援战车还可以调整主力武器系统配置。具体来说,可以使用AO-18型30毫米6管自动火炮,能自动适应战斗模块,保证双排自动装弹;装配2挺PKT机枪和2套AG-17火箭筒,左右两边各一套;在战斗模块尾部配备9套反坦克导弹系统,发射装置设在模块中部,略微靠近炮塔尾部;自动火炮、机枪和火箭筒的弹药基数全部放置放在战斗模块底部旋转传送带处;武器系统水平瞄准角应为360度,垂直角为-5和+75度;乘员仅由3人组成,1名车长,1名瞄准手,1名司机。  调整配置后的武器系统火力更加合理,能够在2000米距离内,使用30毫米自动火炮,攻击包括坦克在内的任何装甲目标,射速约为每分钟发;能有效对抗4000米距离之内、飞行高度在2000米以下的低飞亚音速空中目标;杀伤5000米之内的敌方运输设备、火力设备和有生力量;使用反坦克导弹有效杀伤5000米之内的装甲目标。  俄罗斯发布的BMPT和T-90AM坦克宣传片  /v_show/id_XMzQ2MDAyMjg0.html  
  尽管俄罗斯人对BMPT给予了厚望,但是很多专家也提出了不同看法。BMPT虽然以“2+4+2+1”的布局形式集成了30毫米机关炮、榴弹发射器、机枪和反坦克导弹,实现了对多种目标的打击能力,但从打击手段的技术含量上看,并没有质的飞跃,基本上是现有武器的简单嫁接和重组,在信息能力指标上尤其没有突破。   从防空能力看,BMPT主要依靠双管30毫米炮,而“通古斯卡”的2A38M型30毫米炮采用4管配置,主要攻击距离在4000米以内、高度在3000米以下的低空目标。火炮通过机械装置联动,高低射界为-6°-+80°,俯仰速度为30°/秒。30毫米炮弹的弹药基数为1904发,远高于BMPT的900发。“通古斯卡”的另一种主要武器是8枚9M31I型防空导弹,攻击高度在3500米以内、距离8000米以内、飞行速度在500米/秒以下的空中目标,导弹的杀伤率可达65%。俄制“铠甲”S1配备2门30毫米2A38双管机关炮和12枚57E6导弹,最大射程20千米,最大射高10千米,系统能够同时跟踪10多个目标,同时攻击2个乃至3个目标。   从反坦克能力看,BMPT和米-28、卡-52相比,差距明显。一是不具备空中快速机动能力,对于坦克所需要的火力支援反应时间较长:二是不具备较高的备弹量,米-28和卡-52分别可以携带16枚和12枚反坦克导弹,攻击目标的数量比只有4枚反坦克导弹的BMPT高出3-4倍。   中距离火力打击,特别是反装甲和攻坚火力,由4枚反坦克导弹和2门30毫米炮承担,由于导弹数量过于单薄,30毫米炮在1000米和2000米处的最大穿甲能力分别为55毫米和45毫米,基本不具备对重型装甲目标的毁伤能力。这与T-72的39发125毫米炮弹和6枚炮射导弹、T-80的36发125毫米炮弹和4-6枚炮射导弹、T-90的37发125毫米炮弹和6枚炮射导弹相比较,数量差距太大,甚至少于坦克所配备的炮射导弹数量,对中距离目标的火力打击强度明显较弱。   BMPT配备的近距离火力打击武器为1挺7.62毫米PKT机枪和2具3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这种1+2的组合方式,与坦克车载7.62毫米PKT机枪与12.7毫米机枪这种1+1的组合方式相比略占上风,如果考虑到3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只具备航向射击能力,攻击目标远不如12.7毫米机枪的360°射界灵活性,压制能力打个平手也说得过去。  可以看出,BMPT虽然以凶悍外表惊世,但从各种指标分析,它却处于“四不象”的尴尬境地:防空不如“通古斯卡”和“铠甲”,反装甲不如米-28和卡-52、中距离火力突击不如坦克炮、近距离火力弱于坦克的12.7毫米机枪,只有2挺AGS-17D勉强胜出。很难想像,在对方的直升机、各型反坦克导弹、火箭筒的围攻下,BMPT能够腾出手来为坦克提供支援。也就是说,BMPT基本属于什么都可做,但什么也难做得最好的角色。   BMPT的出现,虽然是以车臣战争俄罗斯军队传统装甲兵器的巨大损失为代价,却与随后而来的装甲兵器城市化改造浪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经历了伊拉克和黎巴嫩等城市作战的考验,西方国家推出了MIA2“巷战王”、“城市豹”、“勒克莱尔-城区行动”、“梅卡瓦”4等城市作战型坦克。技术路线是通过强化坦克在城市作战所特需的信息能力、防护能力和火力打击能力。来提高坦克自身的综合作战能力。这是一种在不否认坦克独立作战能力基础上的改进,让坦克自身“硬度”够硬是基本方向。对比BMPT所采取的为坦克提供火力掩护的技术路线,前者是系统集成的方式,后者是平台集成的概念,一种是直接增强,一种是间接增强。这种以相对落后的平台集成挑战系统集成,总有一些时过境迁的感觉。  无论如何,BMPT的出现还是给俄罗斯人带来了一个新的看点。  
  继续等猪有时间来讲课 呵呵呵
  发一个有些迟到的报道 俄罗斯庆祝卫国战争胜利67周年
  俄罗斯庆祝卫国战争胜利67周年   每年的5月9日都是俄罗斯一年一度的卫国战争纪念日,红场照例进行了阅兵仪式,莫斯科到处是节日的景象,硕果仅存的二战老兵们走上街头,庆祝他们的胜利,享受着人民对他们的尊敬。以下是各大新闻社的现场照片。收集在此供读者欣赏。  新任总统普京和总理梅德韦杰夫一起出席阅兵式。    
  普京发表讲话    
  俄罗斯陆军部队 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部队方阵走过红场接受检阅      
  装甲运兵车方阵 现在正通过BTR-80轮式步兵战车  
  2S19型MSTA-S 152MM自行榴弹炮 进入红场接受检阅      气势恢宏      
  T-90坦克进入红场接受检阅  
  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    
  各兵种方阵 还有一些苏联红军的气势           
  特种部队中的特种部队 粟色贝雷帽  
  仪仗队 标兵  
  莫斯科军事音乐学校鼓乐队 很多青少年学员    
  1963年,苏联第九火炮工厂(位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在首席设计师彼得洛夫带领下,推出了一种535毫米巨型自行火炮设计,代号“密封管закрытая труба”,主要是为了和当时9K52月神-M无控火箭发射器开展竞争。作为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的火炮,比当时还在发展阶段的导弹技术而言,仍然有着一定的优势。  该设计方案包括了履带式和轮式两种方案,并制作了1:10模型,海军也考虑了移植的可能性。1965年5月,对其初步设计进行了论证,但是由于没有通过考评,1968年计划被终止。  该计划包括3种设计:  -80轮式基本型,采用ZIL-135LD底盘,该炮架带有4级可调位装置,火炮带炮口制退器设计,采用类似迫击炮的底座设计以减少后坐力  
  克林姆林宫宫墙上照例布置了担任安全警戒任务的阻击手值班。用的英国AI公司的AW系列狙击枪 还是折叠托的 枪口制退器是最新型的  
  打着苏联过去哦 穿着苏军军装的卫国战争老兵方阵  
  穿着红海军制服的老兵,叶甫根尼·俄蒙来耶夫与维克多·诺夫帕辛。  每年都可以见到他们俩。      
  高尔基公园里86岁的红海军老兵费奥尔多·波特索夫,一个小孩向他献花。    
  高尔基公园里的老兵聚会,今天酒是免费的。    高尔基公园里老兵跳起了当年的舞蹈。    高尔基公园里,一位老兵在当年的苏军大反攻战场形势图前走过。    一位退伍的海军军官与一位退伍陆军士兵。  
  高尔基公园里一位退伍炮兵上校正在看陈列在公园里的二战武器。  右面的是著名的火箭炮“喀秋莎”。    
  闪闪红星  
  普京和二战老兵合影    
  @越暴力越英雄
21:51:11  -----------------------------  刚发现暴力兄直播了 我停停 看暴力兄直播 呵呵呵
  D-80主要技术指标:  人员:3名  展开长度:12 570毫米;  展开宽度:3250毫米;  展开高度:3680毫米;   战斗全重:35吨;   公路最高时速:60公里/小时  D-80S为该炮的履带版,采用了哈尔科夫重型机械厂生产的“工程429型”MT-T履带式运输车,采用了与D-110类似的自行式发射底盘    
  D-80-2是在MT-LB底盘基础上的改进型,采用无制退器的线膛炮设计,采用一个巨大的炮膛螺栓固定,炮架为一个陀螺仪稳定的用铰链方式的万向节进行水平方向调节    配用的炮弹包括两种:  一种是535毫米高爆常规弹,射程60公里,弹丸初速 - 高达500米/秒;      另外一种是制导弹,与9M21B“月神-M”型火箭弹类似。弹丸质量905公斤,推进剂144公斤,固体推进剂燃料质量286公斤, 弹头重量450公斤射程范围5-75公里;弹丸初速:250/330/500米/秒,最大膛压1025公斤/厘米。      由于技术上的问题和某些原因,该计划没有实现,1969年最后宣布下马。
  @AK男人  15:12:05  帮楼主顶  苏联坦克部队    -----------------------------  坦克
  @whs37
21:17:00  竟然让我坐到了传说中的分页沙发!!!   -----------------------------  坦克
  @越暴力越英雄
22:23:53  D-80-2是在MT-LB底盘基础上的改进型,采用无制退器的线膛炮设计,采用一个巨大的炮膛螺栓固定,炮架为一个陀螺仪稳定的用铰链方式的万向节进行水平方向调节  配用的炮弹包括两种:  一种是535毫米高爆常规弹,射程6...........  -----------------------------  暴力兄的东西就是过瘾啊 这个火炮碉堡了 比那个420MM的口径大一圈 光炮弹就够强悍的 那一炮砸下去 相当震撼
  白兔买毛发的动机貌似烂大街的透明了,还拿出来得瑟,除了证明自己脑残外,其他的也就是恶心一下新人吧!!呵呵  兔子懒得给毛子的老机动手术,直接更换毛发更简单方便,反正机身全寿命也不多久了,顺便给毛子工厂输点血,……搞点政治交易。
  @mj7-12-19 16:06:06  使用AK的人    -----------------------------  看的人比打枪的人还多
  @低精白菜
09:34:03  汉兄,昨天晚上睡不着,想这个新疆事件,突然产生一种新的设想。  老毛子的脾气就是争口气,无论是赫鲁晓夫的Hi弹,还是米格25的不锈钢,就是不能落后,更不能被欺负。铁列克提事件前,老毛子刚刚在珍宝岛受辱——人被打,车被抢。毛子内部的鹰派很难服气。前后文也说得很对,毛子的主要攻击方向(计划中)是东北和华北,因为帝都在那边。所以这个时候在西部纯粹是搞事,并没有战略计划。我设想,如果铁列克提这边,我...........  -----------------------------  正解,其实的确是这样,大家你来我往,龙司令的处置是对的,如果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不会有这样的结果,高层骂骂是给自己留个面子,可实际上,中国还是不想立刻和苏联全面开战,那时确实没有那样的实力。龙司令的最后结果,也说明高层是默认了龙司令的作法了。
  看到这里了  看到这里了  看到这里了  看到这里了  看到这里了  看到这里了  看到这里了  看到这里了  看到这里了  看到这里了
  无论如何,BMPT的出现还是给俄罗斯人带来了一个新的看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东西本身就是欺负游击队的水平,要求那么高干啥??
  准备 准备 晚上发发 一种暴力邪恶的苏联工程机械
  得准备些资料 不行明天发吧 照片有些多
  @汉卿制造
23:19:06  准备 准备 晚上发发 一种暴力邪恶的苏联工程机械   -----------------------------  等汉卿兄的邪恶,呵呵
  @Chem_Perkin110
12:46:53  等汉卿兄的邪恶,呵呵  -----------------------------  要么今后有时间再发吧 先发些别的东西 呵呵呵
  今天先说说一下苏军特种部队 这是1个部分 发完这个会发另一个关于苏军特种部队的介绍
  苏联特种部队  隐匿、出其不意,像外科手术般精确的行动,是他们的特色.他们有许多种称呼:奇袭者、牵制部队,及破坏侦察部队;而较为一般人所熟知的,则是特种部队.  日的晚上,在前莫斯科当局“行动绝对保密、不能留下活口”的指示下,苏联暗杀小组成功地潜入喀布尔市郊阿富汁总统的寝官,完成暗杀阿富汁总统的行动,官内所有的人员几乎被杀殆尽。一位曾在前苏联受过训,在此次大屠杀中幸存的官庭禁卫军队长表示:“苏联特种部队的所有武器都配有消音器,杀人手段像职业杀手”.  角色与任务  GRU辖属的苏联特种部队一直披着层神秘的外衣,其目的是:第一,是为了减少前苏联人及西方国家对于这支部队的了解,甚至包括苏联最高阶层军官在内,以便这支部队能在战争时期发挥先制奇袭的作战功效。其次是防止那怕是少量的资料被前苏联反叛组织泄露,或被西方国家的作家大肆泻染,对前苏联的情报工作均非常不利,由于保密工作十分成功,因此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西方国家所了解的前苏联特种部队在参与和部署上的资料,都只是在某些事实发生之后所做推断.(隶属苏军总参情报局的格鲁乌特种部队 缩写GRU 外媒称之为spetsnaz)  
  前苏联特种部队所执行的任务,即所谓的“特种侦察”特种侦察的主要任务包括:汇集敌人主要的经济及军事设施情报,并加以摧毁或使之丧失功能,筹划破坏及颠覆行动,对反抗军实施惩罚性报复行动,指挥宣传工作,筹组及训练叛乱特遣队等等。特种侦察任务是由反情报单位或特种部队负责执行。  从上述这种广义的解释来看:前苏联特种部队主要的任务,可能是在敌人后方执行类似小部队作战,包括:  ?收信及报告有关重要目标的情报,例如固定式及机动式飞弹、防空设施、机场、港口设施、指挥管制单位、通讯线路,甚至其核子武器运送的方式.最重要的目标则放在敌方的核子武器阵地。特种部队可能是配属于其他部队以进行攻击任务:必要时独立攻击这些目标,以避免传统武力攻击、而一开始便将战争升高至核战状态.  ?在敌阵线后方,安排飞机降落的区域。  ?准备可能派上用场的核生化武器。  ?破坏或摧毁重要的军事设施及暗杀或绑架政治军事人物。  奇袭者特种部队在一次模拟深入北约边境,从事伏击行动的演练情形。  
  特种部队在和平时期的部署可看出他们在战争期间的战斗力。例如1968年5月,一支侦察、破坏小组配属前苏联103空降师、负责占领捷克布拉格机场,以便该空降师可以顺利着陆。在行动之前,特种部队的指挥官及组员对该机场及其防空设施已了若指掌,他们先搭乘一架飞机飞到布拉格机场上空,向塔台伪称发动机故障,因而获准着陆。当飞机着陆而缓缓滑行时,特种部队人员立即跳出机舱,占领警卫哨站,并成立一支控制小组以引导空降师着陆。在此次行动中,他们不仅战领各个要冲,直到地面部队接收,甚至捉到前  捷克领导人杜贝克,并将他押到莫斯科成为阶下囚。  特种部队通常穿着空降部队制服,因此从外观上很难分辨出其真正身分。  
  组织  前苏联特种部队的基本战斗单位是一个8—10人的小组。这个小组由一名军官指挥,可能由一名士官长或二等士官长代理,成员包括一名无线电操作员、爆破专家、狙击手及侦察专家。组员可能都经过交互训练,因此即使损失任何一名组员,任务仍然可以继续被完成。  特种部队的编队可以确定应该是隶属GRU管辖,前苏联以外的师属旅级特种部队编组,可能被配属到前苏联的各个军区或方面军及前华沙条约集团的每支部队内(包括前东德、前捷克、波兰、匈牙利).每旅包括一支营级部队,3~4个伞兵营一个通信连,及数个支援单位。这些连队在敌人阵线后方100~500公里处执行任务,为其前线部队负责开路,利用核子战、空战及破坏行动清扫战区,以利大部队遂行任务。  除此之外,每一支轻装或装甲军团都有一支独立的特种部队连,由1 15人组成。一个军团的特种部队连包括一个本部连、3个伞兵排及一个通信排与数个支援单位,通常在每个战时方面军会有3~4个军团及一个装甲军团.独立的特种部队会在深入敌人后方100—150公里的区域内,实施小部队战斗(大约5~6人),以支援军团。此外,有3个特种部队长距离侦察团,为数700~800人,由GRU直接统帅,将分给各个战略处(其下统辖3个以\上之方面军及一支舰队)的总指挥官调配。  印度级潜艇可以携载两具迷你潜艇,以担任海底救援任务:但是这些迷你潜艇亦可供特种部队使用,以从事渗透等特殊任务。左小图手持AKS-74突击步枪,身着空降部队服装的特种部队队员。  
  和平时期前苏联特种部队的兵力,据估计大约为15,000至30,000人。苏联政府极力隐藏特种部队的实力。平时为减少知道的人数,各个独立特种连以及其各军团级指挥部是分离的,丽直接归属各军区及各部队群的参谋管辖。在这个阶层中,独立特种连在特种部队旅内另外组成一个营,在战时,这个营会被打散,各独立特种连更须向各自所属的军团指挥部报到.  特种旅的成员大多数都是2年分配一个本部连,完全由受过特别训练的职业军人组成。他们对于未来可能作战区域的语言,至少能流利地说上一种以上,而且会针对这些地区,受到特有的训练并配备应有的装配;他们不是着迷彩装,而只着平民服装或是穿敌人的军服或警察制服。  他们在各军区、部队群及舰队中,可能是伞兵队员、拳击手、摔跤选手、海上技术专家、  或体育组员、因此,各部队许多军官及士官并不会察觉到,特种部队的这些本部连存在于他们的旅中。前苏联战略处的特种部队团同样也是由常备的联业军人组成.  一些不确定的报告指出,苏联征兵役期,特殊特种小组的精华人员,则由职业军官带领:每一个旅会以特种部队的队员参加该国的运动比赛队伍。据传,1968年奥运会划船比赛亚军的雅里卡林中尉,曾经是前苏联黑海舰队特种旅的一名军官。他曾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堡招募手下人员,数年之后被土耳其当局逮捕。  苏联每4支海军舰队配有1支海军特种部队旅,负责海上的渗透任务。
    苏联特种部队的迷你潜艇经常活跃于瑞典及挪威等海域,从事情报收集、渗透、武器测试及探知敌国之军事能力等活动。    直升机所特有的快速机动性,使其成为特种部队实施敌后作战的重要运输载具。    雪地作战训练也是苏联特种部队必要的训练课程。  
  @金革铁马
22:19:22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他的履带悬挂装置  该坦克的车体每侧有6个双轮缘挂胶负重轮(两个半轮缘用螺栓相连接),3个托带轮,1个前置诱导轮和1个有12个齿的后置主动轮。负重轮之间的距离不等,第二和第三、第四和第五对第五和第六对负重轮之间的距离明显偏大。侧裙板完全遮住了托带轮。  履带为双销结构,履带板之间用端部连接器连接,其上有橡胶衬垫。    ...........  -----------------------------  那位大神能科普一下坦克的履带跟工程机械的有神马区别不
我听挖机师傅说 挖机的履带不能连续长时间的跑
情愿挖一天的东西 也不愿意跑一天路
  人员的选用  只有才干十足的军官与士兵才会被招募到特种部队里.特种部队和其他精英部队,诸如空降部队、战略火箭部队、及核能动力潜艇不同,在人员的选取上具有优先权.所有的特种部队队员必须符合严格的标准才行,候选的特战队员必须具备中等学校教育程度、智力及体能上之必要条件,尤其重要的是政治上的可信赖度.如果可能,他们也鼓励来自乡村的自愿者加入特种部队,因为通常这些人被视为对外交政策及西方世界所知不多,因此,容易宣传所影响,一经加入特种部队就得签署一份效忠誓约,凡有泄露任何相关情报者必惩罚以  死.在2年的役期中,一些人被选出来送到士官学校接受艰苦的6个月训练.由于可预料到将会有高退训率,指挥官至少会派5名士兵参加每一批的士官训,因此,士官学校结训的队员会比退训的多,低阶的结训阶员会被派任秘密士兵,过剩的结训队员将成为领导储备人才,以取代在战场上死亡的领导人.  特种部队里的军官及士官的编制很多,并且他们在特种单位里的地位也很崇高.前苏联陆军连队有5名军官及1名士官长,两相比较,特种连则有9位军官及11名士官长,这项人力供应,对特种部队来说是必需的,因为每一名指挥官在敌人后方经常要独立战斗,比起一般的军官,特种部队的领导人被要求、同时也是被授权,要能够身先士卒及具有更高的作战技能.  特种部队的职业军人(军官及士官长)会得到很好的待遇,特种部队单位的年俸系以一年半来发放的,另外还有薪俸50%的奖金.  虽然基于安全理由,特种部队的人员似乎和其他军事单位人员相隔离,但经过编配及受完善监管的特种部队,显然经常能和其他军事单位相配合而发挥它的功能.地面的特种部队,总是穿着空降或通信部队的制服,海上特种部队则是穿水兵制服,或潜艇部队制服.同样的,他们的种族组成也没有1区分,就某一方面来说,它可以反映出计划中目标的种族特征.例如,在苏联远东地区的特种部队,其成员囊括了北韩人和来自中国东北及库页岛的日本人。  Mi-6或Mi-26直升机都是苏联特种部队从事敌后破坏或实施渗透行动的主要运输载具,图为Mi-6“吊钩”直升机载运人员实施突击作战演习的情形。  
  @汉卿制造
19:27:40  苏联特种部队  隐匿、出其不意,像外科手术般精确的行动,是他们的特色.他们有许多种称呼:奇袭者、牵制部队,及破坏侦察部队;而较为一般人所熟知的,则是特种部队.  日的晚上,在前莫斯科当局“行动绝对保密、不能留下活口”的指示下,苏联暗杀小组成功地潜入喀布尔市郊阿富汁总统的寝官,完成暗杀阿富汁总统的行动,官内所有的人员几乎被杀殆尽。一位曾在前苏联受过训,在此次大屠杀中幸存的...........  -----------------------------  当年的格鲁乌行动比KGB还诡秘,不错的文章
  训练  特种部队队员的基本军事训练是由其单位负责监督的,除此之外,特种部队人员还要接受跳伞(空降)、徒手搏击及暗杀技术、爆破、煽动、酸蚀及研磨技术等的训练,跳伞训练要求不分昼夜、地区及寒晴雨。伞兵训练是从固定式索跳入门,但是许多士兵将经过高空高点开伞及高空低点开伞的跳伞训练,以提升他们克服敌人渗透的能力。技术训练课程表还保留了严格的体能训练时间,包括障碍超越及行军,这些训练经常是戴着防毒面具实施的。  一个特种部队单位可能会被打散到苏联各地方去,并且要巡逻或滑雪几百公里,到一个实际存在的苏联军事设施。将守卫击溃及以实战的态度去突击一个设施驻地,同时,前苏联的正规部队也会被派遣去找寻特种部队的踪迹,在整个地区追踪他们.这样的演习经常会有伤亡出现,但是如此的真实性却有双重功效:特种部队可藉以演练他们的战术(找出他们在行动中面对直升机及军犬时的弱点);同时更可提高本土安全部队警惕可能入侵的战斗警觉性。练时间,包括障碍超越及行军,这些训练经常是戴着防毒面具实施的。  一个特种部队单位可能会被打散到苏联各地方去,并且要巡逻或滑雪几百公里,到一个实际存在的苏联军事设施。将守卫击溃及以实战的态度去突击一个设施驻地,同时,前苏联的正规部队也会被派遣去找寻特种部队的踪迹,在整个地区追踪他们.这样的演习经常会有伤亡出现,但是如此的真实性却有双重功效:特种部队可藉以演练他们的战术(找出他们在行动中面对直升机及军犬时的弱点);同时更可提高本土安全部队警惕可能入侵的战斗警觉性。  迷你潜艇操作示意图前苏联海军特种部队曾在1983年使用迷你潜艇闯入瑞典海域,并被人发现在海床上所留下的轨道痕迹,西方国家并目因此指责前苏联有  意挑起战争。  
  武器及配备  为配合敌后方任务之需,特种部队小组通常是轻装且配备可用之最精良的武器.每位士兵将配附各式专为空降及空中机动化单位设计之卡拉辛可夫式步枪(包括AKM、AK-74或新型的短枪管AKR卡宾枪),以外还配有一把9公厘消音手枪、匕首一把、几种不同型号及杀伤程度的手榴弹,及依小组装备数量配以一定比例之弹药量,通常包括了RPC-16枪榴弹发射器及弹药,一个狙击枪及一套发射距离l,000公里之R-350M脉冲传送无线电(和定向地雷、塑胶炸药、如果任务需要、小组可能还配有SA-7圣杯或SA-14小鬼防空飞弹之类的特殊武器。  一般作战配备    折叠托的AKS-74      特种作战时携带的马卡洛夫PB 6P9微声手枪 口径:9mm 使用9×18mm手枪弹   6P9手枪是一种在马卡洛夫手枪上增加管状消声器以降低膛口噪声的手枪,并发射专用的亚音速消声弹。这种消声型的马卡洛夫手枪也称为PB手枪    特种作战时携带的斯捷奇金APB冲锋手枪 这是个尤物 苏军特种兵 侦察兵和狙击神的最爱 就是普通士兵对他也是爱不释手 一直沿用至今 我有它的非常详细的资料 内部结构和拆卸使用方法 今后有时间发发  斯捷奇金APB是APS的微声型,消声器是螺接在枪管延长段上,木制的枪套式枪托改为一个钢丝枪托,枪托和消声器在不使用时可以套在一起方便携带  
  @越暴力越英雄
20:27:37  -----------------------------  暴力兄也来了 呵呵呵
  战术  特种部队的任务是依不断更新之情报订定的,而由方面军级的参谋所组成的第二情报处便负责情报之收集工作。这个情报处是由侦察单位、间谍情报人员、通信情报、资讯处理及特种部队等各个部门单位所组成,在特种部队部门包括了特种旅及一支特种情报单位.  潜藏式的特种部队谍报人员,包括了航行前往西方国家之商船的水手,或者是来往于国际边界的卡车驾驶;欧洲有一条共同协议的惯例,.即是有限度地允许标有“TIR”(国际运输)记号的卡车穿越国界.  一旦紧张情势高涨,本部连的专家通常会利用一些假造的文件透过合法的管道,或化身为苏联公使馆人员,渗透到敌人境内,并会扩大情报收集活动。如果必要的话,会和潜伏各地的情报人员接触;同时,他们还要安排正规特种部队的抵达。  大多数特种部队小组会采用伪装,并避免与敌人巡逻部队正面接触.除非特种部队旅命令要求如此,或是核子飞弹已准备好发射时,他们才会进行攻击.在这种情况下,特种部队小组会利用小口径武器破坏敌人的飞弹,如果不能得手,7他们则会进行全面突击。因为特种部队的指挥官是独立作战,因此,方面军的指挥部在任务行动中,会尽可能不干涉他们的行动,而完全信赖小组指挥官的能力与技巧。许多国家缺乏对前苏联特种部队的了解其实这类部队的实际力量已被渐渐认识到并加以重视了.  苏莫洛夫军事学院的学生把情报收集技巧运用于试场的情形    苏联特种部队经常以5~6人编制为基本作战单位  
  继续等猪有时间来讲课 呵呵呵
  @易家易哥
19:49:33  那位大神能科普一下坦克的履带跟工程机械的有神马区别不
我听挖机师傅说 挖机的履带不能连续长时间的跑
情愿挖一天的东西 也不愿意跑一天路  -----------------------------  这个我知道些 有时间说说 呵呵呵 今天有些累了
  @低精白菜
09:34:03  汉兄,昨天晚上睡不着,想这个新疆事件,突然产生一种新的设想。  老毛子的脾气就是争口气,无论是赫鲁晓夫的Hi弹,还是米格25的不锈钢,就是不能落后,更不能被欺负。铁列克提事件前,老毛子刚刚在珍宝岛受辱——人被打,车被抢。毛子内部的鹰派很难服气。前后文也说得很对,毛子的主要攻击方向(计划中)是东北和华北,因为帝都在那边。所以这个时候在西部纯粹是搞事,并没有战略计划。我设想,如果铁列克提这边,我...........  -----------------------------  @并州云上飞
13:54:28  正解,其实的确是这样,大家你来我往,龙司令的处置是对的,如果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不会有这样的结果,高层骂骂是给自己留个面子,可实际上,中国还是不想立刻和苏联全面开战,那时确实没有那样的实力。龙司令的最后结果,也说明高层是默认了龙司令的作法了。  -----------------------------  当将官一定要懂政治啊。
  @汉卿制造
19:33:58  特种部队在和平时期的部署可看出他们在战争期间的战斗力。例如1968年5月,一支侦察、破坏小组配属前苏联103空降师、负责占领捷克布拉格机场,以便该空降师可以顺利着陆。在行动之前,特种部队的指挥官及组员对该机场及其防空设施已了若指掌,他们先搭乘一架飞机飞到布拉格机场上空,向塔台伪称发动机故障,因而获准着陆。当飞机着陆而缓缓滑行时,特种部队人员立即跳出机舱,占领警卫哨站,并成立一支控制小组以引导空.....  -----------------------------  主要是布拉格对苏联太信任了,没加防范啊。
  对了,类似喀秋莎这样的火箭炮在现在还有实战价值吗?
  @汉卿制造
21:07:47  @易家易哥
19:49:33  那位大神能科普一下坦克的履带跟工程机械的有神马区别不 我听挖机师傅说 挖机的履带不能连续长时间的跑 情愿挖一天的东西 也不愿意跑一天路  -----------------------------  这个我知道些 有时间说说 呵呵呵 今天有些累了  -----------------------------  呵呵,三哥的阿琼坦克试验时试过开了2个小时就跑断履带,三哥的工业基础略显不足啊
    明天再学
  翻页了,呵呵,沙发!
  例行巡逻。。。
  今天来点卯,看看猪会不会来
  例行巡逻。。。
20:08:24  发点当年苏联人为了拯救切尔诺贝利 而丢弃的被辐射污染的金属吧,这次的福岛,日本人有500勇士,当年苏联人,自愿的和不自愿的,是百万人。很多人没防护装备    苏联的军用装甲车基本都带三防设施,所以在这次行动中...........  -----------------------------  有人说切尔诺贝利事件是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
  @wupeixuan  02:06:56  3分    -----------------------------  
  没人爆尿?
  等汉卿兄弟的暴力邪恶的苏联工程机械~~~~~~~~~
  mark 了慢慢看~
  今天例行来点卯,看看猪会不会来
  两天没人爆尿了啊~~!!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力突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