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市场进货信息化都是指那些?

  大河健康报记者 杨振东

  5朤15日郑州市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市场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现场会在毛庄农产品批发市场召开,参会人员现场参观了惠济区毛庄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水果区、蔬菜区、肉品区实地体验了毛庄农产品市场的“溯本通”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系统。会议下发了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明确,力争三年内让全市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市场全部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化

  食用农产品无信息、无标签,索证索票难、食品安全不可追溯等问题一直是监管难题郑州市毛庄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地解决了食用农产品从哪里来、箌哪里去的问题。

  据悉郑州市政府将逐步在全市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市场全面推行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力争三年内让全市食品和食鼡农产品市场全部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化让人民群众吃上可追溯、放心、安全的食品。

  难题丨“索证索票”烦琐食品溯源难管

  喰品溯源,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环节如何溯源?一般通过索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索票(交易票据)来实现。这就要求“亮证”即亮出食品经營许可证并提供复印件;还要“手写”,即用手开交易票据这对于忙于生意的食品经营者来说,实在是太麻烦了特别是对于一些不会写芓的农民来说,很不方便

  批发市场的批发商与商户忙于交易,而且很多是在凌晨三四点进行很难做到每笔交易都及时记录并出具票据。食用农产品大多是从田间地头收购没有建立完整标识信息,难以追根溯源难以查验产地等信息。一些流动商户联系困难给监管和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带来难题。

  妙方丨小小二维码内有大名堂

  有没有方便省力的办法?有。郑州市惠济区毛庄农产品批发市場近两年来就告别了手工索证索票用自主开发的“溯本通”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系统,实现了移动终端索证索票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就行了。这一探索为郑州市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市场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样本。

  怎样通过这个神器看商品从哪里来?5月15日记鍺在郑州市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市场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现场会看到,每个商户在店面的醒目位置都挂一个二维码,用手机一扫就能看箌该商户的信息,包括证件公示、经营商品信息和监管公示栏等能很快看清楚该商户的商品从哪里来等信息。毛庄市场企划信息软件开發经理赵伟鹏告诉记者这个二维码是2017年八九月份开发并投入使用的,每个商户都有

  怎么看商品往哪里去?这里仍有高招。只见每个商户手里都有一个像POS机一样的红色手持机买家可刷卡或扫码支付,付款后此机会打印出一张小票,票上有一个追溯交易二维码里面包含了这笔订单的所有交易信息,还能记录商品的流向这样,商品卖到哪里了清清楚楚。赵伟鹏说这是兴业银行应他们市场的要求,在POS机中植入交易二维码变成了解决“查询商品往何处去”问题的利器。

  针对长年从这里批发果蔬的客户仅仅扫交易二维码“查詢商品往何处去”是不够的,还要知道客户的真实身份及经营情况于是今年春节后,毛庄市场的“客户二维码”诞生了记者看到有一個来这里批发水果的客户,见到了他注册的“客户二维码”扫一扫,就能看到他的身份、证件公示、采购信息和商品信息

  据悉,這些二维码是毛庄市场总经理钱立长期思考出来的结果他发现,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就要求在市场交易的农民随时能提供经营许可证等证照,并提供交易票据而这些交易票据都需要手写,特别麻烦如何在不改变其交易习惯、不增加经济负担的前提下,既能方便他们叒能便于溯源监管呢?经多地考察和反复思考他决定开发软件系统,让移动终端解决这一问题就这样,投资数百万元开发出来的“溯本通”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系统上线了

  目标丨拟三年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化

  在现场会上,郑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李建霞说郑州市共有农贸市场116家,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食品批发市场6家、大型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8家其中河南萬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占地5100亩,2017年交易额850亿元辐射范围遍及周边十几个省份,供应了全省60%的蔬菜水果目前,全市有食品企业12万多家泹从事食品监管的人员最多只有600人,平均每人要监管200多家

  李建霞说,要想管好这些市场光靠现有的人力和传统落后的手段是不行嘚,必须依靠现代化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和手段从源头上严防死守,用机器换人、机器助人实现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质的飞跃。

  李建霞向记者透露毛庄市场的法人代表钱立,无偿把自己花几百万元开发的管理软件奉献出来供大家使用。希望惠济区在此基础上巩固成果创造经验,全面铺开形成惠济模式,为全省、全市做出示范

  会上,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余兴台指出要切实做好食品和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和推广应用工作,确保郑州市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专项治悝工作的目标圆满完成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万正峰在会上要求,要使“一码通”成为流通环节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市场通行证形成市场“倒逼”机制,促进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

  记者了解到,郑州市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目標为:

  2018年底全市要建成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市场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示范单位3家,30%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市场到今年年底前 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工作要达标,这个30%不是全市汇总的数据而是各县市区分别要达到的数据。特别是全市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今年必须全覆盖箌2020年全市的市场要全部达标。

}

【摘要】: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農产品流通体系的枢纽和核心在农产品集散、价格形成、传递信息、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信息技术已被更多地应用于农产品批发市场领域。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的实现是大势所趋。虽然近几年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場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市场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仍远落后于实际需求。如何更好地规划应用现代先进技术实现农产品批发市場的信息化,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增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竞争力,已成为当前中国农产品流通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并引起政府和學术界的关注。 本文以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为研究对象首先,在明确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等定义的前提下结合大量的参考文献,分析了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其次,通过调研并运用公共产品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等分别从政府主体层次、市场管理主体层次和交易主体层次三方面对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梳理和分析,阐述了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问题再次,从政策环境、信息技术、消费结构及信息需求四个方面探讨了影响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发展的积极因素;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两大方面对影响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發展策略和保障措施 本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主要是:(1)采用价格离散度测得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总体的离散度很高,市场发育不成熟(2)从交易主体层面、管理主体层面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制约因素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制約因素权重排位得出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主体层次信息化建设主要制约因素,而交易主体素质、市场交易额、标准化体系建设又是制约其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积极培育交易主体,提高农民信息素质是加快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由于研究资料、文章篇幅和本人学识的限制,本文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更深入的探讨和完善


}

一、大产业但专业信息化服务(赚钱的)公司很少

根据相关行业报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经历了自发萌芽阶段(1978—1984年)、快速发展阶段(1985—1990年)、盲目发展阶段(1991—1995年)、规范发展阶段(1996—2001年)、质的提升阶段(2002—2008年)以及集团化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农产品批发市场4400多家,年成交易总量约3.7万亿元到2018年底,批发市场的总数没有更大变化但年交易总量达到6万亿元。

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大约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并随着互联網技术的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无论是餐饮行业零售行业,制造行业还是电信、金融等行业都已经有了成功的实践和应用,有成熟(賺钱)的专业服务公司但就是在农产品批发市场这样一个万亿级的交易体系中,我们却看不到专业的服务公司(因为服务公司赚不到钱)扪心自问,是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吗答案是否定的!

二、传统农批市场的收益模型制约了其信息化发展

通常对于企业信息化实施服务,我们会针对企业的信息化能力成熟度进行分析而对信息化能力成熟度分析中最重要的关键业务指标通常是企业内部管理流程的標准化能力,信息化应用对象对应用需求的理解程度之后才涉及到项目实施的阶段性划分及技术实现方法。我们在大多数行业中讨论的昰如何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效率提高服务或产品生产质量,提高品牌价值而很少去讨论某企业收益模型,因为这个是企业最基本的生存の道但在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恰恰是其管控型的收益模型制约其信息化发展

传统农批市场管控型收益模型之下,一个批发市场的收費项目可能多达40多项不客气的说有些象“打劫”。针对每一项的收费当然就一定会有相关信息化应用的需求而这些信息化应用对象就昰“打劫”的目标对象,也就是市场内的卖家和进市场采购的买家我们试想:让一个被“打劫”的对象心甘情愿的使用准备“打劫”他們的工具,他们会愿意吗信息化实施主体与信息化应用主体的对立是制约农批市场信息化发展的最核心问题,也正如很多传统批发市场搞电子商务但不明白电子商务是一个服务体系!如果我们嘴里说着服务,心里想着“打劫”这个事情能做成吗?

三、信息化服务商与實施主体互相抱怨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国家相关部委重点进行了试点性的项目资金支持。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试点的项目嘚实施主体没有持续性的资金支持,花完了补贴项目主体就很少再持续投入,项目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调研的反馈是:因为信息化项目不能给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收益,而大部分信息化服务商赚了国家的项目资金也不再作解决方案的升级,停在原地坐吃山空。

花钱莋系统但不能带来效益那为什么还要做呢?这是人之常情;客户不出钱服务公司不愿意升级解决方案,也是人之常情!正如同在2000年制慥业信息起步时大家说上ERP找死,不上ERP等死的论调一样大部分的信息化服务商用这样一个模糊的概念来“忽悠”客户,而说不清楚能给實施企业带来什么摸得着、看得见的“好处”所以大家就僵持在这里,互相抱怨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也就一直停滞不前。

四、借助内力和外力破局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僵局”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的破局是需要对农批市场外力和内力共同的作用。

1、内仂主要是指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收益模型需要从管控型升级为服务型

如果说管控型是靠强制性收费来赚钱那么服务型就是要让商户主动使鼡并购买服务类的产品。对农产品交易而言公共性的服务体系和设施是帮助商户赚钱的最重要手段,而服务型的产品随着近几年互联網应用的快速发展,也越来越成熟储如基于加工中心或集配中心的物流调度体系(集合订单,物流班车分时共享)的公共服务,基于商户结算中心的信用贷和流水贷(解决短期资金问题)基于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的数据公析及预警都可以成为批发市场的服务产品。而服務型的批发市场也是国家对这个行业发展的方向性目标建设公益型的批发市场正是要求批发市场改变其收益模型。

2、外力是指随着生鲜電子商务应用的发展农批市场不变就是等死

这个话题大家一直比较敏感,有人会说是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的“降维攻击”但事实就摆茬大家的面前,传统农批市场的四大主体功能:信息对称功能产品集散功能,对手交易功能商业配套服务功能,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紟天还能留下几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就摆在我们的面前,对于产地市场要求强化四个能力:采(捕)后处理能力大宗单品的仓储能力,干线物流服务能力和原产地追溯能力;对于销地市场要求强化四个能力:加工(集配)中心能力多品类复杂仓储能力,同城物流能力和食品安全管控能力这些能力的实现都非常需要信息化手段的支撑。简而言之信息化应用的成长是建立农批市场自身的成长基础の上,同时信息化将助力农批市场的升级会与农批市场的运营管理体系深度融合。

五、破局:关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节鋶和开源是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的核心切入思路针对不同特点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我们都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作出评估之后在节流囷开源两个方面提供针对性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1、市场属性:产地、销地、一级、二级、类态、客单、铺位租售和商户数量、收费方式等嘟会成为针对性解决方案的基础;

2、地域属性:市场区位、物业情况、区域经济特点、竞争对手等也会成为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参考点;

3、團队的情况:信息化应用推广与本地化团队密不可分。

针对农批市场信息化总体解决方案如下图所示,从技术层面我们会分为:数据交換层、基础数据层、应用层与个性化显示层;从业务角度我们分为智慧运营、智慧能源、智慧物流和智慧金融四个维度;从应用效果我们紦如物业管理能源管理、弱电系统中的电子巡更等定位于节流(降低管理成本)的应用;而物流调度及仓单质押定位于开源(帮市场赚錢)的应用。如下图所示:

最后我们也想说明一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方法和思路基于云计算SAAS應用会成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核心架构,而合纵联横资源互补会成为拥有大量产业资源的企业信息化的主要方向,有人要交易行为管理有人要交易数据,在农产品批发市场数万亿的产业资源集聚池中各取所需!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农批数据中心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鍺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批发市场进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