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格数据模型反映的是的精度问题

基于矢栅混合数据模型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3期
基于矢栅混合数据模型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摘要】:土地适宜性评价一般为单独基于栅格数据模型或者单独基于矢量数据模型。单一的数据类型在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时对信息的表达难免存在不足。结合面向对象的思想,以土地评价的对象个体为评价单元,利用矢量数据的评价单元边界来分割各类因子作用分值数据,并将评价单元对象内数据统计分析后的结果通过栅格图斑标号对象的联接,入库作为评价单元该因子的作用分值,再根据确定的各因子权重,计算因子的综合评价分值来建立矢量栅格混合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算法,并以浙江省标准农田建设为例,在标准农田立地条件评价中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矢栅混合数据模型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地块的各方面要素信息,保证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准确性,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F224【正文快照】:
土地评价涉及土地的自然、经济、区位及开发管理等诸多因素。传统的土地评价过程、图件绘制及面积量算和统计分析等费时费力,且准确性较差。GIS借助其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和空间/属性数据一体化处理能力在农用地分等定级、水田质量评定、城市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等方面的应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任德智;刘悦翠;;[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赖日文;[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任德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赖玫妃;[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国杰,周沿海,廖善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刘长胜,卢伟,金晓斌,周寅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4期
朱青,李如海,王黎明,黄劲松,周生路;[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2期
龙辉;[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年02期
胡月明,欧阳村香,戴军,李永涛,吴顺辉;[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毛亮,李满春,刘永学;[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年04期
时新玲,李智广;[J];水土保持通报;2002年01期
周勇,李学垣,贺纪正,王庆云,刘勇;[J];土壤学报;1998年04期
石常蕴,周慧珍;[J];土壤学报;2001年03期
田淑敏,周颖,宇振荣;[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尹建忠,何政伟,贺奋琴;[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李芸;[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常远;秦小麟;王筱成;夏斌;;[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5年12期
李红,舒立福,田晓瑞,王明玉;[J];世界林业研究;2004年01期
石常蕴,周慧珍;[J];土壤学报;2001年03期
周生路,傅重林,王铁成,彭补拙;[J];土壤;2000年01期
贾培宏,马劲松,史照良,徐志中;[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年08期
杨志强,何秉宇;[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佘江峰,冯学智,都金康;[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罗维佳,谢顺平,都金康;[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安萍莉;徐艳;张凤荣;;[A];中国土壤科学的现状与展望[C];2005年
陈平;聂艳;;[A];新世纪土地问题研究[C];2002年
周勇;张海涛;;[A];新世纪土地问题研究[C];2002年
李景玉;李发鹏;;[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杨传俊;;[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马泽忠;刘俊波;张孝成;刘智华;;[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石伟;马泽忠;黄川林;黄文妍;;[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杨风雷;;[A];山东省测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李觅;杨焕文;;[A];云南省作物学会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郭祥云;胡丽娟;李道亮;;[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铁利;[D];吉林大学;2007年
张全景;[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鲍文东;[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夏敏;[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夏敏;[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鲁明星;[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刘海斌;[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张瑞英;[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杨勤科;[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关涛;[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乐;[D];山东大学;2007年
庞峰;[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刘鑫;[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黄海燕;[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王中;[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颜培兵;[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王细元;[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冯金飞;[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陈宏金;[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刘艳春;[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春雷,肖玲;[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2期
程吉宏,王晶日;[J];环境保护科学;2002年04期
罗小龙,甄峰;[J];经济地理;2000年05期
倪九派,魏朝富,谢德体;[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S1期
陈守煜;柴春岭;苏艳娜;;[J];农业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李春越,谢永生;[J];水土保持通报;2005年02期
刘耀林,焦利民;[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年04期
俞艳;郭庆胜;何建华;刘玉春;;[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年06期
杨子生;[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刘文锴;陈秋计;刘昌华;谢宏全;;[J];中国矿业;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缪光平;[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苏喜友;[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赵天忠;[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邢世和;[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李贵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4年
刘健;[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李卫忠;[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常新华;[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冯悦暖;[D];黑龙江大学;2002年
余波;[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王蓉丽;[D];浙江大学;2005年
何秀春;[D];中南林学院;2005年
刘琦;[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陈华芳;[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罗彩莲;[D];福州大学;2005年
吴文斌;[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余坤勇;[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文武,东野光亮,张银辉,胡业翠;[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0年06期
陈逢珍,赖如勤;[J];测绘通报;1998年07期
尹君,许嗥,林培,褚达华;[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黄胜利,岳燕珍;[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年04期
龙辉;[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年02期
秦富仓,姚云峰;[J];水土保持研究;1998年03期
石常蕴,周慧珍;[J];土壤学报;2001年03期
彭补拙,安旭东,陈浮,濮励杰;[J];自然资源学报;2001年04期
朱茵,孟志勇,阚叔愚;[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苏德林,武斌,沈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倪平;;[J];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1983年S1期
费立凡;[J];地图;1987年02期
丁建伟;[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1991年03期
,邹建华;[J];测绘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李志清;[J];林业资源管理;1994年06期
李志清;[J];林业资源管理;1994年06期
;[J];测绘科技动态;1994年01期
吴景勤;[J];世界核地质科学;1994年03期
陈艳;[J];现代测绘;1994年01期
黄杏元;[J];现代测绘;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石炜;;[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许岚;;[A];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文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杨存建;刘纪远;张增祥;;[A];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郭忠胜;金澄;黄利民;;[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测绘论文集[C];2002年
张晓萍;张平仓;杨勤科;;[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尚庆生;;[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魏巍;张利霞;闫清东;;[A];机床与液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魏巍;张利霞;闫清东;;[A];第三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4年
郭辉;俞鸣;梁飞;潘和平;;[A];湖北省测绘学会2004年度科学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罗名海;;[A];湖北省测绘学会2004年度科学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中国测绘报;2000年
;[N];中国测绘报;2002年
徐小风;[N];中国测绘报;2003年
殷海荣 王瑜婷;[N];中国测绘报;2004年
陈军;[N];中国测绘报;2004年
张驰;[N];中国水利报;2005年
中国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
原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司长;[N];中国水利报;2005年
姑苏飘雪;[N];电脑报;2005年
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 闵连权;[N];计算机世界;2005年
洮民;[N];中国社会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蓉;[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王伟武;[D];浙江大学;2004年
张立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4年
董道国;[D];复旦大学;2005年
赵俊美;[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尹绯;[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黎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符冉迪;[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1年
李辉;[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1年
范大昭;[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1年
葛廷婷;[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徐金鸿;[D];长安大学;2003年
侯江涛;[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毕妤;[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姜永阐;[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数字地形模型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数字地形模型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数字地形模型是测绘工作中,又称数字高程模型。即在一个区域内,以密集的地形模型点的坐标X、Y、Z表达地面形态。这样的地形模型点,就其平面位置来说,可以是随机分布的(包括像片上取规则格网的情况在内);也可以是的。规则分布时,只须记录和存贮点的高程,应用比较方便。定&&&&义用数字表达地面起伏形态一种方式简&&&&称DTM
数字地形模型DEM和主要用于描述地面起伏状况,可以用于提取各种地形参数,如、、等,并进行、流域结构生成等应用分析。因此,DEM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使用。DEM可以有多种表达方法,包括、、等。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TerrainModel)最数字地形模型初是为了高速公路的自动设计提出来的(Miller,1956)。此后,它被用于各种线路选线(铁路、公路、输电线)的设计以及各种工程的面积、体积、计算,任意两点间的通视判断及任意绘制。在测绘中被用于绘制、坡度坡向图、立体透视图,制作正射影像图以及地图的修测。在中可作为分类的。它还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可用于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合理规划及洪水险情预报等。在军事上可用于及导弹、作战等。对的研究包括DTM的精度问题、地形分类、数据采集、DTM的探测、质量控制、、DTM应用以及DTM的建立与应用等。供求关系是一个行业能否快速发展的前提。目前来看,市场需求是很大的,而供应方面却略显不足,尤其是拥有核心知识产权,技术过硬的企业并不多,行业整体缺乏。呼吁业内企业共同努力,尤其发挥吹毛求疵的研发精神,进一步提高研发能力,降低成本,真正解决客户的实际困难,严把质量关,提供最可靠的产品和技术。[1]数学的,高程模型是高程Z关于平面坐标X,Y两个的连续函数,数字高程模型(DEM)只是它的一个有限的表示。高程模型最常见的表达是相对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或某个的,所以高程模型又叫地形模型。实际上地形模型不仅包含高程属性,还包含其它的属性,如、等。
数字地形模型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数字地形模型中地形属性为时称为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数字地形模型ionModel,简称DEM)。高程是地理空间中的第坐标。由于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都是的,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是一个必要的补充。DEM通常用地表规则网格单元构成的表示,广义的DEM还包括、三角网等所有表达地面高程的数字表示。在地理信息系统中,DEM是建立的基础数据,其它的地形要素可由DEM直接或间接导出,称为“数据”,如、。一个地区的地表高程的变化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表达,用数学定义的表面或点、线、影像都可用来表示DEM。用数学方法来表达,可以采用整体拟合方法,即根据区域所有的数字地形模型高程点数据,用傅立叶级数和高次多项式拟合统一的地面高程。也可用局部拟合方法,将地表复杂表面分成正方形规则区域或面积大致相等的不规则区域进行分块搜索,根据有限个点进行拟合形成高程曲面。
这是实景航片与DEM数据的组合图,可以全方位旋转,是一种曲面微分化的一种表示方法,无需拟合,因而速度较快。(2.1)线模式
是表示地形最常见的形式。其它的地形特征线也是表达地面高程的重要信息源,如、谷底线、及变换线等。
(2.2)点模式
用离散采样数据点建立DEM是DEM建立常用的方法之一。数据采样可以按规则格网采样,可以是密度一致的或不一致的;可以是不规则采样,如、邻近网模型等;也可以有选择性地采样,采集、洼坑、、边界等重要。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DEM最主要的三种表示模型是:规则格网模型,等高线模型和不规则三角网模型。规则网格,通常是,也可以是、等规则网格。规则网格将区域空间切分为规则的格网单元,每个格网单元对应一个数值。数学上可以表示为一个矩阵,在计算机实现中则是一个二维数组。每个格网单元或数组的一个元素,对应一个高程值。
对于每个格网的数值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是格网观点,认为该格网单元的数值是其中所有点的高程值,即格网单元对应的地面面积内高程是均一的高度,这种数字高程模型是一个不连续的函数。第二种是点栅格观点,认为该网格单元的数值是网格中心点的高程或该网格数字地形模型单元的平均值,这样就需要用一种方法来计算每个点的高程。计算任何不是网格中心的数据点的高程值,使用周围4个中心点的高程值,采用距离加权平均方法进行计算,当然也可使用和方法。
规则格网的,可以很容易地用计算机进行处理,特别是的地理信息系统。它还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山坡和自动提取流域地形,使得它成为DEM最广泛使用的格式,目前许多国家提供的DEM数据都是以规则格网的数据矩阵形式提供的。格网DEM的缺点是不能准确表示地形的结构和细部,为避免这些问题,可采用附加地形特征数据,如地形特征点、、谷底线、,以描述地形结构。
格网DEM的另一个缺点是数据量过大,给带来了不方便,通常要进行压缩存储。DEM数据的可以采用普通的方式,如、块码等,但是由于DEM数据反映了地形的连续起伏变化,通常比较“破碎”,普通压缩方式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对于网格DEM数据,可以采用进行无损压缩;有时,在牺牲细节信息的前提下,可以对网格DEM进行,通常的有损压缩大都是基于(DiscreteCosineTransformation,DCT)或(WaveletTransformation)的,由于小波变换具有较好的保持细节的特性,来将小波变换应用于DEM数据处理的研究较多。模型表示,高程值的是已知的,每一条等高线对应一个已知的高程值,这样一系列等高线集合和它们的高程值一起就构成了一种地面高程模型。
等高线通常被存成一个有序的坐标点对,可以认为是一条带有高程值属性的简单多边形或多边形。由于等高线模型只表达了区域的部分高程值,往往需要一种插值方法来计算落在等高线外的其它点的高程,又因为这些点是落在两条等高线包围的区域内,所以,通常只使数字地形模型用外包的两条的进行插值。
等高线通常可以用二维的来存储。另外的一种方法是用图来表示等高线的,将等高线之间的区域表示成图的节点,用边表示等高线本身。此方法满足等高线闭合或与边界闭合、等高线互不相交两条。这可以改造成一种无圈的自由树。下图为一个等高线图和它相应的自由树。其它还有多种基于图论的表示方法。尽管规则格网DEM在计算和应用方面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
1)在地形平坦的地方,存在大量的;
2)在不改变格网大小的情况下,难以表达复杂地形的突变现象;
3)在某些计算,如通视问题,过分强调网格的轴方向。
(TriangulatedIrregularNetwork,TIN)是另外一种表示数字高程模型的方法[Peuker等,1978],它既减少规则格网方法带来的数据冗余,同时在计算(如)效率方面又优于纯粹基于的方法。
TIN模型根据区域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连的三角面网络,区域中任意点落在三角面的顶点、边上或三角形内。如果点不在顶点上,该点的高程值通常通过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在边上用边的两个顶点的高程,在三角形内则用三个顶点的高程)。所以TIN是一个三维空间的分段线性模型,在整个区域内连续但不可微。
TIN的数据存储方式比格网DEM复杂,它不仅要存储每个点的高程,还要存储其平面坐标、节点连接的,三角形及邻接三角形等关系。TIN模型在概念上类似于多边形网络的矢量拓扑结构,只是TIN模型不需要定义“岛”和“洞”的拓扑关系。
有许多种表达TIN拓扑结构的存储方式,一个简单的记录方式是:数字地形模型对于每一个三角形、边和节点都对应一个记录,三角形的记录包括三个指向它三个边的记录的指针;边的记录有四个指针字段,包括两个指向相邻三角形记录的指针和它的两个顶点的记录的指针;也可以直接对每个三角形记录其顶点和相邻三角形)。每个节点包括三个坐标值的字段,分别存储X,X,Z坐标。这种网络结构的特点是对于给定一个三角形查询其三个顶点高程和相邻三角形所用的时间是定长的,在沿直线计算地形剖面线时具有较高的效率。当然可以在此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其它变化,以提高某些特殊运算的效率,例如在顶点的记录里增加指向其关联的边的指针。
数字高程由连续的三角面组成,三角面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不规则分布的测点,或节点的位置和密度。不规则三角网与方法不同之处是随地形起伏变化的复杂性而改变采样点的密度和决定采样点的位置,因而它能够避免平坦时的,又能按地形特征点如山脊、山谷线、地形变化线等表示数字高程特征。层次地形模型(LayerofDetails,LOD)是一种表达多种不同精度水平的数字高程模型。大多数层次模型是基于模型的,通常不规则三角网的数据点越多精度越高,数据点越少精度越低,但数据点多则要求更多的资源。所以如果在精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最好使用尽可能少的数据点。层次地形模型允许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选择不同精度的地形模型。的思想很理想,但在实际运用中必须注意几个重要的问题:
1)层次模型的存储问题,很显然,与直接存储不同,层次的数据必然导致。
2)自动搜索的效率问题,例如搜索一个点可能先在最粗的层次上搜索,再在更细的层次上搜索,直到找到该点。
3)形状的优化问题,例如可以使用Delaunay。
4)模型可能允许根据地形的复杂程度采用不同详细层次的混合模型,例如,对于,近处时必须显示比远处更为详细的地形特征。
5)在表达地貌特征方面应该一致,例如,如果在某个层次的地形模型上有一个明显的山峰,在更细层次的地形模型上也应该有这个山峰。
这些问题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最好的解决方案,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数字地形模型在方面(如公路、铁路、路等工程的选线、定线和计算)应用甚广,并为实现设计工作的自动化提供了条件。在地图测绘中可根据数字地形模型晒印和自动绘制。此外,在中,当观测的对象是某些复杂的物体时,也可以引用这种原理进行测绘。
建立数字地形模型所需的原始数据点,可以来源于摄影测量的立体模型、地面测量成果或已有的地形图。使用测取数据点是比较普遍应用的一种方法对数据点的记录数字地形模型和存贮,可以有规律地进行或任意选择(如选用地貌特征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测取数据点的方法是在进行正射像片断面扫描晒像(见)的同时,取得数字地形模型所需要的数据。为了提高质量,也可以在按断面方式测得的地形点的基础上,补充额外测得的地貌特征线,或代表地貌特征的一些独立高程点。这样做可以提高内插求点的精度。另一种方式是在上记录用数字表示的,然后通过计算取得数据点规则分布的数字地形模型。
实测的数据点,即使已经达到了相当的密度,一般也还不足以表示复杂的地面形态。所以,在具备了一定数量的数据点以后,往往还需要通过方法增补数字地形模型所需要的点。所谓内插是根据周围点的数据和某一函数关系式,求出待定点的高程。内插方法可以根据所使用的内插函数是一个整体函数还是来区分。因数字地形模型中所用的数据点较多,一般都使用局部函数内插(分块内插),即把参考空间划分为若干分块,对各分块使用不同的函数。典型的局部内插有线性内插,局部多项式内插,双线性内插或,以及(配置法)、多层法和等。还有一种是逐点,即对每一个待定点定义一个新的内插函数。逐点内插法的使用十分灵活,精度较高,计算简单,不需要计算机有很大的,只是运算的时间较长。典型的逐点内插法有、移动拟合法等。内插方法的选用要考虑到数据点的结构,所要求的精度,计算速度和对计算机内存的要求等因素。
数字地形模型只有同计算机处理相联系才有实际意义。当前计算机的功能已经能使构成数字地形模型的原始数据,中间成果或最后成果不仅使用于原定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使用于其他多种目的。把数字地形模型的数据连同表达地面地物数字,以及其他数据存贮在一个数据处理系统的外围设备中,建立“”,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计算机输出各种的,或,或其他不同形式的资料。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在SuperMap平台下的栅格数据矢量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3.00
&&¥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在SuperMap平台下的栅格数据矢量化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比较栅格数据结构和矢量数据结构的优点和缺点?
比较栅格数据结构和矢量数据结构的优点和缺点?
1.比较栅格数据结构和矢量数据结构的优点和缺点?
一、矢量、栅格数据结构的优缺点
&&&&矢量数据结构可具体分为点、线、面,可以构成现实世界中各种复杂的实体,当问题可描述成线或边界时,特别有效。矢量数据的结构紧凑,冗余度低,并具有空间实体的拓扑信息,容易定义和操作单个空间实体,便于网络分析。矢量数据的输出质量好、精度高。
&&&&矢量数据结构的复杂性,导致了操作和算法的复杂化,作为一种基于线和边界的编码方法,不能有效地支持影像代数运算,如不能有效地进行点集的集合运算(如叠加),运算效率低而复杂。由于矢量数据结构的存贮比较复杂,导致空间实体的查询十分费时,需要逐点、逐线、逐面地查询。矢量数据和栅格表示的影像数据不能直接运算(如联合查询和空间分析),交互时必须进行矢量和栅格转换。矢量数据与DEM(数字高程模型)的交互是通过等高线来实现的,不能与DEM直接进行联合空间分析。
&&&&栅格数据结构是通过空间点的密集而规则的排列表示整体的空间现象的。其数据结构简单,定位存取性能好,可以与影像和DEM数据进行联合空间分析,数据共享容易实现,对栅格数据的操作比较容易。
&&&&栅格数据的数据量与格网间距的平方成反比,较高的几何精度的代价是数据量的极大增加。因为只使用行和列来作为空间实体的位置标识,故难以获取空间实体的拓扑信息,难以进行网络分析等操作。栅格数据结构不是面向实体的,各种实体往往是叠加在一起反映出来的,因而难以识别和分离。对点实体的识别需要采用匹配技术,对线实体的识别需采用边缘检测技术,对面实体的识别则需采用影像分类技术,这些技术不仅费时,而且不能保证完全正确。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的优缺点是互补的(图2-4-1),为了有效地实现GIS中的各项功能(如与遥感数据的结合,有效的空间分析等)需要同时使用两种数据结构,并在GIS中实现两种数据结构的高效转换。
&&&&在GIS建立过程中,应根据应用目的和应用特点、可能获得的数据精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硬件配置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一般来讲,栅格结构可用于大范围小比例尺的自然资源、环境、农林业等区域问题的研究。矢量结构用于城市分区或详细规划、土地管理、公用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图片显示不出来,我还是把链接贴出来吧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编程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栅格数据模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