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积狂居奇导致物资短缺为什么?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这是存在争议的,但是我查了很久都没相关结果,就是搞不明

阅读权限20威望0 级论坛币210 个学术水平1 点热心指数0 点信用等级0 点经验335 点帖子62精华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自定义头衔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4.5 边际机会成本&&&&   如果你现在正在想,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有什么关系,说明你的问题是很对路的。所有机会成本都是边际成本,所有边际成本都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是一回事,只不过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罢了。机会成本关注的是一项行为放弃的机会的价值;边际成本关注的是一项行为会使现在的境况发生怎样的变化。和决策有关的任何成本的全名是边际机会成本。  所有这样的成本都是行为或决策的成本,都和某个具体的人相关,都是将来发生的成本。  4.6 成本和供给&&&&   现在我们来到本章的核心——用我们的边际机会成本概念来解释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决策。正如需求曲线表示的是人们为了获取某种特定的商品愿意付出的边际成本或代价,供给曲线表示的是促使潜在供应商生产某种特定的商品必须支付的边际成本。在图4-1中,我们用熟悉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来说明我们的逻辑。    爱荷华州的一个农民,我们姑且称其为史密斯吧,今年正准备种玉米和大豆。如果他在所有的地里都种上大豆,他能收获14.5单位大豆。如果他全种玉米,他能收获10单位玉米。他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画出了这两个组合,还画出了所有其他可能的组合。土地面积、土壤对这两种作物的适应程度、农业机械化程度、耕种的水平等条件都已经给定。表4-1列出了史密斯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所有实际的组合。图4-1 边际成本逐渐上升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注:该图是史密斯生产大豆和玉米的可能性边界。他最多能生产14.5单位大豆(0单位玉米)或10单位玉米(0单位大豆),或边界上任一点表示的大豆和玉米组合。请注意这条边界的弧度。它表示生产玉米的边际成本越来越高。 & (你也许已经注意到了,图4-1中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曲线,而不是直线。这表明史密斯种植每种作物的机会成本都是逐渐增加的。如果他想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他就必须放弃种植和收获大豆的机会。此外,他的农场的一部分土地也越来越不适合种植玉米。沿着这条边界运动代表着一次次权衡,这就是史密斯面临的机会成本。)  假设大豆每单位1美元(我们在这个例子中会一直保持这个价格不变,让计算变得简单些)。史密斯能利用的信息不止于此。对史密斯来说,重要的是大豆对玉米的相对价格。他用这一信息和他生产的边际机会成本进行比较,进而决定种多少玉米和种多少大豆。下面的例子很简单。假设玉米卖不出去,即每单位玉米的价格是0。史密斯肯定全种大豆,最后收获14.5单位大豆。为什么?如果他种了1单位玉米,他就只能种13.5单位大豆(我们在沿着生产可能性边界往下移动)。他的边际成本是1美元(即少生产的那1单位大豆的价值)。他得到了什么呢?1单位玉米,市场价值是0。重要之处在于,生产第一个单位玉米的边际成本是1美元。如果每单位玉米的价格是0.9美元,结果会怎样呢?假如史密斯自愿生产了1单位玉米,他会额外得到0.9美元的收入,但是额外的成本是1美元,就是少种的那1单位大豆的价值。在这种相对价格下,史密斯是不会种玉米的。  假设玉米的价格也是每单位1美元。现在史密斯可能倾向于至多生产1单位玉米,但肯定不超过1单位。他最多可能会计划生产13.5单位大豆和1单位玉米。他会沿着生产可能性边界往下移动,从A点到B点。他会放弃价值1美元的大豆,换取价值1美元的玉米。  史密斯生产第二个单位玉米的边际成本是多少?他将不得不把大豆的产量从13.5单位降低到12.4单位。差了1.1单位,市场价值是1.1美元(我们仍然让大豆的价格保持在每单位1美元)。只有当玉米的市场价能补偿史密斯生产玉米的边际机会成本时,他才会考虑生产第二个单位的玉米,在本例中,玉米的价格是每单位1.1美元。史密斯生产第三个单位玉米的边际成本是多少?他得以1.2单位大豆为代价,市场价值是1.2美元。只有当这一额外成本得到补偿时,史密斯才愿意把玉米的产量提高到3个单位。只有当玉米的市场价为每单位1.2美元的时候,史密斯才会考虑生产第三个单位的玉米。  我们可以把所有这些总结在表4-2中。  现在,我们可以得到三个重要的结论。第一,当生产者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时候要考虑边际成本。第二,相对价格进一步为生产者提供了其他生产计划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信息。  4.7 供给曲线&&&& 图4-2 供给曲线就是生产不同数量的某种产品的边际机会成本曲线 注:图中的柱形表示生产每单位玉米的边际成本(以美元度量)。史密斯想确认玉米的价格能补偿他生产的最后一单位玉米的成本。因此,如果玉米价格是每单位1.1美元,他就生产2单位玉米。如果价格是1.8美元,就会鼓励他生产9单位玉米。这样,我们就可以画出一条向上倾斜的玉米供给曲线。价格越高,他供给的量就越大,这反映了供给法则。&  我们的第三个结论最好用图4-2包含的信息来表示。图4-2只不过是把表4-2中的信息画成了图。图中的柱形表示史密斯种植玉米的边际机会成本,给定大豆的价格为每单位1美元,然后衡量玉米的市场价值。(第一个柱形的高度是1美元,第二个柱形是1.1美元,依此类推直到第十个柱形,高度是1.9美元。)我们已经看到,如果玉米的相对价格在每单位1美元以下,他是不愿意生产玉米的;只有当玉米的价格涨到每单位1美元时,他才愿意供给1单位玉米;如果价格涨到了每单位1.2美元,他可能愿意生产2单位的玉米。这条向上倾斜的线就是史密斯的玉米供给曲线。每一个柱形都表示了生产玉米的边际成本。在供给曲线下方的面积代表了史密斯的总生产成本(即把所有边际生产成本加总)。  供给曲线表示了某种商品在不同价格下的不同供给量。在我们的例子里,它代表史密斯在不同的玉米价格下的计划产出量。因为他的生产面临越来越高的边际机会成本,所以只有当史密斯期望生产玉米能有更高的玉米价格来补偿的时候,他才会多种玉米。如果他预计每单位玉米能卖1.9美元,他就会生产10单位玉米。  这个种地的例子用一种简化了的方式指出了所有供给曲线的基础。供给曲线是生产不同数量的某种产品的边际机会成本曲线。当人们愿意为这种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时,这个较高的价格就会诱导那些拥有或掌控资源的人们供给这种产品,只要他们供给这种产品的边际机会成本低于这一价格即可。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产品价格的上涨会增加供给量,但总的供给曲线不变。  4.8 供给自身也会变&&&&   但是供给曲线自身也会变。一旦生产的边际成本发生变化,则总的供给曲线也倾向于变化(或移动)。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或下跌)会抬高(或降低)边际成本,从而导致总的供给曲线移动。较高的边际成本会使供给曲线向上向左移动;较低的边际成本会使供给曲线向下向右移动。至于技术的变化,比如使边际成本降低的技术创新,则会使总供给增加。反过来,技术陈旧则会减少总供给。  我们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另一产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化会导致供给曲线的变化。因为这会激励生产者重新考虑他的生产计划。比如,现在假设大豆的价格从(前面例子中的)每单位1美元降到0.5美元。大豆的市场价值降低了,所以农民种植玉米的边际机会成本也降低了,如表4-3所示。生产每单位玉米的边际机会成本降低了一半。这会使玉米的供给曲线向下向右移动,即总供给增加了。和以前相比,种植玉米的农民现在愿意按较低的价格卖玉米。我们也可以换一种方式来看这个问题:在任一价格水平上,农民都愿意供给更大数量的玉米。也许你愿意把玉米供给的这一增长画成图,那么请把表4-3中的数字画到图4-2中。玉米产量(单位)&边际机会成本(大豆价格保持在每单位0.5美元)1&&&&&&&&&&&&&&&&&&&&&&&&&&&&&&&&&&&&&&& &$0.502&&&&&&&&&&&&&&&&&&&&&&&&&&&&&&&&&&&&&&&&&&$0.553&&&&&&&&&&&&&&&&&&&&&&&&&&&&&&&&&&&&&&&&&&$0.604&&&&&&&&&&&&&&&&&&&&&&&&&&&&&&&&&&&&&&&&&&$0.655&&&&&&&&&&&&&&&&&&&&&&&&&&&&&&&&&&&&&&&&&&$0.706&&&&&&&&&&&&&&&&&&&&&&&&&&&&&&&&&&&&&&&&&&$0.757&&&&&&&&&&&&&&&&&&&&&&&&&&&&&&&&&&&&&&&&&&$0.808&&&&&&&&&&&&&&&&&&&&&&&&&&&&&&&&&&&&&&&&&&$0.859&&&&&&&&&&&&&&&&&&&&&&&&&&&&&&&&&&&&&&&&&&$0.9010&&&&&&&&&&&&&&&&&&&&&&&&&&&&&&&&&&&&&&&&$0.95表4-3  你还记得吗,我们在前面讲过,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上涨或下跌的预期是怎样改变消费者需求的。对生产者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的所有行为都是基于预期的。生产者对于产品的价格变化的预期会改变产品的总供给。如果生产者预期6个月之后产品的价格会降低,他们现在就会努力增加产品的供应量,以便“趁着价格还比较高的时候赶紧多卖点”。类似地,如果他们预期6个月之后产品的价格会上涨,他们现在就会选择较少的供给量,从而使供给曲线向上向左移动。推迟当下的供给并不意味着必须要减少当下的生产量。因为预期未来价格比较高,他们减少的是打算供应给当下市场的数量。  最后,供应商总数的变化会使市场的供给曲线移动。更多竞争者的加入会增加总供给,竞争者的退出会减少总供给。一般来说,预期的利润会鼓励竞争者加入,进而增加市场供给。预期的亏损会鼓励竞争者退出,进而减少市场供给,生产者们都在为他们的资源寻找更有利的用途。我们将在第七章里更全面地讨论利润和亏损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7:32:56编辑过]
载入中......
[URL= /league/leagueref.asp?from=P-256767&backurl=/product.aspx?product_id=]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URL]
阅读权限20威望0 级论坛币210 个学术水平1 点热心指数0 点信用等级0 点经验335 点帖子62精华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自定义头衔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4.9 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   别把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搞混,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你无意将这二者搞混,那么下面要讲的可能只会在你脑袋里埋下祸根。我们还是希望不要发生这种事。让我们再来看看史密斯这个农民的故事吧。表4-4列出了史密斯生产前3个单位玉米的总成本、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总成本除以产量)。玉米产量(单位)&生产玉米的总成本(美元)&边际成本(美元)&平均成本(美元)0&&&&&&&&&&&&&&&&&&&&&&&&&&&&&&&&&&&&& &0&&&&&&&&&&&&&&&&&&&&&&&&&&&&&&&&&0&&&&&&&&&&&&&&&&&&&&&&&&&&&&&&&&&01&&&&&&&&&&&&&&&&&&&&&&&&&&&&&&& &&&&1.00&&&&&&&&&&&&&&&&&&&&&&&&&&&&1.00&&&&&&&&&&&&&&&&&&&&&&&&&&&&1.002&&&&&&&&&&&&&&&&&&&&&&&&&&&&&&&&&&&&2.10&&&&&&&&&&&&&&&&&&&&&&&&&&&&1.10&&&&&&&&&&&&&&&&&&&&&&&&&&&&1. 053&&&&&&&&&&&&&&&&&&&&&&&&&&&&&&&&&&& 3.30&&&&&&&&&&&&&&&&&&&&&&&&&&&&1.20&&&&&&&&&&&&&&&&&&&&&&&&&&&&1.10表4-4&  很明显,边际成本可以和平均成本大不相同。但是,指引史密斯选择种植更多玉米的不是平均成本,而是边际成本。他应该再多种点儿吗?还是少种点儿?边际成本是行为的结果,它也应该是行为的指南。    这样商人们对平均成本就不感兴趣了吗?除非他们有足够多的销售收入以弥补成本,否则他们是要亏本的。除非他们预期有能力弥补总成本,否则他们不会心甘情愿地从事某种生产活动。因此,他们可能会这样来看问题,即用每单位预期的生产成本和每单位的售价进行比较。但是,请注意,任何决策的预期成本实际上都是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并不一定指一单位产出的额外成本,它也可以指一批产出的额外成本,或者是关于整个生产过程决策的预期额外成本。决策常常使用这种“总括”的方式。  比如说,没有人建一家汽水装瓶厂仅仅是为了装一箱汽水。在大多数商业领域里,都有很重要的规模经济的问题,除非商人们看准了一条能大批量生产的路,否则他们是连一个产品都不会生产的。他们根本就不会进入这个领域。他们根本就不会建这个装瓶厂。全部的决策——建还是不建,建多大规模,用什么方式建——在做出的时候都是一种边际决策。记住,边际的数额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所谓产出,甚至可能是你最喜欢去的娱乐场所的销售额,如果那里开门到凌晨两点,而不是一点钟就打烊。  无论商人们是否用平均成本考虑问题,他们的决策肯定是由边际成本指引的。在事情发生之后,可以回过头来算一下平均成本,看看事情进行得怎么样,如果未来和过去相似的话,人们也可以从中得知一些未来的事。过去的一切都是历史了,不可否认,研究历史是有教育意义的,而经济决策总是在当下做出并面向未来。  4.10 志愿兵的成本&&&&   我们来看一个和玉米供给截然不同的例子。这个例子很合时宜。20世纪90年代末(正值经济繁荣的时代!),美国军方面临征兵的困境,同时也面临着延长现役人员服役期的难题。1999年,议会军事委员会主席弗洛伊德·斯宾思(Floyd Spence)曾说过,军队正面临“绝望的困境,而且每况愈下”。他提议废除志愿兵制度,恢复强制兵役制。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就没有强制征兵了。2001年,世界贸易中心和五角大楼被袭击之后,军队恢复征兵的呼声日高。当前,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部署军队,国内的经济又比较景气(当我们2004年夏天修订这一章时),军队恢复征兵制度的呼声比以往几十年都要高。  征兵——强迫身体符合条件的青年男女在军队中服役——可能是达到我们需要的兵员数量的“比较便宜”的方式(需要?)。当然,直截了当的强迫常常奏效,但这样做一定是组织军队的便宜的方式吗?  肯定有很多人为征兵制度做过辩护,其中一种论证为人熟知,即志愿兵制度*太费钱,这个论证显然不怎么样。国防部和其他部门担心征来的兵和志愿兵的相对成本,他们很轻易地回避了一个问题,即这是对谁而言的成本。我们是在讨论对谁的成本呢?纳税人吗?被征募的对象吗?国会?五角大楼?它们各不相同。  对于一个即将成为士兵的年轻人来说,成本是多少?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们贿赂,不断提价,直到他们接受为止。如果马歇尔愿意为了每年5000美元参军,卡洛尔要8000美元才愿意,而菲利普要60000美元才愿意,这些价格就代表了马歇尔、卡洛尔和菲利普的机会成本。对这三人来说,招募他们三人入伍的成本是73000美元,政府当然可以强制他们入伍服役,并发放低得多的军饷,但这只不过是掩盖事实而已。  机会成本是关于放弃了的其他就业机会及其他价值的函数,后者又包括生活方式、对战争的态度、勇敢或胆怯的程度,等等。当政府需要军事人员时,可以把报酬提高到正好能招募到所需的兵员数量,事实上,这在某种意义上正好会使征兵计划的成本最小化。因为招募到的正好都是服役成本较低的人,像马歇尔这样的人,但绝不是菲利普这样的人。而在强制兵役制下,这种情况的发生只会是一个巧合,可能性极低。图4-3是对这一问题的简洁的论证。图4-3 志愿兵的供给曲线   这张图画的是志愿兵的供给曲线。它总结了不同的价格和供给数量的对应关系。有人说,人们不会自愿拿性命冒险,这已经被人们的实际行动驳倒了——无论是当兵,还是当警察,甚至是高空作业修理工,这些职业都有人做。不管曲线的位置到底在哪儿,也不管其斜率具体是多少,反正这条线一定是向上向右倾斜的。有些人(他们认为其他的选择没什么价值)会在工资很低的情况下选择当兵。但是,基于我们的假设,只有当年薪高到16000美元时,才会招够300万志愿兵。这就是说,每年要支付480亿美元的工资。但是,纳税人不愿意看到税率提高,国会也不愿意批准这类巨额拨款。国防部的人非常在意国会议员们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他们可以把这笔令人沮丧的支出砍掉一半,每人只付8000美元,强制入伍就行了。现在公布出来的成本只有240亿美元了,为减掉的成本欢呼吧!  但是,对构成武装力量的这些人来说,成本又是多少呢?根据我们的假设,对那些志愿兵来说,志愿兵部队的成本是300亿美元。这个数目就是在供给曲线下方的面积,兵员数限定在300万人,也是入伍青年放弃的其他机会的价值总和。其间的差距,由政府支付的180亿美元,是一种财富的转移,即从纳税人向一部分志愿兵的转移,这些志愿兵本来为了较低的工资就愿意从军,然而他们得到了较高的工资,这一工资水平是招募到300万名志愿兵所必需的。  对那些被强制入伍的人来说,这样一支征来的部队的成本有多高呢?具体多高不好说,只能说肯定比志愿兵部队高。除非正好招到志愿兵役制下愿意服役的那些人,成本才可能低到300亿美元。这种事情可能性极低。从需求曲线顶端征来的人越多,换句话说,从需求曲线底端征来的人越少,强制兵役的成本就越高。比如,一个人愿意在年薪9000美元的情况下当志愿兵,但现在只能得到8000美元年薪。他拒绝参军,后来也没有征到他。而一个在年薪24000美元的情况下才会当志愿兵的人却被征召入伍,拿8000美元的年薪。结果是,纳税人省了16000美元,因为在志愿兵役制下,这个人的服务原本每年要收24000美元,现在只收8000美元了。但是,一个机会成本24000美元的人取代了一个机会成本只有9000美元的人。站在服役者的角度上,这意味着增加了15000美元的成本。征兵制度没有减少维持军队的“成本”。这样做只是把成本从纳税人头上转嫁到服役者的头上。在你看来,这也许是征兵制的缺点中最小的一个,也许你头脑中为其预设的优点会盖过这一缺点。但是,至少经济学家可以指出这一后果。  这时,教室后面又传来了那个烦人的声音:“那么爱国主义呢?难道我们不是都该尽自己的一份力吗?”  可能我们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但是,事实上我们没有。即使在战时,适龄人群中也有半数以上或是因为身体原因,或是因为职业原因免于服兵役,还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情况缓役。如果我们能够按照工业界的做法,把机会成本付给当兵的人,我们就能更好地“尽自己的一份力”。而且,事实上我们确实有爱国主义的感情。如果有足够多的爱国主义,我们能招募到的志愿兵可能就会把服役看成是爱国的责任,愿意以零成本或仅仅以名义成本服役。这样的人肯定有不少,但是肯定远远少于我们所“需要”的兵员数目。光靠这一点肯定不行。我们在前面几小节中曾提到,机会成本是其他机会和“其他各种价值”的函数,爱国主义就是价值之一。爱国主义情绪越高涨,吸引志愿兵入伍服役的货币成本就越低。  4.11 供给价格弹性&&&&   弹性的概念对于供给和对于需求来说是同样重要的。正式的定义一样,供给价格弹性等于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根据供给曲线,价格和数量是同向变化的,这反映了要想吸引供应商提供更大的销售量就要出更高的价格。如果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供给就是相对有弹性的;如果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供给就是相对缺乏弹性的。  本书把完全无弹性的需求曲线归于天方夜谭——这是一个不存在的现象。完全无弹性的供给曲线则是另一回事了。尽管当商品价格上涨时,需求量立刻就会变少,但是供给量却需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变大。潜在的供应商们会重新组织他们掌握的资源,最终会针对较高的价格提供更大的供给量。  为了生产某种特定的商品,如果不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就能得到额外的生产资料,这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就是接近完全弹性的。在这种情况下,价格的轻微上涨会使供应商增加大量供给。  图4-3中描绘的志愿兵的供给曲线是一种中间情形。价格弹性在线上不断变化,从7000美元和9000美元之间的2.0下降到23000美元和25000美元之间的1.2。(如果你想自己检验数字的正确性,在计算变化的百分比时把变化的两点之间的平均值作为比较的基础。)  稍停片刻,确认你已经理解了供给价格弹性的概念。我们在下一章会看到,正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相对弹性决定了不断变化的情况对商品交换的数量和价格有何影响。  4.12 用成本论证正当性&&&&   对于那些警惕性不高的人来说,针对成本的经济分析是一件很不可靠的事,因为成本常常具有伦理和政治的维度。很多人似乎相信卖方有权收回成本,无权把价格定得远高于成本,如果他们把价格定得比成本高或者比成本低,就差不多肯定是在追逐某种不正当的利益。这种思维方式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法律当中,成本的功能是论证正当性。例如,法律规定的价格控制,通常在成本上升的时候允许提价,而如果不能证明是成本上升的原因,则禁止突然提价。如果政府机构认定一家外国公司在美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那么这家公司就会被指控为“倾销”而受到处罚。在这种情况下,成本变成了正当性的标准,而不再是决策的真正原因,所有关于成本的陈述都必须加以检验,看看是不是为了某个特殊目的所做的辩护。  一般认为,价格应该和成本密切相关,因为成本可能代表了某种真实的、不可避免的东西。连那些强烈支持控制房租的人都会同意,当取暖的燃料价格上涨的时候,应该允许房东提高房租。如果仅仅是公寓的需求比供给增长得快,他们肯定不同意提高房租,如果他们同意,他们也就不会支持控制房租了。因为和成本无关,所以提高房租就是“敲竹杠”、“囤积居奇”和“剥削”。但是租金的上涨同供暖费的上涨一样,都和成本有关联。当租一间公寓的需求上升时,房客为了租到有限的空间竞相报价,这就增加了房东把房子租给某一特定房客的成本。一个新的求租者为了租到一间三楼的公寓愿意出的价钱是房东给现在房客续租的边际机会成本。这种情况看起来和燃料涨价不同,但实际上是一回事。燃料的成本最终也是取决于互相竞争的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成本终归是供给与需求的结果。后面两章还要继续讨论这个问题。&简短回顾 &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反映了人们对其他机会的价值的估计。任一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都取决于人们在衡量了所有可选机会之后做出的选择。  成本是某人放弃的机会的价值。要调和对其他决策成本的不同意见,往往先要就讨论的是谁的成本取得共识。  当下的决策无法影响过去的支出:沉没成本与决策无关。与决策相关的成本都是未来的事。  机会成本必然是边际成本:它们是伴随一项行为或决策而来的额外成本。  供给取决于成本。(什么不取决于成本呢?)但是,供给的成本是由于供给这种东西放弃的其他机会的价值。经济学理论主张把成本概念表述为:所有与决策有关的成本都是机会成本——选择这条路(而不是另一条)放弃的机会的价值。  供给曲线向上向右倾斜,这是因为要说服资源拥有者放弃当前的活动转向其他活动,必须出价越来越高才行。  凡是能改变生产的边际成本的因素都会使供给曲线移动。如果供应商的价格预期发生了变化,或者一个行业内供应商的总数改变了,市场的供给曲线也会移动。  供给价格弹性是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认识到“事物”没有成本,可以平息很多对某种东西“真实”成本的争论。只有行为需要以其他机会为代价,所以只有行为才有成本。  切记要时刻提醒自己:“对谁而言的成本?”“做什么事的成本?”这样做会使你像一个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7:42:00编辑过]
[URL= /league/leagueref.asp?from=P-256767&backurl=/product.aspx?product_id=]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URL]
阅读权限20威望0 级论坛币210 个学术水平1 点热心指数0 点信用等级0 点经验335 点帖子62精华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自定义头衔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第5章& 供给与需求(上)5.1 市场是竞价的过程5.2 交易成本,又来了5.3 产权和制度5.4 货币价格的协调作用5.5 基本过程5.6 竞争、合作与市场出清5.7 改变市场条件5.8 信贷市场5.9 竞争源于稀缺性5.10 过剩与稀缺性5.11 市场过程和中央计划延伸阅读: 时间偏好和利率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已知的富裕社会里,专业化都是标志性的特征。亚当·斯密在观察18世纪英国社会出现的经济增长时,曾作过如下的反思:    在一个政治修明的社会里,造成普及到最下层人民的那种普遍富裕情况的,是各行各业的产量由于分工而大增。斯密认为,当一个社会的成员掌握了有效的专业化能力,能把他们的劳动“分别”开来,这个社会就会变得富裕。  劳动分工——专业化——是如何形成的?在第一章中,我们把这个问题作为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提出来了。在第二章中,我们开始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考察了专业化和交换的动机,以及专业化造成的机会和财富的增加。我们称之为“比较优势法则”。但是,生活在富裕的、高度专业化的商业社会中的人们究竟是怎样互相鼓励,才会采取这些互相关联的行动,最终生产出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产品和服务呢?  主要问题在于我们的所知极为有限。专家,究其本质,也不知道所有事的做法。(你能否举出一个人,不管叫专家也好,叫别的什么名字也好,他的确知道所有事情的做法,或者至少能有效地发号施令,让每个人高效地生产商品及提供服务?)事实是,每个人的确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他们对其他无数的知识和技能都一无所知。想一想,这个世界上可能没有一个人知道一支普通的2B铅笔是怎么制造出来的,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在真实世界中,这却是真真切切的。  这事初听起来好像很疯狂,还是突破常规好好想想吧。在铅笔厂中,一旦木头、石墨、橡皮、油漆、胶水、锡包头、适当的工具和机器全部到位,很多专家都知道如何把铅笔做出来。但是铅笔生产线上的专家不知道那些基本的投入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想想木头吧。伐木工人需要把树木伐倒。他们要依赖特制的高科技设备,还需要穿衣、吃饭、喝咖啡、看病以及其他种种产品和服务,有了这些才能好好工作。伐木的设备有一部分是用钢材制成。所以铅笔当中还有钢厂工人的一份辛劳,他们本人却未必知道这一点。钢材生产又要用到铁矿石,铁矿石如果不是由其他专家从国外进口,那么多半是从密歇根的上半岛铁矿开采的,首先通过苏必利尔湖铁路和伊什佩明铁路,然后由轮船沿苏必利尔湖和密歇根湖南下,运到加里、印第安纳等港口。火车是谁造的?还有铁轨、轮船、船员们吃的各色食物,又是谁做的?更不必说肥皂、卫生纸之类的了。是谁生产了燃料、建造了港口、发明了复杂的导航通讯系统?答案是无数其他专家,他们追求各自的比较优势,依照他们有限的知识和技能和其他学有专长的人进行合作。  想象一下,为了生产出一支普通的2B铅笔,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海外,有多少不同种族、肤色、信仰的人为之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他们的意见、技能、目标又有多么大的差异。人与人之间互相并不认识,甚至可能说的不是同一种语言,但是2B铅笔生产出来了。而我们消费者呢,都知道上哪儿能买到便宜的铅笔。  市场的奇迹,很多人已经有过准确的描绘,就是数以亿计的人在互相不认识的情况下能够合作,不但生产出了2B铅笔,而且生产出了数目繁多的更为复杂精巧的产品,还使这些产品能够随时都供应充足。人们的合作,并不是服从某个像国家计委那样的机构颁布的全国性的综合经济计划。政府的角色要有限得多。回想亚当·斯密所说的“在一个政治修明的社会里”。政府的重要职能在于贯彻私有产权以及监督合同的履行。只有这些基本的游戏规则得到确立之后,那些不计其数的交换才可能发生。  人们经常认为这个井然有序的交换网络是理所当然的。(“你的铅笔用完了是什么意思?”)我们在第一章里讨论过平稳有序的车流(就连车流也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市场体系当然要比这更复杂。虽然市场的有序性看起来很神奇,但是它并不神秘。在交通系统中,红绿灯是协调各种车辆的信号,在商业社会中,帮助人们协调各种生产计划和消费计划的关键信号又是什么呢?答案是价格。价格在市场中形成,并给人们传达了各种重要的信息和信号,还有激励,使人们对这些信号做出反应。市场价格在供求双方的博弈中形成,我们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已经分别作过介绍。在这一章中,我们把供给和需求放在一处,描述市场过程的原理。&  5.1 市场是竞价的过程&&&&   很多人认为,“市场”就是一个地方或广场,就像圣路易的盖特威中心举办的各类奇异收藏品展览,或是堪萨斯城博览会上的牛拍卖会,或是华尔街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市场遍布全球各个地区,上面这些都是真实的例子,市场现在已经延伸到了虚拟的网络空间。正式的市场可能发端于中世纪的村镇集市,但是在当代,如果把市场仅仅看作一个地方或是广场是远远不够的。  财经类的记者们使用很多混杂的隐喻来描述市场,使得市场听起来常常像一个人。我们在晚间新闻或是财经频道里经常能听到某某专家说,华尔街对于最新的经济数据感到“兴奋”或是“紧张”,还说股票市场“希望”或是“期待”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代表美联储宣布降息。也许,当某一天条件成熟时,一个专家还会报告说:“股市醒过来时发现身上浮肿,后来又剧烈痉挛,头疼得厉害,今天打电话来请了病假。”尽管这种表述会让新闻听起来更有趣,但是,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只有个体才会希望、期待、痉挛或头痛,而市场不会。  就连经济学家自己也使用一些会误导别人的隐喻。他们经常说市场体系是“自动”的或是“能自我调节”的,给人的印象是,好像市场没有人的干预自己就能如何如何了!很多经济学家言之凿凿,好像市场是某种机械化的东西,比如恒温器。这样说是错的。市场体系完全是由需求方和供给方组成的,供求双方都是活人,追逐着各自感兴趣的计划,根据面临的相对稀缺性进行节约,并按照各自的需要谈判和交换,获取各自想要的东西。  关于市场的这些常见的错误表述,我们要尽量避免。市场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地方,一个东西。市场是竞价的过程。当经济学家使用供给和需求这样的术语时,他们的确是在讨论人与人之间这些持续不断的谈判。想想网上各式各样的交换吧。  大量的谈判不是在开会的讨论中,而是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在各种交往中经常要竞价。这些竞价过程通常预设了一些定义明确的游戏规则,也预设了明确的产权归属。我们参与谈判时,会把大多数相关的权利和义务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我们往往不需要问:“如果我给你做了这件事,你会不会给我做那件事?”我们只需要走进一家比萨饼店,找个没人的座,示意服务员过来,点一份中号的比萨饼,再告诉他加青椒、黑橄榄、多放奶酪。服务员不会问我们会付什么,他只是假定我们会付该付的价钱。  5.2 交易成本,又来了&&&&   让我们回想一下第二章讲的交易成本的概念。有时候,人们想做某些事情,而且如果有人来做,他们也愿意付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事儿就真的有人来做。尽管需求者认为付出的价值已经够大了,足以弥补供给者的机会成本,但事情未必能做成。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每个人可能都碰到过这种情况。每天有几百个人骑自行车过一座桥。偶尔会有交通事故造成的玻璃碎片溅到自行车道上。几百个骑车的人第一次遇到满地的玻璃渣时,每人都愿意出1美元让人把路面扫干净。也就是说,骑车的人总共愿意支付几百美元来让人扫马路,实际上,很多人为了几美元就愿意来做这件事。然而,几百个骑车的人可能每天路过那片玻璃渣,日复一日,直到玻璃渣被风吹散或者被其他车辆带走。这显然是合作的失败。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发生这种事的原因在于交易成本太高。光是需求者愿意付钱,供给者也觉得可以接受,这还不够。还得有人安排实际的交易:从骑车人手中收钱并负责扫马路。这事可没那么容易,待会儿你就知道了。如果这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就不会在自行车道上看见那么多玻璃渣。一个有心人会想到从这个失败的合作中赚钱,他决定在马路边把骑车的人一个一个拦住,向他们解释发生了什么事,证明自己的诚心,还要引导他们承认很愿意看到玻璃渣被扫干净,最后要说服他们每个人交纳一定数目的钱,以反映他们的强烈愿望,整个过程中,大多数骑车人都在纳闷,为什么他们要为有利于大家的事情付钱。  这种合作失败的原因在于交易成本:在供求双方之间安排合约或交易契约的成本。  为什么那些开着带有空调和高级音响的小汽车的人不下来清理玻璃渣?为什么有些人下班回家时被堵在路上,他们满不在乎,却也不下车帮那些时间更紧的人清理路面呢?交易成本可以解释这一切,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对环境有深切、真诚的关怀的人们反而会坐视环境恶化。交易成本的概念使我们懂得,为什么在民主社会里的大多数选民经常连马路都扫不干净。对于那些正在从中央制订计划、官僚控制决策的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社会来说,交易成本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  在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中央计划经济解体了。当时,经常有报道说农村有庄稼没有人收,烂在地里,同时,城里的商店货架上空空如也。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发生?为什么没有人把粮食运进城,满足人们巨大的需求呢?官僚体制的崩溃不足以解释这一切。人们应该有能力把粮食从地里收起来,送到饥饿的人手中,这一点即使没有上头的明确命令也应该能做到。  人们会设想这样的事。然而,要想得仔细点、具体点。这些要被糟蹋的粮食是谁的?谁有权来收割这些粮食?谁拥有收割设备?谁有卡车把粮食运到城里去?卡车用的燃料归谁所有?粮食到了城里由谁来分配?光凭事实——一边是要烂在地里的粮食,一边是城里饥饿的人们——并不能使粮食从农田运到城里的粮库。负责的人首先应该得到适当的信息和激励。  交易成本能解释“浪费”的情况。浪费一词是加了引号的,因为事情是不是浪费还不清楚。如果把粮食运到消费者身边的成本高于粮食本身的价值,那就应该让粮食烂在地里,这不是浪费。很显然,事情就是这样。交易成本是实实在在的,一点也不比收割和运输的成本次要。  5.3 产权和制度&&&&   这样的事在美国不大可能发生,因为美国的土地、粮食、农业机械、卡车、粮库和零售店都是私有的。游戏规则不一样。在产权明晰的制度下,消息灵通的人们就会有强烈的动机把粮食从没用的地方运到有用的地方,中间可能需要借助他们本来没有的资源。而在产权可以自由交换的制度下,有些人能使这些必要的资源物尽其用,这时资源就会迅速以低成本聚集到这些人手中。  不妨把前苏联这种令人泄气的局面和美国在救灾和重建工作中调配需要的人力、拖车、建筑设备以及其他物资的方式比较一下:1992年安德鲁飓风袭击了迈阿密;1998年和2001年,密西西比河洪水淹没了北达科他州的法尔戈、爱荷华州的达文波特;还有2001年世界贸易中心被袭击后的下曼哈顿。关键的差别在于,美国有成熟的、界定清晰的产权体系,还有,人们有充分的自由按照自己的选择交换产权。在美国,多年以来形成了庞大的制度网络,有营利性的,也有非营利性的。有了这些制度,人们进行的各种交换,无论是经常性的,还是偶尔为之,其交易成本都能够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善于思考的读者会敏锐地注意到,人们之所以频繁地、有规律地进行某种特定的交易,只是因为交易成本低。)  再想一想,要是你饿了,买一份你喜欢的比萨饼有多么容易。做一份比萨饼要经过很多交易:盖比萨饼店、种青椒、运橄榄、给奶牛挤奶,还有给这些活动安排必要的赊销限额——一切的一切都要协商。协商成功是因为交易成本足够低。交易成本低是因为这些交易是在一大套制度中发生的,这些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市场的参与者随之降低了他们从事的交易的成本。想想那些专业的生产商,专业的网上零售商,各种服务的专业提供者;财务会计的原则,行路的规则,还有各行业的贸易惯例;银行,信用评级机构,高度组织化的证券交易所;每天报纸上的不同栏目,电话公司的黄页,看一眼就能知道股票经纪人和供应商的电话;普通法的原则,贯彻这些原则的警察,解决争端的法院,还有对法律系统进行补充的私人仲裁机构。  在那些计划经济已经失败的国家中,市场体制似乎正在发育。市场体制已经取得的成就面临着巨大的障碍,就是在差不多每个转折点上都会遇到交易成本高的问题,这是因为很多关键的制度还没有到位。那些成熟的市场经济在几个世纪中自然形成了各种制度,在这些原来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中,个体的交易者(普通人)能不能设计并创造出这些制度呢?这些制度在别的国家是通过缓慢、渐进的方式逐渐确立其地位的,原来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能不能很快地把这些复杂的制度创造出来呢?他们能不能尽快克服高交易成本的问题,满足人民的需要呢?人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享受市场经济应许的成果了。前苏联各成员国的改革计划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7:46:47编辑过]
[URL= /league/leagueref.asp?from=P-256767&backurl=/product.aspx?product_id=]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URL]
阅读权限20威望0 级论坛币210 个学术水平1 点热心指数0 点信用等级0 点经验335 点帖子62精华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自定义头衔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5.4 货币价格的协调作用&&&&   为什么市场经济中几乎所有交换的发生都是为了钱?为什么人们不以物易物,用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换取他们需要的东西呢?为什么人们卖东西或提供服务都要收钱,工人们领的工资也是钱,即使钱本身没什么用。(就像最近有些抗议世界贸易组织的人说的,“钱又不能吃”。可能,在有些地方,你能把钱用来卷烟抽,只要不犯法。)  回答是:钱能降低交易成本。货币是交换的一般媒介。货币遍及各种市场,不管是合法的或是非法的。和仅仅依赖以物易物的市场相比,使用货币的市场具有明显的优势。如果社会上没有货币促进交易过程,安排交易的成本就会大得多,因此我们的财富也就相应少得多。(别忘了,财富的定义不是金钱或仅仅是物质财富,而是指一切人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在一个只有以物易物的经济系统中,人们得花费大量时间寻找愿意和自己进行交易的人。制作吉他的琴师要寻找农民、制造卫生纸的人、磨坊主、制造工具的人、做胶水的人、建筑承包商等等,他们中间每一个人都得愿意接受吉他,并以他们自己的产品作为交换。所有用来寻找贸易伙伴的时间都不能用于制作吉他,这样,吉他的产量就会锐减。同理,所有其他商品的产量也会减少,因为其他生产者也得寻找合适的人交换产品。  每一次以物易物都伴随着高昂的交易成本,认识到这一点,人们就会努力尝试自给自足,即自己生产自己需要的一切东西。如果一个社会受到以物易物的限制,没有货币促进交易的话,其专业化的程度就会大大降低,人们就会变穷。在几乎所有已知的社会当中都存在某种货币体系的演化,即使在条件对货币极其不利的情况下,货币依然存在,这本身就有力地论证了使用货币的优势。    货币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优势。交换中的货币量可以作微小的调节,也可以作极大的调节。想象一下,做吉他的琴师在一个纯粹的以物易物的经济中想得到一张音乐会票。他能用1/10把吉他去换音乐会票吗?然后用剩下的9/10把吉他去换一大包炸薯条、汽油或是其他想要的东西,行吗?恐怕不行。他可能还是得先把吉他换成10张音乐会票,然后再把其中9张票换成炸薯条、汉堡或者其他东西。想一想,这里面的交易成本大得出奇!所以佛陀才放弃一切,什么都不要。但是,如果做吉他的琴师把吉他卖掉,收回来的是钱,那他就可以买他想买的东西,多买点或者少买点都无所谓,没有丝毫困难。如果他觉得顾客们愿意比以前多出一点钱,他就可以把吉他的交换价值——货币价格提高一点;如果他想确保销量或者多卖出去几把,他就可以把价格稍微降一降。  在商业社会中,微调的能力对于协作是至关重要的。以一加仑汽油为例。如果我们要在星期二下午5点半的时候在自助加油站把油箱加满,这就需要有恰当数目的人,他们具备恰当的能力,对恰当的资源有恰当的控制,他们要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合作,去勘探、采油、输油、炼油、装车、储存。这个复杂的系统主要是靠人们对货币价格的调整做出的反应来协调的。那些人之所以能取得上面这些丰功伟绩,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爱我们,知道我们是多么需要汽油,而只是在推进他们碰巧感兴趣的众多不同的计划而已。他们的努力之所以能互相吻合,是因为有货币价格发出的不断变化的信号来协调这些努力。  我们要再次强调,货币价格对于我们的社会运作的极端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公民们的性格特征或道德水准。只要人们想节约,他们就要关注价格,从他们掌握的资源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货币价格帮助生产者计算预期的成本和预期的收益。当然,人们并不仅仅关注货币价格,光看不做没什么意义。相反,当价格变化的时候,人们随之调整自己的行为,为了从价格指示的新情况中“获益”。就这样,人们之间产生了协作,自利(重申一下,不一定是自私)的行为变成了合作。  5.5 基本过程&&&&   现在我们来考察需求和供给的过程,图5-1表示的是原声吉他市场的需求和供给。相比之下,原声吉他并不贵,国内的初级和中级乐手会买这种乐器。注意,市场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这反映了第三章的基本内容——需求法则。当吉他的相对价格下降时,人们倾向于买更多的吉他,当相对价格上涨时,人们就买得少一些。当只有吉他的价格变化时,需求量会发生变化,而总的需求曲线不变。然后,注意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我们在第四章中讲过,供给曲线一般都是向上倾斜的,这说明生产更多的吉他需要更高的边际机会成本。制作更多的原声吉他需要投入很多特殊的资源,从各种等级的云杉、桃花心木到高级技工的劳动。对于吉他生产者来说,他们要获得更多的云杉和桃花心木,就得在竞价的时候压过其他用途,比如做圣诞树、细木柜子、香匣以及其他木制品。人们用这些木料总能做其他的东西。较高的吉他价格会使生产者制作更多的吉他。图5-1  原声吉他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注:市场在500美元的水平出清。在700美元的水平下,会有400把吉他过剩,在300美元的水平下,会短缺400把吉他。  注意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交点对应的价格是每把吉他500美元,市场上的数量是1000把。在500美元的水平上,注意,需求量是1000把,正好等于供给量。在这种情况下,吉他购买者的计划和吉他生产者的计划是完全协调的。  在自由市场中,生产者当然可以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消费者也可以想给多少钱就给多少钱。我们不妨假设,市场价远远高于500美元,比如说,700美元吧。如果吉他生产者计划每把吉他卖700美元,结果会怎么样?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帮助我们找到答案。在700美元的水平上,供给量会超过1000把,增加到1200把。(只是供给量增加了,供给并没有增加!)但是,别忘了,市场是由两方面组成的,买方和卖方。卖方在价格较高的时候愿意增加产量,这时潜在的买主会作何反应呢?需求曲线帮助我们找出这个答案:在700美元的水平上,人们会减少预计的吉他购买量。需求量(不是总体的需求!)会降低到只有800把。  哪一方的计划能实现?哪一方的计划会遭到挫折?消费者作为总体,能买到在700美元水平上他们愿意购买的所有吉他(需求量是800把),但是生产者会发现他们生产得太多了。他们生产了1200把吉他(供给量),计划全部卖掉。二者的差是400把,生产者不愿看到产品积压在仓库里。这时的市场就不是完全协调的,出现了吉他的过剩。当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就会出现过剩。在我们的例子里,吉他剩余量是400把。在意外发现产品积压的时候,卖方才知道产品过剩了。他们只不过是卖得没有原来预计的多。  生产者怎么才能处理掉这些计划外的吉他存货呢?他们可能会拔出手枪,指着吓傻了的顾客的脑袋,逼他们以700美元一把的价格买剩下的吉他。但是,这样做是和自由市场的规则相冲突的。也许一家生产商可以烧掉一家竞争者的生产设备,这样,他就可以多卖了。但这样做也违反游戏规则。也许他们可以影响立法,规定儿童必须学弹吉他,这样也能增加需求,促进销售。这样做是操纵和改变游戏规则,并把游戏规则向有利于他们的方向改造,但是这需要很长时间,还要有政治策略,是一种开销很大的做法。卖方在自由市场中能做的,也是他们通常的做法,就是降价。  的确,我们可以预计市场上吉他的价格会从700美元跌到500美元一把。随着价格的下降,潜在的购买者是很敏感的:需求量(不是总需求!)会从800把上升到1000把。同时,供给量(不是总供给!)会从1200把降到1000把。这时就没有吉他过剩了:买方和卖方的计划完全吻合;市场在500美元的水平上达到完全协调状态。卖方再也没有动机通过降价与其他卖方竞争了。  最后,考虑相反的情形。假设当前的市场价格低于500美元一把。在每把吉他卖300美元时,人们会急切地计划购买1200把(需求量),但是生产者只计划生产和销售800把(供给量)。当生产者的生产计划完成后,很多消费者会失望,他们想买吉他可是发现吉他都卖完了。这时就出现了短缺,和过剩正好相反。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就会出现短缺。消费者会感到短缺,因为要排特别长的队或者发现缺货。卖方会动用计划内的存货,发现他们卖得要比原来预期的多。  一个失望的购买者会怎么做?闯进商店偷一把吉他,那是犯法的。往别人的油箱里灌沙子,好抢在别人之前买走最后一把吉他,同样是犯法。但是人们可以出高价买吉他。如果消费者对吉他的报价越来越高,卖方会作何反应?会生产更多的吉他。注意,随着市场价从300美元涨到500美元,供给量会随之增长,从800把到1000把。同时,上涨的价格也使需求量从1200把下降到1000把。不管是人们真的提高了购买吉他的报价,还是卖方发现可以用提高售价和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取代买方报价,市场价总有升高的趋势,短缺现象会随之消失。  5.6 竞争、合作与市场出清&&&&   人们总是说,买方和卖方在市场经济中是竞争关系。果真如此吗?回到第二章中琼斯和布朗的例子,他们交换淡啤酒和黑啤酒是在相互合作。难道只是因为交易是为了钱,交易双方的合作关系就变了吗?没有。如果你自愿花20美元、200美元或500美元买一把吉他,不管多少钱吧,反正只要你和卖方找到了互相合作的方式就行,这就是交换的互惠本质,无论是用货币还是通过以物易物。货币使这种合作行为能更容易发生。  竞争当然存在,而且,与合作一样,竞争在市场过程当中也是无处不在的。但是,卖方倾向于和卖方竞争,买方倾向于和买方竞争,而不是买方和卖方竞争。  再看短缺的例子。失望的买主互相竞争,或者是出高价竞买,或者是证明自己在定价更高的时候也愿意购买。竞价的过程会减少短缺。卖吉他的人当然愿意能卖多贵就卖多贵,或者急于卖给出价更高的人。相反地,在过剩的情况下,卖方相互竞争,争相吸引顾客,甩掉多余的存货。不是买方和卖方的竞争,而是卖方和卖方之间的竞争。竞争不是通过暴力或骚乱,而是通过降价——只要大家都尊重并执行游戏规则!“这把吉他别人都卖700啊,看你这么喜欢,给你个优惠价吧,595。再额外赠送一个拨子。”即使你知道那个拨子本来就是送的,卖主是在寻找一种方式和其他的卖主竞争,同时跟你合作。那个还卖700美元的竞争者很快就会发现光送一个拨子已经不够了。她很快也会降价的。(当你去买车的时候,卖主是跟你竞争还是跟马路那头的经销商竞争?你想买得便宜点,但是你怕卖主吗?还是担心自己出价太低,以至于卖主把车卖给比你多出100块的人?)  因此,价格在短缺的时候倾向于上涨,在过剩的时候倾向于下跌。竞价的过程一直要进行到短缺或过剩得到缓解为止。在我们这个例子里,就是到500美元时为止。如果没有短缺,买方也就没有出高价的动机了。如果没有过剩,卖方也就没有降价的动机了。经济学家通常把这一价格称为均衡价格,因为供给和需求的“力量”形成了均势,价格没有进一步变化的趋势了。但是,这种说法显得有点机械,好像市场是某种装置一样。我们更愿意称之为市场出清价格。所谓市场出清,就是既没有短缺,也没有过剩。买方的计划和卖方的计划完全协调。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解释市场出清现象。不仅仅是吉他市场会出清。任何商品或服务的自由市场都有出清的倾向。供给和需求的“法则”或原理能帮助我们理解市场为什么会出清以及市场是如何出清的,信息有限的个人又是怎样找到实现他们计划的途径的。  最后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商业社会不需要经济学专家使市场出清。商业社会需要的是有效的游戏规则,人们可以用这些规则,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来买卖他们的财产,协调他们的计划。经济学家的作用在于,解释市场过程是如何与个人的计划相协调的,解释市场过程是如何产生财富并促使经济增长的,帮助人们理解一些他们不明白的事情。人们常常不明白,市场出清是诸多个体选择的无意后果。对于买吉他的人来说,他们不可能不关注市场总体的状况,他们买吉他的前提是价格能承受得起。他们不可能知道有关吉他行业的一切情况。对于卖吉他的人来说也是一样,他们追求的是自己的目标,要赚钱谋生。市场出清的倾向既不是由经济学家和政府计划的,也不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控制的。人们的信息和知识是有限的,这一点无法避免,人们通过竞价和贸易合作来追逐各自的目标和计划,市场出清只不过是这些活动的无意的后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7:48:44编辑过]
[URL= /league/leagueref.asp?from=P-256767&backurl=/product.aspx?product_id=]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URL]
阅读权限20威望0 级论坛币210 个学术水平1 点热心指数0 点信用等级0 点经验335 点帖子62精华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自定义头衔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5.7&&&& 5004005004005004006005.8&&&& 5-26%6%8%8%6%6%5-25-2&5005005.9&&&& *5.10&&&& 700
[URL= /league/leagueref.asp?from=P-256767&backurl=/product.aspx?product_id=]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URL]
阅读权限20威望0 级论坛币210 个学术水平1 点热心指数0 点信用等级0 点经验335 点帖子62精华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自定义头衔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5.11&&&& && &20450003%3%3%2%5%5%10.983%=-2%5%3%&&
[URL= /league/leagueref.asp?from=P-256767&backurl=/product.aspx?product_id=]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URL]
阅读权限20威望0 级论坛币210 个学术水平1 点热心指数0 点信用等级0 点经验335 点帖子62精华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自定义头衔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第6章& 供给与需求(下)苹果落地,这事用不着物理学家操心。所有的苹果好像都是自己掉下来的,不管有没有物理学家,苹果都会掉下来,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物理学家发现了这个过程背后的原理,并把它叫做万有引力定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关注的是人们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的结果,并要发现在其背后起作用的原理,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学和物理学有某种相似之处。人们各有各的计划和目标,他们在市场上通过竞争与合作协调各自的计划,经济学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一切。我们在上一章中强调过,市场出清不一定非要有经济学家参与。市场出清通过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就能达到。  经济学家有一个作用很重要,就是要澄清一些对市场过程常见的误解。经济学家常常是突破常规思考的。我们从第一章开始就在澄清一些误解。我们在这一章中会继续澄清误解,希望你能把事情看得越来越清楚。在这一章中,我们也会讨论一些新问题,比如价格管制、对酒类和药品的禁令、税收,还有所谓成本决定价格的老生常谈。&  6.1 限价的冲动&&&&   汽油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们就以它为例。我们修订这一章的时候,在美国一加仑普通汽油的平均价格已经超过2美元。(在很多地区已经超过了2.8美元。)我们就把这个平均价格当作全美汽油市场的出清价格。  我们作者和你一样,都在抱怨油价太高了。(有意思的是,我们并不抱怨要为一加仑啤酒多付很多钱,但那是另一回事。)没准我们现在能做点什么呢。忘掉“市场的力量”和“市场过程”吧。如果我们立法实行价格管制,会怎么样?我们可以改变游戏规则——干预自由市场,要是还有人敢于超过联邦规定的价格上限收费,那就是违法!  一加仑汽油的公允价格是多少?1.5美元?1.25美元?0.99美元?对谁而言的公允?忘掉供应商吧,现在是我们占上风。对我们消费者来说,多少钱才是公允的?假设我们最终同意(怎么同意的?如何论证?)一加仑汽油的“公允而合理的价格”是1美元。然后,经过冗长而争论纷纷的政治手续,新政策出台了:加油站不得以高于每加仑1美元的价格出售汽油。经济学家把合法的最高价格称为价格上限——价格不允许超过一定的水平。我们先规定汽油的价格上限,可能以后还要规定啤酒、食品、衣服、药品、吉他或者长号的价格上限。  但是,别高兴过头了。一想到每加仑汽油只要1美元,是挺高兴的,但是,想象和现实并不总是能够完美地互补。多数情况下,它们连互相替代都不行。我们还是得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考虑一下市场过程和它的无意结果,这才是明智之举。我们可以从图6-1开始。图6-1 汽油的价格管制注:市场在每加仑2美元时出清。价格上限设定在每加仑1美元。需求量上升到每天150万加仑,而供给量下降到每天50万加仑。价格管制的无意结果就是每天短缺100万加仑汽油。&  市场出清价格是每加仑2美元。假设每天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都是100万加仑,取个整数,为了好算。但是,有了价格上限的规定,卖方每加仑只能收1美元,顾客每加仑也只出1美元。现在执行的是新规定。只要高于1美元,就算违法。结果会怎么样呢?人们会计划多买汽油,享受自驾车游遍全国的乐趣,不用几个人合开一辆车上班,不用乘公共汽车上学,也可能会买一辆油耗高的八缸SUV,等等。当汽油价格低到每加仑1美元时,人们会计划多买汽油,这一点可以从需求曲线上看出来,只要顺着需求曲线往下移动就行了。需求量(不是需求!)增加到每天150万加仑。但是这些人(或者其中的大多数人)能实现他们的计划吗?市场还能保持协调吗?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价格的下降而下降,无论这个价格是在自由市场中形成还是用法律规定的。卖方的存货会被购买浪潮消耗殆尽,每天的产出会从100万加仑降到50万加仑。由于新的价格管制,卖方的销售收入和利润都会随之下降,这会让卖方的日子很不好过。(但是,还记得吗,我们在前面曾经假设不考虑他们。)他们的反应是进行节约,降低产量——如果他们不这么做,估计多半就得改行了。我们可以让供应商暂时赔钱,但是我们不可能让他们一直从事一个赔钱的行业。我们在这个例子里的确对消费者关照有加,然而他们会发现想买汽油,可是买不到。市场上会出现短缺,每天的缺口大约是100万加仑(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差)。&6.2 价格固定时的竞争&&&&   在自由市场中,短缺的时候价格会上涨,市场会出清,这都是无意的结果。但是,设定价格上限会导致另外的无意结果:汽油的持续短缺。相关的市场价格能传递关于某种商品相对稀缺性的重要信息。1美元的法定价格上限使汽油看起来不如每加仑2美元时稀缺,但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回事。既然不让多收钱,也不让多给钱,人们会怎样应对短缺呢?我们一定会看到,购买汽油的非货币成本会上升,因为汽油是稀缺品,必须被分配。如果我们用法律禁止了货币价格这一分配手段,就不得不使用其他的分配规则,不管是自然形成还是人为设计。等待购买汽油的人会试图找出新的分配规则对购油人群加以区别,而且他们会互相竞争,努力达到这个标准。他们的竞争会使总成本增加,除了价格之外,还要加上购买汽油的非货币成本。竞争会使总成本不断增加,直到需求量不再超过供给量。  汽油行业可能是最好的例子了。当人们想到,汽油卖每加仑1美元,他们有可能买不到他们想要的数量,这时人们可能就会早早地去加油站排队,以免加不到油。但其他的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队越排越早,越排越长。排队等待无疑是一种成本。  有些人可能会四处搜索,而不是排队死等,甚至雇人排队,20世纪70年代在加利福尼亚就有人这么干。他们要为此额外支付时间成本,还有,开车寻找加油站要消耗汽油,也是一种额外的成本。还有的人可能会做交易:给加油的工人一笔小费,油可能就会加满,对一般的人就是有保留的供应;或者给加油站交一笔特殊的钱,把车停在加油站;或者固定在加油站修车;或者给加油站老板送一张戏票。所有这些竞争方式都会增加买油的成本。成本会持续上升,直到需求量最终降低,和供给量一致。  购买某种商品的欲望如果在当前货币价格下不能得到全部满足,那么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就会增加购买这种东西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都会涨价。如果购买某种东西的其他成本上升了,我们就能断定有某种社会压力(例如法律规定的价格管制)把货币价格压制住了。在这种情况下,队会越排越长,找卖主会越来越难,甚至要用某些特别的交易来分配商品,因为在当前价格水平下,需求量大于供给量,这时就出现了商品短缺。  经济学家的短缺概念集中在货币价格上。只有当货币价格不能在互相竞争的需求者当中发挥分配稀缺品的作用时,短缺才会存在。我们在生活中经历短缺时,每次都能发现购物的非货币成本上升,人们靠非货币成本来分配稀缺品。  6.3 正确的信号与错误的信号&&&&   在商品明显短缺时,如果法律禁止供应商涨价,那么供应商该怎么办?他们可能会寻求其他手段,使事情朝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汽油零售商可能会决定减少每日的营业时间,周末全天不营业,以此降低他们的成本。如果他们在20小时之内就能卖掉一周的量,那他们何必每周营业120小时呢?这种对短缺的反应会进一步增加汽油购买者的成本:他们会排更长的队;周末的旅游计划不得不取消或缩减;经常会发现自己身处困境,因为没法买到燃料;会付出额外的成本,因为要找加油站、要操心,有时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因为储存汽油时不正确地使用虹吸管。  在我们这个复杂的、相互依赖的社会和经济系统中,浮动的货币价格对于确保有效的合作极端重要。如果价格不能反映某种商品的相对稀缺性的变化,供给方和需求方就会得到错误的信号。他们就找不到一种能有效地给对方提供便利的途径,他们根本就没有动机去寻找这样的途径。这种动机对人是重要的,因为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途径使人们能够互相提供方便,计划经济中的计划部门未必能想到这些途径,但正是这些途径的综合效果却能使混乱和秩序判然分明。浮动的货币价格反映了不断变化的供求情况,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动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4:08:04编辑过]
[URL= /league/leagueref.asp?from=P-256767&backurl=/product.aspx?product_id=]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URL]
阅读权限20威望0 级论坛币210 个学术水平1 点热心指数0 点信用等级0 点经验335 点帖子62精华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自定义头衔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6.4&&&& 3805006-25007504005008007506-2&38040040040040075010002505005004004006-25006.5&&&& 202020202006.6&&&& 6.7&&&& 1.522 1226.8&&&&
4.55.354892520065.75
[URL= /league/leagueref.asp?from=P-256767&backurl=/product.aspx?product_id=]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URL]
阅读权限20威望0 级论坛币210 个学术水平1 点热心指数0 点信用等级0 点经验335 点帖子62精华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自定义头衔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6.9&&&& 6-36-32056-3552440352024201980%20%555519192419580%20%35400.732.66.10&&&& 6.11&&&& Kenneth Boulding5040401001006.12&&&& 2200010002200010002020220001000210002252222157988862226.13&&&& 2020806004006002080
[URL= /league/leagueref.asp?from=P-256767&backurl=/product.aspx?product_id=]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URL]
阅读权限20威望0 级论坛币210 个学术水平1 点热心指数0 点信用等级0 点经验335 点帖子62精华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自定义头衔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6.14&&&& 6.15&&&& 2006.16&&&& 6.17&&&& *&&301025515329392722930291152020&12553&&&&&&&&&&&&&&& 199520056-46-4 &195020502010502010&&
[URL= /league/leagueref.asp?from=P-256767&backurl=/product.aspx?product_id=]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URL]
论坛好贴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囤积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