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讨论现代投资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发展呈现哪些特征和趋势,分析其原因

投资银行学习题一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投资银行学习题一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论文】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建设――银行信息化进程的阶段性特征和趋势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00.0浏览总量总评分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4页¥2.002页¥3.002页¥1.001页¥0.502页¥1.004页¥1.005页¥2.002页¥1.004页¥3.002页¥1.00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建设――银行信息化进程的阶段性特征和趋势分析这​种​变​革​所​带​来​的​银​行​内​部​核​心​价​值​理​念​的​变​化​正​在​影​响​着​从​经​营​思​路​、​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工​作​流​程​到​业​绩​评​价​的​方​方​面​面​。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同期刊文献微信搜索 "mbalibnews"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同国外数百年的发展相比较,中国的只有短短的十几年的历史。两者相比,从发展历程、、发展状况、规模等各个方面来讲都有着不同之处。现在中国的投资银行业还处于十分不成熟的阶段,无论从业务、数量、、业务,还是等许多方面都根本无法同国际大型相提并论,另外,由于中国发展历史很短,有关投资银行业的和也都正处于有待完善的阶段。
投资银行业的发展简史
在发展历史当中,英国和美国的投资银行发展历程是最具特点的,其他银行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参照和了它们模式,以下是欧美投资银行业发展的简单回顾。
1.1欧洲的发展
投资银行萌芽于欧洲,其雏形可以追溯到15世纪欧洲的商人银行。早在发展以前,一些欧洲就开始为他们自身和其他商人的进行,这一般是通过人们的对贸易商进行。由于这些务是由商人提供的,因而这类银行就被称为商人银行。
欧洲的,扩大了商人银行的业务范围,包括帮助筹集,进行,协助,以及等。20世纪以后,商人银行业务中的、自营、等业务的比重有所增大,而积极参与业务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在欧洲的商人银行业务中,英国是最发达的,它在世界上的地位仅次于美国,另外德国、瑞士等国的商人银行也比较发达。
1.2美国的发展
美国的发展的历程并不很长,但其发展的速度在全球是首屈一指的,近几十年来,美国的投资银行在全球一直处于霸主地位。研究全球的投资银行业,最重要的就是研究美国的投资银行,美国的投资银行业始于19世纪,但它真正连贯的历史应当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开始。
(1)《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以前的投资银行。
1929年以前,美国发行新的必须有中介人,而不能直接从事与,这种业务只能通过银行的附属机构来进行。这一时期,所有和投资银行都从事证券(主要是)业务,这一阶段的最大特点就是,投资银行大多由所。由于混业经营,商业银行频频涉足于、参与,当时出现了大量违法例如:(Wash )、()、大进大出()、联手操纵(Pools)等。这一切都为1929---1933的和埋下了祸根。
1929年到1933年爆发了世界历史上空前的,的下跌了82.5%,从892亿下跌到156亿美元。美国的界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年美国7763家银行倒闭。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著名的《格林斯一斯蒂格尔法》。被用条文加以规范,和开始。许银行将两种业务开来,成立了专门的投资银行和。例如,便分裂为()和 。有些则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例如,和成为专门的,而(Solomon Brother)、()和(Gold-man Sachs)等则选择了务。
(2) 70年代投资银行业务的拓宽。
在《格林斯一斯蒂格尔法》颁布以后,美国的投资银行业走上了平稳发展的道路。到1975年,美国取消了固定,各为纷纷向提供低廉的,并且创造出新的。这些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与。这些为投资银行抵御冲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掌握了回避的新工具后,将其业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如从事业务。这种业务使得迅速崛起。
80年代以后美国投资银行发展
80年代美国为了放松对市场和机构的管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和法规,如1980年颁布的《机构法》以及1989年颁布的《、复兴和强化法》,1983年实施了“415条款”( Rule 415),这些对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使美国投资银行业在80--90年代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生了大量。80年代初的结束后,美国的开始从历史最高水平回落,大量的新发行与充斥,出现了不够级的()。大量垃圾债券的发行给提供了巨大的,并影响了美国投资银行的历程。
随着和的迅猛发展,80年代以后,尤其是到了90年代,国际上投资银行业发生了许多变化。主要是国际型大型投资银行机构规模越来越大、投资银行大量出现、高科技发展带来投资银行业务的、业务大量涌现等等。
发展历程的特点
经历了数百年发展的国际投资银行,现在已经十分成熟,尤其是美国的投资银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银行的模式。国际投资银行发展有着鲜明的特点。
2.1 引导、建设在投资银行的发展中起到性的作用
纵观欧美投资银行的发展史,投资银行方面的直接影响了投资银行的业务创新和变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使投资银行能够多次度过难关。以美国为例,国会于1933年通过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1934年颁布了《法》,这一系列立法对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强化了,了方式,促进了的。。其中《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在界立法方面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他了投资银行的模式,带来了业历史上最的,挽救了在1929——1933年大濒临灭亡的美国投资银行,造就了新一代美国投资银行。可以肯定的说,如果没有《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就不会又投资银行业今天的辉煌。1975年美国取消了经纪固定度,导致大幅减少,投资银行被迫大力开展其他业务,的引导再次诱发了业务创新革命,、、等得到迅速发展。为抵御冲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80年代美国颁布了《机构法》、《、复兴和强化法》,实施了“415条款”( Rule 415)。放松了对市场和机构的管制,美国投资银行业重新走向混业;增强了美国投资银行的,大批投资银行机构,出现了添惠,-等超级投资银行。其实,不仅仅在美国,欧洲、日本、东亚各国的投资银行发展过程都包含了和的支持,的建设对投资银行的发展来讲是至观重要的,没有完善和制度基础的投资银行体系一定是漏洞百出的,从的倒闭我们就可见一般。
2.2规模化、专业化、业务多样化是发展的主线
在投资银行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是,很少有投资银行考虑资本的;务也大多数集中在和上,很少有业务出现;但随着的不断发展和投资银行业的加剧,加上各国法律环境和环境的变革,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75年,美国率先进行了。随后,英国和日本也分别推行了被称为“”的改革,自由化成为发展的主题。手续费自由化、进入自由化、交易自由化成为的发展潮流。
改革和自由化大大促进了的发展,同时,作为最重要的中介机构,所面临的的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例如,虽然在年美国上升了6倍,但由于手续费的,10年内英美两国交易下降了40%,佣金下降了25%--50%。在这种情况下,投资银行开始不断开发并拓展业务以其他业务,促进了务多样化的发展,根据对年变化的情况调查,20年间会员原有业务收入:占的由51%降至15%,收入由14%降到9%。而新业务中:收入由1%上升到4%,运用由0%上升到4%,、配售等关联收入由2%上升至39%;创新业务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在大幅提高。
另一方面,的加剧导致在进一步扩大,为了增加,各国的都在不断地规模,自1980年至今,美国9家大型投资银行的增长了10倍以上。1980年美国的为640亿,1988年就达到4760亿美元;竞争的加剧同样引起了的专业化进程,对优秀的、的日益增大,对投资银行的要求越来越专业,的高低已经成为投资银行发展客户和拓展业务的关键条件之一。投资银行要降低,增大,就必需将扩充规模、提高服务质量和扩大业务范围作为其发展的主线。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投资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尤其过去三、五年,国际投资银行的发展变化用日新月异、一日千里来描绘一点不为过。国际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重新走向
1933年、1934年美国开始的分业的格局一直持续了五十多年。虽然《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颁布为美国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基础,但随着国际投资银行的快速发展,其缺点逐步显现出来:立足的充满了,随着的日益复杂,也相应增加。投资银行在捕捉高的同时,也面临着高风险对其安全性的巨大挑战。尽管投资银行可以设计很多手段来,但从本质上讲,投资银行最缺乏的还是;另外,人们开始对《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进行反思,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的大进行了重新,认为当时倒闭的罪魁祸首并非混也,而是减少和银行太低。另外,欧洲许多的成功的经营也使《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纷纷以的方式确认:1986年 英国实行“”,在英国实行了自由化;1989年发布“第二号以务指令”,明确了内部实行;在日本,1992年颁布的《修正法》,同样也允许投资银行的混业经营。
实际上,界早已经开始了从到混业经营的过度。1986年,美国的了日本的9亿的,与分业经营界线开始改变。后来JP.摩根开始申请先做高等级的投资,再做,又申请做。现在,JP.摩根已经与一般的综合性的投资银行没有什么区别。1996年了仅次于的司。而它自己又被美国集团收购,旅行者收购所罗门后,又与,现在-是巨无霸。现在无论全球任何一个地方的,走进花旗-旅行者集团,无论从开户、、、、、、、买,一揽子全提供,它的发展成为的一个很重要的。
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法案》,废止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使得美国也从上得以确认。2000年又正式批准以352亿的,从而成为当今美国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将达到6620亿美元。如果收购投资银行最终能够成功,上述两家上最知名的将成为真正的“”。
现在是由为数不多的大型占据主导地位,它们构成了的龙头与支柱。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美国前十名投资银行的额,由占全的三分之一增长到三分之二,早在1990年,美国就已经有5家资本超过20亿的投资银行,英、德、法、日等国的证券业亦是如此。如今的投资银行规模更加庞大,国际上大的投资银行资产规模普遍高达千亿美元,也达到了几十亿、几百亿。特别是近年来不断,更是造就了不少的巨无霸。表一是基于综本评出的世界十大投资银行的基本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规模之大是惊人的。
无论是原始的,还是现代投资银行,都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由分散到集中的发展过程。在日本,1949年有1152家,到1977年只剩下257家。美国的、、等超级投资银行几乎都是通过联合形成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兼并联合呈加速之势,规模也越来越庞大。1997年2月,与添惠,创造了一个210亿的特大型投资银行;同年9月,,并与·邦尼公司合并成为仅次于、、的第四大投资银行;1998年4月,与旅行者集团,最近以352亿的,成为当今美国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达到6620亿美元。西方投资银行联合的直接后果是整个的高度集中。
在的时代,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甄别、处理、传递与利用的速度和正日益成为的性要素之一。与此相适应,为了谋求和建立未来强大的,投资银行和的正悄然兴起。另一方面,是一个大量应用高的,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投资银行的装备和手段也越来越现代化。其日益先进的和不仅使得、等业务突破了营业部的时空界限而得以远程实现,而且更加迅捷和。尤其是Internet的广泛普及和的兴起带来了方式的巨大变革,成为现实,人们通过就可以实现的实时接收与交易。由于其高效、安全、方便以及低廉的、、,网上交易在国外发展十分迅猛。
3.5业务多样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的放松、的兴起以及一体化的发展,西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传统的、经纪和以外,西方还深入到、、、、、等诸多领域,多种业务齐头并进,异彩纷呈。 在80年代以前,和经纪始终作为投资银行最重要、来源最多的部门,但作为传统业务,其基本上已成定局,也就是说,这个领域的已经非常小。所以,90年代各投资银行又得把开的业务领域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突破口。这些业务为投资银行在90年代赚取了远远超过传统业务利润的巨额利润。表二和表三是和1997年的主要分布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自营和承销等传统业务的收入只占30%左右,而各种创新业务的收入已经超过50%。
3.6分工的专业化
在逐渐走向规模化、业务多样化的同时,不同的在业务的主营方面仍然各有专攻。并不代表每一个投资银行都必须经营所有的务,竞争的进一步激烈也使得各投资银行必须找到自己的优势业务,在此基础上才能兼顾其他业务的发展。例如,佩在美国牢牢占据了私人领域,在美国最知名是做、,Ameritrade ,E-Trade和嘉信()在方面拥有优势,而则成为最大的。分工的专业化促进了投资银行业服务水平的提高。
在高度一体化的今天,全球已经基本上连成了一个再不可简单分割的整体。与此相适应,已经彻底地跨越了地域和的限制,着越来越广泛的国际业务,成为全球投资银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各大投资银行纷纷向海外扩张,纽约、伦敦、巴黎、东京、日内瓦等接纳了大批。到了20世纪90年代,投资银行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许投资银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它们的全球业务趋于完善,国际业务规模迅速膨胀,并且拥有大量国产。许多投资银行都成立了国际业务的专构,如的、管理和运行部(
Division),的全球与管理(The Global Compliance and
Committee)等。也正是国际业务的高额支撑了大型国际投资银行的迅猛发展。
请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
其他同作者文章: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国际银行业混业趋势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国际银行业混业趋势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混业,世界,趋势,分析及对,银行业混业,趋势分析,银行业,银行的,业混业,我国银行业的,国际银行的混业,趋势及我国,国际银行业,及借鉴,我国银行业混业,国际银行业混业,银行业发展趋势,银行业趋势,银行业分析,混业经营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5:47:4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国际银行业混业趋势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PDF
官方公共微信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趋势及特征
来源:中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报告
浏览:2740次
开展竞争合作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兼顾中间业务的效益及资源利用率,实现银行和社会发展上的&双赢&,商业银行可借鉴竞争合作的思维来建立新型的伙伴关系,这...
(一)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间业务必将成为商业银行未来业务发展的关键和方向,将呈现出三种趋势:
图6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趋势
1.开展竞争合作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兼顾中间业务的效益及资源利用率,实现银行和社会发展上的"双赢",商业银行可借鉴竞争合作的思维来建立新型的伙伴关系,这种既有竞争也有合作的发展模式是中间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2.创新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关键。商业银行开发中间业务品种要充分利用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发展业己形成的优势和客户群。在市场选择上,应选择市场潜力大、风险小、成本低的业务创新品种,创新品种既要取得经济效益,又要符合现行的金融法规。在中间业务市场进行细分的同时,要设计市场营销策略,从业务创新、定价、分销和促销等环节分别制定相应的策略,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工具、业务和服务,突出品牌效应,并通过精品的示范作用加大市场开发的潜力。
3.自主开发理财产品、投行业务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竞争的焦点。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竞争中,传统的中间业务各个商业银行基本都有,因而不足以形成各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必须寻找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大,而成本低和有技术含量的中间业务品种,自主开发理财产品和投行业务,这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竞争的焦点。
(二)从2012年我国16家上市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状况来看,也表现出了以下五种发展特征:
1.梯次结构日益显现
一般而言,中间业务收入与银行规模具有正相关关系。通常大型银行网点、客户多,服务资源相对丰富,中间业务收入也较高;反之,中小银行网点、客户较少,服务受到规模的限制,中间业务收入相对较少。从2012年报披露信息来看,国内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梯次结构已较明显,总体上呈现五层阶梯格局(见图7):
图7 国内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五层阶梯格局
第一梯队:从收入规模、占比等指标来看,中、农、工、建四大行组成第一梯队,这一梯队的特征有三:一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规模均在600亿元以上;二是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之比在20%左右;三是合计市场份额超过75%,远高于第二梯队的收入规模和占比情况。
第二梯队:除四大行外,交行、招商、民生在收入规模、收入占比、市场占比三个指标方面显著领先于其他银行,组成第二梯队,其特征主要有三:一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规模均在150亿以上,收入占比在15%以上,合计市场份额超过12%。第二梯队银行中,交行主要得益于其网点和规模优势;而招商在规模相近的银行中脱颖而出,在收入上继续保持较大的相对优势,体现了该行在中间业务方面的传统强势地位;民生则依托于近年来实施事业部改革、进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做"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高端客户的银行"的客户定位等战略转型,以及"商贷通"等较具有广泛市场影响力的产品,实现了中间业务跨越式发展。
第三梯队:中信、兴业、光大、浦发构成第三梯队,这一梯队的主要特征有三:一是中间业务收入规模在50-100亿元之间;二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大多超过12%;三是合计市场份额超过7%。
第四梯队:华夏和平安构成第四梯队,这一梯队中间业务收入规模在20-50亿元之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大约10%,合计市场占比超过1.5%。
第五梯队:宁波、南京、北京等城市商业银行构成第五梯队,这一集团中间业务收入规模在0-10亿之间,收入占比一般低于10%,合计市场占比不足1%。
2.业务转型在悄然间发生
各银行同业的中间业务处于快速增长、整体转型过程中,尽管在发展速度、方式、战略等方面有所差异,但仍然表现出一些共同特征:
(1)行业整体来看
一是持续快速增长,蕴藏转型机遇。自2006年以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整体规模扩张超过5倍,年平均增速达103%。部分银行,如民生、兴业等呈现了一定的跨越式发展趋势。从内部来看,快速发展主要来源于各家银行战略发展的定位与转型,客户基础的扩大与结构优化,以及产品与服务创新的深入开展。外部来看,宏观政策上对直接融资的鼓励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推进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的力度,更为严格的资本监管标准亦倒逼银行进一步发展低资本消耗的业务。同时,客户、市场的多元化、综合化金融服务需求日益扩大了中间业务的收入来源,为业务转型指明了方向,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银行的转型压力正在逐渐加大。
二是转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转型特征仍较明显。中间业务收入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着业务转型。这种转型过程应是循序渐进的,我们现在看到的转型或许只是过去转型的延续。如理财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刺激了中间业务收入猛增,并不能说明商业银行业务的成功转型,因为包括"银信合作"在内的金融脱媒手段,本质上仍然是与传统信贷相同的利差模式。但随着中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时机的日趋成熟,已成为银行转型的新机遇。另一方面,机遇与挑战并存。利率市场化是目前银行面对的最大的外部变化,从而带来了客户群定位、银行定价和成本费用分摊的各方面的变化,是影响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周期、监管环境等也影响着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速与波动。如2012年以来监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银行收费检查,银监会提出的"七不准"中近一半都与中间业务有关,如以贷收费、浮利分费、借贷搭售等,部分中间业务虚高的部分势必将被挤出。
三是市场发育程度总体仍较低,但发展空间较大。量的方面,虽经多年高速增长,大部分国内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仍在20%以内,远远低于美国和欧洲,与亚洲其他较为成熟的市场如日本、新加坡、香港等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质的方面,虽然收入结构持续改善,但其业务范围较窄,集中于支付结算、代理、银行卡以及担保承诺等传统或基础性产品,咨询顾问、资产管理、托管以及交易、销售等高附加值的交易型、服务型中间业务发展尚不足,覆盖面较窄。
(2)银行个体来看
一是分化显著,大行靠规模、小行靠特色,银行特色、定位影响着其中间业务的市场地位及发展态势。一方面,大型银行在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业务规模等方面,仍处于市场领导地位,但市场占比呈下降态势,中小银行总体发展速度较快。另一方面,创新以及特色经营引导行业出现差异化特征。如中国民生银行在小微企业业务的先发优势、招商银行在银行卡业务的优势、中国银行在国际业务的传统地位,以及部分中小银行在理财业务创新中的后发优势。这些银行在其特色经营的同时,往往能在一些业务领域形成比较竞争优势,或推动自身中间业务的跨越式发展。
二是位次在悄然发生变化,部分银行正在赶超。5大国有银行中,工行和建行增速较稳定、持续,市场占比变动相对较小,市场份额排名也稳居前两位。农行在股改上市之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规模、市场占比提升较快。
股份制银行中,增长最快的是民生银行,在中间业务收入规模和市场份额方面首次基本与招行持平。兴业银行增长也较快。
(3)业务类别来看
一是结构变化较显著,新型业务快速发展的趋势性日渐显现。近几年,随着金融创新步伐加快,技术系统、网点渠道建设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加大,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的范围及种类迅速扩大,促进了银行自身中间业务的发展,手续费佣金等中间业务收入相应增长,尤其是新兴中间业务收入增长更快。市场表现为:
一方面,传统中间业务的占比逐步下降,新业务类别占比逐步提高。在外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两种不同类型业务的效用大小并不一致,但都举足轻重;
另一方面,中间业务的金融创新持续深化。近几年金融脱媒与金融市场的波动已经全面映射到中间业务上,理财业务、投行、资产托管、新型咨询顾问等业务的持续创新,成为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增长点。其中,理财产品爆发式增长刺激了中间业务收入猛增,也逐渐成为其重要来源。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私募基金等产品的代销/代理等与资本市场相关的业务也越来越受到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随着我国个人财富的增长,对个人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和多样,与个人客户业务相关度较高的理财、基金销售、银行卡等业务构成增长较快。
以2012年各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情况为例。2012年, 11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进一步增加, 由2011 年的722.2 亿元上升至2012 年的993.9 亿元, 新增271.7 亿元。其中, 中国民生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突破200 亿元, 跃居股份制商业银行首位; 在股份制商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新增额较2011年整体下降的情况下, 中国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新增额呈上升趋势。
二是拳头业务、产品创新的拉动效应日益显现,成为各行赢得并扩大中间业务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第一,产品创新在中间业务发展中的驱动作用日趋显著。在近几年的中间业务发展中,新型中间业务对中间业务的收入贡献的重要性日渐增强,并能推动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中间业务的跨越式发展。在大型银行客户、网点等资源,以及结算、代理等传统中间业务占优的情况下,中小银行通过业务创新,在中间业务领域往往能获得非对称竞争的优势,并避免其劣势。同业中,比较集中的体现在招行。该行从规模相近的银行中脱颖而出,在中间业务收入上继续保持较大的相对优势,并与4家大型银行的差距日渐缩小,创新是其重要驱动力。近年来,中国民生银行"商贷通"及小微企业业务的创新与快速发展,带动了其中间业务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重点业务的快速发展,往往也成为商业银行促进中间业务发展的机遇。如2006年以来理财业务的发展等,大大促进了部分银行中间业务的快速增长,且结构占比不断提升。该类中间业务在发展的同时,对银行中间业务及整体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将显现,并一定程度存在马太效应。
3.金融创新推动产品种类日趋多样化
金融创新是中间业务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化、综合化与国际化的推进,中间业务产品种类日趋多样化,主要表现为:
一是支付结算业务创新。近年来,商业银行依托业务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不断推进传统支付结算的发展,一方面体现为零售客户支付结算业务发展,银行卡尤其是信用卡业务加快创新,并带动转账、取现、交易等中间业务发展迅速,成为零售中间业务主要来源之一;另一方面体现为对公支付结算业务发展,企业网银、现金管理及与贸易相关的支付结算工具创新稳步推进。
二是投资交易类创新。依托金融综合化、国际化的推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逐步由支付结算向投资交易创新发展,充分发挥银行资金与信用优势,开展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贵金属市场等做市交易。
三是直接融资类业务发展。在监管许可业务范围内开展债券及票据承销、提供财务顾问等服务,涉足直接融资市场,扩大市场收益。
四是经纪类业务发展。发挥业务与渠道优势,为客户提供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贵金属市场等代理类经纪业务,开展中间业务一条龙服务。
五是资产管理类业务发展。发挥银行在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贵金属市场的投资交易以及资产托管等专业能力,整合外部资源,为客户提供涵盖各类市场与领域的资产管理服务与资产托管服务。
4.高端业务发展相对较快
近几年,随着金融创新步伐加快,技术系统、网点渠道建设和人力资源投入的加大,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的范围及种类迅速扩大,促进了银行自身中间业务的发展,手续费佣金等中间业务收入相应增长,尤其是高端业务收入增长更快。此类中间业务收入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一是客户需求的变化要求银行提供更多的高端产品。从对公客户看,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金融需求逐步由贷款向提高财务效率及资本市场服务方面转变,对商业银行现金管理、财务顾问、债券承销等中间业务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从零售客户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理财意识逐渐增强,对各种理财、基金等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客户需求的变化,为银行大力发展高端业务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二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高端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利用信息技术充分挖掘客户资源,为客户定制个性化中间业务服务,以技术创新带动业务创新,完善现有的中间业务产品,适时推出新的产品。
以2013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情况为例。根据各家银行年报数据,共实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222亿元,其中传统的支付结算类实现收入506.28亿元,咨询顾问业务手续费收入实现收入619.01亿元。从占比情况看,高端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超过70%。其中,咨询顾问类、代理及理财业务类收入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19%、21%(见表1)。
表1:各家商业银行高端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情况表
从增长情况看,托管类同比增长幅度最高,达到56%;咨询顾问类同比增长32%;理财及代理业务同比增长29%;担保承诺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22%(见表2)。
表2:银行业各类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情况(单位:百万人民币)
5.技术进步是提高中间业务核心竞争力的利器
现阶段,商业银行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金融产品、服务渠道等方面的创新,对客户信息进行搜集、分析等,实现数据营销。可以说,技术进步是中间业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1)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营销。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客户的信息进行归集整理,较为全面、有效地掌握客户的重要信息,以分析、研究、预测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以及未来的发展变化;通过初见雏形的管理会计系统对客户进行盈利性分析,判断客户的忠诚度和可发展性,建立基本客户群,培育潜在的客户。在此基础上,逐步强化不同业务条线之间的客户信息共享和应用,更好地为一线的营销服务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延伸业务领域,提高客户合作银行中的业务占比。
(2)信息技术延伸了商业银行传统的柜台服务和网点服务。通过对传统柜台业务操作的改造,融入新的技术,实现柜台业务处理集成化,使柜台业务不仅仅局限于存取款、结算业务,而且成为引导客户使用中间业务产品的窗口。即通过一个柜台终端的菜单和提示信息,指引柜员办理相关的多品种业务,且操作难度降低。
(3)信息技术完善了现有的交易模式。目前引入的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自助终端、自助银行、手机银行等交易方式,就是对传统的交易方式进行的扩充和完善。如一笔外汇买卖业务可以选择柜台交易来完成,可以选择电话银行通过语音提示进行交易,也可以登录网上银行点击对应页面菜单来交易,还可以选择自助终端、手机银行等交易方式完成外汇买卖交易,这就为客户提供了多渠道便利的交易方式,真正实现了银行理财转账、买卖股票、外汇交易等一站式服务,并为客户提供了多种理财方式。
(4)信息技术完善了中间业务平台建设。电子设备的更新、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为中间业务更好地服务于客户搭建了平台。如对公网上银行满足了企业客户足不出户办理业务的需求,通过把银行的网络联到企业客户端,为客户提供信息查询、转账支付等服务,实现了集团理财功能,可及时帮助公司了解财务实时信息和变化情况。又如网上银行与海关电子系统互联,可以实现异地报送,费用自动划转,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另外,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部分客户可选择自助服务交易、ATM现金存取款交易,传统的柜台服务开始更多的分析客户需求,推荐新的产品或服务,逐渐转化成为销售型网点。
受理财主要投资品种收益率下行、资本市场回暖和理财业务转型等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银行业协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