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牌名的蒙文书店设计由哪个部门管理

分裂与统一之蒙古英雄第一部:崩溃
分裂与统一之蒙古英雄第一部:崩溃
   接着找倒霉的是巴格达的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哈里发。1257年,旭烈兀率军抵达巴格达城下。旭烈兀先向巴格达的哈里发穆斯台绥木发出了投降的命令。哈里发是伊斯兰教的教职称谓,是代理人的意思。这个代理人可不是一般的代理人,他是代理安拉的。《古兰经》里有“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代理人”的经文,穆罕穆德就被认为是安拉在大地上的代理人。后来这个词被用于指称穆罕穆德逝世后继任伊斯兰国家政教合一领袖的人。
   总之牛逼无比。
   作为伊斯兰教逊尼派的精神领袖和伊拉克境内一块世俗领地的君主,哈里发幻想以计谋对付蒙古人,犹如他的前任哈里发们对付在波斯依次出现的霸权那样:布瓦希德王朝、大塞尔柱王朝、花剌子模王朝……。以往,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当时的对手被证明是很强大的,哈里发就投降――这不是一伙见风转舵、毫无气节的东西吗?10世纪的哈里发曾接受布瓦希德朝埃米尔埃尔奥马拉成为他的共同统治者;11世纪的哈里发与大塞尔柱王朝素丹共同统治。每逢这些倒霉事来临的时候,哈里发都暂时把自己的作用限制在宗教方面,等待着这些短命的君主们的消失。当时机来到,哈里发又站出来,并给予他们致命的打击。哈里发的权力是比统治时期或长或短的这些君主们更长久的半神的权力,它是永恒的,或者说,他相信是永恒的。但是,成吉思汗后裔们宣称,已经由长生天赐予他们的人间帝国将永世长存。正如《史集》的作者拉施特所说的,旭烈兀与哈里发之间的通信采用历史上未曾有过的那种傲慢的措辞。旭烈兀向阿拔斯家族的第37位哈里发要求曾经先后给予了布瓦希德朝埃米尔埃尔奥马拉和大塞尔柱素丹们的统治巴格达的世俗权力,没过分呀?你能给他们,就应该也能给我。旭烈兀在信里告诉他:“你知道自成吉思汗以来,蒙古军队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命运。秉承天意,花剌子模王朝、塞尔柱王朝、戴拉木王朝和各阿塔卑王朝遭受了怎样的屈辱!然而巴格达的大门从未对他们关闭过,他们在巴格达建立过他们的统治。我们拥有强大的力量,怎么能够拒绝我们进入巴格达呢?当心,不要以武力反对我们的军旗。”
   怪了,也许是命该如此。阿拔斯王朝因擅长同各种侵略势力周旋,保全自己至少作为穆斯林宗教领袖的地位,到这时已传了36代,历经508年。但这一次,哈里发穆斯台绥木对旭烈兀的态度十分傲慢,他警告蒙古人说如果他们攻击哈里发就将受到真主的惩罚。
    你们难道不惧怕真主吗?
    蒙古军队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他们除了长生天什么都不怕。
    于是开始攻城。
    真主还没来惩罚呢,日,巴格达先开城投降了。
    旭烈兀脾气上来了,让你小子跟我牛逼!蒙古军队展开了长达一个星期的屠城,数十万居民在屠杀中丧生。
    哈里发的傲慢使他成了末代哈里发。
   他被带到旭烈兀面前,旭烈兀强迫他交出了他的财宝和说出他所有埋藏宝物的地方。旭烈兀派兵去挖掘,阿拔斯王朝五百年的积蓄全落入蒙古人之手。这之后曾有过一次著名的对话――
   旭烈兀拿着一块金子问哈里发:“你认识这是什么吗?”
   哈里发回答:“我认识,是金子。”
   “爱吗?”
   “爱。”
   “你饿吗?”
   “饿。”
   旭烈兀笑了,“既然又爱又饿,为什么不吃了金子?”
   哈里发回答:“金子不是肉,怎么能吃呢?”
   旭烈兀讥笑他:“金子既然不能吃,是什么原因让你不把它散发给你的士兵好让他们勇敢作战保卫你呢?为什么不把铁门溶掉制造箭镞?如果这样的话,你将前进到阿姆河,与我抢渡,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呢。”
   哈里发回答:“这是天意。”
   既然是天意,那就不用说了。旭烈兀遵照天意把他和他的长子等共五人缝入一口袋中,在瓦加夫村附近驱千百匹骏马践踏而死,享年46岁,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帝国)经历了503年终于灭亡。
   巴格达的覆灭使伊斯兰世界陷入了极度恐慌状态。但旭烈兀仍没有停下他的脚步,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叙利亚。在攻打叙利亚之前,他已接受了亚美尼亚国王和安条克国王的归诚。旭烈兀没有接受叙利亚国君纳昔尔的求和,1260年,他占领大马士革。但就在此时,一个突发事件改变了中东诸民族和教派的命运――
   蒙哥在钓鱼城战死。
分裂与统一之蒙古英雄第一部:崩溃
   旭烈兀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震惊。他和他这位大哥的私人感情很好,当初就是他联合其他贵族支持蒙哥登上汗位的。他担心大哥死后,野心勃勃的二哥忽必烈会和弟弟阿里不哥争夺汉位――同室操戈,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旭烈兀决定立刻率主力万里东归。
   只留下五千骑兵镇守叙利亚。
   同父同母的二哥忽必烈和四弟阿里不哥的夺位大战一直打了五年,忽必烈胜出。但是旭烈兀决定不再东归,他要远离纷争,长留波斯了。
   1264年,刚刚打败阿里不哥的忽必烈以元朝的名义正式册封弟弟旭烈兀为伊尔汗,他建立的国家也正式成为伊尔汗国。
   旭烈兀致力于巩固在波斯的统治,他通过武力胁迫或联姻的手段,清除了波斯境尔汗国达到全盛,领土“东起阿姆河,西至地中海,北自高加索,南抵印度洋”,经济文化也欣欣向荣。伊尔汗国的统治一直延续到1388年,亡于同为成吉思汗后裔的帖木儿之手。
   如果旭烈兀家族的统治延绵到今天,美国人就不会为伊朗的事发愁了――旭烈兀受母亲的影响,非常靠近基督徒,对穆斯林却是冷眼看待。
   旭烈兀在西亚的征服活动,不但改变了该地区的政治版图,而且改变了该地区各宗教、教派的力量对比,牵连之广,遍及欧亚各地乃至非洲。伊儿汗国同元朝本部的联系,远比蒙古其他三大汗国密切,丝绸之路畅通,中国的四大发明加快了西传的速度,而回回炮、阿拉伯数字、阿拉伯历法、行省制度等也传入中国。
   旭烈兀显然应居世界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帝王之列。
   旭烈兀回到波斯(他在这里建立了辽阔的伊尔汗国)时,阿里不哥来寻求他的支持。当时,蒙古的四大汗国中,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支持阿里不哥,金帐汗国因为距离太远,保持中立。
   就看旭烈兀的态度了。
   旭烈兀权衡再三,尽管不合祖制,还是决定支持了胸襟抱负显然出于阿里不哥之上的二哥忽必烈。这主要是因为,忽必烈在军队拥立下称汗,尽管在法理上是不成立的,但是他却代表了拖雷系自身的利益,所以旭列兀支持了他的二哥。
   阿里不哥没有再找别人,但别人却很热心。
   别人就是失去权力的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阿里不哥就是在他们的强力支持下,通过形式上的合法手段继承了汗位。
   为啥说忽必烈称汗在法理上是不合理的呢?
   按成吉思汗的法律,库里台大会必须在蒙古召开,会前应召集成吉思汗的四个兀鲁思的代表们出席。
   你登基称汗没有开过人民代表大会!
   在中国,控制着陕西和四川的蒙军将领们倾向于阿里不哥一边,但忽必烈不久就把这两个省的军队争取到他一边。忽必烈的副将们在甘州东部(甘肃境内)打败了阿里不哥军队,这次胜利巩固了忽必烈在对蒙古统治下的中国的所有权。忽必烈把他的优势向故乡蒙古推进,他于1260年年底,在哈拉和林以南的翁金河畔度冬;而弟弟阿里不哥朝叶尼塞河上游撤退。接着忽必烈错误地设想战争已经结束,在和林留一支普通军队后,回到富庶的中原。1261年年底,阿里不哥卷土重来,驱逐了这支驻军,并主动进军,迎战忽必烈。在戈壁边境上打了两仗。第一仗忽必烈获胜,然而,他再次错误地没有追击他的弟弟阿里不哥,10天后打了第二仗,尽管战斗十分激烈,但却没有决定性的胜负。
   站在阿里不哥一边的有窝阔台家族的首领海都和察合台宗王阿鲁忽。这个支持是非常强大的。由于这一支持,阿里不哥的势力与忽必烈的势力不相上下,直到将近1262年年底,阿鲁忽背弃阿里不哥投靠忽必烈。
   这一出人意料的背叛改变了形势。
   当忽必烈赶走了阿里不哥的军队,重新占领和林时,阿里不哥被迫在伊犁河流域与阿鲁忽作战。可怜的弟弟被哥哥两军住,最后不得已于1264年投降忽必烈。
   忽必烈宽恕了他,但是,处死了他的一些主要支持者,包括聂思托里安教丞相孛鲁合。为谨慎起见,他把阿里不哥作为重要俘虏囚禁起来,直到1266年阿里不哥去世。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也速迭尔复仇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作为阿不里哥的子孙,杀掉仇人忽必烈的子孙,是合理的;维护蒙古人的幼子继承制,是合法的。
   我现在一直不能理解的是,蒙古人为什么在年间,采取幼子继承制。而后来的清朝统治下的蒙古王公采取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是人类学原因或者社会学原因或者经济学原因抑或生态学原因决定了这种继承体系呢?
分裂与统一之蒙古英雄第一部:崩溃
   打仗是要钱的,中原的GDP和漠北的GDP不能同日而语,是美利坚合众国和阿富汗的区别。忽必烈以中原丰富的人力、物力为依托,出兵击败阿里不哥。虽然忽必烈在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斗争中获胜,但西方的四大汗国则因他违背大汗选举传统以及他的“行汉法”主张而纷纷与他断绝了来往,脱离了他的统治范围。
   至此,他的政权只包括中原地区、西藏和蒙古本土。
   那些地域辽阔的汗国都跟他“一边一国”了。
   杀害脱古思帖木儿的也速迭尔就是阿里不哥的后裔。
分裂与统一之蒙古英雄第一部:崩溃
   也速迭尔似乎登上了权力的顶峰,他叫来了一群美丽的波斯舞姬,烤好了全羊,打开了酒桶,他要请脱古思帖木儿的老臣知枢密院事浩思和左丞相失列门来饮酒,但是,他们谁也不来。
   扈从说了这两人不来的理由,也速迭尔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让扈从再说一遍。
   扈从垂头:“知枢密院事浩思和左丞相失列门说汗王有弑君之罪,不肯来和汗王见面。”
   也速迭尔大怒:“他们现在何处?把他们给我抓来!”
   扈从抬起头:“已经率部投降了明朝!”
   也速迭尔气得在大帐里转圈儿:“蒙古人里的败类!气死我了!”
   这时候,一卫士来报:“报告汗王,卫拉特部马哈木、太平、巴图孛罗三位首领驾到!”
   也速迭尔一惊:“快请进来!”
   舞女们踏着节拍在妖艳地舞着,丰硕的肥臀、纤细的腰肢再加上高耸的颤抖的乳房本来是也速迭尔的最爱,但他今天好像连一眼都没有瞟过。
   他在笑容满面和三位卫拉特部首领喝酒。只是,那笑容看上去有些生硬。
   肥头大耳的巴图孛罗一边嚼着羊肉一边说:“我看你以后就不要再称什么大元皇帝了,咱们是蒙古人,就称汗,汗才是至高无上的。”
   也速迭尔连连点头:“好的,就称汗,不要皇帝了。”
   从此,大元皇帝不复存在。
   马哈木喝一口酒,说:“是呀,我们卫拉特部帮你干了这么大的事,可不是为了要立一个什么新皇帝,你懂吗?”
   也速迭尔连连点头:“我懂,我懂。”
   太平放下酒碗:“你应该知道我们卫拉特的历史。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的时候,我们还在叶塞尼河流域的广大森林中狩猎,成吉思汗派长子术赤前去招抚我们这些林中百姓,我们接受了招抚,我们的首领忽都合别乞因此成了成吉思汗的亲家。这些你听说过吗?”
   也速迭尔连连点头:“听说过,听说过。”
   太平:“很好。我们与蒙古中心地区相聚遥远,很晚才逐渐成为蒙古人的一部分,但我们的独立意识一向很强,我们认为其他蒙古人是‘都沁’,而我们是‘杜尔本’”。
   也速迭尔连连点头点头。
   太平:“一百二十九年前,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争夺汗位时,卫拉特人由于支持阿里不哥而被迫西迁。”
   也速迭尔连连点头:“是的,那时候你们就无私的帮助过我们。”
   太平:“所以,我们支持你杀死脱古思帖木儿。我们卫特拉部非常强大,我们想让谁做大汗谁就能做大汗,反之也一样――你懂吗?”
   也速迭尔擦着脑袋上的汗:“我懂,我懂。”
   太平看他一眼:“你很热吗汗王?”
   他是很热,不仅热,他浑身都不舒服。他没有想到只能做一个傀儡,这不是黄金家族的风格。他不甘心,但又没有任何办法。他甚至有些后悔――当初如果不把脱古思帖木儿杀死,而是全力帮助他在漠北站稳脚跟,那么自己应该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其实,元帝国并没有我们历史书上说的那样大,那是吹牛。一个习惯自慰的民族从来不把历史的真实当回事。什么横跨欧亚,什么横扫俄罗斯,什么征服多瑙河、幼发拉底河……那是蒙古帝国,不是元帝国!蒙古帝国横跨的横扫的还有我们,征服的不光是多瑙河幼发拉底河,还有长江和黄河!
   一成了元帝国,除了被征服的我们以外,全没了。
   1264年忽必烈称帝,20年后消灭南宋,原蒙古帝国立刻分崩离析,那阵势要比苏联消失,十几个加盟共和国扛着小旗儿各回各家还要震撼。只有一个伊尔汗国还算仗义,在名义上还和元帝国是一起的,只不过独联体而已。其余的金帐汗国、察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都已和元帝国撇清所有关系,充其量承认彼此是“亲戚”,亲戚再亲,也不是一家人。讨论元帝国领土,算上中国,就不能算上金帐汗国、察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算上金帐汗国、察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就不能算上中国。
   安徽贫农朱元璋把蒙古人从北京撵到大草原了,元帝国虽然垮了,可架子还在,而且确实还是有力量的,蒙古本部还在手里,就是现在的内蒙古和蒙古国以及附近一些区域,军事力量也不算弱――从内地带回来有一百万军队呢,不比蒋公渡海时带的兵少。可是他的中心没了,中心成了朱元璋的了――元帝国之所以成为元帝国而不再是蒙古帝国,就因为汉人的农耕地区成了他的统治中心。可是扩廓帖木儿死了,握有重兵的纳哈出也被朱元璋用钱收买过去了,再加上到了1388年,蓝玉率大军在贝尔加湖(今俄罗斯)大败元军。脱古思帖木儿千辛万苦的逃了出来,还给记性好的也速迭儿给杀了。其实自从妥欢帖睦儿告别大都宫阙仓皇北窜,元帝国就不存在了。朱元璋这人别看是苦大仇深的农民,他对地主阶级狠,斗争坚决,但对元朝宗室和将领都是很和气的。朱元璋是懂政策的皇帝,他给了北元的皇帝每人一个谥号,妥欢帖睦儿的谥号是元惠宗,脱古思帖木儿的谥号是元愍宗,
“愍”和“悯”一个意思,一个读音。大概明太祖朱元璋真的很同情脱木思帖木儿,做末世皇帝原本就不愉快,好不容易从如狼似虎的蓝玉大军中逃脱出去,还被自己手下人干掉,不是可怜是什么?
  当然,自“元愍宗”之后,明朝不再给任何蒙古人以皇帝的谥号,那是因为人家不要当皇帝了。
  皇帝也死了,皇室从内地带回来的军队也基本上灰飞烟灭了,没人再要听黄金家族发言了,因为各部贵族自由发言的时间到了――他们已经憋屈了一百多年了!
  各部贵族们没人对恢复大元有兴趣,大家的全部兴趣都集中在狠批“血统论”上。拨乱反正的时候到了,但是开始的时候,他们的发言还是小心翼翼的,试探性的,就像我们1978年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一样。最初,争论的焦点是谁更有资格来做蒙古的大汗――忽必烈的后裔还是阿里不哥的后裔?随着争论的深入,大家的思想又解放了一点,一致认为要追根朔源,应该讨论拖雷(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兄弟俩的爹)的后裔有资格做大汗还是窝阔台(拖雷的三哥,成吉思汗法定的接班人)的后裔有资格做大汗。然后讨论继续深入,思想继续解放,又有人提出来成吉思汗的二弟合撒儿的后裔也有资格做大汗。这时候明眼人已经看清楚了,这场讨论的目的就是要改旗易帜走上邪路,就是为了让不是黄金家族血统的实力派贵族也能当上蒙古大汗。而且,哪怕有一万个人参加讨论,背后也只有甲乙两方。
  甲方:东蒙古的黄金家族。
  乙方:西蒙古的卫拉特人。
  这场讨论会开了一百年!我们在以后的章节里会随时提到,现在,还是回过头来说说也速迭儿及其家族吧。
分裂与统一之蒙古英雄第一部:崩溃
几年后,在抑郁中迅速衰老的也速迭尔枯坐在草地上。他面前是一壶酒和几块羊肉,他形容枯槁,面无表情地听着儿子在为他弹奏三弦。儿子弹的是一支悲怆的曲子,讲述一只孤独的骆驼流浪草原的故事。
   也速迭尔听着听着突然倒地。
   也速迭尔的儿子扔下三弦哭喊:“父汗!父汗!”
   也速迭尔于1391年病死。
   父亲的孽是会由儿子来继承的,也速迭尔的儿子像父亲一样继位成为全蒙古的大汗,史称昂克汗。他强颜欢笑的接受了群臣的祝贺,但他又出汗了,和父亲一样浑身燥热,因为他看到了祝贺的群臣中卫拉特部三位首领――马哈木、太平、巴图孛罗――鹰一样的目光。
   他知道,他的日子不会很长了。
   三年后的一天,年轻的昂克汗正在河边眺望远方,一位扈从走过来,轻声叫道:“汗王。”
   昂克汗回头。
   扈从拔出弯刀将他劈倒在地。
   因为他不安于做傀儡,所以卫拉特贵族将他杀死。
   蒙古内部的血战开始了。
   元朝强大的武力世人皆知,可是一个令人惊异的事情出现了――元朝崩溃后,元顺帝妥欢帖睦儿退出大都后,强大的蒙古铁骑不见了。
   原来,他们在忙着互相仇杀。
   第一场仇杀就是前面说过的也速迭尔杀逃亡中的大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
   爱猷识理达腊死后,脱古思帖木儿即位,他对蒙古各部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除了黄金家族的血脉以外。
   1387年,朱元璋听说爱猷识理达腊死了,继位的是在他北平的大宅子里住了多年的迈德里巴拉,如今改名叫脱古思帖木儿,当时就乐了。他怎么能当皇帝?他怎么能打仗?他怎么……在朱元璋记忆里,这个人只能吃肉。不给吃肉会哭的男人当了皇帝?
   朱元璋当即下令进攻。
   15万明军在悍将蓝玉的率领下突袭捕鱼儿海,没肉就哭的皇帝果然不禁打,仓皇出逃,连家眷都不要了。
   可他逃得出朱元璋这个外姓旁人的手却逃不出自己亲戚骨肉的手。
   自此,蒙古各部分崩离析,群雄并起,人人是老大,谁也不听谁。
   1388年到1403年十五年间,蒙古先后有四位大汗即位――任期够短的吧?几乎和美国总统差不多了。
   在这15年的汗位里,忽必烈系只有一次。就是这仅有的一次,也被阿里不哥系在很短的时间夺回。
   这就叫风水轮流转。
   这就叫一百年河东,一百年河西。
   而且,黄金家族在争夺汗位的战争中,辈分在不断升高。
   1403年,窝阔台系的鬼力赤通过战争登上汗位。窝阔台是忽必烈父亲拖雷的兄弟,忽必烈的亲叔叔――汗位争夺上升了一个辈分。
   就在这三系人马――忽必烈系、阿里不哥系、窝阔台系――杀的不可开交的1426年,哈撒儿系也来了,他们拥戴阿岱夺取了汗位。哈撒儿是成吉思汗的弟弟,汗位争夺战的辈分上升到最高峰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哈撒儿系的粉墨登场,第一次出现了非成吉思汗直系的汗王。
分裂与统一之蒙古英雄第一部:崩溃
   那时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大明王朝的开创者、大明军队的缔造者和指挥者、穷苦和尚的优秀代表朱元璋同志已经挂了,儿子朱棣发动所谓“靖难”之役,撵走侄子自己当了一把手。当初为了“靖难”还向朵颜三卫借了许多兵马,一会儿说。
   成吉思汗子孙后代的互相仇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蒙古分裂,各部拥兵自重,封建割据。这可是朱棣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利用蒙古人相互仇杀的八年时间,朱棣养好了“靖难”之役留下的创伤,巩固政权,休养生息,训练军队。他不愿意像他父亲那样对北元残余采取宽松政策,他决定趁着蒙古内乱,出动大军北伐一统江山。
   该说朵颜三卫的事了。
   14世纪中叶,在蒙古东部,也就是如今的大兴安岭以东直到满洲,北抵黑龙江流域,南临西拉木伦河的广大地区,驻牧着许多蒙古部落。其中比较强大的是兀良哈部、翁牛特部、乌齐叶特部和札剌亦儿部等。
   说起这些部落的来历,必须溯源到圣祖成吉思汗和世祖忽必烈时代。
   成吉思汗曾把大兴安岭以东的部分地区分封给他的幼弟帖木哥斡赤斤和侄子额勒只带二人,作为他们的兀鲁思(诸王的封地,也称作兀鲁思(ulus)。意为“人众”,也可译作“人民――封地”,到后来,兀鲁思又有“人民――国家”的意义了。成吉思汗对草原兀鲁思的分封,奠定了大蒙古国分封制度的基础)。
   帖木哥斡赤斤的兀鲁思地大物博,西起大兴安岭,横跨嫩江,东边与女真为邻,南边挨着松花江,北边一直到黑龙江流域。
   额勒只带的兀鲁思要小一点,在帖木儿斡赤斤兀鲁思的南面,西拉木伦河以北。
   他的主要部众是兀良哈人和乃蛮人。
   这部分兀良哈人是成吉思汗的名将者勒蔑的后裔所率之部。他们跟随额勒只带从遥远的布尔罕山迁徙到这里,在这里繁衍壮大。
   成吉思汗封札剌亦儿部的著名将军木华黎为国王,统驭大兴安岭东西之地。后来,他的后裔相继称王,统治辽阳地区。
   除此以外,这一带还有成吉思汗异母弟弟别勒古台的封地,在今天的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和吉林省洮儿河流域及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一带,一直到嫩江和松花江的交汇处。
   据蒙古文献记载,他们所有的部落都称为翁牛特。除此以外,大兴安岭以东还有弘吉剌特、伊奇烈思、兀鲁兀特、忙兀特等部。
   元惠宗妥欢帖睦儿从大都退回蒙古草原以后,这一地区的蒙古各个兀鲁思和部落,都很清楚自己面临的危险。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地,抵御明朝随时可能发动的进攻,进行了积极的战争准备。当时,木华黎后裔纳哈出将军统率着二十万蒙古铁骑,驻扎在辽河以北,成为上述蒙古各部的屏障,形成了东蒙、西蒙、兀良哈三足鼎立的局面。
   1387年,朱元璋派遣冯胜、傅友德和蓝玉率领大军包围了纳哈出。在银弹和炮弹的双重压力下,纳哈出投降明朝。
   纳哈出降明造成的直接灾难就是这些蒙古部落直接面对了强大的明朝。第二年,蒙古大汗脱古思帖木儿又被蓝玉击败西逃。一连串的重大军事失败,使大兴安岭以东的蒙古各部出于孤立无援的艰难境地。纳哈出降了,汗廷也跑了,留下的蒙古人有事么办法?只有归附一条路可走。
   其实,他们对明朝并不是死心投靠,只是无奈。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头?
   他们最早接受了明朝的分封。
   1389年,明廷在这一地区正式设置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朵颜卫在归流河流域和朵颜山一带驻牧;泰宁卫在洮儿河流域驻牧;福余卫在嫩江和福余河流域驻牧。明廷任命三卫首领及各级干部,用做大明朝的公务员来笼络和羁縻。对他们的要求是:“各领其所部,以安畜牧”,做明朝的好干部。
   蒙古人称朵颜卫为兀良哈,泰宁卫为翁牛特,福余卫为乌齐叶特。这是因为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分别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乌齐叶特部为主组成。后来,明朝也把朵颜卫称为兀良哈卫。当初,三卫当中以泰宁卫最强大,其次是福余卫,朵颜卫最弱小。但是很快,朵颜卫的实力迅速壮大,跃居三卫之首。也因此,明朝往往把三卫笼统地称作朵颜三卫或兀良哈三卫。
   知道啥叫后来居上了吧?
   1398年朱元璋挂,1399年朱棣就开打,要夺皇位。在大打之前,他先和弟弟朱权商量大事。朱权是朱元璋的庶子,15岁时,朱元璋为防御蒙古,封朱权于大宁,与燕王朱棣等节制沿边兵马,称宁王。朱棣要打南京了,先找朱权,胁迫他出兵相助,还许诺占领南京得了皇位后与他分天下而治。朱权同意了,朱棣也即位了,但他忘了当时说过的话了,只字不提分天下的事。不提也罢了,还把朱权弄到南昌,夺其兵权。
   说话不算啊!
   大宁在哪儿?就是今天内蒙古的宁城县,出宁城老窖的地方。
   紧挨着朵颜三卫。
   朱权点头了,那就打吧?兵不够,或者说兵不够强悍勇猛。
   只要存着夺皇位的心,那就啥也难不住。朱棣跟朵颜三卫的关系好,他可知道蒙古铁骑是何等了得!就来找朵颜三卫借兵。蒙古人多痛快呀?成!给你三千铁骑。这三千铁骑都是专门挑出来的精兵,以一当十。朱棣就以这三千铁骑为“靖难军”的主力,浩浩荡荡杀奔南京,夺了皇位。
   当了皇帝后,为了酬谢兀良哈三卫的蒙古首领,朱棣大嘴一张,就说把大宁卫即今天的承德地区、平泉县、建昌县及老哈河流域给你们。
   蒙古人不打诳语,以为别人说的也都是真的。他们不明白汉人的皇帝有时候说话是怎么舒服怎么来,他们就老跟朱棣要他许下的地盘。隔三差五就缠着他过户办手续,烦死朱棣了――他压根就没想给他们。
   朵颜三卫不高兴了――这不拿我们打镲吗?不行,我们还非要不可。他们不懂汉人,朱权还是朱棣的弟弟呢,说好了分天下,分了吗?人家朱权怎么就不一天到晚追着屁股要天下呢?
   较上劲了。
   朵颜三卫各部为了获得大宁地区的驻牧权,联合当时颇为强大的蒙古鞑靼部首领阿鲁台,向言而无信信口开河随便拿人打镲的朱棣发起了军事行动。
   还应该说几句阿鲁台太师。
   明建文二年,也就是公元1400年,坤帖木儿继承汗位。阿鲁台先任知院,后任太师。阿鲁台是鞑靼领袖,属阿苏特部,蒙古化的伊朗人。1403年~1434年间,先后拥立鬼立赤,本雅失里、阿岱为可汗,自称大元朝太师,类似蜀汉诸葛亮一样专权擅政。
   此人性格强悍而多谋,不仅想统一蒙古,还想推翻大明。至少也要和大明分治天下。彼时大元崩溃,一个强大的元朝瞬间瓦解,使得历来桀骜不驯的东西蒙古各部都想争夺汉位和掌握实权。但是,无论东西蒙古任何一个部落强大到任何程度,他们都无法控制整个蒙古,因为他们缺少“黄金家族”的显赫出身(血统论啊血统论)。彼时,强大如卫拉特部,也只能望汗位而兴叹。
   有必要介绍一下什么是太师。
   太师是元朝的一个官职,属正一品中的第一位,不好说是不是相当于国务院总理(似乎比总理高),反正是皇帝或大汗下面第一个。太师以下,才是太傅;太傅以下,才是太保;太保以下,才是中书令;中书令以下,才是中书省左右丞相……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且到后来,大汗都是摆设了。
分裂与统一之蒙古英雄第一部:崩溃
   咱们还说朱棣北伐的事儿。
   刚才说蒙古三足鼎立,说了朵颜三卫兀良哈了,再说东蒙西蒙。前边已经说过,东蒙是鞑靼部的天下,属于蒙古本部,占据着蒙古高原,黄金家族就出在这里。西蒙是卫拉特部的天下,这是一个极其强悍的蒙古部落,占据着蒙古西部以及俄罗斯和新疆的一部分。由四个大部落组成,统称卫拉特部或卫拉特部。
   东蒙古是成吉思汗当年分给幼子拖雷的遗产,是拖雷也就是忽必烈家族的“宅基地”。按理说在这块“宅基地”上游牧的各部落贵族都是忽必烈家族的亲戚,只不过有的远有的近而已。可游牧的蒙古人和守着自己家粪堆儿种地的汉人不一样,不太讲亲戚啥的。生活方式也不一样,汉人盖起房子一戳就是一百年,你舅舅家你大姨家你姥姥家在哪儿都清楚,逢年过节走动走动。蒙古人不一样呀,别说他们不大买落难帝国宗室的账,就算是人家买账,人家认你这门倒霉亲戚,你写封信给他们,请求他们帮助,送不到啊!他们是真正的“流动人口”。
   卫拉特是另一拨儿了,他们和黄金家族不是血亲,但却是联姻关系。卫拉特和那些自外于帝国的汗国不同,他们承认自己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他们是蒙古人的一支,原先在叶尼塞河上游过日子,善渔猎,放牧却不很在行,属于后来学的。成吉思汗很看重他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们的首领。从此以后,他们一直和黄金家族保持着联姻关系。
   卫拉特人跟窝阔台的后裔和阿里不哥的后裔在一起相处的比较好,所以他们一直用这些人做招牌,扩充实力,争夺领地。东蒙古那边则抬出自己的本家忽必烈的后裔和合撒儿的后裔来说事儿,标明自己才是正统。
   汉人的明朝多贼呀?他们是今天帮卫拉特,明天帮东蒙古,弄得两帮蒙古人谁都觉得明朝跟他们好。其实,明朝的心思就一个――你们谁他娘的也不是好东西,我就挑唆着你们互相死磕,都打光了才好呢!
   蒙古到了北元中后期的时候,由于缺少强有力的大汗,所以汗王的权力很有限,真正掌握权力的是太师。可是太师也难,不管你的成就多大,你还是当不了大汗,因为广大的蒙古人认为只有黄金家族才是草原的主人。
   多好的人民啊,一个个全是死心眼,就差唱“没有黄金族就没有大草原”了,真像我们啊!
   朱棣北伐前夕,革命形势一片大好――蒙古新任大汗、忽必烈系的本雅失里和他的太师阿鲁台正在同室操戈,东征曾经休戚与共的朵颜三卫,西控卫拉特势力范围河西、哈密等地。
   战火连天啊!
   正是出师的好机会!
   而且,这仗还非打不可。本雅失里和阿鲁台摆出的是一副统一蒙古的样子,这可是大明朝的噩梦。
   1409年,朱棣派淇国公丘福领兵十万北征。在今克鲁伦河一带被蒙军设计包围,全军覆没,包括丘福在内的五员大将无一生还。
   朱棣闻讯大为震怒,随即决定亲征,五次北伐的大幕就此拉开。
   出征之前,朱棣先安抚朵颜三卫及西蒙卫拉特部,希望他们不成为鞑靼部的同盟军。对朵颜三卫还是那句话――不就一块地吗?打完仗就过户,嘁,多大点事呀?
   朵颜三卫一听这话把张脸笑得稀烂。
   卫拉特部也是一说就成――鞑靼部刚欺负完人家。
   两部都决定在明朝揍鞑靼的时候作壁上观。
   行了,开打吧。
   1410年,朱棣亲率50万大军,背着20万石军粮踉踉跄跄直奔鞑靼而来。
   本雅失里和阿鲁台一听说朱棣来了就开始争吵,不是为了怎么进攻,也不是为了怎么防御,而是为了怎么逃跑――向东还是向西。
   本雅失里认为应该向西跑,卫拉特部武力强大,能抵挡明军。阿鲁台说你那脑子是脑子吗?你妈生你时忘了给你脑袋里勾芡了。刚刚跟人家打完仗,立刻就去投奔人家?知道北京人怎么说不?等死不如作死!还是投奔朵颜三卫,朵颜三卫和咱们血缘近,不会不管咱们的。
   二人话不投机,谁也说服不了谁,决定分兵,本雅失里向西跑,阿鲁台向东跑。
   朱棣听说君臣二人分头逃窜,决定擒贼擒王,弃太师而追杀大汗本雅失里。于是挑选精兵,星夜追赶,还真就赶上了。追上就打,本雅失里率七骑拼死突围,亡入卫拉特部地盘。
   结果怎么样?还真让太师阿鲁台说对了!
   本雅失里汗被卫拉特部首领马哈木杀害。
   朱棣听说本雅失里已经被马哈木所杀,大喜过望,立刻回师东进,找阿鲁台算账。阿鲁台跑无处跑,就在哈拉哈河流域与朱棣会战。阿鲁台大败,率残部逃脱。可是明军也追不动了,为啥呢?没粮吃了。二十万石军粮已经吃光。无粮不聚兵,朱棣懂。
   追不动了怎么办?
   招降。
   阿鲁台是明白人,就坡下驴,光棍不吃眼前亏,接受了和宁王称号,摇身一变,成了明朝的公务员了。
   这时,他才知道自己的大汗已经死于卫拉特部的乱刀之下。而且,卫拉特部还拥戴了阿里不哥系的答理巴为汗。
   阿鲁台气的是眼冒金星,发誓赌咒要和卫拉特人死磕。
   汉人多贼呢,一见阿鲁台竟气成这样,眼珠子一转就来主意了。为了自身的利益,挑拨离间的事儿没少干,蒙古鞑靼部和卫拉特部的仇恨一天深似一天。
   报仇的机会来了。
   说起这些拥兵自重的蒙古贵族也实在是令人忍俊不禁,那小品用到他们身上很合适,像哪吒、金刚葫芦娃、三毛――大人干不出这事儿来。
   马哈木杀了本雅失里,为自己铲仇的同时也替明朝除了一害。本来是件好事,但他们不肯好好做。
   马哈木看鞑靼还挺强大,就派使者去北京了,告诉明朝皇帝,说想把元朝的大印,国玺,献给你们,可是又怕阿鲁台来抢,请你们中国先把阿鲁台给灭了。我们的脱脱不花王子在中国呢,请你们让他回来。我的部下将士们替中国打本雅失里,立下战功了,请你们给奖金。我们的部队士兵都很彪悍,战马也有劲,但军火不够,请给我们军火……
   朱棣怎么听怎么别扭――跟我说话还骄横成这样儿,那跟他们其他部落说话还能听吗?还拿那破戳子骗我出兵替你打仗?看我傻?咋看出来的?算了,也许人家就这习惯。吩咐大臣们,戳子我不要了,其他事再议,多给点钱把使者打发回去。
   这是1412年五月的事,第二年的正月,使者又来了。
   这回提的更离谱:甘肃和宁夏的蒙古部落都是和鞑靼一伙的,很多都是他们的亲戚。你把他们划归我的部属吧,我替你收拾他们。
   朱棣气得头晕!
   正在这时,阿鲁台的使者也到了。原来,卫拉特步步进逼鞑靼,阿鲁台一看不好,不把明朝糊弄好了就得让马哈木给灭了。就派使者来见朱棣,说我们鞑靼诚心诚意的要和明朝好,归明朝节制,听明朝的命令,做热爱明朝的好百姓……因为我们臣服了明朝,卫拉特就看我们不顺眼,天天蚕食我们的地盘,你们也不管一管。我们只有一个请求,请明朝发兵灭了可恶的卫拉特,我们的阿鲁台太师愿意率部做前锋。
   明朝开头没想把事闹大,就给卫拉特下了个文件,令其退出占领的鞑靼地盘,回自己的地方去。
   可人家根本不听。
   不听也罢了,还开始袭扰明朝边境。
   要说这阿鲁台也忒会办事,他让他的牧民们把牛羊都赶到长城边上去放牧,说是为了要明军的保护。
   一副走投无路可怜巴巴的样子。
   卫拉特又要弄统一了,急了,朱棣开始二次北伐,敌人换成了卫拉特。
分裂与统一之蒙古英雄第一部:崩溃
   1414年,朱棣点起精兵30万讨伐卫拉特。卫拉特也不示弱,双方在乌兰巴托附近展开会战。朱棣采取诱敌骑出阵然后用埋伏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神机铳炮”轰击,卫拉特骑兵人仰马翻,接着,明军铁骑大举出击,卫拉特兵败如山倒。明军分三路进兵,驱逐卫拉特部出鞑靼地盘。
   本来是可以彻底歼灭的,但朱棣不肯。对于明朝来说,斩尽杀绝卫拉特部绝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当卫拉特部写来深刻的检讨书后,朱棣便班师回朝。
   这一回的战争使卫拉特元气大伤,这就又为阿鲁台提供了壮大自己的绝好机会。明朝不打你了,我打。你杀我大汗的仇还没报呢!
   经过几年的休息准备,阿鲁台联合朵颜三卫发动了讨伐卫拉特的战争。卫拉特继续大败,铁腕人物马哈木也在郁闷中死去。
   但阿鲁台又昏了头。他不明白啥叫见好就收,他不懂啥叫鸡蛋碰石头,他不是一个人在作战――哪吒、金刚葫芦娃、三毛的灵魂附体了!他又犯了和卫拉特一样的低级的幼稚的错误――在没有统一蒙古之前,突然发动了向明朝的军事行动,并在1421年进攻重镇兴和(今内蒙古兴和县),击杀守军将领王祥。
   朱棣听说后大怒,他不明白这都是些什么人呀?得,什么也别说。
   发兵!
   第三次亲征开始了。
   阿鲁台这回机灵多了,正在现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兴和县农家院的火炕头上吃莜面呢,听说朱棣来了,扔下碗就走,根本不等你到跟前,早跑了个无影无踪。朱棣一直追到呼伦湖,除了捡些牛羊,一无所获。
   阿鲁台心情蛮好,领着明朝大军在沙漠和草原上四处闲逛,颇似毛泽东带着个小分队牵着胡宗南大军的鼻子在陕北高原上瞎转悠。可也该着他倒霉,乐极生悲,斯言不谬。阿鲁台只顾着身后的明朝大军,怎么也没想到脱欢(脱欢是谁咱们一会儿再说)带领卫拉特大军突然就从斜刺里出现在他面前!
   跑啊,你怎么不跑了?
   卫拉特大军把阿鲁台摁倒就是一顿胖揍!
   这还不算倒霉,本来逮不住阿鲁台已经准备班师了的朱棣一听说脱欢正摁住阿鲁台照死了揍呢,立马调头回来,接茬儿揍。
   这霉倒的。
   班师回去的路上,朱棣想,不行,不能就这么回去,得顺路教训一下朵颜三卫。没事就和我要地,没事就和我要地,我的地我凭啥给你?我说过?我说过的多了,都能兑现?我的话你也敢信,傻缺儿嘛。不给你地还闹脾气,闹到动手打我,还了得?世上还有没有天理了?我好歹也是皇帝,岂能你们说打就打?最可恨的是你们还跟那个二百五阿鲁台勾结,看不出那是个二百五吗?
   朵颜三卫倒霉了。
   史书记载:朱棣年连续三次亲征蒙古,攻打阿鲁台时,打击兀良哈三卫,使他们受到极其惨重的伤亡。但是,兀良哈三卫并未屈服,他们为争得大宁地区与明朝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不久,他们挥师南下,进入滦河流域驻牧。1428年,他们又进入大宁城。
   宣宗末年和英宗初年,即15世纪30年代后期,朵颜三卫蒙古人从西拉木伦河到辽河流域全面展开进攻,向南推进。到15世纪中期,他们终于来到明朝长城外驻牧。从此,西拉木伦河和辽河以南,东起开原,西近宣府的长城边外,均属兀良哈三卫。
   瞧瞧,只要认死理儿,跟你丫死磕,你还真就没辙儿。
   可他还是不放心那个二百五阿鲁台,他活着他就闹心。
   继续北伐,第四次第五次,目的都是找阿鲁台主力决战,但还是连个影子也找不到。
   第五次,朱棣死在北伐的路上。
   朱棣同志的不幸逝世,绝对是明朝的一大损失。他这个人很聪明,一般人真蒙不了他
   永乐初礼部尚书李至刚上奏朱棣:今年山东一些地方野蚕结茧,缫的丝送到礼部,请率领百官庆贺此事。朱棣批示:这都是他娘的自然现象!李至刚傻逼。
   永乐四年六月初一,按预报应当生日蚀的,可是因为那天阴云遮蔽而不见。礼部尚书郑赐认为这可是吉兆,提议祝贺。朱棣批示:他娘的你这儿看不到别处能看到,郑赐傻逼。
   永乐十三年贵州布政司向朝廷报告,说是有人听到山中连续发出“万岁”呼声,是皇上威德远播。尚书吕震上奏朱棣请求庆贺。朱棣批示:那是回音!吕震傻逼!
   后来兵部有一个报告,建议世袭武官资格的官N代们,凡有“兔缺”(兔唇),不得世袭武官。朱棣批示:歧视残疾人!兵部傻逼。
   少见帝王有这么聪明的,一般都是二百五。
   现在咱们该说说脱欢了。
   五次北伐,阿鲁台并没有受到严重的打击。相反,明朝自己消耗过大,已经超过了承受能力。从此以后,明朝再没有力量对蒙古发动大规模进攻。
   北伐的最大受益者是卫拉特部。由于明朝对卫拉特的政策宽松而温和,而鞑靼和朵颜三卫的消弱就等于是卫拉特的强大。
   马哈木郁闷而死后,其子脱欢继承父位。
   大明朝的噩梦开始了。
分裂与统一之蒙古英雄第一部:崩溃
   卫拉特人刚开始投入成吉思汗的革命队伍里时并不强大,全体人民只有四千户。但人少不怕,毛主席不说了吗?只要路线正确,要人有人,要枪有枪。当时的元帝国管编制的部门跟国民党差不多,国民党那时中将师长很多的。元帝国觉得这帮以渔猎为生的家伙挺好,别看人少,打起仗来生猛得很!就给了一个四万户的待遇,相当于正兵团级了。编制给你们了,剩下的事就看你们自己了。
   卫拉特人不含糊,有编制就好办,一点一点壮大起来。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你胡来,就有了制衡你的力量,就有了反对党。原本卫拉特人并没有一个组织,一盘散沙,自己干自己的事。可是到了1260年忽必烈当皇帝了,反对党就出现了。忽必烈当皇帝是不合法的,没开过人大,阿里不哥和窝阔台的长子海都都抓住了这一点,组成了反对忽必烈的同盟军。卫拉特人因为跟他们关系好,再加上大是大非在那儿摆着呢,也就很自然的加入了进来。就在维护帝国制度,反对忽必烈篡权的斗争中,卫拉特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卫拉特联盟”,号召和他们有血缘关系的巴尔虎、布里亚特、图马特等部拿起武器,把忽必烈赶下台。
   这是卫拉特人第一次结盟,也是他们集体亮相于历史舞台的第一次。
   历史不止一次告诉我们,谁的拳头大谁就是正确的。显然,忽必烈的拳头大。
   卫拉特联盟失败了,但他们从此有了两个极其重大的改变:一,他们开始认真的审视自己:既然不是黄金家族,那么,为什么要关心他们谁做皇帝呢?二,他们从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迁徙到杭爱山以西唐奴岭以南一带,开始了较渔猎更为先进的游牧生活。
   游牧创造的财富远远超过渔猎,有了财富就能养活更多的孩子,当元顺帝妥欢帖睦儿败退回蒙古大草原时,卫拉特人刚刚完成了四万户编制的实额,他们再次组织起来,成立了“卫拉特第二次联盟”,这个联盟就是“卫拉特”集团的核心。
   联盟在盟主马哈木、脱欢、耶宪祖孙三代率领下将事业做到了历史的巅峰。
   脱欢继位在蒙古史上是一件大事,不仅标志着卫拉特部的崛起,更标志着非黄金家族的蒙古旁系贵族开始挑战汗位。
   前边已经说过,卫拉特部在蒙语里是“林中百姓”的意思,原指生活在八河流域(贝加尔湖、库苏泊以及叶塞尼河上游……)的蒙古部落。那里森林绵延、松涛起伏,山河秀丽。斡亦剌特部是其中最强大的部落。在成吉思汗年代,其部首领忽都合毕齐统率着子民们或渔猎,或游牧,日子蛮安逸。可这忽都合毕齐比较糊涂,不懂得与时俱进,看不出谁是三个代表,和成吉思汗的敌人札木合混到了一起。还好,混了些日子觉得不大对头,又回到革命队伍里来了。在成吉思汗平定“林中百姓”各部落时,此人立了大功。论功行赏,成吉思汗便把自己一个女儿给了他做儿媳妇。
   就此揭开了斡亦剌特部与黄金家族世代联姻的序幕。
   这门亲事在延续到忽必烈时代时,发生了一点问题:忽都合毕齐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
   这阿里不哥可是忽必烈登上汗位的巨大绊脚石呀!
   兄弟之间争夺汗位的战争一开打,忽都合毕齐转圈儿想都想不明白该怎么办。但时间不等人呀,必须马上决定。一咬牙,得,支持女婿吧。
   谁都知道,最后得天下的是忽必烈。
   斡亦剌特后来还是臣服了忽必烈,但心里是不情不愿的。所以在北元时代,卫拉特部屡次支持阿里不哥系称汗,根子就在这里。
   斡亦剌特部随后迁往今蒙古西部和俄罗斯境内的萨彦岭、唐努山一带,从渔猎彻底变成了牧民,直至最终形成卫拉特蒙古的四大部落。后来,又逐渐演变成绰罗斯和杜尔布特两部。这两部就是跟满清人死磕了一百年的准噶尔部前身。另外两部是和硕特和土尔扈特,都是在脱欢时代投奔过来的。和硕特部后来成为科尔沁部的一部分,土尔扈特部是王罕的后裔,此人是克烈部首领,成吉思汗的干爹,先是与成吉思汗好的亲如一家,后来又打的一塌糊涂。
   这两部的日子都不好过。
   和硕特部曾入主西藏75年,后来让准噶尔部给灭了。
   土尔扈特部则远走他乡,奔伏尔加河去了,一路唱着“你看吧这匹可怜的老马,它跟我走遍天涯……”。
分裂与统一之蒙古英雄第一部:崩溃
   脱欢太师是绰罗斯部首领,继位时形势并不怎么好。卫拉特在朱棣第二次北伐中损失很大,而鞑靼部却在阿鲁台太师的指挥下趁火打劫,不地道啊不地道,还把脱欢的爹给气死了。更不地道的是,阿鲁台听说马哈木死了,竟然再次向卫拉特发起进攻,不仅大败卫拉特,甚至把热孝在身的脱欢和他新寡的母亲也给逮住了。
   但阿鲁台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他放了脱欢。
   很快,他肠子都悔青了!
   脱欢原名巴穆木,据蒙古史籍记载,老爹马哈木死后,脱欢在本雅失里发动的一次征伐卫拉特的战斗中被阿鲁台太师活捉。押到蒙古东部鞑靼的大营后,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关押他,就找来一口大铁锅,把他倒扣在锅里。从此人们都叫他脱欢――蒙语“大锅”的意思,真名马穆木倒被人们忘记了。
   脱欢被扣到锅底了,他娘萨穆尔公主却被本雅失里拽进了毡房。马哈木的老婆很漂亮,阿岱汗当场就给办了,让她加入自己的侍妾队伍。
   亏得有这么春风一度,萨穆尔公主就向本雅失里求情。本雅失里动了恻隐之心,说服阿鲁台,搬开大锅,让脱欢回到自己的卫拉特部。
   脱欢可不是那忍气吞声之辈。他一回到自己的部落,立刻召集诸部贵族开会,严厉批评鞑靼太师阿鲁台年老昏庸,倒行逆施,任用非人,“贤臣放逐于外”,“让知识浅薄的人当权”,其管辖的鞑靼社会,官员贪污受贿,百姓民不聊生,就像“没有疯驼的驼群,没有公牛牛的牛群,没有儿马的马群,没有羯羊的羊群。”
   蒙古人的比喻好有意思啊。
   坏成这样了还不打?集合队伍!
  阿鲁台是否倒行逆施,我们没有找到什么有力的证据,但阿鲁台年老昏庸却是明摆着的――不年老昏庸,他怎么会放虎归山?脱欢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件事,即阿鲁台放他回家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错误。鞑靼之所以能够在1416年大败卫拉特,是因为之前卫拉特刚刚被明帝国痛扁了一顿,元气大伤。上帝很公平,1423年鞑靼也遭到明朝永乐皇帝的进攻,脱欢同样也抓住机会。
  1417年十月,脱欢率部大败阿鲁台于兀古者河。
   就在阿鲁台领着朱棣的大军在沙漠里瞎逛的时候,脱欢开始了以自己的三项指示为纲的整顿。一是内部要团结,二是闹派性的要清除出领导班子,三是军权要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整顿颇见成效,部队面貌焕然一新。为了使自己名正言顺师出有名,又派人去找十八岁的脱脱不花,他要把脱脱不花立为大汗,让他成为他的最佳傀儡。
   明廷为了西部蒙古的稳定,于永乐十六年(1418年)发布诏书,准予脱欢承袭其父马哈木爵位,封顺宁王。
   脱欢却志不在此。
   那时,蒙古大汗的位子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基本上都是还未来得及坐热就换人了。那个混乱的年代,世界上最高风险的职业恐怕非蒙古大汗莫属。
   从昂克汗开始,汗位就成了一台绞肉机。
   而且各是各的死法。
   昂克汗死于不甘心做傀儡,昂克汗死了以后,他的三弟额勒伯克即汗位,时年33岁。他还不错,做了六年大汗。
   他死于风流。
   1399年冬天的一天,额勒伯克汗在雪地行猎,射死了一只野兔。野兔的血滴在雪上,皎洁的白色上有一点殷红,不禁色心大动,当即下达指示说:“哪儿能找到脸色洁白跟这雪一样,而两颊和脑门儿红艳像这血一样的女人?”
   瞧大汗这点审美――他描绘的就是一个红二团的柴禾妞。
   卫拉特部札哈明安浩海太尉立刻报告说:“你弟弟哈尔古楚克都古愣洪台吉的媳妇比你说的还漂亮。”额勒伯克汗就命太尉去劝说自己的弟媳妇来和他通奸,还许诺太尉要是办成了就提拔他做左丞相。
   太尉去了。
   弟媳妇断然拒绝。
   拒绝了就算了吧,可这个色鬼大伯子不。他恼羞成怒的杀死了自己的弟弟,强纳已经怀孕三个月的弟媳妇为妃。
   弟媳妇只能接受。但她为了报仇,设了一个小计,对以前的大伯子如今的老公全蒙古的大汗额勒伯克诬告太尉非礼。大汗一怒,立马把太尉拉出去杀了。杀了以后知道是冤杀了,挺后悔。为了弥补过失,就把自己大老婆生的女儿萨穆尔公主下嫁给浩海太尉的儿子巴图拉,同时破格提拔巴图拉做了丞相,专门管理卫拉特部。
   这就让统辖卫拉特部的鬼力赤不高兴了。他说:“大汗耍流氓,杀了弟弟抢了弟媳妇,又被骗杀了浩海太尉,真丢人!而且既然是我在领导卫拉特部,又叫我的下级巴图拉来领导,闹什么闹?”
   额勒伯克听说了鬼力赤的议论,就把女婿巴图拉找来商量,准备设计谋杀了鬼力赤。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额勒伯克的大老婆把这个消息泄露给了鬼力赤――老娘让你包二奶!
   鬼力赤大怒,立刻举兵,杀死了额勒伯克汗,顺便把大汗那美丽的弟媳妇据为己有,正式娶为妻子。
   做美女难啊!
   鬼力赤就此掌握了蒙古实权。
   从表面上看,额勒伯克汗死于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和一次官员任免。其实根源还在汗权日渐式微,非黄金家族的旁姓贵族日渐强大,太师专权。当然,大奶二奶间的争风吃醋也非常关键――给我们的官员提个醒啊,毛主席语录: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蒙古黄金史纲》认为,额勒伯克汗被杀这件事是一个分水岭――从此,“蒙古之正统乃为卫拉特所篡夺”。
   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卫拉特部还是作为蒙古大汗的属部,臣服于北元汗廷。但现在不是这样了,卫拉特已经摆脱蒙古大汗的羁绊,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昂首站立在历史舞台上。
   额勒伯克汗死了以后,鬼力赤并没有自己称汗,黄金家族的招牌还是要打的。他把死鬼的儿子坤帖木儿找出来继承汗位。任期两年。1400年22岁时即位,1402年24岁时死亡。死亡原因:鬼力赤自已要称汗了。
   鬼力赤是窝阔台的后裔,明建文四年,也就是1402年,被太师阿鲁台拥立为汗。他即位后做了一件大事:废除大元国号,正式称鞑靼。
   这家伙,和李登辉的冻省、废统差不多,总之是不做中国人了,一边一国。
   好日子不长,1408年死于和太师阿鲁台的火并。
   鬼力赤死了以后,贵族们立本雅失里为汗。
   本雅失里也是额勒伯克汗的儿子,1402年,他的哥哥坤帖木儿被鬼力赤杀死,本雅失里就投奔了远在中亚的帖木儿帝国,还皈依了伊斯兰教。鬼力赤虽然夺得了蒙古汗位,但他的一系列政策引起了蒙古各部的不满,比如废除元号,统派就不高兴。向明朝示好,希望得到明朝支持,也引发了不满。阿鲁台杀死鬼力赤后,把窜到中亚的本雅失里找了回来,即位称汗。
   好日子只过了一年,1408年即汗位,1409年阿鲁台就杀了明朝使节郭骥,明成祖朱棣开始了五次亲征。1450年的第一次亲征中就大败本雅失里和阿鲁台,本雅失里逃往卫拉特,反被人家的首领马哈木杀死。
   从此,汗位空缺了20年,直到脱脱不花三兄弟的出现。
   脱脱不花任期十二年,属于超期服役了。
   1438年被卫拉特部脱欢太师杀死。
分裂与统一之蒙古英雄第一部:崩溃
好了,咱们还是继续说脱欢吧。
   一直到1438年,强大的卫拉特部在脱欢的率领下,经过连年征战,基本统一了东西蒙古。
   他的部下都在劝他登上汗位。鼓噪最凶的是他的儿子也先,他站出来大喊:“父汗,如今东西蒙古已经被您的铁骑统一,我们一致要求父汗立刻即蒙古大汗位!”
   阿拉克知院也上前一步:“汗王,您是草原上最矫健的雄鹰,理当落在布尔罕山的顶峰!”
   将领们齐声高呼:“请汗王即蒙古大汗位!”
   脱欢缓缓转过身来,鹰一般的眼睛扫过群臣:“不,我已经决定,立脱脱不花为全蒙古的大汗。”
   也先上前一步:“父汗!你怎么能……他曾经投降过明朝!”
   脱欢冷冷地:“再敢言者,斩!”
   脱欢富有政治智慧,他知道,大汗只是一个招牌,没有必要那样认真,只要姓“孛儿只斤”,谁做招牌都一样。既然是招牌,找一个年纪尚小,听话的招牌才好。
   脱脱不花是益宗次子的孙子,血统没的说,正根儿的黄金家族血脉。当年益宗败死,他才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归顺了明朝。后来,他来到甘肃一带放牧,身边只有二十几户属民。
   十八岁的脱脱不花骑在马上飞奔,他的两个弟弟阿巴噶尔济和满都古勒紧紧跟在他身后,旁边是奔驰的马群。不远处,他的二十几户牧人在照看着牛群和羊群。
   脱脱不花虽然只有十八岁,又是生在贵族之家的纨绔子弟,但却没有一点娇生惯养之气。苦难是最好的老师啊!如今过着再平淡不过的日子,他倒觉得很惬意――每日刀尖上行走,就算是荣华富贵又有什么意思?
   只是大弟阿巴噶尔济常有些怨言,他抱怨不该从汉地回来。他觉得放着那么好的日子不过,偏要回来放羊放马,是不是脑袋进水了?
   小弟满都古勒不这样看,他认为那日子没有啥舒坦的,那叫寄人篱下。他反驳二哥说:咱们是黄金家族,不能依附汉人过日子,对吗大哥。
   脱脱不花一笑:“我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苦一点倒没关系。”
   满都古勒跟脱脱不花关系好:“大哥,你喜欢的我就喜欢,我就跟着你。”
   阿巴噶尔济不高兴了:“哼,拍马屁!”
   满都古勒向大哥告状:“大哥你听二哥他说什么呢?”
   每逢这时,脱脱不花都只能说:“好了好了,别吵了。你们都得跟着我,因为黄金家族就剩下咱们三个了,不能分开。只要我们有一个人能在战乱中活下去,中兴蒙古就有希望!”
   阿巴噶尔济笑了:“中兴蒙古?靠什么中兴呀?就靠跟着我们的二十户牧人?”
   脱脱不花看他一眼:“二十户怎么了?还少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知道吗?”
   跑够了,脱脱不花仰面朝天躺在草地上,眼睛凝望着天空。
   二弟阿巴噶尔济坐在他旁边,问:“大哥,想什么呢?”
   脱脱不花摇头:“没想什么,三弟呢?”
   阿巴噶尔济:“去那边玩去了。”
   突然,有马蹄声隐隐约约传来,越来越近。
   牧人们紧张的喊声传过来:“脱脱不花将军!有骑兵来了!”
   脱脱不花一跃而起跨上马背,迅速拔刀在手。
   牧人们也持刀纵马赶到。
   脱脱不花举目望去,远方的地平线上,百余骑兵正飞驰而来。
   三弟满都古勒飞马驰来:“大哥,像是咱们蒙古人!”
   另一位牧人也喊道:“真的是咱们的人!”
   蒙古骑兵驰近,一为首的将领挥手。
   骑兵们勒马。
   为首将领:“可是脱脱不花将军吗?”
   牧人们看着脱脱不花。
   脱脱不花沉默片刻:“你们是谁?”
   为首将领:“在下是脱欢将军的侍卫,奉脱欢将军之命来恭迎脱脱不花大汗!”
   脱欢站在黄昏的草原上,注视着远方的夕阳。
   也先站在父亲身后,脖子一梗一梗地问:“父汗,儿子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您不做全蒙古的大汗,而让那个脱脱不花来做,他有何德何能?”
   脱欢并不回头,缓缓道:“你以为我不想称汗吗?”
   也先不解:“那……”
   脱欢:“东西蒙古只是形式上的统一,在那里发号施令的,还是原来的贵族。多少代以来,他们包括他们的百姓,都在成吉思汗、蒙哥汗、拖雷汗和忽必烈汗的统治下过着富庶安乐的生活,他们只承认黄金家族的统治是正当的。我已经向各部打探过,他们都反对由我来即大汗之位。我当然可以一意孤行,但是,我即位之日,便是蒙古彻底分裂之时。”
   也先蛮劲上来了:“那就把他们全杀光!”
   脱欢:“笑话!你杀得光吗?就怕是没等你把他们杀光,他们就先把你杀光了。脱脱不欢是益宗次子的孙子,是正统的黄金家族,我们就用他来做招牌,看那些贵族还有什么话说?”
   也先实在想不通,血统论怎么就这么厉害?他暗下决心,总有一天,我要当一回全蒙古的大汗让世人看看!
   脱欢太师力排众议,立脱脱不花为太宗汗。同时,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脱脱不花。
   十八岁的脱脱不花在脱欢和大批贵族的簇拥下登上高台。
   他知道他为什么能登上这个高台,但他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事。他想,总不会比圣祖成吉思汗和世祖忽必烈开创伟业还难吧?这个周身流淌着黄金家族血液的十八岁少年,在步上这个高台之时,就已经和自己稚嫩的青春诀别。他要向他的父辈祖辈那样以身许国,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统一四分五裂的蒙古各部,占领大都,恢复大元。
   他注视着下面数以万计的士兵。
   士兵们高呼:太宗汗!太宗汗!
   他没有看到,人群里,他的二弟阿巴噶尔济羡慕的眼睛。
   鞑靼也不是省油的灯,你立脱脱不花,我立阿岱汗,都是黄金家族的。
   两个汗廷的局面出现。
   脱欢暂时顾不了汗廷的事,他忙大事呢。他不想穷兵黩武,他知道经济的厉害。利用和明朝的友好关系,脱欢拼命发展贸易,GDP也上去了,老百姓有吃有穿,综合实力大增。
   行了,开打。
   脱欢以大汗的名义联合兀良哈三卫,集中力量进攻阿鲁台及他拥立的阿岱汗。1434年初,脱脱不花率兵在兀良哈境内袭击阿鲁台妻子部属,把他的牛羊都抢光了。阿鲁台只剩下一万三千人马,千里狂奔,逃到母纳山等处(今内蒙古五原县东)。
   还没缓过神儿呢,七月,脱欢又率兵前来围剿。阿鲁台连吃败仗,自已也被杀死在乱军中。阿岱汗带了百八十人逃出包围,跑到亦集乃(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
   脱欢立即联络兀良哈和女真各部,沿明朝边境前进,不断骚扰山西、陕西沿边,追击逃匿在陕西甘肃边界的阿鲁台残部和阿岱汗。
   破船又遇顶头风:逃匿在亦集乃一带的阿岱汗屡遭明军袭击。1436年,名将陈懋大败阿岱汗于平川,一直追到苏武山。1438年,又败阿岱汗于石城(今甘肃省兰州市西北黄河北岸),一直追到沙漠深处一千余里。
   这样的东西夹击真是不让人活了。
   1438年9月,阿岱汗被脱脱不花和脱欢联军杀死。
   兀良哈三卫分得清孰强孰弱,先后来投。
   蒙古再次统一。
为什么不能发帖了???
& && &此时,也先也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军事政治才干――他降服了西面的蒙兀儿斯坦。
   蒙兀儿斯坦由察合台系后裔控制,在今天的新疆。由于发生内乱以及和卫拉特部之间的宗教战争,也先发兵干涉。内乱也是由继承王位引起,但可以清晰地看到强大的伊斯兰帖木儿帝国的身影。伊斯兰帖木儿帝国是蒙古贵族建立的汗国,元朝奔溃后,他们曾进军印度,建立了印度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莫卧儿王朝。举世闻名的泰姬陵,就出自这个王朝。
   与卫拉特部的宗教战争的肇事者为蒙兀儿斯坦国王崴思汗。这是个虔诚的穆斯林,固执的认为信奉藏传佛教的卫拉特部是可恶的异教徒,于是便狂热的发动了清楚异教徒的圣战(东突呀东突)。结果被也先打的落花流水,国王自己也被绑到了也先面前。也先是执行政策的好榜样,值得后来的封疆大吏好好学习。他决定不杀这个死硬的东突分子,不但不杀,还要其妹妹嫁给自己的儿子。
   敌人立刻成了亲家!
   通过这件事,也先的胆识和政策水平让所有卫拉特部的王公佩服。
   脱欢太师的大帐里,脱欢在和将领们欢宴。是啊,有着太多举行宴会大肆庆祝的理由了――脱欢这些年东征西讨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以绰罗斯家族为中心,自己担任蒙古大汗。如今,利用脱脱不花这块金字招牌,击杀阿鲁台和阿岱汗,他们的百姓兵丁也悉数收到了自己的麾下,他们辽阔的驻牧地也划入了自己的版图。他原本打算率领“都沁都本二部落(意即全蒙古)人众,在成吉思汗陵前举行浩大的即位大典。他以为只要建功立业,就可以得到贵族和百姓的认可,但是他想错了。蒙古人忘不了他们的圣祖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辉煌年代――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先后灭亡了40多个国家,征服了720多个民族,消灭各国军队人数超过千万,征服各民族人口达到六亿,建立了人类有史以来版图最大的国家――蒙古帝国。
   这样的辉煌不是凡人所能创造的,只有受到长生天庇佑的黄金家族才是蒙古永远的主人。
   此时,也先也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军事政治才干――他降服了西面的蒙兀儿斯坦。
   蒙兀儿斯坦由察合台系后裔控制,在今天的新疆。由于发生内乱以及和卫拉特部之间的宗教战争,也先发兵干涉。内乱也是由继承王位引起,但可以清晰地看到强大的伊斯兰帖木儿帝国的身影。伊斯兰帖木儿帝国是蒙古贵族建立的汗国,元朝奔溃后,他们曾进军印度,建立了印度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莫卧儿王朝。举世闻名的泰姬陵,就出自这个王朝。
   与卫拉特部的宗教战争的肇事者为蒙兀儿斯坦国王崴思汗。这是个虔诚的穆斯林,固执的认为信奉藏传佛教的卫拉特部是可恶的异教徒,于是便狂热的发动了清楚异教徒的圣战(东突呀东突)。结果被也先打的落花流水,国王自己也被绑到了也先面前。也先是执行政策的好榜样,值得后来的封疆大吏好好学习。他决定不杀这个死硬的东突分子,不但不杀,还要其妹妹嫁给自己的儿子。
   敌人立刻成了亲家!
   通过这件事,也先的胆识和政策水平让所有卫拉特部的王公佩服。
   脱欢太师的大帐里,脱欢在和将领们欢宴。是啊,有着太多举行宴会大肆庆祝的理由了――脱欢这些年东征西讨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以绰罗斯家族为中心,自己担任蒙古大汗。如今,利用脱脱不花这块金字招牌,击杀阿鲁台和阿岱汗,他们的百姓兵丁也悉数收到了自己的麾下,他们辽阔的驻牧地也划入了自己的版图。他原本打算率领“都沁都本二部落(意即全蒙古)人众,在成吉思汗陵前举行浩大的即位大典。他以为只要建功立业,就可以得到贵族和百姓的认可,但是他想错了。蒙古人忘不了他们的圣祖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辉煌年代――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先后灭亡了40多个国家,征服了720多个民族,消灭各国军队人数超过千万,征服各民族人口达到六亿,建立了人类有史以来版图最大的国家――蒙古帝国。
   这样的辉煌不是凡人所能创造的,只有受到长生天庇佑的黄金家族才是蒙古永远的主人。
   脱欢太师不甘心啊!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向黄金家族血统论发起挑战的英雄好汉层出不穷,头一个就是鬼力赤,他直接杀死了忽必烈后裔额勒伯克汗并取而代之。明朝最杰出的君主永乐皇帝朱棣对这次革命感到非常高兴,它不仅增加了蒙古内部的纠纷,而且由于推翻了忽必烈家族,解除了中国人担心的成吉思汗蒙古人报复的恶梦。因此,他立刻承认了鬼力赤。然而,据《明史》记载,鬼力赤当时被两个反叛部落的首领,即鞑靼部的阿鲁台和卫拉特部首领马哈木――脱欢的父亲――打败。
   阿鲁台和马哈木为了强调他们完全独立于黄金家族之外,决心直接向北京朝廷表示效忠,这种正式表态既表明了他们自己的主权,又赢得了明朝的支持。卫拉特部利用这一大好形势将其霸权扩张到从贝加尔湖西岸到额尔齐斯河上游的整个西蒙古,并剑指伊犁。
   然而,在年间,以额勒伯克之子为代表的黄金家族再次复辟了。蒙古史家萨囊彻辰称额勒伯克的这个儿子为额勒锥?特穆尔,《明史》则仅以其佛教梵文名本雅失里称呼他。
   朱棣不认为这是个好消息,他立刻要求本雅失里做出甘愿臣属的政治表态。
   但本雅失里断然拒绝。
   朱棣统兵进入蒙古腹地,一举击溃了这个黄金家族后裔。这次失败对本雅失里来说是致命的失败,因为使他丧失了权威。
   马哈木随即向他发起进攻,从他手中夺取了草原的霸权。
   在此之前,卫拉特部一直与朱棣保持着还算友好的关系,北京也支持马哈木与黄金家族的抗衡。但是,当卫拉特部一旦强大起来,或者是它的领导人认为它强大起来,相信自己可以把霸权强加给蒙古各部和其他蒙古贵族时,他们就毫不犹豫地与朱棣断交。
   快意恩仇的朱棣解决此类问题简单明快,只有四个字:大打出手!
[ 本帖最后由 博州倦客 于
19:19 编辑 ]
楼主加油!刚检查了一下,是因为楼主的文章里夹杂了其他网站的网址,被网站系统给屏蔽了。建议楼主检查一下,取消这样的外网站链接。否则难免被此网站系统拦截。
[ 本帖最后由 博州倦客 于
19:21 编辑 ]
用兵有言s“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分裂与统一之蒙古英雄第一部:崩溃
   朱棣死了,马哈木也死了,现在是脱欢时代。
   通过一系列战争,草原的霸权落到了脱欢手中。
   最初的时候,明朝对此政治变局感到欣慰:草原的新君主是一支没有显赫历史的力量,是一个没有耀眼光环的部族,他们在成吉思汗东征西讨的历史上从未被赞扬过。小角色总是容易对付的――当时的汉人正是以这种想法愚蠢地庆幸过名不见经传的女真人取代了文化强大经济强大军事也强大的契丹人。他们看不懂,只有黄金家族是要恢复大元而坚定地秉持大元就是中国这样的理念。
   而卫拉特部,只是要脱离中国恢复蒙古汗国。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只是看你站在什么样的高度来看。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就属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而我辈抱残守缺,食古不化,只能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现在让我们学习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年的文章《反对统一》:
   “中国的事,不是统一能够办得好的,到现在算是大明白了。中国也不是全无热心国事的人,也不是全然没有知识和能力。然而办不好者,中国之大,太没有基础,太没有下层的组织。在沙渚上建筑层楼,不待建成,便要倾倒了。中国二十四朝,算是二十四个建在沙渚上的楼,个个要倾倒,就是因为个个没基础。四千年 的中国只是一个空架子,多少政治家的经营,多少学者的论究,都只在一个空架子上面描写。每朝有几十年或百多年的太平。全靠住一个条件得来,就是杀人多流血 多。人口少了,不相杀了,就太平了,全不靠有真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这四千年文明古国,简直等于没有国。国只是一个空的架子,其内面全没有什么东西。说有人民罢,人民只是散的,‘ 一般散沙’,实在形容得真冤枉! 中国人生息了四千多年,不知干甚么去了? 一点没有组织,一个有组织的社会看不见,一块有组织的地方看不见。中国这块土地内,有中国人和没中国人有甚么多大的区别?在人类中要中国人,和不要中国人,又有甚么大不了的关系?推究原因,吃亏就在这‘中国’二字,就在这中国的统一。现在唯一救济的方法,就在解散中国,反对统一。
   “中国人没有科学脑筋,不知分析与概括的关系,有小的细胞才有大的有机体,有分子的个体才有团体。中国人多有一种拿大帽子盖的虚荣心,遇事只张眼望着前头,望着笼统的地方。大帽子戴上头了,他的心便好过了。现在的和议,就是这样。一些人捧着一个‘和议’北跑到南,南跑到北,没希望的时候,便皱着眉,有一点希望,便笑起来了。我是极端反对和议的,我认为和议是一个顶大的危险。我的理由,不是段琪瑞的统一论,也不是章太炎孙洪伊的法律论,我只为要建设一个将来的真中国,其手段便要打破现在的假中国。起码一点,就是南 北不应复合,进一层则为各省自决自治。各省自决自治,为该建真中国唯一的法子,好多人业已明白了。这是这次南北战役的一个意外的收果。现在虽然只有湖南,广东,江苏,湖北几个省发动,事势必然成为一道洪流。全国各省,都将要纳到这个流里,是一个极可喜的现象。现在所要讨论的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各省自治内部的事,即如何促使各省自治成立;一是各省自治外部的事,即如何将妨碍各各省自治的障碍物,减杀其效力 或阻止其进行。关于前一个问题,我有二个意见:(一)像湖南广东两省用兵力驱去旧势力的,算是一种革命,应由各该革命政府,召集两省的‘人民宪法会议’,制定湖南宪法及广东宪法,再依照宪 法, 建设一个新湖南及新广东。这两省的人民最要努力。其宪法要采一种澈底革新的精神,务以尽量发挥两省的特性为标准。(二)像湖北江苏两省不能有革命的行动,只好从鄂人治鄂苏人治苏(省长)一点入手,等到事权归了本省人,便进而为地方自治的组织。
   “以上二种方法,各依各的情势去改造。于前一种可树各省自治的模范,实有‘国’的性质,可实行一种‘全自治’,所以最有希望。于后一种,虽然暂时只能实现‘半自治’,然根据这种自治,便可进而做废督运动。只要督军废了,则全自治便即刻到了手了。方法虽然和平一点,不十分痛快,然为适应环境,采这种方法,也是好的。
   “关于如何去除各省自治的障碍物,我以为这障碍不在督军,而在许多人要求的‘统一’。我以为至少要南北对立,这是促成各省自治的一大关系点。倘若统 一成了,新组国会,制定宪法,各省自治必多少受宪法束缚。(无论中央政府永办不好)像湖南广东,便断不能发挥其特性。又人才奔赴中央政府,地方必有才难之叹。更有一个大不好处,假如中央政府成了,全国视线又都集注中央,中国人看上不看下务虚不务实的老癖必要大大发作,而各省自治,又变成不足轻重的了。我觉得中国现在的政象,竟如清末一样,国人对之,不要望他改良,要望他越糟越坏。
   “我看此际尚未坏到极处,我们不能用自力增加其坏度,却尽可不必替他减少坏度。我们最好采不理主义,和议再不要说了,国民大会解决国事之说,再 不要 提倡了。要提倡国民大会,也要如孙东荪先生的主张,用国民大会去解决省事。
   “胡适之先生有二十年不谈政治的主张,我现在主张二十年不谈中央政治,各省人用全力注意到自己的省,采省门罗主义,各省关上各省的大门,大门以外,一概不理。
   “国庆是庆中华民国,我实在老不高兴他。特为趁这国庆,表示我一点反对统一的意见,而希望有一种‘省庆’发生。”
   我都替他捏把汗,要知道那是1920年呀,是反动政府。
   但是他好像啥事也没出,没判刑,没劳教,没跨省,甚至有关部门都没请他喝过茶!
   知道反动政府为啥会垮台了吧?他们的嗅觉太不灵了。
回复75楼&博州倦客&&的帖子
谢谢倦客,但我不懂哪里有其他网站的网址呀?
分裂与统一之蒙古英雄第一部:崩溃
   咱们还说蒙古人的事吧。
   汉人的历史学家有一种非常愚蠢的观点,他们把元朝灭亡的时间定在1368年。这一年,徐达常遇春率北伐军占领元大都。
   他们对妥欢帖睦儿携重兵退往漠北,继续使用大元年号以及继续得到高丽等国的外交承认一概视而不见,他们认为元朝灭亡的时间越早越证明了汉人的威猛和中国的强大。
   不承认退居沙漠的元朝君臣。
   就像我们当年不承认台湾的中华民国政权一样。
   明朝建立三年后,流亡在漠北的元朝政府仍然坚持认为自己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且不断发动军事行动来收复领土。
   这时的北元政权很像后来的国民党台湾政权,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国民党政权也是不断的派出小股武装偷袭大陆沿海城镇,目的也是同样:光复。
   但是,这只是黄金家族的正统观点,而脱欢所代表的蒙古旁姓贵族则只是想脱离中国恢复蒙古汗国。
   台独!
   脱欢摆酒宴请部下将领。
   阿拉克知院举起酒碗:“脱欢太师,您就是蒙古草原的太阳,没有您的照耀,草原是一片黑暗。来,让我们为我们的太阳干杯!”
   他一饮而尽。
   部下们纷纷干杯。
   脱欢笑了:“不要乱说,也先,不是让你去请脱脱不花了吗?他怎么没来?”
   也先道:“父汗,听他的卫队说,脱脱不花一大早就去射猎了。”
   脱脱不花并没有去射猎,这个胸怀大志的年轻人抓住一切机会做统战工作。此时,在蒙古贵族的毡房里,脱脱不花正和大家说话:“……你们的家族和我的家族从来都是休戚与共,虽然你们是异姓贵族,可黄金家族从来都把你们当成最坚定最可信赖的朋友。”
   贵族们纷纷赞成:“汗王说得对,咱们从来都是一家人啊。汗王,我们知道您的处境,我们手里还有十几万兵马,从今以后都归您调遣。哪怕跟明朝战到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后悔!”
   脱脱不花一笑:“我谢谢你们的信任,但是我要告诉你们,我们目前不应该和明朝作战!我们蒙古健儿的生命是宝贵的,不能随便死在无谓的战场上。我们的当务之急,是逐渐地使自己壮大起来。”
   贵族们频频点头。
   连日来,脱脱不花带着两个弟弟和几个随身扈从,一个营地一个营地的跑,去和贵族们及拥兵的将领们谈天说地,增进感情。他的礼贤下士的作法很轻易的就得到了民心,本来蒙古贵族就对黄金家族充满了敬意,脱脱不花又是如此谦恭。他们纷纷表示决心跟党走,大是大非不糊涂。一位首领甚至对脱脱不花说:“我的骑兵永远都是汗王的卫队。”
   脱脱不花的举动引起了也先的注意――这不像是一个什么事都不懂的小屁孩呀?他琢磨来琢磨去,还是去向他的父亲求教。
   也先告诉父亲:“听说那脱脱不欢这些日子天天在草原上游说,去了好多部落。您说他这是要干什么呢?”
   正在读书的脱欢放下书,沉默片刻:“叫他明天跟我一起去射猎。”
分裂与统一之蒙古英雄第一部:崩溃
   蒙古人的射猎和演兵毫无二致,旌旗猎猎,铁骑纵横。脱欢和脱脱不花并辔追赶着一只负箭逃命的小鹿。
   脱欢在马上挽弓搭箭,只听嗖的一声,小鹿再次中箭,翻滚着倒下。
   扈从们齐声呐喊:“射中了!射中了!”
   脱欢勒住马,骄横地看一眼脱脱不花大汗,说:“跑得了吗?”
   脱脱不花笑了,说:“脱欢太师,您射的是一只柔弱的小鹿,所以您可以第一箭第二箭第三箭的一直射下去。可若是一只虎呢?”
   脱欢哈哈大笑:“汗王,虎和鹿我还是分辨得出来的!”
   射猎归来,脱欢正在看挂在壁上的地图。儿子也先走了进来,他带来一个让脱欢不舒服的消息:“父汗,脱脱不花要和我们分营了。”
   脱欢回过头来,一愣,问:“分营?有人跟着他吗?”
   也先沮丧地回答:“多了。”
   脱欢惊了:“都是什么人?”
   也先:“都是从各地赶来的贵族!”
   脱欢带领扈从上马:“走,去看看。”
   草原上,脱脱不花带着两个弟弟和十几位贵族并辔而行。
   他们身后是全副武装的大批蒙古骑兵和扶老携幼赶着牛羊马群的牧人。
   马蹄声传来。
   脱欢和也先飞驰而来:“汗王,请等一等!”
   脱脱不花回头,勒住马。
   脱欢追上来:“汗王,您这是要?”
   脱脱不花笑了:“是太师呀,我要搬到自己的汗廷去了。在您这里打扰了好些日子,也该走了。有事就来汗廷找我吧!”
   说罢,纵马远去。
   一队队的蒙古骑兵从脱欢和也先的眼前走过。
   脱欢咬牙切齿:“我真没分辨出来鹿和虎?”
   脱欢病倒了,躺倒在榻上,医生和扈从在忙碌。也先守在父亲身边,只有他明白父亲是为什么躺下的。俗话说得好:玩了一辈子鹰,倒让鹰给叼了眼!
   也先:“父汗。”
   脱欢睁开眼睛:“叫他们都出去吧。”
   也先:“你们都出去!”
   人们退出。
   脱欢拉着也先的手:“孩子,你的爷爷,奠定了卫拉特人的霸主地位,你的父亲,统一了蒙古高原。他们留给你的任务是―― 一个由我们绰罗斯家族建立的新的蒙古帝国。记住了吗?”
   也先含泪点头。
   脱欢闭上了眼睛。
   1440年,位高权重的脱欢太师带着巨大的遗憾离世。许多蒙古文历史文献中都载有关于脱欢在统一蒙古各部后,企图篡位的传说:一天,脱欢骑着马来到成吉思汗陵前,用剑劈其帐壁,出言不逊,说要取代成吉思汗,要做全蒙古的大汗。他的言行惹怒了挂在陵寝帐壁上撒袋中的弓箭,弓箭发出响声,脱欢背上应声出现了箭伤,口鼻流血。惊惶的人们看到撒袋中有一支箭还在颤动,箭头上沾着鲜血。此后不久,脱欢就含恨死去。这显然是一则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但也反映出了当时脱欢想做全蒙古大汗而又迫于蒙古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只有黄金家族后裔才能合法继承蒙古大汗汗位的正统观念的阻碍,最终也未能当上大汗的历史事实。
   他没有黄金家族高贵的血统(血统论啊血统论),无法成为第N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两个凡是嘛!
   不解放思想就是不行!
   脱欢大帐外边,扈从和医生都站着。
   也先声嘶力竭的哭声传了出来:“父汗!”
   人们都呆立着,面无表情。
   儿子也先继太师位。
分裂与统一之蒙古英雄第一部:崩溃
   也先和父亲相比怀有更大的政治抱负和雄心壮志,这就是他常说的求大元一统天下。青年时代的也先辅助其父,驰骋于蒙兀儿斯坦的广阔疆场,同崴思汗进行过60余次战争。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他锻炼的有胆有识。
   就为人的深沉和谋略来说,也先更胜父亲一筹。他和忽必烈系的大汗脱脱不花融洽的合作,利用其黄金家族的正统身份,号令草原各部臣服。为了进一步向脱脱不花示好,他把原来受阿鲁台太师和阿岱汗节制的大兴安岭以西的蒙古诸部和岭东的兀良哈地区蒙古诸部,交给脱脱不花汗直接统帅。也先还主持贵族会议,封脱脱不花的弟弟阿噶巴尔济为济农,管理蒙古右翼。
   各位也许不大明白这济农是个什么玩意儿。不得了!大官!
   蒙古当时的社会形态是封建领主制。毛泽东当年提倡的全民皆兵在蒙古封建领主那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我怀疑毛是拾人家蒙古人的牙慧。那时全体蒙古人分属若干大的部落集团,称为“兀鲁思”。“兀鲁思”又由若干“鄂托克”组成。“鄂托克”的汉语意思为“部落、疆城、屯营地”,是北元时期蒙古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若干“鄂托克”联合在一起,就构成“万户”。在“鄂托克”中,“阿寅勒”是基本的经济核算单位和生产单位。什么是“阿寅勒”呢?氏族和氏族分支之下是游牧部落的帐落,就叫“阿寅勒”。“阿寅勒”通常有一个大家庭构成,有自己的毡帐和牛羊。蒙古大汗是蒙古的最高领导人,而济农就是副最高领导人。他们以下是洪台吉和台吉,此两项职务的担任人必须是黄金家族的成员。蒙古诸王则是成吉思汗兄弟的后裔。在这以下,才是知院等等。知院是负责军事的官员,类似于总参谋长。
   阿噶巴尔济当上了济农,美得不成样子。也先又给他添了一美――把自己的女儿齐齐克嫁给了阿噶巴尔济的儿子哈尔古楚克为妻。
   也先和脱脱不花联手,利用军事征讨、封官设治、联姻结盟等手段征服和拉拢蒙古各部,最终达到了这样的程度:“漠北东西万里,无敢与之抗者”。
   不仅如此,也先还把新疆哈密也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卫拉特的南部与哈密接壤,十四世纪前,哈密属于察合台汗国管辖。明朝来了,知道这个地方极其重要,为加强羁縻,从嘉峪关东一直到哈密西,设立了八个卫所,分别是安定卫、曲先卫、阿端卫、罕东卫、罕东左卫、沙洲卫、赤斤卫、哈密卫。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封哈密首领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并赐金印。第二年,安克帖木儿哥哥的儿子脱脱继承了忠顺王王位。明朝不放心这些少数民族,又陆续从朝廷派了汉人周安、刘行来协助治理。可见此地对明朝的至关重要。
   这里的居民以畏兀儿为土著,另有回回和哈剌灰,三族共处,同居一城,礼俗各异。畏兀儿主要从事农业、畜牧、园艺、纺织和开矿,回回是做小买卖,不知道那时有没有切糕党,哈剌灰强悍,以射猎为生。
   哈剌灰这个民族称谓很陌生。
   确实,史籍里对这个民族的记载过于简略。目前仅知道哈剌灰人是明代中后期生活在新疆哈密及甘肃安西地区的一个重要部落集团,似乎是鞑靼部的一支,迁居于此,形成新的部落集团。后来又吸收了众多卫拉特部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也有人认为是明朝西域安定卫属下的一个部落,洪武年间因内乱迁来哈密地区。
   这个民族十分强悍,而且与明朝关系一直很好。在数十次局部战争中都站在明朝一边,反对分裂。
   明末清初之际,这个民族渐渐融于其他民族。
   没了。
   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
填写显示名:
4到16个字符:中文,英文小写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店面广告牌设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