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搞园林绿化与土木工程的想开一个公司 你不知道的事 电影那个公司包含这两个

2004年全球脑库论坛房地产分论坛演讲实录
来源: 作者:
  [主持人]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2004年全球脑库论坛房地产分论坛现在开始。首先我们将要进行的是中国深圳十大创新楼盘的颁奖典礼,我是本次论坛的主持人宋娜。 [|8:57:14]
  [主持人]在深圳最高规格的五洲宾馆,国际著名政要、脑库专家和商界精英们共聚一堂,这是深圳房地产20多年来规格最高,影响广泛的一次智慧的盛典。由于五洲宾馆的名额限制,很多人不能亲临现场,我们代表主办代表表示歉意。 [|8:57:40]    [主持人]我们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新居住时代的建筑设计创新,前来进行主题演讲的嘉宾都是有盛誉的设计大师,他们是德国GMP建设事务所高级副总裁个四先生,中国建筑设计大师,建设部顾问总设计师赵冠谦先生,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先生,英国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中国)总经理和中国区董事刘嘉峰先生。 [|8:58:33]
  [主持人]今天光临本次盛会的还有许多世界的知名人士,他们是美国斯坦副大学亚洲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太平洋亚洲研究中心主任Aoki Nasahiko先生以及德国经济管理联合会董事的Nikolaus先生等等,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对于贵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 [|8:59:57]
  [主持人]另外,本次论坛的网络直拨单位为搜房网,论坛的全过程将在30个城市同时进行全程的网络直播。由中国综合开展研究院和中国深圳商报举办的2004年全球脑库论坛目的是为政府和企业服务,让全球的智慧在这个平台和桥梁上碰撞,而我们房地产的发展也需要这种世界性的眼光。我们今天非常荣幸地请到了深圳市副市长吕锐锋先生,下面有请吕锐锋先生为大会致词。 [|9:00:56]
  [吕锐锋]尊敬的格茨先生等,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出席2004年全球脑库论坛房地产分论坛的的有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香港等地的嘉宾,还有中国房地产界众多的专家以及深圳著名房地产企业家,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向与会的嘉宾和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9:01:41]
  [吕锐锋]朋友们,中国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抢进的动力,成为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的手段。同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改变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进程,并改变了中国人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中国进入了一个新居住时代,围绕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我们的建设设计应如何更充分地利用和保护自然的生态环境,如何营造和体现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和人文关怀,如何具备更改开放的国际视野,如何促进房地产开发理念与消费者居住观念的转变?这是目前房地产界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天论坛要讨论的最核心问题。 [|9:02:51]
  [吕锐锋]论坛是畅发观念,促进友谊的形式,在中国房地产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时刻,举办这次主题为新居住时代的建筑设计与创新论坛,有助于接见国内外房地产设计与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提高深圳房地产业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房地产开发市场的建筑设计创新,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实现建筑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交流,巩固和发展深圳房地产取得的成果,增强在未来房地产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在新时期实现我市房地产业的第二次腾飞,这就是举办本次论坛的主旨。 [|9:03:21]
  [吕锐锋]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大家坦诚的交流和研讨,能够达到本次论坛预期的目的,祝愿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9:03:40]
  [主持人]谢谢吕市长。下面请主办方代表深圳报业集团副社长,深圳商报总编辑王茂亮先生讲话。 [|9:04:08]
  [王茂亮]尊敬的格茨先生等,尊敬的吕锐锋副市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首先我代表主办方深圳商报和综合开发研究院欢迎各位参加2004年全球脑库论坛房地产分论坛,昨天一天的大会,各位专家就区域经济合作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发展了很多具有前瞻性的意见,相信这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区域合作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今天上午的分论坛是应中国企业家们的要求,贴近中国企业的发展进行深入的讨论。 [|9:05:08]
  [王茂亮]为此,我们特地请来了世界第五大设计师事务所的格茨先生等各级建筑大师,我国建设部、清华大学等的权威学府和具有影响力的国家,请他们为我们演讲。各位已经知道,深圳已经具备了国际化的战略目标,而深圳的城市建设要体现国际化的目标定位,必须在业城的基础上加大创新的力度,全球脑库论坛房地产分论坛特意设计了这个建筑设计的新主题,进而深入探讨房地产开发市场如何走新居住时代,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展望新居住时代设计的未来主题,我们相信,各位专家的创新思想必然能够通过今天的平台传播到四面八方。 [|9:06:43]
  [王茂亮]在论坛开始前我们将对深圳十大创新楼盘进行颁奖,因为他们已经将创新设计的理念应用于实践,并造福于民,市民感谢他们的创造性贡献,我们祝贺他们获得这样的荣誉。再次感谢各位领导、专业、企业家出席今天的分论坛,谢谢大家! [|9:07:10]
  [主持人]这是一个新居住时代。深圳市中国建设的前沿阵地,许多世界上领先的设计理念在深圳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体现,这是居住于世界同步的时代,我们今天在座的房地产精英们以及更多的地产人共同创造了这个时代,经过专家推荐,市民投票以及专家评选等综合的评选城市,2004年全球脑库论坛评选出了中国深圳十大创新楼盘,那么,是哪十大楼盘荣获此项殊誉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9:08:04]
  [主持人]首先恭喜安联大厦,请出领奖代表深圳市安联公司总经理王新村,请出颁奖嘉宾德国GMP建筑事务所高级副总裁格茨先生为他颁奖。 [|9:09:13]
  [主持人]恭喜京基御景华城地产,请出深圳市京基房地产有限公司副总裁张伟仪先生领奖,请颁奖嘉宾美国斯坦福大学亚洲经济研究中心的青木昌彦先生为他颁奖。 [|9:10:06]
  [主持人]恭喜佳兆业地产,请颁奖嘉宾为他们颁奖,请佳兆业营销总监沈麦岚先生领奖,请出太平洋亚洲经济研究中心的阿伦先生为他们颁奖。 [|9:12:25]
  [主持人]下面揭示第四个获奖楼盘。恭喜花好园,请领奖代表深圳花样年投资副总裁王少军先生领奖,请出颁奖嘉宾沃纳?安霍尔特先生为他颁奖。 [|9:13:38]
  [主持人]我们继续看下一个获奖楼盘,请看大屏幕。 [|9:16:14]
  [主持人]恭喜航天大厦,请出领奖代表航天大厦总经理龚江山先生领奖,请出颁奖嘉宾是英国罗伯特先生为他颁奖。 [|9:16:43]
  [主持人]恭喜鸿翔御景东园,请出深圳市鸿翔御景东花园的总经理张孟恒先生领奖,请出德国GMP建筑事务所高级副总裁格茨先生为其颁奖。 [|9:17:00]
  [主持人]恭喜瑞河耶纳,请出该公司总经理查秀萍小姐领奖,请沃纳?安霍尔特先生为其颁奖。 [|9:18:45]
  [主持人]继续揭晓下一个获奖楼盘,请看大屏幕。 [|9:19:25]
  [主持人]恭喜万科17英里,请出领奖代表深圳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代表吴兆庆先生,请出颁奖嘉宾是太平洋地区论坛执行主席阿伦卡罗先生颁奖。 [|9:19:59]
  [主持人]恭喜万科城,请出深圳市万科房地产万科城负责人安静上台领奖,再此请出英国罗伯特哈金斯先生颁奖。 [|9:21:05]
  [主持人]接下来一起看最后一个获奖楼盘,请看大屏幕。 [|9:21:44]
  [主持人]恭喜新世界中心,请出领奖代表深圳市新世界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大伟先生,请出美国斯坦福亚洲经济研究中心的Aoki Nasahiko(青木昌彦)先生颁奖。 [|9:22:51]
  [主持人]深圳的建筑设计水平一直在全国领先,除了以上的获奖者,在这里我们还要颁发两个特别荣誉奖,这两个单位是波托菲诺以及天健郡城,请出这两个公司的负责人上台领奖。 [|9:24:48]
  [主持人]历史由人创造,刚刚这些房地产精英们的身上就体现出了新产品、新观念和新潮流,也预示了房地产业的新趋势,他们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开拓出地产领域的新天地,为我们深圳的房地产作出了独到的贡献,让我们再一次感谢他们。 [|9:51:42]
  [李津逵]我是综合开展研究院的李津逵,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听说在座的来宾中间不仅有深圳规划建设界的专家,还有很多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企业家,并且有北大、清华在深圳的研究院当中的各种规划设计建筑房地产专业的EMBA班的同学,欢迎你们。 [|9:52:23]
  [李津逵]本次的脑库论坛是第四届,在昨天上午出现了非常精采的局面,作为见证人,我觉得是非常难忘的。昨天上午欧盟前主席谈欧盟最大成就就是在五十年终当中欧洲没有战争,这是欧洲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如果中日之间、日韩之间的政治家和学者们也能有欧洲这也政治家远近卓识的话就不会像今天这样的步履蹒跚,今天我们的脑库论坛有这样的专家,有中国知名的建筑大师,有各位朋友所提的很多问题,我想今天我们的论坛也能够非常精采。 [|9:53:00]
  [李津逵]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中国的演讲嘉宾,并请他们到前台就坐。第一位是德国GMP建筑事务所高级副总裁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先生,欢迎他;下面请出中国建设设计大师建设部顾问总设计师赵冠谦先生,欢迎他;接下来请出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博士,欢迎他;接下来请出英国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中国)总经理和中国区董事刘嘉峰先生。 [|9:53:32]
  [李津逵]这四位先生的情况实际上大家作为业内人士来说都非常熟悉,我想把更多的时间给他们作为演讲。首先请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先生为我们做演讲。大家知道,格茨先生在八十年代中期完成了他的硕士学位之后在德国的重要几个城市,比如说汉堡,柏林、法兰克福都做过不同的建筑设计,比如说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大型会展建筑,九十年代以来,格茨先生就活跃于全世界最大的建设工地,全世界最完备的城市设计的实验场――中国。来自全国各地的在这样的建筑中间我可以大概地了解格茨先生,比如说中国广州的发展中心大厦,杭州的黄龙大厦,中国上海的港口城市规划,还有深圳的会展中心,格茨先生今天要给他们所讲的题目是: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大家掌声欢迎格茨先生。 [|9:55:41]
  [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先生]各位好,谢谢大家!在这次非常著名的全球脑库论坛上发言,我的演讲题目是: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在传统的中国文化当中营造了非常重要的城市结构以及非常优美的建筑,我们知道,在中国有很多像北京的很多旧城市,包括南京和苏州,这些很多城市结构都非常漂亮,这也是我喜欢在中国工作的原因,我来中国已经有五年,我非常喜欢中国这个国家。 [|9:56:18]
  [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先生]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还应该多看中国建筑现代的发展,尤其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为中国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动契机,中国的城市建筑已经出现了巨大的转变,每一方面中国一直想跟上世界的国际水平,能为中国带来繁荣,大家看到,中国已经达到了这个繁荣。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无论是从意识形态以及对中国新的建筑定义以及机制上的系统来应对这方面的变化所做的准备还不够,而且还需要不断地调整。 [|9:57:21]
  [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先生]在八十年代以来,我认为中国的城市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全球的形成;第二就是现代的运动,另一个就是经济的腾飞,这些影响越来越小,也令我们整个建筑设计当中也出现了很多的变化,比如说北京、上海以及香港变成了统一化的设计,看起来非常相象,而且似乎丧失了他们自己原来的面貌,所以说很多路标式的建筑,包括城市都慢慢地消失了,落入了高楼大厦行列当中,这当然是后现代的影响,现在几乎很难控制新的发展,因为中国新的发展很迅猛,这也是好的方面,因为很多人进入了中国的城市,尤其是深圳、上海、北京等这些富裕的城市。 [|9:58:05]
  [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先生]但是我所担心的是开发商的兴趣,它控制了城市的整个规划脉搏,但是在经济腾飞以及全球方面威胁方面如何控制这方面的增长有所减弱,但是在不断发展的城市压力之下,尤其是在亚洲国家比比皆是,在未来的时间当中,会有成百万的城市有这种现象发生,我记得去年,在全球上只有五个城市超过一千万的人口,但是现在有二十至三十个城市人口超过一千万。 [|9:58:56]
  [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先生]在我为大家介绍我们的理念之前,想向大家介绍主要的以下几点,第一我们现在城市当中哪些影响应该进行管理,现在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依然离开他们的故乡来进入工业化的城市寻找工作,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准,以及实现他们更好美好的梦想,所以这些城市一定要意识到这方面的变化,并且要为他们提供实现梦想的机会,所以城市一定要扩张。 [|10:00:28]
  [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先生]我们现在看到,越来越多的居住楼群不断地在增长,而且也提出了更多的规划,当然我们要进行很好的控制和规划,包括是哪方面以及海岸线、公园等等,这就是流动性。我们知道,城市的增长要求也在增加,城市内的高速公路以及立交桥都在实际控制了我们整个城市的轮廓线,所以我们要考虑其他更好的方法。比如说地铁、地下通道等等。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10:00:59]
  [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先生]第三点是整个的工作流程,我们知道,在公园化的变化以及工作流程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对工厂,我们现在很多工厂迁移到城市的边缘,在市里面生产的地方,很多是由服务行业所取代,比如说工厂由居住区来取代信息在不断增长,这会影响到很多城市的规划这些新类型的建筑会比较灵活,并且能够满足新的技术以及人文需要的本质方面的平衡,这样他们就可以调整,应用新的IT技术来进行革新。 [|10:02:06]
  [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先生]另外一方面就是媒体,我们知道,这些商业方面也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你们将会直接影响到这方面的功能,所以说,我们整个城市的面孔都会得到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需要得到控制,但是还有轮廓性。我们一般认为摩天大楼就是现代化大都市的象征,因为他们主宰着一个系统化城市的轮廓线。但是我们也认为,这不能是太过于暴躁,否则会影响整个城市的规划美观。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各种摩天大厦也是象征着一个城市,他是不是代表着权利和受政治的影响,所以现在在上海来说,至少有四千五百座这样的摩天大厦。知道这一系列的数字和事实之后,我认为,我们在考虑到人类生活质量需求的时候,就不能让这些矛盾影响到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所以我认为,怎么样控制这些摩天大厦的崛起,就像我们的心脏跳动一样,如何才能使整个城市变得更加活力而充满动感。这里我想给大家讲我正在做的几个项目,来突出我们想突出的像现代城市规划的哲学。 [|10:03:08][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先生]首先我想讲的是一个路桥港市,是在东海边的一个大都市,上海的人口增长非常快,现在应该有一千三百多万,至2020年就会达到一千六百万,怎么样在上海为这样庞大的人口提供居住环境,我想城市规划部门已经决定组织国际上为新的港口城市做好规划,用国际深海集装箱港口城市提供更好的城市规划。我们并不是想降低上海的城市层次,而是想这个层次变得更加高,而路桥港市就是想达到这样的目的,是为了使水城市和工业更好地联系,所以形成了很好的都是形成和空间,才使路桥港市在堪培拉是唯一能够达到这的规模,可以为六十五平方公里的一片土地提供三十万居民的住处。 [|10:06:05]
  [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先生]路桥港市的理念就是怎么样才能采取传统的欧洲城市的理念,而且把它这种革命性的理念结合起来来,我们最主要的是注意他的周边城市,比如说环绕的湖大概有2.5平方公里和8平方公里的湖边可以散布的小区形式,文化化的建筑还有这种休闲的设施,也是在小岛上体现出来,这些都可以通过划船来做这些休闲活动。这也是我们想带给路桥港市的一个新理念。 [|10:06:48]
  [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先生]关于怎么样才能使理念提高,我想举一个很好的离子,在汉堡,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变化,他的整个城市都是和水紧密联合,水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个很好的环境,而且在汉堡可以说和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而整个城市的结构就是在这样一个中心化发展,就像一个湖一样的形状,就好象水一样不断地嘀嘀嗒嗒流下来,形成一个非常有优美景观的港市。我们可以看到,那种浓缩性的街道以及他的城市和公共的设施场合,这些水域给居民创造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居住环境。 [|10:07:34]
  [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先生]我们可以再看一看这个城市的结构,这就是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所进行的一个哲学理念,一个新的居住方式,这是关于一种紧缩性的建筑分到不同的部分,为城市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结构,下面可以说是对城市的补充,比如说水路,湖水等,现在来自个体或者是公共交通,加上清洁以及街道各种功能来缓解建立设施的交通的准则,当然这些小湖或者水路,只要是在水边居住的理念,使城市能够有更多绿色居住的地方。 [|10:09:24]
  [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先生]现在的城市区域,各种功能的平衡,我们应该组织各种文化、服务、办公、居住等等,我们可以看到,在城市当中有三个湖水,包括三个不同的地方,第一个首先是办公、写字楼,包括酒店等等作为建筑的路标,然后会有娱乐方面的岛包括多功能厅和博物馆等等,在上海我们看到这里有一个新外滩,主要是在湖边漫步区所建立的,这个城市的主要象征是需要三百米高的塔,就好象是下落的水一样,好象很多珍珠一样嘀落下来,所以说有塔的象征。 [|10:10:30]
  [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先生]刚刚说的公园,里面有学校、幼儿园等等,与其他的休闲功能相比,避免这些材料的不相符合,所以我们做出了材料概念只能够保证统一性,比如说新外滩有这些天然石,不太能够有这些材料使这些新外滩有一些不和谐的感觉。刚刚所讲的地标或者路标的建筑是路桥主要的标志性的建筑。 [|10:11:41]
  [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先生]路桥将会是七十万人口的居住城市,而且很快就会增加这些人口,使这些能源方面能够进行很好的项目规划。所以我想给大家看一个卫星的图。到了2005年的时候,第一部分将会实现。从我刚才讲过的在这个关于规划主图的哲学理念。 [|10:16:57]
  [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先生]我提出以下建议:第一,现代的城市不要去影响质量方面的成长。第二,公共场所应该由国家部门控制,并且按照价值最后协调。另外城市规划方面,应该要记住在新的结构当中应该支持以人为本,并且考虑规模。第四,要将不同的规模平衡。写字楼、商业区、居住区、文化区以及娱乐功能要保证是一个非常有动感的城市。交通也不应该从我们城市当中剔除出去,我们要考虑移动性以及街道的生机,包括各种铁路系统方面的支持。所以我觉得任何一个城市都应该保证自己的定位,比如深圳就有很好的定位。城市规划应该是服务人类,而不是人类服务城市结构这个系统。这些自然环境应该有很好的保护。因为我们需要自然的环境。城市应该节省资源,并且建立各种再生的系统,包括太阳能等等。我们还应该保护我们城市的独特性。 [|10:17:29]
  [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先生]最后我想给大家再看一下在北京做的两个CBD项目。主要是维修和扩建现有的城市结构。通过这两个项目,在非常大的CBD地区,怎么样将这么大的地区分成不同的小区。这些区域可以令人看出他不同的功能。第二个项目,是现有城市结构的附加。像路桥市这样一个较新的卫星城。我们可以看到南宁会展中心,之前南宁并不是特别文明的城市,所以有了这个建筑后,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可以去办很多重要的会议。而且可以提高南宁城市的档次,这令他们感到自豪、高兴。当然我们在重庆,也拿到了一个歌剧院的项目。这也是一个标志性建筑重要的一环。 [|10:18:19][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先生]在我的演讲结束的时候,我给大家看一下我们非常感到自豪的建筑,也就是我们深圳的会展中心。在此我们发现,我认为最激动人心的部分就是城市当中飞机重要的环节,这个建筑首先有一个空中的结构,我们可以直接看到深圳的全景。看到这个建筑的人都会有印象。 [|10:18:41]
  [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先生]最后我感谢会议主办方给我这样的机会。我们深圳有这么多人才,而且有这样得知品味,任何一个城市都没有这样好的条件,我们希望重新调整我们的城市结构,能够对全球化进行更好的管理,这样能够改变我们的系统,包括规划部以及建筑设计的单位。在实际当中,也很少有地方得以这样重建,北美、欧洲以后会学习中国的经验。谢谢。 [|10:19:35][page]
  [主持人(李津逵)]谢谢(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先生的演讲。他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他讲到当代中国的城市规划建设是在三大潮流推动下展开的。这就是全球化、后现代性和经济的腾飞。的确是这样,去年中国消耗了全球水泥产量的54%,全球钢产量的34%、全球煤产量的30%、中国正在搬家,从农村搬向城市。到城市后,我们应该住在什么样的地方?这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新居住时代。下面我们请我们国家研究住宅特别是住宅标准方面有深厚造诣的老前辈赵冠谦先生,为我们演讲居住与健康。大家欢迎。 [|10:20:58]
  [赵冠谦]各位代表,早上好。我的题目可能和我们这一次主题不是太吻合。但是我想“新居住时代的建筑设计与创新”跟我们居住需要考虑哪些问题还是有密切的关系。我就用“居住与健康”这个题目和大家共同探讨。 [|10:21:46]
  [赵冠谦]人类居住健康问题的提出已经引起了全世界居住者的关注。大家越来越追求拥有健康的人居环境,环境与人类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应该尽力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并和他和谐共生,创造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健康环境和生活方式。居住健康建设要确保在广义上的健康,包括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等多层次的健康。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我们人类居住生活空间的功能获得极大的充实,但是过分依赖现代科技的生活方式会失去对自然界的眼光、空气和水的合理利用,甚至会削弱生活居住的健康性。所以应该在满足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升健康要素。关注社会环境的健康性。从而能够建成健康、安全、舒适、环保型的人居环境。 [|10:23:09]
  [赵冠谦]住区环境的健康性。首先在于对住区基地的周密选择、对基地生态环境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其次要组织好住区内不同层次的空间,安排各种交往健身的场所,还需要建立便捷、安全的交通网络和方便使用的配套设施,最终之创造出健康的的住区环境。 [|10:23:52]
  [赵冠谦]住区环境的健康性应该怎么达到呢?我觉得应该通过亲和、协调自然、创造健康环境、减少住区污染、组织便捷的交通、完善配套的设施这五个方面来达到。首先是亲和协调自然。我们创造住区,他的基地和周边的自然环境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对这些自然条件进行保护和利用。包括地形、地貌、树木、植被、水系、河流、山坡、古迹等。现在大家已经对此引起注意,而且对居住的环境进行了很好的保护和利用。还有基地气候之条件的适应和组织,这也很重要。比如要改善严寒、干燥、热、超市等恶劣气侯,有效组织阳光、空气、水系、自然风,这样来达到环境的健康性。 [|10:24:58]
  [赵冠谦]下面是几个我们正在进行的试点项目。这几个项目都多少在这方面进行了努力。我想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不一一给大家介绍了。大家看一看就可以了。 [|10:26:22]
  [赵冠谦]这是厦门的浪琴湾、这是长沙香舍花都,主要是保留的基地一大片树木。这是南宁邕江湾,形成了非常好的水系环境。而且基地上有很多古老的树都被保护和利用。海口的森林花园,原本有很多树木,非常有名的树木,在规划当中就把他们进行了很好的保护。让人们能够充分享受氧吧。这是重庆的阳光华庭,北边是江,南边是山,所以规划的时候充分考虑了自然环境的享受。 [|10:27:25]
  [赵冠谦]我们试点小区进行的过程中,对日照环境也是非常重视,所以每个小区都进行了日影图的分析,保证每一户有合理的日照条件。还有对风环境,特别是有一些地段可能受到地形的限制,这时候就要进行风环境的分析,怎么能够考虑在合理的布置住宅,使得住区内风环境比较均匀,而且不出现涡流的现象。住区环境的健康性,第二是要创造健康的环境。比如提倡健身、休闲、交往等活动空间场地,适用安全、景观优美,设施齐全这些要求。所以要通过园林空间、植物配置等创造环境。 [|10:28:38]
  [赵冠谦]这是北京奥林匹克花园空间的组织,他是根据空间的序列布置中间的一条公共空间,各个组团相互配合。还有院落式的空间,从而使居民在住区内很好的享受各种不同类别的空间。北京金地格林小镇是集绿地、提供健身、休闲的环境。形成了围合式的景观空间。 [|10:31:09]
  [赵冠谦]珠海五洲花城是围合的处理,但是围而不闭,他向两端开敞,使得比较炎热的地方仍然保证良好的空气流通。第三是减少住区污染,像生活污水处理回用,雨水收集回用、垃圾处理,用焚烧填埋的办法。还有对噪声的隔离。还有控制废气的排放。这样来解决对住区污染的减少。比如有的地方采用中水系统、有的地方对生活垃圾很好的处理、还注意对水环境、声环境、空气环境、热环境,采用各种方式来达到。 [|10:32:00]
  [赵冠谦]像这个是北京是北京三环新城,他在铁路线旁边,他采用各种办法保证声环境的质量。比如景观的复合屏障,隔声沟、窗,封闭阳台等等措施来达到声环境的保证。第四,组织便捷的交通。在住区内交通分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两个方面,动态交通原则上要做到人车分流,人车尽可能不交叉,静态交通药材用多种乘车的方式做到存取方便,而且减少对居民的干扰。 [|10:32:44]
  [赵冠谦]现在很多住区动态交通采用外围的做法,这样使得车辆不进入小区内部,这样可以减少人车干扰,他的静态交通采用半地下的处理,靠近外围的车行道,这样可以很便捷的乘车。有的采用纵横向的车道来达到他的便捷要求。也有采用半环形和外环这种混合的外围组织,人行在中间。这样基本可以做到人车分流的效果。同样,这也是用外围的车型和人行中间走,这样避免了人车交叉的问题。 [|10:34:06]
  [赵冠谦]最后一个是完善配套设施。也就是说,住区的配套设施要方便居民购物、孩子求学和不同人群的文化健身活动,给居民创造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的健康生活环境。不同的住区采用不同的方式,比如这个采用了购物的内街,方便购物方式。也需要配套齐全,像这个住区既然有学校、还有会所,会所分别有主会所、分会所,还包括幼儿园、购物等等,这样使得居民生活非常方便。会所分主会所、次会所。 [|10:36:15]
  [赵冠谦]香密山花园主要是有一个非常完善的健身场所,让居民能够得到良好的健身活动。像南方嘉兴太阳城考虑了老人,主要是为了老人提供方便的居住的条件。 [|10:36:54]
  [赵冠谦]住宅空间的健康性应该怎样达到呢?住宅空间的健康性主要要把握住宅空间的生理健康因素和心理健康因素。生理健康因素包括清晰的功能分区、适宜的空间尺度、无障碍的空间、无声的健身空间、灵活的可改空间。清晰的功能分区大家已经很注意了,只是有的时候做住宅设计的没有充分考虑他的功能分区的要求。功能分区主要做到公共性、私密性、动态静态的分离。 [|10:38:30]
  [赵冠谦]这是一个简图。下面几个功能分区的实例可以看到公共区和私用区比较明确的划分,这样使得生活非常的合理。第二,要有适宜的空间尺度,合理的空间尺度主要是取决于必要的设备设施,家居等布置所需要的面积,人体占用的面积和活动操作所需要的面积。把这三方面的面积综合起来进行合理的组织,最后可以达到最合理的空间尺度。现在有很多住宅设计往往要么就是空间尺度过大,使人居住在里面不温馨,要么过小,使人不舒适。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合理化的居住面积。 [|10:39:26]
  [赵冠谦]这几个例子,他们的空间尺度基本比较合理。比如说这个房屋主卧是3.6米,次卧是3米,这样使人活动自由,同时家具也比较紧凑。第三,无障碍的室内设置。要考虑他的朝向,要有良好的日照、通风、采光,相互之间有关的房间要紧临,比如卧室、卫生间不要离的太远。这样使行动不方便的人使用起来方便,空间尺度要适宜,还要方便做轮椅活动和操作。地平不要高差。现在很多住宅为了空间有变化,做了没有必要的地平高差,这样使得有些家庭使用起来很困难。还要有方便的辅助设施,设置扶手、呼救装置等。要适当放宽门筒、墙角要做成圆滑,开关要降低、设备开关等等要充分考虑无障碍的使用。这几张图是无障碍的设施。 [|10:41:19]
  [赵冠谦]第四,有健康的活动场所。比如卫生间放大、阳台扩张、入户过渡空间增大等等。比如像这个平面,这里专门有健身的地方。像这个阳台放大、入户空间放大,这都提升了居民在室内健身的可能性,可以让居民在自己家内有健身活动。同样这张图也是如此。第五要有卫生的居住空间,也就是说要保证室内有充分的日照、通风、采光。比如,套型设计要尽可能有南向的房间,同时要是南北通透这种可能。南向的房间比较多、南北通透达到通风良好。 [|10:44:24]
  [赵冠谦]住宅空间的生理健康因素第六要有灵活的可改造空间,这就需要具有大空间的结构体系,可拆装的分隔体以及灵活的设备和管线。这三个条件中,第一个和第二个还是容易做到,就是大空间的结构体系和可拆装的分隔体。比较难是灵活的设备和管线。所以改造的同时,要使设备和管线能够做到相应的改动。 [|10:45:09]
  [赵冠谦]这几个就是灵活空间的例子。这张图也是。他的结构体系保证了灵活改动。住区空间第二方面是心理健康因素。要有宜人的交往空间等。宜人的交往空间在我们住宅中已经注意到要增进邻里关系。比如把单人入口扩大、增设休息空间、高层增设空间。但是这些空间必须要设置桌椅、种植、绿化设施等,这样才能达到交往。比如这是底层加空的措施,这是屋顶上有花园,让人们可以尽情交往。这是电梯厅扩大,这是地层入口的扩大,这是中间层的设置,这是加空层,这都可以增进居民之间的交往。私密的居住行为,私密行为得到保护是住宅自主性的直接体现,也是评价住宅的一项心理尺度。 [|10:47:26]
  [赵冠谦]要防止生活干扰、生活噪声的干扰,比如不设前是的卫生间的门不应开向厅,卫生间设在私用区,书房门不宜开向厅等等达到私密空间的保证。这两个是最能解决楼板隔声的办法,往往楼上的活动干扰下一家,我们现在做了一个试验,基本能够达到国家隔声标准的一级标准。 [|10:48:16]
  [赵冠谦]安全的保障措施。安全感是人们行为经验的一种表现,影响安感的因素有多种,比如上下层住户有不安全感。高层阳光楼干高度应比多层的高度。还有门洞的高度,如果稍微低一点,就会感觉碰头。实际上他不会碰,但是心理上有一种感觉。这些都要考虑到人们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因素。 [|10:49:15]
  [赵冠谦]要保证优美的视觉环境。赏心悦目的视觉环境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比如窗口是住宅的眼睛,应该合理设置视觉窗口。这几个实景就是表示户内和户外的环境能够沟通,这样人的良好视觉环境就能够得到保证。 [|10:50:30]
  [赵冠谦]我们知道,居住环境已经是受到广大住户重视,居住环境不仅指住区规划和住宅设施两个方面,而且还需要关注社会环境的健康性。社会环境的健康性包括健全住区社会功能、建立健身体系、保健体系、公共卫生体系、文化养育体系、社会保险体系以及完善健康行动和健康物业管理,这样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营造出舒适又健康的人居环境。谢谢大家。 [|10:50:49][page]
  [主持人(李津逵)]谢谢赵冠谦大师。刚刚他在演说整个住宅中间是要建立健康住宅,以人为本的时候,我就想到,很多人说中国住宅的精神是什么,有多种解答,中国文化灵魂的灵魂就是两个字:体贴。他是研究红学的,刚刚从赵大师的演讲中间可以感觉到,作为建筑设计规范的制定者,对于人的健康、生理、心理、视觉等各方面全方位的体贴。他告诉我们就是回到常识建筑首先是功能,符合好的功能的形式才是好形式,但是同样的功能可以出现不同的形式。比如说在座的灵位两位青年才具,两位海龟派,一位是北大的博士和一位是清华的高材生,他们所就读和执教的学校都完成了同样的教育的功能,但一个是大屋顶的中式建筑,一个是全方式西化的建筑,都完成了同样的功能,一百年来,中国人在思考着完成同样功能的时候我们的建筑形式还能展现什么样的理念和张扬什么样的民族和时代的精神。下面我们就请俞孔坚博士就这个问题给我们发表演讲,同以往俞孔坚博士一贯的风格一样,今天他演讲的题目也非常有文才: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 [|10:54:01]
  [俞孔坚]首先我们认识到中国目前面临的机遇和危机。第一大危机,边缘上的中国面临的民族身份的危机,我们德国教授已经提到;第二大危机是人地关系的危机。我所讲的第二个是危机是如何来澄清这个危机,有客观的原因,但主观原因是什么;第三个是要讲路在何方,路就在于解决我们的主要原因。这个精神一定要在建筑,在城市领域里面开展。什么路呢,就是寻常的景观,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重新认识我们的足下的文化和野草之美,回到平常,这是我今天所讲的主要内容。 [|10:59:43]
  [俞孔坚]中国在大搬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三毛流浪记也有自己美丽的梦,梦想是能够在大上海能够吃上白米饭,做梦都是如此,到了上海之后才发现一片混乱,到处在抓人,到处是混乱的状态,三十年代梦的破灭,但今天我们带着什么样的梦呢?今天的梦又是如何破灭的呢?现在37%的朋友都是带着这个梦而来的,但结果我们的梦想是从天堂变成了地狱,现在杭州的天堂变成了地狱,这是我从一百米高空看到的景象,所以我们所想象的天堂和三十年前一样都在破灭。我们住在一个宾馆或者酒店都要告诉你马上要停电了,连最基本的都没法满足,我们所能够满足的就是20分钟的泡脚、10分钟的桑拿和5分钟的脚底按摩。 [|11:00:33]
  [俞孔坚]所以说,边缘上的中国面临的危机有两大,第一大危机是民族身份的危机。所谓民族身份或文化认同有自己的个性,但是我们有没有,我们没有,我是谁,连我们的美女都是假的,现在深圳和北京都有这样的案例,结婚后发现老婆是人造美女,这就是我是谁,中国不知道我是谁,现在中国在追求古典的西方帝国,看看有多少房地产开发商,有多少人在追求我们西方古典的巴落克,至少我看到不下30%的楼盘在深圳是追求古典的西方。 [|11:01:04][俞孔坚]看看我们下面的都市,下面的三张照片都是西方的建筑,这是古典的西方身份,我们在追求古典的西方的身份。最后我们找到了中国封建的古典,乾隆是我们的,康熙是我们的,秦始皇是我们的,所以我们来寻找象征我们身份的古典建筑,现在看一下我们搞成了这样古典身份的建筑,难道我们当代中国人还要生活在秦始皇和乾隆时代吗?西方和现代我们可以学习,但我们恰恰学习了西方现代的帝国,你们可以看到,这是国家大剧院,这是典型的帝国主义的建筑,西方现代的帝国,这样的建筑在一个民主的西方是不可能建成的,为什么?他花了20倍的造价建筑了同一个建筑,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这样做的。现在我们温家宝总理停下来了,不建了,因为这样的建筑只有在中国才能建成,在西方是不可能建成的,因为他是典型的现代西方帝国的建筑。我们恰恰是在追求这个。 [|11:03:35]
  [俞孔坚]第四个,我们把香港的景观当做深圳的景观,把深圳当做北京的景观,这就是认同危机,现在我们不知道我们的身份应该打什么,我们的身份如何来获得,这是一个悬念。中国面临的第二大危机是人地关系的危机,这是去年神州五号飞上前,全世界华人都在欢庆,但是谁看过这个照片没有,这是我们神州五号拍回来的由中国人亲眼拍下来的照片,这是中国,你们看,有什么特点,黄色的,和周围的土地相比是异常的枯竭和枯萎,这是为什么?因为五千年来中国的土地已经不堪重负。 [|11:04:21]
  [俞孔坚]今天我们要创新,基本前提就是如何来解决中国的人地关系问题,如何来解决中国的绿色问题,节能问题和方便的问题,这么多人的生存问题,这是真正创新的前提。所以说,人地关系如何造成的呢?主观原因是什么呢?第一个要看我们在放弃祖宗的荫护,我们他们正在用60元钱把这些卖给城市开发商,城市开发商就打了一个广告,广告上说社区里面有一棵两万元钱的樟树,最后这棵樟树变成的一个没有树叶没有根的枯树,仅仅是一个两万元暴发户的符号,这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观原因。 [|11:06:08]
  [俞孔坚]再看看我们目前有没有一个完整的河流,南方和北方都没有一条完整的河流,都在哭泣,我们可以看到,北京、深圳都是这样,深圳河是深圳的母亲河,但现在是这因的一个臭水渠,无限的价值就被我们这样糟蹋掉了。 [|11:07:04]
  [俞孔坚]第三个我们的主观是离开土地的时代,我们要极力地离开土地,但离开土地城市给了什么呢?连一个座椅都没有,成群的人坐在那里暴晒在太阳底下,再看一下离开土地的速度,这是二十年以后北京的土地,2004年北京的土地,白色的都是开发地,红色的是绿化,可以看到绿地的面积和城市的面积,所以说这就是危机。 [|11:07:26]
  [俞孔坚]但是我们还在忙五分钟的按摩,再极力把我们的楼盖奇形怪状,极力地把我们的楼盖越高越好,所以说这是我们挥霍土地的时代。背景是辉煌的帝国的时代,前景是什么呢?一群没有灵魂的挥霍者,这是法国人画的一副画,当时是讽刺罗马的堕落。所以说这是危机,我们在鄙视我们的土地,一般划为城市开发区,我们的土地就不覆存在了。 [|11:07:47]
  [俞孔坚]危机的根源是什么呢?三种主观根源,客观根源就不说了。第一大主观根源就是文化的机构,封建、专制,这是我们批评已久的,但同样存在,而且深深地存在,包括长官意识和草民意识;第二大意识是时代的局限,暴发户意识,我们的土地从一夜之间从一万涨到三百万,所有城市都处在暴发户阶段,我也不知道卖完地之后,最后拿什么钱来维持这个城市,所以说这是一个时代的局限,是第二大背景。 [|11:08:28]
  [俞孔坚]第三大时代的背景是小农意识,我们带着五千年曾用的包袱来建设我们的城市和住宅,包括庄稼意识,只种庄稼不种杂草,包括好农人意识,这是危机背后的三大根源。可以看到,这是典型封建意识的一流,可以让成群结队的人在没有椅子上在壮丽辉煌的广场坐。小农意识可以看到,我们的草地里面连一根野草都不允许生长,只种庄稼,全国都是一样,不只是深圳和广州,这是时代留给我们的烙印,不怪任何一个人,只怪时代,但如何来改变,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责任,所以说路在何方,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我们要重新反康熙,反封建。 [|11:09:42]
  [俞孔坚]既然我们根深蒂固还是封建意识和小意识,还是不讲科学的非理性意识,那么就应该继续新文化运动,刚刚我们的德国先生说要后现代,我说我们的现代都没有开展,更谈不上后现代了。德国先生涉及的领域太多了,我今天主要是和大家讲白话文运动。 [|11:10:43]
  [俞孔坚]当时我们的胡适先生就说大病有无病呻吟,古典帝国中国,西方君主古典,现代西方帝国,形式是繁华的,内容是空洞的,没有任何功能所要求他真正贫民需求的内容,所以说这都是我们现在建筑和现代城市和景观的文言文应该在新文化的运动下扫除掉,之后用什么带替代呢?就是白话文,回到科学与理性,回到人民性和公民性,回到土地与地方性。 [|11:12:00][俞孔坚]什么意思呢?就是尊重平常人和平常事,中国人的生活,尊重当代中国人的生活,这是平常,而不是异常,他的对立面是什么呢?他的对立面就是封建帝国和斯坦福古典的中国,巴罗克中国西方的现代,那是无病呻吟城市化中白话和平常景观的敌人,这是我们要批判的,第二,回到完全意义白话文的运动。 [|11:13:14]
  [俞孔坚]下面举一个例子,他们有什么差别,之乎者也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要讲白话。第一,北京是典型的之乎者也笼罩下的一个城市,壮丽的辉煌的宫殿,但是我们的平常景观是什么呢?我们发现了寻常北京的景观,那根指于千万古老北京土地上的景观,无数而平坦的华龙平原,在这土地上写下了独特的风景,下面是封建的帝王。如果追求下面的就失去了自我,这是寻常的高高的瓦片是美的,方整的田块林地也很美,这些都是寻常景观。下面举一个例子,这是在北京做的一个例子,就是用寻常的景观如何来形成现代人的居住环境,给自己一个身份,这个身份是当代中国人的身份,杨树便宜又好绿化,造价低,未来的物业管理低,不用锄草,不用施肥,这些都是成片的杨树林,所有的社区都是杨树,而且杨树是30元一棵,也是最便宜最朴实最平常的,也可以说是最美的。 [|11:14:53]
  [俞孔坚]下面讲第二个例子,高档的住宅,有人说高档的住宅就需要有高档的环境来形成,这是刚刚建完的一个河南的住宅,水和人的关系亲切,前面都是野草,建筑和人的关系,让人走到水边去,用的都是大量的乡土的野草,亲切怡人的环境,这是另外一个大的整个区域的开发,这是北京的温瑜河。 [|11:16:11]
  [俞孔坚]最后我讲一个例子,广东的例子,前面讲的是北方的,产业用地的再利用与生态的恢复,这个例子所讲的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问题,我们好多产业用地正在配额,生锈,废气地等,如何来进行普通的设计,如何来追求普通人的生活,提出了什么是自然,什么是美,什么是文化,不是说要追求到五千年的文化,什么是设计呢?设计非得要做一个非常复杂的设计,你可以不设计,也可以说是一种最高的设计,所以采取的措施是保持再需要,再生,这个例子是现状一片废墟,这个工厂是五十年代开始的,九十年代倒闭,里面有很多废旧的机器,墙、厂房、码头等。 [|11:17:56]
  [俞孔坚]我们所采取的战略就是要针对废气地,如何利用、恢复生态化,变成人可以使用。第一个就是解决湖水的涨落,解决海水涨落的问题,让人能够亲近,让野草能够生长,可以看到高水位、低水位的增长,第二个方位就是保留原厂位的遗址,重新利用,变成一个会所或者是茶馆,铁轨再利用,变成体育设施,龙门吊塔再利用,里面是旧的水塔外面是新的灯塔,机器可以再利用,变成里面的雕塑,野草也可以再利用,变成结婚的人拍婚纱照的利用。谢谢大家! [|11:20:12][page]
  [主持人(李津逵)]谢谢俞孔坚博士,大家从他演讲中可以感觉到所谓海龟和海带最大的区别,就是出海之前是不是把根已经深深扎进土壤里。我们刚才确实领教了他这种人文关怀,所谓“新居住时代”显然不仅仅是一个建筑、住宅建设的问题。他实际上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侧面。我们是从“人居”这个角度看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样反观高等教育体制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以往我们把教育分的太细的教育很难支撑以人为本的时代。很多工科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我们的刘嘉峰是从标准的人才摇篮中摇出来的。毕业后,他有15年在欧美和中国各地从业的经验。英国阿特金斯顾问公司是什么样的机构呢?他不是一个规划院、设计院、会计师事务所,不是一个策划公司,但是好像都是。这样一个综合机构在欧美比较常见,但是我们现在的建设规划中缺少这样的急救,刘嘉峰先生作为这样的中国区总经理,他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提出了很多超出了建设工程、土木工程之外的非常好的真知灼见。现在我们请刘嘉峰先生给我们演讲。他演讲题目是“居住所面临的新挑战”。欢迎他。 [|11:27:49]
  [刘嘉峰]非常感谢李先生的介绍。我非常荣幸在这样非常重要的场合跟大家探讨居住这个主题。其实很多国家不仅仅把居住看成设计问题。创新非常重要。很多层面上他是一个国策问题,即使在欧美,可以让大家都能买得起的房子是很多政要,总统也好、市长也好必须考虑的事情。中国在城市化过程当中,我们城市化大概37%,到2020年甚至要超过50-60%。那个时候,有些专家预测我们大概有60%的人相当7、8亿人跑到城市来,整个国土大部分作为城市用地,城市要带至少70%以上的贡献。这些数字都表明居住这个问题更多是一个跟社会,跟经济发展最密切的问题。 [|11:28:45]
  [刘嘉峰]所以我们在探讨创新的基础应该是说看看我们这个市场是怎样的?市场其实也是另外一个层面去反映人文的关怀、以人为本。市场由人、家庭构成的,中国去年GDP人均超过1000美金。有些统计学的专家开始研究这个事情,比如现在到2005年,是中产阶级形成的一个起点,到了2010年,大概有这么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指25%的城市人口会变成所谓的中产阶级。对中产阶级定义我们先放一边,不去讨论。 [|11:29:02]
  [刘嘉峰]这个市场规模是怎样的呢?美国大概2亿多人,也就5700万的数字。我们光中产阶级就达到这个数字,英国一共是6000万人。我们到了2010年,我们定义的中产阶级的人数1.7个亿是英国的三倍。这个数字可能能比较直观、根本的反映我们社会的发展速度。中产阶级的特点是什么呢?大家知道经济发展是从所谓的物品经济发展到产品经济,后来到服务经济。再进一步到体验经济,中产阶级很重要的改变是消费结构的改变,从实物性消费转向服务消费、体验消费。他们对需求的变化会有非常大的改变。 [|11:29:25]
  [刘嘉峰]从这个比较大的变化来讲,如果把服务和体验作为他迅速形成的机会来讲,落实到居住需求来讲,他的核心是居住进一步的快速的细分。当你进一步体验的时候,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我们以往研究标准的户型是多少,是基于福利住宅的基础。随着非常强调个性、体验式的生活方式的出现,大家根据各自的收入都会有住宅需求。这在欧美体现为定制。他更多的是根据客户的要求,面积、功能、地点,与众不同的地方来建设。 [|11:30:12]
  [刘嘉峰]住宅问题特别是在中国有一个非常大的限制,比如刚才俞孔坚先生讲到的人和地的限制,在中国土地比较缺乏的地方,他不可能采取美国广泛的交界化方式,他要采取集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这样我们的中产阶级也好、能早进入体验消费的客户总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完全有可能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同时又能比较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规模化定制。他既解决了工业效率问题,同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能够更好的满足家庭在不同阶段的居住需求。这样设计必须更有针对性,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这样的设计,比如说,像北京就出现规模比较大的老年人社区,再过20年,中国的老龄化肯定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要比较深入的研究老年人在居住上怎么解决的。同时根据不同的需要,都是中产阶级,在不同的地区、气侯的条件下,设计应该怎样做。中国以前的做法更多的是采取工业化的做法来做。现在更多的是工业化和定制相结合。 [|11:31:04]
  [刘嘉峰]这样设计的因素就非常非常重要。这是中国在今后若干年当中,根据需求的快速细分,会出现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上的方向。针对我们现在房地产市场不论做研究也好、做设计也好,都比较希望找到一个万能钥匙,抓到一种户型、所谓的主流就可以卖的比较好,就可以包打天下,这其实已经慢慢过去了。刚才看到今年深圳最佳房地产楼盘,其实已经体现出有高层办公、也有低容积率的住宅等,他已经走向非常明显的个性化趋势。 [|11:31:40]
  [刘嘉峰]第二,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从居住这个概念来讲,既然我们是所谓的市场经济或者说已经是靠市场来解决问题,那么住宅和住宅所依附的房地产概念要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大家以前都把住宅仅仅是作为一种居住的功能,后来比如上海、广东很多地产项目其实是考虑作为投资的因素更大。特别是在现代目前市场来讲,中国在投资这个方面所能够给大家提供的可投资的产品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房地产自然变成一个很重要的投资概念。 [|11:32:23]
  [刘嘉峰]对房地产投资来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所谓的不动产、不变性。这对中国这样一种快速城市化过程当中,房地产的不动性应该作为一个新的探讨,重新的认识。我们的大背景是说,科技已经使很多东西动起来了。比如说电脑变成了手提电脑,固定电话变成手机等等。他通过这种新经济方式的改变,肯定会带动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 [|11:33:16]
  [刘嘉峰]第二个因素也是昨天谈的比较多的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我用一张照片说明,这张照片充分说明经济全球化推动人以及产品在更大范围的流动。他其实在推动社会想更快的发展说明动是非常重要的。可是住宅的不动是他的核心特征,我们要探讨住宅的需求的话,可能还要回到我们的主题以人为本的概念,人的不同阶段对住宅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这有三张照片。年轻的时候需要与城市更多的交流,获得更多的机会。对事业有比较多的帮助。他的流动性是非常重要的。他所谓的固定的概念是比较差的。后来进出他有了家庭、孩子,相对稳定的阶段。后来这个孩子长大了、离开了,他又回到空巢这个阶段,所以人生当中,不同阶段住宅需求有不同的的变化。住宅本身,不可能是买一次住宅一辈子都解决了,他需要变动,随着人的生活变化、年龄的增长变化。 [|11:35:22]
  [刘嘉峰]在欧洲荷兰很早就开始研究一种可支撑体系住宅,就是希望解决好比说住宅可以有一定的增加空间、增加面积的灵活化,他的结构部分可能做的比较固定的,他允许面积上的扩展。功能上的升级。这是住宅的变动。刚才大家也都谈到个要与自然和谐。 [|11:36:51]
  [刘嘉峰]刚才李先生提到中国现在用的水泥、钢材、能源问题,对于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住宅能耗占到全国能耗有相当比例,我们现在能使用的能耗结构当中,大概只有1%不到是用在可再生的能源或者可重复利用的能源。比如太阳能等等。为了使住宅的建设有更长久的所谓的可持续性,我们有很多人已经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比如太阳能、充分利用自然的通风,针对不同的气侯特征地区,能够达到环境保护比较好的状态,对能源的的零索取,对环境的零排放。 [|11:37:55]
  [刘嘉峰]其中一个值得探讨的是,使能源的某一部分转起来,他能够在太阳能屋顶像向日葵一样跟着太阳转,美国做过这样一个研究,也做过这样一个类似的试验品,他通过太阳能板转动、调节产生的能量大概除了满足自己转动需求之外,他还有60%的能量提供照明、厨房使用等等能源的需要。另外他可以利用太阳能解决其他好多的问题。这张照片中的中心核心部分是可以转动,其实跟我们高层上的旋转餐厅的想法是一样的,房子对低密度的住宅如何利用跟自然环境取得比较好的关系,有很多建筑师在动这个脑筋,他不仅随着面积上的增加的变化还有转动。 [|11:39:53]
  [刘嘉峰]第三,对不动产的重新认识是移动。40年代的时候,大家提到可移动的住宅概念。这个在欧美一些地方已经有相当的数量,但是这仅仅是停留在所谓的度假型、容积率比较低的小房子这个层面上。其实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在很多大城市高层的停车库,停的可能是小车,二米二的层高;比如我住在海淀,我开车到朝阳上班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是把钢筋结构做成架子一样,通过工业化的集成、所谓的定制都可以做成可以移动的家。他可以随着你去,随着你从北京跑到上海。主要是提供一种结构。比如在会展中心当中,有很多展览,比如今天做服装、明天做汽车,需要很大的灵活性,在标准的展位下,做好了所谓的设施的接口,比如水、电、通讯、煤气等等。我们要盖一个高层的车库把所有都支持,比如通讯、电、水都接好后,这完全可以采取定制的方法让他动起来,这样既能够满足每个人不同的要求,当你在盖一栋房子的时候,他所谓的标准是非常的刚性的。但是你要把人的活动和人的需求这部分变化的东西分开后,分别采取各取所需的办法去解决,也许会使移动成功一种现实。这样的话,在整个居住的理念上,不动产概念大家可能会有新的认识,最适合我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11:42:45]
  [刘嘉峰]刚才赵总也花了很多时间说居住和社区的关系。我们居住不仅停留在户型和室内阶段,早已进入社区阶段。再往前,俞孔坚也讲到文化的东西。人和家体现更私密的气氛,当人和人走出家庭,到公共空间形成了社区就出现了文化。在我们解决了温饱后,就出现关于自己的个性、关于我们人文的个性,就是刚才俞孔坚先生讲的民族的个性等问题。比如深圳某个区的个性是什么?我们在青岛中心区的规划,采访了很多青岛市民,他们对2008年奥运会水上项目到他们家门口举行,他们现在非常踊跃做一件事情,都想成为家门口做奥运的志愿者。他们认为奥运提高了他们整个社区、地方的价值一个非常重要的集体认同的努力。 [|11:45:23]
  [刘嘉峰]以前大家都特别关注自己进了门后的空间,这块空间跟他所住的社区是什么样的关系?是有一些物质上的认识,现在随着市场化,比如说我能够进我对居住的社区做一些贡献,比如说保证他的环境比较好、保证不要把我乱七八糟的衣服放在阳台上,大家都这样做的时候,当你想买你社区的房子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如果大家都这样做,社区的价值在提升,自然会获得价值提升的回报。比如北京、上海的二手房,大家其实不是买房子,很重要的是买你房的邻居,你的邻居是什么级别,是帝王还是野草呢?像上海有很多投资的概念在里面,这所谓的再售的概念就非常重要。他形成了一个基础,拥有者和社区活动的参与者有一个共同的利益都是为了这个地方的价值升高,价值升高对这个地方非常有好处的。有了这个基础后,就会对我们这个社区以及文化这方面奠定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以前是不存在的。 [|11:46:41]
  [刘嘉峰]我住在单位分给我的两居室,三个月后我换单位了,关系就不密切了。现在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除了对房子室内空间关注外,还对住宅之间空间的关注更加增强。在欧美很多城市,其实这变成生活活动的舞台,同时这个舞台又是一种文化比较核心的体现。 [|11:47:38]
  [刘嘉峰]这里有一张阿姆斯特丹的照片,阿姆斯特丹比较出名的就是运河,运河两岸是四五层的类似tomhouse的东西,我想说的是住宅中的空间完全衍生成文化一个重要载体。大家都知道体验经济。比如说我喜欢戏剧,我自己要上台演一下,这个社区的空间就在做这个舞台。这个舞台其实是我们说的文化也好、个性也好、民族特色也好,一个非常具体的窗口。如果把他作为一个既有经济价值、同时又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另外从这种环境来讲,还有很大的自然生态价值这样一种空间来讲,我们自然是说社区规划的多元化经营,这是一个重要的方向,这个多元化规划除了经济价值外,除了跟自然关系外,除了社会的概念之外,文化的概念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他这些东西能够系统化的协调。 [|11:48:43]
  [刘嘉峰]我们现在讲经济发展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说能够使经济的发展跟社会的发展同步进行,社会很重要的单元就是住宅之间、社区这样的基本的单元。比如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我们现在做一个新的项目,叫做松江新城,大家都在争新城建好后,既然物业管理公司是由购房的业主选择的,以后社区民主参与、政治上的需求是怎样的呢?我们选出的物业管理公司他可以按照我们的建议,比如说如何用我们的物业管理费。比如说到我们如何选择我们新城的镇长等等,这就会出现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个时候,社会当中的一部分的作用可能会引起社区很重要的价值变化。在规划区当中,尤其在目前的中国规划区当中,其实要引进一些从社会学的角度、从民主建筑学的因素,和我们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结合考虑。所以我说设施的配置,设施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物质层面,比如刚才赵总给了一个非常详细的介绍,室外环境由什么的东西组成,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1:52:50]
  [刘嘉峰]第二部分,是我们社会自己的结构,我们从最早邻里单元社会结构的重新配置。我买200万的房子,有三个投票权还是说我买一平米有2个投票权,就会出现这样的研究。同时这个东西会使使用者从更多的层上参与这个事情,这不光是说建筑师、不光是规划师自己根据形势也好,根据对文化、自然的理解也好,我觉得更多的是欧美非常成功的经验,就是使用者要参与、要发表他的意见,他要把他们的价值体现。比如对我们现存的社会体制也好、决策体制也好,其实并没有留出这样的空间,我们现在的方式是由发展商代替所有未来的买家做这样的决策,他既然承担了这样的风险,他以后可能会获得回报,也可能会以后使用者的生活带来很多不应该带的影响。所以应该倡导更多使用者参与,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个市场很重要,大家都说我们做设计需要了解客户,让客户参与非常重要。这跟我前面说的规模化的定制其实思路上是非常一致的,不光是决定你自己住宅这个层面上,而且决定未来社区层面上有更多的选择。 [|11:53:32]
  [刘嘉峰]第三,系统的完善。我们其实是制造系统配件的过程当中。比如我有了道路系统等等,这些东西如何装配在一起,我们缺乏的是一个标准。现在很多规范也好、条例也好,他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分别得出结论,并没有一个综合性的、比较完善的结论。举一个简单例子,以前城市规划是城市规划部门在做。社会发展规划是很大隔离的,现在系统就是要重新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使大家做的过程当中有一个非常整体的概念。充分达到所谓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环境效应一体化。 [|11:54:50]
  [刘嘉峰]中国的居住处在一个新的时代,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就我这几年看的经验来讲,他其实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时期,中国将在20、30年当中,完成城市化规模巨大的历史机遇,其实对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的挑战是非常大的。我们可能对这种挑战,我觉得是在不同的层面上各自去摸索不同的道理,这有点像盲人摸象的概念,有的人摸到腿,规划的问题。有人摸到鼻子,认为是市场问题。现在要真正从中国长远利益、整体利益角度去做的话,我觉得可能还需要比如多组织一些像脑库论坛这样一种多方位的、多元的、多层面的、多种文化的交流,最终能够从比较宏观的找到一个办法,从整体上推动中国住宅发展或者住宅建设,这可能是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讲,如果能够做到建立一个比较好的系统,建立一个标准,可能远远超过你设计几个比较好的楼盘,写几本比较有影响的书对社会的价值更大,我相信大家一起努力,能够使中国20、30年的努力给整个人类城市文明写一个非常好的篇章,谢谢大家。 [|11:57:03][page]
  [主持人(李津逵)]谢谢刘嘉峰先生。一个房子盖起来就是一个房子,几个房子盖起来中间就出现了一个新的东西,是空间,空间是在不断增长,并且有人的参与就变成了一个社会,由于有人的参与就需要提供很多不同的产品,沃尔码的产品是一万五千,各种产品之中要知道轻重缓急是通过货币选值,但是在一个城市中的公共产品,谁能为他付帐,纳税人为他付帐,但是纳税人在付税的时候并没有告诉他我是要一个广场还先要把污水就处理了,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大广场当中有一个17公里的臭水沟没有人处理。刘嘉峰先生说中国应该在以后的角色当中扮演这个角色。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上面几位嘉宾的演讲。下面进入今天上午最精采的阶段:与建筑大师的对话。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发问。 [|11:58:33]
  [听众提问]我想问一下俞孔坚先生,中国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候出现两种状况,一是新城开发非常快,另一个是旧城建筑,刚刚刘嘉峰先生也讲到,我们在1989年或者是九十年代是从北美过来的,我们国家也普遍采用了这种做法,但是我觉得新城主义的开发里面提出道路TND和TOD,但是我总觉得还缺少一种文化的积淀,那么您如何看种这种新城市主义的开发? [|12:00:33]
  [俞孔坚]美国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美国出现了环境问题、郊区化问题,交通过分依赖于汽车的问题,之后再重新调整,调整了以前所谓的郊区化,他们的高密度还达不到中国的低密度,所以对于新城市主义我们用这个观点来看,他是美国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第二,你刚刚讲的问题很重要,也是我今天准备想要讲的,中国是一个大造城的阶段,最关键的是什么呢?是应该考虑不建设规划,包括文化的、智能的,智能和文化构成了中国的个性,毁掉了一条河就毁掉了你的认同和个性,所以说现在的规划方法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和错误,错在什么地方呢?老在搞建设规划,今天开发新城,包括我们在上海开发的新城,所有现在的新城都是在开发的指导下而作的,但是我们忘记了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大地本身生态基础设施的规划,一个永恒不变的规划,这是我们的个性和身份证,土地上有山有水,首先城市规划是干什么呢?我们规划局是干什么呢?首先市长在干什么?市长应该告诉你哪些地方不应该干什么,哪些地方是五百年的民族文化留下来的。当时预测深圳2000年是一百万人口,但至那时深圳已经达到了700万人口,这就说明我们以前所做的预测规划是错误的,说要有多少人盖多少房子,所以我们现在反过来做,哪些不应该做的地方,首先开发商不应该在这里做,剩下的开发商可以按照自己的模式去做。刚刚李津逵教授也讲了,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来做。 [|12:02:39]
  [听众提问]各位专家好。我问阿特金斯的刘嘉峰先生,关于西部通道,轨道交通的预测,刚刚俞孔坚先生所讲的,中国的预测从来都不准,那我觉得您的预测也是不准的,因为当时的建议是走南油大道,后海路和后海滨路,今天看到即使走后海滨路也会堵塞,我想问一下,您是否承认这是一个失误?如何在上海规划港当中避免这个失误?因为我发现这里也有这个问题,城市中心的环保如何去解决。我们建设一个从卫星上才能感受到的建筑,交通是如何解决呢? [|12:03:50]
  [刘嘉峰]关于交通预测的事情,是这样的,因为交通预测的模型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方式,第二个就是交通其实发生主体的变化,首先对一个地段或者对一个城市一段路的预测,首先方法可能不一定能够准确,好比说一段路的交通是怎样,重要是这个交通从整个城市来讲,也许这段就是要作为一个牺牲带来整个城市交通的提升,或者是他非常重要的是要保持快速的通道,我记得快速通道主要的原因是为了让整个城市总体的交通能够达到一种比较好的平衡,这个预测至于现在是否达到这个量或者超过这个量,我觉得依然有两种看法,一是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个量,另外一个看法就是现在已经有这个量,但是现在,好比说红绿灯的时间,道路左右转弯的管理方式,也就是说道路的管理能量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这两个问题暂且不谈。但是作为城市规划来讲,如果没有这样一种预测,大家都去做的话可能会更糟糕,所以重要的不是说我这一小时高峰量到底哪个对的不是重要,重要的是和道路交通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关系,这才是重要的。 [|12:06:35]
  [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完全听懂了这个问题。但是我想,首先我们还先讲一下交通问题,我们经历了一个错误,就是不包括我们从城市里出来到这个城市去的交通量,这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因为所有的城市的饭店、商店都会影响交通量,而且交通也带到了城市,但是要进行更好的控制,所以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安排一些城市规划,以更好的控制方法来进行,这样城市各方面就能够有更好的安排。路桥港市在这个计划其实是将我们所经历的很多在欧洲和中国经历综合起来,而且真正去试图对这个城市进行规划,首先能够保留生态的系统,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能够意识到这些高密度怎么样是人的生活更加舒适一些。水的主题的连接点是一个绿色的公园进入这个城市,是将高密度的住宅区很好的结合,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可以向外扩张,而且按照计划的发展方向去发展,而不是将绿华带当中的建筑带出去,在这方面,我们这个城市应该有很好的平衡,也就是水、绿化带、居住区,我们要将他在城市中的功能表现出来。 [|12:09:31]
  [李津逵]我想问赵冠谦先生一个问题,刚刚他谈到了很多生态建筑的标准,格茨先生在他的实践当中曾经有过这样的实践,就是杭州的黄楼大厦,黄楼大厦据说是按照节能的标准已进行了重新设计之后达到了这些标准,但是每平米的高于一般写字楼2000元钱,我想这样的大厦最后卖得怎么样,租得怎么样? [|12:10:53]
  [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从我的经验来说,城市以及具体的建筑应该是在长久下进行,不是像快餐式的那种进行方式。我们在计划当中很多是从长远角度上来进行规划,也令我们的这种设计是一个无限的超越时间的,所以说任何一个建筑设计不只是被现在已经被20年或者50年后所欣赏,我认为一个大楼的功能是开放性的,能够适应一个新的技术,如果能将这些无限的时间以及与一个功能性强的综合,包括一个公开开放性的东西,当然这需要很好的材料和技术,所以说一开始的造价会比其他大楼高一些,但是在二十年、四十年之后,这个大楼将会变成最便宜的价钱。因为他的时间更长 [|12:13:31]
  [李津逵]你是说二十年或者是四十年之后将更便宜,是这个意思吗? [|12:13:53]
  [Nikolaus Goetze(尼古拉斯.格茨)]不是,我的意思是,首先可能投了很多钱进去,从造价来讲,比其他大楼造价更便宜,比如说我们在中国有一个家具店,你在中国买家具不可能很便宜,我也觉得很贵,因为你买了高档家私之后可能会再重新买一个椅子,所以我认为一次性投资买一个比较贵的椅子,所以我想当时造价比较贵的椅子比现在更加便宜的一个造价。 [|12:14:22]
  [李津逵]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目前处于这样的发展阶段,我们很多人,很多家庭和企业,他们宁愿买一些更廉价的,当时能够支付得起价格的或者是用品,在这一点上,我想听听刘嘉峰先生,因为您是常做于市场和经济分析的,在中国的当前阶段,我们还不可能全部消费这样奢侈的环保标准的时候,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 [|12:14:51]
  [刘嘉峰]确实是非常好的问题。总的来讲,中国以前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一刀切,中央政府命令,解决这个问题更关键的还是要看看你在什么样类型的房子,在什么样地点要解决什么样的功能,使用是怎么样,来具体做出判断,这样更好一点,如果我们想得出一个结论解决所有的问题,恰恰相反,一个问题可能解决了,同时另外的问题会因为你这个标准而产生很大的代价,所以我觉得中国很大的特点就是两个,一个是不均匀性,好比说深圳,现在GDP好比接近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包头、兰州可能就还差很远,这就是两个地方的差距;再就是气侯和人的面积不同,中国和欧洲的面积差不多大,欧洲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每个国家都会根据自己气侯和产业标准,所以我觉得这可能更需要当地政府去做的一个工作。 [|12:17:30]
  [听众提问]请问赵冠谦先生,现在提到生态健康或者是人性化,刚刚您从人性化提到新居住时代的建筑,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建筑社区,在人车分流或者人车共享这里,感觉很难找到一个很好的解决的方法,我想听听赵老师如何看到这种大型的社区人车分流或者人车共享的问题? [|12:17:53]
  [赵冠谦]在社区里面,交通的组织现在应该是小汽车停在小区,所以交通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不像过去,汽车在小区很少,现在我们提出的想法还是希望能够人车可以让他不要交叉,但是绝对地不交叉很难做到,特别是大型的社区,我们现在有很多小区,如果周边是一个狭长的地块,这个时候就采用周边式环形来解决车行道是可以做到人车分流的,但是如果是一个深度很大的社区,那么用一个外环来解决很难,这时候还需要中间部位有车行道,在这种情况下人车分流就很难做到,我们现在还是提倡人车尽可能地不交叉,但是人车混流的状态还是容许存在,那么这种情况怎么样呢?采用平面的分离,就是既有车行道,又有人行道,这样来解决,这种处理办法还是比较现实的,现在有的小区做成了立体交叉,这需要很多的投入,除非是地形是一个有下沉的地形,这时候可以把车行放到下沉的地面上去,而上面做架空的人行道,总之还是要看社区具体的情况来解决,很难说用一种办法把交通问题解决。 [|12:20:07]
  [李津逵]赵老师,刚刚他所提的这个问题,可能不仅包括社区内的问题,比如说一个25万平米的社区,在今天的华南地区已经不算是一个大盘,但大家可以算一下,这是一个很大的城市街区,如果我们的城市有这么大的街区的话公共交通就很难,无形的公共被我们的开发商建成了一个有形的围墙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如何看这个问题? [|12:20:35]
  [赵冠谦]我们现在主张开发规模小一点,不要太大,太大管理很困难,同时会造成交通很难组织,所以现在一般希望10公顷左右的规模比较适宜,这个时候容易做到不把城市做成一个小区的组织,而是他比较容易来解决城市的交通,也比较容易解决小区内的交通。 [|12:21:28]
  [听众提问]我想请问一下俞孔坚教授一个问题。刚刚俞孔坚教授提到城市居民的身份造成的一种危机,在上海、北京这有这种现象的发生,有可能我居住的左边可能是一个美容社区,右边却是一个欧陆风格,外国人以为看到一个民族的印象在这里出现,可能会出现这个问题,北京人和深圳人到底居住在哪里?还有一个俞孔坚教授刚刚提到一个景观设计,野草的设计,这和我们现在所流行的景观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在上海或者在北京都可以看到几万元一颗的叶树比比皆是,请问俞孔坚先生如何看待这种问题? [|12:22:19]
  [俞孔坚]我认为这是暂时的。因为一旦你没有身份了之后,你的生活就会失去了意义,我昨天在飞机上看到一份报纸,说深圳爱的无能。这反映了什么呢?我要讲的是深圳未来居住的无能,你就不知道自己居住的地方有无意义,这是一个人的生命问题,但本质上人生活在地球上,一定是和土地建立联系,一定要在土地上找到他的身份,否则这个人为什么要叶落归根呢,深圳人为什么爱无能,居无能,也就是说你自己不知道住在何处?不管住宅多少豪华,把老虎放在皇宫里面,老虎一定会慢慢死亡的,这是肯定的。把人放在一个空洞的形式主义的不适合你身份的环境里面,人慢慢会失去他的生存意义。我提倡的野草就是必须要精神上去倡导一个新的理念,我提倡这个,我相信这是未来必然要走的,包括我们德国的艺术家也艺术到了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现在在茫然地追究一个不寻常的自然景观,人造美女最终还是要找到自己,这是我所看到的情况,也是我们所倡导的。 [|12:24:41]
  [李津逵]俞孔坚教授除了在这样的场合里面讲这个以外,还做了其他的工作。俞孔坚教授的最近新作是《中国城市景观之路与师长的对话》,他将这本书免费邮增了全国的市长。 [|12:26:13]
  [听众提问]请问俞孔坚教授,我觉得今天在座的人大家都非常认同您所说的野草之美,平常之美,但是我的现在有的问题开发商还没有觉醒,他们还沉睡在所谓的奢侈之美,封建帝国之美,但是大部分小的设计师和分设计师要服从开发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去解决这种矛盾,或者说如何去唤醒开发商? [|12:26:43]
  [俞孔坚]我觉得很多开发商还是在揣摩我们消费者的心理,深圳在全国的文化水平是很高的,可以说是在上层,但是我觉得我们的开发商低估了我们消费者的心理。我一直强调野草之美,我可以请你到我们的去看一下,里面的都是很便宜,但是非常美。 [|12:28:27]
  [听众提问]请问俞孔坚教授,您说我们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否正常,如果是异常的如何回到正常的轨道? [|12:29:21]
  [俞孔坚:]一是开发商的社会责任,像万科这样大的开发商,他所承担的责任不只是为了赚市场的钱而,承担着民族的教育和民族身份以及国土、资源有效利用的问题,是开发商在建我们的城市和社会,开发商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以前是国家在建城市,现在是开发商在建城市,如果开发商能够认识到他的责任,我相信他们能够真正地解决中国目前两大危机的问题。第二个就是媒体的问题。我今天也拿的一大报纸翻开一看,我们的媒体在引导什么,媒体在引导豪宅和凯撒大帝和欧洲人的生活方式,所以说都有责任。 [|12:29:40]
  [听众提问]我是《房地产纵横》的记者。请问俞孔坚教授。房地产和周边建设的关系,你是把个性和周边的环境如何去解决。 [|12:31:09][俞孔坚]什么叫认同呢?认同就是土地所在的社会环境里面自然有人的个性,并不是说我要买一块地盘就完全不一样,这也就没有了认同,也就不能形成你的身份。一个是自然过程,认同这块土地,认同了之后就会有你建筑的个性和住宅的个性,作为环境认同也同样引起和形成了你的个性。 [|12:33:13]
  [李津逵]谁在塑造着这些建筑,台上的这些大师,但是谁在塑造他们,台下的各位,如果我们都不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我们就会陷入一个循环式的格式。用俞孔坚教授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大家要共同担起我们的历史责任,当然当一个企业很小的时候,还是一个兔子的时候,还要从早到晚吃草的时候,但有一天你攒够了足够的力量,当起了骆驼,不负建筑与创新的历史责任。 [|12:33:28]
  [宋娜]首先我们要感谢我们几位专家和李津逵先生给我们带来这场异常精采和让人回味无穷的演讲和对话,让我们再次将掌声送给他们。2004年全球脑库论坛房地产分论坛马上就要落下帷幕,记录了房地产界所有创新推动者的潜行步伐,我们新的房地产新的篇章已经开始,每一个明天寄托了太多的期待,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还要创造更加辉煌的奇迹,再一次感谢大家的光临,我们2004年全球脑库论坛房地产分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12:33:49]
延伸阅读:
广告客服QQ: 资料客服QQ: (申请加客服qq请注明理由,感谢配合!)
周一至周五客服电话:010-:00~18:00) 手机: (7×24小时)
网站E-mail: 投稿E-mail:
(将#改为@后发送邮件)
& 2008- 园林人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本站保留所有权利。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不知道的事吉他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