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职代会谁作工张俊 雷锋 作报告告,是董事长还是总经理

公司二届一次职代会上的工作报告(袁海科总经理)
&&(点击: )
各位代表,大会主席团:
现在,我代表油田公司领导班子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
2010年,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延安、榆林两市及涉油县区的大力支持下,油田公司克服资源矛盾突出和洪涝灾害严重等困难,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年生产原油1190.34万吨,同比净增69.3万吨、增长6.18%;实现营业收入313.81亿元,同比净增67.29亿元、增长27.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3.04亿元,同比净增31.29亿元、增长20.62%;实现税费128.45亿元,同比净增19.98亿元、增长18.42%,为集团公司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为陕北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勘探开发有序推进,储量产量任务全面完成
资源规模稳步扩大。继续落实“纵深横扩、深化研究”的思路,狠抓资源拓展,完钻资源井364口,拓展资源面积3006平方公里,吴起、定边、直罗等采油厂拓展工作主动有效。不断强化深部勘探,完成深部探井135口,56口达到工业油流标准。全公司长8油层预测储量6762万吨,长10油层探明储量5887万吨。进一步扩边勘探,增大含油面积202.7平方公里,控制储量4876万吨。查层检漏发现3个新油层,36口油井获得工业油流。完成43个区块储量摸底工作,实施302平方公里非地震物化探和601公里二维地震。完成勘探投资7.9亿元,新增探明储量9341万吨,完成计划的110%。
开发水平逐步提升。完成开发投资121.45亿元,完钻新井7838口,同比减少148口,单井年均产油200吨,同比提高15.6%。加大注水工作力度,全面启动三年注水规划,新投注水井1352口,转注889口,新增注水站154座,新增水驱面积547平方公里,注水增油24.88万吨。6个注水示范区和5个科技示范区平稳推进。强化技改挖潜,采取解堵、堵水等措施增产18.5万吨,单井平均增产49.19吨,同比增加21.86吨。开展了生物酶采油等4个试验项目,实施1013口,增产2.29万吨。发挥三个项目组作用,全面加强了油田开发基础管理。
生产运行平稳有序。集中开展油田公司第一次油水井普查,制订《油井计量管理办法》、《油水井管理办法》,健全了油井档案。完善生产运行台帐,加强生产信息采集和反馈。开展百日劳动竞赛,加快灾后重建,圆满完成了生产任务。吴起采油厂原油产量突破200万吨,西区采油厂重上100万吨。
(二)内部管理持续改进,企业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开展“管理执行年、落实年”活动,出台《规章制度汇编》和《机关主要工作流程手册》,狠抓制度宣贯和执行监察,提高了执行力。完成建设煤矿移交工作。完善奖罚激励措施和干部绩效评价体系。健全总法律顾问制,法务工作全面开展。精心编制了“十二五”规划。加强计划的审查、评审,规范统一了小型注水站、道路和区队建设标准。积极完善四级核算体系,开展旧井挖潜项目效益评审,全面启动预算管理。加强审计和效能监察,送审工程结算造价32.13亿元,核减6.33亿元。强化招标实施和监督,组织招标1936项,涉及金额136.7亿元,节约资金3.82亿元。提高物资供应和动力装备管理水平,核定30大类物资储备定额,制订主要生产设备配置标准,开展了内部余缺调剂。统一钻前规费标准,积极解决土地遗留问题。大力实施信息化工程,初步形成三级网络体系。加强职工培训和技能鉴定,全年培训1.66万人次,技能鉴定2520人。统一全公司住房公积金汇缴基数,大幅提高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三)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投资计划全面完成。完成项目投资49.89亿元,吴起陈蒿湾指挥中心、子北综合大楼,西区、永宁职工住宅和油区道路、输油管网、集输站等271项工程完工,新开工95项。石油装备制造项目基本完工,抽油机、抽油泵投入生产。西安文景路、延安鱼种场住宅进行室外配套,崖里坪A区住宅全面开工,B区规划已上报审核,研发基地正在办理前期手续。移河改道工程完成50%工作量,乾坤湾景区正在完善征地手续,其它项目均按计划加快建设。
(四)科研体系逐步健全,研发工作有效开展。公司勘探开发研究中心和吴起、定边、西区、靖边、七里村采油厂研究所挂牌成立。投资2亿元,开展综合地质研究、油藏评价、采油动态分析、注水方案编制等科研项目108项,采用风险、引进、推广试验等方式,应用抽油机智能控制系统、生物酶驱油等新技术、新工艺95项。水平井开发取得较好效果,压裂技术整体提高,二氧化碳、氮气、泡沫驱试验初见成效,钻井液油层保护技术完成室内试验。
(五)安全环保持续强化,运行态势平稳良好。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永宁、南泥湾等10个单位通过HSE体系认证,未发生一般以上生产事故。狠抓环境污染防范和整治,新建文明井场1959个,绿化道路2090公里,污水处理率达到98%,回注率达到100%。推广应用节能项目74个,节能4.43万吨标煤。开展油区治安专项整治,破获案件320起,取缔收油窝点101处,扣押机动车670辆,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800余万元。
(六)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创新发展。实行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开展学习实践“回头望”和创先争优活动,基层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强化问责问廉问效工作,查办信访案件26件,查处杏子川和井下公司违纪案件,建立了195个廉洁文化示范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出台《油田公司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深入开展干部交流锻炼,拓宽公开竞聘范围,在延安、浦东、井冈山干部学院培训领导干部,多次组织到大庆、胜利、坪北油田考察学习。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我是延长石油人”主题教育,积极向玉树和陕南灾区捐款,对口帮扶低收入村。出台《企业文化手册》,工、青、妇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同志们,2010年,公司上下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实现了“十一五”圆满收官。回首“十一五”,我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过去的五年,延长油田深入重组融合,实现了发展史上最大的变革;过去的五年,延长油田跻身千万吨行列,而且保持稳步增长势头,实现了发展史上最大的跨越。特别是近几年,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延安、榆林两市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陕北石油重组的重大决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精心谋划、科学定位,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克服困难、顽强进取,一年一个台阶,实现了全面发展,铸就了延长油田新的里程碑。
一是战略目标更加清晰,发展思路日渐成熟。我们积极探索延长油田科学发展之路,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积极化解十大矛盾,不断缓解五重发展压力,努力加强五大薄弱环节,全力建设国内一流标准化大油田,确立了“千万吨规模稳产20年以上,再建百年油田”的战略目标,制订了配套的勘探、开发、科技、管理、人才、文化、信息等规划,明确了延长油田科学发展的方向,引领和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创新实践。
二是经济总量持续扩大,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9.58亿元,油田总资产由2005年的383.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724.1亿元,增长了0.89倍,年均增长13.54%;营业收入由222.49亿元增长到313.81亿元,增长了0.41倍,年均增长7.12%。延长油田行业位次不断靠前,跻身全国第五大油田。
三是资源勘探成果丰硕,原油产量稳步提高。五年累计拓展资源面积11858平方公里,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05亿吨。原油产量由2005年的838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190万吨,年均增产58.7万吨、增长7%。五年累计生产原油5352万吨,是前100年原油产量总和的1.3倍。“十一五”是延长油田百年历史上勘探成果最多、增产幅度最大的五年。
四是重组融合不断深入,管理更加统一规范。出台《管理纲要》,理顺体制机制,完善制度、建立程序,加大交流、推进融合,集约化、专业化、一体化的“油公司”模式基本形成。统一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准则,实行模拟法人核算、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和会计电算化管理,增强财务管控力。将勘探开发作为项目管理,统一实行物资工程招标管理,强化投资计划管理,审计、督办、效能监察、厂务公开等内部监督体系有效运行,绩效考核制度持续完善,管理体系不断健全。
五是基础建设有序推进,项目配套日趋完善。五年累计投资124亿元,建成集输站37个,新增原油处理能力730万吨;建成输油管线4933公里,7712口油井、290万吨原油实现集输;建成柏油路775公里、砂石路8901公里、区队驻点108个;建成变电站9座,架设线路7218公里,更新主要生产设备6944台套,新建采油厂办公基地13个,油田发展硬实力大大增强。
六是科技创新成效明显,支撑作用有效发挥。牢固树立并落实科技兴油战略,投入科研经费6.7亿元,引进试验、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244项,开展科研课题289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7项,获得专利授权8项,科技成果应用率80%,科技转化率65%以上,科技增油126万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引进大学生1330人,现有大专以上学历11763人,占从业人员比例由2005年的10.52%提高到17.81%。现有专业技术人员5508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1667人,较2005年增加710人;高级职称251人,增加77人;工程师511人,增加274人;高级工程师121人,增加43人。
七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加强防控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平稳运行。履行环保承诺,建成文明井场29011个,植树9000万株,绿化道路1.6万公里,投用污水处理站42个,基本实现污水“零排放”。推广节能项目300个,节能11.02万吨标煤。加强石油管护,破获案件1774起,打击处理涉油违法犯罪分子1646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000万元。坚持回报老区,共同发展,企地关系融洽密切,五年累计上缴税费558.2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9327个,捐助公共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2.65亿元,很好地履行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责任。
八是党建工作推陈出新,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各级党组织围绕中心、促进发展,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加大干部选任改革,选任领导干部179人,交流60人,公开竞聘科级以上干部154人,领导干部参加培训人均2次以上。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完善惩防体系,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廉洁从业氛围更加浓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发展老矿精神,以文化融合推进重组深入。涌现出全国劳模郭永宏等一批先进典型。建成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4个、国家级文明单位1个、省级文明单位6个。油田公司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九是发展成果惠及职工,企业凝聚力日益增强。五年投资60亿元,新建职工住宅楼22341套、330万平方米。2010年职工人均年收入达到7.47万元,比2005年净增4.74万元;离退职工人均年生活费达到3.73万元,净增1.24万元。实行企业年金制,健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社会保险体系,五年公司累计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21.5亿元;缴纳住房公积金16.42亿元,人均5.35万元;报销医疗费2.48亿元。接收职工子女就业1757人,符合条件的职工子女全部安置。广大干部职工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油田呈现人心思干、人心思进的勃勃生机。
过去的五年,是油田公司加快资源勘探,走向科学开发,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五年;是深化重组改革,强化内部管理,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的五年;是加强科技创新,提高队伍素质,整体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五年;是积极履行责任,统筹协调发展,为老区经济社会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五年。
回顾五年来的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延长油田必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油田发展承载六万余名干部职工和家属的家庭幸福,是集团实现“十二五”目标的重要基础,是陕北老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确保百年油田持续发展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领各项工作,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技术含量,科学精细管理,走科技支撑、低成本发展之路。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发展信心,悠久的百年历史既积淀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形成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特低渗油田既给我们的开发造成了极大的难题,也给我们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攻坚对象和广阔空间;技术和管理相对落后,既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现实,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潜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持续提高员工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切实培育特色文化,不断增强软实力。必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给国家做更大贡献是责任,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是根本,职工享受发展成果是基础,三者和谐是科学发展的保证。必须坚持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发挥好党建工作的政治保证作用和强大思想动力,进一步依法治企,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确保延长油田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同志们,经过五年的不懈奋斗与执着追求,我们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抚今忆昔,追根溯源,延长油田的发展壮大得益于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得益于涉油市、县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兄弟单位的密切配合,得益于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得益于老领导、老同志、职工家属和各界朋友的热切关心。在此,我代表油田公司领导班子,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延长油田发展的各级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及家属,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十二五”目标任务及总体思路
未来五年,总体上发展机遇良好,基础坚实。石油市场需求旺盛,原油价格高位运行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省政府支持能源化工企业做大做强的态度十分明确。集团要求并支持油田公司持续发展。而且“十一五”为油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我们也面临严峻挑战,主要是干部队伍思想观念滞后,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责任心亟待增强;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尚未形成,体制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管理标准不够统一规范,管理效益水平差异悬殊,企业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石油资源接替依然紧张,转变开发方式任重道远;人才不足仍然是发展瓶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等等。这些是困扰我们的突出问题,仍需付出极大的努力。延长油田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在集团公司发展规划的大格局中,科学谋划,全力而为。
“十二五”乃至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油田公司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盯一个目标,围绕一个中心,实施五大工程。
——紧盯一个目标。就是建设国内一流标准化大油田。“国内一流”是行业定位,要跨入先进油田行列。“标准化”是工作定位,要与国内大油田对标,建立具有延长特色的标准体系。“大油田”是规模定位,就是千万吨规模稳产20年以上,“十二五”投资1000亿元发展主业,原油产量稳步增长,2015年达到1350万吨。
——围绕一个中心。就是提升开发水平,转变发展方式。一是由一次采油向二次采油转变。全面应用井网部署、整体压裂和注水开发三项低渗透油田开发核心技术,提升油田开发水平。重点推进注水开发,确保到2015年适宜注水面积实现全部注水,注水区采收率达到18-20%。在水驱基础上,积极探索、试验、储备一批化学驱、生物驱等三次采油技术。二是由技术引进向自主研发转变。不断壮大科研队伍,完善科研体系,强化自主创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达到5000人,建成勘探开发、化验质检、规划设计三大科研平台,形成具有延长特色的沉积相划分、油藏识别、岩性油藏评价三大勘探技术体系,形成适应地质特征的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规律预测、高效注采驱油、注水效果评价及调整三大开发技术体系。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0%,科技贡献率达到70%。通过技术水平的提升,使油田自然递减率降到9%,综合递减率降到7.1%,采油速度达到0.56%,采出程度达到6.6%。三是由传统生产任务主导型向以信息化为支撑的高效生产管理型转变。全面开展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化标准,搭建网络平台,完善数据中心,建设勘探开发一体化、地上地下一体化、经营管理一体化应用系统。2015年源头数据标准化采集达到100%,无线网络覆盖80%以上的油水井,历史数据入库率80%以上,全面实现油田信息化。四是由粗放式增长向以效益为核心的集约化增长转变。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是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落脚点。要按照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要求,突出又好又快、好字优先,切实抓好项目投资效益分析、勘探开发效益评价,走低成本发展之路。
——实施五大工程。一是资源保障工程。投资40.6亿元,打探井2478口,实施非地震物化探1500 平方公里、三维地震500平方公里,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5亿吨。投资436.7亿元,新建产能972万吨,生产原油6370万吨。二是管理革新工程。完善“一级法人、二级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各个管理层面的积极性。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高效沟通,动态反馈,强化执行力建设,实行制度化、规范化运行。优化经营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以发展质量和经营利润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模拟法人运行机制。三是基础提升工程。投资67.7亿元加快管网集输建设,西部实现管网集输,东部实现区域治理、主干道黑色化。投资25.7亿元搞好油田电网建设,加快柴改电和电网专线建设步伐。投资124.33亿元开展生产基地和区队建设,着力改善一线工作条件。四是人才强企工程。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挖掘、选用、交流、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畅通人才成长渠道,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改革薪酬分配体系,强化工效挂钩,推进绩效考核,充分体现工资收入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五是和谐发展工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切实推进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等各项工作,各级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思维,更新观念,改革创新,增强责任心,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弘扬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延长石油精神,建设以延长石油历史陈列馆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基地,创作以展示百年历史为主题的文化作品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民主管理,始终做到尊重人、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在企业效益增长的同时,稳步增加职工收入,改善福利待遇。加强企地合作,实现互利双赢。
新起点、新目标、新征程。全公司广大干部职工都要行动一致、目标同向,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坚强有力的措施,争取更大的成绩。
三、2011年工作部署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工作的主线是:全面落实集团公司职代会精神,以注水开发和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统筹规划和精细化管理为着力点,扎实推进标准化油田建设。
主要目标是:探明石油地质储量9000万吨;开发井控制在7633口以内;生产原油121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325亿元,实现利税费总额14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6亿元;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节能任务,全年无一般以上安全和污染事故。
为实现全年目标,我们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强化资源勘探,夯实油田发展基础。投资9亿元,开展非地震物化探300平方公里,部署探井495口,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9000万吨。
按照“加快新区,精探老区,深化下组合,突破深湖相,积极探索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思路,吴起、定边、永宁、西区、靖边、杏子川、直罗采油厂及三个项目指挥部要多方协调,全力拓展资源。东部老区进一步查层检漏,总结成藏规律,挖掘资源潜力。吴起、永宁在长10油层探明储量2000万吨以上,定边、下寺湾、杏子川进一步扩大长10含油面积,直罗不断扩大长8勘探成果。重视直罗、下寺湾、西区、永宁、吴起、定边一线长7深湖相浊积岩油气富集规律研究,探索试油工艺,突破工业油流关。英旺、下寺湾、直罗搞好煤层气、页岩气和页岩油的勘探,培育新的资源增长点。
勘探管理方面,一是强化勘探方案的执行力度。二是增强意识,取全取准资料。三是切实搞好勘探评价,各单位6月底前完成阶段性评价和方案调整工作,勘探部8月底前完成全公司项目评价。
(二)全力推进科学开发,确保产量稳中有增。产能建设投资控制在76.37亿元以内,生产井控制在5928口以内,新建产能180.3万吨以上,万吨产能投资控制在4284万元以内,自然递减率和综合递减率分别控制在13%和9%以内。2011年,我们要在搞好油田开发常规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四项工作。
统筹实施整装开发。一是整装开发王洼子、新安边、麻台区、元托子、窑湾、大东沟区块,6月底前完成油藏描述和储量落实工作,8月底前完成开发方案,10月底前完成地面工程设计。二是完善整装开发标准,分区域实现“三统一”:统一开发工艺、流程布局,统一井组、井站建设标准,统一设备、设施配套。三是全面研究尚未投入开发、具有规模储量区块的地质情况,确定整装开发计划,及早开展前期工作。
全力加快注水开发。一是围绕“不欠新账,快还旧账”的基本思路,投资34.23亿元,建设注水工程67项,钻注水井1705口,投转注2973口以上。二是实行项目负责制,全力加快注水工程建设。3月底前完成基建前期工作,7月底前完成撬装站建设,大站完成年度工程量的50%以上,投转注工作完成50%以上,9月底前完成注水井钻井和投转注工作,11月底前完成所有注水工程建设。确保全年新增注水面积626.6平方公里,新增水驱储量3.36亿吨,注水增油28.17万吨。三是优先安排注水投资,保障注水开发前期费用,调整注水工程以及设备材料招标权限,改进注水工程项目评审机制,为注水工程建设创造便捷高效的运行体系。四是认真落实集团公司《注水开发指导意见》和油田公司《注水开发实施细则》,确保注水方案的科学性、适用性,切实搞好注水运行管理和动态分析。既要注上水、注好水、注够水,又要防止为了注水而注水。全面落实注水开发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五是开发部牵头修订注水水质标准,开展杏子川水淹井治理,七里村裸眼井区、甘谷驿物性较差区注水试验,研究渗透率小于0.6毫达西油藏、高含水油藏注水方式,推广分层注水、稳流配水等技术,探索调剖调驱、稳油控水等技术,为精细注水提供技术支撑。
不断细化油井管理。一是夯实工作责任,加强油井计量,改进计量手段,监测产液变化,搞好以单井为基础的动态分析,为生产管理和技术研究提供依据。二是按照单井产量,实施油井分类管理,采取降产预警、按类施治、调整运行制度等措施,着力培育一批高产井、巩固一批稳产井、挖潜一批低产井、间开一批低效井。三是科学确定油井冲程、冲次等工作参数。对200口油井进行机采系统效率优化,效率提高3%以上。四是分区域研究,完善修井规范,提高作业质量,油井免修期平均延长1倍以上。
夯实油田开发基础。一是进一步发挥三个项目组职能作用,努力缩短建井周期,延长采油月。二是引进压裂软件,优化压裂设计,严格入井材料把关和现场监督,不断提升压裂水平。三是进一步发挥好三总调度作用,实行日定额管理,科学组织生产,加强原油产、储、运、销衔接,确保原油生产均衡运行。
(三)加强科技研发工作,充分发挥支撑作用。一是建立科技决策管理、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三级科技创新体系。二是完善科技体制和配套政策,整合加强技术力量,加快研究机构建设,理顺科技运行机制。三是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争达到4亿元,开展科研项目60个。四是全面启动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研究、高含水区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究、提高油水井注采效果配套工艺技术研究和标准规范化作业与管理程序研究。五是建立科学技术奖励基金,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个人及科技成果,充分调动和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六是认真筛选项目课题,搞好前期论证,严把立项关,确保课题的实用性和代表性,杜绝重复试验、无序试验。实行项目负责制,加强过程管理,开展效果评价,提高项目成功率。
(四)夯实管理基础,提高管理水平。扎实开展“基础管理年”活动,大力推进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一级法人、二级管理”模式,优化权责定位,健全管理流程,全面提高管控力和执行力。制订《国内一流标准化大油田建设方案》,系统整合油田制度,统一数据标准和口径,启动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开展管理达标创建活动。优化目标责任体系,增加成本费用权重,推行模拟利润考核。着力加强质量管理,普及QC小组工作,制订油田井下作业质量标准,加大现场督查力度,实行作业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
切实加强投资管理。必须牢固树立“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成本”的理念。更加注重投资效益,降低成本中的折耗比重,财务部门要全程参与勘探、开发项目论证审查和评价分析。完善投资管理模式,根据生产规模、效益和发展潜力,控制投资,提高效益。走模块化建设、标准化设计的路子,从源头上降低建设费用。加强建设过程管理,严肃超投资责任追究。
持续强化财务管理。完善成本四级核算体系,实现成本费用要素科学化、标准化。落实责任,扎实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切实做到“先算后花,不算不花”。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和大宗资金流向监控,建立资金预警机制,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减少资金占用。不断提升财务分析水平,努力由核算型财务向管控型财务转变。
继续加强相关专业管理。建成招标网络信息平台,完善评标专家库、外协企业目录库以及价格信息库,推行有序招标,提高工作效率。建成物资管理数据平台,实现物资计划、采购、价格、定额等的信息化管理,有效保障物资供应。强化法律事务工作,切实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加大原征租土地清理力度,做好“确权办证”工作。逐步推广TPM设备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统计、档案、保密、计生、武装、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五)加快信息系统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数字油田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完成公司、采油厂两级数据中心建设和基层队站网络延伸工作,实现数据安全稳定传输和存储与处理。启动勘探、开发和生产运行管理数据库建设,实现勘探开发数据电子化。公司、厂级、基层队站全面实现OA办公,整合各类应用系统,实现统一平台运行。积极开展数字井场、数字围墙和三级可视化调度指挥系统试点。
(六)搞好人力资源开发,着力提高队伍素质。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加快三支队伍建设,夯实人力资源基础。
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全年岗位培训2.9万人,在职学历教育1000人。领导干部脱产学习1周以上,选派基层干部参加脱产学习,提升知识层次。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学习,更新知识。各单位、各部门都要落实培训任务,形成大培训、大教育格局,建设学习型组织。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了解大学生使用情况,开展调研,跟踪掌握使用培养情况。建立公司、厂级和基层三个层面、多个序列的专业技术人才成长通道,为其发挥作用提供舞台。改革完善职称管理机制,鼓励油田紧缺的工程、经济、会计、审计、计算机等专业人员加强学习,考评晋升职称,强化专业人员考核,逐步实行评聘分离。开展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评审鉴定工作。制订《高技能人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落实待遇,有效激励。
强化人力资源基础管理。严格用工管理,完善人力资源配置办法,任何用工必须经公司研究。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控制总量,落实定员编制,将公司用工总量控制在集团下达的指标内。探索多元化用工方式,开展劳务派遣、劳务外包试点。全面推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严格管控。改革分配制度,全面推行工效挂钩,工资总额与效率、效益挂钩,按岗位贡献定薪酬,收入向关键、艰苦、一线岗位倾斜。深入调研,结合实际,合理定编,大力推行信息化管理。如期完成建房资金收缴工作。
(七)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切实改善基础设施。全年投资53.7亿元,开展地面工程、配套工程、柏油路、房地产开发等建设项目554项,年内竣工413项。石油装备制造项目5月底前全部完成; 直罗和尚塬联合站年内竣工投用;永宁宜西沟、白杨树湾、徐庄、周51四个油区地面工程和王家川佛古塬集油站年底竣工投用; 定边樊学油区地面工程年底完成三个联合站;黄河乾坤湾景区完成部分项目。西安、延安住宅小区上半年实现入住。公司化验中心、崖里坪A区住宅主体封顶,B区完成征地工作。定边兴源西区住宅上半年开工建设,下寺湾生产基地6月份开工,直罗办公基地和鄜溪苑住宅三季度开工。其它项目按年度计划要求,努力超前运行。
积极发展配套产业。钻井公司要严格准入,规范作业,提高钻井质量,巩固外部市场,实现营业收入70亿元以上、利润2000万元。井下公司要负责全油田井下作业管理工作,尽快出台作业规范和质量标准,制订市场准入管理办法,建立测井评价体系,引进测井数据远程传输管理平台,切实加强监管,全面提高油田作业质量。加强内部管理,力争扭亏为盈。装备制造公司要完成5000台抽油机、10000台抽油泵生产任务,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利润1亿元。石油机械厂尽快转型,6月底前建成石油机械修理基地。丰源公司要进一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营业收入力争突破18亿元,实现利润2200万元。房地产公司要晋升国家一级资质,走市场化运营之路,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力争实现利润1亿元。
(八)切实抓好安全环保,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坚持抓好安全生产。严格安全责任制管理,形成自上而下的六级安全责任体系。加大HSE管理体系推广力度,10月底前西区、靖边等8个单位完成体系认证。强化重点区域、关键部位的监控,完善监控和预警机制,提高应急能力。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西区、直罗、王家川、南区采油厂污水处理及回注设施年内完工投用。强化环保设施运行管理,确保正常运转。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加强清洁文明井场建设,严格油井作业现场管理,防止和减少污染。
继续抓好节能降耗。投入6000万元开展60个节能项目,重点开展变频控制、煤改气、伴生气、太阳能和风能利用等项目,努力降低能耗。完善三级能源计量和统计体系,加快高能耗设备改造、淘汰步伐,推行能耗定额管理。
狠抓石油管护工作。完善机构,扩充装备,配齐人员,全面落实石油管护责任。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采取严查、严防、严打和严管措施,坚决端掉一批非法收油、土炼油窝点,销毁一批盗贩原油设备,惩处一批涉油违法犯罪分子,处理一批内外勾结的工作人员,切实为油田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九)加强党建思想工作,提供发展政治保证
全面加强党建工作。抓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的培训,围绕科学发展主题,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广泛开展形势任务宣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党员责任区、先锋岗等活动,推广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等做法,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履行职责创先进。组织开展党史教育、唱红歌等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深化党员分类管理,改进发展党员工作,增强党建工作生机与活力。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抓素质、抓作风、抓团结、抓品行,持续深化“四好”班子创建,落实民主集中制,健全“三重一大”等班子议事规则,狠抓思想政治建设,强化岗位责任考核,推动深入调研,学习提升,理清思路,打造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强化干部考评,推进干部交流,基层科级必须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方式选任,推行“无任用推荐”,建立后备队伍,深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工作主动创新性,深入了解基层实际,发挥好指导督促、参谋助手作用。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持续推进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规定,加大对人、财、物和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按照“继承创新、丰富内涵、打造品牌、提升形象”的思路,重点总结提炼新时期特色文化理念,打造一批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建设企业文化展厅,对员工进行企业发展史、荣誉史教育,增强企业凝聚力。筹备成立职工文联,培养文化人才,鼓励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作品,宣贯延长石油企业精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解决职工群众的合理诉求,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深化企业民主管理。认真贯彻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充分发挥职代会民主管理职能。强化厂务公开,落实职工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发挥工会职能,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
(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民生工程。本着企业能承受、政策能允许、群众能受益的原则,努力满足干部职工的合理需求。加快解决职工住房问题,新开工建设8521套、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认真组织好住房配售、公积金管理、小区物业管理等工作。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逐步缩小职工收入的不合理差距。落实好企业年金制度,努力提高职工收益水平。发挥体检中心职能作用,开展职工全面体检,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实行医保网络化管理,拓展医保卡应用范围,为职工诊疗提供方便。加大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力度,积极解决实际困难。
各位代表、同志们,昨日辉煌已经载入史册,未来大计正在全面铺开。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让我们奋发进取,众志成城,共同开创延长油田科学发展新局面!为延长石油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化现代能源化工企业,为陕北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政府部门网站--
陕西省国资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相关行业企业--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中公司
   --能源信息网--
中国能源信息网
中国石油商务网
   --其他媒体--
延长油田新闻点播系统
版权所有: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 陕ICP备案:0501推荐使用分辨率浏览
您是今日第
总访问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作工作报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