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求员工自己交清企业与个人的社保基金重仓股合法不

公务员与企业员工一样,要养老先缴费_新浪新闻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从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同时决定,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次提高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决定要求,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工作人员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决定自日起实施。这意味着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将告别“免缴费”时代,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持续多年的养老保险“双轨制”彻底打破。
  机关事业单位个人缴费8%
  此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由财政负责,从去年10月1日开始,将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缴费。
  按照《决定》,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均要实行养老金改革。我国目前事业单位有近3000万人,机关有700万人,因此,此次改革的群体将涉及近4000万人。
  根据《决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和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制度实现了一致。在缴费水平上,机关事业单位的缴费率和企业职工一样,同为28%。其中单位缴费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本人缴费工资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部分不纳入缴费基数,低于平均工资60%的以60%为基数缴费,即“300%封顶、60%托底”。
  比如,公务员小明除去津贴、补贴等,每个月缴费工资是5000元,改革前单位和个人都不用缴费,小明退休后照样有养老金。改革后,小明每月要缴纳养老保险400元。
  职业年金方面,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这样,小明又要缴200元,加上基本养老保险的400元,一共缴600元,这笔钱是从小明的月收入中扣除的,将进入小明的养老金个人账户。连同单位缴费部分,退休后按月发放。
  如此一来,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的养老缴费和发放都基本一致,“体制内人员”以前完全吃财政饭,变为单位和个人缴费、财政承担养老保险基金的兜底责任的多渠道筹资,形成单位、个人、政府共担的新机制。
  老中新三类人区别对待
  改革后,这4000万人退休后待遇咋样?《决定》明确,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通过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总的原则实际就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
  ———“老人”是指改革前已退休的人员,他们原待遇维持不变,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
  ———“新人”是指改革后新参加工作的人员,他们将来退休时,基本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之和。这与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一致。
  ———“中人”是指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说,“逐步过渡”政策主要是两条:
  一是他们在改革前没有实行个人缴费的工作年限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将来退休时在发给基本养老金的同时,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等因素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二是设定一定期限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实行养老待遇的新老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这样,基本可以保证原有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特别要指出的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不再与同职级在职职工增长工资直接挂钩,而是与企业退休人员以及城乡老年居民基本养老待遇调整统筹考虑。”这位负责人说。
  此外,这项改革确定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这有利于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优化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结构,力争保持待遇水平总体不降低。
  养老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一直以来,一些机关和事业单位往往存在退休前突击提升职级、职称的情况。随着改革推进,这种情况可能有所改变。
  这是因为,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按照职工退休最后一个月工资一起发,并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进行调整,这是造成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待遇差距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改革后,将按照本人历年缴费多少、缴费期长短来计算养老金标准。
  这意味着,小明即使退休前没有被提拔,但由于他的缴费年限长,也可能比他的上司领的退休金要多。这也是一个重大变革,有利于避免相互攀比,逐步建立起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障待遇调整机制。
  此外,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必须实行全国统一工资制度,由于工资结构不同,机关事业单位按照基本工资配发的退休金与企业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相当,但是加上按照机关津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发的退休生活补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就高于企业基本养老金。如今,这一因素不复存在。
  更关键的是,同样年龄退休的,计发月数相同,所以缴费越多,待遇水平越高;而同样个人账户积累的,退休越晚,计发月数越少,即除数越小,因而待遇水平越高———这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意思。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由于我国地区发展差异大,各个行业、各类单位情况复杂。国务院的改革决定是管总的,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单位,还要依据实际情况细化政策措施。
  疑问待解
  公务员退休后待遇会大降吗?
  改革影响最大的是数量众多“中人”群体。依据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发放过渡性的养老金的办法。“相信有关部门经过了测算。”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郑春荣表示,这部分人的待遇通过发放过渡性养老金,不会大幅降低。
  另外,决定中提到的职业年金也将是保证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养老金不至于大幅降低的一个有利工具。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封进对南都记者说,在制度统一之外,未来或许仍会显示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差异的一点,或许在于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
  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此前曾介绍改革思路的“一个统一”和“五个同步”,其中就包括职业年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
  昨日出台的决定也明确说,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形成职业年金,作为基本养老金的补充。有观点认为,推动职业年金建立,也是防止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待遇大幅降低,减少改革阻力。
  “这个比例其实很高。”封进教授告诉南都记者,而目前在企业年金方面,有企业年金的企业占所有企业数量的0.5%,由企业年金的职工数只占7%。只有少数企业职工有企业年金。
  “由于企业负担过重,企业年金自愿交的比例很低,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如果强制执行,未来新的一个待遇的差异或许会体现在职业年金上。”封进说。
  不过,封进教授表示,职业年金制度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其本身也有吸引人才和促进廉政的“金手铐”作用,怎么样在建立职业年金的同时,“推动企业年金建立,可能是一个挑战”。
  公务员群体如何确定工龄?
  据悉,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仍为国务院令层面,具体实施细则仍有待于国家人社部、广东省人社厅的具体实施方案。记者从广州市人社局获悉,广州目前正等待国家和省的相应方案,择机实施该项政策。
  最终的实施方案仍未出台,目前已经是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人群,其以往的工龄如何折算缴费年限?这是该群体关心的焦点之一。
  根据国务院令中规定,本决定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该养老保险专家表示,按照字面理解,这应该是明确了现在的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群体以往的工作年限将被划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处理。这部分人群的养老保险待遇,将在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外,另加一个过渡期养老金。
  社保基金足够去付养老金?
  长期关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省人大代表、汕头市地税局规费科科长陈美华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的方向是对的,但各地的配套政策要尽快跟上。她担心,如果没有足够的投入,社保基金的缺口越来越大,会影响到养老金的发放。
  陈美华说,从上世纪90年代国家推行养老制度改革之后,很多老国企下岗职工都没有社保积累,但其工龄会视同缴费年限,到达退休年龄后,这部分职工都从社保领取退休金。“虽然有的已经补交了个人部分,但是单位部分却一直没有补上。”她透露,仅在汕头市,此前没交过一分钱社保的企业退休职工每年从社保基金中领取的养老金就高达7亿元。“政府曾表示会从财政拨款到社保基金进行补充,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也未实现。”
  陈美华表示,如果再增加从未缴纳社保或者缴费年限很短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社保基金中领取养老金,而财政又不对社保基金进行投入,社保基金将难以为继。
  对此,陈美华算了一笔账:根据昨日公布的方案,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按每个月2500元的基数来计算,每个月交到社保基金的就是2500元×28%=700元,一年共缴8400元,如果是缴纳三年之后退休,就共缴纳了25200元。但退休之后即使只领取10年的退休金,按每个月1500元计算,10年就是18万。
  “缴2万多,拿18万,钱从哪里来呢?”陈美华建议,在制度设计时,一定要吸取之前的教训,要对未来的社保基金有足够的投入。“而且随着生活成本的提高,国家每年都在提高养老金水平,整个社保基金状况已经堪忧,如果再增加领取养老金的人数而不对其投入,到时真的连退休金都拿不到了。”
  改革大事记
  省人社厅:
  待人社部具体方案再制定广东方案
  广东省的具体改革方案将何时出台?对此,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须等人社部的具体实施方案出台后,再根据该方案来制定广东省的方案。
  改革大事记
  1955年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建立。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一些地区和行业对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探索,先后有28个省区市开展了局部试点,全国约2100万人参加。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部分科研院所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相继启动“事业转企业”改革。
  2008年
  国务院决定在5个省市先行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
  南都记者吴斌 吴璇 王道斌 综合 新华社、中新社  (原标题:公务员与企业员工一样,要养老先缴费)
年底总结、新年祝福、年初布置,3个关键节点,他都重点谈反腐倡廉,足见对“激浊扬清”的重视。这次讲话释放了什么信号?学习小为组员解读。
换言之,除去少数土豪老板、良心老板的出手阔绰,在垄断横行,民营资本无法进入暴利行业的语境中,高额的年终奖永远是少数行业、少数企业的专利;在收入分配改革与《工资条例》“只摸石头不过河”的语境中,剥离行业内的暴利,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永远是痴人说梦。
岛叔挂一漏万地简单勾勒一下,按照这个要求,一个合格的县委书记,得是条什么样的汉子?(没错,有不少县委书记是女的,但也都是女汉子。)
要有良好的教育,首先离不了像李小文这样的老师吧?向李小文致敬,并不是非要像他那样穿布鞋,而要像他那样有风骨、有学问,像他那么不庸俗、不贪婪,像他那么正直、真诚。企业什么时候给员工交社会保险? - 相关问题 - 110网法律咨询
我于号进入目前所在的公司,并签订的合同,合同上没有注明什么时候给员工交保险,人事也没跟我说,以我的经验来看,一定是签了合同后就给交社保了,谁料,人事今天跟我说要等转正后才给交社保,请问公司的这种做法是不是违反了劳动法,如果是的话,我该怎么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期待各位的答复,谢谢!
----------------------------------------问题补充:--------------------------------------------------
我想知道我该怎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限?请详说,不要敷衍
请问在什么情况下公司可以在员工离职的时候不给三金的钱,因为除名可以吗?因为不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可以吗?合同还没有解除就和其他公司发生劳动关系但没有签合同可以吗?{签合同的时候写的是等公司走入正轨后(现在还没有走入正轨)再补三金的}
我工作的公司规定做满三年才买社会保险,我做两年多了。要离职,公司是否要赔偿我的社会保险未缴之责?
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是2006年8月到2009年12月,2007年8月续签一次,全部合同都有公司为我交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涉及我个人缴费部分,由公司从我的工资中代为交纳的约定。现在发现2009年5月到2009年12月公司没有为我交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但在这段时间内我个人缴纳部分,公司已经每月从我的工资中扣除了。另,公司为我办的《上海市居住证》是在日办的,有效期一年,日失效了,后来公司要求续办,但没有说明与交纳社会保险有什么关联,也没有强制性要...
在职员工参加社会保险14年 差一年交完社会保险费用 死后尚未和公司(私营股份制企业)终止劳动合同 请问可以申请什么样的费用? 有安葬费吗? 有的话问谁要?谢谢
我单位员工自愿缴纳最低社会保险可以吗?如果是员工自愿,是否就可以按最低标准缴纳?
我国对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在法律上有什么具体规定吗? 这些法律的效力如何?
在事业单位呆到退休才有退休金(含社保),如果员工不到退休年龄离开事业单位,将没有退休金,也就没有社保。员工为以防万一老年有保障,想给自己在当地社保局买一份社保,请问可以吗?如果在事业单位工作到退休,有退休金,外面买的社保怎么结算,只是退还本金给个人吗?如果在事业单位没工作到退休,没有退休金,外面买的社保就可以生效领取到老吗?求助,先致谢!
我爸爸是2000年进的公司,今年1月多份正式退休了,退休以后公司在聘回上班,今年我爸已经60岁了,上个月自己买的社会保险,一共交了46000元,公司只报销3500元,合理吗?公司只买了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其它都没有买,也没有退休金,请问这样合理吗?社会保险金单位应该出多少呢?我该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我在一家事业单位从事打字员工作14年。年,单位一直没有为我缴过社会保险;在2008年,与单位签订了年3年期固定合同,单位将社会保险费随同工资一起发放,让个人自行开户缴纳,当时曾经强烈要求单位代扣代缴,但没有采纳。请问单位这样的做法是否合法,我现在能否要求单位补缴14年来的社会保险费,有什么法律依据?希望热心的人士帮忙给出专业意见,非常感谢!
不知从哪里得知一个信息,不一定准确所以想咨询一下。
公司连年亏损时,是否可以按照最低缴费基数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企业为员工购买社保所交的钱占工资的多少?是否把这些钱体现在工资当中来得更实际些?
为何要强制企业为员工购买?是否应该让员工有选择权?
按投票排序
第一次受到邀请,学生渣真的受宠若惊,我就以很浅薄(这是真的= =)的知识来回答一下吧,希望能共同进步。lz题目中所提的强制为员工购买的形式是社会保险这部分,社会保险分为五部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是由个人和企业共同缴费,养老保险是省级统筹企业缴纳20%,个人缴纳8%;医疗保险是市级统筹一般要求企业缴纳不低于6%,个人缴纳2%。失业保险企业缴纳2%,个人缴纳1%。工伤企业缴纳2%个人不缴费,根据行业工种类型不同而有不同的缴费标准。生育企业管1%。所以,企业为员工购买社保所交的钱余额占工资(20%+6%+2%+2%+1%=31%)企业交社保的基数是以员工的每月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但不得高于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最低不得低于60%。社保的建立是把收入进行再分配,以保障将来的各种需要。是一种前瞻性的活动。社保不单单是养老保险,还有一开始说的医疗工伤失业生育,可能题主主要指的是养老保险这一块。现在养老保险的问题社会上谈的比较火热,很多人退保,觉得还不如自己拿钱进行储蓄,确实我国养老保险现在处于一种让人很心慌的阶段,政府不敢说有多少空帐,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养老保险的作用是确实存在的。强制企业为员工购买代表者社会保险的强制性的性质,体现的是保障性,试想,如果现在社会保障被写在法律里,明令要求企业必须为员工上保险,这样都无法避免还是有些企业不上保险,那么如果变成非强制性,让员工自由选择,那么员工的自身利益如何保证?很有可能拿到钱还不如之前。
楼上说得很清楚,我就不多言啦~社保法明确规定强制要求单位给员工缴纳社保,而且社保经办机构会定期稽核。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不给职工缴纳社保怎样维权
共有 24 位网友向您献上回答啦, 对答案满意?赶快给出你的好评,感谢他们吧!
。诚心为你解答,给个好评吧亲,谢谢啦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社保缴费基数是按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的。一般情况下,企业缴费基数是按所有职工缴费基数之和计算缴纳的。也就是说,企业缴费基数等于职工缴费基数的合计数。
大家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保基金管理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