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累积红利保额生息中途可以领取吗

累计生息是什么意思?如何计算的?_百度知道
累计生息是什么意思?如何计算的?
1083*10份*2:1000元保险利益例如,希望有人可以帮助我一下!:1083元投保10份红福保
每年交费1万元3年交费
共缴3万元保险期间,有一些关键地方我不是很明白,红利累计生息:75+累计红利
(累计红利如何计算的.5倍=27075元分红:每2年领取!)满期生存保险金:1083*10份*10%=1083元共计领取!如下:800元
( 这个数字如何得出的!,终止时一次性给付?公式是怎么做的!,谢谢!:每年确定并分配红利.以上共计领取保险金?)如有同行指教:陈先生25岁
每份基本保险金额为,在此多多感谢了:红富宝产品每份&#47:10年生存保险金为?请指教;年:1083*5次=5415元(如不领取可累计生息)累计生息可领取我刚到太平洋保险银保部上班
提问者采纳
r是红利的利息率。累计红利是这样计算的假设第一年给你分了100块钱红利,再具体到你个人的红利,具体说不清楚,大概是保险公司根据死差,然后再计算出你的保单贡献额、费差、利差来算出可分配盈余,第二年又给你分了200块钱红利,第三年的累计红利就是200+〔100*(1+r)+200]*(1+r)以此类推,累计红利就是100*(1+r)+200,第三年又给你分了200块钱分红怎么分配的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累计生息其实就是按照复利的方法累计计算利息,利滚利。800元应该就是按照这种办法计算出来的那部分累计的利息。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模拟试题题库
本试题来自:(2009年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模拟试题,)单项选择题
(以下各小题所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分红保险采用累积生息的红利领取方式的,红利累积利率的有效期至少为(
)。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2个月正确答案:有, 或者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对于有较高保险保障需求的客户,金融理财师应尽可能推荐保险公司专门推出的“高额保单”,这是因为( )。
A.“高额保单”提供更多的保障项目B.“高额保单”的投资收益率较高C.“高额保单”的保费较低D.“高额保单”的费率较低答案:有,单项选择题:()某名牌高校应届毕业生李海龙来自农村,在校期间品学兼优,毕业时如愿留在大城市,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小李是个孝顺的孩子,想到母亲含辛茹苦供他读大学十分不易,拿到第一个月工资时,就决定通过买保险,给母亲一份保障,以报答养育之恩。请金融理财师帮助小李做出最佳的选择,以实现他的愿望:( )
①.为母亲投保意外险,愿母亲平平安安。
②.为母亲投保终身寿险,使母亲得到终身的保障。
③.为自己投保定期寿险,母亲为受益人。
④.为自己投保含有可转换条款(五年后可转换)的定期寿险,五年后完成转换,母亲为受益人。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答案:有,
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模拟试题最新试卷
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模拟试题热门试卷怎样领分红险红包最合适 利滚利累积生息见效果_保险消费_理财规划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怎样领分红险红包最合适 利滚利累积生息见效果
  (文前提要)每年的第一个季度,保险公司都会给投保分红险的客户寄一份“分红通知书”。这通知书上数额的大小,并不能只按表面的大小去比较是否合算,主要还是取决于你当初选择的保单分红领取方式。
  文/本刊记者 陈婷
  两年前的春节,在老同学的介绍下,小君和小霞(两人年纪相同)这两位好朋友各自购买了同一款分红保险产品,保额相同,保费也相同。转眼一年过去了,2009年3月,两人拿到了各自的分红通知书。对比一下,却发现“有问题”!
  看,小君的分红通知书上写,她的这份保单,2008年年度的分红为19元。而小霞的分红通知书上却写着,其2008年度的分红,可以购买交清增额保险,保额为50元。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原来,分红险的分红领取方式有好几种,一种是交清增额,一种是累积生息,还可以有现金领取、抵交保费等方式。当初投保单上,小君和小霞在“分红领取方式”上挑了不同的格子,才出现这样的差异。
  看来,当你投保分红保险产品前,还得先搞清楚每一种可供选择的分红(红利)处理方式,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领现金,保户最爱“真金白银”
  对于很多买了分红险的投保者来说,拿到“真金白银”才踏实,因此大都倾向于采取现金领取这种最直观的红利处理方式。
  但分红险投保者需要了解的是,分红险的保单红利是依据保单的现金价值多少来分配,你所缴纳的保费对投保公司整个分红险保费“池子”中占比越高,所作贡献越大,你可以分得的红利自然越多。特别在投保的最初几年,由于保单的现金价值比较少,分红也会特别少。  
  如在上海工作的秦先生是一名外资公司白领,2005年初他购买了一款5万元保额的分红型保险,年缴保费1740元。2006年第一季度,他所持保单第一次分红,获得的红利只有16.52元。2007年初,秦先生的这份保单累计缴纳保费已经达到3480元,他的第二次分红收益增加到了21.92元。2008年3月份,他收到了第三次分红情况告知书,这次,因为2007年资本市场表现好,他的保单分红也上涨到了近70元。
  对于秦先生这样的保额不高、年投入保费较少的保户来说,每年能够得到的分红金额并不会很多,每年的红利数额比较有限,为了较少的金额每年去办理红利领取手续,既不方便,也不经济。所以建议这类投保人不如变更红利的领取方式,看看是否选择以下几种方式中的某一种,会更适合自己。
  反之,如果投保的分红险额度较高,缴费也不少,那也可以每年领取现金分红,给自己一笔小收入。
  变用途,不如用红利抵保费
  目前,也有不少保险公司都允许保户以每年的红利抵缴保费。
  如果保户选择了以抵缴保费的方式来处理红利,保户就可以在需要缴纳保费时,以自己同一份保单上分得的红利抵充一部分到期的应缴保费。
  比如,今年32岁的阿新在2007年投保了一款分红型终身寿险,基本保险金额10万元,保险期限至80周岁,选择20年缴清保费,每年需缴纳的保费为4100元。阿新投保一年后,分得红利65元,他选择采用抵缴保费的红利领取方式,阿新第二次只需要另外交给保险公司4035元保费;投保两年后,保险公司给付红利有所增多,增加到157元,阿新第三次需缴纳的保费可降到3943元。
  对于比较怕麻烦的投保人而言,就可以采用这一便捷方式,并可减少自己每年新投入的保费,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需保障,红利也可增加保额
  还有一种方式,也可以让自己从分红险保单中得到的红利发挥所长,那就是选择购买缴清增额保险。这是指根据被保险人获得红利时的年龄,以当年获得的年度红利作为一次缴清的保险费,按相同的保险合同条件,相应地增加原保险合同的基本保险金额。
  比如,前面一个例子中的阿新,如果不选择红利抵缴保费,而是选择用红利购买缴清增额保险,用每年分得红利来增加自己原保险合同的保障额度,我们来看看会发生什么状况。
  阿新投保一年后,分得红利65元,选择购买缴清增额保险的方式来处理红利。此时,阿新年龄为31岁,他所投保的产品每万元保额趸缴费需要6500元(31周岁男性),那么65元可以购买100元的保额,因此他的保额可增加至10.01万元。投保两年后,保险公司给付红利有所增多,增加到157元,阿新年龄为32岁,该保险产品每万元保额趸缴费需要6280元(32周岁男性),此时157元可以购买250元保额,因此阿新的保额由此增至10.035万元。
  因此,如果有些投保者认为自己由于缴纳保费能力有限,保障金额选择得还不够高;或者有些人认为随着通货膨胀,自己的保障金额应该逐年增加,那么就可以申请将自己的红利处理方式设置为购买缴清增额保险,把从保单中所获得的红利当作一次性保费来提高自己的“身价”,满足保障所需。
  “利滚利”,累积生息见效果
  如果对于金额较少的红利“看不上眼”,同时也不需要用每年红利来多增加自己的保额,那么还有一种叫做“累积生息”的红利处理方式可能会讨你喜欢。
  保户选择了以累积生息的方式来处理红利,其实就是选择了将每年的红利保留在保险公司,进行年复利累积生息,到保险合同效力终止时,保险公司除了给付你应得的保险金额,同时也会将多年来累积的红利部分连本带利支付给投保人。由于是以复利形式进行累积生息,因此本来每年看上去很不起眼的一点点保单红利,多年以后可能会变成一个“大红包”。
  例如,30岁的赵小姐购买了10万元保额的一款分红型两全保险,选择3年完成缴费,每年缴费64130元。如果赵小姐选择不领取每年给付的红利,而是将之用于累积生息,按照保险公司常用的低档红利水平计算,那么,到赵小姐60岁时,可累积超过18万元的红利,到70岁时,可累积接近30万元的红利。虽然三十年后、四十年后的18万元、30万元可能没有如今的18万元、30万元值钱,但应该还是一笔较大数额的钱。
  对于比较懒于理财,或是红利金额较少的投保人群,也可以选择这种红利处理方式。
  怎样转换红利处理方式?
  那么,如何转换这些保单红利处理方式呢?
  和基金产品一样,分红保险的红利处理方式在投保当初就会要求客户选择并做出确定。目前各家公司分红保险的红利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上介绍的四种,但也有保单只能提供两种或三种选择。通常,如果在投保时未选择红利处理方式,一些保险公司会默认以累积生息方式办理。
  红利领取方式一般在保单有效期内都可申请转换,但新的处理方式要从下一个红利分配日起才生效。如保户投保时选定为累积生息方式,5年后他申请转为购买交清增额保险,则前5年的红利按累积生息方式领取,第6年及以后的红利按购买交清增额方式领取。
  同时,红利处理方式转换后,投保者要留意分红通知书中的主要内容变化。如选择累积生息的保户,要特别留意本年红利金额、储存生息本年利息、截至本次保单周年日的累积红利(含本年红利);选择抵缴保费的,需留意本年红利金额、抵交后应补交保费差额;选择购买缴清增额保险的,通常需留意本年红利金额、本年红利所能购买的交清增额保险保额,以及截至本次保单周年日的累积保额(含本年购买的缴清增额)。
  每种保单红利处理方式各有特点,其中倒并不存在划算不划算的问题,关键是要适合自己的实际需求。
  小贴士:保险分红小知识问答
  Q:什么是保险的分红?每年能分多少红利?
  A:分红保险是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按一定比例向分红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由于分红险红利通常来自费差益(实际费用率低于预定水平)、死差益(实际死亡率低于预定水平)和利差益(实际投资收益率高于预定水平),也有保险产品将退保差益(实际退保率低于预定水平)计入可分配盈余中,因此分红保险所给付的红利并非保证收益。分红不一定年年都有得分,而且能分多少红利是与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挂钩的,保险公司实际盈利高,红利也就水涨船高,上不封顶;保险公司实际盈利低,红利也将变低。
  Q:红利是否影响其他保险利益?
  A:分红保险提供给保户的保障与非分红保险没有差别,如身故保障、生存给付等,其保障内容、保险金额、保单的价值、保险费都是投保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的,不论分红情况如何,出现保险责任事故或保险期满时,保险公司都要兑现给客户。
  推荐在线购买的投资保险:
& 相关报道:
&nbsp&nbsp&nbsp&nbsp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不支持Flash平安分红终身寿险,红利已购买交清增额保险,如中途或满期后转为红利累积生息,红利如何计算?_百度知道
平安分红终身寿险,红利已购买交清增额保险,如中途或满期后转为红利累积生息,红利如何计算?
之后我的红利是怎样计算及如何累积生息,如中途或交满期后,我想把红利转为累积生息我买了一份平安鸿盛分红终身寿险.如何领取现金价值或红利,如果领取了现金价值及红利是否我的保额也改变了.交费期20年,红利是选择购买交清增客保险
谢谢,即第21年.还是应该65000元+40000元=105000为基数来计:红利是否只在原65000元为基数上计,增额保险累积的基本保额是40000元,请问哪位专业人士帮复知我的红利是怎样计算了,第21年现金价值65000元,累积红利中档为21000元,是否包含年复利我买了鸿盛2004分红寿险,主险保险费4020元,亦或是应该把增额保额40000元先转化相对应的现金价值为26000元(即我的现金价值实际为65000元+26000元=910000元),第21年如保单年度现金价值是65000元,我想开始把红利转为累年积生息,红利是购买交清增额保险,交费年限20年,此红利是怎样计算出来的?请友友们帮解析.
另外当初业务员给了一份保险分红测算表以作参考用
提问者采纳
额跟红利没有太大关系,红利是按照你存档保费来计算的。如果你想改为累计生息,可以随时办理保全业务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交清增额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hi.com/chunhua_xu/blog/item/ca8a.html" target="_blank">http://hi,根据你的现金价值.com/chunhua_xu/blog/item/0f6a6feff1e846f7b3fb95f4:红利及其衍生利息可以随时领取转成累积生息后,从那一年开始
转成累积生息后,从那一年开始,根据你的现金价值,按照保险公司当年的经营状况给予分红,如果不领,一直累计,年复利。关于分红的领取方式等内容,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红利及其衍生利息可以随时领取。现金价值只能透过退保或者保单贷款来动用,对保额的影响请参考这: 红利转为累积生息之后原有红利清空,重新获取红利领取现金价值保额改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A30版:保险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累积生息 小红利变大“红包”
日 来源: 作者:吴倩
  本期话题  有没有红利可分,是不少保户选择保险产品的主要依据之一。然而,选择了分红险的您,知道如何正确地处理红利吗?  记者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购买了分红型保险的保户并没有意识到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红利处理方式。  其实,选择不同的红利处理方式,保户所能获得的利益也有很大的差异——  手头紧时,红利可以用来直接抵交保费;保障需求增加了,红利可以用来增加保额;没时间理财,红利累积生息还能帮您 “聚财”。  本专题撰文/表 吴倩  目前,市面上的分红保险的红利处理方式主要有四种:现金领取、累积生息、抵交保费和购买交清增额保险。但对于不少买了分红险的保户来说,拿到“真金白银”才踏实,因此大都倾向于采取现金领取这种最直观的红利处理方式。  领红利  保户最爱“真金白银”  但事实上,分红险的保单红利会依据保单的现金价值来分配,而在投保的最初几年,保单现金价值一般都比较少。因此,对于保额不高的保户来说,每年能够得到的分红金额并不会很多,尤其是在保单生效的最初几年,为了较少的金额去办理每张保单的红利支付、领取手续,既不方便,也不经济。  像陈小姐几年前购买的一款分红型保险,年缴保费1740元,第一年获得的红利只有16.52元,第二年累计缴纳保费3480元,红利收益增加为21.92元,随后,虽然每年得到的红利逐步增多,但因为保单的现金价值有限,红利收益也很有限。  变用途  不如用红利抵保费  其实,分期缴纳保费的保户与其每年费事将红利领回去,不如将保险公司分配的红利灵活地派个别的用场。  目前,不少保险公司都允许保户以红利抵缴保费或购买交清增额保险。  如果保户选择了以抵交保费的方式来处理红利,保户就可以在缴纳保费时,以红利抵交一部分到期的应交保费,若抵交后仍有余额,还可以用于抵交以后各期的应交保险费。  比如,30岁的阿新投保了一款分红型两全保险,基本保险金额10万元,保险期限40年,选择20年交清保费,每年需交纳的保费约4000元,假设阿新投保的第1年红利有65元,采用抵交保费的红利领取方式,阿新第2年只需交3935元保费即可,而第2年保险公司给付红利有所增多,增加到157元,那么,阿新第3年的保费只需交3843元就可以了。  需保障  红利还可增加保额  如果保户选择了以购买交清增额保险的方式来处理红利,那么,保户就可以依据被保险人购买交清增额保险的当时年龄,以当年度的红利作为一次交清的保险费,按相同的合同条件,相应地增加原保险合同的基本保险金额。  比如,张先生四年前购买了10万元基本保险金额的一款分红型保险产品,如今觉得有必要增加保额,于是申请将累积生息的红利处理方式改为购买交清增额保险,也就是说,他可以把红利当作保费来购买更多金额的该产品。  假设第5年时,张先生的保单累计红利已超过1000元,该产品趸缴费率为每千元保额500元,那么张先生可多投保2000元保额的该产品,保额就由10万元变为10.2万元。  “利滚利”  懒人办法也能聚财  而对于红利金额不大或者没时间理财的保户来说,累积生息的红利处理方式是一个较为稳妥的选择。  如果保户选择了以累积生息的方式来处理红利,那么,每年的红利将被保留在保险公司,进行年复利累积生息,到保险合同效力终止时,由保险公司连本带利支付给投保人。保险公司每年会宣告1次利率。  由于是以年复利形式进行累积生息,每年看似不多的红利到合同终止时可能会变成大“红包”。例如,30岁的赵小姐购买了10万元保额的一款分红型两全保险,选择3年交费,每年交费64130元,3年下来共交保费19万多元。  如果赵小姐选择不领取每年给付的红利,将之用于累积生息,假设年度红利累积利率为3%,那么,到赵小姐60岁时,可累积超过18万元的红利,到70岁时,可累积接近30万元的红利。  链接一:  您了解保单红利吗?  链接二:  如何读懂红利通知书?  ●每年能分多少红利?  分红保险是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按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人寿保险产品。因此,分红保险所给付的红利并非保证收益,不一定年年都有得分,而且能分多少红利是与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挂钩的:保险公司盈利高,红利也就水涨船高,上不封顶;保险公司盈利低,红利也将变低。  ●红利是否影响其他保险利益?  分红保险提供给保户的保障与非分红保险没有差别,如身故保障、生存给付等,其保障内容、保险金额、保单的价值、保险费都是投保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的,不论分红情况如何,出现保险责任事故或保险期满时,保险公司都要兑现给客户。  ●怎样转换红利处理方式?  分红保险的红利处理方式在投保时就会确定,通常,在投保时未选择红利处理方式,一些保险公司以累积生息方式办理。而红利领取方式一般在保单有效期内可申请转换,但新的处理方式要从下一个红利分配日起才生效。如保户投保时定为累积生息,5年后他申请转为购买交清增额保险,则前5年的红利按累积生息方式领取,第6年及以后的红利按购买交清增额方式领取。  通常,除客户姓名、保单号码、红利分配日期外,不同保户的分红通知书也有一些差异。  ◆选择累积生息的保户,通常需留意本年红利金额、储存生息本年利息、截至本次保单周年日的累积红利(含本年红利);  ◆选择抵交保费的,通常需留意本年红利金额,抵交后应补交保费差额会在通知单中列明;  ◆选择购买交清增额保险的,通常需留意本年红利金额、本年红利所能购买的交清增额保险保额,以及截至本次保单周年日的累积保额(含本年购买的交清增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险红利领取方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