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小松挖掘机70挖掘机屏幕上显示aca115是什么意思代码

挖掘机报警 小松挖掘机400报警,显示电话号码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挖掘机报警 小松挖掘机400报警,显示电话号码是什么意思
提问者采纳
屏幕有一个手机号是不是柴油滤心堵了。还有代码,我有一次就是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小松挖掘机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那是 手机报警
号码多少?
小松公司的电话
那你就打过去问问啊
那你就打过去啊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Nil Yang,搞搞电脑搬搬砖什么的,经常妹子叫我修电脑
哈哈,创业精神,能当饭吃?naive!凭什么让技术相信你的忽悠?如何甄别你的承诺不…
不需要指针的,JavaScript就可以实现各种数据结构,毫无压力,压根不需要指针
看着这么多人被一个Python艹的如此痛苦,不如去试试宇宙第一温顺卖力不做声的闷骚PH…
普通家庭的大学生除了生活费之外没收入,大部分家里给的生活费也仅够生活,最好别玩这些分期买苹果之类的,不要掉入超前消费陷阱,你没还款能力!!!&br&&br&开着跑车来上学,收集徕卡镜头,给女神送2000块砂锅粥的土豪请自动忽视,不是一个世界的自然无法理解,就跟晋惠帝何不食肉糜一样。。需要分期的一般也是穷大学生。&br&&br&你家里要是一个月给你饭钱两倍的生活费倒也罢了,中国相当一部分小市民和大部分农村家庭都是仅能温饱的家庭,给的生活费大致只够吃饭话费,你确定这种情况下你想一天一个馒头省着买对于学生还是奢侈品的苹果?是刚需吗?要做iOS开发吗?要去谈重要的生意需要iPhone撑面子吗?&br&&br&定义一下奢侈品,比如一斤香蕉,中南海特供基地出来的,卖600元一斤,买的起吗,大部分人600还是拿得出来的,是不是奢侈品,肯定是,因为这个超过正常香蕉价格太多。对于iPhone也同理,普通手机一两千,你花五六千买的iPhone,也撑死用个两年,对于很多非商务人士而言,用iPhone也就是看看剧刷刷微博发发微信,除了苹果的logo和定价,跟小米有区别吗?五六千,大学一年的学费买个手机,不奢侈吗!还有人用贫困生助学金买iPhone跑知乎上求认同的,真是恬不知耻&br&&br&/**&br&*两点补充&br&*/&br&&ol&&li&我没说苹果和安卓机除了Logo和价钱其他都一样,我只说对于只是刷刷微博发短信上网连apple id都不会设置的都是店家帮设置好然后拍一大堆裸照同步到店家icloud上的人,苹果和安卓对于他们还真的只是Logo的区别。。打个比方,一光年,一百亿光年,有区别吗,当然有区别,对于人类有区别吗?没区别。&br&&/li&&li&我知道很多人买得起,给大家讲个笑话吧,乌鸦和猪在飞机上吵架,乘务员把乌鸦和猪统统丢下飞机了,乌鸦在半空中对猪说,傻逼跟我学,跟我屌,我会飞你会飞吗?对,你们买的起,你们大学时代就月入过万,但是大部分学生只能做做发单的兼职大专的家教都没人要,大部分普通家庭给的生活费也刚好够吃饭,谈个恋爱都不够的那种,你误导他们亏债买苹果,就是害他们啊。&/li&&/ol&&br&某些买的起,也仅仅只能买的起iPhone,对车房望而却步的人,却很傻逼很小资的叫嚣iPhone不贵不是奢侈品,有品位做得好大家买买买,&b&确实,iPhone是好东西,iOS是好用,我自己也是苹果用户,但是你劝那些没经济能力的大学生分期,贷款买苹果,你这不是害人是什么!!!&/b&&br&&b&&br&语死早的人,我没让买得起的人不买,我只是不希望生活费刚好够生活,根本没还款能力的普通家庭大学生亏债买,你知道信用污点影响有多大吗!!&/b&&br&&b&没收入的大学生,可以赚钱买,不要亏债买!不要亏债买!不要亏债买!!!有个女孩被信用卡催收公司给逼得跳河自杀的&a href=&//CpfjWCzBE?type=comment#_rnd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ina Visitor System&i class=&icon-external&&&/i&&/a&,&/b&&br&&br&&b&说实话说这么多,我只是不希望再有人因为这点小钱走上绝路。真的,工作后,五千真的就是一点小钱。&/b&&br&&br&&b&对,你有本事,你能买得起还得起,但你怂恿没本事的人也跟你一起买,到时没本事的人被信用卡催收公司逼得走上绝路,罪恶里有你一份。&/b&&br&&br&&b&贵乎矫枉过正越来越厉害了,劝除了年轻之外没啥资本的女人晚婚不婚,劝心智没成熟还是高中生的破处,劝压根就没还款能力的亏债买苹果,一群群,满口政治正确,实则害人不浅&/b&
普通家庭的大学生除了生活费之外没收入,大部分家里给的生活费也仅够生活,最好别玩这些分期买苹果之类的,不要掉入超前消费陷阱,你没还款能力!!!开着跑车来上学,收集徕卡镜头,给女神送2000块砂锅粥的土豪请自动忽视,不是一个世界的自然无法理解,就…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如期而至。许多学长学姐在毕业找工作的这段日子里都会问我一个问题:&br&&br&&br&&b&我是应该留在上海呢,还是回家乡呢?&/b&&br&&br&但往往还没等我开始回答,他们自己就先开始分析了:上海的工作机会多,但是压力大;家乡工作可能比较无聊,但是可能比较轻松,离父母近,也方便。但男朋友/女朋友怎么办,要换一个么。诸如此类。BlaBla。听完一个小时的絮叨之后,他们终于会问:那么,你怎么看呢? &br&&br&为了回馈她们的絮叨,我也决定开启絮叨模式,于是我说:要回答你这个问题,我需要讲一个比较长的故事,你有耐心听吗? &br&&br&———————————一个比较长的故事的分割线—————————————— &br&&br&即使五年后的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2010年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形势也都好得有点不太像话了。 &br&&br&为什么这么说?看图便知: &br&&img src=&/6b312a1ee16c0b7808bf1e_b.jpg& data-rawwidth=&648& data-rawheight=&3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8& data-original=&/6b312a1ee16c0b7808bf1e_r.jpg&&通过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可以看到:2010年,虽然我国各省级单元(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年龄人口(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劳动力)的总量各异,但其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都处于60%~80%的区间(除贵州以外)。像北京上海天津这种直辖市,其比例甚至达到70%~80%的区间。 &br&&br&&b&换句话说,全国劳动力充沛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b&&br&&br&横向对比一下就可以看到,即使是全球一线城市,如伦敦纽约东京,他们的人口年龄结构预期也不过就是在这个60%~80%的区间而已。如下图所示:&br&&img src=&/02496f35eaaf7eba13188dca6fde7092_b.jpg&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3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02496f35eaaf7eba13188dca6fde7092_r.jpg&&&br&但即使在这么一片形势大好的情况下,我们还总是偶尔能听到一些人口或经济学家在时不时发出忧患的感叹声。他们在担心什么呢? &br&&br&他们担心一个数,叫做总和生育率,而六普统计指出,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18,这是一个偏低的值。 &br&&br&有人质疑:低了怕什么,开放二胎好了,甚至未来开放生育限制,难道还怕人不够么?中国人不是很能生吗? &br&&br&呵呵。事实远非如此。在提高生育率这个问题上,许多学者均做出了不同结(li)果(chang)的判断。比如计生委信誓旦旦地说只要放开二胎,我国生育率就会蹭蹭蹭地提高1.5倍,但有些专家认为你放开八胎也没用生育率最多也不过能提高1.06倍而已,众说纷纭争执不下。 &br&&br&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妨引用梁建章教授的研究看看。梁建章曾经对中国知网年共211篇中国生育意愿(理想孩子数)的文章进行了整理,得出下表。&br&&br&&img src=&/b73ed87863_b.jpg& data-rawwidth=&188& data-rawheight=&11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8&&2010年共211篇中国生育意愿(理想孩子数)的文章进行了整理,得出下表。 &br&&br&可以看到,从90年代到00年代,中国整体生育意愿是降低的,而城市居民的生育意愿更远远低于农村居民和外出务工人员。假如未来中国的生育率能够达到1.4至1.8的水平,倒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然而,生育意愿并不能代表实际生育率,二者之间往往有着巨大的差异。在日本和韩国的调查中,生育意愿都超过2,但实际生育率却都不到1.4。根据上述数据,梁教授认为,在没有任何限制下,中国的自然生育率也不会超过1.7。 &br&&br&好吧,我们就假设计生委忽然duang地一声被解散,中国再无生育限制,在最好的情况下,全国的总和生育率能够提高到1.7(即2010年水平的1.44倍)。那么会看到怎样的结果呢?我们将1.7这个值放入到人口推算模型中(具体可参看&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上海应该控制人口规模吗? - 团支书的回答&/a&)计算, 得出以下结果:&br&&img src=&/4bd0a4c11fbff758c9928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3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4bd0a4c11fbff758c9928_r.jpg&&如图所示,即使生育率上调至1.7,但自2010年起,劳动年龄人口水平仍在一路下跌: &br&&br&&b&至2030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1亿人; &br&&br&至2040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1.5亿人; &br&&br&至2050年,建国100周年之际,全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将下降2.5亿。差不多扣掉两个日本。 &/b&&br&&br&2.5亿,很多吗? &br&&br&我堂堂天朝13亿人口,区区2.5亿的减少而已,算什么,正好帮助天朝解决了人口过剩问题嘛。连计生委也涨红了脸,掐指一算,问道:19%缩减而已,人口的事,算是危机么? &br&&br&这个计算没错,2.5亿劳动力的净减少,对于13.3亿人口而言,貌似只是19%的缩减。但它背后还隐藏着年龄更迭的杠杆作用: &br&&br&&b&看上去只有19%的缩减,但实际上却会使全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缩水了27%,直接下降到51%的危险地带;同时相应地,全国的老龄化率也将从13.7%暴涨到31.3%。 &br&&/b&&br&这是毋庸置疑的人口危机啊。 &br&&br&幸运的是,中国是一个大国,因此人口的危机也并非均等地分布在所有的城市和地区当中。总会有一些城市和地区能够逃出生天。 &br&&br&但不幸的是,虽然有些城市可以幸免,单这2.5亿劳动力缺口的黑锅,总是需要有人来背的。 &br&&br&&b&那么,到底是谁来背呢? &br&&/b&&br&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全国尺度的人口流动图:&br&&img src=&/dede63d810f1bfefc1a4ae2_b.jpg& data-rawwidth=&648& data-rawheight=&3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8& data-original=&/dede63d810f1bfefc1a4ae2_r.jpg&&从2005年到2010年各省流动人口规模上来看,在各自省内流动的人口比例占了全国人口流动总量的大头。大部分省级单元的省级流动比例均低于10%。也就是说,全国的人口流动性基本上被封闭在省一级的单元当中。而能够产生较大规模(大于10%)跨省人口流动,大概只有这六个地区:&b&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福建。 &/b&&br&&br&
那么,这些地区在跨省的人口流动中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请看下图:
&br&&img src=&/8687f5f0736fab565034_b.jpg& data-rawwidth=&648& data-rawheight=&3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8& data-original=&/8687f5f0736fab565034_r.jpg&&
我们把省内流动数据剥离出去,只保留省级之间的人口迁移,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b&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福建&/b&,这六个省级单位的跨省人口流动,全部都是净流入。 &br&&br&&b&是的,它们不生产人口,它们只是人口的抽水机。 &br&&/b&&br&而它们抽取的水源,则来自上图中排名靠后的那些省份:河南、安徽、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等。总体而言,抽水的省份远远少于被抽的,这是一个清晰的遵循幂率规律的世界。 &br&&br&
我们可以在空间上清楚地看到这两者之间的差异。请看下图:
&br&&img src=&/37d33cefb6_b.jpg& data-rawwidth=&3509& data-rawheight=&24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509& data-original=&/37d33cefb6_r.jpg&&从上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半个中国的人口,以省为单位来观察的话,全都在净流出,而少数净流入的地区,则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北京天津两地。 &br&&br&因此,回到之前我们提到的问题,&b&到底是由谁来背未来的2.5亿劳动力缺口的黑锅呢?&/b&&br&&br&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这有可能是上图中偏黄色的任何一个地区。 &br&&br&是的。几乎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会被人口危机选中。 因为35年后,留给中国的并不是一个美好的未来:2050年,2.5亿劳动力的净减少,下跌至51%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以及高达31%的老龄化率。毫无疑问,“衰落”与“收缩”,将取代“发展”与“建设”,成为未来的我们和我们下一代更为熟悉的词汇。 &br&&br&客观地说,在中国无法做到像美国一样以优质和稳定的移民来确保自身整体人口结构合理性的情况下,有些地区就必然会死去,或者是乡村,或者是城市。就像今天的日本一样。全日本人口都在减少,无数村庄城镇衰亡凋败,但只有东京和大阪都市圈依然挺立。 &br&&br&在人口负增长的时代,大都市将毫不留情地吸干周边地区的血液,以便自己能够生存。残酷吗?也许,但这却是每一个年轻劳动力自己用脚投出的结果。 &br&&br&未来的中国也毫不例外。 &br&&br&最后,为了更清晰地看到未来,我们可以简单设计这样一组计算: &br&&br&&b&假如,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一线城市的劳动力总量(比例就不提了,结果不敢拿出来给大家看)在2050年时仍然能够维持2010年的水平。那么,这三个城市需要从哪些省份抽取多少劳动力资源才够呢?&/b&&br&&br&完成这个计算一共需要四步:&br&第一步,先取出这三个城市净流入人口的来源进行分析,请看下图:&br&&img src=&/eaab156f0cb05b732a2fc_b.jpg& data-rawwidth=&433& data-rawheight=&2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3& data-original=&/eaab156f0cb05b732a2fc_r.jpg&&&img src=&/7c6afd6c8db1c320e4de10_b.jpg& data-rawwidth=&433& data-rawheight=&2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3& data-original=&/7c6afd6c8db1c320e4de10_r.jpg&&&img src=&/4caf227de20cbe0be85d_b.jpg& data-rawwidth=&433& data-rawheight=&2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3& data-original=&/4caf227de20cbe0be85d_r.jpg&&&br&&br&第二步,综合这三个城市的外来人口来源地的比例分布,计算后选择了前十名的省份,确定为“北上广”的劳动力补给省,请看下图:&br&&br&&img src=&/3c23b6ce6e8b53fbfb3eac0f8b6a0328_b.jpg& data-rawwidth=&8986& data-rawheight=&44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86& data-original=&/3c23b6ce6e8b53fbfb3eac0f8b6a0328_r.jpg&&&br&&br&第三步,计算“北上广”至2050年的劳动年龄人口缺口。我们假设这三个一线城市从2010年至2050年都不再有移民进入,那么通过人口模型计算其劳动力的缺口将如下图所示:
&br&&img src=&/a1a3b7afc9e98614dd55bd_b.jpg& data-rawwidth=&504& data-rawheight=&3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4& data-original=&/a1a3b7afc9e98614dd55bd_r.jpg&&&br&第四步,将这三个城市的2050年劳动力缺口值按照比例分配到”供给省“,并且推算“供给省”在2050年的人口自然变化值,将这两个值叠加起来,即可看到在“北上广”抽满之后这些“供给省”所剩下的“血量”。请看下图:&br&&img src=&/27390ecd6b8a212c2957a33dcde6856b_b.jpg& data-rawwidth=&7221& data-rawheight=&50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21& data-original=&/27390ecd6b8a212c2957a33dcde6856b_r.jpg&&&br&&br&当然,这仅仅是“补给省份”被“北上广”抽血后的情景。其实这些省份本身就包括不少抽血大省,比如江苏。它虽然被上海抽掉不少,但是它还能从临近的安徽河南等地补回来一些。总体而言,假如考虑全国情况,这张图里有些“补给省份”的血量会变得更低。&br&&br& —————————讲完了故事开始总结答案的分割线————————————
&br&&br&&br&故事讲完了,感谢坚持看到这里的朋友。最后一段话,算是正式回答这个问题吧: &br&&br&现在的年轻人总是在犹豫。究竟是要回归生活惬意的小城镇家乡,还是奔赴大城市或者“北上广”辛苦打拼开拓人生?比如我的学长学姐,问我的正是这样的问题。 &br&&br&其实,这是每个人自己需要去做的选择,我们无法干预。 &br&&br&但我想对他们说的是: &br&&br&&b&你还能在这些选择中犹豫,说明你无比幸福,因为你们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可能不会再有任何选择的机会。假如你最终选择留在了一个生活安逸风景如画的小城镇上,你也许会幸福地过完一生;但在你的子女到了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很可能他们有且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 &br&&br&逃离他们终将衰落的家乡。 &/b&&br&&br&就是这样。
&br&&br&*注:除知乎日报外,转载本回答的话请联系我。一般都会同意,但请一定要联系我先。谢谢。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如期而至。许多学长学姐在毕业找工作的这段日子里都会问我一个问题:我是应该留在上海呢,还是回家乡呢?但往往还没等我开始回答,他们自己就先开始分析了:上海的工作机会多,但是压力大;家乡工作可能比较无聊,但是可能比较轻松,离父母…
&b&假设你在改进它&/b&。&br&&br&一般来说你看到的那种旧代码都是原始积累阶段的粗暴堆积出来的,以及中间根据各种需求不断打补丁出来的。&br&&br&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完整的理解原代码的所有语义。也就是先读懂你看现在看上去很乱的代码是在做什么。你要理解,那份代码是到目前为止“良好运行”的一个版本,即使是没有注释、没有文档、没有好的设计和代码风格。你要做的就是完整理解原代码在干什么,模块和模块之间的关系、哪些是过度耦合的、哪些可能是中间打补丁打出来的,哪些是隐式约定的(所谓当前代码里的潜规则)...。能搞明白是干什么的,现在的代码是如何分层、模块之间是如何依赖的...。&br&&br&好了,你现在有两个选择:&br&1. 在原来的代码上先把你的Leader交代的任务在原来的代码里找到合适的位置插入,完成打补丁的任务,当然要尽量保证你新加的代码风格良好、符合编码规范、不引入新BUG、保证它再次“良好运行”。然后了事。&br&2. 此时,如果你有时间,你可以跟你的Leader说你想改进这份代码,争取到他的同意后给你时间去做。如果他支持你,那么,下一步。&br&&br&这个时候你可以做的刚好是学以致用,比如说学过《&a href=&/subject/122992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编写可读代码的艺术&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编程格调&i class=&icon-external&&&/i&&/a&》之类的,或者你看过Google的各种编码规范,比如Google C++ 编码规范。那么此时应该是可以用得上的。但是首先你要找你的leader确认下本队是否有内部的编码规范,一般来说会有一份,即使没人执行。这一步,你可能需要得到明确的编码规范版本,否则的话你可能会产生另一个让后面的人觉的代码很乱的新版本。而且毕竟你对于他们来说是新手,也不能确认你改的就是更好的,你是否对风格和规范有偏见和非我发明症等等。&br&&br&接着,你可以根据你的理解,从最简单的外围代码开始逐步改进。最简单的,从整理注释开始,把那些写的不那么好的注释重新写清楚,注释风格做到统一。接着也许是代码排版的重构,也是先考虑一致性。然后可能是函数的命名、成员的命名、函数的访问限制等等等。如果你学过那些如何改进代码的各种技巧,并且自己有过一定的经验,你可以小步迭代改进...,每一步你都要保证修改后的代码逻辑上是和旧的一致的,但是排版更一致、命名更一致、风格更良好、语义更清晰。记住,重构不要引入任何新功能,它是一个小步迭代的过程,先把东西写的更简洁、清晰、才是最重要的。这个过程也不是你秀语言技能的地方,你需要的是用尽量少的东西,但把代码写的更一致、清晰、易读等。那些书里都有讲。&br&&br&这样的过程并不轻松,但能学到很多东西。
假设你在改进它。一般来说你看到的那种旧代码都是原始积累阶段的粗暴堆积出来的,以及中间根据各种需求不断打补丁出来的。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完整的理解原代码的所有语义。也就是先读懂你看现在看上去很乱的代码是在做什么。你要理解,那份代码是到目…
&b&年轻人最好不要炒股&/b&&br&&br&**有这么多朋友愿意赞同我,非常感谢。这两天股票跌了,很多**骂人,我就笑笑。我说一下,我用词有点不客气,但是因为&b&*国股市特别黑,特别危险,特别能吃人&/b&,为了能警醒作用,我不得不说粗话。&br&&br&&b&*** 有人举报了我这个帖子。我认为你在市场里赔了钱,我现在还是赚钱的,你最多举报我用了脏话,我最多把脏话擦掉好了,你的钱还是回不来的。&/b&&br&&br&&br&出于节约大家时间的考虑,我先把本文我的几个重要观点整理出来:&br&&br&1,每一交易时间单位中的行情,可以视为【独立重复实验】,而且概率还不一样。&br&&br&2,有效市场假说没有意义,因为市场价格包含所有信息,也包含了【通常是多数人】错误的信息&br&&br&3,市场中顺次发生、同时发生的现象,不一定具有因果关系。&br&&br&4,估值不是定值,除开企业谈估值没有用。既然是估值,永远是估计的,价格是主观的。&br&&br&&br&&br&&br&&b&(经过一番考虑,删掉了“人生经验”部分,怕给大家造成误导,盲目追什么科技股。换个角度重新写。但如果写出了实话,请勿喷我)&br&&/b&&br&看到这个狗屁题目我就来气 什么叫“炒股高手” ?赚的多的是炒股高手,还是收益率高的炒股高手?
赚得多的是公司大股东,净卖出。收益率高的是中彩票的。&br&&br&一些支乎股神我真的看不下去了 呵呵。知乎大学生稍微多点,但也免不了low逼,毕竟大家都是在社会里。这题目等于是在问“怎么(不动脑子的)赚钱“,答案就是炒股票?&br&&br&劝25岁以前的年轻人不要炒股,教训深刻。赔钱是小事,浪费时间是大事。更严重的是扭曲价值观,没有十分的因缘转不过来,特别是吃人的A股。&br&&br&&br& 一看其他问题上面天文地理,一到股市里都成了眼睛里都是钱的赌徒,真他妈的来气。炒你妈逼啊! &br&&br&你想赚大钱,就好好学习,然后创业,上市,卖股票给其他**!&br&&br&想赚中等的钱,就好好学习,然后找个好工作,拿公司给你的股份,然后卖给其他**!&br&&br&想赚小钱,就好好学习,然后找个好工作,拿一份不错的收入,不要买其他**卖给你的股票!&br&&br&&br&&br&&b&我对A股的态度:&/b&&br&&br&既然这个股市如此污浊,个人投资者(我这里不用散户这个侮辱性的词汇)又自以为自己有何德何能,可以和这些吃人不吐葡萄皮,儿子死了面不改色心不跳,最后还可以跑到大使馆里的“机构投资者和他们的二大爷们”同场竞技呢? &br&&br&&br&&br&=====================分割线=================&br&&br&&br&不要炒股! 不要炒股! 不要炒股!&br&&br&股市里有千万个陷阱,只要不投机,就不会被市场的波动扭曲&br&&br&如果投机,你的本金早晚会被亏光,你的灵魂也会被市场吞噬&br&&br&不要炒股! 不要炒股! 不要炒股!&br&&br&&br&&br&&b&下面给有志于为投资事业奉献一生的朋友&/b&&br&&br&&br&1,你来市场干什么来了?&br&&br&先想想自己何德何能,为什么能白白赚走其他人的钱? 是比别人都聪明?还是认为自己的人性比“其他那些贪婪的人” 弱点更少?
还是因为穷? 上班工资少,买不起房,市场博一搏,单车变摩托? 哥们别搞笑了好吗,您连上班一个月一千美元都不到,你告诉我你凭什么从马云手里把钱挣了? ——除了给他打工之外?(这样低的水平,马云也不会要你的,除非你给淘宝送快递)&br&&br&2,我他妈的会看K线图……&br&&br&啪! 我让你再看图…
隔壁的大妈也会看 你也会看 我也会看
你看出什么来了?双顶?双底?还是60日线? 你会画线,我也会,小学生也会……&br&&br&再说了,你知道MACD的公式怎么算出来的吗?就知道红柱子绿柱子?什么时候KDJ指标不如MA?&br&&br&你炒过外汇吗? 你以为你看到的A股的日线T+1图是真正的K线图? 炒过期货吗?西方国家哪一个股市我没炒过,那个什么索罗斯,比你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我和他谈笑风生!&br&&br&*其实这里涉及到一些本质的东西,技术分析是否有效。&br&&br&技术分析的三大假设,第一条,历史总会重复,重复你妈*啊!300年前有股市的时候有支乎吗? 你去炒个49年的上海股市试试看啊? 愚昧无知的**,信中医,你还信杰西礼物摩尔对不对?趋势交易,老中医,呵呵呵呵。SARS来了快买白云山——板蓝根概念股啊!&br&&br&3,中国股市都是假的,基本面研究没有用… &br&&br&A:去开美股啊 怎么开户直接知乎就有了 为什么不敢出去啊?什么?看不懂? 四级都没过,你凭什么炒股赚钱啊…… &br&&br&B:中国股市不成熟,浑水才好摸鱼啊… &br&&br&你爸是姓刁还是姓蛤? 你确定你能摸他们而不是被他们摸了? 他们连石头都摸了,鱼?只剩下了呱呱,呱呱呱呱…
年轻人啊,too young , 有的时候naive! &br&&br&C:大锅撅起,郭嘉意志,一带一花……金融大战争夺美元霸权,狆蝈可以说吥!&br&&br&郭嘉意志让你去炼钢铁吃野菜
郭嘉意志让你上山下乡去种地 郭嘉意志的拖拉机把你碾成烂泥
郭嘉意志让你炒股了吗? 你是哪个单位的?你是档猿吗?&br&&br&你父母竟然没在大跃进里饿死,没在纹镉里打死,没在拖拉机下面碾死,现在好不容易赚了那么几毛钱不去孝敬他们,来找郭嘉虎口拔牙?&br&&br&&br& 4,我只是个散户,没有能力,只想赚点零花钱\外快&br&&br&零花钱是什么概念? 你有十块钱,市场就有义务赏你一块? 你为了这&b&或有的一块钱&/b&把十块钱置于风险之中?为什么不存银行呢? 结果为了1块钱的可能利益,亏掉了10块钱本金。&br&&br&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业余炒股是要消耗时间的。时间是有成本的,时间难道不能用来做别的吗?你真以为自己能利用炒股实现更大的价值?&br&&br&关于这个问题,请见““股民均赚15万”——算一笔炒股的账” &br&&b&&a hre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Velaciela: “股民均赚15万”——算一笔炒股的账 新闻上说”前4个月上海股民均赚15万 北京股民人均赚8万“,很多人表示这点钱根本不够看,已经赚了百把万。既然这么急于提高...&i class=&icon-external&&&/i&&/a&&/b&&br&&br&&br&5,通胀这么厉害,如果我不理财……/ 买不起房,没有钱,要博一把&br&&br&通胀这么厉害,如果我不贩毒……&br&通胀这么厉害,如果我不抢银行……&br&&br&买不起房,没有钱… 去赌博&br&买不起房,没有钱…去抢劫&br&&br&大哥,您都这么穷了,穷到买不起房,担心通胀的地步了,不去提高自己的收入,却想着铤而走险,把自己最后那两个钱也丢进去了?&br&&br&再说通胀再厉害,按一年十个点算,7年才能通胀掉99%,你那仨瓜俩枣我敢保证在股市里绝对坚持不了一年…&br&&br&什么?你要融资博一把? 本来你有个厕所的,现在你只有天台了。&br&&br&&br&&b&那么… 既然投资很难,那你是怎么成功的?能介绍点经验吗?&/b&&br&&br&首先我没有“成功”,如果你的成功指的是在股市里赚了很多钱,那我还真没有。我只是没有亏钱而已。如果要说人生经验,我不是职业股民,我作为一个长者… &br&&br&说点投资的心得吧。我自认为没有任何资格指导任何人,所以先说教训再说经验。&br&&br&&b&教训&/b&&br&&br&&b&1,绝对不要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b&&br&吃过大亏,当然不是杠杆交易融资赔钱,但是类似。不要做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投资和“年轻我想试试” 不是一个概念,因为你往往容易造成损失外扩(EG:借钱炒股、忽悠周边的亲友炒股,特别是炒同一个个股、非法募集私募等)。这和你自己找3个朋友创业,公司倒闭不是一个概念。有限公司倒了就倒了,炒股的损失外扩后受损的人不会认为你是有限责任! 此时在他们眼中你就是赌徒。&br&&br&&b&2,不要融资(包括买IF和CALL/ PUT)&/b&&br&融资有几个危害:首先融资风险大,会爆仓,大家都懂的。其次,就算没爆仓,融资的压力会让你的操作变形。在重压下的操作不可能发挥完美。然后,在融资的情况下,你将被迫变得短视,不得不止损或者提前卖出股票(任何形式的都是) 我曾经做很长时间股指期货,其实很多时候对大盘的看法是很明确的,但是在杠杆下无法持有哪怕两周时间。如果拿的是ETF,估计完全不一样。&br&&br&有人会说,融资赚得多啊,短线就短线吧。但是操作多了,就回到第一个风险大上面了。你不是神仙,操作正确率怎么可能是100%呢,多做多错,但是融资迫使你短线,被动造成多做,结果必然多错。——你还以为是自己什么“人性”不过关,狗屁,你让巴菲特伞形信托试试看,他也狗啃泥。人家反而用不要成本的浮存金投资,能比吗?&br&&br&&b&3,不要频繁交易&/b&&br&&br&频繁交易会造成正确率下降,出现损失,同时还会损失手续费——但是其最大的危害是:让你无法信任一家企业了。&br&&br&我们知道大部分股票都是假的。但是如果你这么想,反正是假的,我都做短线——我保证你永远发不了财,你能胜过骗子吗?&br&&br&但是如果你仔细选择最好的品种买,最大限度排除骗子,你就有可能买到腾讯,百度,之类的。这些股票,找到一个你就财务自由了。可是如果你之前天天沉迷在短线里,BAT在你手里也不过呆一两天而已。&br&&br&教训也很明显,我炒股10年了,前8年短线为主,什么都炒,很多大牛股在我手里就呆几天而已。其实拿一支就发了,现在还要上什么班。 10年有个康得新(苹果配件)当时我买了拿了三天扔了,后来复权到300多(发行价30)&br&&br&&b&4,不要猜政策!!(最好A股也别玩)&/b&&br&&br&不要看政策的意思是,&b&正面和负面都不要猜&/b&&br&&br&我知道你身在支国,精神分裂,要么是自甘五,要么是反格命,但是请勿猜政策。政策有阴谋是事实,但那不是你猜的借口——你猜政策还不如猜大小,去做期货好了。&br&&br&猜政策会让人把重心放在市场外,进而变成一个夸夸其谈的**。什么郭嘉意志,一代一花,这些东西把今年这帮**挂在5000点的超大型社会主义路灯上了。&br&&br&什么郭嘉的政策都不要猜,联储的利率政策也不要猜!明天美国就加息了,你不用iphone了?要把苹果股票卖了?&br&&br&A股最恶心的地方就是把投资和政策纠缠在一起,迷惑性特别强。所以建议大家最好有能力的去美股,不要搞什么狗屁A股。&br&&br&&br&&b&提示:&/b&&br&&br&我没资格讲经验,毕竟不是长者… 所以就说一点提示吧。&br&&br&本来写了一点怎么选择投资角度,怎么选择投机时机的问题,但深恐误人子弟(大部分人还是不喜欢动脑子,最好我这里推几个股票……) 所以还是删了。&br&&br&其实所谓炒股技术,无非是一点点&b&常识&/b&而已,如果你能想明白比炒股更深的内容,炒股那点事情都不是事(不要拿出牛顿来,这说事不是中学作文)&br&&br&&i&&b&警告:以下内容可能侮辱你的智商,如果难以接受,请向左侧滑动手机,不要不友善留言。&/b&&/i&&br&&br&&br&&b&我写这东西的目的不是“拯救散户于水火”,因为我自己网站上面留言板的限制,不太方便互动。我写这个东西主要目的是为了理顺自己的思路,为了我自己操盘。为什么选择知乎而不是雪球或淘股吧,因为这里的人理性思维高于中国平均水平。我不想跟那些张口闭口阴谋论的**浪费时间。&br&&/b&&br&&br&很多人一说炒股,总是要说难在“贪婪”和“恐惧”上。其实要我说,就是&b&傻&/b&。混知乎久了就这点好,主观的东西少了,客观的东西多了。&br&&br&你看见银行你会贪婪吗?你敢抢银行吗? 你坐飞机恐惧吗?为什么敢坐飞机?——在股市里“贪婪” 和“恐惧” 我现在认为,更多的是因为缺乏必要的知识,或者难以理解必要的知识(智商低,不好意思。)。&br&&br&智商低没什么好难为情的,半个世纪前人只能活40岁。一个智商低的人能够受到智商高的创造者们的荫蔽,而白白活了八十岁,还在用他们的税收,最后在网上还骂他们,我简直无话可说——这就是人权,光辉的人类文明啊!&br&&br&废话少说,我说炒股需要掌握的几个难点思维。 但是由于我的时间有限,另外也怕误人子弟,而且还涉及利益,我点到为止吧:&br&&br&&br&*股票跌了 很多人出来骂我 其实我早就不炒股了 我这个是写给不炒股的人看的 股民没必要过来浪费时间。。。&br&&br&&br&&br&&br&&br&&b&1,因果关系&/b&&br&&br&相关关系(同步发生的)、时间顺序(先后发生的)事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br&&br&这个问题大部分人根本就不理解。&b&如果你还信中医,那我劝你最好别炒股。&/b&投资分析中最大的误区就是把相关关系和时间顺序与因果关系混淆。&br&&br&举例:感冒同时板蓝根,自愈后,板蓝根的功效吗?&br&&br&举例:牛市同时多次降息,见顶后,降低导致牛市?&br&&br&&br&受过科学训练的人应该已经明白怎么回事了。这个问题请自己好好思考一下。对于年轻人,用半年来思考这个问题也不为过。但是,股票是社会实验,不能做重复实验验证,怎么办?(这里自己想吧)&br&&br&&br&&b&2,独立重复试验&br&&/b&&br&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知道什么叫独立重复实验,这是关于交易的重要知识。但是这和一般人的经验不符。&br&&br&一股连续涨5天,明天是否继续上涨?——追涨吗?这就是一个独立重复实验问题。(注意,每一天的概率还不一样!)&br&&br&取10个牛股,都呈现某种K线结构,那么现在某股呈现这种结构,是否会上涨?&br&&br&中国股市开盘20年来,2月份上涨的概率是90%,2月份是否应该做多?同样的,美股中Sell in May 。&br&&br&不理解独立重复实验,很难在股市里赚钱。(股市里的侥幸就是这么来的,因为缺乏具体的知识)&br&&br&&br&*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笔钱 允许交易5次
怎么投放? 是每次满仓1股,连续交易5次?还是买5个股?&br&&br&&br&3,有效市场假说&br&&br&注意,非金融专业的人可能没学过,但不要紧,如果你是理科生,自学一周就可以学会。&br&&br&有效市场假说(或其他类似的假说,如:道氏理论)中,如何理解“所有信息都包含在价格中了” ?&br&&br&是什么信息包含在价格中了?“内幕信息”?
是否全部涵盖了?&br&&br&知乎这么多人 能搞明白什么停机问题 图灵完备 这种炒股票的事,有什么难的。用信息论的视角来看有效市场假说, 你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br&&br&进而可以思考:庄家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有多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以什么方式影响市场?是否完全涵盖在价格里了?&br&&br&&b&我自己试答这个问题:&/b&&br&在有效市场中,虽然价格已经涵盖了所有已知信息和投资者预期的“未发生”的信息,但是,“&b&所有信息” 不等于 “正确信息”
“预期” 不等于“ 正确预期”
&/b&&br&&br&&br&&b&意味着,即使在有效市场中,市场确实反映了所有信息和预期,但其中可能大部分都是错的。&/b&市场价格除了包含正确的信息,也包含着非理性的,偏见,错误的认识。这也是长线投资机会的主要来源。当目前价格反映的信息大部分与事实不符(如:创业板之前的价格预期与实际情况相差非常大) 机会就出现了。&br&&br&所以不用担心有效市场,有效市场是指当时有效(导数),而对应函数里面的常量往往都掌握不了,你还说什么呀。如果你能多掌握一点&b&真实世界的信息&/b&,便可以与市场&b&当前&/b&的信息集合做比较,从而判定当前价格是否合理(偏离真实)&br&&br&&br&&br&&br&&br&4,估值&br&&br&估值,为什么是“估”? 如果是定值,那交易就没有必要了。&br&&br&估值波动的来源是纯粹的外部因素(如:利率)还是心理因素为主呢?&br&&br&面对估值的不稳定波动,采取什么策略为好?&br&&br&当然估值这个说法很多,我不可能给结论。&br&&br&&br&&br&&br&这只是一些基本的问题,还没涉及到具体股票研究中需要的专业知识。 &br&&br&所以,炒股不赚钱很大程度是&b&智商问题&/b&,无法理解这些难题,甚至意识不到这些问题。然后就归罪到心态上。嗯。&br&&br&所以我反对炒股也是这个道理,如果这些问题你都搞明白了,从股市里赚钱应该是一件不太难的事,也不会承担太大的风险。进一步的,你也不会认为从股市里短期投机能发财,而承担过大风险。
年轻人最好不要炒股**有这么多朋友愿意赞同我,非常感谢。这两天股票跌了,很多**骂人,我就笑笑。我说一下,我用词有点不客气,但是因为*国股市特别黑,特别危险,特别能吃人,为了能警醒作用,我不得不说粗话。*** 有人举报了我这个帖子。我认为你在市场…
转篇文章,我朋友以前写的行业研究,作为@warren 的补充读物,也详细写明了那个里面的很多点。大家请耐心慢慢读。写的很不错的&br&&br&经过 &a data-hash=&ae3636ccd9d4e4beb192e& href=&/people/ae3636ccd9d4e4beb192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Song Fred& data-tip=&p$b$ae3636ccd9d4e4beb192e&&@Song Fred&/a& 提醒,本文原文:Have You Ever Tried to Sell a Diamond? - - The Atlantic - Edward Jay Epstein February 1982&br&--------------------------------------------&br&&br&钻石恒久远&br&&br&这句广告词的内在含义是什么?是让你把钻石存着,别抛,否则钻石市场价格稳不住。&br&&br&直到100多年前,钻石仅能在少数几条印度河流和巴西丛林中找到,每年宝石级的钻石产量也就几公斤。那时候钻石也就是宝石的一种而已。然而,1870年南非Orange River发现了巨大的钻石矿,产量可以用吨计。一夜之间,市场上充斥了钻石。南非矿背后的英国投资人害怕了,钻石没有使用价值,高价完全因为其稀有,随着南非新矿的开发,钻石早晚会掉价为一般的宝石。&br&&br&为了应对,这些钻石矿的主要投资人合并了他们的资产建立了一个单独的实体,控制产量,维持公众对钻石稀缺的印象。这个实体就是De Beers,成立于1888年的南非。De Beers通过在各国设立贸易公司,控制了全球的钻石交易。&br&&br&De Beers对钻石的控制算得上非常成功。其他商品价格,无论黄金、白银、铜、橡胶、谷物,还是石油,都会随着经济状况大幅波动,而只有钻石,从30年代以来基本都能够稳步上行。其对价格的控制力如此之强,70年代美国高通胀时期,甚至有人拿钻石保值的。&br&&br&这不但是通过垄断控制价格,还是一种方法,将碳晶体成为财富、权力和爱情象征的普世认同。De Beers不但控制着供应,也控制着需求。众人被灌输钻石不是一种可交易的商品宝石,而是求爱和婚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稳定市场,De Beers赋予了石头神圣的幻觉,是永远的,永远意味着不应该被转售。&br&&br&传奇是从30年代大萧条开始的,当时欧洲钻石价格已经崩溃,很难让公众重拾信心。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情侣都不再用钻石戒指作为订婚礼物。在英法,钻石被看作是贵族的专属。而且欧洲处于战争的边缘,扩大钻石的销售基本没可能。然后美国就成为De Beers唯一的市场,就像当下,欧美都困难,奢侈品公司把中国当作救命稻草一样。的钻石用于美国的订婚戒指,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比在欧洲卖的要小且品质差。因此De Beers相信通过广告策划能够让美国人买更多的高级钻石。&br&&br&1938年8月,De Beers创始人的儿子Harry Oppenheimer(犹太人的姓)去纽约见了Ayer广告公司,是摩根安排的,摩根一直给Oppenheimer提供融资,现在看到全世界钻石价格都在跌,也急啊。大家谈的不错,Ayer将在美国人中为钻石塑造一个全新的形象,而De Beers指定Ayer为独家广告代理,并支付相关市场调研策划费用。&br&&br&先是市场调研,发现从1919年一战结束到1938年,在美国销售的钻石无论按克拉算还是按金额算,都下降50%以上,原因是经济环境、社会态度的转变以及其他奢侈品的竞争。虽然经济环境无法改变,但可以通过广告和公关活动改变社会态度,与其他奢侈品争夺用户和市场。Ayer的方案是强化公众将钻石和浪漫爱情的联系,让男人相信,更大更好的钻石可以表达更强烈的爱意;鼓励女人,将钻石视作任何浪漫求爱的必要部分。&br&&br&具体的广告攻势先从电影和电影明星开始,给大众以钻石是不渝爱情的象征。然后在报纸杂志上登新闻故事和照片,强化钻石和浪漫爱情的联系。新闻故事着力于描述名人送给他们爱人钻石的大小(其实到现在也是,比如梁朝伟结婚送了一个超大克拉的钻石戒指),照片则着眼于知名女人手上钻石戒指的闪亮特写,时装设计师在访谈中说钻石是时尚的潮流。英国皇室也被考虑在内,既然英国在钻石业中拥有那么多利益,皇室成员应多戴钻石超过其他珠宝,来支持钻石业,女王稍后也大张旗鼓的访问南非,看了好几个钻石矿,并接受钻石作为礼物。为了强化广告效应,在代表和塑造精英阶层观点的杂志上将钻石和Picasso、Derain、Dali和Dufy的名画放在一起,表达钻石和名画一样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这个现在也很常见)。&br&&br&效果立竿见影,3年后,美国的钻石销量上升了55%。Ayer提出了新的计划,要做一种广告,不产生直接销售,不需要观众记住品牌,仅仅是一个概念——围绕着钻石的永恒的情感价值。一种新的颜色,钻石兰,被创造出来并应用于广告。1947年,广告的重点转向公众心理需求,强化钻石戒指作为订婚戒指的传统,是不可或缺的。目标受众是15岁以上的7000万人。安排讲师去全国的高中,通过学生团体集会、班级和非正式会议上演讲,内容都是围绕着钻石订婚戒指,接触到成千上万的女孩。在1946年,在125份全国性报纸上做了整整一周的好莱坞私人物品专栏,描述电影明星佩戴的钻石物品(这个现在也常用)。同时持续不断地鼓励媒体在名人报道中展示钻石作为浪漫爱情的象征。同样在这个时期,广告口号&A Diamond is forever&(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被提了出来,配以一对年轻情侣蜜月的图画。虽然钻石实际上也会被挂花、损伤或者掉色,依然被冠以永恒完美品质。这句话即成为De Beers的官方口号。&br&&br&到了1951年,Ayer发现市场上有两方面的抵触产生,很有钱的人,希望找到更有意思的东西取代钻石婚戒,而穷人却负担不起钻石婚戒。对此,Ayer提出要不断通过广告和公关活动倡导只有钻石才是任何地方都接受和认可的定亲信物。&br&&br&为了持续影响公众舆论,成立了半官方的钻石信息中心,专门发布钻石“历史”数据和“新闻”,成为媒体采写钻石相关内容的信息来源和参考渠道(现在还是这么在干的)。&br&&br&Ayer认为这时美国中产阶级消费驱动已经从实用慢慢转向炫耀及显示身份和地位。钻石礼物会被认为是个人和家庭成功的象征(中国好像也到了这个阶段)。随之广告的主题变成了钻石是能够从个人的角度反映一个男人的成功,与之相配的是高级服饰、古老的皮制品、胡桃木等高档会所的特征(芝华士的广告)。&br&&br&至此Ayer和De Beers合作了20年,深刻影响了整个一代美国人的心理,钻戒订婚成为理所当然的,甚至在结婚时买不起钻戒的,一等有钱也要去买,而不是用其他的东西代替。&br&&br&钻石的国际化推广是从60年代中叶开始的,最初的目标市场是日本、德国和巴西。Ayer是个纯粹的美国广告公司,所以De Beers引进了在这三个国家都有很强分支机构的J. Walter Thompson。10年内,De Beers的成功超乎想像,在日本创造了每年10亿美元销售额的市场,即使日本人对婚礼习俗很保守。&br&&br&直至60年代中,日本父母仍通过媒人安排子女婚事。婚礼上新郎新娘共饮一木碗米酒而确定夫妻身份。根本没有浪漫、求爱、诱惑或者婚前爱情的传统,因此也没有钻石订婚戒指的需要。百万美国兵在日本呆了10年,也没有让日本人有什么兴趣把钻石当作爱情的证明。&br&&br&J. Walter Thompson在日本一开始建议把钻石作为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在西方价值的象征。在日本的杂志上制作了一系列彩页广告,让美丽的女人展示她们的钻石戒指。所有的女人都具有西方的面部特征,并且穿着欧式服装。随后,广告中的女人开始结合一些运动,比如自行车、露营、游艇、在海里游泳或者爬山,这些都是颠覆日本女人传统的。在广告背景里,通常站着一个日本男人,也穿着时髦的欧式服装。广告画面中涉及的所有汽车、运动器材,以及其他物件明显都是进口货。广告所要表达的意思很明白:钻石代表与过去的东方决裂,象征进入现代生活。&br&&br&这个宣传做的非常成功。直到1959年,战后的日本政府才允许进口钻石。广告开始时,1967年不到5%的日本妇女订婚收到钻戒。到1972年,比例上升到27%。到1978年,一半已婚日本女人戴钻戒。到1981年,达到60%。在短短14年间,1500年的日本传统被颠覆。钻石成为日本婚姻的标志。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订婚钻戒销售市场。&br&&br&美国仍然De Beers最重要的市场,Ayer认识到需要创造一个老夫老妻的钻石需求市场。Ayer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巧克力、鲜花、皮草”,这些礼物都无法满足女人对“焕然一新的浪漫”的深刻心理需求。通过广告能加固人们把结婚很多年后的钻石礼物看作是“历久弥新的爱情“象征。1962年,Ayer提出广告案“把钻石作为唯一的礼物作为承诺做出直到晚年长期过程的见证”,De Beers马上批准了。&br&&br&60年代中期之后,钻石市场进一步改组来适应大量碎钻的出现。苏联50年代末在西伯利亚发现了钻石矿,并且拼命开采。De Beers及其盟友不再能控制钻石供应,然后意识到与苏联的竞争不可避免会引发价格波动,从而弱化精心培植的公众对钻石价值的信心。Oppenheimer认为双方都不想看到钻石形象的崩塌,就给苏联一个直接的Offer,全部接盘苏联的钻石,实现对世界钻石供应的控制。苏联接受后,就成为这个卡特尔的合伙人之一,钻石形象的共同保护者。&br&&br&几乎所有的苏联钻石在未加工状态下都小于半克拉,而且当时没有如此庞大碎钻的零售渠道。与苏联密约之后,De Beers要苏联逐渐降低西伯利亚矿的产量。但是苏联人才不管,产量反而以难以置信的速度上升,De Beers被迫重新考虑销售策略。De Beers要求Ayer修改之前的一个广告主题:妇女不再以订婚钻戒的钻石大小代表对方承诺的力度。一个碎钻销售策略出炉,着力于“质量、颜色和切割工艺比大小更重要”。 0.25卡拉的照片代替了2克拉的钻戒。然后广告机构开始新的国际广告,“0.1卡拉的钻石同样代表了情感上的重视”。传递给公众的是,妇女应该考虑钻石的完美而不是大小,一颗小钻石能够与一颗大钻石同样完美。&br&&br&De Beers推出了“永恒戒指-eternity ring”,用25颗苏联碎钻镶成,用于向年老的已婚夫妇销售,这是个全新的市场。广告的主题是重新拾回爱情。再一次,情感的产生来自于需求:美国老年妇女收到碎钻戒指是因为一家南非公司要迁就苏联人。&br&&br&这个新的广告又获得了巨大成功。钻石销售平均大小从1939年的1克拉降低到1976年的0.28克拉,基本上等同于De Beers销售的西伯利亚钻石的平均大小。然而,美国消费者开始习惯于买小钻石,甚至认为大钻石是炫耀。70年代中期,小钻石的广告效果已经显示出有过头之处了。在1978年的报告中,Ayer写道“一个供应链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钻石定价”,长期刺激碎钻销售所带来的问题。“过去16年,虽然碎钻的供应稳步上升,但是由于成功的定价、销售和广告策略,需求已经明显超过供应”。这时候似乎没有足够碎钻可以满足消费者了,Ayer的报告中提到“大钻石(1卡拉以上)的销售过去3年保持下滑”。而且这个趋势会继续,“大钻石的定价折扣已达到了20%”。&br&&br&然而,碎钻短缺被证明是暂时的。越来越多苏联钻石加速流入伦敦,De Beers的战略部门认为这些产量不可能完全被“永恒戒指”之类新概念珠宝所吸纳,必须开始寻找美国之外的碎钻市场。即使De Beers在日本成功创造了一个钻石“传统”,却无法在巴西、德国、奥地利或者意大利创造出一个同样的“传统”。De Beers为吸纳苏联钻石每年花费无数,但是,至少是暂时,防止了苏联采取过激的举动让钻石市场崩盘。既是如此,对大钻石的过度折价被认为是不适当的。&br&&br&Ayer提出要慢慢改变公众对碎钻的看法,但是马上停止碎钻广告会损害现有市场销售的合作关系,到底持续了15年的广告宣传。所以Ayer的计划在1978年的广告图片中,用1克拉或以上的钻石代替碎钻,潜移默化的让公众的偏好和价格重心重新回到单钻石珠宝。实质上是和年深入人心的广告“小既是美”的理念正好相反。当时Ayer为这个广告定了969万美元预算,并且非常有信心完成这次对公众偏好的“重新定位”。&br&&br&Ayer委托Daniel Yankelovich公司做了一个客户倾向性调研,发现钻石作为礼物包含了很强的惊喜因素。男人赠送女人钻石礼物时,有一半情况下女方没有事先参与挑选购买或者事先不知道。Ayer称之为“惊喜参数”。&br&&br&女人普遍希望收到礼物时有惊喜感,有被电到的感觉。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逃脱负罪”的感觉。一些受访的女人指出,如果她们的丈夫在买礼物(比如钻石首饰)时征求她们的意见,她们的自然反应是反对花那么多钱。其实女人也不是对钻石礼物完全没有准备:约84%受访的男人认为女人希望得到钻石首饰。这个研究表明,礼物的过程分为2步:1、男人从女人那里“了解到”送钻石是OK的;2、在之后的某个时点,他作出购买钻石的决定给女人以惊喜。&br&&br&通过一些列精心安排的心理学问题,了解受访者对钻石珠宝最深层次的感受,并进一步去研究女人在接受钻石过程中扮演的半被动的角色。这一过程中的男-女角色互动犹如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中的性关系,男人主动,女人则更隐蔽和神秘。女人似乎相信接受钻石礼物具有某种不妥之处。女人在受访中对大钻石的印象是“浮华、俗气、过分”等等各种不是。然而研究也发现在这些负面态度之下却隐含了要去获得它们的原始冲动。钻石始终是成功、地位和事业的明显标志。女人很容易感觉钻石庸俗,却仍然在收到钻石首饰时表现出喜悦。女人在接受钻石礼物时的惊讶,即使是假装出来的,起到了缓和矛盾的作用,就像在面对性诱惑时那种矛盾,这样可以允许女人假装她不是主动参与决定,既保持她的纯真又拿到了钻石。(总而言之就是又想要又怕丢人,再不懂的话,直接去参考“装逼”一词的含义)&br&&br&70年代后期,这类研究已经显示的很明确了。要让男人买钻石送给女人,广告必须着眼于礼物赠送时产生的“惊喜”感对双方的心理冲击。男人需要的并非是钻石的价值、传统、或者美感,而是期许一个“爱的礼物”能够提升他在女人眼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女人接受这样的礼物作为她自己的地位和成就的象征。(我看前面的文章有人留言说当男的跟女朋友说买钻石不值,很傻逼,然后他女朋友回答你就不能为我当一次傻逼么?就是这样)&br&&br&二手与保值&br&&br&除了非常小一部分钻石随着时间流逝而损毁,这个世界上每颗被加工后镶嵌在珠宝上的钻石都存在。数以亿计的妇女佩戴钻石饰品,或被收藏和保存起来。保守估计,总数达到5亿克拉,而钻石卡特尔最高的年产量也没超过1000万克拉。为了让新产出的钻石仍然能卖掉,就要考虑如何不让存量钻石大量流到市面上来。&br&&br&De Beers从1953年开始考虑相应的策略,需要让钻石流入这么一类人手里,他们认为拥有钻石所带来的价值远高于市价,尤其是一些女人她们从心理上抗拒卖掉她们的钻石这类想法。不过仅靠杂志广告不行,因为有钻石的不一定对这些东西有感情,比如继承获得的,必须说服这些人钻石可以保值。如果他们看到钻石市场价格波动,并且试图在价格上涨的时候出售钻石的话,零售市场将出现混乱。所以De Beers总是试图让价格稳定,至少是看上去稳定。&br&&br&(有人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亚洲女人之所以那么喜欢买LV的包,部分原因是保值。不过这类消费品品牌维护都远不如钻石,时髦的品牌过若干年就会转换,现在大家都觉得包最好的品牌是Chanel,LV单店销量已经开始下降)&br&&br&在1971年De Beers的年报中,Oppenheimer解释了钻石的独特地位:对市场一定程度的控制是这个行业能健康发展的前提,不是因为产量过剩或者需求下降,如果象其他大宗商品原材料那样跟着供求关系而价格大幅波动(参考过去几年铜、铁矿石的价格走势,其实黄金上下波动也很大)会摧毁钻石作为纯奢侈品的公众形象,而大量的钻石饰品正是因此而被大众所拥有。当钻石矿产量超过消费需求(主要取决于美国和日本订婚结婚的数量),卡特尔要么减少伦敦定货会(每年10次)上的供货量,或者在批发商层面回购,来维持价格稳定的假象。背后的假设是只要公众看不到钻石价格下降,就不会感到紧张而开始抛售钻石。如果巨大的存量出现在市场上,不管是De Beers还是这个卡特尔都无法钻石价格暴跌。&br&&br&转售钻石获利很难,甚至持有了很长时间以后都是很难。最早在70年代有人开始做这类的尝试,并进行纪录。比如在1970年,伦敦一家消费品杂志决定做个试验看钻石是否能够作为10年期的投资品种。然后就从伦敦最有名的珠宝商那里买了2颗宝石级钻石,每颗0.5克拉,400镑。钻石被封在信封里并存在保险箱里大约9年。在这段时间里,英国经历了年均25%的高通胀。如果钻石保值的话,那价值应至少翻了3倍。但是当他们在1978年试图出售钻石时,找不到一家愿意出这个价格。大部分珠宝行拒绝出现金收购,而是换取新的钻石。最后杂志社按照最高的出价500镑卖掉了,8年多赚了100镑,年均复利计算不到3%,扣除通胀因素核算到1970年的价值,只有167镑。这个症结在于是买家而不是卖家在决定二手市场价格。&br&&br&这家杂志同时也尝试了更大的钻石是否能在短时期内升值。1970年花了745镑买了一颗1.42克拉的钻石。1971年出去询价最高有人愿意出568镑。为了不亏只好捂着到1974年,又出去找珠宝行鉴定估值,兜了一圈之后发现这颗钻石神秘的缩水了,只有1.04克拉了。很明显其中有家珠宝行在评估的时候掉包了。这时杂志社很有勇气的又买了颗1.4卡拉的钻石,付了2595镑。一周后决定出售,最高的报价是1000镑。&br&&br&之后有类似纪录的还有荷兰消费者协会,在阿姆斯特丹买了超过1克拉的宝石级钻石,拿了8个月,然后向阿姆斯特丹20家最大的珠宝商询价,19家拒绝报价,最后一家只愿意出买价的零头。&br&&br&从珠宝行角度,尤其是著名的那些,通常不会从客户那里回购钻石,因为真的要报价的话,会低的很可笑。因为回购的时候是按照批发价计算。不出报价不但为了避免让客户感到羞辱,也为了避免让钻石升值的公众印象打折扣。珠宝行通常以寄售的方式从批发商那里拿到钻石,卖出去之前根本不需要付钱,所以他们也不会冒险花自己的前从客户那里买钻石,通常会建议他们的客户去专门回购钻石的地方。&br&&br&在纽约,最有名的是帝国钻石公司,在帝国大厦66楼。公司的前台就像医生的诊所,总能看到很多老太太紧张的坐在塑料椅子里等着自己名字被叫到。一个接一个,进到评估师的小房间里检验她们的钻石并听取报价。这家公司的报价原则是不超过同类钻石批发价格的90%。通常还报的更低,因为底座需要人工拆除,而且也要考虑评估中可能的误差,尤其是钻石是固定在底座上的。钻石饰品回收之后,底座被当作废铜烂铁卖掉,钻石则转售给批发商。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需要承担巨大的差价损失,有人估计一个半克拉的钻戒,回收价格不到零售价的1/3。&br&&br&帝国钻石的评估师每月检验几千颗钻石,却很少碰到很高质量的,一般都是有这样那样的瑕疵、掉色、或者本身就是商业级的。女人买钻戒主要关心的还是大小,而不是内在质量,就算想关注也搞不明白。而且首饰底座通常用来掩饰钻石的瑕疵,同时也创造新的瑕疵。那种无瑕的,投资级别的钻石不可能用在珠宝首饰上。&br&&br&这些老太太去回售钻石,很多是担心珠宝放在身边不安全,怕偷怕抢怕人惦记。但是其实窃贼更难卖掉钻石,如果有可以摸样的人过去,通常会报警。曾经有个年轻人拿着一袋钻石珠宝,说是家族继承,当评估师指出其中几个是假钻石的时候,那人想都没想直接把那几个扔进废纸篓,然后就被报警了。有地下的回收点专门回收来路不明的钻石,但是价钱就更低了,量大的话会低至零售价的1%以下,因为货不容易消化掉。&br&&br&但是于此同时,媒体上通常会看到转售钻石获巨利的故事。不能说这些故事都是瞎编的,只是说的根本不是通常的钻石首饰,而是真正罕见的钻石,卖的人&br&或者宣称想卖的人是电影明星,并在一些明显公关宣传的场合。其中很传奇的一颗叫“Elizabeth Taylor”,梨形,切割抛光后重69.42克拉,按大小全世界排名56,保存在私人手中仅有的几颗大型切割钻石之一。除了也叫钻石,这和每年订婚戒指市场上以百万计的小石头几乎没有共同点。
转篇文章,我朋友以前写的行业研究,作为@warren 的补充读物,也详细写明了那个里面的很多点。大家请耐心慢慢读。写的很不错的经过
提醒,本文原文:Have You Ever Tried to Sell a Diamond? - - The Atlantic - Edward Jay Epstein February 19…
对于初学者,我推荐用&b&复利&/b&的例子来理解卷积可能更直观一些:&br&&br&小明存入100元钱,年利率是5%,按复利计算(即将每一年所获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一年的利息),那么在五年之后他能拿到的钱数是&img src=&/equation?tex=100%281%2B5%5C%25%29%5E5& alt=&100(1+5\%)^5& eeimg=&1&&,如下表所示:&br&&img src=&/5fa86c80c31dd277daa4d75_b.jpg& data-rawwidth=&1293& data-rawheight=&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93& data-original=&/5fa86c80c31dd277daa4d75_r.jpg&&将这笔钱存入银行的一年之后,小明又往银行中存入了100元钱,年利率仍为5%,那么这笔钱按复利计算,到了第五年,将收回的钱数是&img src=&/equation?tex=100%281%2B5%5C%25%29%5E4& alt=&100(1+5\%)^4& eeimg=&1&&,我们将这一结果作为新的一行加入上面的表格中:&br&&img src=&/39f37df8c96d7219cba5da2f_b.jpg& data-rawwidth=&1296& data-rawheight=&1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96& data-original=&/39f37df8c96d7219cba5da2f_r.jpg&&以此类推,如果小明每年都往银行中存入新的100元钱,那么这个收益表格将是这样的:&br&&img src=&/cfe98b9d33640fae02a21bf369f0459d_b.jpg& data-rawwidth=&1296&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96& data-original=&/cfe98b9d33640fae02a21bf369f0459d_r.jpg&&可见,最终小明拿到的钱将等于他各年存入的钱分别计算复利之后得到的钱数的总和,即:&br&&img src=&/fbab606a0e_b.jpg& data-rawwidth=&1077& data-rawheight=&1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7& data-original=&/fbab606a0e_r.jpg&&用求和符号来简化这个公式,可以得到:&br&&img src=&/equation?tex=%5Csum_%7Bi%3D0%7D%5E%7B5%7D%7Bf%28i%29g%285-i%29%7D%2C+%5Cmathrm%7Bwhere%7D+%5C+f%28i%29%3D100%2C+g%285-i%29+%3D+%281.05%29%5E%7B5-i%7D& alt=&\sum_{i=0}^{5}{f(i)g(5-i)}, \mathrm{where} \ f(i)=100, g(5-i) = (1.05)^{5-i}& eeimg=&1&&&br&在上式中,&img src=&/equation?tex=f%28i%29& alt=&f(i)& eeimg=&1&&为小明的&b&存钱函数&/b&,而&img src=&/equation?tex=g%28i%29& alt=&g(i)& eeimg=&1&&为存入银行的每一笔钱的&b&复利计算函数&/b&。&b&&u&在这里,小明最终得到的钱就是他的存钱函数和复利计算函数的卷积。&/u&&/b&&br&为了更清晰地看到这一点,我们将这个公式推广到连续的情况,也就是说,小明在从&img src=&/equation?tex=0& alt=&0& eeimg=&1&&到&img src=&/equation?tex=t& alt=&t& eeimg=&1&&的这一段时间内,每时每刻都往银行里存钱,他的存钱函数为&img src=&/equation?tex=f%28%5Ctau%29%5C+%280%5Cleq+%5Ctau%5Cleq+t%29& alt=&f(\tau)\ (0\leq \tau\leq t)& eeimg=&1&&,而银行也对他存入的每一笔钱按复利公式计算收益:&img src=&/equation?tex=g%28t-%5Ctau%29%3D%281%2B5%5C%25%29%5E%7Bt-%5Ctau%7D& alt=&g(t-\tau)=(1+5\%)^{t-\tau}& eeimg=&1&&,则小明到时间&img src=&/equation?tex=t& alt=&t& eeimg=&1&&将得到的总钱数为:&br&&img src=&/equation?tex=%5Cint_%7B0%7D%5E%7Bt%7D+f%28%5Ctau%29g%28t-%5Ctau%29d%5Ctau%3D%5Cint_%7B0%7D%5E%7Bt%7D+f%28%5Ctau%29%281%2B5%5C%25%29%5E%7Bt-%5Ctau%7Dd%5Ctau& alt=&\int_{0}^{t} f(\tau)g(t-\tau)d\tau=\int_{0}^{t} f(\tau)(1+5\%)^{t-\tau}d\tau& eeimg=&1&&&br&&b&这也就是卷积的表达式了,上式可以记为&img src=&/equation?tex=%28f%5Cast+g%29%28t%29& alt=&(f\ast g)(t)& eeimg=&1&&。&/b&&br&&br&相信通过上面这个例子,大家应该能够很清晰地记住卷积公式了。下面我们再展开说两句:&br&&br&如果我们将小明的存款函数视为一个&b&信号发生(也就是激励)&/b&的过程,而将复利函数&img src=&/equation?tex=g%28t-%5Ctau%29& alt=&g(t-\tau)& eeimg=&1&&视为一个&b&系统对信号的响应函数(也就是&/b&&b&响应&/b&&b&)&/b&,那么二者的卷积&img src=&/equation?tex=%28f%5Cast+g%29%28t%29& alt=&(f\ast g)(t)& eeimg=&1&&就可以看做是在&img src=&/equation?tex=t& alt=&t& eeimg=&1&&时刻对系统进行观察,&b&得到的观察结果(也就是输出)&/b&将是过去产生的所有信号经过系统的「处理/响应」后得到的结果的&b&叠加,&/b&这也就是&u&&b&卷积的物理意义&/b&&/u&了。
对于初学者,我推荐用复利的例子来理解卷积可能更直观一些:小明存入100元钱,年利率是5%,按复利计算(即将每一年所获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一年的利息),那么在五年之后他能拿到的钱数是100(1+5\%)^5,如下表所示:将这笔钱存入银行的一年之后,小明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松挖掘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