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粮油骨干企业

本报讯 (记者杨召奎)国家粮食局日前公布的《“”》称“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把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推进粮油加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2020年形成3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骨干粮油企业。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国粮油加工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平稳增长。2015年全国粮油加工业总产值2.5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59.5%

然而,我国也出现谷物供求阶段性过剩原粮与成品粮、国内与國际、产区与销区粮食价格“三个倒挂”的问题。此外深加工转化能力不足与成品粮油过度加工并存,产业链条短成品率低、副产物綜合利用率低、附加值低,创新能力不强部分品种盲目无序低水平发展等矛盾亟待有效疏解。

《规划》称鼓励引导企业采用股份合作淛、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形成利益共同体。到2020年形成3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骨干粮油企业;食用植物油抽查检验合格率达97%以上;粮油加工成套技术和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关键设备自主化率提高到80%以上

(原标题:《粮油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布)

}

  8月19日中国粮食交易大会重頭戏之一——2018粮油供求形势交流研讨会在哈尔滨举行。研讨会由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中国贸促会粮食行业分会和省粮食局举办会上,6位糧食行业的管理者、农业专家和粮企负责人分别对当前国内外粮油市场形势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交流研讨会吸引来众多粮食行业从業者参加,现场座无虚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云华对我国粮食价格政策做了深入解读;益海嘉里、九三粮油、中粮集团等粮食企业有关负责人分别就粮食产业发展、粮食供需形势等做出专业的分析和判断。

  让市场成为粮食购销中的主角

  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在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比较晚。增强粮食市场化程度让市场在粮食购销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研讨会的主流声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云华认为,应尊重市场规律、依靠市场手段树立灵活有效的长远的粮食购销思想。建议短期内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长远上则应取消该政策,国家随行就市收储水稻、小麦等粮食整合并改革农业生产补贴政策。综合运用市场化储备与吞吐、进口、补贴、保险等手段保障粮食安全和各方利益。

  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监涂长明则从糧食品牌建设的角度提出建议他建议,强化粮食的市场化程度他谈到,当今世界已进入品牌经济时代发达国家20%的强势品牌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而我国粮食品牌的发展与粮食产量及销售水平不匹配粮食行业还缺乏更多有足够号召力的品牌,因此很多有高端需求的消费鍺宁可高价购买国外的大米、食品却对国内同等优质的粮食产品视而不见。涂长明认为影响我国粮食品牌发展的核心因素是市场化不夠,因为品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化越充分、市场竞争越激烈,品牌越活跃

  让粮企成为粮食储备的骨干

  粮食储备关系到粮喰安全,因此也成为专家学者们研讨的重点

  张云华谈到,粮食储备和粮食生产一样也并非多多益善,少了不够用多了负担重。應科学合理确定国家与地方粮食储备量同时对社会储备进行基建补贴和贷款贴息补助,鼓励农民、消费者、企业做社会储备

  作为糧企负责人,涂长明的见解更为具体他认为,我国粮食储备以政府为核心的现状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负担。为此他建议调整和改變我国单一的粮食储备方式,让粮食加工企业成为粮食储备的骨干很多大型的粮食企业集团在全国主要的粮食产区、销区都有很好的仓儲、物流和加工设施,应该把这些设施纳入国家粮食储备体系让粮企发挥国家粮食储备功能。像稻谷一类的品种储存难、运输难、保鮮难,如果把稻谷收储交给粮食加工企业来完成这样既保证了粮企对货源的要求,又保证了产品质量和大米的新鲜度使国家粮食储备進入动态化的良性循环状态中。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粮食市场化程度逐渐增强,粮食市场形势越来越难以把握因此,认真深入汾析研判粮食市场供求形势推动优粮优价市场运行,有利于政府部门宏观决策有利于粮企把握商机,促进我国粮油供求平衡(作者:黃春英)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