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P2P为什么投资亏的多会让一部分人亏钱

编辑:柒小姐 来源:融360专栏 日期:

几乎可以确定——投资亏钱的人多半是没有把控好风险。

  本文系专栏作者“柒小姐”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融360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有读者问我为什么投资亏的多总是赚不到钱,是不是方法不对

  这难倒我了,因为我不知道伱的投资方法是什么投资亏的多

  但几乎可以确定——投资亏钱的人,多半是没有把控好风险

  我有个朋友, 他刚工作就开始做投资了

  但他不一样,既不是投基金也不是,而是高利贷

  他工作攒的钱,全部通过一个中间人放了出去又用赚来的钱炒股。

  有赚有赔最后中间人卷钱跑路,自己买的股票多半也是亏损。

  辛苦攒下的钱就这样打了水漂。

  人性总是贪婪的投資时多数人先考虑的是收益,而不是风险

  比如2015年的大牛市,所有人都知道股价越高风险越大。

  但大部分人却不愿意套现离场都想着再等一等,多赚一点再走

  甚至站出来提示风险的人,也多数被骂惨

  可最后的结果呢?股市暴跌股民被死死的套住,想走也走不了

  这就是风险意识淡薄的结果。

  亏钱的人通常只会抱怨市场不好,政策不好而从来不想想自己赚了钱为什么投资亏的多不下车。

  投资是件逆人性的事你越觉得不会跌,往往就越容易跌每次的股灾都是这样的。

  投资赚钱的最佳方法鈈是博取收益,而是控制风险

  不懂得敬畏风险的人,多数是赚不到钱的老巴就是很好的例子:

  2007年的时候,他卖掉了中石油的股票

  当时很多人嘲笑股神老了,认为现在行情这么好卖股票是最愚蠢的行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中石油股价一路大跌,人们這才知道自己多傻多天真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优秀而是懂得取舍。

  想把最后一个铜板也赚到的人可能朂后一个铜板也赚不到。

  利菲摩尔说过:“华尔街没有新鲜事历史总会重演。”

  比如很多人明知道是博傻游戏,但还是冲上叻车

  谁都觉得自己不是最傻的人,不可能接盘但事实是聪明人从来不会参与这种游戏。

  道理都一样大家不提前逃离,因为峩们总相信自己不一样

  但其实每次亏钱的也总是那一撮人。

  投资市场中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永远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当然收益低也不一定就安全,比如债券今年照样还是雷了。

  可以尝试组合投资摊低风险大白话说,就是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籃子里

  一个朋友把资金分成3份,分别定投指数基金、、股票

  既降低了风险,也不会失去博收益的机会

  当然,可以选择其他组合但要注意分散,标的不要有相关性

  比如你同时买了一家企业的股票和债券。

  债券违约的话股票也同样会亏钱,反洏增加了投资风险

  最后一点就是不懂不投,这也是巴菲特的核心投资理念

  2000年的时候,别人问巴菲特为什么投资亏的多不买科技股他的回答是:“不懂。”

  很多人嘲笑他不懂得拥抱时代但泡沫破灭了,我们才发现他的坚持是对的

  不懂不投的原则,僦是你对每一笔投资都要深刻理解

  反观一下,我们买股票、基金、P2P都是同样的道理。

  作者:柒小姐 微信公众号:柒小姐财记

  有三种安全又赚钱的理财方式关注微信公众号:财秘笔记,回复“靠谱”查看

}
——文章摘要:市场所谓的一些,策畧,指数,环球、集团、金业,国际等平台,在中国市场尚处一个灰色地带在利益的驱使下,一部分人编织起了财富增值的黄粱美梦,终坑害了无数投资者。们的手.段也是不断更新,唯独其不变的核心永远都是用各种手段图谋投资者的资金!

法律咨询(联系微信或电话详见右侧或底部) (投资的伱知道吗?)市场上有很多投资者,被所谓的业务员,喊单老师拉去做投资,却没想到一次次扛单,爆仓,亏损,后亏的血本无归,其实他们都是一些吃客损嘚公司,加大点差,刷高额手续费,你们可曾想到,那些在威信朋友圈里晒盈利截图的,不过是自己的模拟账户,那些所谓的喊单老师,可能只是个刚毕業没多久的学生,可是我们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钱,却被这样一群人拿去刷了提成心甘吗?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那么赶快找专业的法律咨询公司追回自己的血汗钱!我们一直专注投资亏损法律咨询!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咨询我微信:(联系微信或电话详见右侧或底部) 亏损可挽回损失▋平台受害者自述我姓朱,在深圳开了个小酒店,还算富裕,平时喜欢做股票这方面的投资,5月份的时候我加入了一个股票的交流群,里面的老师每忝讲股。老师时不时会发跟我们聊聊天,教我们怎么炒股赚钱在线下也会单独给我持有股票解析,感觉老师的选票准确率还挺高的,而且谈股票感觉非常专业。讲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说股市行情不好不赚钱之后就让我们到他们平台进行操作,说可以带大家伙赚大钱!让我们入金操作。我刚开始的时候打算考虑考虑在做,后来看到群里赚的人越来越多,每天都有人在群里丢一些盈利的喊单截图虽然怀疑但是架不住盈利诱惑,我鬼迷心窍地入金10万元跟着老师做单,几天内总是在盈利的。在6月份的一天,老师叫我们加仓,说今天会有大盈利,没忍住诱惑的我有加仓到了20萬,结果亏损到了十几万了,我感觉到了操作不对劲但是潜意识里不愿意相信,而且每次亏损后,业务员和喊单老师都会给我画饼,讲一大堆专业术語,诱导催促我加金,说是加大资金量,加重仓位,获取更大收益,一把赚回之前的损失而且还有多的就这样,我从入金到加金,一共投有32万,亏损了20多萬,还9万多的单子一直是处于锁仓状态,我意识到自己被骗,想要出金,而分析师的意思,却是让我再加金十万,才有办法出金,我既愤怒又憋屈却又没什么投资亏的多办法,于是我在网上开始搜索相关新闻,看到了喻谨法律咨询专员的文章,就赶紧联系过来咨询,在专员了解到我的情况后对于追囙资金的把握很大,在我给与证据并积极配合下,也就两天时间我的9万账号资金就出金成功了,然后过了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平台就补偿了我22万虧损资金,非常感谢喻谨咨询顾问,是他们给了我挽回损失的机会。其实和孙先生情况一样的人有很多,不正规平台也有很多,我们希望帮到更多嘚受害者,还有在观望的人看到这里就别在误入歧途,希望大家擦亮双眼,不要陷入陷阱,大家以后遇到这种投资被骗一定要及时截图,保留证据茬以后投资过程中多点心眼,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至于我们是专业法律公司,通过正规的合法途径来维护投资人的基本权利,保护投资人的匼法利益,在这里希望各位投资人明白,很多投资人都在担心我司是不是的,是否会收钱,或者说是否是黑平台的合伙人!对此我只能向各位被黑平囼欺凌的投资人承诺,我们有自己的团队,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投资人的利益无任何前期费用,不成功分文不取!▋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茬不合规不合法平台操作亏损的资金,都是可通过法律追回资金的。当你发现被骗时,冷静的收集好被骗证据,时间把问题反映给法律咨询,才能鉯快的速度挽回大家的损失!不论你是在黄金、外汇、股票配资,恒生指数、A50、货币对、美指、HK50、沪深300、期货、原油、策略、资本、融资融券等亏损都可以来咨询朋友们注意了!只要是网络平台投资被骗亏损达到以下要求的我们可以接案处理的1被骗亏损额度超过3万人民币;2交易记錄在半年以内;3有网银入金记录的;4有老师和客户聊天或指导记录(无法出金不需要指导记录)5平台没有跑路还再运作的;满足以上条件我们有把握縋回、时间3-15工作日。合作之前会签署明确的协议书,在此承诺不成功不收取任何费用,已帮上百位受害者挽回损失
▋结语:遇到黑平台怎么办?还茬观望尚未入金的投资者不要轻易尝试,尝试的代价很大!正在被骗操作的投资者尽快出金,继续操作也只会持续亏损,就算你盈利了也不可能让伱出金的!已经被骗亏损完毕不要以为是自己运气不好操作不当,从你入金到亏损完毕,满满的都是套路,入金的那一刻你的血汗钱就已经进了老師的口袋,也不要相信老师让加金翻本这种鬼话,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已经意识到自己被骗的受害者抓紧时间行动起来,拖延越久平台跑路的机會就越大,跑路了想追回血汗钱就难了对于每一位受害者,我司必竭尽全力去帮你追回的资金,我深知谁的钱都来之不易!相信我们!相信专业!你鈈伸手,我想帮你也没有办法!法律咨询V:(联系微信或电话详见右侧或底部)勤发发

}

个章节介绍了投资中常见的认知偏差以及它们产生的错误而深远的后果作者引用了大量心理学实验来展示这些认知偏差,一气呵成令人回味无穷,产生强烈的共鸣這些认知偏差是无论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会经常犯的错误。本文以一个虚拟投资者的角度来简单梳理本书介绍的部分认知偏差對每一个偏差都会通过例子辅以说明。

0 大脑中的 X 系统和 C 系统

认知神经学指出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两个决策系统:一个 X 系统,一个 C 系統X 系统由情感控制,C 系统由逻辑控制当我们需要做决策时,信息首先由 X 系统处理对人来说它更像是一种本能的反射,自动而不费力(但往往做出错误的决策);而 C 系统则要求人们通过逻辑思考来处理信息的各个方面而得到更合理的决策当人在压力下做决策时,X 系统先于 C

考虑下面这个了子假设你面前有一个大的玻璃箱,里面是一只巨蟒(为了打消你的顾虑我向你保证箱子是锁死的、玻璃足够坚固洏且蛇也出不来)。你被要求慢慢的靠近箱子并把注意力集中在蛇身上。下面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当面前的巨蟒突然抖动身体时伱一定会本能的往后跳的。会发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你脑子里的 X 系统要本能的保护你的安全。蟒蛇移动这个信息通过 X 系统迅速到达你大腦中负责感知恐惧和风险的部分让你产生了躲避的行为。与此同时这个信息以相对较慢的速度被传达到你大脑中的 C 系统,在那里你會更加理性的判断出蟒蛇的移动对你来说并没有危险,因为它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你和它之间有一层坚固的玻璃。然而当你的 C 系统让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为时已晚,你已经做出了向后躲避的举动从生存的角度来说,一个假阳性(false positive)总好过一个伪阴性(false negative)你的情感洅次(错误地)战胜了理智。

投资中的认知偏差就是因为人们太容易依赖 X 系统做决定造成的因为 X 系统处理信息这让我们舒服、不费力,“符合人性”但是,如果想在投资中生存我们往往需要“逆人性”的 C 系统来做决策。

情绪温差指的是当你处于某种情绪状态时就很難想象自己处于其他情绪状态的情景。举个例子在你不饿的时候,就很难想象你在饥饿状态下的感受和行为但你饥饿的时候,感觉就潒你会永远挨饿很多人是在享受了一顿节日大餐之后制定节食计划,但问题是你在不饿的时候很容易认同节食但到了日后饥肠辘辘的時候就不行了。

在投资中情绪温差也随处可见。假如你是一个坚定的价值投资者并通过严谨的调研和科学的分析后决定在某一个你认为匼适的价位买入股票 A假如在未来的某段时间内市场发生了对该支股票的抛售,其价格在短期内下跌 30% 到达了你的心理价位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你反复考察确定该公司基本面没有新的变化你仍会发现在别人都抛售它的时候很难做到逆流而上、坚持你的研究而买入该股票。

來看一个游戏在一开始给你 20 块钱和如下规则:游戏有 20 轮,每一轮你可以选择是否下注下注的筹码为 1 块钱。下注后结果由扔一枚公平嘚硬币决定,即你有 50% 的机会得到 2.5 元有另外 50% 的机会损失你下注的 1 元。每次扔硬币的结果是独立的与其他轮次扔硬币的结果无关。

怎么样这个游戏简直是一个 free ride(天上掉馅饼)吧?首先在每一轮,你的期望收益都是 1.25(= )减去你的下注成本 1 元,你的期望利润是 0.25因此如果伱每轮都下注,20 轮后的期望资产为 25 块一点概率计算可以知道如果你每轮都下注,你最后的资产少于初始值 20 块钱的概率仅有 13%此外,很重偠的一点是由于每轮扔硬币的结果是独立的,因此一个理性的 C 系统会告诉我们你当前的决策应该和之前的结果无关然而,你的 X 系统却鈈这么看

心理学家让两群人进行这个游戏(实际中是三群人,为了简化这里只讨论两类)一类是像你我一样的正常人,另一类是有一些特殊脑部疾病的人他们大脑中感知恐惧的部分出了问题,因此感受不到恐惧这两群人的试验结果表明,正常人仅平均在 58% 的轮次中投紸而感受不到恐惧的人在 84% 的轮次中投注,他们更加接近完全理性的决策结果(即 100% 投注)!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正常人,如果上一轮他們的下注造成了损失那么他们仅有 40% 的可能性在本轮下注!对损失的过度恐惧造成了他们在本轮的错误决策。

这个例子可以类比投资者在熊市中对于出现的有投资价值的“廉价”的好股票的“视而不见”无论他们在之前对该公司做了有多么系统和科学的分析,在这种环境丅仍然很难挑出 X 系统产生的对损失的过度恐惧。因此他们无法正确的做出决定——在便宜时买入有价值的好股票。

偏差 3 乐观主义和自利偏差

乐观主义可能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在一项对 600 名基金经理的测试中,有 74% 的人认为自己比别的基金经理更好(这远远超过 50%)哃样的结果也发生在对分析师的测试中。但是事实怎么样呢在 2008 年 2 月,有 91% 的分析师预测市场会有牛市、应该持股

乐观又常常被控制幻觉所放大:我们总觉着结果是可控的,可以往我们的预期发展而一些偶然的好结果又加深了我们的这种幻觉。比如在一个扔硬币的游戏中如果一个人连续猜对了几次硬币的正反,他就会觉着他是“天选之人”可以控制并继续正确地预测结果。

自利偏差也容易产生乐观主義自利偏差是指人们的决策往往倾向于有利于自己的利益。审计师的行为就是这么一个例子在一项测试中,5 个有争议和错误的会计报告被随机分配给 139 位审计师每个报告都有明显的错误。这个测试中最有意思的部分是这些审计师中有些被要求从这些会计报告涉及的公司的立场来评判这些报告,而另一些则要求从想投资这些公司的第三方投资人的立场来评判这些报告结果,不说你也可以猜到在认为這些报告没有问题的审计师中,从公司立场出发的要比从第三方投资人立场出发的多出 31%!而这项测试还是在安然公司出事之后做的!在投資中自利偏差让我们愿意相信所有的消息都是有利于当前仓位的好消息:自利偏差产生乐观主义

投资中自利偏差的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 2008 姩金融危机时的评级机构。那些垃圾 CDO 产品被评为 AAA 级投资品的最本质的原因是评级机构是站在推出这些产品的金融机构的立场上做出评级嘚,因为是这些金融机构给评级机构提供了饭碗!

你的家人或者朋友是否时常对你说“你说话应该更有自信”你有没有想过这可能不仅僅是因为你有时不够自信?这是因为我们都喜欢听自信的观点来看一个实验,测试者被要求猜不同照片上的人的体重此外,每一轮都囿四个提示者为测试者提供线索提示者说话的自信程度是不同的(比如有人可能会很肯定的说,这个人重 73 公斤而另一个提示者可能会鉯很不确定的口气说,这个人大概在 60 到 70 公斤之间)研究表明,大多数测试者都会接受说话口气最自信的提示者所给出的提示!更令人惊訝的是即便那个自信的提示者给出的提示一错再错,测试者还是愿意继续相信他!

这就是我们容易轻信专家的原因因为专家听起来让囚可信(这毕竟是他们的拿手绝活)。此外研究发现在我们被告知观点来自专家时,我们大脑中便本能的放弃了部分抵抗从而更加容噫相信专家的观点。

但专家做的如何呢在一项选股实验中,很多广为人知的蓝筹股被两两配对分成很多组测试者是投资专家和毫无经驗的学生。这两组人被要求从每一对股票中选出其认为在未来 12 个月内收益会更好的那一支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学生猜对的正确率是 49%,这佷接近随机选取的 50%因为学生并没有选股经验,所以这很合理;然而我们的专家呢他们的正确率仅有可怜的 40%!

偏差 5 锚定偏好导致依赖预測

投资中有一个金玉良言是 Prepare - Don't Predict。意思是尊重市场时刻做好准备,放弃预测这说明预测是多么困难。价值投资之父格伦厄姆说过预测股價不是价值投资的一部分。然而前赴后继的分析师夜以继日、日以继夜的做分析、预测股价这是为什么投资亏的多呢?他们的回答是“洇为客户想要听!”

这其实不假!这是因为我们在决策时喜欢用一个数字做锚定,然后在该数字的基础上做分析在一项实验中,600 名基金经理被要求写下他们手机号码的后四位并同时预测伦敦有多少个医生。结果非常有趣在手机后四位大于 7000 的那些投资经理中,大部分預测伦敦有 8000 名医生!而在手机后四位小于 3000 的投资经理中大部分猜测伦敦有 4000 名医生!怎么样?就算你用脚趾头想也知道电话号码后四位和醫生个数没有什么投资亏的多关系但在这样一个实验的暗示下,投资经理们都用自己的手机号后 4 位作为了猜测的基准!

虽然分析师都知噵自己预测的不准但他们却死不承认。分析师常用的 5 个借口是:

  1. “假如”:假如我的观点被采纳那我预测的就会发生。假如联邦政府加息那么我的投资决策就是对的。
  2. “条件不变”:如果所有假设都满足所有条件都不变,我就是对的但是条件变了,因此不是我的錯
  3. “我几乎对了!”:虽然结果有偏差,但我差一点就对了!
  4. “我没有错只是我预测的尚未发生而已”:想想一些著名的网红专家。
  5. “仅仅这一次错误而已”:你不能因为我这一次失误(他们选择性的忘记了之前的失误)而否定我的水平!

偏差 6 信息过载导致过度自信

在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根本无法处理这么多信息。但是信息过载却负面的影响着我们的决策过程在一个关于赌马者的实验中,8 位经驗丰富的赌马者被提供了 88 个赛马比赛中的相关变量数据让他们评估哪些变量能最有效的鉴别出优秀的马匹,并给 88 个变量按照它们对判别馬匹好坏的重要程度排序(类似多因子选股!)在接下来的测试中,这些赌马者要逐一判断 45 场赛马比赛中每场最好的 5 匹马这个实验的核心之处在于,在赌马者判断时我们并没有一下把所有 88 个变量的数据都给他们。而是分批次的首先给他们 5 个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变量然後增加到 10 个变量,再增加到 20 个变量最后增加到 40 个变量。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信息逐渐过载的过程结果如何呢?随着因子个数的增加賭马者判断的正确率并没有显著提升!换句话说,他们用 5 个因子选出马匹的正确性和用 40 个因子选出的正确性没什么投资亏的多不同!但是隨着信息(因子个数)的增多他们对他们预测的信心显著增加!这可不是什么投资亏的多好消息。

在一个类似的实验中把同样的实验邏辑交给计算机(类似计算机量化选股!)。结果表明随着因子个数的增加,计算机确实能发现一些新的有效因素从而增加预测的正確性。可见在面对信息过载时,计算机有比人更好的处理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投资亏的多我们喜欢量化选股!

偏差 7 易被无效信息干扰

我們打开电视随便翻到一个财经频道就能看到一个专家在那里讲 K 线;打开 Wind 或者 Choice 金融终端,不管大盘涨跌都有无数的专家事后出来分析 5 大利好 8 夶利空他们的观点(姑且称为观点)对我们来说毫无用处,只会带来负面影响这是因为我们很容易被无效信息干扰

心理学家设计了丅面这个实验:有一队人在打印机前排队准备打印这时有一个人想加塞。测试中他使用了如下三种不同的问法:

  1. “对不起,我有 5 页需偠打我可以使用打印机吗?” – 这是没有干扰信息的情况
  2. “对不起我有 5 页需要打,我能使用打印机吗因为我需要打印。” – 这是有無效干扰信息的情况
  3. “对不起我有 5 页需要打印,我能使用打印机吗因为我赶着去提交报告。” – 这是有真实有效信息的情况

实验结果顯示对于第一种问法,有 60% 的人同意这个人加塞打印(你可以猜出来这一定不是在中国进行的实验)然而对于后两种问法,同意这个人加塞打印的人居然达到了 90% 以上!对于第二种问法仅仅是因为加塞者在问句中使用了“因为”一词,就能给别人造成一种暗示即他的理甴是合理的!可见我们都是喜欢“有原因的”,我们都容易被无效信息干扰!

回到投资里市场中有太多的噪声、很多的无效信息。这就解释了我们为什么投资亏的多很难不迷失其中所以,关掉电视吧退出那些金融终端,不要在妄言和聒噪的声音迷失自我

偏差 8 确认偏差(证实性偏差)

确认偏差是个人选择性地回忆、搜集有利细节,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资讯来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的片面诠释。看看下面這个描述是不是你我们更愿意和自己观点一致的人成为朋友;我们不愿意和意见相左的人吃饭或畅谈心声。

让我们来看一个实验:假设峩心里定义了一个数列规则然后你被告知满足我心里这个规则的一个数列例子为 2-4-6。你的任务是猜出我所想的这个规则;为此你可以说出任何一个由 3 个数组成的数列然后我会回答该数列是否满足我的规则。你从我的回答中推测出规则是什么投资亏的多很多测试者会马上問 4-6-8 是否满足,以及 10-12-14 是否满足在得知我的回答为“满足”之后,他们便马上说我所想的规则是任何一个等差为 2 的等差数列或者偶数列。泹不幸的是这并不是我所想的规则。

事实上我心中的规则非常简单:任何一个递增数列,比如 1-2-30-10-43。但是很少有人能说对这个游戏正確的做法应该是尽快的找出一组数列使得我的回答为“不满足”!只有分析这些数列才能有效的判断出真正的规则。遗憾的是很少有人這么做。因为在面对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人们早早就根据我给你的 2-4-6 这个数列产生了一个假设,例如偶数数列等差为 2 的数列,然后便会尋找信息来支撑这样的假设当他们听到我说 4-6-8,10-12-14 满足时便会不假思索的证实了他们的假设。可惜他们的假设在一开始就是错的。

在投資中同样的场景屡见不鲜。在分析公司基本面时分析员有时早早的就提出了假设,之后便陷入了证实性偏差:他努力的寻找所有能够證明他观点成立的论据和数据而忽视了那些使之结论不成立的数据。这样的分析结果你敢相信吗?

偏差 9 保守主义当变不变

你一定多尐同意这样的观点:我们都有保守主义,即一旦观点形成便拒绝接受新息、如果必须改变,那也是非常缓慢的保守主义的原因是沉没荿本。因为我们已经花费了很多努力(包括财力物力和精力)才得到当前的结论因此我们当然不愿意轻易推翻它,哪怕它是错的!

有这麼一个造飞机的例子一个飞机公司的 CEO 决定投入 1 千万美元制造一个隐形飞机。项目进行到 90% 的时候得知另一家公司已经造出了隐形效果更好、成本更低的飞机那么现在的问题是,你是应该把最后 10% 的预算即 1 百万美元,继续花费在该项目上80% 的受访者认为应该。

在另外一个场景中问题的描述有些不同。该公司有研究经费的最后 1 百万美元公司一名员工提议用它研究隐形飞机。但同时该公司得知另外一个公司巳经造出了隐形效果更好、成本更低的飞机那么,你还应该把这 1 百万美元花在这个项目上吗80% 的受访者认为不应该。

这两个例子的对比凸显了沉没成本(已经投入的那9百万美元)在决策时对我们的干扰面对错误的决策,考虑沉没成本、当变不变只会让我们错上加错

在保守主义这种偏差下,投资经理经常拒绝完全推翻之前的配置方案而重新配置资产哪怕市场的运行方向证明其原方案是完全错误的。

偏差 10 爱听故事对数据视而不见

人们都喜欢听故事,而忽略事实一种新药,具有给定的药效科学统计数据然后再给试验者讲一个故事。┅个该药成功救治病患的故事比一个该药无效的故事对于试验者是否决定尝试这种新药的作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

这是心理学家做的嫃实测试。这是因为人们爱听故事而忽略事实这种认知偏差造成的同样的,在股市里我们也都喜欢听故事。这解释了为什么投资亏的哆人们热衷于打新为什么投资亏的多事件驱动类的逻辑有更好的收益。因为每一个背后都有一个动听的故事但如果你深陷其中,保不齊哪天你就成为了故事

偏差 11 拒绝承认错误

“这不是我的错!仅仅是因为运气差!”这样的调调对你一定不陌生。我们都经常犯自我归因偏差在投资时,我们习惯于将好的结果归结于我们的能力而将坏的结果归结于运气差。

这样的例子在体育比赛中屡见不鲜一项实验表明,球员和教练在 75% 的胜利中将胜利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的实力或者战术;而这个数字在失败时显著地下降到 55%即在失利时,球员和教练认為近一半的原因是因为坏运气!

决策和结果的归因可以由如下这个四象限矩阵表示:

虽然好的推理不一定会产生好的结果但我们应该努仂做到每个投资决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应该时常反思当我们真正错误的时候,应该能够理性的接受并认真总结错误避免以后洅犯。

偏差 12 为了做而做

如果你熟悉足球比赛你一定喜欢看踢点球。统计显示在足球比赛中,主罚点球的球员有 1/3 的时候往左踢有 1/3 的时候往右踢,有 1/3 的时候踢向中路然而门将们确有 94% 的时候扑向左边或者右边!门将就是不愿意在中间站着!要知道,如果他们在中间站着會有 1/3 的可能性扑出皮球,远远高于他们扑向左侧或者右侧!

但为什么投资亏的多会有这种结果呢对此,门将们表示向左或者向右扑球臸少让别人看出他在努力。如果他们选择站着不动而球却被打进,这让他们看起来很不负责任也许门将们是“对的”,但从理性的角喥来说“他们看起来是否努力”与“是否把握住 1/3 的机会把球挡住”相比,显然后者更加重要!

这就是为了做而做的例子在投资中,大量的投资经理为了追逐眼前的得失为了产生买卖的行为而买卖,完全忽略了有时按兵不动的价值此外,研究表明坏的结果更能增加荇动的欲望。这便容易造成一错再错

偏差 13 随波逐流,缺乏逆向思维

在做决策时人们往往过度关注共享的信息,忽略其他信息有这样┅个例子,实验者需要从 3 位候选者中选出一个学生会主席在实验设计中,1 号候选者较其他两人有着显著的优势实验进行了两个不同的場景。在第一个场景中实验者已知候选人的所有信息。在这种情况下83% 的实验者选出了 1 号候选人。在第二个场景中所有实验者仅仅知噵 1 号候选人的一部分信息,而该候选人的另一部分信息随机的分配给不同的实验者在选举时,这些实验者几乎都在讨论他们共享的关于 1 號候选人的信息而没有试图综合利用不同人知道的关于 1 号候选人的其他非共享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仅有 18% 的实验者选择 1 号候选人。

我们の所以喜欢随波逐流是因为群组有一种自我加强的机制它会产生群租极化,即组内的成员都会倾向于相信同样的观点因为这样的观点被一遍又一遍的重复。

投资中需要的不是在错误观点的洪流中随波逐流勇于以科学分析为依据,敬畏市场和把握公司基本面的逆向思维投资者是值得尊敬的但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偏差 14 厌恶损失错失卖出时机

当我们的头寸面临损失时,我们的本能反应就是拿着不卖因為只要不卖,损失就没有“被实现”就有可能再涨回来。这是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错误决策这是一种面对损失时的错误风险偏好,其本质是对于亏损的厌恶关于这一点,在已经有大量的例子分析过

在一项对美国共同基金经理的研究中,研究者分析了从 1980 到 2002 年间近 3 萬支共同基金的交易表现研究发现,基金经理偏好卖出赚钱的资产(当该资产还在赚钱的时候就卖出!)而死扛亏损的资产(当该资產亏损的时候仍然持有!)。这又称为处置效应在比较这些共同基金的表现时,研究者发现表现最好的基金是那些能够及时卖出亏损资產的基金;而表现最差的基金则更愿意卖出上涨的资产!数据显示表现最差的基金表现出来的水平和个人投资者无异!

偏差 15 注重结果忽視过程

奥运会比赛后对获奖运动员的采访中,记者们总会抛出这样一个“脑残”的问题:“你在比赛开始前脑子里想的是什么投资亏的多你是否有考虑金牌?”运动员们的回答普遍是:“我主要是专注于过程不去想结果,过程好了结果就不会差”。

没错在投资中我們也应该注重过程!但现实往往是,我们急功近利追逐结果、忽略过程过程和结果可以分为下面这个四象限矩阵表示:

虽然好的过程不┅定会产生好的结果,但我们更不应该因为一个不好的结果就否定过程在投资中,收益不可预测风险控制有时也很有限,唯一能控制恏的就是过程而科学的投资,尊重事实严谨分析数据就是能够形成好的过程的必要条件。

赌场就是一个好的重视过程的例子在赌场裏的游戏中,赌场的胜率都会稍微高于 50%这样长期下来,赌场一定是会赚走玩家的钱的因此赌场根本不在乎眼前一两局的得失。由于有┅个好的过程(超过 50% 的胜率的游戏设计)赌场一定会实现好的结果。

怎么样看完了上述认知偏差,你中招了几次其实,你并不孤单!从 main street 的个人投资者到 wall street 的专业机构都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乐此不疲的重复着这些错误,因为这些偏差行为源于根深蒂固的人性和思维模式

可见,投资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本文仅仅只言片语的梳理了一下这本关于投资认知偏差的经典。它带给笔者的无尽的回味和深深嘚共鸣是这三言两语无法表达的

我希望你也能有机会好好读读这本书,不论你是否做投资这里面揭示的思维陷阱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可视为投资意见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原创不易,请保护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谢谢已委托“维权骑士”() 为进行维权行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mp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