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设立全国低碳日是哪天体现了怎样的国策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重点练习)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重点练习)
P48/13、改革开放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但我们祖国所发生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增长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对外贸易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17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对外投资大幅增长,实际使用外资额累计近10000亿美元。回首共和国60年走过的辉煌岁月,总结沧桑巨变,我们要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共和国60年来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答:材料中显示了30年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明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材料中提到“我们要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共和国60年来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
,请问我们应该怎样掌握和运用这一基本经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答: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又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P48/14、材料一:据统计,截止2010年9月,我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约10600亿美元,利用贷款累计3400亿美元。另一方面,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步伐明显加快,目前我国已有3万家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投资遍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对外直接投资2200亿美元。
材料二:我国首架具有完全自主权的喷气式支线客机――翔凤ARJ21,于2007年12月总装下线。在“翔凤”的研制过程中,我国一方面择优选择了居于国际航空业领先地位的19家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始终坚持发动机和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摆脱了我国长期以来在民用客机方面对国外市场的依赖。
材料三: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新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要切实维护好国家经济安全,构建有效地国家经济安全体制机制,增强国家经济安全监测和预警、危机反应和应对的能力,依法保护我国海外资产和人员安全。
上述三则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要求的?
答:1、材料一中我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快速增长体现了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材料二中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喷气式支线客机“翔凤”的研制过程,体现出我们在实行对外开放过程中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3、材料三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中维护好国家安全的讲话体现了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P52/14、材料一: 年我国年末总人口和人口出生率(略)
材料二:年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材料一和材料二是如何反映我国人口现状的?这一现状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和材料二是如何反映我国人口现状的?”和“上述图表说明了什么?”这两个问有什么区别?区别就在于第一个稳重我们已经知道了可以反映出“人口现状”,人口现状是什么?我们知道。现在,就可以按照这个现状的内容去图表中找依据。
其实,这两个图表也可以从多角度去分析的。只不过,一部分内容用在了第一个问题;一部分内容用在了第二个问题。
如果,这题也是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图表说明了什么?”你能把这两个题目的答案综合起来回答吗?
答:1、(1)从材料一看出我国人口每年在不断增长,反映了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的现状;(2)从材料二看出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大,大专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很少,说明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不高,反映了我国人口素质偏低这一现状。
2、我国人口的这些现状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2)针对我国的人口现状,我国实行了哪一项基本国策?材料一和材料二是如何体现我国这一基本国策的?
答:1、针对我国的人口现状,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2、(1)从材料一还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出生率在下降,说明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2)从材料二还可以看出我国大专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说明人口的文化素质在逐年提高,这也体现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3/15、材料一:在我国的大气环境中,首要污染物仍为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自燃煤、工业粉尘等。目前我国燃煤量约1.5亿吨/a,大约有
2/3的工厂能源还在主要靠燃煤。全国污染严重的城市大气总悬浮微粒浓度超过800微克/立方米,高出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近10倍。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材料三: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1)请说说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内在联系一般是相互的。说内在联系也要用到书本知识。
答:1、材料一说明我国大气污染严重,我国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材料二表明我国政府积极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2、正因为我国存在材料一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我国政府才制定了材料二中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积极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3、如果材料二中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能够实现,将使材料一中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改善,进而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贡献。
(2)结合材料三,谈谈作为公民应该怎样为改善环境问题做出贡献。
答:1、我们通过学习要知道选择“低碳生活”,养成低碳生活习惯,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2、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宣传“低碳生活”的相关内容
3、从自身做起,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如: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等。
4、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做斗争。
55/12、材料一:低碳生活,就是借助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我国政府在全面考虑国情的基础上,正式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比2005年下降40%~45%。
材料二:下面是关于普通电灯、节能灯、LED灯得相关数据的比较。
平均使用寿命
5万小时总费用
(1)请你结合材料一谈谈我国倡导低碳生活的必要性。
&看看答案的第四点可以产生一些想法。
答:1、低碳生活,可以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这符合我国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2、低碳生活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这符合我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
3、倡导低碳生活。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4、我国政府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树立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家形象。
(2)如果你的家里准备买电灯,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正确选择。
答:购买LED灯。因为LED灯虽然单价最高,但是平均使用寿命长,耗电最少,长期使用费用极低,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
56/13、材料一:经济学家认为:少量人口可使贫瘠变为富饶,如澳大利亚经济密度49000美元/km2,人口密度2.5人/km2,人均GDP
20 050美元;而大量人口则会使富饶变为贫瘠,如孟加拉国经济密度326000美元/km2,人口密度981人/km2,而人均GDP
只有370美元。(经济密度,即单位国土面积对应的国内生产总值)
材料二: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40亿美元,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自然灾害损失和治理成本约占整个国民经济总产值的5%。
材料三:据预测,按照目前的在和年增长2.5倍。“十一五”末,我国原油消费量将达到3.3至3.5亿吨,缺口为1.5亿吨以上,需进口天然气200亿立方米。专家认为,能源问题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人口、环境、资源问题本质上都是发展问题”,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答:1、材料一中,人口数量的多少影响着人均GDP,说明了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人口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
2、材料二中,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说明了保护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我们应当刻不容缓的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否则,日益恶化的环境将使我们在其他领域中取得的一切成就黯然失色。因此,环境问题本质上也是发展问题。
3、材料三中,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说明了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的发展受制于能源的短缺,资源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因此,资源问题本质上也是发展问题。
4、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60/14、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深圳的一家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民营科技公司,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华为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工作,目前在美国、印度、瑞典、俄罗斯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7个研究所,采用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体系,聚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来进行产品研究开发,使产品一上市,技术就与全球同步。同时,华为实施全球化经营的战略,国际市场已成为华为销售的主要渠道。2010年,华为公司以年销售额218.21亿美元,首次入围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第397位,净利润为26.27亿美元。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科教兴国和对外开放的关系的?
答:1、科教兴国与对外开放关系密切,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对外开放有利于科教兴国)材料中华为在世界各地设立了17个研究所,采用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体系,这符合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科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使产品一上市,技术就与全球同步,增强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了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水平。
3、(科教兴国有利于对外开放)材料中华为公司重视科技研发,这符合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利用全球领先科技拓展国际销售市场,2010年首次入围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4、我国既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又要积极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1)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③环境形势:总体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局部地区有所改善,但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3)①增强节能、环保意识;②落实节能、环保行动,如购买节能产品,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用品,节约用水、用电,克服乱扔乱丢陋习;③积极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让节能减排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④增强法治观念,依法同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作斗争。【解析】试题分析:(1)“节能低碳”表明是坚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首先分析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再说明如何做。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资源形势严峻。我国的环境形势,总体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局部地区有所改善,但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面对这些严峻形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3)审清题目要求,所回答的要符合青少年的特点。可从增强意识、落实行动、积极宣传和破坏行为做斗争的角度回答。考点:我国资源环境的严峻性
坚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学年河北省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关于竞争的说法,正确的有(
)A.没有竞争就没有挫折
B.竞争是一种消极情绪C.心理健康的人不参与竞争
D.竞争是压力,也是动力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学年福建漳州古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主题探究:仔细观察漫画,探究思考以下问题:(1)这些侵害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什么影响?(6分)(2)在我们周围还存在哪些侵害?(友情提示:请列举2例。4分)(3)结合漫画内容与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演讲稿。(10分)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学年福建漳州古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对于金钱,正确的看法是(
)A.金钱是万能的,我们要尽可能多地拥有金钱B.为了得到金钱,可以使用任何手段C.钱不是万能的,我们不应该拥有金钱D.对待金钱,一定要取之有道,通过正当途径获得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学年福建漳州古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解决青春期的困惑和迷茫,应该(
)①向老师和家长求助②与同学和朋友交往沟通③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④相信自己,排斥他人A.①②③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学年福建泉州市初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不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是(
)A.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B.重点培养和培训少数民族科技人员C.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D.东突分子在新疆制造恐怖袭击事件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学年福建泉州市初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指出,中国继2003年之后再次成为全球最大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材料表明,我国坚持(
)A.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B.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C.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D.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学年福建宁德市初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欣赏歌曲《同桌的你》昨天你写的日记
从前你总是很小心明天你是否还惦记
问我借半块橡皮曾经最爱哭的你
你也曾无意中说起老师们都已想不起
喜欢跟我在一起猜不出问题的你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我也是偶然翻相片
日子总过得太慢才想起同桌的你
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请回答问题:(1)歌曲表达了学校生活中的什么重要内容?(2分)它对我们的成长有何影响?(6分)(2)针对歌词所说现象,我们应该怎样交往,让青春友情常在?(8分)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学年广东广州高山文化培训学校初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某校就初中学生与父母的沟通情况,对488名初中学生进行了调查,数据统计如下:主要表现所占比例(%)男女不太喜欢与父母沟通6442.3与父母沟通有障碍48.737.2不会把自己的秘密告诉父母81.883.3依据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1)调查结果反映出了什么问题?(2分)(2)根据你的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哪些?(5分)(3)怎样改善与父母的沟通,搭建起心灵的桥梁,请结合自己的实际及所学的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少于3条,6分)全国低碳日是依据我国怎样的国情设立的?体现了怎样的基本国策和战略?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
&&来源:&&&&
原标题: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  授权发布: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化石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累积排放,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加剧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气候变化作为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多年来,各缔约方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实施进程中,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不断强化合作行动,取得了积极进展。为进一步加强公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各方正在就2020年后的强化行动加紧谈判磋商,以期于2015年年底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会议上达成协议,开辟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新前景,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拥有13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是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仅是中国保障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担当。   根据公约缔约方会议相关决定,在此提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强化行动和措施,作为中国为实现公约第二条所确定目标做出的、反映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最大努力的国家自主贡献,同时提出中国对2015年协议谈判的意见,以推动巴黎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一、中国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   长期以来,中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向国际社会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积极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年)》。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开展节能减碳和生态建设,在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在42个省(市)开展低碳试点,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新模式。2014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33.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2%,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216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21.88亿立方米,水电装机达到3亿千瓦(是2005年的2.57倍),并网风电装机达到9581万千瓦(是2005年的90倍),光伏装机达到2805万千瓦(是2005年的400倍),核电装机达到1988万千瓦(是2005年的2.9倍)。加快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着力提升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取得积极进展。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科技支撑能力得到增强。   面向未来,中国已经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明确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导向,努力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中国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坚持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并重,坚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增加森林碳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努力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应对气候变化多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根据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国际责任担当,中国确定了到203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中国还将继续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在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和城市、沿海、生态脆弱地区形成有效抵御气候变化风险的机制和能力,逐步完善预测预警和防灾减灾体系。   二、中国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政策和措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实现到2030年的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行动目标,需要在已采取行动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地做出努力,在体制机制、生产方式、消费模式、经济政策、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进一步采取强化政策和措施。   (一)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法制建设。将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和路线图。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年)》和省级专项规划。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格局,发挥碳排放指标的引导作用,分解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健全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   (二)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区域战略。实施分类指导的应对气候变化区域政策,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确定差别化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目标、任务和实现途径。优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要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要加强碳排放强度控制,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农产品主产区要加强开发强度管制,限制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加强中小城镇规划建设,鼓励人口适度集中,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要划定生态红线,制定严格的产业发展目录,限制新上高碳项目,对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实行退出机制,因地制宜发展低碳特色产业。   (三)构建低碳能源体系。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煤炭清洁利用,提高煤炭集中高效发电比例,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要降至每千瓦时300克标准煤左右。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到2020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以上,煤层气产量力争达到300亿立方米。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水电开发,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大力发展风电,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积极发展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光伏装机达到1亿千瓦左右,地热能利用规模达到5000万吨标准煤。加强放空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四)形成节能低碳的产业体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扩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0年,力争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推进工业低碳发展,实施《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年)》,制定重点行业碳排放控制目标和行动方案,研究制定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标准。通过节能提高能效,有效控制电力、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排放,加强新建项目碳排放管理,积极控制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推动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资源产出率。逐渐减少二氟一氯甲烷受控用途的生产和使用,到2020年在基准线水平(2010年产量)上产量减少35%、2025年减少67.5%,三氟甲烷排放到2020年得到有效控制。推进农业低碳发展,到2020年努力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控制稻田甲烷和农田氧化亚氮排放,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推进服务业低碳发展,积极发展低碳商业、低碳旅游、低碳餐饮,大力推动服务业节能降碳。   (五)控制建筑和交通领域排放。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优化城镇体系和城市空间布局,将低碳发展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倡导产城融合的城市形态。强化城市低碳化建设,提高建筑能效水平和建筑工程质量,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建设节能低碳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循环利用,强化垃圾填埋场甲烷收集利用。加快城乡低碳社区建设,推广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完善社区配套低碳生活设施,探索社区低碳化运营管理模式。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50%。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优化运输方式,合理配置城市交通资源,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开发使用新能源车船等低碳环保交通运输工具,提升燃油品质,推广新型替代燃料。到2020年,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30%。推进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倡导绿色出行。加快智慧交通建设,推动绿色货运发展。   (六)努力增加碳汇。大力开展造林绿化,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着力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增加森林碳汇。加大森林灾害防控,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减少毁林排放。加大湿地保护与恢复,提高湿地储碳功能。继续实施退牧还草,推行草畜平衡,遏制草场退化,恢复草原植被,加强草原灾害防治和农田保育,提升土壤储碳能力。   (七)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加强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全民教育,倡导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全社会形成低碳消费理念。发挥公共机构率先垂范作用,开展节能低碳机关、校园、医院、场馆、军营等创建活动。引导适度消费,鼓励使用节能低碳产品,遏制各种铺张浪费现象。完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八)全面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高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在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安全运营能力。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中水、淡化海水、雨洪等非传统水源开发利用。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培育耐高温和耐旱作物品种。加强海洋灾害防护能力建设和海岸带综合管理,提高沿海地区抵御气候灾害能力。开展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跟踪监测与评估。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有效保障城市运行的生命线系统安全。研究制定气候变化影响人群健康应急预案,提升公共卫生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服务水平。加强气候变化综合评估和风险管理,完善国家气候变化监测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在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健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加强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九)创新低碳发展模式。深化低碳省区、低碳城市试点,开展低碳城(镇)试点和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社区、低碳商业、低碳交通试点,探索各具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研究在不同类型区域和城市控制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促进形成空间布局合理、资源集约利用、生产低碳高效、生活绿色宜居的低碳城市。研究建立碳排放认证制度和低碳荣誉制度,选择典型产品进行低碳产品认证试点并推广。   (十)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开展气候变化监测预测研究,加强气候变化影响、风险机理与评估方法研究。加强对节能降耗、可再生能源和先进核能、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低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推广利用二氧化碳驱油、驱煤层气技术。研发极端天气预报预警技术,开发生物固氮、病虫害绿色防控、设施农业技术,加强综合节水、海水淡化等技术研发。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体系,建立政产学研有效结合机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专业人才培养。   (十一)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低碳投融资新机制。落实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太阳能发电、风电、水电等定价、上网和采购机制。完善包括低碳节能在内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体系。深化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完善绿色信贷机制,鼓励和指导金融机构积极开展能效信贷业务,发行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健全气候变化灾害保险政策。   (十二)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基础上,稳步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逐步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建立碳排放报告核查核证制度,完善碳排放权交易规则,维护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   (十三)健全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健全涵盖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废弃物处理等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制度,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指标体系,加强统计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数据质量。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核算工作,定期编制国家和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建立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制定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积极开展相关能力建设,构建国家、地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和核算工作体系。   (十四)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强化企业低碳发展责任,鼓励企业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低碳发展模式。强化低碳发展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继续利用“全国低碳日”等平台提高全社会低碳发展意识,鼓励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自觉行动。发挥媒体监督和导向作用,加强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学校、社区以及民间组织的作用。   (十五)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进形成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与国际社会共同促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与发展路径创新。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推动发达国家切实履行大幅度率先减排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的公约义务,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机会,争取更多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促进南北合作。同时,中国将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采取不断强化的减缓和适应行动,并进一步加大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力度,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为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等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推进发展中国家互学互鉴、互帮互助、互利共赢。广泛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对话与交流,加强相关领域政策协调与务实合作,分享有益经验和做法,推广气候友好技术,与各方一道共同建设人类美好家园。   三、中国关于2015年协议谈判的意见   中国致力于不断加强公约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与各方一道携手努力推动巴黎会议达成一个全面、平衡、有力度的协议。为此,对2015年协议谈判进程和结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意见。2015年协议谈判在公约下进行,以公约原则为指导,旨在进一步加强公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以实现公约的目标。谈判的结果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充分考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不同的历史责任、国情、发展阶段和能力,全面平衡体现减缓、适应、资金、技术开发和转让、能力建设、行动和支持的透明度各个要素。谈判进程应遵循公开透明、广泛参与、缔约方驱动、协商一致的原则。   (二)减缓。2015年协议应明确各缔约方按照公约要求,制定和实施年减少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计划和措施,推动减缓领域的国际合作。发达国家根据其历史责任,承诺到2030年有力度的全经济范围绝对量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在发达国家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下,采取多样化的强化减缓行动。   (三)适应。2015年协议应明确各缔约方按照公约要求,加强适应领域的国际合作,加强区域和国家层面适应计划和项目的实施。发达国家应为发展中国家制定和实施国家适应计划、开展相关项目提供支持。发展中国家通过国家适应计划识别需求和障碍,加强行动。建立关于适应气候变化的公约附属机构。加强适应与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联系。强化华沙损失和损害国际机制。   (四)资金。2015年协议应明确发达国家按照公约要求,为发展中国家的强化行动提供新的、额外的、充足的、可预测和持续的资金支持。明确发达国家年提供资金支持的量化目标和实施路线图,提供资金的规模应在2020年开始每年1000亿美元的基础上逐年扩大,所提供资金应主要来源于公共资金。强化绿色气候基金作为公约资金机制主要运营实体的地位,在公约缔约方会议授权和指导下开展工作,对公约缔约方会议负责。   (五)技术开发与转让。2015年协议应明确发达国家按照公约要求,根据发展中国家技术需求,切实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为发展中国家技术研发应用提供支持。加强现有技术机制在妥善处理知识产权问题、评估技术转让绩效等方面的职能,增强技术机制与资金机制的联系,包括在绿色气候基金下设立支持技术开发与转让的窗口。   (六)能力建设。2015年协议应明确发达国家按照公约要求,为发展中国家各领域能力建设提供支持。建立专门关于能力建设的国际机制,制定并实施能力建设活动方案,加强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七)行动和支持的透明度。2015年协议应明确各缔约方按照公约要求和有关缔约方会议决定,增加各方强化行动的透明度。发达国家根据公约要求及京都议定书相关规则,通过现有的报告和审评体系,增加其减排行动的透明度,明确增强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透明度及相关审评的规则。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下,通过现有的透明度安排,以非侵入性、非惩罚性、尊重国家主权的方式,增加其强化行动透明度。   (八)法律形式。2015年协议应是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实施协议,可以采用核心协议加缔约方会议决定的形式,减缓、适应、资金、技术开发和转让、能力建设、行动和支持的透明度等要素应在核心协议中平衡体现,相关技术细节和程序规则可由缔约方会议决定加以明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自主贡献可在巴黎会议成果中以适当形式分别列出。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低碳日是哪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