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录像监控录像银行飞单业务办理

【字号: 】 【】 【】
银行客户经理“飞单”捞外快 “传统业务养不活自己”
作者:高改芳来源:中国证券报
  在上海泛鑫保险代理公司的美女老板“跑路”事件尚未有定论之前,投资者的损失究竟怎样弥补尚难有说法。上海、无锡等地的投资者组建多个QQ群交流信息,追踪事态进展。不少投资者反映,他们是通过银行的客户经理推荐才购买泛鑫产品。有些投资者称,是在银行的理财室签署的泛鑫理财协议。泛鑫通过银行渠道售出的“理财计划”占其销售总额的三分之一。
  纵观近期发生的理财纠纷事件,不少是由银行客户经理“飞单”引发。所谓飞单,是指银行理财经理向购买者推荐非本行的产品,以便获取提成奖励。理财分析师建议,投资者哪怕是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也要多长个心眼――看清楚理财产品是这家银行发行的,还是其他机构发行的。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是从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就像存款那样毫无风险。
  披理财产品外衣
  投资者董女士提供的《泛鑫保险代理公司理财产品客户协议书》显示,名为“幸福祥利”的理财产品年收益率为8%,期限365天。产品类型为“保本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协议书上盖的是“上海泛鑫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合同专用章”。
  董女士介绍,投资金额在50万元以下的,收益率为8%;50万元以上的,收益率可达10%。
  董女士在2012年7月底、8月初分几次共计购买100余万元泛鑫“理财产品”。而当今年8月21日,董女士的产品到期时,资金却迟迟未到账。当听说泛鑫“出事”后,董女士来到泛鑫办公室,发现100余万元的理财计划变成了海康人寿和昆仑健康的两张保单。且年缴费约20万元,缴费期20年。
  董女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保单和发票都是刚刚收到的。而且保单上“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均为泛鑫代签。
  据另一位投资者介绍,她在泛鑫登记投资情况时,看到泛鑫的工作人员拿着厚厚的一大堆保单在复印、登记。“都是补打的保单。”该人士称。
  董女士等几位投资者都称,是某大型国有银行的大堂经理向他们推介的泛鑫理财产品。
  但银行的相关人士否认这些客户是在银行网点签约,称理财经理只是“推介了一下该产品”。
  另一位投资者称,有些投资者是通过某股份制银行购买的泛鑫产品。
  上海银监局有关负责人近期表示,上海银监局已要求上海市中资商业银行在其所辖的3360家网点,就是否存在推介或销售泛鑫保险代理公司产品行为进行排查。根据银行的自查情况,有4家银行共8家网点的10名客户经理存在不同程度地向客户私自推介泛鑫理财产品的行为。相关银行目前正在甄别推介的不同情形,并已根据内部管理规定对涉事客户经理进行了停职等处理。
  但据购买泛鑫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反映,在上海参与销售泛鑫理财产品的银行估计有六七家。如果算上江浙一带,将会更多。
  “我们这里销售业绩最好的代理人,都属银行渠道。基本上大些的银行名字我都听这些代理人提到过。”泛鑫保险的一位代理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飞单”屡禁不止
  泛鑫的一位保险代理人介绍,泛鑫销售业绩最好的代理人去年的销售额达到2.2亿元。该代理人就是专做银行渠道的。“我们这里做得好的都属银保渠道。卖到2.2亿元的这位去年的提成差不多有500万元。他和很多银行都有合作。”该人士称。
  据与董女士一同到泛鑫办公室门口“讨说法”的张女士介绍,她也是听了银行客户经理的介绍才购买的泛鑫理财产品。据她所知,不少投资的经历都是如此:银行客户经理宣称有一款理财产品收益率很好,每年在10%左右。然后投资者就签订了泛鑫保证收益理财计划。
  这是比较典型的银行客户经理“飞单”情况。但泛鑫出事后,投资者的理财计划变成了泛鑫补发的保单。而且泛鑫补发的保单通常都是期缴20年以上。
  某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直言,“飞单”实在太寻常。唯一值得奇怪的是直到现在才出事,其实要反思的是银行业深层次的问题。在利率市场化和多元化投资驱动下,银行存款流失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再加上银行网点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惨烈,再用老一套存款指标体系对理财经理进行考核,无异于逼良为娼。客户经理靠老老实实做传统银行业务已经养不活自己,他们只能铤而走险飞单赚钱。
  某银行理财经理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他们通常会向来银行办业务的“老相识”推荐其他银行,甚至第三方理财机构,例如信托公司、投资公司等的产品。因为每卖出一份这样的理财产品,他们就能获得5%至7%的提成奖励。“如果一年能拉到1000多万元的理财产品、存款,提成能到50万元。个人收入完全与经济指标任务挂钩,我根本没办法考虑客户风险。”
  上海银监局方面表示,该局向来重视辖内银行代销行为的规范,今年4月专门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代销业务管理的通知》,从影响销售行为的流程管理、信息披露、网点管理和人员管理等核心环节,采取分区销售、录音录像等措施规范代销行为,并向社会公开行业违规销售行为的举报电话。今年8月7日又向辖内银行机构下发了《关于保代机构借助银行渠道销售保险理财风险提示的通知》,要求银行加强合规管理,严防非合作机构进入银行网点接触客户、介绍业务及推销产品。
  某保险界资深人士称,在目前2000多家保险中介机构中,一些只是依靠“飞单业务”运营,有的甚至是“皮包”公司,不仅技术含量偏低,内控也存在风险隐患。与此同时,一些保险中介机构正逐步向第三方理财中介转型,销售误导和投资风险更趋复杂,由此带来的监管真空及投资者风险教育,亟待引起关注。(高改芳)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公网安备-1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最新播报:
银行客户经理“飞单”捞外快 “传统业务养不活自己”
在上海泛鑫保险代理公司的美女老板“跑路”事件尚未有定论之前,投资者的损失究竟怎样弥补尚难有说法。上海、无锡等地的投资者组建多个QQ群交流信息,追踪事态进展。不少投资者反映,他们是通过银行的客户经理推荐才购买泛鑫产品。有些投资者称,是在银行的室签署的泛鑫理财协议。泛鑫通过银行渠道售出的“理财计划”占其销售总额的三分之一。
纵观近期发生的理财纠纷事件,不少是由银行客户经理“飞单”引发。所谓飞单,是指银行理财经理向购买者推荐非本行的产品,以便获取提成奖励。理财分析师建议,投资者哪怕是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也要多长个心眼——看清楚理财产品是这家银行发行的,还是其他机构发行的。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是从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就像存款那样毫无风险。
披理财产品外衣
投资者董女士提供的《泛鑫保险代理公司理财产品客户协议书》显示,名为“幸福祥利”的理财产品年收益率为8%,期限365天。产品类型为“保本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协议书上盖的是“上海泛鑫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合同专用章”。
董女士介绍,投资金额在50万元以下的,收益率为8%;50万元以上的,收益率可达10%。
董女士在2012年7月底、8月初分几次共计购买100余万元泛鑫“理财产品”。而当今年8月21日,董女士的产品到期时,资金却迟迟未到账。当听说泛鑫“出事”后,董女士来到泛鑫办公室,发现100余万元的理财计划变成了海康人寿和昆仑健康的两张保单。且年缴费约20万元,缴费期20年。
董女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保单和发票都是刚刚收到的。而且保单上“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均为泛鑫代签。
据另一位投资者介绍,她在泛鑫登记投资情况时,看到泛鑫的工作人员拿着厚厚的一大堆保单在复印、登记。“都是补打的保单。”该人士称。
董女士等几位投资者都称,是某大型国有银行的大堂经理向他们推介的泛鑫理财产品。
但银行的相关人士否认这些客户是在银行网点签约,称理财经理只是“推介了一下该产品”。
另一位投资者称,有些投资者是通过某股份制银行购买的泛鑫产品。
上海银监局有关负责人近期表示,上海银监局已要求上海市中资商业银行在其所辖的3360家网点,就是否存在推介或销售泛鑫保险代理公司产品行为进行排查。根据银行的自查情况,有4家银行共8家网点的10名客户经理存在不同程度地向客户私自推介泛鑫理财产品的行为。相关银行目前正在甄别推介的不同情形,并已根据内部管理规定对涉事客户经理进行了停职等处理。
但据购买泛鑫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反映,在上海参与销售泛鑫理财产品的银行估计有六七家。如果算上江浙一带,将会更多。
“我们这里销售业绩最好的代理人,都属银行渠道。基本上大些的银行名字我都听这些代理人提到过。”泛鑫保险的一位代理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飞单”屡禁不止
泛鑫的一位保险代理人介绍,泛鑫销售业绩最好的代理人去年的销售额达到2.2亿元。该代理人就是专做银行渠道的。“我们这里做得好的都属银保渠道。卖到2.2亿元的这位去年的提成差不多有500万元。他和很多银行都有合作。”该人士称。
据与董女士一同到泛鑫办公室门口“讨说法”的张女士介绍,她也是听了银行客户经理的介绍才购买的泛鑫理财产品。据她所知,不少投资的经历都是如此:银行客户经理宣称有一款理财产品收益率很好,每年在10%左右。然后投资者就签订了泛鑫保证收益理财计划。
这是比较典型的银行客户经理“飞单”情况。但泛鑫出事后,投资者的理财计划变成了泛鑫补发的保单。而且泛鑫补发的保单通常都是期缴20年以上。
某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直言,“飞单”实在太寻常。唯一值得奇怪的是直到现在才出事,其实要反思的是银行业深层次的问题。在利率市场化和多元化投资驱动下,银行存款流失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再加上银行网点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惨烈,再用老一套存款指标体系对理财经理进行考核,无异于逼良为娼。客户经理靠老老实实做传统银行业务已经养不活自己,他们只能铤而走险飞单赚钱。
某银行理财经理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他们通常会向来银行办业务的“老相识”推荐其他银行,甚至第三方理财机构,例如信托公司、投资公司等的产品。因为每卖出一份这样的理财产品,他们就能获得5%至7%的提成奖励。“如果一年能拉到1000多万元的理财产品、存款,提成能到50万元。个人收入完全与经济指标任务挂钩,我根本没办法考虑客户风险。”
上海银监局方面表示,该局向来重视辖内银行代销行为的规范,今年4月专门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代销业务管理的通知》,从影响销售行为的流程管理、信息披露、网点管理和人员管理等核心环节,采取分区销售、录音录像等措施规范代销行为,并向社会公开行业违规销售行为的举报电话。今年8月7日又向辖内银行机构下发了《关于保代机构借助银行渠道销售保险理财风险提示的通知》,要求银行加强合规管理,严防非合作机构进入银行网点接触客户、介绍业务及推销产品。
某保险界资深人士称,在目前2000多家保险中介机构中,一些只是依靠“飞单业务”运营,有的甚至是“皮包”公司,不仅技术含量偏低,内控也存在风险隐患。与此同时,一些保险中介机构正逐步向第三方理财中介转型,销售误导和投资风险更趋复杂,由此带来的监管真空及投资者风险教育,亟待引起关注。(高改芳)
[责任编辑:
邱小敏 黄博阳这些理财“骗术”你不能不知道:银行“飞单”咋办|兑付期|开户_凤凰财经
这些理财“骗术”你不能不知道:银行“飞单”咋办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今年7月,广发银行被媒体曝出“飞单”案件,客户刘女士在该行北京某支行员工推荐下购买了一款年收益达11%的私募基金产品,一年兑付期到后却没收到承诺的本金与利息。此案中,与刘女士一样遭遇的客户有5人,共767万元未兑付。银行人员私自销售非银行自主发行、代销的理财产品,产品不能按期兑付的“飞单”事件在多地发生。
防止被骗,出手一定要谨慎,相信老祖宗传下来的那句名言“天上不会掉馅饼”。但是,骗子会揣测人的心理,骗术也在翻新,投资者要时刻擦亮眼睛。梳理了近年来社会上比较“流行”的骗术,在面对类似事件时,消费者可借鉴,也可举一反三,识别骗术,守住自己的钱袋子。高额贴息揽储近期媒体曝光,16位来自萧山、、宁波等地的存款人,受高额贴息诱惑,将2.88亿元巨额资金存入中国甘肃省临夏东乡(县)支行,却遭遇企业和银行“内鬼”勾结,以假存单作质押骗取贷款。事情败露后,警方已抓捕一批涉案人员,涉案资金也被冻结,但仍有存款到期多月无法支取。专家提醒,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同时,一些非常规允诺显然非机构的正常做法。另外,存款人在关注利息的同时,要多留心眼儿,不要轻信所谓的“银行信誉”,银行不仅有“内鬼”,还有人借助银行场地非法集资。银行“飞单”今年7月,广发银行被媒体曝出“飞单”案件,客户刘女士在该行北京某支行员工推荐下购买了一款年收益达11%的私募基金产品,一年兑付期到后却没收到承诺的本金与利息。此案中,与刘女士一样遭遇的客户有5人,共767万元未兑付。银行人员私自销售非银行自主发行、代销的理财产品,产品不能按期兑付的“飞单”事件在多地发生。今年6月,发布通知,要求加快推进银行理财产品和代销产品销售录像工作。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前,要看清合同条款是否有银行参与、是否有银行印章,明确产品是否保本、资金投向、收益、期限等,不要轻信高收益。“原始股”近期,上海优索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原法人代表段国帅被批捕,其炮制的假股票在河南骗取上千名群众的2亿多元资金。随着河南、山东、上海等多省市“原始股”投资骗局暴露,很多人的“一夜暴富梦”破碎,血本无归。中国证监会明确指出,严禁任何机构和个人以“股权众筹”名义从事非法发行股票的活动。专家提醒,投资者只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及承担新三板交易结算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可以买卖股票,网络推销交易的所谓“原始股”不受法律保护。混淆经营范围今年1月,装修气派、工商执照齐全、豪接送客户的吉林省博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突然人去楼空,被骗的长春市民赵桂芬难以相信她的10余万元积蓄随着这家公司“跑路”了。截至今年7月,经长春市公安机关统计,立案的“跑路”投资公司已达18家,金额近亿元,受害群众上百人。专家提醒,这类理财投资管理公司利用投资者认知不够,混淆概念。这类公司只需在工商部门注册,实际经营范围是理财咨询,不具备融资、放贷、吸储等资质。投资人别被光鲜外表所惑,决策前应仔细查看工商执照上的经营范围,以及资金实力、资金流向等。存单变保单今年5月,急等用钱的常女士要取一笔5年前“存”的10万元钱,但她万万没想到,这笔“存款”却是一份保单。回想当初,她说银行里的人推荐的是一份比银行定期收益高的理财产品,并未告知她是一份保险合同,期限竟然也由自己要求的5年变成了10年。专家提醒,在银行推销产品的人不一定是银行的工作人员,产品也不一定是银行的产品。保险产品与银行理财差异较大,投资之前应充分了解期限、保险责任、退保费用等事项。一般保险产品有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的犹豫期,在此期间退保不会有资金损失,但过了犹豫期退保损失较大。互联网上的金融传销“1万元一年变23万元”“开户即送50”“月息30%”……近期一家名为“MMM互助金融社区”的“理财”网站,以超高的回报吸引了诸多投资者加入。近日,央行、银监会、工信部、工商总局对此类以“金融互助”为名,承诺高额收益,引诱公众投入资金的行为,发布了“风险预警提示”。专家提醒,这种带有传销和庞氏骗局特征的平台不对接任何产业、不产生任何现金流,仅靠拉亲戚朋友入伙、将“下线”的钱回报给“上线”,一旦资金链断裂,投资者将面临严重损失。P2P“圈钱”跑路近期,“90后”的北京白领小陈无比焦虑,刚参加工作的他在“年化收益率23%”的诱惑下,陆续将工资节余投到两家P2P平台,但不到4个月他所投资的平台接连出现问题,导致他损失惨重。据网贷天眼数据中心统计,截至12月4日,全国P2P网贷问题平台已达1221家。专家提醒,P2P企业良莠不齐,低收入者和风险承受能力极低的中老年人应谨慎选择此类投资,投资前应先了解网贷平台的背景或评级报告,对高收益标的要多留心眼。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3个月收益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60072
播放数:220627
播放数:497555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如何通过录像监控银行飞单业务办理_百度知道
如何通过录像监控银行飞单业务办理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银行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录像机远程监控设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