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hadoop2.5.2集群配置为什么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我国物联网产业布局及对策研究
根据现阶段国内各地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基础规模,可以将我国各省市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层次,如表4-1所示。
表4-1 国内各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水平分区情况
分区类型 基础规模大,成长速度快 基础规模中等,成长速度快 基础规模中等,成长速度中等 基础规模小,成长速度慢
地区 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北京 辽宁、陕西、河南、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天津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北、甘肃、宁夏、新疆、云南、贵州、广西、海南 青海、西藏
从芯片制造、传感设备、标签成品等物联网产业链七大环节在各省、市、自治区发展情况来看,地区性优势差异明显,如表4-2所示。
表4-1 国内各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水平分区情况
基础规模大,成长速度快
基础规模中等,成长速度快
基础规模中等,成长速度中等
基础规模小,成长速度慢
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北京
辽宁、陕西、河南、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天津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北、甘肃、宁夏、新疆、云南、贵州、广西、海南
青海、西藏
从芯片制造、传感设备、标签成品等物联网产业链七大环节在各省、市、自治区发展情况来看,地区性优势差异明显,如表4-2所示。
表4-2 国内各地区物联网产业优势行业
江苏、上海、北京、四川、重庆、广东
上海、北京、广东、福建、湖北
北京、广东、福建、湖北
读写器制造
江苏、北京、广东、福建
江苏、北京、广东、四川、浙江
网络提供与运营服务
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
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福建、重庆、湖北、山东
根据目前国内各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水平、地区物联网产业的优势行业和主导产业的基本特征,可以对我国物联网主要发展地区的主导产业进行相对合理的布局,如表4-3所示。根据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我们可以以表中所列主要地区为核心,重点发展地区物联网主导产业,同时要以点带面,带动周边地区物联网产业的全面发展,从而消除地区发展差异,构建现代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
表4-3 我国物联网地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物联网材料研发与芯片制造产业
江苏、广东、四川
物联网设备制造产业
广东、湖北、福建
物联网系统集成产业
江苏、天津、浙江、重庆
物联网应用示范产业
北京、上海、江苏、陕西
4.2我国实施物联网产业布局的构想
近年来随着我国物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了一批以区域发达城市为中心、产业规模不等、主导产业各异的物联网产业发展集群,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主要物联网产业集中区域初步形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市场规律的作用,符合国际上传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趋势。
所以,当前在我国全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的背景下,形成多个以区域发达城市为中心的物联网产业基地是切实可行的。根据上文分析的各地物联网产业发展水平、地区物联网产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物联网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依据点、轴、网这一产业经济发展的普适规律,可以将物联网产业分为四类基地进行布局。
4.2.1物联网应用示范产业基地。作为物联网产业链的末端,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国家发展物联网的终极目标,发展应用示范产业基地的地区应该具有大规模的相关产业基础,完善的网络提供与运营服务设施,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当地政府对发展物联网产业的支持,同时还要有对物联网技术有需求的传统产业,包括:北京、上海、无锡和西安。前三地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较早,基础比较深厚,产业链较为完善,都已建成数个物联网应用示范产业基地,本身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西安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拥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具有其他西部地区所不具备的技术创新优势,同时西安也是我国航天器制造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本身对物联网技术拥有大量的应用需求,发展物联网应用示范产业具备地区主导产业的基本特征,因而上述四地都应作为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城市,辐射周边地区,形成应用示范产业集群。
4.2.2物联网材料研发与芯片制造基地。物联网材料研发和芯片制造业作为产业链的上游,是物联网产业的基础和不可或缺的部分。发展材料研发和芯片制造产业的地区要具备下面三个基本特征: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具有交通区位优势以方便产品运输,制造业所需人力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潜力的城市包括:苏州、深圳、成都。苏州和深圳是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领头羊,产业基础深厚,具备发展物联网芯片制造基地的良好条件;成都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拥有丰富的电子信息技术研发资源,在物联网材料研发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上述三地应发挥自身优势,互动发展,带动所在区域的产业升级,为我国物联网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4.2.3物联网设备制造基地。物联网设备制造业是整个物联网产业链的中游,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包括标签成品、传感器和读写器的制造等。物联网设备制造业的繁荣与否关系到整个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而制造业的繁荣又需要合理的产业布局作为支撑,根据物联网设备制造业的特点,目前可能形成物联网设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城市包括:广州、武汉和福州。广州的物联网设备制造业已初具规模,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同时其毗邻深圳的区位优势也为物联网上下游产业的交流互动提供了便利;武汉在发展物联网感知产业方面有邮科院等龙头企业,同时光纤通信也是其特色产业,符合主导产业的基本特征,另外武汉自古就是九省通衢,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福州位于大陆东南沿海地区,与台湾岛隔海相望,交通便利,有利于吸引具备电子技术优势的台资企业落户,同时闽台物联网产业联盟的成立也标志着当地物联网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4.2.4物联网系统集成产业基地。物联网系统集成产业包括硬件系统的集成和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紧密联系,所以系统集成产业基地的选址就需要考虑到与物联网应用示范产业基地的交流是否便利,二者便利的交流可以节约大量成本、增加技术创新、提供可靠保障,根据上述要求及各地主导产业的分析,目前可能形成物联网系统集成产业集群的城市包括:南京、天津、杭州、重庆。上述四个城市经济基础较好,自身均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发展潜力巨大,物联网系统相关硬件、软件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区位优势明显,如南京、杭州与上海、无锡同处长三角经济圈,天津与北京同处环渤海经济圈,重庆与西安同处西部经济圈。
以上述四类基地中的核心城市为点,两两联结成轴,运用点、轴、网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以沿江地区为轴,东南沿海和环渤海地区为两翼的“-&”型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如图1所示。
图我国物联网产业布局构想图
沿江地区产业群包括:上海、江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陕西。该地区的物联网产业产值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拥有完整的产业链系统,专业分工合理,协作紧密,组织结构完善。该地区拥有长江这个天然的黄金水道,交通优势明显,发展水运物流最为适合,可以极大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该地区整个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都通过长江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物联网横向产业带。上海、武汉、成都作为沿江地区产业群起点、中点和终点,区位优势明显,特色产业鲜明,作为区域核心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从而对沿江地区产业群形成完整的辐射作用,另外以苏州、无锡、南京、重庆、西安构成次级核心,与区域核心协同发展。
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群包括:浙江、福建、广东。该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深厚,人力资源丰富,同时毗邻港澳台地区使得该地区的技术交流通畅,开展区域合作便利,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得该地区可以形成一个物联网弧形产业带。杭州、福州、广州作为该产业带的三个节点及三个省的政治经济中心,有望成为区域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宁波、厦门、深圳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同样发展潜力巨大,可以作为副中心与物联网产业地区重要的增长极。
环渤海地区产业群包括:辽宁、北京、天津、山东、河北。近年来,该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科技创新能力强,同时拥有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对物联网技术改造的需要强烈,环抱渤海使得该地区交通便利,适宜发展海运物流体系,形成一个物联网环形产业带。北京、大连、青岛作为该产业带的三分点,交通便利,同时对外开放城市也有着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政策优势,适宜作为区域核心及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龙头,同时以沈阳、天津、济南作为次级核心形成补充。
综上所述,实施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合理布局,一定要立足全国产业协同发展的高度,打破区域经济的禁锢,把产业链中的研发、生产、物流、贸易、应用等环节相结合,实现物联网产业的合理高效布局,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繁荣昌盛。
5、推进我国物联网产业布局的对策
上文从理论上提出了实施我国物联网产业布局的构想;另一方面,在具体实践中,合理的产业布局的实现需要有较高的产业集中度,而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物联网产业的集中度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标准来看,还处于较低水平,如不能有效的加以提高,会对物联网产业布局的顺利实施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提高国内物联网产业的集中度。
5.1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物联网产业集群的形成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一样,有其特定的市场机制,由市场对各种资源进行配置和组合,但短期内形成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集群完全依靠市场的作用是无法实现的,同时易导致各地区产业发展的不均衡。因此,政府在提高物联网产业集中度的目标上,要加强宏观调控;相关政府机构应根据各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状况、区位优势、产业组织规律和自身经济的特点,加强物联网产业群的规划和相关产业政策的扶持,实施配套的产业发展政策,完善相关基础设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消除产业的行政进入壁垒,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创新环境,从而促进物联网产业集群网络的形成[7]。
同时,政府在提供良性的市场环境和竞争秩序的前提下也要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利用市场来合理配置资源,实现物联网产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在企业层面上,政府要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培育扶植物联网产业大型企业,引导产学研的结合,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对中小型物联网企业提供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引导其与大型企业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良性发展格局;引入国外先进的创新型企业,发展战略合作,形成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物联网产业集群[8]。
5.2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依赖于政府政策的调节,还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联网相关企业需要转变经营机制,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使企业成为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 进而增强物联网企业在市场资源配置的竞争能力。当前随着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逐步完善, 市场竞争可以使得一些缺乏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自动退出市场;同时,一些具有资本和技术优势的新企业乃至外资企业也会进入市场,有助于扩大我国物联网产业的规模,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带动其他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给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最终提高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实现物联网产业的规模经济。
另外,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市场机制还可以促使各物联网企业的划分业务领域,形成各自的特色产品。如物联网材料研发与芯片制造企业主要经营物联网材料的研发和相关芯片的制造;物联网设备制造企业主要从事物联网传感设备、标签成品和读写器的制造;上述各企业集团也可同时经营产业链上下游的其他产品,如系统集成等,有利于物联网的技术创新,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5.3整合现有企业,建立产业联盟
提高物联网产业的集中度,市场机制的作用必不可少,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现有物联网企业进行有效的整合, 扩大企业规模,组建物联网企业集团;鼓励物联网产业链中上下游的企业间、企业与科研机构间通过兼并、联合、上市等方式,组建产业联盟,有益于各主体取长补短、做大做强,从而形成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和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联盟,进而提高我国物联网的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经济优势[9]。
5.4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物联网产业有投入高、周期长的特点,因而发展产业集群要根据物联网产业自身的特点建设研发、技术应用、贷款担保、产品检测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 形成为物联网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和资金支持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产、学、研的合作,加快研究成果的产业化。
另一方面,物联网企业自身也要充分使用外部资源, 建立区域内公用的联系网络以促进企业间技术和经验的流动, 优化物联网产业的结构,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及建设, 增强物联网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物联网产业集聚的形成。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物联网产业的集中度,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培育多个物联网产业集群和一批具有技术创新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和产业联盟,建设一批功能完备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结构完善、布局合理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1] Michael E.Porter.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 柯健.基于产业竞争力视角的产业集群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4): 54-58.
[3] 王斌义.基于A-U模型的物联网产业跨越式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82.
[4] 肖豫.东北老工业基地物流产业布局及实现途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
[5] 徐晓兰.推动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J].中国发展,2010(2): 86-87.
[6]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 张小平.基于集聚效应的江苏省产业布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
[8] 陈兆奎,申俊龙.提高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的对策研究[J].中国药业,-6.
[9] 甄文庆.增强产业集中度打造产业链竞争优势[J].中国制造信息化,-24.
作者简介:范鹏飞(1950-),男,江西高安人。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邮政管理和网络通信。
作者简介:周桄召(1985-),男,江苏灌南人。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邮电经营分析与决策。
】【】【】18我国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第7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18我国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7
在无政策干扰的假设条件下,区域竞争优势是企业聚集;经济政策作为市场经济的合理补充,有着不言自明的重;第3章我国产业集群升级路径优化;3.1提升产业集群的组织化程度;提升产业集群的组织化程度,是指通过对集群内部结构;3.1.1改进产业集群的信用体制;产业集群的技术外溢效应、劳动力共享效应、交易成本;要改进产业集群的信用体制,有以下三种途径;第一,加强法律限制;
在无政策干扰的假设条件下,区域竞争优势是企业聚集于特定地区最重要的源泉之一;由于我国的大量产业集群都与政策相关,内生区域优势往往被忽略了。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些优势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在产业集群升级时,理应注重这些优势。2.6.5政策制定及执行水平尚需提升经济政策作为市场经济的合理补充,有着不言自明的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政策体系还并不完善,改进还在进行之中。上文提到的政策问题主要有两类:政策选择的失误和政策执行的失灵。第3章我国产业集群升级路径优化3.1提升产业集群的组织化程度提升产业集群的组织化程度,是指通过对集群内部结构的打造,使集群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形成一种内生联系,从而使产业集群成为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组织形式。具体而言,最关键的是以下几点。3.1.1改进产业集群的信用体制产业集群的技术外溢效应、劳动力共享效应、交易成本节省效应等皆离不开信用体制,信用的缺失会直接限制集聚效应的发挥,严重限制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升级。特别是对集群升级极为关键的企业创新,与企业间技术和信息的共享息息相关。改进产业集群的信用体制,是促进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改进产业集群的信用体制,有以下三种途径。第一,加强法律限制。法律手段的强制性、外部性和利益中性使得这种手段往往极具约束性。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合同法》,我国企业间的交易行为将会遭遇多么严重的打击。现在的问题在于,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仍不健全,个别企业抓住法律漏洞大做文章,动辄拖欠货款、拒绝履行合同,导致信誉缺失成为了我国贸易中的最大风险因素之一。完善法律体系,改善国内市场的经营环境,是有关部门的当务之急。1利用法律手段完善国内的信用体系,不仅需要在法规制定上下工夫,还需要在法律的执行上投入精力。就算拥有了相对完备的法律条款,如果该条款不能得到严格的执行,仍无法改善我国的信用体制。第二,强化集群文化限制。产业集群的发展受不完善信用体制的制约,但是与此同时,集群的发展又可以反过来刺激信用体制的完善。集群内数量众多的相关企业集聚在相对狭小的区域内,彼此之间不论是竞争还是合作,关系都极为密切。一旦集群中形成了诚实守信的商业文化,这种文化就会对集群中所有企业的行为产生限制,制约它们的非道德行为。在经营中弄虚作假、不守规矩的企业,将受到众企业的排斥,比如违反合同的企业,除了支付违约金外,其不守信的恶名会迅速在同行及上下游企业间传播开来,最终会失去大量交易机会,违反信用体制的成本十分高昂。在这种情况下,理性的厂商为减少损失,都会采取诚信的经营方式。这种集群内部的文化限制,本质上是一种制度。正如制度经济学派所主张,社会的整体影响可以制约个人的行为和功能。当产业集群成为一种有制度的组织,集群的文化限制与道德限制,甚至要强于政府的法律强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文化制度必须在形成后,才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换言之,如果产业集群中缺乏诚实守信的商业文化,就算企业间地理距离十分贴近,集群的文化限制效果还是会大打折扣。第三,完善企业信用纪录档案,发挥其限制作用。我国各大城市基本上已建立了企业信用纪录档案,但由于种种原因,档案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比如,有的地区的档案披露力度不够,有的地区的档案未完全电子化,检索起来比较困难。有关部门应完善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将企业的信用记录信息化,以限制企业的不诚信行为。3.1.2改进产业集群的合作机制企业问的信用与信誉是企业合作的前提条件,改进了产业集群的信用体制,客观上可以促进产业集群合作机制的发展。但是,仅有较为成熟的信用体系,又是远远不够的。除去完善信用体系之外,强化企业间的合作力度,还需通过以下途径。第一,法律保障。如同信用体制需要法律的保护一般,合作机制同样需要依靠《知识产权法》等法规。缺少了这些法规,企业合作后,需要分割利润、技术等资产时,会产生一定的争议,对这种争议的顾虑足以阻止大部分企业参与到跨企业合作中去。在合作准备过程中,风险的承担责任归属也必须事前明确,否则一旦合作进程开始,各企业间极易出现责任的推委,最终会影响合作的质量,有时还会直接导致合作以失败告终。甚至,企业内部如果缺少部门业绩的考核与评价标准,各部门间的合作也会受阻。总之,法律、规章虽不能彻底解决合作的激励问题,但却是不可缺少的。第二,发挥成功企业示范效应。作为经济人,企业的决策者会做出对本企业发展最为有利的理性决策。成功企业可以通过分工与合作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减少与其他企业的交易成本、充分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获取更多的利润。当其他企业观察到了成功企业的经验,为了追求更高的赢利,这些企业会主动模仿成功企业,学习其经营经验,复制其运营模式,加强与周边企业的合作力度。特别是在产业集群中,由于众多企业在地理上相当集中,这种模仿将变的更为容易,因而示范效应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第三,政策引导。政府部门可通过支持性产业政策,激励产业集群内各企业的合作。政府的支持性政策大多通过经济激励的手段,如对合作进行研发的企业注入资金、财政贴息、帮助它们发行债券等。理性的企业管理者可能会为了获得政府的经济激励选取政府希望他们选取的路径。换言之,他们会更多地与其他企业合作,以享受政府的经济补贴,同时更加充分地享受分工带来的优势。还有一些具有合作动机、但缺乏合作财力的企业,政府的支持性政策可以为它们之间的合作提供可能性。第四,提供企业合作服务平台,为企业间的合作打造硬件系统。如若缺乏为合作提供服务的企业合作服务平台,就算企业间有合作的动力,合作也很难顺利进行。政府应保证产业集群内存在相关服务平台,这种平台是应该由政府“官办",还是应该按照市场机制推进,在此处姑且不论,重要的是,它是促进产业集群不断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得到不断的完善。只有先为企业拓展合作渠道,才可保证企业间合作的存在与发展。3.2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3.2.1按市场机制推进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上文曾经提到,产业集群内应该存在企业合作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这是产业集群的组成部分,是集群中十分重要的硬件系统,政府应保证产业集群内存在相关服务平台。从理论上说,这种平台可以是由政府“官办"的,也可以是按照市场机制推进产生的。但是,在实际实施效果上,两者还是存在着较大区别的。走“官办"老路的服务平台较为稳定,但由于依靠政府拨款,缺乏竞争的压力,往往会面临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不高、机制僵化、服务功能退化等问题;而基于市场经济的服务平台由于面临激烈竞争,其工作效率会显著高于“官办’’平台。比如说,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绍兴县纺织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了出来,众多中小纺织企业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和自主创新能力,使已形成的规模和装备先发优势受到严重挑战。绍兴县委、县政府提出组建纺织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公共服务。在选择服务平台是,政府决策者做了大量分析,最终,他们从事业单位性质的“扶不起的阿斗”――绍兴县纺织科研所的渐趋衰退和民营科技服务企业金昌公司的迅速崛起的强烈反差中,深刻认识到市场机制的关键作用,决定放弃对纺织科研所进行改革,而是另辟蹊径,在传统体N#I-寻找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科研自身规律的萌芽,引导扶植了金昌公司。事实证明,民营科技服务企业不但很好地担当起了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重任,而且自身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净资产规模已从开办初期的负债90万元,增加到3000多万元①。事实证明,按市场机制推进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则服务平台能够真正做到按市场规律办事,本能地把生产力作为最有价值的生产要素进行开发经营,自觉地通过为企业提供服务来实现自身价值。在推进服务平台时,提供完整的平台与提供有效率的平台,是同样重要的。3.2.2利用市场机制推进产业集群升级虽然不少学者强调产业集群对市场的补充作用,认为集群是市场之外的另一种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组织产业,但是,不可否认,集群和市场之间还存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协调发展的关系。没有市场,产业集群的长期发展就会受到多方面阻碍;没有产业集群,许多地区的市场便无法像今天这样蓬勃发展――特别是在江浙一带,市场的发展与产业集群的发展息息相关。集群的升级主要应基于市场机制的发展,以市场升级带动产业升级。如若依靠政府的政策刺激,则政策中规定的产业集群升级方向、升级方式、升级路径等,都需要经受市场和国内外竞争的考验,最终结果的确定性较差;此外,集群会比较脆弱,需要依赖政策的持续刺激,这会极大的增大政府的支出。反之,如若选择市场升级带动产业升级,随着市场的升级,产业集群的聚集机制赖以发挥作用的种种软、硬件也随之得到了提升。如果产业集群的产生主要是出于市场机制的力量,则其内生特征将带动集群与市场共同升级,使集群的发展与市场环境相匹配。同样,产业集群的升级对市场的升级也具有带动作用。利用市场机制推进产业集群升级,有利于市场和集群的长期发展。市场的升级应是整体的,既有硬件也有软件。硬件的升级至关重要,软件的升级同样不容忽视,只有在管理、服务、创造特色上下功夫,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推动产业集群的升级。毕竟,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其聚集效应的发挥,更多的是依赖于软的网络体系的。3.3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①中国产业集群第二辑,顾强,廉莉,按市场机制推进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绍兴县纺织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记实【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24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18我国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等内容。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佚名 转贴自:国研网 产业集群是指...了配套产业的发 展,并在相关行企业的竞争中不断创新和升级,形成一些企业集群。...  关于国内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研究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业集群所...而要理解和研究全球价值链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必须要掌握 生产链、销售链、价值...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农学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了配套产业的发 展,并在相关行企业的竞争中不断创新和升级,形成一些企业集群...  龙源期刊网 .cn 产业集群升级决策及其方法研究 作者:曾丽萍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4 年第 05 期 摘要:升级是我国产业集群突破发展困境,...  传统产业集群模式转型升级的道路选择 摘要:本文是基于对目前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来探讨我 国产业集群模式转型升级的道路。 本文从国家宏观经济...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我国产业...了配套产业的发 展,并在相关行企业的竞争中不断创新和升级,形成一些企业集群。...  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区域创新问题研究 期数: 2009 年 2 期上 栏目:战略研究 ...知识技能在产业集群中的扩散与集聚的升级运动,不仅提高了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而且...  【关键词】 集群结构 集群盈利能力 路径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国内学者也对产业集群升级进行了许多研究,一部分 学者认为产业集群升级即盈利能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zookeeper 集群配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