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最受欢迎保险产品人员评比结果

您所在的页面:&&&&&哈尔滨市概况
哈尔滨市概况
                             【字体:
】【颜色:
哈尔滨市概况
哈尔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国文化名城。阿城交界镇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表明在17.5万年前这里就有原始人类活动,阎家岗旧石器时代晚期“古营地”遗址,表明2.2万多年前哈尔滨的先人就在这里劳动、生息。
哈尔滨历史源远流长,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哈尔滨”这个名字就是从满族语“阿勒锦”转化而来,意为名誉、荣誉。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建都。
近代哈尔滨的兴起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末,沙皇俄国政府利用不平等条约《中俄密约》,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和经营中东铁路的特权,并把哈尔滨确定为铁路总枢纽和管理中心。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通车,中外移民大量涌入。经济和文化的空前繁荣使哈尔滨成为当时东北亚最富盛名的国际商埠,中西方文化经典在这里融汇贯通,世代流传,一座开放的国际都市迅速崛起。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有13项设在哈尔滨,哈尔滨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十强,旅游业跻身全国旅游业城市竞争力前20名,位列“中国幸福城市”第三名。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被国家授予“大美湿地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最具竞争力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积极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在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列提名城市第三位。随着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哈尔滨正由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城市转变为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化城市。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是我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
哈尔滨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冬长夏短,有“冰城”之称。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其干流由西向东贯穿哈尔滨市地区中部,是哈尔滨市灌溉量最大的河道。哈尔滨市土地面积5.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在哈尔滨市总面积中,山地1.8万平方公里,占34%;丘陵1.1万平方公里,占21%;平原2.4万平方公里,占45%。在哈尔滨市9个土壤类型中,富含营养成分的黑土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使得哈尔滨这片沃土亦因“黑土地”而享誉。
哈尔滨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具有分布集中、经济价值高等特点。
植物资源:主要有红松、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等林木,有山参、黄柏、地龙、苦参等名贵药材,有蕨菜、薇菜、猴腿菜等山野菜,有松子、榛子等野生油料,有杏、李子、山桃、梨、山葡萄等野果,有丁香、百合等130余种野生花卉。丁香花是哈尔滨市市花。
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东北虎、梅花鹿、白琵鹭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白鹳、黑鹳、白尾貂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鲤鱼、银鲫、狗鱼、雅罗鱼等40余种珍稀鱼类。
矿产资源:现已探明各类矿产63种,可供工业利用的有25种。其中,煤炭、天然气、铜、锌、钨、钼等20余种矿产在黑龙江省占有重要地位。
哈尔滨市辖8区10县(市),分别是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松北、呼兰、阿城8个区,五常、双城、尚志3个县级市,巴彦、宾县、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7个县。
哈尔滨市常驻人口1063.6万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户籍总人口993.5万人,其中,市辖区人口471.4万人,非农业人口478.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8‰。年末城镇就业31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9%。
哈尔滨是一座充满异国情调的美丽城市,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西文化,有“文化之都”、“音乐之城”的美誉,还有 “冰城夏都”、“天鹅项下的珍珠”以及“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美称。哈尔滨这座从没有设过围墙的城市,汇集了多样的宗教文化,是全国唯一的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东正教并存的城市。热情、开放的哈尔滨已与世界26个国家的31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
哈尔滨是我国农业和农村比重最大的省会城市,所辖县(市)自然条件优越,河流纵横,土地肥沃,空气清新,具有生产绿色食品的天然优势。 近年来,哈尔滨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定面积(含山产品和水产品面积)3268万亩。五常大米、哈尔滨啤酒、哈肉联红肠、哈高科大豆、双城小米、龙丹奶粉、绿山川速冻食品、延寿绿辰绿色有机食品、珍珠山食用菌等一系列有机、绿色食品名扬省内外。哈尔滨盛产猴头、木耳、松茸、薇菜、蕨菜、榛子、松子等山野特产,这些产品品质优良、无污染,经过干晒、盐渍、压缩等处理,存贮方便,远销海外,被誉为“北国山珍”。
哈尔滨之最
☆ 哈尔滨是:日,东北民主联军进驻哈尔滨,哈尔滨成为中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 哈尔滨拥有金朝第一座都城:在距哈尔滨市区东南50多华里处,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城遗址,这便是阿什河畔上的著名古都——金代上京会宁府故地,今阿城城南之自城。上京是金朝的五京之一,是第一个都城,也是上京路和会宁府的治所。
☆ 哈尔滨:一枚篆书“靖康通宝”折三钱,靖康通宝为北宋最后一个皇帝钦宗在靖康年间所铸,而“靖康通宝”折三钱,仅发现此一枚,弥足珍贵,现已被黑龙江省博物馆作为珍贵文物收藏。
☆ 哈尔滨现存最大的教堂:东正教“索菲亚”教堂,现被列为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
☆ 哈尔滨最负盛名的群众性音乐会:“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自1961年创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31届。
☆哈尔滨最早的中文报纸:出现在哈尔滨最早的中文报纸,是日由中东铁路官方创办的《远东报》。它是中东铁路机关报,为沙俄利用中东铁路进行经济掠夺和领土扩张辩护是它的主要宗旨。
近年,哈尔滨实行“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发展战略,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50.1亿元,增长10.0%,连续20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GDP总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810元,增长13.6%。
1978年以来哈尔滨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近年来,哈尔滨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不断壮大,形成“三二一”式的产业格局。2012年,第一、二、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06.8亿元、1638.9亿元和2404.4亿元,分别增长9.2%、10.9%和9.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5:38.8:50.7调整为11.1:36.1:52.8。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461.3亿元,增长12.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4.1%,提高1.0个百分点。
2012年哈尔滨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布(亿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地方财力不断增强。2012年,哈尔滨市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4.7亿元,增长18.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8%。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五项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57.9%。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43.6亿元,增长16.5%,财政支出更加倾向民生领域,其中用于教育118.6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87.5亿元,医疗卫生42.6亿元,住房保障支出20.7亿元。
1978年以来哈尔滨市财政收支(亿元)
哈尔滨市农业基础雄厚,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水稻、大豆、玉米主产区,农业增加值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首位。2012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91.2亿元,增长9.3%。其中,农业产值462.0亿元,占46.6%;牧业产值461.4亿元,占46.5%。全年粮食总产量160.1亿公斤,增长12.5%,连续五年产量突破100亿公斤。
2005年以来哈尔滨市粮食总产量(亿公斤)
哈尔滨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形成了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石化四大主导产业,哈药集团、哈飞集团、三大动力等企业驰名全国。近年来,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12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7.4亿元,增长10.0%。轻重工业均衡发展,轻重工业比例为52.4:47.6,四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3.0%,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4.2%。
2005年以来哈尔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近年,哈尔滨固定投资高速增长,连续5年增速保持在30%以上。2012年,哈尔滨全力推进“项目落实服务年”活动,项目落实力度加大,在建项目5012个,增加1827个。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全年完成投资3950亿元,增长31.1%。其中,工业投资1226.6亿元,增长41.9%。全年实际完成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359个,完成投资占哈尔滨市的26.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占哈尔滨市的21.8%,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占哈尔滨市的19.5%。民间投资异常活跃,完成投资2336亿元,增长54.2%。
2005年以来哈尔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商贸中心,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2012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4.6亿元,增长15.7%,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3.9%。其中,城乡零售额分别为2168.3亿元和226.3亿元,限额以上零售额占哈尔滨市的37.8%。哈尔滨市现有商品交易市场268个,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54个,成交额655亿元。
2005年以来哈尔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哈尔滨市进出口贸易已扩大到全球163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海关进出口总值53.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8.6亿美元,进口总值34.7亿美元,增长21.7%。哈尔滨对外贸易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占全部进出口的93.1%。俄罗斯和美国是哈尔滨两大主要贸易对象,进出口交易额分别达到11.4亿美元和10.6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9.0亿美元,增长18.8%。
2005年以来哈尔滨市进出口总值(亿美元)
哈尔滨是中国东北部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和邮件集散中心,交通网络日渐完善,地铁1号线通车试运行、哈西客站建成使用、哈大高铁正式开通。2012年,哈尔滨市货运总量11764万吨,客运总量15618万人次,分别增长2.9%和5.4%。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9.7亿元,增长6.9%。移动电话用户960.6万户,固定互联网用户165.4万户。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进出港旅客914.4万人次,增长16.6%。航空货邮吞吐量8.6万吨,增长12.4%。年末个人汽车保有量70.0万辆,增长28.3%。
哈尔滨享有“冰城夏都”的美誉,景色四季分明,在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评比中名列第二位。拥有A级旅游景区58家,S级滑雪场13家,星级宾馆86家,旅行社307家。2012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076.4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5052.3万人次,入境游客24.1万人次。实现旅游业务总收入554.3亿元,增长20.8%。其中,国内旅游业务收入547.1亿元,增长22.1%;国际旅游创汇1.1亿美元。
2005年以来哈尔滨市旅游业务总收入(亿元)
哈尔滨市金融市场运行平稳,2012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360.3亿元,比年初增加808.5亿元;贷款余额5558.0亿元,比年初增长684.7亿元。金融机构不断增加,2012年,汇丰银行正式运营,法兴银行获批筹建,博实股份成功上市。目前,哈尔滨市共有证券经营机构63家,证券营业部59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3家,境内上市公司22家。全年各类证券成交额7325.5亿元,增长7.2%。各证券经营机构开户数121.5万户,增加5.1万户。
产业园区快速发展。截止2012年底哈尔滨市共有26家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园区4个、省级园区12个、其他园区10个。国家级园区分别是哈尔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哈尔滨利民经济开发区。省级园区分别是香坊工业新区、哈尔滨平房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松北经济开发区、通河县工业园区、黑龙江阿城经济开发区、哈尔滨五常牛家工业园区、黑龙江省双城经济开发区、黑龙江尚志经济开发区、巴彦工业示范基地、黑龙江依兰经济开发区、哈尔滨延寿工业园区、黑龙江方正经济开发区。
副省级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地区生产总值: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进出口总额: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哈尔滨市主要经济指标占黑龙江省比重
“创建文明城市 共筑幸福美好家园”,全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哈尔滨市投资238亿元,全力推进了10个方面70个惠民行动项目,给老百姓带来了更多的实惠。社会保障体系越来越完善,保障性住房越建越多,就业渠道越来越畅通,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坚持民生优先原则,让人民群众在“创城”中感受到城市变化、在“创城”中享受到发展成果。坚持经营城市的原则,让城市建设得到科学发展,高起点规划城市,突出前瞻性,彰显大气、洋气、神气的城市风格。做到“四增四减”,即增加绿化开放空间、增加停车设施、增加高品位的现代服务设施、增强历史文化名城功能更新的功效,减少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环境污染和污染工业企业。同时预留产业发展空间,打造建筑精品,高标准建设城市,高效能管理城市,并坚持素质提升原则,使市民在参与“创城”的实践中提升素质,进一步弘扬道德风尚。在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列提名城市第三位。
着力完善城市交通体系,努力让群众出行更方便。新建、改造道路146条、桥涵34座,总里程达185公里,新增道路面积430万平方米,建成区道路密度达到7.9公里/平方公里,建设停车场34处,增加泊位3.45万个;地铁1号线试通车,哈西客站和公路客运站建成投用,学府立交桥、王岗高架桥、八区地道桥竣工通车,保健路、公滨路、延兴路、化工路全线贯通,哈西群力联络空间区域改造顺利推进,新建高寒地区——开通运营,城市立体化交通网络日趋完善。
启动实施“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成为“公交都市”全国首批创建单位。共建成公交站台200处,出租车乘降点200处,公交首末站23座,启动建设公交换乘综合枢纽6处。哈尔滨市公交运营路网长度为776.6公里,公交编码线路205条,比上年增加3条,调整延伸21条公交线路。开辟公交线路6条。
哈尔滨市共有公交运营车辆5433台,全年新增公交车辆38台,更新公交车辆562台。600台大容量公交车上线运营,公共交通客运量达11.6亿人次。年末哈尔滨市共有出租汽车15519台。
着力推进综合整治,努力让百姓生活环境更优美。何家沟、马家沟郊区段沿线54公里道路全线贯通,建设桥梁25座、开放式广场和公园共27处,新增绿化面积215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沿线绿色生态休闲景观廊道。大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新植树木53.5万株,新建绿地250.5公顷;牌匾广告、临街踏步、道路检查井等专项整治成效明显,违法“小广告”得到基本遏制;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410万平方米,友谊路、经纬街成为城市节能改造的样板;积极修复水生态系统,“三沟”结束了污水直排松花江的历史,阿什河下游截污工程进展顺利,松花江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下降3.7%;信义、平房、群力3座污水处理厂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加快推进地下管线建设,迁移供水、燃气等管线290公里。北国水城一期初见成效。
居民收入继续增加。2012年,哈尔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98.6元,增长12.3%。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4.7%,经营净收入增长9.8%。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11443元,增长19.1%,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占63.7%。
居民消费结构继续优化。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614.6元,增长8.5%。其中食品支出人均5797.8元,增长9.2%;恩格尔系数为32.9%。居住和医疗保健支出增长较快,为1858.8元和1481.0元,分别增长20.0%和12.6%。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2012年全年开工建设保障房项目114个,开工率达106.6%,实际竣工51511套,竣工率100%,困难群体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市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4.5平方米,增加1.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5.2平方米,增加0.4平方米。农村钢筋砖木结构住房建筑面积比重91.7%,提高2.2个百分点。
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2。八大类商品价格指数 “六升二降”。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6.8%,烟酒类上涨2.2%,衣着类上涨4.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1%,居住类上涨3.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5%;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1.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2.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0.4%。
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年末哈尔滨市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19.6万人。哈尔滨市享受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73.7万人,增长4.5%。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6.6万人,其中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52.4万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8万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3.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25.8万人,与上年持平。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364.1万人,增长1.1%。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85.6万人,增加2.0万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382.6万人,参合率提高到99.7%。
全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6.9万人,下降14.6%;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7.7万人,下降2.2%;农村五保户供养对象2.6万人,下降3.7%,新改建社会养老机构47家,新增床位1036张,救助孤困儿童3000人。
年末哈尔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3.4万张,收养人员2.0万人。
哈尔滨市现有科研机构463个,拥有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6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R&D(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3.9万人,其中研究人员2.7万人。R&D经费支出71.1亿元,增长12.1%,R&D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7%。受理专利申请15622件,增长20.1%;授予专利权9796件,增长56.5%。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531项,成交额64.2亿元,增长11.5%。84项科技成果被授予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奖。
哈尔滨市现有普通高校50所,成人高校13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39所,普通高中122所,普通初中419所,普通小学1246所,特殊教育学校18所,工读学校1所,幼儿园1284所。普通高校在校人数68.2万人;成人高校在校人数2.4万人;中等职业在校人数15.2万人;普通高中在校人数13.9万人;普通初中在校人数28.5万人;普通小学在校人数45.6万人;幼儿园在园人数17.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人数0.2万人。
哈尔滨市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的比例为99.2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9.48%。
哈尔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化馆(艺术馆)21个;公共图书馆18个,图书馆分馆51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38个;综合档案馆19个,专业档案馆1个。全年出版报纸56054万份,出版杂志5299万册,出版图书6931万册。哈尔滨市有线电视用户129.3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97.1万户,哈尔滨电视台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127056小时;哈尔滨广播电台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60455小时。哈尔滨市电视综合覆盖率99.14%,广播综合覆盖率99.62%。
哈尔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556个(未含农村卫生室),其中医院251个、卫生院18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43个。卫生机构床位数5.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1.9万人,注册护士2.2万人。
承办国内单项体育比赛8项。我市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获得奖牌24枚,其中金牌10枚、银牌9枚、铜牌5枚;参加国内比赛获得奖牌69枚,其中金牌55枚、银牌9枚、铜牌5枚。在第十二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我市代表团以45金、29银、33铜,夺得获金牌总数、奖牌数、团体总分三个第一,实现了三连冠。同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举办市第十八届运动会,在赛会上共有32人,13项,33次破(平)省、市记录。
打造15分钟健身圈工程,安装健身路径1600件;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4000人;开展国民体质监测5400人;积极开展全民健身百日系列活动、全民健身日活动、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实现广大群众就地就近开展健身活动,共建设乒乓球园区10个,羽毛球园区10个,篮球园区4个,棋类园区26个,新农村示范点40个,乡镇体育活动站50个。
魅力哈尔滨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位于阿城城南2公里处,俗称白城,是满族的先世女真族所建金朝的早期都城,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由南城、北城和皇城组成,皇城坐落于南城里偏西处,面积32.25万平方米,皇城内有五重殿基遗址,迄今尚有金代的残砖断瓦,散见于地面。
阿骨打陵园:位于阿城城南2公里处,占地5.1公顷,是金太祖陵。它有以玉带桥、广场、门殿为代表的先导空间,以鹊台、望柱、石像生、功德碑为代表的神道空间,以陵台、祭台为代表的宝顶空间,以宁神殿、地宫为代表的葬祭空间,独具帝王的尊严,有“龙江第一陵”之称。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位于阿城城南2公里处,1997年竣工投入使用。建筑设计用地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400平方米。地上地下共计9个展厅,馆内收藏的文物共有2000余件,文物类别达12种,国家一级文物22件,其中双鱼纹大铜镜、“上京鞋火千户”铜牌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另有一级文物铜坐龙由省博物馆收藏。
“四野”前线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位于双城市双城镇东北隅,是一座青砖灰瓦的大院。纪念馆共设立三个展室,分别为司令部展厅、“四野”将帅英雄谱展厅、“四野”战史陈列室。2001年5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将其命名为省级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古镇拉林—京旗文化的摇篮:位于哈尔滨市南60公里处,户籍人口6万人,其中满族3.7万人,占61.7%,幅员面积155.75平方公里。拉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不仅保留着具有满族京旗文化特点的珍贵文物3700多件,还保留着具有浓郁的满族特色的民风遗俗。
五国城遗址:位于依兰县城北1公里处,系辽代五国部(城)之一。据史书记载,依兰是越里吉故国,在五国部的最西面,为盟城,故称依兰五国城为“五国头城”,北宋徽钦二帝“坐井观天”遗址就在这里。1956年,黑龙江省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光芒街40号,是一座典型的俄罗斯式的木结构建筑。1981年1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萧红故居:位于呼兰老城区内,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左翼女作家萧红的故居。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原占地面积7125平方米。资料室展出萧红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照片30余幅及萧红著作各种版本、中外名人来访照片、名人赠书、《萧红传记》和评论作品等。
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位于道外区南极街八区体育场长青公园内。1991年1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建筑。
东北烈士纪念馆:位于南岗区一曼街241号,馆内陈列了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陈翰章等数百名烈士的遗像、遗物,该馆建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征集收藏和陈列展出了近现代历史资料、文物、照片,共近5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3件,还有近千万字的烈士事迹简介等各类文章、专著。
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位于平房区,始建于1982年末,经多年扩建,新馆于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对世人开放。现存有731部队本部大楼、卫兵所、器材供应事务室、兵器库、四方楼、特设监狱、山口班(细菌弹装配)等遗址。
颐园街1号(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位于南岗区颐园街1号,是一座建筑风格独特的纪念馆。每年都有上万人次的观众到这里参观,人们在感受伟人风范的同时,也会得到美的享受。
哈尔滨文庙:位于南岗区文庙街25号,是民国年间建成并保存最好的文庙,也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孔庙建筑群。日,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思佳先生为哈尔滨文庙捐建了孔子全身巨型青铜造像,为游客增添了一个新的参观景点。
哈尔滨地处富庶的松辽平原,松花江沿岸,以独特的北方自然风光和浪漫的欧陆风情著称的国际旅游城市,以“冰雪、湿地”旅游的独特魅力,成为著名的避暑胜地,吸引着无数中外宾客。
“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已成为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名牌,冰雪大世界已成为游客的热门景点,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已成为东北亚地区的著名滑雪胜地;“松花江湿地旅游”贯通松花江湿地品牌旅游线路,给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好的休闲旅游场所;以“哈洽会”为标志的商贸会展旅游。以“哈夏音乐会”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以太阳岛风光、巴兰河漂流为代表的避暑旅游,以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果戈里大街为代表的欧陆风情游,以金上京历史博物馆、萧红故居、坐井观天园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以抗联露营、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四野指挥部等为代表的红色游,以东北虎林园、北方森林动物园和“巴木通森林”小火车为代表的生态游,初步形成了哈尔滨多元的旅游产品体系。
冰雪旅游:是哈尔滨的旅游精品,春节前后国内旅游四大热线之一,同时也是国家旅游局推向世界的35个王牌产品之一。主要内容有冰雪民俗风情游、冰灯游园会、雪雕游园会、冰雪大世界以及观赏东北虎等。
松江湿地生态游 :我市近年重点推进了松花江湿地旅游景点项目的建设,以打造更具魅力的湿地游品牌。包括百里生态长廊滩岛生态修复工程、金河湾湿地植物园、三家湾避暑度假新城、狗岛环境治理工程、大月亮湖(湾)旅游系列开发、天鹅航空城、大顶子山风景区、滨江湿地旅游风景区等。
狩猎旅游:是以玉泉狩猎场为龙头,向通河乌龙国际狩猎场延伸的狩猎旅游线路。
民俗风情游:是向游客展示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习俗而开展的旅游活动。线路有:
A线:哈尔滨-阿城(满族乡)-呼兰(农舍);
B线:哈尔滨-黑河(鄂伦春)-同江(赫哲)-阿城料甸满族自治乡。
避暑旅游:哈尔滨夏季气候昼夜温差大,凉爽宜人,是全国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避暑度假游以太阳岛、二龙山等风景区为主,以长岭湖、西郊渔场等周边度假区为辅。松峰山、玉泉狩猎场、亚布力风车山庄也是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金源文化游:以金源文化探访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是哈尔滨21世纪的7个王牌旅游产品之一,形成以阿城为起点,向依兰、木兰等地延伸的金代访古探源旅游线路。
太阳岛风景区:地处松花江北岸,是我国唯一坐落于城市中心的江漫湿地型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景区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面积88平方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被联合国友好理事会评为“联合国FOUN生态示范岛”。岛上古树参天、沼泽连片,蓝天碧水、清泉飞瀑,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占地9万平方米的阳光浴场以质朴、粗犷、天然的原野风光,为游人营造了一个江滩野浴场所;太阳岛冰雪艺术馆使游人在炎热的夏日里,也能欣赏到神奇的冰雕雪景;新建成的于志学美术馆、俄罗斯艺术展览馆、北方民艺精品馆、太阳岛艺术馆、哈尔滨冰雪文化展览馆、太阳岛中俄油画艺术创作交流基地,让游人尽睹冰雪文化的艺术魅力;风景区内的俄罗斯风情小镇、哈尔滨·新潟友谊园,更具有浓郁的异国风情;鹿苑、松鼠岛等新景点令游客耳目一新;风景区北部占地56公顷的鸟类自然保护区内,绿草如茵,绿树成林,为鸟类迁徙、觅食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冬季的太阳岛,又别有一番景象。一年一度的“中国·哈尔滨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及许多国际国内的雪雕比赛都在这里举办,狗拉爬犁、雪滑圈、雪地自行车、雪地摩托等冰雪活动,给游客带来无穷乐趣,令游人流连忘返。
中央大街步行街:始建于1898年,后发展成为繁华的商业街。北起松花江畔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1450米。沿街两侧商贾云集,建筑精美,其中有欧式和仿欧式建筑71幢,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风格的保护建筑13幢。中央大街含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四大建筑流派和欧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的文化发展史。正因如此,人们将中央大街同伦敦的摄政王大街、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柏林的菩提树大街、东京的银座大街、上海的外滩和天津的维多利亚大街相提并论。走在中央大街上,游客仿佛进入了异国他乡。
冰雪大世界: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始创于1999年,是由哈尔滨市政府为迎接千年庆典神州世纪游活动,推出的规模空前的超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目前已经举办了十四届,被称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冰雪艺术景观最多、冰雪最全、夜晚景色最美、活动最精彩的项目,冰雪大世界向世人展示了北方名城哈尔滨冰雪文化和的独特魅力。
圣·索菲亚教堂:建于1907年3月,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也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随军教堂。后被重新修建为一座全木结构教堂。1923年第二次重建,历时9年,于日落成。建成后的圣·索菲亚教堂深受拜占庭式建筑风格影响,富丽堂皇,典雅超俗,宏伟壮观。主穹顶、钟楼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的造型。教堂通高53.25米,建筑面积721平方米,教堂内可容纳2000人。1996年11月,国务院将其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1997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对教堂按原设计进行了全面整修,又辟建7000平方米广场。圣·索菲亚教堂以恢弘气势矗立于哈尔滨,成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
龙塔:坐落在哈尔滨高新技术开发区。是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塔,塔高336米,为目前亚洲第一、世界第二高钢塔。是一座集广播电视发射、旅游观光、餐饮娱乐、广告传播、无线通讯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塔,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点。塔内186米空中飞碟旋转餐厅,面积1256平方米,环境舒适典雅,中西佳肴款款精致。
东北虎林园:4A级旅游景区,坐落在松花江北岸,占地面积1.44平方公里,是在保护我国珍稀动物东北虎的基础上,以放虎归山、还虎灵性为宗旨,建设的集观赏、游乐、科普教育、避暑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世界最大的东北虎繁育中心和珍稀动物观赏园。园内饲养着120多只身长体健,性情凶猛,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的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东北虎。园内设有成虎园、幼虎园、鹿园、熊园、科普中心等观赏、游乐区。
亚布力滑雪场:位于尚志市亚布力镇东南25公里处,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滑雪旅游度假区。该滑雪场先后承办了第五届、第七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和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第24届大学生运动会等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全部雪上比赛项目。该雪场服务设施齐全,场内的风车山庄,规模宏大,比赛期间可保障参赛和工作人员住宿休息,平时用于接待游客和度假人员。
伏尔加庄园:伏尔加庄园位于哈市香坊区成高子镇阿什河畔哈成路16公里处,占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庄园风景秀丽,有大片的园林和滩涂湿地;蜿蜒曲折的阿什河流过庄园,水连水、桥连桥,一派优美的田园风光。庄园以哈尔滨历史文化为依托复建了圣尼古拉教堂作为建筑艺术馆,复建了“米尼阿久尔”餐厅及建设了20多座精典的俄式建筑,形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群。是集会议培训、休闲娱乐、文化沙龙、婚礼庆典、户外运动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度假区。
金河湾湿地公园:金河湾湿地公园位于松花江北岸,东西长3800米,最宽处1500米,面积达1.8平方公里。金河湾湿地植物园现有六大景区:一岛(如意岛)、二滩(金沙滩和银沙滩)、三岗(桑树岗、山荆子岗和山里红岗)、四园(百草园、百花园、百果园、百态园)、五池(五小连池)、六洲(白鹭洲、江鸥洲、野鸭洲、鸳鸯洲、大雁洲、天鹅洲)。尤其是六洲,成群江鸥、野鸭在洲上栖息, 园区的路面上不时有野鸡从花丛中钻出。金河湾湿地植物园的辅助设施建设力求生态、环保,环岛路、人行便道和登山踏步等道路,均采用沙石材料铺设;水边湿地、池岸设置木质的观光栈道;区内小溪上的桥涵以天然材料铺设。各功能区也设置生态型为主的花架亭廊,如葡萄藤架、芦苇亭、苫草亭、原木亭、石亭等,盛夏时可发挥供游人遮阳避雨的功用。
金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金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哈尔滨市东南,距主城区48公里处的金代发祥地阿城区境内,公元1115年,金朝在阿城定都,历四帝38年,创造了灿烂的金源文化,为金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度假区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其主峰海拔826米,是哈市第一高峰。含“四山一带”,即“金龙山、吊水壶、松峰山、胡凯山”和“金水河”风光带。有“金源、森林、地质、道教”四大文化,和“资源、环境、地域”三大优势,以及“红叶、杜鹃、古树、奇石、溪流、云海、日出、松涛、冰雪、古迹”等十大看点。“金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于2007年9月开园试营业,经过近五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已是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二龙山:二龙山位于哈尔滨市东56公里处,是黑龙江省级风景名胜区。二龙山山峦起伏,似龙卧伏,其白石主峰坐落在湖的南侧,是群山之首。大龙山、小龙山红石嶙峋,绿树成荫;望龙山、飞龙山林木繁茂,碧草芳菲;灵龙山,叠翠山层峦叠嶂,郁郁葱葱;明镜般的二龙湖,将环绕湖水的座座青山倒映水中,湖心的大珍珠、小珍珠两座山峰就象出水芙蓉,亭亭玉立于碧水之中。
长寿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哈尔滨市东南,距市区50公里,占地面积773公顷,是距哈尔滨市区最近的一处天然森林公园。园内奇峰险峻,怪石嶙峋,形态万千,栩栩如生。主要景点有长寿石、丞相峰、狒狒石、擎天峰、骆驼峰、九曲洞、蝙蝠洞、小华山等,是新兴的休闲度假胜地。园内建有两座大型滑雪场,可容纳1000人滑雪,园内有野外生存训练基地,并建有宾馆、度假村等服务设施。
玉泉国际狩猎场:位于黑龙江省张广才岭,距哈尔滨市55公里,占地面积3000公顷,是亚洲最大的封闭式狩猎场,有17座山峰绵延环绕,最高峰海拔517米。该场森林覆盖率80%,有60多种树木,40余种鸟类,上千只马鹿和梅花鹿。建于场内的“哈尔滨北方民族文化展示中心”,收集有中国北方民族历史和当代的民族民俗实物l700多件,充分展示了北方民族精神和物质的文化积淀,被国外学者誉为“东亚文化之宝”,是民俗研究的宝贵资料库和难得的乡土教材。
阿城金源文化旅游区:位于阿城区中心地带2公里处,是第二批国家4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金朝年间的都城,是迄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唯一一处金代都城遗址。皇城午门及宫殿建筑遗址,均保存完好,外城城墙、瓮城、马面、角楼及护城河遗址尚存。该区内设有金上京发展历程展、金上京经济文化展、塞北马王堆—金齐国王完颜宴夫夕王合葬墓展、铜镜专题展、馆藏精品文物展、馆藏书画展及皇城遗址展等8个展厅。
食俗:哈尔滨市居民以汉族为主,其中多为山东省与河北省移民后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哈尔滨,外国侨民较多,其中以俄侨居多。哈尔滨人受外乡人和外国侨民饮食习俗的影响,形成了以东北地方菜、鲁菜、京菜为主多元的饮食文化结构。俄式西餐、列巴(一种大面包)、红肠、 苏伯汤也成了百姓餐桌的寻常食品。哈尔滨人还受少数民族饮食习俗影响,喜欢吃粘糕、粘豆包、玉米饼子、大碴子、小米饭等。
野游:由于受北方游牧民族影响,早在19世纪90年代,哈尔滨就有了野游的风俗。解放后,野游之风日益盛行,许多单位春夏秋季都要组织职工到郊外野游,也有以家庭为单位野游。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野游的规模更大,户外活动内容更丰富,已成为哈尔滨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野餐:受北方少数民族饮食习惯以及后期欧洲移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哈尔滨人逐渐形成野餐风俗。人们在广袤的原野上席地而坐,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开怀畅饮,不亦乐乎。
喝啤酒:哈尔滨人酷爱啤酒,很多人把啤酒视为普通饮料,也有人以饮酒来显示北方人的豪爽和待人的热情。哈尔滨有我国建厂最早的啤酒厂,哈尔滨啤酒年消费量30多万吨,人均啤酒消费量居全国首位。
扭大秧歌:大秧歌源于200多年前的中国北方农村,是一种传统民间民俗舞蹈。90年代逐步发展成为群众性自娱自乐的健身活动。
冬泳:冬泳是我国北方地域文化特有的体育活动,表现北方人民不畏严寒的坚强意志。冬季,哈尔滨的室外温度达到零下20度左右,冬泳爱好者在松花江上,刨开冰面,开辟冰上游泳池,在每天太阳未出来的5—6时左右进行冬泳。冬泳表演时间通常在10—14时之间。
看冰灯:冰灯是在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上发展起来的。它以园林艺术为依托,以建筑和雕塑艺术为表现手法,用电灯光为光源,制作成各种冰的景物。上世纪下半叶,冰灯逐步发展成哈尔滨具有代表性的冰雪文化艺术。每年一届的冰雪节、冰灯博览会成为冰灯艺术的大观园,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冰上婚礼:是青年人喜爱的一种集体婚礼形式,由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员会等主办,成为“中国·哈尔滨国际节冰雪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共举办了28届,有近千对中外青年男女参加冰上婚礼喜结良缘。
冰雪宴:1985年第一届冰雪节,哈尔滨江南春饭店举办了第一届冰雪菜点技术大赛,揭开冰雪饮食文化的序幕。新颖美观、玲珑精巧的冰雪餐品,展现了冰城厨师的精湛技艺。宾客可在品尝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冰雪餐中,领略哈尔滨特有的文化魅力。
哈尔滨饮食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文化与西方饮食文化的精华,独具特色的哈尔滨风味,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朴实中透析出秀气,粗犷中蕴藏着精华” 。
东北炖菜:受满族的影响,东北人喜好炖菜,有所谓的“八大炖”。如:小鸡炖蘑菇、排骨炖豆角、猪肉炖粉条、鲶鱼炖茄子、得莫力炖活鱼、牛肉炖柿子等。东北炖菜做法简单,味道鲜美,经济实惠,雅俗共赏。
白肉血肠:白肉也叫“白煮”,是满族的传统美味。白肉血肠是最受东北广大城乡群众欢迎的地方菜。它的特点是肉香满口,鲜而不腻,红白相间,色彩艳丽。
炒肉渍菜粉:是东北的乡土风味菜。渍菜是用白菜腌渍而成,口感酸鲜脆嫩,开胃爽口;粉条选用马铃薯粉精制而成,透明柔韧,洁白明亮;五花肉红白相间,肥瘦相宜,百食不厌。
冻柿子、冻梨:水果店里的大柿子、鸭梨被冻得像钢球、铁饼一样硬。冻梨又叫冻秋梨,是将普通白梨冻成乌黑色。食用时将冻柿子和冻梨放置浸泡,待化开后,甜软多计,清凉爽口,别有一番滋味。
冰点心:冰点心是冷饮店四季畅销食品。冰点心所用原料有牛奶、蛋清、咖啡、冰糖等,将其制成各种造型,式样精巧,营养丰富,口味香甜。哈尔滨人有越冷越吃凉的嗜好,令许多外地客人观之咋舌。
冰糖葫芦:是哈尔滨冬季热销的食品,食品摊床、旅游景点随处可见。冰糖葫芦又甜又脆,利肠胃、解油腻、醒酒。游人都愿品尝它,买一串,尝一口,那股酸爽爽、冰凉沁心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
红肠:是来自俄罗斯欧式肠。1913年一个叫做“爱金宾斯”的技师把包括红肠、干肠、小肚、茶肠等许多品种的红肠制造技术传到中国。这种采用传统原木熏制工艺的红肠咸淡适宜,油而不腻,松软适口,腊香扑鼻,色彩鲜亮,吃后满口余香,是老少皆宜的上等旅游食品,哈尔滨肉联红肠、秋林里道斯红肠和老哈红肠驰名中外。
“大列巴”面包:“哈尔滨一大怪,大面包像锅盖”。“大列巴”(读dà liě ba)面包,直径达25厘米以上,每个约2.5千克,以其独特的炭烤工艺和特殊口味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以秋林公司生产的大面包最为著名,已有90多年的历史。这种面包存贮期长,携带方便,每天一上柜台便引来八方宾客排队购买。
“沙一克”面包:以面粉、酒花、食盐为主要原料,用硬杂木烤炉烘烤而成。面包表面光亮并具有焦糖香的特殊风味,吃起来皮层薄,柔软、淡雅可口,易于消化,并能与各种类型的菜肴搭配,不影响其风味,是受欢迎的无糖主食面包,也是哈尔滨市特产之一。
迷人的哈尔滨之夏
2012年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建设文化名城为目标,以“欢乐健康游”、“中俄旅游年”为主线,以“感受松江湿地,走进音乐名城”为主题,以“湿地节”、“啤酒节”、“哈洽会”、“哈夏音乐会”、“五花山赏秋节”为依托,充分整合湿地节、哈洽会、啤酒节、哈夏音乐会、五花山赏秋节等节庆资源,集中打造国际交融性、群众参与性、休闲娱乐性为一体的“迷人的哈尔滨之夏”城市品牌活动。使其成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全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对外开放度,让哈尔滨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哈尔滨。
湿地节:以“赏湿地风光,来避暑松江”为主题,举办了第2届中国·哈尔滨松花江湿地旅游文化节(6月10日至24日)。围绕金河湾湿地植物园、阿勒锦州湿地公园、阳明滩湿地公园、松花江森林公园、呼兰河口湿地景区、月亮湖旅游区、滨江湿地景区、白渔泡湿地公园、太阳岛湿地景区、大顶子山坝址观光区、伏尔加庄园、民主巨源等12个湿地旅游区,推出15条水上旅游线路和10条陆上游湿地线路,完善松花江沿岸13个湿地码头,投入50多条游船,完善湿地游公路路网,开通公交车线路,标准化建设景区标识体系,并举办夜游松花江、彩船巡游、湿地婚礼、书法、摄影等主题营销活动,丰富湿地游产品内涵,打造哈尔滨生态避暑游品牌。湿地节15天时间湿地景区共接待旅游人数11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0%。
哈洽会:以“产业大荟萃,聚焦哈洽会”为主题,举办了第23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6月15日至19日)。通过举办各类形象宣传、经贸洽谈等活动,广泛宣传城市发展战略,推介项目和资源,拓展经贸合作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促成项目签约。本届哈洽会我市交易团成交总额为19.17亿美元;其中进出口贸易成交约9亿美元,国内贸易成交4.2亿元。成交商品有粮油、食品、纺织品、纸浆纸张及制品,家具、医药、汽车、机械、有色金属等诸多门类商品。呈现贸易洽谈签约范围广、投资领域多、经贸优势互补等特点。本届哈洽会共有来自英国、德国、加拿大、韩国、香港以及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国家和地区的56家企业代表与我市签订合作项目协议书。签约外资项目6个,协议引进外资金额32.37亿美元;国内经济合作项目50个,协议引资金额572.84亿元人民币,协议总金额超过777亿元人民币。
啤酒节:以“浪漫激情夜,醉美啤酒节”为主题,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共同举办了2012中国·哈尔滨国际啤酒节(6月28日至7月9日)。本届啤酒节有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活动丰富。在中央大街组织了马车巡游、万人同饮、每日赠饮等群众参与性强的活动。在园区内举办一系列具有浓郁特色的文化、体育、娱乐、休闲活动。二是规模大、品牌多。参会酒商和品牌的数量都将远超往届,捷克两大著名啤酒集团和德国古堡啤酒等都是首次登陆东北地区。三是开创全新模式。依托西区森林、湿地、沙滩、水面等载体,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辟建森林酒吧、绿地酒吧、沙滩酒吧、湿地酒吧、音乐酒吧,打造“啤酒节水上派对”等,以轻音乐、吉他、提琴,配合声光电等营造温情、浪漫典雅气氛的“静”区,打造啤酒节浪漫区。依托东区传统的主舞台、啤酒大蓬和啤酒花园等载体,配合文艺演出、饮酒大赛等形式,辟建“动”区,打造啤酒节激情区,让游客在同一个环境近距离感受欣赏两种不同风格的啤酒节。本届啤酒节期间共接待游人66万人次,增长10%;消费啤酒1016千升,增长6%。
哈夏音乐会:以“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为主题举办了第31届哈夏音乐会(8月6日至15日),是中国举办时间最长、届次最多的国际化、国家级音乐节,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团体及艺术家参演,奉献了45场国内外高水平专业演出,50多家欧洲主流媒体转播,组织1158场群众性音乐活动,节目质量、参与程度、影响范围再创历史新高。本届音乐会凸显诸多特色和亮点,在形式上,采用中英文双语主持;在宣传上,首次实现央视、省和市电视台联合播出,以欧洲广播电视联盟为平台,通过欧洲主流媒体转播开幕式实况;在内容上,首次开辟了以“文化的力量”为主题的“哈夏”文化论坛,并打造了“哈夏”文化产业带;在组织上,借鉴国际音乐节庆经验,组建“哈夏”运营公司,以市场化为主要方式开展运营。成功实现向国际化、专业化的转型,真正打造了“中国的‘哈夏’、世界的舞台、百姓的节日、音乐的盛典”,也更加彰显了“音乐之城”的迷人风情和“哈尔滨之夏”的独特魅力。
五花山秋游:以“回归大自然,秋游五花山”为主题举办了首届五花山赏秋节(9月26日至10月7日),充分整合各区、县(市)丰富的山林、种养殖基地等旅游资源,打造“冰城夏都”秋季旅游精品形象,推出精品线路。组织了万人登山活动、“五花山”图片摄影展以及2012哈尔滨中秋月饼文化节、宾县二龙山金秋节、松北区葡萄采摘节、尚志市首届森林五花山观赏节、中国o黑龙江第9届菊花展、五常市丰收节、阿城特色美食节、阿城首届金龙山山地自行车拉力赛等系列活动,引导市民“欢乐健康游”的生活理念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推广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加快旅游名镇建设。黄金周期间,我市累计接待游客185.28万人次,增长16.55%;旅游总收入13.47亿元人民币,增长28.27%。
重要节庆展会
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在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个以冰雪为载体的地方性节庆活动。创办于1985年,初名哈尔滨冰雪节,2001年,第17届提升为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与日本札幌雪节、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欢节和渥太华冬令节齐名的世界性冬令盛典之一。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世界上活动时间最长的冰雪节,它只有开幕式——每年的1月5日,没有闭幕式,时间是从上年年底开始,一直持续到冰雪逐渐融化的2月底止,活动期间包含了新年、春节、元宵节、滑雪节四个重要的节庆活动。2012年第29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由国家旅游局、黑龙江省政府主办,黑龙江省旅游局、哈尔滨市政府承办,此次冰雪节以“满城冰雪 欢乐天地”为主题,着力打造“城市的节庆,市民的节日”,开展冰雪文化、冰雪艺术、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经贸五大板块、百余项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一届地方特色突出、文化品位突出、冰雪魅力突出,具有参与体验性、艺术观赏性、国际交融性的冰雪嘉年华、冬季狂欢节。
哈尔滨世界农业博览会:由市政府主办,德国科隆展览中国有限公司、华鸿集团、哈尔滨冰城展览有限公司承办,每年在我市定期举办。在未来3到10年,该展会将成为国内乃至亚洲最大最重要的农业经济技术合作交流平台,并成为全球最大最重要的世界农业博览会,成为新的“城市名片”。2012哈尔滨世界农业博览会以“交流、合作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开展了国内外农业领域的优质产品、科技成果展示,经贸洽谈、研讨交流活动,共有1000余家国内外企业参展,总展览面积达4.5万平方米,签约项目53个,签约额为233.06亿元,接待中外采购洽谈客商近万人。
中国新材料产业博览会:是集行业会展、经贸洽谈、交流研讨于一体的新材料产业盛会。中国第二届新材料产业博览会是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黑龙江省政府共同主办的,本届展会以“新材料、新功能、新机遇、新发展”为主题,共有来自美国、法国、德国、瑞士、荷兰、日本、韩国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1003家单位参展,共设标准展位1441个。展览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分主题展区、国际展区、省市展区、央企院校展区、综合展区5个区域。展会期间,还将举办中国新材料产业高层论坛、中国新材料成果发布会与项目对接会、中国新材料采购与供应链高峰论坛暨采购对接会、中国金属材料学术交流研讨会、中国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峰会、黑龙江省承接产业转移对接洽谈会等系列活动。
中国·哈尔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简称“制博会”是经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批准,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黑龙江省贸促会、哈尔滨市贸促会、哈尔滨市工信委、哈尔滨中信伟业展览有限公司联合承办,迄今已举办了十一届。前十一届共有来自二十余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澳门地区及国内数十个省市的三千余家知名企业参展参会,累计接待国内外专业观众27万5千余人,达成意向协议与合同交易额近200亿元,“制博会”已成为我市装备制造行业唯一的一个具有一定国际化的专业展会,其区域经贸合作交流平台作用不断提升。2012年“制博会”展出内容主要包括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及电力电工,机械加工设备,五金工具与焊接设备,动力传动与控制设备,石化设备,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矿山设备、园林机械、专用汽车等十几大类产品。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比例比上届提高了15%。
哈尔滨国际车展: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和哈尔滨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国际性行业展会,每年一届定期举办。哈尔滨国际车展始于1998年, 经过14年的发展,国际车展规模逐年扩大,档次逐年提升,已成为“全国五大车展之一”。在全国三千多个展会的排名中,国际车展进入“全国知名展会50强”,并和哈洽会一道成为黑龙江省进入50强中仅有的两个展会。2012年第十五届哈尔滨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绿色、环保、科技、时尚”为主题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482家汽车厂商、零部件企业和汽车后产品生产厂家参展,展出的715台车辆将汇聚顶级名车和国产全部新车型。在本届车展上,奔驰、奥迪、丰田等品牌将重点推出其纯电、油电及油气混合动力等节能环保车型。这些车型已从概念展示向市场迈进,从高价位向低价位过渡,在国家给予最高6万元补贴新能源汽车的前提下,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本届国际车展的最大亮点。
中国·哈尔滨国际科技成果展交会:简称“哈科会”,由国家科技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具体承办的重要国际科技盛会。自2006年起,哈科会每两年举办一届,今年是第四届。前3届哈科会已累计邀请独联体及东欧国家专家、学者600余人次,展出项目4000余项,签订合作协议504项,其中30%多的项目在我市已经进入了合作研发或产业化阶段。哈科会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具的特色,成为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高端技术向国内转移的重要平台和我市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已初步形成了品牌效应,被科技部誉为国内唯一的对俄科技合作专题品牌展会。
区、县(市)概况
道里区:位于哈尔滨市区西北部,是哈尔滨最主要的中心城区之一。全区总面积479.2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1.9万人,下辖4个镇、42个行政村,19个街道办事处、109个社区。
道里区是哈尔滨主要商业区,拥有中央大街、兆麟、爱建、顾乡、群力“五大商圈” ,友谊路总部经济带、机场路新兴产业带、松花江休闲旅游带的“三大经济带”和群力新区、老城区、小城镇示范区、迎宾路高新技术拓展区、长岭湖新区、空港经济区的“六大功能区”;道里区金融机构高度密集,友谊路——上海街上银行、保险机构、证券机构及担保公司林立,首条“金融街”建设初具规模;道里区旅游资源丰富,有中央大街步行街、圣·索菲亚广场等多张哈尔滨“城市名片”,有松花江、长岭湖、太平湖及斯大林公园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旅游景观;道里区文化底蕴深厚,荟萃了俄罗斯文化、金源文化、犹太文化等世界多民族文化,新建群力新区成为全省第一个文化产业示范区;道里区交通发达,区内公路交通网络发达,水上交通便利,拥有国内十大机场之一的太平国际机场;道里区是环境优美的宜居之区,生态环境优美,空气质量最佳,拥有哈尔滨市居住环境最好的爱建、观江国际、哈公馆等多处高档社区,特别是群力新区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人居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全球百佳范例奖。道里区同时是哈尔滨市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市警备区和市政府行政审批中心的所在地。
南岗区:位于哈尔滨市中心地带,是哈尔滨的中心城区之一。全区总面积182.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9.9万人,下辖2个乡镇、23个行政村,18个街道办事处、137个社区。
南岗区经济发达,其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始终居全省各区县之首位;南岗区科技教育领先,有哈工大等普通高校23所,32名两院院士,省级以上科研机构56个,成为紧随北京海淀、上海杨浦之后,位居国内中心城区第一集团前列的科教资源集聚地;南岗区商贸交通发达,区域内有大型商贸企业243家,各类专业市场37个,金融单位77家,咨询、法律、会计等中介组织190家,文化娱乐场所744家,地下商业街占哈尔滨市的半数以上,第三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最基础、最活跃的产业;南岗区交通便利,是全省的交通枢纽,内集聚了哈尔滨火车站、哈尔滨西客站、长途汽车客运站、铁路运输编组站、地铁一号线、省邮电通讯枢纽均在辖区内;南岗区旅游资源丰富,有AAAA级景区2个、AAA级和AA级景区3个,旅行社131家,星级酒店40家。文庙、极乐寺、哈尔滨游乐园、革命领袖纪念馆、果戈里大街、百家姓生态园林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构筑起了南岗区中西交汇的独特风韵。南岗区同时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所在地。
道外区:位于哈尔滨市区中东部,是哈尔滨历史悠久的老城区。经过2004年、2006年哈尔滨市两次行政区划调整,总面积达615.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8.8万人,下辖4个乡镇、40个行政村,23个街道办事处、116个社区。
道外区历史悠久,已经有百年历史,俗称“百年道外、千年文脉”。据史料记载:哈尔滨市最早的一条商业街延爽街、第一个地方行政事务管理的办事公所均在道外。靖宇大街早在19世纪末期就已成为老哈尔滨最繁华的中心街道,至今仍保留着“老鼎丰”、“世一堂”、“亨得利”、“同记商场”等百年老店。始建于1905年的哈尔滨关道,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和哈尔滨设治百年的见证。古朴的“中华巴洛克式”建筑群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街坊。道外区作为老哈尔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积淀形成了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浓厚的商业氛围,是哈尔滨城市的根脉。道外区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区内一江(松花江)、一山(天恒山)、两河(阿什河、马家沟河)等自然资源,是哈尔滨市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城区。
香坊区:位于哈尔滨市东南部,是哈尔滨中心城区之一。全区总面积344.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4.9万人,下辖4个乡镇,46个行政村,20个街道办事处、110个社区。
香坊区是哈尔滨的发祥地之一。香坊区装备制造业在全国处于同行业最高水平,拥有全国著名的“三大动力”,即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电机厂,同时对俄出口加工区、食品工业等园区为新型工业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香坊区商贸物流发达,形成了以乐松、万达和安埠三大繁华商圈。聚集了哈铁集装箱中心站、商德金属物流、和平金属物流、龙运物流、嘉圣物流等物流企业;香坊区科研力量雄厚,有东北农大、东北林业大、玻璃钢研究所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香坊区环境质量优良,全国最大的城市森林植物园、国家AAAA级文化旅游度假区伏尔加庄园坐落于该区。
平房区:位于哈尔滨市东南部,全区总面积9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6.1万人,下辖2个镇,11个行政村,6个街道办事处、25个社区。
平房区位置相对独立,远离中心城区,拥有较大发展空间;平房区特大型企业集中,区域内有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哈飞公司、东安公司和东轻公司三个特大型企业;平房区环境质量优良,生态条件得天独厚,全区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均位居哈尔滨市前列;平房区的侵华日军第731部队遗址被中宣部确定为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每年接待国内外来宾30余万人次;平房区文化产业实力日益增强,以动漫基地为牵动,深入实施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提升区域文化产业实力。黑龙江动漫产业(平房)发展基地在成为省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的基础上又成为省级新媒体产业基地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新入驻企业30户,企业总数已达61户,年生产动画能力15,000余分钟,有4部动画片获国家优秀动画奖,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动漫作品展,全省第一本动漫刊物《漫画部落》正式出版发行。哈南工业新城建设在该区全面展开。
松北区:位于松花江哈尔滨段北岸,全区总面积736.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9.9万人,下辖5个镇,48个行政村, 19个社区。
松北区是200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黑龙江省唯一的政区型开发区,兼有政府行政和开发区建设管理双重职能,享受国家级开发区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哈尔滨市政府便坐落于该区;松北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的太阳岛、冰雪大世界、雪博会、湿地公园、东北虎林园等北方旅游胜地都坐落于该区。滨洲、滨北、哈齐、哈伊、哈黑、哈大、哈绥高速公路等多条公铁干线穿境而过,是哈尔滨市、全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坐落在该区的科技创新城总规划面积137.2平方公里,由科技创新园和科技产业园“两园”组成,是哈尔滨市、全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中心、研发中心、孵化中心。
呼兰区:位于哈尔滨市区北部,全区总面积219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2.2万人,下辖11个乡镇、168个行政村,8个街道办事处、38个社区。
呼兰区历史悠久,是黑龙江最早开发的五城之一,距今已有300年的建城史,2004年由县改区;呼兰区人文历史遗存丰富,拥有四望亭、三光庵、天主教堂、清真寺等著名旅游景点;呼兰区人杰地灵,被子誉为“塞北将军县”、“教授之乡”,这里还是我国著名的萧红的故乡,孕育了蜚声中外的“萧红文化”。
阿城区:位于哈尔滨市区东南部,全区总面积244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7.7万人,下辖10个乡镇、108个行政村,9个街道办事处、101个社区。
阿城区历史悠久,距今约一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起,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阿城区风光秀丽,名胜众多,金源文化遗存丰富,金上京会宁府遗址、金太祖陵、金上京历史博物馆都坐落于该区。阿城区还拥有全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东北最早的道教圣地——松峰山、亚洲最大的封闭式猎场 ---- 玉泉狩猎场。该区曾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东北十强县(市)等荣誉。
县(市)域概况
五常市:位于哈尔滨市南部,辖区面积751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0.7万人。辖11个镇、13个乡、261个行政村。该市有耕地面积27.25万公顷,年产绿色优质水稻约150万吨,2011年被评为“中国优质稻米之乡”,2012年“五常大米”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林地面积45.5万公顷,盛产红松、水曲柳等名贵林木,盛产刺五加、山参等中草药300余种,木耳、猴头等山野菜30余种,虎、熊等野生动物30余种,沙金、铜、铁等矿产达20多种。坐落于该市的黑龙江省第二高峰的凤凰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双城市:位于哈尔滨市西部,辖区面积311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2.3万人。辖10个镇、14个乡、246个行政村。双城市有耕地350万亩,是全国闻名的粮食生产大县、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全国奶牛生产第一县、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是全省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实力增长最快的县市;双城市交通便捷,距哈尔滨市区31公里,距太平国际机场26公里,京哈、拉滨、哈大高速铁路及102国道、202国道、同三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松花江主航线在境内设有船站,区位优越;双城市是满族发祥地之一,东北历史名城,“四野”前线指挥部旧址坐落于该市,境内有魁星楼、观音寺、双城堡火车站等旅游景点。
尚志市:位于哈尔滨市南部,辖区总面积88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2.0万人。辖10个镇、7个乡、163个行政村。该市是知名的浆果之乡,是全国最大的食用菌、铅笔板、套娃产地,亚洲最大的滑雪场——亚布力滑雪旅游渡假区坐落在该市,有全国最大的木耳批发大市场及中国最大的书法文化博物馆。该市被命名为“品牌中国”百强城市、“中国雪都”、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的百强中小城市,是黑龙江省“十强县(市)”。
巴彦县:位于哈尔滨市西北部,辖区面积3137.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0.7万人。辖10个镇、8个乡、116个行政村。该县土地肥沃,盛产大豆、玉米,以饲养猪、牛、羊、禽等闻名省内外。曾跻身全国产粮十强县行列,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龙江生猪生产第一线和大豆出口基地县。
宾县:位于哈尔滨市中部,辖区面积3844.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2.8万人。辖12个镇、5个乡、143个行政村。该县主要有铜、石英、天然饮用矿泉水等资源,有狼、鹿、野鸡、飞龙、山鸽等180余种野生动物,有人参、刺五加等中草药179种。该县境内有国家4A级旅游区——二龙山旅游风景区和长寿山国家森林公园、香炉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还有两处3S级滑雪场。2010年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国家级开发区。
依兰县:位于哈尔滨市东北部,辖区面积461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0.7万人。辖6个镇、3个乡、132个行政村。依兰港为国家二级口岸。该县已探明矿产20种,其中煤炭储量达6.8亿吨。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药材达百余种。旅游资源丰富,有北宋徽、钦二帝“坐井观天”、抗俄要塞遗址等著名景点。丹清河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巴兰河漂流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漂”。2012年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六个产业集群发展,努力打造和谐、富裕、文明、宜居的精彩依兰。
木兰县:位于哈尔滨市北部,松花江中游北岸,辖区面积360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7.4万人。辖6个镇、2个乡、86个行政村,该县资源丰富主要有原煤、珍珠岩、硅石、石墨、膨润土、矿泉水以及铁、沙金等。该县依山傍水,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香磨山庄、骆驼峰、鸡冠山、金兰公园为省级旅游景点。
延寿县:位于哈尔滨市东部,辖区面积314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7.0万人。辖5个镇、4个乡、106个行政村。该县是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县。境内河流纵横、土壤肥沃,盛产水稻、玉米、大豆等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其中“绿辰”牌系列食品享誉省内外,被确定为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亚麻纺织历史悠久,被中国麻纺行业协会授予“中国亚麻纺织历史名城”称号。长寿上风景区为国家“AAA”级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蚂蜒河湿地公园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
通河县:位于哈尔滨市中东部,松花江中游北岸,辖区面积5675.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5.5万人。辖6个镇、2个乡、82个行政村。松花江通河大桥横跨南北,与哈同、哈肇、鸡讷公路衔接。该县森林资源极为丰富,是黑龙江省重要林业基地。盛产猴头、榛蘑、元蘑、黄蘑、花脸蘑、松蘑、草蘑、黑木耳等野生食用菌类;野生蜜源极为丰富,椴树、柳树、色树、山丁子等蜜源树种达40余种,其盛产的椴树花蜜为蜜中上品。该县水田面积130.2万亩,人均水田12亩。该县铧子山国家森林公园、岔林河漂流被国家评定为AAA级景区。2009年,该县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县城。
方正县:位于哈尔滨市中东部,松花江中游南岸,辖区面积300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3.1万人。辖3个镇、5个乡、67个行政村,该县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森林面积21.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9%,耕地面积126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00万亩)。该县地理区位优越,介于哈尔滨、佳木斯、鸡西、鹤岗四大城市中心一线,“同三”、“鸡讷”、“铁通”和哈同四大国省干线在方正县城交汇,即将开工建设的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客运专线横贯方正全境,水陆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良,境内大小河流21条,森林覆盖率达79%,拥有同纬度面积最大的天然莲花湖,距哈市最近的省级原始森林公园;矿产资源富集,石油、煤炭等各类矿藏20余种,有全省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石英石矿床;侨力资源丰富,海外华侨、华人、归侨、侨眷达4.8万人。是全国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发源地、国家级银鲫繁育基地、中国方正大米之乡、中国富硒大米之乡、中国文化艺术(剪纸)之乡、东北特色侨乡。
县(市)域经济
哈尔滨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哈尔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亿元)
扩展阅读:
发布单位: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政库网倾情录入
&&&&&&&&&&&&&&&
】【颜色:
&&&&&&&&&&  
     
返回 :&&&&&
您所在的页面:&&&&&哈尔滨市概况
政库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