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对于这一波牛市的概述,以及政策对这波牛市是如何影响的?以及这波股市暴跌不会逆转牛市的是如何产生的,字越多越好

  我国如今这波牛市能走多远?  近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题为《经济降速股市为何任性上涨》的文章。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全国最高级的党报发表这样的文章?我认为它是大有深意的。总而言之,那就是政府来呵护中国的股市,让中国的股市走得更高一些。因为,这时中国广大的股民已经有了恐高心理,都担心自己会成为接最后一棒的股民。  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A股市场出现了“疯牛”上涨行情。与低迷的经济相反,股市一片欣欣向荣。2015年3月以来,股市结束了在3400点附近徘徊震荡走势,不断冲破新高。清明节后的首个交易日4月7日,沪指冲破3900点,直奔4000点。4月8日早盘,两市双双高开,盘中大幅震荡,午后金融股集体爆发,带领大盘再度走高,沪指在时隔7年后再度突破4000点大关,创日以来新高。成交量方面,两市共成交15544亿元,创出历史新高。 越来越多股民入市淘金。据统计,沪深两市成交量连续超过万亿元,最近四周共有超400万户新增A股股民。很多投资者还借钱炒股,截至4月7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高达15765亿元。  我们先来看看有背景的专家是如何高度评价这轮牛市的: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指出,近期股市上涨,是市场对经济增长“托底”、金融风险可控的认同,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市场流动性充裕、资金利率下行、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盈利状况改善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此轮牛市总体上有利于经济发展,促进企业低成本融资,产生财富效应,刺激消费。  曾几何时,在中国股市处于世界第一熊市的时候,还是这个人民日报,一些有来头的专家却是另一幅嘴脸,说什么政府不是保姆,没有救市的责任和义务;还说什么股民既然炒股就应该能输得起,不能只想炒股赚钱。他们那里觉得股民炒股赔钱真好玩。他们那种幸灾乐祸的嘴脸,跃然纸上。  中国的这波股市,真可以称得上牛市。那么,是谁启动中国的这波牛市,我可以自豪地说,这跟我在两年前在博客中大力呼吁政府赶快救市密切相关。  为什么说这波牛市是政府资金在运作?我们先来看看一些历史数据。  去年12月4日, 沪深两市高开,沪指在券商、银行、煤炭、保险、互联网金融等板块带动下暴涨4.31%逾百点再创逾43月新高,冲击2900点关口,沪指上涨119.93点创两年最大单日涨幅,深成指大涨近四百点时隔21个月重回万点之上,创业板高开高走再创历史新高。两市成交近9000亿。券商板块集体涨停,石化双雄发威封涨停,中国石化创2012年以来新高,中国石油也突破2013年2月份高点。两市再现百股涨停潮,共计89只个股涨停,106只个股涨幅在9%以上。截至收盘,沪指报2899.46点,涨119.93点,涨幅4.31%,成交5092.19亿,深成指报10029.83点,涨385.91点,涨幅4.00%,成交3782.96亿,创业板报1621.85点,涨17.40点,涨幅1.08%,成交597.89亿。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长势最牛的都是超级大盘股。特别是近一个月,作为次新蓝筹股集中的“601板块”(股票代码以“601”开头)中的“中”字头的股票成为最牛的股票。从沪市今年四季度以来的涨幅看,同期“601板块”的流通盘加权平均涨幅却达到41.02%,跑赢上证指数9.52个百分点。  我们再来看看沪深两市的成交量。日,沪市成交金额高达5298亿元,深市成交金额也高达3851亿元,两市合计成交9149亿元,真正创下历史纪录。9149亿元的天量成交,如果以4小时交易时间计算,平均每1.6秒即成交1亿元。而从历史数据来看,沪市12月3日一天的成交量已接近1994年一年的成交量,两市的总成交已经超过1996年沪市一年的量。12月9日,沪深两市成交12664.94亿再创新高。  从上涨的股票种类及股市的成交金额的总额来看,这绝不是散户或游资所能撬动的,那么必然是大资金所为。那么,进场的资金来自哪里?有专家分析,主力或是新锐国家队。他们分析指出:今年的股市背景,与以往牛市的背景有很多不同。如经济环境不佳。同时,在参与交易的证券账户方面也存异常。一般来说,当股市活跃时,持仓账户及其占有效账户的比例都会上升,反之,股市下跌则持仓账户及其占比会下降。自2011年中登公司公布持仓数据以来,这一“规律”一直有效。但进入2014年后却不再适用。2014年前6个月股市一直在2000点至2100点附近徘徊,而进入第三季度后股价强劲回升,但持仓账户及其占比却持续减少。股市交易的“异常”还表现在新股发行期间。按照2014年新股发行实行市值配售,即投资者若要参与新股配售,必须事先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否则无法进行新股申购。根据此规则,新股发行开始后,持股账户的比例应该增加,而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新股申购从7月底开始,而统计数据显示,持仓账户仍然持续减少。更令人费解的是,每当新股发行期间,大量资金被冻结期间股指却屡创新高。今年7月底开始的新股发行,每个月末进行密集发行一次,而二级市场却总是不跌反涨。“这说明有场外资金对二级市场觊觎已久,且是有组织的行为,专门选择二级市场资金缺少时进场。”有专家分析认为,这一力量背后或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一个或几个民间财团的集体行动。不过,若是如此,他们动员的资金要在1万亿元以上,这不是一般机构可以达到的条件。保险资金有此实力,但从今年前三季度的财务报告看,保险机构的股票仓位一直在10%左右,整体仓位依然很低,并未出现明显的加仓行为。而第二种可能性就是政府资金入市,若是这样,则很多疑问都可以解释。不过,这类政府资金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家队”。由此判定,这些新入市的资金就是政府拿出专门的资金来推动A股走向牛市。  中国的股市是政府市、政策市。政府想让它长多高,它就能长多高;政府想让它跌多低,它就得跌多低!我认为,这波牛市刚刚在半山腰,不太恐慌。但选择个股,必须得下大功夫,因为,将来会出现明显的个股分化。选错了股票,照样赔钱。今天的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文章,实际上通过专家之口表明了政府的态度。这些话值得大家牢记在心。  “与2007年的4000点相比,宏观经济背景已不一样。当年经济有点过热,现在则在下行;当时正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制度创新激发了大家的投资热情;现在股市也在改革,但还有更多因素让投资者在经济低迷时仍看好股市。”徐洪才说。低迷中投资者仍然热情高涨,主要来自信心的力量。徐洪才分析,去年8月以来股市开始上涨,主要原因是大家对国家进行的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寄予厚望,改革红利打开了投资人的想象空间。  “在增长放缓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中国经济正在变得越来越好。”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主管周景彤谈到,近期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系列积极变化,如第三产业、民间投资快速增长,装备与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强劲,通讯设备、信息消费和旅游活动等高速增长等,都是过去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所追求的目标。  中国经济内部蕴藏的增长潜力带给投资者诸多预期。徐洪才说:“如今股市热点纷呈,比如一带一路 、自贸区、国企改革、消费概念、互联网+等新概念,与改革和结构调整有关的行业和公司都在轮番上涨。”此外,徐洪才指出,我国加大对外开放,沪港通开通以及资本市场制度创新等举措,也都增强了大家对股市的信心。  股市持续飘红,个股不断涨停,股民们在赚钱的同时开始恐慌:是否已到高位?是否赶紧出逃?兴业证券分析师认为,近期政策组合拳利好不断,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落地属“火上浇油”;而短期增量资金加速流入,A股赚钱效应明显,大盘有望加速冲高。  但也有专家提醒要防范风险。“总体上看,现在大盘4000点是合理的,但结构有点不平衡,创业板超过100倍的市盈率。”徐洪才预测,后市还有一定上涨空间,期间会有震荡和分化,要注意创业板风险,关注大盘蓝筹股。他说,希望股市平稳发展,保持慢牛,不要发展成快牛甚至疯牛。  最后来说说为什么是“我”启动了A股这波牛市?因为,早在两三年前,我就积极呼吁、建议高层“肉食者”,A股应该结束熊市、走向牛市。当时,有相当多的肉食者对深套A股市场的广大股民漠不关心,有的甚至对股民持幸灾乐祸的态度。去年6月份,人民日报发表了署名“高云才”《证监会和央行都不是“奶妈”》的奇文。在关键时刻,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一般都会被人们认为是有来头的。该文指出:面对当期行情,有人建言,请证监会立即救市,明确无限期停止IPO、暂停融券卖空交易、将禁售期一律延长六个月;请央行开闸放水救市,向市场释放流动性;请汇金、中投等中央金融机构托市,牵头成立平准基金进场托市……其实,证监会不是股市的“奶妈”,央行也不是。这些所谓的“救市”和“托市”之举,不是帮了股市,而是害了股市。如此“救市”和“托市”,都是扬汤止沸之举,只会加剧资本市场的“积贫积弱”,而丝毫无益于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面对这种浅薄之见,我则从全局高度指出:如果中国股市崩盘,受害最大的是高高在上的“肉食者”,受益的是对中国持敌视态度的美国、日本等国。尤其是我写的《股市崩盘,敲响的是谁的“丧钟”?》、《什么人在期待“中国股市崩盘”?》这两篇博文,点到了“肉食者”的痛处,警醒了他们当中的某些人,使他们认识到了A股熊市的危害性及牛市的重要性,从而才有了今天政府动用国库巨资来救A股的举措。为了避免他人说我有“吹牛”之嫌,大家可以在我的博客中寻找到我过去发表的有关救市的博文。
楼主发言:13次 发图:
  路过!
  我只知道我身边好几个人都去开户炒股了,不知道谁统计的持仓用户减少!
  @海角之林
22:03:29  我只知道我身边好几个人都去开户炒股了,不知道谁统计的持仓用户减少!  -----------------------------  我也不知道,但证交所知道!
  楼主说的不错,股市起的意义重大。楼主看到多少?
  顶一下!
  @扯不好蛋会疼
23:03:45  楼主说的不错,股市起的意义重大。楼主看到多少?  -----------------------------  应该能把历史高点6124踩在脚下!
  真敢说,,,,你启动的??  偶还在渐渐认识资本和资本主义后,发现股市必涨呢。。。    某些“人”比偶们的认识要深刻的多,才有今天之局。  设局的人启动的,更靠谱
  @扯不好蛋会疼
23:03:45  楼主说的不错,股市起的意义重大。楼主看到多少?  -----------------------------  @zhaojwhr
23:07:03  应该能把
高点6124踩在脚下!  -----------------------------  这个没啥顾虑的。只是过程几节台阶,每节多大范围的问题。
  明天楼主怎么看
  @wtwtwt01
23:07:23  真敢说,,,,你启动的??  偶还在渐渐认识资本和资本主义后,发现股市必涨呢。。。    某些“人”比偶们的认识要深刻的多,才有今天之局。  设局的人启动的,更靠谱  -----------------------------  你看看我最近三四年写的有关股市的博文,就知道我的功劳有多大了!
  @扯不好蛋会疼
23:18:34  明天楼主怎么看  -----------------------------  明天应该还是红盘!
  @扯不好蛋会疼
23:18:34  明天楼主怎么看  -----------------------------  @zhaojwhr
23:45:51  明天应该还是红盘!  -----------------------------  明天一只新股,后天大后天逐渐加大。
  @扯不好蛋会疼
23:18:34  明天楼主怎么看  -----------------------------  @zhaojwhr
23:45:51  明天应该还是红盘!  -----------------------------  @扯不好蛋会疼
00:00:52  明天一只新股,后天大后天逐渐加大。  -----------------------------  现在是政府在托市!每天成交量这么大,还说明不了问题吗?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eima223
08:16:49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英雄所见略同!
  @wtwtwt01
23:07:23  真敢说,,,,你启动的??  偶还在渐渐认识资本和资本主义后,发现股市必涨呢。。。    某些“人”比偶们的认识要深刻的多,才有今天之局。  设局的人启动的,更靠谱  -----------------------------  @zhaojwhr
23:43:03  你看看我最近三四年写的有关股市的博文,就知道我的功劳有多大了!  -----------------------------  不看。呵呵  知道一点就够了  当财富失衡,少数人大量的资本在实体市场饱和,没有利润的情况下,只有两条路  一个外流,一个发展虚拟市场。
  @wtwtwt01
23:07:23  真敢说,,,,你启动的??  偶还在渐渐认识资本和资本主义后,发现股市必涨呢。。。    某些“人”比偶们的认识要深刻的多,才有今天之局。  设局的人启动的,更靠谱  -----------------------------  @zhaojwhr
23:43:03  你看看我最近三四年写的有关股市的博文,就知道我的功劳有多大了!  -----------------------------  @wtwtwt01
12:05:03  不看。呵呵  知道一点就够了  当财富失衡,少数人大量的资本在实体市场饱和,没有利润的情况下,只有两条路  一个外流,一个发展虚拟市场。  -----------------------------  对你的观点,我也只能呵呵!
  还有2年,
  @wtwtwt01
23:07:23  真敢说,,,,你启动的??  偶还在渐渐认识资本和资本主义后,发现股市必涨呢。。。    某些“人”比偶们的认识要深刻的多,才有今天之局。  设局的人启动的,更靠谱  -----------------------------  @zhaojwhr
23:43:03  你看看我最近三四年写的有关股市的博文,就知道我的功劳有多大了!  -----------------------------  @wtwtwt01
12:05:03  不看。呵呵  知道一点就够了  当财富失衡,少数人大量的资本在实体市场饱和,没有利润的情况下,只有两条路  一个外流,一个发展虚拟市场。  -----------------------------  @zhaojwhr
14:47:08  对你的观点,我也只能呵呵!  -----------------------------  那就喝吧。
  楼主的分析我是支持的,就是信心市。否则还真不敢大跟了。  半年不看电脑不问股市,也许会省却蹂躏小心脏儿的激烈段。  但又有谁能做到?
  @扯不好蛋会疼
23:03:45  楼主说的不错,股市起的意义重大。楼主看到多少?  -----------------------------  @zhaojwhr
23:07:03  应该能把
高点6124踩在脚下!  -----------------------------  @扯不好蛋会疼
23:17:31  这个没啥顾虑的。只是过程几节台阶,每节多大范围的问题。  -----------------------------  可能会在6124点之前有反复,拉锯一段时间后再往上走!
  @扯不好蛋会疼
23:03:45  楼主说的不错,股市起的意义重大。楼主看到多少?  -----------------------------  @zhaojwhr
23:07:03  应该能把
高点6124踩在脚下!  -----------------------------  @扯不好蛋会疼
23:17:31  这个没啥顾虑的。只是过程几节台阶,每节多大范围的问题。  -----------------------------  @zhaojwhr
21:17:51  可能会在6124点之前有反复,拉锯一段时间后再往上走!  -----------------------------  楼主的信心远比我大。  我一直有纠结就是楼市还并未有实质下跌。老股民贼了且战且退,所谓新势力资金是谁?  H股持续大涨也会吸走,打新也会吸,  所以我觉得在四千至四千五之间拉锯墨迹一段,等等市场新资金等等B股H股不是不可能。当然这只是我个人闲扯,没有技术数据支持。
  @扯不好蛋会疼
23:18:34  明天楼主怎么看  -----------------------------  @zhaojwhr
23:45:51  明天应该还是红盘!  -----------------------------  @扯不好蛋会疼
00:00:52  明天一只新股,后天大后天逐渐加大。  -----------------------------  如今的股市不缺资金!所以说新股上市并不可怕!如今托市的是政府动用巨资在操作!
  @zhaojwhr 会涨到你再也受不了了,全仓买入套牢为止
  @扯不好蛋会疼
23:18:34  明天楼主怎么看  -----------------------------  @zhaojwhr
23:45:51  明天应该还是红盘!  -----------------------------  @扯不好蛋会疼
00:00:52  明天一只新股,后天大后天逐渐加大。  -----------------------------  @zhaojwhr
22:18:12  如今的股市不缺资金!所以说新股上市并不可怕!如今托市的是政府动用巨资在操作!  -----------------------------  有跟着美指走盘内调的意思,楼主觉得呢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字号: 】 【】 【】
银河证券:这波牛市结束方式将与07年大不同
作者:来源:证券时报
  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师孙建波认为,当前股市,与1929年和2007年的股市截然不同。工业企业不断上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热情高涨,科技进步此起彼伏,国企改革、简政放权释放活力,有足够的基础来支撑目前的市场。牛市下半场的最显著特征是,“二八分化”取代股票普涨,那些质地优良、价值尚未被完全发掘的股票成为市场的主角,拉动指数上涨。  牛市后半场怎么看?  孙建波:牛市已到后半段,风险收益越来越不对称。在这样一个全民加杠杆炒股的局面下,顶部虽不能准确预测,但历史经验表明当前估值水平已经处于高位水平。牛市的后半段,因下跌时抄底力量的存在,导致高位震荡的结束,右侧也至少有三个月的减仓期。  从时间来看,牛市的演绎仍在继续;从主题和板块来看,新的机会仍然层出不穷。下半场的最显著特征是,“二八分化”取代股票普涨,那些质地优良、价值尚未被完全发掘的股票成为市场的主角,拉动指数上涨。  股民做好参与下半场的准备了吗?  孙建波:下半场的操作中,对于普通投资者,建议采取谨慎策略,操作心理、交易心态非常重要。当大多数人不能控制自己交易心态时,就更要正确评估下半场的牛市特征,总结操作经验,不能过于轻率。  另外一个角度,投资价值的判断也是关键。从总市值来看,当某些股票需要数年增长才能与当前市值匹配时,高估值需要等待业绩的跟上。这个等待过程中,有调整也是难免的。如果投资者能够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有好的交易心理,面对突发波动能有铁的交易纪律;二是要对上市公司趋势进行判断,有能力甄别那些趋势正确的、总市值还有上涨空间的股票。再做到以上两点,就做好了继续参与牛市后半场的准备。  神创板究竟后续咋整啊?  孙建波:创业板超过3500点就是断了线的风筝,现在的创业板已经脱离了估值的约束,上行空间脱离了正常的基本面判断。  创业板的上涨有其独特的理由,互联网++、万众创业赋予了创业板更多的想象空间,得到了较高的估值;其次,这些被寄予厚望的创业板公司最终会被时间验证真伪。互联网++的企业特别多,只会讲故事而无业绩支撑的股票会跌的很惨,而那些抓住了发展趋势并有业绩贡献的上市公司将成长为新的蓝筹。  这波牛市结束时会不会套很多人?  孙建波:在资本市场的历史上,像2007年那样暴跌的事件只有一次,即1929年美国股灾。2007年,A股从6124点跌到1664点,用了一年时间跌掉70%,中间几乎没有喘息; 1929年美国股灾中,指数跌掉75%。  这两次股灾的一个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处于几个周期叠加的下行阶段。1929年和2007年都是技术周期和产能周期的最高点,比如1929年美国的小汽车生产过剩、房地产过剩,2007年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告终、电脑产能过剩、科技创新青黄不接,最终形成金融危机,导致股灾出现。  反观中国当前股市,与1929年和2007年的股市截然不同。工业企业不断上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热情高涨,科技进步此起彼伏,国企改革、简政放权释放活力,有足够的基础来支撑目前的市场。  当然,市场不可能永远上涨,市场震荡在所难免,调整也是必然。但正如我们前面所讲,只要交易心理稳健,能够找出市值增长仍存空间的股票,投资者并不需要太过担心。(来源:证券时报)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各位JRS如何看待这波牛市?????????????????????
6回复 214浏览
这波牛市确实热闹,认识一个哥们他母亲已经赚了小几十万了,身边有不少同学也进入股市里了
就我个人而言,对股市不太了解,不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有过人之处,也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所以暂时不敢尝试。有一些疑问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专家,感觉好像是每个人都在赚钱,那么最后亏钱的会是哪些人呢?这波牛市会如何收尾,会有多少人被套牢,对国家的经济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欢迎各抒己见。
如果你喜欢
的文章,可以。& & & &
收一切科比的鞋子,想出的PM
没人看。。。。。。。。
收一切科比的鞋子,想出的PM
等着割韭菜吧!发自手机虎扑
暴跌的r候的_是X的好rC
引用0楼 @ 发表的:
这波牛市确实热闹,认识一个哥们他母亲已经赚了小几十万了,身边有不少同学也进入股市里了
就我个人而言,对股市不太了解,不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有过人之处,也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所以暂时不敢尝试。有一些疑问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专家,感觉好像是每个人都在赚钱,那么最后亏钱的会是哪些人呢?这波牛市会如何收尾,会有多少人被套牢,对国家的经济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欢迎各抒己见。
亏钱的是楼主这样的人,现在么还在场外迟疑,最后拼不牢了冲进去了,咣当一下,全归你了,接盘侠
引用5楼 @ 发表的:
亏钱的是楼主这样的人,现在么还在场外迟疑,最后拼不牢了冲进去了,咣当一下,全归你了,接盘侠
我不会冲进去
收一切科比的鞋子,想出的P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38人参加识货团购329.00元7人参加识货团购198.00元25人参加识货团购559.00元24人参加识货团购499.00元126人参加识货团购850.00元31人参加识货团购599.00元27人参加识货团购178.00元42人参加识货团购449.00元15人参加识货团购139.00元240人参加识货团购127.00元274人参加识货团购688.00元757人参加识货团购149.00元六月随笔:股市上演抢头条,散户新年怎么过?;关于“牛市”的思路和思辨&&&理清当前行情的
六月随笔:股市上演抢头条,散户新年怎么过?
年关将近,股市也显得格外热闹,各种事件你方唱罢我登场,纷纷争抢财经头条。
先是统计局发布数据,中国1月制造业PMI时隔两年,再次跌到50枯荣线之下,意味着中国经济有再次陷入衰退迷局的可能。
随后,央行突然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显示出管理层对经济局势的担忧。遗憾的是,市场对此次降准并不激动,大盘非但没有上涨,反而出现大跌,失守3095点。这个点位的失守,使得大盘极有可能就此构筑双顶。
降准能否激发市场做多动能?争论尚在继续,50ETF期权以雷霆万钧之势杀入市场,股市的运行格局悄然改变,50ETF成分股毕竟属于市场大咖,它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如果机构爆炒50ETF期权,必然会在成分股上面动手脚,而一旦成分股成为期权的附庸,那么大盘的技术面将会像线团一样,怎么捋都捋不清。
当然了,关注大盘的人越来越少了,更多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个股,尤其是新股。早些时候,中文在线、再升科技、火炬电子、利民电子、永艺股份、快乐购、苏试试验、万达院线、龙马环卫、浩丰科技、昆仑万维、南华仪器……这些新股上市之后,都是连续十多个涨停板,激起市场对新股的无限热情。就在这个时候,管理层投其所好,在2月10日这一天,一口气发放17只新股的申购,让市场资金奔涌一级市场,使得二级市场的成交和活力明显锐减。
再接着的,是中国1月CPI同比增长0.8%,创出五年新低。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已滑向底线。老百姓刚刚还在为高通胀烦恼,现在CPI就直接跳入通缩包围圈了,就像南方大多数城市的天气,从夏天直接跨入冬天。
回顾一下,PMI破50枯荣分界线、降准0.5、50ETF期权、上市后连续十多个涨停、一天17只新股、CPI创五年新低……各种事件争抢财经头条,可谓热闹纷呈。这些事件,每一件事拿出来,都是大事,足以撼动一段时间内的市场动向,可是,这种接踵而至、纷至沓来,让市场来不及做出充分反应,就被下一个事件卷裹了进去。
想要关起门来自己做自己的股票?只怕也是个难事。早些时候,“满仓踏空”一词,精准地概括了大多数股民的境地,这是因为,大多数股民都情牵中小盘个股,而这一轮行情的主角,无疑是各种指标股。可就在我们将目标转向指标股的时候,创业板指数创出了历史新高,中小板指数也创出本轮行情的高点。在熊市里赚的钱,在牛市里全部亏掉了。那是因为,去年7月份之前,市场虽然整体疲软,但思路和主线还算清晰。而现在,市场逐渐趋向复杂,多线同开,难免让很多股民顾此失彼。
始终认为,我们普通股民都是近视眼,都是小胃。因为有近视眼,所以我们看不了太远的路,只能认真走好眼前的路;因为胃小,决定了我们毕竟不能太过贪婪,否则,就算吃得下,也要胀得难受,消化不良。
在1月29日,我个人连续发了两篇文章,认为大盘将展开调整,算是属于左侧思维。毕竟,那时行情还在火爆的氛围之中;目前大盘已跌破前低3095点,正在这个颈线位置纠结,一旦再跌一波,然后回抽,那么双顶很可能就此确立。这种研判,则偏向了右侧思维。为此佐证的,是市场对降准这则利好的打折,这是弱势行情的典型表现。
从2014年7月份启动,到06点,大盘涨幅近60%,这种疯狂的上涨,让人欣喜,同时也让人担忧。细水才能长流,这种决堤式的发泄,凸显了我们的急功近利,也凸显了我们的浮躁喧哗。
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大盘涨了这么多,也该跌了;就算不会见顶,调整一番,也很正常。年关将近,博弈的氛围趋向平淡,我们也就不要太热心了。当然,也不是说,大家现在就放假,什么事都不干了。最近新股密集发行,打新这种目前来开还是稳赚不赔的事,还是可以放手去干的。打中了,算是新年的红包;没打中,也无妨,至少不会产生亏损。
趋吉避凶,你懂,我懂,大家都懂。
六月随笔:关于“牛市”的思路和思辨
&&&&&&&&&&&&&&&&&&&&&&&&&&&&&&&&
( 14:37:51)
越来越多的人发表观点:牛市来了!
这些人包括媒体、券商、公募、私募、财经人士,以及大多数股民。
如果说股市是一条产业链,那么如果股市走牛,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有所裨益。媒体依赖点击率和收视率,券商依赖佣金和资产管理,公募和私募依赖受众群体拓宽,财经人士依赖名气和粉丝数量。而作为主要参与者,股民依赖的是什么?相对容易把握的价差。毫无疑问,没有人会不愿意股市走出牛市,甚至包括管理层在内。
可是,问题来了,一来就是仨:
第一,什么样的条件让股市走牛?&&&
理论上来说,股市的涨跌取决于供求关系,供不应求则涨,供过于求则跌。供求关系又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政策引导、舆论引导或是利益引导。这三种引导方式,主要依托于我们常见的字眼,诸如经济环境、整体估值、资金流向、机构行为、技术形态等等。
我们发现,这些在前几年动不动就挂在嘴边的字眼,在这一波行情里很少被提及,只剩下一个,成为呐喊牛市的王牌:资金流向。先前是沪港通,后面是降息,以及降准和再次降息的预期。沪港通和降息带来的资金到底有多大?相关评论却是语焉不详。
据报道,沪港通带来的是5500亿交换额度,从双向流通额度来看,香港市场流入沪市的,仅比可流出的多了500亿。这500亿相比当前两市几千亿的成交可以说是九牛一毛,但象征意义比较大,那代表着管理层吸引外资的一种态度。在全球竞赛宽松,唯独美国加息的国际金融大背景下,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战争,必须通过热钱的流动来体现。说得直白点,就是为了抢钱。以前国际热钱怕进了中国出不去,现在借助香港这个金融自由贸易港,使得这种担忧减少了。当然,管理层还是留了个心眼,毕竟沪港通的额度,是自己可以调整的。
至于降息,释放了多少资金呢?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也难以统计,毕竟,老百姓的钱到底怎么用,银行到底放不放贷,而这些钱是流入房市,还是股市,还是实体?这些都是不可量化的,只能靠猜。但是,我们可以体会到管理层意图:刺激消费和投资。只是李老大说了,要搞“强式经济”,不搞“强势刺激”,现在很多机构预测降准和再次降息会接踵而至,是否违背了李老大的意思?或者,我们老百姓没能正确领会李老大的意思?
无论如何,这一波行情属于资金市,这是不争的事实。机构因势利导,疯狂参与,让技术形态基本失效。这一切,背后的引导力量,就是政策。沪港通属于攘外,降息属于安内,所以这一波行情,就是一次攘外安内的政策市。
第二,牛市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通过政策引导,让股市走出牛市,这在中国股市,一点也不让人觉得奇怪。就像开着车子冲进人群,总会杀出一条路出来一样。可是,路开出来了,是人群纷纷躲开,主动开出一条路,还是从人群之中压过去,开出一条血路?这一点,就值得思考了。
对于牛市的定义,有很多种。1、大盘和大多数个股站上250日均线;2、利好被放大,利空被打折;3、新开户大增,俗称韭菜赶着入市;4、卖菜大妈成了股神,张口闭口推荐股票;5、CPI出现拐点,由跌转涨;6、百元股票漫天飞舞;7、屁大点事就奔涨停;8、管理层三天两头就发布利空,给市场泼冷水;9、慢涨快跌;10、有绝对的龙头板块和明星个股、11、经济形势一片大好;12、个股业绩不断刷新高;13、居民总存款大于两市总市值……
由此可见,股市被称为牛市,有很多的特征和标准,目前这波行情,有的满足,有的不满足。特征和标准不同,得出来的结论也会不同。你可以说现在是牛市,因为现在大盘站上了250日均线,因为个股屁大点事就奔涨停;我也可以说现在不是牛市,因为CPI没有出现拐点,因为现在的市场涨得很快,因为现在的基本面并不算好,因为现在的居民总存款少于两市总市值。我不能说你错了,你也不能说我错了,大家标准不同罢了。
而真正判断谁对谁错,是一轮行情走完之后,才能盖棺论定。
2005到和2007年,这波行情从998点起步,走到6124点,大盘翻了六倍。在2008年年底的时候,开始清算了。毫无疑问,那是一波牛市,因为那波行情很大,满足了牛市的绝大多数特征。尽管在6000点前后,很多人吆喝着要涨到10000点,超过道琼斯。
2008年年底到2009年7月份,大盘从1664点涨到3478点,当时很多人撕心裂肺地呐喊,牛市来了!大盘要再次站上6124点!10000点不是梦!可是,2010年到来,水落石出,这一波行情满足的只是牛市的少部分特征。很多人狡黠地表示,这是一波小牛市。
在这之后的2010年10月、2012年的“2132钻石底”、2012年12月、2013年9月,市场曾多次出现集体呐喊“牛市来了”,可是,最终证实,那只是多次间歇性癫狂而已。
这一轮行情算不算牛市?每个人都有发表观点的权利,只要你能拿出足够的论据,而不是信口瞎喊。只是,现在说谁对谁错,言之尚早。
第三,牛市就是捡钱的时候?&&&
股市里总有那么一群好人,明明知道蛋糕只有那么大,偏偏无比迫切地鼓动别人去吃蛋糕。而他们自己呢?似乎看着别人吃蛋糕,自己流口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如果这种鼓动出现在低位,哪怕是鼓动完之后,市场继续下跌,那还是值得肯定的,说明这人还有良心;可如果这种鼓动出现在高位,就居心叵测了。可是,我们遗憾地发现,大盘越是疯狂往上涨的时候,就有越多的人鼓动“牛市来了”。有些人写评论文章,认为你如果这个时候还不进场,比他自己死了亲妈还难受。
可是,市场真的必须走牛市吗?不一定。现在有股指期货,有融券,马上有ETF期权,对于机构和大户而言,下跌也可以赚钱,上涨也可能导致亏钱。而对于管理层而言,只要股市交易活跃,融资功能和吸收社会闲余资金的功能正常运行,就可以了,单边上涨反而不利于这两个功能的实施。既然如此,何必牛市?
话又说回来,假设这轮行情就是个牛市,但牛市就是捡钱的时候吗?也不一定。这一轮行情里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满仓踏空”。很搞笑也很凄美的一个词,手里买了一堆股,但赚了指数没赚钱;还有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在熊市里赚的钱,在牛市里亏完了”。现在股市的场面大了,种类多了,但大多数时候,资金其实并不多,所以机构在大多数时间里都是集中火力做热点板块和个股。中小板和创业板在近两年表现靓丽,也许是得到了行政命令,也许是一窝蜂地行为,机构在近几个月疯炒指标股。在资金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只能是调仓换股了。
很多人说,中国股市都破万亿了,创了世界纪录,难道说,中国股市还缺钱吗?诚然,中国股市不缺钱,但缺的是信心,只要大家都有信心,而且都做多,不用多少钱,就能让大盘翻番。很多个股一字板无量涨停,就是最好的佐证。问题是,就像鱼水之欢,到达高潮是正常的,但你总不能要求一直都是高潮吧?另外的一个问题是,现在潮退了,又意味着什么?
之后,大盘仍然在一路攀升,一直到10月16日才见顶。这五个半月的时间里,指标股仍然亢奋,但大多数中小盘个股已经筑顶。我们能说这五个半月的时间不是牛市吗?
三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近期大盘有调整的意愿,但抗拒调整,每一次的调整,就会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杀入,让没有卖股的人心生侥幸,让卖了股票的人后悔,从而认可市场,进而放松警惕。阳光之下,没有新鲜事,行情会变,人心和人性不变。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前发生过,以后还会发生,只是当局者迷,不知道以史为鉴罢了。
其实,大道至简:你认为赚钱容易,就是你的牛市;你要是认为赚钱难,大盘就算冲破云霄,涨到天上去了,和你又有几毛钱的关系?
理清当前行情的头绪
&&&&&&&&&&&&&&&&&&&&&&&&&&&&&&&&&&&&&
&( 13:59:02)
&&&&&&&&&&&&&&&&&&&&&&&&&&&&&&&&&&&&&&
有人说,大盘将进入超级牛市;有人说,大盘将展开断崖式暴跌。
谁对?谁错?该相信谁?
当我们问出这三个问题,说明现在的我们,暂时要歇一歇了。因为,稀里糊涂地继续参与,亏钱是大概率事件。就算是运气好,赚了钱,也只会徒增侥幸和麻木,为下一次亏损埋下隐患。别不好意思承认,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我们只是其中的一份子而已。
那么,这时我们应该好好想一想这三个问题,理清当前行情的头绪。
说市场进入超级牛市,这是一种典型的右侧思维。所谓右侧,就是在行情已经形成明朗的趋势之时,顺势做出的研判。理论上来说,大盘站上年线,并且均线走出多头排列,就算是牛市。这一点,打开软件就可以看得到。机构、媒体、财经人士,他们也顶多扯上沪港通和降息,没什么了不起。
不过,这只是牛市的一种定义,除此之外,还有“利好被放大,利空被打折”、“新开户大增,俗称韭菜赶着入市”、“卖菜大妈成了股神,张口闭口推荐股票”、“屁大点事就奔涨停”、“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个股业绩不断刷新高”、“居民总存款大于两市总市值”……等一系列定义,绝大多数的人发表观点,都是逮住一个算一个,拿起麦克风就引吭高歌。浮躁得靠博取眼球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年代,对错好坏不是重点,关键看有没有人鸟你。
我们设定,这就是一轮牛市,那么在牛市里出现断崖式的暴跌,正不正常呢?再正常不过了!2007年算是大牛市吧?5月30日到6月5日,大盘连续暴跌,5个交易日,跌了931个点,跌幅达21.48%。可能有人要抬杠,说这是政策突发利空。这就不对了,政策市里允许政策助涨,就不允许政策助跌?我们再换个品种,把视线放宽一些,美国股市从2009年3月启动,一直涨到现在,典型的大牛市,这期间,至少出现六次断崖式的暴跌。
当然,断崖式的暴跌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大盘见顶了。那么大盘有没有可能见顶了呢?极有可能。为什么呢?因为这波行情本来就是个政策主导的资金市,其主要作用在于“攘外”和“安内”。管理层把股市推高,目的是吸引资金,一方面是吸引国际热钱,利用沪港通这个工具,借道香港,进入中国大陆;一方面吸引社会闲散资金,铸造一个水池,维护金融秩序的同时,发挥股市的融资功能,完成产业转型。
如果股市一个劲地走高,国际热钱和社会闲散资金望而却步了,那这个游戏怎么玩得下去?你说券商违规进行融资融券,这事管理层最近才知道?你说高送转股票有猫腻,这事管理层最近才知道?显然不是,只是适当的时候拿出来给市场泼冷水罢了!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让股市保持宽幅震荡,或是震荡上扬,这样才能让资金流动起来,这样才能让股市健康起来,这样才能让细水长流起来。要不然的话,把弹簧拉得很直,就成了铁丝了,哪里还能发挥弹簧应有的弹性?
现在市场走得好好的,虽然偶尔有调整,1月19日大盘更是暴跌近8%,但是,坑挖得很快,填得也很快。卖了股票的人懊恼后悔,没卖股票的人满心欢喜,于是,就像老鼠掉进米缸里一样,逃跑的老鼠又回到米缸,和胆大的老鼠一起疯狂吃大米,结果,老鼠越来越胖,米缸逐渐见底,老鼠再也跳不出米缸了。那么,那些在米缸还没见底,自己也还没吃胖的时候,就跳了出去的老鼠,属于左侧交易者。同理,现在大盘还没有爆发大的风险,在这个时候判断要出现暴跌,及时离场,属于典型的左侧思维。
总结来说,说大盘现在是牛市,属于右侧思维;说大盘要出现断崖式暴跌,属于左侧思维。无论是右侧,还是左侧,这都没有错,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在操作思维的基础上建立一整套清晰的操作模式。MACD指标的金叉死叉以及红柱绿柱,属于典型的右侧交易系统;KDJ指标的J值,属于典型的左侧交易系统。我们买卖股票,要么单看MACD,要么单看KDJ指标的J值,如果混用,脑子想不混乱都难。就好比开车,你一只脚踩油门,一只脚踩刹车,让车子怎么动?
所以,在买卖股票之前理清思路,是我们投资获利的根本要诀。要想每一笔操作都赚钱,那是神仙才能办得到的事;每一笔都瞎猜乱做,那是嫌钱多的土豪做的事情。高手不是天天赚钱,而是明白自己能赚什么钱,然后把能赚到的钱毫不客气地赚到手。
注1:关于左侧交易和右侧交易,在《》中,会有详细讲解,欢迎阅读。
注2:点击《》,查看详情。
注3:六月冬眠侃股市,写我所想,仅供参考,有理无理,请一笑置之!
2014年股市的那些流行语
&&&&&&&&&&&&&&&&&&&&&&&&&&&&&&&&&&&
&( 09:33:25)
&&&&2014股市流行语有哪些脍炙人口的,2014年A股创下了哪些高级流行语?2015年股市将继续延伸的流行语有哪些?2014股市流行语有且行且珍惜,2014股市流行语有安静地做个美男子,
2014股市流行语有也是蛮拼的,2014股市流行语有挖掘机技术哪家强, 2014股市流行语有有钱任性、涨姿势、满仓踏空、 NO ZUO
NO DIE 、什么仇什么怨等等,这些都是2014股市流行语,也将是2015年股市将继续延伸的流行语。
1.“且行且珍惜”
打新一族今年赚30%,明年中签不易
【出处】日,马伊琍微愽回复文章出轨事件:“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被网友争相造句。
【事件】2014年,新股盛宴重启,上市首日无一例外秒停,让打新一族获取丰厚收益。南京股民潘先生介绍,2014年其打新收益约30%。但明年预计收益会下降。因为“打新者会越来越多,中签率也会降低。”堪称“打新容易,中签不易,且行且珍惜”。
2.“NO ZUO NO DIE”
  大数据挖出美女经理“老鼠仓”,居然还亏了
  【出处】动漫《机动战士Z高达》第12集中卡缪·维丹连续击坠两架FF-S3剑鱼战斗机时的两句台词:“不反抗就不会死,为什么就是不明白?”后被网友变成“不作死就不会死”或“NO
ZUO NO DIE”,意为“没事找事,结果倒霉”。
  【事件】在资本市场最“NO ZUO NO
DIE”的行为,莫过于挑战底线玩“老鼠仓”。2014年,由于证监会通过沪深交易所的大数据系统,把2009年之后的交易数据全面比对,使得以往需要举报才发现线索的“老鼠仓”纷纷现形。典型案例比如8月14日,39岁的华夏基金原基金经理罗泽萍被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抓获。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汇丰晋信固定收益投资基金经理钟小婧的“老鼠仓”行为,她是名80后美女,整了300多万资金做“老鼠仓”,到案发时居然还亏8万多。
3.“什么仇什么怨”
  金价大跌、“中国大妈”惨被套
  【出处】一男子在公交车吃瓜子并将壳乱扔,一穿西装小伙规劝,瓜子男不停重复“我跟你有什么仇什么怨”,连说37遍,网络走红。
  【事件】2013年4月国际金价大跌,“中国大妈”疯狂抢金一战成名。但好景不长,金价反弹后再次暴跌,大妈们惨被套牢。今年10月,国际金价再创56个月来新低,“中国大妈”又疯狂“抢金”,继续被高位套牢。令人慨叹大妈们跟黄金是“什么仇什么怨?”好在今年跌的不只是黄金,油价2014年也创“十连跌”,在A股利好则是由此推动航空股集体涨停。
4.“安静地做个美男子”
&&&“沪港通”预期火爆平静运行
  【出处】《万万没想到》第二季第一集,“叫兽易小星”扮演的唐僧的口头禅:“我想我还是安静地当一个美男子算了”。偏正短语,重点在“安静”,意为“保持平静、不折腾。”
  【事件】日,沪港通开通。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第一次直接向大陆之外的大资本市场开放。开通之前,各界预期将十分火爆,认为额度或将一抢而空。但开通之后不温不火,呈“南热北冷”之势,股民戏称其较好地诠释了何为一枚“安静的美男子”。
  对于沪港通的未来,各界仍长期看好。如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说,沪港通如同煲汤,应慢慢煲。业内认为A股体量在未来五到十年将由于沪港通启动获得巨大增长,带来长期牛市,同时对人民币国际化意义重大。
5“满仓踏空”:牛市风起,我的股票却全不涨
  【出处】2014年A股暴涨中诞生的网络流行语,比喻行情虽好却没赚到钱,因为大涨的总不是自己手里的股。类似的网络流行语还有“涨停跑输”、“满仓套牢”等。
  【事件】11月突然启动的行情中,以银行、保险、券商为代表的金融板块大涨,但近9成散户因手里没有这些股票而“满仓踏空”,看似矛盾,却是活生生的现实。“满仓踏空”很虐心,但更悲哀的是从“满仓踏空”到“满仓套牢”。12月9日,A股暴跌,超150只股票跌停。股民哀叹,“满仓踏空”后就果断融资追加银行股,没想到暴跌换来“满仓套牢”。
6.“涨姿势”IPO注册制改革方案已递交
  【出处】“长知识”的谐音。这么表达是为了不那么严肃、让自己与别人都轻松。另一个原因是许多人打字用拼音输入法,选字频率靠前。
  【事件】股票上市制度包括注册制和核准制。通俗理解,核准制需要监管部门行政审批后方可上市。企业能上市好比是跳过龙门的鲤鱼,即便将来亏损也还有“壳价值”。而没“过龙门”的企业,即便再优秀,估值也无法充分体现。此外,行政审批还带来寻租的机会。注册制只要公司提交相应的资料合格就可上市。
  我国目前是核准制,但2014年加快了注册制改革步伐。11月底IPO注册制方案递交国务院,预计最快明年下半年推出。专家认为,注册制正式推出后,暴涨暴跌或终结。且有望迎来A股“慢牛短熊”新格局。
7. “有钱,任性”
  A股单日交易量破万亿创世界纪录
  【出处】一老人被骗去7万,但他发现上当后仍汇钱,理由是想看看骗子究竟能骗多少,直到50万汇出、骗子被警察抓到为止。网友仰天长叹:“有钱,就是任性啊!”
  【事件】临近年末,“有钱、任性”的A股让股民难淡定,两市总成交额连创万亿天量。
  独立财经撰稿人皮海洲认为,万亿天量与A股投机性有密切联系。上周末,管理层也放话将查部分券商的融资业务,万亿成交量将何去何从?或许同样得拭目以待。
8.“挖掘机技术哪家强”
  券商板块2个月整体上涨100%
  【出处】本是蓝翔技校招生的广告语,意为“在某行业中谁的实力最强”。
  【事件】10月以来,券商板块整体涨幅超100%,以至于股民新段子称:相亲时女问男有房没?有车没?皆答无。女拂袖离去,男说“我有20万券商股”,顷刻留得美人。
  明年券商股还能继续“最强挖掘”吗?看好大牛市的机构认为券商板块明年仍将耀眼,同时互联网金融、国企改革等主题投资机会将长盛不衰,军工板块也被不少机构的2015投资策略提及。
2014年转眼只剩4个交易日,回顾这一年,A股从“熊”到“牛”再到“疯牛”,短短半年就大逆袭;资本市场的涨幅、成交、板块、监管等话题不断。对应A股十大焦点事件以今年网络流行语进行盘点解析。
9.“也是蛮拼的”
  熊了7年的A股涨幅重回第一
  【出处】《爸爸去哪儿2》中被曹格多次提及的口头禅,通常对应:“为了完成某件事,也是蛮拼的。”
  【事件】2014年上证指数从2112.13
点起步,上半年波澜不惊。但7月一到,A股“熊”皮褪去,“牛”头昂起,进入11月更是“疯牛”奋蹄,至上周末收盘,今年A股涨幅达39%,稳居全球第一。
  评价2014年牛市,比较一致观点是“资金推动型”牛市。明年A股涨幅还拼不?在风险提示的同时,各路研究人员也对2015年A股满怀期待,最让人惊诧的是大摩亚洲和新兴市场首席策略师Jonathan
Garner称沪指将于2015年底涨至16785点(逗逼的嘴,无人可解)。
注:本文转自网络,原作者不详。
&& (源自:六月冬眠的博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暴跌不会逆转牛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