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 显卡超频了 懂这方面的大神给个建议如何超频效果i3 530最佳超频主板 坐等回复!!!

查看: 9712|回复: 53
小K原创第八弹——Y450显卡超频实战及超频BIOS制作
本帖最后由 kylo1989 于
22:22 编辑
这两天学校搞一个什么显卡超频比赛,然后学弟学妹上来找我,大家懂得,然后我又不知道跟他们说这个概念,干脆就抽了一下午把自己笔记本玩了个超频,写个教程给他们看看。顺便呢,发到卡饭来,在硬件区,小K都已经是半年没发帖的,在此跟大家道个歉……
好吧,废话少说,开门见山。
既然是要显卡超频,究竟超哪些,相信很多人都很迷茫了,那我就先说说显卡的几个重要频率概念:
核心频率:指显示核心的工作频率,其工作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显示核心的性能,但显卡的性能是由核心频率、显存、像素管线、像素填充率等等多方面的情况所决定的,因此在显示核心不同的情况下,核心频率高并不代表此显卡性能强劲。
显存频率:指默认情况下,该显存在显卡上工作时的频率,以MHz(兆赫兹)为单位。显存频率一定程度上反应着该显存的速度。显存频率随着显存的类型、性能的不同而不同,SDRAM显存一般都工作在较低的频率上,一般就是133MHz和166MHz,此种频率早已无法满足现在显卡的需求。DDR SDRAM显存则能提供较高的显存频率,因此是目前采用最为广泛的显存类型,目前无论中、低端显卡,还是高端显卡大部分都采用DDR SDRAM,其所能提供的显存频率也差异很大,主要有400MHz、500MHz、600MHz、650MHz等,高端产品中还有800MHz或900MHz,乃至更高。
流处理器频率:也称为渲染器频率,这个在nvidia芯片上用的相对要多,在Ati芯片上貌似没怎么涉及过。
然后是超频思路,超频有很多思路,什么软超,硬刷什么的,其实呢,都是更改以上的三个频率达到超频目的。对于台式机,很多时候可以在BIOS下面直接调节这三个频率,但是笔记本的BIOS基本上是没有这个设置的,除非是那种霸气的游戏本。
对于相小K这样的P民阶级就只能自己折腾BIOS了,直接在BIOS设置好要超到的频率,然后刷入新BIOS直接达到目的……
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一个问题要解决了,超到多少算是合适呢,相信这个问题很多人都纠结过,其实呢,现在有一款软超软件,相信很多玩过超频的玩家都知道,影驰的魔盘magic panel HD,这个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测试出我们的显卡合适的超频幅度,安装好了之后就是这样:
魔盘.jpg (38.66 KB, 下载次数: 5)
10:12 上传
我们首先选中GPUI这个选项卡,如果是台式机,先把风扇转速拉到100%,然后选择右面的3D PERF,然后双击核心电压和流处理器的那个小锁进行解锁,然后在原始频率的基础上一点点往上加,第一个加核心频率,第二个加显存频率,第三个加流处理器频率,个人习惯就是5点为梯度往上加的,大家要是耐心的可以慢慢测试,调试好了之后,点击下方《应用》,这事后观察屏幕是否花屏,风扇是否转速很大,如果一切正常的话,再往上加,这样一次一次就可以得到相应显卡的极限超频频率,如果是网上有大神已经测试出来的,大家也可以借鉴,当然,最后一定要把这个频率记下来(待会儿需要写入BIOS进行设置的,小K建议把每个极限频率都往下拉25,毕竟要给硬件留些空间,保护硬件嘛)。
一般笔记本是不会有独立的显卡BIOS(也成VGABIOS)的,所以我们要去主板BIOS里面找这个显卡BIOS,然后分离出来进行修改,修改完了再对照原主板BIOS修改,这样就可以达到修改显卡频率的目的,刷进机器之后也是一劳永逸,说了一大通,其实就是硬刷超频的原理啦。
要修改的话,需要下面这几个工具:
Ultraedit:
Ultracompare:
那现在就是去找官方的BIOS了,我这个Y450现在官方最新的BIOS就是17CN44WW,完整文件名是17CN44WW.WPH
下面我们用ultraedit打开这个原始BIOS,搜索——查找——如图操作:
ULTRAEDIT查找GT216.jpg (162.84 KB, 下载次数: 4)
10:12 上传
定位到GT216,确定显卡BIOS起点,记录显卡BIOS起点行数。
显卡BIOS开头.jpg (165.01 KB, 下载次数: 3)
10:12 上传
继续查找——去掉ASCII,然后填入N个FF,向下查找,进而确定显卡BIOS终点,也要记录行数。
若干FF进行搜索.jpg (145.15 KB, 下载次数: 3)
10:12 上传
显卡BIOS结尾.jpg (137.42 KB, 下载次数: 3)
10:12 上传
用winhex打开这个17CN44WW原始BIOS,也搜索GT216,寻找显卡BIOS起点。
winhex查找GT216.jpg (181.63 KB, 下载次数: 4)
10:12 上传
确定起点,右键选为起点。
winhex选取起点.jpg (210.11 KB, 下载次数: 3)
10:12 上传
然后根据之前记录的显卡BIOS终点行数记录找到终点位置,右键选为终点。
winhex选取终点.jpg (200.49 KB, 下载次数: 3)
10:12 上传
将刚才截取的这一段输出为显卡BIOS,文件名为英文和数字就可以,这里为了方面先取名VGA.ROM,后缀必须是ROM。
winhex置入新文件.jpg (103.19 KB, 下载次数: 5)
10:12 上传
用nibitor打开刚才输出的VGA.ROM,定位到相应行数,确定几个频率值的位置,然后根据10进制转换16进制的算法将之前得到的最合适的频率转换为16进制频率,根据他的排列方法填入,保存文件为VGA1.ROM即可。
nibitor打开hexview.jpg (152.73 KB, 下载次数: 4)
10:12 上传
nibitor修改频率.jpg (151.18 KB, 下载次数: 4)
10:12 上传
用ultracompare打开这两份显卡BIOS的ROM,工作模式选择为二进制快速,看着两份文件中的区别,左边为原始文件,右边为修改完频率的文件,红色部分为更改部分,然后用winhex打开17CN44WW的原始BIOS,找不同的地方进行修改,当然只需要找显卡部分的,别的部分没动。
UC比对文件.jpg (176.57 KB, 下载次数: 3)
10:12 上传
PS:这个部分必须相当细致,不能出错,耐心,看,一般都能看到有几处区别的,这个是6处,每一处都修改好了保存17CN44WW的BIOS文件就是修改好的超频BIOS了。
最后一步就是刷入机器了,之前我每次刷新BIOS都是DOS下操作,今天居然发现一个Windows下刷新联想机器的工具,自己试过,确定可以用,参数那部分不用改,直接改下刷入BIOS的路径即可。
Windows下BIOS刷新工具:
刷新工具.rar
PS:刷BIOS风险很大,必须要接上外接电源,刷新过程可能会有假死状况,耐心等待即可,千万不能强制关机,这个程序支持自动重启,重启成功了再用GPU-Z看看频率是否变化。
以下为效果图:
原始频率:
Y450显卡原始频率.jpg (55.02 KB, 下载次数: 3)
10:12 上传
Y450合适超频.jpg (53.04 KB, 下载次数: 3)
10:12 上传
Y450显卡超频频率.jpg (52.57 KB, 下载次数: 3)
10:12 上传
鲁大师硬件.jpg (98.72 KB, 下载次数: 3)
10:12 上传
鲁大师跑分.jpg (80.68 KB, 下载次数: 4)
10:12 上传
下面放出制作好的BIOS,
超频频率为650,950,1500
下载地址:文件.rar
本教程PDF打包下载:
小K原创拆机教程第七弹—...及超频BIOS制作.rar
本教程最终解释权归卡饭论坛kylo1989,对于刷新BIOS造成任何机器损坏均与作者无关,未经作者允许,不允许任何转载,谢谢合作!
多久没这么给你加过人气了
版区有你更精彩: )
原创精品!
辛苦了,前来支持!
shijing34 发表于
辛苦了,前来支持!
谢谢机油……
超现实主义
科技含金量高,支持!
进来拜读高手的作品,不过修改显示BIOS,记得AMI之类的都有相应的软件,可以制作显示BIOS,然后加入到BIOS中去的
文章不错,我想问下小K,乃究竟什么学校,还搞OC比赛,怎我以前读书的学校貌似到现在都从来没有搞过这方面的比赛?
笔记本显卡。。。。
cnseatech 发表于
进来拜读高手的作品,不过修改显示BIOS,记得AMI之类的都有相应的软件,可以制作显示BIOS,然后加入到BIOS中 ...
笔记本的BIOS一般是不可以修改的,除了牛逼霸气的游戏本,一般现在笔记本把显卡BIOS集成在主板BIOS里面,并且都是16进制数,所以修改就比较难,就这款机器来说,我提取出来的显卡BIOS都无法用工具直接改,只能自己通过16进制数自己算,然后直接写16进制数进去……
当然台式机很多BIOS直接就可以设置显卡频率,用魔盘开出来合适频率之后,直接改上去就OK了,笔记本主流的还是软超,得有软件开机运行修改的,魔盘可以算得上这么方面的经典工具了……
清风皓月 发表于
文章不错,我想问下小K,乃究竟什么学校,还搞OC比赛,怎我以前读书的学校貌似到现在都从来没有搞过这方面的 ...
这个和学校没啥关系,就是赞助商的事,金品比较丰厚,听说最低都是影驰超频版的GTX630吧,什么雷蛇无线那都是随便给,所以都比较拚,但是我不允许参赛,只能裁判,尼玛,坑爹啊……
光之优雅 发表于
笔记本显卡。。。。
优雅妹妹,要不要试试呢?我亲自指导你啊……
Copyright & KaFan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苏ICP备号 ) GMT+8,来谈谈CPU超频---over clock
查看 (800)
严格意义上的超频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是指任何提高计算机某一部件工作频率而使之工作在非标准频率下的行为及相关行动都应该称之为超频,其中包括CPU超频、主板超频、内存超频、显示卡超频和硬盘超频等等很多部分,而就大多数人的理解,他们的理解仅仅是提高CPU的工作频率而已,这可以算是狭义意义上的超频概念。英文中,超频是&OverClock&,也被简写成OC,超频者就是&OverClocker&,它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超越标准的时钟频率,因此国外的朋友们也认为让硬件产品以超越标准的频率工作便是超频了。而至于超频的起源目前已无法考证,谁是始作俑者更是无人知晓,其起源大概是从生活在386时代的前人开始尝试,至今超频的发展还是依然有迹可寻。  有人说超频是在钻CPU制造商设计和制造中的空子,也有人说这是为了榨干CPU的性能潜力,要解释这两种说法,这需要从CPU的制造方面开始说起。CPU是一种高科技的结晶,代表人类的最新科技实力,所以它的制造同样也需要最先进的技术来完成。正是由于CPU总是位于科技潮水的最前沿,所以即使以Intel的实力,依然无法做到对CPU生产过程的完全监控和掌握,就是说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夹杂在CPU制造其中。这就造成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无法完全确定一款CPU最合理的工作频率。简单的来说就是某生产线上制造出的CPU只能保证最终产品在一定频率范围之内运行,而不可能“恰好”定在某个需要的频率上。至于偏差情况有多严重,则要视具体生产工艺水平和制造CPU的晶圆片品质而定。因此生产线下来的CPU每一颗都要经过细致的测试以后,才能最终标定它的频率,这个标定出来的频率就是我们在CPU壳上看到的频率了,这个频率的高低完全由CPU生产商来定。  一般来说,CPU制造商都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而预留的一点频率余地,例如实际能达到2GHz的P4&CPU可能只标称成1.8GHz来销售,因此这一点CPU频率的保留空间便成了部分硬件发烧友们最初的超频的灵感来源,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这失去的性能自己给讨回来,这便发展到了CPU的超频。如何超频&&&&要说如何去超频就要先讲一下CPU频率设定的问题。CPU的工作时钟频率(主频)是由两部分:外频与倍频来决定的,两者的乘积就是主频。所谓外部频率,指的就是整体的系统总线频率,它并不等同于经常听到的前端总线(FrontSideBus)的频率,而是由外频唯一决定了前端总线的频率??前端总线是连接CPU和北桥芯片的总线。AMD系统前端总线频率是两倍的外率,而P4平台上是4倍的外率,只有在以前的老Athlon和PIII/PII平台上,前端总线频率才和外频相等。目前主流CPU的外频大多为100MHz、133MHz和166MHz,Intel基于200MHz外频(即FSB=800MHz)的P4才刚刚发布,而AMD公司800MHz前端总线的Athlon还没有发布。倍频的全称是倍频系数,CPU的时钟频率与外频之间存在着一个比值关系,这个比值就是倍频系数,是个简称倍频,倍频是以自然数为基础的数字,以0.5为间隔,例如11.5,12,13这类,现在最高的倍频能达到将近25。比如P4&2.8G&CPU就是由133MHz的外频乘以21的倍频得到的。&&&&超频从整体上来说,就是手动去设置CPU的外频和倍频,以使得CPU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下,然而现在Intel的CPU倍频都是锁死的,而AMD&AthlonXP也仅有很少数的产品是没有锁倍频的,因此现在的超频大多数都是从外频上面去做手脚,也就是提高外部总线的频率这个被乘数来使CPU的主频得以提高。&&&&现在的主板厂商很多都作了人性化的超频功能,因此超频的方法也从以前的硬超频变成了现在更方便更简单的软超频。所谓硬超频是指通过主板上面的跳线或者DIP开关手动设置外频和CPU、内存等工作电压来实现的,而软超频指的是在系统的BIOS里面进行设置外频、倍频和各部分电压等参数,一些主板厂商还推出了傻瓜超频功能(例如硕泰克的红色风暴&RedStrom)就是主板可以自动以1MHz为单位逐步提高外频频率,自动为用户找到一个让CPU能够稳定运行的最高频率,这是一种傻瓜化自动化的超频。此外一些针对超频玩家而推出的主板还可能带有DEBUG指示灯为超频者在超频中提供指示与帮助,DEBUG指示灯[图DEBUG]就是板载在一块DEBUG卡,有两位7段数字的作为显示,计算机在启动过程中会自动顺序检测个部分硬件是否连接好并工作正常,如果哪一部分出现问题,就会在显示出该部分的代号,这样用户就可以很容易的按照手册找到出现问题的是哪个部分,便于超频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最终没有问题,顺利启动通过,就会显示&FF&的字样,也指示一切正常。硬超频:&&&&现在采用纯跳线方式超频的主板已经没有了,代替它们的都是采用DIP开关这样的形式,而现在的CPU都是所频的,倍频设置都是主板自动侦测,因此一般倍频设置也被省略了。下面我们以磐英EPOX&EP-4SDA+主板为例说明一下如何调节DIP开关来进行硬超频。如图所示,在这款P4主板上可以看到四个印刷表格,仔细看一下,他们分别代表的是:SW1--AGP电压调节(AGP&4X);SW2--DDR内存电压(VCC2.5);SW3--CPU核心电压(CPU&V-Core);SW4--CPU增加电压量(CPU&VOLTAGE),此外还有JCLK1这个跳线,可以设定外频是100MHz、133MHz还是自动。如果我们现在用一块P4&2.0GA&CPU进行超频测试,它的规范频率设置应该是100MHz&x&20=2000MHz,如果采用硬超频,就需要把外频从标准的100MHz提升到133MHz,而至于CPU是不是能以133外频工作(2.66GHz),那就是另一回事情了。从说明上[JP1-1.JPG]可以看到,默认的位置是3-4连接,也就是自动侦测CPU外频,我们需要把1-2短接,强制将外频设定在133MHz下!改后如图所示,需要注意的是有三角标示的那一端为第一针,顺序不要搞混。&&&&此外为了提高整体的稳定性,也是为了做示范,我们打算把CPU的核心电压和内存电压也都提高一些,而SW1的AGP电压就不改变了,因此我们还需要调节SW2、SW3和SW4这三个DIP开关。首先调节SW2的内存电压,DDR默认电压为2.5V,我们可以适当的提高到2.6V,如表格所示需要将默认状态的OFF-OFF-OFF改变成OFF-OFF-ON,修改后的SW2如图。P4&CPU的标准电压为1.5V,我们打算将超频后的电压设定在1.65V,CPU实际的工作电压==BIOS设置+SW4的设置电压(SW3设为AUTO)==SW3设置电压+SW4的设置电压(BIOS设置为DEFAULT)。现在BIOS设置为默认电压,那么需要调整SW3和SW4的设置。SW3默认设置都是OFF,我们打算将电压设置为1.55V,按照主板上所示,我们需要把1\2\5\6四个开关都置于ON的状态下,调整好了以后如图。另外的SW4-CPU增加电压量上我们也要设置成+0.1V,因此根据图中所示,我们还需要把SW4的第一个开关放在ON的位置上,调整前后的SW4如图。硬超频部分的工作就这么多了,下面你要做的工作就是检查一下硬件各部分的连接,准备尝试开机了。&&&&2.软超频:&&&&软超频就是开机以后进入系统的BIOS中,进行超频设置的过程。进入BIOS的方法是开机以后按下DEL键或是F1键就直接进入主板的BIOS中了,不同BIOS版本的主板进入方式会有一些不同之处,图是Award&BIOS,进入方式为按下DEL键;而Phoenix&BIOS大多是要按下F1键来进入。不同BIOS版本,不同的平台中软超频的设置方式也存在一些差异,在此我们以Award&BIOS、AMI&BIOS和Phoenix&BIOS三种最常见的BIOS版本为例,平台则是两个P4平台,一个XP平台,介绍的内容包括手动的软性设置与红色风暴这种自动超频方法。Award&BIOS(SiS645芯片组--P4平台)&&&&&&&&&&&&我们打算软超频CPU还是这块P4&2.0GA,开机会按下DEL键进入BIOS主菜单,BIOS主菜单画面如图进行软超频的设置在右边一栏的第一行&Frequency/Voltage&Control&,我们进入这个菜单中,进入后的主画面如图。首先我们先来调整CPU的外频,利用键盘上的&上下&按键使光标移动到&CPU&Clock&上面,然后按一下回车键,就会出现如图的菜单,手动输入想设置成的CPU外频数值,在此允许输入数值范围在100-200之间,可以以每1MHz的频率提高进行线性超频,最大限度的挖掘CPU的潜能。原则上来讲,第一次超频CPU因为不清楚CPU究竟可以在多高的外频下工作,因此设置外频的数值可以以三至五兆赫兹为台阶提高来慢慢试验,在此为了示范,直接将外频设置成了133MHz这个标准外频,设置了正确的外频数字以后再按回车键确定。&&&&第二步再来设置一下内存总线的频率,这是在&CPU:DRAM&Clock&Ratio&中进行选择这里面设置的是外频与内存总线频率的比值,可以选择&4:3&&1:1&和&4:5&三个,如果你使用的是DDR333内存,那么它的标准运行频率可以达到166MHz,刚才我们已经把外频设置成了133MHz,因此在此可以选择&4:5&,让内存也运行在最高的水平,如果你使用的是DDR266内存,可以设置成&1:1&让二者同步工作,也可以还设置成&4:5&,然后再加一些内存电压,尝试一下超频内存。&&&&第三个步骤是调节CPU的核心电压,如果要想让CPU在一个高频率下工作,通常都需要适当的加一点儿电压来保证CPU的稳定运行。这在&Current&Voltage&项目里面设置,如图:P4&CPU的额定核心工作电压为1.5V,通常不超过1.65V的电压都是安全的,当然超频提高电压是要在保证稳定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少加电压,这是从散热方面考虑为了将CPU的温度尽可能的控制在低水平下。电压也可以一点一点儿的逐渐尝试提高,不必急于一步到位,在此我们先选择1.55V尝试一下。请注意超过1.70V的电压对于北木核心的P4来说都是危险的,有可能会烧坏CPU,因此电压不宜加的过高!&&&&第三步不是必须的,就是来提高给DDR内存供电的电压,DIMM模组的默认电压为2.5V,如果内存品质不好,或是也超频了内存,那么可以适当提高一点内存电压,加压幅度尽量不要超过0.5V,后则有可能会损坏内存。由于我们在此用的是DDR333内存,完全可以在166MHz下正常运行,因此只是示意性的选择了增加0.1v,如图所示。最后,在这里面还可以看到给AGP显示卡提高工作电压的选项,如果你超频是为标准外频,也让显示卡超频工作了的话,那么可以考虑适当提高一些AGP的电压,AGP默认电压为1.5V,在此我们也示意性的提高了0.1V,最后用户最好再来检查一下设置有没有错误。如果无误的话,那么就可以按ESC键,退出这个菜单了。最后当然不要让了存入CMOS设置中再退出,重新启动。如果超频不成功或是机器重新启动后没有点亮,那么需要关闭计算机,利用主板上的CMOS跳线清除CMOS信息,再开机重新设置;另一种方法是关闭计算机后,一直按住键盘上的Insert按键开机,直到点亮了以后再松开,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让超频失败的计算机重新点亮。AMI&BIOS(Intel&845PE芯片组--P4平台)&&&&上面我们已经介绍了P4&CPU的软超频方法,这部分来介绍一种傻瓜化的自动超频技术??红色风暴。这种技术是某主板厂商开发的一种自动超频功能,使用它以后,主板会以1MHz为增加量,自动逐步提高外频来侦测CPU最高的稳定运行频率,而让用户免去了反复尝试外频,反复重新启动、清除CMOS等烦恼,因此说这是一种傻瓜化的超频技术,有些相似于照相中的傻瓜相机和普通手动相机之间的差异。进入这个主板的BIOS以后,可以从上图看到这是采用AMI&BIOS的主板,三个厂商的BIOS版本中的基本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微小的差别,这并不妨碍我们在BIOS中进行软超频的工作。不过并不是所有主板都提供了软超频方面的功能,目前主板厂商里面,EPOX、Abit、Asus、Soltek、双捷Albatron等厂商的主板产品在这方面做得不错。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个Red&Strom红色风暴技术。&&&&在上图的BIOS主页面上,从左边一栏最下面的&Frequency/Voltage&Control&中进入主板的超频选项里面,进入后的页面如图[Redstrom-1.jpg]。在&CPU&Ratio&Selection&里面显示的是CPU是锁频的,因此倍频不能被更改。而主板在&CPU&Linear&Frequency&里面也提供了手动调节CPU外频的功能,在CPU&Linear&Frequency改为Enable以后,就可以手动更改CPU的外频了,如图:也可以以1MHz为增加量,手动调节线性提高外频。&&&&在最上面可以看到有&Redstrom&Overclocking&Tech&,这就是要介绍的红色风暴超频技术,进入以后就会看到如图上图提示的,说明你已经进入红色风暴超频项目中,按下回车键便开始红色风暴的自动超频。按下Enter键以后,接下来系统自动会1MHz、1MHz的缓慢提高外频,大约每一秒钟提高1MHz,直至红色风暴所认为CPU能承受的最高工作频率为止,这块P4&2GA&CPU利用红色风暴在不加电压的前提下超频,外频能逐步达到120MHz最终停止,在终止频率下系统会暂停5秒钟左右,接下来系统就会自动重新启动。&&&&超频爱好者们大多还是喜欢手动调节外频来寻找CPU的最佳超频极限,而红色风暴可以作为一种参考依据来用。这款主板没有提供CPU电压调节功能,因此在这块主板上测试的CPU超频极限势必没有在提高电压后超频来的高,因此红色风暴也有优点有缺点,在此为大家介绍一下仅供参考。Phoenix&BIOS(nForce2芯片组--Athlon&XP平台)&&&&&&&&在介绍过了两个Intel&CPU平台的超频以后,我们来看一下AMD&Athlon&XP处理器的超频情况,我们选择的主板是颇具超频功能的nForce2芯片组的EPOX主板,它的BIOS版本为Phoenix公司的,也是为了让大家全面了解一下各个不同版本BIOS之间的异同之处。CPU采用的是最新的Barton核心的XP&3000+处理器,内存依然为Kingston&DDR333内存。如图所示,这是Phoenix&BIOS的主页面,虽然在里面看不到&Frequency/Voltage&Control&的项目,但是频率调节和超频功能依然有,它们被分散在了其他的几个项目之中。首先进入&Power&BIOS&Features&项目中。在这里面有三个选项,分别是调节CPU、AGP和内存模组电压的。XP3000+的默认电压是1.65V,工作在13x倍频下,默认的前端总线频率(FSB)为166MHz,它的实际工作频率是2,158MHz==13&x&166。我们打算尝试一下200MHz的前端总线频率,把它设置在11&x&200==2.2GHz这样的频率下工作,电压也稍微提高一些,同时打算让DDR333内存运行在200MHz的频率下,等同于DDR400。在此我们先提高0.1V的CPU核心电压,这样XP就工作在了1.75V。因为也超频了内存,因此也需要适当的提高一些内存电压,在此将DIMM电压提高到2.77V,增加量0.27V,如图。在此不增加AGP电压了,这些设置好以后可以按ESC退出这个选项。接着退回到主界面以后,进入&Advanced&Chipset&Features&项目。如图,这是&Advanced&Chipset&Features项目的默认设置,在里面我们可以改变CPU的外频、倍频和内存的运行频率。首先先要改变一下&System&Performance&项目,将它改变为&Expert&专家模式,全手动设置状态。接着和我们前面说到的一样,在&CPU&Clock&Ratio&中改变CPU倍频,在&FSB&Frequency&中改变外频频率,新倍频设置为11,新外频设置为200MHz,改变如图。在&Memory&Frequency&里面设置的是一个百分数,这个数值其实是内存运行频率和外频的比值,因为设置后的外频已经达到了200MHz,因此内存频率和它同步就已经达到DDR400的工作频率了,所以设置为100%就可以了,如果错误的设置为&200%&,那么内存实际工作频率就达到了400MHz,这相当于DDR800内存了,多么可怕的频率啊!&Memory&Timings&里面可以进一步详细设置内存的各种数值参数,在CPU的部分就不过多介绍了。设置完成以后检查一下是否有错误,确认无误后ESC键退出该菜单,最后存储CMOS设置信息,退出BIOS重新启动就可以了。
太专业了吧/
有人试过吗?不知性能能提高多少?
旋风小飞侠
按部就班, 设置看下就知道效果了
&&&&&& 超频对我们来说,意义已经不大了,对于喜欢DIY的朋友会有些帮助;目前我们用的CPU主频基本都在2.6G--3.0G,相对于其他部件来说,无疑于奔驰车跑在乡间小道上;其实大家可能都知道这些数据,对硬件都了解些的,这里我也算是重新复习下吧。&&&&&& 想要PC运行快,除了CPU主频快之外,其他配件的传输率也占主要因素;目前主板主流传输率多为133Mb,但实际数据传输是否达的到这么快么?主板的外频决定了其传输率,这个133Mb就是外频;再看看硬盘,目前大多数主流硬盘和主板支持UDAM/66,66就是66Mb/s的传输率,和主板相比,慢了一倍。&&&&&& 光驱的传输率是多少呢?让我们先回顾下CD-ROM的时代,当初的48倍速和52倍速现在大概米人会去买了,换算成传输率:52倍速=7.02Mb/s;& DVD-ROM提高了很多,现在我们多数在用12或24倍速的,那它的传输率是16.2Mb/s或 32.4Mb/s;和硬盘相比,又慢了一倍;当然,光驱的速度快了,其寿命自然短了很多;&&&&&& 另外还有个小东东,我们可不能遗忘它,作为新一代迷你移动存储器--USB闪存我们现在可能人手一个,甚至几个;USB2.0的数据传输率市场号称480Mb,但实际可没那么高,几种常用品的测试的结果是12M/s-15M/s左右,大家可以自己做个简单测试,关闭所有应用程序,用U盘做大文件传输到硬盘,看看时间并做下除法就可得到大致的传输率了。&&&& 可能有人要问,那CPU主频提高为了啥呢?照你那么说,超频也不需要了,反正其他的都慢,总是CPU在等待,要那么高的主频也米多大用;CPU当然是运算及处理指令为主,这个我们都知道,通常CPU处理完了,多数时间是在等待其他传输的到来,不过CPU主频的提高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减少delay(延迟)时间,随着CPU主频不断提升,现在的主频已经快到瓶颈了,其他硬件的提升才是当务之急。
本圈最新话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官员都在坐等出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