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事务所怎么清查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帐目

作者的其他原创文章
国内外学者们基于债券市场的相关研究均显示,发展债券市场能够通过改善社会的融资机构提振经济发展,且发展中国家尤其应该重视发展债券市场。让我们来看一看债券市场是如何发展其积极作用的。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社会金融体系的缺陷以及在发展中国家中过于倚靠银行业系统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广泛的意识到一个运行稳定和流动性强的公司债券市场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看,如果国家经济发展要维持快速稳定的步伐,则需要一个健康的公共融资体系,该融资体系基本可以包括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银行贷款等。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由于金融市场的缺乏,银行贷款一直是主要的融资来源。而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规模的情况下,银行体系很难保证在有效和合理的机制下为企业提供长期融资,如此则给企业发展带来了瓶颈。而通常来讲,建立有效完善的公司债券市场则是解决这一瓶颈的方法。 公司债券市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宏观层面: 在所有的经济体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经济的增长需要足够的社会债务融资来支持,而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银行系统再难以通过有效的方式将长期资本提供给实体经济。 债券市场宏观层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于经济活动的促进和市场机制的优化上,其发挥的作用和功能包括但不限于: 1.
在企业融资中过于倚靠银行业融资将会使银行承担过高的风险,这样一方面会给整个经济带来极高的系统性风险,一来会在银行方降低贷款的供给,或者提高贷款的利率(借贷成本的上升也会转移到其它融资渠道,比如信托); 2.
公司债券是良好的长期融资工具,可以为企业的长期投资提供稳定的资金; 3.
为投资者提供了可长期投资的产品; 4.
因为公司债券可以随时转让,这样一方面为投资者降低了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降低了由流动性风险带来的溢价,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5.
债券作为金融资产,具有很强的可开发性,且其各种衍生产品和合约同样具有极高的风险管理价值,可以满足不同投资者和借款者的各种需求。 6.
通过发挥市场效应,可以推动债券市场的透明度提升,并提高资金配置的效率。
而这些作用背后的关键在于: 一、银行系统无法在满足为社会经济增长提供足够长期资本的同时,控制和抵抗住未来的外部冲击对经济环境的影响;二、大部分发展中经济体在这时开始了其经济转型,以基础建设为主的政府公共投资开始缩水,更多的投资将有私营个体来完成。整个社会的融资结构将经历下图所示的变化:
微观层面: 公司债券市场的作用在微观层面上,债券市场融资的优点在于其相对于股票市场融资和银行信贷融资的多种优势。为了解债券融资的具体优势,可以将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及银行信贷分别进行比较。
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 当社会和市场为企业提供足够多的融资空间,使其能方便地筹集资本以加大财务杠杆时,经济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实现其潜在增长。与股权融资相比较,债券融资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在于: 1、避免了股权融资稀释公司所有权; 2、比股权融资要低得多的市场期望收益率(一般情况下)。 首先,在很多情况下,公司的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并不希望在股权融资的过程中其股权份额遭到稀释,当下的阿里巴巴放弃在香港上市则是部分处于这种考虑,马云提出的“双重股权结构”也正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其对阿里巴巴战略和业务上的绝对主导权,然而这项提议最终被港交所拒绝。这个案例中,控股股东对稀释股权的抵触可以略见一斑,尤其是从作为创始人的控股股东角度出发。在抵触股权稀释的前提下完成公司的发展,债券融资成为了合适的选择。 其次,对公司而言,股权融资比债券融资的成本更高,两个原因,其一在于一般情况下,股票投资本身承担了比债券投资更高的风险,因此股票投资者通常期望获得更高的回报;其二在于公司债券的利息费用通常是免税的,而公司利润在派发红利之前则要进行扣税。 再次,在公司金融的相关研究领域,美国学者Stewart
C. Myers和 Nicolas Majluf在1984年提出了富有盛名的啄食理论(The Pecking Order Theory)。该研究从公司管理者的心理出发,得出了并解释了公司管理者喜欢内部融资优于外部融资,外部融资中,倾向债券融资甚于股权融资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股票发行会产生一种负面的信号,市场将倾向于认为发行股票的公司对经营缺乏信息并且认为当前公司股票处于被高估的状态,而发行债券会让市场预期该公司有可以获利的投资项目,从而产生正面的信号。虽然这仅仅是从心理预期产生的效果,但也显示出了选择股权融资的一些负面效果。 从以上几点看来,虽然无法说债券融资优于股票融资,但是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下,债券融资对于企业来讲的确有着很大的优势。
债券融资与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是发达国家的私人企业融资的两种最常用方法,在发展中国家,由政府机构支持下建立的银行体系,对于支持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基础建设有着极大的优势,其成长较快,其占企业融资比重大大高于债券融资。债券融资和银行贷款也通常被称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本节基于二者的比较将主要围绕微观层面。
对企业融资而言,二者的区别在于以下方面: 融资规模:债券发行的规模要明显地高于银行贷款,对于较小规模的资金需求,不适合使用债券融资募集。 融资期限:债券融资的期限通常在一年以上,银行贷款的期限一般较短,或者为滚动贷款。 还款方式:
债券的本息还款通常有固定期限,轻易不做调整,而贷款的还款方式则较为灵活。 总成本:
债券融资的总成本通常要低于银行信贷,当然也取决于市场环境。 债券发行可以进行产品设计,采取分级结构,或加入可转换,可召回,可回售等期权,发行后债券依然可以在市场上交易,具有流动性。银行信贷基本不可设计,不可流通。
从整体上看,债券更适合长期的,大规模的基于投资机会(如固定资产购买和投资等)的融资,而银行信贷更适合于短期的,小规模的,基于日常经营(如购买存货和其它流动资产账目)的持续融资。相对于银行信贷,债券融资对公司经营和管理现金流的能力更高,债券的发行,利息支付和本金偿还都有严格的要求,无法控制现金流稳定性的企业,在发债上将面临困难。因此企业在财务和公司金融方面的知识准备,也是发展公司债市场所不可缺少的。
近年来欧美和中国市场财务欺诈案层出不穷,而究其根因,大部分是公司管理层为误导以衡量公司绩效的相关财务指标作为决策标的相关投资者,或影响广大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预期,有准备和有计划进行的财务报表干预,其最终目的通常是通过股票期权等牟取私人利益。导致财务欺诈能够蒙骗过诸多审计人员和政府监管机构的原因则在于,公司内外部的信息不对称。基于财务欺诈的基本形成原因,其产生过程有两个基本特点:其一,存在较大利益驱动的因素令管理层人员操纵和篡改财务数据;其二,管理人员通常会使用会计项目调整和安排伪交易的方式来操纵财务数据,以达到期望的财务结果。
上市公司出现捏造财务数据的情况,会在相当程度上造成资本市场的估值偏离,误导广大投资者的判断。而当形成大范围的财务欺诈,更将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发展,甚至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影响国民经济。
国外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动机研究
国外会计学者们对财务欺诈的动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欧美发达国家中,最常见的财务欺诈是利润操纵。Barth, Elliot和 Finn(1995)在针对美国市场的研究中发现,公司利润持续稳定增长的公司具有比其它公司更高的市盈率,而这种利润的增长一旦停止,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将出现跳水,市盈率将大幅减少甚至完全失去溢价。不久后,学者DeAngelo和skinner(1996)的研究也证实,利润持续增长并产生股票溢价的公司,在失去公司利润增长期的优秀表现后,其股价将出现极其负面的表现。而后,学者Burgstahler 和 Dichev (1997)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发现,很多公司存在通过操纵财务数据来尽量避免公司利润负增长的现象。由此看来,许多上市公司能够意识到利润增长对公司股价的正面影响,并出现强烈的维护公司利润增长的动机以通过维持公司股价保证公司股东对管理人员的评价与管理人员自身的股票或者期权回报。1999年,学者Beneish(1999)针对因长期保持高利润而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诉讼的上市公司展开了研究,发现公司管理层捏造财务数据,粉饰利润以抬高股价,换取高额股票期权收益的现象是广泛存在的。
另外,除了对利润的粉饰外,盈余管理也是管理层粉饰财务数据的重要手段之一。欧美市场中公司股东与管理层签订的经济契约(又称劳动契约)通常采用一定的财务数据作为度量标准,管理人员为达到自己的期望标准而产生了盈余管理的动机。 Healy(1985)发现在那些根据当期净利润制定管理层薪酬的公司中,普遍存在利润操纵的现象。管理者通过操纵财务报告中的各项成本,影响公司净利润以期个人奖金达到劳动契约中规定的最大化程度。Dechow, Sloan和 Sweeny(1996)针对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出会计执行诉讼的公司的研究中发现,通过进行盈余管理调整公司利润的公司,其动机主要是降低债务融资成本,以及尽量避免触发债务契约中当公司利润低到一定程度后,基于其投资和融资活动的诸多限制。Liberty 和Zimmerman(1986)提出,许多公司与工会组织谈判时设定的工资协定通常以当期利润为主要标的,出于此原因,公司管理层为削减公司的工资成本,捏造和隐藏部分利润,以降低公司的工资支出。D’Souza, Jacob和Ramesh(2000)进行了与liberty相似的研究,并形成了类似的结论。 Bowen, DuCharme和Shore(1995)研究发现高利润和高利润增长的公司在与客户交易,供应商应付款,贷款来源和员工工资成本等多方面存在较大优势,这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明确和清晰的动机。Burgstahler et al(1997)也提出利润增长和公司盈利是相关利益人衡量公司经营状况的最直接和有效方式,这正导致了对净利润和盈利的操纵成为管理层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除此之外,公司还经常进行盈余管理以获取一定程度的政府援助或逃避监管部门的相关管制,如反垄断管制。如Jennifer J. Jones(1991)研究的进口贸易援助案例,Jennifer发现很多公司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调查期间降低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增大获取进口贸易援助的几率。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经历了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变革。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形态较为特殊,市场环境和监管制度较欧美发达国家有很大区别,所以企业进行财务欺诈的动机和行为方式也有很大不同。
首先,在我国针对A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和管理层股权激励政策之前,上市公司管理层为维持高股价而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并不强。其一,国内上市公司数量有限,很多公司从国企改制而来,且国有股占上市公司股权比例极大,此部分股权在当时无法在二级市场流通。此情形下,大股东(国有股)对市场股价的变化丝毫不敏感,更不会以股票的市场价格作为衡量管理人员绩效的标准,管理人员自然地失去了调整公司盈余的动机,动机不明确,财务造假行为被自然削减。其二,公司管理层在实施股权激励制度之前,未能大量持有本公司的股票或者期权,股票价格的变动与管理层的私人利益并不相关。出于此两点,股票的市场价格既不影响管理层的能力评估,又不影响其经济效益,管理层操纵公司盈余的动机被削减到最低。
其次,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的有效性还未成长完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体现在,劳动契约的缺失以及劳动契约的制定不合理,导致契约中对劳动者绩效的衡量和回报无法充分产生市场意义。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统计,我国银行业使用的贷款合同中几乎完全没有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相关条款约定,而企业债券的债务契约中也没有指定相关会计信息的度量标准,对标的公司的资产风险衡量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供应商和客户企业对关联公司的财务状况评估也缺乏相关标准,其交易契约的签订主要依靠双方关系,沟通和谈判技巧。同时,上市公司管理人员的薪酬制定及相关激励政策也受到这种独特结构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国有股占上市公司成分过大,且往往高度集中,这种集中的股权使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关注度提高,往往其和管理层基于公司的信息并不具有很大的不对称性。这种被削弱的信息不对称性,导致管理层隐瞒股东操纵财务数据的动机和可能性被降低。且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命通常为上级机构或政府机构指派,经理人市场失去了市场有效性,其经营业绩对经理人的职业发展并不存在非常大的影响,经济契约的制定更加丧失了其有效性。
再次,我国社会生产的运行和管理过程中,政府依然占据主导角色,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体现出了这一点。在我国,证券行业监督委员会为主观证券市场的政府机构,为保证股票市场的健康,中国证监会为公司上市和增发的资格制定了许多限制。比如,凡上市发行股票的公司,必须保证3年内净利润为正。这项监管政策,无疑为一些本身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提供了通过操纵盈余甚至对财务数据造假来达到该条件的动机。配股和增发新股的公司也需要在近几年的财务数据上达到证监会制定的一系列要求,因此当公司实际财务数据与要求的标准存在差异时,管理者便开始操纵和捏造部分财务数据。还有一些公司,当出现业绩下坡,经营不善时,为避免被进行特殊处理(加ST)或直接丧失上市公司资格,管理层也经常进行盈余管理。
综合以上所描述的我国资本市场的各项特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数据造假的动机必然与欧美国家不同。目前迎合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制度,以获得股票发行和增发或者保住上市公司资格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数据造假的主要动机。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我们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们会更加关注公司的股价,而财务造假的动机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加强,且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决定了,我国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衡量,经济契约的普遍采用,以及各项债务契约的标准完善将成为发展趋势,最终财务数据在对公司价值的体现上将产生重大作用,这很有可能将引发大规模的盈余管理和其他财务欺诈。我国的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和广大投资者必须引起重视。
2010年以来,中国公司从当初登陆美国股市受到热烈追捧,到因财务造假问题遭遇美国做空机构质疑频频做空,中国在美上市公司正在经历一场诚信危机。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2012年12月将五大会计事务所的中国分支诉上法院,
再次将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问题摊上了台面,令中国在美上市公司的信誉一落千丈,其中涉及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诚信、会计事务所操守和中美跨境监管对接等多个问题。
2011年至今,已有40余家中国上市公司因被指责财务造假被停牌或者退市。中国公司的财务丑闻引发多家做空机构对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的大规模做空。从2013年以来,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的数量急剧减少,多家公司取消了原来的上市计划,极少数上市成功的公司则惨遭破发, 现在中国公司赴美上市已几乎处于冰冻状态。对于那些依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来说,SEC的调查可能会造成这些公司因找不到审计公司做财务报表而被迫退市。并且,SEC的起诉将不利于中国上市公司的信誉,除个别有极其突出业绩的公司,其它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价可能会继续深幅下滑,这也可能会让很多中国公司迫于压力而不得已私有化。由于投资者对于中国上市公司的信心下降,导致中国上市公司未来在美国的融资成本也将大幅上升。
导致中国上市公司在美国遭遇大规模做空和股价的集体下滑,一方面原因是由于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公司的了解非常有限,因此他们会对来自同一个国家的公司认为会普遍存在相同的问题和缺陷。另外,这中间也不乏有些中国上市公司是遭遇做空机构的恶意做空。对于那些在做空机构和SEC的风波中倒下的公司,证明了他们的财务诚信的确是存在问题的。而那些在经历两次风波后依然在在美挂牌交易的中国上市公司是否也百炼成钢,能够经得起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的更多考验呢?
为了化解中国上市公司的诚信危机,我们需要完善我们的诚信约束体系来重塑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的诚信形象,以赢得市场和投资者的认可。
第一, 化解跨境监管冲突:目前,中国政府不允许境外的会计师事务所向第三方泄露其审计公司的底稿,而美国的监管政策则要求中国境内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其审计公司的详细资料,其中可能会涉及中方认为是公司的商业秘密。两地相互矛盾的监管规定,令一些中国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左右为难。中美目前尚未对同一企业的上市准入程序和上市后监管措施达成有效的对接。
本文认为我们需要加强中美资本市场监管的跨境合作,这不仅有利于改善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而且会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的透明度,建立更加完善的投资者保护机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关各方共同去努力。
第二, 推动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和加强对外信息披露制度。在公司内部管理方面,要促使股权多元化,降低股权集中度,提高治理机构的有效性;建立和加强企业内部监督机制,重视监管人员的独立性;建立管理者激励体制,可以采取增加高层管理人员的持股数量等手段,培养高素质的企业管理者。在信息披露方面,上市公司除了在满足监管部门在信息披露的要求外,
还要充分考虑投资者的需要。
第三, 建立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金融监管体系,增加违规成本。证监会应该借鉴国外的金融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制定清楚、公平、透明和执行连贯的市场规则,
让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有法可依。 并且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监督, 增加违规成本, 让作假者有“得不偿失”的顾虑, 把体制和系统的风险降到最低。
第四, 整顿上市公司重要融资中介会计事务所的职业操守。借鉴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先进经验,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机制, 提高会计师的执业质量和职业道德水平 是我国中介机构在竞争中适应国标标准。 同时, 政府机构也要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力度并严惩其违规的行为,必要时可以处以终身吊销其会计师执业执照。
第五, 上市公司要建立和投资者沟通的良好机制。企业可以通过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危机处理制度、聘用投资关系公司一届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加强与投资人的沟通和交流,缩小双方的信用鸿沟。
第六, 加强投资者在投资领域的教育。政府及非盈利性机构可以向公众通过媒体和其他途径向投资者传授在投资领域的知识,减少盲目跟风投资。投资者也要充分利用非营利性机构进行的有效财务调查,
正确认识中国概念股从而进行投资活动。
总之,防范公司财务欺诈任重而道远。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既需要规范公司的内部治理,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的完善,更需要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因此,上市公司,监管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尤其是美国在防范财务欺诈方面所制定和落实的制度,
建立严密的防范体系来有效地治理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行为。除了解决制度的问题外,我们还要提高上市公司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更要提高投资者的整体素质,让投资者也越来越懂得捍卫和保护自己的权益。这样,重大违规操作才能够扼杀在萌芽中,让投资者的财产得到保障。
本文相关的原创文章
首先,我想先说两件事:一是ERP系统,因为FSSC其实是ERP系统催生的,而ERP系统的应用又严重影响了企业组织和流程的变革,没有业务-财务紧密衔接的ERP系统,没有基于业务循环的业务-财务一体化的流程,FSSC无法运转;第二,在企业信息化管理日趋提升的今天,一家企业用了财务系统软件的公司基本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即会计岗位的分工是跟着财务系统的模块而设的,这多半也是为了符合不相容职责分离的内控原则。所以了解FSSC是怎么回事,就需要对ERP系统及其各子模块间的关系有基本的理解,并且要明白“ERP不等于ERP系统”。
我刚加入这家美资制造工厂时,它在外方母公司的整体集团架构中隶属某事业部的“全球制造运营中心”,它初期财务部门的架构和很多单一实体企业的财务职能很象,即财务总监几乎负责财务相关的所有职能,下辖会计科、成本科、财务分析科,会计科负责所有非生产加工业务的核算,工厂特有的生产成本与存货流转的核算与分析由成本科负责,财务分析科负责工厂的财务分析(成本中心)。除了这个工厂的财务部,另有一个事业部财务分析部门专门负责中国区事业部的财务分析(利润中心)。因此如果只看会计职能的话,这个时期财务部门的会计科是只服务这一家工厂,游离在集团整体的FSSC之外的。
最初我公司用的是ORACLE非ERP的财务系统,只包括AP(应付账款)、FA(固定资产)、GL(总账)三个模块,生产部门用的是公司自主开发的生产物料系统,从与会计分录无关的生产订单计划、物料需求预测、材料采购、库存管理、物料清单的签发与变更、质量管理,到与会计分录有关的生产成本与存货流转交易均在生产系统里记录操作,而且与ORACLE系统没有关联。此时期的会计科只有AP组(负责AP模块)和几名总账会计,所有与付款和固定资产无关的业务都是由总账会计与成本科在线下完成核算汇总并填制转账凭证后录入GL模块的。此时会计科的会计们需要手工校验业务部门传来的各种合同与单据,遇到不懂这些纸质资料反映出来的业务性质的话,会计不知道该怎么做分录都会去找业务部门问清来龙去脉。所以那时的会计科是真的在理解业务后做“会计”,那时的会计科懂得会计的任务——确认与计量。
随着集团的ERP项目的推广,中国区所有分支机构的ORACLE ERP系统相继上线,我工作的这家企业也不例外。除了生产运营依然沿用原生产系统以外,公司的非生产业务全部在ERP系统中处理,各模块间的集成与关联程度一下上了一个大台阶。我公司财务部的会计科不论是在岗位分工还是核算方法上都相应改变,增加了销售订单管理OM模块、AR模块、销售库存INV模块,工作流WORKFLOW模块与费用报销iExpense模块,并且都与业务模块关联。因此,在这个运营实体的价值链活动中,产-供-储-销这几大环节中,除了“产”以外所有职能发生的经营活动几乎都能在ERP线上解决,工厂原有的生产与物料管理系统也与ORACLE ERP建立了信息传送接口。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ERP系统初始化两年后的会计科已具备了脱离原工厂财务部并入集团FSSC组织的基础。于是为契合ERP不同模块的责任,会计科的分组基本具备了ERP管理环境中“基于业务循环”的雏形——
【1】岗位分组变化:
原AP组改称P2P(从采购到付款业务循环,Procure to Pay),负责AP、WORKFLOW、iExpense三个ERP模块,主要业务是非生产型采购业务发票校验和员工费用报销发票审核,所有业务的付款,与供应商和开户银行对账,出纳也编在这个组; 原总账会计分成2个组:
O2C(从销售订单到收款业务循环,Order to Cash),负责OM和AR两个模块,主要业务是销售订单审核与销售收入确认、应收账款催收与核销、与客户对账;
A2R(从会计科目到财务报告,Account to Report),负责FA、GL、INV三个模块,主要业务是固定资产核算(FA)、销售部门库存核算(INV)、GL模块的维护与月末关账、GL模块里兼做工资核算与集团内部往来核算、合并上报集团各类管理报表
【2】会计核算方法和单据信息流的变化:
从销售到收款的会计凭证不再在总账模块录入,所有销售发票的开具、销售收入确认和销售成本的结转都由OM模块负责人核准一笔发货交易而触发产生,所有应收账款核销也全在AR模块处理。采购方面,非生产型材料的采购(即采购的商品不需进入生产管理系统记录材料库存),从需求部门填采购申请,到采购部门寻找供应商、下采购订单再到需求部门收货确认(包括服务),整个流程都是业务部门在ERP系统线上完成,员工费用报销也是个人在iExpense模块里填写费用报告,扫描发票原件做为附件提交的。此外工作流WORKFLOW模块的上线使所有单据的审批都能在线上完成。AP会计可以在AP模块里关联业务模块的单据执行发票校验,月末未付的费用计提项也由AP模块根据“无发票收货单”列表运行“待计提项列表”,如果待计提列表在AP模块中被核准即自动产生预提分录。预提分录涉及的借方科目已由ERP项目组在后台设置好,这样当业务部门提交收货确认和员工提交的费用报告被核准时,都可以在AP模块的“待计提列表”产生预提分录时自动分配记入预设的借方科目。
【3】月末结账事务的变化:
ERP上线后另一大变化是会计科月末结账的时间压力加大,且灵活性降低,全公司所有业务部门都有一个感觉:“截止时点”这个词太重了。以前的ORACLE系统是我们这家子公司自行管理开关账,且没有业务模块,业务与财务间的单据传递是线下的,所以子模块什么时候过账到GL、什么时候关账会计科经理可以自行决定,甚至子模块关了后如果发现漏做或错做了交易还可以重新打开会计期间修改,只需满足集团要求的财务数据与报表上报期限即可。而上ERP以后要遵从集团全球关账时间表,因为ERP系统要发挥它信息实时共享的功效,必须要求更高程度的全球性整合。所以不论财务系统还是业务系统,集团下发的全球结账时间表中,每个子模块都有截止和关闭时间要求,关闭后录入的记录都自动进入下一会计期间,对财务系统来说,重新打开原会计期间修改需得到区域FSSC的批准,并且若非特别的理由这种申请一般不会被批准。由于子模块关闭的灵活性降低,所以尽管结账期没有变化,但会计科的人都觉得比以前压力大许多。而且在美国上市公司都需遵从的萨班斯法案框架(SOX404)下,ERP系统的线上操作流程被鉴定是控制有效的,不在子模块内处理的都属于线下交易,通常被视为有控制风险的例外事项,因此每月截止日那天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为了减少线下“例外事项”,都要把所有业务赶在子模块关闭前输入完毕。
【4】会计人员思维的变化:
以P2P为例,ERP上线后会计人员思维发生了变化:AP会计不用象以前一样收集好每笔业务的原始凭证,也不用自行判断这笔业务该借什么科目,他们只需要关注贷方,即“应付账款”或“其它应付款”,在新型的ERP环境中,P2P组的工作思维变成“我关注的是公司的流动负债不逾期也不提早地支付,而不是某一笔业务如何做会计分录”。因此月末计提未付费用时,每笔费用该借记哪个科目,他们只能参照AP模块出具的“待计提项报告”,至于这报告中显示的基于ERP系统预设的默认会计科目是否正确,P2P组的会计们慢慢没有感觉了,因为原来的纸质原始凭证都不需要了,以前不懂业务怎么做账可以问填原始凭证的业务人员,可以在询问业务部门后在原始凭证上手工标注,而现在一切业务信息都在ERP系统被“标准化”了,不懂只能问电脑,因为即使你问业务人员,他也不知道你说的会计科目是什么。
我公司财务部的会计科最终依照集团指示脱离工厂财务总监的管辖转到中国区FSSC,新组建的P2P,O2C,A2R组的会计要服务包括工厂在内所有中国区分子公司的会计核算。原来一起工作相熟的会计们转到FSSC以后,我和留任工厂财务部的财务分析经理及事业部财务分析员们都明显感觉自己的工作量增加了,每到月末,都要处理大量来自FSSC团队的邮件询问:哪些费用要计提,计提的话做到哪个科目里,那些线下交易又缺少哪些数据等等,似乎我们这些被定义为不做账的财务分析一到结账的时候就变成会计支持。ERP上线后不同模块间信息流输送频繁了,中间科目多了,各种子模块产出的报表也多了,我们事业部财务人员为了确保经营分析的数据更有质量,需要做很多FSSC人员不关注的数据核对清查工作,把不同表的总计对上,对不上要查原因,必要时还要找FSSC调账。反正结果就是FSSC的会计越来越“不懂”会计了,事业部财务人员越来越“懂”会计了。
以上是我以前公司的会计职能从单一实体的会计科到服务多家实体的FSSC的演变。上述种种变革说明:FSSC是公司“专业化”财务管理模式,它在ERP的技术+流程的变革中应运而生,它要求会计关注的是“业务循环”和从前端业务到后端财务的整个流程步骤衔接的顺畅,而不再关注事后对单笔业务交易的会计记录,后者大部分可由ERP系统完成,这样FSSC的会计们处理交易到出财务报表的效率才会大幅提高,会计职能的总人数才会减少,所以理解业务交易性质的职责在一定程度上落到了事业部财务身上,因此我一直认为没有会计经验的人是不宜直接去做财务计划分析的,因为没有会计经验便不懂得自己分析依赖的数据的产出过程,以及何种数据是质量合格可供分析的。此外,在多实体集团企业内,ERP的上线可以倒逼业务流程再造和标准化主数据,客观上也降低了会计判断一笔交易如何做账的难度。因此,一个集团型企业若采取这种管理模式,本来就是向财务职员传递一个信息:你不是“全才”,你要有更“专业”的角色定位,如果你在FSSC工作,你的目标就是效率和控制,而深入理解业务、支持经营决策,那是事业部财务的职责。
有人质疑建立FSSC以后会计越来越不懂做账,那么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否质量下降?抛开ERP系统上线前对各业务类型会计科目的预设是否恰当不谈,假设确实系统由于设置不当出现记账错误,以上述【4】段里的P2P会计月末预提时不关心借方科目的情况为例,谁更应该关心这些借方科目?费用,应该负责各部门预算的人最关心;固定资产,应该负责资本性支出预算的人最关心;存货,应该是工厂物流部门最关心。因此在一个绩效考核体系全面严谨的公司,不需要会计去关心这些科目的发生额和余额,如果会计或ERP系统记错了科目,自有人来关心和追着他调,但前提是这个绩效考核体系中指标的计算口径必须与财务会计科目一致。这也是为什么先进企业的各业务部门绩效评价和分析报告的编制常由财务部门负责的原因。所以FSSC绝不是只和ERP系统和业务流程标准化有关,想要提高效率的同时又不降低质量,需要加固或者提升其它某个管理体系,它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
说了这么多,我可以尝试挖掘一下什么人适合去FSSC工作了。FSSC做为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一种新兴模式,对于没有经验的会计新人来讲做这种岗位缺乏对“会计分录”的直观认识,但如果对于之前有会计经验的人(特别是在单一实体单位做过多个会计岗或全盘帐)来说,进入FSSC可以更系统地了解大型规范的企业是如何自动化、标准化、高效率地管理所有业务循环、处理记录海量交易,最终产出会计报表的。由于共享服务中心ERP系统是在全公司内广泛应用,在这种环境负责多个实体的交易记录,会比原来在单一实体做会计对公司业务流程有更体系化的认知。
如果在单一运营实体做会计,就如同我原来工作的那家美资工厂初期时财务部门会计科的情形,每个岗负责一个模块,或者财务系统上线模块不足以覆盖所有业务,很多交易以及凡是子模块里错记、漏记的全在GL里录入,而且业务部门的模块及其跟财务系统的集成都很可能非常离散。但在世界先进企业的共享服务中心ERP系统更具备“财务与业务无缝衔接”的特点,前端业务部门每个步骤的操作,即使不产生会计分录(例如建立物料代码或客户档案主数据),都会对最终财务系统的某个分录或某个分析报表有影响,而且所有原始凭证都由ERP系统的操作触发并关联其他单据,在单一实体那种“不完整”的信息管理环境中很多时候仍需要执行“事后控制”,例如月末结账发现什么地方不对了,缺什么单了,才到业务部门索要。因此如果之前有单一实体的会计经验,再到ERP管理成熟先进的公司的FSSC做会计,对这两种不同成熟度的管理环境的比较认知会很明显,这种认知对于丰富财务管理知识本身就是一种成长和积累。
在FSSC工作的价值不是象传统的制单会计一样关心每笔交易怎么做分录,而是对从业务到财务的整体流程的改进有深度认识。例如集团每次投资或并购一个新的实体企业,每次扩张带来新的业务类型,FSSC的流程都要跟着更新整合。这些变革和整合会使FSSC需要流程专家类的人才。很多大外企的区域或全球FSSC里都有这种专家性质的职位,这些专家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是业务循环和流程层面的,这种思维是“前瞻与整合”的,而不完整ERP环境中会计的思维是“事后和离散”的,两者不是一个高度。
所以,总结一下我认为适合到FSSC工作和发展的财务人员的类型:
1.有单一实体会计经验,且接触过ERP财务系统,最好负责过财务系统中多个子模块
2.对科技知识、企业信息化管理和ERP系统后台逻辑有兴趣和学习的感觉,有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3.喜欢按计划分步骤做事,认同整合、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
4.有超越支持单一实体业务运营的观念,更喜欢关注集团层面整体的合规与信息整合
接下来说下FSSC的日常操作岗位中这三个组的特点。我个人的感觉,P2P是最单调的,并且交易量大,所以人员流动也很快,但O2C组我认为还是比较复杂的,这里仅以我以前公司的FSSC和ORACLE ERP系统为例。ORACLE的OM模块(订单管理)在整个财务系统中的分量很重,销售部门输入的订单都要经过OM模块的核准才能释放给工厂生产部门排产与备料,所以说OM模块几乎是驱动生产运营资源和生产管理系统的龙头,而当销售部门发货的时候,又是OM模块核准发货记录才能触发开具系统发票,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这两笔交易分别在AR和INV模块里产生。所以,O2C组中负责OM模块的会计需要对收入确认的会计准则理解得很深刻准确,能够根据销售合同条款判断某笔发货“风险是否真正转移”。A2R组相对来说不那么贴近业务模块,当然不是说它只管总账模块,象库存、薪酬、固定资产这种模块也可能会一并编制在A2R组,各个公司有可能分组不同,但总体而言,它相对P2P和O2C来说比较后端也比较杂,不象O2C和P2P一样大量频繁地接收着来自业务模块的多种输入,这个组处理的更多是财务内部的调整,不会频繁出现发现哪笔交易不对了但不知道是谁做的,需要回去问前端业务部门的操作的情况。所以相对来说在学习ERP系统各模块知识方面,A2R最简单。
最后说下财务分析这个“热门”职位,不少在外企FSSC的会计喜欢转去做财务计划与分析,我想那更多是因为他们认为贴近一线业务运营比在后台核算账务更有趣,例如一家公司做什么业务,哪些业务赚钱,赚钱或亏损的原因,有什么改进举措等等,这些都是管理会计里决策分析、绩效评价、成本控制等核心内容,似乎财务人员只有做贴近业务的事才能创造价值。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虽然一家集团性企业终要靠事业部和运营实体做业务赚钱,做财务计划与分析是直接帮助业务部门创造运营利润,因而这种价值更量化直观,从损益表“毛利”或“运营利润”项以及记分卡里各项运营绩效指标值就能看出来,但财务的中后台职能的价值创造更为隐形,比如企业在并购交易后做整合与不做整合价值差异有多大?做整合的价值什么时候体现出来?这个不是几张财务报表和几个业绩指标能说清楚的。所以在FSSC里的职业发展也一样,流程顺不顺、改不改进对利润有多大影响?但是不能说这些不直观不量化的事情就没有价值。
所以做财务的哪个方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论在哪个方向,都保持独立思考、关注表征背后的实质及其影响的能力,才能在任何方向都不至于只知皮毛地浮在表面,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工作亦如是。
他们也关注
浅析财务预警模型
通常的会计学,泛指对公司生产中的各项价值活动进行度量,监测和预计,在获得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的基础上,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以控制未来的价值活动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企业效益的一门重要的管理科学。事实上,很大程度上企业的会计准则和规程,是由企业的会计师依据不同的业务流程,基于准确衡量各项价值活动,稳定跟踪并有效支撑解决企业各项价值活动相关决策的原则而建立的信息体系。由于会计系统的建立具有主观性,其基础原理具有很大的抽象性,在会计学的科学本质之外,它更像是一门艺术学科。
在很多的企业里,特别是大企业中,财务信息往往具有相当程度的复杂性,财务系统中的很多项目, 如退休福利津贴,资本租赁合同或者按绩效评估的薪酬体系,都无法严格按照既定且严谨的科学准则来进行度量和记录,需要建立在会计主管(通常是财务总监,或首席会计师)的主观评估准则上。而会计主管通常会基于自己对企业价值活动的深刻理解,尽可能地真实和准确地度量这些财务项目,而这种度量方法往往存在非常大的自主选择空间。由于外在审计人员和政府监管机构对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处理存在较大盲区,且企业财务度量系统存在过大的主观自由度,极有可能导致企业会计系统中出现谎报财务数据的情况。
如果在上市公司中出现类似的捏造财务数据的情况,会在相当程度上造成资本市场的估值偏离,误导广大投资者的判断。而当形成大范围的财务欺诈,更将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发展,甚至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影响国民经济。因此,我们就不难发现为什么会有大量的学者和监管机构为了可以发现和预测企业财务欺诈而去研究那些造假公司的共同性。本文也是抱着同样的意图,来讨论和回顾一下通常被尝试用来预测一般企业倒闭和破产的那些模型的演变。
Altman的Z值模型
Altman(1968)是研究预测企业倒闭领域的先驱者之一。他认为之前的单变量分析的模型都太片面, 而且他们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都是非常有限的。绝大多数的模型都是一次只检验一个财务比率,并且强调个别比率的重要性。但因不同财务比率的预测方向及能力常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还会有相互矛盾的情形,因此单变量分析模型虽然简易,却遭受诸多批判。Altman认为多变量分析模型(MDA)才是最合适的统计工具, 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Altman 集合了33 家破产公司为标准, 再按行业分别随机抽样, 选取为破产公司为配对样本, 按照流动性、盈利能力、杠杆比例、偿付能力和经营活动评估了22 种财务比率。经逐步多元性分析, 萃取到5种最具备预测能力的财务比率,构成一条类似回归式的函数, 进而求算 Z值, 也被称为Z-score模型。这五个比率分别是:
1. 营运资本/总资产 (WC/TA): 这个比率通过测量企业的净流动资产和总市值的比例对检测一个企业的流动性给出了很重要的信息。
2. 留存收益/总资产 (RE/TA): 留存收益是衡量一家公司在其整个生命周期的累积盈利能力。通常年轻的企业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建立足够大的累积盈利,而且企业比较容易在早期出现破产的情形。因此,相比其他成熟的企业,他们往往具有较低的RE / TA比例。
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EBIT/TA): 这个比率是用来测量一个企业资产的生产力。一个公司的存在最终是取决于其资产的盈利能力。&
4. 股本市场价值/总债务的账面价值 (MVE/TD): 一个公司如果无力偿债,其资产的市场价值(股权加债务的价值)低于公司负债。因此,这个比例越低,那么这个公司就越可能资不抵债而最终导致破产的几率就比较高。
5. 营业销售额/总资产 (SL/TA): 这个比例通常被称为资本周转比率,它说明了一个企业的资产可以创造的销售量的能力。
这个模型的公式如下:
Z=1.2WC/TA 1.4RE/TA 3.3EBIT/TA 0.6MVE/TL 0.999SL/TA
在这个模型里,如果一个企业的Z值高于2.99就被认为“非破产”组,如果有Z值低于1.81,则该公司被认定为“破产”。介于1.81和2.99之间的灰色区域,因为有误判的漏洞,因此被认为是“无知区”。Altman的Z值模型对于预测企业破产的前一年的准确度接近95%, 对预测企业破产的前两年的准确度下降为72%。因此,Altman的多元性分析模型对于企业失败的预警只限于短期有效,超过两年以上就不适用。&
Ohlson的O模型
由于Altman 多变量分析法在使用上有诸多限制, Ohlson(1980)建议以Logit回归分析法进行财务预警的研究。 他搜集了自1970年到1976年间105家破产公司和2058家未破产公司利用9个变量构建了三个财务预警模型。 实际结果显示第一个模型的正确率超过了96%。
Altman的Z值和Ohlson的O值在实际中都是经常使用的财务预警模型。这两个模型框架非常类似于在下文中将提到的Beneish的M值模型。
Jones的琼斯模型
琼斯模型的理论是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收入的变化会导致相应的营运资本的改变,从而会改变公司的应计利润;而固定资产的折旧摊销也会相应的减少公司的应计利润。因此琼斯模型用销售收入增量以及固定资产原值作为自变量,建立总应计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通过参数估计,预测企业在预测期限内的可操纵性应计。&
修正后的琼斯模型
修正后的琼斯模型和原始的琼斯模型的唯一不同的就是调整了收入在应收账款中的变化。修改后的琼斯模型假设信用销售(应收账款部分),所有的变化都是由于管理层的盈余管理。Dechow(2002)发现修改后的琼斯模型可以更好的预测出企业财务欺诈的情况。这两种模型也经常被引用和被称为用来检测管理层对企业收入数据的处理程度。通过这两个模型的框架可以推理到一个企业如果有较高的自由裁量权,那么它进行盈余操作的机会就比较高。&
Dechow and Dichev的DD应计质量模型
Dechow 和Dichev(2002) 构建的应计质量的计量模型是基于盈余等于现金流加上应计项目的理论。这个模型的因变量是流动性应计项目,而自变量为本期、前期和后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然后进行回归,最后不能被解释的流动性应计项目中的部分就用来度量应计质量。Dechow et al(2002)提出流动性应计项目反映出已实现的经营活动现金流的程度就是应计质量的体现。从实证检验来看,两者匹配程度越低,则应计质量越差。DD模型检验的应计质量主要受应计估计误差影响的观点进行预测的,不需要考虑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动机。而操控性估计误差主要由管理层的动机引起,而非操控性误差则来源于管理层的失误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
Beneish的M值模型
Beneish发现,盈余操纵通常是因为人为地抬高收入和降低成本,所以资产账户中与公司盈余同时变动的变量能起到预测性的作用。他还发现,销售增长具有区分能力,因为样品操纵者的主要特征是:在操纵行为完成当期的前一期,操纵公司通常有较高的增长速度。经研究他还发现,他选取样本中的操纵者通常通过记录虚构的、不应得的、不确定的收入或记录虚构存货,不当的资本成本来高估盈余额。样本中利润操纵的公司通常都是较年轻、正在成长的公司,它们这样的特性使得它更容易接受监管机构的审查(Beneish,1999)。Beneish认为操纵可能性的增加通常由于以下原因: (i) 应收账款的不寻常增加 (ii)毛利率恶化 (iii)资产质量降低 (iv) 销售增长 (v)预提费用增加。&
Beneish的M值模型可以用来帮助揭露那些可能操纵盈利的上市公司。它是通过一个八因子模型来给一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来进行打分,分数较高的公司更有可能存在财务造假的嫌疑。M-score显示可以成功检测样本数据中76%的有盈余操纵行为的上市公司。
这个模型包括八个变量。根据下面的八因子模型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盈余管理给出一个分数。&&
M Score = -4.840 0.920 x DSRI 0.528 x GMI 0.404 x AQ 0.892 x SGI 0.115 x DEPI - 0.172 x SGAI - 0.327 x LVGI 4.697 x TATA
注意:分数大于-1.78表示一个公司在很大程度上有操纵其财务数据的可能性。
总体而言,对应计质量的计量模型的批评一直围绕在计量操控性应计上有相当大的错误。事实上,一些模型实际上将盈余随机分为操控性应计和非操控性应计部分(Guay, 1996)。而本文中讲到的Beneish的模型并没有试图区分企业是否有操控性应计,相反,它着重对公司业绩的财务状况,直接来寻找违反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的公司。
(本文内容不得以盈利为目的进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有 400 人读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都会计师事务所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