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两个年中报表?而且阿里巴巴股东持股比例例变大,持股数量却不变呢?

公司对公司之间持股比例达到多少才可以合并报表?_百度知道
公司对公司之间持股比例达到多少才可以合并报表?
公司对公司之间持股比例达到多少才可以合并报表?
公司A对公司B之间持股比例达到公司B多少时,才可以合并报表?
我有更好的答案
老准则即1992年11月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3条规定:“企业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或者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财会字[1995]11号文规定,企业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该将符合如下条件的子公司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1)母公司直接拥有、间接拥有、直接和间接拥有过半数以上的(不含半数)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2)母公司虽然不持有被投资企业过半数以上的权益性资本,但在母公司与被投资企业之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将该被投资企业作为母公司的子公司,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①通过与被投资企业的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持有该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②根据章程或协议,有权控制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③有权任免董事会等类似...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合并报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巴菲特是怎么看财务报表的(转载)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01:超级明星股的寻宝图——公司财报
  和学校的财务分析不同,巴菲特分析财报的目的是选择超级明星公司,分析的核心是用财务指标判断公司竞争优势和可持续性。
  格雷厄姆价值投资核心是,只购买股价相对于内在价值明显低估、安全边际相当大的便宜货,然后上涨50%卖出,如果持有两年未上涨50%也会卖出。因为估算内在价值容易出错而且股市波动经常很大,为了避免出错,应该分散投资100种以上的股票。从1925年到1956年退休,格雷厄姆的投资业绩相当好,年收益率高达20%以上,远远战胜市场。
  1956年,巴菲特完全模仿老师的寻找便宜货的价值投资策略。1957年到1969年取得了1503倍的惊人业绩,年均复合收益率高达30%。
  格雷厄姆对GEICO保险公司的投资,胜过他过去20年做过的无数次投资!1973年,巴菲特抛弃原来只关注便宜货的投资策略,开始尝试长期投资于优秀公司的策略。1989年,巴菲特反思他前25年的投资生涯,终于走出了只买便宜货的误区。
  巴菲特总结出了让他成为世界首富的长期投资成功之道:我们始终在寻找那些业务清晰易懂、业绩持续优异、由能力非凡并且为股东着想的管理层来经营的大公司。这种公司并不能保证我们投资盈利,我们不仅要在合理的价格上买入,而且买入公司的未来业绩还要与我们的估计相符。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02:不懂财报别投资
  巴菲特非常重视分析财报,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不懂财报别投资。
  巴菲特对于独立投资者的建议是:你应当具有以下条件,掌握企业如何经营运作的知识,掌握企业经营的基本语言(会计),对于投资具有很大的热情,还要有良好的性格,这些东西要比智商的高低更加重要。它们将使你能够独立思考,从而避免受到那些各种各样的群体性颠狂的传染。
  第二,看财报首先看真假。
  如果你不能看明白合规的报表究竟说的是真是假,你就不必从事投资行业了。
  第三,看财报关键看优势。
  真正的持续竞争优势只有两种,即成本优势和品牌优势:企业要想取得持久的成功,至关重要的是要拥有令竞争对手望而生畏的竞争优势,要么是像沃尔玛那样保持低成本,要么是像可口可乐、吉列和美国运通公司那样拥有强大的全球性品牌。
  值得巴菲特投资10年甚至永远的公司,必须是竞争优势能够持续10年甚至20年的超级明星股,巴菲特称其为伟大的公司,即未来25年或30年仍然保持其伟大地位的公司。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03:公司财报需看三张表
  如果把上市公司比喻成人体,那么资产负债表是骨头,利润表是肌肉,而现金流量相当于血液。资产负债表反映公司的骨头结实不结实,利润表反映的是公司的肌肉有没有力量,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公司血液充足不充足和流动性强劲不强劲。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04:研究超级明星公司案例
  巴菲特最重视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特别是变现较快的流动资产价值。如果公司的股价低于公司流动资产的变卖价值,就意味着即使公司破产清算,所有固定资产一分钱不要,只是变卖流动资产就可以赚上一笔,这就绝对是非常便宜、安全余地很大的股票。
  随着股市上涨,低于流动资产变卖价值的超级便宜股越来越少,格雷厄姆开始按照市价除以每股收益的市盈率来寻找被低估的股票。巴菲特也十分重视利润表,以期寻找那些盈利能力强而股价却明显低估的股票。他越来越发现账面资产和账面盈利都无法真正反映公司的真正盈利能力,他开始关注公司的现金流量表。
  巴菲特分析财务报表的基本顺序是:第一步,分析利润表;第二步,分析资产负债表;第三步,在二者基础上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公司现金流量后,就可以像分析债券一样评估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然后就等待股价下跌到明显低于每股内在价值,相当于打了对折时,逐步买入这只超级明星股进行长期投资了。
  讲报表必须结合实际案例,巴菲特告诉我们一个绝招:研究那些超级明星公司案例。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05:分析利润表的目的
  第一,利润表
  一般分四步:(1)营业收入,由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组成。(2)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即为营业利润。(3)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即为利润总额。(4)净利润,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即为净利润。
  第二,利润表的重要会计原则是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第三,巴菲特分析利润表的目的是分析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
  分析利润表,不是简单地从历史数据推测未来盈利情况,而是透过利润表数据背后的业务和管理真相,分析过去十年甚至更久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如何变化,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10年盈利能够保持在什么样的水平,以判断是否值得投资。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06:利润增长率更重要
  利润表的第一行是营业收入,它是所有盈利的基础,是分析财务报表的起点。
  营业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其实提供劳务就是销售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主要是借钱给人的利息收入和借物给人的出租收入,销售的是资金或物品的使用权。为了方便,一般情况下,我们把营业收入视同广义的销售收入,不做严格区分。
  所有的财务分析教科书,分析预测公司未来盈利时,都是从销售收入增长率预测开始的。
  1、巴菲特非常重视销售收入长期增长率。
  分析销售收入最重要的指标是收入增长率。但大部分人普遍只看最近一两年的短期增长率,而巴菲特更关注的是长期增长率。
  巴菲特重视销售收入的长期增长,原因很简单:收入为利润之母,没有收入增长,什么利润增长都没有。但是并非收入增长就一定会带来利润增长,有时甚至收入增长会带来利润下降,比如清仓赔本大甩卖。
  2、巴菲特经常对比销售收入和利润长期增长率。
  一定要记住,收入增长只是手段,利润增长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巴菲特不会只看收入增长率数据的高低,还会与税前利润增长率比较,分析收入增长率的质量。巴菲特关注收入,但更关注其含金量。如果收入增长很快,而利润增长并不快,这可能就有问题。
  3、巴菲特最喜欢的是税前利润比销售收入增长速度更快。
  统计2000年初到2009年底A股市场涨幅最高的十大白酒股,十年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与税前利润及净利润增长率,股价涨幅最大的前4家公司盈利增长率都远远高于收入增长率。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07:巴菲特最关注公司产品提价能力
  只看销售收入增长率还不够,巴菲特还要进一步分析报表背后驱动销售收入增长的真实力量。
  销售收入等于销售价格乘以销量,因此公司销售收入增长最基本的两个驱动因素是:提高价格和提高销量。最理想的情况是公司提高价格而且销量不变甚至继续增长。多年经验告诉我们,大部分商品价格一提高销量就下滑,价格一降低销量就上升。提高价格与提高销量,对于巴菲特来说更喜欢提高定价。
  巴菲特表示:评估一项业务时最重要的单一决定性因素是定价能力。如果你有能力提高价格却不会因此导致业务流失,你拥有的就是一项非常好的业务。相反,如果在提价10%后,业务流失较多,你拥有的就是一项非常糟糕的业务。
  巴菲特总结多年的投资经验,只有那些具有“经济特许权”的公司,才具有提高定价的能力,并可能获取高利润率。经济特权的形成,来自于具有以下特征的一种产品或服务:(1)它是顾客需要或者希望得到的;(2)被顾客认定为找不到类似的替代品;(3)不受价格上的管制。以上三个特点的存在,体现为一个公司主动提高价格的能力,从而赚取更高的资本回报率。不仅如此,经济特权还能够容忍不当的管理,无能的经理人虽然会降低经济特权的获利能力,但并不会对它造成致命的伤害。相反,普通企业想要获取超额利润只有两种途径:成为低成本运营商,或是使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供不应求。关于第一种途径,虽然通过卓越的管理,一家公司可以长期维持低成本运营,但还是可能面临竞争对手的攻击。另一种供给不足的情况通常持续不了多久。另外与经济特权企业不同的是,普通企业会因为管理不善而倒闭。因此,巴菲特选择公司的最重要的标准是,有没有主动提高定价而且不用担心销量大幅下滑的经济特权。
  如贵州茅台于2001年8月上市,当月开始上市后的第一次提价,此后2003年、2006年、2007年一直连续提价4次,出厂价6年平均上涨近1倍,而同期销量不但没有下跌而且上涨了3倍,利润6年增长了5倍,从上市到2007年底,股价增长了28.37倍。事实上,这6年茅台都是跟随五粮液提价的。从1998年4月上市到2007年10年间,五粮液连续提价,利润也随之大幅增长,股价10年增长了11倍。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08:成本决定大多数企业命运
  巴菲特关注收入增长率高低,更关注成本高低。收入高低决定企业日子好坏,但成本高低决定大部分企业是生死。因为巴菲特发现大部分行业的竞争不是品牌竞争,而是成本竞争。只有企业成本足够低,才能盈利更多,生存更久。
  拥有强大品牌、专利等独一无二的资源,而且具有提价能力的企业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企业生产的是替代性很强的普通商品,行业竞争激烈,只能接受市场定价。正如巴菲特所说:如果成本和价格根据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来决定,产品往往就会供过于求,顾客又不在乎产品生产厂商或销售渠道有什么不同,那么这个行业里面的公司日子肯定不会好过。
  如果行业非常景气,所有的企业都产销两旺,但往往产能扩张的速度大大超过市场需求的增长,一旦市场需求下滑,产能却不会马上下降,这时所有企业只能降价促销。当市场价格降到其成本线以下,那些成本高的企业就面临倒闭,成本越高,死的越早。在这种高度竞争的行业里,最后活下来,而且能够长期存活下来的唯一办法就是,降低成本。
  巴菲特深知成本竞争的残酷,因为他本人有两个深刻的失败教训:
  第一个教训是成本竞争逼得他关闭伯克希尔纺织厂。顾客根本不看衬里是谁生产的,我们遇到的麻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归因于来自国外的竞争,那些国家工人的工资只及美国最低工资的一小部分。
  第二个教训是成本竞争逼得Dexter鞋业连年亏损。我们大部分鞋子是美国本土生产的,而本土厂商与境外厂商的竞争变得非常困难,国外非常廉价的劳动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记住巴菲特的教训和经验,如果公司没有提价能力,那么一定要看看,公司营业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是否更低。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09:巴菲特青睐高毛利率公司
  定价能力在财务报表上一个最重要的体现就是高毛利率。
  巴菲特非常欣赏具有定价能力的高毛利率公司,非常欣赏公司产品或服务由于拥有经济特权,能够主动提高定价,而成本和行业平均水平差不多,所以能够保持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毛利率。
  费雪也认为:真正能够让你投资赚大钱的公司,大部分都有相对偏高的毛利率,通常它们在行业内有最高的毛利率,而且连续多年拥有较高的毛利率。
  巴菲特青睐那些产品具有持续竞争优势、能够高定价的公司,体现在财报上则表现为长期保持较高毛利率。比如可口可乐的毛利率一直保持60%,穆迪的毛利率73%,箭牌的毛利率为51%。
  那些没有竞争优势的公司毛利率就低得多了。如美国航空毛利润为14%,通用汽车毛利率21%,美国钢铁毛利率17%,固特异轮胎毛利率20%。
  巴菲特在股市低迷时期买入高毛利率公司股票,长期持有,取得了很高的投资收益率。在中国股市投资高毛利率公司统计:
  1、2000年之前上市且2000年至2009年10年间每年销售毛利率都大于等于30%的,共有70家。
  2、2000年之前上市且2000年至2009年10年间每年销售毛利率都大于等于50%的,共有30家。
  分析表明:
  1、整体而言,毛利率越高,股价涨幅越大。2000年至2009年10年间每年毛利率都大于等于30%的70家公司,10年股价涨幅平均为380%;2000年至2009年10年间每年毛利率都大于等于50%的30家公司,10年股价涨幅平均为449%。同期中信标普300指数涨幅为237%。
  2、就个股而言,10年平均毛利率高的公司股票10年涨幅未必高。比如,10年以平均毛利率91%排名第一的ST东海股票涨幅只有1%,10年以平均毛利率79%排名第二的东方宾馆股票涨幅只有91%,都远远落后于同期指数237%的涨幅。而10年平均毛利率36%、排名倒数第四的福耀玻璃股票涨幅却高达1506%。10年平均毛利率前5家公司股票10年股价涨幅平均为328%,而10年平均毛利率后5家公司股票10年涨幅平均为589%。
  我们的结论是,选择高毛利率公司比选择低毛利率公司整体上取得更高投资收益率的可能性更大,但选择少数个股未必如此。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毛利并不等于净利,真正推动股价长期涨幅的是完全属于股东的净利。所以,巴菲特发现一家拥有经济特权产品而且具有高毛利率的公司后,并不会马上断定其为超级明星公司,而是会进一步分析其它财务指标,综合考察其为股东创造税后净利的盈利能力高不高。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10:每块钱销售费用都要创造更高的价值
  收入扣除成本之后,是毛利;毛利扣除营业费用之后,是利润;而利润再扣除所得税费用之后,才是完全属于股东的净利。
  营业费用主要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在这三项费用中,销售费用最重要,数额也往往最大。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费用。
  要想提高销售收入,就必须增加销售费用,对销售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广告费。但巴菲特分析销售费用的增长只有一个标准:花出去的每一块钱是否能创造出高于一块钱的价值。
  从1996年巴菲特就开始关注GEICO的销售费用支出增长,因为销售费用增长不断推动公司保单数量增长。1998年巴菲特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1995年,市场营销费用是3300万美元;1998年,营销费用增长到1.43亿美元。提高销售费用的效果非常好:1998年,公司新增保单数比1993年增长了260%,有效保单数增长了77%。15年保费收入增长5倍,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就是巴菲特不断提高销售费用尤其是广告费用。但增加销售费用支出并不难,难的是像巴菲特说的那样,花出去的每一块钱都能创造出高于一块钱的价值。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11:最讨厌管理费用增长
  所有费用增长中,巴菲特最讨厌的是管理费用增长。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及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
  巴菲特讨厌管理费用增长,他用管理费用占营业利润的比率这个指标来分析管理费用水平高低。在有些公司,管理费用占营业利润10%甚至更多,这相当于对公司业务抽走了十分之一的税,不但损害公司盈利,而且毁损企业价值。一家管理费用占营业利润10%的公司,和一家管理费用占营业利润1%的公司相比,尽管赚取的营业利润相同,但仅仅是因为管理费用开支过大,就会导致投资者遭受9%以上的价值损失。
  我多年观察发现,公司高管理费用与公司高业绩之间没有任何相关性。我们认为,组织机构越简单,管理费用越低的公司,比那些拥有庞大官僚组织的公司运营效率高得多。我们非常敬佩沃尔玛、钮可钢铁这些管理费用极低公司的运营模式。
  1992年巴菲特讨论了伯克希尔的管理费用:1992年我们的管理费用开支占营业利润的比率不到1%,占透视盈利的比率低于0.5%。我们没有法律部门,没有人事部门,没有投资者关系部门,也没有战略规划部门。这也意味着我们并不需要警卫、司机或是送信跑腿的人等等。2009年收购伯灵顿铁路公司后,伯克希尔下属公司和经营机构有几百家,下属公司员工总数增加到25.7万名,但公司总部却只有20个员工。
  巴菲特认为管理费用占营业利润的比率超过10%是不可忍受的。我统计11年3月25日公布年报的830家A股上市公司,竟然只有10家低于10%,最低的一家是3%,也远远高于伯克希尔公司1%的水平。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12:公司研发费用最好为零
  美国上市公司利润表单列研发费用,但中国上市公司在利润表上并不单列,基本上全部进入管理费用中。
  2000年,苹果市值160亿美元,而微软市值5560亿美元,是苹果的35倍。10年之后的日,苹果市值为2221亿美元,而微软公司市值为2190亿美元,苹果超越微软成为美国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苹果超越微软的秘诀只有一个:研发。
  是微软费用投入不够多吗?
  2010年,苹果研发费用18亿美元,占销售收入的3%,占毛利润的7%;微软研发费用87亿美元,占销售收入的14%,占毛利润的17%。无论从绝对还是相对来比较,微软研发费用都远远超过苹果,但效果却远远不如苹果。
  不管如何,对于科技公司来说,研发费用是必需的。那么,巴菲特的重仓股公司研发费用有多高呢?
  巴菲特2010年底共持有25只股票,前十大重仓股市值合计占比94%,这10家公司在组合中占比及其研发费用分别是:可口可乐(25.0%,0),富国银行(20.2%,0),美国运通(12.4%,0),宝洁(9.4%,0),卡夫(6.3%,0),强生(5.0%,68亿美元),沃尔玛(4.01%,0),WESCO金融公司(4.0%,0),康菲石油(3.77%,0),美国合众银行(3.54%,0)。除了制药公司强生之外,巴菲特其它重仓股公司的研发费用全部为0。也就是说,巴菲特最喜欢选择那些研发费用为零的公司。这意味着公司主要销售和过去很多年前完全相同的产品,并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研发。
  巴菲特在1987年致股东的信中进行了研究:在1977年到1986年间,1000家公司中只有25家能够达到优异业绩的双重标准,过去10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超过20%,而且没有一年低于15%,过去10年这25家公司中有24家公司的股票表现超越标准普尔500指数。
  盈利冠军企业有两个共同特点:第一,大多数公司的负债相对于其利息支付能力来说极低,真正的好企业常常不需要借债。第二,除了一家公司是高科技公司和其它少数几家是制药公司之外,总的来说这些冠军的业务都非常平凡普通。大多数公司出售的产品并不时尚也不新潮,几乎和十年前完全相同(不过现在销量更大,或者价格更高,或者销量更大而且价格更高)。这25家超级明星公司的优异业绩历史证明:充分利用强大的经济特权,或者专注于单一领先业界的核心业务,是形成非常出众的盈利能力的根本原因。
  经验表明,取得最好经营业绩的公司,经常是那些现在做的事情和五年前甚至十年前几乎完全相同的公司。
  高科技企业需要经常更新产品,必须投入巨额的研发费用,而且一旦产品更新落后于竞争对手,原来的明星企业就会变成流星。看看多年前风光无限的爱立信手机现在在哪里?诺基亚如今也被苹果手机逼到死角,一切都是研发惹的祸!而像可口可乐、卡夫、沃尔玛这样的公司,经营方式、主要产品和服务几十年不变。公司不需要更新产品,照样可以长期称霸市场,对于股东来说,长期投资这样的企业,根本不用担心对手研发出新产品而丧失竞争优势。
  巴菲特做长期投资,选择的绝大部分公司都是业务长期非常稳定的公司,研发费用为零,主要产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变。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13:折旧费用占比越低越好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逐年磨损,因此企业将固定资产的成本按照使用年限计入费用和成本,这部分费用就是折旧。
  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如果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上市公司的利润表不单列折旧费用,折旧费用分别计入产品成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之中,但在报表附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会披露当期发生的折旧费用。
  巴菲特非常关注折旧费用的重大变化。在很多公司里,每年计提的折旧费用会占收入相当大的比例,但是折旧费用提取多少,又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等。除了固定资产原价之外,其它所有因素都需要管理层估计和选择。尽管会计准则对如何估计和选择进行了详细规定,但管理层在估计和选择时还是有很大的自主权衡余地,这对折旧费用的高低有很大影响。
  巴菲特认为很多固定资产的折旧估计,肯定做不到精确但可以大致准确,没有一个经理能够精确知道一架波音747飞机的寿命到底有多长,这意味着他也无法精确知道这架飞机每年的折旧费用是多少。没有审计师有把握地知道一家银行每年的贷款损失费用是多少。因此,对于这些成本,应当由诚实且富有经验的人来估计。说实在的,我们为喷气式公务机确定合适的折旧率,要比为一个期权确定合适价格要有信心得多。
  管理层为了操纵利润,会选择对利润影响大的折旧费用做手脚,因此,巴菲特非常关注折旧费用的重大变化。他会详细分析报表附注,对比同行业其他公司,看公司计提的折旧是否合理。每年足额计提折旧,相当于为公司未来更新重置这些固定资产的巨额资本支出积蓄了资金。
  巴菲特非常讨厌高折旧费用。他收购的FSI公司主营业务是为飞行员提供模拟训练,模拟器每年的折旧费用巨大。2000年购买模拟器2.72亿美元,2001年大致相当。每年都要在购置设备等资本支出上投入相当的折旧费用,以维持业务规模保持不变,而想要取得业务增长,就必须投入更多的资金。
  巴菲特2010年底共持有25只股票,前5大重仓股市值合计占比达73%。我们把这5家公司与美国现在最大的汽车公司通用汽车,最大的航空公司联合大陆航空公司的2010年折旧与摊销费用占收入比、占毛利比、占净利比进行对比。
  公司折旧占收入比 折旧占毛利比 折旧占净利比
  可口可乐4.1% 6.4% 12.2%
  富国银行2.1% 2.1% 15.6%
  美国运通3.0% 3.1% 22.6%
  宝洁 3.9% 7.6% 24.4%
  卡夫 2.9% 8.0% 35.0%
  通用汽车5.1% 41.6% 112.2%
  联合大陆航空4.6%7.9% 426.5%
  巴菲特尽量选择那些对固定资产依赖较小的公司,比如可口可乐、宝洁的折旧和摊销费用占毛利润的比例一直保持在6%-8%之间。在金融危机期间几乎破产、政府不得不出手相救的通用汽车折旧和摊销费用占毛利润的比例经常高达20%-40%。
  显然,在保证满足未来重置这些固定资产的资本支出资金需要的前提下,每年计提折旧费用占收入比例越低越好,因为占收入的比例高一个点可能就会导致占净利润的比例高达几十甚至几百个百分点。通俗的讲折旧费用占比低的公司为轻资产公司,公司竞争如同长跑,体重轻自然跑得更快。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14:利息保障倍数越高越好
  金融企业利润表单列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一般的非金融企业只单列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一般来说,非金融企业财务费用中金额最大最重要的是利息支出。除了银行等金融企业利息收入高于利息支出外,一般企业,包括制造企业和零售企业,利息支出都会远远大于利息收入。尽管非金融企业报表中不单列利息支出,但利息支出的具体发生金额可以在财务费用的附注中查到。
  巴菲特分析利息支出的指标——利润保障倍数
  在利润表中,财务费用之所以单独列出,是因为财务费用与公司的生产销售过程没有直接联系。利息支出是公司为以银行贷款为主的有息负债在当季或年度所支付的利息。公司银行贷款等有息负债越多,需支付的利息相应就越多。
  公司支付利息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息税前利润。因此,财务分析上经常用息税前利润除以利息支出得出的利息保障倍数来衡量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
  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大于1,倍数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过低,表明企业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有较大风险。
  为了考察企业偿付利息能力的稳定性,一般应计算5年或5年以上的利息保障倍数。为保守起见,应选择过去5年中最低的利息保障倍数值作为基本的利息偿付能力指标。
  巴菲特非常青睐那些利息支出占息税前利润的比率很低因而利息保障倍数很高的企业,因为巴菲特非常喜欢低负债甚至零负债的公司,非常讨厌高负债公司。
  巴菲特用数据证明,越是好公司,越不需要借债:在1977年到1986年间,1000家公司中只有25家能够达到优异业绩的双重标准:过去10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超过20%,而且没有一年低于15%。过去10年这25家公司中有24家公司的股票表现超越标准普尔500指数。
  这些盈利冠军企业有两个共同特点,第一,大多数公司的负债水平相对于其利息支付能力来说极低。巴菲特青睐的盈利冠军企业负债很低,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就是资产负债率很低,反映在利润表上就是利息保障倍数很高。巴菲特分析利息支出的标准是低于息税前利润的15%。
  巴菲特的前10大重仓股市值占整个组合的94%,2010年度这10家公司利息支出占息税前利润的比例是:可口可乐16倍,富国银行5倍,美国运通4倍,宝洁17倍,卡夫2.7倍,强生38倍,沃尔玛12倍,WESCO金融182倍,康菲石油18倍,美国银行4倍。
  总结巴菲特选股标准:青睐那些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非金融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一般高于7倍。
  相反,如果利息费用占息税前利润的比例过去几年一直很高,如高于30%以上,表明这家公司业务竞争激烈,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要想维持和扩大竞争优势,就必须追加投资。而巨大的投资金额只靠公司自身盈利形成的资金积累远远不够,还需要从银行进行大量融资。
  巴菲特选择的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可口可乐、宝洁等公司用于利息支出的费用低于息税前利润的10%。相比之下,通用汽车、固特异公司这种过度竞争和资本密集型企业每年不得不将其营业利润的一半左右用于支付债务利息。
  但是,我们要清楚,不同行业利息保障倍数的平均水平相差很大,金融企业要比非金融企业高很多,因此个股应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例如富国银行和全球第三发卡公司美国运通,两公司分别将其息税前利润的22%和24%用于支付利息,和可口可乐及宝洁相比,这一比例高出很多。但是苹果只能和苹果比,事实上在美国前五大银行中,富国银行的利息保障倍数是最高的。
  巴菲特只选择利息保障倍数很高的公司,其原因在于:在任何行业,只有那些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优秀公司,才能长期保持超越同行的超额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很低,财务状况非常稳健。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15:关注五类资产减值损失
  企业在每个会计期间要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范围包括所有资产。如果减值测试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当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反映在其利润表中,避免利润虚增。而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应当作为相关资产的备抵项目,反映于资产负债表中,从而夯实企业资产价值,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回顾巴菲特过去40多年致股东的信,我们发现巴菲特特别关注五类资产的减值损失,这五类资产即存货、固定资产、股票、金融衍生产品和商誉。
  存货资产减值损失
  伯克希尔公司下属的Netjets公司提供分时航空服务,客户可以购买一架飞机的一部分所有权,从而享有一定时间的飞行服务。飞机是公司最主要的资产,但二手飞机的市场价格有时会出现下跌导致资产减值。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伯克希尔公司下属的飞安公司提供飞行训练,核心资产为飞行模拟器,由于机型经常升级,会导致模拟器提前报废出现资产减值损失,从而导致利润下降。
  股票资产减值损失
  巴菲特的股票投资,要在报告期末进行减值测试。巴菲特投资美国航空公司,由于航空业恶性竞争加上经营不善,5年之后美国航空公司因持续亏损而停止付息,导致巴菲特持有的优先股发生巨额资产减值损失。
  金融衍生品资产减值损失
  巴菲特2007年管理94个金融衍生品合同,他在致股东的信中提到这些衍生品一旦发生资产减值将会直接影响盈利:这些衍生品合同适用的会计准则,不同于我们的股票投资组合适用的会计准则。股票投资组合资产价值的变化将会影响伯克希尔的资产负债表上公司账面净值的变化,但它不会影响利润表上的盈利,除非我们持有的股票被出售。而衍生品合同的价值变化,必须计入每个季度的盈利。因此,我们持有的衍生品头寸有时会导致公司报告盈利出现大幅上下波动,尽管我相信这些衍生品头寸的内在价值其实变化很小。我也丝毫不会为之烦恼忧虑,我们总是愿意用短期的盈利波动性来换取长期的公司账面净值更高的增长。这也是我们在衍生品上的投资哲学。
  商誉资产减值损失
  美国会计原则02年改为不再摊销而是每个期末对商誉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减值损失也要列入利润表。巴菲特收购了60多家企业,大部分企业商誉不但没有减值反而不断升值,但DEXTER鞋业等少数企业商誉也出现了巨额资产减值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伯克希尔公司是一家投资巨大的企业,而大部分企业投资金额有限,因此应该主要关注其存货、固定资产等经营性资产的巨额减值损失,因为这对其正常盈利能力影响很大。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16:不看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新的会计制度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观念。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是指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购买企业对合并业务的记录需要运用公允价值的信息。
  上市公司利润表相应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即由公允价值的变动引发的损失或是收益,核算范围包括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和以公允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已确认未实现的收益,并非真正的投资收益,要等相关资产处置时才能真正实现,相当于账面浮盈。
  回顾巴菲特过去40多年致股东的信,巴菲特的观点为:所持股公司股票未实现投资收益或者损失(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年度变化并不重要。比较而言,所持股公司的经营业绩年度变化非常重要,因为巴菲特是长期投资,只要公司持续几年取得良好的投资业绩,公司股价最终会相应大幅增长。
  1973年底我们的股票投资账面上未实现投资损失,超过1200万元。尽管如此,我们相信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股票投资组合,如果以内在企业价值计量具有很好的价值。所以,股票市场的波动除了能够给我们提供买入良机外,对于我们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意义,而企业业绩表现却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请注意,巴菲特认为,对于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来说,年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没有什么意义。
  尽管债券市场波动导致出现未实现投资损失,但是考虑到我们的充足流动性和总体财务实力,我们肯定会持有到期而不会选择提前出售,因此这些债券账面损失的意义不大。1976年我们下属的银行和保险公司持有的债券出现了一定的未实现投资净收益。这也没有多少意义,因为我们大部分债券都打算持有到期。
  对比一下2007年和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年报中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的巨大变化,你就会发现,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真的只是账面浮盈,受到股市波动影响的年度变化巨大。尽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短期并不重要,但长期来看,它和已经实现的投资收益一样重要。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17:更看重长期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对外投资股票、债券、衍生品、房地产等取得的净收益。
  巴菲特的观点是:短期赚多赚少意义不大,长期赚多赚少意义很大。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解读。
  第一,衡量短期业绩时不包括投资收益,衡量长期业绩时投资收益很重要。
  巴菲特分析公司短期的年度业绩时,并不包括未实现及已实现的投资收益,但分析长达几年的业绩时,则将其包括在内。从巴菲特过去致股东的信来看,巴菲特指的长期一般是5年,至少是3年。
  在1980年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说:我们以营业利润除以股东权益(股权投资按成本计价)来评估公司单一年度的经营业绩。我们的长期业绩衡量标准,则包括营业利润之外所有已实现或未实现的投资收益或损失。我们从股票投资上获得的长期投资业绩仍然显著超过我们每年的平均盈利。
  第二,不能只是为了调节报告利润而决定未实现投资收益是否实现或如何实现为真正的投资收益。
  巴菲特在1964年致股东信中说:1964年上半年实现2,826,248.76美元的投资收益(其中96%是长期投资收益),这似乎让你们认为,所有属于合伙人的未实现投资收益,将会在1964年全部实现为真正的投资收益。我们强调:投资收益高低和我们如何进行投资操作完全无关。有可能我在年报做出陈述之后,属于股东权益的投资的证券市值,从此以后大幅缩水,这会导致我们尽管去年拥有大量已实现投资收益,而今年未实现投资收益大幅减少,因此毫无理由感到狂喜。同样的道理,尽管我们已经实现的投资收益非常少,也没有任何理由感到沮丧。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18:分析公司盈利能力应剔除营业外收支影响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收支。但是营业外收入和营业收入一样能够增加利润,营业外支出和营业成本一样能够减少利润,有些时候巨额营业外收入如同横财,而巨额营业外支出如同横祸,会对企业的利润总额及净利润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但巴菲特分析公司正常盈利能力时却首先会剔除营业外收支的影响。
  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这些营业外收入并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营业外收入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因此,在会计核算上,应当严格区分营业外收入与营业收入的界限。
  少量的营业外收入没有什么意义,但对利润影响很大的巨额营业外收入多数来自于资产重组、大股东捐赠、政府补助等,因此称其为横财,不可持续。
  营业外支出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如果说对利润影响很大的巨额营业外收入是一笔横财的话,那么巨额营业外支出多数是一笔横祸,比如债务重组损失或非常损失等。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应当分别核算,不得以营业外支出直接冲减营业外收入,也不得以营业外收入冲减营业外支出。
  我们不奢望横财,但一定要小心横祸,因为横祸会影响我们的日常活动。相对于营业外收入,巴菲特更重视营业外支出,因为营业外支出往往会对正常营业活动造成影响。
  巴菲特在分析利润表时,会特别列示非正常性资产处置收入,国内利润表主要列示为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或损失,处置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处置损失则计入营业外支出,并在利润表中营业外支出下单独列示。
  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或损失包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出售利得或损失。固定资产出售利得或损失,指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价款或报废固定资产的材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扣除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清理费用、处置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或净损失。无形资产出售利得或损失,指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所取得价款扣除出售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或净损失。
  巴菲特分析营业外收支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分析企业正常盈利能力时剔除营业外收入和支出的影响。
  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就是营业外收支净额。如果营业外收支净额占利润的比例相当大,比如30%甚至更高,就类似于一个人一年的收入相当一大块来自于彩票中奖或者家人捐赠,这种短期的利润猛增是偶然的和不可持续的,所以,我们在分析时,要剔除这种偶然发生的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重点分析来自于日常营业活动的营业利润。巴菲特认为,营业利润更能真实反映公司业绩。那种依靠资产重组、债务重组或者政府补贴而短期取得的盈利暴涨肯定是无法长期持续的。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19:股东权益营业利润率是衡量经营业绩的最佳指标
  巴菲特认为,营业利润(不包括证券投资收益或损失)占股东权益(所有证券投资均按成本计量)的股东权益营业利润率是衡量单一年度经营业绩的最佳指标。
  中国利润表中,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是: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巴菲特所说的营业利润和中国目前利润表中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有所不同,其公式中不包括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损益这些与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投资和融资活动产生的损益。
  巴菲特重视营业利润,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衡量单一年度经营业绩的最佳指标,不是每股收益的增长,而是营业利润除以股东权益得出的股东权益营业利润率,即每一元股东权益创造的营业利润。
  巴菲特在1979年致股东的信中说:衡量单一年度经营业绩时,证券投资不按市值计量的原因是,证券市值年度间大幅波动将使股东权益也相应大幅波动,而作为分母的股东权益大幅波动会导致衡量经营业绩的股东权益营业利润率指标明显扭曲。例如,证券市值大幅下跌,证券投资以市值计量会导致股东权益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由于分母变小,尽管作为分子的营业利润本来只是中等水平,但是股东权益营业利润率却相当高,看起来业绩表现相当好。相反,股票投资越成功,证券投资以市值计量会导致股东权益上升得越高,由于作为分母的股东权益变大,尽管作为分子的营业利润本来相当不错,但是股东权益营业利润率却相当低,看起来业绩表现相当差。所以我们仍以期初股东权益营业利润率(计算股东权益时股票投资以成本计量)来衡量经营业绩表现。
  第二,过于关注每股收益的增长是错误的。
  按照期初股东权益营业利润率这个业绩标准来衡量,我们公司1979年的经营业绩相当好,期初股东权益营业利润率为18.6%,不过略逊于1978年的水平。当然每股收益增长幅度相当大,约20%,但我们认为并不应该对每股收益过于关注。1979年我们拥有可供运用的股东权益资本相比1978年大幅增加,但是尽管每股收益大幅增长,用期初股东权益营业利润率来衡量运用这些资本取得的业绩却不如前一年度。
  所以,我们衡量一家公司经营业绩好的主要标准,是公司利润相对于所使用权益资本的投资收益率很高(没有过度使用财务杠杆也没有会计舞弊等),而非每股收益的持续增长。如果分析师能够改变过度关注每股收益的做法,那么投资大众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好坏将会有更好的理解。
  第三,运用期初股东权益营业利润率衡量业绩还需要考虑很多其它因素。
  巴菲特在1980年致股东的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的营业利润从1979年的3,600万美元增长到1980年的4,190万美元。但营业利润除以期初股东权益(证券投资以成本计量)得出的期初股东权益营业利润率却从1979年的18.6%下降到1980年的17.8%。我们认为这一比率是衡量单一年度公司经营业绩的最佳指标。当然还需要考虑很多其它因素,包括会计原则、资产历史成本价值、财务杠杆与行业发展情况等。
  但是,随着伯克希尔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所投资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对实际盈利的影响越来越大,巴菲特发现股东权益营业利润率这个年度业绩指标对伯克希尔的适用性越来越低。
  巴菲特在1982年致股东的信中说:尽管我们坚信这个业绩衡量指标仍然适用于绝大多数公司,但是我们认为这个指标对于伯克希尔公司的适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消失。
  对于伯克希尔公司来说,持股比例低于20%的投资项目的总体规模庞大,以至于我们账面的营业利润数据的重要性变得十分有限。我们在4家上市公司按照持股比例享有的未分配利润合计超过4,000万美元。这个数据尽管根本不会反映在我们报告的盈利中,但是却超过了我们报告的营业利润总额。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20:纳税越多表明赚钱越多
  所得税费用是指当期应缴所得税,等于应纳税所得乘以所得税税率。
  很多公司可以用合理的财务报表操纵手法,把盈利做得很高,但其实并没有赚那么多钱。巴菲特启发我们,在关注某个公司时,不但要关注其盈利增长,还要关注其纳税增长。纳税多表明公司确实赚钱多。收入可能是虚假的,盈利也可能是虚假的,但缴税的一分一厘都是真实的,税务局可不要任何空头支票。
  如果你发现,一个公司总是想尽办法逃税避税少交税,请远离这样的公司。巴菲特早在34岁管理投资合伙公司时就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投资的真正目的是多赚钱,而不是少纳税。
  在投资世界我们真正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尽管税收是实现最终目标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但我们的目标绝对不是缴纳最少的税。手段和目的绝对不能混淆,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获得最高的税后复利投资收益率。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21:税前利润更能反映企业真实盈利能力
  企业的利润必须纳税。缴纳企业所得税之前的利润为税前利润,纳税之后为税后利润,我们通常称为净利润。
  大部分投资者都很关注税后利润,比如大家最关注的每股收益,指的就是每股税后利润,我们经常用的估值指标市盈率也是用每股市价除以每股收益得到的。
  回顾过去40多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我们发现,巴菲特特别关注的不是税后利润,而是税前利润,他计算股票市盈率时也是按税前利润来计算的。巴菲特如此偏好税前利润的原因很简单,税前利润剔除实际税率不同的影响,更能真实地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
  由于税法的变化,会导致税后利润有较大的变化。可见,税收的变化会导致税后利润歪曲公司的真正经营业绩,而税前利润更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真实盈利能力,所以巴菲特才特别重视税前利润。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22:不要过分看重税后利润
  一般都认为,净利润直接反映管理层的业绩,直接决定股东的投资盈利。但是巴菲特却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过于关注税后利润,因为税后利润经常被管理层故意操纵。事实上,出具财务报告时,利润想要什么样子就可以是什么样子。尽管最后真相一定会大白,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大笔财富已经转手。
  巴菲特建议对于像伯克希尔这样股权投资金额巨大的公司应该关注另外两种利润:透视利润与营业利润。
  第一,透视利润比税后利润更能反映真实的经济利润。
  伯克希尔有巨额投资的公司,其利润远远超过其发放的股利,而我们在账面上只能按照收到的股利来记录利润。如投资大都会,按照我们持股17%的比例,90年享有的利润超过8300万美元,但记入投资利益却只有53万美元,即60万美元的股利收入扣除7万美元的所得税。其余8200多万元的利润则作为留存收益留在大都会,继续为我们赚取利润,但在公司账面上却没有任何记录。
  透视利润计算步骤:1、先加上2.5亿美元,这是按持股比例在90年从被投资公司留存的营业利润中分享的数额;2、扣除3000万美元,这是2.5亿美元营业利润作为股利分配产生的所得税费用;第三,扣除所得税后剩下2.2亿美元,加总原来财务报告上的利润3.71亿美元,这样最后计算出90年的透视利润约5.9亿美元。我希望伯克希尔公司的透视利润能够每年保持15%的增长速度。
  第二,营业利润比税后利润更能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
  净利润,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都非常重要,但是对伯克希尔公司来说几乎毫无意义。不管我们公司经营好坏,我都可以合法合规地把任何一个年度的净利润调整成我们想要的任何数据。我们拥有如此大的净利润调整余地,是因为只有已实现的投资收益或亏损才会进入净利润,而未实现的投资收益以及大部分情况下的投资亏损不进入净利润。
  举个例子,假设某个年度伯克希尔未实现投资收益增加了100亿美元,同期已实现投资亏损10亿美元。由于只计入已经实现的投资亏损,就会导致净利润低于经营实现的利润。如果我们上一年有已实现的投资盈利,那么媒体就会大声宣布我们的盈利同期下降X%,尽管我们的经营大幅改善。
  如果我们真的认为净利润最重要,我们就可以定期实现一些投资利润以提高净利润,因为我们拥有巨额的未实现投资盈利可以兑现。请大家放心,我绝不会仅仅为了财务报告上的盈利数字好看,卖出一只股票。
  营业利润,尽管存在缺点,但它是更加合理的描述企业经营好坏的指标,因此可以忽略掉净利润数据。尽管如此,巴菲特仍然十分重视分析公司的税后利润。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23:用净资产收益率衡量公司业绩
  衡量一家公司的业绩,一般人十分看重每股收益,但巴菲特认为,对于绝大多数公司来说,净资产收益率更加适合业绩衡量标准。
  我们76年的营业利润达是1607.3万美元,相当于每股收益16.47美元。尽管每股收益创下历史新高,我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是更有意义的利润衡量指标。我们76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7.3%,略高于过去长期平均水平,高于美国企业平均水平更大,但是落后于72年取得的19.8%。
  即使税后利润和每股收益增长,但如果股东权益增长幅度比税后利润增长幅度更大,净资产收益率也会下降。这正是净资产收益率比每股收益作为业绩衡量指标更合理的重要体现。
  多数公司喜欢每股收益创下新高,然而由于公司的股东权益都会逐年增加,所以由此导致的每股收益创下历史新高,并不是值得骄傲的业绩,比如,股东权益资本增加了10%,每股收益增加了5%。因此,除了负债与权益比例特别高的公司或是重要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记录的价值不真实的公司以外,我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更加适合的衡量业绩的指标。
  其实,对于股东来说,股东权益代表股东过去累计投入到公司的资本,属于投入;而税后利润代表公司给股东创造的回报,属于产出。净资产收益率等于税后利润除以股东权益,衡量的是投资产出效率。
  每股收益等于税后利润除以公司股份总额,衡量的是每一股份享有的税后利润。但是每股收益并不能衡量投入产出效率,因为不同的公司,每一股份代表股东投入的权益即每股净资产各不相同。巴菲特提醒我们,衡量业绩时一定要和股东投入的资本比较,才能正确衡量投入产出效率。
  87年我们下属公司税前利润高达1.8亿美元,要想评估公司的利润,我们必须知道需要多少资本,即多少债务和股东权益产生这些利润。事实上,负债在公司的盈利贡献很小,净利息支出只有200万美元。因此公司利用权益资本产生的税前利润1.78亿美元,而股东权益按照历史成本计价只有1.75亿美元。
  如果我们下属企业作为一家公司运作,87年税后利润1亿美元,净资产收益率将高达57%。如此高的净资产收益率极其罕见,更不用说是规模很大,多元化经营而且财务杠杆一般的公司。《财富》杂志表明,500家最大的制造公司和500家最大的服务公司中,只有6家公司过去10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超过30%,最高的一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为40.2%。
  巴菲特说,管理层的目标是提高总资本收益率(总资本包括长期负债加权益资本)及净资产收益率。巴菲特选股的标准是净资产收益率,他给伯克希尔公司制定的长期业绩衡量标准也是净资产收益率,而且标准很高,每年15%。伯克希尔过去45年复合净资产收益率高达20.2%,45年净资产累计增值4904倍!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24:综合衡量净资产收益率
  巴菲特选择企业时,关注的不是企业规模大小,而是盈利能力的强弱,其中最核心的指标就是净资产收益率。
  巴菲特认为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企业长期业绩的最佳指标。他在1980年致股东的信中说:我们的单一年度经营业绩衡量指标是营业利润除以股东权益(证券投资按成本计量),可是我们的长期业绩衡量指标要包括所有已实现或未实现的投资收益或损失。
  巴菲特用净资产收益率评价公司业绩还会考虑其他三个方面因系:
  第一,正确的分子:税后利润中要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利润或损失,不会经常发生,多属一次性,因此我称之为横财或横祸。我们衡量公司业绩时,应该从税后利润中剔除非经常性损益,这样计算出来的净资产收益率才能更好地衡量企业正常的盈利能力。
  第二,正确的分母:要排除一些负债率过高、个别资产估值过低等特殊情况。
  巴菲特在1977年致股东的信中说:除了特殊情况(比如说负债与权益比例特别高的公司或是重要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记录的价值不真实的公司)以外,我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更加合适的管理层取得经济业绩的衡量指标。
  如果负债率特别高,就意味着公司高度依赖借来的债务资本,而不是依赖股东投入的资本。由于高负债,只需要相当少的股东权益资本就可以取得同样的盈利,净资产收益率自然更高了。尽管通过高负债率能够取得更高的净资产收益率,但这样的高收益却有高风险,如果公司业绩突然下滑,银行逼债,公司就可能陷入破产境地。巴菲特希望公司在低负债甚至无负债情况下取得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这种财务风险小而且收益率高的公司是他最喜欢的两全其美的公司。
  再说重要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记录的价值不真实的情况。实际价值非常高的资产,却只以非常低的价格入账,这样,作为分母的股东权益的账面价值就远远低于实际价值,相应地,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就会虚高。
  第三,稳健的整体:要在整个公司财务稳健的情况下追求高净资产收益率。
  巴菲特在1973年致股东的信中说: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家财务上保守而且具有很高流动性的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上具有超过银行业和保险业的财务实力而拥有额外的安全边际,未来长期净资产收益率超过美国企业整体平均水平。
  巴菲特在1980年致股东的信中提出了自己追求高净资产收益率的三个前提条件: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计划在以下前提下运营:保持充足的流动性,负债总规模不大而且结构合理,拥有非常强大的资本实力。虽然这种保守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我们的投资收益率,但这是惟一能让我们感到安心的方式。”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25:EBITDA是一个混蛋指标
  了解EBITDA(扣除利息、所得税费用、折旧及摊销前的收益),先从EBIT(息税前利润)说起。EBIT是常用的业绩衡量指标。EBIT与税后利润的最大区别是,EBIT未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费用,这样用EBIT对同一行业中的不同企业进行盈利比较,可以不考虑不同公司的所得税率或者资本结构有多大差异,从而使比较更加客观。
  巴菲特讨论中美能源时,会别列出EBIT,对于这种高负债率且经常有税率优惠的公用事业公司,更适合用EBIT来衡量企业盈利能力。
  80年代,很多公司和投资银行觉得EBIT无法满足需要,于是又前进一步,扣除折旧得出EBDIT,或者再前进一步扣除摊销费用得出EBITDA,即用EBDIT或者EBITDA来衡量公司付息能力或盈利能力。
  EBITDA被实业界广泛接受,因为它非常适合用来评价一些前期资本支出巨大,而且需要在很长时间内对前期投入进行摊销的行业,比如电力行业、酒店业、物业出租业等。如今,证券分析师和市场评论们使用EBITDA来分析公司业绩。
  EBITDA经常被拿来与企业现金流进行比较,它和EBIT相比加入了两个对现金没有任何影响的主要费用科目——折旧和摊销,因为摊销中包含的是以前会计期间取得无形资产时支付的成本,而并非投资人更关注的当期现金支出;而折旧本身是对过去资本支出的间接度量,将折旧从利润计算中剔除后,投资者能更直观地看到对于未来资本支出的估计。
  正如列宁所说,真理再前进一步,就是谬误。巴菲特认为EBITDA是一个混蛋指标,因为这个指标的最大错误就是忽略了尽管不用支付现金但绝对是真实费用的折旧费用。
  企业支出划分为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涉及本会计期间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涉及几个会计期间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由各受益年度的营业收入分摊负担,收益性支出全部由当年营业收入补偿。
  巴菲特认为,使用EBITDA意味着仅仅因为折旧费用是“非现金”费用,就把折旧不作为真实的费用。这完全是胡说八道。折旧确实是一项特别引人注目的费用支出,因为和折旧相关的现金支出,早在取得的固定资产还未为企业发挥效益之前就已经预先支付。想像一下,如果预先支付员工未来十年的薪酬(如同购买使用年限为十年的固定资产支付现金一样),那么,在接下来的9年间,所有的薪酬都将变成一项没有现金支出的费用,作为今年已经预先支付现金买入的资产的折旧。在这种状况下有谁还敢说从第2年到第10年这9年账上所记录的折旧费用只不过是账上的一笔名义费用而与真实费用无关呢?
  巴菲特讨厌EBITDA,重要的原因是这个指标忽略了折旧费用。巴菲特收购的FSI公司主营业务是为飞行员提供飞行模拟训练,模拟器更新很快,因此每年折旧费用巨大。2000年购买飞行模拟器花费了2.72亿美元,2001年也大致相当。如果有谁认为每年的折旧费用并不反映真实的情况,那么他应该到一家飞行模拟公司实习一段时间,这样他就会知道每一分的折旧费用都和员工工资成本或者原料成本一样真实。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26:关注公司业绩至少要看5年
  巴菲特告诫我们,分析企业业绩,不能仅看一年,至少要看5年的长期业绩。如果企业过去5年平均业绩明显低于美国企业平均水平,红灯就要开始闪烁了。整体收购一家公司只关注短期盈利是愚蠢的,同样购买一家公司的一小部分股权,过度关注公司短期盈利或者最近的盈利增长趋势,也同样愚蠢。
  巴菲特如此看重长期业绩重要的原因是伯克希尔公司经常承保巨灾保险,年度业绩很容易大幅波动,伯克希尔公司账面盈利的上下剧烈变动一点也不会让我们烦恼和焦虑。我宁愿要波动15%年收益率,也不要平稳的12%年收益率。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定期警告年度业绩可能大幅下滑的原因。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27:巴菲特比大多数人更关注资产负债表
  我比大多数人更关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当然公司年报里的所有信息我都不会漏过。通过阅读财务报表,我想尽可能了解公司在三年、五年、十年后可能的盈利能力,然后和现在的市场价格做比较。
  事实上,看企业年报或季报时,整套财务报表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大多数人会首先看利润表,而且大部分时间用在分析利润表上,有些人甚至会只看利润表。而经验丰富的专业投资者却会用很多时间来分析资产负债表。为什么?
  第一,对于公司生存来说,资产负债表比利润表更重要。
  利润表反映的是外部表现,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内部的支撑。公司盈利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产的强弱和投资规模的大小,而且盈利最终会转化为资产的积累。如果说利润表是肌肉,那么资产负债表就是骨头。投资最大的风险不是公司发展太慢,而是公司灭亡,让股东血本无归。所以,喜欢长期投资的巴菲特比任何人都更加关注资产负债表。
  第二,对于长期股东来说,资产负债表更重要。
  管理层的业绩主要靠利润来衡量,所以管理层特别重视利润表。但股东的财富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来反映,所以股东特别重视资产负债表。
  也许有人会说,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价主要和利润相关,每股收益越高,股价自然越高。错!这是小股东的思维,是小散户的思维。如果你是大股东,而且是唯一的股东,而且你未来会长期持有公司股份,股价高低对你有何意义?股价只是浮云,属于股东的资产才是王道。
  巴菲特不会关注公司短期的股价,也就不会关注公司的短期业绩,他关注公司的长期业绩,而长期业绩在很多方面和公司的资产负债相关,资产负债表反映了支撑公司长期发展的财务实力。
  第三,利润表只能反映发展快慢,资产负债表才能反映实力大小。
  利润表反映的是产出,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投入。先投入才会有产出,最终投入决定产出。利润表反映的是一时的成果,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一世的积累,一年赚多少钱远远没有一辈子攒了多少钱重要。利润表反映的是企业一个阶段发展的好坏,资产负债表反映的则是企业生死存亡的根基强弱。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财务实力大小,最终实力决定公司竞争优势的大小。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AIG等保险巨头倒闭,但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不但没有发生任何问题,而且还手握巨资大量收购企业和买入股票,其关键的原因之一是巴菲特非常重视资产负债表管理,始终保持公司拥有强大的财务实力。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28:资产负债表三大要素
  资产负债表的这三大要素分别反映了公司法人、债权人和股东三方的利益。
  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企业在对资产和负债等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采用历史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巴菲特告诉我们,公司资产负债表均以历史成本入账,因此负债的账面价值最可靠,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当不可靠,股东权益的账面价值特别不可靠。
  在1964年,我们可以确定无疑地报告伯克希尔的每股账面价值为19.46美元。可是这个数据大大高于每股内在价值,因为公司的所有资源都被盈利水平低下的纺织业务所完全占用。如今伯克希尔公司的情况已完全相反:我们控制的大部分企业的内在价值远远高于其账面价值。可是我们仍然为各位股东提供账面价值数据,因为虽然账面价值严重低估了内在价值,但仍然可以作为一个追踪伯克希尔公司内在价值变化的指标。事实上,在1994年,这两个指标变动的步调是一致的。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29:货币资金越多越好
  好企业的一个标志是账上有闲钱,有很多闲置的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包括三种: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另外三个月到期的国债和其他高流动性资产也都属于现金等价物。
  巴菲特看资产负债表时,看的第一项就是公司账面上有多少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巴菲特特别关注三点:公司闲钱很多吗?多年来闲钱一直很多吗?这些闲钱都是公司创造出来的吗?
  一般情况下,公司也都会保留一定的库存现金,以维持企业经营周转需要。如果一家公司账面上现金很少,可能就会遇到经营周转上的困难。而一家公司如果账上有很多现金,远远超出经营流动资金需要,而且过去多年一直如此,那么可以大致断定,这家公司特别有钱。
  企业闲钱主要来源有三个。
  第一,公司产品或服务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并能不断赚取大量现金,年复一年,越积越多。这是最好的一种,也是巴菲特最希望看到的。
  第二,公司大量发行股票或债券,或者大量向银行贷款,一下子账上多了很多钱。这些向股东筹集或者借来的钱,都是有代价的,早晚要还的。而且融资是有目的的,融资来的钱过一段就要用出去,只是账面上暂时闲钱很多而已。
  第三,公司通过出售部分资产或者业务,比如出售办公大楼或下属子公司,得到一大笔资金,在用之前会在账面形成大量的闲置现金。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不到万不得已,公司不会出售价值很多的资产,也不会出售盈利很好的子公司。公司被迫大量出售资产,往往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尽管账上暂时有很多现金,却不会长久,这种情况是巴菲特最不愿意看到的。
  想要弄清楚公司账面大量现金的来源,方法很简单,只要看看最近5年到10年的资产负债表。
  一看负债是否大量增加。如果是,说明公司大量从银行贷款或者发行债券。
  二看股东权益中实收资本是否大量增加。如果是,说明公司大量发行股票筹资。
  三看公司固定资产是否大量减少。如果是,说明公司大量出售资产或控股的下属公司。
  四看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大量减少。如果是,说明公司大量出售持有的股权。
  以上事项一般金额巨大,属于重大事件,公司会在年报和报表附注中详细说明。
  如果都不是,就说明公司的闲钱主要是业务经营赚来的。如果公司账上的现金过去5年到10年逐年增加,就表明这是一家非常好的赚钱企业,这种超级赚钱机器正是巴菲特要寻找的目标。
  也许你会想,账上闲置大量的资金,如果作为库存现金,收益率是零;如果存成短期银行存款,或购买短期国债,收益率也都很低。为什么不做收益率更高的投资呢?原因很简单,为了以防万一。
  在充满风险的世界里,一家公司保持再多的资金储备都不为过。当危机暴发时,企业才会真正体会到:现金为王。如果一家公司拥有大量现金和有价证券,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债务,那么即使一时遭遇重大危机,这家公司也往往能够顺利度过黑暗期。但是如果一家公司账上现金本来就不充裕,还借了一大堆债务,那么一旦危机降临,这家公司就会无力应对业务所需,银行和债主们此时也会上门逼债,这样内外夹击,企业很可能就会倒闭。巴菲特公司账上总是保持有100亿美元现金,尽管收益率很低,但付出这个代价很值得。
  巴菲特关注的一直能够创造多余现金的公司,有时突然遇到重大,但暂时性经营困难时,那些短视的投资者会疯狂抛售公司股票,从而导致公司股价暴跌。巴菲特则会仔细分析这家公司,如果产品竞争优势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账上有充裕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能够保证公司有足够的财务实力解决当前的经营困境,巴菲特就会趁机低价大量买入。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30,未找到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31: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的货物,包括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存货区别于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的最基本特征是,企业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
  巴菲特特别关注以下几点:
  一、存货计价方式是否合理?
  企业每次买的原材料数量或价格也不同,企业应当根据各类存货的实物流转方式、企业管理的要求、存货的性质等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企业在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时,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四种方法。现在国内不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
  采用先进先出法,如果物价上涨,先进的存货价格低,当期计算出来的用来生产的存货成本也就低,这样当期的盈利也就会更多。
  二、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是否足够?
  在资产负债表上,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同时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存货价值很大,那么存货市场价格的下跌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如伯克希尔的下属航空服务公司有很多架飞机存货,2003年出现了巨大的跌价损失。
  三、企业的存货水平是否合理?
  企业的存货种类越多,客户选择范围越大;企业存货数量越多,越能快速满足客户交货需要。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旗下有家波仙珠宝店,尽管是开在奥马哈这个只有60万人口的中部城市,1990年却创下了逆市增长18%的销售奇迹。除成本价格低以外,公司存货品种多、顾客选择余地大、交货快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存货越多,成本越高,一旦销售下滑,存货就会积压,存货跌价损失就会越大。
  巴菲特收购的伯克希尔纺织公司就遇到了这样的困境:1970年男装衬里和家用纺织品的销售均出现大幅下滑,我们被迫不断调减生产计划,以避免存货积压,这种消减产量的做法对于企业来说成本巨大。
  存货水平太低,不利于扩大销售。但存货水平太高,就会占用大量资本,增加投资,而且如果市场价格下跌还会出现跌价损失。因此,企业必须根据市场销售情况,不断调整,保持合理的存货水平。
  存货水平一般用存货周转率来衡量。巴菲特建议:投资者分析企业存货周转率时,应与同行业相似公司进行相比。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32:
  巴菲特对应收账款特别关注两点,应收账款是否合理,坏账损失准备计提是否足够。
  应收账款水平
  我们一般用应收账款周转率或周转天数来衡量应收账款水平的高低。
  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是销售收入除以应收账款。由于大部分应收票据是由销售形成的,属于应收账款的另一种形式,因此更准确的计算是用销售收入除以应收账款加上应收票据。另外,不同时点的应收账款水平变化会很大,因此用年初年末平均值或者用四个季度末平均值作为分母更加可靠。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等于365天除以应收账款周转率。
  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表明公司收账速度快,平均收账期短,坏账损失少,资产流动快,偿债能力强。与此对应,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则是越短越好。如果公司实际收回账款的天数超过了正常应收账款天数,则说明债务人欠账时间长,发生坏账损失风险加大。但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很高,周转天数很短,往往表明公司付款信用条件过于苛刻,这样会限制企业销量的扩大,如果为了保持很高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而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就因小失大了。
  应收账款水平高低和公司销售方式直接相关,现金销售越多应收账款越少,赊销越多应收账款越多。最理想的情况是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盈利增长而应收账款下降。应收账款高低非常重要,甚至决定企业的生存。就像你工作了一年,如果老板不发钱,那么你赚到的不是钱,而只是公司对你的欠账而已。同样,如果一家企业收入增长换来的只是应收账款的大幅增长,那么公司账面上的盈利根本无法转化为现金。
  坏账准备计提
  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应收账款出现小部分坏账总是难免的,因此公司会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估计。
  巴菲特说:大多数会计费用与实际发生的费用相关,尽管它们并不能精确地衡量实际发生的费用。存货跌价准备、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和售后质保费用,都属于反映了真实成本的费用。这些成本费用每年发生金额根本无法精确衡量,但是估计这些费用是非常必要的。即使公司按照常规提取合适的坏账准备,但有时由于经营环境突然恶化,应收账款坏账率可能大幅上升,对此投资者也要特别警惕。
  生活中如果别人欠了你的钱,你会特别在意,投资中别人欠了你投资公司的应收账款,你也一定要特别注意:欠的钱多吗,还钱的把握大吗?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33:偏爱轻资产公司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并且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资产,主要包括房屋、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入账的价值为固定资产原值,扣除累计折旧就是固定资产净值。巴菲特非常重视以下三个问题:
  固定资产周转率水平如何?
  公司所有资产的利用效率用资产周转率来衡量,固定资产周转率是企业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净值的比率。
  大部分公司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较高,因此固定资产周转率对总资产周转率的影响很大。但在某些情况下,尽管固定资产周转率较高,如果流动资产中存货、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很低,同样会导致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不高。巴菲特分析伯克希尔的纺织业务时表示,纺织行业的低资本周转率与低销售利润率双低并存,造成投入资本的收益率无法达到必要水平。
  新增固定资产的投资收益率水平如何?
  公司的重大投资往往和添置固定资产有关,是否要添置新的固定资产,要分析过去类似投资的收益率是否较高。
  巴菲特收购伯克希尔公司后,拒绝为公司的核心业务——纺织,添置新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来扩大生产规模,原因在于这样做的投资收益率较低。巴菲特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将腾出的资金加上积累的利润,用来收购盈利更高、现金流量更好的保险业务。
  扩大业务规模,需要大量投资新增固定资产吗?
  在投资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尽管新增利润绝对额较大,但投资收益率不高。这类公司通常称为重资产公司,反之即是轻资产公司。在增加同样利润的前提下,投入的固定资产越少越划算,所以巴菲特偏爱那些轻资产公司,而不是重资产公司。
  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表示,传统观念认为对付通货膨胀最好的手段,是企业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厂房和机器设备、或者其他有形资产,可是这种手段并不有效。资产规模庞大的企业往往只能取得较低的投资收益率,仅能提供资本让企业在通货膨胀状态下保持现有生产水平不变的需要。除此之外,它却无法产生更多的资本,以支持企业盈利(扣除通胀率后的实际增长额),或者用来给投资者发放股利,或者收购新的企业。
  一些公司若希望盈利,就需要投资大量的固定资产。巴菲特认为,这类公司并非卓越的公司。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34,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35,未找到。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没有编号):经济商誉比会计商誉更重要
  巴菲特改变了35年前重视有形资产的观点,现在特别倾向于拥有可长期持续保持经济商誉而只需使用最少有形资产需求量的企业。
  基于会计准则的会计商誉
  如果一家企业被收购,那么根据会计准则,收购总价先被转入收购的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通常情况下,这些资产(在扣减负债之后)的公允价值总和小于企业的收购总价。在这种情况下,差额就转入一项名为“收购成本超出所收购资产的权益值部分”的资产账户,这就是巴菲特所说的商誉。
  巴菲特表示,商誉在会计核算上不属于无形资产。商誉是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取得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的差额,代表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大于每个单项资产产生未来现金流量的合计金额,其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区分,因此不具有可辨认性。所以,虽然商誉也是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但不构成无形资产。
  基于经济现实的经济商誉
  如果能够预期公司在有形资产净值基础上,赚取的收益率显著超过市场收益率水平,那么从逻辑上说,这些公司的价值就比其有形资产净值高得多,这种超额回报的资本化价值就是经济商誉。
  他表示,1972年,只有几家企业能与喜诗糖果公司一样,预计持续保持25%的有形资产净值税后收益率,并且是在保守的会计政策和无财务杠杆的情况下。如此高的超额收益率,并非存货、应收账款或固定资产的公允市场价值产生,而是由各种无形资产的结合,特别是公司产品和雇员给消费者,形成的良好声誉。
  这种声誉创造出一种消费者特许权,使得产品对消费者的价值而不是产品的生产成本,成为销售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消费者特许权是经济商誉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他来源包括不受利润管制影响的政府特许权,例如电视台以及在一个行业中持续保持低成本生产者地位的企业。
  会计商誉与经济商誉比较
  巴菲特告诉我们,真正创造超额盈利能力的是公司的经济商誉,而会计商誉只是为企业付出过高的收购价格,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会计说法而已。
  在通货膨胀的年份里,积累比原始投资高得多的企业财富,来自具有持久价值的无形资产与相对要求投入数量较少的有形资产相结合的业务。在这种情况下,按名义美元计算的盈利将大幅提升,而且大部分盈利可以用来收购其他企业。这种现象在传媒企业中尤其明显,它们只需要较少的有形资产投资,但其经济特许权仍然能够持续保持。在通货膨胀时期,经济商誉不断给予企业所有者更多回报,但这种情况只适用于真正的经济商誉。
  现在的会计准则已经修改,商誉不再摊销,至少应当在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由于商誉难以独立产生现金流量,因此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会计商誉只会减值,但是经济商誉可能会减值,也可能会增值。优秀企业拥有真正的经济商誉,其名义价值会与通货膨胀率同步增长,长期价值甚至会大幅增值。这样的公司也正是巴菲特希望寻找的超级明星公司。
巴菲特财报分析密码36:无形资产带来超额收益
  从广义角度来说,凡是没有实物状态的资产,都是无形资产,包括管理、品牌、商标、专利等。巴菲特认为,无形资产比有形资产更加重要。而且特别重要的无形资产,并未反映到财务报表上,核算的只是狭义的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土地使用权被认为是无形资产,而在美国,土地则被计入固定资产。同时,在对企业进行估值时还应注意,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往往与市场价值存在较大差距。
  无形资产带来超额收益
  巴菲特在搭档芒格的影响下,吸收费雪投资优秀企业的思想:越是优秀的公司,其超额盈利能力主要来自良好的管理、良好的声誉等无形资产。
  巴菲特是从收购的喜诗糖果公司身上逐步认识的。喜诗糖果公司保持25%的有形资产净值税后收益率,而且是在保守的会计政策和没有财务杠杆的情况下,产生如此高的超额收益率,是各种无形资产的有效结合,特别是公司产品形成的良好声誉。85年巴菲特表示,他要比20年前更愿意为良好的业务和良好的管理支付更高的价格。格雷厄姆倾向于看重统计数据,而巴菲特更关注无形的东西。
  财务报表并不反映重要无形资产
  优秀的管理、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多年形成的良好声誉,是企业获得超出行业平均盈利水平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但是这些重要的无形资产却并不反映在财务报表上。
  首先,在通常情况下,企业自创的声誉及内部产生的无形资产,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如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称等;其次,品牌声誉管理等这些重要的无形资产,往往无法区别于其他资产进行单独辨认。会计政策要求无形资产具有可辨认性,应符合以下两个条件:1、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用于出售或转让等;2、产生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因此,财务会计核算的无形资产是狭义的,它必须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没有实物形态、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
  在中国,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其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无形资产是土地使用权,而在国际上,土地一般计入固定资产。
  优秀的无形资产能够增值
  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往往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在无形资产入账时形成的。会计核算基本上采用历史成本原则,而实际取得的成本往往和公允价值有较大区别。企业研究开发项目形成的无形资产可以入账。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达到预定用途后,将资本化支出转入无形资产入账。外购的专利技术等商标权按照取得成本计价,但通过投资者投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政府补助等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必须按照公允价值入账。第二个原因是后续计量时产生的。有明确使用期限的无形资产必须逐年摊销,但事实上其永远不会磨损,优秀的无形资产反而会增值,比如较好的商标使用权、地段较好的土地使用权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大影响的持股比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