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择成长股txt》

重读菲利普·费雪的《怎样选择成长股》
第一次阅读这本书已经是两三年前的事了,以当时的能力和水平想要充分理解书中所述的理念对我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提升,重读此书的计划逐渐被提上日程。最近,带着“温故而知新”的想法,用了大概两周的时间精读了本书的所有内容,对自己的投资理念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提炼。《道德经》里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想对于投资之道的修炼也应该在“日益”和“日损”的过程中进行,在知识的不断积累和不断吸收提炼的基础上稳步提高。
下面就将书中的主要内容和理念进行归纳和提炼,作为日后定期回顾的记录。
关于菲利普·费雪的生平及主要投资理念
在股票投资领域,我认为有两位大师级的人物对于现代价值投资理论的贡献是具有奠基性的,一位是本杰明·格雷厄姆(主要著作有《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另一位就是本书的作者。费雪出生于1907年,卒于2004年,在其职业生涯的前两三年里他从事证券分析师的工作,随后便成立了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从1932成立自己的公司开始,费雪的投资生涯长达近70年,他的业绩在50,60年代达到巅峰(根据费雪的第三个儿子肯尼斯·费雪的回忆),随后的日子里由于衰老而导致业绩下滑,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里饱受老年痴呆症的折磨。
本书出版于1958年,之后费雪做过几次修改。如果说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奠定了有价证券分析理论和价值型投资理念的基础的话,那么费雪的《怎样选择成长股》则为成长型投资指明了方向,这两本书对于后来的投资者来说都有着圣经一般的地位和价值。与格雷厄姆的“选择具有极大安全边际的低估值股票进行投资”不同,费雪将公司的质地和成长性放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他认为花合适的价钱买入一家优秀公司的股票远比花便宜的价钱买入一家平庸公司的股票有更大的获利空间(当然,所谓“合适的价钱”必须是建立在保守和谨慎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他对公司本身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组织架构和管理层是极为关注的,这一点是格雷厄姆的理论体系中所没有的。
费雪的投资理念曾经给巴菲特指明了新的方向,让他能够不再局限于格雷厄姆的体系中,从而迈入了更广泛的投资领域。芒格曾经回忆与费雪的会面经历,他承认两人之间有着相当愉快的交流,自己从中获益匪浅。这两位执掌伯克希尔50年并创造出惊人投资业绩的巨擎都对费雪的价值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可见其投资理念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关于公司基本面分析的指导性原则
作为本书最重要的部分,作者提出了评价一家公司的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十五点原则,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 业绩成长性:销售额持续增长的基础和动力,以及保持这种成长性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和代价。
2. 竞争优势:研发和销售团队的水平,产品或服务体现出来的优势以及维持或增强这种优势所做出的努力。
3. 成本和财务控制:公司对成本和财务控制的重视程度和处理水平。
4. 人的因素:公司内部的人员关系,管理层品质和能力。
从中可以看出,在费雪的评价系统中,人的因素与其他商业因素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一家公司不论处于多么有前景的行业,不论有多么优秀的产品或服务,如果在人的因素方面出了问题,那么这样的前景和优势将变得极为不确定。可是,即便是作为一家公司的员工(哪怕是管理人员),也很难看清整个人事关系的全貌,更何况是作为外部人员的普通投资者?所以对于人的因素,我倾向于将其缩小为对最高管理层的印象性评价,即通过过去和目前发生的个别事件和言行来获得对于管理层的印象,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其好坏。这样的评价虽然带有主观性,但谁又能保证绝对客观的去评价一家公司的管理人员呢?所以这种评价的正确性取决于个人的经验积累和眼光。另一方面,为了尽可能降低在这一方面判断失误而带来的不确定性,我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有着优秀基因,对人的因素依赖较小的公司。
关于买入和卖出
费雪强调公司的成长性所带来的获利空间与估值提升所带来的获利空间同等重要,最好是将这两类获利空间叠加以获得更加惊人的利润。所以,在一家具备强大增长潜力的公司被市场适度低估的时机买入(大幅低估的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对获利空间的提升有很大的贡献,对判断失误造成的风险也有一定程度的缓冲。同时,他建议在买入之后,未来能够有足够的资金准备,在价格出现一旦出现严重下跌的时候降低成本。最后,费雪还强调对于时机的判断不应该建立在对整体商业或者股票市场预测的基础上,而应该立足于公司本身。就我自身的投资经历而言,在买入之后又出现价格大幅下跌的时候,有一定资金增持确实对获利起到了很大的贡献。如果未来没有足够稳定的现金流来保证资金储备的话,那么对于资金使用的安排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在执行买入操作时,既然已经锁定目标并判断未来有几倍的增长,就不应该为当前百分之几的波动而等待,一定要在心中设定一个买入价。因为你无法判断未来短期的波动,去等待一个心理价位只是贪小便宜的心理作祟而导致的毫无意义的举动。
对于卖出,费雪提出了三个条件:1.之前的买入是一个错误;2.公司的基本面恶化;3.有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标的。同时他还强调不应该由于害怕未来市场的下跌而卖出手中的股票,因为对于市场行情和经济走势的预测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猜测,即使未来发生了下跌,这类人再从底部买回的概率也很小,因为他们会被很多其他的市场因素所阻碍。对于以上三个卖出条件,我表示认同,但依旧想增加一条:即如果遇到手中的股票被市场过度高估的情况,适当的减持是有必要的,因为在极端的情况下出现反转的概率极大。
与格雷厄姆对股息极为重视不同,费雪对于股息的态度是保持中立的。他认为在选择标的时,不应把是否发放股息,发放多少股息作为简单评价公司和管理层的标准。发放股息未必比不发要好,多发未必比少发要好,关键在于评估公司对于股息发放的处理方式是否能让这部分资本获得最大的回报。我也认为,在股息这一问题上,不应当将其重要性过度放大。
关于资金配置
费雪提出不应过分强调多样化,但同时建议应该进行适度的分散,比如投资一只股票的资金量最好不要超过全部资金量的20%。对我来说,目前的资金配置还未达到这样的标准,因为要寻找一只真正能够深入研究并值得投资的股票是十分困难的,但未来会朝这个方向努力,毕竟适度分散是对冲风险的有效途径。不过,有一点必须谨记,适度分散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为了分散而降低择股标准是不可取的。
关于保守型投资
很多不了解费雪的人会认为既然他强调成长,那么他对于风险的容忍度就会比较高。事实却恰恰相反,费雪将自己定义为保守型投资者,并用了全书15%的篇幅阐述了他关于保守型投资的理解。我认为他对风险的谨慎程度并不亚于格雷厄姆,只是他们对于降低风险的做法不相同罢了。费雪将保守型投资定义为“在风险最低的情况下最有可能保护(或者维持)购买力的投资”。如何保证风险最低呢?首先,公司在生产经营,管理运营以及商业特征上的优势是降低风险的第一个途径。其次,人的因素是降低风险的第二个途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费雪用了三个章节来论述这一特点),是买入时的价格。对于这一点,准确判断当前市场(费雪的说法是“金融界”)对于一只股票的评价与这只股票本身基本面的差异是关键。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怎样选择成长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怎样选择成长股》
上传于||文档简介
&&选​择​股​票
大小:33.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选择股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